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關於深化學校發展的請示報告

抓住機遇找突破做強品牌育英才

關於深化學校發展的請示報告

——關於深化內江六中發展的請示報告

內江市市委政府:

國家發展,教育先行。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總書記做出了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重大部署。內江六中,作爲內江最具影響力學校、省內優質中學代表,爲國家之偉大復興而培育創新人才、棟樑人才,乃責之所在,雖艱必行!

一、發展地方優質教育的緊迫性

當前,社會對優質教育的需求越來越大,一個地區的教育發展水平往往影響着該地區的城市發展和人民幸福指數。

近年來,大量優質生源涌向省會城市、超級中學,成了各地市州的教育發展之痛。教育發展滯後的地區不僅出現了大量優質生源遠走他鄉的現象(生源流失),甚而至於出現了成功人士家庭爲了孩子的教育而搬離原來的城市的現象。如果不積極設法應對,這種現象將愈演愈烈。

二、提速地方教育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2020年4月8日,四川省教育廳發佈了139號文件,明確規定“所有公辦、民辦學校……,一律不得跨市(州)掐尖招生、提前招生”。對地方教育而言,這簡直是一場甘霖雨露,有了這項政策,優質生源流失之痛得到了緩解;但是,地方教育發展的挑戰依然巨大,只有用好黨和國家的政策,不惜一切力量辦出有絕對影響力和吸引力的教育品牌,滿足人們對優質教育的熱切期望,纔會從根本上化解優質生源(家庭)從本地域流失的風險。

三、做強內江六中品牌的必然性

內江六中,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創造過很多代表領域發展最高水準的成績,培養了四名省大學聯考文、理科第一名和上百名清華、北大學子,一直都是內江學子最大的求學夢想。

目前,學校有着省內最優越的辦學條件和最優秀的師資團隊。在“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四川省最具影響力校長”唐昭強校長的勵精圖治下,學校堅持“依法治校、厚德載校、管理立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的治校方略,堅持“用政策選好人、用思想凝聚人、用制度規範人、用機制激勵人、用情感溫暖人”的用人戰略,大力弘揚“行成於思,行勝於言”的工作精神,呈現出昂揚勃發的發展活力。

在2020年的大學聯考工作中,內江六中有2名學子進入全省前80;有3名學子有望被清華、北大錄取;特優生佔全市百分之六十以上比例,重本、本科升學率再創新高(重本升學率73%,一本升學率96%),各項辦學指標在省內同級學校中名列前茅。

內江六中,有着發展爲“全國一流中學”的堅實根基和厚重底蘊,將在地方教育事業中更加充分地發揮輻射者和引領者的作用。

四、深化內江六中發展的突破點

(一)政策支持層面

1. 請求擴大高中招生範圍

目前,六中的學生生源主要來自於內江市主城區。雖然學校每年通過自主招生在三縣招到100名左右學生,但基本靠學校派出教學幹部及大量名優教師深入三縣做宣傳工作,像搞“游擊戰”“運動戰”一樣,十分不受縣區學校待見。個別縣區不樂意六中發展,寧可把優質生源輸送到其他地市州,也不願意把優質生源推薦給內江六中,給整個內江市的教育發展都帶來了阻力。

【學校的訴求】

請求市委市政府、主管部門在制定招生政策時,允許省一級示範校面向全市招生(可限定招生班額不超過4個),並對將生源輸送到其他地市州的教育單位進行監督和干預。

2.請求支持六中國中招生辦學政策

(1)請求恢復國小特長生招生政策

國中招生,除劃片招生外,就是通過搖號隨機派位,孩子缺少選擇的主動權,很多聰明的小孩指望着六中這處學習的聖殿,卻可能最終被搖到了辦學能力十分有限的學校。

【學校的訴求】

請求市委市政府、主管部門在政策範圍允許內,靈活開展國小生髮展質量監測,保留國小特長生招生政策,讓學習能力優、有發展特長的學生擁有選擇學校的自主權,也讓學校能夠根據自己的培養特色而進行有針對性地招生。

(2)請求支持六中創辦“高校專項計劃”宏志班

高校專項計劃是針對革命老區、連片貧困地區的一項特殊招生政策,內江只有東興區才能享受這項國家政策。

享受招生政策的學生(優生),有可能在大學聯考中享受到30—50分左右的政策性加分,能夠大大提升享受政策學生升入名校的能力。比如2020年六中學生賀忠輝,大學聯考裸分674分,得到政策性加分30分,總分704分,將被清華大學錄取。

【學校的訴求】

請求在八年級結束階段,組建1個“高校專項計劃”宏志班(55人),學員從整個東興區農村戶口學生中推薦選拔,採用“2+4”高國中一貫式培養模式。屆時,內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將會是一片嶄新的天地。

3. 請求支持六中創新辦學機制

(1)支持六中發展教育聯盟

當下,生源的搶奪戰愈演愈烈。六中要辦成有絕對影響力的學校,需要充分的優質生源基數。部分學校爲了自身的發展利益,不論自身資質實力如何,強留優質生源,最終造成學生得不到應有的發展。

【學校的訴求】

請求市委市政府、主管部門在制定地方教育政策時,支持六中發展教育聯盟,允許六中把聯盟學校發展爲生源基地校。

(2)支持六中擇址辦一所集團實驗學校

十餘年前的綿陽中學,聲名不顯;今天的綿中,靠大力招收省內高分補習生而至聲名鵲起。目前,川南四個市州還沒有這樣一所專門招收補習生的實驗學校。這是個挑戰,也是一個機遇。

【學校的訴求】

請求市委市政府、主管部門在條件成熟時,擇址創辦內江六中實驗學校,採用民辦公助的方式,招收培養補習生。既可吸引省內(尤其是川南)學子來歸,也可促進教育經濟的發展。

4. 請求支持六中師資隊伍建設

“名師造就名生,名生成就名校”。

【學校的訴求】

(1)繼續實施甜城英才計劃,確保六中繼續引進高水準教育人才。

(2)適度支持學校從市內外(尤其三縣)遴選招聘名優教師,對部分教育單位阻止人才流通的封閉做法進行監督引導,暢通六中的人才引進渠道。

(3)對學校的教師管理適度賦權,保障學校既能招聘到優秀教師,也能解聘業績不良的教師,以營造“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發展生態。

(二)條件保障層面

1. 硬件設施保障方面

(1)請求政府提供資金保障,支持上南、興隆校區實施改造升級

上南、興隆校區,屬於有一定歷史的老校區,建築老舊需要整修,現代化教學設備配備不足,功能室器材朽壞,辦公條件和住校生食宿條件較爲落後。

(2)請求政府提供資金保障,支持高新校區儘快完善設施設備採購

高新校區於2018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按照逐年完善的步驟進行設施採購。目前3年期將盡,學校教育教學設施、功能室器材、辦公設施等還存在一定缺口。

(3)請求政府提供資金保障,支持興隆校區立項建設國中教學樓

興隆校區,主要設置國中年級和高中三年級,高中三年級因教學需要實行雙教室結構。因爲教室緊缺,不得不佔用了所有的功能用房,建設一棟國中教學樓,能有效解決教室緊缺現狀。

2. 教師待遇保障方面

(1)請求在政策允許範圍內,支持高中收取延時服務費用

2017年,教育部辦公廳出臺了《關於做好中國小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目前全國範圍內的義務教育學校已經落實該項政策。高中屬於非義務教育階段,教育經費無法像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一樣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辦學經費長期吃緊,加上教學時間更長(早晚自習,週末補課),教師的辛勞付出與微薄收入不成比例。

支持高中收取延時服務費用,是對《勞動法》的深刻解讀,有利於保障教職工的利益,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也能把更多優秀的人才吸引到教育領域。

(2)請求在政策允許範圍內,加大獎勵力度。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加大對考取名校學子(尤其是清華、北大)的教師的獎勵,有利於在全校範圍內營造起更加濃厚的“培育拔尖創新人才”的氛圍。

3. 師培師訓經費保障層面

(1)請求加大經費投入,切實落實“請進來,走出去”戰略。

沒有着眼世界天下的眼光,就沒有培育天下英才的格局。平時可以把教育教學專家請進來,或者在寒暑假把一批批優秀教師送往全國最前沿的培訓基地學習,既可以讓老師開眼界,長見識,更能讓他們接觸新的教育理念,觸發新的教育思考,最終給地方教育帶來生氣和活力。

4. 請求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提供經費保障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成敗,直接顯示出一個地區的教育實力峯值,關係到能否留住最優質學生的問題。

目前,學校創立了內江市唯一的創新拔尖人才培養基地,主要採取“內外結合”的培養模式。內部培訓,指在校內進行大學聯考內容和競賽補充內容的基礎性教學;外部培訓,指由第三方機構提供的直播課程“線上學習”和在寒暑假期間由全國知名專家到集訓點開展的集中培訓。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面臨以下困難:一是培訓教師團隊的經費;二是“內部培訓”的教師團隊課時費;三是“外部培訓”的經費,學校只對學生象徵性地收取了一點費用,其餘費用均須學校承擔。

5. 請求爲學生興趣特長培養提供經費保障

一所名校,絕不僅僅是教給學生知識,還要培養他們的興趣特長,培養他們熱愛生活,享受成長的態度。

中學生精力旺盛,才情橫溢,學校需要開設豐富多彩的拓展課程、興趣特長班,來釋放學生的活力。如創客中心、交響樂團、中國畫、國學、主持、書法、文學創作、人工智能、大數據、3D打印、數字模擬駕駛(航空、航海、車輛)、古風、茶藝、插花、足球班、羽毛球社等等。

結語:一國之未來,在一國之教育。一地之教育發展,在於有巨大品牌影響力的學校在前面做引領。在四川省教育廳出臺《關於規範2020年全省普通中國小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政策的巨大機遇下,在2020年內江六中再接再厲創造大學聯考成功的背景下,內江教育發展遇上了順勢而爲、乘勢而上的大好時機。內江一定要走出平均主義、吃大鍋飯、相互牽制、相互內耗的發展模式,聚合優質資源打造出一所有絕對影響力的品質名校,才能留住市內的優質生源,解決人才外流的困局。內江六中作爲地方發展最好的中學,願意肩負使命,負重前行,在市委、市政府和主管部門的堅強領導下,不斷攀登,再創輝煌,在地方和國家教育事業中做出更大的貢獻。

內江市第六中學

2020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