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德育論文

和諧德育 貴在情感

和諧德育 貴在情感

和諧德育  貴在情感
【摘要】德育是學校工作的永恆主題,德育工作的成敗是學校管理效率、育人質量不斷提高的關鍵。而“和諧德育”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創造“和諧德育”更需要教師具備高的情感智商,教師的情感智商影響學生對德行教育的接納程度,它包括了情感認知控制能力、情感溝通影響力和情感教育實施力,這三種能力的提高必然能夠提高德育工作的時效性與實效性,從而促進校園和諧的發展。
 【關鍵詞】中職   和諧德育 情感
 
      情感的介入是和諧德育的基礎。什麼纔是“和諧德育”呢? “和諧德育”即以和諧的手段、方式、技術、技能對學生進行實時有效的日常行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行養成,保證學校育人目標的實現。而在現實的德育中我們經常把學生的認識問題、生活問題混爲一談,教育方法陳舊生硬,用標準律令規範多樣化行爲,用權威的理論解釋一切,用抽象的道德仲裁生活等等,這一切都是以硬性指標來衡量學生,從而也導致了德育工作中“不和諧”因素存在,所以說在德育中滲透情感因素是建設和諧校園需要。
一.情感的心理特性
1.情感的動力性
情感的動力性指的是情感作爲教育者的一種教育手段對於受教育者的認知活動具有驅動作用,既可以推動,又可以制動。教育者對受教育者所表現出來的讚揚和欣賞的情感可爲受教育者注入強大的動力,促進受教育者提高學習效率、活動能力、接受德育教育動力。反之,教育者對受教育者表現出來的批評和憎惡的態度會對受教育者的認知、情感和動作等各方面的德育行爲產生制動效果。在德育教育中對學生存在的問題給予恰當的評價,會使學生感到情感上的關懷,從而對自身的行爲有一定的推動或制動效果。例如,我們根據中職學生在情感發展方面的特點,利用情感的動力性特點來激起他們的改變不良行爲。如“你很聰明,你知道這件事情該怎麼做!”, “人犯一次錯沒關係,關鍵是你的認識。”等等。
2.情感的色彩性
情感不是人對客觀事物本身屬性的反映,而是人與客觀事物需要關係的反映。由於情感以人的主觀體驗爲主要特徵,決定了情感具有色彩性。這也是情感與理性的重要區別。情感的色彩性決定了情感最易打動人、感染人,使人際間的感情產生同化的反應方式,從而使個體對他人和特定的情境中的情緒狀態產生自覺共鳴或產生相類似的情緒活動。若情感缺少色彩就很難產生情感激勵,與引導有關的理性激勵也會被壓抑。“情到理方至,情阻理難通”。思想政治工作、行政工作等往往單調枯燥,不易爲人接受。在管理工作中,如果把情感賦以濃墨重彩,傾注適量的愛國主義情感色彩、道德情感色彩、自然美感色彩及藝術美感色彩,把認識過程與情感過程有機統一起來,使其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引人入勝,易受感染,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情感的色彩爲情感的感染功能、情感的激勵提供了依據。
3.情感的指向性
情感一經產生就有明確的傾向性。人的情感指向什麼,由什麼引起,喜怒哀樂,喜從何來,怒向何方,非常清楚。德育者的積極情感的傾向性表現爲:把自己的熱情、樂觀情感指向教育事業的對象上。情感的傾向性使人的行爲趨向一定的對象或一定的方向,使得德育者贊成什麼、期望什麼、否定什麼的情感傾向直接影響着學生的情感狀態和行爲趨向,這就爲德育者通過情感投資來強化實現特定目標的行爲提供了可能性。
學校德育工作者要充分調動受教育者的積極性,就要激發受教育者積極、肯定的情感,並盡力使消極的情感向積極的情感方面轉化。
二.  在中職德育中提出“情感”動力的原由
中職學生由於他們在進入高中段之前學習成績不夠理想,行爲習慣上要求不嚴,在目前還存在的應試教育前提下,他們很少得到父母的肯定、老師的讚賞,很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們付出的愛,在這種情況下情感教育對他們能發揮出更大的效能。德育是一項動情的事業,德育工作必然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情感智商,只有具備較高情感智商的教師,才能恰如其分地駕馭教育情境,影響學生的情感發展,並最終促使學生思想認識的提高,從而達到德育工作在方式方法、體系效果等方面的整體和諧。
三 . 情感在德育中的流動
    1.教師要多角度把握學生的情感------和諧德育的前提
情感認知控制能力是指教師對自己和他人情感狀況的覺察,以及在覺察的基礎上形成評價,並有效地調節和控制好自己及學生情感的能力,這其中包括對消極情感的控制和改善,對良好情感的激發與保持。
首先,“同樣一種表情,可能具有不同的意義,要準確地識別一個人的情緒,單憑表情是不充分的,必須結合其他情況,如當時的情境、個性特徵等,將這些情況進行綜合的比較才能達到準確識別情緒狀態的目的。在德育的過程中,也需要判斷出學生對待教育是心服口服呢,還是口服心不服,並由此調整教育的節奏和方法。
其次,每個教師,特別是學生工作者面對複雜繁瑣的工作線索,往往可能出現情感失控的情況,如面對“屢教不改”、“頑固不化”、特別是與自己針鋒相對的學生,教師容易情緒失控,造成對學生和自己的傷害,從而影響到融洽的師生關係。反之,有的教師在和學生交往的過程中,容易出現情感控制過度的情況,如過於嚴肅、缺乏熱情或者虛情假意等等。在這種情況下,德育工作者更應該“以心換心”、“以情感人”,適時適當地流露“真情真性”。 比如說:在教育某學生時,我會先觀察他當時的心情,他表現出很急躁的情緒時,我會穩住氣息,先以關心他爲切入口,問:你剛纔怎麼了?給他傾訴機會後經分析確實是違紀行爲的,再有笑臉轉爲嚴肅面孔,強調紀律的嚴肅性,後又可轉爲情感薰陶,耐心細緻,以情感化。  
2.情感溝通能力——和諧德育的基礎
情感溝通能力是指能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並有效影響或改變學生情感狀態或體驗的能力,主要包括對學生情感的理解和正確有效地表達自己情感讓學生理解。
教育要達到既定的效果,教師就應該學會運用情感的表達。教師的情感是否能讓學生照單全收,這就不一定了,教師的遣詞造句、語氣語調、眼神手勢都透露出具體的情感信息,如果教師的情感表達不準確,就會直接導致學生對教師情感的不解、誤解和曲解,從而影響正常的溝通和交流。因此作爲德育者,必須注意語言表達能力、肢體表達能力的提高,通過系列的學習和培訓,達到更好的傳情達意的效果。
德育過程中,教師僅有良好的情感表現是不夠的,還要能用自己良好的情感表現來感動、影響學生,使之產生“共情”的效果。道德情感影響首先是道德情感示範,然後是道德情感帶動,教師的一舉一動表現出來的情感,對學生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教師的情感感染力強,學生會產生對教師的好感,喜歡與之相處,進而對教師的教育產生依賴感。要提高情感影響力,教師必須多與學生接觸,瞭解觸動學生的方式方法,將自己的德育影響與自己的情感影響結合起來,從而增強德育效果。在德育中,情感不是立刻就能建立起來的,這需要一朝一夕的情感投入,或前面一批學生對老師的評價來感染後面一批學生。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我經常能聽到學生這樣一句話:我想與你溝通交流,我知道你是真心爲我們好,我已經聽到高二或高三學生對你的評價了。
3.情感教育實施能力——和諧德育的體系
情感教育實施能力是指德育工作者把情感能力作爲學生髮展的重要領域之一,對其施以教育的力量,並建立相關的體系及模塊,調動一切可能的教育資源,有效提高學生情感素質的能力。
現代素質教育要求我們在德育工作中,要將提高學生的情感智商作爲重要的一項內容,相關研究表明,學生在中職教育階段的差異,更多應該歸因於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這就要求德育者不但要掌握每一個學生情感特點,還要爲學生設置適當的情感發展目標,充分運用學校的各類教育資源,將發展目標轉化爲有效的教育活動來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學校組織的各類主題活動,無論是文體類還是實踐類,只要有機會讓學生參與了,就是我們與學生培養情感的體系。所以從學校德育方面來說,應從每位教師的思想意識出發,確立情感教育的重要地位,並設計相應的實施系統,落實具體的實施方案,這都是德育者提高“情感教育實施力”的重要途徑。
     總之,德育要和諧,“情感智商”概念的引入已經成爲不時之需,當然,概念與現實的對接還需要強有力的行動支持,需要德育工作者能以更熱忱的情感投身於“德育”的工作中來,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學習,在學習中提高,在提高中應用,從而達到在和諧的情感關係中施教的終級目的。
 
 
【參考文獻】
     (1)劉善循.增強情感智力的技巧[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2)王現軍.加強技術指導,提高師德水平[J].教育縱橫談.
     (3)許新海.讓兒童的道德生命自由生長[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