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物資調研報告多篇

物資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生物資源產業開發狀況調研報告

生物資源產業開發狀況調研報告

當今世界,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正在迅速孕育和催生新的產業革命,生物產業將成爲繼信息產業之後世界經濟中又一個新的主導產業。“發展生物技術,引領生物經濟”已經成爲時代的主題。雲政發[20xx]27 號《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生物產業發展的意見》指導思想是:“全省生物資源產業發展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和建設綠色經濟強省的戰略目標,以市場爲導向,以優勢資源爲依託,以高新技術爲支撐,以社會經濟效益爲中心,走‘特色化、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產業化、國際化’的發展道路,着力實施基地建設、精深加工、市場開拓、品牌培育、科技創新、招商引資6大工程,做強做大煙草、緑色食品、現代醫藥、特色林業、生物質能源及生物化工、畜牧、天然橡膠和絲麻、花卉園藝8大產業,努力實現從生物資源大省向緑色經濟強省的跨越”。州委、州政府把生物藥業、生物化工和外向型綠色食品開發作爲全州今年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工作的三個重點。

發展生物資源產業,建設綠色經濟強縣始終是_____縣委、縣人民政府的一項長期發展戰略目標。“十一五”期間,_____縣委、縣政府把以燈盞花、除蟲菊爲主的生物資源產業列爲全縣重點培植的五大產業之一。確定了以市場需求爲導向,以優勢資源爲基礎,以科技爲動力,以企業爲主導,以產業化發展爲手段,圍繞“立足、引進、改造、提升”的生物資源產業發展工作思路,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重點開發燈盞花、除蟲菊、草烏、半夏、魔芋、苦蕎等產業和產品,着力培育三七、萬壽菊、早實核桃、優質枇杷等後續產業,逐步形成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羣,計劃全縣生物資源產業發展的速度年均達到30%以上。20xx年,_____縣生物資源產業開發爲農民實現創收10980萬元,比上年增4027.4萬元,增長36.6%,生物資源產業發展在縣域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現出來。

今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重要一年,爲深入瞭解掌握全縣各鄉鎮和企業目前生物資源產業發展的現狀,提高發展質量,加快發展速度,推進全縣生物資源產業又好又快發展,爲縣委、縣人民政府決策提供參考。根據省、州、縣各級關於發展生物資源產業的指導思想,近來,_____縣創新辦精心組織,由縣創新辦主任帶隊,率各科室負責人和相關工作人員,從4月1日至4月15日曆時15天,深入各鄉鎮和生物資源產業開發企業,採取聽彙報、實地察看相結合的方式,圍繞近幾年來各鄉鎮和企業培植的主要產業是什麼,採取何種發展措施,目前的發展規模,取得何成效,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難和問題,解決問題的辦法,今後產業培植的發展方向和計劃等幾方面,認真對全縣各鄉鎮和企業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工作進行廣泛深入調研,調研的基本情況如下:

一、現有產業規模及分佈

(一)生物藥業

1、燈盞花產業:現有種植面積4500畝,其中:中樞鎮2400畝、舞街鎮1000畝、舊城鎮1000畝、金馬鎮100畝。

20xx年,紅河千山公司在上述鄉鎮發展種植燈盞花7184畝次,生產燈盞花素12.5噸,實現銷售收入3440萬元,農民實現創收2650萬元。20xx年,紅河千山公司計劃完成10000畝次種植任務。

2、除蟲菊產業:現有種植面積3385畝,其中:白水鎮20xx畝、中樞鎮1360畝、舊城鎮25畝。20xx年,紅河森菊公司計劃完成10000至20xx0畝種植任務。20xx年,紅河森菊公司計劃完成50000畝種植任務。

3、萬壽菊產業:現落實種植面積5500畝,其中:永寧鄉4000畝、白水鎮1500畝。20xx年,全縣計劃完成6500畝種植任務。

4、三七產業:現有種植面積5600畝,其中:向陽鄉3300畝、三塘鄉2300畝。該產業因生長週期長,投機成本大,技術要求高,土壤氣候條件要求特殊,大都屬招商引資引進文山客商開發項目,由_____縣農戶自行種植的有130畝。

5、草烏產業:現有種植面積1187.5畝,其中:三塘鄉1087.5畝、向陽、白水各50畝。

6、半夏產業:現有種植面積170畝,其中:向陽50畝,三塘、舊城各45畝,白水鎮30畝。

7、鐵皮石斛和重樓產業:鐵皮石斛和重樓兩項新興藥材產業開始在舊城鎮引進試驗試種,其中:鐵皮石斛2畝、重樓3畝,適應性和經濟效益及發展前景有待觀察。

8、杜仲產業:全縣現種植杜仲33000畝,分佈在全縣各鄉鎮。

(二)綠色食品

1、水果產業 :現有種植面積100970畝,其中:優質梨67000畝,遍佈全縣各鄉鎮,主要分佈在白水、中樞;優質桃18000畝,主要分佈在白水、中樞、舊城;楊梅3500畝,主要分佈在白水、舊城;柿子3000畝,遍佈全縣各鄉鎮,主要分佈在白水、中樞、舊城、金馬、 永寧;葡萄800畝,主要分佈在舞街、中樞、永寧;柑橘1600畝,主要分佈在永寧、三塘、向陽;棗子500畝,主要分佈在中樞;人蔘果300畝,主要分佈在舞街、中樞、金馬;李子1200畝,遍佈全縣各鄉鎮,主要分佈在白水、舞街、中樞;大杏子1100畝,主要分佈在白水、舞街、中樞;黃果2790畝,主要分佈在永寧;雪蓮果850畝,分佈在中樞、白水;枇杷250畝,分佈在中樞、白水;櫻桃80畝,分佈在舞街。另有少量零星蘋果種植,全縣現有水果在15種以上。

2、蔬菜產業:現有種植面積45300畝,分佈在全縣各鄉鎮,其中:中樞鎮26000畝次、舊城鎮8000畝次、舞街鎮4000畝、向陽鄉2700畝、三塘鄉2050畝、永寧鄉1500畝、金馬鎮1050畝。主要有白菜、番茄、黃瓜、南瓜、茄子、青椒、青刀豆、甘藍、白花、青花、萵筍、蔥、蒜等10多個品種。

3、特色食品:現有種植面積14375畝,其中: 蕎子4000畝,三塘、向陽各20xx畝;藠頭1000畝,主要在向陽鄉;魔芋200畝,中樞鎮、向陽鄉各100畝;淺水藕4050畝,中樞鎮4000畝、金馬鎮50畝;生薑3000畝,主要分佈在永寧鄉;小米辣1880畝,永寧鄉1600畝、舞街鎮280畝;洋姜250畝,主要在舞街鎮。

20xx年,_____阿廬旅遊食品有限公司和紅河潤高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經營蕎系列食品,實現銷售收入20xx多萬元。_____鑫晟魔芋有限公司生產經營魔芋系列食品,實現銷售收入210萬元。

4、油料產業:現有油菜種植面積54000畝,遍佈全縣各鄉鎮,主要分佈在中樞、舞街 、三塘、向陽。

5、乾果產業:現有種植面積4400畝,其中:早實核桃4000畝,金馬3000畝、向陽1000畝;板栗400畝,主要在舊城鎮。

(三)生物化工

以紅河森菊公司爲代表的生物化工企業20xx年生產加工除蟲菊1056噸,其中:生產除蟲菊原油和乳油120噸,可溼性粉劑10噸,水乳劑20噸,花粉和花渣粉906噸,實現銷售收入2190萬元,產品銷往澳大利亞、瑞士、日本、韓國和印度等地,目前,市場前景廣闊,產品供不應求,企業逐步走出困境,重獲生機。

(四)花卉產業

花卉產業在我縣尚屬新興產業,現有種植面積30畝,以鮮切花爲主,主要分佈在中樞。舊城鎮也在積極探索中。

其它特色產業,目前還有在金馬種植的甜龍竹120畝,經濟效益和市場前景待觀察。

二、發展生物資源產業的主要做法和經驗

通過調研,我們看出,近幾年來,_____各鄉鎮和龍頭企業在產業培植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主要做法是:

(一)加強領導,提供行政保障

各鄉鎮大力加強對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工作的領導,均成立由鄉鎮長爲組長,由鄉鎮農科、林業部門工作人員協同抓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工作的領導小組。舊城鎮還專門成立鎮生物資源產業開發辦,專門抓生物資源產業工作。全縣初步形成了主要領導督促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工作人員共同抓的格局,爲生物資源產業開發提供有力的行政保障。

(二)注重培訓,提高科技素質

農民科技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一個產業的成敗,各鄉充分利用廣播、科教片、簡報、信息、講座等狠抓新產業科技培訓,每年都投入大量的科技培訓費,培訓上萬人次。三塘鄉聘請本鄉吉灣村中草藥種植能手張雲紅爲“鄉土教師”,每年定期給廣大羣衆授課,用當地的人和當地的致富事例影響帶動當地的羣衆,讓廣大幹部羣衆深刻認識到,致富要科技,致富要創新,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三)立足優勢,全面開拓創新

爲更好地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各鄉鎮舉措多、做法新。舞街鎮立足當地水果、蔬菜優勢,在鎮內組建幾支營銷隊伍,成立水果、蔬菜營銷協會,健全產銷網絡體系,爲廣大農戶開拓市場銷路;向陽、三塘鄉立足當地適宜種植三七的自然氣候優勢,鼓勵當地羣衆在參與文山客商管理三七的同時,學會自種三七130餘畝,提高資源產值;向陽鄉在發展乾果產業中,爲縮短產業見效週期,立足全鄉現有老核桃樹進行嫁接,品種改良,使老樹發新枝;白水鎮充分發揮工業園區優勢,積極做好生物食品加工廠的建設規劃。

(四)因地制宜,體現區域特色

在產業規劃佈局上,各鄉鎮因地制宜,揚長避短,擇優佈局,充分發揮當地自然資源氣候優勢,宜菜則菜,宜藥則藥,宜果則果,特色效益明顯。中樞、舞街、舊城不僅是全縣的蔬菜、水果生產大鎮,同時又是全縣的燈盞花種植基地;白水鎮既是全省有名的高源梨之鄉,又是全縣除蟲菊白花盛開的地方;三塘、向陽不僅是全縣洋芋、蕎子的主要生產基地,迅速發展的三七產業使文山三七名不副實;永寧鄉的萬壽菊、生薑、小米辣倍受客商青睞。各鄉鎮在體現區域特色,鞏固傳統產業的同時,都在不斷開拓創新,探索培植新產業。

(五)參觀考察,學習借鑑經驗

典型引路,示範帶動。爲拓展視野,學習借鑑各地在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功經驗,各鄉鎮黨委、政府經常組織廣大鄉村幹部和科技示範戶到縣內其他鄉鎮或到縣外通海、宜良等地參觀考察,通過參觀考察學習,進一步找準自身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明確發展目標,堅定發展信心,樹立品牌意識。

(六)政策扶持,增強發展後勁

爲培植髮展壯大新產業,各鄉鎮通過財政支農資金整合及其它項目,從水、路、示範基地建設等方面大力夯實產業基礎設施。同時,另出臺一些扶持政策推動新產業發展。三塘鄉在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從20xx年開始,只要羣衆種植草烏、半夏,政府就按每畝200元的標準兌現種苗補助費,去年全鄉種植草烏500餘畝,政府兌現補助資金10多萬元,大大調動了羣衆發展中草藥的積極性,種植面積每年翻一番;舞街、中樞、舊城、三塘、向陽等鄉鎮黨委、政府多年來對種植蔬菜的農戶都在種子、農膜、農藥上給以相應的補助。

三、生物資源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調研我們也看出全縣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從特色產業的培植來看,小而雜,好像什麼都有點,什麼都不多,即使是經多年培植的燈盞花、除蟲菊、草烏、半夏等特色產業現有規模仍然小,沒有得到深層開發,特色效益不明顯。部分新產業缺乏市場前景分析,盲目上項目,一哄而上,一下而散的現象還存在,打擊了羣衆的積極性。

二是初具規模的蔬菜、水果等傳統主導產業缺乏龍頭企業帶動,生產經營粗放,產業鏈短,產品價格低,農民增產不增收,仍然存在大資源,小產值的狀況。

三是生物產品市場價格波動大,企業信譽度低,羣衆抗風險能力弱,某些農產品既使是訂單生產,企業也常出現“打白條”或單方擅自違約,政府與企業,企業與羣衆打官司的現象時有發生,使一些多年苦心培植的產業一下走入低谷。

四是羣衆科技素質偏低,思想觀念陳舊,缺乏開拓創新精神,對新產業的培植常持等待觀望思想,發展緩慢。產品質量不高,科技支撐不夠,缺乏市場競爭力。

四、發展生物資源產業的主要對策、措施和建議

(一)加強領導,科學佈局

建議各級黨委委政府要全面加強對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工作的領導,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在上新項目之前切實做到“六要”:一要看好市場前景,二要反覆論證,三要抓緊上項目,四要注重規模化發展,五要立足長遠,六要實施品牌戰略。遠謀劃,高起點,科學佈局,推動可持續發展。要協調各方力量全力支持生物資源產業發展,真正把生物資源產業列爲全縣的重點產業來發展。

(二)加大投入,夯實基礎

要全面加大對生物資源產業開發的投入力度,採取政府投資、項目帶動等,着力改善生產區的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條件,加強基地建設,夯實產業基礎。在縣級財政預算中要安排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專項資金,扶持技術研發、良種引進及開發、龍頭企業、原料基地建設、產品精深加工、市場開拓、創立品牌等。

(三)加強培訓,建設“兩支隊伍”

要加強對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工作隊伍的培訓,建設“兩支隊伍”,既要通過培訓建設一支專業技術強,能夠指導生產的隊伍,又要建設一支能夠研究市場,隨時掌握市場行情,會經營的隊伍。

(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打破地方經營壟斷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拓寬投資融資渠道,引進資金、技術、實力較雄厚的現代企業集團參與開發_____生物資源產業,強強聯手,跨區域合作。切實採取有效措施,打破地方經營壟斷,全面排除阻礙當地生物資源產業發展壯大的各種干擾因素。

(五)加強科技創新,打造公共品牌

健全“產、學、研”相結合的生物資源產業開發技術創新體系,堅持自主創新與引進吸收相結合,加大科技開發創新力度,提高產品科技含量,豐富產品結構內涵,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全力打造_____生物資源產業品牌。避免某些產業出現起步發展在縣內,壯大在縣外,牆內開花,牆外紅的現象。

(六)開發保護並重並舉,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保護是爲了開發,開發就要保護,必須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指導思想。目前,_____縣對生物資源的保護和管理不夠,一些生物種羣數量大幅度減少,有的已面臨枯竭。保護好珍貴的生物資源是生物資源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基礎,對一些珍貴的物種資源,在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進行保護的同時,大力推廣人工馴化種植,加大資源保有量。

(七)堅持市場導向,政府推動

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使企業、農民真正成爲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發展的主體。充分發揮政府對新興產業的主導推動作用,在政策法規、體制機制等方面營造有利於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爲生物產業的發展建立良好的支撐平臺。繼續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生物資源產業,實行訂單生產,確保產銷對接,避免盲目上項目和擴大生產規模,給政府、企業和農民造成損失。

【第2篇】生物資源產業研發的調研報告

爲科學謀劃我縣“xx”生物產業發展規劃,調整產業結構,提升全縣生物產業發展水平,實現以生物產業工業化提升生物資源開發產業化,促進傳統生物產業向現代生物產業轉型。根據3月1日縣委湯副書記主持召開的“產業發展規劃研究”會議,縣創新辦嚴格按照會議精神要求,由辦主任帶隊,從3月18日開始,組織相關科室工作人員深入全縣各鄉鎮、龍頭企業,對全縣生物產業發展現狀、產業研發工作及xx規劃進行廣泛調研,現將調研的基本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縣生物產業發展現狀

,全縣生物產業產值達147407.7萬元,其中:生物農業產值135943.7萬元,佔92.2%;生物林業產值3208萬元,佔2.2%;生物醫藥產值8256萬元,佔5.6%。在全縣生物產業產值中,其中,燈盞花、除蟲菊、三七、草烏、苦蕎、魔芋等特色生物產業產值達28404.15萬元,佔19.3%,比上年增5175.15萬元,增長22.3%,其中:工業總產值13492萬元,比上年增4825萬元,增長55.7%;農業總產值14912.15萬元,比上年增350.15萬元,增長2.4%。xx年第一季度,全縣生物產業產值11428萬元,其中,生物農業產值8128萬元,生物林業產值600萬元,生物醫藥產值2700萬元。

(一)生物藥業發展成效明顯

1、燈盞花產業逐步壯大

,龍頭企業紅河千山公司發展燈盞花種植10135畝,主要分佈在中樞、舞街、金馬、舊城、永寧、白水6個鄉鎮。帶動農戶近1戶,爲農戶創收4256萬元,實現農戶增收1970萬元,生產燈盞花葯材2230噸,平均畝產值4150元。公司生產燈盞花素46.5噸,銷售產品32噸,實現產值9460萬元,實現銷售收入9006萬元,實現利潤1261萬元、利稅2647萬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從開始,公司在工業園區新廠內大批量生產,同時還在玉溪江川代加工,擴大生產規模,生產質量穩定。經過幾年的工藝改進和不斷研究,公司在通過gap規範化種植基地認證的基礎上,xx年2月又通過gmp生產車間標準化認證。另外,公司還開發了一些燈盞花健康系列產品,擴大了燈盞花的使用範圍。

銷售部門在維護好原有老客戶的基礎上,還開發了一些新客戶,目前銷售市場以雲南製藥企業爲主,輻射到省外部分製藥企業。

xx年,計劃在全縣發展燈盞花種植1畝,實現產值1萬 元。

2、三七、草烏等中藥材發展形成規模

三七、草烏、半夏是我縣繼除蟲菊、燈盞花之後發展起來的又一新興產業,已逐步成爲我縣山區農民增收的新亮點。爲培植好三七、草烏、半夏等中藥材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在發展起步階段,大多鄉鎮都出臺相應扶持措施促進發展。

xx年,全縣種植三七7000餘畝,主要分佈在三塘、向陽、永寧3個鄉,比上年增700畝,預計總產值達14000萬元。其中,我縣羣衆種植460畝。種植草烏3640畝,比去年同期減582畝,主要分佈在三塘、向陽、白水三個鄉鎮。預計總產145.6萬公斤,農民實現創收1100萬元。今年,因乾旱,全縣草烏出苗率普遍偏低,加之草烏種植生產成本投入高,市場銷路尚未完全打開,全縣草烏畝產值估計與上年基本持平。種植半夏300畝,主要分佈在三塘、向陽、白水、舊城四個鄉鎮,半夏市場價格穩定,平均畝產值在4500元左右。

在生物藥材產業培植中,縣創新辦在努力開拓省內外銷售市場,正同雲南鴻翔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等藥材生產經營企業進行洽談,邀請他們到我縣開發生物藥材產業。

(二)生物化工產業形勢較好

1、除蟲菊產業迎來發展新機遇

近來,隨着國際市場對無公害除蟲菊產品需求量的加大,使我縣除蟲菊產業發展重獲生機。同時,由於紅河森菊公司多方融資,不斷開拓市場,用發展的辦法解決自身存在的困難,從開始,四年來,公司先後共向花農兌現欠款1005萬元,目前,基本兌清前幾年收購的欠款。另一方面,公司又適當提高原料收購價格,致使全縣廣大農民逐步恢復對除蟲菊產業的發展信心。在加工原料萬分緊缺的情況下,公司於就開始從非洲肯尼亞進口除蟲菊乾花進行加工,現已呈現出客商訂單積壓,加工原料緊缺,產品供不應求的狀況。

目前該公司建成了一套1000l2 co2超臨界除蟲菊素萃取及精製加工生產線,已安裝超聲波萃取生產線兩條,生產線建成投產後,可以加工處理除蟲菊乾花10000噸/年,產值達3億多,給農民帶來1萬/年的收入。

在產品開發上,公司現已自主開發的30多項除蟲菊生產技術已申報了國家專利,其中20項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證書,3項獲得新型技術專利證書。公司目前生產的主要產品有25%-70%的除蟲菊素原藥、雲菊5%除蟲菊素乳油、可溼性粉劑、水乳劑、除蟲菊乾花、80目花粉和花渣粉等除蟲菊系列產品,市場銷售情況良好。

xx年,紅河森菊公司計劃在全縣種植除蟲菊4萬畝,收購乾花5000噸。目前,縣創新辦正配合森菊公司深入到各鄉鎮宣傳動員,抓好種植規劃前期工作。

2、萬壽菊產業快速發展

萬壽菊是用途廣泛的重要化工原料,,全縣種植萬壽菊1050畝,主要分佈在三塘、永寧兩鄉,農民實現創收126萬元。

爲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全面加快萬壽菊產業發展,今年,針對百年不遇的嚴峻旱象,縣創新辦堅持“小春損失大春補,糧食作物損失經濟作爲補”的指導思想,協助縣委、政府切實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結合萬壽菊抗旱性強、適應性廣、生長週期短、生產成本低、經濟效率高,適宜我縣廣大地區種植的實際,積極引進國家萬壽菊生產加工重點龍頭企業曲靖博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到我縣扶持帶動發展萬壽菊產業,並同公司簽訂生產收購合同,商定補助扶持辦法。今年全縣計劃種植7000餘畝,預計收花15000噸。

(三)綠色食品加工業前景廣闊

1、阿廬牌蕎系列食品倍受青睞

我縣依託阿廬旅遊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開發生產苦蕎系列食品及保健用品,主要產品有13個蕎系列食品和9個蕎系列保健用品,產品主要銷往北京、上海、廣東、深圳、山東及省內各地州市,倍受廣大消費者青睞。

,該公司“阿廬” 牌商標獲得雲南省著名商標稱號,公司產品被評爲“雲南名牌產品”,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在推廣種植苦蕎15000畝,帶動農戶15600戶,生產加工蕎系列產品1120噸,系列保健蕎枕48600個,實現產值1722萬元,銷售收入1693萬元,上繳稅金11.4萬元,公司取得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從開始,該公司在縣白水工業園區生物食品加工區內徵地74畝,另新建生產加工廠,新廠區建設項目預計總投資2980萬元,建築總面積3600平方米,工程計劃xx年全面完工投入使用。該工程竣工後,年生產加工能力是現在的5倍,年可生產加工蕎系列產品5000噸,帶動0戶苦蕎種植戶種植苦蕎30000畝,年可實現銷售收入5000餘萬元,能夠有效促進當地苦蕎產業的發展。

2、魔芋產業種植及加工初見成效

魔芋是一種低熱量高膳食纖維食品,有排毒、減肥、通便、潔胃的功能,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市場需求量大,產業前景廣闊。縣境內大部分地區較適宜種植魔芋,我縣依託鑫晟魔芋有限公司大力發展魔芋產業。,鑫晟魔芋有限公司在縣內外推廣種植魔芋5000畝,爲農民增收2500萬元。公司建成魔芋加工生產線4條,共銷售魔芋精粉42噸、素食品190噸,實現銷售收入290萬元。但是,由於公司投資融資困難,週轉資金緊缺,羣衆所種植的魔芋大量銷往外地,公司經營效益比上年有所下滑。

(四)傳統產業發展不斷改造提升

,全縣完成無公害蔬菜種植55756畝次,新增蔬菜基地餘畝,與曲靖、廣州等蔬菜客商簽訂蔬菜訂單1200餘畝,品種主要是白菜、蓮藕、藩茄、萵筍、黃瓜、辣椒等10多個品種,實現產值6222.5萬元;水果種植55936畝,新增高原梨、柿子740 餘畝,實現水果產值4077萬元。

xx年,浙江、廣東客商等在金馬、中樞、永寧、白水4個鄉鎮種植大棚西瓜3720畝,預計實現總產14000噸,實現銷售收入4200萬元。

目前部分傳統產業逐步向“品種優良化、佈局區域化、管理規範化、生產規模化、銷售訂單化”五化方向發展邁進。

(五)其他新興產業正在起步中

1、花卉產業有新的突破

苗木花卉產業是我縣一個新興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在花卉產業方面,我縣在金馬、中樞等地逐步引進玫瑰、火龍株等品種進行種植20餘畝。苗木方面,目前,我縣白水鎮有觀賞植物、綠化苗木基地2600畝,主要品種有清香木、石楠、擬單性木蘭、雲南尖頂紅欒、雲南櫻花、多花含笑、雲南含笑、火棘、鵝掌楸、大葉樟、滇樸、黃連木、長青藤等一批鄉土苗木,年生產經營花卉盆景多盆(株),觀賞綠化苗木50萬株,現已成爲我縣重要的花卉生產基地,對全縣其它花卉產業和專業戶起到了示範帶動作用。,縣創新辦向州創新辦申報的《縣鄉土苗木及綠化樹種繁植基地建設項目》已實施,標誌着我縣花卉產業開發工作已啓動,我們正積極配合縣林科所在白水鎮抓好項目工程的實施。

2、重樓、金銀花等新興藥材正在引進試種中。

,在舊城鎮引進重樓、紅花、鐵皮石斛種植,三塘鄉試驗種植金銀花100畝的基礎上,今年,我縣又在三塘鄉試驗種植柴胡30畝,在立崗、紅石巖種植板藍根600畝,進一步豐富了我縣特色生物藥業的種羣。

二、採取的主要措施

(一)實行目標考覈

縣、鄉各級始終堅持把生物產業開發工作納入對下中心目標責任考覈,年初層層簽訂生物產業工作目標責任制,明確產業工作重點和具體發展任務,做到組織有領導,實施有人員,工作有目標,生物產業開發工作形成一級抓一級,級級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二)狠抓科技培訓

爲提高生產者科技素質和產業發展水平,各鄉鎮切實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採取舉辦培訓班,請專家、鄉土人才、科技示範戶授課,播放電教片,到外地參觀考察學習等辦法對廣大農戶進行生產科技培訓,解決在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三)突出產業重點

在產業開發工作中,各鄉鎮圍繞縣委、政府的總體部署,因地制宜,揚長避短,抓重點,立主體,打品牌,創特色。壩區鄉鎮着力發展燈盞花、除蟲菊、優種蔬菜、水果等產業。山區鄉着力發展三七、草烏、萬壽菊、生薑、苦蕎、魔芋、乾果等產業,各自打造區域特色,全縣初步形成一些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羣。

(四)出臺扶持政策

在新興產業培植髮展起步階段,縣級安排一定的扶持資金,大多鄉鎮都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從種子、化肥、農膜方面給予適當扶持。

(五)創新發展模式

各鄉鎮和龍頭企業結合各自產業發展實際,不斷創新 發展模式。有的採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有的採取“公司+基地+農戶+協會”模式,有的採取“公司+基地+農戶+協會+合作社”模式,這些發展模式有利於“產、供、銷”,“農、工、貿”的結合,有利於整合資源,發揮優勢,互利互贏,共同打造大產業,達到1+1大於2的功效。

(六)依託企業帶動

在燈盞花、除蟲菊、萬壽菊、苦蕎、魔芋等特色產業的培植中,我縣充分發揮紅河千山公司、紅河森菊公司、曲靖博浩公司、阿廬旅遊食品公司等地方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通過龍頭企業帶動,不斷擴大產業規模,提高產品知名度,延長產業鏈,提高生產值,使產業逐步做到做強,健康發展。

(七)做到兩個兼顧

各鄉鎮認真做到新、老產業發展統籌兼顧,同步推進,既注重引進培植新興產業,又不丟傳統老產業。在繼續抓好蔬菜、水果等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基礎上,大力引進培植新興產業,全面增強全縣生物產業發展的儲備總量和發展後勁。

(八)確保三個到位

一是領導到位。在產業培植工作中,縣、鄉切實把生物產業開發列入當地黨委、政府中心工作,行政主要領導掛帥抓,負總責,分管領導親自抓。成立由行政首長任組長,農、林、畜、生物產業辦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爲成員的生物產業開發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抓規劃佈局,抓工作落實。各職能部門通力協作,共媒發展。

二是服務到位。縣、鄉各級和龍頭企業都配備精幹高效的產業開發技術人員或生產輔導員深入到各鄉鎮村寨田間地頭跟蹤服務,技術指導,切實幫助羣衆解決在各生產環節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三是宣傳到位。縣、鄉狠抓產業工作宣傳,全面加大產業宣傳力度,結合實際,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廣泛宣傳引導,讓廣大幹部羣衆知道發展什麼,怎樣發展,積極投身到生物產業開發工作中。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我縣生物產業總體實力還不夠強,發展速度還不夠快,制約生物產業發展的困難和問題還不少。全縣生物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產業規模小。總體來看,全縣產業仍然小而雜,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多,雖經多年培植的燈盞花、除蟲菊、草烏、半夏等特色產業現有規模仍然還小,不夠深層開發需要,特色效益不明顯。

二是龍頭企業帶動不夠,企業生產加工吞吐能力有限,產能小,技術研發創新能力較弱,龍頭帶動輻射作用有待提高。初具規模的蔬菜、水果等傳統產業缺乏龍頭企業帶動,產銷不能有效對接,產業鏈短,產品價值低,農民增產不增收,仍然存在大資源,小產值的狀況。

三是生物產品市場價格波動大,羣衆抗風險能力弱,企業信譽度不夠高,某些農產品既使是訂單生產,企業也常出現“打白條”或擅自單方違約,政府與企業,企業與羣衆打官司的現象時有發生,使一些多年苦心培植的產業一下走入低谷。

四是羣衆生產科技素質偏低,科技支撐不夠,產品質量不高,缺乏市場競爭力。羣衆思想觀念陳舊,缺乏開拓創新精神,對新產業的培植常持等待觀望思想,發展緩慢。

五是產品深度開發不夠,我縣除菸草外,燈盞花、除蟲菊等大部分生物產品精深加工程度低,基本處於原料型生物產品,產品品種較爲單一。

六是品牌帶動效應不明顯,全縣至今沒有獲得“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稱號的生物產品,除燈盞花“千綠”等6個產品獲得“雲南省著名商標”品牌,有一定的知名度外,其他產品市場認知度還很低,導致市場競爭力不強。

七是產業投入還不夠,社會資本進入不多,企業貸款難、融資難的問題還將長期存在,擴大再生產和產品深層開發困難重重。這些困難和問題都有待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決。

四、生物產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加大“五個力度”

一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尤其在一些新產業的培植上,羣衆往往持等待觀望的態度,需要各級政府給予一定的扶持力度,投入一定的發展啓動資金,發揮四兩拔千斤的作用,扶之上馬,送之一程。

二要加大項目投資和招商引資力度。堅持大項目帶來大發展的思想,多方爭取上級生物產業項目資金扶持帶動。同時又要優化投資融資環境,打造投資融資平臺,敞開投資融資渠道,跨區域協作,引進實力較強的現代企業到我縣進行生物產業開發,提升生物產業品位。

三要加大開拓創新力度。在優良品種的培植引進上,在高新產品的研發上,要全方位加強同科研院所合作研發,全面加大開拓創新力度,要始終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快一拍,搶一步”的發展戰略思想,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增強市場競爭力,全面搶佔市場空間。

四要加大質量品牌建設力度。質量是品牌的基礎,品牌是質量的外在表現。要堅持以提高質量爲核心,進一步增強品牌意識、質量意識,大力推進我縣燈盞花、除蟲菊等生物產業質量品牌認證工作,努力打造特色生物產品知名品牌。

五要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在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創新工作中,要在深入考察論證的基礎上,對有發展前景的產業要大力宣傳引導,堅持重點產業重點宣傳,新興產業引導宣傳,傳統產業側重宣傳,做到宣傳引導而不誤導,在產業培植中引導羣衆對比算賬。

(二)解決“六個問題”

一要通過提高產品科技含量、提升品牌效應,拓展銷售市場,延長產業鏈,依託龍頭企業帶動,解決產業做不大,做不強,走不遠的問題。二要通過優化佈局,主打品牌,擴大規模,增加總量,解決產業小而雜,汽車拉不了,火車不夠拉的問題。三要通過加強現代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廣良種良法,提高生產者科技水平,集約化生產管理,解決發展質量不高的問題。四要扶持企業強龍頭,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最終都要依靠企業的成長壯大來支持,沒有強大的企業就沒有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要堅持以企業爲主導,把發展壯大龍頭企業作爲工作重點,發揮和依靠龍頭企業的作用,帶動提升全縣生物產業,不斷提高全縣生物產業精深加工水平,解決產業無龍頭企業帶動和帶動不力的問題。五要堅持以資源爲基礎,立足優勢、面向企業、對準市場,着力解決“三有三無”的問題,既有資源無基地、有基地無規模、有規模無標準的問題,進一步加強生物原料基地建設。六要抓好營銷拓市場,加強市場營銷體系建設,不斷增強市場信息捕捉能力,緊緊圍繞市場需求,努力在營銷網絡建設、開拓市場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解決少了賣不了,多了不夠賣的問題。

五、“xx”生物產業發展規劃

今年是承前啓後,繼往開來,全面完成“xx”規劃各項任務,做好“xx”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的重要一年。我們在調查摸底、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根據當前形勢發展變化以及國家、省、州相關產業政策,正抓緊擬定《縣“xx”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儘快交縣政府審定並頒佈實施。

(一)縣“xx”生物產業發展指導思想

根據國家確定的生物產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我縣生物產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和市場需求,我縣加快生物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鄧--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爲指導,以《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爲總綱,緊緊圍繞建設綠色經濟強縣的目標,面向健康、農業、環保、能源和材料等領域的重大需求,以市場需求爲導向,以優勢資源爲基礎,以科技爲動力,以企業爲主導,以產業化發展爲手段,以生物產業工業化提升生物資源開發產業化爲手段,促進傳統生物產業向現代生物產業轉型。圍繞“立足、改造、引進、提升”的工作思路,實施特色、拓展、提升、名牌、可持續發展五大戰略,走“特色化、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產業化、國際化”的發展道路,着力實施基地建設、精深加工、市場開拓、品牌培育、科技創新、招商引資六大工程,做強做大煙草、綠色食品、現代醫藥、特色林業、生物質能源及生物化工、畜牧、花卉園藝等七大產業,生物產業產值每年以22 %的速度遞增,到2022年翻一番,實現從生物資源大縣向綠色經濟強縣的跨越。

(二)縣“xx”生物產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一是市場前景廣闊。生物產業是當今世界經濟中最富有活力和先導性、戰略性的新興產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生物應用技術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中許多角落,生物產業爲醫療、製藥、農業、能源、環保、化工等行業開闢了廣闊發展前景,形成了巨大的和潛在的市場。

二是國家及省、州對生物產業發展高度重視。進入“xx”以來,國務院制定了《國家生物產業發展“xx”規劃》,明確了《促進生物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省政府成立了雲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生物產業工作領導小組,先後下發了《雲南省生物產業發展中長期綱要》、《關於加快推進生物產業發展的意見》、《關於實施加快推進優勢生物產業發展計劃的通知》等文件。州委、州政府在深化州情認識的基礎上,把生物產業作爲我州的七大支柱產業來培植,納入了農業產業建設“8311”行動計劃來實施。特別是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舉措,生物產業作爲一項拓展農業功能,促進資源高效流通的朝陽產業和承農啓工、連城帶鄉的富民產業,國家及省、州對發展生物產業的政策支持力度必將進一步加大。

三是加快發展生物產業已經具備較好的基礎和條件。我縣不僅擁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水文氣候條件,還有國家現代菸草農業示範區建設在全縣打下的農田水利設施優越條件,可以利用煙區農田進行有效輪作發展其它生物產業。

(三)縣“xx”生物產業發展目標

未來五年,全縣生物產業發展的增長速度年均達到22%以上,到2022年,力爭全縣生物產業總產值達到38.85億元,實現在xx年15億元的基礎上翻一番的目標。

(四)縣“xx”生物產業發展戰略

1、特色戰略

發展適應市場需求的、有資源優勢的、具有特色的燈盞花、除蟲菊、草烏、苦蕎和野生中草藥等生物產業,是我縣生物產業發展的戰略重點,也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2、拓展戰略

蔬菜、水果等傳統產業優勢明顯,但產業鏈不長,效益偏低,要通過技術進步,向新的產業領域拓展,延長產業鏈,提高產業開發效益。依託我縣豐富的物種,積極開拓有條件提升的產業和項目,在健康、無公害、能源、環境等需求的巨大拉動下,將生物能源產業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具有優勢的產業。

3、提升戰略

運用新的技術和現代營銷手段以及產業運行機制,繼續改造和提升菸草、水果、蔬菜、燈盞花、除蟲菊、萬壽菊、三七、草烏、苦蕎等產業,實現提質增效,形成我縣的優勢生物產業。

4、名牌戰略

我縣生物產業知名品牌少,市場佔有率低,品牌效應不高,至使我縣產品難以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因此,要圍繞市場需求,加大龍頭企業新產品開發創新力度,實施名牌戰略,着力開發我縣除蟲菊、燈盞花、草烏、蕎系列名優產品。相關部門要積極鼓勵支持,幫扶企業做好、做大名優產品,加強宣傳,擴大市場。通過名優產品的開發,擴大我縣生物產業的知名度,提高生物產業產品在國內、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從而大幅度提高生物產業的經濟效益。

5、可持續發展戰略

堅持開發、保護並重並舉,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加大物種資源的保護力度和人工引種馴化種植,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發展。

(五)縣“xx”生物產業發展重點

1、菸草產業

菸草產業今後的發展,要推進原料基地建設,優化資源配置,突出菸葉特色優勢,加快推動傳統菸葉生產向現代菸草農業轉變,構建適應捲菸要求的原料保障體系,積極發展生態型、安全型產品,不斷擴大市場佔有率,努力提高產業總體競爭力。菸葉種植基地佈局在全縣8個鄉鎮,到2022年,種植烤煙16萬畝左右,產量50萬擔左右,實現總產值40000萬元。

2、綠色食品產業

綠色食品產業今後的發展,要瞄準國內外綠色食品市場,充分發揮資源和生態環境優勢,加快綠色食品生產、加工基地建設,大力開發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不斷擴大綠色食品加工產業規模。到2022年實現總產值149000萬元。

水果產業。今後水果產業的發展,要在調整品種結構、擴大種植面積的同時,通過無公害化生產、產品深加工和水果採後加工(包括分級、消毒、打蠟、包裝等)、儲運、市場體系建設等方式,打造高原梨等特色品牌,實現水果產業的升級,大幅度提高經濟效益。到2022年,全縣各鄉鎮水果種植面積達到18萬畝,實現產值36000萬元。

蔬菜產業。蔬菜產業今後的發展,要擴大精品蔬菜、反季節蔬菜的規模化生產和外銷品種,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和精深加工。到2022年全縣各鄉鎮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0 萬畝,實現產值25000萬元。

蕎系列食品產業。依託阿廬旅遊食品公司等龍頭企業帶動,全面加大旅遊食品和保健用品的開發創新力度,從苦蕎中提取蘆丁的技術研發取得重大進展。到2022年,蕎產業發展到3萬畝,實現總產值5000萬元。

釀酒產業。依託紅河苦矻矻酒業有限公司、蘭益酒廠等企業帶動,全面加大特色釀酒業開發。到2022年酒產量達10000噸,實現總產值80000萬元。

魔芋產業。魔芋產業發展要扶大扶強鑫晟魔芋有限公司,依託龍頭企業帶動,加大素食品和保健用品的開發創新力度,到2022年,在全縣各鄉鎮種植魔芋0.5萬畝,實現產值3000萬元。

3、生物藥業

全縣今後要加快燈盞花、草烏、三七、半夏、金銀花重樓、板藍根等中藥材規範化種植基地建設,依託現代製藥企業和原料藥生產企業帶動,堅持標準化生產,全面提升全縣中藥材品位,着力開發具有新療效、新劑型的植物藥、中藥品種,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藥品。到2022年,中藥材種植發展到6萬畝以上,總產值達到50000萬元。

燈盞花產業。依託紅河千山公司帶動,到2022年,在全縣5個壩區鄉鎮種植燈盞花3萬畝以上,實現總產值30000萬元。

草烏產業。依託中藥材企業帶動,到2022年,在東部山區鄉種植草烏0.5萬畝以上,實現總產值萬元。

三七產業。依託中藥材企業帶動,到2022年,在東部山區鄉種植三七0.5萬畝以上,實現總產值10000萬元。

金銀花、重樓、板藍根、半夏等中藥材產業。依託中藥材企業帶動,到2022年,在全縣部分鄉鎮種植半夏、金銀花、重樓、板藍根等中藥材2萬畝以上,實現總產值8000萬元。

杜仲產業。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生物藥材生產經營企業到開發杜仲產業,使杜仲產業見到成效。

4、特色林產業

特色林產業今後的發展,要在加強生態建設的同時,強化資源培育和綜合利用,加強綠色銀行建設,積極發展核桃、油茶等經濟林。到2022年,特色經濟林總面積發展到55萬畝,特色經濟林初見成效,達產後可實現總產值55000萬元。

核桃產業。推廣早實核桃等特色品種,優化區域佈局,推進集約經營,進行深加工,到2022年優質核桃種植面積達到25萬畝。

油茶產業。選擇良種,擇優佈局,到2022年全縣發展油茶種植30萬畝。

5、生物質能源及生物化工產業

生物質能源及生物化工產業包括除蟲菊生物農藥產業、萬壽菊天然色素染料提取。到2022年,全縣8個鄉鎮原料基地達到9萬畝以上,產值可達34500萬元以上。

除蟲菊產業。依託紅河森菊公司帶動,今後要繼續抓好品優良種培育、種植新技術和市場開發,加大原料基地建設,確保加工的需要。到2022年,全縣8個鄉鎮原料基地達到6萬畝以上,實現總產值30000萬元以上。

萬壽菊產業。依託曲靖博浩公司帶動,推廣優良品種,提高單產,到2022年,力爭在建成曲靖博浩分公司,全縣種植萬壽菊達到3萬畝以上,實現農業產值4500萬元以上。

6、畜牧產業

今後要以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發展現代畜牧業爲主線,提高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畜產品市場供應。大力推廣畜牧獸醫先進適用技術,提升科技水平,發展健康養殖,推進傳統粗放養殖向現代科學養殖轉變;強化動物防疫,構建動物防疫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強動物防疫工作;積極發展畜產品加工業和飼料工業,推進產業化經營,提升產業效益;突出優勢,調整優化產業結構,鞏固提升生豬產業,發展壯大家禽業和奶業,加快發展以肉牛、肉羊等草食畜爲主的草地畜牧業。到2022年,實現畜牧業產值105000萬元。

7、花卉園藝產業

以建設新昆明,拓展昆河經濟帶花卉產業爲契機,高起點做好全縣花卉產業發展規劃,依託花卉產業集團,帶動和發展花卉產業;加快花卉新品種引進與選育、野生花卉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建立花卉、綠化植物種子、種苗及種球的繁育體系;強化種植、病蟲害防治、採後處理等技術的集成應用。以綠化苗木爲重點,拓展延伸產業鏈,積極發展鮮切花、乾花生產和綠化苗木、觀賞植物的培育以及加工儲運、物流配送,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經濟實力的花卉、綠化園藝生產企業羣和花農合作組織聯合體。努力將我縣打造成又一花卉生產出口基地。到2022年,種植面積達到1萬畝,總產值達到10000萬元。

(六)縣“xx”生物產業發展理念

在特色生物產業種植上,擴大野生名貴中草藥試驗示範種植面積,逐步引進領軍龍頭企業參與扶持和發展,加快高產高含量新優品種培育,提高科技含量。加工製造方面,依靠科技實施重點生物產品培育工程,推動生物產業科技成果轉化,抓好生物產業高端產品的研發,變粗放型原料加工爲產品製造,研發特色優勢生物產品,加快新型食品開發,形成以特色產品加工、銷售爲龍頭的“市場+科技+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體系,着力提升農工互動發展模式。

總之,生物產業種類多,產業發展週期相對較長,市場變化波動大,產業工作涉及面廣,加快我縣生物產業發展困難還很多,全縣現有的發展水平離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還遠。這就要求我們要全面把握市場行情,科學謀劃產業佈局,不斷提高生產水平,進一步創新發展模式,加大開拓創新力度,全方位搶佔市場空間。

【第3篇】物資調研報告

海淀區文物資料狀況海淀區是北京市的文物大區,文物分佈之廣、數量之多、級別之高以及其獨有的特色在北京乃至全國都是引人注目的,海淀區的文物保護工作在維護古都風貌、促進首都歷史文化名城建設、推動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對我區的經濟建設和旅遊事業的發展也正在發揮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首都現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舊城改造工作、旅遊開發工作等同文物保護工作產生了越來越多的矛盾。在新的形勢下,如何更有效、更合理地保護和利用好祖國珍貴的文化遺產,是文物工作面臨的一大課題。文物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做好這項工作,是我們文物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爲深入認識我區文物資源的狀況,研究新形勢下文物保護及開發利用工作的思路及對策,促進中關村科技園區的建設,本課題組對我區文物資源的狀況及保護利用的情況進行了細緻而周密的調查研究,初步摸清了文物資源的底數,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本報告。

一、文物資源的分佈及特點

我區文物資源豐富、分佈集中、特色鮮明。根據調查,全區現有各類文物古蹟262項,其中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項,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8項,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4項,文物暫保單位24項,歷史文化保護街區1項,地下文物埋藏區3項。

(一)地上文物的分佈及特點

我區文物數量多,分佈廣,但仍呈現出相對集中分佈的特點,主要分佈在以“三線一街區”爲代表的四個區域。

1.長河沿線(從頤和園至高梁橋,幷包括長春橋至玉淵潭的京密引水渠昆玉段沿線)。長河是一條對北京城的形成和發展起過重要作用的古河道。從曹魏時期直至遼金,即已對灌溉及北京城的供水起到了重要作用。元代著名水利學家郭守敬爲提高大運河上游水位以利漕運,對以長河、西湖(今昆明湖)爲主的西郊水系進行了大規模整治,客觀上爲明清時代西郊的園林開發創造了條件。如今北京城內的中南海、北海、什剎海以及故宮筒子河的水,都是通過長河輸送的。特別是到了清代,“三山五園”建成後,長河成了清代帝王西上頤和園的水路,因此,數百年來,長河兩岸寺廟園林薈萃,人文景觀不斷,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文物古蹟。從西直門外的高梁橋至頤和園,兩岸文物景點如顆顆明珠點綴長河,著名的有高梁橋、廣通寺、極樂寺、樂善園(今動物園,屬西城區)、五塔寺、大慧寺、白石橋(1997年拆除)、紫竹院行宮、延慶寺、廣源閘與龍王廟、萬壽寺、麥鍾橋遺址、立馬關帝廟、西頂廟、金河堤碑、頤和園等。在昆玉河南段,有釣魚臺與養源齋、摩訶庵、慈壽寺塔、恩濟莊太監墓地等。

2.香山路沿線(從頤和園至香山公園的道路沿線)從頤和園經玉泉山至香山靜宜園,也是一條重要的古道,是皇帝及王公貴族們出遊的必經之路。因而,沿途亦保留了大量文物古蹟,有遺光寺山門、玉泉山(靜明園)、金山寶藏寺、景泰陵、普庵塔、妙雲寺(石居)、臥佛寺、櫻桃溝周家花園、團城演武廳、清代碉樓、碧雲寺等。在這條線兩側,還大量分佈着明代妃子墳、清代王墳以及近現代名人墓葬等。

3.西山山麓沿線(南接石景山八大處、北至鳳凰嶺的西山山麓沿線)。“天下名山僧佔多”,西山一帶的寺廟文化有着悠久的歷史,南接石景山境內的八大處,北到鳳凰嶺一帶,沿山一線分佈着以寺廟爲主的衆多文物古蹟。明人王廷相詩云“西山三百七十寺,正德年中內臣作”,可見,歷史上的西山寺廟更是繁多。特別是在山後陽臺山、鳳凰嶺地區,佛道寺觀林立,碑碣石刻遍佈。如山前有海淀區歷史最悠久的寺院——始建於唐貞觀年間的兜率宮,清代改建的十方普覺寺(臥佛寺),仿五臺山殊像寺而建的無樑殿旭華之閣,寺廟園林碧雲寺,以及法海寺、晏公祠等,山後有黑龍潭龍王廟、大覺寺、普照寺、蓮花寺、秀峯寺、響塘廟、金仙庵、妙峯山香道及遺址、黃普院、魏太和造像、龍泉寺、上方寺等以及大量田野石刻更是星羅棋佈。

4.頤和園至圓明園歷史文化保護街區這一街區,西接香山路,東連海淀鎮,集中了北京西郊最著名的古典皇家園林,因其背臨西山,南近京城,水源豐沛,因而,明清以來,成爲著名的皇家園林區,有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萬園之園”圓明園(現爲遺址公園),以及清華園及近春園遺址(今爲工廳及清華大學早期建築等)、淑春園遺址等(今爲燕京大學未名湖區)、暢春園遺址(現存恩佑寺山門、恩慕寺山門)、蔚秀園遺址、鳴鶴園遺址、朗潤園、承澤園、吳家花園、達園等衆多園林文物。

海淀區的文物分佈呈現出上述特點,有其歷史的必然性。首先,海淀鎮的歷史悠久,其聚落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隨着北京城的發展,海淀鎮也從古薊城通往居庸關大道途中的一個重要村落,發展成爲北京城西郊最重要的文化古鎮。金代定都北京之後,西郊園林得到初步開發,“燕京八景”海淀即佔其三,金章宗“西山八院”雖多已不存,但大多在海淀境內也是無疑的。元時,著名水利學家郭守敬爲提高大運河上游水位“以利漕運”,對以長河、西湖(今昆明湖)爲主的西郊水系進行了第一次大規模整治,客觀上爲明清時代西郊的園林開發創造了條件。到了明代,海淀鎮已是園林薈萃之地,白石橋北的萬駙馬白石莊,號稱“近郊園亭爲第一”,武清侯李偉的清華園,米萬鐘的勺園各具秀色。清代經康熙、雍正、乾隆數代經營,在西郊興起了造園高潮,特別是乾隆年間對西山諸泉的再次大規模開發,把西郊的園林建設推向鼎盛,形成了著名的“三山五園”(即萬壽山、玉泉山、香山、暢春園、清漪園、圓明園、靜明園、靜宜園)。由於皇帝在京的大部分時間居住在西郊御園,因而王公大臣和官府機構雲集海淀,紛紛在此建造私家宅園,海淀鎮空前繁華,商號多達100多家。雖因清末英法聯軍焚燬及民國戰亂破壞,但時至今日,海淀鎮及其附近,仍保留了大量皇家園林、私家宅園及遺址。而以頤和園爲中心的“三山五園”,則成爲聯結海淀文物分佈主要脈絡上的紐帶,使“三線一街區”緊密相連,構成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是海淀區文物資源的主要載體和基本格局,是承載着海淀區厚重歷史文化的“文脈”。園林和寺廟是這一“文脈”中的靈魂,是海淀區文物中最重要、也是最具特色的部分。

海淀區的園林和寺廟,不僅數量多,分佈廣,還有着自己鮮明的特色。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的環境藝術和建築藝術,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造園藝術的精華。圓明園遺址雖失去了昔日“萬園之園”的輝煌,但卻成了近代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歷史見證。香山靜宜園在新的時代又成了盛世名園。皇家園林之外,海淀鎮的樂家花園、李蓮英宅院、薩利宅院以及附近的達園、承澤園、朗潤園、吳家花園等王公邸園、私家宅園也都各具特色,它們與皇家園林一起,形成了蔚爲大觀的海淀古典園林體系。寺廟建築中,也有很多絕無僅有的文物珍品,大鐘寺的明代永樂大鐘,有“鐘王”之稱,堪稱稀世之寶;大慧寺的明代彩塑二十八諸天像,藝術價值極高;真覺寺的金剛寶座,爲全國現存藝術價值最高的金剛寶座塔;臥佛寺內的元代銅臥佛,重達50萬斤,爲元代銅鑄藝術精品。很多寺廟和園林還呈現出相互交融的特點,形成獨特的寺廟園林景觀。如萬壽寺、碧雲寺、大覺寺等。海淀區寺廟的另一特色是太監廟宇衆多,或爲太監所建,或爲太監出宮後棲身之所,如大慧寺、摩訶庵、碧雲寺、西禪寺、晏公祠、響塘廟、秀峯寺等。

(二)地下文物的分佈及特點

海淀區有着豐富的地下文物資源,且脈絡清晰。目前,能夠確定的較大的古文化遺址不多,史前聚落遺址尚未發現,戰國時期的文化遺存在很多地方都有發現,特別是北京大學、上莊——馬房一帶有較多遺存,多分佈在近代自然村落附近。漢代聚落遺址多分佈於古道沿線,如萬壽寺西側、萬泉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地都有發現。古墓中,戰國時期的甕棺墓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墓葬,主要分佈在羊坊店至永定路一帶。漢代墓葬分佈廣泛,且多以墓羣爲主,南至復興路沿線,北到蘇家坨一帶,中部從萬泉莊到海淀鎮再向東北至清華大學、上地、清河一帶,都是漢代墓葬較爲集中的分佈地區,其中僅上地就出土漢墓千餘座。晉唐時期墓以八里莊一帶、高粱河沿岸分佈較多。遼金時代的墓葬以羊坊店、海淀鎮、清河以及沿西山山麓臺地分佈較爲集中。元代墓葬以山前地區分佈較多,著名的頤和園耶律楚材家族墓地,尤其是耶律鑄墓出土有大批精美的文物。明清時代墓葬數量更是衆多,幾乎到處都有分佈,其中皇室墓葬、王公貴族墓以及太監墓構成了海淀區墓葬的重要特色,明代的金山墓區是十三陵外最大的皇家墓區,葬有很多夭殤的皇子、公主以及妃嬪,著名的景泰帝陵亦在這裏。明代太監墓有的規模宏大可比王陵,如高時明太監墓(大工墓),較大的墓區在八里莊、魏公村一帶。清代西山山麓有很多王墳,如七王墳、九王墳、瑞王墳、禮王墳等。清代太監墓規模遠不如明代,多以墓園形式存在,有恩濟莊、皁君廟、四槐居等10餘處墓園,大太監李蓮英墓即位於恩濟莊。民國以來,西郊衆多的名人墓葬構成了海淀區另一特有的文化景觀,萬安公墓中分佈最爲集中,有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墓、哲學家馮友蘭墓、史學家商鴻逵墓、八卦掌名家董海川墓、名醫肖龍友墓、國畫名家劉繼卣墓等。在西山腳下,還分佈着佟麟閣墓、孫傳芳墓、王錫彤墓、梁啓超家族墓、熊希齡墓、梅蘭芳墓、馬連良墓、劉半農墓、劉天華墓等。在我區地下文物相對集中分佈的地區,市政府分別公佈了恩濟莊、金山、禮王墳等三處地下文物埋藏區。

地下出土文物是海淀區地下文物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歷年來的考古發掘、配合基本建設工程清理等工作收集有各類出土文物6000餘件,主要有金銀器、玉器、陶瓷器、銅器及墓誌等以及各類石刻文物,其中尤以金銀器、玉器、瓷器爲珍貴,這些珍貴的文物,限於條件,尚沒有得到充分利用,但卻是一項巨大的潛在資料,隨着文物事業的不斷髮展,隨着條件的改善,終將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二、文物資源保護利用狀況

(一)成績和經驗

解放後,特別是80年代以來,在歷屆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在市、區文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區的文物保護工作還是取得了很大成績的,從以下一些統計數可見一斑:文物保護單位的數量從1958年第一次文物普查時的僅10處(全部爲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發展到現在的80處,包括全國重點、市、區三級保護單位,特別是1999年區政府公佈了第二批18項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和24項暫保單位後,使得全區文物保護單位類別齊全,特色鮮明。

1.依法管理方面。文物保護工作得到了進一步加強,逐步納入了法制化軌道,並且形成了比較健全的管理體系,1999年元月1日,區政府公佈了《海淀區文物保護管理規定》,這是我區第一個文物保護方面的行政措施,在全市各區縣中也是第一個,使全區的文物保護管理工作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2.文物修繕方面。從計劃經濟體制下由政府單一投資修繕逐步發展成爲以政府爲主的多元化的資金來源。歷年來,通過政府投資和管理使用單位通過各種辦法自籌資金(包括吸引各種社會投資),已使45項文物保護單位得到了維修,投入維修資金1億6千多萬元,使一大批文物古蹟得到了較好的保護(表一)。

3.開發利用方面。在全部80項文物保護單位中,對社會開放的已達40項,其中屬管理開放的有29項,突出的有頤和園、圓明園、香山等,年客流量達1200多萬人次,年收入超億元(表二),自然開放的有11項,如元大都土城遺址,已經成爲良好的城市綠化景觀。利用文物保護單位建成並對社會開放的博物館9個,其中利用大鐘寺建成的古鐘博物館,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古鐘文化,利用五塔寺建成的石刻藝術博物館,成爲展示和研究石刻藝術的殿堂,利用昔日皇家行宮萬壽寺建成的北京藝術博物館,收藏了大量古代藝術珍品。山後陽臺山、鳳凰嶺兩景區,以豐富的文物古蹟爲依託,使旅遊業的發展初具規模。其他還有市級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9個,國恥紀念地2個。考古工作從無到有,現在擁有6000餘件各類館藏文物。我區的文物資源在經濟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表一文物保護單位修繕資金統計表級別【】數量【】歷年投入修繕資金數量(萬元)【】資金來源國家撥款(萬元)【】單位自籌(萬元)國家級【】4【】8197.79【】3839.3【】4358.49市級【】28【】7679.8【】2598【】5081.8區級【】24【】653.754【】186.254【】467.5暫保【】24【】65.5【】35【】30.5合計【】80【】16596.844【】6658.554【】9938.29(本表統計數據截止1999年底)

表二文物保護單位開放利用情況統計表級別【】數量【】管理開放

單位數量【】開放單位年客流量

(萬人次)【】開放單位年收入

(萬元)國家級【】4【】4【】813【】8142市級【】28【】11【】351【】1652.4區級【】24【】8【】48【】219暫保【】24【】6【】18.3【】38合計【】80【】29【】1230.3【】10051.4(本表統計數據以1999年爲準)(二)面臨的主要問題

我區文物保護工作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然而,我們還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區文物保護的任務還非常艱鉅。解放以來我區共進行了三次文物普查,從三次文物普查的結果可以看出,建國以來我區登記在冊的文物總數呈逐年減少之勢,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五六十年代及“文革”時期,由於認識上的不足及政治上的“極左”路線的影響,文物資源遭到大規模的破壞。80年代以來,隨着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城市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首都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給文物保護工作帶來了巨大的衝擊。特別是90年代以來,隨着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北京的城市建設和危舊房改造工作掀起了新的高潮,特別是中關村科技園區的開發和建設,使我區的文物保護工作面臨着嚴峻的形勢。

客觀地說,在我區衆多的文物古蹟中,真正得到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的只是少數,尤其是區縣級、暫保單位和未列入級別保護的文物古蹟,面臨的形勢就更不容樂觀。在區級以上80項文物保護單位中,除了作爲公益事業和遊覽場所對社會開放的29項外,其餘部分有些古建築用作辦公用房,有些仍處於不合理使用狀態,有些幾乎處於無人管理狀態(如橋、閘等),文物遭到自然和人爲破壞的情況仍較爲嚴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程度和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北京是著名的文化古都和歷史文化名城,城市的規劃和建設,都必須從保護古都風貌出發,海淀區是著名的文化區,在北京的古都風貌中佔有突出的地位,其文物保護工作,更應該服從於保護古都風貌這一大局。文物工作是一項政策性強,涉及面廣,矛盾突出的工作。只有領導的高度重視,爲文物工作排憂解難,文物工作才能得到更好地發展。我區的文物保護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績,充分體現了區委、區政府對文物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但在某些單位和部門仍存在着重經濟建設,輕文物保護的思想,只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不顧長遠利益、社會效益,致使在某些工程建設中出現文物爲工程讓路的痛心事件,如1997年白頤路拓寬工程中拆除白石橋就是一例。文物是不可再生資源,是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不僅起着教化育人的作用,還能爲經濟建設服務,拆一處就少一處,損失是無法彌補的。

2.文物保護資金匱乏

文物保護資金匱乏,一直是困擾文物工作,限制我區文物事業發展的一大難題。沒有足夠的物質保障,文物保護工作的許多具體措施就無法落實。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文物保護管理是國家包攬的,文物保護資金的來源渠道當然也是單一的,儘管目前文物建築的修繕工作已本着“誰使用,誰維修,誰受益”的原則,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管理使用單位也在努力自籌資金修繕,但國家仍然是文物修繕的投資主體,這是文物事業的公益性要求的,也是文物作爲全民族共同的文化遺產的基本屬性決定的。調查中我們瞭解到,能夠自籌資金進行文物修繕的單位,大多是開發較早、效益較好的文物旅遊單位,如頤和園、圓明園、香山公園等。即便如此,各單位因情況不一樣,仍普遍存在程度不同的維修資金不足問題。當然,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也出現了一些引資修繕開放的形式,如八一中學同大業國際租賃有限公司合作修繕了樂家花園,這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但對於整個文物事業來說,目前顯然還是杯水車薪。而且由於文物的特殊性,很多年久失修的文物實際上處於無人管理狀態,自然損壞的情況相當嚴重,如晏公祠、景泰陵等,已經迫切需要進行搶救性修繕,所以,通過市、區財政撥款,由國家出資搶救和保護文物資源,仍將是最主要的方式。由於缺乏資金,我區豐富的地下出土文物也一直被束之高閣,得不到充分利用,6000多件文物保存在只有10多平方米的庫房裏,連整理研究的條件都不具備,更不用說陳列展覽了。

3.城市建設、危舊房改造同文物保護之間矛盾突出

城市要發展,道路要拓寬,居民的居住環境要改善,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由於很多文物古蹟位於老城區或者開發區,勢必與工程建設產生矛盾,即使文物古蹟本身得到保留,但因其周圍不斷出現新建高樓,環境風貌往往會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壞。不少文物點除了其本身的歷史、藝術價值外,已無整體景觀價值可言,造成都市中文物建築的“盆景化”,如大慧寺、白塔庵塔、西頂、承澤園、李蓮英宅院等。至於在文物保護單位的建設控制地帶內的違法建設,更是屢見不鮮。

工程建設也帶來了地下出土文物的流失。從80年代末期,我區地下出土古墓葬的數量和出土文物的數量都呈逐年減少之勢,這一方面因爲缺少健全的制度,文物部門渠道不暢,信息不靈,不掌握建設工程的分佈情況,開工時間,在工程建設前不能進行全面的考古勘探,造成地下文物保護的被動局面。另一方面因爲很多工程建設單位文物保護意識淡漠,視文物保護爲擋路石,發現古墓隱瞞不報,造成很多古墓葬被破壞,甚至出現哄搶、私分出土文物的情況。

4.文物單位隸屬關係複雜,開發利用難度很大

由於歷史原因,大多數文物單位並非文物部門使用,根據調查,在我區80項文物保護單位中,按產權單位劃分,屬於各級政府行政機關的有28項,屬於各類事業單位的有30項,屬於企業的有7項,屬於軍產的有8項,沒有管理使用單位的有7項。其中屬於區文物管理部門的只有大慧寺1處。由於管理使用單位紛繁複雜,因而整體開發利用難度極大。如著名的皇家園林“三山五園”,在學術研究上、宣傳上、地域分佈上都具有很強的整體性和關聯性,但僅圓明園屬區屬單位,頤和園和靜宜園(香山公園)屬市園林局,靜明園屬中央國家機關、暢春園(僅存恩佑寺、恩慕寺山門)屬北京大學。所以,整體開發的條件尚不具備,難以形成統一規劃和規模效應,因而難以最大限度發揮其資源優勢。再如上莊翠湖水鄉的旅遊開發,當地真正具有歷史文化含量的東嶽廟和龍王聖母宮屬北京軍區261醫院管理使用,因而也難以納入其旅遊開發的整體規劃,造成了開發利用的難度。

三、保護利用的基本思路

我區地處中關村科技園區的核心地帶,隨着中關村科技園區開發建設工作的迅速開展,正確處理好文物保護、開發利用和園區建設的關係,已經成爲我區的一項重要工作。作爲北京市的文物大區,我區不能僅僅依靠文物的數量說話,更要在質量上確立我們的優勢,也就是要在管理水平上,在開發利用上取得突出成績。因此,我區將繼續加大保護管理力度,繼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堅持“保護爲主、搶救第一”的方針和“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指導思想,不斷開創文物事業的新局面。

1.抓住機遇,迎難而上

園區的建設和發展,既給我們的文物保護工作帶來了新的課題,同時給我們的文物保護、開發利用也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朱善璐書記在區委八屆二次全會上指出:“園區建設不是單項工程建設,而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綜合系統工程,是集科技、教育、文化、產業發展等於一體的工程,是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配套推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一項大工程。因此,需要方方面面協調推進,缺一不可。”文物工作必然也是園區建設的重要內容,園區的建設必然會更加重視文物保護工作,園區建設過程中政府必然要加大各項事業的資金投入力度,對文物事業都將是直接或間接的有利因素;城市建設和危舊房改造,會創造多種形式保護和利用文物的有利條件;園區整體文明程度的提高,必將進一步增強全民文物保護的意識。因此,我們要緊緊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做好我區的文物保護及開發利用工作。

2.保護好文物是建設新海淀的必然要求

保護、開發利用好我區豐富的文物資源,是創建中關村科技園區文化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保護北京這一文化古都以及歷史文化名城風貌的總體要求。建設新海淀,要緊緊依託海淀區的區情,要在繼承優秀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要創造有別於其他地區的鮮明特色。豐富的文物古蹟,就是我區區情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區的一大特色,保護好文物,就是保護了海淀作爲文化區的鮮明特徵,使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文化相互映襯,將會極大地提高中關村科技園區在國際國內的良好形象。

3.開發利用文物資源,促進經濟發展

合理開發利用好文物資源,將進一步促進我區的經濟發展,如今,文化產業已經成爲我區新的經濟增長點,旅遊業作爲文化產業的龍頭,具有無限廣闊的發展前景,而我區豐富的文物資源,正是發展旅遊業的最重要的依託,是旅遊業的基礎和靈魂,保護和利用好文物資源是我區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4.充分挖掘文物資源的教育功能

開發利用文物,不能只着眼於其經濟效益,更要注重其潛移默化的文化滲透功能,注重其獨特的社會教育功能。隨着科技園區的建設和發展,對人的素質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們面對的將是學習化的社會,而在學習化的社會中,文物因傳播知識、陶冶情操以及給人以審美的愉悅、藝術的享受等方面的功能,其充當的獨特的、不可替代的教化作用將會越來越受到重視。珍貴的歷史文物資源,是連接羣衆與歷史文化的橋樑,在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我區衆多的革命文物,如雙清別墅、李大釗烈士陵園、三·一八烈士公墓、辛亥灤州起義紀念塔、“保衛華北”石刻等,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的實物教材,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因此,要特別注重發揮文物資源的社會效益,爲我區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四、對策與建議

1.切實落實文物工作“五納入”,建立文物保護新體制

1997年《國務院關於加強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提出了文物工作“五納入”,即把文物保護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納入城鄉建設規劃,納入財政預算,納入體制改革,納入各級領導責任制。市政府在1996年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期文物工作的通知》中,也明確提出了“五納入”的要求。我們認爲,“五納入”是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文物保護新體制的核心內容,是做好新時期文物工作的重要保證,只有切實落實“五納入”,才能明確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的職責,才能充分體現政府的管理職能,才能使文物工作得到切實加強。因此,我區應積極、認真地貫徹落實“五納入”,制定並實施具體措施和方案,以進一步搞好我區的文物保護和利用工作。

2.加強宣傳和研究工作,提高認識,促進全民文物保護

北京是全國的首善之區,海淀又是北京市的文物大區,其豐富的文物資源,是海淀作爲文化旅遊區的重要特徵,因而,我區的文物宣傳,要立足高遠,從大的文化角度把握,把我區的文物推向全國,推向世界。文物宣傳工作要樹立全區一盤棋的思想和“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觀念,頤和園、香山公園等開發較早的文物旅遊景點,雖不是區屬單位,但依然是我區的文物資源,其旅遊業的發展,必定能帶動周圍相關服務業的發展,對這一類極爲重要的文物,無論其歸屬是哪裏,理所當然仍應是我們宣傳工作的重點。山後地區豐富的文物點,更應藉助陽臺山、鳳凰嶺的旅遊開發廣爲宣傳。要充分利用文物工作的獨特優勢,藉助各種媒體宣傳文物工作的重要意義,擴大文物事業的社會影響。讓文物走近人民,讓人民瞭解文物、熱愛文物,促進全民文物保護意識的提高。

要積極開展地域文化研究,挖掘我區文物資源的豐富內涵。我區豐富的文物資源,具有鮮明的特色,然而,在同某些區縣的相比中,我區地域文化的研究開展得顯然不夠,如宣武區對“宣南文化”的發掘和弘揚,東、西城對“衚衕文化”、“四合院”的開發和宣傳都做得有聲有色。其實,“西山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厚,其中又可分出衆多專題,如寺廟文化、園林文化、太監文化、以妙峯山進香道爲載體的西山民俗文化等,都需要進行深入探討和研究,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組織專家召開研討會,推動’西山文化”的深入研究,推動海淀地域文化的大力弘揚。

3.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多渠道籌集文物保護資金

資金投入是文物工作的老問題,也是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文物保護工作做得好壞,同資金投入程度關係極大,我們認爲,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特別是對於文物修繕工作來說,各級政府的投入是主要渠道,畢竟,大多數文物只是潛在的資源,還面臨着自然和人爲的破壞,而保護文物,保護好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文化遺產,政府責無旁貸,因而,要做好文物保護工作,各級政府還要不斷加大投入。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僅僅依靠國家撥款來從事文物保護與管理工作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在用好、管好財政撥款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文物資源的優勢,不斷探索對文物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的新途徑。要通過多種方式、多種渠道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在不出賣文物的前提下,從社會、企業、個人多方面引進、籌集文物保護資金,適當時候可以建立文物保護基金及相應的基金會,通過政策引導和支持,採取捐資、集資、募捐等辦法,鼓勵各種社會資金修繕保護文物,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事業。只要符合“有效保護、合理利用”的原則,就鼓勵其對文物資源進行開發利用和保護,特別是有些具備了開放條件的文物保護單位,更要在把“死文物”變成“活文物”上想點辦法,利用文物產生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如此,必將有利於文物保護事業的健康發展。

4.加強文物搶救維修和保護管理的基礎性工作

隨着中關村科技園區各項建設工程的開展,未來幾年,我區基本建設工程同文物保護之間的衝突勢必進一步加劇。因此,要進一步加強對地下出土文物的搶救性發掘工作,把地下出土文物的流失減少到最低限度。建設、規劃部門要同文物部門密切配合,加強協調,重大工程建設項目,要有文物部門的參與,儘可能在工程開工前進行前期考古勘探。特別是清河、永豐、上莊一帶,爲古代京城通往居庸關的必經之處,地下古文化遺址及墓葬較多,隨着北部地區開發建設,特別是永豐科技園建設步伐的加快,要特別注意配合基本建設工程進行搶救性發掘。

利用市政府3年內投資3.3億對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進行搶險修繕的大好機遇,制定我區的文物修繕規劃和具體方案,積極爭取資金,並由區財政投入配套資金,對我區有險情的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進行全面修繕。同時,對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維修保護,也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5.建設海淀博物館,發揮館藏文物的作用

我區地下出土文物非常豐富,多年來收集了各類文物6000餘件,使我區的館藏文物從無到有,並逐步形成了年代序列較爲清楚、文物類別比較豐富的特色,其中有相當數量的文物極爲珍貴。部分珍貴文物在1994年曾赴日本東京練馬區進行展出,引起轟動,成爲我區與練馬區友好往來的使者,爲展示我區的文化形象,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多年來,我區的館藏文物,因庫房簡陋狹小,一直缺少良好的保管條件,無法進行分類存放、也無法進行整理研究,不具備陳列、展示的場所和條件。因此,爲了妥善保護和充分利用好我區珍貴的館藏文物,也爲了宣傳和研究我區現代化建設的成就,建設一座高水平的區屬博物館是非常必要的。

調查中我們瞭解到,北京市登記註冊的各類博物館總數目前已超過100座,其中絕大多數屬北京市文物局、中央各單位及其他市屬部門,以各種專題類博物館爲主,門類較爲齊全,在弘揚民族傳統文化、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對外地博物館的考察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博物館在當地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如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作爲一個地區級的博物館,無論其設計思想、陳列內容還是管理水平都已堪稱一流,已經成了四川省的一個文化精品工程。北京市各區縣大多也建起或正在建設自己的博物館,而從我區來看,館藏文物已具備建設一座較高水平的博物館的基本條件,博物館的建成,將使我區擁有一個展示我區悠久而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的重要陣地,同時也成爲我區宣傳近現代革命史和現代化建設成果的場所,有助於提高科技園區的文化形象,也將成爲展示我區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的重要窗口。因而,

從各方面來看,我區都迫切需要建設一座區屬博物館。

位於中關村科技園區核心區的海淀鎮地區,有着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澱,保存有很多有價值的古代建築,其中位於彩和坊24號的李蓮英宅院是保存完好的清代小宅園,現爲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可考慮在此建設博物館,融入中關村西區的環境建設中,既保護利用了古建築,又能發揮文物藏品的展示功能,宣傳、弘揚海淀悠久的歷史文化,必將極大地促進我區文化事業的發展。

6.以點帶面,加強重要歷史地段保護,促進人文環境風貌的改善

以“三線一街區”爲代表的海淀文物分佈區,集中展示了海淀區的悠久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在這些重要的歷史地段,迫切需要制定科學的保護規劃,以保護其特有的人文環境風貌,在這些地段進行工程建設,建築體量和高度應進行嚴格控制。文物保護的實踐證明,將一些確有保護意義的歷史地段劃定爲歷史文化保護區加以保護,是保持城市發展的歷史延續屬性和文化特色,展示歷史文化名城傳統風貌的現實可行的做法,北京市東城、西城等老城區的保護工作在這方面已經先走一步。我區的文物保護工作,應在切實保護好各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基礎上,滲透到文物古蹟相對集中,歷史人文環境風貌較有特色的地區,由點及面,對一些重要歷史地段進行重點保護。頤和園已經是世界文化遺產,其周圍的環境風貌更應悉心愛護,避免興建高層建築導致其景觀遭到破壞,頤和園至圓明園街區已經公佈爲北京市歷史文化保護街區,在此範圍內的建築更必須遵守有關規定,以保護皇家園林的獨特風貌以及燕園、清華園近代建築羣的良好景觀。長河沿線和以陽臺山、鳳凰嶺爲中心的山後地區,應成爲我區歷史地段保護的重點。長河應該保持其水系的自然風貌,河道要順其自然,不要做大的裁彎取直,沿岸大量文物古蹟、遺址和舊時風貌應保留,以保護這一地區的人文景觀和環境風貌。陽臺山和鳳凰嶺地區在行政區劃上分屬聶各莊和北安河兩鄉,但在文物分佈上是一片相對集中的地區,這裏有着豐富的文物資源,更兼自然風光秀麗,因此,在旅遊開發與建設中,要特別重視對其歷史文化景觀的保護,並儘可能將其申報爲歷史文化保護區,納入法制化管理的軌道,使人們能夠在現代生活中也能夠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文化背景,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感受到地域文化的鮮明特色。

7.利用多種方式開發文物資源,促進文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遍佈我區城鄉的數百處文物古蹟,可開發利用的人文景觀還是很多的。以前,由於受計劃經濟體制下重保護輕開發利用思想的影響,一些領導和羣衆對文物保護的認識有着一定的侷限性,認爲給文物保護進行投資是揹包袱,是把錢扔進無底洞,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從北京市來說,文物旅遊已經成爲北京市旅遊業的重要支柱。在海淀區,開發利用較早的頤和園、靜宜園、圓明園等文物景點都已成了著名的旅遊勝地,其創造的經濟效益以及由此而帶動起來的服務業的興盛是有目共睹的。可喜的是,我們現在已逐步認識到文物古蹟的獨特魅力和巨大文化內涵,認識到合理利用文物資源是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們必須認識到,保護好文物,就延續了文物的壽命,也就使文物資源得到了更長久、更充分地利用,這也是我區文物事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隨着中關村科技園區的建設和發展,給我區的文物開發和利用工作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從目前我區文物的現狀及開發的可行性來看,我們認爲,我區應重點做好以下幾個項目的開發利用工作:

(1)開發大慧寺。大慧寺位於我區鋼鐵研究總院內,臨近中關村大街中段,交通便利,因地處機關大院內部,長期以來未能對社會開放。50年代即已定爲北京市重點古建文物保護單位,其明代建築、雕塑、壁畫三大藝術珍品極爲珍貴,尤其是28尊明代彩繪泥塑諸天像,在北京地區絕無僅有,極具開發利用價值。以大慧寺開發爲突破口,以開發促保護,力爭利用3年時間,恢復大慧寺山門、天王殿、彌勒殿及東西配殿等原有建築格局,並將其建成古代雕塑博物館,成爲對廣大市民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陣地和遊覽休閒的場所,成爲中關村大街沿線一處亮麗的文化設施,使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文化相互交融,相映生輝,以提高中關村大街的文化品味,充分發揮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達到開放利用的目的,以此帶動全區文物工作再上新水平。

(2)收回摩訶庵。摩訶庵爲明代京西名剎,嘉靖二十五年(1546)建成,大雄寶殿內繪有明代壁畫,東院金剛殿內的32體金剛經刻石極爲珍貴,現寺院建築格局完整,四隅有碉樓,這種格局在寺廟建築中極爲少見,寺原爲明嘉靖朝太監趙政家廟,趙政之墓亦在寺內,墓規模宏大,墓道很長,形制特殊,60年代挖防空洞時,對該墓進行了發掘,現地宮中仍存有精美石雕。現爲八里莊國小管理使用,由於文物保護管理的要求,使八里莊國小的發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因此,通過適當的方式,將八里莊國小遷出摩訶庵,既有利於學校的發展,又保護了我區一處珍貴的文物古蹟,同時爲對其進行進一步開發利用騰出了較大的空間。計劃對大殿及配殿修繕加固,山門及四隅碉樓大修,恢復部分配殿,並修繕趙政墓地宮,收歸文物部門,建成專題類博物館對外開放。

(3)請回北魏石佛。魏太和造像(俗稱北魏石佛)是北京地區最古老的石造像,也是鳳凰嶺風景區最著名的人文景觀,自1998年被盜又被追回後,現存於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該地區的旅遊開發,仍應以魏太和造像爲中心,搞好北魏石佛石刻園的建設,爭取早日請回北魏石佛,並逐步修繕龍泉寺、上方寺元代磚塔、關帝廟、金仙庵等文物景點,以此帶動陽臺山、鳳凰嶺地區的旅遊開發工作,同時制定該地區文物保護的整體規劃,加強旅遊、規劃部門同文物部門的協調,特別要注重對該地區文物環境風貌的保護,避免破壞性開發。目前來看,陽臺山和鳳凰嶺的旅遊開發都儘可能地利用了本地區的文物資源,但其文化內涵的深度開發顯然還是不夠的,如妙峯山香道的民俗文化還有待進一步挖掘,要在考古發掘和科學論證的基礎上,適當恢復幾處茶棚,豐富景區景點內容,同時積極申報該地區爲歷史文化保護區,以達到依法保護其人文環境風貌的目的,促進文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促進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生物資源產業研發的調研報告

爲科學謀劃我縣“十二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調整產業結構,提升全縣生物產業發展水平,實現以生物產業工業化提升生物資源開發產業化,促進傳統生物產業向現代生物產業轉型。根據3月1日縣委湯副書記主持召開的“產業發展規劃研究”會議,縣創新辦嚴格按照會議精神要求,由辦主任帶隊,從3月18日開始,組織相關科室工作人員深入全縣各鄉鎮、龍頭企業,對全縣生物產業發展現狀、產業研發工作及十二五規劃進行廣泛調研,現將調研的基本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縣生物產業發展現狀

,全縣生物產業產值達147407.7萬元,其中:生物農業產值135943.7萬元,佔92.2%;生物林業產值3208萬元,佔2.2%;生物醫藥產值8256萬元,佔5.6%。在全縣生物產業產值中,其中,燈盞花、除蟲菊、三七、草烏、苦蕎、魔芋等特色生物產業產值達28404.15萬元,佔19.3%,比上年增5175.15萬元,增長22.3%,其中:工業總產值13492萬元,比上年增4825萬元,增長55.7%;農業總產值14912.15萬元,比上年增350.15萬元,增長2.4%。xx年第一季度,全縣生物產業產值11428萬元,其中,生物農業產值8128萬元,生物林業產值600萬元,生物醫藥產值2700萬元。

(一)生物藥業發展成效明顯

1、燈盞花產業逐步壯大

,龍頭企業紅河千山公司發展燈盞花種植10135畝,主要分佈在中樞、舞街、金馬、舊城、永寧、白水6個鄉鎮。帶動農戶近1戶,爲農戶創收4256萬元,實現農戶增收1970萬元,生產燈盞花葯材2230噸,平均畝產值4150元。公司生產燈盞花素46.5噸,銷售產品32噸,實現產值9460萬元,實現銷售收入9006萬元,實現利潤1261萬元、利稅2647萬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從開始,公司在工業園區新廠內大批量生產,同時還在玉溪江川代加工,擴大生產規模,生產質量穩定。經過幾年的工藝改進和不斷研究,公司在通過gap規範化種植基地認證的基礎上,xx年2月又通過gmp生產車間標準化認證。另外,公司還開發了一些燈盞花健康系列產品,擴大了燈盞花的使用範圍。

銷售部門在維護好原有老客戶的基礎上,還開發了一些新客戶,目前銷售市場以雲南製藥企業爲主,輻射到省外部分製藥企業。

xx年,計劃在全縣發展燈盞花種植1畝,實現產值1萬元。

2、三七、草烏等中藥材發展形成規模

三七、草烏、半夏是我縣繼除蟲菊、燈盞花之後發展起來的又一新興產業,已逐步成爲我縣山區農民增收的新亮點。爲培植好三七、草烏、半夏等中藥材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在發展起步階段,大多鄉鎮都出臺相應扶持措施促進發展。

xx年,全縣種植三七7000餘畝,主要分佈在三塘、向陽、永寧3個鄉,比上年增700畝,預計總產值達14000萬元。其中,我縣羣衆種植460畝。種植草烏3640畝,比去年同期減582畝,主要分佈在三塘、向陽、白水三個鄉鎮。預計總產145.6萬公斤,農民實現創收1100萬元。今年,因乾旱,全縣草烏出苗率普遍偏低,加之草烏種植生產成本投入高,市場銷路尚未完全打開,全縣草烏畝產值估計與上年基本持平。種植半夏300畝,主要分佈在三塘、向陽、白水、舊城四個鄉鎮,半夏市場價格穩定,平均畝產值在4500元左右。

在生物藥材產業培植中,縣創新辦在努力開拓省內外銷售市場,正同雲南鴻翔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等藥材生產經營企業進行洽談,邀請他們到我縣開發生物藥材產業。

(二)生物化工產業形勢較好

1、除蟲菊產業迎來發展新機遇

近來,隨着國際市場對無公害除蟲菊產品需求量的加大,使我縣除蟲菊產業發展重獲生機。同時,由於紅河森菊公司多方融資,不斷開拓市場,用發展的辦法解決自身存在的困難,從開始,四年來,公司先後共向花農兌現欠款1005萬元,目前,基本兌清前幾年收購的欠款。另一方面,公司又適當提高原料收購價格,致使全縣廣大農民逐步恢復對除蟲菊產業的發展信心。在加工原料萬分緊缺的情況下,公司於就開始從非洲肯尼亞進口除蟲菊乾花進行加工,現已呈現出客商訂單積壓,加工原料緊缺,產品供不應求的狀況。

目前該公司建成了一套1000l2 co2超臨界除蟲菊素萃取及精製加工生產線,已安裝超聲波萃取生產線兩條,生產線建成投產後,可以加工處理除蟲菊乾花10000噸/年,產值達3億多,給農民帶來1萬/年的收入。

在產品開發上,公司現已自主開發的30多項除蟲菊生產技術已申報了國家專利,其中20項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證書,3項獲得新型技術專利證書。公司目前生產的主要產品有25%-70%的除蟲菊素原藥、雲菊5%除蟲菊素乳油、可溼性粉劑、水乳劑、除蟲菊乾花、80目花粉和花渣粉等除蟲菊系列產品,市場銷售情況良好。

xx年,紅河森菊公司計劃在全縣種植除蟲菊4萬畝,收購乾花5000噸。目前,縣創新辦正配合森菊公司深入到各鄉鎮宣傳動員,抓好種植規劃前期工作。

2、萬壽菊產業快速發展

萬壽菊是用途廣泛的重要化工原料,,全縣種植萬壽菊1050畝,主要分佈在三塘、永寧兩鄉,農民實現創收126萬元。

爲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全面加快萬壽菊產業發展,今年,針對百年不遇的嚴峻旱象,縣創新辦堅持“小春損失大春補,糧食作物損失經濟作爲補”的指導思想,協助縣委、政府切實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結合萬壽菊抗旱性強、適應性廣、生長週期短、生產成本低、經濟效率高,適宜我縣廣大地區種植的實際,積極引進國家萬壽菊生產加工重點龍頭企業曲靖博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到我縣扶持帶動發展萬壽菊產業,並同公司簽訂生產收購合同,商定補助扶持辦法。今年全縣計劃種植7000餘畝,預計收花15000噸。

(三)綠色食品加工業前景廣闊

1、阿廬牌蕎系列食品倍受青睞

我縣依託阿廬旅遊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開發生產苦蕎系列食品及保健用品,主要產品有13個蕎系列食品和9個蕎系列保健用品,產品主要銷往北京、上海、廣東、深圳、山東及省內各地州市,倍受廣大消費者青睞。

,該公司“阿廬” 牌商標獲得雲南省著名商標稱號,公司產品被評爲“雲南名牌產品”,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在推廣種植苦蕎15000畝,帶動農戶15600戶,生產加工蕎系列產品1120噸,系列保健蕎枕48600個,實現產值1722萬元,銷售收入1693萬元,上繳稅金11.4萬元,公司取得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從開始,該公司在縣白水工業園區生物食品加工區內徵地74畝,另新建生產加工廠,新廠區建設項目預計總投資2980萬元,建築總面積3600平方米,工程計劃xx年全面完工投入使用。該工程竣工後,年生產加工能力是現在的5倍,年可生產加工蕎系列產品5000噸,帶動0戶苦蕎種植戶種植苦蕎30000畝,年可實現銷售收入5000餘萬元,能夠有效促進當地苦蕎產業的發展。

2、魔芋產業種植及加工初見成效

魔芋是一種低熱量高膳食纖維食品,有排毒、減肥、通便、潔胃的功能,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市場需求量大,產業前景廣闊。縣境內大部分地區較適宜種植魔芋,我縣依託鑫晟魔芋有限公司大力發展魔芋產業。,鑫晟魔芋有限公司在縣內外推廣種植魔芋5000畝,爲農民增收2500萬元。公司建成魔芋加工生產線4條,共銷售魔芋精粉42噸、素食品190噸,實現銷售收入290萬元。但是,由於公司投資融資困難,週轉資金緊缺,羣衆所種植的魔芋大量銷往外地,公司經營效益比上年有所下滑。

(四)傳統產業發展不斷改造提升

,全縣完成無公害蔬菜種植55756畝次,新增蔬菜基地餘畝,與曲靖、廣州等蔬菜客商簽訂蔬菜訂單1200餘畝,品種主要是白菜、蓮藕、藩茄、萵筍、黃瓜、辣椒等10多個品種,實現產值6222.5萬元;水果種植55936畝,新增高原梨、柿子740 餘畝,實現水果產值4077萬元。

xx年,浙江、廣東客商等在金馬、中樞、永寧、白水4個鄉鎮種植大棚西瓜3720畝,預計實現總產14000噸,實現銷售收入4200萬元。

目前部分傳統產業逐步向“品種優良化、佈局區域化、管理規範化、生產規模化、銷售訂單化”五化方向發展邁進。

(五)其他新興產業正在起步中

1、花卉產業有新的突破

苗木花卉產業是我縣一個新興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在花卉產業方面,我縣在金馬、中樞等地逐步引進玫瑰、火龍株等品種進行種植20餘畝。苗木方面,目前,我縣白水鎮有觀賞植物、綠化苗木基地2600畝,主要品種有清香木、石楠、擬單性木蘭、雲南尖頂紅欒、雲南櫻花、多花含笑、雲南含笑、火棘、鵝掌楸、大葉樟、滇樸、黃連木、長青藤等一批鄉土苗木,年生產經營花卉盆景多盆(株),觀賞綠化苗木50萬株,現已成爲我縣重要的花卉生產基地,對全縣其它花卉產業和專業戶起到了示範帶動作用。,縣創新辦向州創新辦申報的《縣鄉土苗木及綠化樹種繁植基地建設項目》已實施,標誌着我縣花卉產業開發工作已啓動,我們正積極配合縣林科所在白水鎮抓好項目工程的實施。

2、重樓、金銀花等新興藥材正在引進試種中。

,在舊城鎮引進重樓、紅花、鐵皮石斛種植,三塘鄉試驗種植金銀花100畝的基礎上,今年,我縣又在三塘鄉試驗種植柴胡30畝,在立崗、紅石巖種植板藍根600畝,進一步豐富了我縣特色生物藥業的種羣。

二、採取的主要措施

(一)實行目標考覈

縣、鄉各級始終堅持把生物產業開發工作納入對下中心目標責任考覈,年初層層簽訂生物產業工作目標責任制,明確產業工作重點和具體發展任務,做到組織有領導,實施有人員,工作有目標,生物產業開發工作形成一級抓一級,級級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二)狠抓科技培訓

爲提高生產者科技素質和產業發展水平,各鄉鎮切實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採取舉辦培訓班,請專家、鄉土人才、科技示範戶授課,播放電教片,到外地參觀考察學習等辦法對廣大農戶進行生產科技培訓,解決在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三)突出產業重點

在產業開發工作中,各鄉鎮圍繞縣委、政府的總體部署,因地制宜,揚長避短,抓重點,立主體,打品牌,創特色。壩區鄉鎮着力發展燈盞花、除蟲菊、優種蔬菜、水果等產業。山區鄉着力發展三七、草烏、萬壽菊、生薑、苦蕎、魔芋、乾果等產業,各自打造區域特色,全縣初步形成一些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羣。

(四)出臺扶持政策

在新興產業培植髮展起步階段,縣級安排一定的扶持資金,大多鄉鎮都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從種子、化肥、農膜方面給予適當扶持。

(五)創新發展模式

各鄉鎮和龍頭企業結合各自產業發展實際,不斷創新 發展模式。有的採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有的採取“公司+基地+農戶+協會”模式,有的採取“公司+基地+農戶+協會+合作社”模式,這些發展模式有利於“產、供、銷”,“農、工、貿”的結合,有利於整合資源,發揮優勢,互利互贏,共同打造大產業,達到1+1大於2的功效。

(六)依託企業帶動

在燈盞花、除蟲菊、萬壽菊、苦蕎、魔芋等特色產業的培植中,我縣充分發揮紅河千山公司、紅河森菊公司、曲靖博浩公司、阿廬旅遊食品公司等地方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通過龍頭企業帶動,不斷擴大產業規模,提高產品知名度,延長產業鏈,提高生產值,使產業逐步做到做強,健康發展。

(七)做到兩個兼顧

各鄉鎮認真做到新、老產業發展統籌兼顧,同步推進,既注重引進培植新興產業,又不丟傳統老產業。在繼續抓好蔬菜、水果等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基礎上,大力引進培植新興產業,全面增強全縣生物產業發展的儲備總量和發展後勁。

(八)確保三個到位

一是領導到位。在產業培植工作中,縣、鄉切實把生物產業開發列入當地黨委、政府中心工作,行政主要領導掛帥抓,負總責,分管領導親自抓。成立由行政首長任組長,農、林、畜、生物產業辦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爲成員的生物產業開發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抓規劃佈局,抓工作落實。各職能部門通力協作,共媒發展。

二是服務到位。縣、鄉各級和龍頭企業都配備精幹高效的產業開發技術人員或生產輔導員深入到各鄉鎮村寨田間地頭跟蹤服務,技術指導,切實幫助羣衆解決在各生產環節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三是宣傳到位。縣、鄉狠抓產業工作宣傳,全面加大產業宣傳力度,結合實際,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廣泛宣傳引導,讓廣大幹部羣衆知道發展什麼,怎樣發展,積極投身到生物產業開發工作中。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我縣生物產業總體實力還不夠強,發展速度還不夠快,制約生物產業發展的困難和問題還不少。全縣生物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產業規模小。總體來看,全縣產業仍然小而雜,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多,雖經多年培植的燈盞花、除蟲菊、草烏、半夏等特色產業現有規模仍然還小,不夠深層開發需要,特色效益不明顯。

二是龍頭企業帶動不夠,企業生產加工吞吐能力有限,產能小,技術研發創新能力較弱,龍頭帶動輻射作用有待提高。初具規模的蔬菜、水果等傳統產業缺乏龍頭企業帶動,產銷不能有效對接,產業鏈短,產品價值低,農民增產不增收,仍然存在大資源,小產值的狀況。

三是生物產品市場價格波動大,羣衆抗風險能力弱,企業信譽度不夠高,某些農產品既使是訂單生產,企業也常出現“打白條”或擅自單方違約,政府與企業,企業與羣衆打官司的現象時有發生,使一些多年苦心培植的產業一下走入低谷。

四是羣衆生產科技素質偏低,科技支撐不夠,產品質量不高,缺乏市場競爭力。羣衆思想觀念陳舊,缺乏開拓創新精神,對新產業的培植常持等待觀望思想,發展緩慢。

五是產品深度開發不夠,我縣除菸草外,燈盞花、除蟲菊等大部分生物產品精深加工程度低,基本處於原料型生物產品,產品品種較爲單一。

六是品牌帶動效應不明顯,全縣至今沒有獲得“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稱號的生物產品,除燈盞花“千綠”等6個產品獲得“雲南省著名商標”品牌,有一定的知名度外,其他產品市場認知度還很低,導致市場競爭力不強。

七是產業投入還不夠,社會資本進入不多,企業貸款難、融資難的問題還將長期存在,擴大再生產和產品深層開發困難重重。這些困難和問題都有待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決。

四、生物產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加大“五個力度”

一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尤其在一些新產業的培植上,羣衆往往持等待觀望的態度,需要各級政府給予一定的扶持力度,投入一定的發展啓動資金,發揮四兩拔千斤的作用,扶之上馬,送之一程。

二要加大項目投資和招商引資力度。堅持大項目帶來大發展的思想,多方爭取上級生物產業項目資金扶持帶動。同時又要優化投資融資環境,打造投資融資平臺,敞開投資融資渠道,跨區域協作,引進實力較強的現代企業到我縣進行生物產業開發,提升生物產業品位。

三要加大開拓創新力度。在優良品種的培植引進上,在高新產品的研發上,要全方位加強同科研院所合作研發,全面加大開拓創新力度,要始終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快一拍,搶一步”的發展戰略思想,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增強市場競爭力,全面搶佔市場空間。

四要加大質量品牌建設力度。質量是品牌的基礎,品牌是質量的外在表現。要堅持以提高質量爲核心,進一步增強品牌意識、質量意識,大力推進我縣燈盞花、除蟲菊等生物產業質量品牌認證工作,努力打造特色生物產品知名品牌。

五要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在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創新工作中,要在深入考察論證的基礎上,對有發展前景的產業要大力宣傳引導,堅持重點產業重點宣傳,新興產業引導宣傳,傳統產業側重宣傳,做到宣傳引導而不誤導,在產業培植中引導羣衆對比算賬。

(二)解決“六個問題”

一要通過提高產品科技含量、提升品牌效應,拓展銷售市場,延長產業鏈,依託龍頭企業帶動,解決產業做不大,做不強,走不遠的問題。二要通過優化佈局,主打品牌,擴大規模,增加總量,解決產業小而雜,汽車拉不了,火車不夠拉的問題。三要通過加強現代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廣良種良法,提高生產者科技水平,集約化生產管理,解決發展質量不高的問題。四要扶持企業強龍頭,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最終都要依靠企業的成長壯大來支持,沒有強大的企業就沒有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要堅持以企業爲主導,把發展壯大龍頭企業作爲工作重點,發揮和依靠龍頭企業的作用,帶動提升全縣生物產業,不斷提高全縣生物產業精深加工水平,解決產業無龍頭企業帶動和帶動不力的問題。五要堅持以資源爲基礎,立足優勢、面向企業、對準市場,着力解決“三有三無”的問題,既有資源無基地、有基地無規模、有規模無標準的問題,進一步加強生物原料基地建設。六要抓好營銷拓市場,加強市場營銷體系建設,不斷增強市場信息捕捉能力,緊緊圍繞市場需求,努力在營銷網絡建設、開拓市場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解決少了賣不了,多了不夠賣的問題。

五、“十二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

今年是承前啓後,繼往開來,全面完成“xxx”規劃各項任務,做好“十二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的重要一年。我們在調查摸底、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根據當前形勢發展變化以及國家、省、州相關產業政策,正抓緊擬定《縣“十二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儘快交縣政府審定並頒佈實施。

(一)縣“十二五”生物產業發展指導思想

根據國家確定的生物產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我縣生物產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和市場需求,我縣加快生物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xxxx”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爲指導,以《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爲總綱,緊緊圍繞建設綠色經濟強縣的目標,面向健康、農業、環保、能源和材料等領域的重大需求,以市場需求爲導向,以優勢資源爲基礎,以科技爲動力,以企業爲主導,以產業化發展爲手段,以生物產業工業化提升生物資源開發產業化爲手段,促進傳統生物產業向現代生物產業轉型。圍繞“立足、改造、引進、提升”的工作思路,實施特色、拓展、提升、名牌、可持續發展五大戰略,走“特色化、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產業化、國際化”的發展道路,着力實施基地建設、精深加工、市場開拓、品牌培育、科技創新、招商引資六大工程,做強做大煙草、綠色食品、現代醫藥、特色林業、生物質能源及生物化工、畜牧、花卉園藝等七大產業,生物產業產值每年以22 %的速度遞增,到翻一番,實現從生物資源大縣向綠色經濟強縣的跨越。

(二)縣“十二五”生物產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一是市場前景廣闊。生物產業是當今世界經濟中最富有活力和先導性、戰略性的新興產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生物應用技術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中許多角落,生物產業爲醫療、製藥、農業、能源、環保、化工等行業開闢了廣闊發展前景,形成了巨大的和潛在的市場。

二是國家及省、州對生物產業發展高度重視。進入“xxx”以來,國務院制定了《國家生物產業發展“xxx”規劃》,明確了《促進生物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省政府成立了雲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生物產業工作領導小組,先後下發了《雲南省生物產業發展中長期綱要》、《關於加快推進生物產業發展的意見》、《關於實施加快推進優勢生物產業發展計劃的通知》等文件。州委、州政府在深化州情認識的基礎上,把生物產業作爲我州的七大支柱產業來培植,納入了農業產業建設“8311”行動計劃來實施。特別是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舉措,生物產業作爲一項拓展農業功能,促進資源高效流通的朝陽產業和承農啓工、連城帶鄉的富民產業,國家及省、州對發展生物產業的政策支持力度必將進一步加大。

三是加快發展生物產業已經具備較好的基礎和條件。我縣不僅擁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水文氣候條件,還有國家現代菸草農業示範區建設在全縣打下的農田水利設施優越條件,可以利用煙區農田進行有效輪作發展其它生物產業。

(三)縣“十二五”生物產業發展目標

未來五年,全縣生物產業發展的增長速度年均達到22%以上,到,力爭全縣生物產業總產值達到38.85億元,實現在xx年15億元的基礎上翻一番的目標。

(四)縣“十二五”生物產業發展戰略

1、特色戰略

發展適應市場需求的、有資源優勢的、具有特色的燈盞花、除蟲菊、草烏、苦蕎和野生中草藥等生物產業,是我縣生物產業發展的戰略重點,也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2、拓展戰略

蔬菜、水果等傳統產業優勢明顯,但產業鏈不長,效益偏低,要通過技術進步,向新的產業領域拓展,延長產業鏈,提高產業開發效益。依託我縣豐富的物種,積極開拓有條件提升的產業和項目,在健康、無公害、能源、環境等需求的巨大拉動下,將生物能源產業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具有優勢的產業。

3、提升戰略

運用新的技術和現代營銷手段以及產業運行機制,繼續改造和提升菸草、水果、蔬菜、燈盞花、除蟲菊、萬壽菊、三七、草烏、苦蕎等產業,實現提質增效,形成我縣的優勢生物產業。

4、名牌戰略

我縣生物產業知名品牌少,市場佔有率低,品牌效應不高,至使我縣產品難以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因此,要圍繞市場需求,加大龍頭企業新產品開發創新力度,實施名牌戰略,着力開發我縣除蟲菊、燈盞花、草烏、蕎系列名優產品。相關部門要積極鼓勵支持,幫扶企業做好、做大名優產品,加強宣傳,擴大市場。通過名優產品的開發,擴大我縣生物產業的知名度,提高生物產業產品在國內、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從而大幅度提高生物產業的經濟效益。

5、可持續發展戰略

堅持開發、保護並重並舉,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加大物種資源的保護力度和人工引種馴化種植,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發展。

(五)縣“十二五”生物產業發展重點

1、菸草產業

菸草產業今後的發展,要推進原料基地建設,優化資源配置,突出菸葉特色優勢,加快推動傳統菸葉生產向現代菸草農業轉變,構建適應捲菸要求的原料保障體系,積極發展生態型、安全型產品,不斷擴大市場佔有率,努力提高產業總體競爭力。菸葉種植基地佈局在全縣8個鄉鎮,到,種植烤煙16萬畝左右,產量50萬擔左右,實現總產值40000萬元。

2、綠色食品產業

綠色食品產業今後的發展,要瞄準國內外綠色食品市場,充分發揮資源和生態環境優勢,加快綠色食品生產、加工基地建設,大力開發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不斷擴大綠色食品加工產業規模。到實現總產值149000萬元。

水果產業。今後水果產業的發展,要在調整品種結構、擴大種植面積的同時,通過無公害化生產、產品深加工和水果採後加工(包括分級、消毒、打蠟、包裝等)、儲運、市場體系建設等方式,打造高原梨等特色品牌,實現水果產業的升級,大幅度提高經濟效益。到,全縣各鄉鎮水果種植面積達到18萬畝,實現產值36000萬元。

蔬菜產業。蔬菜產業今後的發展,要擴大精品蔬菜、反季節蔬菜的規模化生產和外銷品種,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和精深加工。到全縣各鄉鎮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0 萬畝,實現產值25000萬元。

蕎系列食品產業。依託阿廬旅遊食品公司等龍頭企業帶動,全面加大旅遊食品和保健用品的開發創新力度,從苦蕎中提取蘆丁的技術研發取得重大進展。到,蕎產業發展到3萬畝,實現總產值5000萬元。

釀酒產業。依託紅河苦矻矻酒業有限公司、蘭益酒廠等企業帶動,全面加大特色釀酒業開發。到酒產量達10000噸,實現總產值80000萬元。

魔芋產業。魔芋產業發展要扶大扶強鑫晟魔芋有限公司,依託龍頭企業帶動,加大素食品和保健用品的開發創新力度,到,在全縣各鄉鎮種植魔芋0.5萬畝,實現產值3000萬元。

3、生物藥業

全縣今後要加快燈盞花、草烏、三七、半夏、金銀花重樓、板藍根等中藥材規範化種植基地建設,依託現代製藥企業和原料藥生產企業帶動,堅持標準化生產,全面提升全縣中藥材品位,着力開發具有新療效、新劑型的植物藥、中藥品種,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藥品。到,中藥材種植發展到6萬畝以上,總產值達到50000萬元。

燈盞花產業。依託紅河千山公司帶動,到,在全縣5個壩區鄉鎮種植燈盞花3萬畝以上,實現總產值30000萬元。

草烏產業。依託中藥材企業帶動,到,在東部山區鄉種植草烏0.5萬畝以上,實現總產值萬元。

三七產業。依託中藥材企業帶動,到,在東部山區鄉種植三七0.5萬畝以上,實現總產值10000萬元。

金銀花、重樓、板藍根、半夏等中藥材產業。依託中藥材企業帶動,到,在全縣部分鄉鎮種植半夏、金銀花、重樓、板藍根等中藥材2萬畝以上,實現總產值8000萬元。

杜仲產業。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生物藥材生產經營企業到開發杜仲產業,使杜仲產業見到成效。

4、特色林產業

特色林產業今後的發展,要在加強生態建設的同時,強化資源培育和綜合利用,加強綠色銀行建設,積極發展核桃、油茶等經濟林。到,特色經濟林總面積發展到55萬畝,特色經濟林初見成效,達產後可實現總產值55000萬元。

核桃產業。推廣早實核桃等特色品種,優化區域佈局,推進集約經營,進行深加工,到優質核桃種植面積達到25萬畝。

油茶產業。選擇良種,擇優佈局,到全縣發展油茶種植30萬畝。

5、生物質能源及生物化工產業

生物質能源及生物化工產業包括除蟲菊生物農藥產業、萬壽菊天然色素染料提取。到,全縣8個鄉鎮原料基地達到9萬畝以上,產值可達34500萬元以上。

除蟲菊產業。依託紅河森菊公司帶動,今後要繼續抓好品優良種培育、種植新技術和市場開發,加大原料基地建設,確保加工的需要。到,全縣8個鄉鎮原料基地達到6萬畝以上,實現總產值30000萬元以上。

萬壽菊產業。依託曲靖博浩公司帶動,推廣優良品種,提高單產,到,力爭在建成曲靖博浩分公司,全縣種植萬壽菊達到3萬畝以上,實現農業產值4500萬元以上。

6、畜牧產業

今後要以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發展現代畜牧業爲主線,提高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畜產品市場供應。大力推廣畜牧獸醫先進適用技術,提升科技水平,發展健康養殖,推進傳統粗放養殖向現代科學養殖轉變;強化動物防疫,構建動物防疫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強動物防疫工作;積極發展畜產品加工業和飼料工業,推進產業化經營,提升產業效益;突出優勢,調整優化產業結構,鞏固提升生豬產業,發展壯大家禽業和奶業,加快發展以肉牛、肉羊等草食畜爲主的草地畜牧業。到,實現畜牧業產值105000萬元。

7、花卉園藝產業

以建設新昆明,拓展昆河經濟帶花卉產業爲契機,高起點做好全縣花卉產業發展規劃,依託花卉產業集團,帶動和發展花卉產業;加快花卉新品種引進與選育、野生花卉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建立花卉、綠化植物種子、種苗及種球的繁育體系;強化種植、病蟲害防治、採後處理等技術的集成應用。以綠化苗木爲重點,拓展延伸產業鏈,積極發展鮮切花、乾花生產和綠化苗木、觀賞植物的培育以及加工儲運、物流配送,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經濟實力的花卉、綠化園藝生產企業羣和花農合作組織聯合體。努力將我縣打造成又一花卉生產出口基地。到,種植面積達到1萬畝,總產值達到10000萬元。

(六)縣“十二五”生物產業發展理念

在特色生物產業種植上,擴大野生名貴中草藥試驗示範種植面積,逐步引進領軍龍頭企業參與扶持和發展,加快高產高含量新優品種培育,提高科技含量。加工製造方面,依靠科技實施重點生物產品培育工程,推動生物產業科技成果轉化,抓好生物產業高端產品的研發,變粗放型原料加工爲產品製造,研發特色優勢生物產品,加快新型食品開發,形成以特色產品加工、銷售爲龍頭的“市場+科技+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體系,着力提升農工互動發展模式。

總之,生物產業種類多,產業發展週期相對較長,市場變化波動大,產業工作涉及面廣,加快我縣生物產業發展困難還很多,全縣現有的發展水平離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還遠。這就要求我們要全面把握市場行情,科學謀劃產業佈局,不斷提高生產水平,進一步創新發展模式,加大開拓創新力度,全方位搶佔市場空間。

生物資源產業發展狀況調研報告

**省生物產業發展大會指出,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繼續擴散蔓延,經濟面臨嚴峻形勢的情況下,加快發展生物產業意義尤爲重大,發展生物產業能最大限度地實現經濟增長的質量、速度與效益的統一,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社會進步的統一,經濟社會發展與人的全面發展的統一,培育壯大生物產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科學發展的重大戰略。在全面推進生物產業上臺階、上水平的過程中,要理清思路,突出重點,堅持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沿着特色化、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產業化、國際化的發展道路,全面推進以菸草、畜牧、蔬菜、茶葉、薯類、生物藥、蔗糖、花卉、木本油料、橡膠、水果、木竹加工及漿紙爲重點的12類優勢生物產業發展,爭取把**建成全國重要的生物產業基地。

根據紅政生物辦電〔xx〕8號《關於開展全州生物產業開發工作調研活動的通知》精神指示,我辦嚴格按照通知要求,認真組織人員深入各鄉鎮、企業對全縣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創新工作進行全面調研,現將調研的基本情況彙報如下:

一、全縣生物產業發展現狀

(一)生物藥業發展成效明顯

1、燈盞花產業穩步推進

xx年,我縣計劃推廣種植燈盞花10000畝。xx年1至6月,龍頭企業紅河千山公司完成燈盞花一期(春季)種植面積5635畝,同比增長40.2%,主要分佈在中樞鎮、舞街、永寧、舊城等鄉鎮。目前,已採收 1150噸,平均畝產值達4150元,同比減少1.2%;農民創收2300萬元,同比增長64.3%;實行利稅1190萬元,同比增長42.5%;實行銷售收入3746萬元,同比減少9%;實行利潤590萬元。二期(夏季)已經落實種植面積4500畝,在6月份完成全部播種任務。

從今年一月份開始,公司在白水鎮工業園區內新廠開始大批量生產,同時還在玉溪江川代加工,擴大生產規模,生產質量穩定,至6月底已生產燈盞花素22.2噸,同比增長52%。銷售部門在維護好原有老客戶外,還開發了一些新客戶,目前銷售市場以**製藥企業爲主,輻射到省外的部分製藥企業。

爲更好地服務燈盞花產業開發,打造公共知名品牌,工作中我辦專門安排一名副主任多年跟蹤企業服務,全力做好燈盞花產業財政支農資金整合和省、州項目的實施。今年4月中旬,在舞街鎮山林哨村燈盞花產業片區開發工作中,部分羣衆由於科技素質低,苗牀地管理不到位,發展起步受挫,我辦及時與舞街鎮黨委政府和紅河千山公司協商再扶持的辦法,使羣衆的50多畝燈盞花苗牀地再次得到每畝600元的補嘗,大大提高了當地羣衆發展燈盞花產業的信心。

2、三七、草烏、半夏等中藥材發展向規模化邁步

三七、草烏、半夏是我縣繼除蟲菊、燈盞花之後發展起來的又一新興產業,已逐步成爲我縣山區農民增收的新亮點。爲培植好三七、草烏、半夏等中藥材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我辦經常組織人員深入各鄉鎮進行實地考查,瞭解產業發展現狀,針對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解決的措施和辦法,促進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至xx年6月,全縣共種植三七6300畝,其中,我縣羣衆種植的460畝,主要分佈在三塘、向陽兩個鄉,比去年同期增940畝,增長17.5%。今年3月因受霜凍災害,全縣三七產業受災4600畝,直接經濟損失4600萬元;種植草烏4222畝,比去年同期增2925畝,增長225%,主要分別在三塘、向陽、白水三個鄉鎮;種植半夏1015畝,主要分別在三塘、向陽、白水、舊城四個鄉鎮。

在中藥材產業培植中,今年3月2日和4月22日我們先後兩次分別與**鴻翔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和雲河藥業有限公司進行洽談,邀請他們到我縣開發中藥材產業。針對我縣目前三七種植面積廣,管理技術相對不高的情況,爲進一步整合全縣三七產業資源,提升**三七品位,我辦到向陽鄉同該鄉黨委政府和三七種植戶一道,共同探討我縣三七產業發展事項。

(二)生物化工產業發展形勢良好

1、除蟲菊產業在無公害需求拉動中發展

近來,隨着國際市場對無公害除蟲菊產品需求量的加大,使我縣除蟲菊產業發展重獲生機。但是,由於紅河森菊公司目前尚未兌清前幾年收購的欠款,致使全縣廣大農民對除蟲菊產業發展前景仍持懷疑和等待觀望的態度,公司現已呈現出一邊是客商訂單積壓,產品供不應求,一邊是農戶不願大面積種植,加工原料緊缺,公司一時陷入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的狀況中。目前,公司已無原料加工,正在進行設備檢修、超聲波萃取生產線調試工作。

今年1至6月,森菊公司生產加工除蟲菊素原藥8噸,生產5%天然除蟲菊素乳油、1.5%可溼性粉劑、5%水乳劑等農藥產品約20噸;生產細度爲80目99%過篩花渣粉300噸;細度爲80目98%過篩花渣粉100噸;細度爲80目99%過篩花粉100噸。在xx年實現國內外銷售收入2500多萬元的基礎上,xx年上半年實現國內外銷售收入425萬元。公司產品國內主要銷往北京、上海、山東、福建、江蘇、廣東等省市,國外銷往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歐盟、瑞士、美國、南美等國家。

xx年,森菊公司計劃在全縣種植除蟲菊5萬畝,3月份,由於全縣遭受春季霜凍災害, 除蟲菊產業受災5000畝,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種苗嚴重受損,全面完成今年生產任務困難加劇。災害發生後,我辦配合森菊公司及時深入到各鄉鎮調查瞭解受災情況,認真做好災情上報工作,指導廣大羣衆搶抓節令,做好補植補栽工作,努力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森菊公司採取除蟲菊種植以小春爲主,大春爲輔,一年兩季種植的辦法來完成全年生產任務,解決目前原料短缺的問題,現在已育苗750畝,大田移栽1160餘畝。爲幫助森菊公司進一步落實今年種植任務,4月21日縣人民政府召開全縣除蟲菊生產工作座談會,會後我辦狠抓政府決策部署落實,一是督促森菊公司加快兌現花農欠款,取信於民,一是積極配合公司員工深入各鄉鎮宣傳發動,引導廣大農戶重樹除蟲菊產業發展信心,栽好除蟲菊。

2、萬壽菊產業穩步發展

萬壽菊是用途廣泛的重要化工原料,xx年全縣種植3050畝,平均畝產值達1200元,農民實現創收363.6萬元。今年將在上年的基礎上穩中求進,擴大發展。現已在永寧、三塘兩鄉落實種植面積1650畝,大面積種植工作正在規劃佈局中。

(三)綠色食品加工業效益可觀

1、魔芋產業種植及加工初見成效

魔芋是一種低熱量高膳食纖維食品,有排毒、減肥、通便、潔胃的功能,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市場需求量大,產業前景廣闊。**縣境內大部分地區較適宜種植魔芋,我縣依託鑫晟魔芋有限公司根據魔芋生長環境要求及**縣地質、地貌條件,結合我縣多年來廣大羣衆自行種植魔芋的經驗,加大魔芋產業的開發力度,全力打造魔芋產業。今年,**鑫晟魔芋有限公司計劃在縣內外推廣種植魔芋5000畝,爲農民增收2500萬元,主要安排在我縣東部三塘、向陽等適宜山區鄉。目前,公司已經向羣衆發出種子80噸,種植工作全面完成。其龍頭企業鑫晟魔芋有限公司建成魔芋加工生產線4條,今年1至6月份共銷售魔芋精粉42噸、素食品190噸,實現銷售收入290萬元。

2、阿廬牌蕎系列食品開發前景廣闊

我縣依託**阿廬旅遊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紅河潤高食品有限公司開發生產苦蕎系列食品及保健用品,主要產品有13個蕎系列食品和9個蕎系列保健用品,產品暢銷紅河、昆明、曲靖、上海、廣州、深圳等地。今年上半年,全縣落實苦蕎種植面積10000畝;1至6月,龍頭企業公司生產加工蕎系列產品859噸,實現銷售收入808.3萬元,產值824萬元,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好於預期。

(四)傳統產業發展不斷改造提升

今年1至6月,全縣完成無公害蔬菜種植31156畝次,實現產值1680萬元,新增蔬菜基地1000餘畝,品種主要是藩茄、萵筍、黃瓜、青蒜等;與曲靖、廣州等蔬菜客商簽訂蔬菜訂單1200餘畝;水果39469畝,新增高原梨、柿子水果產業740 畝;完成生薑種植3000畝;油料11500畝。全縣部分傳統產業逐步向“品種優良化、佈局區域化、管理規範化、生產規模化、銷售訂單化”五化方向發展邁進。

(五)其他新興產業正在起步中

1、花卉產業有新的突破

花卉產業是我縣一個朝陽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我們切實搶抓機遇,研究對策,採取措施,加快發展,使之真正成爲全縣農業產業開發中的又一個新亮點。目前,我縣 有觀賞植物、綠化苗木基地2600畝(現在培育面積100畝,定植面積75畝,袋苗面積25畝),主要品種有清香木、石楠、擬單性木蘭、**尖頂紅欒、**櫻花、多花含笑、**含笑、火棘、鵝掌楸、大葉樟、滇樸、黃連木、長青藤等一批鄉土苗木,年生產經營花卉盆景xx多盆(株),觀賞綠化苗木50萬株,現已成爲我縣重要的花卉生產基地,對全縣花卉產業及其他花木生產企業和專業戶起到了示範帶動作用。今年,我辦向州創新辦申報的《**縣鄉土苗木及綠化樹種繁植基地建設項目》已下達,這標誌着我縣花卉產業開發工作即將啓動,我們正積極配合縣林科所在白水鎮抓好項目工程的實施。近來,全縣新發展鮮切花100畝。

2、重樓、金銀花、紅花、鐵皮石斛等新興藥材正在引進試種中

在舊城鎮引進重樓、紅花、鐵皮石斛實驗栽培的基礎上,今年我縣在三塘鄉試驗種植金銀花100畝,該鄉黨委政府出臺扶持措施,凡在今年種植金銀花的農戶,鄉上將每畝給以1000元的扶持,這進一步豐富我縣特色生物藥業的種羣。

二、發展生物產業的主要措施

(一)突出一個重點

在產業開發工作中,我們抓重點、立主體、打品牌,緊緊圍繞縣委政府確定的產業工作重點,着力開發燈盞花、除蟲菊、草烏、半夏、魔芋、苦蕎等產業和產品,培育三七、萬壽菊、早實核桃等後續產業的指導思想,堅持做到重點產業重點培植,拳頭產業精心打造,全縣逐步形成一些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羣。

(二)做到二個兼顧

在全縣生物產業開發工作中,我們始終堅持做到新老產業發展統籌兼顧,同步推進,既注重引進培植新興產業,又不丟傳統老產業。在繼續抓好蔬菜、水果等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基礎上,大力引進培植新興產業,全面增強全縣生物產業發展的儲備總量和種羣數量。

(三)確保三個到位

一是領導到位。縣、鄉各級均成立生物產業開發工作領導小組,使全縣生物產業開發工作形成一級抓一級,級級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年初層層簽訂生物產業工作目標責任制,做到組織實施有領導,工作任務有目標。

二是服務到位。縣、鄉各級和龍頭企業公司都配備精幹高效的產業開發技術人員或生產輔導員,我辦幹部職工積極配合相關技術指導員,經常深入到各鄉鎮村寨田間地頭跟蹤服務,督察指導生物產業開發工作,切實幫助羣衆解決在各生產環節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三是宣傳到位。在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創新工作中,我們結合全縣實際,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廣泛宣傳全縣在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創新工作所取得的新成效,讓全縣廣大幹部羣衆知道當地該發展什麼產業,怎樣發展這些產業。做到在宣傳面上抓廣泛,在宣傳點上抓特色,堅持重點產業重點宣傳,新興產業引導宣傳,傳統產業側重宣傳,引導全縣廣大人民羣衆大力發展生物資源產業。

三、全縣生物產業發展存在問題

目前,我縣生物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從特色產業的培植來看,小而雜,什麼都有點,什麼都不多,即使是經多年培植的燈盞花、除蟲菊、草烏、半夏等特色產業現有規模仍然還小,沒有得到深層開發,特色效益不明顯。部分新產業缺乏市場前景分析,盲目上項目,一哄而上,一下而散的現象還存在,挫傷了羣衆的積極性;二是初具規模的蔬菜、水果等傳統主導產業缺乏龍頭企業帶動,產銷不能有效對接,產業鏈短,產品價格低,農民增產不增收,仍然存在大資源,小產值的狀況;三是生物產品市場價格波動大,企業信譽度低,羣衆抗風險能力弱,某些農產品既使是訂單生產,企業也常出現“打白條”或擅自單方違約,政府與企業,企業與羣衆打官司的現象時有發生,使一些多年苦心培植的產業一下走入低谷;四是羣衆生產科技素質偏低,思想觀念陳舊,缺乏開拓創新精神,對新產業的培植常持等待觀望思想,發展緩慢,產品質量不高,科技支撐不夠,缺乏市場競爭力;五是企業投資融資困難,貸款難度大,生產週轉資金普遍緊缺,擴大生產和產品深層開發困難重重。

三、生物資源產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加大“四個力度”

一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尤其在一些新產業的培植上,羣衆往往持等待觀望的態度,需要各級政府給予一定的扶持力度,投入一定的發展啓動資金,發揮小資金大效應的作用,扶之上馬,送之一程。三塘鄉在草烏產業培植中的成功經驗值得借鑑,在發展起步階段,由於政府每畝給予200元的扶持,發展速度呈現出突飛猛進的態勢,面積連年翻倍,從幾百畝一下子發展到幾千畝,成爲我縣乃至全州生物產業發展的新亮點。

二要加大項目投資和招商引資力度。堅持大項目帶來大發展的思想,多方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扶持帶動產業發展。同時又要優化投資環境,打造投資融資平臺,敞開投資融資渠道,跨區域協作,引進縣外實力較強的現代企業參與**生物產業開發,提升**生物產業品位。

三要加大開拓創新力度。尤其對我們生物資源產業創新部門來說,創新就是我們工作的靈魂,我們在產業培植中必須找準工作切入點,大膽嘗試,主動創新。對某些有發展前景的產業,我們可以每年只選1至2個產業品種在一些科技意識較強的示範戶中種上幾株、幾分或者幾畝進行試驗,成功了再推廣。同時要開展一些必要的產業考察學習活動,讓生物產業創新系統幹部職工增長見識,開拓視野,統一思想認識,增強發展信心。

四要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在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創新工作中,我們要在深入考察論證的基礎上,對有發展前景的產業要大力宣傳引導,堅持重點產業重點宣傳,新興產業引導宣傳,傳統產業側重宣傳,做到宣傳引導而不誤導。引導羣衆在產業培植中對比算賬,看前景、看長遠。

(二)要解決“五個問題”

一要通過提高產品科技含量、提升品牌效應,拓展銷售市場,延長產業鏈,依託龍頭企業帶動,解決產業做不大、做不強、走不遠的問題;二要通過優化佈局,主打品牌,擴大規模,增加總量,解決產業小而雜,汽車拉不了,火車不夠拉的問題;三要通過加強現代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廣良種良法,提高生產者科技水平,集約化生產管理,解決發展質量不高的問題;四要通過建立科學的投資激勵機制,政府投資優先投向那些社會口碑好、誠信度高、羣衆信賴、在當地有較強的發展實力和發展帶動力,發展前景較好的現代企業,利用投資激勵機制增強企業社會責任感,解決企業發展困難和誠信度不高的問題;五要通過轉變作風,深入基層調查指導,力所能及地幫助羣衆破解發展難題,切實解決服務不到位的問題。

總之,生物產業種類多,產業發展週期相對較長,市場變化波動大,產業工作涉及面廣,加快我縣生物產業發展困難還很多,全縣現有的發展水平離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還遠,這就要求我們要全面增強責任使命感,用創新的思維解難題,用科學的眼光謀發展。

【第4篇】生物資源產業發展狀況調研報告

生物資源產業發展狀況調研報告

_____省生物產業發展大會指出,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繼續擴散蔓延,經濟面臨嚴峻形勢的情況下,加快發展生物產業意義尤爲重大,發展生物產業能最大限度地實現經濟增長的質量、速度與效益的統一,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社會進步的統一,經濟社會發展與人的全面發展的統一,培育壯大生物產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科學發展的重大戰略。在全面推進生物產業上臺階、上水平的過程中,要理清思路,突出重點,堅持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沿着特色化、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產業化、國際化的發展道路,全面推進以菸草、畜牧、蔬菜、茶葉、薯類、生物藥、蔗糖、花卉、木本油料、橡膠、水果、木竹加工及漿紙爲重點的12類優勢生物產業發展,爭取把_____建成全國重要的生物產業基地。

根據紅政生物辦電〔20xx〕8號《關於開展全州生物產業開發工作調研活動的通知》精神指示,我辦嚴格按照通知要求,認真組織人員深入各鄉鎮、企業對全縣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創新工作進行全面調研,現將調研的基本情況彙報如下:

一、全縣生物產業發展現狀

(一)生物藥業發展成效明顯

1、燈盞花產業穩步推進

20xx年,我縣計劃推廣種植燈盞花10000畝。20xx年1至6月,龍頭企業紅河千山公司完成燈盞花一期(春季)種植面積5635畝,同比增長40.2%,主要分佈在中樞鎮、舞街、永寧、舊城等鄉鎮。目前,已採收 1150噸,平均畝產值達4150元,同比減少1.2%;農民創收2300萬元,同比增長64.3%;實行利稅1190萬元,同比增長42.5%;實行銷售收入3746萬元,同比減少9%;實行利潤590萬元。二期(夏季)已經落實種植面積4500畝,在6月份完成全部播種任務。

從今年一月份開始,公司在白水鎮工業園區內新廠開始大批量生產,同時還在玉溪江川代加工,擴大生產規模,生產質量穩定,至6月底已生產燈盞花素22.2噸,同比增長52%。銷售部門在維護好原有老客戶外,還開發了一些新客戶,目前銷售市場以_____製藥企業爲主,輻射到省外的部分製藥企業。

爲更好地服務燈盞花產業開發,打造公共知名品牌,工作中我辦專門安排一名副主任多年跟蹤企業服務,全力做好燈盞花產業財政支農資金整合和省、州項目的實施。今年4月中旬,在舞街鎮山林哨村燈盞花產業片區開發工作中,部分羣衆由於科技素質低,苗牀地管理不到位,發展起步受挫,我辦及時與舞街鎮黨委政府和紅河千山公司協商再扶持的辦法,使羣衆的50多畝燈盞花苗牀地再次得到每畝600元的補嘗,大大提高了當地羣衆發展燈盞花產業的信心。

2、三七、草烏、半夏等中藥材發展向規模化邁步

三七、草烏、半夏是我縣繼除蟲菊、燈盞花之後發展起來的又一新興產業,已逐步成爲我縣山區農民增收的新亮點。爲培植好三七、草烏、半夏等中藥材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我辦經常組織人員深入各鄉鎮進行實地考查,瞭解產業發展現狀,針對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解決的措施和辦法,促進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至20xx年6月,全縣共種植三七6300畝,其中,我縣羣衆種植的460畝,主要分佈在三塘、向陽兩個鄉,比去年同期增940畝,增長17.5%。今年3月因受霜凍災害,全縣三七產業受災4600畝,直接經濟損失4600萬元;種植草烏4222畝,比去年同期增2925畝,增長225%,主要分別在三塘、向陽、白水三個鄉鎮;種植半夏1015畝,主要分別在三塘、向陽、白水、舊城四個鄉鎮。

在中藥材產業培植中,今年3月2日和4月22日我們先後兩次分別與_____鴻翔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和雲河藥業有限公司進行洽談,邀請他們到我縣開發中藥材產業。針對我縣目前三七種植面積廣,管理技術相對不高的情況,爲進一步整合全縣三七產業資源,提升_____三七品位,我辦到向陽鄉同該鄉黨委政府和三七種植戶一道,共同探討我縣三七產業發展事項。

(二)生物化工產業發展形勢良好

1、除蟲菊產業在無公害需求拉動中發展

近來,隨着國際市場對無公害除蟲菊產品需求量的加大,使我縣除蟲菊產業發展重獲生機。但是,由於紅河森菊公司目前尚未兌清前幾年收購的欠款,致使全縣廣大農民對除蟲菊產業發展前景仍持懷疑和等待觀望的態度,公司現已呈現出一邊是客商訂單積壓,產品供不應求,一邊是農戶不願大面積種植,加工原料緊缺,公司一時陷入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的狀況中。目前,公司已無原料加工,正在進行設備檢修、超聲波萃取生產線調試工作。

今年1至6月,森菊公司生產加工除蟲菊素原藥8噸,生產5%天然除蟲菊素乳油、1.5%可溼性粉劑、5%水乳劑等農藥產品約20噸;生產細度爲80目99%過篩花渣粉300噸;細度爲80目98%過篩花渣粉100噸;細度爲80目99%過篩花粉100噸 。在20xx年實現國內外銷售收入2500多萬元的基礎上,20xx年上半年實現國內外銷售收入425萬元。公司產品國內主要銷往北京、上海、山東、福建、江蘇、廣東等省市,國外銷往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歐盟、瑞士、美國、南美等國家。

20xx年,森菊公司計劃在全縣種植除蟲菊5萬畝,3月份,由於全縣遭受春季霜凍災害, 除蟲菊產業受災5000畝,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種苗嚴重受損,全面完成今年生產任務困難加劇。災害發生後,我辦配合森菊公司及時深入到各鄉鎮調查瞭解受災情況,認真做好災情上報工作,指導廣大羣衆搶抓節令,做好補植補栽工作,努力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森菊公司採取除蟲菊種植以小春爲主,大春爲輔,一年兩季種植的辦法來完成全年生產任務,解決目前原料短缺的問題,現在已育苗750畝,大田移栽1160餘畝。爲幫助森菊公司進一步落實今年種植任務,4月21日縣人民政府召開全縣除蟲菊生產工作座談會,會後我辦狠抓政府決策部署落實,一是督促森菊公司加快兌現花農欠款,取信於民,一是積極配合公司員工深入各鄉鎮宣傳發動,引導廣大農戶重樹除蟲菊產業發展信心,栽好除蟲菊。

2、萬壽菊產業穩步發展

萬壽菊是用途廣泛的重要化工原料,20xx年全縣種植3050畝,平均畝產值達1200元,農民實現創收363.6萬元。今年將在上年的基礎上穩中求進,擴大發展。現已在永寧、三塘兩鄉落實種植面積1650畝,大面積種植工作正在規劃佈局中。

(三)綠色食品加工業效益可觀

1、魔芋產業種植及加工初見成效

魔芋是一種低熱量高膳食纖維食品,有排毒、減肥、通便、潔胃的功能,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市場需求量大,產業前景廣闊。_____縣境內大部分地區較適宜種植魔芋,我縣依託鑫晟魔芋有限公司根據魔芋生長環境要求及_____縣地質、地貌條件,結合我縣多年來廣大羣衆自行種植魔芋的經驗,加大魔芋產業的開發力度,全力打造魔芋產業。今年,_____鑫晟魔芋有限公司計劃在縣內外推廣種植魔芋5000畝,爲農民增收2500萬元,主要安排在我縣東部三塘、向陽等適宜山區鄉。目前,公司已經向羣衆發出種子80噸,種植工作全面完成。其龍頭企業鑫晟魔芋有限公司建成魔芋加工生產線4條,今年1至6月份共銷售魔芋精粉42噸、素食品190噸,實現銷售收入290萬元。

2、阿廬牌蕎系列食品開發前景廣闊

我縣依託_____阿廬旅遊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紅河潤高食品有限公司開發生產苦蕎系列食品及保健用品,主要產品有13個蕎系列食品和9個蕎系列保健用品,產品暢銷紅河、昆明、曲靖、上海、廣州、深圳等地。今年上半年,全縣落實苦蕎種植面積10000畝;1至6月,龍頭企業公司生產加工蕎系列產品859噸,實現銷售收入808.3萬元,產值824萬元,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好於預期。

(四)傳統產業發展不斷改造提升

今年1至6月,全縣完成無公害蔬菜種植31156畝次,實現產值1680萬元,新增蔬菜基地1000餘畝,品種主要是藩茄、萵筍、黃瓜、青蒜等;與曲靖、廣州等蔬菜客商簽訂蔬菜訂單1200餘畝;水果39469畝,新增高原梨、柿子水果產業740 畝;完成生薑種植3000畝;油料11500畝。全縣部分傳統產業逐步向“品種優良化、佈局區域化、管理規範化、生產規模化、銷售訂單化”五化方向發展邁進。

(五)其他新興產業正在起步中

1、花卉產業有新的突破

花卉產業是我縣一個朝陽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我們切實搶抓機遇,研究對策,採取措施,加快發展,使之真正成爲全縣農業產業開發中的又一個新亮點。目前,我縣 有觀賞植物、綠化苗木基地2600畝(現在培育面積100畝,定植面積75畝,袋苗面積25畝),主要品種有清香木、石楠、擬單性木蘭、_____尖頂紅欒、_____櫻花、多花含笑、_____含笑、火棘、鵝掌楸、大葉樟、滇樸、黃連木、長青藤等一批鄉土苗木,年生產經營花卉盆景20xx多盆(株),觀賞綠化苗木50萬株,現已成爲我縣重要的花卉生產基地,對全縣花卉產業及其他花木生產企業和專業戶起到了示範帶動作用。今年,我辦向州創新辦申報的《_____縣鄉土苗木及綠化樹種繁植基地建設項目》已下達,這標誌着我縣花卉產業開發工作即將啓動,我們正積極配合縣林科所在白水鎮抓好項目工程的實施。近來,全縣新發展鮮切花100畝。

2、重樓、金銀花、紅花、鐵皮石斛等新興藥材正在引進試種中

在舊城鎮引進重樓、紅花、鐵皮石斛實驗栽培的基礎上,今年我縣在三塘鄉試驗種植金銀花100畝,該鄉黨委政府出臺扶持措施,凡在今年種植金銀花的農戶,鄉上將每畝給以1000元的扶持,這進一步豐富我縣特色生物藥業的種羣。

二、發展生物產業的主要措施

(一)突出一個重點

在產業開發工作中,我們抓重點、立主體、打品牌,緊緊圍繞縣委政府確定的產業工作重點,着力開發燈盞花、除蟲菊、草烏、半夏、魔芋、苦蕎等產業和產品,培育三七、萬壽菊、早實核桃等後續產業的指導思想,堅持做到重點產業重點培植,拳頭產業精心打造,全縣逐步形成一些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羣。

(二)做到二個兼顧

在全縣生物產業開發工作中,我們始終堅持做到新老產業發展統籌兼顧,同步推進,既注重引進培植新興產業,又不丟傳統老產業。在繼續抓好蔬菜、水果等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基礎上,大力引進培植新興產業,全面增強全縣生物產業發展的儲備總量和種羣數量。

(三)確保三個到位

一是領導到位。縣、鄉各級均成立生物產業開發工作領導小組,使全縣生物產業開發工作形成一級抓一級,級級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年初層層簽訂生物產業工作目標責任制,做到組織實施有領導,工作任務有目標。

二是服務到位。縣、鄉各級和龍頭企業公司都配備精幹高效的產業開發技術人員或生產輔導員,我辦幹部職工積極配合相關技術指導員,經常深入到各鄉鎮村寨田間地頭跟蹤服務,督察指導生物產業開發工作,切實幫助羣衆解決在各生產環節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三是宣傳到位。在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創新工作中,我們結合全縣實際,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廣泛宣傳全縣在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創新工作所取得的新成效,讓全縣廣大幹部羣衆知道當地該發展什麼產業,怎樣發展這些產業。做到在宣傳面上抓廣泛,在宣傳點上抓特色,堅持重點產業重點宣傳,新興產業引導宣傳,傳統產業側重宣傳,引導全縣廣大人民羣衆大力發展生物資源產業。

三、全縣生物產業發展存在問題

目前,我縣生物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從特色產業的培植來看,小而雜,什麼都有點,什麼都不多,即使是經多年培植的燈盞花、除蟲菊、草烏、半夏等特色產業現有規模仍然還小,沒有得到深層開發,特色效益不明顯。部分新產業缺乏市場前景分析,盲目上項目,一哄而上,一下而散的現象還存在,挫傷了羣衆的積極性;二是初具規模的蔬菜、水果等傳統主導產業缺乏龍頭企業帶動,產銷不能有效對接,產業鏈短,產品價格低,農民增產不增收,仍然存在大資源,小產值的狀況;三是生物產品市場價格波動大,企業信譽度低,羣衆抗風險能力弱,某些農產品既使是訂單生產,企業也常出現“打白條”或擅自單方違約,政府與企業,企業與羣衆打官司的現象時有發生,使一些多年苦心培植的產業一下走入低谷;四是羣衆生產科技素質偏低,思想觀念陳舊,缺乏開拓創新精神,對新產業的培植常持等待觀望思想,發展緩慢,產品質量不高,科技支撐不夠,缺乏市場競爭力;五是企業投資融資困難,貸款難度大,生產週轉資金普遍緊缺,擴大生產和產品深層開發困難重重。

三、生物資源產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加大“四個力度”

一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尤其在一些新產業的培植上,羣衆往往持等待觀望的態度,需要各級政府給予一定的扶持力度,投入一定的發展啓動資金,發揮小資金大效應的作用,扶之上馬,送之一程。三塘鄉在草烏產業培植中的成功經驗值得借鑑,在發展起步階段,由於政府每畝給予200元的扶持,發展速度呈現出突飛猛進的態勢,面積連年翻倍,從幾百畝一下子發展到幾千畝,成爲我縣乃至全州生物產業發展的新亮點。

二要加大項目投資和招商引資力度。堅持大項目帶來大發展的思想,多方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扶持帶動產業發展。同時又要優化投資環境,打造投資融資平臺,敞開投資融資渠道,跨區域協作,引進縣外實力較強的現代企業參與_____生物產業開發,提升_____生物產業品位。

三要加大開拓創新力度。尤其對我們生物資源產業創新部門來說,創新就是我們工作的靈魂,我們在產業培植中必須找準工作切入點,大膽嘗試,主動創新。對某些有發展前景的產業,我們可以每年只選1至2個產業品種在一些科技意識較強的示範戶中種上幾株、幾分或者幾畝進行試驗,成功了再推廣。同時要開展一些必要的產業考察學習活動,讓生物產業創新系統幹部職工增長見識,開拓視野,統一思想認識,增強發展信心。

四要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在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創新工作中,我們要在深入考察論證的基礎上,對有發展前景的產業要大力宣傳引導,堅持重點產業重點宣傳,新興產業引導宣傳,傳統產業側重宣傳,做到宣傳引導而不誤導。引導羣衆在產業培植中對比算賬,看前景、看長遠。

(二)要解決“五個問題”

一要通過提高產品科技含量、提升品牌效應,拓展銷售市場,延長產業鏈,依託龍頭企業帶動,解決產業做不大、做不強、走不遠的問題;二要通過優化佈局,主打品牌,擴大規模,增加總量,解決產業小而雜,汽車拉不了,火車不夠拉的問題;三要通過加強現代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廣良種良法,提高生產者科技水平,集約化生產管理,解決發展質量不高的問題;四要通過建立科學的投資激勵機制,政府投資優先投向那些社會口碑好、誠信度高、羣衆信賴、在當地有較強的發展實力和發展帶動力,發展前景較好的現代企業,利用投資激勵機制增強企業社會責任感,解決企業發展困難和誠信度不高的問題;五要通過轉變作風,深入基層調查指導,力所能及地幫助羣衆破解發展難題,切實解決服務不到位的問題。

總之,生物產業種類多,產業發展週期相對較長,市場變化波動大,產業工作涉及面廣,加快我縣生物產業發展困難還很多,全縣現有的發展水平離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還遠,這就要求我們要全面增強責任使命感,用創新的思維解難題,用科學的眼光謀發展。

【第5篇】廢舊物資行業稅收政策調整調研報告

廢舊物資行業稅收政策調整調研報告

廢舊物資是指可以利用的、已被廢棄的貨物,隨着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可重新利用的廢舊物資範圍越來越廣,用途越來越大,使資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也有利於環境的保護。國家於20xx年1月1日對廢舊物資行業的稅收政策再次進行了調整,新政策與原來的稅收政策相比變化非常大,而且基本上是沒有過渡甚至不相銜接的。爲什麼一個行業的稅收政策調整頻率這麼快、變化又是這麼大,由於每一次稅收政策的改變就是一次經濟利益的調整,對該行業的發展趨勢和利益分配有很大的影響,無疑新的廢舊物資行業稅收政策出臺對稅收管理將帶來新的問題和新的思考。本文中,筆者結合在基層工作的實踐體會,對歷年來的廢舊物資行業稅收政策粗略盤點,並就政策執行中已見或尚未可見但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剖析,以期能對該行業稅收政策的更趨合理與完善提供一定借鑑。

一、20xx年底以前執行的廢舊物資行業稅收政策的核心內容與缺陷

20xx年以前,國家對廢舊物資行業實行免稅政策,但可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下一個環節的利廢企業憑票按照10%抵扣進項稅。其中爲了堵塞漏洞,減少稅收流失,規定經營企業在購進環節必須取得發票,沒有發票在收購環節按照4%繳納增值稅。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政策與行業特點脫節,沒有遵循該行業的經營規律。本來廢舊物資從產出到流通、生產再到產出是一個與社會循環同步的閉合鏈條,但由於地方、企業、部門的利益不同,管理的寬嚴程度也不一樣,有的人爲地將其割裂開來,如某地全國有名的廢舊金屬市場,凡是對外地銷售一律不開發票,這樣流通鏈條沒有斷開但發票沒有隨之循環,造成下道環節無法入帳,這在廢舊物資經營行業屬於普遍現象。但稅收政策規定必須有發票入帳,如果開具收購發票要繳納4%增值稅,不論流通領域經過多少環節,由於不用開票、就可以少做收入甚至不繳納稅收,應該由前邊環節繳納的稅收轉嫁到流通領域的最後一個環節。所以管理不到位造成了稅收的不公平,政策與現實脫節影響了稅收的嚴肅性和合理性,給管理最後一道環節(從流通環節進入生產環節)納稅人的稅務部門帶來很大的壓力和困難。

2、政策沒有充分體現出國家對該行業的政策扶持和優惠。以礦粉和廢舊物資相比較,二者雖然都是工業原材料,但行業特點是根本不同的。礦粉屬於天然狀態的資源,沒有經過流通和生產領域,其成本僅僅包括開採費用和資源稅,在其第一道開採環節不用支付購買礦粉本身的價款,所以礦粉本身含有增值稅很少,這也是礦粉經營者稅負特高的主要原因;而廢舊物資就不一樣,它是整個社會循環中的一個鏈條,無論是生活還是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舊物資都含有增值稅,而且是17%的增值稅。但是稅收政策只體現了對中間經營企業的照顧,實行免稅,而用廢企業應該抵扣17%而只能抵扣10%,高徵低扣造成了用廢企業稅負大幅增加。如某企業用廢舊金屬和成品金屬能夠生產出同樣價格的產品,正是由於考慮到稅負的原因,這家企業寧願購進成品金屬而捨棄利用廢舊金屬進行生產。稅收制度不合理制約了企業利廢的積極性。

3、政策注重堵漏輕視疏導,造成基層管理人員責任過重,企業負擔過重。圍繞廢舊物資行業國家稅收政策從20xx年開始已經三次變革,同時爲了加強管理又配套出臺了很多管理辦法、制度和措施,前圍後堵,能用的方法基本上都用盡了。企業購銷必須用臺帳記清每天發生的每筆業務,要把銷售方的地址、電話、身份證留下來以便稅務部門覈查,購銷要通過銀行結算等等;基層要進行大宗貨物購進隨時到現場查驗,每月要進行評估和稅負分析,出現問題稅管員要承擔責任等等;我們的措施要求過高甚至超出了常規,企業被逼進了死角無路可走,敢怒不敢言;基層整天神經緊張怕出問題而被拖的精疲力竭,談“廢”色變,沒人願意分管廢舊物資企業。

二、20xx年新的廢舊物資行業稅收政策的特點解讀

從20xx年1月1日開始,(廢舊物資經營)再生資源回收不再實行免稅,和其它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一樣按照17%繳納增值稅,利廢企業按17%抵扣進項稅,實行先徵後返,20xx年由財政部門按已納稅額的70%返還,20xx年返還50%。

1、基層管理人員責任解脫,風險降低。這是基層人員最大的體會,不用整天擔心4%的繳納問題,不用擔心虛開的問題,更不用爲了臺帳、發票發售等事情而給企業發生爭執了,只要開票按17%足額徵收就完事大吉了,退稅是財政部門的事,因此責任和風險問題也基本解脫了。

2、利廢企業稅負大幅下降,成爲政策調整的最大受益者。新的政策是下道環節憑票按17%抵扣進項稅,抵扣率提高7%,這意味着利廢企業的稅負將大幅下降,基本上繳稅很少甚至長期無稅可繳,有利於調動利廢企業用廢的積極性。因此新政策對“一對一”企業最划算,利廢企業是最大的受益者。

3、經營企業資金佔用多,退稅繁雜,經營受到影響。新的稅收政策不會改變行業規律,從 廢舊物資行業的經營特點來看,除了最後一道環節必須開票外,前邊環節仍將難以取得進項稅票,因此也無進項稅可抵,這樣經營企業必須先墊支17%的稅收,按月經營額1000萬元計算要先繳170萬元的增值稅,然後再去財政辦理退稅,資金佔用多而且週轉時間長,影響企業經營。雖然從政策角度算帳經營企業是有帳可算的,對方支付17%的增值稅,只給國家繳了5.1%,自己多得了相應退稅11.9%,而實際不是這樣,據說有的用廢大戶已經做出反應和對策,取得17%的發票但只支付5.1%的稅,其餘11.9%部分由經營企業向財政要返還,所以國家給經營者的政策優惠並沒有真正完全自己享受,相反由於資金的問題影響廢舊物資中間商的經營。

4、退稅政策給虛開埋下了隱患,給管理帶來了新的問題。過去許多虛開案件都是買進項賣銷項,得中間2-3%的差額,現在如果利用退稅政策,繳5.1%的稅不用再買票了,就可以賣票,而且比過去利益空間大的多,風險和麻煩程度卻少了許多。因此基層管理部門必須提高警惕,加強管理,防止新的虛開動向。

5、20xx年退稅的減少對該行業經營影響更大,負擔加重。明年退稅比例降爲50%,也就是實際稅負達到8.5%,那麼廢舊物資經營企業將更加困難;“一對一”廢舊物資經營和利廢生產捆綁在一起的企業稅收綜合負擔加重,因爲雖然是兩個企業但其產品價值卻是一次實現的,即使利廢企業稅收是零,但綜合起來8.5%的負擔也是非常高的,超過企業正常承受能力;唯有利廢大戶(如鋼鐵生產企業)獨自享受稅收政策帶來的利益。

三、對廢舊物資行業完善稅收政策、規範徵收管理的建議

1、加強政策輔導,使政策真正惠及納稅人。稅收政策的調整必然給納稅人的經營帶來一定影響,要儘快的把政策送到企業,避免因爲政策不熟給經營帶來被動甚至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以湯陰縣局爲例,目前有8戶廢舊物資經營企業,其中7戶是一對一利廢企業,而且規模相對比較小,重點要放在如何促進這些企業進一步完善和規範,因爲納稅人最關心的是如何辦理退稅,而納稅人過去與這些部門(如公安、商務、財政等)很少打交道,這些職能部門對稅收政策也知之甚少,作爲稅收管理部門應該主動向企業宣傳,主動與這些部門聯繫溝通,形成聯動機制,互通信息有無,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其次要服務企業抓住政策調整的機遇,克服經濟危機帶來的困難,不斷髮展壯大。

2、完善徵收管理,防止發生稅收流失新動向。任何一項政策的出臺有積極的一面,同時也有不完善的地方,特別是剛出臺還沒有運行,在實施過程中需要磨合、需要配套、需要修補,我們基層必須嚴格執行,不能走樣,更不能變通,同時借鑑過去管理中的經驗和教訓,豐富規範管理手段和措施;要增強敏銳性和工作預見性,防止不法分子利用政策運行之初的漏洞虛開發票;同時對利廢企業的投入產出也要給予高度關注,防止出現長期零負申報的情況。

3、統一思想行動,防止出現寬嚴不

一、苦樂不均。政策的制定是按照一般情況來考慮的,所以其政策落腳點也是理論上的正常情況,但執行當中往往由於受地方利益或指導思想的驅動而出現非常情況,政策統一而行動難於步調一致,吃虧的是不正規無法經營的企業(如廢舊物資經營最後一道即將進入生產環節的企業,下一道環節必須帶發票),吃苦的是管理這些企業的基層部門。如果都能按發票和稅收規定執行,統一指導思想,都能嚴格管理,那麼就不可能出現稅收政策與現實生活脫節現象,那麼稅收對經濟的槓桿作用不是消極的而應該是促進的。

4、增強服務理念,堅持服務與管理並重。政策調整後雖然我們基層的執法責任小了、風險降了,但服務的責任就應該更加突出。在出臺一些配套的管理制度、辦法時要注重納稅服務,要能夠站在納稅人的角度考慮問題,不能人爲地給納稅人增加工作量和設置障礙,不是逼着納稅人去註銷,而是給其出路,因勢利導,要能夠體貼納稅人的客觀因素,用服務促進管理質量的提升。

【第6篇】生物資源開發利用調研報告

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正在迅速孕育和催生新的產業革命,生物產業將成爲繼信息產業之後世界經濟中又一個新的主導產業。下面是小編爲大家蒐集整理出來的有關於生物資源開發利用調研報告範文,歡迎閱讀!

發展生物資源產業,建設綠色經濟強縣始終是_____縣委、縣人民政府的一項長期發展戰略目標。xx期間,_____縣委、縣政府把以燈盞花、除蟲菊爲主的生物資源產業列爲全縣重點培植的五大產業之一。確定了以市場需求爲導向,以優勢資源爲基礎,以科技爲動力,以企業爲主導,以產業化發展爲手段,圍繞立足、引進、改造、提升的生物資源產業發展工作思路,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重點開發燈盞花、除蟲菊、草烏、半夏、魔芋、苦蕎等產業和產品,着力培育三七、萬壽菊、早實核桃、優質枇杷等後續產業,逐步形成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羣,計劃全縣生物資源產業發展的速度年均達到30%以上。xx年,_____縣生物資源產業開發爲農民實現創收10980萬元,比上年增4027.4萬元,增長36.6%,生物資源產業發展在縣域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現出來。

今年是實施xx規劃的重要一年,爲深入瞭解掌握全縣各鄉鎮和企業目前生物資源產業發展的現狀,提高發展質量,加快發展速度,推進全縣生物資源產業又好又快發展,爲縣委、縣人民政府決策提供參考。根據省、州、縣各級關於發展生物資源產業的指導思想,近來,_____縣創新辦精心組織,由縣創新辦主任帶隊,率各科室負責人和相關工作人員,從4月1日至4月15日曆時15天,深入各鄉鎮和生物資源產業開發企業,採取聽彙報、實地察看相結合的方式,圍繞近幾年來各鄉鎮和企業培植的主要產業是什麼,採取何種發展措施,目前的發展規模,取得何成效,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難和問題,解決問題的辦法,今後產業培植的發展方向和計劃等幾方面,認真對全縣各鄉鎮和企業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工作進行廣泛深入調研,調研的基本情況如下:

一、現有產業規模及分佈

(一)生物藥業

1、燈盞花產業:現有種植面積4500畝,其中:中樞鎮2400畝、舞街鎮1000畝、舊城鎮1000畝、金馬鎮100畝。

xx年,紅河千山公司在上述鄉鎮發展種植燈盞花7184畝次,生產燈盞花素12.5噸,實現銷售收入3440萬元,農民實現創收2650萬元。xx年,紅河千山公司計劃完成10000畝次種植任務。

2、除蟲菊產業:現有種植面積3385畝,其中:白水鎮xx畝、中樞鎮1360畝、舊城鎮25畝。xx年,紅河森菊公司計劃完成10000至xx0畝種植任務。xx年,紅河森菊公司計劃完成50000畝種植任務。

3、萬壽菊產業:現落實種植面積5500畝,其中:永寧鄉4000畝、白水鎮1500畝。xx年,全縣計劃完成6500畝種植任務。

4、三七產業:現有種植面積5600畝,其中:向陽鄉3300畝、三塘鄉2300畝。該產業因生長週期長,投機成本大,技術要求高,土壤氣候條件要求特殊,大都屬招商引資引進文山客商開發項目,由_____縣農戶自行種植的有130畝。

5、草烏產業:現有種植面積1187.5畝,其中:三塘鄉1087.5畝、向陽、白水各50畝。

6、半夏產業:現有種植面積170畝,其中:向陽50畝,三塘、舊城各45畝,白水鎮30畝。

7、鐵皮石斛和重樓產業:鐵皮石斛和重樓兩項新興藥材產業開始在舊城鎮引進試驗試種,其中:鐵皮石斛2畝、重樓3畝,適應性和經濟效益及發展前景有待觀察。

8、杜仲產業:全縣現種植杜仲33000畝,分佈在全縣各鄉鎮。

(二)綠色食品

1、水果產業:現有種植面積100970畝,其中:優質梨67000畝,遍佈全縣各鄉鎮,主要分佈在白水、中樞;優質桃18000畝,主要分佈在白水、中樞、舊城;楊梅3500畝,主要分佈在白水、舊城;柿子3000畝,遍佈全縣各鄉鎮,主要分佈在白水、中樞、舊城、金馬、永寧;葡萄800畝,主要分佈在舞街、中樞、永寧;柑橘1600畝,主要分佈在永寧、三塘、向陽;棗子500畝,主要分佈在中樞;人蔘果300畝,主要分佈在舞街、中樞、金馬

首頁;李子1200畝,遍佈全縣各鄉鎮,主要分佈在白水、舞街、中樞;大杏子1100畝,主要分佈在白水、舞街、中樞;黃果2790畝,主要分佈在永寧;雪蓮果850畝,分佈在中樞、白水;枇杷250畝,分佈在中樞、白水;櫻桃80畝,分佈在舞街。另有少量零星蘋果種植,全縣現有水果在15種以上。

2、蔬菜產業:現有種植面積45300畝,分佈在全縣各鄉鎮,其中:中樞鎮26000畝次、舊城鎮8000畝次、舞街鎮4000畝、向陽鄉2700畝、三塘鄉2050畝、永寧鄉1500畝、金馬鎮1050畝。主要有白菜、番茄、黃瓜、南瓜、茄子、青椒、青刀豆、甘藍、白花、青花、萵筍、蔥、蒜等10多個品種。

xx年,_____阿廬旅遊食品有限公司和紅河潤高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經營蕎系列食品,實現銷售收入xx多萬元。_____鑫晟魔芋有限公司生產經營魔芋系列食品,實現銷售收入210萬元。

4、油料產業:現有油菜種植面積54000畝,遍佈全縣各鄉鎮,主要分佈在中樞、舞街、三塘、向陽。

5、乾果產業:現有種植面積4400畝,其中:早實核桃4000畝,金馬3000畝、向陽1000畝;板栗400畝,主要在舊城鎮。

(三)生物化工

以紅河森菊公司爲代表的生物化工企業xx年生產加工除蟲菊1056噸,其中:生產除蟲菊原油和乳油120噸,可溼性粉劑10噸,水乳劑20噸,花粉和花渣粉906噸,實現銷售收入2190萬元,產品銷往澳大利亞、瑞士、日本、韓國和印度等地,目前,市場前景廣闊,產品供不應求,企業逐步走出困境,重獲生機。

(四)花卉產業

花卉產業在我縣尚屬新興產業,現有種植面積30畝,以鮮切花爲主,主要分佈在中樞。舊城鎮也在積極探索中。

其它特色產業,目前還有在金馬種植的甜龍竹120畝,經濟效益和市場前景待觀察。

二、發展生物資源產業的主要做法和經驗

通過調研,我們看出,近幾年來,_____各鄉鎮和龍頭企業在產業培植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主要做法是:

(一)加強領導,提供行政保障

各鄉鎮大力加強對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工作的領導,均成立由鄉鎮長爲組長,由鄉鎮農科、林業部門工作人員協同抓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工作的領導小組。舊城鎮還專門成立鎮生物資源產業開發辦,專門抓生物資源產業工作。全縣初步形成了主要領導督促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工作人員共同抓的格局,爲生物資源產業開發提供有力的行政保障。

(二)注重培訓,提高科技素質

農民科技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一個產業的成敗,各鄉充分利用廣播、科教片、簡報、信息、講座等狠抓新產業科技培訓,每年都投入大量的科技培訓費,培訓上萬人次。三塘鄉聘請本鄉吉灣村中草藥種植能手張雲紅爲鄉土教師,每年定期給廣大羣衆授課,用當地的人和當地的致富事例影響帶動當地的羣衆,讓廣大幹部羣衆深刻認識到,致富要科技,致富要創新,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三)立足優勢,全面開拓創新

爲更好地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各鄉鎮舉措多、做法新。舞街鎮立足當地水果、蔬菜優勢,在鎮內組建幾支營銷隊伍,成立水果、蔬菜營銷協會,健全產銷網絡體系,爲廣大農戶開拓市場銷路;向陽、三塘鄉立足當地適宜種植三七的自然氣候優勢,鼓勵當地羣衆在參與文山客商管理三七的同時,學會自種三七130餘畝,提高資源產值;向陽鄉在發展乾果產業中,爲縮短產業見效週期,立足全鄉現有老核桃樹進行嫁接,品種改良,使老樹發新枝;白水鎮充分發揮工業園區優勢,積極做好生物食品加工廠的建設規劃。

(四)因地制宜,體現區域特色

在產業規劃佈局上,各鄉鎮因地制宜,揚長避短,擇優佈局,充分發揮當地自然資源氣候優勢,宜菜則菜,宜藥則藥,宜果則果,特色效益明顯。中樞、舞街、舊城不僅是全縣的蔬菜、水果生產大鎮,同時又是全縣的燈盞花種植基地;白水鎮既是全省有名的高源梨之鄉,又是全縣除蟲菊白花盛開的地方;三塘、向陽不僅是全縣洋芋、蕎子的主要生產基地,迅速發展的三七產業使文山三七名不副實;永寧鄉的萬壽菊、生薑、小米辣倍受客商青睞。各鄉鎮在體現區域特色,鞏固傳統產業的同時,都在不斷開拓創新,探索培植新產業。

(五)參觀考察,ѧϰ借鑑經驗

典型引路,示範帶動。爲拓展視野,學習借鑑各地在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功經驗,各鄉鎮黨委、政府經常組織廣大鄉村幹部和科技示範戶到縣內其他鄉鎮或到縣外通海、宜良等地參觀考察,通過參觀考察學習,進一步找準自身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明確發展目標,堅定發展信心,樹立品牌意識。

(六)政策扶持,增強發展後勁

爲培植髮展壯大新產業,各鄉鎮通過財政支農資金整合及其它項目,從水、路、示範基地建設等方面大力夯實產業基礎設施。同時,另出臺一些扶持政策推動新產業發展。三塘鄉在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從xx年開始,只要羣衆種植草烏、半夏,政府就按每畝200元的標準兌現種苗補助費,去年全鄉種植草烏500餘畝,政府兌現補助資金10多萬元,大大調動了羣衆發展中草藥的積極性,種植面積每年翻一番;舞街、中樞、舊城、三塘、向陽等鄉鎮黨委、政府多年來對種植蔬菜的農戶都在種子、農膜、農藥上給以相應的補助。

三、生物資源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調研我們也看出全縣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從特色產業的培植來看,小而雜,好像什麼都有點,什麼都不多,即使是經多年培植的燈盞花、除蟲菊、草烏、半夏等特色產業現有規模仍然小,沒有得到深層開發,特色效益不明顯。部分新產業缺乏市場前景分析,盲目上項目,一哄而上,一下而散的現象還存在,打擊了羣衆的積極性。

二是初具規模的蔬菜、水果等傳統主導產業缺乏龍頭企業帶動,生產經營粗放,產業鏈短,產品價格低,農民增產不增收,仍然存在大資源,小產值的狀況。

三是生物產品市場價格波動大,企業信譽度低,羣衆抗風險能力弱,某些農產品既使是訂單生產,企業也常出現打白條或單方擅自違約,政府與企業,企業與羣衆打官司的現象時有發生,使一些多年苦心培植的產業一下走入低谷。

四是羣衆科技素質偏低,思想觀念陳舊,缺乏開拓創新精神,對新產業的培植常持等待觀望思想,發展緩慢。產品質量不高,科技支撐不夠,缺乏市場競爭力。

四、發展生物資源產業的主要對策、措施和建議

(一)加強領導,科學佈局

建議各級黨委委政府要全面加強對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工作的領導,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在上新項目之前切實做到六要:一要看好市場前景,二要反覆論證,三要抓緊上項目,四要注重規模化發展,五要立足長遠,六要實施品牌戰略。遠謀劃,高起點,科學佈局,推動可持續發展。要協調各方力量全力支持生物資源產業發展,真正把生物資源產業列爲全縣的重點產業來發展。

(二)加大投入,夯實基礎

要全面加大對生物資源產業開發的投入力度,採取政府投資、項目帶動等,着力改善生產區的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條件,加強基地建設,夯實產業基礎。在縣級財政預算中要安排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專項資金,扶持技術研發、良種引進及開發、龍頭企業、原料基地建設、產品精深加工、市場開拓、創立品牌等。

(三)加強培訓,建設兩支隊伍

要加強對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工作隊伍的培訓,建設兩支隊伍,既要通過培訓建設一支專業技術強,能夠指導生產的隊伍,又要建設一支能夠研究市場,隨時掌握市場行情,會經營的隊伍。

(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打破地方經營壟斷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拓寬投資融資渠道,引進資金、技術、實力較雄厚的現代企業集團參與開發_____生物資源產業,強強聯手,跨區域合作。切實採取有效措施,打破地方經營壟斷,全面排除阻礙當地生物資源產業發展壯大的各種干擾因素。

(五)加強科技創新,打造公共品牌

健全產、學、研相結合的生物資源產業開發技術創新體系,堅持自主創新與引進吸收相結合,加大科技開發創新力度,提高產品科技含量,豐富產品結構內涵,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全力打造_____生物資源產業品牌。避免某些產業出現起步發展在縣內,壯大在縣外,牆內開花,牆外紅的現象。

(六)開發保護並重並舉,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保護是爲了開發,開發就要保護,必須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指導思想。目前,_____縣對生物資源的保護和管理不夠,一些生物種羣數量大幅度減少,有的已面臨枯竭。保護好珍貴的生物資源是生物資源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基礎,對一些珍貴的物種資源,在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進行保護的同時,大力推廣人工馴化種植,加大資源保有量。

(七)堅持市場導向,政府推動

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使企業、農民真正成爲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發展的主體。充分發揮政府對新興產業的主導推動作用,在政策法規、體制機制等方面營造有利於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爲生物產業的發展建立良好的支撐平臺。繼續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生物資源產業,實行訂單生產,確保產銷對接,避免盲目上項目和擴大生產規模,給政府、企業和農民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