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彙報材料

“三變”改革添動力 移民發展增活力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中共十八大之後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上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去年以來,合陽縣路井鎮新民村進行的這場觸及體制機制、觸及思想靈魂的大膽探索,無疑爲我省經濟欠發達地區移民發展闖出了一條可借鑑、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路徑。

“三變”改革添動力 移民發展增活力

一、新民村“三變”改革的基本情況

新民村屬我縣三門峽水庫純移民安置村。全村共有5個村民小組,273戶,1048人,移民人數佔全縣移民總人數的10%。耕地面積3003畝,主導產業以紅提葡萄、奶畜爲主,201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爲15000元。

談起新民村的“三變”改革,新民人唱了“三步曲”:

第一曲:組建產業服務中心,推進土地流轉經營。近年來,村兩委按照“深度挖掘資源優勢、引導土地有序流轉、培植農業主導產業、發展村級合作經濟”的思路,由村支書李山峯牽頭,在原有村專業合作社的基礎上組建了村產業服務中心,採取農戶自願,以“確權確面積不確地塊”的辦法,將農戶家庭承包土地經營權流轉到中心,對願意加入合作社發展主導產業的農戶,則由村上統一地塊、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統一服務、統一營銷,進行集中連片經營;對不願意發展主導產業的農戶,則以每年每畝300元標準支付流轉費用或在其他地塊稍多於原面積劃地補償。並因人因戶施策定崗,就近務工就業,多渠道促進增收,打造了一支農資隊伍、一支農機隊伍、一支技術隊伍、一支營銷隊伍,確保每戶至少有兩項長效增收項目,能夠獲得穩定收益,實現穩定脫貧增收致富。有效解決了一家一戶“幹不了、幹不好”的難題。從中心成立至今,全村共流轉土地2600畝,初步形成紅提種植和奶畜養殖兩大發展板塊,成了全縣聞名的專業村。

第二曲:創設農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穩步推進改革試點。在改革推進過程中,新民村能緊抓省市縣賦予的試點機遇,突出政策宣傳、羣衆發動和頂層設計,緊密結合村情民意,充分利用村組自然資源、產業基礎和新型經營主體發育等優勢分類施策,着重圍繞集體資產清產覈資、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界定、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章程,以及改革試點工作流程大膽探索,並於去年12月20日正式掛牌成立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先後有電商物流、冷鏈倉儲、養殖小區、農家樂等多個新型經營實體相繼加入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新民村已然成爲合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高標準示範樣板。截止目前,全縣16個移民村已經完成了改革改制,成立村級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16家。 

第三曲:依託“政社協”合作項目,不斷增強造血功能。爲全面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創新水庫移民扶持方式,合陽縣移民局在新民村移民自願發起、岔峪村移民積極響應申請的基礎上,着眼於新形勢下移民發展工作需要,經過充分論證調研,在移民扶持方式上做了大膽嘗試與突破,與新民人成功合奏了一曲新時代的《改革之歌》。一是實施“政社協”合作試點項目(政府+集體經濟合作社+移民基金互助協會合作模式),注入移民扶持資金300萬元,在新民合作社規劃的農產品交易市場內建設容量3000噸標準化冷庫1座,爲移民羣衆和交易商戶提供倉儲、保鮮、裝卸、流通等一整套專業服務。二是冷庫建成後,產權移交新民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所有,由合作社負責進行管護、運營。三是新民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將倉儲冷庫收入以租賃費的形式交於移民基金互助協會,再由協會用於縣域內貧困移民的大病返貧、撫優幫困以及應急救助,或再次投入到其他移民安置村,充分發揮移民資金的長遠效益。

二、新民村“三變”改革的主要做法

一是確權賦權活權,確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不被虛置。  如何通過改革把農戶家庭分散經營的積極性和集體經營的優越性調動起來,確保新組建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更具活力和凝聚力?無疑是新民人面臨的首要問題。基於此,新民村向合陽縣人民政府申請頒發了《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證》、《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證》、《農村集體林權證》、《農村集體房產所有權證》、《農村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權(使用權)證》等證照,依法代表全體村民行使農村集體資源資產資金所有權、管理權和經營權,承擔資源開發與利用、資產經營與管理、生產發展與服務、財務管理與分配等職能,實行獨立覈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民主管理、風險共擔、按股分紅。目前,象徵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性質的“五大證”及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組織登記證明、工商營業執照已由縣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頒發到位,在全省甚至全國移民村尚屬首創。

二是全面清產覈資,確保集體資源資產資金不流失。新民村主要擁有資源性資產, 要發展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 就必須首先盤活農村各類資產。基於此,村兩委統籌考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形成歷史和發展現實,按照“不打亂原集體所有界限,合理界定農村集體資產產權歸屬”原則,專門成立從村到組、有幹部和羣衆代表共同參與的清產覈資工作組,着重對村級所有的全部資源性資產、經營性資產、非經營性資產和資金類資產等全部進行清產覈資,徹底搞清了集體家底。其中資源性資產主要以土地二輪承包底冊爲依據,重點查清資產實有量,原則上不作價值評估;對房屋、建築物、路渠井棚等經營性資產,則採取重置成本法重新估價;對非經營性資產和資金類資產則實行現價法進行覈查。通過清地確權、清產覈資,共清理出集體資源性資產350畝,經營性資產477萬元,公益性資產457萬元,其中農戶家庭承包的資源性資產***畝。在產權界定上,統籌考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形成歷史和發展現實,嚴格遵循《憲法》《土地管理法》《農業法》《森林法》《物權法》等法律法規,按照“不打亂集體所有界限,合理界定農村集體資產產權歸屬”原則,重點對村組集體之間的資源資產資金所有權進行確權登記頒證,並依法授權村或組集體經濟組織代表全體社員行使所有權。

三是科學界定社員資格,嚴格保護羣衆利益。按照“尊重歷史、兼顧現實、程序規範、羣衆認可”原則,統籌考慮戶籍關係、農村土地承包關係、對集體積累貢獻等因素,新民村不僅給出了自動取得社員資格、保留社員資格、社員資格自動喪失等的各六種情形,是否界定爲農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社員,要經初始登記、複覈調查、三榜公示和全體村民民主決議、股東成員(代表)大會確認,並提請鎮人民政府審覈並報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同時還規定,非社員及非本村法人、自然人、社會工商資本等特殊羣體,不得作爲農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股東。雖允許工商資本以資金、技術、市場、管理等要素入股農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但不得以資金股吞併或控制農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更不能侵奪農村集體經濟和農民的利益。社員也不得以現金或其他有價證券等,擴大其在農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所佔有的股份。最終經登記、覈查、公示和民主決議及大會確認,共認定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社員273戶1048人,基本涵蓋了村組全體村民。

四是合理設置股權,真正讓農民成爲集體資產管理的參與者和受益者。新民村幹部羣衆認爲,農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的股權設置,應當按集體資源資產資金的經營性權能來決定,同時也必須按資源資產資金的所有權或承包權等確定歸屬和持有者。以此爲前提,新民村明確提出,農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總股本由集體經營股和家庭經營股共同組成。

他們充分聽取羣衆意見,採取“化繁就簡、通俗易懂”的辦法,對資源性資產按實際面積每畝一股計算,經營性資產按淨產值每一分地一股計算,資金類資產按物化實值每***一股計算,最終確認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集體經營股48951股,家庭經營股25784股。在明確村集體資源資產資金所有權仍屬農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的前提下,按照“宜村則村、宜組則組,確權確股不確資”的思路,對集體經營股拆分量化,確股到組,明確各村民小組的收益分配份額,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對各村民小組(原生產小隊)可行使領導、指導、管理、監督職能,但不得平調或無償劃拔各村民小組(原生產小隊)的資源資產資金。

五是健全農村集體收益分配機制,保護農民合法權益。在改革改制中,新民村始終堅守“不能把農民的財產權利改虛了、改少了、改沒了”,“不能把農民利益損害了”的政策底線,以“保底+分紅”爲遵循,確定了農村集體收益的基本分配製度。新民村農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年度收益分配,應在足額上繳國家稅金、提取農民土地社會保障金、農地規模化公積金和公益金之後,再按照股東持股比例,按集體佔30%,農戶佔70%的比例進行分配。其中農民土地社會保障金主要用於解決農地市場化流轉過程中失地失業農民的生存和就業保障問題,農地規模化公積金主要用於彌補虧損、擴大生產、改善基礎設施、建立農戶貸款擔保和風險防控基金,重點引導集體經濟組織與各類經營主體及貧困戶抱團發展。農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公益金主要用於扶貧幫困養老和社會公益事業,重點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中涌現的好媳婦、好公婆、好妯娌、好兄弟、好鄰里等“五好家庭”提供幫扶和獎勵。

三、新民村“三變”改革的主要成效

一是試點效果初顯,示範帶動作用增強。通過近一年來的試點探索,新民村的示範效應得以顯現。全縣各鎮街不同程度地相繼涌現出如溝北、岔峪等改革基礎較好、改革積極性高、發展方向和經營思路明確,經營發展邁出實質性步伐的移民村,它們或利用當地資源稟賦和優勢產業搭建經營平臺自主經營,或通過招商引資及資本聯合,或利用現有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實現股份合作聯合經營,進一步廓清了改革發展的思路,找到了集體經濟發展的新途徑。據我們瞭解,部分發展較快的移民村年底可望實現首次分紅。可以預見,在較短時間內,我縣以新民爲代表的這種新的股份合作發展運營模式將會在古莘大地呈星火燎原之勢。

二是改革發展融爲一體,新型合作經濟快速發育。今年以來,縣移民局在指導新民村改革改制過程中,始終堅持要求該村把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以及產業扶持發展資金等項目實現緊密對接、深度融合、一體發展,呈現出嶄新的發展格局,產權制度改革和這些重大項目的順利實施,助推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促進農村新型合作經濟快速發育,給移民羣衆尤其是移民貧困羣衆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最近,已有移民貧困村的合作項目向部分移民貧困戶分了紅。

三是移民發展保障機制進一步健全。合陽縣水庫移民互助資金協會自2018年9月7日成立運營以來,得到了全縣移民幹部羣衆的高度認可。從工作層面來看,“政社協”移民扶持模式在新民村的嘗試與運用,使移民扶持與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產生了高度融合,變過去的基礎設施扶持向產業發展傾斜,變過去的小額扶持向產業合作社傾斜,變過去的被動扶爲現在的主動扶。從效益層面來看,“政社協”移民扶持模式的推廣應用,能在扶貧脫困、優撫幫扶、應急救助、提高移民羣衆的收入等方面充分發揮移民資金的長遠效益,最大限度的延長對移民的扶持期限,對進一步促進移民發展、移民振興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變過去的輸血爲現在的造血,變過去的一次性投入爲現在的持續性增收。

下一步,我們將以這次會議爲契機,在創新移民扶持方式上下功夫,在移民產業結構調整上動腦子,在提高移民收入上想辦法,進一步用足用活移民後期扶持政策,全面推廣新民模式,整體推進全縣移民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步伐,爲移民與當地羣衆的共同富裕盡職盡責,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