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對推進新農村全面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對推進新農村全面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對推進新農村全面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對遜克縣衛東村的調研情況

通過調研瞭解並對衛東村近三十年的建設情況進行分析,我們感到衛東村的全面發展和建設,始終堅持了黨支部的核心領導地位,充分發揚了民主建村的優良傳統,緊緊抓住了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和特色種養殖這個根本,增加了農民收入,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但也存在着種養殖比例不協調、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特色精品意識不強,市場競爭的能力不足、農村人才匱乏等問題。下一步,要建設發展好衛東村,建議在以下三個方面把住方向、提升能力、抓出特色,使之成爲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一是強化集體領導,把村“兩委”建設成爲推動發展的堅強堡壘。近年來,衛東村實現集體積累達340萬元,人均收入2.08萬元,實現了多渠道引路、多條腿走路,形成了衛東村自己的特色發展之路,被評爲全國文明村。這些成績的取得與村“兩委”的堅強領導分不開的。下一步,要繼續保持衛東村的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使之成爲鄉村發展、農民致富的領頭雁。一要縣、鄉兩級黨委把黨建主體下移,向農村黨組織延伸,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組織能力,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成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羣衆、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使基層黨支部真正成爲帶領農民致富發展的主心骨。二要進一步鞏固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嚴格落實基層支部七項組織生活制度,提升凝聚力。推進通過法定程序讓支部書記擔任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合作組織負責人,定期組織村“兩委”班子成員交叉任職,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培養素質能力強的複合型人才,使之成爲帶領村民發家致富的排頭兵和領頭雁。三要加強黨員隊伍的教育、管理、監督,要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教育引導廣大黨員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加強農村流動黨員管理,注重發揮無職黨員作用,推進黨務公開,充分調動和發揮全體黨員的積極性、創造性,使之成爲衛東村建設的主人。

二是堅持羣衆路線,把推進民主法治建村變成村民的自覺行動。衛東村“兩委”班子始終堅持羣衆路線,牢固樹立“只有穩定,方能進步,只有平安,才能發展”的觀念,充分調動羣衆積極性,通過建立羣衆組織、工作機制、開展羣衆自治活動,不斷提升衛東村的自治管理能力,實現了三十四年無上訪事件、無黃賭毒事件、無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成爲東北邊陲的“楓橋經驗”踐行村。這些經驗的取得,真正體現了民主法治的力量,如何把這一要求變成村民的自覺行動。一要加強羣衆性自治組織建設。縣、鄉兩級黨委政府要深入農村,傾聽羣衆呼聲,問計於百姓,協助指導完善細化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真正發揮好羣衆組織的作用,不能當擺設、圖虛名。二要依託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村民議事會、村民理事會等組織,調動發揮村民參與治理的積極性和主人翁意識,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多層次基層協商格局,使他們真正成爲參與治理的主體。三要創新村民議事形式,完善議事決策主體和程序,落實羣衆知情權和決策權,全面建立健全村務監督委員會,健全務實管用的村務監督機制,推行村級事務陽光工程,充分發揮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在農村基層治理中的獨特功能,做到村裏的行政事務、工程項目、財務管理等均由村民代表參與制定和監督實施,做到真公開、真公平、真公正,使他們成爲衛東村建設的主人。

三是堅持融合發展,把拓寬致富渠道作爲民富村強的重要途徑。衛東村堅持實施產業調整,創致富新路,優化產業結構,規模化經營,科學化管理,大力發展經濟,帶領村民走上致富道路的經驗告訴我們,只有抓住發展經濟的“牛鼻子”,才能找準全面發展的新路子。一要把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爲發展引擎。村集體經濟是農村發展的重要基礎。衛東村現有4個種養殖合作、村辦酒坊等實體,年收入在100萬元以上,在引領經濟發展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一步要發揮得天獨厚地理優勢,在壯大求精上下功夫,在挖潛提升上下功夫,在創品牌出特色上下功夫,在延長產業鏈創收上下功夫。要依託合作社註冊綠色品牌,注重個性化需求,在主打山野綠色健康產品上提升市場競爭力。二要把發展特色養殖作爲重要推動。通過調研瞭解感到,衛東村有着發展特色養殖的優勢,以養牛爲例,雖然投入較大付出辛苦多,但收益遠遠高出種地所得。下一步,縣、鄉兩級黨委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在搞好積極引導的基礎上,提供政策支持,協調金融財政部門優先借貸,加大技術人員的培訓力度,擴大養殖規模,變分散養殖爲集中發展。要搭建銷售平臺,主打綠色養殖精品,擴大影響面,提升競爭力,把衛東村建設成爲輻射周邊帶動發展的養牛基地。在發展綠色養蜂產業上,要繼續擴大規模,在延伸產品加工和宣傳品牌上下功夫,確保蜂蜜、蜂王漿、蜂蜜酒等高端產品有品質、有特色。三要把發展庭院經濟作爲重要補充。去年,衛東村在這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鼓勵村民在院子種植無公害穀子30畝,加工後以每斤7元價格銷售一空,是種植玉米收入的2.5倍,村民得到了實惠、嚐到了甜頭。下一步,縣、鄉、村要通力協作,打通技術和資金困擾發展庭院經濟的兩個“路障”。要在調動農民積極性的基礎上,組織專業人員進行調研,提供適合當地土壤和氣候的品種,按照示範戶引領、重點戶先行、全面推進的模式,不搞一刀切,做到一戶一案、一家一策,在引導、撬動、放大、推廣上下見成效。組織剩餘勞動力進城務工,拓寬創收渠道。隨着土地流轉集約化經營步伐的加大,農村剩餘勞動力逐漸增多,這個羣體已經成爲增加收入新的增長點。近幾年,衛東村進行了有益的探索,2018年組織127人外出務工,創收400多萬元。下一步,要在政府的引導下,有組織、有計劃的進行。縣、鄉勞務輸出部門要成立專門組織,搭建務工平臺,按照技術型、體力型建檔立卡,強化管理。要建立健全務工人員保障措施,確保務工人員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障。

標籤:農村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