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淺談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21世紀是以高新技術爲核心的知識經濟時代,這個時代呼喚創新和創造型人才,呼喚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歷史屬於基礎學科,自然應該走在其他學科的前頭,當好表率,具體來說,歷史學科應當以培養學生的歷史創新能力爲宗旨,把課堂當作培養歷史創新能力的最佳陣地。那麼,在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淺談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一、教師應轉變觀念,樹立創新教學意識

教師是實施創新教育的關鍵,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自己首先就應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意識是創新內在的動力,是創新的開始並始終影響整個創新活動。李克強總理提出“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理念,教師更應該樹立“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陶行知語)”的意識,要敢想敢做,教給學生創造性思維方法,引導學生參與創造性活動,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求教師進行教學實踐時,應該結合具體教學內容,考慮如何落實課程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總體要求。這一過程需要教師創造性的勞動,是教師智慧、教學藝術與課程目標、教學內容的再結合過程。

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形成富於創新的人格

課堂教學任務是教師與同學共同完成的,而現在的中學生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跟隨老師的慣性運轉,沒有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這樣以來,學生的積極性調動不起來,教學效果就會不理想,更不用談創新能力的培養。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中華文化浩如煙海,教師是永遠講不完的。只有教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讓學生藉助一定的工具,自己去探索、辨析、歷練,才能真正得益。授之以魚,只食一餐,授之以漁,卻終身受用。培養學生參與的意識,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還要成功的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形成富於創新的人格。

三、發揮歷史學科特點, 拓寬思維空間,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在歷史教學中,要發揮歷史學科的特點,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放在首位,把創新教育融於教學之中。

1、拓寬領域,豐富創新背景

陶行知先生說:“創造需要廣博的基礎,解放了空間,才能蒐集到豐富的資料,擴大認識的眼界,以發揮其內在之創造力。”一個人的知識面越廣,知識越多,其創新思維就越活躍,創造能力就越強。因此,優化知識積累,儘可能地擴大學生知識面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應把學生的視野由歷史學科引向更廣闊的領域,如天文的、地理的、生物的等等,爲創新和創造思維構建廣闊的知識背景。

爲此,本人嘗試以下手段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1)、開設閱覽信息課。每週一次讓學生進閱覽室進行自由閱讀史書,要求做好讀書卡片,寫好讀書筆記。(2)、開展信息交流活動。讓學生課餘時間看書報、聽廣播,收集信息,並利用課前5分鐘輪流發言,進行信息交流。(3)、開展課外閱讀競賽。要求摘抄名言警句、名人軼事、科技信息等,並寫好讀後感,以量多質優爲勝。

“讀史明理”,史書蘊含是十分豐富的,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峯”,具有創新意識的人,往往善於發現他人之未見。因此,要鼓勵學生對文章中的歷史觀點、人物、事件等大膽質疑,提出新的看法,且能找出相關史實加以論證。通過這些,優化學生的知識積累,拓寬學生歷史學科的知識領域,提高其信息的獲取、篩選和評價能力,從而,豐富創新背景。

2、巧設疑問,激發創新思維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有疑問才能引起思考,纔能有所發現和創新。古今中外有成就的科學家和大學者,沒有一位不重視“問”和“疑”。陶行知先生也認爲:“學貴知疑,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不疑則不進。”質疑辯難,是學生追求真理、勇於創造的內驅力,是通向創新的第一步階梯。因此,在歷史教學中不但要激發興趣,還要積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勇於提問,懂得“好問則裕”,培養創新精神。

3、發揮想象,引導創新思維

想象力是人類運用儲存在大腦中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推理和設想的思維能力。愛因斯坦說過:“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這世界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的源泉。”想象力是創造力的基礎,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自身的史料,着重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在歷史教學中,解讀文物就是一種再創造。因爲文物它自己不會說話,從而爲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而學生解讀文物總是根據自己的文化基礎和生活經驗對文物作出不同的反應。

4、創設情境,點燃創新火花

葉聖陶先生說:“讀書貴有新知”。創設情境,是觸發感情、點燃創新火花的有效手段。考察體驗、生活展示、音樂渲染、實物演示、圖畫描摹、模擬表演、多媒體視聽等都是創設情境的較好途徑。

四、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實踐中強化創新能力

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總是與創造性活動相聯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自主活動,自由地探索知識和交流體驗,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同樣是上一節歷史課,是照本宣科?還是對照課本進行史料研讀,在融會貫通中感悟與昇華呢?

進行史料研讀,需精心準備。史料的選擇須與史實、主題等融會貫通。即精選的史料,既要立足本課學習內容的核心,又要利於揭示主題,還要經典、多元、有價值,值得細細品味與斟酌。如在上《雅典的民主政治》一課中,我選擇的下列三則史料,均出自雅典民主政治的權威史料,並僅僅扣住理解雅典民主制的本質這一主題:

甲:(梭倫改革時,他就把自己制定的)法律被頒寫在木板上,豎立在王室柱廊裏,所有人都發誓恪守它們,9名執政官還要在那塊石頭跟前起誓:如果他們僭越了某條法律,他們將獻塑一座金像;由此執政官們至今依然要這樣起誓。(亞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乙: 我們看到,法律在解決私人爭端的時候,爲所有的人都提供了平等的公正;……我們在私人關係上是寬鬆自在的,但是作爲公民,我們是遵守法律的。對當權者和法律的敬畏使我們如此。我們不但服從那些當權者,我們還遵守法律,尤其是遵守那些保護受傷害者的法律,不論這些法律是成文法,還是雖未寫成文字但是違反了就算是公認的恥辱的法律。 (伯利克里:在陣亡將士國葬禮上的演講)

丙: 平民主義政體的前提或準則是自由,自由的一個方面就是輪流地統治和被統治。……他們說在這樣的政治體制下每個人就應該享有平等,於是在平民政體中形成了窮人比富人更有決定權的結果,因爲前者人多勢衆,而多數人的意見起主宰作用。……自由的另一個標誌是一個人能夠隨心如願地生活,因爲人們說這是自由的效用,就如不能隨心如願地生活是奴役的效用。(亞里士多德:政治學)

史料研讀的融合貫通,要從史料的核心語句、史料的主旨內容、史料的主要思想等方面,讀懂讀透每一則史料。如甲的關鍵詞是“法律”“起誓”等,關鍵語句爲“恪守法律”,主旨爲突出法律的宣傳,強調法律的尊嚴。主要思想爲“依法治國的理念”在當時已深入人心,梭倫通過修改法律進行改革,恪守法律保證了改革的實施。再如丙除了揭示民主政體的兩個特徵外(體現平等的輪流統治和被統治,及保證公民隨心所欲地生活)。我們還從“他們說……”中推測,亞里士多德對平民主義政體的態度,即不贊成這種政體,因爲這種政體實質是“窮人”壓迫“富人”的統治,容易出現“多數人的暴政”等後果。史料研讀的融合貫通,還要從史料間的相互關係,如共同主旨內容或共同思想內容等方面,揭示史料間的內在聯繫。如甲、乙的通融之處在於,公民恪守法律成爲雅典民主政體的前提,法律保障了社會公正,維護了公民利益,當權者都需依法治理國家。甲、乙、丙的共同之處爲,雅典民主政治的根本訴求是公民隨心所願地生活,即保證了公民的合法權益,維護了社會公正等。同時,史料在研讀過程中,應注意發現史料內容暗含的驚喜,這尤其需要慢慢的咀嚼和分析。教師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引導學生學會品味史料,領會、感悟和提升主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之,新世紀是“創造的世紀”,作爲一名教師,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需要,更是時代賦予的重任。爲此,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樹立創新教學意識, 發揮歷史學科特點,落實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拓寬學生思維空間, 大膽改革,勇於實踐,從而使學生的創新能力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