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市科協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服務“三農”工作工作調研報告

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總書記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爲全黨工作的重中之中,這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爲核心的黨中央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着眼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市科協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服務“三農”工作工作調研報告

根據主題教育計劃安排,結合職責分工與工作實際,我確定了《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服務“三農”工作》的調研題目,如何在助力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市科協作用,真正把服務“三農”工作做出成效,帶着這樣的問題,10日19日、20日,我和科普部部長先後到***、***等縣區開展專題調研,採取聽取彙報、個別訪談、現場察看、問題剖析等方式,圍繞鄉村振興問題與縣科協、現代農業科普園、農業合作社、農村電商培訓基地工作人員進行了深入交談,併到***扶貧村看望了幫扶對象,瞭解困難和需求。現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一、基本情況

要做好“三農”工作,實現鄉村振興,離不開科技的支撐,科協作爲聯繫服務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羣衆組織,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在引導科技資源走進鄉村、助力鄉村振興方面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應該有所作爲。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審議時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大決策部署,根據《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行動方案>》,結合市科協工作職責,制定了《市科協系統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行動方案》,成立了市科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導和協調科協,服務鄉村振興工作。

在2019年7月,市科協專門組織各縣區科協系統鄉村振興戰略培訓班,到***考察學習期間,市科協精心設計併成功實施了一系列“科普服務鄉村振興”示範觀摩活動,爲下一步各縣區組織服務鄉村振興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二是切實加強基層科協組織建設。市科協藉助科協系統深化改革契機,強化鄉鎮科協組織建設,明確要求鄉鎮設立專(兼)職科協主席,打通科技惠民助力鄉村振興組織通道“最後一公里”。

三是堅持開展科普惠農工作。以農民科學素質提升工程爲載體,整合社會力量,大力開展科普惠農工作,提高廣大農民的科學素質,樹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社會風尚。着力培育農村科普示範基地和農村科技致富帶頭人,發揮示範帶動和引領作用。推進基層科普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利用村級公共服務中心等陣地完善科普畫廊、科普宣傳欄等科普設施,加快推進農村“科普e站”建設和應用,將“科普中國”優質資源送達農民。

二、存在問題

(一)農產品競爭力弱。各縣區都有部分農產品擁有一些品牌,如欒川的欒川印象,但由於規模小、市場份額佔有率低,真正有輻射效應的品牌產品不多,知名品牌更少,產品宣傳力度小。在產品質量上重視程度不夠,考慮長遠打響品牌的更少,缺乏市場競爭力。

(二)現代農業程底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遲緩,農村產業融合型人才缺乏,現代農業產業規模不大,帶動能力弱,與二三產業融合程度低、層次淺,鏈條短,附加值不高。

(三)經營主體質不優。各縣區都建有農民專業合作社,但部分合作社內部運行不規範,合作社的章程、制度流於形式,形同虛設;發展資金短缺,貸款融資難,發展後勁不足,質量不優。

(四)技術支撐力量弱。基層農技隊伍知識嚴重老化,年齡結構、專業結構、梯次結構不合理現象普遍,推廣新技術的人才缺乏;務農勞動力整體素質不高,年齡普遍老化,對發展現代農業的意識不強,參加農村電商等新技術、新知識培訓等積極性和接受能力較低。

三、幾點思考

全市科協系統服務鄉村振興計劃的重點工作,包括強化人才戰略、搭建創新平臺和集聚內外力量,統籌全市科協系統及各部門資源,促進人才和資源下沉基層,服務鄉村,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一)以科技創新爲引擎,服務鄉村產業振興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市科協將立足新時代農村產業發展實際,根據農村產業特色,引導學會、農技協發揮人才、技術、平臺優勢對口幫扶,搭建專家與廣大農民溝通的橋樑,以培育發展農技協的爲重點,深入推進產業振興。圍繞各縣區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按照“推廣一項技術、發展一項產業、建好一個協會”的工作思路,積極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大力發展精品果業、綠色蔬菜、特色經作、現代養殖、休閒農業、加工物流等農業主導產業,着力打造一批特色種養殖基地。加速培育農村新興特色產業,豐富農村新業態,提高現代農業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

(二)強化科普優勢,服務鄉村文化振興

市科協將大力推進科普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活動,以科普帶動鄉村文化發展,推動科普力量重心下移,加強基層科普陣地建設,助推科普載體發展。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充分發揮好農技協、農村科普示範基地、農村科普帶頭人、科普惠農服務站等作用,圍繞科技培訓、農技服務、就業指導、農村科普等方面紮實開展工作,引導優質科技資源向基層集聚。

推動各縣區科協製作科普圖書、科普摺頁、科普掛圖等科普資源,利用科協信息網絡、新興媒體開展扶貧政策和相關知識宣傳。推動“科普中國”、“科普中原雲”在基層的落地應用,加快推進市、縣兩級科普信息化網絡建設,豐富涉農科普內容,加快建設“科普e站”和科普大屏等科普基礎設施。以“普及新知識、推廣新技術、倡導新生活”爲切入點,廣泛開展“健康文明生活”、“崇尚科學、反對邪教”宣傳教育,提升廣大羣衆科學素質,把科學知識轉化爲帶動羣衆增收致富和現代農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三)不斷厚植人才優勢,服務鄉村人才振興

圍繞種植、養殖、加工、農村物流、電子商務等產業,以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領辦人和骨幹爲重點,整合科協各渠道培訓資源,分類型、分層次開展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養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現代農業經營者隊伍。

統籌發揮科協自身優勢和力量,開展“送智下鄉”活動,發揮市縣兩級“百千萬科普人才”隊伍中涉農專家的優勢,組建科普志願者隊伍,深入基層一線,爲羣衆提供產業規劃、技術指導、技能培訓、行業分析等服務。

(四)接長工作手臂,服務鄉村組織振興

紮實推進基層科協深化改革工作,確保基層科協協組織做到有機構、有人員、有辦公場所、有工作經費。把學校校長、醫院院長、農技站站長這“三長”納入到基層科協組織建設的重要力量。通過“三長”有效聯繫在基層分佈最廣泛、渠道最通暢、專長最實用的醫務工作者、農技人員和學校教師隊伍,讓科協組織真正“接長手臂”、紮根農村,服務“三農”。基本形成以縣級科協爲樞紐,鄉鎮(街道)科協爲重點,村(社區)科普協會爲基礎,縣級學會、企業(園區)科協、農技協爲依託的科協基層組織網絡體系。組織農業專家進村技術指導,提高村民依靠科技脫貧致富的能力,積極開展農村科普,不斷提升村民的科學意識和科學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