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精選多篇)

第一篇: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

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精選多篇)

一、基本情況

近幾年來,我市十分重視小城鎮建設,通過科學規劃、突出重點、以點帶面、分類指導、整體推進措施,努力推進農村城鎮化,城鄉一體化,增強小城鎮內涵,提高小城鎮品位,塑造小城鎮特色,加快了構築農村新型城鎮體系步伐。

主要表現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大了小城鎮建設工作力度。加快小城鎮建設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是調整我市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突破口”。爲搞好小城鎮建設,市委、市府出臺了《關於加快城市化進程的意見》,確定了發展目標,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構築起我市小城鎮建設的總體框架,即突出三個中心(昌城、枳溝、皇華),發展七個重點(呂標、賈悅、石橋子、朱解、相州、百尺河、辛興),以此輻射帶動全市城鎮化水平的全面提高。市裏專門成立了小城鎮建設領導小組,吸收建委、土地、民政、公安、計委、財政、農業、金融等部門參加,具體負責小城鎮建設的協調指導工作,各鄉鎮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把小城鎮建設納入了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了對小城鎮建設的組織領導。林家村鎮通過第xx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作出了關於進一步加快小城鎮建設的決議,統一了全鎮上下的認識,增強了加快小城鎮建設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昌城鎮通過選樹“十大典型”現身說法,在全鎮形成了人人想城建、人人議城建、人人爭進鎮的良好局面。

(二)注重編制規劃,促進了小城鎮建設健康有序發展。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是建設小城鎮、經營小城鎮、發展小城鎮的重要基礎。它既關係當前,更影響長遠。這個問題已越來越被各級領導所重視。近年來,各鄉鎮按照“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的原則,開始運籌新一輪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並建立起規劃設計統一評審制。昌城鎮聘請省市有關部門的專家,經實地考查論證,制定了“沿河拓展,順路延伸,依託優勢,重建五區”的小城鎮建設規劃,保證了規劃的科學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枳溝、昌城、皇華、相州等鄉鎮成立了小城鎮建設管理委員會,制定了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辦法,認真實施“一書兩證”制度,使小城鎮規劃建設日趨規範。

(三)因地制宜,開拓了小

城鎮建設的新路子。各鄉鎮緊緊圍繞市委、市府提出的“加快小城鎮建設,推進農村城市化進程”的總體思路,結合本鎮特點,廣開門路,各唱各的“拿手戲”。突出體現在“四個結合”上:一是小城鎮建設與發展鄉鎮企業相結合。昌城鎮以鄉鎮企業爲啓動點,引導鄉鎮企業向小城鎮集中,實行聯片發展,形成得利斯食品加工區、道口重工業區,既節省土地資源,又便於污染治理。二是小城鎮建設與發展市場相結合。枳溝、相州兩鄉鎮,牢牢抓住交通便利這一有利條件,充分發揮市場具有輻射力大,吸納力強,集散度高的特點,依靠市場帶動了小城鎮建設的發展。三是小城鎮建設與發展外向型經濟相結合。林家村鎮開發建成了佔地200多畝的外商投資工業園區,吸引外資建成了兩處工藝品龍頭企業,年產值達5200萬元,在周圍帶起了一個三產開發區。四是小城鎮建設與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相結合。昌城鎮集聚60多家民辦和個體私營企業到鎮區經營,轉移農村勞動力1.5萬名,經濟總收入佔全鎮的70%以上,壯大了小城鎮建設的規模,拉動了全鎮的經濟增長。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調查情況看,各鄉鎮在小城鎮建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但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如下:

認識上有差距。突出表現在:有些地方還沒有把小城鎮建設擺到應有的戰略位置,廣大幹部羣衆對小城鎮建設在促

進農村改革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認識不足。有的鄉鎮因缺資金對搞好小城鎮建設存有畏難情緒,缺少發展新思路,造成工作被動;個別鄉鎮關起門來搞建設,難以形成大開放、大發展的格局;有些地方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爲,缺少長遠眼光,制約了小城鎮建設上檔次、上水平。 (二)規劃滯後。據調查,全市20處鄉鎮,已完成新一輪小城鎮總體規劃的鄉鎮有11處,佔55%;總體規劃通過評審的只有5處鄉鎮,佔25%;總體規劃經過鄉鎮人代會通過並報市政府批准的只有1處鄉鎮,佔5%;全市20處鄉鎮都沒有編制詳細規劃。從上述情況看,一是規劃不健全。9處鄉鎮沒有完成新一輪總體規劃,有個別鄉鎮只是口頭規劃,致使小城鎮建設無章可循、無序發展。二是總體規劃缺乏連續性和權威性。大多數鄉鎮的總體規劃還沒有經鄉鎮人代會審查並報市政府審批,因此規劃不具有法律效力,造成建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三是沒有編制詳細規劃。導致小城鎮建設佈局不規範,特色不突出,基礎設施不配套。

三、建議

鑑於上述情況,我們建議各級領導要把建設小城鎮、經營小城鎮,作爲推進我市城鄉一體化進程,(內容來源好 範文網)繁榮農村經濟的重要內容,切實擺上重要位置,下大氣力抓緊抓好。

進一步提高認識,切實把小城鎮建設擺上突出位置。小城鎮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是推進我國城鎮化的重要途徑,是實現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橋樑和紐帶。發展小城鎮有利於促進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有利於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有利於輻射帶動周邊經濟快速發展,縮小城鄉差距。黨和國家對小城鎮建設工作十分重視。黨的xx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隨着農業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我國推進城鎮化條件已漸成熟,要不失時機地實施城鎮化戰略。總書記早就指出,“要引導鄉鎮企業在小城鎮適當集中,使小城鎮成爲區域中心”,“在穩定發展農業的同時,積極發展二、三產業,搞好小城鎮建設”。建設小城鎮、發展小城鎮,經營小城鎮已成爲當前繁榮經濟,促進發展的重要內容。因此,各級領導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樹立超前意識、機遇意識、發展意識,切實把實施城鎮化戰略放在農村工作的突出位置來抓,實行領導責任制,把規劃、建設、管理好小城鎮列入任期責任目標,調動一切社會力量,全方位,多角度,參與小城鎮建設,切實加強對小城鎮建設的協調指導,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

第二篇: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

一、基本情況

近幾年來,我市十分重視小城鎮建設,通過科學規劃、突出重點、以點帶面、分類指導、整體推進措施,努力推進農村城鎮化,城鄉一體化,增強小城鎮內涵,提高小城鎮品位,塑造小城鎮特色,加快了構築農村新型城鎮體系步伐。

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大了小城鎮建設工作力度。加快小城鎮建設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是調整我市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突破口”。爲搞好小城鎮建設,市委、市府出臺了《關於加快城市化進程的意見》,確定了發展目標,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構築起我市小城鎮建設的總體框架,即突出三個中心(昌城、枳溝、皇華),發展七個重點(呂標、賈悅、石橋子、朱解、相州、百尺河、辛興),以此輻射帶動全市城鎮化水平的全面提高。市裏專門成立了小城鎮建設領導小組,吸收建委、土地、民政、公安、計委、財政、農業、金融等部門參加,具體負責小城鎮建設的協調指導工作,各鄉鎮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把小城鎮建設納入了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了對小城鎮建設的組織領導。林家村鎮通過第xx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作出了關於進一步加快小城鎮建設的決議,統一了全鎮上下的認識,增強了加快小城鎮建設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昌城鎮通過選樹“十大典型”現身說法,在全鎮形成了人人想城建、人人議城建、人人爭進鎮的良好局面。

(二)注重編制規劃,促進了小城鎮建設健康有序發展。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是建設小城鎮、經營小城鎮、發展小城鎮的重要基礎。它既關係當前,更影響長遠。這個問題已越來越被各級領導所重視。近年來,各鄉鎮按照“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的原則,開始運籌新一輪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並建立起規劃設計統一評審制。昌城鎮聘請省市有關部門的專家,經實地考查論證,制定了“沿河拓展,順路延伸,依託優勢,重建五區”的小城鎮建設規劃,保證了規劃的科學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枳溝、昌城、皇華、相州等鄉鎮成立了小城鎮建設管理委員會,制定了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辦法,認真實施“一書兩證”制度,使小城鎮規劃建設日趨規範。

(三)因地制宜,開拓了小

城鎮建設的新路子。各鄉鎮緊緊圍繞市委、市府提出的“加快小城鎮建設,推進農村城市化進程”的總體思路,結合本鎮特點,廣開門路,各唱各的“拿手戲”。突出體現在“四個結合”上:一是小城鎮建設與發展鄉鎮企業相結合。昌城鎮以鄉鎮企業爲啓動點,引導鄉鎮企業向小城鎮集中,實行聯片發展,形成得利斯食品加工區、道口重工業區,既節省土地資源,又便於污染治理。二是小城鎮建設與發展市場相結合。枳溝、相州兩鄉鎮,牢牢抓住交通便利這一有利條件,充分發揮市場具有輻射力大,吸納力強,集散度高的特點,依靠市場帶動了小城鎮建設的發展。三是小城鎮建設與發展外向型經濟相結合。林家村鎮開發建成了佔地200多畝的外商投資工業園區,吸引外資建成了兩處工藝品龍頭企業,年產值達5200萬元,在周圍帶起了一個三產開發區。四是小城鎮建設與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相結合。昌城鎮集聚60多家民辦和個體私營企業到鎮區經營,轉移農村勞動力1.5萬名,經濟總收入佔全鎮的70%以上,壯大了小城鎮建設的規模,拉動了全鎮的經濟增長。

(四)制定政策,促進了小城鎮建設上規模。在小城鎮建設過程中,各鄉鎮本着放水養魚、欲取先予的原則,結合實際制定了一些優惠政策,鼓勵引導二、三產業向小城鎮集中,加快了小城鎮的開發建設。相州鎮規定,對進鎮建房經商農民,免交鎮政府統籌費和村提留;對在小城鎮新上的工商項目,鎮裏給予最優惠待遇等。這些優惠政策,激發了農民向小城鎮集中的積極性,促進了小城鎮建設的快速膨脹。

(五)強化管理,營造了小城鎮發展的良好環境。在制定優惠政策的同時,小城鎮的管理得到進一步加強,就“三個中心鎮”管理情況看,主要呈現三個特點:一是完善了管理制度。分別制定了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辦法、環境衛生管理辦法等規範性文件,使小城鎮管理初步納入規範化軌道;二是加強了建設管理。本着合理佈局,有序開發的原則,嚴格建設程序,從批地到設計、建築、裝璜實行“一條龍”管理,高起點、高標準建設小城鎮。三是加強了環境治理。枳溝鎮組建了環衛所,負責整個鎮區街道的環境衛生,先後投資60餘萬元,上了叉車、翻斗車,增設了50多個生活垃圾箱,改善了鎮區的環境衛生;各地還不斷加大對小城鎮的治安管理力度,爲小城鎮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調查情況看,各鄉鎮在小城鎮建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但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認識上有差距。突出表現在:有些地方還沒有把小城鎮建設擺到應有的戰略位置,廣大幹部羣衆對小城鎮建設在促

進農村改革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認識不足。有的鄉鎮因缺資金對搞好小城鎮建設存有畏難情緒,缺少發展新思路,造成工作被動;個別鄉鎮關起門來搞建設,難以形成大開放、大發展的格局;有些地方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爲,缺少長遠眼光,制約了小城鎮建設上檔次、上水平。 (二)規劃滯後。據調查,全市20處鄉鎮,已完成新一輪小城鎮總體規劃的鄉鎮有11處,佔55%;總體規劃通過評審的只有5處鄉鎮,佔25%;總體規劃經過鄉鎮人代會通過並報市政府批准的只有1處鄉鎮,佔5%;全市20處鄉鎮都沒有編制詳細規劃。從上述情況看,一是規劃不健全。9處鄉鎮沒有完成新一輪總體規劃,有個別鄉鎮只是口頭規劃,致使小城鎮建設無章可循、無序發展。二是總體規劃缺乏連續性和權威性。大多數鄉鎮的總體規劃還沒有經鄉鎮人代會審查並報市政府審批,因此規劃不具有法律效力,造成建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三是沒有編制詳細規劃。導致小城鎮建設佈局不規範,特色不突出,基礎設施不配套。

(三)政策落實不到位。近年來,隨着小城鎮建設進程的加快,市委、市政府出臺了一些優惠政策,如戶籍、土地使用、各種收費等,還沒有得到很好地落實。一是現行戶籍管理制度制約小城鎮建設。鄉鎮、村辦企業招聘的管理技術人才和進鎮經商辦企業的農民,戶籍管理混亂,分別落在鄉鎮經委、建委、商貿園等單位,有的長期無處落,有些聘用人才、投資者因戶籍問題解決不了而打退堂鼓。二是徵用土地手續多,時間長,收費偏高。據基層反映,徵用一塊土地,從審請到批覆大約需要半年時間,使用一畝土地需要繳納的土地出讓金、耕地佔用費、測圖費、復墾費、補償金等約在35000元左右,致使投資者和進鎮農民望而卻步。三是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近幾年來,轉移到小城鎮的農村剩餘勞動力人數呈迅速遞增的態勢,各項社會保障制度如住房、教育、社會保險等不配套,農民進鎮有後顧之憂。

(四)融資渠道不暢。主要表現是:⑴市鄉財政實行分稅體制政策,分竈吃飯、自籌平衡,鄉鎮財政普遍打得很緊,小城鎮建設資金很難列入預算。⑵銀行對小城鎮建設貸款較少。⑶從小城鎮建設工程中收取得土地出讓金、基礎設施配套費、城市維護建設稅等很少用於小城鎮基礎設施配套建設。⑷小城鎮建設經營程度低。有關部門、企業和個人投資少,利用外資開發小城鎮的力度不大,民間資金潛力挖掘不夠。這些因素,導致小城鎮建設資金投入不足,制約了小城鎮的發展。

三、幾點建議

鑑於上述情況,我們建議各級領導要把建設小城鎮、經營小城鎮,作爲推進我市城鄉一體化進程,繁榮農村經濟的重要內容,

切實擺上重要位置,下大氣力抓緊抓好。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切實把小城鎮建設擺上突出位置。小城鎮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是推進我國城鎮化的重要途徑,是實現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橋樑和紐帶。發展小城鎮有利於促進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有利於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有利於輻射帶動周邊經濟快速發展,縮小城鄉差距。黨和國家對小城鎮建設工作十分重視。黨的xx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隨着農業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我國推進城鎮化條件已漸成熟,要不失時機地實施城鎮化戰略。總書記早就指出,“要引導鄉鎮企業在小城鎮適當集中,使小城鎮成爲區域中心”,“在穩定發展農業的同時,積極發展二、三產業,搞好小城鎮建設”。建設小城鎮、發展小城鎮,經營小城鎮已成爲當前繁榮經濟,促進發展的重要內容。因此,各級領導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樹立超前意識、機遇意識、發展意識,切實把實施城鎮化戰略放在農村工作的突出位置來抓,實行領導責任制,把規劃、建設、管理好小城鎮列入任期責任目標,調動一切社會力量,全方位,多角度,參與小城鎮建設,切實加強對小城鎮建設的協調指導,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

(二)科學規劃,夯實基礎。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要立足現實,着眼長遠,堅持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真正做到“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管理一條龍”。一是制定小城鎮建設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結合。要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爲依據,抓緊對小城鎮總體規劃進行修訂和完善,合理確定小城鎮發展規模,以保證集約用地和保護耕地。二是搞好小城鎮建設與保護耕地和生態環境相結合。進一步改革完善城鎮用地制度,調整土地利用結構,盤活土地存量,禁止土地閒置,在保護耕地和保障農民合法權益的前提下,妥善解決建設用地。堅決防止環境污染,杜絕土地資源的浪費和生態環境的破壞。三是小城鎮建設的總體規劃與詳細規劃相結合。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對工業園區、住宅小區、主要街區、各類市場和各類公共基礎設施等,都要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和技術標準編制詳細規劃。在人民羣衆承受能力允許的情況下,高標準高質量配套建設,提高規模效益和聚集效應。市政府要切實加強對規劃編制的領導和督查工作。調查發現,鄉鎮要編制一個總體規劃,設計費最低需8萬元,而且鄉鎮各自爲政現象突出,造成小城鎮建設散亂。鑑於此,應成立專門班子,對全市小城鎮規劃的編制工作進行統一調度,統一聘請專家論證設計,以減少費用,使全市小城鎮建設既統一協調,又突出小城鎮特色,保證規劃編制工作的順利完成。同時,要進一步完善規劃的評審、審查、審批制度,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要嚴

格堅持專家評審論證、人代會審查同意並報市政府批准的科學程序,切實保障規劃的權威性和連續性。

(三)深化改革,落實完善政策保障機制。一是要進一步落實進鎮人員的戶籍政策。按照公安部《關於推進小城鎮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見》和我市《關於進一步加快小城鎮建設的決定精品源自政治科 》要求,協調公安、民政等有關部門,採取得力措施,儘快完善落實鄉鎮戶籍管理辦法,在小城鎮設立居民委員會,按城市戶籍管理有關規定管理小城鎮人口,形成城鄉人口有序流動機制。二是簡化土地徵用手續,降低收費標準。各職能部門要認真落實招商引資的各項優惠政策,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堅持一站式服務,一個漏斗收費,縮短建設項目的立項、審批和建設週期,提高辦事效率。三是逐步建立和完善小城鎮的社會保障制度。要建立適應小城鎮發展要求的住房、醫療、教育和社會保險等制度,發展公益事業,健全小城鎮公共服務和社區服務等功能,解除進鎮人員的後顧之憂,增強小城鎮的凝聚力。

(四)廣闢投融資渠道,建立多元投資機制。堅持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原則,拓展小城鎮建設資金渠道。一是小城鎮建設市場化。要改革小城鎮建設方式,由建設小城鎮轉向經營小城鎮。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積極探索把公用基礎設施建設推向市場的融資路子。在統一管理的前提下,各鄉鎮要組建綜合開發公司,由住宅開發向二、三產業延伸。鼓勵市直部門、企業、個人投資參與小城鎮開發建設。二是要實行財政、金融扶持政策。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小城鎮建設的決定》,市、鄉兩級財政、金融部門要加大力度,每年投入一定的資金引導、支持小城鎮建設;小城鎮建設的各項稅費,如從小城鎮收取的土地出讓金(地方留成部分)、基礎設施配套費、城市維護建設稅等,要重點用於小城鎮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三是擴大開放,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利用外資開發建設小城鎮,構築開放式的投資主體多元化、多層次新格局。

(五)進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優化發展環境。要理順體制,建立健全鄉鎮建設管理機構,明確管理職責,強化對農村建築市場和施工隊伍的管理和監督檢查。要加強小城鎮內部的綜合治理,優化內部環境;制止“亂攤派、亂集資、亂收費、亂罰款”,營造寬鬆環境;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營造平安環境;加強美化、綠化和公共衛生管理,打破“一條街,兩行樹”的舊格局,營造優美的自然環境;加強文化建設,突出文化特色,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第三篇:關於*鎮小城鎮建設的調查報告

*鎮位於*旗中部,距*區西北*公里處,是*旗的城關鎮。全鎮轄*個社區居委會,*人,總面積*平方公里,鎮區面積*平方公里。昔日的*鎮由於歷史、經濟等原因,缺乏合理規劃和有效管理,“平直一條道,垃圾處處丟,人車並肩行,髒水滿街流,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鎮容鎮貌曾一度呈現雜亂無章的狀態。近年來,*鎮高度重視小城鎮建設,在旗委、

旗政府的領導下,採取有力措施,強力推進小城鎮建設,不斷加快城鎮建設步伐,使小城鎮建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2014年全鎮gdp實現*萬元,一、二、三產值比率爲*:*:*,實現財政收入*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一、主要做法[本站-]

(一)加強領導,強化管理機制

小城鎮建設與管理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近年來,鎮黨委、政府不斷加快實施中心城鎮建設戰略,將小城鎮建設工作列入黨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爲深入紮實地抓好城鎮建設工作,黨委政府制訂了聯席會議制度,定期聽取小城鎮建設工作彙報,研究分析小城鎮建設工作開展情況,及時解決城鎮建設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黨政主要領導經常深入現場辦公,幫助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具體問題。二是加強組織機構建設,成立由鎮黨委書記任組長,黨委副書記、政府鎮長任副組長及黨政班子成員組成的城鎮建設與管理領導小組,並下設宣傳、動員、監督等多項工作推進組,明確工作職能職責,加強對城鎮建設與管理的領導,形成上下聯動、有效協調的組織機構網絡,使城鎮建設工作呈現出黨委政府統一領導、各部門齊抓共管、人民羣衆廣泛參與的良好局面,形成了財政撥款、單位自籌、羣衆集資、招商引資等多種形式的城鎮建設管理投入機制,有力地保證了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服務工作的全面開展。三是制訂地方性法規,保證城鎮建設工作的正常開展,根據自治區、市、旗有關法規政策的規定,結合*鎮實際,鎮黨委、政府制定了《*鎮環境衛生管理辦法》和《*鎮建設管理處罰辦法》等地方性法規,出臺了《*鎮地區環境衛生治理工作方案》、《市民公約》、《衛生公約》、《防火公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小城鎮建設管理走上了規範化、法制化的軌道。

(二)夯實基礎,建管並舉,全力塑造靚麗鎮區新面貌

科學合理的規劃是小城鎮建設與發展的前提,也是小城鎮加強綜合管理的基礎。面對新世紀帶來的難得發展機遇,旗鎮兩級黨委、政府充分發揮*鎮中心優勢和區位優勢,牢固樹立搶抓意識,以文明城鎮創建爲龍頭,按照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的做法,從居民反映強烈的環境髒亂差等突出問題抓起,規劃、建設、整治、管理四管齊下,經過不懈的拼搏,實現了城鎮面貌的根本性變化,初步建成了一個集商業、工業、居住、教育等功能完善的、佈局合理的、給排水和電力通訊設施完備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一個有利於生產生活、有利於招商引資的新型城鎮。

*鎮作爲全旗的對外窗口和*市通往*重要的公路大通道,爲發揮中心城鎮的帶動輻射作用,實行“旗鎮兩級”建管並舉,使城鎮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市建設資金的投入也逐年增加。加大規劃管理力度,投資*萬元,完成了*鎮總體修編及中央街詳細規劃,爲城鎮規劃和建設進行了戰略定位。將2014年確定爲“小城鎮建設攻關年”,全面啓動和加快了小城鎮建設。2014年實施小鎮帶動戰略,將中央街改造、“三線”下埋等*項大的建設項目列入全旗重點工程。2014年,更是加大城鎮建設力度,建設集中供熱、二環路等*項工程。2014~2014年,累計完成城鎮建設項目*個,完成投資近*億元。這些城鎮建設項目的實施使城鎮面貌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特別是廣場、兒童公園、文化體育活動中心、行政中心、行政中心廣場、苗圃公園、道路及自來水工程、集中供熱、排水及輸電線路改造等*餘個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新建道路*公里、*萬平方米,住宅小區*多個、*萬平方米,自來水管線*公里,排水管線*米,人行道板*萬平方米,綠化*萬平方米,公園*處面積*萬平方米、廣場*處*萬平方米,小眼網圍封垃圾場*萬平方米、污水氧化處理場*萬平方米、密封式垃圾轉運站*座,拆遷面積*萬平方米,進一步完善了城鎮基礎設施功能,提升了城鎮的品位。

前幾年,成羣的牛“漫步”在鎮區的國道之上,不僅阻塞交通,也成爲*鎮人爲之尷尬的獨特“風景”,生產生活垃圾更是遍佈了大街小巷,居民生產生活環境較差。爲徹底改變這種狀況,*鎮在2014年率先提出人畜分離,制定了《鎮區牲畜管理辦法》,劃定了牲畜禁養區和圈養區,實現禁養區內無牲畜,圈養區內無散放的目標。鎮黨政領導帶領黨員幹部深入全鎮*個居委會、*多個居民小組,逐戶進行調查研究,做居

民思想工作。在遷畜戶的安置上,*鎮制訂了奶牛業發展規劃,新建了*個奶牛小區,實行優惠補貼政策,無償提供電力供應、通訊、修路、打井等基礎建設。爲牲畜搬遷戶免費審批地號*個,減免相關費用*萬元,協調解決貸款*萬元。僅一年多的時間將鎮區禁養區*戶的*餘頭奶牛遷移。

通過經營城市,改善城鎮形象,爲羣衆營造了一個舒適整潔、環境優

美、安定和諧的生活環境。

(三)加強城鎮綜合開發配套建設

在城鎮建設過程中徹底改變過去多頭管理,分散建設的局面,實行“統一規劃,合理佈局,綜合開發,配套建設”的體制,使住宅建設逐步向二三產業用房發展,重點開發商貿小區、居民小區,發揮經濟和社會效益。搞好交通、通訊、排水、綠化等配套設施建設。鎮區長年積水,泥濘不堪,“行路難”成了困擾居民羣衆的一大難題。近年來,*鎮採取公助民集的辦法,多方籌措資金,投資*萬元,共修*條*公里的“便民路”,使各個巷道全部貫通。爲解決鎮區排水問題,實施“排水工程”,建設*延長米地下排水管道,較好地解決了鎮區排水難題。對沿街建築進行綜合改造和粉飾,在廣場、兒童公園、各單位門前種草植樹,綠化面積達*萬平方米;清理中央街兩側*戶洗車房、修理部,新建修理一條街;對商業性牌匾、廣告牌進行專項整治;在鎮區中央街綠化帶種草植樹;中央街兩側鋪設顏色各異、圖案美觀的步道板*平方米。今年還投資*萬元實施道路光亮工程,安裝“五縱八橫”道路網路燈*基,沿中央街兩側的樓房全部安裝了造型各異的飾燈。如今,當你漫步在巴彥庫仁街頭,便會深切感受到這個草原小城路寬了,樓多了,夜亮了,城更綠更美了。

(四)強化管理,抓好城鎮環境整治

“三分建,七分管”。城鎮面貌如何,建設是基礎,管理是關鍵。爲此,我們把加強城鎮管理作爲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建立依法管理約束機制,強化執法隊伍建設,成立*鎮城鎮管理監察大隊,加大執法力度,依法行使職權,全面負責鎮區的管理。以中央街爲重點,實施“淨化、美化、綠化、硬化、亮化”五化工程,開展文明城鎮“三個五工程”。即:鎮區鎮容秩序、市場秩序、交通秩序、公共衛生秩序、食品衛生秩序等五項綜合整治工程;馬路市場管理、街道衛生保潔、鎮容衛生管理、交通秩序整治、門前“四包”責任制落實等五項推進工程;宣傳動員、治理整頓、“雙城”會戰、檢查驗收、總結評比等五項措施。二是對環衛體制進行改革,實行市場化運作,大力推行垃圾袋裝化、容器化管理,實行定點投放和定時收集,推行環衛清掃、保潔、清運承包新體制,組建了*人的義務衛生監督員隊伍,鎮區各單位包片包區負責,形成了長效管理機制。開展“文明城、衛生城”雙城大會戰,組織幹部、職工、學生清理“白色”垃圾,幾年來,累計投入資金*萬元,出動車輛上萬臺次,人員萬餘人次,清運生產生活垃圾*餘萬噸,鎮區環境衛生狀況徹底改觀。三是加強教育引導,增強居民的規劃意識、綠化意識、環衛意識,使居民養成適應中心城鎮要求的新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使居民在參與城鎮管理中接受教育,提高素質,爲實現城鎮的長期有效管理打下了基礎。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規劃滯後,建設質量不高。一是規劃水平不高。僅限於用地佈局的控制,在具體建設項目的選址選點、設計和建設的先後順序上沒有依據。二是缺乏區域性合理佈局。只重視規模的擴張,忽略整體效應的發揮。三是規劃管理薄弱。沒有嚴格按照規劃建設,過分遷就投資者的需求,沒有良好的競爭機制。四是建設質量不高。建築分佈比較零散,普遍爲一樓一底的火柴盒式的房子,缺乏獨特的城鎮文化特色和風格。

2、投入不足,籌資渠道單一。近幾年,*鎮投入小城鎮建設資金雖比前些年有較大幅度增長,但與全市其他城關鎮相比,相差甚遠。其原因主要是:一是信貸支持難。由於在銀行融資的條件十分苛刻,使爭取信貸資金投入舉步維艱。二是個人投資積極性不高。對個人投資缺乏一套完整、合理的機制,導致部分居民改造、建設的積極性不高,顧慮心太大,不願過多投入,難以滿足現代小城鎮建設的需要。三是等、靠、要思想嚴重。小城鎮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居民”等“國家”、“政府”等“上級”、“幹部”等“開發商”的情況。

3、環境欠優,配套政策滯後。一是環境衛生工作起點低,辦法不多,存在“五不暢”,即清理不暢、管理不暢、宣傳不暢、經費不暢、收費不暢,致使環境衛生工作壓力大,整體效能不高,城鎮環境衛生狀況仍未根本好轉。二是小城鎮建設的配套政策不到位。沒有一套完整的,涉及小城鎮建設土地徵用、房屋拆遷、招商引資等方方面面的實施辦法和優惠政策。

4、管理不力,對外形象較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建設、輕管理,重收費、輕服務的現象。部分居民文明素質不高,城鎮意識淡薄,行爲習慣不良,給城鎮管理特別是基礎設施管理和衛生管理帶來難度;城鎮綜合執法人員較少,管理執法難度大,小商小販仍沿街叫賣,居民仍亂搭亂建、過往車輛仍亂停亂放,行人對廣場、公園及路燈等公共基礎設施仍隨意毀壞。

三、幾點建議

1、抓認識,創新經營理念,明確整體工作思路。一要強化領導,在實幹上下功夫。要按照旗委、旗政府部署,進一步強化相應的領導班子和辦事機構,可成立規劃協調、拆遷安置、工程實施、綜合整治和文明城鎮建設五個工作組,重點抓好環境衛生整改,分設宣傳報道、監督檢查、經費保障等專項推進組,制定專項工作方案,細化分解工作任務,整體推進,最終形成領導謀劃小城鎮建設,幹部思索小城鎮建設,羣衆支持和參與小城鎮建設的良好氛圍。二要更新觀念,在發展上下功夫。要把小城鎮建設擺到與工業、農牧業發展同等重要的戰略地位來抓,作爲全鎮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來抓。要充分利用*鎮的區域、交通和資源優勢,與培育城鎮市場相結合,與招商引資相結合,與發展全鎮經濟相結合,把其建成*的衛星城鎮、草原觀光城鎮、生態旅遊城鎮和商貿流通中心。三要落實規劃,在特色上下功夫。要按照“合理佈局,有利發展,產業互動,突出特色”的原則來具體落實規劃,把規劃細化到塊、到點,並引導業主和居民在建設上突出規模和檔次,形成具有深刻內涵、獨具特色的小城鎮。

2、抓機遇,發揮經濟優勢,做大做強全鎮經濟。緊緊抓住全旗小城鎮建設重點城關鎮和*國道改造升級建設等機遇,立足實際發揮中心城鎮的經濟集聚功能和社會服務功能,因地制宜發展經濟,培育骨幹項目支撐小城鎮發展,增添小城鎮建設的活力和後勁。一是抓好*鎮工業建設。繼續做好重點項目的跟蹤服務工作,增強主動服務、超前服務、全程服務意識,落實黨政領導聯繫項目責任制,着重抓好***、***、***、**、**等重點項目建設,壯大產業,壯大財力,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二是加快農牧業產業化建設。加快*奶業基地和*奶源科技示範基地奶牛產業規模化、集約化進程,做大*羊育肥、出口創匯蔬菜等農牧業優勢產業基地,促進*畜產品加工企業達產達效,提升產業品位和效益。引導城鎮居民調整產業結構和養殖結構,大力發展獺兔、貂、鵝、雁等特色養殖業,加快人畜分離進程,使特色養殖成爲城鎮居民增收的亮點。三是抓好市場建設。充分發揮農貿市場的作用,利用區位優勢,靠市場牽動和活躍城鎮經濟,把*鎮建成周邊蘇木鎮的物資集散地。

3、抓載體,創新投入機制,確保建設資金投入。堅持自力更生,自我發展的原則,建立政府投入、部門投入和招商引資投入等多元化投入機制。一是政策引導。大力推進*鎮基礎設施建設的市場化進程,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鼓勵企業、個人及外商以各種方式參與建設、經營和管理。二是經營生財。樹立經營城市理念,搞好分區規劃、控制性詳規和修建性詳規,既確保城鎮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城市經營工作的有序開展,又對城鎮的發展方向、功能分區、公用設施和重點建設等進行科學明確的定位。把幾個市旗重點企業的生活區納入規劃,鼓勵境內企業和重點項目投資興建辦公樓、生活區,擴張城鎮規模,爭取更多的資金投入。三是部門支持。以工代賑、建設、交通、水利、扶貧等相關部門要積極支持*鎮小城鎮建設;金融機構應安排部分專項貸款扶持小城鎮建設。

4、抓改革,兌現優惠政策,調動居民建設積極性。儘快出臺經營小城鎮建設的配套政策。既結合上級政策,又根據本鎮實際,及時制定房屋拆遷政策,降低小城鎮建設成本;制定小城鎮管理政策,切實優化巴鎮對外形象;制定優惠的投資政策,並對有收益的基礎設施,如供水、垃圾、污水處理等,實行有償使用,調動業主參與積極性,提高投資回報率。

5、抓管理,增強發展活力,推進城鎮健康發展。一是搞好規劃管理。認真抓好*鎮城鎮二輪規劃修編,強化精品意識,突出小城鎮的品味和特色,做到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二是抓好城鎮管理。加強對城鎮居民的思想教育、文化教育、法制教育,引導他們用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改造和規範自己的言行及生活習慣。加強小城鎮環境和治安工作,採取強有力措施,集中力量對小城鎮的環境面貌和社會治安進行綜合治理,克服髒、亂、差現象,保證城鎮面貌和社會秩序穩定,發揮好*鎮在小城鎮建設中的示範作用。

總之,經過近年來的努力,*鎮的小城鎮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先進城關鎮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今後,我們將進一步制定加快中心城鎮建設的政策和措施,加大投入,加快推進*鎮小城鎮建設進程,推動小城鎮建設再上新水平。

第四篇: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

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

小城鎮,特別是鄉鎮政府所在地的小城鎮,是農村區域性的經濟、文化、政治、教育、貿易中心。它把廣大的農村與大中城市連接起來,不僅帶動了農村的發展,而且也有力的支撐着大中城市的繁榮。加快小城鎮向城市化轉型對廣大農村、對中小城市的發展都有重大意義。靖邊縣東坑鎮作爲榆林市第一大鎮,近年來,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熱潮中,積極進取打造 “西北蔬菜第一鎮”。針對東坑鎮農業我們進行了調查。

一、小城鎮建設概況

㈠調研範圍及小城鎮概況

1.小城鎮調研範圍

東坑鎮管轄範圍19個行政村和172個村小組。

2.人口及資源基礎資料

鎮域總面積52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0.668萬畝,水地15萬畝,3000畝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園區。總人口45744人。

3.主要“一村一品”農業

初步形成了東勝村的拱棚蔬菜、毛團村的生豬養殖、陸家山白絨山羊養殖、三岔區五村委小雜糧種植,伊當灣夏洋芋種植,小橋畔奶牛良種繁育,黃家峁王夥場棚栽蔬菜種植等一村一品專業種植。

4.主要企業

孕育華興肉聯廠、寶爾康綠色乳業有限公司,蔬菜脫水廠,遠特沙漠礦泉水,康爾福蕎麥方便麪廠等22個私營企業

5.主要交通道路情況

公路村村通,村級柏油路總長226千米。

6.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情況

教育機構:幼兒園2個,共有幼兒506人;國小24個,在校學生1452人;初級中學1個,在校學生2417人。

醫療設施:醫院1個,可容納40位病人;村衛生站19個。

商業金融:信用所1個;保險機構2個,全民保險。

集貿設施:集貿市場2個。

㈡重點發展一村一品典範——伊當灣

1、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狀況

伊當灣村位於靖邊縣東坑鎮北2公里處,距青銀高速公路3公里,總土地面積52平方公里,屬風沙草灘區。全村共有15個村民小組,1020戶,5029人,勞動力2100人。有耕地27000畝(全部爲水地),林地7萬畝。村內供水、供電、通信、交通等各項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程控電話、移動電話的覆蓋率達到98%。

2、農業產業發展狀況

伊當灣村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近年來,加大了農業設施建設投入,農業生

產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目前,全村人均水地達5畝。2014年全村馬鈴薯種植佔耕地面積的60%,玉米種植佔30%,蔬菜種植佔10%。全村羊子存欄28000只,生豬存欄8000頭。農業總產值達39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000元。

3、主導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村堅持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壯大發展優勢特色產業爲主線,因地制宜,發展馬鈴薯種植,特別是根據市場需求,大面積種植夏馬鈴薯。2014年全村馬鈴薯種植面積達14000畝(其中夏馬鈴薯種植面積爲12014畝),人均種植馬鈴薯3畝,品種主要以優質脫毒紫花白爲主,畝產3000公斤左右,畝均收入達1800元。馬鈴薯收入佔農民純收入的60%,馬鈴薯已成爲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一村一品”的產業格局正在形成。

二、東坑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規劃滯後管理混亂重複建設

部分大棚規劃不合理,甚至在建設中拆除重新建設;產田規劃前後矛盾,導致農民手忙腳亂。

2.管理機構效率差科技投入少

東坑鎮組建了農副產品專業協會,分設了洋芋專業協會、蔬菜專業協會、羊子專業協會。但工作人員素質低在生產實際當中發揮的作用不大。不能很好的帶農民治福。相關農業科技投入水平低

3.財力匱乏制約農業的發展

科技興農一項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事業。單一的政府投資興農很難有效發展當地成爲蔬菜大鎮。

4.配套扶植政策有限

相關政策落實不到位,扶植配套政策不多,上級資金配套力量太弱。空帽子,形象工程存在。

5.企業帶動效果不明顯

入鎮企業規模小、數量少,不能形成經濟帶動作用。企業入住鎮區是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改善當地基礎設施的有效方式。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幾乎沒有形成規模大企業,而且大部分是私營企業,融資方式匱乏,發展速度緩慢。

6.信息閉塞

鎮領導單靠外出引來少數定單,指導農民種植蔬菜,使得種植方向受到侷限,不能適時適應市場,農民抗風險能力差。

三、東坑鎮建設的幾點建議

1. 規劃取向要高瞻遠矚

小城鎮建設,不僅是一項部門性的業務工作,而且是一項關係全局的經濟、社會工程。制定規劃,觀念要新,思路要寬,眼光要遠,堅持前瞻性與可操作性的有機統一。整個規劃必須確立“高起點一步到位,量力而行分步實施”的指導思想,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中,處理好近期與遠期,生產與生活,經濟發展與環保土管等方面的關係,使小城鎮建設與市場流通,社會設施,

住宅區域及公用事業等兼顧起來。通過規劃,確定不同的城鎮化模式和重點,突出特色產業。特別要按照循序漸進、節約土地、集約發展、科學佈局的原則,對諸如城鎮用地、功能分區及人口布局、規模,產業發展及空間安排,資源需求與配置,交通組織和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工作,都要整體考慮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要求,以便實現跨行政區域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然而作爲農業大鎮的東坑鎮大部分村莊規劃不合理,幾乎沒有形成集體居住的新農村,對土地資源造成極大的浪費。要真正實現城區與鎮區的城鄉一體化,就要把更大區域內的鎮區居民點、產業佈局、基礎設施網絡同城市作爲整體進行統一規劃和建設。

2.提高科學務農、科技興農

一方面加強基層村莊農業科技教育和科普知識的宣傳,改變傳統靠天吃飯的務農理念。另一方面加強對一村一品中部分農民的培訓,增加個別優秀農民到外地學習,實地考察的,與外界進行農業經驗交流。

3.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

堅持走市場運作,多元投入的經營的道路。一是抓住國家重視“三農”問題的機遇,積極向上爭取加快東坑鎮發展步伐。二是把國有土地資產和公共基礎設施有償推向市場,實現土地收益最大化。三是爭取科研機構進駐東坑鎮,爭取科學試驗田的進一步發展。

4.配套相應扶植政策

一村一品建設離不開政府觀念的轉變以及相應的引導、支持。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並配套相應扶植一村一品建設的優惠政策,鼓勵一村一品建設基礎設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5.走企業帶動戰略

企業的發展不但可以繁榮地方經濟的發展,還可以增加當地財政稅收,通過稅收可以改善基礎設施、提高居民收入等,從而帶動當地經濟的全面發展。所以,東坑鎮可以發展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特別是發展當地企業上下工夫,壯大東坑鎮的經濟實體,帶動全鎮的發展。

6.廣開信息渠道合理引導產銷

信息閉塞導致農民盲目種植,產品積壓, 供求矛盾突出,不能適時適應多變的市場。政府應廣開渠道,實地考察,尋求定單,通過互聯網,農展會等多渠道確保農民收入穩定,給農民吃定心丸。

總之,在東坑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中,應該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注重實效,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爲目標,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和信息渠道建設,完善農業鎮功能,把東坑鎮建設成爲經濟繁榮、佈局合理、設施配套、功能健全、環境整潔、具有較強輻射能力的農村區域性經濟文化中心。

第五篇:加快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

加快小城鎮建設,造就市區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新型城鎮體系,是推進我市城鎮化進程,帶動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措施,這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需要認真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最近,我們圍繞這個問題,先後到七處鄉鎮進行了調查研究。

調查中,既看到了我市小城鎮建設快速發展的好形勢,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引發了一些思考。綜述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幾年來,我市十分重視小城鎮建設,通過科學規劃、突出重點、以點帶面、分類指導、整體推進措施,努力推進農村城鎮化,城鄉一體化,增強小城鎮內涵,提高小城鎮品位,塑造小城鎮特色,加快了構築農村新型城鎮體系步伐。

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大了小城鎮建設工作力度。加快小城鎮建設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是調整我市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突破口”。爲搞好小城鎮建設,市委、市府出臺了《關於加快城市化進程的意見》,確定了發展目標,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構築起我市小城鎮建設的總體框架,即突出三個中心(昌城、枳溝、皇華),發展七個重點(呂標、賈悅、石橋子、朱解、相州、百尺河、辛興),以此輻射帶動全市城鎮化水平的全面提高。市裏專門成立了小城鎮建設領導小組,吸收建委、土地、民政、公安、計委、財政、農業、金融等部門參加,具體負責小城鎮建設的協調指導工作,各鄉鎮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把小城鎮建設納入了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了對小城鎮建設的組織領導。林家村鎮通過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作出了關於進一步加快小城鎮建設的決議,統一了全鎮上下的認識,增強了加快小城鎮建設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昌城鎮通過選樹“十大典型”現身說法,在全鎮形成了人人想城建、人人議城建、人人爭進鎮的良好局面。

(二)注重編制規劃,促進了小城鎮建設健康有序發展。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是建設小城鎮、經營小城鎮、發展小城鎮的重要基礎。它既關係當前,更影響長遠。這個問題已越來越被各級領導所重視。近年來,各鄉鎮按照“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的原則,開始運籌新一輪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並建立起規劃設計統一評審制。昌城鎮聘請省市有關部門的專家,經實地考查論證,制定了“沿河拓展,順路延伸,依託優勢,重建五區”的小城鎮建設規劃,保證了規劃的科學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枳溝、昌城、皇華、相州等鄉鎮成立了小城鎮建設管理委員會,制定了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辦法,認真實施“一書兩證”制度,使小城鎮規劃建設日趨規範。

(三)因地制宜,開拓了小城鎮建設的新路子。各鄉鎮緊緊圍繞市委、市府提出的“加快小城鎮建設,推進農村城市化進程”的總體思路,結合本鎮特點,廣開門路,各唱各的“拿手戲”。突出體現在“四個結合”上:一是小城鎮建設與發展鄉鎮企業相結合。昌城鎮以鄉鎮企業爲啓動點,引導鄉鎮企業向小城鎮集中,實行聯片發展,形成得利斯食品加工區、道口重工業區,既節省土地資源,又便於污染治理。二是小城鎮建設與發展市場相結合。枳溝、相州兩鄉鎮,牢牢抓住交通便利這一有利條件,充分發揮市場具有輻射力大,吸納力強,集散度高的特點,依靠市場帶動了小城鎮建設的發展。三是小城鎮建設與發展外向型經濟相結合。林家村鎮開發建成了佔地200多畝的外商投資工業園區,吸引外資建成了兩處工藝品龍頭企業,年產值達5200萬元,在周圍帶起了一個三產開發區。四是小城鎮建設與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相結合。昌城鎮集聚60多家民辦和個體私營企業到鎮區經營,轉移農村勞動力1.5萬名,經濟總收入佔全鎮的70%以上,壯大了小城鎮建設的規模,拉動了全鎮的經濟增長。

(四)制定政策,促進了小城鎮建設上規模。在小城鎮建設過程中,各鄉鎮本着放水養魚、欲取先予的原則,結合實際制定了一些優惠政策,鼓勵引導二、三產業向小城鎮集中,加快了小城鎮的開發建設。相州鎮規定,對進鎮建房經商農民,免交鎮政府統籌費和村提留;對在小城鎮新上的工商項目,鎮裏給予最優惠待遇等。這些優惠政策,激發了農民向小城鎮集中的積極性,促進了小城鎮建設的快速膨脹。

(五)強化管理,營造了小城鎮發展的良好環境。在制定優惠政策的同時,小城鎮的管理得到進一步加強,就“三個中心鎮”管理情況看,主要呈現三個特點:一是完善了管理制度。分別制定了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辦法、環境衛生管理辦法等規範性文件,使小城鎮管理初步納入規範化軌道;二是加強了建設管理。本着合理佈局,有序開發的原則,嚴格建設程序,從批地到設計、建築、裝璜實行“一條龍”管理,高起點、高標準建設小城鎮。三是加強了環境治理。枳溝鎮組建了環衛所,負責整個鎮區街道的環境衛生,先後投資60餘萬元,上了叉車、翻斗車,增設了50多個生活垃圾箱,改善了鎮區的環境衛生;各地還不斷加大對小城鎮的治安管理力度,爲小城鎮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調查情況看,各鄉鎮在小城鎮建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但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認識上有差距。突出表現在:有些地方還沒有把小城鎮建設擺到應有的戰略位置,廣大幹部羣衆對小城鎮建設在促進農村改革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認識不足。有的鄉鎮因缺資金對搞好小城鎮建設存有畏難情緒,缺少發展新思路,造成工作被動;個別鄉鎮關起門來搞建設,難以形成大開放、大發展的格局;有些地方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爲,缺少長遠眼光,制約了小城鎮建設上檔次、上水平。

更多調查 報告專題

辭職報告專題

本站範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