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公共氣象服務調研報告多篇

公共氣象服務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突出特色公共氣象服務狀況調研報告

突出特色公共氣象服務狀況調研報告

公共氣象服務是指氣象部門使用各種公共資源或公共權力,向政府決策部門、社會公衆、生產部門提供氣象信息和技術的過程。

一、前言

發展公共氣象服務,是中國氣象局黨組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國務院3號文件和國辦49號文件精神,總結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特色氣象事業發展改革的經驗而提出的戰略任務,是防禦和減輕氣象災害、應對氣候變化和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是氣象部門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職能的有效途徑,是增強氣象服務在整個氣象業務中主導地位、實現氣象綜合實力整體躍升的必由之路。

大力發展公共氣象服務,不僅是黨和政府以及廣大人民羣衆對廣大氣象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是我們氣象部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我們作爲發展公共氣象服務的促進者和實踐者,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和“提高公共氣象服務能力,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目標,切實轉變作風,不斷提高公共氣象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二、調研方法

1、時間:4月21日—5月5日

2、地點:市氣象臺、市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懷寧縣氣象局、嶽西縣氣象局

3、調查對象:在職職工及外聘人員

4、調研方法:座談會與發放調查問卷

5、分析方法: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通過調研發現我市氣象事業發展面臨着不少突出的問題。一是氣象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與防災減災的需求不相適應,災害性預報的準確率不高,特殊天氣預報能力很弱,氣象服務產品單一,專業服務產品精細化嚴重不足,服務缺乏針對性;二是氣象現代化體系中業務、創新、人才三者不平衡,科研與業務服務不結合、人才結構與工作實際不適應,各個方面優秀人才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弱,氣象科研實際應用不夠;三是受區域經濟、業務量、人員現狀和歷史原因影響,職工待遇與工作不一致,重點項目在爭取地方支持力度不夠,地方政府投入嚴重不足,一些縣局多年地方支持沒有變化,縣局氣象事業發展不平衡。

(二)建議

繼續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以服務需求爲牽引,大力推進三個體系建設,加快氣象現代化建設,增強公共服務能力,提高災害性天氣監測和預報服務能力,不斷拓展業務和服務領域。

1、抓好現代氣象業務體系建設,突出雷達工程

發展現代氣象業務體系是提升服務水平、業務能力的正確方式和有效途徑。要以公共氣象服務爲引領,以氣象預測預報爲核心,以綜合氣象業務爲基礎,加快現代氣象業務體系建設步伐。

要完善決策氣象服務和公共氣象服務流程、服務規範,質量考覈和效益評估,提高公衆氣象服務的精細化水平。深入開展政策性農業氣象保險氣象服務,逐步建立城鄉規劃、重大工程建設氣候可行性論證工作和制度,加強交通、旅遊、電力專業氣象服務能力。要改進和完善以數值預報產品爲基礎的中短期精細化預報技術方法,提高降水預報水平,預報成績要達全省較前水平;加強短時臨近預報,完善業務值班、預警發佈等制度,加強重要天氣過程預報技術總結分析;加強規範化建設,編制業務手冊,服務手冊,技術要規範,使每個業務人員都能很好地掌握地方天氣特點進行鍼對性服務。

堅持加快氣象現代化建設不動搖,提高氣象的裝備水平。要全力以赴抓好全國布點的_____新一代天氣雷達建設,雷達樓要確保20xx年底前達到基本運行,確保工程建設質量,氣象新區建設要同步進行。進一步加強專業氣象觀測站點建設,進一步做好望江、宿松風能觀測及資料整理分析,爭取省局在我市高速幹線,佈設包括能見度自動探測項目的多要素自動氣象站。全面升級建設縣級dvb-s數據接收系統,進一步發揮業務監控系統的作用。落實裝備保障“三級管理、二級維修”業務工作體制改革,市保障中心要實質性開展工作,建立健全自動氣象站、區域氣象站的巡查、巡檢、校標、維修等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積極探索和建立氣象觀測業務信息化管理系統,對氣象站歷史沿革、觀測環境等進行信息化管理。要繼續抓好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和改善,年內專項規劃要全面完成,對環境無法改善的縣局要爭取地方政府支持,進行站址遷移。

2、繼續提高業務管理水平,突出保證基礎業務質量穩定

繼續加強規範化建設,提高工作效率;繼續加強規章制度執行,提高服務意識,強化責任感;繼續加強學習和崗位練兵,練好基本功。抓好日常儀器巡視維護、觀測發報、報表審覈、網絡維護等關鍵環節,繼續完善基礎業務流程,搞好質量控制;建立業務管理員臺站聯繫制度。每個業務管理員聯繫1-3個臺站,負責所聯繫臺站的業務指導和運行監控;建立全市業務質量分析會制度,監網科每月召開一次有分管領導參加的全市業務質量分析會,對前期業務運行情況進行分析,對下一步業務工作進行部署。切實保證地面測報、高空探測、農業氣象業務質量的穩定,保證區域自動站、特種觀測 、網絡傳輸等考覈達到目標要求。

弘揚我市基礎業務工作優良傳統,提高管理水平。組織制定和完善綜合氣象觀測業務急需的規範標準,積極研究開發市縣氣象業務服務系統平臺。繼續完善臺站監測網絡業務應急預案。加強探測業務及保障人員的業務技能培訓。進一步規範預警信息發佈,災情直報流程及制度。健全應急響應機制,落實氣象災害應急隊伍,加強預案演練,全面增強氣象災害應急處置能力。制定相關應急預案,適時開展應急演練。進一步做好區域站的評估和優化工作,完善區域站網布局。加強區域站的巡視、維護和維修,提高區域站資料的可靠性。

3、繼續抓好氣象服務,突出氣象防災減災

做好氣象防災減災是黨和國家對氣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_____市政府對氣象工作的需求,我們必須牢牢把握,面向民生、面向生產、面向決策,全力以赴做好氣象服務工作。以“一年四季不放鬆,一個過程不放過”爲宗旨,努力實現氣象服務“無所不在,無微不至”,做到服務準確、及時、優質、高效,切實當好決策氣象參謀。

要始終堅持以需求爲牽引,全面做好各項氣象防災減災工作。始終堅持把氣象服務放在氣象工作的首位,秉承氣象工作爲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服務的根本宗旨。毫不放鬆地抓好氣象防災減災工作,始終把防禦和減輕氣象災害、切實提高災害性天氣預報預測準確率作爲提升氣象服務水平的首要任務。重點加強災害性天氣事件的會商分析,做好災害性、關鍵性、轉折性重大天氣預報和趨勢預測工作。切實加強汛期氣象服務,全力做好重大社會活動氣象保障,進一步提高氣象災害預警時效性和主動性。發揮氣象災害的監測系統效益,拓展預警時空。提高科研與業務結合能力,促進內在質量的穩定提高。

加強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災害調查,逐步建立多部門聯動防災減災協調機制。加強雷電防護氣象服務,積極做好國家農村中國小雷電防護項目;加快人影作業裝備升級,抓住中央財政投資機遇,各縣(市)局積極爭取地方配套資金,完成火箭人工增雨配備。

4、加強爲“三農”服務,突出特色服務

把服務“三農”作爲氣象落實三中全會精神重要舉措,提高災害性天氣監測預警水平,着力增強農村氣象災害預警接收能力。提升氣象信息和農村綜合經濟信息服務能力,建立和完善氣象協理員隊伍,強化農村氣象服務公益化。推進和實施安徽省《糧食增產氣象服務工程》,爲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服務。加強農業氣象業務能力建設,促進農業氣象預測預報和災害預警等技術發展。加強農業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可持續發展服務。

豐富我市爲農服務手段,同時積極參加全省農業氣象科研交流。加強農業氣象災害監測評估預警和病蟲害氣象服務。加強森林火險等級氣象預報服務。以農網、先鋒網或政務網爲依託,全面實施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建設,加強農村氣象信息員(協理員)隊伍的建設、管理和培訓,使氣象信息員成爲氣象信息通訊員、氣象災害預報與警報接收傳播員、氣象災情收集報告員,

鄉鎮自動站日常巡視和維護管理員。繼續加強對農村國小氣象災害防禦知識教育,探索對不發達地區信息傳輸途徑。

5、加強科技服務,突出部門合作和社會管理

突出強化部門合作,重點做好氣候可行性論證和影視服務的拓展工作。要不斷拓展氣象影視服務資源,在縣級力爭不少於2個頻(次),探索開展網絡氣象影視和手機氣象影視服務項目。逐步完成市帶縣製作電視天氣預報節目業務,推動建立市縣廣告集約經營機制。要積極培育氣候可行性論證依託氣象業務和科技優勢的新項目。按照《氣象法》和《氣候可行性論證管理辦法》(中國氣象局第18號令)的規定和要求,加大投入,提高氣候可行性論證的科技含量;加強市縣配合,勇於承擔重大論證項目;與發展改革、建設、規劃等部門建立合作機制,推動氣候可行性論證納入規劃或者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審查內容。加強與環保等部門的合作,加大大氣環境評價工作的力度,推進環境氣象服務,包括風能、太陽能等氣候資源和綠色能源應用服務,積極培育新的科技服務增長點。

突出強化社會管理職能,要繼續加強地方氣象規章建設,依法履行氣象信息發佈、防雷安全、氣球施放安全、氣候可行性論證、氣象防災減災等社會管理職能。重點要發展防雷技術服務和信息服務工作。加強與職能部門合作,依法加強防雷社會管理,進一步規範防雷安全檢測、雷擊風險評估、防雷圖審、跟蹤檢測、防雷工程管理、竣工驗收等防雷各項管理、業務、檢測和工程服務,加強全社會,特別是農村、學校、社區、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的防雷減災宣傳教育,推進城市社區和鄉村的防雷技術性服務。推動雷擊風險評估和雷電災害調查鑑定工作,體現氣象高科技含量,不斷拓展防雷技術服務新領域。

6、加強氣象人才體系建設,突出優秀人才的培養

繼續重視和加強氣象人才隊伍的建設,發揮人才對支撐氣象業務科技發展的主導性作用,不斷增強氣象事業發展後勁。努力爲專業技術人員創造成長、成才條件,引導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省內外學術交流,在科研業務實踐中不斷提高發展現代氣象業務的自主創新能力。認真做好科技帶頭人、中青年科技骨幹、青年科技新秀的選拔推薦工作;加強首次設崗聘用後的管理考覈工作,建立健全相應的崗位考覈辦法,建立崗位考覈檔案;不斷完善對中青年科技骨幹、青年科技新秀、高級職稱崗位的業績評價。通過錄用和選調的途徑,進一步充實業務隊伍,加大業務崗位培訓力度,健全完善新進人員崗前考覈、上崗資格審覈以及培養工作。

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切實提高領導能力。繼續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加快培養選拔德才兼備的優秀年輕幹部。更加關注年輕幹部的思想品德修養和科技素養的提高,注意在最需要的崗位上磨練、培養和選拔後備幹部。要通過調整,使科級領導班子結構有改善,知識水平、業務能力有明顯提高,形成一支知識層次較高,年齡、專業結構合理,具有創新活力和發展潛力的科級幹部隊伍。

繼續合理控制隊伍總量,提高氣象職工隊伍整體素質。編制內外氣象職工總量都要合理控制,聘用人員素質能力要符合崗位要求,聘用程序要符合有關法規。市縣級業務單位新進人員必須具備大氣科學及相關專業背景的本科以上人員,外聘人員必須符合外聘人員管理辦法規定身份。積極探索充滿活力的人員流動機制,加大市局專業技術空缺崗位從縣(市)氣象部門擇優選拔聘用力度;市局機關要進一步補充有業務工作經歷素質優秀的管理人員,注重從氣象事業單位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依照公務員法以及公務員調任規定,通過調任的方式補充到市局機關擔任科級領導職務。要繼續加強編制外用人管理,充分發揮各類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7、加強基層臺站建設,突出市縣一體發展

全面落實《安徽省氣象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基層臺站工作實施意見暨20xx年行動計劃》,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進“一流臺站”建設。利用現代通訊技術實現一體化、網絡化綜合管理和遠程監控,進一步完善市縣一體綜合管理,全面規範科技服務管理,實行合同、申報網絡遠程控制,加強綜合預算,解決“縣財市管”的問題,理順資金收支關係。

一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桐城業務樓裝飾和整體改造年內必須完工;切實推進樅陽新址建設,年內要達到基本完工要求;潛山觀測場搬遷要有整體改善規劃,年內要完成土地辦證及項目可行性論證,隨時做好項目申報;宿松、太湖完成綜合改善掃尾工作。二是按照省局20xx年加強縣局十件實事,根據本單位實際切實做好落實,特別對要爭取省局支持的有關單位和縣局要做好對接。三是縣財市管要嚴格按照市局財務部門要求,加強綜合預算和分類覈算,建立相應帳戶和賬套,在實踐中完善中央帳套、地方帳套、科產事業帳套、科產企業帳套覈算,堅決杜絕一個戶頭一本帳,完善和全力推進“縣賬市管”具體操作方法。四是充分發揮科技服務平臺的作用,實行科技服務管理網絡化管理,《科技服務綜合管理平臺》投入日常業務運行並完善細化,重點加強合同管理,流程管理,財務公開;加強科技服務項目成本控制,增收節支;加大科技服務督查檢查監督力度,通過平臺完善對市及各縣科技服務各項目流程、合同、財務的監管,確保科技服務穩定健康發展。要加強科技服務資金的分類覈算,規範管理,提升綜合預算和綜合管理水平。五是積極探索市縣工作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實現共同發展。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必須要突出實踐特色,充分發揮基層在公共氣象服務引領氣象事業科學發展的創新精神,積極探索公共氣象服務的體制機制和具體措施,全力推進氣象事業的科學發展。

【第2篇】氣象部門突出特色公共氣象服務狀況調研報告

公共氣象服務是指氣象部門使用各種公共資源或公共權力,向政府決策部門、社會公衆、生產部門提供氣象信息和技術的過程。

一、前言

發展公共氣象服務,是中國氣象局黨組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國務院3號文件和國辦49號文件精神,總結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特色氣象事業發展改革的經驗而提出的戰略任務,是防禦和減輕氣象災害、應對氣候變化和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是氣象部門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職能的有效途徑,是增強氣象服務在整個氣象業務中主導地位、實現氣象綜合實力整體躍升的必由之路。

大力發展公共氣象服務,不僅是黨和政府以及廣大人民羣衆對廣大氣象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是我們氣象部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我們作爲發展公共氣象服務的促進者和實踐者,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和“提高公共氣象服務能力,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目標,切實轉變作風,不斷提高公共氣象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二、調研方法

2、地點:市氣象臺、市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懷寧縣氣象局、嶽西縣氣象局

3、調查對象:在職職工及外聘人員

4、調研方法:座談會與發放調查問卷

5、分析方法: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通過調研發現我市氣象事業發展面臨着不少突出的問題。一是氣象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與防災減災的需求不相適應,災害性預報的準確率不高,特殊天氣預報能力很弱,氣象服務產品單一,專業服務產品精細化嚴重不足,服務缺乏針對性;二是氣象現代化體系中業務、創新、人才三者不平衡,科研與業務服務不結合、人才結構與工作實際不適應,各個方面優秀人才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弱,氣象科研實際應用不夠;三是受區域經濟、業務量、人員現狀和歷史原因影響,職工待遇與工作不一致,重點項目在爭取地方支持力度不夠,地方政府投入嚴重不足,一些縣局多年地方支持沒有變化,縣局氣象事業發展不平衡。

7

(二)建議

繼續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以服務需求爲牽引,大力推進三個體系建設,加快氣象現代化建設,增強公共服務能力,提高災害性天氣監測和預報服務能力,不斷拓展業務和服務領域。

1、抓好現代氣象業務體系建設,突出雷達工程

發展現代氣象業務體系是提升服務水平、業務能力的正確方式和有效途徑。要以公共氣象服務爲引領,以氣象預測預報爲核心,以綜合氣象業務爲基礎,加快現代氣象業務體系建設步伐。

要完善決策氣象服務和公共氣象服務流程、服務規範,質量考覈和效益評估,提高公衆氣象服務的精細化水平。深入開展政策性農業氣象保險氣象服務,逐步建立城鄉規劃、重大工程建設氣候可行性論證工作和制度,加強交通、旅遊、電力專業氣象服務能力。要改進和完善以數值預報產品爲基礎的中短期精細化預報技術方法,提高降水預報水平,預報成績要達全省較前水平;加強短時臨近預報,完善業務值班、預警發佈等制度,加強重要天氣過程預報技術總結分析;加強規範化建設,編制業務手冊,服務手冊,技術要規範,使每個業務人員都能很好地掌握地方天氣特點進行鍼對性服務。

堅持加快氣象現代化建設不動搖,提高氣象的裝備水平。要全力以赴抓好全國布點的_____新一代天氣雷達建設,雷達樓要確保2022年底前達到基本運行,確保工程建設質量,氣象新區建設要同步進行。進一步加強專業氣象觀測站點建設,進一步做好望江、宿松風能觀測及資料整理分析,爭取省局在我市高速幹線,佈設包括能見度自動探測項目的多要素自動氣象站。全面升級建設縣級dvb-s數據接收系統,進一步發揮業務監控系統的作用。落實裝備保障“三級管理、二級維修”業務工作體制改革,市保障中心要實質性開展工作,建立健全自動氣象站、區域氣象站的巡查、巡檢、校標、維修等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積極探索和建立氣象觀測業務信息化管理系統,對氣象站歷史沿革、觀測環境等進行信息化管理。要繼續抓好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和改善,年內專項規劃要全面完成,對環境無法改善的縣局要爭取地方政府支持,進行站址遷移。

2 3 4 5 6 7

2、繼續提高業務管理水平,突出保證基礎業務質量穩定

繼續加強規範化建設,提高工作效率;繼續加強規章制度執行,提高服務意識,強化責任感;繼續加強學習和崗位練兵,練好基本功。抓好日常儀器巡視維護、觀測發報、報表審覈、網絡維護等關鍵環節,繼續完善基礎業務流程,搞好質量控制;建立業務管理員臺站聯繫制度。每個業務管理員聯繫1-3個臺站,負責所聯繫臺站的業務指導和運行監控;建立全市業務質量分析會制度,監網科每月召開一次有分管領導參加的全市業務質量分析會,對前期業務運行情況進行分析,對下一步業務工作進行部署。切實保證地面測報、高空探測、農業氣象業務質量的穩定,保證區域自動站、特種觀測、網絡傳輸等考覈達到目標要求。

弘揚我市基礎業務工作優良傳統,提高管理水平。組織制定和完善綜合氣象觀測業務急需的規範標準,積極研究開發市縣氣象業務服務系統平臺。繼續完善臺站監測網絡業務應急預案。加強探測業務及保障人員的業務技能培訓。進一步規範預警信息發佈,災情直報流程及制度。健全應急響應機制,落實氣象災害應急隊伍,加強預案演練,全面增強氣象災害應急處置能力。制定相關應急預案,適時開展應急演練。進一步做好區域站的評估和優化工作,完善區域站網布局。加強區域站的巡視、維護和維修,提高區域站資料的可靠性。

3、繼續抓好氣象服務,突出氣象防災減災

做好氣象防災減災是黨和國家對氣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_____市政府對氣象工作的需求,我們必須牢牢把握,面向民生、面向生產、面向決策,全力以赴做好氣象服務工作。以“一年四季不放鬆,一個過程不放過”爲宗旨,努力實現氣象服務“無所不在,無微不至”,做到服務準確、及時、優質、高效,切實當好決策氣象參謀。

1 ,盡在本站範文網。

【第3篇】落實科學發展觀發展公共氣象服務調研報告

落實科學發展觀發展公共氣象服務調研報告

公共氣象服務是指氣象部門使用各種公共資源或公共權力,向政府決策部門、社會公衆、生產部門提供氣象信息和技術的過程。

一、前言

發展公共氣象服務,是中國氣象局黨組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國務院3號文件和國辦49號文件精神,總結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特色氣象事業發展改革的經驗而提出的戰略任務,是防禦和減輕氣象災害、應對氣候變化和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是氣象部門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職能的有效途徑,是增強氣象服務在整個氣象業務中主導地位、實現氣象綜合實力整體躍升的必由之路。

大力發展公共氣象服務,不僅是黨和政府以及廣大人民羣衆對廣大氣象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是我們氣象部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我們作爲發展公共氣象服務的促進者和實踐者,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和“提高公共氣象服務能力,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目標,切實轉變作風,不斷提高公共氣象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二、調研方法

1、時間:4月21日—5月5日

2、地點:市氣象臺、市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懷寧縣氣象局、嶽西縣氣象局

3、調查對象:在職職工及外聘人員

4、調研方法:座談會與發放調查問卷

5、分析方法: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通過調研發現我市氣象事業發展面臨着不少突出的問題。一是氣象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與防災減災的需求不相適應,災害性預報的準確率不高,特殊天氣預報能力很弱,氣象服務產品單一,專業服務產品精細化嚴重不足,服務缺乏針對性;二是氣象現代化體系中業務、創新、人才三者不平衡,科研與業務服務不結合、人才結構與工作實際不適應,各個方面優秀人才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弱,氣象科研實際應用不夠;三是受區域經濟、業務量、人員現狀和歷史原因影響,職工待遇與工作不一致,重點項目在爭取地方支持力度不夠,地方政府投入嚴重不足,一些縣局多年地方支持沒有變化,縣局氣象事業發展不平衡。

(二)建議

繼續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以服務需求爲牽引,大力推進三個體系建設,加快氣象現代化建設,增強公共服務能力,提高災害性天氣監測和預報服務能力,不斷拓展業務和服務領域。

1、抓好現代氣象業務體系建設,突出雷達工程

發展現代氣象業務體系是提升服務水平、業務能力的正確方式和有效途徑。要以公共氣象服務爲引領,以氣象預測預報爲核心,以綜合氣象業務爲基礎,加快現代氣象業務體系建設步伐。

要完善決策氣象服務和公共氣象服務流程、服務規範,質量考覈和效益評估,提高公衆氣象服務的精細化水平。深入開展政策性農業氣象保險氣象服務,逐步建立城鄉規劃、重大工程建設氣候可行性論證工作和制度,加強交通、旅遊、電力專業氣象服務能力。要改進和完善以數值預報產品爲基礎的中短期精細化預報技術方法,提高降水預報水平,預報成績要達全省較前水平;加強短時臨近預報,完善業務值班、預警發佈等制度,加強重要天氣過程預報技術總結分析;加強規範化建設,編制業務手冊,服務手冊,技術要規範,使每個業務人員都能很好地掌握地方天氣特點進行鍼對性服務。

堅持加快氣象現代化建設不動搖,提高氣象的裝備水平。要全力以赴抓好全國布點的_____新一代天氣雷達建設,雷達樓要確保20xx年底前達到基本運行,確保工程建設質量,氣象新區建設要同步進行。進一步加強專業氣象觀測站點建設,進一步做好望江、宿松風能觀測及資料整理分析,爭取省局在我市高速幹線,佈設包括能見度自動探測項目的多要素自動氣象站。全面升級建設縣級dvb-s數據接收系統,進一步發揮業務監控系統的作用。落實裝備保障“三級管理、二級維修”業務工作體制改革,市保障中心要實質性開展工作,建立健全自動氣象站、區域氣象站的巡查、巡檢、校標、維修等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積極探索和建立氣象觀測業務信息化管理系統,對氣象站歷史沿革、觀測環境等進行信息化管理。要繼續抓好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和改善,年內專項規劃要全面完成,對環境無法改善的縣局要爭取地方政府支持,進行站址遷移。

2、繼續提高業務管理水平,突出保證基礎業務質量穩定

繼續加強規範化建設,提高工作效率;繼續加強規章制度執行,提高服務意識,強化責任感;繼續加強學習和崗位練兵,練好基本功。抓好日常儀器巡視維護、觀測發報、報表審覈、網絡維護等關鍵環節,繼續完善基礎業務流程,搞好質量控制;建立業務管理員臺站聯繫制度。每個業務管理員聯繫1-3個臺站,負責所聯繫臺站的業務指導和運行監控;建立全市業務質量分析會制度,監網科每月召開一次有分管領導參加的全市業務質量分析會,對前期業務運行情況進行分析,對下一步業務工作進行部署。切實保證地面測報、高空探測、農業氣象業務質量的穩定,保證區域自動站、特種觀測 、網絡傳輸等考覈達到目標要求。

弘揚我市基礎業務工作優良傳統,提高管理水平。組織制定和完善綜合氣象觀測業務急需的規範標準,積極研究開發市縣氣象業務服務系統平臺。繼續完善臺站監測網絡業務應急預案。加強探測業務及保障人員的業務技能培訓。進一步規範預警信息發佈,災情直報流程及制度。健全應急響應機制,落實氣象災害應急隊伍,加強預案演練,全面增強氣象災害應急處置能力。制定相關應急預案,適時開展應急演練。進一步做好區域站的評估和優化工作,完善區域站網布局。加強區域站的巡視、維護和維修,提高區域站資料的可靠性。

3、繼續抓好氣象服務,突出氣象防災減災

做好氣象防災減災是黨和國家對氣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_____市政府對氣象工作的需求,我們必須牢牢把握,面向民生、面向生產、面向決策,全力以赴做好氣象服務工作。以“一年四季不放鬆,一個過程不放過”爲宗旨,努力實現氣象服務“無所不在,無微不至”,做到服務準確、及時、優質、高效,切實當好決策氣象參謀。

要始終堅持以需求爲牽引,全面做好各項氣象防災減災工作。始終堅持把氣象服務放在氣象工作的首位,秉承氣象工作爲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服務的根本宗旨。毫不放鬆地抓好氣象防災減災工作,始終把防禦和減輕氣象災害、切實提高災害性天氣預報預測準確率作爲提升氣象服務水平的首要任務。重點加強災害性天氣事件的會商分析,做好災害性、關鍵性、轉折性重大天氣預報和趨勢預測工作。切實加強汛期氣象服務,全力做好重大社會活動氣象保障,進一步提高氣象災害預警時效性和主動性。發揮氣象災害的監測系統效益,拓展預警時空。提高科研與業務結合能力,促進內在質量的穩定提高。

加強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災害調查,逐步建立多部門聯動防災減災協調機制。加強雷電防護氣象服務,積極做好國家農村中國小雷電防護項目;加快人影作業裝備升級,抓住中央財政投資機遇,各縣(市)局積極爭取地方配套資金,完成火箭人工增雨配備。

4、加強爲“三農”服務,突出特色服務

把服務“三農”作爲氣象落實三中全會精神重要舉措,提高災害性天氣監測預警水平,着力增強農村氣象災害預警接收能力。提升氣象信息和農村綜合經濟信息服務能力,建立和完善氣象協理員隊伍,強化農村氣象服務公益化。推進和實施安徽省《糧食增產氣象服務工程》,爲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服務。加強農業氣象業務能力建設,促進農業氣象預測預報和災害預警等技術發展。加強農業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可持續發展服務。

豐富我市爲農服務手段,同時積極參加全省農業氣象科研交流。加強農業氣象災害監測評估預警和病蟲害氣象服務。加強森林火險等級氣象預報服務。以農網、先鋒網或政務網爲依託,全面實施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建設,加強農村氣象信息員(協理員)隊伍的建設、管理和培訓,使氣象信息員成爲氣象信息通訊員、氣象災害預報與警報接收傳播員、氣象災情收集報告員,

鄉鎮自動站日常巡視和維護管理員。繼續加強對農村國小氣象災害防禦知識教育,探索對不發達地區信息傳輸途徑。

5、加強科技服務,突出部門合作和社會管理

突出強化部門合作,重點做好氣候可行性論證和影視服務的拓展工作。要不斷拓展氣象影視服務資源,在縣級力爭不少於2個頻(次),探索開展網絡氣象影視和手機氣象影視服務項目。逐步完成市帶縣製作電視天氣預報節目業務,推動建立市縣廣告集約經營機制。要積極培育氣候可行性論證依託氣象業務和科技優勢的新項目。按照《氣象法》和《氣候可行性論證管理辦法》(中國氣象局第18號令)的規定和要求,加大投入,提高氣候可行性論證的科技含量;加強市縣配合,勇於承擔重大論證項目;與發展改革、建設、規劃等部門建立合作機制,推動氣候可行性論證納入規劃或者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審查內容。加強與環保等部門的合作,加大大氣環境評價工作的力度,推進環境氣象服務,包括風能、太陽能等氣候資源和綠色能源應用服務,積極培育新的科技服務增長點。

突出強化社會管理職能,要繼續加強地方氣象規章建設,依法履行氣象信息發佈、防雷安全、氣球施放安全、氣候可行性論證、氣象防災減災等社會管理職能。重點要發展防雷技術服務和信息服務工作。加強與職能部門合作,依法加強防雷社會管理,進一步規範防雷安全檢測、雷擊風險評估、防雷圖審、跟蹤檢測、防雷工程管理、竣工驗收等防雷各項管理、業務、檢測和工程服務,加強全社會,特別是農村、學校、社區、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的防雷減災宣傳教育,推進城市社區和鄉村的防雷技術性服務。推動雷擊風險評估和雷電災害調查鑑定工作,體現氣象高科技含量,不斷拓展防雷技術服務新領域。

6、加強氣象人才體系建設,突出優秀人才的培養

繼續重視和加強氣象人才隊伍的建設,發揮人才對支撐氣象業務科技發展的主導性作用,不斷增強氣象事業發展後勁。努力爲專業技術人員創造成長、成才條件,引導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省內外學術交流,在科研業務實踐中不斷提高發展現代氣象業務的自主創新能力。認真做好科技帶頭人、中青年科技骨幹、青年科技新秀的選拔推薦工作;加強首次設崗聘用後的管理考覈工作,建立健全相應的崗位考覈辦法,建立崗位考覈檔案;不斷完善對中青年科技骨幹、青年科技新秀、高級職稱崗位的業績評價。通過錄用和選調的途徑,進一步充實業務隊伍,加大業務崗位培訓力度,健全完善新進人員崗前考覈、上崗資格審覈以及培養工作。

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切實提高領導能力。繼續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加快培養選拔德才兼備的優秀年輕幹部。更加關注年輕幹部的思想品德修養和科技素養的提高,注意在最需要的崗位上磨練、培養和選拔後備幹部。要通過調整,使科級領導班子結構有改善,知識水平、業務能力有明顯提高,形成一支知識層次較高,年齡、專業結構合理,具有創新活力和發展潛力的科級幹部隊伍。

繼續合理控制隊伍總量,提高氣象職工隊伍整體素質。編制內外氣象職工總量都要合理控制,聘用人員素質能力要符合崗位要求,聘用程序要符合有關法規。市縣級業務單位新進人員必須具備大氣科學及相關專業背景的本科以上人員,外聘人員必須符合外聘人員管理辦法規定身份。積極探索充滿活力的人員流動機制,加大市局專業技術空缺崗位從縣(市)氣象部門擇優選拔聘用力度;市局機關要進一步補充有業務工作經歷素質優秀的管理人員,注重從氣象事業單位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依照公務員法以及公務員調任規定,通過調任的方式補充到市局機關擔任科級領導職務。要繼續加強編制外用人管理,充分發揮各類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7、加強基層臺站建設,突出市縣一體發展

全面落實《安徽省氣象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基層臺站工作實施意見暨20xx年行動計劃》,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進“一流臺站”建設。利用現代通訊技術實現一體化、網絡化綜合管理和遠程監控,進一步完善市縣一體綜合管理,全面規範科技服務管理,實行合同、申報網絡遠程控制,加強綜合預算,解決“縣財市管”的問題,理順資金收支關係。

一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桐城業務樓裝飾和整體改造年內必須完工;切實推進樅陽新址建設,年內要達到基本完工要求;潛山觀測場搬遷要有整體改善規劃,年內要完成土地辦證及項目可行性論證,隨時做好項目申報;宿松、太湖完成綜合改善掃尾工作。二是按照省局20xx年加強縣局十件實事,根據本單位實際切實做好落實,特別對要爭取省局支持的有關單位和縣局要做好對接。三是縣財市管要嚴格按照市局財務部門要求,加強綜合預算和分類覈算,建立相應帳戶和賬套,在實踐中完善中央帳套、地方帳套、科產事業帳套、科產企業帳套覈算,堅決杜絕一個戶頭一本帳,完善和全力推進“縣賬市管”具體操作方法。四是充分發揮科技服務平臺的作用,實行科技服務管理網絡化管理,《科技服務綜合管理平臺》投入日常業務運行並完善細化,重點加強合同管理,流程管理,財務公開;加強科技服務項目成本控制,增收節支;加大科技服務督查檢查監督力度,通過平臺完善對市及各縣科技服務各項目流程、合同、財務的監管,確保科技服務穩定健康發展。要加強科技服務資金的分類覈算,規範管理,提升綜合預算和綜合管理水平。五是積極探索市縣工作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實現共同發展。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必須要突出實踐特色,充分發揮基層在公共氣象服務引領氣象事業科學發展的創新精神,積極探索公共氣象服務的體制機制和具體措施,全力推進氣象事業的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