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新版多篇)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新版多篇)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一

摘要:隨着社會的發展,大數據儼然已經成爲我們生活中的一種必然趨勢,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使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習慣、意識形態等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農村大學生作爲接受前沿文化的重要接受羣體,其在成長的過程中,心理和生理髮生了一系列的變化,爲了更好的瞭解農村大學生的心理髮展狀況,藉助大數據的理論形態和工具手段,深入探究農村大學生的心理現狀及面臨的問題,從而進行治理,促使農村大學生積極、健康、快樂的成長成才。

關鍵詞:大數據;農村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大數據應運而生,大數據在各行各業、生活學習中得到了廣泛運用,大數據所帶來的變革與日俱增、影響日益深遠。大數據以其強大的海量、精準、實用的特性深深地影響着人們的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大數據已經成爲一種新的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世界的本質就是數據的集合、數據的分析和處理。大數據作爲一種新的技術和戰略,將爲我國的各方面發展起到不可或缺的奠基作用。同時大學生作爲前沿文化的接受者和傳播者,是祖國和未來的希望。農村大學生作爲大學生羣體中的一部分,他們的心理狀態、價值觀念、思想品行的發展狀況關係到對其自身的發展、社會的和諧、乃至國家的繁榮富強。因此藉助大數據來探討、分析農村大學生的心理要素,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應對與治理,從而促進農村大學生健康、快樂的幸福成長。

一、大數據的定義

“大數據”一詞最早是由美國的未來學家托夫勒提及和使用,他在《第三次浪潮》一書中指出,大數據將在第三次浪潮中“譜寫華彩樂章”,並預言“大數據”時代即將到來。最早正式提出“大數據”概念的是全球知名諮詢公司麥肯錫公司(MGI),其在一份名爲《大數據:創新、競爭和生產力下的一個新領域》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在當今世界,分析大數據是支撐新的生產力增長的基礎。“大數據”概念的提出標誌着“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隨着“大數據”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大數據所帶來的變革與日俱增、影響日益深遠。數據儼然已經成爲戰略性資源,“誰擁有更多數據,誰就擁有未來”。[1]大數據,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大數據,對於“大數據”的定義而言,學界衆說紛紜,莫衷一是。權威IT研究機構Gartner認爲,大數據是在一個或多個維度上超出傳統信息技術處理能力的極端信息管理和處理問題;[2]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認爲,大數據是“由科學儀器、傳感設備、互聯網交易、電子郵件、音頻視頻軟件、網絡點擊流等多種數據源生成的大規模、多元化、複雜、長期的分佈式數據集。”[3]麥肯錫(MGI)對大數據的定義是:大數據是指大小超出了傳統數據庫軟件工具的抓取、存儲、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數據羣。[4]總體而言,大數據是指在海量信息的基礎上以裂變式增長的速度不斷呈現出信息的集合。因而表現出大規模、多類型、高速度、精確性等特徵。

二、大數據與農村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大數據作爲新時期的戰略資源,有效抓住其優勢和機遇,提升信息和數字時代的核心競爭力,對於我們深入探析農村大學生的心理髮展情況,有針對性的治理和改善,構建農村大學生健康的心理環境和思維觀念,促使農村大學生緊跟時代發展趨勢,爲自身的發展和社會、國家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大數據的海量性與農村大學生的心理影響因素多樣性相契合

信息的裂變式增長,以信息爲集合的大數據已經滲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數據以其多樣的信息來源渠道、繁多的種類、及時的變更性、多樣化的信息內容、多元化的思潮遍佈在人們的工作和學習生活中。以互聯網爲媒介的大數據展現給人們超強的海量信息,人們可以在瞬間掌握各種各樣自己所需的信息。大學是學生們的人生重要轉型期,對大學生而言,大學是大學生人生中接受高等知識和價值觀念、意識形態的定型時期,尤其對於農村大學生而言,相當於鯉魚跳龍門一樣,跳過那個知識的“龍門”,才能擁有廣闊的人生世界。然而農村大學生大多家境比較貧寒。他們所處的生活環境與城市的大學生迥然不同。從農村考入大學,因其成長環境而會面臨衆多的問題,如社交關係、學習壓力、情感壓力等,導致農村大學生的心理面臨衆多的挑戰。因此大數據的海量信息、精準的數據能夠爲探析和解決農村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規避風險、有針對性的解決農村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所遇到的困惑和問題,讓農村大學生擁有健康、積極、向上的心理環境,從而邁向更美好的明天。

(二)大數據的飛速性和農村大學生心理問題解決的及時性相契合

大數據建立在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信息的高速運轉誕生了越來越多的數據,如今,互聯網技術在逐漸的提高,以大數據爲中軸的數據產生的速度更快、信息來源渠道更多樣、傳播的範圍更廣闊。這些高效的、精準的信息源爲信息的收集、統計、歸納、總結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同時也提供了有力的論證與保障。農村大學生正處於情感、思維、意識觀念的漸趨成熟期,思想形態正處於波動期,容易受到外界思潮的影響。如今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子產品、手機等工具應運而生。網絡信息良莠不齊,人員魚龍混雜,信息的真僞性難以得到確認,同時多元文化思潮的不斷涌現,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普世價值學說等思潮嚴重影響着農村大學生的思維觀念和情感態度。因此在大數據時代下,應巧妙地藉助大數據的飛速性,進行及時、有效的防禦和治理農村大學生的心理狀況,構建良好的道德觀念、心理素質顯得尤爲重要。幫助其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念

(三)大數據的精準性與農村大學生心理需求的準確性相契合

大數據本身是基於海量的信息基礎之上的,可以整合各種各樣的信息和資訊。可以及時、迅速的在網上找到各種各樣所需要的資源和信息。大數據時代下,以數字媒體爲中心的信息,精準地反映了人們生活世界中的方方面面。將人們抽象、非結構化的信息以視頻、文字、數據、圖片等形式生動形象的展現出來,從而加深對抽象事物、非結構化的事物的理解與認識,從而探索出更多複合規律的事物,遵循規律,創造出新的事物,從而促進其不斷地前進。思想是受一定事物的影響,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動搖與改變,進而言之,農村大學生因其獨特的出生環境和成長環境,他們的心理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思想容易受到外在客觀環境的影響和制約,農村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後,成長環境、活動範圍,社交活動、表現能力等方面都發生了改變,產生了極大的隔閡感,致使部分農村大學生難以適應大學的生活,逐漸產生了自卑、失落的落差感,從而產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因此結合大數據的強大精準性,及時地掌握農村大學生所面臨的心理變化等情況,對出現心理問題或行動異常的農村大學生及時的進行開導和疏解,防患於未然,將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防患於未然,創造出良好的校園環境,引導農村大學生積極的應對大學生活,培植出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從而繪製好精彩的大學生活。

三、農村大學生心理環境所面臨的制約因素

(一)家庭環境的影響

農村大學生的生長環境幾乎一直處在貧窮落後的農村地區,比如受交通設施、公共設施、地理位置、文化習俗、經濟水平的影響,農村地區相比於城市,明顯落後於城市。尤其以經濟水平爲主,經濟水平的增長速度緩慢,大多數農村地區的GDP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同時受當地惡劣的自然環境影響,經濟的發展環境一直處於惡性的循環之中,經濟發展水平難以跟得上人們的實際需求,致使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壯年羣體紛紛“離家出走”,奔走異鄉,紛紛到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城市去打拼,以此獲得勞動收入。大量的農村青壯年人羣的外出打工,導致大量的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的出現,大多數農村家庭只剩下年邁的老人來照看留守兒女,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很少有時間關注孩子的成長問題,對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缺乏監護,在監護人一職上取之甚少。長期缺乏感情的滋潤和德育的培植,大多數農村子女的心理健康防線就容易被摧毀。一有敏感事件的發生,內心的堤壩就容易決堤。日積月累,子女的心理健康環境就容易變成情感、意識的異質區。容易誘發各種各樣的道德失態、行爲失宜的現狀,不利於農村子女的健康成長,也不利於農村大學生的大學生涯的健康培植。甚至對將來的生活、工作也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

(二)社會環境的影響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們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意識形態等都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如今以互聯網爲媒介的大數據時代統佔着我們整個世界。大數據日益融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人們的生活起到了強大的助推作用。然而事物的發展都具有兩面性,大數據時代下,信息的超速傳播,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效應。大數據的彙集增大了敏感數據暴露的可能性,對數據的無序使用也增加了要害信息泄露的風險。[5]手機等信息傳播工具的廣泛應用,各種各樣的數據應運而生,隨之而來的各種負面信息的涌現,武俠風氣、暴力傾向、淫穢色情信息的腐朽言論、思想的出現,以及普世價值學說,金錢至上、享樂主義、現實主義思潮的侵蝕,嚴重影響了和諧、愉悅的社會風氣。農村大學生正處於情感、思維、觀念的漸趨成熟區,容易受到外界思潮的影響,容易形成盲目跟風的思想和行爲。對於獵奇性比較高的羣體———農村大學生而言,他們長期處於信息閉塞的農村,對信息和科學技術的瞭解和掌握比較滯後,相比城市大學生而言,在如今的大數據時代,網絡等多媒體技術對他們而言是十分新奇的事物,面對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他們的心理和情感必定受到一定的影響,對他們的內心世界形成了強烈的震撼與衝擊,因此盲目尋求改變的他們容易受網絡上不良信息的影響,致使他們的思想觀念、行爲方式表現出背道而馳的狀況。

(三)學校環境的影響

農村大學生來到城市就讀,周圍的環境與農村的生活環境明顯不同,在一段時間內仍然保持農村的固有生活習慣,在衣服穿着、生活習慣、個人偏好、社交行爲等方面與城市大學生明顯不同,因此經常受到同學們的嘲笑與擠兌,長此以往,對農村大學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壓力和負面影響。再者農村大學生的生長環境總體而言表現爲貧窮、困苦。在困苦的生長環境下也培養出了良好的品質,淳樸、務實、單純、善良、踏實的良好道德品質。但是事物的發展變化並不總是朝着有利的一面去發展,存在部分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後,道德品質、行爲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部分農村大學生意志脆弱,出現道德滑坡現象。嫉惡如仇,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容易被他人的言行所迷惑、也容易被困難所打敗,更有甚者走上人生的歧途。學生管理者也存在缺乏對農村大學生的關注與關心,多數情況下只注重學生的成績和人身是否安全,而缺乏對學生心靈上的關心與呵護。也缺乏系統完善的心理諮詢機構和人員,甚至過於形式化。缺乏預警機制,往往等到事故的發生纔開始進行處理。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四)學生自身的脆弱

農村大學生多處於17~25歲階段,思維意識形態處於最活躍的時期,其價值觀念的塑造正處於養成期,作爲90後的農村大學生,思維比較敏感,自由主義傾向比較明顯,對大多數事情都有自己一定的看法和觀點,同時又缺乏社會經驗,有的農村大學生從小受農村生活的影響,意志力比較堅定,但同時也存在意志不堅定的農村大學生,侷限於表面現象和短期利益,比如受比自己學歷低的人卻能夠獲得較高收入的同輩羣體的影響,容易被誘導,容易盲目從衆,最後後悔不已。部分農村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較低,心理防線比較脆弱,又缺乏有效的疏導和調節方法,在面臨困難和挫折時難以接受,進而自暴自棄,採取逃避的消極方式來面對一切,最後得不償失,雪上加霜。農村大學生大多家境貧寒,生活環境比較單調,參加的社交活動比較少,行爲習慣表現爲一種自然狀態,內心渴望融入到城市生活中、渴望擁有和諧的朋友圈,但大多農村大學生缺乏主動性與交往方法,因爲不自信的自卑心理經常表現出木訥、呆板的行爲與舉止。同時看到與城市大學生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不相似,極易陷入消極、盲目的行爲狀態中,本來可以通過大學的學習來提升自己的學識和道德修養,卻因爲放棄學業而陷入了自己艱辛的工作和生活的困頓生涯。

四、大數據時代下農村大學生心理健康實踐路徑

(一)加強教育與呵護,構築溫馨家庭氛圍

家庭教育是實現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奠定基礎。加強家庭教育,父母要及時的關注子女在成長的過程中所面臨的一些列問題。在留守子女家庭中,父母不僅不應該因爲不在孩子身邊而推諉責任、放棄行動,而且還應該積極採取更多的行動來彌補家庭拆分給子女帶來的傷害。[6]不能採取漠視的態度來對待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也不應該採取一味的說教,這樣不僅起不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反而適得其反,獲得令人失望與痛心的結果。因此應該根據子女的心理特性採取合適的教育方式,可以多向有着良好家庭教育的家長學習育人經驗和方法,同時多爭取時間來關心和關愛自己的子女,多進行言語的溝通和實際行動的表達,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促使子女培植良好的心理環境。

(二)行使責任與義務,培植和諧社會環境

在大數據時代下,社會方方面面都被數據這張大網包裹着嚴嚴實實,如今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生活在信息裂變式增長的生活空間裏,每一個人都已經成爲“數據人”,人們的身份特徵、性格特點、理論動態一一被數據所體現、所包裹。身爲數據人的管理者———社會各組織、部門,維護信息的運行與穩定顯得尤爲重要。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7]人們之間的相互合作構成一定的羣體,同時也承擔着一定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因此在大數據時代下,每一個社會組織、社會羣體應以身作則,拒絕腐朽、落後的思想言論的傳播,文明使用信息、正確上網,做好信息的把關人。在政府的領導下做好信息的監督與防控,禁止西方功利主義、金錢至上,享樂主義等腐朽思想的傳播,教導農村大學生合理的上網,傳播主流價值觀,弘揚正能量。

(三)創新教育與管理,營造融洽校園生活

高校作爲大數據的重要承載者,藉助大數據的強大魅力引導其自身更好地發展。“在教育變革的大數據時代,誰佔據了教育大數據,誰就把握了教育的未來。”[8]建立健全系統的心理諮詢機構和服務機構,吸納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高素質人才教師隊伍,將心理諮詢工作落實、落細、落小,做到切實爲農村大學生塑造良好的心理環境。藉助大數據的優勢,建立大數據基礎上的心理狀況檔案數據庫,高校心理諮詢管理工作者做好信息的收集和獲取,對存在心理問題的農村大學生的心理狀況數據和資料做好整理和分類,做到重點突出,及時地掌握他們的心理活動狀況,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預防與處理。建立線上和線下的心理諮詢活動,進行雙向互動交流,同時開發相關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活動,及時瞭解農村大學生的活動狀態,進而分析他們的心理情況,進行引導和紓解,促使農村大學生健康成長。

(四)規範言行與舉止,創造積極健康人生

人生的命運把握在自己的手中,自身的自立自強,才能塑造不一樣的人生。農村大學生的生長環境、家庭情況與城市大學生明顯不同,但相同的是都是自然人,都享受着權利和義務,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言論自由權,改變不了出身的環境,但卻可以改變自己,因此農村大學生應該樹立遠大的目標,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潔身自好,嚴於律己,通過不斷學習來增加自己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思想道德修養,積極樂觀,善於向他人學習,積極吸取他人的有益意見和建議,擴大交際圈,積極參加有益的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增強社會經驗,提高抵禦風險的能力。文明上網,正確使用網絡,確保自己的信息和人身財產安全,不輕信網絡謠言,自覺抵制網絡腐朽言論、思想的侵蝕,不盲目從衆,抵制淫穢色情的數據和資料。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理想信念,以身作則傳播正能量。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二

摘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是當前高校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但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還存在諸多問題,制約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文從課程教學目標、師資水平、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等方面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並提出相應對策和措施。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問題與對策

隨着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和高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持續深入,高校大學生面臨的競爭和壓力加劇,致使當前我國高校大學生心理問題日益突出。大學生心理健康受到了教育界乃至全社會的普遍關注,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爲高等學校目前面臨的迫切而艱鉅的任務。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的“16號”文件明確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一項重要內容,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綱要》明確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爲目標,以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爲重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目前我國高校普遍開設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這是培育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適應環境和自我調節的能力重要途徑。但多數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存在着目標不明確、師資水平參差不齊、教學方法單一、教學評價不科學等問題。可見,研究和改革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存在的問題與表現

(一)課程目標不明確。教學目標對教學具有規定性,它決定着課程教學追求的方向,不同的課程目標界定將對課程教學過程產生的導向性影響,最終對課程教學結果產生實質性差異。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目標存在着一些分歧,集中表現爲理論化與技能化之間的爭論。所謂理論化,是指強調課程教學的理論性目標,主張課程教學通過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素養,通過提高他們對各種心理問題的科學認識能力,促進他們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提升他們的心理素質狀況。所謂技能化,是指強調課程教學的實踐技能性目標,主張課程教學應關注大學生應對各種心理問題時實踐技能的提高,注重具體方法對大學生應對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心理問題的實踐價值。這種分歧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及其質量的規格和統一產生了不利影響。

(二)師資水平參差不齊。由於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我國高校教育工作中起步較晚,因此課程的專業任課教師較爲缺乏,各高校爲解決專業教師不足的問題,往往採取一些變通的方法,這往往出現兩種情況。

1、以心理學專業教師來承擔該課程教學,但由於這部分教師與學生接觸較少,缺乏實踐經驗,因而教學往往是從理論到理論,課堂教學不能真正達成教學目標。

2、以鄰近學科的教師來擔任該課程教學,主要是一些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輔導員,雖然這部分教師實踐經驗豐富,但又缺乏心理學基礎理論知識,因而課程教學不夠系統,同樣也不能實現教學目標。正因爲此,導致目前我國高校該課程的教學質量普遍較低。

(三)教學方法單一。當前,許多高校的課程教學模式主要以“授——受”式爲主,教學方法則主要以講授法爲主。該門課程同樣也存在着教學方法單一化的問題,但在具體表現上,相對於不同類型的師資表現的形式又有所不同。對於心理學專業師資,教學時是以理論串講爲主,缺乏案例佐證;對於思想政治課教師和輔導員,教學時則又是以案例串講爲主,缺乏基本知識和理論的疏理。這種教學方法單一化表現,必然影響到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

(四)教學評價不科學。目前高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的評價存在諸多問題。從“評教”的角度看,許多高校在對任課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評價時,忽視該課程的專業特殊性,往往以傳統課程的評價模式來對任課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進行評價,評價的關注點主要是教師課堂教學的“表演性”;在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評價時,則主要關注紙加筆考試分數的量化結果,忽視對他們實際心理技能和心理健康維護能力的評價,這種評價導向致使許多大學生在學習本門課程時發生方向性錯誤:只突出理論知識的學習,忽視相關技能的發展,影響了課程教學目標的真正達成。

二、解決的對策和措施

(一)確立合理的課程教學目標。《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具有特殊性的課程。首先,該課程不僅對大學生當前的生活發揮作用,而且對大學生的未來也產生影響;其次,該課程不僅要讓大學生掌握一般心理知識,提高對心理問題的識別能力,也要增強大學生各種心理問題應對能力。因此,該課程教學目標應該是,既要普及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大學生認識各種心理問題的能力,又要提高大學生應對各種心理衝突和問題的實踐技能,即理論與技能相結合的目標。

(二)提高師資水平。教學實踐表明,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是制約課程教學實效的“瓶頸”,提高任課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就成爲提升課程教學效能的關鍵。根據目前該課程普遍存在的兩類師資實際情況,採取不同措施,有針對性地解決。對於心理學專業師資,可安排他們參加心理諮詢活動,或擔任班主任,讓他們深入到學生中去,更多瞭解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輔導員,要通過舉辦培訓班的形式,對他們進行系統的心理學基本理論知識培訓,提高他們心理學理論素養。

(三)採用多元化的互動教學形式。《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目標的綜合性,對課程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提出了多樣化的要求。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應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採用多元化的互動教學形式,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師生互動和學生與學生的互動。在教學過程中,要把課程教學和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結合在一起,除了教師講授外,圍繞有關主題,嘗試設計不同的教學形式。

1、團體練習。在教學中採用隨機分組的方式組成學習團體,通過組織學生參與團體練習,獲得直接體驗,並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如“同舟共濟”、“無家可歸”、“盲行”等團體練習,拉近學生彼此的距離,讓其充分體驗到合作、信任、真誠等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將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普遍性的問題,融入類似的案例中,以小組或班級爲單位對案例進行討論,並通過課堂分享瞭解更多不同角度的觀點,集思廣益,引導學生構建自己的觀念體系。

3、角色扮演。通過小品表演的模式,通過學生對角色模仿、想象、創造、感受,釋放一些平時壓抑的情緒,學會換位思考,瞭解他人的立場和觀點,澄清問題的實質。

(四)建構科學的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由於人的心理具有內隱性特性,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結果同樣具有內隱的特性,這客觀地給我們對課程教學結果的評價帶來許多困難。且一種良好心理品質的培養是一個系統的、長期的過程,個性的完善是人全部生活經歷、經驗積累的結晶,不是一時一事就可以完成的,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期望學生上幾節心理健康教育課就發生徹底改變,是不現實的。因此,在本課程的教學評價,特別是學生學業評價中,反對以單一考試的量化手段對大學生的學習進行分等劃類的傳統評價方式。應採用自我參照標準,引導大學生經教學之後對自己在生活和社會實踐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建立一種以“自我反思性評價”爲核心的新的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甘映堂。“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探討。高教論壇,20xx,2:92-94

[2]廖壯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探索。梧州學院學報,20xx,10:97-100

[3]楊民,楊立紅。《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芻議。文教資料,20xx,5:21-22

[4]孟慶恩。如何在大學生中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無錫教育學院學報,20xx,6:46-48

[5]劉海燕,高豔。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建設。山東師大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xx,4:17-19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三

摘要: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出現引起了衆多學者關於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從目前我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面臨的困境出發,以翻轉課堂的內涵和特徵爲切入點,與傳統課堂進行對比,分析其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優勢,同時探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爲教師和學生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關鍵詞:翻轉課堂;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應用;可行性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特點及目前面臨的困境

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爲我國心理學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自教育部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教思政廳[2011]5號)(以下簡稱《基本要求》)以來,許多高校也已經陸續開設了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並逐步將其列爲公共必修課。《基本要求》中對課程性質、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都做出了具體要求。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特點

1課程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開發心理潛能,這一教學效果並非立竿見影,而是一個學生知識內化並逐漸積累的過程。對於學生而言,掌握一個心理學的概念並非意味着就可以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開設,是使學生在個人成長髮展中,學會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去分析、解決實際遇到的問題,是以實際應用爲目的。2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性。通過課程的開設,幫助大學生掌握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使學生能夠解決自己實際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因此,在心理健康課堂教學中師生應建立一種平等、信任、和諧的師生關係,實現師生間雙向的心靈溝通。教師通過設計一些情境體驗、心靈遊戲、案例討論等教學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得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啓迪下,在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中勇於探索自我、體驗感受、討論知識。3學生的主體性。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爲,教學過程應該以“學生爲中心”,改變教師傳統“教學者”和“訓練者”的角色定位。他認爲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師應幫助學生了解他們想要什麼,幫助他們發現所學知識的意義,從而安排恰當的學習活動和材料。因此,心理健康課程應尊重學生的主動性,根據學生的需求制定教學內容,採用適當的教學方式,開發學生潛能。4學習方式的心理體驗性。心理體驗強調以體驗爲主,引導學生互動,達到知情合一。因此,教師應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相關主題的體驗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用自己已有的經歷和心理結構去理解、去感受、去體驗。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中面臨的困境

1課程要求高,但有效教學時間少《基本要求》中教學內容包括以下三大部分:瞭解心理健康的基礎知識;瞭解自我、發展自我;提高自我心理調適能力。而這三大部分又涵蓋12個課程專題,即使按照《基本要求》的教學管理要求,將其作爲公共必修課上滿32—36個學時,每個課程專題也只有3學時,這很難在知識、技能和自我認知三個層面達到既定教學目標。此外,部分高校在具體的教學管理中普遍存在着將心理健康課程壓縮到16—18個學時的情況,有效的教學時間更是難以保障。2課程意義重大,但教學效果難以達到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高校預防學生心理問題、提升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因此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意義重大。然而在實際的課程開設過程中,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仍採用傳統“教師講授、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即使不少教師進行了教學方法的改革,如應用角色扮演、團體輔導、案例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但往往受到教室硬件條件及師資水平的限制,在大班教學的條件下,更是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參與度仍然不高。此外,在課堂教學中領悟掌握的知識技能,需要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體驗和應用,而課後學生和教師的互動和交流幾乎爲零,很難使課堂上已經掌握的知識內化和熟練運用,以致知性脫節。3受衆對象多,但缺乏針對性高校學生生源地域性較廣,個體的成長環境差異較大,心理健康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點也不甚相同。而心理健康課程作爲校級的公共必修課,每年的受衆對象往往是全體學生,人數衆多,羣體龐大。教師在大班教學中多是着眼於各個主題的核心知識點,很難根據每名學生的特點,做到因材施教,從而缺乏針對性。4課程專業要求高,但師資力量薄弱《基本要求》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目標是要學生知識、技能和自我認知三個緯度達到既定要求,對教師的專業性要求很高。由於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專職教師人數較少,無法承擔全校的通識課程教學任務,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主講教師隊伍常常由輔導員作爲師資隊伍的補充,由於專業限制,課堂教學效果不甚理想。

二、翻轉課堂的內涵及與傳統課堂對比的優勢

翻轉課堂(FlippedClassroom)起源於2007年美國林地公園高中的兩位化學教師喬納森伯爾曼和亞倫薩姆斯錄製可供學生在家觀看的視頻,後經薩爾曼可汗學院以及開放教育資源運功的貢獻,迅速成爲全球教育界關注的教學模式。2011年,翻轉課堂的浪潮涌入我國,受到學者的廣泛關注和應用。

(一)翻轉課堂的內涵

根據翻轉(FLN)給出的定義:“翻轉學習是一種教學方法,它把直接教學從羣體學習空間轉移到個體學習空間,從而促使羣體學習空間轉變爲一種動態的、交互性的學習環境,並由教師引導學生應用概念並創造性地進行主題學習。”[1]通過以上給出的定義,翻轉課堂通俗地講就是教師創建視頻,學生課前觀看,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交流、討論、答疑並完成作業的一種教學形態。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一是翻轉課堂可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能力和方式;二是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使得翻轉課堂得以實現;三是教師必須發揮在整個活動學習中的組織和引領作用。

(二)翻轉課堂的特徵

1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師由原來傳統課堂上知識的傳授者、課堂上的管理者變成學習的指導者和促進者,由教學內容的傳遞者變成視頻資源的設計開發者以及相關教育資源的提供者。教師要熟練地掌握一些學習活動組織的策略,因此教師的主導地位沒有削弱,反而是加強了。課堂中,當學生遇到疑惑和困難需要幫助時,教師便會向他們提供必要的支持[2]。2學生的角色發生了變化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個性化學習中,學生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學生是整個學習過程的主角。他們可以自行選擇學習時間/學習地點、學習內容以及學習量。並在課堂上通過小組學習和協作學習等形式來完成對所學知識的內化。3教學時間的分配發生了變化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將傳統課堂上知識講授的內容一部分放到課堂教學之前,從而釋放更多的課堂時間,將有限的時間“最大化”地利用,留給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延長教與學的時間。4教學手段發生了變化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可能。微視頻+在線作業,是翻轉課堂的主體構架。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獲得豐富的數字化資源,可以在課堂外直接完成教師佈置的學習任務,這樣就很容易形成線上學習和現場學習的有機結合。

(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優勢

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翻轉課堂重構教學結構,與傳統課堂相比,具有其自身優勢。1因材施教,從而解決學生個性化問題在翻轉課堂上,一方面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習慣和已有的學習知識水平安排個性化的學習進度,根據自己的需求,去接受、吸收、理解知識。另一方面,靈活的教學方式爲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獨立構建自己知識體系的空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獨立學習和探索問題,並運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2課前觀看視頻,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由於視頻和作業通常是上課前一週發佈和佈置,學生在觀看視頻後有充分的時間進行自我探究思考,並且可以在實際生活中去體驗和驗證,這樣在課堂上纔可以有針對性地向教師提出問題和疑惑,並通過小組討論進行再次學習和思考,進一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實現了學生真正意義上的主動學習。3豐富課堂情景,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性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課程,其重要目標之一就是讓學生認識到個體的差異性,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實現知識內化。在現代教育技術等教學輔助手段的支撐下,翻轉課堂上師生間的溝通更加靈活多樣,呈現出課堂情境的多元化和層次化,學生通過小組化的學習方式,不斷整合自我認知並學會悅納自我。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轉課堂教師面臨的挑戰

在翻轉課堂中,教師的角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微課程的開發者、意義構建的促進者、學生的引導者及現代教學理念和新型教學模式的研究者[3]。與其他的專業教師相比,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需要教師能夠更加靈活專業地運用心理學知識組織整個課堂的運行,這對於教師來說無疑是一個挑戰。

(一)教學資源的準備

翻轉課堂是技術促進學習的典範,因此翻轉課堂的成功實施離不開互聯網及現代教育技術的支持。雖然目前互聯網上的精品課程或公開課資源豐富,但因爲每個學校的教學大綱和授課計劃不盡相同,因此適用性並不普遍。提前發佈的視頻一方面需要教師掌握一定的多媒體使用技術,比如視頻的剪輯、音頻的錄製、PPT的靈活運用等,另一方面視頻的製作內容還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高度概括,精煉要點,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對於大部分教師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二)課堂理念的轉變

穆塞萊姆認爲:“翻轉課堂並不意味着你的學生會觀看教學視頻,如何讓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纔是關鍵。”[4]翻轉課堂上,教師需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填鴨式”教學,從以教師爲中心轉變爲以學生爲中心,這對於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思維和教學習慣都是一個巨大的衝擊。在心理健康翻轉課堂上,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教學活動,使課堂時間最大化利用,從而完成學生的知識內化過程。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採用多種教學方法,營造靈活的教學環境,真正成爲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引導

課堂教學是在課前微課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教學內容,解決個性化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課程內容和教學目標,利用情景、協作、會話等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去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轉課堂學生面臨的挑戰

(一)學生角色的轉變

翻轉課堂中,學生成爲學習的主導者。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實際情況選擇學習的時間、學習的地點、學習的內容以及學習的量的多少。一方面,他們在觀看教師提前分享的視頻後,需要自主整理自己的疑問,做好學習筆記。另一方面,他們要對自己課前學習的效果進行評價,及時瞭解自己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適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這對於早已習慣於傳統課堂上依賴教師講授的學生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二)學生學習習慣的轉變

學生作爲課堂的主體,無論是教師的教學還是互動環節都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反饋,否則整個課堂教學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心理健康翻轉課堂上,更注重課堂上個人的分享,然而學生在傳統課堂的長期影響下,很難主動或或羞於表達自己的看法,甚至個別學生不願意接受這種類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對頻繁的師生、生生討論互動產生排斥心理。

五、結束語

《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發展要以教育理念創新爲先導,以優質教育資源和信息化學習環境建設爲基礎,以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新爲核心[5]。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運用翻轉課堂,可以有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達成教學目標,是現代信息技術發展條件下教學改革的一次新的嘗試。而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能夠契合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特點和教學目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總之,大學生心理健康翻轉課堂模式爲教學帶來了各種機遇,同時教師也面臨着巨大的挑戰,課堂的翻轉效果及發揮無論對於教師還是學生來說都需要一個探索和適應的過程。

參考文獻:

[1]胡立如,邁克雅各布森,張寶輝.翻轉還是不翻轉?超越教育潮流走向基於研究的課堂———訪悉尼大學邁克雅各布森教授[J].中國電化教育,2016(5):139.

[2]盧海燕.基於微課“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語電化教學,2014(158):34.

[3]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誌,2012(4):46—51.

[4]王聰,張鳳娟.翻轉課堂教學法在美國:歷史、現狀與課題[J].外國教育研究,2015,42(9):104.

[5]主宏潔.翻轉課堂及其有效實施策略芻議[J].課程與教學,2013(8):83.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四

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據學生生理、心理髮展特點,運用心理學等學科的理論技術,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知識與技能的教育及訓練輔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整體素質提高的教育活動。

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特色是以培養高層次、高技能、高素質的操作型和應用型人才爲培養目標。它的發展歷史雖然相對較短,但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正以其不斷擴大的規模和發展速度展示着無限生命力。高等職業教育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其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就是急需關注的問題之一。但心理健康教育在職業院校中的發展尚未成熟,探討其在大學生成長中的作用有利於心理健康教育的順利開展。

1心理健康教育有助於大學生進行客觀的自我認識,提升大學生的自信心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於學生認識到在自我意識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自卑、自負等,並且可以通過多種形式促進大學生對自己有一個全面、客觀的認識,讓學生意識到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通過自我評價、他人評價更加客觀地認識自己,通過參加社會實踐和社會交往活動開發自我的潛能,提升大學生的自我認識水平和自信心。

2心理健康教育有助於促進大學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對大學生來說,面對的人際關係主要包括:和父母之間的親子關係,和老師之間的師生關係以及同學關係。①心理健康教育通過讓學生回眸自己的成長之路,通過思考比如“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是怎樣成爲今天的我的?”之類的問題讓學生了解到父母以及家庭教育在自己的成長道路上所起的作用,從另一個方面進行感恩教育,讓學生了解父母在撫養和教育自己成長時所付出的努力,體會父母對孩子無私的疼愛和無償的付出,引導大學生和父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②由於大學的課堂相對中學來說更加自由,大學的師生關係相對中學來說更加民主,整個教學活動過程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這種變化對大學新生來說是一種壓力。通過引導學生思考教師在個人成長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教育過程中所付出的心血,讓學生明白每堂課背後教師所付出的努力,意識到要珍惜每一堂課,促進師生關係的發展,有利於大學教學的順利進行,爲大學生各科教學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礎。③大學對學生來說類似於半個社會,而大學裏的人際關係也是大學生比較關心和關注的問題。在人際關係上,很多大學生存在着不願交往、不敢交往、不善交往等問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了解人際交往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以及處理人際關係的一些技巧,幫助大學生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從而建立和諧的校園環境。 良好的人際關係對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着重要的意義,可以提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利於大學生的生活、學習以及以後工作的順利進行。

3心理健康教育能夠促進大學生的學習

學習心理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比較重要的內容,針對職業院校學生的不良學習心理,可以通過適當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動機,幫助學生確立適當的學習目標,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改善不良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從而促進大學生的學習。

4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提升大學生的壓力調節能力和情緒管理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讓學生學會認識自身面臨的壓力,瞭解壓力應對的方法和步驟,掌握調節壓力的一些技巧,甚至變壓力爲動力。幫助學生積極地看待自己的情緒,掌握有效的情緒管理方法,學會有效地識別情緒,積極地調節控制情緒,合理地表達情緒,學會做情緒的主人。

5心理健康教育有利於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

心理健康教育還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保持健康的戀愛行爲,培養大學生識別愛、表達愛、拒絕愛、發展愛的能力,幫助大學生處理戀愛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指導大學生學會面對失戀等。這有利於大學生正確看待和處理戀愛問題,避免因感情問題而影響大學生的正常成長。

6心理健康教育有助於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幫助大學生了解自己,包括瞭解自己的職業興趣、性格特點、氣質類型、能力傾向以及職業價值觀等,認識自己是職業生涯規劃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認識自己有助於大學生將來的職業選擇。職業生涯規劃還有助於學生了解和自己專業相關的就業方向和具體的就業崗位以及每種崗位的工作內容、任職資格。通過對自我的分析和對工作環境的分析,有助於大學生確立適合自己的職業目標,並且在職業目標的驅動下做好在校學習的規劃,爲進入社會就業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對於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有着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有助於高職大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對於學生的人際交往、學習、戀愛有着正面導向作用,還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壓力和情緒管理水平,對於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五

一、當前高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等同於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目標出現偏差。目前,很多高等學校的心理健康諮詢中心是下設於學生管理部門的,很多工作是由學生管理部門分管和領導的,所以出現了完全將心理健康教育等同於思想政治教育,把二者的概念混淆,而且在高校裏負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員基本都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輔導員,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多是簡單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根本沒有凸顯心理健康教育本身獨特的學科性和實踐主體性[1]。還有一些高校把心理諮詢或心理干預工作作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主要任務,把工作的重點放在存在心理問題的大學生身上,所以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停留在補救性目標層次上,而忽視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性目標,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性功能[2]。

2、師資人員多元,專業素養較低。目前,高等學校承擔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員主要有心理學方面的教師、學生工作幹部、心理諮詢中心工作人員、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等。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員配置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師資力量不足較爲普遍,配備多元,結構複雜,而且兼職人員相對較多,專職人員缺乏。屈正良等人調查我國心理健康專職教師師生比約爲1:1985,即平均每個專職教師要面對1萬多名學生[3]。二是缺乏具有心理學和心理諮詢專業的心理諮詢師。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大多是由其他專業背景的人員轉型而來的,他們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缺少專業資質,進而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質量。

3、課程教學隨意,忽視學生體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多以公共課形式開設,課時少,覆蓋面窄;任課教師多爲非專業教師;課程內容設置隨意,缺少針對性,沒有系統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要求;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自我體驗和切身感受,而且教學內容已經不能滿足新時期大學生的需求。

4、機構機制不完善,運行效果不理想。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諮詢)機構大多隸屬於學校學生工作部(處),同時,仍然存在一部分高校還沒有成立專門的校級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級心理健康教育的網絡體系也沒有建立起來,學校的教育與諮詢工作機制不完善,責任和分工不明確,工作經費、專用的團體訓練室以及團體輔導和培訓設備得不到有效保障,工作內容和形式多是走過場,覆蓋面窄,缺乏針對性,以上種種原因,造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滿足現實需要和學生心理髮展需要。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高校應該適應新媒體的發展,滿足現代大學生的需求,不斷創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方法和途徑。經過多年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總結得出,只有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和系統化,才能提高新時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

1、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符合當代大學生心理需求。當前高校裏幾乎都是“9後”大學生,他們早早接觸到了網絡,熟悉網絡操作,能夠靈活運用網絡,所以很多人也依賴網絡。他們的上網行爲對其學習和生活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公佈的數據表明,截至到20xx年7月,我國網民數量達到5、91億人,網民中年輕和高學歷羣體所佔比例最高,但手機網民數量大幅上升,達到4、64億,手機是中國網民的“第一上網終端”,較20xx年底增加4379萬人。在當前網絡普及和發達的前提下,網絡也已成爲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獲取信息、學習新知識和技能的主要平臺。大學生在心理上已經完全接受這種學習的模式,所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該及時運用網絡開展教育工作。

2、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擴展了宣傳和教育覆蓋面。傳統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主要依賴於發放心理健康圖書資料、印發宣傳紙質材料和開展心理諮詢,利用廣播站、電視臺、校刊校報、櫥窗、宣傳板等媒體,這些宣傳方式會受到時間、空間和成本的限制。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適應時代發展的必然,是高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它是新形勢下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補充[4]。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和博客等網絡載體具有覆蓋面大,傳播途徑廣,傳播速度快,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的特點,擴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陣地和覆蓋面。

3、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有助於發揮學生自主預防和自我調適的能力。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每一個學生纔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真正主體,因此,自我調適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終極目標,要充分發揮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作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電子刊物可以利用網絡平臺面向全體學生推行,以方便、快捷的形式使同學們能夠認識到心理健康對成長成才的重要意義,並學會有效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達到優化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試能力和社會生活適應能力的作用。

4、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提高了教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必須要遵循不同時代、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生源地、不同性別大學生的特點,尤其是一些存在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的大學生,要給予及時的關注,採取科學有效的心理干預和治療。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改變了傳統的課堂教學講授、課外知識宣傳和諮詢中心干預的被動狀態,實現了網絡宣傳、網絡教育和諮詢的心理健康教育局面,不僅對傳統教育方式是有益的補充,而且促進了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提高。

三、心理健康教育系統化

1、健全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有助於全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等學校應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層策略,即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預防性心理健康教育、矯正性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僅浮在表面,應該面向在校的全體學生,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體系。高校要嚴格執行“學校—院系—班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四級網絡體系,成立專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校級主管領導工作小組和二級院系主管領導工作層面,從不同層次、不同側面對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施統籌領導,明確各級部門的職責分工和反饋機制。同時,要進一步完善學校、院系、班級三級危機預防工作體系以及“發現、監控、干預、轉介、善後”五大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系統,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規範化、專業化。

2、規範心理委員管理制度,提高工作積極性,充分發揮朋輩輔導作用。朋輩心理輔導是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種新型模式,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5]。在大學生中間朋輩心理輔導的開展主要依靠班級心理委員。班級心理委員不僅是心理健康教育四級網絡體系的基礎,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專業人才較少的重要補充。班級心理委員工作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能不能有效地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及時發現和預防學生中存在的心理問題。因此,高校需要規範和完善心理委員的選拔、管理和考覈制度,對心理委員實行動態管理和定期考覈相結合,考覈可以從自評、班級考評和輔導員評議三方面進行,對於工作成績突出者給予表彰和獎勵,提高心理委員工作的認可度,促進心理委員工作的主動性。

3、做好心理委員和宿舍長培訓,擴大培訓面,有助於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的專業化。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網絡體系中納入學生宿舍的宿舍長,可以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饋鏈。根據目前大學生的年齡特徵,他們的人際關係最基本的是建立在舍友之間,他們同吃同住,彼此深入瞭解,相互傾訴,建立信任關係。因此,宿舍長扮演着同學或朋友之間的傾聽、共情、溝通和幫助、支持、引導的角色。心理學方面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是班級心理委員和宿舍長有效開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應加強對班級心理委員和宿舍長的崗前培訓,培訓內容涉及心理檔案的建立、朋輩輔導的技巧、溝通技巧、心理問題識別、心理危機干預流程等。通過定期對心理委員和宿舍長的培訓,提高了心理委員和宿舍長的勝任力。其次,班級心理委員和宿舍長要應用各種平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發揮自身的基層力量作用,契合自身生活實際與班級同學心理狀況,以班或宿舍爲單位開展心理主題班會、心理團體輔導、心理劇等活動,建立班級心理檔案,並實施動態信息更新等。

4、構建大學新生心理健康導航系統,注重新生入學教育,實現自助與互助。入學教育除了幫助新生儘快適應大學生活,同時應藉此機會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提高大學生對於心理健康的關注意識。生活環境的變化,教學模式的不同,人際交往模式的改變,讓大一新生很容易產生各方面的心理問題,因此,新生入學教育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良好時機。通過在新生入學教育中穿插關於人格和生命教育,引導新生以積極態度去應對艱難和困苦,消除悲觀消極的態度,避免產生輕生自殺念頭,進而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新生自主調節多種心理問題,如人際交往問題、情緒調控問題、學業困惑問題等。大學新生心理健康導航系統的建立,使新生在參與系列活動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實現學生自助與互助的成長模式。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六

1互動式教學改革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探索實踐

1.1關於互動式教學改革的幾點認識

互動式教學改革是近年來高校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探索方向,即以任課教師爲主導,爲學生爲主體,強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並且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討論與互動,切實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互動式教學有其突出的自身特點:一是互動性,相對於傳統課堂教育中教師講、學生聽,“滿堂灌”式的教學模式,互動式教學更突出強調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由被動到主動,教師則由主講轉向引導與參與。課堂上師生關係處於平等地位,對話與合作;二是合作性,互動式教學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學生以組爲單位開展學習研討,通過頭腦風暴,交流討論,集思廣益。這一過程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與團隊學習力,學生之間相互促進,共同提高;三是趣味性,互動式教學中教師根據實際教育需要有意設置一些互動遊戲、案例分析、提問搶答、角色扮演等環節,極大地提高了課堂學習氛圍和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與學習熱情。

1.2我院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互動式教學改革的背景

筆者所在的學校近年來學院不斷重視和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學校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設置成全院公共必修課,總計32個學時。

進入20xx年,學校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師反映在教學過程中遇到一些瓶頸,90後大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與積極性不高,教堂出勤率明顯下降,課程教學實際效果難以保證。有鑑於此,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做過大量調查研究後,決定在20xx級新生部分班級中試點推行互動式教學改革。

1.3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互動式教學改革一次實踐運用

根據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統一規劃,筆者針對所教的市場營銷161班進行教學改革的實驗。

(1)教學前期準備工作。一是教學方案的整體設計。筆者堅持“啓發原則”與“參與原則”,即將引導啓發與學生參與作爲整個教案方案設計的核心;二是教學內容的設計,在研究過營銷專業學生的特點(知識結構、學習動機、學習態度等),對此筆者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提前寫好教案並適當調整教學課程內容;三是教學場地安排,結合於互動式教學特點,筆者提前申請了學院多媒體多功能活動教室,並且科學地佈置好場地。

(2)教學實施開展情況。首先,上課之初,筆者將全班42名學生隨機分成6組,每組7人。緊接着在筆者的主持下進行了一個簡單的破冰活動。10分鐘的熱身小遊戲過程中,選舉出每位小組的小組長,同時活躍了課堂氛圍;隨後,筆者以一個視頻案例切入教學,要求各小組就視頻內容進行討論並且發言。教師藉機觀察與推測學生學習的熱點、難點,進而在接下來的講解中有針對性地引導與講解。兩節課的教學過程,教師通過各類問題引導發學生自主思想,自己找答案。下課前筆者爲學生列了1-2本參考資料,要求學生課後閱讀,下次課上進行分享與發言。

(3)教學過程與教學效果評估。2節課的教學中,有熱身遊戲、案例分析、交流討論與自由發言,學生認真投入,積極性與主動性強、課堂氛圍活躍,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與把握也較爲充分,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2此次互動式教學改革中存在的若干不之足與幾點思考

2.1課前的準備工作仍有不足,教學技能技術仍需提升

儘管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從教學程序、教學內容到互動方式上都有認真的設計,但仍然未能最大限度地擺脫傳統的教學理念與方法。在引導與啓發學生自主思考與學習過程中也顯得有些生硬。這些從另一個方面也反映出互動式教學不但要求教師具有很高的教學技能技巧,還要求教師對互動式教學有深刻的理解。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良性互動,既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及教學技能的熟練掌握,更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思想、年齡、性格特點、知識水平、行爲習慣有深入的瞭解。教師要將大量的精力放在學生身上,爲學生爲主體,全力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潛力。

2.2互動式教學改革的預期教學效果難以有效把控

兩節課的教學過程,課堂氛圍熱烈,學生積極性高漲,爭先恐後地發言,歡聲笑語不斷。但學生對課程教學知識點的掌握是否到位,則難以有效把控。在教學中,教師要高度重視教學重點和難點設置問題,讓問題切中要害,真正讓學生通過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中掌握教學重點內容。同時教師在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知識結構、個性特點和理解能力,在引導學生思考時,充分地激發其想象力與創造力,讓學生深入到教學核心內容中去。

3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互動式教學的幾點思考

3.1互動式教學是當前高校大學生心理教育教育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有其自身特點,心理健康教育課在傳授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的同時,還擔負着培養學生心理健康意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互動式教學不同於傳統的“教師說,學生聽”,而是通過師生雙方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創設情境,學生充分參與,對教學內容通過多情境、多內容、多形式的良性互動方式的探討,使每一名學生達到掌握知識、發展良好個性品質的目的。互動式教學能有效切合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特點,它通過強調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交流,充分調動雙方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學生在參與中磨鍊自己的思想,形成相應的情緒情感,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效益。筆者認爲互動式教學將是當前高校大學生心理教育教育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

3.2進一步調動廣大高校教師運用互動式教學的積極性是關鍵

筆者近一年的教學實踐發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中的互動式教學改革在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意識和保證實際教育效果等方面起到了十分明顯的效果。但在這一教學改革中教師對互動式教學改革的態度起着關鍵作用。互動式教學要求教師地過去認真備課、認真組織課程教學的基礎上,投入更多地時間設計教學環節和與學生良性互動,同時要也需要教師掌握更多地教學技能技術。與此同時還要教師克服過去陳舊的教學觀念,真正做到課堂以學生爲本,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爲自己最好的老師!只有做到這些,才能真正發揮互動式教學應有效果。

3.3互動性教學改革要進一步突出學生爲本,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傳統教學方式是一個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接受主體的教育過程。互動式教學改革則突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爲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筆者認爲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教師把握提問引導的質量,教師提問的水平直接關乎最終的教學效果。學生正是通過教師的問題得以更加深入地思考與探究;二是課堂上的專題討論要有一定的深度,才能激起學生主動思考的興趣;三是教師要掌握傾聽的藝術。教師通過通過有效傾聽鼓勵學生積極思想、暢所欲言,引導學生向更深的方向發展。四是教師要充分把握好互動的範圍,用自己的情緒感染學生,用專業知識吸引學生,努力接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並且儘可能讓全班學生都參與進來,最大限度地展現互動性。

參考文獻

[1]劉野。互動教學內涵及實施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xx(3)。

[2]許倩。課堂互動教學的分析與認識[J]。課程教育研究,20xx(1):123-124.

[3]馮萍。談互動式教學中的教師角色定位[J]。大學教育,20xx,(5):88-90.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七

摘要:針對傳統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與教學效果等多方面問題,從主體性教學模式的角度進行研究,分析主體性教學模式運用於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優勢,並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主體性教學模式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隨着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經無法適應時代和大學生的教育需求,尤其在當代大學生個性差異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完善現代教學體系,針對當代大學生特點,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是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近些年,主體性教學模式成爲高校教學的重要發展趨勢,也成爲教育學界在理論和實踐方面探索的新課題。主體性教學模式更重視學習的自主性,強調教學管理的靈活性,更注重大學生的主體性和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實施主體性教學,主要是挖掘大學生自身的主體性潛力,把大學生培養成具有較強自主性、創造性的主體。[1]實施主體性教學模式,其最終目的不僅在於尋求有效的教學方法,更爲重要的是形成新的教育思想和育人觀念,以更好地實現心理健康教育所承擔的使命。本文就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的實踐路徑進行探討。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的內涵與特點

1.主體性教學模式的內涵

主體性教學模式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進行有計劃、有組織的指導性教學,發揮學生自覺性和主動性,積極參與教學和其他教育活動的教學模式。主體性教學模式的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點:一是強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主體性是現代大學生的典型特徵,這就要求教學內容要豐富,教學形式要多樣化,教學環境要寬鬆自由,要求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二是主體性教學模式的核心是自主學習。主體性教學模式的特點和任務決定了自主學習成爲主體性教學模式的主要形式。三是以人爲本是主體性教學模式的教學理念。主體性教學模式以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和主體精神爲發展目標,逐漸形成促使學生形成健全人格的教學環境,充分體現以人爲本的主體性教學模式的本質。在這個主體性教學的過程中,尊重學生所需是進行大學生主體性教學模式的必要前提。它強調教師的主導性作用和學生主動參與的主體性作用,還會激發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性。由此可見,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樣需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注重觀察與瞭解學生的心理特徵和發展情況,適當地採用不同情況不同對待的方式組織和安排心理健康教學活動,讓學生養成自我調整心理狀態的行爲習慣,實現切實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學目標。

2.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特點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是指在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以心理健康教學爲載體,教師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學生髮揮主體參與性,具體來說,就是讓學生自選心理健康教學內容,自主設計教學方式和方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探討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逐漸形成發揮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主體性的一種教學模式。其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的實施目標是培育、發展、完善人的主體性,達到心理健康教育雙方主體的自我實現。該模式主要包含以下特點:[2]第一,教學內容由學生自主選擇。把教學內容交給學生,根據學生的自身心理健康情況和對相關知識的渴望程度來進行自選。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指定教學範圍,縮國小生選擇範圍。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穿插講述學生感興趣的心理教育內容和熱點話題,幫助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環境的豐富度和實效性。第二,教學方案由學生自主設計。在制訂教學方案方面,學生可以藉助自身的人力資源和物質力量,提前準備好教學相關材料和教學方案,如教學案例、相關視頻、情景劇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做好學生的指導性工作,幫助學生蒐集相關的教學信息,發散學生思維,學會多角度思考和分析問題,發現不足並及時閱覽指導。通過學生自主設計教案的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同時結合教師的理性思維,共同合作促進教學的良好發展。充分發揮教學內容的主體性作用,讓教學方案滿足學生的求知點和心理健康所需。第三,教學主體由學生做主導。在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心理地位,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體驗教學的主體感,進而營造一個高效、舒適的教學環境和人際環境,讓學生在掌握心理健康知識的同時鍛鍊自身的主體能力,爲轉化爲自身潛能提供適宜的外部條件。

二、主體性教學模式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實踐優勢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性重視教育者、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只有達到重視的高度,心理健康教育雙方的主體性才能充分發揮。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強調的是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關係。其中,學生作爲教學活動的主體,需要轉變學生學習觀念,把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變成爲主動汲取知識、自己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教學狀態;教師作爲實施教學的主體,主要發揮指導性作用,從原來的主動傳授知識轉變爲學習過程的指導者,逐漸達到自主學習的教學效果。[3]

1.充分發揮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作用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是一個注重學生主體參與性的教學內容,它需要師生雙方發揮主動性積極參與。這種主體性教學模式的實踐應用,對於學生自身而言,主動參與就意味着主動學習,主動獲取有關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當代大學生學習心理健康問題應該是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學生作爲認識的主體,在頭腦意識中通過感知、努力和實踐來進行;作爲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開發學生創新思維。這種互動式交流既提升了教學藝術又展示出人格魅力。

2.強化師生合作學習的教學效果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雙方多向交流的互動關係,它需要在教學課堂上實現良好的互動模式,達到相互獲取知識的目的。這種獲取知識的關係,不僅包含言語的溝通,還包括知識、經驗、思想和情感等方面的交流。在實現教學目標方面,它要求學生能夠配合老師,與老師產生更多的互動,是對學生意志力、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展現。主體性教學模式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的運用,恰恰增強了合作學習的師生關係。同時,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是讓彼此看到對方的優點,並共同認同接受的教學感受。因此,實施這種主體性教學模式的教師應增加交流的機會,集思廣益,以達成良好的師生合作關係的共識。

3.營造全面開放的教學環境

傳統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是以書本、黑板、多媒體爲主的教學環境,採用以老師爲主導教書、學生聽書的教學模式。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對教學環境進行了創新。在該模式中,學生作爲主體,從頭至尾、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大學生可以從心理健康的問題出發,主動安排教學內容,並創新思維,不是將眼光放在標準答案上,而是要擴大範圍;在教學形式方面,可以適當採用課內課外、室內室外等方式,改變現有的教學空間,引進現代化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擁有自由、廣闊的教學環境,這些直接體現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的優勢。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1.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中,學生和教師是不能分開的主體,學生的主體性離不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的有效發揮。作爲學生,需要教師針對其心理健康教育問題進行正確引導。一方面,在實施教學前進行指導,在教學內容設計方面,可以讓學生參與其中,做好深入分析、認真指導教案的工作,這是實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的基礎保障;另一方面,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做好引導工作,在整體的教學課堂上,應該讓學生髮揮主體性地位,同時教師要時刻掌握學生的參與尺度、課堂氣氛以及教學內容是否偏離主題等環節,做好總體把握大局、定期引導、關鍵時刻及時補救等工作。

2.形成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

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中,教師和學生是兩個主要參與主體。在實施主體性教學模式時,容易產生學生過於主體性或教師過於主導性等不和諧的師生關係現象。因此,構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是實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的重要保證。實現師生關係的民主平等,具體來說,首先要把充分的時間交給學生自己。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上積極思考、討論,保證學生在教學時間內有效地獲取知識。其次,給學生營造思維空間。對於教學內容,學生要積極表達自己的見解,形成一種自學的氛圍。最後,教師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和原則。

3.採用適當、科學的教學輔助方法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不僅是知識、信息的交流過程,也是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過程。因此,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親身實踐,適當地採用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教學輔助方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輔助性教學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情境感染法。情境感染,作爲一種動力,能夠激發學生積極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的主動性,進而產生主動學習的行爲。二是活動競爭法。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開展有關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心理實踐活動中獲取實踐經驗,強化理解,創新思想。

4.全面培養學生的主體性意識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爲主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它非常重視方式方法以及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培養學生的主體性意識主要從兩方面着手:一是給予學生足夠的發展空間。在很多情況下,由於教師和學生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經歷不同,在教學指導方面不一定就要學生完全按照教師的要求來進行,可以鼓勵學生並適當地放手讓學生髮揮。二是積極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要鼓勵學生敢於表達自己的見解,做到暢所欲言,培養他們自主發現問題、共同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進而積極引導他們身心健康成長。

5.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針對性教育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在實施過程中應該注重教育教學的差異性,因材施教。一方面,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方面要注重個性化和實用性。由於學生個體在多方面存在差異性,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特色也會略有不同。實施該模式的宗旨是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在幫助學生解決相關問題時提供策略和方向上的引導,因此應講求實用。例如向學生傳授一些簡單實用的心理調節知識和技巧等。另一方面,對大學生運用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時,要以人爲本,注重區別對待。

四、結語

主體性教學模式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發揮着主體性、實踐性和合作性的重要作用。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外環境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爲了適應時代要求,確保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走可持續性發展的道路,實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的過程應不斷完善。同時,高校應根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的發展狀態,結合大學生自身的優勢,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模式,切實有效地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真正達到教育目的。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八

1 引言

隨着積極心理學研究的興起,希望作爲一種積極體驗其研究也日益受到學者關注。字典上將"希望"這一詞語解釋爲對某些渴望發生的事情的一種知覺;百度百科則認爲希望是形容某種情緒的詞語,這種情緒是個體對與其生活相關的事件和環境等因素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積極的情感產物。上述兩種解釋分別從認知領域和情感領域對希望做了概念界定。心理學界有關希望的定義更是多達幾十種,但這些衆多定義間的分歧大都圍繞同一個問題展開:即希望到底是一種情感還是一種認知?當代心理學認爲希望是一個既包括情感成分,也包括認知成分的概念。希望的研究鼻祖 Snyder 認爲希望是一種以目標爲核心的思維模式,包括途徑思維(認爲個人能找到實現目標的方法)和能動性思維(個人對實現目標的途徑和方法具有主動性和堅持性動機)兩個維度。[1]

從這一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到,個體的目標對個體能否產生希望起着重要作用,希望的兩個維度也是圍繞目標爲中心繼而對個人生活產生實際影響和價值。目標對個體而言是否有價值、目標設置的是否清晰合理、個體實現這一目標的可能性有多大等因素都會影響個體希望的產生。

希望與心理健康和主觀幸福感的關係研究是積極心理學領域的一個熱點,多數研究表明,希望是維持個體積極情緒和心理健康的主要動力,[2]國外研究均發現希望與心理健康存在密切關係。

Korner 指出希望的本質即一種健康應對的積極現象,它不僅能夠避免失敗,還能讓個體更好地應對壓力情境和壓力事件。希望水平較低的個體其心理和生理更易出現問題,絕望(Hopeless)和抑鬱間存在相關。Feldman 的研究表明,希望能正向預測生活意義,負向預測焦慮與抑鬱。Cheavens 等的研究表明希望水平較高的個體能尋找到更多的方法去克服困難,[1]而這一發現也恰好表明了希望是一個包含途徑思維和能動性思維的二維結構,驗證了希望概念中劃分出途徑思維這一維度的有效性。希望的培養對個體的生活具有重要意義,高希望的個體的焦慮和抑鬱情緒較低。[3]

因此從實踐着手提高個體的希望水平的團體或個體干預研究也是積極心理學研究的另一熱點。但這些希望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和干預研究僅考察了希望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結果,忽略了希望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過程,因此有必要了解這一影響的內部過程。

應對方式是個體在應激和壓力情境、事件中採用的用來保持心理平衡的認知和行爲方式,是心理應激路徑中的重要影響因素,能有效保護身心健康。[4]

應激理論也指出,應激是一個包括應激源、中介因素和應激反應等因素共同作用的過程,有研究表明壓力性生活事件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過程中,應對方式在這一過程中起中介作用,應對方式能有效預測個體的主觀幸福感水平,傅俏俏等人的研究發現積極應對方式能提高青少年的主觀幸福感,消級的應對方式則會降低青少年的主觀幸福感。[5]

基於前人研究及相關理論分析,本研究擬考察應對方式在素質希望與生活滿意度間的中介效應,以期爲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論依據。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在洛陽市三所高校隨機發放 900 份問卷,現場填寫並回收,錄入有效問卷 866 份,問卷有效率爲96.2%。

2.2 研究工具

2.2.1 成人素質希望量表

採用任俊等人翻譯的成人素質希望量表,共12 題, 適用於 15 歲以上成人。[1]陳燦銳等人進一步在中國成人身上檢驗了該量表的信效度,結果較好。[6]本研究中量表的α係數爲 0.69.

2.2.2 生活滿意度量表

採用 Diener 等人編制的生活滿意度量表,共 5個題目,7 點計分。[1]量表總分爲各題分數的平均分。本研究中問卷的α係數爲 0.72.

2.2.3 簡易應對方式問卷

採用汪向東等修訂的簡易應對方式問卷。包括積極應對和消極應對兩個維度,共 20 題。[1]

本研究中量表總的α係數爲 0.75.

3 研究結果

3.1 素質希望、應對方式與生活滿意度的相關分析

以素質希望兩個維度均分、素質希望的總均分與應對方式、生活滿意度間進行相關分析。結果發現希望總均分與生活滿意度存在顯着正相關,相關係數爲 0.26、與積極應對存在顯着正相關,相關係數爲 0.44;與消極應對存在顯着負相關,相關係數爲 0.1(見表 1)。

3.2 素質希望、應對方式對生活滿意度的多元迴歸分析

通過逐步迴歸的方式,將素質希望的兩個因子和應對方式的兩個因子作爲自變量,生活滿意度作爲因變量,建立迴歸方程,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結果見表 2.

如上表所示,最後進入方程的是素質希望的能動性維度和應對方式的兩個維度,其決定係數爲R2=0.167.三者對積極應對方式均有正向預測作用,能動性、消極應對方式和積極應對方式的標準迴歸係數分別爲 0.293、-0.187 和 0.134,這三者對積極應對方式得分的解釋率爲 16.7%。

3.3 應對方式在素質希望和生活滿意度間的中介效應檢驗

運用迴歸分析考察中介效應需滿足以下條件:

(1)自變量與假設的中介變量、因變量三者之間兩兩相關顯着;(2)當中介變量進入迴歸方程後,自變量與因變量的相關或者回歸係數顯着降低。[7]在上表的迴歸分析中,途徑思維沒有進迴歸方程,而能動性與消極應對方式相關不顯着,能動性與積極應對方式和生活滿意度均顯着正相關,積極應對方式與生活滿意度之間滿足中介變量的前提條件。

由表 3 結果可見,三次迴歸分析 t 檢驗結果均顯着,能動性思維能顯着預測生活滿意度,應對方式的積極應對維度也能顯着預測生活滿意度,當積極應對維度進入方程後,t 檢驗結果仍顯着,同時由於 c'這一回歸係數也顯着,所以積極應對在希望與生活滿意度間是部分中介效應,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 0.326× 0.159/0.277=18.7%。

4 討論

4.1 大學生素質希望與應對方式、生活滿意度的相關

從素質希望與應對方式和生活滿意度間的關係看,素質希望的總均分與生活滿意度、積極應對存在正相關,與消極應對存在負相關。這一結果說明希望水平較高的個體一般都會結合自身實際,設置較爲清晰合理的目標,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個體有較爲強烈的實現目標的意願和動機(高能動性思維),並可能會較多地採用積極應對方式尋找多種實現目標的方法和途徑(高途徑思維)去克服困難,因而其生活滿意度體驗也較高,心理髮展較好。而希望水平較低的個體可能在設置目標時就存在目標不清晰不明確,或者目標實現的可能性較小等問題,實現目標的意願動機也不強(低能動性思維),遇到困難和障礙更願意選擇逃避或否定等消極應對方式,不能靈活變通找到實現目標的方法(低途經思維),因而其生活滿意度體驗較低。

進一步的迴歸分析發現,素質希望的兩個維度中只有能動性維度能較好地預測個體的生活滿意度水平,而途經思維沒有進入迴歸方程。這可能與兩個維度的含義有關,能動性思維指的是個體找尋實現目標的方法和途徑的主觀意願和動機,體現了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其更大程度上是一種意圖(例如,我要追求或實現某一目標),因此能較好地預測個體的生活滿意度。"途徑思維"則表明個體能找到多種實現目標的方法,但僅停留在"知道"這一認知層面,缺乏實現目標的動力,沒有實際的意志行爲發生,即不能很好的堅持實現目標,那麼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個體的生活滿意度也會受影響,因此有學者指出,能動性思維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更加重要。[8]

4.2 應對方式在素質希望與生活滿意度間的中介效應

本研究僅發現了應付方式中積極應對的中介效應顯着,積極應對方式在素質希望影響生活滿意度的路徑過程中起中介效應,所佔效應爲 18.7%。

素質希望通過積極的應對方式影響生活滿意度,說明希望水平較高的個體一般都能根據個體實際情況,設置清晰明確的目標,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不僅能找到多種實現目標的方法和途徑,而且主觀動能性較強,相信自己有能力運用各種方法解決問題,因而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個體能較好地調整自己的行爲,用靈活的方式來擺脫困境,更有可能採取積極應對的方式要求自己並處理困難,當問題解決後,個體就向目標更靠近,因而具有較高水平的生活滿意度,這與前人研究的解決問題能正向預測幸福感的結論基本一致。

Snyder也指出,積極情感和成功的應對經驗能進一步激發個體克服困難的意志力和實現目標的動機水平。因此,希望、積極應對和幸福感之間是一種高希望→積極應對→高幸福感→更高希望的良性循環。[10]但本研究中並未發現消極應對方式在素質希望與生活滿意度間的'中介效應,這一結果與孔德生等人[9]的研究結論一致,即素質希望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更多以積極應對方式爲中介。而這恰恰也與積極心理學的研究主題相切合,它倡導人類更多關注自身的積極品質和力量並以此獲得更多的幸福。

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健康不僅意味着消極情緒的減少,更重要的是個體有更多的積極情緒體驗,積極和消極的形成是兩個獨立的特定機制並有不同的特點。但這並不意味着二者間的絕對獨立,從哲學意義上講,二者之間也存在內在聯繫性,是同一矛盾兩個方面的不同體現,因此,積極心理學並非讓個體全部逃避或忽略自身的消極情緒和體驗,而是引導人們在積極心理學的視野下學會轉化,創造更多的條件讓消極體驗轉化成積極體驗,從消極中尋找到更多的積極意義,因此培養個體的積極體驗、積極應對等對提高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意義。

5 啓示

本文的研究結果表明素質希望和積極應對兩因素對提升個體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作用,這也提示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培養個體的希望水平和積極應對的認知行爲模式。

具體而言,我們應結合個體自身實際情況,幫助個體設定階段性的、清晰而又明確的目標,以目標爲核心,採用多種形式和手段激發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想方設法實現目標。遇到困難和障礙停滯不前時,教育者要引導個體在阻礙面前學會變通,尋找並創造更多的條件去消除壁壘、化解矛盾,最終實現目標併產生一定的積極體驗,實現積極心理學的終極目標--讓人們生活得更加幸福。

參考文獻:

[1]張曼。行政人員角色壓力、素質希望與心理健康的關係[D]。西安: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