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美術教育的畢業論文精品多篇

美術教育的畢業論文精品多篇

美術教育的畢業論文 篇一

《美術教育對於中國小教育的價值》

摘要:美術能陶冶人的情操,更能豐富人的思維,因此,美術教育將隨着素質教育成爲教育教學的重點,由於中國小階段是學生學習的起步階段,要重視學生在這期間的培訓,要培養學生的繪畫能力,首先就的培養他們審美能力,讓他們通過一些普通的學習和認識方法(觀察、記憶、認知),使他們掌握一定的美術知識和技能,從而培養他們的繪畫能力。衆所周知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現今社會學生獲得更正確更精準的美術培養是培養正確審美觀的前提,而正確的審美是引到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前提。美術不僅僅是簡簡單單的繪畫而已。

關鍵詞:審美理解力;理性情感;表現技能;美術符號;審美意味;

正文:

美術教育就其價值而言,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作爲工具而言的實用價值。二是其作爲修養而言的本質價值。在中國古代美術教育是以儒家“樂教”的教育爲基礎的,它非常重視藝術所起的陶冶情操的作用。與此同時,也非常強調專門訓練,與基於教養的自我表現的追求。當今社會的需要和人的發展兩個方面,決定了我國的美術教育應以受教育者全面發展爲基本出發點,除了傳授繪畫技能外,他還將作爲審美教育的主體,在擴展人的視野,提升人的審美境界,開發人的右腦的潛能,均衡人的理性情感,完善人的品性人格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人雖有愛美的天性,但並非是人生來就懂得美,會欣賞會理解美。一個幾歲的孩子本能的會喜歡某種顏色。或愛聽某些樂曲,但他卻不可能去喜歡齊白石的畫與貝多芬的交響樂。因爲這些作品中所蘊含的豐富,深厚的思想感情,作者的經驗,感受和風格。一個幾歲的孩子,是絕對不可理解的。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審美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應首先培養學生的審美的理解力。

所謂的審美理解力,就是在審美感受的基礎上,把握自然事物的意味或藝術作品的意義,內容的能力。對此,我認爲通過一些普通的學習和認識方法(觀察、記憶、認知),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美術知識和技能。

一、中國小美術教育新思路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把美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在他看來:“沒有審美教育就不會有任何教育。”而美術課是中國小全面發展素質教育所設置的課程體系的一個重要部分,其目標是以審美教育爲主線,以學生的智力和才能培養爲核心。不言而喻,中學美術課堂教學方法具有它的整體性和特殊性,其任務不是重受教育者的短期行爲和局部把握,而是注重在對受教育者的人格塑造,使其成爲社會所需要的個體品質高尚的世紀新人。這裏足見美術課堂教學方法的重要。然而,在比較偏僻的農村,目前中國小課堂教學方法仍然存在不合理性:缺乏對學生創造思維能力與審美能力培養、千篇一律對着課本臨摹、“照葫蘆畫瓢”度過40分鐘、還有的地區學校乾脆不開設美術課。這種現狀與我國義務教育所提出的素質教育目標相悖。有礙於創造力、想象力和視覺記憶力的發展及中國小生個性、意願、情感的表達;更缺乏審美教育的現代意識,其結果僅極少數學生或憑天資或家庭因素保持着美術的興味,而大部分學生收效甚微,基本毫無效果。筆者多年的農村美術教育教學實踐探索到以下教學方法覺得切實可行。1課堂教學中實施愉快教學。

1.1導入方法新鮮多變。

可以讓學生在濃厚的猜謎之中,自然導入新課,這樣既開發學生智力,又加深學生對所畫物體的印象,將收到課伊始趣亦生的效果,還可以對範畫或臨摹對象進行欣賞、評價、使學生充分感知作品的構圖、造型,產生美的向住,激發強烈的作畫慾望,在此基礎上導入新課,水到渠成,同時、還可以巧設懸念激發興趣、導入新課,而興趣被激發所要達到的效果是“似難而易”,可謂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最後,使學生感到:“噢,我也會”的心靈感應。

1.2示範指導力求淺顯易懂。

美術課的示範是指導學生學習,幫助學生理解描繪對象,掌握作業要領的重要手段。示範引路要事半功倍,其方法很多,如播放些動畫片,多適應於低年級某些技法難以掌握的中國畫等,教師可一邊講解、一邊做技法動作的示範,一邊讓學生在自備畫紙上學着畫。這樣學生自練就不難了。

1.3媒體語言形象具體。

媒體語言指的是教學中常用的圖片,實物、模型、音響、幻燈、語言描述等一些“輔助工具”。教學中媒體的使用,能使繪畫內容變籠統爲具體,變抽象爲形象,變模糊爲清晰,變難爲易。如透視規律是比較抽象和複雜的,僅靠語言的描述很難理解,利用演變教具不僅讓學生髮現規律,理解規律,而且使美術課擺脫了理論知識教學中的枯燥說教。學生在心情愉快中積極思維,進入其境,接受美的教育。

1.4習作評價進課堂且“寬”一點。

分數是無聲的語言表達、給學生一個較高的分數、或寫一、二句簡單評語:“真棒!”“構圖準確!”、“大有進步!”諸如此類,都能使學生增加繪畫的信心和熱情,培養了學習興趣,激發繪畫慾望,爲下一次作業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

2鼓勵教學方法貫穿教學的全過程。

2.1鼓勵審美個性,培養審美意識。

在教學中,不能事先就給某一審美材料規定一個統一的評價標準,而是充分地發揮學生的審美感受,鼓勵學生用自己獨特的視覺感受看藝術作品,使學生的情感與對象產生共鳴,審美的想象力自然會得到自由的發展。如:在欣賞梵高的《向日葵》時,我僅僅介紹了作品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的情況,便讓學生看畫,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氣氛,並要求學生看畫的同時思考下面的問題:畫的是什麼?怎麼畫?色彩、用筆有什麼特色?哪個地方給你感觸最深?然後,鼓勵每個同學都說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單純而明快的色彩;有的感受到的是強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筆觸形成的視覺衝擊力;有的領略到的是一種震撼人心的激情;有的則從作品中體會到生命被壓抑而發出的吶喊;有的則感到每朵花就象一團火焰,這是愛的最強光。可見,鼓勵學生的審美個性,可以啓發同學們對審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複雜性和深遠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

2.2鼓勵藝術表現,激發藝術創造。

教學中,我十分注意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現藝術才華的空間,以提高學生的藝術創造力。在教學中我從來不隨意扼殺學生作品裏所體現的與衆不同的東西,因爲美術不同於某道數學題只能有一個答案,美術作品的美具有多樣性,需要從不同的視覺角度去欣賞和評判,否則條條框框太多會限制學生的創作思路,使學生的作品顯得千篇一律,缺乏個性與活力。所以,不管學生的作品顯得誇張還是平淡,細膩還是粗獷,熱情還是寧靜,奔放還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內在的含義,是學生思維創造性的結晶,是學生心靈的反映。作業評價時我注意多講優點,多肯定學生具創造性的一面,激發學生創造、表現美的慾望,這樣做,同學們自然會變得更大膽、更充分、更主動地用自己的繪畫語言與外界交流,這樣纔會給學生的藝術表現提供一個有利的條件。因此,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而且還要以一份真誠的心與學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見。讓同學們的藝術表現熱情培養起來,並留一個空間,讓學生的藝術個性表現出來。

2.3鼓勵自我體驗,激發參與意識。

在美術工藝課裏,我從來不要求學生依照範畫樣本製作,用什麼形式,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怎樣粘貼?不作統一規定,而是讓學生自己對材料進行反覆觸摸、把玩、琢磨、探索,要求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試驗,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和理解:步驟不但可以是這樣的,還可以是那樣的;不但可以採用這種方法,還可以採用那種方法。注意鼓勵學生親自動手,從初次作畫的失敗到反覆嘗試練習後掌握技能,在體驗中去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

3因地、因時制宜、走出課堂、描繪自然、體驗生活、開闊視野。

農村環境優美、空氣清新、地大物博,學生外出比較安全,在學習風景寫生、泥塑課時,可結合時間、氣候、環境,有組織、有紀律地領學生走出課堂,進入大自然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畫畫、塑造。對周圍的形、色進行辨識,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及熱愛祖國美好河山的純高心靈。

總之,在美術教學中注意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對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教師應以真誠的態度和熱情對待學生,對學生的每一件作品、每一次嘗試都懷着濃厚的興趣和真誠的關注,特別注意在教學中巧妙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表現積極性,從而達到美育的目的。

二、對各種美術符號象徵意義的理解。

一些形體、線條、色彩等符號,在美術中往往都賦有特定的象徵意義,給人以一種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影響。例如,紅色象徵莊嚴,綠色象徵生命,水平線的開闊感、三角形的穩定感等。然而,對於學生來說,由於年齡的限制,因此,他們大多隻是從事物的表面去看結果。根據自己的喜好去決定顏色形態,很少顧及深層次的含義。因此,在美術作業中,需發現有些學生偏愛明亮的顏色。而有些學生,偏愛灰色調。因此,在教學中爲提高學生對色彩的敏銳性,初步理解這些符號的象徵意義。再敲印中,我利用色彩之間的比較以及線條之間的排列,讓學生通過色彩、線條的形狀,進行想象:(1)把顏色同生活中所看到的事物聯繫起來。如看到紅色,你會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事物?這些事物又會給你怎樣的感覺?通過問題的提出與啓示,很多學生都將紅色與血、火、太陽甚至還將交通的信號燈、消防車等聯繫起來。從而進一步讓他們產生聯想,將顏色同人的性格特徵,以及生活中爲什麼要用到這些不同的顏色,它們又各代表着什麼呢?這時的學生,思維活躍,說出了紅色在節日裏可代表吉祥,幸福。交通信號燈表示停止。消防車的紅代表着危險等不同的含義。(2)從情感出發加以聯想。如,爲什麼夏天喝的飲料的包裝設計通常會用綠色做主題?從而引申出綠色給人們一種清新涼爽的感覺,正好迎合了人們的一種解渴的心情。由於有了先前的準備,由此學生想到了在敲印中既可使圖案水平排列,也可不規則排列更可以根據季節的變化,人的心情選擇不同的顏色進行敲印。從而使學生理解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排列方式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會給人一種不同的心理感受。

三、對審美意味的理解

所謂的審美意味,是指事物或者是藝術品的內在意蘊與外在形式的審美特質。對審美意味的理解,並非靠刻苦的記憶或背誦就能獲得的。它主要靠對形式的把握能力,同時有涉及到個人的經歷,情感等因素。一道數學題,只要有一定的公式,經過一定的計算和推理,就能得到統一的結果。而一件藝術品就像一個千變萬化的魔方,不同的人,對不同的作品的審美意味的理解就會不同。由此可見,在對審美意味的理解中,關鍵的一步就是要擺脫常規思維的習慣。其次,還必須要有情感的投入。在教學中,經常會聽到有的同學問我,爲什麼畫中的顏色會和現實生活中所看到的實際物品兩樣呢?從這個問題不難看出,我們的學生的理解力還受到一般常規思維模式的影響和制約,他們還無法理解外界事物對所畫物體的影響力,更無法把自己的感受與藝術家創作的心境以及所體現出來的蘊味相聯繫。這正如一件藝術品,有人領略到的是一種震撼人心的激情,而有人感受到的是強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筆觸所形成的視覺衝擊力。因此,在教學小提包一課中,假設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是顧客,你會爲自己選擇怎樣的提包呢?這也就爲學生設計製作提包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那也就是在設計中,不僅僅要着眼於圖案的常規排列、色彩等因素,還得考慮顧客的心情。因此,在製作過程中,學生不僅設計出了許多漂亮的組合圖案,而且還注意到了在摺紙包時的整潔、挺括,以及爲提包設計出了不同形狀的手柄:有挖空形的、有穿繩形的更有自己設計剪制的手柄。課後,通過講講,說說,自評等環節,讓學生有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既說出了創造意圖,又得到了其他同學的幫助,這時的提包已不再是用簡單的敲、印、粘、折製作成的紙提包,而是融合了同學的感知、情感和創造。把外在的形式與內在的意蘊融會在一起,從小提包的製作中深深的感受到了學生那份濃濃的熱愛生活,主動樂觀的精神。

如果說素質教育意味着人的知識的統一性和人的全面、和諧、自由的發展的話,那就更不能忽視美術教育中對學生審美理解力的培養,這是因爲在目前的信息社會裏我們需要用更精緻的審美眼光,更因爲未來社會生活品質的提高將有賴於人的審美意識的提高。

四、促進學生形成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格和品質。

《中國教育改革的發展綱要》指出:“美術教育對於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美學豐富的人文內涵使得美育的重新定位具有了內在的依據,當代學校美育應高揚人文精神,體現人文關懷和人文導向,以培養和造就青少年新型的文化品格爲神聖使命。強烈的人文精神和深切的人文關懷也就把美育與德育區分了開來。德育偏重於思想觀點、政治覺悟和道德品質的培養,而美育則偏重於精神素質和文化品格的培養,與德育相比較,美育進入了更爲寬廣的文化的領域,更富於文化的意味,這一點也就決定了美育與德育在內容、形式和性質上的重大差別:其一,德育是一種規範教育,它注重培養青少年的理智力和意志力,使之能夠按照一定的社會準則和道德規範來約束自己的思想行爲;而美育則是一種發展教育,它注重在審美過程中培養青少年的創造力和建構力,並按照一定的美學原則去引導他們發展個性和人格。其二,德育是以理服人,重在說服、訓示和灌輸;而美育則是以情動人,重在引導、啓發、勸誘,它要調動學生自身的感受、體驗和領悟,依靠學生精神的自我建構,來達到個性的發展和人格的完善,因此這是一種雙向互動的教育,在美育過程中,學生始終保持其主動性和自由度。其三,德育注重社會性人格的培養,強調個人對於社會的服從;美育則注重個體人格的培養,更多關心青少年的個性發展,更多強調實現自身價值、發揮個人潛力、健全個性心理和提高個人素質的必要性,並在此基礎上謀求建立一種更加合乎人性的合理完滿的社會秩序和社會準則。總之,拿德育與美育作比較,前者偏於社會尺度,後者偏於個性尺度;前者遵循現實性原則,後者遵循理想性原則;前者持社會本位,後者持人本位,因此儘管美育與德育可以相互滲透、補充和輔助,但是二者卻不能相互包容、取代和排斥。

有的美術作品畫面沒有情節性,或是靜物、風景,或是花鳥山水,加之學生不太熟悉作品和作者,因而作品展示出來,學生並不十分感興趣。教師如果僅從構圖、色彩、線條等形式美因素去分析,顯然他們是不太願聽的。教師應從美術作品的“情節”入手,即介紹有關作品的趣聞軼事,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一旦被帶入情節,情節過程會引起他們的關注,被情節中衝突所吸引,並佔有整個心靈,情節外的思維活動被抑制。例如欣賞後印象主義梵高的作品《向日葵》,畫面沒有吸引人的情節,幾棵金黃色的向日葵,不能一下激起學生興趣,然後再從美術性去分析作品內容。1987年在英國倫敦蘇富比拍賣行,日本安田火空海上保險公司用4000萬美元搶購了梵高的《向日葵》?,競拍時間僅4分30秒。而另一幅作品《加歇醫生》在紀念梵高逝世100週年的熱潮中,美國紐約克里斯蒂拍賣行,以8250萬美元的價格被日本紙業大王齋藤英高作品的關注和興趣。向日葵是梵高的崇拜物,他曾作過多幅。梵高之所以不倦地畫向日葵,那是因爲在他眼裏向日葵不是尋常花財,而是太陽之光,是光和熱的象徵,是他內心翻騰感情的烈火寫照,是他苦難生命的縮影。梵高用心靈和燃燒的情感來作畫,他的創作轟毀了文藝復興時期以來傳統繪畫的桎梏。一般說繪畫風格有巧拙兩種,巧固不易而拙尤難,梵高的作品中高貴的本色美深藏在樸實無華的形式裏,如美玉在噗,其作品之美表現在熱烈單純的色彩和奔放旋動的筆觸。梵高認爲繪畫的重大使命是色彩,色彩不應是靜止的,而應該是跳動的。在梵高的作品中,他用深厚的塊面,彎曲的線條和具有節奏感的筆觸神奇地表現所描繪的對象。梵高學習東方藝術,特別是日本的浮世繪藝術,在構圖上擺脫了傳統透視的深度,將向日葵處理成平面裝飾性的,並用他那粗硬的線條勾畫出葉莖和罐的輪廓,顯示出向日葵那頑強的生命力。梵高共畫了12幅向日葵,將自己的工作室佈置起來歡迎好友高更到來。高更看到後稱之爲真正的花朵,並還畫了正在創作向日葵的梵高像。

德國巴伐利亞州(1985年頒佈)國小美術教育目的任務是,爲兒童提供自由繪畫的機會,激發他們豐富的想象力;使兒童在自己的藝術創造中得到快樂,發展他們多方面的創造能力;教師應指導兒童有意識地注意和觀察,在熟悉製作的工具、材料和技能基礎上,發揮他們的表現能力(繪畫語言和表達方式);參觀教堂和博物館,使兒童有機會看到真正的藝術品;使兒童在年度的節日慶祝活動中進行裝飾佈置和多種形式的遊戲表演。

日本文部省(1980年實施)新訂的國小美術學習指導精神(目的任務):①培養具有完美人性的孩子;②培養兒童熱愛自然和社會的審美情操;③努力發掘每一個兒童獨立思考的創造性智能和技能;④造就輕鬆、活潑、充實的校園生活氣氛;⑤在尊重普遍道德原則的同時、對孩子進行適合其個性和能力的教育;⑥精選教學內容,調整授課時間;⑦各校謀求更加具有彈性的教育,即根據各地區兒童的不同情況,制定貼切可行、各具創意的教育方式。

我國1988年國家教委頒發的國小美術教學大綱中提出美術教育的目的是:①國小美術課應使學生掌握淺顯的美術基礎知識和簡單的造型技能;②在教學中着重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愛國主義情感,加強品德、意志的培養;③逐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形象記憶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從大綱制定的教學目的來看,德國、日本的美術教育注重素質的培養,重視人的創造能力與評價能力,強調個性形成,注意與其他學科的相互聯繫,把美術教育作爲全面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美術的教育獲得全面諧調的人,將生活樂趣、藝術實踐、社會服務三者統一。我國的國小美術教育除了講究智力和才能的發展外,主要強調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掌握,特別考慮政治前提下的愛國主義爲主題的美育。這說明中國在國小美術教育立足民族的基礎和本國國情,正在逐步向以素質教育爲主的方向轉換。

參考文獻: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著《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學出版社;

【2】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譯《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教育科學出版社;

【3】湖南教育出版社《教育的藝術》。

美術教育的畢業論文 篇二

《美術欣賞在素質教育中的運用》

摘要:美術欣賞課是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素質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與作用。開展美術欣賞教學,可以發展學生的全面思維,激發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與健康的個性,培養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美術欣賞通過對學生的審美心理培養,使他們對美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學會鑑賞美。在欣賞美術作品時所產生的穿透力和震撼力,使學生達到明是非、知善惡、辯美醜,嚮往真善美,自覺放棄假惡醜,從而使學生達到人格完善的目的。

關鍵詞:素質教育;美術欣賞;創造性思維;人的全面發展

正文:

21世紀是一個以計算機技術發展爲核心,以信息網絡技術發展爲紐帶,以知識經濟爲標誌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全球化”的時代,對於美術的意義還在於是一個新的圖像化(視覺藝術化)時代。視覺信息的便捷極大的提高了人們的審美品位,人們不再會僅僅滿足於人工技藝產生的精湛,而更加註重作品產生的個人審美體驗,這樣藝術作品的多樣化、個性化、生活化就是必然趨勢,提高全民的審美素質也顯得更爲迫切。由於藝術作品更多地要滿足人們高速增長的精神需要和物質需要那種較長時間的純人工創作顯得極不適應,如果說攝影術的產生導致了美術步入現代,那麼信息技術必然把美術推向未來。對於這個未來人們有着種種的前瞻和設計,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未來的人們都將有更高的藝術素質(這不僅是精神需要也是生存競爭的需要)相比現在來說人人都是藝術家。在這轉型變革時期對我們美術教師提出了從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到教學手段及教學評價體系都是全新的課題,也是急待理清思路投入實踐的全新課題。

美術教育尤其是其中的美術欣賞教學在整個素質教育中有着其它學科無法取代的智育、德育、美育等多方面育人功能日益受到重視。雖然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美術欣賞課題只佔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隨着多媒體使用信息量增大,學科課題綜合化都必將大大拓展美術欣賞的容量。高中開設的美術欣賞課程以列爲必修課程,以及大學美術選修課等構成全民的藝術素質教育,突現了美術教育在現代人才培養中的作用。美術教育要在素質教育中找準位置就必須突出普及和審美二個方面,才能在新一輪教學改革中取得主動。不能認爲開了美術課就是素質教育了,觀念不轉變美術照樣搞應試教育(如重技巧、輕欣賞,重課外、輕課堂,重特長生、輕多數學生等)。美術教育要跳出低層次,實現其階值就必須改變以掌握專業技法爲主的教學模式,加強美術欣賞(既使是技能技巧教學也必須更多融入欣賞內容,對於特長生更應當重視美術欣賞及文化素養),糾正作爲藝術教育的美術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兩大頑症:藝術教育不藝術(套用其它學科教學模式無新意)、普通教育不普通(“重技輕理”過於強調專業技能)。使學生在學習賞評作品過程中建立完善的審美知識結構,提高藝術素養,形成健康、高尚的審美直覺和情趣,努力構建起新的適合素質教育的基礎美術教育。

美術欣賞課是學校教育的一門必修課,在學校整體的教育環境中,以其特殊的內容,承擔着人才培育中的特殊任務,當教育步入素質教育時代,美術欣賞課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加強學校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措施。幾年來的美術欣賞教學使我積累了一些的經驗,歸納出美術欣賞課在素質教育中的四點重要作用。

一、創造性思維培養

中國的傳統教育,包括解放後幾十年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教育,的確不重視對青少年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個根本的原因是:幾千年封建專制政策傳統的和“靠天吃飯”的小農經濟及近幾十年經濟的計劃管理模式以及過多的_運動影響對人的創造性思維的重視,這種社會結構偏愛有知識、有技能但因循守舊、被動馴服,因而忽視乃至壓抑了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在美術欣賞教學中,不以培養學生鑑賞能力爲最終目的,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人類最可貴的品質就是創造,“創造”是一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靈魂,“學習”這種人雲亦云的能力每個人(包括動物)都有,但遺憾的是,創造性思維能力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當人類步入知識經濟、信息時代,創造性思維是人類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結晶,是一種文明的象徵。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爲:“教育的重要目的是造就批判性思維的頭腦、敢於驗證問題的頭腦,而不是人云亦云的頭腦。”美術欣賞課利用美術作品的內涵不確定性,讓學生大膽想象,並能以我爲主、自圓其說,極大地拓展了學生的想象空間。

著名美術教育家豐子愷先生說過:“想象是極其重要的事,有形的東西,可用想象使它變形;無形的東西,也可以用想象使它有形。”世界的發展大多是從無形到有形的一個過程,美術欣賞所培養的創造性思維表現爲對相對客觀世界的審美能力。雖然這種創造性思維不一定形成驚人的作品,但由於形象語言的多樣性,也能開啓思維的深度與廣度,成爲一種廣義的形象思維文化教育。這對於多角度,多方式思考問題是最爲有益的。因爲這種教育用於大多數,對於創造性思維普遍提高具有積極意義。如形成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波普藝術,提倡成品再創造和藝術的大衆化、流行化,藝術家運用他們喜歡的材料,創造出一些簡單的、有意義的作品,使藝術成爲每個人都可以創作的公有財產。1958年藝術家賈斯伯瓊斯創作的《三面旗》畫的是三面大小不一而又有漸變形式的美國國旗。這件作品力圖使人人都熟悉的圖像,複製出來讓觀者看,給人一種新的視覺形象和衝擊力。這便是創作,既簡單又富有聯想,使藝術成爲每個人都可以參與的創作,美術欣賞課正努力提高美術教育這方面的功能。如廢物造型創作,從材料到構思,完全是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體現,化腐朽爲神奇,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也提高了動手動腦的能力。特別是結合社會實際,挖掘有價值的課題,使這種教育潛移默化的形成一種素質。開拓學生視野,創設發揮想象力的表現空間,運用現代新型材料與工具發掘新課題。如廣告欣賞、標誌欣賞、傢俱欣賞、店面欣賞、環境藝術欣賞等實用性強,想象空間大的課題,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體現,增強了學習興趣參與欲。學生的創造力在恰當的指導下,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從步驟過程到結果,感受到一種全新的體驗。如在我校五十年校慶之前進行慶徽設計,同學們結合我校的特點及對標誌的理解積極構思,細緻描繪,整個過程都充滿着創造性思維鍛鍊。在美術教學中提高創造性思維比較常見,效果非常好。

二、審美能力的教育

審美能力就是人對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欣賞能力和審美觀點,我們生活在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裏,到處存在着美與醜、對與錯的對比。學生時代正處在豆蔻年華,感情自然而純真,對世界的美麗與美好的事物有着發自內心的渴求。但對社會一些對立變化認識還是很膚淺,所以校園美術欣賞課的審美教育尤其重要。“美到處都有,只是我們缺少發現的眼睛”,美術是視覺形象藝術,美術教育就重視視覺形象的運用。優秀的美術作品,往往能引起人們心靈情感的共鳴,思想衝擊,陶冶情操,塑造美的靈魂。利用藝術的感染力,感召力,觀盡大千世界中的藝術精華。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去發現生活中美的本質,美的真諦。從重視視覺形象教學原理入手激發學生興趣,可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提高獲取知識的質量,引導學生直接觀察對象,認識對象。運用直觀教具、模型、範畫、錄像、幻燈、電腦設計等,幫助學生感知美,提高審美能力。藝術家創造的美術作品,都是靠視覺形象來感染人,打動人的。因而欣賞教學必須緊緊圍繞形象展開活動。光憑教者一支粉筆、一張嘴,是無法組織教學的。在美術欣賞課中,欣賞者與美術作品發生着一種審美關係。通過感知與體驗對美術作品作出評價。美術欣賞教學要達到欣賞者與藝術家創造的帶有普遍性的審美經驗的交融,方能產生情感共鳴。任何成功的美術作品都有從個別到一般的象徵意義,如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我們不僅從蒙娜麗莎的臉上看到,透過那微抿的嘴脣、微挑的眼角和微凝的雙目,悄然地流露着一種恬靜、淡雅而又神祕的微笑,同時,我們還能感覺到一種樸素、自然、純真的人性情感透溢出來,表現出一種徹底掙脫宗教禁錮而甦醒了的人性與復活了的靈魂,體現出充滿血肉情感的人本價值,從而高揚了人文主義精神。許多美術作品創造的藝術形象的感人效果,是言語、文字所無法描繪的,只能用心去體驗、去觸摸。如法國畫家米勒的《拾穗者》的魅力在於通過刻畫勞動的美,表現出一種自然淳樸的情感,堅實而凝練的筆調描繪出法國農婦樸實、勤勞、誠摯的品格,優美的自然風光,飽含着一種寧靜的生活意趣。欣賞教學的重點必須放在研究分析作品美的物化表現,研究分析作品美的魅力所在,藝術形象是通過審美體驗而獲得認知的,欣賞教學就是通過對美術作品的賞析逐漸提高審美感悟能力的一種教學活動。另外美好的學習環境,會使心情愉悅,激發學習興趣;惡劣的學習環境,會使學生心情鬱悶,影響學習效果。因此,通過美化育人環境,向學生進行審美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廣博知識的源泉

著名藝術家豪澤爾指出:“人可以生來成爲藝術家,但成爲鑑賞家卻必須經過教育”。美術欣賞是依靠人的理解力的增強發展起來,理解力是一種領悟各種關係,攫取事物本質的能力。因而學生知識的積累,教師的旁徵博引,促使欣賞教育有效地進行。任何的美術作品都來源於社會,並依社會而存在,所以,欣賞美術作品必須要了解作品產生的社會背景、風俗、人文等。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通過師生雙邊活動,發現作品外部的諸種關係以及更爲深邃和複雜的內涵。這要求教者不僅知識要更新,能廣泛涉及中外古今美術史知識,而且要求教師的知識必須準確。如一位教師在講雕塑的基本手段時,把“焊”作爲一種輔助教學手段。這在金屬工藝發展的今天,大量合金鋼雕塑作品的問世,“焊”恐怕要算是較重要的雕塑手段。倒是另一位教師在講述雕塑特徵時引用了“焰火”是否也可以把它看作雕塑作品--瞬間雕塑,反而引起學生的思維立即活躍起來。美術欣賞是一種直覺審視力,這種審視力需要理論知識的支撐,是對美術語言本身的理解,以及豐富的情感體驗和對獨特價值的領悟。如欣賞《中國古代山水畫》,一定要涉及到中國山水畫和西方風景畫的區別,讓同學們各抒己見,最後歸納出:山水畫是散點透視,因爲山水畫是移步換景、邊走邊畫,不是很注重客觀現實,重寫意;而風景畫是焦點透視,因爲風景畫是站在一個點不動進行作畫,注重對客觀現實的描寫,重寫實。這幾千年的藝術也造就了東西方人的性格差異,東方人重情感,西方人重理性。由此會延伸到很遠、很深。好的美術作品,欣賞者要有一定的知識做前提,即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包括外部的形式結構,作品的歷史、人文、風土人情等背景,內部情感意蘊。所以在欣賞的同時,大大的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

四、人格境界的提升

情感境界在審美中是一箇中心問題。美術作品主要是作用於人的

情感境界。優秀的美術作品欣賞起來可以陶冶情操,完善意志,使欣賞者的人格境界得以提升等。《長江萬里圖》如激起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及民族自豪感;拉斐爾畫的《聖母像》激起人們愉悅愛慕親切的情感,感受到母愛的偉大;米開朗基羅雕塑的《大衛》表現一種頑強、堅定和正義的精神氣質與勇敢、無畏和自信的人格意志。美術作品在引起欣賞者的激動和共鳴中,喚起了優美、崇高、悲哀、痛苦等種種思想感情,在潛移默化中使欣賞者接受某種道德情感,受到某種精神品質的薰陶,從而改善人們的情感狀態,影響人的行爲。審美情感可以說是審美過程中的心理動力。現在全中國正在轟轟烈烈的推行素質教育,而美育教育思想品德的培養也正是素質教育的核心。美術教學的內容與形式決定了它在美育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在課堂教學中用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對學生進行美感教育。提升學生的人格境界,培養學生的美好心靈和愛國主義的偉大情懷。素質教育就是要使學生全面、和諧、健康的發展,使他們學會創造,具有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創造能力;學會生存,具有拼搏、競爭的生活能力;學會學習,具有自學的能力;學會做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美術欣賞儘管已成爲素質教育中的一個熱門話題,但美術欣賞在素質教育中所要達到的目標,還有許多深入的理論問題需要解決。我國美術欣賞在素質教育中的現狀,也需要認真調查研究。美術欣賞在自身科研方面相對滯後的狀態,應該努力以改善。美術欣賞真正切實地實施起來,還會遇到許多實際困難,需要進一步探求解決的辦法和途徑。可以預期的是,通過我們共同努力,美術欣賞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會更加突出。

“美育不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質,而且有助於開發智力,對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儘快改變學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狀況,將美育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中國小要加強音樂、美術課堂教育,高等學校應要求學生選修一定學時的包括藝術在內的人文學科課程。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文化藝術活動,增強學生美感體驗,培養學生欣賞創造美的能力。”這是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頒佈的《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的話,它確立了美育在學校全面發展教育中前所未有的地位,也賦予了作爲美育內容之一的美術教育應擔負的重要責任。因此,美術教育作爲現代社會需求的全面發展的人應具備的基本的藝術索質的一種有效培養手段,是把美術作爲教育的媒介,注重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感情和發展學生能力的教育。而且,美術教育在培養人的道德修養、審美情趣和創新精神等藝術素質方面,又有着其它學科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美術教育有利於培養人道德修養

做人要講人品,德行和操守,這是人類社會在個人修身方面的最高規範。儘管符個時代,各個地區的道德標準不盡相同,但在若干方面又是相通的。我國古代歷史學家司馬遷說:“才者,德之益也;德者,才之師也。”17世紀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說:“德育先於智能。”在我國古代孔夫子辦學起,就制訂了以禮樂爲中心的教學內容,歷代統治階級都非常重視美術教育的價值。魏曹植說:“存於鑑誡者圖畫也”。近代魯迅先生說:“美術可以輔翼道德”,通過美術教育,使人們自覺地服從本階級的道德規範,並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把道德轉化爲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美國教育家艾斯納認爲,美術教育家們不僅日益有志於讓孩子們提高鑑賞能力,以培養對美的感受,而且他們也火心通過偉大美術作品講述的故事對他們進行道德教育。赫伯裏德認爲,教育唯有應用藝術,才能解脫人類心靈所承受的壓制,才能真正達到完整人格。事實上,藝術的教育在完善人的思想品質和倫理道德方面的作用並不弱於說教,而在某種程度上,它又起到成教化,助人倫的作用。這是因爲藝術靠形象的感染,而藝術形象的塑造是藝術家費盡心血在靈魂上的昇華,它不僅刻化了藝術形象揭示了人的內心世界,也反映了社會的客觀要求。當複雜的人生與紛繁的社會濃縮在藝術作品中的時候,便容易看出是非曲直,進而悟到爲人處世的道理。就如我們能從德德拉克洽瓦的《自由領導着人民》,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米開朗基羅《最後的審判》、董希文《開國大典》等作品中,感受到人民對人類社會中美好事物與正義事業的熱愛,對進步的信仰,對真理的渴望。而古希臘的雕塑《維納斯》、羅中立的《父親》、王式廓的《血衣》、畢加索的《格爾尼卡》等作品便能喚起人們對生命的崇敬,對苦難的同情,對罪惡的仇恨。因此,美術充分運用了視覺手段,把難以言傳的東西形象化,調動人們的審美感受,寓教於樂,潛移默化地達到培養人的道德修養的目的。

二、美術教育有利於培養人的審美情趣

人是社會的人,而對生活、社會、自然應具有欣賞、感受美的能力,纔有生命的意義。阿恩海斯曾指出:“生活的唯一意義便是對生活本身最充實、最純粹的體驗。藝術是我們所能得到的完成生活使命的最有利的工具之一,如果不讓人得到這一利益,實際上就是對他的剝奪。”的確,優秀的美術作品都有一種魅力,使人欣賞時能夠完全沉醉,整個心情,精神都非常的愉快和滿足。這種魅力或特殊的美感作用,從根本上說,就是因爲優秀的美術作品有美,這種美刊以喚起人們的美感,追求的美感作用正是美術的美所決定的。審美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人的美感能力,而美感教育的最先途徑是從通過訓練人的感覺器官而開始的,或者是首先應該培養人的審美的“眼光”,以審判的眼光去改變實用目的視覺態度。而要把普通人的眼睛訓練成藝術家的眼睛,其重要途徑就是美術教育,人們在接受美術教育時,通過對客觀形式的比較協調、對稱、均衡、各樣統一、節奏和韻律等規律的感悟和研究,從而獲得對形式美的把握,完善審美心理結構,豐富審美感受力和創造能力,從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在理智上受到啓示,在精神上得到滿足愉悅,達到身心健康、協調和美化社會的效果。審美能力,是人的素質發展的核心。在新世紀倡導素質美術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美術教育有利於培養人的創新精神

21世紀是經濟時代,創新精神成爲適應殘酷的生存競爭環境的必要條件。美術教育主要是培養大衆的創造思維和生活工作的應變能力。在我們生活中,經常會發現,曾接受過良好的美術教育的人往往思維活躍,有自己的審美態度並能靈活地創造性地去完成任務。相反,沒有受過美術教育的人,雖然工作認真踏實,但很少創意。許多著名的美術教育家都指出:藝術教育並非造就專業藝術家或進行一種職業訓練,而是爲了幫助學生在各個方面發展他認識與智力,特別是每個人都具有的獨創能力。在藝術教育裏,藝術只是一種達到目標的方法,而不是一個目標,藝術教育的目標是使人在創造過程中,變得更富有創造力,而不管這種創造力將施用於何處,培養創造精神的主要手段就是視覺的訓練,通過視覺的訓練,去建立感官與外界的和諧與習慣的關係,構築一個統整的人格魅力。一個人的視覺能力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即入具象向意象發展,對於一個普通人的眼睛是見什麼像什麼,要從這種“像”中培養對形體的比例概念,並善於將彼此進行比較,從中發現形體的大小、高低、粗細、方圓等以及色彩的冷暖、明暗、塊面的大小等相互關係,之後,再動手描繪,由簡及繁的物象寫生,逐步認識明暗與色彩的規律,掌握觀察和表現物象的方法,把握物象局部與整體的關係,從而獲得完整系統的表現能力。隨着視覺能力的發達,真實情景渲化爲一種文化內涵,進入意象層次。因此,通過對大衆實施美術教育,加強視覺能力訓練,並着重意象訓練,不僅提高了觀察客觀世界的深度,而且提高了想象力和創造力。

總之,美術教育在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教育過程巾有着它獨特的地位和作用,正如美術教育家阿恩海妙所言,“美術在更大強度上,應該是滿足人們的精神、智能、身心等方面和諧發展的需要”,他把美術視爲“整個文化的一部分”,是每個受教育的人必須具備的能力。在現今素質教育的改革浪潮中,美術教育將發揮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提高學生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創新精神。

註釋:

[1]法國畫家米勒的《拾穗者》:十九世紀中葉,法國畫家讓·弗朗索瓦·米勒(一八一四至一八七五)。

[2]著名藝術家卡斯帕·豪澤爾(德語原名:KasparHauser,1812年4月30日-1833年12月17日)。

[3]揚·阿姆斯·誇美紐斯(nius,1592—1670)是17世紀捷克教育家,是人類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4]《開國大典》是中國畫家董希文於1953年完成的著名油畫,描繪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上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一刻,爲董氏最著名的代表作。

[5]羅中立(1948年——)於一九七八年考入四川美術學院深造。《父親》一畫曾獲“中國青年美展”一等獎,其畫面具有一種悲劇性的震撼力,表現了生活在貧困中的老農形象;老農開裂的嘴脣、滿臉的皺紋以及手中粗劣的碗等等寫實的描繪,消除了觀賞者與作品之間的隔膜,畫家藉此來對傳統文化和民族進行反思。

[6]王式廓(1911—1973)字子容。山東掖縣(今萊州市)西由村人。當代革命現實主義畫家和人民美術教育家。早年學習美術,1930年入濟南愛美高中藝師科學習西畫,,開始學習西畫,並關心革命。“九一八”事變後,擔任愛美中學南下請願團二大隊隊長,赴南京參加全國學生的聯合示威遊行,要求蔣介石政府抗日。

參考文獻:

[1](美)拉爾夫·史密斯著滕守堯譯:《藝術感覺與美育》,四川人民出版設,1998年版,第189頁。

[2]張寶教:《天大以綜合素質標準評價學生》,《中國教育報》1998年5月29日,第57頁。

[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教育與職業》1999第7期,第76頁。

[4]王大根:《美術教學論》,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1日第1版,第95頁。

[5]席勒:《美育書簡》,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35頁。

[6]王石礅:《中外美術鑑賞》,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00年01月01日第1版,第1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