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消除“觸網”低齡化現象需多方形成合力

消除“觸網”低齡化現象需多方形成合力

消除“觸網”低齡化現象需多方形成合力

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其中學生佔25.4%。值得注意的是,兒童觸網時間越來越多、觸網年齡越來越小,甚至低於3歲。調查顯示,超過23%的學齡前兒童(3—6歲)每天上網30分鐘以上。切實做好預防低齡學生沉迷網絡工作,還孩子一片網絡藍天,當下變得極爲重要和緊迫。

一、兒童過早接觸網絡的危害

一方面,在網絡世界色彩繽紛、充滿樂趣的同時,也魚龍混雜、暗藏風險,一些成癮性網絡遊戲、邪惡動漫、不良小說、互聯網賭博等,不利於兒童良好性格和心理健康的形成,同時會導致交往能力下降;另一方面,青少年羣體社會經歷不足,生活習慣尚處於形成階段,辨別力、自制力也很差,嚴重影響了中國小生的學習進步,這給傳統的教育方式和網絡安全都帶來了很大挑戰;三是兒童長時間用眼,對視力損害很大,當前青少年兒童的近視率越來越高,而且成低齡化現象。

二、網絡低齡化產生的原因

一是家庭早期教育的缺失。一方面,父母們忙於工作和事業,沒有時間照顧和陪伴孩子,對孩子也沒有做到及時有效的監管,致使孩子從小接觸電子產品和網絡,另一方面,一些沉溺於網絡的爸爸媽媽,本身就給孩子帶來了不良示範。二是社會文化亂象的誤導。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爲人們帶來了許多新生事物,在孩子們看來,“無所不能”的網絡爲他們提供了一個與現實世界截然不同的“空間”,致使缺乏判斷力和自制力的青少年不能明辨是非。三是學校教育的單一化、空洞化。學校和教師片面重視教學成績,致使學生感到學習的枯燥與壓力,一些興趣愛好也不能從學校得到發展,從而在虛擬世界釋放壓力、舒緩情緒、尋找刺激。四是缺乏專門法律監督。目前並沒有一個關於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專門法律,也沒有一部能夠協調各個法律規定中相關條文的規定,相關的規定主要散見於各類法律文件中,且這些規定法律層級較低,權威性不足。

二、對策建議

一是學校擔負起教育責任學校要儘早開展兒童網絡素養教育,普及網絡安全法治教育,教會孩子正確的網絡打開方式,在開設的計算機信息技術課上要讓學生在接受信息技術知識的同時,告誡孩子們計算機和手機網絡哪些可以接觸哪些有危害不能踩入“雷區”,在家長會上或在家長羣裏提醒家長做好督查。三是家長要做好孩子家庭“老師”面對孩子對網絡的好奇,家長要做到加強引導、疏堵結合、適度上網是關鍵。爲孩子做一個好的表率,多跟孩子親近,多陪伴孩子,儘可能多地陪伴孩子,與孩子進行平等的對話和互動,多帶孩子親近大自然,參加社交活動,開發孩子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對孩子上網時間合理控制,加強上網行爲的引導和監管,並經常與學校溝通。四是國家和社會應加強立法層面的保護針對兒童上網方面,要加快網絡立法進程,完善依法監管措施,網絡監管部門要積極作爲,淨化網絡空間,進一步規範網絡運營,實行科學的信息分級制度,共同幫助孩子學會自我管理,擺脫屏幕依賴。五是軟件生產商要擔負起社會責任。軟件生產商要加強行業自律不適合兒童的內容要有明顯標註,並且從技術上提高門檻,讓兒童難以接觸到不利於其健康成長的網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