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公文 > 基層反映

基層反映:“雙創”時代,基層科技管理如何“強筋健腿”

今天,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一篇關於《基層反映:“雙創”時代,基層科技管理如何“強筋健腿”》範文,供大家在撰寫基層反映、社情民意或問題轉報時參考使用!正文如下:

基層反映:“雙創”時代,基層科技管理如何“強筋健腿”

“創新驅動發展的國家大戰略下,科技越來越受重視和關注。科技新政、新舉措頻頻,讓人振奮。但這些新政新舉措,在縣、鄉‘知名度’並不高。”機構改革以來,一些地方先後對縣級科技管理部門進行了撤併,當地科技工作在縣、鄉因此失去了方向感。“位子不高難謀事、經費不足難辦事、職責不清難成事”,成爲了多數被撤併的基層科技管理部門的真實寫照。

獨立的縣域科技管理機構是我國科技工作部署根植在最基層大衆中的“腿”。在服務“雙創”的熱潮中,基層科技管理該如何“強筋健腿”?

服務縣域經濟不能少了基層科技的“腿”

資料顯示,我國縣(市)域面積佔國土面積的90%以上,人口占80%以上。爲這部分“大衆”提供科技公共產品和服務,毫無疑問應當成爲國家科技工作和地方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事實證明,在我國現階段,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大背景下,科技管理機構獨立設置有利於科技創新。

在湖南某縣,科技局與經信局合併爲“經濟科技局”。到任該“新科技部門”一年的黨委書記感慨,部門全年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應對原經信局工作中的企業改制相關問題。

撤併後誕生的“新科技部門”,職能定位不夠清晰。動手一干,又與其他部門存在較多“交叉”職能,利用其他行業主管部門資源開展工作,協調溝通較爲困難。而市級科技管理部門也有“體驗”,需要縣級“新科技部門”乾的活兒,“抓手”不夠,後繼乏力。

幾年前全國兩會,人大代表、雲南省原科技廳廳長龍江就曾發問:設立科技工業局,農業創新怎麼辦?設立科技畜牧局,民生科技誰來抓?設立科教文衛局,那工業、農業轉型升級誰來扶持?“新科技部門”對縣域創新服務能力會大打折扣。

在撤併和迴歸的問題上,已經有地區走過了一條螺旋式上升的路。

2009年,深圳推行了被譽爲深圳特區30年來力度最大、影響最爲深遠的大部制改革。改革中,誕生了一個整合了原貿工局、科信局、高新辦等5部門,名爲“科工貿信委”的“巨無霸”。

機構是輕減了不少,但數個部門合併組成的科工貿信委,讓前來對接的企業,不是找不到對口處室,就是一件工作在幾個部門間被推來擋去,行政效率降低。由部委、省廳下發的政策和文件,到了這兒也常“無處安放”。實際運行中遭遇諸多弊端的深圳,選擇了“往回”改,2012年,深圳成立了全國第一個科技創新委員會。

有爲纔有位,在產業中發力還需找準定位

“我們縣科技局不僅沒有撤併,現在編制還增加了。”湖南寧鄉縣橫市鎮黨委書記戴金波2013年至2015年曾擔任該縣科技局局長,正是這段工作經歷讓他快速進入縣主要領導視野,“我們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廣,平臺的搭建,科技人才落地、服務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就是因爲這些工作,企業對我們很滿意,領導們自然也滿意。現在縣裏還專門成立了‘科創基金’,由科技局管理。”

“有爲纔有位”,回首往事,戴金波得出的結論無疑反映了一些“生存”得較好的基層科技管理部門的共同特徵。但是連戴金波也承認,“這種狀態跟我們縣域的產業發展、發育狀況有關,我們縣已經進入全國經濟百強縣前50名,需求就在那,讓我們有事可做,有事要做。”

“應該分門別類明確不同類型地區縣市科技管理部門的職能定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農村與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劉冬梅研究員認爲,對於第二產業佔比較高的縣市,科技局應以開放式創新的理念,加強縣市內技術創新服務中心、創業服務中心等各類科技孵化器和創業空間的建設,搭建政府、企業和科技人員之間順暢溝通、交流和協作的有效平臺;對於第一產業佔比較高的縣市,科技局應積極爲縣域外科研院所、高校與縣域內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合作牽線搭橋,同時積極推進農產品信息化建設,將互聯網+的理念融入現代農業生產與營銷的全過程。此外,縣域內的各級經開區、高新區、農業科技園區,都應是基層科技管理部門的主要服務對象。

基層科技工作更需要目光長遠

很多人認爲,決定基層科技管理機構遭遇撤併與否的重要因素是執政者觀念。

科技工作常常被概括爲“認真總結昨天,精心策劃明天,就是不管今天”,無論是科研,還是科技工作部署,都無法立竿見影看到成效。

在不少地方執政者看來,科技創新是“風投”,投入大、風險高、見效慢;基層沒啥高科技,顯示度低。科技工作就成了“說起來重要、幹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事兒。

但也有很多地方看到,保住了基層科技局,在縣域科技工作才能更好地“跑”起來。幾年前,縣市科技局新一輪撤併剛放出風聲之際,山東省多個縣的科技局局長藉着到省科技廳開會、報項目的機會,請省廳“撐腰”。山東省科技廳毫不含糊,持續地從各層面對當地市州政府決策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保住了自己的“腿”,大大提振了當地縣科技局的信心,形成了良性互動。

近年來,各省均高度重視科技對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陸續在科技新政上“放大招”。譬如,湖南省科技廳設立了縣域發展和科技扶貧專項。去年,還在全國率先啓動科技成果轉化示範縣建設,首批佈局了15家示範縣,實現了對全省14個市州的全覆蓋。省、市、縣、項目承擔單位四級聯動的設計,着力於讓高校、科研院所的新型先進適用性科技成果,紮紮實實在縣域“落地”。

但從長遠來看,這些政策、建設的落實,亟須基層科技管理職能部門能“張得了嘴,邁得開腿”的踐行,更亟須一方執政者“放長線釣大魚”“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眼光與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