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小城鎮建設的調查報告多篇

小城鎮建設的調查報告多篇

小城鎮建設的調查報告篇1

8月15日,市委書記張吉勇到黔西縣、大方縣調研小城鎮建設。張吉勇強調,要科學謀劃,統籌兼顧,重點突破,全力以赴做好小城鎮建設這篇大文章,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市委常委、黔西縣委書記盧林陪同在黔西調研。

***先後來到黔西縣素樸鎮、鐘山鄉和大方縣黃泥塘鎮,走園區、進企業、看項目,瞭解小城鎮規劃設計、項目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情況。並向企業負責人和工人詳細詢問生產經營、帶動就業以及優惠政策落實等情況,要求企業努力做大做強,帶動更多羣衆就近就地就業,鼓勵廣大外出務工人員積極返鄉創業,爲地方經濟發展多做貢獻。

調研中,***對黔西縣、大方縣小城鎮建設所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在全省小城鎮建設發展大會籌備工作中,黔西縣、大方縣積極採取各種措施,快速高效推進小城鎮建設,實現了基礎大提升、特色大彰顯、面貌大改觀、產業大發展的目標,下步工作中,要進一步集中力量,找準關鍵,把握重點,認真抓好各項目的收尾排查工作,充分展示畢節試驗區的新面貌,提振畢節人民的精氣神。

***強調,小城鎮建設是城鎮化帶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加速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抓手,是我市實現同步小康、建設富裕和諧美麗新畢節的重要平臺。產業是小城鎮發展的基礎,是小城鎮發展的生機活力所在,對當地實現就近就業,增加收入,構建和諧社會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全市上下要充分認識小城鎮建設的重要意義,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統籌兼顧、產城融合、重點突破、穩步推進的方針,全力以赴做好小城鎮建設這篇大文章。

***指出,小微企業創業園是我市小城鎮建設的一大特色和亮點,有條件的鄉鎮要充分依託優勢資源,認真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實行全程幫扶,努力把小微企業創業園打造成羣衆創業、就業的新平臺。要加大資金扶持力度,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加大創業培訓力度,提升羣衆就業能力;強化內部管理,提高服務水平,大力營造寬鬆、有序、富有吸引力和推動力的發展環境,積極推動全民創業,特別是引導更多的農民朋友返鄉創業。

***要求,要緊緊圍繞“美麗鄉村、綠色小鎮、山水城市、和諧社區、多彩貴州”的要求,堅持規劃引領,以完善的基礎服務功能提升小城鎮綜合承載能力,以獨特的文化個性彰顯小城鎮魅力,努力打造一批獨具特色、潛力巨大,能給人民羣衆帶來長遠福祉的特色小城鎮。要努力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促進產業向城鎮轉移、資本向城鎮集中、人口向城鎮集聚,以先進的理念管理好小城鎮,不斷增強小城鎮發展的內生動力。

小城鎮建設的調查報告篇2

?摘要】由於歷史欠帳太多,安徽省小城鎮建設增長速度低於全國水平,城鎮化水平、基礎設施質量都需提高。新時期小城鎮建設需要重點突破,集中發展,加強規劃,多方籌資,完善措施,促進小城鎮發展。

?關鍵詞】安徽省 城鎮化 小城鎮建設 對策

安徽地處我國中部,城鄉建設發展很不平衡,廣大農村發展依然落後。近年來,隨着國家對農村的投入不斷增加,農村面貌有了較大改觀。但是,由於歷史欠帳太多,基礎設施分佈廣泛,農村道路不便,垃圾、污水得不到處理等“髒、亂、差”的現象依然存在。解決農村基礎設施問題,小城鎮建設是重要載體。加快發展小城鎮建設,統籌城鄉發展,是新時期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

一、現狀與問題

從城鎮人口看:根據安徽省統計局公佈的數字,2018年底全省常住人口6323.6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458.4萬人,佔總人口的54.69%,居住在鄉村的人口2865.2萬人,佔總人口的54.69%。同2017年相比,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1.2個百分點。增幅略高於全國。全省城鎮化率與全國差距進一步縮小到低5.6個百分點。

從城鎮化率增長速度看:2015年安徽省城鎮化率低於全國5.6個百分點,居全國第22、中部城區第5位,低於全國水平。安徽省農村城鎮化的進程不僅與全國水平相差很大,而且增長極其緩慢.從2005年至2012年這8年之間,總共增長只有一個百分點左右。每年增長不僅達不到城鎮化那樣每年一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甚至平均只有0.17個百分點的增長,遠遠低於全國農村城鎮化平均每年0.9個百分點的增長速度。

從城鎮化水平看:一是在農村城鎮化過程中,由於許多小城鎮規劃不合理,導致重複建設和盲目建設,以致大量的資源浪費。許多地方政府將經濟發展作爲考覈農村城鎮化水平的唯一標準,不講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及經濟分佈和人口布局的合理與否,導致了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環境問題日益凸顯,城鎮化水平明顯不高。

二是由於近年來農村城鎮化的迅速發展,人口的不斷積聚與原有的生態系統承載力不適應造成環境污染。農村城鎮化的最鮮明的特徵便是人口由農村走向城鎮,然而由於發展過快,原有的小城鎮並沒有事先做好接納大量人口的準備,作坊式小企業的發展帶來的工業廢品、粗放的生產經營方式,以及人口集中產生大量的生產、生活垃圾,對原來的小城鎮生態恢復系統造成了破壞。

從基礎設施質量看:農村城鎮化的快速發展需要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整套科學合理的管理體制予以支持,然而隨着城鎮數量的不斷增加,許多城鎮的基礎設施建設並沒有及時的跟上。基礎設施建設是農村城鎮化發展的重要方面。只有完善的基礎設施才能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質量,才能吸引並留住更多的企業和人才。在安徽農村地區傳統農村城鎮化過程中,普遍存在着重經濟、生產、建設,輕文化、生活、管理的現象,從而導致基礎設施建設落後,城鎮功能不全或專業程度不高、混亂等問題,大多數農村城鎮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不夠,服務功能也不夠完善,難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對策與思考

(1)重點突破,集中發展。小城鎮的發展要有自己的突色,形成自己的產業特點。要把重點放在發展經濟上,通過發展經濟,開發市場,引來商流、財流、物資流、信息流,集中財力、物力、人力,一年辦成幾件實事,經過幾年的努力和積累,實現全面突破。要集中抓好小城鎮的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形成道路黑色化,路邊樓房化,基礎設施配套化,通訊現代化,管理制度化,通過集中建設形成佈局合理的工業園區,文化、教育、衛生小區和居民小區。對現有的小城鎮要加大改造建設和發展力度,走功能比較齊全、設施比較配套、形象具有特色、市場比較繁榮、輻射功能比較強的小城鎮之路。

(2)加強規劃、循序漸進。一是合理佈局,科學規劃。從實際出發,綜合經濟水平、區位特色、資源優勢等因素來規劃和佈局。突出特色,梯次發展,着眼長遠,放眼未來。二是突出重點,循序漸進。在建設中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自身的特點、優勢和條件,遵照“量力而行、盡力而爲”的原則,合理確定發展計劃,切實解決小城鎮建設中存在的短期行爲和起點低、建設風格單調、環境整體質量差及文化底蘊不足等問題。三是提高水平,依法管理。做到“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枝筆、建設一盤棋”。依照法律法規,將小城鎮建設規劃具體化,並通過法定程序固定下來,保證規劃的權威性、嚴肅性和連續性。

(3)樹立經營城市理念,多元化籌資。一是與民營資本相結合。將部分事業建設項目推向市場,通過轉讓、拍賣、租賃等多種形式,鼓勵和支持民營資本來發經營發展。二是與盤活土地存量相結合。最大限度地盤活土地資源,把自然資源變成城鎮發展的寶貴財源,使國有土地的資本效益趨向最大化。三是與招商引資相結合。積極編制招商項目,籌建項目庫,吸引外來資金參與城鎮建設。四是與新理念相結合。借鑑大中城市經營城市的一些好做法,堅持“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對城鎮公用基礎設施和公益性建設項目進行有償使用,以此聚集建設資金。

(4)突出規模,發揮集聚效應。農村小城鎮人口較少,應選擇基礎條件較好、人口相對集中、交通便利的地方爲基礎,建設中心鎮。制定相關政策吸引農民進城居住,把聚集人口和移民連片建房結合起來,在考慮他們的生產生活資料、就業途徑、發展第三產業的能力的前提下,建房點儘量選擇在靠近城鎮的地方,讓農民變成市民。

(5)完善措施,促進小城鎮發展。一是推進小城鎮戶籍制度改革。逐步落實以現居住地劃分城鎮戶口和農村戶口戶籍登記制度,以職業劃分農業人口非農業人口。確保進鎮農民的子女入學、參軍、就業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鼓勵和吸引農民進鎮落戶,務工經商。二是改革土地使用辦法。在堅持現有土地承包關係的同時,對農村土地流轉制度進行創新,以法律的形式允許農民對土地進行出讓、轉包、入股、抵押等,解決農民擔心長期離開農村後,遇到生活困難沒有保障和後路問題。同時,爲實現進鎮后土地集中使用打好基礎。三是推進配套制度改革。大力推進養老、醫療、就業、教育制度的配套改革,建立規範的就業、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制度,爲農民進城解決後顧之憂。

參考文獻:

[1]李濤,張金邦.安徽省農村城鎮化的問題及其對策探討[j].經貿實踐,2017.

小城鎮建設的調查報告篇3

(四)廣闢投融資渠道,建立多元投資機制。堅持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原則,拓展小城鎮建設資金渠道。一是小城鎮建設市場化。要改革小城鎮建設方式,由建設小城鎮轉向經營小城鎮。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積極探索把公用基礎設施建設推向市場的融資路子。在統一管理的前提下,各鄉鎮要組建綜合開發公司,由住宅開發向二、三產業延伸。鼓勵市直部門、企業、個人投資參與小城鎮開發建設。二是要實行財政、金融扶持政策。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小城鎮建設的決定》,市、鄉兩級財政、金融部門要加大力度,每年投入一定的資金引導、支持小城鎮建設;小城鎮建設的各項稅費,如從小城鎮收取的土地出讓金(地方留成部分)、基礎設施配套費、城市維護建設稅等,要重點用於小城鎮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三是擴大開放,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利用外資開發建設小城鎮,構築開放式的投資主體多元化、多層次新格局。

(五)進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優化發展環境。要理順體制,建立健全鄉鎮建設管理機構,明確管理職責,強化對農村建築市場和施工隊伍的管理和監督檢查。要加強小城鎮內部的綜合治理,優化內部環境;制止“亂攤派、亂集資、亂收費、亂罰款”,營造寬鬆環境;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營造平安環境;加強美化、綠化和公共衛生管理,打破“一條街,兩行樹”的舊格局,營造優美的自然環境;加強文化建設,突出文化特色,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範文篇3

20xx年6月3日至6月9日,城鎮中心配合全國政協特邀視察團赴福建省就推進 小城鎮建設、提高城鎮化質量 進行了爲期7天的視察調研,先後參觀考察了福州、莆田、泉州、漳州、廈門等地的10個省級重點小城鎮。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福建省小城鎮總體情況

福建省現轄鄉鎮街道1104個,其中建制鎮609個,鄉(含民族鄉)320個,街道175個。20xx年底,福建全省常住人口3748萬,約20%的人口居住於在建制鎮。與同處東南沿海地區如浙江、江蘇、廣東的小城鎮相比,福建省的小城鎮有如下特點:

1、總體經濟實力較弱。除了閩東南各大城市如廈門、漳州、泉州附近的小城鎮,福建省的絕大多數小城鎮都還屬於農業鎮,財政收入非常低,西部山區不少鄉鎮甚至屬於 要飯財政 。表1顯示了我們參觀考察的全省最強的10個重點鎮在20xx年的總體實力,財政收入過5億僅有4個。最強的角美鎮財政總收入也不到20億,而且面積還非常大,約163平方公里。

表1:20xx年福建省10個省級重點鎮基本情況

2、人口集聚能力不強。統計顯示,福建全省609個小城鎮中,有91%的小城鎮人口在2萬以下,48%的小城鎮人口少於5千人。表1顯示全省最強的10個鎮當中,有4個鎮的人口少於5萬,沒有一個鎮吸納的外來人口超過本地人口,而這在浙、蘇、粵一帶的經濟發達鎮卻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3、生態綠化環境較好。福建省的一大地貌特徵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地、丘陵佔陸域面積80%,森林覆蓋率63.1%,生態環境指數居全國前茅。從我們走訪的10個鎮來看,相比於其它東南沿海小城鎮,這些鎮的生態環境質量總體上都保持得很好。

二、福建省推進小城鎮建設的主要做法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小城鎮建設。20xx年12月,爲加快促進小城鎮健康有序發展,福建省經濟工作會議做出開展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工作總體部署。20xx年初,福建省委省政府制定出臺了《關於開展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的實施意見》,並先後從全省929個鄉鎮中篩選了43個綜合實力較強的鎮作爲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到目前爲止,這項工作已經持續推進了3年,其主要做法如下:

形成一套高效運行的工作機制。在省政府組建小城鎮建設辦公室,由省長親自負責,兩位副省長具體抓,目前小城鎮建設已成爲福建省的重點工作之一,每年年初都會制定小城鎮改革發展的具體實施方案,明確當年小城鎮建設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每半年召開一次現場會,總結經驗,發現問題,部署推進試點工作。同時,福建省還完善了組織領導、信息報送、檢查監督、考覈評比和協調服務等制度。各區市也參照省級做法組建小城鎮建設推進領導工作小組,並確定了(2016年的寒假社會調查報告)85個鎮開展市級綜合改革建設試點。

★ 小城鎮建設工作總結

★ 加快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

★ ×市小城鎮建設工作經驗材料

★ 行風建設工作總結

★ 街道平安建設工作總結

★ 城鎮化建設工作總結

★ 新農村建設工作總結

★ 信息化建設工作總結

★ 電網建設工作總結

★ 網絡文明建設工作總結

文檔爲doc格式

小城鎮建設的調查報告篇4

加快小城鎮建設有利於轉移農村剩餘勞力,使農業人口轉化爲城鎮人口。農村剩餘勞動力滯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即使土地回報率很高,收入總量也難以有較大增長。要富裕農民,必須減少農民。小城鎮地處農村,農民進入小城鎮,比進入大中城市的社會成本要低的多。促進農業人口轉爲城鎮人口,即減輕了大中城市的壓力,又有利於城鎮化的長遠發展。

加快小城鎮建設有利於促進農業產業化和鄉鎮企業的發展,加快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工業化進程。一方面,隨着農民不斷向小城鎮轉移,土地經營規模不斷擴大,有利於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推動農業先進科學技術的運用和普及,促進農業轉向集約化經營,促進鄉鎮企業的發展,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另一方面,小城鎮建設可拉動建材、建築、家電、傢俱等行業發展。人口的集中使鄉鎮企業產品有更多的銷路,從而促進企業的發展,而企業發展的同時又爲城鎮居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加快小城鎮建設有利於第三產業的發展,從而創造新的就業崗位。xx年我縣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國民生產總值比重爲23.7%。造成我縣第三產業發展緩慢的直接原因就是我縣城市化水平低,不能爲第三產業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條件和相應的產業載體。沒有城鎮,就沒有人口的聚集,也就沒有第三產業的發展。近年來,我縣在小城鎮方面取得不少成績,像x、y、z、m四重鎮建設和發展可以說是成績顯著,有目共睹,積累了許多方法和經驗。我們先來看看李渡的城鎮建設:

x鎮在城鎮建設方面走在全縣的前列.x鎮 ,鎮域總面積約40平方公里 ,鎮域總人口49829人 年國內生產值33億元 ,工農業總產值9.42億元 ,區域財政收入2053萬元 ,農民人均純收入2669元 .城鎮建成區面積近2平方公里 ,人口近2萬人 ,成爲a縣的經濟重鎮,跨入全省百強鄉鎮 行列 ,今年6月份被省建設廳確立爲省級重點示範鎮 。李渡鎮在加快小城鎮建設主要做法: 1、科學合理 ,準確定位 ,高起點規劃小城鎮世紀。1986年,x鎮聘請市規劃設計院專家在全縣率先編制《1987-xx年x小鎮建設總體規劃》;xx年聘請省城鄉規劃設計院專家編制《-20xx年x鎮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xx年省、市專家組評審和縣政府批准 , 新規劃把x的遠景定格爲鎮區面積 5.38平方公里、鎮區人口 36000 人的現代化歷史古鎮、工貿強鎮、旅遊重鎮、江南名鎮 年,請南昌大學設計專家進一步對世紀大道、李桐渠、醫療器械城、文化廣場進行了控制性詳規 , 爲今後發展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

2、創新機制 ,多元投入 ,高標準建設小城鎮。創新融資機制 ,多元化籌措城鎮建設資金。

一是土地 生 一點。

二是財政 擠 一點。

三是爭取上級政策 拔 一點 。

四是向外 引一點。

五是民間 融 一點 ,

六是羣衆自願 情 一點。

狠抓基礎設施建設 ,不斷完善小城錦載體功能 。 投入6000多萬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 ,實現了 四通一平, 建起了兩座大橋 ,貫通硬化了近30公里主次幹道 ,鎮區形成了 三縱三橫 的道路網絡 , 開通4000門程控電話 ,完成了日供水量5000噸的自來水工程。樹立精品意識 , 打造城鎮亮點:xx年,興建世紀大道; 年 , 對城中湖鯉湖進行了清淤整治和綠化、美化、亮化 ,使其成爲休閒娛樂場所 ; 年 , 對主幹道李渡大道、世紀大道和工業園區實施了綠化、美化、亮化 , xx年 ,我們將着力對世紀大道、李桐渠進行硬化改造和美化、亮化 ,使之成爲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景觀帶。 3、嚴格規範 ,提升品位 ,高效能管理小城鎮。成立了由鎮長 任組長的小城慎建設管理領導小組 , 建立了村鎮規劃管理辦公 室 , 嚴把審批報建關 , 推行一書二證 報建程序 ;設立專職保潔員 , 實行動態評估 , 落實責任制 , 聘請老幹部爲 義務監督員 , 4、依託優勢 , 主攻工業 , 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立足工業基礎優勢 , 堅定不移地 突出工業主導地位 , 着力發展優勢產業和培植骨幹企業 ? 促進土業快速發展 ,

一是加快工業 園區建設 , 規劃了佔地面積 6000多畝的三個工業園區 , 引進園區企業 72 家 ;

二 , 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 xx年共引進項目8個 ,達成投資意向項目 4 個 , 其中省外項目7個 , 合同資金123億元 ,實際到他資金l900萬元 ,出口創匯110萬美元。三是着力培植髮展骨幹企業。初步形成了李渡煙花集團公司、江西益康醫療器械集團公司、江西錦勝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李渡酒業有限公司爲主體四大骨幹企業,形成煙花鞭炮、醫療器械、白酒三大產業。 x鎮的小城鎮建設是成功的。但是其他鄉鎮特別是那些經濟基礎薄弱的鄉鎮城鎮建設不盡如人意,還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 1、鎮財政困難、基礎設施欠帳多,拖了城鎮建設後腿。現行財政體制使鄉鎮財政僅勉強保證公教人員人員工資,無力再搞建設。城鎮供水、排水、供熱、環衛、防洪、路燈、道路、綠化等基礎設施明顯滯後。出現了家家打小井,戶戶上鍋爐,路上倒污水,處處放垃圾的局面。 2、城鎮建設盲目攀比,不結合本鄉鎮實際,搞形象、政績工程,沒有量體裁衣、看菜吃飯,攤子鋪得大,財力跟不上,最後收不攏。導致城鎮建設,有頭沒尾,虎頭蛇尾。 3、建鎮時間長,舊城區改造量大,拆遷成本高,土地價格一時又上不來,影響了建設進度。

通過對x鎮城鎮建設成功經驗和其它鄉鎮存在問題總結,對今後小城鎮化建設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小城鎮建設要準確定位,小城鎮建設必須以產業爲依託,增強小城鎮的綜合經濟實力。產業是立鎮之本,產業是興鎮之基。只有產業的發展和推動,城鎮的規模效應、聚集效應才能實現。李渡鎮就是依託三大產業,培育一批龍頭企業,發揮它們的示範和帶動作用,拉動地方經濟發展,以工業化促進城鎮化。因此,要先研究產業主體,靠什麼立業才能把小城鎮支撐起來,要突出特色,不能千篇一律。像南臺可以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農村服務業爲重點,促進小城鎮經濟發展。再如羅溪可以依託資源優勢和農產品優勢建設交易市場,努力培育具有一定規模和集散能力的農產品、工業品市場,發展商貿,搞活流通。加快發展服務業,增強小城鎮發展的後續動力。要把小城鎮建設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大力培育優勢產業和特色經濟,促進小城鎮經濟發展。 2、鼓勵鄉鎮走市場運作,多元投資,經營城鎮的道路。同時,要強化市場觀念和競爭意識,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全方位的小城鎮建設投資體系,通過存量資產置換、出讓公共設施經營權、財政貼息貸款等途徑,吸收社會投資和外資,來籌措小城鎮基礎建設的資金,以緩解小城鎮建設資金短缺的矛盾,加快城鎮水、電、路、氣、郵電通訊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速度。在基礎設施上要做到資源共享、設施共建、產業共樹、環境共保、防止各行其是,重複建設,以最大限度降低開發成本。 3、結合實際,科學地制定建設規劃。規劃應適當超前,立足於高起點、高標準、重科技合理佈局,一步到位,建設可分期進行,避免重複建設和盲目建設。規劃一經確定,就要嚴格執行,不能隨意改變。在制定建設規劃時,要把小城鎮建設目標與本地可持續發展目標結合起來,注重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全面發展,注意保護資源和生態環境,重視城鎮特色的研究,突出地方特色和風格,將特色風格和現代氣息有機結合起來。 4、集中力量重點抓好v、x、f、s、d幾個區位優勢和發展潛力較大的建制鎮的小城鎮建設,使之儘快完善功能,聚集人口,將其建設成爲規模適度、規劃科學、功能健全、環境優美、各具特色、具有較強輻射能力的農村區域性經濟文化中心。 5、精細規劃培育幾個生態、旅遊型,交通樞紐型,特色農業型袖珍小城鎮。像南臺具備旅遊開發潛力,池溪有交通區位優勢等,小鄉鎮要善於利用自己的特色和優勢,揚長避短,走特色興鎮之路。 黨的xx大把加快城鎮化進程作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強調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鎮化水平,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走我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按着這個要求,我們要大力推進小城鎮建設,按照:水是城之靈,綠是城之魂,文是人之品,人是城之本的理念,把城鎮建設與發掘文化特質,打造產業特色,凸顯生態環境有機結合起來,着力打造一批工業主導型、市場貿易型、交通樞紐型、歷史文化型特色小城鎮,構築全民和諧創業的平臺,爲實現富民強縣這個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城鎮建設的調查報告篇5

20xx年6月3日至6月9日,城鎮中心配合全國政協特邀視察團赴福建省就推進 小城鎮建設、提高城鎮化質量 進行了爲期7天的視察調研,先後參觀考察了福州、莆田、泉州、漳州、廈門等地的10個省級重點小城鎮。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福建省小城鎮總體情況

福建省現轄鄉鎮街道1104個,其中建制鎮609個,鄉(含民族鄉)320個,街道175個。20xx年底,福建全省常住人口3748萬,約20%的人口居住於在建制鎮。與同處東南沿海地區如浙江、江蘇、廣東的小城鎮相比,福建省的小城鎮有如下特點:

1、總體經濟實力較弱。除了閩東南各大城市如廈門、漳州、泉州附近的小城鎮,福建省的絕大多數小城鎮都還屬於農業鎮,財政收入非常低,西部山區不少鄉鎮甚至屬於 要飯財政 。表1顯示了我們參觀考察的全省最強的10個重點鎮在20xx年的總體實力,財政收入過5億僅有4個。最強的角美鎮財政總收入也不到20億,而且面積還非常大,約163平方公里。

表1:20xx年福建省10個省級重點鎮基本情況

2、人口集聚能力不強。統計顯示,福建全省609個小城鎮中,有91%的小城鎮人口在2萬以下,48%的小城鎮人口少於5千人。表1顯示全省最強的10個鎮當中,有4個鎮的人口少於5萬,沒有一個鎮吸納的外來人口超過本地人口,而這在浙、蘇、粵一帶的經濟發達鎮卻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3、生態綠化環境較好。福建省的一大地貌特徵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地、丘陵佔陸域面積80%,森林覆蓋率63.1%,生態環境指數居全國前茅。從我們走訪的10個鎮來看,相比於其它東南沿海小城鎮,這些鎮的生態環境質量總體上都保持得很好。

二、福建省推進小城鎮建設的主要做法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小城鎮建設。20xx年12月,爲加快促進小城鎮健康有序發展,福建省經濟工作會議做出開展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工作總體部署。20xx年初,福建省委省政府制定出臺了《關於開展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的實施意見》,並先後從全省929個鄉鎮中篩選了43個綜合實力較強的鎮作爲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到目前爲止,這項工作已經持續推進了3年,其主要做法如下:

形成一套高效運行的工作機制。在省政府組建小城鎮建設辦公室,由省長親自負責,兩位副省長具體抓,目前小城鎮建設已成爲福建省的重點工作之一,每年年初都會制定小城鎮改革發展的具體實施方案,明確當年小城鎮建設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每半年召開一次現場會,總結經驗,發現問題,部署推進試點工作。同時,福建省還完善了組織領導、信息報送、檢查監督、考覈評比和協調服務等制度。各區市也參照省級做法組建小城鎮建設推進領導工作小組,並確定了(20xx年的寒假社會調查報告)85個鎮開展市級綜合改革建設試點。

小城鎮建設的調查報告篇6

選擇城市化道路,意味着我國在推進城市化的過程中,必須將這樣一個區域的整體力量發揮出來,而不僅僅是促進其中的城市的發展。十五屆三中全會提出:“發展小城鎮,是帶動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戰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小城鎮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將發展小城鎮作爲“當前和今後較長時期農村改革與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國家“十五”計劃把小城鎮建設列爲農村今後發展的重大戰略之一。“小城鎮,大戰略”曾成爲事關全國特別是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熱門話題。

我國目前處於工業化與信息化共存的一個非常特別的歷史時期:工業化過程尚未完成,信息化過程已經開始。在這種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沒必要也不應該升班硬套西方發達國家所走過的先集中、後分散的城市化模式,而應該努力探索出一條既適合我國國情、又能代表歷史發展的新的城鎮化道路。在這之中北京市延慶縣的張山營鎮做的極爲突出。

起先張山營鎮對於小城鎮建設的並不是有優勢。地形、地質複雜、也沒有較好的經濟基礎也算的上薄弱。可就在這樣的社會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響下,張山營鎮仍然發展的極爲優秀。

首先,張山營鎮就把自己的不利條件變爲優勢,把古崖居、松山等複雜地勢、地形地區,合理運用,在2002年開通了北山旅遊專線——“古龍路”,將古崖居→松山國家級保護區→玉渡山風景區→山戎古墓羣→龍慶峽連接起來。2006年開通康張路,使北線景區與八達嶺長城、康西草原相連接,形成了快捷便利的交通網絡和環型旅遊帶。

在交通條件已經很便利的情況下,張山營鎮又把原有的自然條件投資利用。把京北小灕江龍慶峽、千古之謎古崖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松山、北京市自然風景區玉渡山、碧波盪漾的官廳水庫、炎黃阪泉之戰古戰場和山戎古墓羣(陳列館)、石京龍滑雪場等人造景觀加強生態保護,形成了春賞花、夏玩水,秋摘果、冬滑雪的旅遊特色,年接待遊客150萬人次以上。

在旅遊業也發展的如火如荼時,鎮裏也不忘爲人民帶來資源收入,開始建設旅遊村。發展到現在爲止,全鎮有8個民俗旅遊村、300多個民俗旅遊接待戶,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民俗旅遊項目。西大莊科村位於松山自然保護區腹地,爲北京市旅遊專業村。下營湖畔漁村,湖光山色,盡收眼底。黃柏寺村千畝桃園,春花爛漫,秋實累累。玉皇廟村樹木參天,盛產皇家貢品—玉皇李子。這裏遠離都市的喧囂,保存自然的幽靜,濃郁的民俗風味、淳樸的民風民情,等待遊客的體驗品味,來這裏度假旅遊是現代人迴歸自然最理想的選擇。近年來西大莊科村開發的“藥膳宴”;西羊坊村開發的“蘑菇宴”;黃柏寺村開發的火盆鍋“格炸宴”,在京城和外地遊客中留下較好口碑。

在張山營鎮的一路發展歷程中,有規律性的利用自身資源,發展與自身所對應的,才能真正的做到發展城鎮建設。爲此,加快我國小城鎮建設,必須與時俱進,在發展觀念、相關體制以及政策上實現創新。特別強調我們應該從各地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制定科學有效的對策措施。

積極推進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小城鎮建設,探索小城鎮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又好又快發展的新模式、新途徑實際上就是要積極推進小城鎮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會文明協調發展,促進小城鎮的全面繁榮,爲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小城鎮建設的調查報告篇7

按照縣發改委下發的關於開展支持發展小城鎮專題調研提綱的要求,我鎮組織力量利用兩天時間對發展小城鎮、農民工向城鎮積聚情況進行了周密的調研,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城鎮建設現狀

**鎮位於**縣西北部,兩市三縣交界,總面積59平方公里,人口3.5萬,轄58個行政村,是省級中心鎮、全市小城鎮建設試點鎮。

(一)城鎮建設

近年來我鎮將城鎮建設作爲重頭戲來抓,堅持以規劃引領發展,不斷提升城鎮的承載和服務能力。在建設過程中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統一規劃圖紙,一條街道一種風格、一種情調。構築起“三縱四橫”路網框架,建成區從0.3平方公里擴展到1.5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七街一城一市一園”的城鎮格局;同時對城鎮東、西、北三個出口進行改造,形成了“四季長青,三季有花”的景觀效果,明顯改善了城鎮面貌。在城鎮建設中,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爲,先急後緩、突出重點,以人爲本、實用爲上”的原則,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民生工程建設。建設了建築面積260平方米的爲民服務大廳,實行一站式辦公,極大的方便了羣衆辦事;投資280餘萬元建設了**鎮中心敬老院,五保老人實現了“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的供養目標;投資1635餘萬元實施了村村通自來水工程,使全鎮居民都用上了優質自來水;投資200餘萬元的**汽車站竣工通車,方便了羣衆的出行。同時,對**中學、**衛生院、仁和園、文體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進一步完善,城鎮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

(二)城鎮管理

城鎮發展三分靠建設,七分靠管理。爲改變小城鎮“重建輕管”、“有硬件,無軟件”現象,我鎮注重管理方式、觀念、制度和機制創新,積極推進小城鎮管理由“鄉村管理型”向“城鎮管理型”轉變。制定出臺了《**鎮小城鎮管理辦法》,與城鎮居民、經營業戶簽訂了門前“五包”協議,使城鎮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編髮了小城鎮管理“三字經”,營造出了濃厚的輿論氛圍。成立了衛生保潔和綠化隊伍,籌資10萬餘元購置了專業灑水車,實現了城區保潔的專業化和經常化。

二、城鎮建設對農民工向城鎮聚集的作用

我鎮把城鎮經濟作爲發展重點,精心經營城鎮,大力聚集和培育產業,努力推動農民工就業。一是形成了服務“三農”的窗口。完善的設施、良好的環境,加快了人口集聚,目前城鎮人口達到8000多人;初步發展起來的商貿服務業、加工業,極大的方便了羣衆的工作與生活;健全的民生設施、公共服務設施“輻射周邊”、“惠及百姓”。二是搭建起產業集聚的載體。我鎮形成了生資批發、建材批發、生豬購銷等市場。“全天候”商貿城的建成使用,爲城鎮商業發展增添了活力,目前鎮區各類工商業戶發展到400多家,增加就業崗位1000餘個。充分發揮鎮農民工創業園基礎設施基本完備的優勢,以招商引資爲突破口,積極引進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實現農村富餘勞動力家門口就業。目前城鎮企業發展到22家,形成了金屬鑄造、足球加工、傢俱生產、服裝加工、毛衣針織、紡織等支柱產業,產業支撐更加有力。三是構建起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平臺。扶持創建了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充分發揮外出打工農民技術、資金、經驗豐富和有一定信息渠道的優勢,廣泛開展就業創業宣傳,組織實施技術技能培訓,多層次、廣渠道、全方位提高返鄉農民工再就業本領,激發農民工創業熱情。目前我鎮農民工返鄉創辦企業6家,吸納農村勞動力500多人。四是建設城鎮居住新模式。充分尊重農民意願的基礎上今年在鎮政府駐地正式啓動了農民新社區建設項目。農民新社區根據城鎮聚集的需要,堅持 “尊重民意、規模開發、集約用地、典型示範”的原則,規劃建設新型農民住宅84套,目前一期28套農民新居主體完工,道路、供排水、綠化、照明等基礎設施正在加緊建設。農民新社區建成後不僅可集聚人氣,更爲農民改善居住環境提供了典型示範。

三、關於支持小城鎮發展、推進農民工向城鎮積聚的體制政策建議

(一)合理的宣傳引導。大中城市具有強大的的勞動力集聚效應,小城鎮發展上比較弱勢,政府在要正確合理引導,鼓勵農民工向城鎮轉移。一是思想引導。加強小城鎮的建設和發展的政策宣傳,營造小城鎮發展的良好氛圍。二是政策引導,不僅要放寬各種政策限制,還要結合實際出臺農民工返鄉創業、金融、土地等優惠政策,積極鼓勵農村勞動力就近向小城鎮轉移,在小城鎮就業甚至於安家落戶。三是信息引導。在城鄉之間搭建“勞務信息平臺”,通過建立健全勞務輸出體系,提供勞務信息,拓寬農民在小城鎮的就業領域。

(二)加大投入。通過完善城鎮功能,豐富城鎮文化,搞活城鎮市場,進一步縮小城鎮與大中城市生活環境的上差距,吸引農民向小城鎮轉移。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水電路配套,通信快捷,功能齊全,設施完備,與周邊農村和大中城市交通便利;參考經濟適用房建設政策,鼓勵城鎮建設適宜農村、經濟節約、規劃合理的農民新社區,讓就近轉移的農民居者有其屋。二是加大招商引資投入。結合地方優勢,大力招商引資,因地制宜發展壯大有優勢、有特色、有市場前景的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以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爲抓手,實現農村富餘勞動力家門口就業,促進農民增收,聚集城鎮人氣,壯大城鎮規模。

(三)提供製度保障。應從解決農民工進城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爲重點,在政策和制度層面上對小城鎮的發展進行必要支持和保障。同時,加快小城鎮經濟社會管理體制改革步伐,經濟由市場調節,社區向農民開放,城鄉統籌就業率先在小城鎮啓動,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爲農民免除後顧之憂,爲城鎮發展提供政策保障,促進農民與小城鎮的融合,推動小城建設更快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