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農村文化產業概論論文(精品多篇)

農村文化產業概論論文(精品多篇)

農村文化產業概論論文範文一:農村文化建設的思考 篇一

摘要:開拓農村文化產品供給的多渠道,要充分發揮市場和社會在供給農村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中的作用,推進各方的合作建設,構建以政府爲主導的多向互動模式,

例如政府扶持當地企業發展壯大,企業反哺發展地區文化;政府主持興辦各類民間文化機構,從而發展農村特色文化;政府支持建設農村羣團組織,並積極鼓勵農民自辦文化等。

關鍵詞:農村文化;建設

一、引言

農村文化是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它是農民的文化水平、思想觀念以及在漫長的農耕實踐中形成並積澱下來的認知方式、思維模式、價值觀念、情感狀態、處世態度、

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深層心理結構的反映,它表達的是農民的心靈世界、人格特徵以及文明開化程度。

隨着農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鄉一體化的發展,加之國家發展農村文化建設一系列政策的出臺,都極大地推動了農村文化的發展。

農民階層的分化以及農民文化需求的多層次性使得農民對於農村文化管理與服務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文化建設與管理主體和公共文化服務方式的多元化是新時期建設農村文化的必由之路,而多中心治理爲探索農村文化建設與管理路徑提供了新的理論視角。

二、多中心治理理論

1995年,全球治理委員會發表《我們的全球夥伴關係》這一報告,報告認爲:治理即“各種公共的或私人的個人和機構管理其共同事務的諸多方式的總和。

它是使相互衝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調和並且採取聯合行動的持續的過程。

”“多中心”首先是由英國學者邁克爾博蘭尼在《自由的邏輯》中提出,美國學者文森特奧斯特羅姆和埃莉諾奧斯特羅姆夫婦在其基礎上做進一步研究之後提出了“多中心治理”理論。

經過多年的發展,多中心治理理論在實踐和理論的綜合研究中主要內容有:首先,公共物品的特殊屬性要求政府爲主要的提供者;其次,多中心治理主體具有的複合性,比如包括政府、

企業、社會組織及非盈利組織等;然後,政府與市場密不可分,共同參與,共同治理;政府要積極轉變自身角色,同時主張決策下移;最後,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與多樣化就是多中心治理要實現的最高理想目標。

三、多中心治理理論之於農村文化建設與管理的適用性分析

1、農村社會階層分化的必然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社會的封閉格局隨着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而被打破,農民的收入和職業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新的階層佈局在原有的以農爲本的階層佈局基礎上開始重新分化與組合,這對新時期農村文化建設與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國的農民羣體分化爲:農業勞動者階層、農民工階層、僱工階層、農民知識分子階層、私營企業主階層、個體勞動者與個體工商戶階層、鄉鎮企業管理者階層和農民管理者階層。

不同階層農民羣體的形成,使得新時期農村文化的建設和發展主體呈現多中心性。

同時,不同階層農民的文化生活、文化素養、文化訴求的差異性也要求農村文化進行多中心治理。

2、農村文化多元化的趨勢使然。

文化的快速發展與文化的廣泛傳播是分不開的,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發展完善,以及城鄉流動的加快,

農民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不斷擴大,眼界日益開闊,思想和行爲更加獨立和自由,隨之農民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行爲方式和心理狀態相應發生了巨大變化。

人們的思想活動、思想方式及思想文化領域都呈現出活躍狀態,社會意識和價值觀也呈現出日益差異化、多樣化的趨勢。

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先進文化與低俗文化,大衆文化與精英文化,這些被激發的多元化成長的農村文化在進行文化交流碰撞的同時,也造成了人們價值觀混亂、精神信仰迷茫等問題,並一定程度上呈現感官化、媚俗化現象。

對這些多元化的文化進行治理,也促進了多中心治理方式在農村文化管理中的應用。

3、農民多層次文化需求成爲推動農村文化多中心治理的內動力。

胡xx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指出:讓人民同享文化發展成果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也是保障人民羣衆基本文化權益的根本途徑。

快速發展的市場經濟與現代傳媒深刻改變了農民的生活樣式,農民對精神文化生活有着強大的`內在需求。

新時期廣大農民羣衆的文化需求越來越迫切、越來越豐富,不僅體現在娛樂生活上,更體現在精神生活上,這就與我國相對落後的農村文化形成強烈矛盾。

多種類、多層次、多手段、多形式的農村文化產品和服務成爲農民對文化的強烈訴求。

[]四、多中心治理理論下農村文化管理的路徑分析

通過對理論和實踐的簡要分析,我們可以確認在農村文化建設和管理中存在着多中心結構、多中心主體、多中心形態、多中心需求等,本文認爲可以在多中心治理理論框架下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推進農村文化建設與管理。

1、多元主體共同合作治理。

1.1發揮政府主導優勢,助推文化職能轉變。

文化管理中,政府必須占主導地位併發揮其主導優勢。

其主導的內容應該包括:確定文化發展方向和目標,制定文化管理宏觀戰略和政策制度體系,宏觀調控和指導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發展,以及開展藝術教育、組織對外文化交流等。

確保政府的主導地位是優化農村文化管理的首要條件,然後政府要因時因地制定好農村文化發展規劃,明確定位自身的角色與功用,同時要逐步實現自身傳統向現代的角色轉變,更好地發揮政府在文化宏觀管理、公共服務、市場監督等方面的作用。

1.2增強農民主體意識,提升文化管理職能。

農村文化建設與管理中的利害主體是農民,必須從農民需求及其切身利益出發。

根據陸學藝等人對農民階層的劃分,我們應根據農民各階層特點充分發揮其在農村文化建設與管理中的作用。

農村管理者階層是是“社會主義一元性主導文化的倡導者和現代文化的實踐者”,應繼續發揮其在農村文化建設過程中的引導者作用。

農村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主階層一般經濟實力比較雄厚,且具有勤勞、開拓、進取的優秀品格,應重點鼓勵其參與鄉村公益事業。

農業勞動者階層,勤勞、樸實、傳統,是傳統文化的承載者,在努力提升其科學文化素質的同時,應鼓勵傳統民間文化的繼承。

農民工階層更多的是在農村與城市間流動,要進一步發揮他們的城鄉文化傳播者作用。

農村知識分子階層是農村文化建設的基礎力量,應進一步調動其提升農民文化水平和科技素質,豐富文化生活的積極性。

1.3發揮非政府組織在農村文化建設中的輔助功能。

首先,要重新定位村民委員會這一非政府組織在農村文化建設中的角色和地位。

村委會不僅是政府推動農村文化建設的實踐領導者,同時也是政府行爲的“代言人”,一方面起着無可替代的積極作用,另一反面也嚴重削弱了其作爲羣衆代表的自治性與服務性,只有擺正位置才能真正使國家農村文化建設項目落地開花。

其次,應鼓勵其他非政府組織真正參與到農村文化建設中來,其中民間組織應該是重點,幫助農村文化走出資金、人才不足的困境。

農民最喜愛的文化產品往往是出自農民本身,相比於政府,民間文化組織更具有針對性。

2、培樹主導文化形態,凝聚文化合力。

2.1以保護和傳承傳統民俗文化爲基礎。

傳統民俗文化是一個民族或地域特有的風俗習慣,是與當地羣衆生活聯繫最爲直接、關係最爲密切的文化活動方式,也往往作爲一種主要模式在當地農民文化生活中得以延續傳承。

濃郁的鄉土氣息以及鮮明的地域地方特色是農村文化的根基,因此,在農村文化建設中,要大力組織傳統民俗文化、文物古蹟、非遺等的各種宣傳活動,積極挖掘當地傳統文化的傳承方式。

通過發展民間組織,弘揚和傳承傳統民俗文化,樹立農民對於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的信仰,增強認同感和自豪感。

2.2堅決抵制和批判落後文化。

在農村文化建設和管理中,落後文化和低俗文化對人們精神世界和農村社會有着巨大的危害,我們要堅決抵制、批判和改造。

產生於小農經濟的農村文化中封建文化佔有重要份額,我們要努力提高人民的科學文化素質,逐步消滅封建迷信文化。

產生於資本主義的腐朽文化隨着全球化的發展也在我國逐漸蔓延。

由於農民整體藝術修養水平偏低,道德自我批判能力較弱,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思想影響,庸俗、媚俗文化在廣大農村也有蔓延之勢,要通過規範農村文化產品市場、文藝演出內容等,引導農民的業餘、精神文化生活朝着健康理性的方向發展,提高農民的綜合文化素質,提升農村整體的文化品質。

3、探索多元化的文化服務方式。

3.1創新文化傳播手段。

文化的發展在於傳播。

文化能否更好更快地滿足人民羣衆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僅取決於文化本身的獨特魅力,而且取決於是否具有先進的文化傳播手段和強大的文化傳播能力。

電視、廣播、報紙、公益文化活動等傳統方式一直是農村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與傳統的媒體相比,互聯網具有全球性、交互性、即時性和內容的廣泛性等特點。

當前,網絡已經迅速走入農民家庭,其普及率和影響力與日俱增,可以說,互聯網開啓了農村文化傳播的新時代。

3.2開拓文化產品供給渠道。

我國農村文化產品是以政府供給爲主,例如送文化下鄉、辦文化大院、設農家書屋等,但這些供給方式只能起到暫時緩解的作用,而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農村文化產品供給中存在的許多問題。

開拓農村文化產品供給的多渠道,要充分發揮市場和社會在供給農村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中的作用,推進各方的合作建設,構建以政府爲主導的多向互動模式,例如政府扶持當地企業發展壯大,企業反哺發展地區文化;政府主持興辦各類民間文化機構,從而發展農村特色文化;政府支持建設農村羣團組織,並積極鼓勵農民自辦文化等。

參考文獻

1、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村文化:現狀、問題與對策鄭風田;劉璐琳;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01-20

2、新農村建設中公共文化服務的若干思考陳堅良;科學社會主義2007-02-20

農村文化產業概論論文範文二:創建和諧新農村文化建設論文 篇二

摘要:創建屬於社會主義的新農村,是我黨從全面構建和諧社會、創造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戰略大局出發而提出的一個重要的歷史任務。

關鍵詞:新農村;文化建設

一、增強集體的凝聚力,提升新農村的和諧文化

要使得社會主義的建設更加和諧、有序,必須有相匹配的文化作爲支撐。

所以羣衆文化的作用也正體現於此。

現階段農村的文化娛樂生活略顯得單一,農民的創造力容易被忽略,因此不少農民的文化生活比較落後,這些滯後性也容易造成不和諧、不穩定的因素。

加強羣衆文化的建設,有助於調節每個農民的個體行爲方式,同時也可以保持與維繫該羣體認可的文化心理,可以使得農民的認同感得到強化,樹立農民們的民族自信心,增強農村集體的凝聚力,有效地促進了農村穩定,可以說,羣衆文化的開展在構建新農村和諧社會中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是不可或缺的。

在農民羣衆心中,他們認可的羣衆文化是經過自己長期勞動實踐中形成的,帶有明顯的思想價值觀念,這些文化中也飽含了他們優良的傳統和先進文化思想,他們不僅認可這種文化,而且善於把這種文化表達出來,所以他們也可與通過這種形式展現自己的想法和才藝,使得自己的心靈得以愉悅,使得和諧的風氣在當地形成。

民衆的歡笑即是社會和諧的音符。

因此,在建設新農村文化中,必須充分發揮羣衆文化可以增強凝聚力的功能,使得羣衆可以更好地處理各種社會關係,化解各種不和諧的“聲音”,起到維護社會穩定,構建新農村和諧文化的作用。

二、重塑新農村鄉風文明,規範羣衆的道德與行爲

重塑新農村鄉風文明也是《十一五規劃綱要建議》提出的要求,作爲意識形態精神性的文化式樣,羣衆文化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承擔着規範集體成員的作用。

比如在不少羣衆文化創作的作品中,宣揚儒家思想中忠孝節義、聖賢風範等作品佔比很大,這些作品在有形無形中都承擔了勸善抵惡的功能。

而通過這些作品可以更好地農民感受到生動活潑的生活場景,豐富了農民們的羣衆文化生活,也讓他們通過文化娛樂的薰陶,受到正面的道德教育、體會到文明,這樣的羣衆文化有利於規範新時代下農民們的道德觀念、人生價值、行爲準則、是非判斷等,使得藝術性與思想性達到高度的統一,所以說,羣衆文化對新農村文化建設起到一個社會教化、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作用。

而依據國家對新農村文化建設的要求,羣衆文化需要在內容上不斷深化、創新,讓羣衆在自願、自覺地條件下,恪守的社會道德與倫理規範,並把自覺地把這種道德和規範傳遞到更多的家庭、羣衆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