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融合“四色”文化,努力打造福州版的 “井岡山”

永泰縣是一片紅色沃土,許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踏遍了永泰的山山水水,在這裏開展革命活動、開闢革命據點,爲黨組織建設、軍隊建設、政權建設和黨的思想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中共閩中特委、工委閩南特委長期在永泰駐紮開展革命活動,閩中紅軍游擊隊也長期以嶺路爲根據地開展游擊戰爭。從1935年紅軍長征後一直堅持遊擊鬥爭到抗日戰爭,再到全面解放戰爭,爲福建解放做出了巨大貢獻,留下了大量革命遺址和許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

融合“四色”文化,努力打造福州版的 “井岡山”

嶺路鄉位於永泰縣東南部,與福清、莆田交界,地域面積121平方公里,是永泰縣唯一省定革命老區鄉,全鄉有28處革命舊址、基點村,輻射7個行政村,佔全縣60個革命基點村的45%。永泰地下黨組織重要人物饒雲山、饒剛生等均出生在嶺路鄉鳳落村,在革命時期嶺路鄉犧牲的革命烈士和志士達26人,佔全縣52人的50%。1991年1月29日,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深入嶺路鄉鳳落村慰問革命“五老人員”“軍烈屬”“五保戶”,並現場解決老區人民飲用水、農田灌溉等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曾先後8次到中央蘇區、革命老區調研慰問,擔任總書記之後先後16次到延安、井岡山、沂蒙、福建古田等革命聖地和革命老區考察,反覆強調要讓紅色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這充分說明了以習近平總書記爲核心的黨中央情牽革命老區、心繫困難羣衆。

近年來,嶺路鄉府搶抓發展全域旅遊的機遇,積極推動嶺路鄉紅色文化旅遊發展,把紅色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爲經濟優勢。

一、嶺路鄉旅遊發展基本情況

(一)嶺路鄉旅遊資源現狀

嶺路鄉境內資源豐富、古蹟衆多、人文薈萃,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可謂狀元故里、紅色搖籃、旅遊勝地、綠色寶庫,總體上可以概括爲“四色”旅遊資源。

綠色:嶺路自然環境優美,氣候宜人,轄區內有國家4A級旅遊區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青雲山、雲頂景區等,目前已開發的旅遊景區面積約73平方公里,佔全鄉總面積的60%,全鄉有3家大型旅遊企業,6個主要景點,1家四星級酒店,年接待遊客200多萬人次,旅遊年收入近8億元。旅遊已成爲嶺路鄉的主打產業,境內的青雲山、御溫泉和中國雲頂景區已經聞名遐邇。

紅色:嶺路是永泰縣唯一省定革命老區鄉,全鄉共有27個革命基點村、1個革命遺址,有着光榮的革命傳統,是永泰革命鬥爭的發源地,紅色革命的搖籃。早在1935年土地革命時期就有黨的活動在嶺路鄉境內開展,1937年建立了地下黨組織——中共鳳落支部,是中共閩中(閩南)特委長期機關駐地、活動中心和閩中游擊根據地重要區域,也是永泰革命鬥爭的主要基地。

古色:嶺路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相傳明朝正德皇帝微服私訪下江南,途經永泰轉頭山,留下千古佳話,許多典故流傳至今。除此之外,村內擁有保存較爲完好的明清時代古村落、古建築(古民居、古寨堡、古廟宇、九山書院舊址等)。2016年長坑村被列入省級歷史文化名村;2017年,長坑、對山兩個村被評爲福建省級傳統村落,2019年長坑村被評爲國家級傳統村落。

金色:嶺路七鬥村是永泰南宋時期三狀元之首蕭國樑的出生地,境內的狀元遺址、狀元湖、九山書院等遺址都留下蕭國樑求學成才的故事。同時,嶺路鄉還保留着傳統的農耕文明,金秋十月,農民喜獲豐收,嶺路以農耕文化爲魂,以美麗田園爲韻,以古樸村落爲型,舉辦農耕文化節,帶來別具一格的鄉村旅遊體驗。

(二)嶺路鄉紅色旅遊發展現狀

爲了傳承紅色文化基因,發展紅色旅遊,近年來,嶺路鄉大力挖掘紅色文化,着力打造永泰縣紅色旅遊核心區,先後推動了鳳落革命舊址的保護及青雲山紅軍洞陳列室、嶺路革命事蹟陳列館、紅色文化長廊、莊邊村革命事蹟陳列館等場所的建設。其中青雲山紅軍洞陳列室共收集革命歷史文物和資料120件,被授牌爲“市黨史教育基地”“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文化教育研究基地”“紅色文化教育研究培訓基地”。2019年9月嶺路革命事蹟陳列館正式開館,逐步形成以鳳落爲中心,帶動莊邊、葉洋、嶺路、潭後等革命基點村共同發展的紅色旅遊線路,代表嶺路鄉紅色旅遊發展更上一個臺階,成爲永泰縣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陣地。

二、嶺路鄉紅色旅遊開發存在的問題

1.紅色旅遊缺乏規劃。到目前爲止,嶺路紅色旅遊尚未有總體規劃,現有的線路僅僅依靠簡單的幾個點串線,缺乏專業策劃規劃。《福建省紅色旅遊規劃(2018-2022)》項目庫中也無永泰紅色旅遊相關內容,這與嶺路鄉作爲永泰縣唯一的革命老區重點鄉不相符。

2.旅遊資源缺乏相融。嶺路鄉的紅色旅遊資源雖然豐富,但是大多數是歷史文化,缺乏吸引力。由於嶺路鄉紅色旅遊開發尚處於初期,紅色旅遊景點和其他旅遊資源的整合聯動不強,沒有推動“綠、紅、古、金”四色旅遊資源多元化融合,紅色旅遊形式相對單一,難以吸引遊客,達不到好的旅遊效果。

3.配套設施嚴重滯後。革命遺址及陳列館交通不便、周邊環境差,無保護措施,無管理人員,無管理經費,投入資金嚴重不足。28個革命基點村、革命遺址及革命活動舊址保護修繕嚴重滯後,鳳落農會、鳳落慘案吊打舊址、中草藥鋪(中共鳳落支部成立處)、饒雲山故居、縣委舊址等一大批革命舊址尚處於無保護狀態。

4.紅色文化內涵挖掘不深。目前的參觀點,基本上只是用簡單的圖片展示和櫥窗式的文物陳列,沒有聲、光、電等現代表現手法,缺乏對紅色文化內涵做深層挖掘,沒有讓紅色歷史轉化成紅色故事。紅色旅遊僅僅是參觀遊覽,參與性、互動性活動少,缺乏體驗式感受,景點內容陳舊,講解缺乏現代化手段,使得遊客在體驗紅色文化過程中,除了知道一些簡單的歷史背景外,少有收穫,更談不上有吸引力,未體現現代化旅遊的趣味性與參與性。

5.人才支撐嚴重不足。嶺路鄉現有的紅色挖掘人才嚴重不足,缺乏紅色旅遊的經營理念和紅色文化品牌意識,沒有懂規劃、開發建設的專業人才。沒有形成規範的遊覽路線和解說詞,紅色遺址標識和解說不夠明顯明瞭,宣傳氛圍不濃厚。知識面廣、表達準確的旅遊講解人才培養嚴重不足。

三、嶺路鄉紅色旅遊發展的方向

今天,紅色旅遊正在成爲越來越多遊客的出遊選擇,但全國各地的紅色旅遊都趨向於同質化、同類化,存在形式單一枯燥,精品意識不強等問題。嶺路鄉要想做強做大紅色旅遊產業,必須結合自身的特點,全面貫徹落實福建省紅色旅遊“生態搭臺,紅色唱戲”的發展模式,借鑑井岡山的發展經驗,融合“綠、紅、古、金”四色文化,推出以紅色文化爲主題的紅色培訓、研學旅遊、體驗旅遊、休閒旅遊項目,“紅+綠”空間疊加形成良性互動發展,提高全域旅遊發展質量,打造福州版的“井岡山”。
   (一)融合“四色”文化,推進紅色旅遊發展

1.突出旅遊規劃先行。堅持“山水田園是載體,紅色基因是靈魂”的紅色旅遊發展核心理念,通過依附開發成熟的綠色旅遊景區,在充分調查紅色資源的基礎上,聘請專業紅色旅遊策劃規劃團隊,編制嶺路鄉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統籌全鄉紅色旅遊發展方向。在強調突出紅色旅遊教育功能的同時,堅持把紅色旅遊發展規劃與傳統文化、現代農業、生態林業、鄉村旅遊等規劃有效對接,打造特色旅遊精品線路,樹立特色紅色旅遊品牌。嶺路鄉作爲重點旅遊鄉鎮,可在鄉政府設立紅色旅遊辦公室,統籌負責全鄉的紅色旅遊發展工作。

2.加強旅遊資源融合。注重紅色與綠色(自然生態旅遊)、古色(農事文化遊)、金色(狀元文化旅遊)的融合發展, 增強產業間的橫向滲透,將革命傳統教育與旅遊開發體驗有機結合,形成疊加吸引力,發揮整體優勢。做大做活嶺路鄉紅色旅遊平臺,反哺生態文化旅遊,形成以紅色旅遊爲引領,綠色生態遊、古色農事遊、金色狀元文化遊協同發展的旅遊格局,增強紅色文化的感染力、吸引力和生命力。一是推出一批集紅色文化、自然景點與民俗古建等於一體、具有當地特色的精品旅遊路線。如:以鳳落村鳳落農會、饒雲山故居(均爲清代建築)、嶺路革命事蹟陳列館、習近平總書記慰問處爲重點的精品旅遊線路。以對山村對山寨、藤山區委舊址、黃花菜基地爲主線的旅遊精品線路;二是鼓勵和引導村民發展休閒觀光、特色美食、旅遊購物、農產品經營等鄉村旅遊產業,提高旅遊業的整體規模效益,帶動鄉村經濟社會發展。如:在藤山片發展田園時代休閒採摘遊、莊邊村發展農事體驗帶動鄉村旅遊發展等;三是提升嶺路綠色旅遊業,即改造大青雲山景區,通過開發成熟的旅遊景區帶動紅色旅遊發展。如:持續做大做強青雲山紅軍洞,讓其與青龍瀑布景區形成優勢互補,帶動旅遊發展。在白馬景區,挖掘開發紅軍小道,開展重走紅軍路活動等方式,增加景區新的旅遊增長點;四是充分挖掘嶺路鄉狀元文化,將狀元文化與傳統村落、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形成以“紅色文化、狀元文化、農事文化”的文化旅遊精品線路。如:在九天瀑布景區,修繕保護九山書院,讓遊客在景區遊玩的同時,瞭解狀元文化。在七鬥村修繕保護蕭國樑故居、周瑜廟、狀元廟、長坑村國家傳統村落等特色資源,打造新的旅遊線路。

3.挖掘提煉文化內涵首先,廣泛蒐集散落在民間的紅軍文物,在加強保護的基礎上不斷強化革命文物的研究利用,讓歷史來說話,加深體驗,豐富紅色旅遊產品的文化內涵;其次,要加強對紅色文化歷史的深度研究和精神價值的挖掘提煉,提升紅色文化的內涵和品位。尤其要在對物質形態的紅色資源保護和開發的同時,注重對非物質形態(精神形態)紅色文化資源的挖掘,如紅色歌曲、紅色文學作品、紅色故事等,特別是提煉和豐富嶺路鄉革命老區紅色文化內涵,挖掘中共閩中游擊作戰區域、閩中革命祕密根據地的個性化特徵,形成鳳落農會革命精神,將紅色記憶所蘊含的黨羣關係、幹羣關係轉化爲當代黨員幹部黨性教育的內容,將紅色旅遊與黨員教育結合起來。

(二)創新表達方式,鑄造紅色文化品牌

1.創新表達方式。推進傳統紅色“參觀遊、瞻仰遊”向參與、研學實踐“體驗遊”方向發展。讓遊客以沉浸式旅遊體驗的方式讀紅色歷史,接受精神洗禮,從歷史的旁觀者變成“參與者”,以沉浸式、互動式、體驗式等多種“玩法”,更加直觀、有趣、有效地傳播紅色旅遊的主流價值觀。要增強紅色旅遊產品的吸引力。在傳統的參觀教育活動基礎上,逐步改善和提高展館檔次,改變簡單的圖片展示和櫥窗式的文物陳列,開設一些體驗式、參與式的旅遊項目,加大體驗性的分量,使表現手段更加科學化和多樣化,增加紅色旅遊的趣味性和參與性。如,在定期文藝表演,用舞臺藝術、肢體語言、現場互動的形式向遊客展現閩中抗日根據地的革命鬥爭經典場景;將VR、AR等現代科技融入紅色故事的講解中,用當代方式創新性的闡釋紅色歷史,表達紅色精神,傳播紅色文化,打造有現代感的紅色旅遊。

2.建設教育陣地。一是以鳳落革命事蹟陳列室和鳳落革命舊址作爲嶺路鄉紅色旅遊核心,打造革命教育基地,以實物、實景、實例、實事爲載體,探索出一條融黨性教育與紅色培訓於一體的特色之路,以黨建促旅遊、以旅遊促黨建助推嶺路紅色旅遊發展;二是充分開發和利用本土紅色資源,圍繞黨性教育、理想信念、革命傳統、廉政文化等教學主題,精心打造涵蓋專題教育、情景教學、訪談室教學、體驗式教學等一批黨性教育精品課程;三是從打造區域化黨建平臺入手,整合對接單位黨組織要求,依託嶺路鄉紅色旅遊辦公室,按照“四季有主題,每月有活動”的思路,將以往零散自發的活動變爲有組織的系統活動,與各對接單位黨團工會組織共同謀劃、量身定做,有側重的策劃和開展共建活動。四是打造研學旅行營地,將鳳落革命史陳列館、紅軍洞等紅色景區省級成爲省級黨史、黨建教育基地、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申請成爲縣、市、省級中國小研學實踐活動教育基地。

3.打造紅色品牌。嶺路鄉有豐富的地方性民間文化資源和民俗風情,如盤山歌、傳統竹編工藝、民俗民居、古村落等,還有豐富的土特產資源和特色小吃等,這些都是提升紅色文化內涵的寶貴資源載體,要發揮文化創意的引領功能,推動文化產業多樣化發展,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產業集羣,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鳳落紅色文化村、紅色文化廣場等紅色文化品牌。

(三)加強設施配套,優化提升旅遊環境

堅持景區提質升級、設施配套支撐、環境優化提升“三同步”,着力構建快捷通達紅色旅遊交通體系,提高服務接待水平,優化宜居宜遊環境。要圍繞“對內全面暢通、對外快速聯通”的目標,高起點高標準抓好紅色旅遊交通規劃建設。要重點推進遊客服務中心,加快接待酒店、特色農家樂等建設。進一步完善紅色旅遊景區遊客中心、停車場、指示牌等配套設施,健全通往紅色旅遊景區道路的旅遊交通標識等。要通過深入開展城鄉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等行動,優化美化全鄉旅遊大環境。

(四)創新運營方式,強化推動紅色市場

推進嶺路鄉紅色旅遊管理體制創新,可以在永泰縣文旅公司下設“永泰縣紅色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全面構建以紅色教育爲主線的紅色文旅平臺,營銷永泰縣(嶺路鄉)紅色旅遊品牌。創建“紅色嶺路”門戶網站,將嶺路紅色歷史、紅色文化資源的數量、分佈、紅色旅遊線路等相關信息納入網站,力爭成爲外界瞭解嶺路紅色文化的門戶和窗口;堅持“政府主導、部門聯合、政企聯手”機制,舉辦在大範圍內有影響力、宣傳效應明顯的大型活動,推介嶺路紅色文化旅遊品牌;藉助現代傳媒,舉辦紅色文化宣傳主題活動,加大政府公益廣告在城市機場、車站、高鐵站等窗口單位的投放力度,營造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進而向全省乃至全國推廣紅色嶺路。

四、當前重點實施的項目建議

根據本次調研情況,結合嶺路及永泰實際,就目前迫切需要實施的工作建議如下:

(一)成立一個項目公司。依託永泰豐富的旅遊資源,建議在縣文旅公司下設成立一個具有獨立法人的紅色旅遊發展公司,運作永泰紅色旅遊的開發建設、經營管理,承接全國各地黨員幹部黨性教育、紅色培訓和各中國小研學實踐教育等項目,全面推動整合紅色教育,營銷永泰紅色旅遊的品牌,實現產業化發展。

(二)編制一個專業規劃。結合永泰紅色旅遊資源特點,融入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高起點、大手筆編制永泰紅色旅遊發展規劃。同時,編制以嶺路鄉爲主的紅色旅遊發展可行性報告,向省發改委爭取立項,列入特色小鎮範疇,打造福州版“井岡山”的紅色旅遊特色小鎮。

(三)改造一條農村公路。加快推進總投資3429萬元、總長13.48公里、寬6.5m、厚22cm的嶺路到葉洋農村四級公路建設,組織做好公路建設放樣以及棄渣點、用地報批等各項工作。

(四)爭取一批項目資金。利用省定革命老區鄉的優勢,縣老區辦、縣財政局、發改委等部門共同積極向上級有關部門爭取原中央蘇區和革命老區轉移支付資金、紅色旅遊發展等資金,用於完善旅遊基礎配套設施建設、舊址遺址修繕保護等。

(五)修繕一批革命舊址。針對嶺路現有的28個革命舊址、遺址,優先對鳳落慘案烈士受難舊址、鳳落農會、邱大椿中藥鋪(中共鳳落支部成立處)、閩中閩南特委機關活動舊址、永泰縣委舊址、饒剛生及饒雲山故居等革命舊址、遺址進行修繕保護,並在條件成熟的時候對革命舊址、遺址進行全面修繕保護。

(六)提升一條紅色線路。一是建議縣住建局將鳳落、莊邊村列爲2020年美麗鄉村提升村、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全面做好環境衛生整治(廁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農房整治、村容村貌提升等)、基礎設施建設等,全面提升該線路的硬件水平;二是通過在202省道沿線及嶺葉線佈置道旗、設置革命老區標識、導覽牌等,完善轄區紅色氛圍;三是全面提升習近平總書記1991年慰問鳳落“五老人員”“軍烈屬”“五保戶”線路環境,改善步道、導覽牌等。

(七)完善一個導覽系統。進一步完善村標路標、手繪地圖、導覽線路、指示牌設施建設。同時,積極做好革命舊址遺址、旅遊景點等語音導覽系統(講解詞)和二維碼電子地圖建設,讓遊客更直觀、系統的瞭解革命故事和旅遊景點情況。

(八)建設一個教育基地。在修繕保護革命舊址遺址的基礎上,在嶺路與城峯的交界處,着手打造一座以紅色爲主題的黨建公園,全方位展示嶺路紅色文化底蘊,讓其成爲來嶺路遊玩的客人第一時間感受紅色嶺路特色文化的前沿陣地。同時,建議由縣紀委、縣委組織部、縣委機關黨工委、縣人武部、縣委黨校、縣教育局等部門與我鄉共建,將嶺路打造成一個集廉政文化教育、黨員黨性教育、國防教育、黨校現場教學、中國小研學、愛國主義教育等於一體的教育基地,進一步發揮紅色文化育人作用。

(九)出版一本紅色書籍。積極與省、市、縣黨史和地方誌研究室對接,進一步挖掘我縣紅色革命歷史,整理紅色檔案,出版以“紅色嶺路”爲題,內容包含紅色革命、紅色記憶、紅色檔案、紅色旅遊、嶺路鄉志的書籍作爲紅色教育讀本,讓更多人在讀史的過程中瞭解嶺路乃至永泰在革命戰爭時期做出的貢獻。

(十)開展一次旅遊營銷。建議由縣文旅局積極向省廳爭取將我縣(嶺路鄉)列入省紅色旅遊發展規劃,將鳳落、莊邊、對山、雲山等村列爲省紅色旅遊特色村,打造成爲省紅色旅遊線路;建議由縣委宣傳部牽頭拍攝一部以紅色爲主題的永泰革命事蹟宣傳片,重點圍繞革命戰爭時期,永泰革命先輩的革命事蹟進行拍攝,如將饒剛生開闢地下航線、饒雲山故意率衆暴露目標以掩護省委機關安全轉移等革命事蹟拍攝成宣傳影片,通過加強與抖音、今日頭條等新媒體合作,大力宣傳推介嶺路及永泰旅遊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