靈感範文站

提高體育院系跳遠運動員助跑的準確性

摘 要 跳遠助跑的準確性直接決定着運動員試跳的成績,研究如何提高跳遠運動員助跑準確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在文獻資料調研基礎上,對影響跳遠助跑準確性的幾個因素進行分析,並找出影響動作質量的主要原因和改進的方法,旨在爲廣大教練員運動員創造優異成績提供幫助。

提高體育院系跳遠運動員助跑的準確性

關鍵詞 跳遠運動員 跳遠助跑 準確性

一、引言

跳遠是學生的田徑必修內容,助跑起跳又是跳遠教學的重點,助跑的準確性是助跑教學的難點,助跑的準確性與否,直接影響着試跳的成績。據報道:世界高水平男子跳遠比賽的踏板成功率爲75%左右,我國優秀男子跳遠運動員在國際比賽中,踏板的成功率大大底於這個比例,大約在62%-67%之間,初級運動員這一問題更爲突出。因此,在中學跳遠教學和運動隊的訓練中,除了提高跳遠必要的技術和素質外,如何提高跳遠運動員助跑的準確性應成爲跳遠教學和訓練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文就針對這一問題加以闡述並提出訓練建議。

二、技術因素

1.選擇適當的起動方式

助跑最初幾步是影響準確性的重要因素,而啓動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前幾步的穩定性,助跑的起動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以靜止狀態開始,採用兩腿微屈,兩腳左右平衡站立的“半蹲式”或兩腳前後站立的“站立式”。二是行進間開始,先走幾步或慢跑幾步踏上標誌後開始加速,這種方法的助跑動作比較放鬆自然。

選擇那種步點應該根據訓練水平確定,對於中學生的非專項運動員,在學習任務緊張、訓練時間較短的情況下,適宜採用站立式助跑,原因是這種姿勢固定了助跑的啓動方式,容易控制身體姿勢,使雙腳站立的距離,雙膝彎曲的角度容易掌握,上體前傾的角度容易保持一致,從而使蹬地力量、速度及步長增長規律保持穩定,爲後面的助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有利於提高助跑的準確性。對於專項運動員訓練水平較高而又適宜行進間開始助跑的,應在訓練中把其開始走步或碎步跑的那幾步的步長和節奏逐漸固定下來,從而提高整個助跑的準確性。

2.選擇適當的加速方式

助跑的加速方式有兩種,一是積極加速,從開始到最後在保持步頻的前提下,用步長加大的方法提高速度。二是逐漸加速的方式,開始步頻較慢,步長較小,隨着跑進距離的加長,步頻加快,步長加大。助跑的加速方式因人而異,運動員應根據個人特點和習慣等實際情況採取各自的加速方式,一般身材較矮速度快的運動員,從助跑開始就要全力跑,步頻始終很高,用增長步長來提高速度;身材較高的運動員多采用逐漸加速的放式,開始步頻較低,在逐漸加大步長的同時提高步頻來提高速度。

3.高速短跑能力和良好的助跑節奏

跳遠的助跑速度是一種可控的速度,既在保證完成起跳動作的前提下,在較短的助跑距離內發揮出最大速度。這種可控速度的特點是:加速能力強,絕對速度快,節奏分明,步點準確,動作自然。因此速度訓練是跳遠訓練中的重點,短跑能力強的運動員其每次試跳的速度較爲穩定,每次試跳中相應的步長也較爲穩定,從而能爲準確地起跳打下良好的基礎。

助跑節奏不穩定,常見爲最後幾步出現拉大步或倒小步。跳遠的助跑不僅要求運動員跑得快,而且放鬆自然,有節奏,並且還要準確。有些學生最後幾步出現拉大步或倒小步的現象,主要是步點不準或節奏較差,其次是在助跑中把注意力過多的集中到了起跳上,怕多跑了或少跑了步數。要發揮出自己的速度能力,運動員就不應當有助跑到了踏板初就結束助跑的錯誤意識,必須把踏板看成是要以最快速度衝過去的一段,以最大速度跑向跳板,在平時的教學訓練中就要培養這樣的意識。訓練時一般採用標誌進行助跑,在每兩步之間放置一個標誌,跑的節奏要與跳遠助跑相同,在最後幾步達到最高速度,並要求跑過最後一個標誌不要立即減速,還應向前再衝幾步。練習時,先在跑道上畫一標誌進行練習,這樣可以消除踏板與沙坑對運動員的限制作用,克服因準備踏板而導致速度下降,最後轉移到助跑道上。

4.科學確定助跑距離

每個運動員的助跑距離不是固定不變的,助跑距離應隨成績水平和素質能力,尤其是速度素質的提高而變化,合適的助跑距離根據自己的短跑速度、生理學原理和客觀環境來定。原蘇聯著名教練波波夫在1982年提出,跳遠助跑距離的選擇,必須使它與運動員的速度能力相符,可根據30米和100米跑成績的運動員的速度能力作出客觀的評定。

過短的距離不利於起跳前達到最大速度,過長的距離也會使助跑過多,步長的錯亂可能性加大。再則,跳遠過程是一次無氧代謝過程,人體維持無氧代謝過程的能力不超過5秒,助跑距離過長,代謝過程超過5秒,會造成無謂的體力消耗,起跳前速度下降,肌肉收縮能力下降,從而不能進行強有力的起跳。丈量助跑距離的長短也因身體狀態的不同而不同,身體狀態好時丈量助跑距離要長。比賽時一般把身體狀態調整到最佳狀態,因此丈量步點的練習應在身體接近於比賽狀態下進行,其效果最好,丈量出的步點也更加接近於比賽的步點。助跑道情況,天氣狀況和風向,風速的不同會引起助跑動作、節奏發生變化,而導致步長髮生變化,影響跳遠助跑的準確性。所以助跑距離的調整成爲準確助跑的先決條件,必須根據運動員的跑道情況、競技狀態,天氣狀況靈活掌握。如:在逆風的情況下,助跑距離一般要縮短30-50cm,在條件有利,運動員鬥志旺盛的情況下,助跑距離可適當延長20-40cm。因此,平時要在不同的天氣,跑道上進行訓練,使運動員能夠根據場地,氣候的實際情況,靈活準確地調節步點,以適應不同的環境條件,保持助跑的準確性。

5.標誌的設定

運動員在助跑過程中爲了更加準確的助跑,加速提高運動員的信心,設置助跑標誌是很有必要的。設置標誌的目的是增強助跑的準確性和起跳的信心,提高助跑速度,或是在維持高速中進入起跳。助跑標誌的設置要適宜,不宜設置過多,以免分散助跑的注意力和影響助跑的連貫性,一般設置2—3個爲宜。比賽中設置標誌物的人數越多,設置標誌區域的標誌物往往十分密集,不宜分辨或容易造成判斷助跑標誌失誤,以至影響整個助跑的準確性。因此應儘量選擇與周圍標誌物不同形狀,大小或顏色的標誌物,其放置方式也不同。

三、心理因素

1.心理素質對跳遠的影響

心理因素對跳遠助跑的準確性也有很大的影響,多年來,一直被教練員所忽視,很少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訓練,使得這方面成爲運動員的薄弱環節,具體表現爲:一是比賽時心情過分緊張,思想上已出現怕犯規的心理,所以就不自覺地縮短步長或減慢助跑速度,造成助跑不準,爲了能夠踏上板不得不拉大步子或搗小步,結果不僅正確的助跑節奏完全被破壞,難以有效的轉入起跳,造成犯規。當犯規後,向後移標誌線,卻又怕踩不到標誌而盲目加大步長,結果又造成犯規。反之,如踏不上板,向前移動標誌,縮短步長,仍踏不上板。這就是在比賽中,無論怎樣調整助跑的長度,起跑點仍不準確的原因,這就是各種不穩定的心理因素所導致的不良後果。二是助跑時怕踏不上板,眼睛密切注視着跳板,影響了注意力分配;三是助跑時受當時特定環境的影響,注意力分散,不能使大腦興奮,使運動中樞神經受到影響而降低準確性。

2.提高心理素質的方法: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獲得助跑準確性的重要保證,在訓練和比賽中可採用下列方法來提高運動員的心理素質:一、訓練中應結合跳遠專項技術進行必要的心裏訓練,注意意志品質的鍛鍊,加強在惡劣環境條件下的訓練和測驗。二、平時讓學生查看一些心理學書籍,使運動員從理論上認識人體心理活動規律及良好心理狀態的方法。三、向運動員介紹國內外優秀運動員比賽中克服緊張心理、調節競技狀態的有關方法,逐步加強運動員的比賽經驗和自我調節能力。

四、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對跳遠助跑準確性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如跑道情況、身體狀況、天氣、裁判、觀衆等都可能對運動員產生影響,引起助跑動作、速度、節奏的改變。所以,應讓運動員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進行訓練,多參加在各種複雜環境條件下的測驗與比賽,逐漸加強運動員的比賽經驗和自我調節能力,使他們能隨外界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助跑的距離和節奏,另外,在比賽前要儘可能讓運動員熟悉和適應比賽的場地,克服環境因素的影響,以提高助跑的準確性。

五、結論與建議

一、提高跳遠助跑準確性是提高中學生跳遠成績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準確的跳遠助跑離不開合理技術的建立,由助跑開始到踏板起跳的整個過程中,要充分發揮運動員的潛能,建立合理的節奏形式,對啓動姿勢、加速方式、速度與節奏、助跑距離、最後幾步技術和節奏加以控制,形成完好的動力定型;並在助跑技術形成的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培養運動員的時空感知能力和自身動作的控制能力,以保證合理技術的建立,達到控制跳遠助跑準確性的目的。

二、心理因素也是影響跳遠助跑準確性的重要因素,心理訓練對運動技能形成有積極作用,在學校教學時有意進行心理訓練有利於提高助跑的準確性,希望廣大教練員多加採用。

三、環境因素也是不容忽視的,在訓練和比賽時要充分考慮一些不利的客觀因素,並採取相應的辦法改進,充分發揮運動員的應變能力,就能在助跑準確性方面少一點遺憾,多發揮一分水平。

參考文獻:

[1] 冷曉鬆.助跑節奏對提高跳遠踏板準確性的影響[J].通化師範學院學報,2005(7),7071

[2] 周建,楊強,馬強.跳遠助跑準確性探討[J].廊坊師範學院學報,2004(1),114-116

[3] 周時國.提高運動員跳遠助跑的準確性[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教學版),2000(3)159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