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鞏固機構改革成果 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場深刻變革,爲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1982年至今,我國共進行了8次改革,機構改革從對政府機構數量和人員的精簡,逐步發展到政府職能轉變與政府職責體系建設層面,形成機構改革與現代化發展的有效聯動,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國發展特點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

鞏固機構改革成果 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018年,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大背景下,在繼承之前改革經驗的基礎上,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適應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要求,在完善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優化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合理設置地方機構等方面作出具體制度安排,呈現出職責化、協同化、整合化和規範化的趨勢,既迴應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實需要,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化依法治國實踐的重要舉措,彰顯了新時代改革精神。

一、機構改革意義重大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對黨和國家組織結構和管理體制的一次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新時代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推進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不斷髮現和解決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中存在的障礙和弊端,重構性健全黨的領導體系、政府治理體系,系統性增強黨的領導力、政府執行力,適應新時代要求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主體框架初步建立,爲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有力組織保障,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二、本地區機構改革取得成效

2019年,阿勒泰地縣兩級機構改革完成,地區本級設置黨政機構精簡幅度達到8.16%;縣市黨政機構精簡幅度達到11.59%,70餘個新組建部門掛牌,1800餘名人員平穩轉隸。 2020年,阿勒泰地區鄉鎮和街道機構改革完成,全地區60個鄉鎮和街道分別按照“五辦六中心”“三辦三中心”機構設置要求,人員編制、工作職責全部劃轉到位,54個鄉(鎮)組建行政綜合執法隊,劃轉編制300餘名,劃轉人員200餘名。機構改革促進了地區各領域改革持續全面深化,構建起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高效的黨政機構職能體系,在發生“物理變化”的基礎上,持續催生“化學反應”。

一是實現了從“分散”到“集中”的轉變。改革後,完善了黨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機制,優化了黨的決策議事協調機構,構建分工合理、責任明確、運轉協調的黨政機構職能體系。如:地委組織部統一管理公務員工作,地委宣傳部統一管理新聞出版工作,地委統戰部統一管理民族宗教工作工作,更好發揮黨的職能部門歸口協調作用,改革後形成了大組織、大宣傳、大統戰的管理格局。部門的職責界定進一步明確,政府與市場的邊界進一步釐清,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進一步提高;統一行使管理職能,一件事由一個部門管,一件事只在一個部門辦,審批服務流程進一步優化,審批效率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一次辦理”成效凸顯,政府職能轉變邁出了關鍵步伐。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通過機構改革實現了“三局合一”,打破原有工作分工,推行內部競爭上崗,實現了機構整合以來人員、業務的全面有效融合;推行“一站式”受理服務,將之前多部門審批事項,變爲內部並聯審批,簡化程序,壓減中間環節,縮短辦事時限,取得了“監管隊伍1+1+1=1,監管服務1+1+1>3”的成效,受理事項辦結量較改革前顯著提升,執法力度明顯增強。

二是實現了從“交叉”到“統一”的轉變。各類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更加適應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需要,機構履職更加順暢高效。機構改革根據“一類事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統籌、一件事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負責”的思路,通過梳理各部門事權類型和特點,整合職責相近或聯繫緊密的職能職責組建新機構。對部門間交叉重複的職能進行界定,從粗放型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明確主次責任,分清主辦和協辦關係,推動建立協調配合機制,推動權責一致、科學合理,優化協同高效的職能體系初步建立。如:針對森林草原防火、防汛抗旱有關職能劃分問題,通過召開應急、林業和草原、水利等部門工作職能細化會議,在落實“三定”規定中明確部門工作職責分工的基礎上,將森林草原防火、防汛抗旱有關職能明細爲27條,進一步明確部門職責分工,釐清職責邊界,優化體制機制,實現權責一致,形成了工作合力。

三是實現了從“整合”到“融合”的轉變。增強機構改革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構建起從運行順暢、充滿活力的工作體系,改革整體效應得到進一步增強。通過採取談心談話、集體學習、過組織生活、黨小組討論及開展各類活動等有效措施,促進轉隸人員逐步融入崗位角色,各整合、組建機構均能認真履行部門職能,教育引導幹部立足新崗位新職責,加快推進從事合、人合到心合、力合的轉變。如:退役軍人事務管理部門聚焦職能定位,強化機關職責和業務融合,對從民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轉隸的機構和人員,不搞簡單的“搬家”,而是打破原有建制,結合實際重新調整定崗,增強幹部認同感。

三、做好機構改革“後半篇”文章

機構改革的已經收官,組織架構重建、機構職能調整,解決了很多現實問題。如今,要在新的起點上把機構職能體系改得更順暢、更協同、更高效,還有大量工作要做。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在“十四五”時期,要進一步提升國家治理效能,使“國家行政體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發揮,行政效率和公信力顯著提升”,爲全面加強政府建設、完善行政體系,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一步明確了前進方向。

一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要強化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化機構改革的重要論述精神,始終堅持機構改革服務於黨中央治疆方略、特別是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以優化協同高效爲目標,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機構編制工作條例》爲着力點,深刻把握“六個堅持”的寶貴經驗,牢牢堅持黨對機構編制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不斷推進機構編制法定化,鞏固機構改革的成。要堅定信心,持續用力,準確把準定位,提高議事協調機構議事能力和協調水平,爲黨委決策服好務、當好參謀,推進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繼續跟蹤瞭解機構改革後各部門運轉情況,督促各部門嚴格落實“三定”規定,聚焦主責主業,突出重點關鍵,釐清職責邊界,理順工作關係,推進機構、職能、人員全面融合,確保無縫銜接、高效運轉,維護好部門“三定”規定的嚴肅性權威性。

二要完善黨政機構職能統籌工作機制。優化協同高效是這次機構改革的重要原則,確保科學合理、權責一致,有統有分、有主有次,履職到位、流程通暢。優化協同高效不僅是改革設計的基本遵循,也是改革組織實施和機構編制日常管理的原則要求。走完機構改革的第一步,還有走好後面的路。必須千方百計促進機構職能的統籌規劃、科學設計、有機融合,要在機構職能深度融合上下功夫,確保“化學反應”透徹、見效。開展黨政機構運行評估,跟蹤機構設置、職能履行和編制使用情況,進一步理順運行機制和職責邊界,激發部門內生活力。要對機構改革中設立優化的重大議事協調機構運行情況進行調研走訪,進一步完善健全相關工作機制。重點對市場監管、文化、生態、農業、林業、應急等單位深入開展調研,推動建立部門間相應的協作協調機制,落實落細部門職責任務。要及時處理好機構改革後部門職能履行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現象,實現機構職責查缺補漏、動態調整。開展事業單位改革摸底調研走訪活動,重點掌握事業單位職能運轉、科室設置、人員配置、經費來源等方面情況,認真聽取調研對象在編制使用、內設機構設置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地縣兩級編辦通過機構編制統計及實名制網絡管理系統逐一覈對事業單位信息和數據,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優化事業單位佈局,堅持“統籌謀劃、精簡效能”原則,通過撤銷、整合、新建、規範名稱等方式,加快推進機關所屬支持輔助性事業單位機構職能調整,對地、縣事業單位佈局進行優化,確保職能履行順暢高效。

三要提高機構履職盡責能力水平。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並把“着力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作爲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寶貴經驗,在機構改革“後半篇”文章的積極實踐中,讓人深刻地認識到,機構改革是多項改革內容、多個結構要素、多級系統層次構成的有機整體,各項改革之間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是一個系統工程,所以必須是全面的系統的改革,必須注重改革的協同配套和系統集成,才能更好地形成改革合力。完善部門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推進機構職能、權限責任法定化,建立協同配合機制,並將動態調整情況納入機構編制“清單式管理、常態化監督”;推動機關內部“最多跑一次”改革擴面提質,有效攻堅多部門聯辦“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加速橫向同級部門之間、縱向跨層級部門之間的職責銜接,提升機關工作效能。

四要持續推進機構編制法定化。機構編制資源作爲重要的政治資源、執政資源,也是一種稀缺資源。要全面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機構編制工作條例》,加快推進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強化機構編制管理剛性約束,實行編制精細化管理。通過依法管理、科學管理,強化“編制就是法律”的意識,從嚴從緊控制機構編制,切實提升機構編制工作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嚴格動議、論證、審議決定、組織實施4個機構編制工作基本環節,提交編委會研究事項,要進行深入調研、充分論證,確保符合《條例》規定。在保障上,突出中心,保障人才引進、應急管理、衛生防疫等重點工作、重點領域的機構編制,推動機構編制從偏重數量規模向注重質量效能轉變,努力讓每一個編制都充分發揮作用,有限資源取得最大效益。充分運用調研、論證、分析等方法,對地區部門單位的機構編制資源進行整體評價,將運行履職、問題整改、優化提高等綜合、融合起來,在統籌調劑機構編制資源中,推動部門單位提高運行效率。探索公共服務供給主體多元化,逐步形成編制保障與購買服務相結合的管理方式。在編制使用上,收放結合,精準管理。

要在不斷總結成績經驗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民生導向,進一步深化對編制工作規律性的認識,從頂層設計入手,從具體問題着眼,以穩中求進的步伐,昂揚奮進的姿態,繼續寫好機構改革“後半篇”的提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