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鄉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多篇

鄉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多篇

鄉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篇1

一、基本情況和取得成效:

xx鄉位於xx縣南部,境內山高坡陡,平均

坡度爲30度以上。國土面積爲274.3平方公里,邊境線長8.25公里。共有6個村委會、48個自然村、86個村民小組。20xx年全鄉年末總戶數爲3221戶,總人口爲12607人(其中農業戶2842戶11941人),共有耕地面積12246.6畝(其中水田2135畝),人均耕地面積1.03畝。境內居住着傈僳族、怒族、白族等少數民族。由於受地理環境、自然歷史和羣衆思想文化素質總體較低等諸多因素制約,我鄉社會經濟發展緩慢,是典型的集邊疆、貧困、山區、民族、宗教爲一體的特困鄉。

改革開放以後,尤其是近年來,隨着國家對於“三農”問題的日益重視和農業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相繼出臺和貫徹落實,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農民生產生活條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發展加快,農村經濟與各項社會事業正在朝着全面協調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一)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民收入逐步提高。

上半年,全鄉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593萬元,同比增10%,其中出售產品收入128萬元,佔總收入的21 %,農民人均純收入449元,同比增7%。從農村經濟收入比例情況看,第一產業總收入485萬元,佔總收入的77 %,同比增8%。其中,農業收入180萬元,同比增13%;畜牧業收入280萬元,同比增6%;林業收入25萬元,同比增25%。第二產業收入54萬元,佔總收入的9 %,同比增8%。第三產業包括交通運輸、商業、飲食服務業等收入84萬元,佔總收入的14%,同比增10%。外出勞務收入70萬元,同比增9%。上半年全鄉糧豆播種面積18435畝。

(二)“四個百萬”工程健康發展,經濟發展勢頭良好。

我鄉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於“四個百萬”基地建設的工作部署,以增加農民收入爲核心,積極組織實施“四個百萬”基礎建設工作,引導農民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加快優勢產業的培育和開發,着力培育林果、畜牧兩大產業。至20xx年上半年,全鄉完成種植各類苗木37.1590萬株,其中:種植核桃3520畝;種植漆樹5192畝;種植草果11601.6畝(其中,20xx年發放種植4100畝);種植庭院經濟1706.2畝。呈現經濟效益的草果有170畝,每畝經濟收入約2700元。依託境內豐富的中藥材資源,以百萬畝中藥材基地推動中藥材產業開發,按照國家“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扶持農民規模發展中藥材種植,20xx年我鄉規劃種植重樓500畝,雲黃連600畝,主要規劃在江西三個村。堅持走“科技興畜”的路子,結合實施邊境鄉鎮項目建設,通過抓示範,羣衆的科學養殖能力和發展畜牧養殖的意識逐步提高。20xx年上半年,全鄉大中牲畜存欄21460頭(只),其中,牛存欄2798頭,豬存欄12590頭,羊存欄5903只;總出欄6201頭(只),其中,牛出欄221頭,豬出欄4200頭,羊出欄1780只,實現肉總產量299噸,實現經濟總收入280萬元。

(三)科技教育加快發展,農民素質不斷提高。

隨着農村經濟的穩步發展和農民收入的不斷提高,逐年加大了對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國小校舍、教育設施建設發展較快。全鄉現有中國小校30所,其中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含國中部和國小部),寄宿制完小1所,教學點28個。全鄉適齡兒童1190人,已入學1172人,國小入學率98.49%;殘疾兒童22人,已入學14人,入學率63.6%;國小部在校生1353人,學年內輟學6人,年輟學率爲0.44%;15週歲人口195人,授完國小教育193人,完成率爲98.97%;適齡少年有592人,國中階段在校556人,國中及以上畢業8人,國中階段毛入學率95.27%;殘疾少年16人,入學5人,入學率爲31.3%;國中部在校學生462人,學年內輟學13人,國中年輟學率爲2.81%。17週歲人口211人,授完初級中等教育171人,完成率爲81.04%。目前,全鄉青壯年人口非文盲率達99.76%。國中開設13個教學班,國小74個教學班。全鄉有專任教師119人,其中國中42人,其中學歷合格37人,合格率88.1%;國小77人,學歷合格77人,學歷合格率爲100%。全年共新建和擴建校舍850平方米。20xx年,“兩基”工作順利通過省、州、鄉檢查評估,實現“兩基”攻堅目標。

不斷加大對農民科技培訓力度,組織實施了跨世紀青年農民培訓

?科技入戶、陽光工程等科教工程,舉辦科技培訓25期,參訓人員6245人次,培養一大批農村科技能人。廣大農民積極學用新型科技,農用新科技在農村得到廣泛普及。

(四)民主法制不斷健全,基層組織進一步加強

在國家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的大環境下,廣大幹部羣衆法律意識法制觀念普遍增強,以憲法爲核心,農業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爲重點的與農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廣泛普及,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綜上所述,可見我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大多數村與過去相比有了很大變化,但是與"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制約農村經濟繁榮、社會穩定發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任重道遠。

二、主要困難和突出問題:

(一)農業生產力水平低下。

我鄉的農業總體上還是粗放生產,加工能力低,產業化經營尚處在初級發展階段。在農作物種植和畜產品養殖過程中,更多地追求數量的增長,不注重質量的提高,盲目效仿和低水平發展,且多以零散種養爲主,尚未形成規模效應和集約效應。與此同時,農產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級生產、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農產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競爭力較弱。

(二)農村投入嚴重不足。

免徵農業稅後,我鄉農村的基礎財力巨減,財政“缺口”大,加之各村歷史上形成的債務都很大。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業生產條件改善投入嚴重不足。調查顯示,由於受農村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瓶頸制約,部分行政村的農田水利建設和土地治理根本無法開展,導致農業抗風險能力薄弱。

(三)農村勞動力素質偏低

當前,絕大多數農民的素質不容樂觀。突出表現在:農民思想還比較保守,傳統的小農意識根深蒂固,生產、生活和行爲方式都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要求差距甚遠。在思想素質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幹大事創大業的開拓進取精神;同時缺乏誠信意識,在產業化經營中常有違約等不守誠信行爲出現。在文化素質方面,農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於農民科技知識低下,對新事物、新技術缺乏認識,從而阻礙了接受新事物、學習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養方面,具有一技之長的人還比較少,導致種地只能粗放經營不能集約經營,打工則只能賣苦力打粗放工,嚴重地制約了農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質方面,關心集體、熱心公益等集體主義觀念正在逐步淡化。

(四)農村社會事業建設滯後。

我鄉農村總體上的醫療衛生、科技、文化、教育、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儘管近幾年的投入不斷加大,但其發展水平普遍較低。農村醫療條件差,醫療水平低,農民生一場大病往往意味返貧。同時農村醫務人員水平低,醫療衛生狀況令人擔憂。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礎差、人才缺、資金少、設施差的狀況未從根本上改變。絕大多數的村已沒有文化活動室和相應圖書,缺乏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和體育活動。

(五)基層組織建設仍然薄弱。

隨着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基層廣大黨員、幹部難以適應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創新意識不強。多數農村黨員、幹部沿襲於傳統工作思路,習慣於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動、疲於應付。二是工作作風不紮實。服務意識不強,缺乏對農村工作的熱情和對農民羣衆的感情,做“撞鐘和尚”、做“太平官”。三是由於包產到戶後以家庭爲單位的農村經濟發展,也致使了無人關心集體事業的現象的產生,村委會雖實行村民自治,但一些政策、規劃在本村因無力參與支持而無法實施。四是農村村民自治工作發展不平衡。村務公開不及時,財務公開內容不全面,無明細帳,當地羣衆有意見。六是農民的法治意識淡薄。農村法制建設相對滯後,法律在調整和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公民合法權益過程中,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農村社會法治文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三、發展思路和幾點建議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紮實穩步地加以推進。”就xx鄉實際情況而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當前思路可理解爲:農民知識化、村鄉文明化、保障社會化和管理民主化。

農民知識化:大力發展農村義務教育,加大對農民科技文化知識教育和免費的實用技術培訓,讓他們能掌握一項致富的技術,加大對外出務工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開發和充分利用農村勞動力資源的潛力,加強對農民應該掌握的經營管理知識的教育,培養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高素質的新型農民。

村鄉文明化:積極推進農村的“四改”(改環境、改容貌、改衛生、改觀念),加大對農村公路、農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改善鄉村環境;編修村鄉規劃,推進現代化村鄉建設,改變農村面貌。採取推行農村飲水改造、發展戶用沼氣、實行人畜分離和垃圾集中處理等措施,改善農村衛生狀況;改變傳統觀念,提高農民發展循環經濟和生態保護的意識,樹立良好的文明鄉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和諧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保障社會化:全面加大推行新型農村醫療保險,建立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救濟制度,探索建立城鄉銜接、公平統一的社會福利制度。

管理民主化:引導農民積極參加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活動。全面實行村幹部“直選”和村支部“兩推一選”制度,完善“一事一議”、村務公開、民主監督等制度,保障農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

面對當前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特點和新要求,針對我鄉的實際,現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提出幾點建議:

(一)、加快城鄉統籌,促進和諧發展

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是黨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項戰略任務。面對當前城鄉發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終把發展農村生產力、建立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農村經濟發展。統籌城鄉發展,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就業制度。要抓好統籌規劃、城鄉市場的統籌發展、城鄉基礎設施的統籌建設、城鄉教育、衛生、社會事業的統籌發展和城鄉社保制度的統籌,讓農村和農民真正分享城市化、工業化的建設成果。

(二)、加大農村投入力度,強化政府服務功能

統籌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動社會公衆資源向農村傾斜、公共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市文明向農村輻射。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不斷加大對農村教育、衛生、交通、電力、通訊、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的投入力度,不斷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城鄉基礎設施的共享度,解決農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嚴重滯後的瓶頸制約。通過加大農村公共產品的支持力度,讓公共服務更多地深入農村、惠及農民,彌合各項公共事業方面的城鄉差距。

(三)、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建立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機制

實踐證明,農業產業化是促進農民增收的根本途徑。因此在積極抓好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的同時,繼續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緊緊抓住國家加大農業產業化投入的機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發展成長性好、競爭力強的農業項目,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加此外,要積極組織實施好“陽光工程”,加強對外出務工農民的實用技術培訓,提高農民就業能力和就業率。同時積極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鄉住房、就業、醫療、教育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爲進城農民提供公平的就業和生活環境。

(四)、抓新農村建設規劃,加快推進新鄉村建設

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工作各級要有總體的規劃,對全鄉來講,按照“分類指導,重點推進,逐步發展”原則進行規劃,先選擇條件好、有特色的村進行試點。根據其現有特點,對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佈局”的原則,搞好村鄉規劃建設,條件好的要高起點規劃建設,其它地方的規劃也要適度超前。規劃設計以現代建築方式,力求形式多樣,可以是農村社區式,也可以是可分散村落式,嚴格規劃管理,建新拆舊,逐步推進,實現村屯城鄉化建設目標。

(五)、繼承與發揚並重,促進鄉風文明建設

鄉風文明建設,通過定標準、樹典型,加強監督,獎懲分明等方法,建立健全鄉風文明的評比獎勵機制;文化活動要充分調動農民羣衆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建立農民自辦文化扶持基金,引導農民發展民俗文化表演和地域風情旅遊;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利用廣播、電視、報紙、宣傳隊等各種形式送文藝下村,加強先進文化在農村的傳播速度和覆蓋範圍,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佔領農村陣地;要繼承併發揚農村自身所擁有的文明傳統,提倡尊老愛幼、妯娌和睦、鄰里團結、不打架不罵人、愛護公物、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等良好鄉風民俗。

(六)、加快促進農村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協調發展

加快推進農村義務教育體制改革,在免收義務教育的雜費的基礎上,加快調整中國小布局,增加教育投入,減輕農民負擔的同時增加農民受教育的機會建立城鄉教師的合理交流制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素質;鞏固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立便民的徵繳制度、就醫制度和結算制度,探索建立參保農民小病受惠制度,讓農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財政爲主導,建立多渠道社會保障資金投入機制,建立新型的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讓農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貧有所濟。建立健全新型社會救助體系,逐步構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爲基礎,以就業幫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等爲補充的多元化新型社會救助體系,做到農村低保水平與農民人均純收入同步增長,使城鄉居民同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鄉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篇2

根據常委會工作安排,今年3-5月,市人大農經委、農經工作室會同研究室和政府有關部門圍繞全市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期間,調研組召集市發改委、財政局、農業局、林業局、水利局、交通局、勞動局、畜牧辦、統計局等有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了座談;先後到長清、平陰、商河等5個縣區聽取政府部門工作彙報,並通過實地察看、調查問卷、走訪交談等形式,深入6個鄉鎮、14個村、30餘戶農戶開展調查,廣泛瞭解情況,認真聽取意見;部分縣(市)區人大根據市的統一安排,實行上下聯動,在本區域內開展了調研活動,並提出調查報告。4月中旬,常委會領導和部分駐會委員也專門到章丘市和濟陽縣進行了調研察看,提出了加快推進我市新農村建設的意見和建議。現綜合調研情況,提出如下報告:

一、新農村建設進展情況

自去年來,我們xx鄉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關於認真開展新農村建設活動的實施意見》的要求,加大宣傳發動羣衆,精心組織,自我加壓,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結合本鄉實際,積極開展新農村示範村建設和環境整治工作。通過全鄉幹羣的共同努力和紮實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去年實施的道士塘、越溪、南莊、山上應村四個村中二個整治村順利通過了達標驗收,其餘兩村正在整改。今年新創建的大林、小林、下盤三個村,正以整治環境“髒、亂、差”爲主要突破口,狠抓創建工作。回顧一年多來的新農村建設工作,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健全組織訂規劃。爲切實加強對新農村建設的領導,越溪鄉成立了由鄉長馬賢茂擔任組長的鄉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宣傳發動、規劃編制、協調指導等工作。做到任務到村,責任到人。成立村莊規劃工作組,負責規劃工作,落實了編制8個創建村的整治規劃,做到科學合理,重點明確,方案規範,佈局得當。

(二)宣傳發動造氛圍。我們堅持把宣傳工作作爲新農村建設工作的先導工程來抓,組織鄉村幹部深入一線,以對新農村建設工作進行廣泛深入地宣傳。充分利用會議、橫幅、標語、黑板報、宣傳櫥窗等形式,宣傳新農村建設的目的意義。全鄉共召開各類會議8次,張貼標語265張,宣傳圖片132張,刊出黑板報16期,鄉宣傳報道組進行跟蹤報道,在全鄉範圍內營造了一個新農村建設的濃厚氛圍,有力地推進了我鄉新農村建設工作進程。

(三)分類指導定製度。爲切實做好我鄉的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對創建的8個村針對各村實際,一方面實行分類指導,有序推進。一年多來,在村級資金比較薄弱的基礎上,全鄉投入專項資金464萬元,共拆除簡易棚屋52間,拆除危房及斷牆殘壁45處,硬化道路30240平方米,清理河道1200米,新安裝路燈116盞,新增綠化面積18700平方米,村容村貌明顯改觀。通過整治,目前各村主幹道路基本上達到了硬化、淨化、亮化、綠化標準,主要河道基本實現無殺草、無漂浮物,村莊面貌有了一個改頭換面的變化。另一方面加強教育,提高認識。在整治的過程中,我鄉注重對農村幹部、羣衆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們爲更好地美化家園牢固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如下田村村幹部積極充分護綠使者,花木的澆水、修剪、病蟲害防治等他們全包了。此外,建章立制,鞏固成果。在環境整治的基礎上,爲了使環境整治落到實處,各村相應成立了衛生、綠化、養護組織,同時建立了管理制度,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如下田村建立了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公共廁所管理制度、家庭衛生制度、綠化公約等

二、新農村建設工作成效

(一)村容村貌有了新變化。通過環境整治,道路的硬化、村莊的綠化、河道的淨化、路燈的亮化以及斷牆殘壁的拆除,徹底改變了農村的“髒、亂、差”現象,衛生保潔制度的健全,使環境衛生得到長效管理機制的保障,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二)羣衆環保意識有了新提高。通過淨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羣衆不但對庭院衛生意識有了轉變,對公共衛生也有了講究,樹立起講衛生、美環境的新意識,形成“人人講文明、個個愛清潔、戶戶講衛生”的良好氛圍。

(三)團結協作精神有了新突破。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廣大黨員幹部羣衆羣策羣力,齊動手,齊出工,做了大量的工作。集體出資和羣衆集資緊密結合,全村上下擰成一股繩,團結協作精神得到進一步發揮。

(四)村班子號召力、戰鬥力、凝聚力有了新轉變。在新農村建設工作中,通過各項方案的實施,進一步體現了黨員幹部的戰鬥力;在各項實事工程的'建設中,進一步提高了黨員幹部在羣衆中的號召力、凝聚力。幹部的工作責任心和事業心增強,村班子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的作風得到了明顯轉變。

三、存在問題

1、鄉、村資金缺乏,如何用有限的資金去創建更大的成績是一個難題;

2、部分羣衆的認識還不到位,環保意識有待加強;

3、各村新農村建設工作存在不平衡性。

四、幾點建議

1、強化幹部隊伍素質教育,進一步統一思想,抓好落實;

2、加強制度建設,健全管理責任機制;

3、鞏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推動村級經濟發展;

4、廣泛開展羣衆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豐富羣衆文化生活;

5、加大政府對經濟薄弱村的扶持力度,爲各村的經濟發展起助推器作用。

鄉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篇3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上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國務院發佈了《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省氣象局和省農工部下發了《關於紮實開展氣象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的調查研究的通知》。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熱潮正在各地興起。我縣是山區縣,農業生產受自然地理條件以及天氣、氣候影響更爲明顯,一方面豐富的農業氣候資源爲“三農”的發展提供了極好的支撐,另一方面,各類氣象災害對廣大農民生命財產安全和農村社會穩定構成了嚴重威脅。按照省市要求,我局認真開展了氣象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的調查研究活動。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三農”工作基本情況

**是山區林業縣,全縣人口13.6萬人,轄六鎮三鄉四個林場,糧食種植面積11萬畝,優質稻佔96%。20xx年實現了三個突破:糧食總產突破4萬噸(達4.03萬噸);糧食收購突破1000萬公斤,增長38.9%;山羊飼養突破10萬頭,增10%。農業總產值4699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0xx年達2846.6 元,比上年增加210.6元。除糧食生產外,積極發展了具有山區特色的高效經濟作物和養殖業,主要有農業產業八大基地:茶葉、藥材、筍竹林、速生豐產林、花卉苗木、山羊、土雞土鴨、中蜂。目前有茶園1.97萬畝,藥材3000多畝,花卉苗木3000多畝,土雞土鴨88萬羽,中蜂1.9萬箱。

近年來啓動了新農村建設試點。新農村建設試點村15個,示範戶250個,重點抓了兩鎮五村的文明村鎮創建活動,積極推廣了“豬-沼-果(菜、魚)”生態家園模式。

二、氣象局爲“三農”服務情況

氣象爲“三農”服務是氣象工作的一個重點,也是氣象服務社會、氣象科技輻射與滲透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我局積極做好氣象爲“三農”服務工作。20xx和20xx年連續獲得縣委和政府授予的“縣農業和農村工作先進單位”稱號、20xx年“縣包村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1、我局積極開展春播和重要農事活動氣象服務,每年向縣委政府和有關部門、鄉鎮發佈氣象信息諮詢40期以上,春播和汛期專題6期以上;“3.23”活動發送宣傳單20xx餘份。通過電視、“12121”、農經網等方式爲“三農”開展農事季節的氣象服務;

2、認真做好減災防災氣象服務。農業自然災害中氣象因素所點比重較大,我局着力開展暴雨、洪澇、強降水、大風、低溫陰雨、寒潮等氣象服務。通過“12121”、電視媒體、農經網發佈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等信息;重大災情預警和實況專門通過電話傳真和上門方式向主要領導彙報。

3、乾旱時期積極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爲農業抗旱、森林防火、水庫蓄水服務。04-05年不同程度開展了作業,其中04年作業14次,發射火箭彈31枚,“三七”高炮人雨彈62枚,增加總雨量380.9mm,緩解農田旱情近4000公頃以上。增雨期間大塅水庫水位擡升4.2米,增加蓄水庫容約1200萬立方米。榮獲了04年“縣防汛抗旱先進單位”稱號。

4、每年與國土局、農業局開展氣象地質災害預警預報服務、農作物病蟲害氣象條件分析等服務,受到縣鄉兩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好評。

5、醫藥產業是我縣兩大主導產業之一,對中藥材金銀花、紫株等的需求量很大。我們瞭解到,紫珠屬亞熱帶植物,喜溫、怕風、怕旱,氣候條件爲年平均溫度15-25℃年,降雨量1000-1800mm,土壤以紅黃壤爲好,屬於中性偏陰、陰涼的環境生長較好。金銀花王喜溫暖和潮溼氣候,耐熱、耐寒、耐瘠薄、耐澇、在海拔200-20xx米的區域,年降水量400-20xxmm,無霜期135天以上的廣大區域均可栽植。生長期能耐40℃高溫,零下25℃低溫。山區,溝谷,丘陵粘壤,房前屋後都能較好生長。通過與本地氣候條件對比分析,我們認爲**山區氣候適宜這類中藥材的種植,向縣醫藥產業辦提出了大力發展我縣中藥材金銀花、紫株的建議,並在掛點村選點培育,獲得成功。目前這兩種中藥材已在我縣大面積發展。

6、掛點幫扶。氣象局04-06年掛帶溪鄉柳溪村,兩年多來幫扶資金上萬元,其中沼氣池建設20xx元,修建橋樑一座20xx餘元,公路修復近2公里,幫助學校檢修房屋一間。爲該村幾個貧困戶購買中藥材紫株苗1200棵,幫助發展中藥材60多畝。有3戶告別了過去的土壞屋,住上了磚瓦房,幼兒入托率、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村容村貌有所改觀。05年包村工作受到縣表彰。

7、利用**農經網開展農產品銷售、農技推介服務。五年多來發布農經信息18000多條,推介本地涉農產品78個,推廣農用技術90餘項經濟效益明顯。**的海輝包園、暢銷到南昌、新餘、萍鄉和湖南各地;花卉苗木、食用菌、方面筍及由夏威夷引種的百香果遠銷到廣東、浙江、江蘇、廣西、四川等各大省市。

8、與縣農工部開展農村勞動力技術培訓(電腦、會計、縫紉等方面),每年上百人。

三、新農村建設服務開展情況

氣象爲新農村建設服務活動開展伊始,我局成立了局長爲組長的調研工作小組,制定了方案,明確了任務。當前開展了一次氣象日宣傳印發有關春播和農技信息內容的科普資料800份;併到掛點扶貧村進行了氣象爲新農村建設服務的調查活動;開闢了一個宣傳欄。

今後工作安排:1、積極學習貫徹好中國局、省委農工部省氣象局下發的贛農字[20xx]26號文、市農工部與氣象局方案要求以及《**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施辦法》,圍繞文件精神認真做好這項工作;2、繼續做好掛點村的幫扶,爲他們爭取村級公路2.5公里集資籌建工作,與有關部門搞好協調支持;鞏固發展中藥材紫株基地,擴大該村山羊養殖規模(目前110多頭);3、積極開展“12121”電話、移動和聯通短信的災害天氣預警信號宣傳和服務,繼續到鄉鎮開展諮詢活動,搞好農業防災減災;4、加大農經網力度,完善鄉鎮農經網建設和管理,爭取每個鄉鎮繁華地段做一塊農經網宣傳牌,擴大影響,使農經網能真正成爲農民用得上的網;5、根據調查統計分析,找出問題,結合行業特色,尋找更有實效的氣象爲新農村建設服務的好路子新路子,做好這篇文章

鄉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篇4

根據縣委、縣人民政府xx縣委組織部的統一安排部署,我作爲寶秀鎮石灰塘村委會新農村建設指導員,於xx年3月14日入住村委會。在駐村期間,採取召開座談會、走村入戶、實地調查的方法,對石灰塘村委會新農村建設的現狀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石灰塘村委會,屬於山區,距離鎮20.00公里, 國土面積37.00平方公里,海拔1855.00米,年平均氣溫17.00℃,年降水量898.40毫米,全村轄9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18戶,戶籍人口1197人,常住人口1160人,其中,全家外出的戶數爲17戶,全家外出的人口數爲61人,從業人員爲811人,其中農業從業人員爲756人,全村以農業爲主,經濟收入主要來源於種植業和養殖業,農作物以玉米、小麥、豆類爲主,經濟作物以烤煙爲主,家庭養殖以牛、豬、羊、家禽爲主,該村水資源極度匱乏,嚴重影響當地農民羣衆的生產生活,高度制約着石灰塘村的經濟社會發展。在基層組織建設工作中,村“兩委”真正做到了及時把羣衆關心的事情全部公開,重大問題向黨員、村民代表徵詢意見,逐步走向了規範化、制度化的軌道。

二、優勢條件

(一)村“兩委”班子團結。石灰塘村“兩委”班子成員平均年齡不大,現任村“兩委”班子履職能力較強,班子較團結,民主作風好,能爲羣衆辦實事,理清了促進本村發展的思路,熟悉政策和新農村建設導向,在具體實踐中爲實現奮鬥目標付出了諸多努力。目前全村黨員積極性高,帶頭示範作用好。

(二)羣衆基礎好。石灰塘村離縣城較近,近1個小時就可達到,羣衆科學意識強,民風純樸,都有通過新農村建設改變現在生存現狀的強烈願望,對改變村莊面貌期盼度非常高,有的村民自覺植樹美化門前屋後,大家都積極參加社會主義新農村項目建設。石灰塘自然村村長在積極爭取村裏公房建設,並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自己墊付2萬多,羣衆意識較好。

(三)農業資源開發利用前景較好。石灰塘村境內雖然連年乾旱少雨,但近幾年在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新建了許多小水窖,這些分佈於各個山頭的小水窖保證了乾旱時節的農作物的栽種和灌溉,確保了農業生產的穩定發展,石灰塘村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注重耐旱農作物的開發種植,該村屬山區,若能揚長避短,充分利用山區的優勢,積極打造林果、中藥材等種植品牌產業,便能闖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對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存在的問題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石灰塘村委會各自然村經濟社會得到了極大發展,羣衆生產設施和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羣衆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斷提高,但作爲山區村委會,石灰塘各自然村的發展仍然有許多制約因素,主要表現爲:

(一)產業結構依然單一。 農作物主要以種植水稻、玉米、豆類爲主,經濟作物主要以烤煙爲主,輔以林果,沒有科學立體種植經驗,還沒有發揮地域特點,沒有規模化產業,形成不了規模產業,這嚴重影響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二)基礎建設依然薄弱。一是道路交通建設有待加強;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但深入走訪瞭解發現,由於缺乏項目資金,除行政村進村道路已硬化外,其餘自然村進村道路目前尚未得到硬化,還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狀況,公路路況較差,由於資金困難,管護和修復工作滯後,部分路面已變得溝壑縱橫,嚴重影響了羣衆出行和農副產品的銷售;二是水利設施建設亟待加強;雖然近幾年在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石灰塘各自然村新建了許多小水窖,能在一程度上緩解旱情,但仍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缺水的現狀。

(三)農村勞動力素質仍然很低。由於石灰塘地處邊遠貧困和民族地區,絕大多數的農民素質還比較低下,思想保守,觀念不新,普遍存在得過且過心理,缺乏幹大事創大業的開拓進取精神,關心集體等集體主義觀念比較淡薄,脫貧致富、奔向小康的思想和認識有待提高。

四、加強新農村建設的建議

作爲新農村建設掛鉤單位,作爲縣委第九批指導員,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結合自身實際,全力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爲石灰塘村新農村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作爲山區,強村富民的有效突破口是進一步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一要立足本地區實際,引導羣衆發揮區位優勢,以市場需求爲嚮導,抓好以優質糧煙基地建設,發展高效農業和特色農業,把優勢農產品做大做強,增強市場競爭力,擴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壓低品質差、市場滯銷糧食作物種植面積,促進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二要充分利用山區的優勢,引導發展以規模化養殖爲重點的養殖業,提高養殖效益,讓羣衆得實惠。三是利用石灰塘村各自然村適合種植蔬菜和中藥材的有利優勢,借鑑xx縣北部山區“公司+基地+農戶”的蔬菜種植模式,推廣“公司+基地+農戶”的蔬菜和中藥材種植,同時,大力推進核桃、桔子等林裏種植,着力推進種植業從單一的糧食生產結構向糧、林、果、蔬等多元結構轉變。

(二)積極爭取項目及資金,進一步夯實基礎設施建設。針對石灰塘各自然村行路難、飲水難和部分自然村公房建設資金短缺的實際問題,積極向上級政府及職能部門協調資金,本單位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幫扶的方式,盡力解決羣衆所面臨的問題和困難,進一步夯實山區羣衆基礎設施建設。

(三)依託自然優勢,加快經濟增長點培植力度。據石灰塘村支書介紹,石灰塘種各自然村適宜發展核桃、梨、桔子等林果,近幾年來,部分自然村核桃種植戶收入好的年收入已達2萬多元,核桃種植已成爲繼烤煙之後部分村民最穩定的收入來源,目前,羣衆種植林果的積極性較高。在此基礎上,我們將充分利用石灰塘各自然村廣大羣衆對核桃等林果栽培和管理具有一定的經驗,且近年來隨着核桃等林果價格連年走高,產品供不應求的趨勢,積極宣傳各項惠民政策,大力引導羣衆發展林果種植,使之成爲規模化產業化種植,從而促進羣衆增收致富。

(四)千方百計,提高村民文化素質。針對大部分村民的相關種養殖知識和信息來源主要是依靠廣播、電視、集市和鄰里傳播的現象,積極聯繫農技部門和林業部門,協調爭取專家或技術員多到田間地頭爲村民開展種養殖知識培訓,讓農民掌握科學種養技術,積極推廣新品種,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

鄉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篇5

新農村建設工作,是開展 三嚴三實 和 乾淨、忠誠、擔當 教育活動、實行幹部直接聯繫羣衆制度,是夯實黨在農村執政基礎的根本途徑,是全面推進紅河新發展的重要保障,是促進全州社會和諧的關鍵舉措。全州 美麗家園 行動計劃和 三嚴三實 和 乾淨、忠誠、擔當 教育活動各項要求部署,攜手向前、同心同德、全面推進 美麗家園 行動計劃,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共築中國夢,讓中國夢鋪就紅河路。新農村建設工作要緊密聯繫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緊緊圍繞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性,以爲民務實、清廉爲主要內容,,根據州、縣和鎮黨委的安排部署,在農村開展 三嚴三實 和 乾淨、忠誠、擔當 教育活動。

調查走訪,瞭解基本情況

年3月 日,到補嘎村委會報到,3月 6日參加屏邊縣和玉屏鎮xx年新農村建設工作動員部署會議後,根據縣和鎮相關要求,奔赴補嘎村開展調研走訪和了解民情工作。

屏邊縣玉屏鎮補嘎村委會位於縣城東北部,距縣城 8.5公里,國土面積25.9平方公里。轄扎底簸、普期底、啊底簸、補嘎、哈木克、哈西和三丘田等7個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xx年平均氣溫 6.5℃,最高氣溫26.5℃,最低平均氣溫6.5℃,年降雨量 800毫米。全村經濟收入246.3萬元,糧食總產量92萬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 400元、人均有糧 80公斤。全村適宜種植杉木、草果、核桃等經濟林木,糧食主產稻穀、玉米。目前,各村大力發展杉木樹、紅豆杉、獼猴桃等產業。全村經濟穩步發展、社會和諧穩定。

農業經濟

補嘎村地廣人稀,年降雨量達 800毫米,特別適宜種植杉木樹等經濟林木,基本上每戶村民或多或少種植杉木樹,對今後生活有一定保障。xx年,在補嘎村委會組建成立了 紅豆杉種植商會 ,建立了在政府引導監管下 公司建基地,基地連農戶 運行機制。引進了 紅河陽光天地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發展紅豆杉種植業。目前,紅河陽光天地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紅豆杉種植業逐漸發展壯大,對山地和勞務需求逐年增多,村民可獲得土地租金,同時有更多的務工機會,增加收入。在公司的帶動下,部份村民開始參與育苗,有的村民種植紅豆杉。xx年,在縣和鎮農業等部門的引導下,補嘎村民開展種植獼猴桃,預計2至3年可掛果,可爲村民帶來豐厚的收入,進一步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文化教育

全村沒有一所學校,全村50餘人學齡兒童,包括學前教育和國小三年級學齡兒童,均在 0公里外的 宋慶玲希望國小 學習,家長每週五把孩子接回家,短暫團聚後,週日下午又將孩子送回學校,周而復始,年復一年;四年級及上到鎮中心國小上學。目前,全村有兩人上中專,無一人上大學。

哈西村有一支由 0多名村民組成的民間文藝隊,逢年過節等節慶日,文藝隊經常到各村開展民間文藝演出,是開展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四羣教育、美麗家園建設和防治治病工作的有效栽體。

衛生防疫

補嘎村委會有一名衛生員,楊樹華,男,52歲, 982年參加鄉村醫生工作,國中文化,多次到鎮和縣相關衛生機構業務培訓。目前,村委會衛生所荒廢閒置,衛生員基本開展不子正常診療活動,只能承擔基本的兒童預防接種和配合公共衛生服務調查等工作。主要原因是目前交通便利,最遠的三丘田村離縣城也只有 0多公里,大部份村民生病都到縣城就醫;其次是鄉村醫生年齡偏大、學習機會少、診療水平不高、羣衆對衛生員缺乏信任等。鑑於衛生資源缺乏現狀,xx年村委會選送一名女生到紅河衛生學院鄉村醫生班學習,希望學成歸來改變當地醫療衛生現狀,服務於當地羣衆,滿足當地村民的健康需求,進一步提高村民生存質量,實現小病不出村的願望。

結合本職工作,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宣傳

在調研走訪中,結合本職工作,採取進村入戶、座談、發放和粘貼宣傳畫(摺頁)等方式,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宣傳,讓廣大人民羣衆瞭解新農合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爲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讓百姓有錢看病、看得起病。xx年人均籌資標準達470元,其中政府補助380元,個人繳費90元。在走訪宣傳中,共發放各類宣傳材料500份。

存在困難和建議

村委會門窗部份已損害需修善,爲了村委會的整潔和衛生,需建設圍牆和大門。

補嘎村委會7個自然村,只有哈西村有公房,其他6個自然村要求上級相關部門提供幫助,援建公房等基礎建設。

哈西村、哈木克村和三丘田村大部分地在下河谷,由於沒有基耕(田間)公路,無法有效開發土地種植獼猴桃等經濟作物,制約了經濟發展。

衛生工作有待加強,積極爭取縣衛生局和鎮政府支持,加強人員培養力度,要培養願意學、願意留、願意服務的本地年青,儘早恢復衛生所的正常診療活動,積極開展傳染病、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和食物中毒等預防知識,調查掌握當地村民基健康狀況。

鄉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篇6

縣城是一個縣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是一個縣最敞亮的窗口,縣城建設在某種程度上既反映黨委政府的發展脈絡,也呈現該地區人民的精神風貌,更能夠看出居住於此的人們的時代氣息和生活熱情。圍繞陵川縣城建設與管理這個議題,筆者深入崇文鎮、住建局、城管中心等2 個單位,通過召開專題座談會議、進行實地視察調研等方式,查找陵川縣城建設與管理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探究縣城建設與管理的辦法,以期形成強大合力,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縣城建設與管理取得的成效

近年來,陵川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打造 中原地區最具影響的生態休閒旅遊健康度假中心 的目標,大力推進縣城建設與管理,縣城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

縣城建設步伐加快,發展框架持續拉大。近年來,陵川縣確立了 北控、南擴、東進 的建設思路,提出了 一心、兩軸、四片區 的建設目標和規劃佈局,將縣城規劃範圍由 7村(社區)擴大至23個村(社區),控規面積由30平方公里擴大至53平方公里,拓展了縣城發展空間,提升了縣城綜合承載能力,爲人口集聚、產業發展、城鎮化建設推進奠定了基礎。

強化縣城綜合治理,市容市貌明顯好轉。陵川縣委、縣政府不斷強化縣城綜合治理工作,先後開展了 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年 和 城鄉環境整治推進年 活動,加大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全力提升環境綜合整治水平。建成了縣城生活垃圾處理廠和污水處理廠;縣城範圍內推行 垃圾不落地 管理模式,生活垃圾日清日運,環境衛生狀況明顯好轉;在縣城主要街道路口和事故易發路段完善了紅綠燈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和交通信號燈;在縣城主要街道安裝了隔離護欄,施劃了標誌標線,加強了交通治安秩序整頓,規範了交通秩序。加大了牆體美化、街巷硬化、社區綠化、街道亮化、空氣淨化推進力度,美麗縣城建設初見成效。陵川縣城連續多年被評爲省級衛生縣城,xx年獲得全省 十佳 衛生縣城榮譽稱號。

重視縣城綠化美化,生態環境逐步改善。縣委、縣政府從綠化美化入手,實施了環縣城綠化工程,完成綠化面積近3000畝;實施了崇安公園、郝經公園等景觀公園建設和綠化工程,園林綠化面積達到400餘畝;實施了縣城主、次幹道的綠化工程,綠化里程達xx年來,縣城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年均達355天,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 00%,縣城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改善。

公共服務持續跟進,民生工程惠及百姓。縣委、縣政府把民生改善作爲縣城建設的重中之重,大力推進縣城集中供水、供熱、供氣工程。目前,縣城建成區內,自來水管網集中供水覆蓋率達到99%,飲用水安全水質達標率 00%;集中供熱管網覆蓋面積達到 9 萬平方米,集中供熱率達到70%;集中供氣管網覆蓋9300戶,用氣戶數達到6750戶,集中供氣率達到70%。狠抓了教育基礎設施改善,縣城高中達到44軌,國中38軌,國小24軌,幼兒園達到 3所。在縣城內公共場所配置了體育健身器,新建了棋源廣場公益大舞臺,新開工了城南全民健身公共體育場項目。保障性住房建成766套,緩解了低收入羣衆的住房壓力。客運中心即將投入使用,城市公共交通有序發展,爲羣衆出行提供了便捷服務。

縣城建設與管理存在的問題

從調研情況來看,所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縣城規劃統領不夠。縣城總體規劃不能有效發揮規劃的引領和指導作用。有總規無詳規,使規劃的剛性約束力受到一定影響。因此,在縣城的建設中,出現了公共活動場所建設滯後、公共活動空間受擠壓、道路交通不暢等現象。

縣城管理合力不足。目前,縣住建局、城管中心、國土局、交警隊、崇文鎮及七社區均有縣城建設與管理的監管職責,但協調配合不到位,遇到難題有相互推諉現象,使一些焦點難點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

生態優勢體現不明。近年來,儘管在縣城綠化和環縣城綠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於生態理念與現有建築、技術水平、資金狀況等因素的制約,縣城綠化率仍然偏低,未能有效體現出我縣的生態優勢,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建設任務依然艱鉅。

公共服務設施不全。在縣城建成區範圍內,公廁數量過少,貿易市場建設滯後,流動商販在繁華地段擺攤叫賣屢禁不止,缺乏公共停車場所的規劃建設,車輛亂停亂放、擠佔交通道路,停車難問題突出。文化、娛樂休閒等公益性設施建設相對不足,不能滿足羣衆文化、健身、娛樂、休閒的需求。

加強縣城建設與管理的建議

儘快完善規劃編制工作,強化規劃的剛性約束,發揮好規劃對縣城建設的引領作用

儘快編制出臺區域詳規。要依據總體規劃,儘快編制出臺區域性詳規、控制性詳規,做到建設有序、管理有規。規劃編制的各項指標設計要具有前瞻性、科學性、長遠性,結合規劃編制好土地利用規劃,預留教育、衛生、文化事業發展的空間和城市綠化及公共設施配套、公衆活動場地。要着力搞好 一心、兩軸、四片區 的規劃編制工作,在抓好縣城發展的基礎上,推進縣城平城同城發展,沿長陵公路規劃物流商貿等產業,合理引導新上項目和不宜在中心城區經營的項目向沿線轉移,提高縣城的承載能力和輻射功能,拓展縣城發展空間、提供產業支撐。

加強規劃宣傳,強化規劃意識。要利用陵川電視臺、政府公衆信息網、陵川新聞等宣傳媒體和會議、論壇等形式,做好縣城規劃相關知識和內容的宣傳,讓各部門各單位認識規劃、遵守規劃、執行規劃,同時,對違反規劃的單位和個人在依法查處的基礎上公開曝光,起到警示作用。

強化規劃的實施和監督。要建立健全規劃行政執法責任制,依法保證規劃的實施,增強規劃的嚴肅性和約束力。要堅持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要定期評估和評議規劃的實施和執行情況,強化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國土、環保、住建、城管等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加大對違法行爲的行政執法力度,樹立規劃的權威性。要認真落實規劃管理工作分級負責制度,對監管不力,造成重大損失的,應當認真查處。

努力加強隊伍建設,探索有效管理模式,以持續的綜合整治提升縣城管理水平

嚴格落實監管責任。一要明確住建、城管、交警、崇文鎮及各社區的監管責任,明確規定縣城管中心爲城管牽頭單位,其他部門配合,或是整合各相關單位監管資源,將從事監管工作的人員抽調出來,歸由縣城管中心統一管理,統一指揮,形成有效的協調聯動機制,增強監管合力。二要強化績效考覈,把縣城的主要道路、重點地段和社區劃分成若干 責任段、責任區、責任片 ,片區包乾、責任到人。三要根據縣城管理的目標、內容和要求,將涉及縣城管理的責任分解到社區及各有關部門,列入年度工作目標。

加強城管隊伍建設。一要狠抓隊伍建設,提高執法水平。二要嚴格規範執法,樹立良好形象。三要加大資金支持,提供經費保障。

持續推進綜合整治。一要狠抓市容環境整治。切實加強主要街道、公園等公共活動場所和集貿市場及其周邊環境的整治,徹底清理衛生死角,抓好施工建築垃圾清運,防止沿路拋灑污染環境。二要大力整治公共秩序。交警部門要完善交通標誌標線,落實定點定崗執勤與流動巡查制度,嚴厲查處車輛亂停亂放行爲,及時疏導交通堵塞。工商部門要進一步規範沿街店鋪的經營秩序,認真落實沿街商戶門前 五包 責任制。城管部門要加強店外經營、佔道經營整治,做到坐商進店、遊商進市;要禁止店外亂搭亂建臨時建築物和構築物,要強化對沿街商鋪慶典活動和喪事祭奠等佔道行爲的約束。三要狠抓社區和各單位的綜合整治。

不斷完善監督機制。一要加強工作監督。要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加強對城市建設和管理方面熱點、難點、焦點問題的監督。二要加強巡視檢查。建議以離退休老幹部爲主體組織一支志願者隊伍,對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進行日常巡查監督,切實加強對縣城區域內街道、小區、單位的監督檢查,對發現問題及時反饋,並督促解決。

突出旅遊縣城理念,打造優美生態環境,發揮縣城對旅遊產業的推動作用

要提升旅遊功能。縣城是全縣的窗口和龍頭,圍繞陵川縣打造 中原地區最具影響的生態休閒旅遊健康度假中心 的功能定位,高起點、高水平規劃建設縣城是推動全縣旅遊產業發展的有力抓手。一要集中在城南新區和舊城區搞好旅遊接待服務設施的佈局規劃,完善吃、住、行、遊、購、娛的功能,特別是利用城南緊鄰高速公路的優勢,精心打造太行山國際圍棋文化產業園區,率先起到宣傳中心、展示中心、集散中心的作用。二要加緊建設接待服務設施。三要全力營造旅遊氛圍,縣城主要路口、主要街道和公共活動場所都要在醒目位置設置宣傳牌和指示牌,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環境營造,充分體現旅遊特色。

要增加文化內涵。一要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以廣告宣傳、街道命名、公園建設、商業冠名等方式,將圍棋文化、郝經文化、狀元文化、金元古建文化等要素融合到縣城建設中,擴大文化的滲透力和影響力。二要使優秀的民間文化有充分展示的空間併發揚光大,要藉助博物館、文化館、曲藝隊、鳴鹿根雕、社會團體和各類民間文化精英的力量,採取政府扶持、社會參與,利用節慶、集會、廟會、比賽、競賽、專業展示,傳播和弘揚一批特色文化作品和文化產品。三要加大現代文化的傳播和創新。要着力加快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如縣博物館、游泳館、電影院和劇院,儘快完善文化館、圖書館、健身館的配套建設並免費開放。繼續辦好陵川大講堂(文明大講堂),以加強優秀文化傳播的主陣地建設,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展示活動,擴大陵川文化品牌的影響。

要突出生態優勢。縣城周邊羣山環抱,四周生態良好。要緊緊抓住生態綠化這一主題,儘快編制縣城綠地系統規劃,定標準、定時間、定任務,政府主導、全民參與,強力推進縣城生態建設,要 見縫插針 造林植樹,爲縣城增添綠色。要重點建設一批公共綠地、園林街道、花園式小區,要抓好社區綠化、單位綠化、廠礦綠化、道路綠化、景區綠化,體現經濟實用、樹種多樣、多層次複合綠化效果,構建生態縣城格局。要對縣城周邊有生態功能的山體和已經成林成景的綠地,實行封閉措施,禁止開發和修建,以豐富的植被營造出天藍、地綠、水清、氣爽的人居環境。

要體現山城特色。要立足構建和完善有陵川特色的城市規劃發展框架體系,充分利用我縣山體地貌條件、高低錯落的地形、生態植被良好的環境和歷史文化風情特點,精心營造獨具匠心的城市環境景觀。要保持陵川山城的特徵,慎挖慎毀山體,做到尊重自然,以山爲景,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縣城的規劃,特別是道路的規劃要充分考慮山城特點,適應山城需要,因地制宜,合理佈局。要注重建築造型、風格、色彩的協調性,注重城市景觀的整體效果,使每個片區、每條街道、每棟建築都與山城環境協調統一。

着力健全公共服務,構建宜居宜業家園,發揮好縣城對城鎮化建設的帶動作用

加快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一要優先抓好市政道路建設。當前急需疏導的路段有鴻雁街一中段、康復路華麗港段、望落路北關實驗國小段;亟待新建和改進的街道有黃圍東街至陵修路段、狀元路司法局至小召段、崇安東街至仕林苑段、望落北路至石圪節段。要按照先地下、後地上原則,廣電、電信、供電等線路系統和給排水等管網系統,按照統一規劃設計、統一配套建設,避免反覆開挖和重複建設。二要加強社區基礎設施的配套。在舊城改造和新建項目時,要將停車場、公廁、商貿、文體場所和社區醫療服務等與具體項目工程同步規劃、同步建設。三要加快市場建設。要統籌科學規劃,加快建設一批專業市場(如蔬菜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等),切實解決市場容量限制帶來的馬路、街道市場擁擠等問題,並輻射和帶動周邊農村城郊經濟的發展。四要強化產業配套。在縣城周邊合理佈局三產業,實施縣城建設與產業開發統籌推進,融合發展。全面放開縣城落戶限制,消除城鄉壁壘,制定鼓勵投資創業的政策,促進城鄉居民創業就業,合理引導產業和人口向縣城及周邊聚集,推進城鎮化發展。

不斷完善公共服務設施。一要大力推進 三供 (供水、供熱、供氣)服務工作,在保證水量的前提下,確保飲用水質量,做到安全用水、節約用水;要抓緊建設熱源廠二期工程,推進供熱管網建設力度,提高縣城集中供熱能力和覆蓋率;要加快集中供氣設施的規劃和建設工作,努力擴大供氣覆蓋面,不斷滿足縣城居民生活所需。二要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抓好垃圾、污水處理等工程,採取切實措施,使縣城生活垃圾處理和污水處理正常運行;加強廢水、廢氣、廢渣全面有效治理,更好改善居民生活環境;不斷充實完善公共交通體系,合理佈設公共停車場,規劃建設地下停車場,鼓勵沿街沿路單位停車泊位向社會開放。三要繼續大力推進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設施改善和事業的發展。保證每個社區及大型居民區都要有一定規模的文體活動場地。提倡移風易俗,推進殯葬制度改革,配套推進公墓建設。

切實重視民生問題的解決。今後在縣城建設中,必須妥善處理好房屋拆遷和土地徵用兩大問題。在房屋拆遷方面,要做到把握政策、依法推進、補償公開透明,把矛盾消除在拆遷前,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要在政府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村民自願自治的作用。在土地徵用方面,要做到嚴守規劃、依法徵用、補償到位,同時要優先解決好社區失地農民的就業和生活保障問題。發展好勞動密集型項目,抓好社區失地農民就地安置,不因縣城建設造成失地農民返貧或失業。社區要拿出一定比例的土地補償費,幫助失地農民繳納養老保險金,解決好失地農民的養老問題。要改變失地農民的就業觀念,加強對失地農民和新增就業人口的職業培訓,增強農民的創業意識、創業能力,以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加快縣城戶籍制度改革,將低收入居民納入城市低保政策範圍,切實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努力構建和諧幸福宜業宜居家園。

鄉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篇7

新農村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統籌城鄉經濟與社會發展,推進農村全面小康。近年來涿州市按照&l工業立市、以城興市、借京強市&r的發展思路,堅持以新農村建設統領農村工作全局,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梯次推進,通過典型引路,創新發展模式,探索出一條特色的新農村建設之路。

在各項建設中,涿州市的新農居建設獨具特色,中央電視臺&l經濟半小時&r欄目曾對此進行過專題報道。可以說,在新農村建設方面,涿州市已經邁出了很大的一步。對涿州市的新民居建設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涿州市新民居建設的背景環境:

在黨的xx大上,xx提出了&l統籌城鄉發展,城鄉一體化,加快新農村建設&r的概念,爲此河北、省政府積極響應的號召,以科學發展觀爲統領並結合當地實際,首先提出了加快文明生態村建設(就是建設村風淳樸,鄉風文明、環境優美的新農村),全省上下齊心協力利用三年時間完成了全省文明生態村建設,改善了廣大農村的。村容村貌,改善了人文居住環境,我省農村的環境得到了大大改善。

二、涿州、市政府關於新農居建設的具體政策:

目前的農村宅基地管理混亂,基本上都是空心村,村中有大量的閒置土地,街道不夠整齊,環境也不好。啓動新民居建設不但可以節約大量土地,還可以改善農民的居住條件、節約能源。新農居建設的具體政策是政府出資從農民手中購買宅基地的使用權進行復耕,同時還對地上建築物進行賠償,每人還可以白得30平米的住房,並且免收20年的物業費和20年的取暖費,也就是說農民可以拿着錢去住樓,不但改善了居住條件而且改善了經濟條件。另外每人還可以憑藉戶口按照成本價加購10平米的住房。小區內設置超市、學校、幼兒園、醫院、養殖場等構成一個完整的社區。

三、涿州市新農居建設的現狀:

涿州市毗鄰北京,在大北京的建設圈內,交通便利,工業和旅遊業發達,是全國經濟百強縣。爲進一步快農村發展步伐,涿州、市政府提出了加快新民居建設、改善農村居住條件,xx年涿州、市政府先期撥付資金10.2億元首先在義和莊鄉里渠、鄧渠、劉園等六個村啓動新民居建設。各鄉鎮辦事處積極落實,開展建設的具體實施。一是制定村鎮建設整體規劃,村莊建設規劃工作邁出實質性步伐。嚴格按照規劃搞建設,做到規劃一步到位,建設分步實施,建立了科學的規劃管理制度並制定了相應的村莊建設管理辦法,形成科學合理的村鎮規劃管理體制,把村鎮規劃建設納入制度化、規範化軌道。二是村莊規劃,強化執行,實現村莊規劃全覆蓋。三是廣泛採集當前村容村貌的影像資料,以便與將來進行比對,進行各種分析總結。

四、新農居建設的前景及預期目標:

開展新民居建設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新農居建設騰置出來的土地進行復耕後還可以置換城市建設佔地指標,爲加快涿州市的發展提供保障,置換佔地指標換來的資金可以用來爲廣大羣衆繳納養老保險等。同時新民居建設後農業戶口全部轉成非農工業戶口,60週歲的老人由每月55元的養老金提高到95元增長了將近一倍。6個村節省土地1029畝,xx年全市79個村全面啓動新民居建設。預計2020年以前全市409個村全部改造完成。

五、當前建設的基本經驗:

1、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從實際出發,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和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制定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任務和措施時,既要按照新農村的標準嚴格要求,又要切合實際、切實可行。正確處理階段性目標和長遠性目標的關係,既要量力而行,又盡力而爲,打好基礎,分步實施。

2、因地制宜,科學指導。要深入調查研究,因地制宜,因鄉鎮制宜,因村制宜。在村鎮規劃上,要根據當地客觀條件,科學編制規劃;在新農村建設模式上,力求以人爲本,與自然和諧,格調新穎,形式多樣;在方式方法上,先易後難,分步實施,不搞齊步走、一刀切。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

3、建章立制,規範操作。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把握規律,把符合客觀規律的東西形成制度和規範,建立長效機制,把新農村建設納入制度化、規範化、持續良性發展的軌道。只有健全長效工作機制,才能確保新農村建設健康持續發展。

4、整體推進,突出重點。新農村建設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廣大農村點多面廣,一方面要按照統一部署,統一規劃,整體推進;另一方面,又要從解決好農民關心的具體問題入手,找準突破口,根據當前的資源和工作力量,突出每個階段的工作重點,分步實施。

六、新農居建設必須積極實施四大戰略:

(一)科學發展戰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是要將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貫穿在新農村建設的方方面面。在目標定位上,一定要從鎮情村情出發,不能脫離實際,盲目攀比;在規劃的制定上,既要符合實際,又要適度超前,儘量做到科學合理;在建設速度上,要樹立長期作戰的思想,積極穩妥不能急於求成;在工作方法上,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不搞一刀切。堅持以人爲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健康有序、又好又快地推動新農村建設發展。

(二)和諧發展戰略。新農村建設&l二十字&r方針涵蓋了農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黨的建設等方面。這就要求我們在推進新農村建設中,必須樹立和諧社會的建設理念,統籌規劃,全面推進。

(三)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新農村建設是個長期、艱鉅、複雜的歷史任務。必須按照xx大提出的&l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r的要求,打破城鄉二元結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加快推進城鄉生產要素流動和產業轉移融合,積極推進城鎮化步伐,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實現城鄉發展的良性互動,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四)分批實施、梯次推進戰略。我們在新農村建設中,要採取抓點示範、分批實施、梯次推進的辦法,集中力量,實施重點突破。要選擇一些經濟基礎相對較好、建設效果較易顯現的村,集中人力、物力、才力,進行重點建設,在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建設達到階段性標準後,經過驗收,再實施下一批試點村建設。通過分批實施、梯次推進戰略,輻射帶動整個農村,做到點面結合,統籌兼顧,整體推進,確保新農村建設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 。

我鎮農村總體上醫療衛生、科技、文化、教育、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水平普遍較低。農村醫療條件差,醫療水平低,農民生一場大病往往意味返貧。同時農村醫療衛生狀況令人擔憂。教育設施落後,上學難現象依然存在,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礎差、人才缺、資金少、設施落後的狀況未從根本上改變。社會保障投入嚴重不足,農村弱勢羣體保障體系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