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教學論文

淺談區縣如何加強青少年科技創新工作

摘要: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青少年的創新能力決定我們國家的未來。目前區縣學校在青少年科技創新工作的推動中存在許多的實際問題,我們要從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創新資源、加強中國小科技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創新活動等方面來推動工作,加強青少年科技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淺談區縣如何加強青少年科技創新工作

關鍵詞:加強青少年科技創新

國際競爭的基礎是人才之間的競爭,爲了應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以及漸趨複雜的國內發展挑戰,必須從基礎性、前瞻性、戰略性和全局性出發,強化並完善我國的科技創新人才體系。創新驅動發展,創新引領未來,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青少年的創新能力決定我們國家的未來。近年來,隨着國家對科技創新工作和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視,我市各個區縣都在大力推動青少年科技創新工作的有序開展,目前青少年科技創新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在工作推動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我們該如何立足實際解決這些問題呢?下面,結合本人的工作經歷就如何加強區縣青少年科技創新工作提幾點膚淺的建議。

一、學校青少年科技創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創新意識差。根據中國科協2018年進行的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雖然我國的公民科學素質有了很大提高(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從2015年的6.2%上升到了2018年的8.47%),但是與科技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不小差距。這一科學素質水平僅相當於歐美髮達國家20多年前的水平,而美國早在1999年就已經達到了17%的平均水平。根據預測,即使到2020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也只能到10%左右,與美國等主要發達國家當前20%-30%的指標差距甚大。造成這一現象與基礎教育階段的科學教育體系缺失密切相關,青少年的科技創新意識因小考、會考、大學聯考教育的短視而不斷被壓抑,一方面,科學教育仍然大量地停留在課程或學科階段,缺乏課程之間的融合以及與實際問題的對接。另一方面,科學教育更多地讓位於大學聯考考試科目的教學和強化,狹隘的應試教育既忽視了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培養,也佔用了學生寶貴的時間。此外,在大學聯考指揮棒沒有實質性改變的情況下,老師和學生都以爭“分”奪秒的精神過度強化題海戰術和考試技巧,無暇顧及更爲重要卻一時難以量化顯見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培養,而這恰恰是科技創新人才最需要最寶貴的核心素養之一。

此外,我國在高中階段的自然學科(物理,化學和生物等)的結業考試中雖然已引入實驗操作的考覈內容,但所佔比例太小,而且考覈的主要方式仍然是以機械的操作步驟和技能爲主,因此無法真正檢驗學生在相關學科領域的探究能力潛力和方法。這就必然導致相關課程標準中雖然明確倡導了要培養科學探究能力以及核心科學素養,但是由於在現有的考覈體系中無法有效檢測,因而也就很難達到引導學生強化科學素養以及提升科學能力的既定目標。實際上,基礎教育階段的科學教育體系應該是一個涉及科學教育以及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學科在內的綜合系統。但是,區縣的中國小往往只將專門的科學教育課程納入科學教育體系,在其他與科學思想、科學思維等密切相關的學科領域仍然停留在學科知識和應試方法的掌握上。在這種宏觀環境下,就出現了離開基礎教育後的大量公民普遍缺失創新意識的這一狀況。

(二)創新資源缺。從助力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的角度看,區縣的科學教育還任重道遠。首先是教師資源欠缺,目前,區縣各中國小校尚無專職的科技輔導員老師。現有的科技輔導員老師有兩類,一類是由校內的科任教師兼任,但受專業面的限制,不適合青少年科技創新中多學科交叉的特點;一類是邀請校外的科技人員擔任,通過其去聯繫校外的專業科技人員對學生加以輔導,帶領青少年參加科技實踐活動,但這不是他們的主業,受精力的困擾,大多數科技人員都不能全心投入;其次是設施資源缺。青少年在進行科技創新時,所能利用的文件檢索、資料收集、實驗場地、實驗器材、樣品製作、成果保護等資源比較欠缺。部分區縣科技館的建設落後,目前都還沒有建立科技館、圖書館的建設有點流於形式,受到資金的影響管理人員較少、每年的圖書資源更新很少,公共科普網絡建設基本沒有投入。這就形成了青少年不能到科技館參觀學習、感受不到科技的氛圍。正是由於這些創新資源的緊缺,青少年不能及時瞭解科技發展的動態和科技帶來的進步和發展就不能激發他們應有的科技創新意識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開展活動少。區縣目前的科技創新活動除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外,少有有其它的科技創新活動,缺少了活動這一載體青少年沒有施展的平臺和機會,這讓他們的創新精神得不到很好的培養。

(三)激勵措施弱。我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二、三等獎獲得者只有獎狀,沒得獎金。僅有很少作品能在全國大賽上獲獎,得到大學聯考加分優待。

以上問題使得區縣青少年科技創新能力很弱。在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我縣作品創新性低,很多學生參賽作品實際是輔導老師所作。在創新能力上中學生不如國小生,存在“小時天才、長大平庸”的尷尬。

二、對今後加強青少年科技創新工作的幾點建議

青少年時期是培養科技創新能力的關健時期,青少年時期求知慾旺盛,好奇心強,他們樂於觀察周圍事物,喜歡提問題,他們“初生牛犢不怕虎”,敢於向權威挑戰。當前,黨和國家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奮鬥目標,要建設創新型國家就需要一大批科技創新型人才,而科技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必須從青少年抓起。

(一)構建青少年科教融合創新教育課程體系

立足學科教學主陣地實施創新教育。要將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納入教研安排,把創新教育融合到義務教育階段科學課程,並建立教研製度予以保障。要引導學校做好科技創新與素質教育相結合工作,開展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主的創新教育教學改革,在學科教學的常規活動中強化學生創造、思維、動手能力的培養。積極開展以科技發展史、優秀科學家成長史爲主要內容和各種科技探究活動爲基礎的青少年科普知識教育,着力培養青少年的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意識。加強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地方課程教材的建設與開發,鼓勵學校開展校本課程改革,鼓勵支持教師在教學探索的基礎上,參與研究與編寫有特色的青少年科技創新教材和其他科普讀物,每年評選並支持出版一定數量的精品校本科技教材,在全市中國小免費發放或推薦使用;每年開展一次科普校本讀物評獎活動。推動新型教育技術在創新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全面加強實踐活動課程。利用VR/AR/MR等技術手段,積極構建信息技術支撐下的創新教育教學課程體系,促進信息技術與創新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鼓勵各中國小結合“互聯網+”發展新形勢,通過大數據等技術手段,爲學生制定個性化的創新教育學習計劃,提供更豐富的教育資源。廣泛建立科技社團或科技興趣小組,積極開展以創新教育爲主題的跨學科教學和課外、校外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跨學科觀念、思維模式和探究技能,增強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課堂教學、課外活動、校外實踐的育人合力。

(二)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創新資源。基本資源與基礎設施是實施青少年科技創新的物質保證。實施創新實驗室建設工程。將創新實驗室建設納入學校建設規劃。新建學校須規劃建設創新實驗室,支持現有學校根據學校科創工作規劃新建改建創新實驗室。特別是支持農村中國小在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中建設科技館、創新實驗室等農村青少年科技活動場所。90%的學校建有不少於一個項目的科技教育創新實驗室。建立區域性創新實驗室聯盟,形成聯盟互動機制,提升創新實驗室的使用率和創新能力。

加快建設校外教育實踐基地。選擇配備先進科研設備設施的高校、科研院所、院士專家工作站、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場館、科普教育基地、創客空間、STEAM教育基地等校外機構,作爲科技創新教育基地,組建科教融合組織聯盟,建立開放共享平臺機制,充分利用基地的人才優勢、技術優勢和實驗條件優勢,爲青少年科技創新實踐活動和課題研究創造便利條件。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加快科技設施更新,加強對專職人員的培訓,重要場館要免費向學生開放:各中國小要建好、用好科技活動室,縣上要建設科技活動中心;創造發明教育活動的開展需要一定的經費支持,區縣財政可以預算一定比例的費用,用於訂購各類科技書刊和購置各種活動器件,從而較好地保證活動的順利開展,爲青少年科技創新提供物質保證。

(三)加強中國小科技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中國小科技輔導員隊伍,引進在全國有影響力的五大學科競賽教學名師、在市內有影響力的教學名師,建立學科競賽教學名師培養、選拔機制,相應縣級學會成立競賽專業委員會,開展學科競賽師資培訓和學生學科競賽輔導。建立健全青少年科技創新類社會組織,開展教師科技創新培訓、選拔和學生科技創新輔導。教育行政部門要把中國小教師進修科技類專業課程列入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列入繼續教育的內容,進行課外科技活動的輔導教育,並加強枝能訓練,培養中國小的後備師資;成立科技輔導員協會,爲科技輔導教師在工作、進修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便利條件,以穩定科技教師隊伍,最大限度的調動他們的工作作積極性。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創新活動。要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技動,注重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興趣和能力。圍繞科技創新大賽、五大學科競賽等國家權威賽事,構建區縣科技競創新賽體系,強化相關科技社團職能,加大對相關科技社團的支持力度。打造各級各類學生創新展示平臺,圍繞全市每年科技教育活動主題,開展好“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中國小生科技節”、“院士專家進校園”等品牌活動。開展自然觀察、社會考察、科學探究、參觀遊學等形式多樣的科技創新活動,開展以小發明、小製作、小實驗、小課題、科技小論文、小讀書報告爲主要內容的“六小”評比活動。實踐證明,各類科技創新活動的開展,不但沒影響青少年對基礎知識的學習,而且還鞏固了他們的學習基礎,開闊了視野,在這些創新活還培養造就了一批具有較高科技素質和創造能力的學生。

(五)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創新激勵機制。完善評價指標體系。建立科教融合工作評價機制,成立相關部門組成的聯合評價機構,建立科教融合評價指標體系,開展科教融合工作評價,對各地及相關部門科教融合實施情況進行通報,各級教育部門要將科教融合工作納入學校工作考覈體系,學校要把科教融合工作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和教師工作績效考覈體系,要建立定期考覈和動態管理機制,加強工作督促和評估。

突出學生科技創新成果在普通高中特長特色招生中的重要作用。在全市高中特長特色招生中設置科技創新類項目,增加科技創新成果項目設置,合理設置科技創新成果有效期限,合理確定科技創新成果採信證明材料,增加科技創新類學生的招生數量,提高科技創新類學生在特長特色學生招生名額中的佔比,引導家庭、學校、社會重視青少年科技創新實踐,加快我市科教融合工作推進步伐。一是要建立更新市級、縣級激勵與獎勵系列政策,學校、教師和學生的成果予以適度的激勵,並逐步倡導形成新型的科技活動參與的價值觀。二是科技部門要青少年進行成果的固化與轉化。獎勵及資助青少年申報專利,幫助其進行成果轉化;三是對創新典型及創新激勵政策的宣傳,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以此來激發青少年科技創新熱引領青少年踏上科技創新之路。

參考文獻:

[1]《中國教育現代化》

[2] 陶行知—— 《陶行知 創造教育思想 》

[3] 李建軍.創造發明學導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4] 錢明輝等.研究性創新—— 青少年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的原理與方法.科學出版社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