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打破常規的作文(精彩多篇)

打破常規的作文(精彩多篇)

打破常規的作文 篇一

突破常規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將一滴墨水滴在一張紙上,分別讓十個大人和十個孩子說說它是什麼。十個大人的答案不外乎一個:“這是一滴墨水。”而剩下的十個孩子看見了,卻爭先恐後地說:“這是一隻甲蟲在爬樹。”“這是一個圓盤。”“一輪掛在空中的圓月。”……孩子們的回答各有不一樣,出人意料。

智少愈完,智多愈散。小孩子學知識最自然,最隨心所欲,最歡樂,人爲的成分最少,天性最完美。小時候教師經常玩圖片遊戲,當他舉起一張畫着月亮的圖片時,我說那是小船。教師很不認同,跟我講了許多它是月亮的道理。是又怎樣樣,誰說不能是小船?可憐的大人,他們的思維已經禁錮在某個固定模式之中。似乎正確答案必須經過文字、經驗的推證,必須要有據可查,必須僅有一個。人們心目中的標準,就成了束縛人們盡情揮灑智慧的繩子,成了扼殺小孩子無限遐想的兇器。

誠然,標準讓我們明白怎樣是“過”,怎樣是“不及”,但標準有時卻會束縛住人們的思想,使人們局於一隅。往小說,以往有人覺得在成語故事“杞人憂天”中的杞人是愚笨之人,人們覺得天踏下來是不可能的,於是覺得他可笑、可悲。以此來勸解人不要無事生憂。當他萌發這個想法之後,便有許許多多人來阻止他,來告訴他不用過多的擔心,跟他講了許許多多的道理。然而,在我看來,杞人哪裏是什麼庸人,他是個哲學家。他突破了常規,想到了常人所想不到的東西。亞里士多德告訴我們,赫拉克利特和恩多克勒都認爲天是會毀滅的。我們甚至能夠說,哲學就是從憂天開始的。然而,有多少人認爲他的想法創新、突破常規、是常人所不敢想的偉大嘗試呢?到最終,剛萌發的哲學之芽很快就被人們“天不踏”的標準掩埋,很快就扼殺在搖籃中,並留下不美之名。這種標準會使人錯失許多思考的機會,使教育變得古板生硬。我們學的不是書本,不是教條,是智慧與思想。

然而,往大了說,如果不是古板的標準已經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當達爾文提出進化論時,世界上就不會有那麼多人反對他,認爲他以人當牲口;如果不是機械的道理已經成爲人們的普遍認識,當英國琴納一時提出以牛痘接種能夠免除天花時,世界上就不會有那麼多人反對他,提議剝奪他行醫的權利,認爲他褻瀆神靈。牛頓的地心吸力學說被質疑,哥白尼因日心說的提出遭迫害。但時間驗證了一切,他們提出的全是科學真理。愚昧的標準讓人固執,而偉大的人總是要創造偉大的先例。如果不突破常規,何來時代的提高,何來科技的發達呢?

突破常規,要求我們不爲標準所束縛,要求我們有21世紀人才所具備的素質“創新”。這樣,你能夠沉浸在知識海洋裏,你能夠自由翱翔!

打破常規的作文 篇二

打破常規

你相信一截細細的鏈子拴得住一頭千斤大象嗎?當小象無法掙脫時,便習慣了不掙扎,直到長成了大象,能夠輕而易舉地掙脫鏈子時,也不掙扎。

可見,習慣真的很可怕,但如果你能跳出習慣的圈圈,方可見另一番天地。

設問1、地球真的天圓地方嗎?

大概有幾千年之久吧,人們忠貞不渝的認爲地球天圓地方,爲什麼呢?因爲自我在內部所看到的極小一部分是這麼回事,因爲自我媽媽是這麼說的,因爲自我周圍的人都是這麼覺得的。

最終,站在海邊的人們,先看到歸航船的桅杆,後看到船體;月食發生時,月面上出現陰暗的弧形界線;“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讓人們開始驚奇,於是有了麥哲倫航行的歷史佳話,麥哲倫有行動證實了地球是球體之說。

這正是因爲麥哲倫掙脫了習慣,用行動去驗證了自我的猜想,才推動了科學的發展,歷史的進程。

設問2、地球真的是宇宙中心嗎?

自古希臘天文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說”後,教會一向視其爲權威,用他的學術來控制人民,經過幾百年的歲月,多數人的思想真的就被麻痹了。但有一個人沒有——他就是哥白尼,他根據自我多年的觀察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說”。雖然在此刻看來,“日心說”是不完全正確的,但他否定了教會的權威,鼓勵人們去探索自然現象,這便是突破習慣思維的一種表現,是一種創新。

於是,在他的號召下,涌現了布魯諾等一大批敢於創新的人才。誕生了近代科學,使自然界不再神祕莫測,人們逐漸觸摸到自然界跳動的脈搏。

打破常規,你能夠用六根火柴拼出四個三角形,打破常規,你能夠“一個巴掌拍得響”,打破常規,你定可開闢另一番天地!

願你不被習慣束縛,向世界提出更多的疑問吧,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你將收到一份特殊的禮物——創新。

打破常規的作文 篇三

每週五天的校園生活後,迎來了令我們嚮往的雙休日。星期六的早上想多睡一會兒,然後起牀看看電視,和同伴們出去玩,可是不行,一大早就要被媽媽從被窩裏揪出來去上補習班,這是我們家的規定,這六年來一直沒有變。我好想有一個快樂的雙休日。

如果有人問我,我期待的雙休日是什麼樣的,我會這樣回答我希望我能擁有一個沒有補習班的雙休日。

假如我有一個自由的雙休日,我會去操場上,和朋友們一起踢毽子,跳皮筋,有說有笑地做遊戲;再和他們去田野,捉蝴蝶,採野花,去野炊,去露營……而現在的我,作業一大堆,還有這麼多補習班,哪有時間和精力去玩啊。哎,真是可憐呀!

假如我有一個自由的雙休日,我還要和媽媽去商場裏買東西,到圖書超市去看書,那裏是我最喜歡的地方,各種各樣的圖書都有,只要我願意,看上一天都沒有人管你。然後回到家裏,在我的電腦前工作一番,好好和我的朋友們聊聊天。

兩天的快樂生活過完了,又該回到了緊張的校園生活中。我得趕緊做好開學的準備工作,在週日的晚上,小小地總結一下這兩天,把它們整理到本子上去,這也是一篇不錯的哦。

假如,我真的擁有這兩天短暫而又幸福的假期,我要從約束我的鳥籠中飛出,飛到自由的田地裏盡情歌唱。

打破常規的作文 篇四

打破常規

記得上學期我學過一篇叫《蘋果裏的五角星》的課文。這篇課文雖然不長,但其中那樸素的語言和深刻的道理在我的腦海裏烙下了深深的印記。

文章主要講了一個小男孩橫切蘋果,發現蘋果裏有五角星圖案的故事。揭示了打破常規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這一主題。

魯迅先生講過,“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這句話還能夠理解爲,本來沒有某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有一個人想出了這個辦法,用的人多了,便成了大家都會用的方法,被大家一向沿用下去。前人的經驗值得尊重,但我不贊成重複別人的方法。我認爲,如果重複別人的方法,一味地去走別人走過的老路,就會使我們的思維受到侷限,缺少創新。比如說一棵樹,按常規的思維,只能砍伐蓋房子或作成桌椅板凳等木製傢俱,而很少能想到他能夠成爲我們觀賞的風景或用他乘涼。一個葫蘆,只能剖開當器皿,而想不到能讓他帶着我們漂浮於江河之上。就像有一家人用祖傳下來的治不皴手的藥,祖祖輩輩在河裏漂洗衣服,被一個宋國人把藥方買去後,遊說吳國率兵攻打越國,由於士兵用了治凍傷的藥,冬天從水路行軍打敗了越國,出將入相。這就是思維方式所導致的不一樣結果――同樣是一種藥,有人用它祖祖輩輩漂洗衣服,受罪受窮,而有人卻用他享受榮華富貴。

我讀過一個故事,叫《隱藏的財富》。裏面講了這麼一個故事:有兩個從德國移民到美國的兄弟,去到紐約謀生。兄弟兩覺得生活很艱難,他們倆商量怎樣才能生存下去。最終決定哥哥到一個鄉間買下一塊地種植捲心菜,用它淹制泡菜賺錢謀生。弟弟則留在紐約上學,靠哥哥賣泡菜掙的錢維持生活來完成學業。他學的是冶金地質專業。

四年以後,弟弟大學畢業來鄉間看望哥哥。哥哥帶着弟弟去看自我的菜地。弟弟驚奇地發現哥哥是在一座金礦上種白菜。從這個故事中,使我懂得掌握豐富的知識是此路不通,打破常規,另僻溪徑的一條有效途徑。

但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們又有幾個人能打破常規創新思維呢?其實,太多的時候,我們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生活帶給我們的秩序和固有的方式,一切理所當然。我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習慣於早上起牀,白天上學,晚上睡覺。一天三頓飯,圍着作業轉。別人怎樣過,我們就怎樣過。沒有自我的思想,學知識有教師講解,生活服從於家長的安排。我十分佩服在沒有路的時候第一個從荒野中走過的人,他們在探索中發現,在發現中探索,成爲大家追隨的對象。

我們之所以這麼普通,是因爲我們用一種常規的思維習慣束縛了自我的心智,使我們按前人已有的現成經驗畫地爲牢,不想越雷池半步。要想像愛迪生、牛頓那樣對人類有所貢獻,就要敢於打破常規,並嘗試用另一種思維、另一個角度去思考,去做事。也僅有這樣,我們做事才能事半功倍。

打破常規的作文 篇五

生活,只有不斷創新,不斷進取,纔能有活力。古人曾經也在教着不要“鄭人買履”,不要“刻舟求劍”,“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是正確的。

好多遊戲,都沒有想到新穎的辦法,但創新是重要的。鄧小平的“對外開放”政策的成功是最好的見證,如果沒有他敢於大膽的創新,中國怎能有騰飛的今天,怎樣收復香港,澳門,怎樣有實力申辦2019年的奧運會?他大膽想象並做到了,想要進步,就要創新。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我認爲,雖然只有百分之一的靈感,但這個“天才”是大膽想象創新了,他不是按照普通人的思維去做,而是換了個角度。恰恰這百分之一的靈感是必不可少的。沒有創新的精神,是無法想出新穎簡單的辦法。牛頓定律是因爲書上掉下了個蘋果,但如果牛頓沒有去實踐,人們也不會知道地球有吸引力;如果當年的愛迪生沒有突發奇想做實驗,或許也不會有電燈;如果諾貝爾沒有打破常規看問題,現在就有可能沒有威力大的炸彈,或許人們也不會知道什麼“諾貝爾獎”。沒有創新的學習與實踐,無法做到“特立獨行”的思維,是難以成功的。

創造力與新思維如此重要,既然孩子們想到了,大人們也不應該阻攔,而是更要去鼓勵孩子,激勵他繼續想辦法,繼續創新,或許這可以改變他的一生。

人們老是按陳規的方法看待一種事物,這隻會讓生活枯燥乏味。小孩子的好奇心是天性,他們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他們不按常規去做,所以才切出了有星星的'蘋果。如果不去發現,世界上許多美好奇妙的東西只會漸漸消失。

巴爾扎克說過:第一個把少女不做鮮花的是天才,第二的把少女比作鮮花的則是庸才,而第三個便是蠢才。創新只是一次改變,而不是許多人同時做,有新的好辦法,自然要選擇兩全其美的好辦法。想象力是無法阻止的,不可以刻意的評價,打破常規做到最棒,勇往直前吧!

打破常規的作文 篇六

打破常規挑戰自我

涓涓細流,繞過千山萬阻,匯成江河,只爲了流入大海,回頭看,曲流織成網;細細的藤枝,纏繞着枝幹,螺旋生長,只爲了生存,覽全體,繪出美妙的螺旋結構。自然中的萬物,無一不打破常規,爲了自我的目標,而挑戰自我,綻放人生光彩。

墨守成規,無異於將自我活埋;打破常規,等於爲自我開闢出一條星光大道。而我們不要赴陀螺的後塵,一味憧憬於完美的遠方,而不改變自我追求的方式,只是重複做不可能到達目的的機械運動,無異於水中撈月。

世界的光彩,總會吸引我們有雙眼。喜歡追求完美的我們,必定會張開翅膀,飛向絢麗的一方。“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這是陶淵明追求完美的田園生活而唱出的自由之歌。“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是曹操渴求政治夢想而吐露的肺腑之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是李太白蔑視權貴而吟誦的憤恨之詩。“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屈原爲實現救國救民的夢想而立下堅強的決心。我們偉大的詩人們,嚮往着完美的夢想,不斷打破常規,挑戰自我,最終流芳千古。

生活中的我們,有着無數夢想,然而我們很多時候都是去走別人走過的路,我們不會去創新,只是一味地重複下去,沒有見到曙光。我們就像旋轉的陀螺一樣,踏着千篇一律的節奏,不停的旋轉,旋轉,總以爲自我會旋得很好,那怕旋得許多人來圍觀,那都是徒然,因爲它並沒有看到自我想看到的完美遠方,而前來圍觀的人只是來看它笑話的。所以,我們要看清現實,適時改變努力方式,打破常規,挑戰自我,轉出絢麗人生。

人生就像一張畫,而我們手中緊緊握着決定畫走向的鉛筆。畫的完成,需要許多直線,如果我們只明白將線無限延長,那麼就不會顯現出完美刺激的人生。但如果我們打破常規,用鉛筆巧妙地增加一些拐點,那麼我們就能夠隨心所欲的將畫的曲線發揮到極至。

打破常規,創造新的藍天;

挑戰自我,書寫美妙樂章!

打破常規的作文 篇七

雄鷹敢於走上其他鳥類不敢練習的懸崖,終能在蔚藍的天空自由的翱翔;蝴蝶衝出繭的束縛,纔會有化蝶的美麗;人類僅有打破常規,勇於創新,才能造就新的輝煌!

你相信一截細細的鏈子拴得住一頭千斤大象嗎?當小象無法掙脫時,便習慣了不掙扎,直到長成了大象,能夠輕而易舉地掙脫鏈子時,也不掙扎。可見,習慣真的很可怕,但如果你能跳出習慣的圈圈,方可見另一番天地。

一箇中國的小孩子同父母共同去了美國。在美國的國小,圖畫課是最讓他頭疼的,那裏的美國孩子,畫的根本稱不上是畫!他們筆下所繪:不成比例、不講佈局、不管結構、無方圓沒有規矩,甚至連基本的筆法都沒有。而每當他們畫完,都興高采烈的問教師:“好不好?”

而那個中國孩子卻與他們大不一樣,她努力地去畫出自我想象中的事物:父母、文具、房子、花草……畫畢,也會興高采烈地問教師。可是,他是從來不問“好不好”的,只是問“像不像”。

一個是“好不好”,一個是“像不像”。這引起了我的沉思。中國的教育,教導孩子要循規守矩,卻忽視了孩子的創造性思維。美國孩子學繪畫,教師往往不設計樣板、不立模式,讓孩子從現實生活到內心想象的過程中自由“構圖”。與此相比,中國的所謂範文,參考圖便都成了禁錮中國孩子思想的罪魁禍首!他把孩子變成了複印的機器,中國的孩子,也許具有很高的COPY“本事”,但卻欠缺了基本的創造力,多麼可悲呀!

乾隆年間,有兩位書法家。一位極認真地模仿古人,橫要像蘇東坡,捺要像李太白;另一個正好相反,講究自然,獨成一派。某天,兩人相遇,第一個書法家嘲諷第二個書法家,說:“請問仁兄,你的字有哪一筆是古人的?”後一個並不生氣,而是笑眯眯地反問了一句:“也請問仁兄一句,您的字,究竟哪一筆是您自我的?”第一個聽了,頓時瞠目結舌。

不錯,正如齊白石先生的那句話:“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不會創造,只會在前人的框架裏打轉轉,是不會有什麼出息的!

我們不是不會打破常規,只是常規牽制住了我們的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