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公文 > 勞動社保就業

實現三個轉變 創新勞務品牌 着力推動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

實現三個轉變 創新勞務品牌 着力推動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
實現三個轉變  創新勞務品牌 着力推動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
 
沂南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及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具體指導下,沂南縣立足縣域實際,發揮資源優勢,創新服務理念,完善工作機制,優化創業環境,着力實現三個轉變,在優先滿足縣內用工的同時,不斷拓展勞務空間,打造了“***勞務”特色品牌,實現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新的突破和發展。2010年,中央政策研究室祕書長趙濤、中央文獻研究室室委委員孫業禮等領導同志先後到我縣就新生代農民工就業問題進行專題調研,對我縣勞務輸出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
一、統籌兼顧,科學謀劃,實現縣內就業和勞務輸出協調發展的轉變
近段時間以來,“用工荒”局勢的出現及蔓延,受到了中央及省市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關注,對此,我們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統一部署要求下,及時調整思路,科學謀劃出路,堅持兩手抓,一手抓縣內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一手抓勞務輸出,實現了縣內就業與縣外輸出的有機結合、和諧發展,有力的緩解了用工荒難題。
一是加強領導,全力維護民生就業局勢。2004年以來,縣裏就成立了由縣政府分管副縣長任組長,人社、財政、發改、農業、經信、教育等30多個部門主要負責同志任成員的就業和勞務輸出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縣委、縣政府領導定期聽取就業工作情況彙報,研究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先後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完善了目標考覈責任制。每年都定期召開全縣就業及勞務輸出工作會議,縣政府與各鄉鎮簽訂年度工作目標責任書,年底統一進行考覈,在全縣形成了抓就業就是抓服務、抓服務就是抓發展的良性機制,爲全縣就業和勞務輸出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二是積極架設勞動力就業“金橋”。每年春節期間,我們都開展以爲農民工提供就業機會、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整頓勞動力中介機構爲主要內容的“春風行動”,已連續舉辦8屆春季用工洽談會。本着早打算、早安排、早部署的原則,今年的春季用工洽談會從正月初四開始,持續了一個月的時間,共吸引了縣內外90餘家企業前來招聘,提供就業崗位12000餘個,達成就業意向7800餘人。同時,我們組織開展了“送崗位、送政策、送信息”下鄉月活動,採用到農村趕大集的形式,組織專人到全縣16個鄉鎮舉辦招聘會,讓廣大農民工在家門口就能掌握企業用工信息,找到合適工作。《中國勞動保障報》和***電視臺先後對我縣的招工情況進行了宣傳報道。
三是加大宣傳、營造大就業的良好氛圍。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進行廣泛宣傳,讓廣大求職者瞭解全縣經濟社會的良好發展勢頭及縣內外企業的招工信息、待遇水平,切實爲農村勞動力就業架起“連心橋”,並不斷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維護求職者的合法權益。在今年的春風行動中,青島電視臺、***電視臺、縣電視臺、縣報社等多家新聞媒體先後對我縣春季用工洽談會情況進行宣傳報道。充分發揮鄉鎮勞動保障所基層平臺的作用,在每個鄉鎮都設立招工宣傳站,對各類用人單位招聘信息進行廣泛宣傳發動,同時動員用工量較大的企業到鄉鎮集市上設宣傳點,和求職人員“面對面”交流溝通。各種形式的宣傳爲農民外出務工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破除了農民“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日難”的戀家思想,在全縣形成了“就業一人、受益一戶、帶動一片、惠及一方”的良好氛圍。
二、創新思路,打造品牌,實現從普通打工者到精英人才的轉變
在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中,我們不斷創新思路,注重培養典型,並充分發揮典型的模範帶動作用,讓在外農民工成爲當代***精神的傳承者,先後培養了徐萬年、皮進軍、王召利、朱廣田等一大批“國字號”先進典型,實現了勞務輸出隊伍由普通打工者到精英人才的轉變,打造了***勞務特色品牌。
一是通過加強黨組織建設,增強農民工隊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2004年我們就在駐外辦事處建立黨團組織,按照“黨支部建在港上,黨小組設在碼頭上”的思路,在勞務人員集中的青島港集團公司勞務基地設立了黨支部、團支部,加強對農民工的教育和管理,把優秀農民工吸收到黨的隊伍中來,現已發展農民工黨員34名,“全國勞動模範”徐萬年、“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標兵”皮進軍、“全國優秀農民工”王召利、朱廣田,都是我們發展的第一批農民工黨員。把勞務工中的黨員組織關係全部由鄉鎮轉移到了縣人社局黨委,徹底解決了農民工黨員過組織生活難的問題,同時也探索出了通過勞務輸出培養農村後備幹部的一條新渠道。我們的做法被中組部以“黨旗凝聚農民工”單條刊發,並在全國進行了推廣。2008年“七一”我縣駐青島港農民工黨支部被省委授予“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成爲全省第一個受到表彰的農民工黨支部。
二是通過加強技能培訓,提高農民工素質。本着“以培訓促輸出,以輸出促培訓”的原則,進一步整合縣內教育資源,充分調動和鼓勵各類社會力量辦學機構參與職業培訓。目前,全縣民辦職業教育培訓機構達14家,年培訓能力過萬人。在培訓工作中,堅持以市場爲導向,創新培訓方式,強化培訓的針對性、時效性,提高培訓效率和成果的轉化率。同時,進一步加強與用工單位的合作,配合用工單位搞好對農民工的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創造了“萬年速裝”、“召利全能”等品牌。目前,我縣在青島港從事技術崗位人員達1100餘人,他們的月工資都在4000元以上。爲切實加強對農民工的普法教育,增強他們的守法意識,我們編印了《沂南縣農民工普法讀本》,並全部發放到農民工手中,實現了農民工業務技能與文化水平的兩促進、兩提高。
三是弘揚***精神,打造特色勞務品牌。我們以辦事處爲依託,深入開展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教育。目前,***精神已經在青島港紮根、開花、結果,“沂南籍農民工”在青島港成爲了活字招牌,他們成爲新時期***精神的踐行者和傳承者,***勞務品牌的效應更加凸現。2009年元旦,溫家寶總理親切接見了徐萬年等8名沂南籍優秀農民工,並與他們共進晚餐。市領導張少軍、張務鋒、左沛廷等先後接見了徐萬年、皮進軍等優秀農民工。
三、以人爲本,搭建平臺,實現由粗放式輸出到精細化管理的轉變
一是建立人力資源市場平臺。近年來,我們先後投資60餘萬元重新裝修改建了縣人力資源市場;投資100多萬元,在全縣17個鄉鎮、開發區建立了統一規範的勞動力市場服務平臺,建立了人力資源庫,統一配備了電腦、打印機、身份證識別儀、保險櫃、檔案櫥、辦公桌椅等,並全部實現了市縣鄉三級聯網,實現了勞動力資源共享,爲全縣勞動力有序合理轉移奠定了基礎。
二是建立以人爲本的服務機制。我們堅持以“農民打工,政府陪讀”爲理念,千方百計爲農民工搞好服務。目前,沂南縣在青島務工人員達6萬餘人,佔全縣在外務工人員的接近一半,其中僅在青島港集團務工人員達3800多人。在青島港我們投資300餘萬元建立了兩處農民工食堂、浴池、衛生室等,對農民工宿舍實行公寓化管理,並開設了農民工夫妻探親“溫馨房”,讓農民工享受到家的溫暖。爲農民工在我縣加入了養老、工傷、醫療等五大保險,2010年僅青島港農民工就在我縣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3800多萬元,佔全縣企業養老保險年收繳總額的1/6,目前我縣結餘的2.6億元企業養老保險基金,基本上是從勞務基地徵收的,在我縣經濟總量相對較小的情況下,極大的緩解了支付壓力,增強了基金抗風險能力。去年共引進稅金503萬元,相當於我縣在青島辦了一處安置3800多人、年工資收入過億元的無煙工廠,讓農民工得到真正的實惠,切實解除了農民工的後顧之憂。每年春節,我們都向在外的農民工印發慰問信,介紹家鄉發展變化的同時爲他們送去祝福和希望,受到農民工的歡迎,2010年縣政府授予我們局“愛我沂南貢獻獎”,獎勵現金19萬元。今年第一季度已實現稅金280萬元,年內引進稅金力爭突破1000萬元,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再做新貢獻,爲全局幹部職工再爭取更多的獎勵,實現富縣、富民、富局的目標。
沂南縣勞務輸出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離市局以及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解放思想,突出特色,爲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