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中心國小創建“大興式”學校工作側記

依託社團積極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爲學生未來發展奠基

中心國小創建“大興式”學校工作側記

—xx中心國小創建“大興式”學校工作側記

xx中心國小作爲一所農村國小,一直秉承腳踏實地、求真務實、五育並舉的原則,把營造和諧育人環境,傳承文明道德真諦,作爲學校的辦學理念。學校在推進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的過程中,辦學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學校在2019年9月被縣教育局確定爲創建“大興式”農村學校樣板校以來,認真研究“大興式”學校的辦學模式,結合縣域、鄉域特點和本校實際,確定了學校的辦學特色爲依託社團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爲學生未來發展奠基。一年多來,經過學校全體師生的努力探索和實踐,現已初見成效。

一、組建學生社團,爲綜合實踐活動提供有效載體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和學生社團活動都具有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和生成性等共同特點,將學生社團活動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機結合,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社團化,社團活動常態化,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特長,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學生社團可以更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更多不同興趣或特長的學生都能找到展示自己和釋放個性的空間。社團活動的開展,有效彌補了現行課堂教學對學生全面素質提升的不足,成爲創新教育的一個落腳點。基於此,學校着眼於學生多元素質的培養,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特長,從學生實際出發,開設了藝術類的美術創作社團、實踐類的生活小能手社團、公益類的環保社團、文化類的傳統文化社團、技能類的天才小廚師社團、科技類的小科學家社團等。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學生社團活動課程進行了有機整,系統開發以學生社團爲載體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從而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化有效開展。

二、有效實施,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提供廣闊的舞臺

1、開展藝術創作活動,提高人文素養

美術創作社團與美術學科相結合,在活動中鼓勵學生利用美術知識和技巧來完善自己的作品。同時,教師把課本內容變得立體化、形象化,並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爲活動出謀劃策。在《有趣兒的手指畫—小小手兒本領大》實踐活動中,學生直接用手,包括指尖、手指、手掌、手背、手側,蘸取適當顏料,在紙質平面媒介上進行指印、掌印、塗鴉等形式的藝術活動。通過學生的手指作畫,讓學生認知到雙手的神奇,同時引導鼓勵學生大膽創作,開發學生的創作潛能。二年級學生xx,平時性格比較內向,但在活動中展現出很強的繪畫能力,爲此老師進行了專程家訪,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希望不要埋沒了孩子的天賦。在《昆蟲保護宣傳畫》實踐活動中,學生用水彩、貼紙等形式製作一幅宣傳畫,主題爲保護昆蟲,向學生傳達保護生命多樣性的重要意義。四年級學生張某不自信、不愛講話,但她設計製作的宣傳畫,色彩的搭配、佈局都十分合理,給人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通過老師的鼓勵,她來到講臺前自信的向同學們講解她的作品。

2、開展生活實踐類活動,培養學生自理能力

學校開展活動儘量考慮安排國小生習慣養成的內容,爲學生今後能夠更好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基礎。在《自己動手包書皮兒—我和新書有個約會》活動中,學生從家中帶來廢舊的報紙或其他包裝紙,通過老師的指導來爲新書包書皮。通過實踐操作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強學生愛護書籍的意識。二年級的學生xx,改掉了亂扔亂放、亂塗亂畫課本的毛病,養成了愛惜書本的好習慣。在《我是疊衣服小能手—做媽媽的家務小助理》活動中,老師通過對自己生活經驗的總結、網上搜集各種不同服裝的整理方式、衣物收納知識,整理出了適合低年級學生學習和操作的簡單方法;學生在家進行實踐。通過活動,多數學生都能在家中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四年級學生xx從前在家自理能力不強,通過學習實踐,像穿衣戴帽,整理牀鋪等這樣的事情,現在都能自己做了,父母見到老師便誇讚自家的孩子長大了、懂事了。

3、開展傳統文化實踐教學活動,培養愛國主義情操

我國是一個有着悠久歷史和文化內涵的國家,在歷史的長河中積澱下很多的傳統節日。對學生開展關於傳統節日的社團實踐活動,不僅是對文化的傳承,也是對愛國主義情操的培養。吃糉子,是端午的習俗之一。在《端午包糉子》活動中,教師爲學生們準備好了糉葉、麻繩、糯米以及肉糉餡、蛋黃餡、豆沙餡和蜜棗這四種不同的餡料,教師將學生分成四組,選舉小組長和衛生委員,教師進行示範講解,“兩片糉葉折漏斗,加入糯米和餡料,對摺以後成三角,麻繩捆緊擺放好”,藉助這四句話請同學們來動手操作,並且教師在巡視指導時請小組長協助,保證讓每位學生都能親自動手包糉子,活動結束時由衛生委員帶領同學整理教室,做到來時什麼樣走時什麼樣。同學們在體驗了動手操作的樂趣同時也感受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並將勞動成果帶回家與家人分享,並且這次活動的作業便是讓學生將糉子這種美食文化講給家人聽,以此弘揚美德、陶冶情操、發揚傳統文化。學生通過課上的學習能夠動手幫助家長包糉子,一家人感受着節日氣氛,家長在欣慰的同時都表示非常開心。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2011年,中國皮影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有趣的皮影製作—我手中的西遊人物》活動中,學生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西遊記》人物來進行製作。在活動當中學生親身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色彩與光線的搭配,一個個皮影人物在學生的手裏活靈活現,學生們對皮影戲中演繹的傳統文化故事也是讚不絕口;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生很快便了解了皮影戲的由來和發展歷程,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自然也就上升了一個新的高度。學校五年一班自發邀請其他班級學生和老師,來到綜合實踐室觀看他們的皮影劇表演,表演結束後還組織了“皮影小知識”的科普小講座,獲得了師生們一致好評。

4、開展技能類實踐活動,讓學生“知農惠農”

學校結合縣域、鄉域特點,讓學生“知農惠農”,對家鄉的農業經濟發展有所瞭解。學校結合本地特產土豆,開展了《製作美味土豆泥》活動。土豆泥製作過程非常簡單,將土豆蒸熟搗爛也就是土豆泥了,每位同學都參與制作,在製作的過程中探討土豆的生長過程、營養價值、食用方法、以及爲我們家鄉帶來的經濟效益,學生在今後食用土豆的同時都能爲家鄉有這樣的特產而感到自豪。結合生產經濟作物大豆,學校開展了《製做豆腐》活動。將大豆磨成豆漿,倒入鍋中加滷水熬製,入模具定型就製作成了豆腐。活動中,學生了解和掌握製作豆腐的全過程,體會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並感受到黑土地產出的大豆營養價值非常高,製作出來的豆腐口感遠比南方的要好,所以家鄉的大豆製品在市場上也是備受歡迎,種植大豆已經成爲家鄉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學生們通過活動都能感受到家鄉的食材原來有這麼大的學問和貢獻。

三、堅持教育創新,爲農村教育綜合改革提供有力支撐

未來的社團建設和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都將空間無限。學校將繼續認真貫徹執行《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堅持“鞏固、提高、創新、發展”的工作策略,繼續在經費投入、制度建設、師資培訓、課程資源建設與整合等方面加大力度;結合縣域、鄉域特點,遵循社團建設的基本原則,完善社團建設相應機制,把綜合實踐活動打造成學校的辦學特色。進一步堅定農村教育綜合改革的決心和信心,知難而進,勇於創新、敢於嘗試,抓住重點、攻克難點,爲縣域、鄉域經濟發展儲備大量實踐型人才,爲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