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關於農業論文【多篇】

關於農業論文【多篇】

關於農業論文 篇一

文革以後農史研究進入全面發展的新階段。其特點是在前一階段整理農書的基礎上,以農業科技史爲中心,對農業生產力、生產關係、農業政策、農業文化等各個方面開展全面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同時,專業農史機構的研究和專業農史機構以外的各學科的有關研究也獲得初步的整合。由於內容較多,本節分爲兩部分,首先概述新階段的一些主要特點,然後簡要介紹重要研究領域及其重要成果。

(一) 農史研究新階段出現的原因及其主要特點

1、新形勢出現的主客觀原因

客觀上,文革結束後我國進入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的發展階段,實現中國式的農業現代化,需要從農史研究中獲取借鑑,這給農史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量。主觀上,建國後十七年以資料整理爲中心的工作已經爲農史研究打下很好的基礎,循此繼進,開展全面的史的研究是學科自身發展的趨勢。這種發展在文革中被人爲地中斷了。文革結束後,人們被壓抑的研究農史的熱情迅即迸發出來。這在1977年安徽合肥召開的中國生物學史(包括農、醫史)學術討論會上已有所表現。1978年,農業部和農科院不失時機地提出了編寫《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史》的任務。1979年,在鄭州召開的第一次編寫會議,被農史界學者喻爲"農史研究春天"的到來。繼之,80年代初又有《中國農業百科全書》的上馬,該書特設《農業歷史卷》,在草擬框架時,確定其內容包括農業起源與原始農業、農業生產史、農業經濟史、農業思想史、農業科技史、地區農業史、少數民族農業史、世界農業史等學科分支或項目,實際上是大致明確了農史學科的"四至"。從1995年開始,在鄭重會長的倡導下,中國農史學會組織編寫全面反映中國農業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歷史發展《中國農業通史》,全書分原始時代、夏商西周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遼金元、明清、近代卷和邊疆民族卷,另有附錄一卷,共10卷,規模宏大,目前仍在編寫之中。這些動員整個農史界力量編寫的大工程的啓動,對農史學科的推動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時,在不同學科加速交叉融合的形勢下,友鄰學科理論方法以至資料的引入,也爲農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生長點。這些既促進了農史研究新階段的到來,也成爲新階段的重要標誌之一。下面簡單介紹這一新階段的一些主要表現和特點。

2、研究隊伍空前壯大

3、農史刊物的創辦

1981年,中國農業歷史學會(當時還是籌委會)和中國農業遺產研究室聯合創辦的《中國農史》季刊和中國農業考古中心主辦(後與中國農業博物館合辦)的《農業考古》半年刊幾乎同時創刊。前者是我國農史學科第一份專業性學術期刊,內容包括農業史、農業經濟史、農業科技史、地區農業史、少數民族農業史、外國農業史和古農書研究等,大大超越原來該室集刊的範圍。後者把考古文物與農史研究有機地結合起來,注意反映傳統農業與農業現代化、少數民族農業史、中外比較農業史、農業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融學術性、資料性、知識性爲一體。從1991年起,每年增加兩期茶文化的專號。在此稍前,華南農學院農業歷史研究室受農業出版社的委託主編了不定期《農史研究》叢刊,從1980年到1990年共出了10輯;該刊一度計劃改爲季刊,但只出版了1983年第1期。1987年,中國農業博物館創辦了《古今農業》半年刊,1991年改爲季刊;刊登有關農業歷史、農業考古、農業資源、農業經濟、農業博物館的建設等方面的論文和調查報告。1994年,農業部當代農業史室也編輯出版了《中國當代農業史研究》。作爲一種專史擁有幾種學術刊物,這在中國史學界是罕見的。這些刊物不但爲農史研究成果的發表提供了園地,而且促進了專業農史研究圈與圈外各種信息和成果的交流,促進農史研究與相關學科的交叉融合,從而大有利於農史學科的發展。

4、研究領域的拓寬,資料來源和研究方法的多樣化。

這是新時期農史研究發展的重要特點。在這個題目下實際上包括了三方面的問題,但它們又是相互聯繫,難以分割的,所以我們把它們放在一起敘述。上面談到,建國後十七年的的農史研究是以整理農書爲中心的,本時期,這一工作仍在繼續,但重點已經轉到史的研究。大體說來,在九十年代後期以前,研究是以農業科學技術史爲中心展開的;從九十年代後期開始,以《中國農業通史》的編纂爲契機,轉入更全面的農業史研究的階段。與研究領域拓寬緊密相聯繫的,一是新資料來源的開闢,二是與友鄰學科的交叉融合。文革前農史研究收集和運用的主要是農書的材料、歷史文獻的材料,方誌的材料;文革後,除繼續發掘和利用這些材料以外,又加入了新的材料,最突出的是考古學的材料、民族學的材料和以"滿鐵"調查資料爲中心的近現代農村社會經濟調查材料[1] 。農史學科的資料基礎更加雄厚和廣闊。這一時期農史研究的方法,除繼承前一階段的傳統外,還引入不少學科的理論方法,又有其他學科的學者加盟農史研究,於是出現了農史研究與友鄰學科交叉融合的態勢,以至形成農史研究的新領域或新的生長點。上面說到的考古學、民族學材料加入農史研究,同時就是農史學與考古學和民族學的交叉融合。它如歷史語言學、歷史地理學、經濟學、文化學、民俗學、生態學、氣候史、比較農史法、自然辯證法等的引入或加盟,都給農史研究增添新活力,使之出現多樣化的絢麗局面。

這一時期農史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浮燥的風氣的漫延,在有關論著大量涌現的同時出現了忽視質量的傾向,對材料和論據缺乏嚴謹的考據和論證、不符合學術規範的文章已不是個別的現象,急功近利的求多、求快、求大的行爲有相當大的普遍性;而又缺乏嚴肅認真的學術批評。在20世紀末,商品經濟的大潮對農史研究的隊伍的衝擊越來越大,農史研究面臨新的困難。

(二)重要領域及重要成果舉隅

1、農書和農業文獻的整理、校釋和研究

這方面的工作在文革前工作的基礎上繼續前進,成績最顯著的是中國農業遺遺產研究室的繆啓愉,繆氏在50、60年代已積極參與萬國鼎領導的農書整理校注工作,萬氏1963年去世後,農業遺產研究室的農書整理工作遂由繆氏牽頭。西北農學院古農學研究室文革後期即已開始在辛樹幟的領導下整理出版石聲漢的遺著;此外馬宗申也獨立做了不少工作。現按時代的先後對綜合性農書的整理作一簡單介紹:

先秦:夏緯瑛五十年代在西北農學院工作時已致力於先秦農書和農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60年代調至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室(後改爲研究所),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繼《管子地員篇校釋》和《呂氏春秋上農等四篇校釋》後,完成了《周禮中有關農業條文的解釋》、《詩經中有關農事章句的解釋》和《夏小正經文校釋》,分別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由農業出版社出版。他的工作爲先秦農業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礎。王毓瑚的《先秦農家言四篇別釋》(農業出版社,1981年)是在研讀夏著《呂氏春秋上農等四篇校釋》的基礎上寫成的,對夏著作了不少有益的補充和校勘。

兩漢魏晉南北朝:繆啓愉繼《四民月令輯釋》(農業出版社,1981)後推出的《齊民要術校釋》(農業出版社,1982年初版,1998年再版),是在廣泛吸收前人成果基礎上的集大成之作,而考訂之翔實、校釋之精審,超越前人,是迄今最完善的一本《齊民要術》校釋本。繆氏還有《齊民要術導讀》(巴蜀書社,1988年)一書,對《齊民要術》的科學內容作了分析。遊修齡的《疑義考釋》(收入遊氏《農史研究論文集》)運用現代化科學知識考釋《齊民要術》中難讀難解問題,是繼《及其作者賈思勰》之後研究《齊民要術》的又一力作。

隋唐宋元:這方面的成果有繆啓愉的《四時纂要校釋》(農業出版社,1981年);石聲漢的《農桑輯要校注》(農業出版社1983),繆啓愉的《元刻農桑輯要校釋》(農業出版社,1988年),馬宗申的《元刻大字本農桑輯要譯註》也將要出版;王毓瑚校點的《王楨農書》(農業出版社,1981年),繆啓愉的《東魯王氏農書譯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其中,繆氏的校釋後出轉精,並糾正了前人的一些錯誤。

明清:石聲漢在身患沉痾情況下奮力完成的《農政全書校注》遺稿,經過整理壓縮後,1979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這是明清農書整理的最重要成果。研究《農政全書》及其作者徐光啓的論著,在農書及其作者的研究中居於首位;據中國農業博物館資料室編《中國農史論文目錄索引》所載,截至1991年,有關論文達167篇。就本時期的研究而言,樑家勉的《徐光啓年譜》是研究徐氏生平的力作;《中國農史》1983年第3期紀念徐氏逝世三百五十週年專集和席澤宗、吳德鐸主編的《徐光啓研究論文集》(學林出版社1986年)也收集了部分成果。明清不少地方性農書,如《農桑經》、《馬首農言》、《三農紀》都有了校注本[2] 。王達對王恆力《補農書校釋》作了增補[3] 。宋湛慶對明代馬一龍的《農說》進行了整理和研究[4] 。我國最後一部大型綜合性農書《授時通考》,亦由馬宗申作了校注,由農業出版社從1991年到1995年分4冊出齊;至此,我國重要的綜合性農書已全部整理出版。

專業性農書的整理研究也有不少成果。作物、植物專書有傅樹勤、歐陽勳的《陸羽茶經譯註》(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伊欽恆的《羣芳譜銓釋》(農業出版社,1985年)等。兩漢魏晉南北朝出現了不少記錄嶺南植物的"志錄"類著作,最著名的是《南方草木狀》,舊題西晉稽含著,對該書作者和撰期歷來有爭議,1983年華南農學院召開關於《南方草木狀》的國際討論會,將該問題的研究推進了一步。會後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楊競生撰寫了《南方草木狀考補》,堪稱有關研究成果的總彙。繆啓愉、邱澤奇的《漢魏六朝嶺南植物"志錄"輯釋》(農業出版社,1990年),則開創了整理古代農業典籍的新體例。畜牧獸醫書和水利書的整理也很有成績。前者如中國農業科學院中獸醫研究所的《元亨療馬集選釋》、楊學聰點校的《新刻馬書》(均爲農業出版社1984年出版)、許長樂校正的《新刻註釋馬牛羊駝經大全集》(農業出版社,1988年),後者如馬宗申的《營田輯要校釋》(農業出版社,1984年)、汪家倫的《築圩圖說及築圩法》(農業出版社,1980年)和《浙西水利書校注》(農業出版社,1984年)。

中國農業遺產研究室編輯的《中國農學遺產選集》轉由農業出版社出版,又有《茶》、《古獸醫方集錦》、《常綠果樹(上編)》、《稻(下編)》等分冊問世。另外又出版了《中國茶葉歷史資料選輯》(陳祖槼、朱自振編,農業出版社,1981年)、《中國茶葉歷史資料續輯(方誌茶葉資料彙編)》(朱自振編,東南大學出版社,1991年)、《中國古代栽桑技術史料研究》(章楷著,農業出版社,1982年)、《中國科技史資料選編--農業機械》(清華大學圖書館科技史研究組編,清華大學出版社)、《中國森林史資料彙編》(董智勇主編,中國林學會林業史學會1993年)等資料集。爲了摸清明清農書的家底,經過王達的長期努力,已知明清農書(包括佚書)已逾千種;有關成果在2001年的《中國農史》中連載。作爲傳統農學資料精華的整理,彭世獎編著的《中國農業傳統要術集萃》(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年)是別開生面的一種。

對農書各別研究或綜合研究(包括中外農書比較研究)的論文相當多,《中國自然科學史·農學卷》各編的有關部分,綜合了有關研究成果,對歷代農書作了比較系統的論述。

還應該提出的是在中國農業古籍的整理和研究中,中國與東鄰國家的友好合作。這裏僅舉兩個例子:其一,被吳德鐸稱爲"世界最早的植物學辭典"的《全芳備祖》,它的宋刻本傳到日本後,長期被珍藏於宮內省圖書館,文革後,承蒙日本友人、尤其是天野元之助教授的幫助,原書被全部攝製寄來我國,1982年由農業出版社作爲"中國農學珍本叢刊"的一種影印出版。其二,王毓瑚的《中國農學書錄》傳到日本後,天野元之助教授根據他三十多年來對中國農書版本的研究,70年代撰寫了《中國古農書考》,作爲對《中國農學書錄》的補充,並與它合刊發行;天野這本書,文革後亦由彭世獎翻譯成中文出版(農業出版社,1992年)。

2、農業科技史和農業生產史

農業科技和農業生產是新時期農史研究的中心,對農業生產各個部門、各個項目的研究,對農業生產和農業科技的各種因素和領域的研究,均已展開。

作物史的研究涉及各種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園藝作物和嗜好作物。從研究論著數量看,糧食作物中,稻最多,麥次之;經濟作物中,棉花最多;園藝作物中,果樹最多,蔬菜和花卉次之,嗜好作物中的煙和茶均可觀,尤其是茶,研究論著的數量冠於各種作物,但相當部分是從文化史的角度論述的。在作物史的各種論著中,遊修齡的《中國稻作史》是最重要的成果。遊修齡是新時期農史研究的旗手之一,他善於把現代科學知識與農史研究結合起來,熟練而巧妙地把文獻學、考古學、民族學、民俗學、古文字學、訓詁學、歷史語言學、歷史地理學、古地理學等相關學科的成果與方法應用到農史研究中去,視野開闊,新見迭出。這種治學特點在《中國稻作史》中鮮明地表現出來。遊氏新時期撰寫的農史論文,大多收集在《農史研究文集》(農業出版社,1999年)中,其中也有相當部分是論述作物史的。作物史方面的論著還有章楷的《植棉史話》(農業出版社,1984年)、倪金柱的《中國棉花栽培科技史》(農業出版社,1993年)、郭文韜的《中國大豆栽培史》(河海大學出版社,1993年)、朱自振的《茶史初探》(農業出版社,1996年)、唐啓宇的《中國作物栽培史稿》(農業出版社,1986年)[5] 等。農業生產的其他部門史亦成果累累。如畜牧史方面,謝成俠的《中國養牛羊史(附養鹿簡史)》(農業出版社1985年)、《中國養禽史》(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年)相繼出版,《中國養馬史》也再版並出版了日譯本。張仲葛、朱光煌主編的《中國畜牧史料集》(科學出版社,1986年)、程紹迥、張仲葛主編的《中國近代畜牧獸醫史料集》(農業出版社1992年)亦已問世。林業史論著有張鈞成的《中國林業傳統引論》(中國林業出版社1992年)、南京林業大學林業遺產研究室主編的《中國近代林業史》(中國林業出版社1989年)、陶炎的《中國森林的歷史變遷》(中國林業出版社,1994年)等。漁業史的論著有叢子明、李挺主編的《中國漁業史》(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年)、張震東等的《中國海洋漁業簡史》(海洋出版社,1983年)等。蠶桑史的論文數量亦可觀,其中蔣猷龍關於家蠶的起源和分化的研究較有影響[6] 。土壤學家王雲森寫了《中國古代土壤科學》(科學出版社,1980年),據報道,他的《中國土壤科學技術發展史》正在出版中[7] 。研究農具史的學者不少,其中周昕用力最勤,《中國農具史綱及圖譜》(建材工業出版社,1998年)是他研究成果的總彙。水利史是與農史密切相關、但擁有自己獨立的研究機構和研究隊伍的一個學科,在本時期相當活躍,成果豐碩。其中與農史關係較大的專著有:汪家倫、張芳的《中國農田水利史》(農業出版社,1990年)、繆啓愉的《太湖塘浦圩田史研究》(農業出版社,1985年)、彭雨新、張建民的《明清長江流域農業水利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張芳的《明清農田水利史研究》(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8年)等。除了分門別類的研究外,也有不少從總體論述中國傳統農業科技特點的論著,其中董愷忱、楊直民的《試論我國傳統農法的形成和發展》(中國農史1981年第2期?)較有新意。

在史學領域內,綜合性的通史著作更能反映了該學科的總體研究水平。作爲農業科技史綜合研究的成果,《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史稿》和《中國自然科學史·農學卷》堪稱兩本里程碑式的著作。前者樑家勉任主編,動員了農史界幾乎全部的力量,數易其稿,經過8年的工作,1989年由農業出版社出版;全書將近100萬字。該書集80年代中期以前農史界研究之大成,並廣泛吸收了史學界的新成果,代表了當時研究的最高水平。後者範楚玉、董愷忱先後任主編,北京的幾位學者參加編寫,遊修齡爲主審,2000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全書140餘萬字。該書在《史稿》的基礎上廣泛吸收了80年代中期以來農史界和史學界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中國傳統農學體系的特點,按長時段分篇,每篇依次介紹該時期農學發展的歷史背景,該時期的農書,然後按中國傳統農學體系內在的邏輯關係闡述該時期農學的發展;在材料的發掘、內容的開拓和論述的深化方面都有新的創穫,基本上代表了90年代農史研究的水平。近代農業科技史研究最重要的成果,是中國農業博物館編撰(具體組織者爲閔宗殿)的《中國近代農業科技史稿》(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5年),它的出版填補了農業科技史的一個空白,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過去的研究偏重於古代狀況。

以生產史爲中心的農業史綜合研究,李根蟠的《中國農業史》(臺灣文津出版社,1997年)是比較重要的成果。該書把"多元交匯、精耕細作"作爲中國古代農業的主要特點和發展主線,突破以前研究中只講農區和漢族農業的侷限,把農業區域、農業結構、農業類型和不同民族農業聯繫起來作動態的考察,是建立與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相適應的農史新體系的嘗試。與農業生產關係密切的屯墾史,是比較活躍的研究領域。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學者集體編撰的《中國屯墾史》[8] 、彭雨新的《清代土地開墾史》(農業出版社,1990年)、趙儷生主編的《古代西北屯田開發史》(甘肅文化出版社,1997年)、趙予徵的《絲綢之路屯墾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等,是該領域的重要成果。

3、農業考古與農業起源研究

利用考古發現研究農業史上的事物,可以上溯到30年代徐中舒的《耒耜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30的第二本第一分)和胡厚宣的《卜辭所見之農業》(載《甲骨學商史論叢》二集,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1945年)。不過在很長時期內這種工作是零散的、主要是史學界的學者在做。70年代,裴李崗、磁山、河姆渡等年代較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了大量農具、作物、牲畜等農業遺存,震撼了考古界,也震撼了農史界,促進了關於農業起源的研究和把考古文物運用到農史研究中。遊修齡的《對河姆渡遺址第四層文化出土稻穀和骨耜的幾點看法》(1976年)、《從河姆渡出土稻穀試論我國栽培稻的起源分化和傳播》(1978年)就是影響很大的有代表性的作品。當時有些學者自覺地把考古文物、民族學資料引入農史研究。例如宋兆麟,他在歷史博物館工作,本人蔘加了許多民族地區的調查,他對河姆渡骨耜、錢山漾"石犂"、漢代牛耕的研究就體現了這種特點。從70年代後期開始,李根蟠、黃崇嶽、盧勳合作進行原始經濟(主要是農業經濟)的系列研究,用的就是考古學材料、民族學材料、神話傳說材料和歷史文獻記載相結合的方法。有關研究成果後來結集爲《中國原始經濟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對推動這股潮流做出了最大貢獻的是陳文華。在陳文華的直接操持下,江西省博物館1978年冬舉辦了"中國古代農業科技成就展覽",1980年該展覽修改後應邀赴京展出。這是首次利用考古材料結合文獻記載全面系統反映我國古代農業科技的輝煌成就。1981年,在原農業部長何康的支持下,江西省博物館成立了"中國農業考古中心",出版了《農業考古》。這樣就樹起了一面旗幟,開闢了一個陣地。把原來被忽視的農業考古資料、民族學資料彙集起來,源源不斷地提供給農史界,又促進了不同學科的學者和成果在"農業考古"旗幟下交流融匯,爲農史研究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生長點,對農史學科的發展,意義重大而深遠。同樣做出了巨大貢獻的還有中國農業博物館。她是"中國古代農業科技成就展覽"赴京展出後開始籌建的。她設立了常年的大型農史展覽,編輯出版了《古今農業》和一批資料和論著,並支持了《農業考古》出版,是《農業考古》合編單位之一。閔宗殿和曹幸穗先後任博物館研究所的主任。農業考古的資料和研究成果,除在刊物發表的外,還有的編成專著問世。如:中國農業博物館的《中國古代耕織圖》(王潮生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年)、《漢代農業畫像磚石》(夏亨廉、林正同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1996年)、陳文華的《中國古代農業科技史圖譜》(農業出版社,1991年)、《中國農業考古圖錄》(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年)、彭邦炯的《甲骨文農業資料考辨與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等。

農業起源是新時期農史研究的焦點之一。以此爲主題,已舉行了三次國際學術討論會。稻作起源地是討論的中心問題之一。本時期一系列重大考古發現,如距今一萬年前後長江中游的彭頭山、玉蟾巖、仙人洞遺址,淮河流域的賈湖遺址稻穀遺存,江蘇吳縣草鞋山、湖南澧縣城頭山古稻田遺址的發現,不斷刷新人們的認識。對水稻的起源地有各種不同見解,立足於考古發現的中國長江中下游起源說逐步取得優勢。這一時期,人們還廣泛介紹國外關於農業起源的理論,並對中國農業起源的途徑進行探索,取得了一些共識。對於這個問題討論,古爲農在《中國農業考古的沿革與農業起源問題的主要收穫》(《農業考古》2001年第1期)中已有所總結。

4、農史研究中民族學資料之利用與民族農業史

民族學和民族史與農史學的交叉融合是新時期農史研究的重要特色之一。《農業考古》設"少數民族農業研究"專欄,其他農史刊物注意刊發這方面的文章,有利於這種趨勢的發展。這種交叉融合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利用近現代仍然處於原始社會或初期階級社會的民族的有關資料,研究農業發展的早期形態;或利用這些資料研究農業歷史上的有關事物。李根蟠、盧勳在實地調查和廣泛利用民族調查資料的基礎上寫成的《中國南方少數民族原始農業形態》,是這方面的重要成果,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一些學者利用民族學資料研究耦耕、耦犂等也取得可喜成績。雲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尹紹亭的《雲南物質文化·農耕卷》2冊和羅鈺的《雲南物質文化·採集漁獵卷》,收集了豐富的資料。

二是研究主要分佈在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農業的發展,它與中原漢族農業的交流與融匯,它對中國農業總體發展所作的貢獻等等。李根蟠較早注意這方面的研究,發表了《我國農業科技發展史中少數民族的偉大貢獻》[9] 一文,並在這個基礎上與盧勳合作撰寫《民族與物質文化史考略》(民族出版社,1991年)。有關少數民族農業史的論文已有相當數量,涉及的方面也相當廣。對北方草原民族牧業生產研究逐漸爲研究者所關注,最近,王建革利用滿鐵資料研究北方民族的遊牧生產方式,別開生面[10] 。對南方民族農業史的研究也比較活躍,專著有覃乃昌的《壯族稻作農業史》(廣西民族出版社,1997年)等。

轉貼於 5、地區農業史

地區農業史的研究可以追溯到50年代,例如,1965年出版的《浙江農史研究集刊》第一冊所收集的,就是浙江地區農業史的論文。陳恆力也曾致力於太湖地區農業史資料的蒐集。不過,比較系統地開展地區農業史的研究,還是80年代的事情。這是農史研究深入發展自身所要求的,亦與當時區域社會經濟史的勃興息息相關。做這方面工作的有專業的農史研究者,也有經濟史的研究者,有關成果如中國農業遺產研究室的《太湖地區農業史稿》(農業出版社1990年)、張波的《西北農牧史》(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年)、李伯重的《唐代江南農業的發展》(農業出版社1990年)、《1620-1850年間江南農業的發展》(英文,英國麥克米蘭公司1998年)、衣保中的《東北農業近代化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等。近年張澤鹹也發表了論述了漢唐時代邊疆地區農牧生產的系列文章,如《漢唐間蒙古高原地區農牧業生產述略》(中國經濟史研究1998年第4期)、《漢唐間東北地區農牧生產述略》(上、下)(文史1999年第1、2期)等。應當指出的是,歷史地理學者的加盟大大促進了地區農業史[研究的發展,陝西師範大學史念海主編的《中國歷史地理論叢》(季刊)包含了不少與農業史有關的內容;他指導的研究生的博士論文,形成了包括不同時期不同地區農業地理的系列著作,相當一部分在90年代後期陸續出版,如韓茂莉的《宋代農業地理》(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年)、《遼金農業地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吳宏岐的《元代農業地理》(西安地圖出版社,1997年),陳國生的《明代雲貴川農業地理研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王社教的《蘇皖浙贛地區明代農業地理研究》(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龔勝生的《清代兩湖農業地理》(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周宏偉的《清代兩廣農業地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李令福的《明清山東農業地理》(中華髮展基金管理委員會、五南圖書出版公司聯合出版,2000年)等。一些省區也在編寫本地的農業發展史,如江蘇省農林廳的《江蘇農業發展史略》(江蘇省科技出版社,1992年)、陳鈞《湖北農業開發史》(中國文史出版社,1992年)、楊新才的《寧夏農業史》(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年),其中,最突出的是廣西,不但有《廣西農業經濟史》(左國金等編著,新時代出版社,1988年)、《廣西農業科學技術史》(廖振鈞編著,廣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而且有農業的各種專題史和生產部門史,如土地利用史、土壤肥料史、植物保護史、農業機械化史、水利史、糧食生產史、油料作物史、糖業史、甘蔗史、菸草史、林業史、畜牧史、漁業史等。隨着西部大開發熱潮的到來,對西部地區農業史的研究,對不同於中原地區的綠洲農業的研究,開始活躍起來。

6、農業文化史與農業思想史

從文化史的角度上研究農業史,把農業史和文化史結合起來,也是新時期、尤其是80年代末以來農史研究的新取向。這一方面是受到80年代以來中國思想文化界文化熱的影響,同時,當時教育界提倡自然辯證法與科技史的結合,也成爲這種研究取向的動力。80年代末就有人呼籲以文化學作爲農史研究的新視野[11] 。從1994年,《農業考古》開闢了"農業文化研究"和"農業與飲食"專欄,另增加每年兩期的《茶文化專號》。同年底,中國農史學會在江蘇無錫召開了第七次學術年會,主題是以吳地文化爲重點的區域農業史。有關論著也逐步多起來。從文化學的角度研究農業史,要求注意農業技術和農業生產與整個生產和生活方式、社會習俗、觀念形態等等之間的相互聯繫。這種研究大致上也分爲兩個方面:一是各別部門、各別項目或各別地域農業文化的研究,如稻作文化、茶文化、煙文化,吳越文化、齊文化;其中茶文化的研究最爲活躍,已經先後召開了3次國際茶文化學術討論會,與農業關係密切的飲食文化研究亦成果累累。二是總體的研究。從文化角度對農業史的總體考察,首推石聲漢。鄒德秀的《中國農業文化》(陝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是第一部系統闡述我國農業文化史和農業文化理論的專著。李根蟠的《中國農業史上的"多元交匯"》[12] 也是從文化史的角度立論的。學術界對我國農業文化的特點及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存在不同的認識,可參閱葉茂等的綜述《傳統農業與現代化》的第五部分[13] 。

與農業文化史關係密切的有農業思想史。在農史界,農業思想史研究的倡導者是王毓瑚。從發表的有關論著看,有從農學思想的角度研究的,有從經濟思想的角度研究的,均有論著問世。在農學思想的研究中,對"三才"理論的論述最多;它被認爲是中國傳統農學理論的核心。最先強調"三才"觀念在中國古代農學中突出地位的是石聲漢,繼起研究的有範楚玉、李根蟠等[14] ,該問題在《中國科學技術史·農學卷》中有較詳細的論述。

7、農業史與環境史、災害史

在歐美,環境史研究大體上是20世紀年代以後纔開始的;中國的有關研究並不比國外晚。例如60年代譚其驤《何以黃河在東漢以後會出現一個長期安流的局面》(學術月刊,1962年第2期)一文,就是這方面研究的開創之作。隨着環境問題的突出,尤其是90年代後期各種環境災害紛至沓來,環境史的研究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環境史研究所涉及的範圍很廣,由分屬不同的學科領域的學者在做,農史研究者只是其中之一。如歷史地理學界等廣泛開展對各地區生態環境變遷及其與農牧業發展關係的研究,其中對歷史上農牧交接地帶的研究最令人矚目[15] 。史念海對黃土高原環境變遷的論述最多,《黃土高原歷史地理研究》(黃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是其總結性著作,內有"生態環境編"、"農林牧分佈編"、"農牧分界編"等。朱士光的有關研究成果結集在《黃土高原地區的環境變遷及其治理》(黃河水利出版社,1999年)一書中。對河西地區沙漠化和農牧史的研究,李併成做的工作較多[16] 。其餘如藍勇對西南地區和三峽地區經濟開發與環境變遷的研究[17] ,王建革把生態學理論與經濟史、社會史結合的一系列論文[18] ,蕭正洪關於環境與技術選擇關係的論述[19] ,就是這方面研究的部分成果。進行氣候史研究的,開創者是竺可禎[20] ,繼起研究的有文煥然、張丕遠、鄒逸麟、滿志敏[21] 等人。1999年,中國科學院與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聯合起草了《過去2000年中國環境變化綜合研究》預研究報告,列出5個研究重點,即:過去2000年氣候變化研究,過去500年土地利用與土地覆蓋變化的研究,過去2000年來人對環境變化適應的研究,陸地生態系統的歷史演變與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和生物物理過程研究,過去2000年氣候與環境變化的模擬研究。又有從經濟思想或哲學的角度研究中國以至東亞古代自然觀的,強調這種自然觀的特點是主張人與自然協調。例如90年代後期杭州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主持了環境與東亞文明的國際合作研究[22] 。以上研究,不限於農業史,但均與農業史有密切關係。關於農業與環境變遷的關係,農史界主要是從農學思想角度研究中國歷史上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思想和實踐,研究中國古代各業協調發展、物質循環利用的生態農業雛形;彭世獎、倪根金、閔宗殿、李根蟠等人都在做這方面工作[23] 。《中國農史》1999年第4期也組織了關於"生態、農業、社會"的專題討論。1999年底,中國農史學會、中國經濟史學會古代史分會、《中國經濟史研究》編輯部聯合主辦了"中國經濟史上的'天人關係'"學術研討會,借用傳統哲學"天人關係"的範疇,考察經濟史上人與自然的關係,試圖把各個學科的分散研究整合起來,把研究推向深入。[24]

與環境史關係密切的是災害史的研究。中國是一個災害頻發的國家,20世紀初歷史學者就開始收集歷史上的災害資料並進行研究,鄧雲特的《中國救荒史》、陳高傭的《中國曆代天災人禍表》(10卷,中法大學研究所圖書館館刊,1945年第1期)就是其代表性的成果。新中國建立後,尤其是8、90年代,災害史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視,成果累累。許多省區都編輯了地方的自然災害史料,水利部水管司還編輯了幾個大河流域的旱澇檔案史料;人們從多角度探討災害的成因(自然因素中的氣候、人文因素中的過度墾殖,尤爲學者所注意)、災害對農業和社會經濟的影響、歷史災害發生的規律性、災害與人口關係、減災措施與荒政等。從事這方面研究的有各學科的學者,但研究內容多與農業史有關。在農史界,西北農業大學古農學研究室做的工作較多,他們選編了《中國農業自然災害史料集》(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年),張波、卜鳳賢還對災害學和災害史的理論進行了探討[25] ,《農業考古》90年代末開闢了"農業與災害"專欄。

8、關於傳統農業與農業現代化的討論

在新時期的農史研究中,傳統農業與農業現代化的關係問題成爲研究和討論的中心之一。這一討論的背景是,文革後全國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在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如何認識和對待中國的傳統農業,無論理論上或實踐中都成爲突出的問題;史學界在批判封建主義過程中,如何評價小農經濟和傳統農業也成爲討論的焦點之一。此外,這一討論又與國外對石油農業的反思和批評聯結在一起。討論最熱烈是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以後一直沒有中斷。討論主要圍繞以下問題進行:一、中國傳統農業和傳統農學的特點。中國傳統農業的特點之一是精耕細作,這是大家公認的。論者把精耕細作理解爲以集約的土地利用方式爲基礎、以"三才"理論爲指導的綜合技術體系。農學理論的基本精神是"天人相參"。又提出"多元交匯"的問題。對於中國傳統農業生產結構的特點,學界有不同認識,或認爲是重農輕牧的"跛足農業",或認爲是不同於西歐的另一種農牧結合類型。二、對中國傳統農業的評價。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一種完全否定小農經濟和傳統農業的精耕細作傳統的意見,這種觀點受到多數學者的批評。在基本肯定傳統農業歷史作用的前提下,不同學者對它的評價的差距相當大,分歧集中在對傳統農業(尤其是在封建社會後期)勞動生產率的估計,以及是否出現如同美籍學者黃宗智所說的只有增長沒有發展的"過密型"農業。對西方殖民勢力侵入前,中國傳統農業是否已經落伍,如果已經落伍,這種差距是如何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認識上的分歧更大。三、在農業現代化過程中傳統農業的作用。論者大致肯定在農業現代化中應該把現代科學與傳統農業中的精華相結合,創造出符合中國國情的可持續發展農業的新模式。有關討論文章,幾個農史刊物都有刊載,《農業考古》設有"農業歷史與農業現代化"專欄;專著則有郭文韜等的《中國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86年)。關於傳統農業科學技術特點及其在農業現代化中的地位,《中國農業科技史稿》和《中國科學技術史·農學卷》的兩個結束語,有較系統的論述。有關討論情況,可參閱葉茂等《傳統農業與現代化》[26] 綜述。

9、世界農業史、比較農業史及其他

我國學界對世界農業史的介紹始於30年代,1949年以前出版過幾本有關世界及歐美農業史的譯著。但開展世界農業史的研究和把中國農業史放到世界農業史的範圍內加以比較和考察,是文革以後的事。王毓瑚是這種研究的倡導者,並已着手譯介外國農學史和比較(包括經濟與技術方面)農業史的有關資料。1980王氏逝世後,這一工作主要由董愷忱繼續進行,他給大學本科學生、研究生和教師講習班講授這方面的課程和開設講座,譯介和撰寫有關文章,並主編了《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農業歷史卷》的"世界農業史"部分。近年來這方面的論著逐漸增多。1996年,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了鄒德秀的《世界農業科學技術史》。

新時期農史研究還涉及其他一些方面,這裏不一一介紹了。需要一提的是,這一時期出了一些工具書,如閔宗殿編的《中國農史系年要錄(科技篇)》(農業出版社,1989年),中國農業博物館資料室編的《中國農史論文目錄索引》(林業出版社,1992年)等,給研究者和學習者提供了方便。目前,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和中國農業博物館聯合編纂《中國經濟史研究一百年》,包括研究綜述和大型論著索引的數據庫,將以文字版和電子版兩種形式出版。

註釋

[1] "滿鐵"是1907年日本在大連成立的"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的簡稱,日本政府當年爲了侵華的目的通過滿鐵對中國各地進行了大規模的經濟社會調查,調查所積累的豐富資料爲我們今天研究中國近代經濟社會提供了珍貴的材料。曹幸穗的《舊中國蘇南農家經濟研究》(中央編譯出版社,1996年)是中國學者首次系統利用滿鐵材料研究中國近代農村經濟的嘗試。曹氏目前正在主持對滿鐵資料的大規模的整理研究工作。由於本文捨棄了農業經濟史的內容,關於滿鐵資等近現代農村社會經濟調查材料的整理和利用的介紹也只好從略。

[2] 李長年:《農桑經校注》,農業出版社,1982年;高恩廣、胡輔華:《馬首農言註釋》,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年第2版;鄒介正:《三農紀校釋》,農業出版社,1989年。

[3] 農業出版社,1983年。

[4] 《的整理和研究》,東南大學出版社,1990年。

[5] 該書和作者的另一部著作《中國農史稿》,雖然都是80年代中由農業出版社出版,實際上卻是作者文革前完成的。

[6] 【日】吉武成美、【中】蔣猷龍:《家蠶的起源和分化研究》,《農業考古》1987年2期,1988年1期。

[7] 《農業考古》1994年第1期。

[8] 該書分上、中、下三冊,主編分別是楊向奎、張澤鹹、王毓銓;農業出版社,1990-1991年出版。

[9] 在《農業考古》1984年第1、2期、1985年第2期、1987年第1期、1989年第1、2期連載。

[10] 《遊牧圏與遊牧社會》,載《中國經濟史研究》2000年第3期。

[11] 王利華:《農業文化--農史研究的新視野》,《中國農史》1989年第1期。

[12] 《中國經濟史研究》,1995年第1期。

[13] 《中國經濟史研究》,1993年第3期第116-118頁。

[14] 石聲漢:《中國農業遺產要略》、《中國古代農書評介》,農業出版社,1980年;範楚玉:《中國古代對天時、地利、人力關係的論述》,《自然科學史研究集刊》第3卷第3期,1984年;李根蟠:《從"三才"理論看中國傳統農學的特點》,載《華夏文明與傳世藏書--中國國際波學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天人合一"與"三才"理論--爲什麼要討論中國經濟史上的"天人關係"》,《中國經濟史研究》2000年第3期。

[15] 關於這方面的研究情況,可參閱韓茂莉《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環境研究與思考》,載《中國經濟史上的"天人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待出版。

[16] 李併成著有《河西走廊歷史地理》,此書計劃出3卷,.第一卷已由甘肅人民出版社於1995年出版。

[17] 《歷史時期西南經濟開發與生態變遷》,雲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作者還有關於三峽地區生態環境與農林牧變化的系列論文。

[18] 如《人口、生態與地租制度》,《中國農史》1998年第3期;《遊牧圏與遊牧社會》,《中國經濟史研究》2000年第3期。

[19] 《環境與技術選擇--清代中國西部地區農業技術地理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20] 《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考古學報》,1973年第2期。

[21] 文煥然,文熔生著《中國歷史時期冬半年氣候冷暖變遷》,科學出版社,1996年。張丕遠主編《中國歷史氣候的變化》,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鄒逸麟:《明清時期北部農牧過渡帶的推移和氣候寒暖變化》,《復旦學報》1995年第1期。滿志敏:《唐代氣候冷暖分期及各期氣候冷暖特徵的研究》,《歷史地理》第8集。

[22] 參見王守華、戚印平著《環境與東亞文明》,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

[23] 彭世獎:《我國環境保護的歷史經驗值得總結》,《農史研究》第8輯;《從中國的農業史看未來的農業與環境》,《中國農史》2000年第3期。李根蟠:《先秦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理論及其基礎》,載《中國傳統社會經濟與現代化》,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

[24] 1993年底臺灣學者劉翠溶和澳大利亞學者伊懋可(Marle Elvin)在香港主持召開了有臺、港、大陸和西方學者參加的"中國環境史國際學術討論會",中心之一就是環境與經濟的關係。會後出版了題名《積漸所至》的論文集。

關於農業論文 篇二

關鍵詞: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實踐性環節;學生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4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7-0134-03

畢業論文(設計)是本科教學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環節,本科畢業論文(設計)質量的高低,是本科教學水平、學生綜合能力的集中體現,也是教師科研水平、學校教學管理水平的綜合反映[1-3]。教育部在《關於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的通知》(高教廳200[4]14號)中強調“要加強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等實踐環節”,《華南農業大學關於進一步加強本科實踐教學工作的實施辦法》(華南農辦〔2007〕71號)也提出了“要切實抓好畢業論文(設計)的組織與管理工作”,因此,加強本科畢業論文管理工作是國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廳對高校實踐或實驗教學改革的要求,也是學校提高本科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

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是教學與科研協調發展的學院,目前有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生物工程和包裝工程4個本科專業,都是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專業。隨着社會特別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對食品類應用型人才需求質量的提高,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對於食品類專業的學生顯得更爲重要。筆者現以華南農業大學食品類本科專業爲例,針對目前畢業論文管理存在的問題,在畢業論文管理工作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實踐,對於提高畢業論文管理水平和提高本科教學質量將具有重要借鑑作用。

一、農科院校食品類專業畢業論文管理工作的現狀及分析

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在提高本科畢業論文工作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實踐,並且在指導畢業論文隊伍的建設、畢業論文過程的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收到良好的效果。但隨着社會對創新型人才要求的提高,目前的食品類專業畢業論文工作仍有諸多問題,突出表現如下。

1.學生對畢業論文重視不夠。畢業論文時間安排一般集中在第7、8學期,時間比較緊張。而食品類的畢業論文工作是必須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完成的,只有通過實驗,獲得數據,整理分析,結合社會生產和生活實際,才能做出具有創新性、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成果。少數學生認爲畢業論文是專業課程學習的總結和歸納,個別學生甚至試圖用一篇總結或調查報告替代畢業論文;加上近些年來存在就業、考研、考公務員的壓力,嚴重影響畢業論文工作的順利進行,導致部分學生對畢業論文的實驗不深入不細緻,力求得出一個結果,完成任務[3-5]。

2.指導教師對畢業論文重視不夠。由於擴招,師生人數比例減少,指導教師嚴重不足,畢業論文工作細節不落實,答辯流於形式,質量得不到保障。部分教師責任心不強,業務素質不高;少數高職稱老師致力於科研工作,不屑於指導本科畢業論文,把畢業論文工作儘量推給年輕教師,甚至讓自己的研究生帶本科生,不能有效地指導學生;有些年輕老師教學任務繁重,投入精力不足,加之缺乏有效的指導方法,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些指導老師對畢業論文題目設計不完善,對學生的基礎、興趣愛好了解不夠,不能深入進行指導,有時還出現中途重新選題的情況[3-7]。

3.管理人員對畢業論文管理重視不夠。學院教學管理頭緒多,人員少,缺乏長期、有效、系統的管理機制,畢業論文工作的過程管理不到位。管理人員往往把畢業論文工作當作一般性的日常事務進行應付,時間到了就安排答辯,學校通知了就報送材料歸檔,而沒有把畢業論文當作一項長期的、特殊的、具有重要意義的工作常抓不懈[3-5]。

二、食品類專業畢業論文創新管理的探索與實踐

1.加強畢業論文管理制度建設。管理制度的建立是畢業論文工作正常化和程序化的重要保障。建立具體、完整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規程和制度,能使畢業論文管理工作分工明確,管理到位[3,8,10]。食品學院目前有近2000名本科生,每年完成本科畢業論文的學生人數500餘人,而學院能夠帶畢業論文的教師不到60人,正高職稱的教師不足20人,副高職稱的教師不足30人。爲確保每個學生能夠做出質量較高的畢業論文,根據學校《關於進一步加強本科教學工作的實施意見》(華南農辦[2005]15號)、《關於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意見》(華南農辦[2007]67號)和《關於進一步加強本科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的實施意見》(華南農教[2009]8號)有關精神和要求,結合食品學科的具體實際,制訂了《食品學院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相關規定》,從畢業論文選題、指導學生人數要求、畢業論文格式審覈等多方面,提出了可行的措施和要求;同時,在畢業論文經費上給予支持,在酬金分配中對畢業論文工作量予以傾斜,提高了教師指導畢業論文的積極性。2011年,全體教師共申報畢業論文課題,擬訂畢業論文課題600餘個,可滿足2008級食品類專業500多個學生的選題要求。克服了以往教師帶學生畢業論文人數不均衡,從而導致論文質量得不到保障的狀況。

2.加強畢業論文管理隊伍建設。首先,學院成立了畢業論文工作小組。爲了加強畢業論文工作的管理,學院成立了以教學院長爲組長的畢業論文工作小組,成員包括系教學主任、學院教學指導委員、學院本科教學督導員、教學祕書和教務管理員等。

關於農業論文 篇三

一是新聞工作者要加強學習,解放思想,不斷更新知識和觀念,帶頭提高對農村文化產業的認識。爲搞好對農村文化產業的宣傳引導,新聞工作者首先要破除文化只是一種事業、只能活躍農村精神文化生活的傳統觀念,要告訴農民什麼是文化產業、怎樣發展農村文化產業,就需要新聞工作者要認識到文化產業是精神產品的物化或精神化的物質生產,是以市場爲導向、盈利爲目的,所提供的文化產品或服務有確定的內容;加強農村文化產業建設,把農村文化作爲一種產業來抓,是整個人類對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再認識,是尋求未來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選擇,是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的需要。

作爲新聞工作者,要在正確認識發展農村文化產業與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重要性的基礎上,牢固樹立真心實意爲農民增收致富的思想,自覺通過及時而又準確的新聞輿論,宣傳黨和政府發展農村文化產業的政策、法規、法令,幫助羣衆從當地實際出發,挖掘、培育和發揮具有特色的文化資源優勢,報道農民發展農村文化產業的典型事例,傳播各地發展農村文化產業的經驗和做法,從而引導農民在實際運作中作出正確的判斷,真正把文化產業作爲一種特殊商品來發展,走好以文化產業促進新農村建設發展之路。

二是要認真抓好農村文化產業新聞輿論宣傳專門人才的培訓,激勵他們爲新農村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由於農村文化產業是一種新興產業,要加大宣傳力度並使之在羣衆中產生強大的影響力,就需要着力培養一批懂農村文化產業、熱心於農村文化產業、善於用新聞輿論宣傳和引導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的記者和編輯。爲不斷提高他們的報道水平和工作能力,相關單位就需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勵機制,加強考評、獎優罰懶、科學管理;組織他們加強學習,嚴格要求,在實踐中發揚團結互助、不怕困難、崇尚科學、勇於創新的精神;對於那些勇於實踐、不斷創新、勤奮工作、樂於奉獻的同志,要理直氣壯地把榮譽和物質獎勵給他們,讓更多的名記者、名編輯、名主持、名導演等人才脫穎而出,使之成爲新聞戰線上宣傳農村文化產業、推動農村經濟更快發展的帶頭人。

三是要深入實際,按照“三貼近”的要求搞好調查研究,增強新聞輿論對發展農村文化產業的指導性。深入羣衆進行調研是我黨的光榮傳統,同志很早就爲我們做出了表率。早在1927年,他爲了回擊黨內外對於農民革命運動的種種責難,不畏艱難險阻,深入農村寫出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正確指導了中國的革命鬥爭。實踐證明,新聞工作者只有克服種種困難,深入調查研究,密切聯繫羣衆,才能更好地瞭解情況、瞭解新聞線索,才能掌握更多的新聞素材,也才能不斷提高其本身的思想水平,提高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在新聞工作實踐中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增強新聞報道指導性的能力。特別是在當前,面對能幫助農民擴大增收空間的這一“朝陽產業”,新聞工作者只有撲下身子,深入農村進行調研,廣泛瞭解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情況,採取由表及裏、去粗存精的科學方法,下工夫抓準運用文化產業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幫助農民致富的最佳宣傳點,使關於農村文化產業方面的新聞報道既真實可信、切合實際,又具有典型性和指導性,所反映的問題既能回答羣衆所急、所難,更能做到幫助羣衆所需。

四是要把創新作爲搞好農村文化產業新聞輿論宣傳的動力。創新是一切事業的動力和源泉,創新才能使各項工作生機勃勃,我們的新聞事業才能不斷推向前進。要搞好新聞輿論對農村文化產業的宣傳和引導,使所宣傳的東西能把黨和政府的意志同農民羣衆的心聲統一起來,使思想性、指導性、可讀性結合起來,實現其按照黨和人民的意志、利益進行輿論引導的根本功能,也必須堅持創新。

首先要創新宣傳報道的內容,滿足羣衆對做好農村文化產業各種信息的需求。因爲,在農村發展新型產業,農民擔心的不是黨的政策,怕的是不懂行情、不知方法、投入打水漂。如果新聞工作者能正確運用各自的陣地,採用不同的宣傳形式,對各地黨委、政府帶領羣衆發展文化產業、促進增收致富的好經驗及時宣傳,對各地農民採用不同方式方法搞好文化產業的做法及時推廣,正確引導,使農民認識到抓好文化產業照樣能抱上“金娃娃”,並且學有榜樣、趕有方向,就會自覺利用當地資源發展文化產業。如:有的鄉村通過搞好尋根拜祖活動弘揚中華文化的做法,通過宣傳農村美麗的山川河流、多彩的田園風 光和樸實的民風民俗吸引遊客前來觀光旅遊的做法,通過搞好革命根據地的保護和開發組織紅色旅遊的做法,利用民間表演藝術和民間工藝開發農村文化產業的做法等,都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特別是組織好鄉村旅遊,效果更明顯。據世界旅遊組織統計,歐洲每年收入中農村旅遊收入佔5%~10%,我國近些年鄉村旅遊收入已使2000多萬人脫貧。爲此,新聞工作者就要及時把黨的方針、政策告訴羣衆,將各地發展農村文化產業的典型經驗和做法及時總結推廣出去,把那些不斷髮展變化的充滿生活氣息和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好新聞宣傳出去,以滿足羣衆的需要。

其次是創新報道的表現手法。因爲,好的內容必須要通過好的表現手法和多樣的表現形式來體現。這就需要新聞工作者下工夫提高自己的採寫與編輯技巧,運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和多樣的題材、一定的版面、不同的欄目進行宣傳。如《河南日報》不斷推出靠農村文化產業增加農民收入的典型,各地廣播電臺、電視臺的節目中也經常介紹先進文化產業爲羣衆打開致富之路的經驗,《河南商報》開設的《樂遊天下》專版中開設了“美景推薦”、“鄉村旅遊大篷車”欄目等,不僅形式活潑、信息量大,而且也強化了報道的深度,受到了農民的好評。

五是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不斷提高。對於農村文化產業這一“朝陽產業”,要使之成爲增加農民收入的好產業,新聞工作者就需要堅持用新聞輿論加強對提高農村文化產業認識的引導,加強對農村文化產業項目選擇到科學發展的指導。爲做好這項工作,使新聞輿論宣傳搞得有聲有色,報刊社、電視臺與電臺等媒體還應組織有關人員經常在一起進行學習與交流,定期進行總結,必要時還可請相關報刊社在一起共同探討,或請上級有關部門設立相關新聞獎項,以鼓勵記者、編輯及媒體不斷提高爲農民羣衆發展農村文化產業、增加經濟效益服務的新聞輿論引導水平。

關於農業論文 篇四

關鍵詞:江南農業;明清;經濟發展;水稻;集約

明清時期江南地區農業經濟發展問題歷來受到學界的廣泛關注。李伯重先生對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特點進行探討,並著有《明清時期江南水稻生產集約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特點探討之一》《“桑爭稻田”與明清江南農業生產集約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特點探討之二》《明清江南農業資源的合理利用———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特點探討之三》等3篇論文。在對這3篇文章進行剖析的基礎上,對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特點做出評價。

1論文的主要內容和框架

3篇論文均對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特點進行探討,但側重點有所不同。從題目就能簡略瞭解到李伯重先生所進行的探討包含4個方面的內容:時間爲明清時期;地點爲江南;對象爲農業經濟;着眼點爲發展特點。在我國農業經濟史上,探討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特點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李伯重先生認爲自唐代後期以來農業生產技術是在進步的。因此,有必要嘗試研究明清時期的農業經濟發展程度。2)李伯重先生認爲江南地區的農業經濟發展有一定的代表性,尤其是唐代以後全國經濟重心南移。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研究明清江南社會經濟史的論著較多,關於江南農業、商業、市鎮、賦役和社會生活的論著尤爲突出,顯示出江南地區在全國經濟圈中舉足輕重的歷史地位。對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特點進行探討,對江南農業進行動態考察,以便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江南地區在明清時期的農業狀況。

2論文選用的材料

李伯重先生的三篇論文所使用的材料均以文字記錄史料爲主。其中,地方誌使用頻率最高,有《南潯鎮志》《菱湖鎮志》《湖州府志》和《杭州府志》等。現就論文所使用的材料進行舉例說明。《明清時期江南水稻生產集約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特點探討之一》一文中通過使用三則材料來研究、論證明清江南水稻種植中勞動投入量的估數。這三則材料分別是孫志熊《菱湖鎮志》中的萬曆時湖州歸安種稻、萬曆《通州志》卷2“疆域志”中的萬曆時通州水稻種植、包世臣《齊民四術》第一“農一”中的嘉慶時江南種水稻。另外,爲更好地理解估數,更清晰地掌握明清時期江南水稻生產的實際情況,李伯重先生還參考了《沈氏農書》“運田地法”中的有關材料。《“桑爭稻田”與明清江南農業生產集約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特點探討之二》一文中通過使用明清史料中一些關於蠶桑業生產中勞動力價格的材料來支撐蠶業生產中的勞動投入。例如,運用《蠶經》九之“戒宜”和明萬曆人莊元臣所著《曼衍齋草》來解說每667m2桑園上勞動投入的情況。《明清江南農業資源的合理利用———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特點探討之三》一文中,通過使用姚廷璘《歷年記》所記載的自康熙八年(1669年)至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期間上海一帶的棉田667m2產量數字統計來解釋在松江東部種棉的經濟效益比種稻高。而後,就種稻和種桑生產過程中的各項投入進行比較,得出種桑的經濟效益明顯高於種稻的結論。此外,還使用張履祥和包世臣的論點來說明種植經濟林木的經濟效益亦頗高,進而提出明清江南農業生產結構的變化導致經濟效益提高的觀點。

3作者的主要觀點

從整體上看,3篇論文共同的立論依據是:自唐宋以來,江南地區一直是中國最先進的農業區,經濟發展處於全國領先地位。對江南經濟史進行專門研究的意義非凡。李伯重先生的主要觀點如下:《明清時期江南水稻生產集約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特點探討之一》一文闡述三大問題:1)明清時代江南農業生產集約程度有所提高及提高的方式;2)明清江南農業生產集約程度達到的水平;3)明清江南農業生產集約程度提高的可能性。通過分析問題得出結論:江南水稻生產的集約程度仍有所提高,主要是通過增加以肥料投入爲中心的資本投入。在農業現代化建設中,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需要進一步推動江南農業經濟發展。《“桑爭稻田”與明清江南農業生產集約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特點探討之二》一文先後討論三個問題:1)明清時期江南蠶桑業中的勞動投入;2)明清時期江南蠶桑業中的資本投入;3)明清時期蠶桑業中的勞動—資本投入量與水稻生產中的勞動—資本投入量的比較。通過對問題的比較分析得出結論:“桑爭稻田”在明清江南經濟發展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改稻種桑引起的生產集約程度的提高比水稻生產自身集約程度的提高的餘地要大,值得繼續深入探討。《明清江南農業資源的合理利用———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特點探討之三》一文通過分析江南平原、寧鎮丘陵和浙西山地對農業資源的合理利用,得出結論:明清時期江南人民對自然資源利用的合理程度比之前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但並沒有達到頂點,尚有繼續提高的空間。今後江南農業的發展需要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提高自然資源合理利用水平。

4作者的論證邏輯

李伯重先生這三篇論文的論證邏輯,主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1)注重經濟學方法的運用。論文除使用傳統的歷史學方法以外,還特別注意經濟學方法的運用。在分析問題時,使用馬克思關於勞動價值的理論根據和馬克思主義生產要素分配理論,尤其是突出資本、技術、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一方面,論文有意識地使用定性分析,在結論歸納時採用現代經濟學中的一些研究手段,如對生產要素與生產過程的分析、對投入—產出關係的重視等。另一方面,論文使用定量分析。以明清文獻爲資料基礎,進行很難精密的定量分析,但對論文定量分析所得的各項結果,只能大體上做到準確。在研究農業經濟發展時,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合理運用,能使研究更具科學性。2)注重從自然科學的角度探討農業經濟發展特點。論文從自然科學的角度出發,觀察生產力方面發生的變化。爲更深刻地認識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特點,論文一方面廣泛吸收農史學界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直接運用農學原理去探討問題。3)注重比較研究。判斷明清時期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程度,需要有比較對象才能得出結論。論文在“蠶桑業生產中的勞動—資本投入量與水稻生產中的勞動—資本投入量”中進行大量比較。

5論文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李伯重先生對明清江南農業生產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有利於對當今社會農業發展進行思索。完成這3篇論文後,李伯重先生還發表了《明清江南種稻農戶生產能力初探———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特點探討之四》和《“人耕十畝”與明清江南農民的經營規模———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特點探討之五》,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李伯重先生也認爲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特點尚存繼續探討的空間,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明清江南農業經營規模及收益方面的研究;二是明清江南農業結構與同時期歐美農業結構之間的比較研究。

6結語與建議

這3篇論文的論證在作者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可以說精確,但受限於史料貧乏,行文有一點粗糙。深入研究明清時期江南農業經濟發展史時,建議靈活採用多種研究方法,同時附上相關計量單位的折算結果,使之更爲明瞭。

作者:唐媚媚 單位:華南農業大學

參考文獻

[1]李伯重.明清時期江南水稻生產集約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特點探討之一[J].中國農史,1984(1):24-37.

[2]李伯重.“桑爭稻田”與明清江南農業生產集約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特點探討之二[J].中國農史,1985(1):1-11.

[3]李伯重.明清江南農業資源的合理利用———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特點探討之三[J].農業考古,1985(2):150-163.

[4]李伯重.明清江南種稻農戶生產能力初探———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特點探討之四[J].中國農史,1986(3):1-19.

[5]李伯重.“人耕十畝”與明清江南農民的經營規模──明清江商農業經濟發展特點探討之五[J].中國農史,1996,15(1):1-14.

[6]李伯重.唐代江南農業的發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關於農業論文 篇五

(一)農業科技項目具有很大的社會性。

農業科技項目涉及面廣綜合性強。農業科技項目包括農業、林業、漁業、牧業4個領域。以農業產業化項目爲例,就涉及種養業、農產品加工、農業資源利用保護和產業服務等方面。農業科技項目的作用旨在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增加農業收入,促進農村科技進步,有的還提升了周邊地區農戶的規模化種植,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延伸了產業鏈,帶動相關貿易、服務、信息等二三產業的發展。可見,與工業項目相比,農業項目的社會效益更加顯著。

(二)農業科技項目有較強的應用性。

與基礎研究相比,農業科技項目具有較強的應用特徵。農業項目多數爲農、林、牧、漁業產業經營中實際應用問題和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如2011年廣東省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項目,目的是建設一批農林種苗花卉農業、稻米加工、天然蜂業中蜂健康養殖、水產羅非魚加工、寶桑園果蔬汁飲料、水稻育種技術、百得佳有機先米國資源精深加工、春麟化工磷肥、微補植物營養、鴻威農漁產品加工機械等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培育一大批新產品、新品種、新技術、新工藝,加速以企業爲創新中心的建設開發,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三)農業科技項目具有成熟期長、社會影響深遠的特點。

農業領域的種植、養殖、加工至少需要1年以上時間,而林業產品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農業科技項目帶來的效益不止是經濟效益,更多的是社會效益。農業項目對當地社會生活、經濟環境及自然環境的影響都是深遠和長期的,其社會影響可能遠遠大於所帶來的經濟效果,包括帶動農民就業、促進農業增收、輻射帶動農戶致富、培訓農民技術進步、調整當地的產業結構、節能減排、促進生態平衡、資源循環利用等方面。

(四)農業科技項目的社會效果很難量化。

除大多數的經濟效果可以量化外,農業科技項目所帶來的社會影響很多是屬於較難量化的,以貨幣計量或者實物計量都艱難。正因爲農業項目的社會影響較之經濟效益突出,而社會效益的難以量化特徵導致我們很難去對農業科技項目進行社會效益評價。現今,人們對科技項目的社會效益都不是十分重視,要麼將之附屬在經濟效益評價,或借用對工業項目的社會評價方法來套用在農業科技項目上,是不符合農業科技項目的發展規律的。

二、農業科技項目績效評價的內容設計

考慮到農業科技項目的上述特點,對農業科技項目的評價就不能只簡單停留在經濟評價這個層面,還應該深入研究其社會評價方法。農業科技項目的評價應包括兩方面:經濟評價和社會評價。

(一)經濟評價。

經濟評價包括對財務支出合理合法性的評價和經濟指標實現程度的評價。

1、財務支出的合理合法性。

根據項目結題驗收時提供的專項審計報告和其他財務資料,與項目合同預算科目進行對照,逐一審覈其合理合法性。第一,審覈所提交的審計報告內容的完整性和數據的正確性。是否有承擔單位提交的審計報告與所附的數據、內容不一致的情況,或因項目負責人缺乏財務知識,或審計人員原因導致的審計報告中項目經費科目與合同書科目不相符等情況。第二,審覈承擔單位提交的附件的真實性與合法合規性。所附的附件至少應包括:(1)項目承擔單位出具並加蓋財務印章的項目經費使用情況表及項目專項經費明細賬。明細賬包括專項經費明細賬和配套經費明細賬。並據以覈實科技經費是否專款專用等;(2)項目合作單位出具並加蓋財務印章的項目經費使用情況表及項目明細賬。明細賬也包括兩部分:專項經費明細賬和配套經費明細賬;(3)大額支出的原始憑證複印件。關於大額支出的衡量,沒有統一的標準,應根據項目經費額度的大小來確定。第三,覈對項目的預算支出與項目的實際支出是否相符,凡國家有明確規定的,變更合同支出必須經科技部門批准方可變更的,要查實其是否履行手續及手續的完備性。國家沒有規定的,凡實際支出與合同預算科目差距較大的,應有項目承擔單位提供的具體說明,並分析其合理性。第四,檢查政府資金的撥付和使用情況以及配套資金的到位情況。覈查項目的專項經費的使用率、檢查配套資金的到位率以及是否存在虛報配套資金等。

2、經濟指標的完成程度。

覈對經濟指標時,考慮到農業科技項目的應用性較強,應覈對是否有項目承擔單位提供的反映其經濟指標完成與否的證明材料,如銷售合同、應用單位的證明、合作企業的財務報表等。

(二)社會評價。

對科技項目做社會評價是分析項目的實施給社會帶來的影響力。農業科技項目的社會影響力應從以下方面來分析:

1、項目的實施對國家或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

第一,評價項目對國家或地方技術進步的促進作用。分析項目是否完成合同書的要求,包括出版的與項目相關的專著、科研論文、獲得的專利、獲得省部級以上的獎勵、研製成果的應用情況如生產效率的提高程度、科技成果應用的轉化率等,以及項目的成功程度。第二,如果屬於基礎研究的農業科技項目,即使沒有相關的應用效應,也應當視作項目所從事的工作是其他技術發明的後盾,而具有非常重大的社會意義。第三,關於科技服務類的農業項目,評價項目的實施對當地關鍵生產活動的重要性。農業科技攻關取得的創新成果,只有應用於農業生產實踐,才能實現其最終價值。對廣東省農業科技下鄉活動計劃,要依據項目所派出的農業科技專家、免費爲農民羣衆發放的科技資料和技術資料、贈送或者以優惠價格向農民銷售水稻、蔬菜、玉米等種子,贈送肥料、農藥,受益農民等情況來評價。對農村科技特派員行動計劃項目,要依據派出的省農業科技特派員數量,這些特派員在各村鎮、種養殖大戶、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服務點開展的“點對點”技術服務工作來判斷,包括:舉辦技術培訓專場、發放技術資料等。

2、項目的實施對國家或地方其他社會目標的影響和促進作用。

分析項目的實施對社會環境的其他影響,如帶動社會就業、收益分配效益、節約自然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等。比如,對廣東省森林生態建設網絡項目進行社會評價,要通過分析項目對定位站的建設,逐步開展不同森林類型的生態效益建設的研究,對促進森林小氣候、森林土壤、森林水文、森林部落、生物多樣性、森林健康等方面所發揮的作用和影響,這些影響往往是長期而深遠的。再如,廣東省在全國率先推進的現代漁業建設,極大地推進了現代漁業產業發展。廣州、梅州、深圳、佛山等地所發展的集垂釣、美食、娛樂、度假、旅遊、商務於一體的高層次休閒漁業,每年觀賞魚產值10億元,佔全國的60%,該項目所促動的配套漁具產業也迅猛發展起來,有200多家漁具生產企業,銷售收入佔全國的60%以上。廣州、東莞、中山等地已成爲觀賞魚養殖集散地,產品遠銷港澳臺、東南亞等地。對農業科技項目的社會影響力的評價往往需要大量的定性分析。

三、案例解析

(一)項目基本情況。

該項目課題名稱爲“水產安全生產的綜合示範”,承擔單位略,項目執行期間爲2006年10月1日至2008年10月31日。該課題研究內容爲:在廣東、湖北兩省,圍繞水產安全生產的綜合示範開展重要魚蝦質量安全健康養殖技術研究與集成、有毒有害物質檢測監控技術研究與集成、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機制和模式、重要魚蝦健康食品安全養殖示範與推廣研究。

(二)項目績效評價指標。

項目除專項資金使用率未達到100%,結餘2%即5.39萬元,是因爲截至項目驗收日期爲止預留資金用於項目驗收使用,符合科技經費財務管理規定。經過上述評價,案例中的項目無論經濟評價還是社會評價,都較好地完成了項目目標。科技項目的績效評價還應針對評價內容,給出具體的權數和得分值,在評價實踐中,往往採用專家打分的方法,由評價專家根據評價內容逐一打分,填入評價表,專家評價表的格式、權數及分值,因實務中常常被政府部門採納,這裏不再贅述。

關於農業論文 篇六

森林植物檢疫是爲了確保一個國家或者地區森林生態系統的平衡和林業生產的安全,由政府法定的機構,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對林業以及產品在流通前、流通中和在新的地點種植或確認使用地點後所實施的一系列預防森林危險性以及有害生物的傳播的綜合性管理措施。森林植物檢疫的目的是要防止危險性森林有害生物通過人爲活動(貿易或非貿易的)進行遠距離傳播,保護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林業生產和森林生態系統的安全。森檢工作所針對的有害生物是指那些危害嚴重,防治困難,主要通過人爲活動進行遠距離傳播、國內尚未發生或雖有發生但分佈不廣的森林有害生物。目前青浦區森林植物檢疫的工作職責和範圍。

2.森林植物檢疫所蘊含的積極意義

2.1做好森林植物檢疫有效防止境外有害生物的傳入

在自然生態鏈中,生物的分佈都是有地域性的,一種危害性生物從原生地傳播到另一個地區,由於自然屏障的限制,單靠生物自身的能力是很難辦到的。還有一種是由於人爲的原因,指人們進行貿易或非貿易性活動。這些傳播人爲是關鍵,有很多危險性生物具有隱藏性潛伏在植物以及產品的內部,或者附人體外表、衣物上,在貨運或者郵遞,把他們帶到了另外一個新地方。有害性生物一旦進去一個新的生態系統,加上有合適的寄主生物,就會避開了原產地天敵的制約,在新地區很快機會定殖下來,高速繁殖,氾濫成災。如何能解決這類問題,就要做好植物檢疫的工作。把好質量關,在引進優良的林木和花卉產品的時候,一定要防止有害性生物的傳入。提供引種檢疫的一些數據。

2.2開展森檢工作是保障林業和生態建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病害蟲的影響。森林害蟲貫穿於林業生產的全過程,從新苗、種苗,到幼林然後成林,時時刻刻都會有病蟲害的可能,輕者影響林木的成長質量,重者直接導致林業大片枯死。森林植物檢疫是防患於未然的工作,必須要落實進行,它可以有效的阻止森林有害性生物的進入,消滅在產地之內,減輕預防工作的難度和成本,更是確保了種苗的質量和造林的成活率;這是一項長期而又艱鉅的預防任務,也是從根本上能消滅病蟲害的有效方法。目前青浦區病蟲害檢疫方面的形勢。

3.積極開展森林植物檢疫的有效措施

3.1根據森林植物及其產品的流通環節採取相應的檢疫措施

森林植物檢疫的目的就要防止對森林有害的生物通過人爲的活動進行遠距離的傳播,重點要防止傳出和傳入,兩者必須抓牢。要防止檢疫性有害生物的人爲傳播,必須要在森林植物和產品沒有進入流通區域之前、流通途中和已經到達新的種植或使用區域後採取相應的檢疫措施,從根本上破環人爲傳播的鏈條,就可以終止有害生物的傳播。針對各個不同的環節採取相應的檢疫措施,如在森林植物和產品的培育階段,可劃定出“保護區”和“疫區”,分實行區域封鎖、消滅和保護措施;開展產地檢疫工作,把好產地質量檢疫關,嚴格履行各級檢疫審批手續。在流通過程中可以設置不同的關卡,我們會設置道口檢疫、工程複檢複查、調運檢疫等措施,來做好森檢工作。具體加入實際工作情況。如哪些環節,哪些措施,具體的做法。可操作性。

3.2正確處理好“把關”和“服務”之間的關係

森林植物檢疫有兩個重要的職能:一是預防對森林有危害性生物通過人爲的活動進行長距離的傳播,不僅要制止傳出,還要防止傳入。二是爲森林植物以及產品的經營者、種植者傾心服務,爲確保林業生產的健康發展做好護航,維護信譽。在森林植物檢疫工作中,“把關”與“服務”是相對的統一體系,“把關”是前提,“服務”則是目的,“把關”的目的是爲了確保服務的暢通,“服務”則是體現了“把關”的質量,因此“把關”和“服務”必須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發揮作用。在改革開放的政策指導和推動下,做爲爲縣級森檢部門應該謹遵這樣的口號:“發揮把關作用,服務對外開放,堅決做好森林植物檢疫工作”。落實到具體做法上,經常派遣工作人員對境外地區的疫情進行調查,時時刻刻掌握疫情的變化,嚴格檢查、監督包裝和消毒處理,從根本上減少了入境檢疫的時間,提高了檢疫的效率,加強了檢疫的實效性,促進貿易活動的發展。做爲區縣森林植物檢疫的工作人員,根據多年經驗,檢疫重點應該放在產地上,抓住疫情源頭,嚴格把好檢疫關卡,把檢疫性有害生物消滅在種苗生長期間,不僅保障了種苗的質量,而且也有效的防止了檢疫有害性生物的傳播。怎樣嚴格把好檢疫關卡,具體如何開展。

3.3把法制手段與技術措施有效的結合起來

森林植物檢疫工作法制性是很強的,森檢工作人員的主要任務是依據國家和省市級地方頒佈質檢和森檢法律法規。工作過程中不僅要對流通過程中的植物和產品進行嚴格的管理和把關,還要完善對森林植物以及產品的經營者和擁有者加以規範經營活動。這方面的工作需要通過宣傳和思想教育。讓生產經營者自覺的按照植檢,森檢法規的規定去辦理檢疫手續,如在區縣級調出森林植物以及產品應該及時向區縣級森檢機構辦理申報,如果從國外引進的種苗應該主動向省市級森檢機構辦理申報,更要及時彙報疫情等等。森檢工作不僅是一項法制性很強的工作,在技術方面的要求也很高。實際工作中,森林植物以及產品攜帶檢疫性有害生物的事還是非常多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把它們檢查出來,又該如何及時處理掉,保障種苗健康成長以及正常流通,是一件不易的工作。所以,想要把森檢工作做得更好,必須將法制手段和技術措施有效的結合起來。

關於農業論文 篇七

“普通野生稻是亞洲栽培稻的祖先種”已得到學術界的普遍認同。普通野生稻主要分佈在廣西、廣東、海南、雲南、江西、湖南、福建和臺灣等省(區),其中廣西和廣東兩省普通野生稻和藥用野生稻分佈面積佔全國的80%以上,而廣西是野生稻分佈面積最大的省區。自從1926年丁穎在廣西的欽州、合浦及西江流域發現普通野生稻以來,隨後進行了多次的野生稻調查。19781979年調查發現在14個市59個縣240個鄉鎮有1100多個分佈點,並發現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野生稻原生地,連片繁密覆蓋28h/m2o 19941995年據高立志等人的調查發現,野生稻覆蓋面積最大的是貴縣,其次爲來賓、武宣、桂平,此外,尚有許多生境特殊,與稻田隔離好的小居羣如桂林雁山、臨桂會仙九頭山和崇左江洲青龍塘等。在上述三次的早期普查中,均未提到在隆安縣發現有野生稻的分佈。廣西農科院於20世紀90年代末重對北迴歸線穿越的16個縣市的野生稻進行調查時,在其他12個縣市中均發現有野生稻的分佈,但與隆安相鄰的平果、德保、靖西、那坡並沒發現有野生稻的分佈直到1996年陳成斌等人對南昆鐵路廣西段野生稻的考察,首次在隆安縣那桐鎮陸屯和隆安縣畜牧所後的豈橫桐發現了普通野生稻,纔將隆安縣增加到廣西野生稻分佈的版圖上。

普通野生稻的傳播主要有水傳播、生物傳播、花粉傳播三種途徑,“從普通野生稻在廣西的廣泛分佈與遍及的江川河流來看,水傳播是它散佈的重要方式”。隆安縣目前發現的野生稻分佈於那桐鎮上鄧村一帶和豈橫洞,上鄧村處於羅興江河岸,而羅興河是右江的支流。右江發源於雲南省廣南縣龍山,屬珠江流域水系之一,在珠江流域中,西江水系是野生稻分佈廣、羣居多、多樣性豐富的地段,從隆安縣目前野生稻分佈的範圍小且比較零散,又多分佈於河流兩岸的情況看,屬於原生境的可能性不大,應該是通過流水的沖刷到隆安,碰到適宜的生存環境而繁殖起來。筆者曾考察過上鄧的野生稻保護區,周邊基本上是農田,在約200平方米的壕塘內生長着零星的數叢野生稻,分佈面積和覆蓋率都比較低。

黃娟通過對廣西14個區域27個居羣690份普通野生稻樣本進行遺傳多樣性分析,得出博白的遺傳多樣性最爲豐富,其次爲福綿、鐵山港和象州,並將廣西普通野生稻分爲紅水河一柳江一鬱江一得江野生稻區、南流江野生稻區、百色獨立區、北部山區四個區域帶,其中紅水河一柳江一鬱江一得江野生稻區是廣西野生稻分佈最密集、多樣性最豐富的地段,而百色獨立區野生稻只分佈於右江沿岸的狹小地區。百色地區是隆安的上游,隆安零星分佈的野生稻極有可能是隨着水流由百色傳播而來。同樣,薛豔霞等人利用24對微衛星標記分析來自鬱江流域、紅水河流域、南流江流域和桂北山區的普通野生稻623份材料的遺傳多樣性,得出的結論是鬱江流域是廣西普通野生稻多樣性中心,琶寧居羣的普通野生稻地理分佈廣、種類豐富,而扶綏居羣遺傳多樣性異常豐富,這其中並沒有隆安。

綜上所述,從現有研究的資料來看,無論從分佈情況,還是現存保有量以及生物的多樣性看,隆安的普通野生稻在廣西的資源並不佔優勢,更不突出,只是一般的普通野生稻。

關於農業論文 篇八

【關鍵詞】畢業設計;農業院校;環境工程

環境工程專業源於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作爲一門邊緣交叉性學科,其發展目標是解決不斷涌現的各種實際環境問題。經過20多年的發展,其所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泛,已成爲一門集自然、社會和技術科學爲一體的綜合性學科。環境工程學科不僅研究水、氣、固廢、噪聲等主要環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技術和措施,還研究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探討廢物資源化技術,以及對區域環境進行系統規劃和科學管理,以獲得最優的環境、經濟和社會效益。目前,我國設置有環境工程專業的高校已超過300所。由於各高校的基礎和重點學科存在明顯差別,其環境工程專業發展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大多數理工科類院校的環境工程專業都源於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其本科生培養方案注重於對學生工程思維和設計能力的培養。我校的資源環境學院準備新設環境工程專業,在環境工程的人才培養方案上不能照搬理工科類大學,一定要突出農業院校的特色併發揮現有優勢,找準適合自己的立足點。

安排在第七學期末開始的畢業設計(論文)是環境工程專業實現培養目標的一個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是對學生所學理論和技能的綜合運用和檢驗,也是保證本科教學質量的最後一道防線。畢業設計(論文)輔導環節對學生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鞏固與擴展所學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培養提高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獨立分析、解決本學科領域的實際問題和初步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2.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設計和研究觀念,發揚理論聯繫實際的工作傳統;3.使學生在方案設計、材料調查與蒐集、工程繪圖、理論計算、實驗研究、數據處理、外文閱讀、使用計算機、查閱文獻、經濟分析、工具書的使用、文字表達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進一步的訓練和提高。鑑於畢業設計階段對於本科生培養的特殊重要性,本文就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設計設置安排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途徑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希望能爲我校環境工程新專業的建設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建議。

和理工科類院校不同,農業院校的環境類專業一般都源於土壤學、生物化學、生態學等學科,其本科課程設置主要是幫助學生形成以土壤、農業化學和農業生態資源等專業的知識體系。因此,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在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的安排上,也應與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所不同。從目前來看,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的畢業論文(設計)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的設置比較單一,重實驗輕設計。很多農業院校的環境專業本科生畢業只有畢業論文可做,而無畢業設計的內容供學生選擇。由於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一般建設較晚,在師資、課程體系、實踐環節方面和工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在工程設計及應用的教學、科研方面,農業院校環境類專業的基礎顯得更加薄弱。因此,目前很多農業院校的環境工程專業的師資力量尚難以開展對學生進行畢業工程設計的指導;同時,由於學生們受專業課程設置所限,他們的工程思維和設計能力與工科學生相比都有較大差距,因此很多學生也不願意選擇他們感覺更爲吃力的畢業設計工作。然而,目前環境工程本科生就業的去向主要還是與環保工程設計、施工、運行等相關的公司和企業,而諸如環境管理部門、環境監測站等事業單位現在大多都呈人才飽和狀態,可接受的本科畢業生非常有限。由於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畢業生在工程設計能力方面的弱勢,在就業時與工科院校同類專業的畢業生競爭時就處於明顯的劣勢。因此,有必要通過畢業設計來加強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學生的工程思維和設計能力,使他們能夠具有環境工程專業畢業生所需要的基本工程設計基礎和能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轉我校該專業畢業生就業時面臨的不利局面。

2.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的設置未能充分突出農業院校的特色,尚未充分體現農業院校學生現有知識體系的優勢。與工科院校相比,農業院校的環境工程專業在專業的歷史沿革、學科組成和行業特性上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爲了提高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人才的競爭力,需要在畢業論文(設計)這一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上充分體現農業院校的特色與優勢。農業院校的環境工程人才培養模式不能照搬工科大學的方法,而應走有生態特色的辦學之路,培養出可投身於農村環境污染防護的人才。農業院校一般都具有生物、生態學科的優勢地位,畢業生相對於工科院校的學生具有更紮實的生態學知識。此外,當前環境工程畢業生就業的一個重要方向是環境影響評價諮詢工作,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又在其中佔據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考慮讓一部分學生在完成畢業論文(設計)時從事生態環境評價的工作。這樣一來可以發揮農業院校學生生態學基礎紮實、生態知識結構較全面的優勢,提高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二來可以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力並適應市場需要,爲從事生態環境評價特別是農村地區環境評價的單位輸送可用人才。

3.畢業論文(設計)立題與實際聯繫還不夠緊密,約束性題目難以調動學生的創新熱情。由於教師設計的畢業論文(設計)題目未能全部追逐科技前沿或來自於實際的工程項目,部分題目陳舊甚至經年不變,擺在學生面前的是一些舊知識舊問題,使得設計成果沒有實用價值和科學意義。這在一方面打擊了某些學生在完成畢業論文(設計)的熱情和積極性,也使得某些本來就對畢業設計(論文)重要性認識不足的同學更加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對工作應付了事。

爲提高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生的畢業論文(設計)的完成質量,進一步加強農業環境類專業學生的市場競爭力,在畢業論文(設計)的設置和指導上可以考慮以下的一些改進措施:

1.加入一些和農村環境保護治理相關的設計類題目。由於目前工科院校的環境工程大多是在給水排水專業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因此,工科院校的環境工程專業在畢業設計的內容上受給水排水專業的影響較大。在水污染控制方面主要爲排水管網和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設計。農業院校如果照搬工科院校的設計內容,由於專業基礎所限,無法與之進行有力的競爭。因此,應在設計內容上着眼於和農村地區和農業環境相關的工程。如目前農村受污染地下水的治理和農村污水的處理都是國家十二五規劃的重要內容,相關的工程也建設了不少。可以設定一些如農村小型給水站或分散性生活污水處理站的課題。在處理工藝選擇上,由於農村地區的特殊條件,一般應選擇操作較簡單且成本較低的常規處理工藝,這樣更符合農村地區的實際需要。比如用吸附工藝處理污染地下水,或用人工溼地處理畜禽類廢水,都是可行的設計題目。學生經過這些設計工作的鍛鍊,將有助於他們在畢業後從事農村環保治理的相關工作,不僅提高學生的就業率,也可爲農村環境的治理培養可用人才。爲達到這一培養目標,學校在青年教師的引進和培養上也要考慮有工程背景的環境工程專業人才,同時可以通過幫助青年教師去設計類單位進行工程實踐等措施,提高他們的工程素養和設計能力,從而達到輔導學生的要求。

2.在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中體現資源與環境的緊密結合,設置適量的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題目。工科院校的環境專業一般更側重於各種污染治理技術工藝的開發與研究,對環境與資源的重視不足。農業院校則注重於從宏觀側面上分析環境與資源的關係,將自身對土壤學、氣象學和生態學等學科的研究優勢體現在資源和環境管理方面。爲進一步體現農業環境院校學生在這方面的特點,有必要在畢業設計時通過設置合適的環境影響評價的課題來提高學生的相關能力。另一方面,環境影響評價諮詢工作在當前對環境工程本科畢業生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就業方向,其中主要的一個部分就是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和做工作設計不同,由於農業院校學生在生態學方面有較紮實的基礎,因此和工科院校學生相比並不遜色,甚至某些方面他們做的比工科院校的學生要更加深入,相關的知識結構也更加全面。爲本科生畢業設計設置適當的環境影響評價課題,不僅發揮了農業院校學生在生態環境評價方面的一些優勢,也可爲學生的就業提供有效的幫助。當然,這同樣也對學校的師資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在課程設置上需要加入環境影響評價的課程,對青年教師的引進和培養,也要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一個可取的方法是鼓勵青年教師考取國家的環境影響評價註冊工程師,通過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來保障本科生培養的質量。

3.將畢業論文與教師主持的科研項目或課題聯繫起來,培養學生的科研素養。環境工程專業由於本科就業的壓力較大,相當一部分的學生選擇畢業後繼續攻讀本專業的研究生。對於準備攻讀研究生的本科生,特別是已取得報送推免資格的學生而言,在本科畢業階段通過完成畢業論文來得到一定的科研能力的鍛鍊是很有必要的。對於無需複習考研和找工作的保送生,可以安排他們儘早進入畢業論文的課題。在課題的選擇上,應儘量從老師的在研項目中選取適當的一部分讓學生來參與並完成,而不是隻是簡單的讓本科生給在讀碩士生打下手。根據筆者的經驗,只要老師進行有效的輔導,並選取學生力所能及的課題,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本科生同樣可以參與到實際科研項目中,並做出較好的科研成果,有些本科生的科研成果在高度上甚至不遜於在讀的碩士研究生。對於要複習考研和找工作的畢業生,也要儘早安排他們進入畢業論文的課題。老師要幫助學生按安排好時間,一方面要讓他們認識到畢業論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要照顧到學生複習考研和找工作的實際情況,儘量做到兩頭兼顧。

綜上所述,爲了提高農業院校環境工程本科生的培養質量,有必要在畢業論文(設計)環節的進行適當的調整,提高畢業內容的多樣性,加強其實踐性,並突出農業院校的特色,爲培育出更多可投身於農村環境治理的人才而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蔣展鵬。環境工程學[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5.

[2]劉恆明等。環境工程專業實踐環節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 高等理科教育, 2007(1):121-123.

[3]齊向前等。不斷提高教學管理,切實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J].中國大學教學,2005 (8):33-34.

[4]劉綺等。環境工程類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改革研究[J].高教與經濟,2008,21 (2):18-22.

[5]徐微等。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學科特色及人才培養目標探討[J].河北農業科學,2011,15 (2):141-142.

[6]沈連峯等。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辦學特色探討[J].高等農業教育,2011,1 (1):61-63.

[7]孫建雲等。農業院校理科類本科生畢業論文環節的改革研究與實踐[J].高教論壇,2010 (1):84-87.

關於農業論文 篇九

關於農業經濟學論文範文一:互聯網在特色農業經濟品牌發展中的作用

關鍵詞:互聯網;特色農業經濟;品牌發展

1互聯網可爲特色農業經濟的品牌發展提供重要契機

首先,隨着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使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也面臨着衆多挑戰。因爲本人在長期的生活當中,結合河南省滑縣的觀察,較爲深刻的認識到我國當前農業經濟的發展主要面臨着如下新的挑戰。一是,現代化勞動作業帶來的農業土壤污染嚴重、耕地質量下降、地下水供給緊缺等,是農業資源偏緊和生態環境惡化問題顯得特別突出。二是,隨着我國城鎮化的加劇使大量的農村勞動力轉移。但是,當前我國的農業勞動力素質呈現出結構性不均衡並造成農民逐漸老齡化問題成爲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普遍現象,即農村老齡化使田誰來種、地如何耕等諸多問題突出。三是,農產品結構越來越單一,生產結構失衡,農業效益偏低。所以,通過研究要全面地把握、準確理解和認真地調研後,要在黨中央和各級行政部門領導下,關於全面深化農村改革並加快建成以農戶家庭爲單位的特色農產品經營爲的品牌經濟發展爲基礎,即通過強化互聯網與特色農業合作社的聯合爲紐帶、社會化服務爲支撐使現代農業經營體系走農業生產技術先進、農產品經營互聯、農業生態環境可持續化發展,是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的道路是當前農業發展的重要契機。其次,根據我國農業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黨中央和我國政府制定了《關於農業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及前期配套措施,這些都進一步解放了農業生產力,從政策層面爲農村及農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極大的動力,可有效改善長期以來存在的城鄉二元結構及發展不平衡問題。同時,爲發展特色農業提供了優質的發展環境。

(1)國家提供了強有力的稅收優惠政策,具體來講農業產品增值稅的法定稅率爲13%;小型農民經營者銷售的自產農產品不徵收增值稅;從事農、林、牧等項目的企業也可以不徵收或者根據企業情況減徵企業所得稅。

(2)交通網絡樞紐體系的完善,爲特色農業發展面向全國甚至是走向國外市場變成可能。根據官方報道十二五期間基本實現了五縱五橫運輸大通道,綜合交通網絡初步形成,公路網絡不斷延伸,使得農村公路里程突破397萬km。西部地區81%的建制村實現通暢,水運基礎設施網絡佈局更加合理,沿海港口萬噸級以上泊位超過2100個,五年新增500個。民用航空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機場佈局不斷完善,全國民航運輸機場達214個,新增39個,通勤和其他通用機場加快發展;

(3)第三方物流體系競爭,促使互聯網在農村的充分發展且不斷的成熟完善。根據統計,截止到十二五期末,郵政網點在農村的密度明顯提高。郵政局所完成8840個鄉鎮空白補建,基本實現鄉鄉設所的目標。全國鄉鎮網點總數達到5.3萬處,鄉鎮快遞營業網點達14.5萬處,知名的快遞企業在鄉鎮網點覆蓋率高達70%;

(4)批量回鄉創業人員,對互聯網認識越來越寬泛,使用互聯網的慾望越來越強烈,爲特色農業的發展提供新思路。從十九世紀的七八十年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施後,農村勞動力主要集中在自有土地上到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建立到實施,農民工外流的一種轉變,再到2008年次貸危機以來,當前城鎮化日趨緊密再次出現了所謂的農民工潮迴流,我們暫且不論民工潮回的具體原因,就返回農民工在入城的工作中,受互聯網經濟、所在企業管理等環境的影響,出現了大批有閱歷、懂管理、有一定資金實力的農民工,他們利用農村特有的土地、場地、人力等低成本資源下,大膽發展互聯網+特色農業。

再次,在我國特色農業經濟發展在取得進步的基礎上,我們也要清醒的認識到中國特色農業經濟的發展尚存在如下突出問題,要急待改善:

(1)信息不對稱,供求嚴重脫節。以農產品爲例,目前農產品市場交易中的信息不對稱現象十分普遍,直接導致了農產品的種植面積、產量與價格波動劇烈,大量的遊資介入流通環節,導致農產品豐產不豐收,嚴重挫傷了農產品生產者的積極性;

(2)融資渠道有限。農業現代化建設,投資者亟需大筆資金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和溫室大棚等裝備設施建設,糧食、蔬菜、園藝、漁牧等企業也亟需更多的資金開展標準化、品牌化經營及農產品深加工,但農業項目因投資期限較長,資金週轉速度偏慢,且缺少合格抵押物等因素,目前並無十分通暢的融資渠道,貸款難抵押難問題並未根本解決;

(3)品牌聚合度弱,整體利潤低。與製造業及服務業相比,基礎農副產品因其直接可用於生活消費,具備品牌塑造基礎,但截止目前,除去康師傅、雙匯和三全等二次深加工的品牌外,其它知名的農副產品品牌屈指可數,隨之而來的便是整體利潤偏低,導致企業無力開上展標準化操作和品牌化運營,長期處於小農戶、弱品牌的尷尬現狀。

2互聯網可爲特色農業經濟的品牌發展提供良好的展示平臺

從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經常使用的傳統媒介相比,當前使用的互聯網手段卻擁有無可比擬的劃時代優勢。它主要爲資源共享、超越時空、實時交互等。而與移動通訊交互融合後,其對人們的日常交往及社會經濟生活產生了更爲直接深入的影響,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了互聯網+的發展策略並將其上升到國家層面。聚焦於農業品牌塑造,互聯網+模式具有更大的比較優勢和更大的操作空間,主要體現在如下4個方面。

(1)掌握市場動向,科學作出決策。各種農副產品的全國性供求信息及預計種植面積,各地政府辦公室或協會都有相應數據統計並會定期或更新,掌握第一手數據,有助於對未來市場動向進行判斷,確保商業風險在可預判、可承受範圍內。

(2)生產加工標準化,物流體系快捷化。初級農副產品品牌塑造的癥結在於精細化管理難度大,配送體系投入大。藉助於互聯網及衍生出的物聯網技術,可逐步實現農副業領域的全覆蓋,達到精細化管理目的,投入成本又在可承受範圍之內。同時,近幾年網購業的快速發展,第三方物流平臺已充分競爭並建立起完善成熟的物流配套體系,初級農副產品品牌塑造的物流基礎已經具備。

(3)營銷管理網絡化,渠道投入簡易化。互聯網經濟最大的優勢在於避免了結構繁瑣、成本高企的經銷渠道建設,使企業可投入更多的精力於單純的內部管理和品牌建設。初級農副產品前期品牌建設舉步維艱,重要原因是經銷渠道不暢,企業要麼自租門面予以直銷,要麼向大型商超繳納高額的進場費及保證金,但大部分從業都並無上述資金實力和專業人員。目前,藉助於成熟的B2B及B2C平臺,農副產品生產者可直面終端批發商及消費者,同時根據需要投入適當的形象展示店面,相關費用及人員都處於可控範圍之內。

(4)資金來源多樣化。目前互聯網金融發展迅速,P2P網貸、衆籌等方式不斷涌現,藉助於良好的商業模式及可實時查詢到的銷售記錄,初級農副產品從業者亦可通過互聯網金融豐富渠道來源渠道,且目前投資者日趨理性,資金使用成本處於下降趨勢。

3互聯網可爲特色農業經濟的品牌發展做有效的頂層設計

從當前學界來看,互聯網+與農業現代化的嫁接並非是一個新課題,而是互聯網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譬如,在早期的互聯網與小商品的製造、批發和零銷過程中的深度結合而產生的廣泛影響與達到了預期成效。顯而易見,在現階段的從業者要在頂層設計層面從事特色農業經濟的發展時,既要注意吸收和借鑑像小商品等其他行業中取得的成功經驗,又要結合當前我國農副產品經濟中存在的諸多優勢,從頂層設計中要考慮如何實現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在重點上可以着重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品牌塑造是一個較爲長期的過程,不可爲一時之利自毀長城。品牌塑造是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內在要求,也是農村建進程中一項長期任務,它能夠給是一個地區農村經濟發展帶來可持續性,也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內驅活力和後勁動力。品牌塑造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們培育並做好自己的品牌,用品牌來吸引人才、資金、信息、技術等,真正做到品牌興則農村興、品牌強則農民強戰略來實現農村經濟的大繁榮。

(2)發展和完善農業合作聯社,變單打獨鬥爲抱團發展。由於我國農村經濟以戶爲單位,規模小,產品單一,生產流通體系不完善導致發展後勁不足,從而導致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不景氣,競爭力弱。對比農業發達國家,不難看出要銜接好我國農業經濟與現代大市場流通對接,應對因農產品數量過剩造成農村經濟發展不景氣,走農業合作聯社,充分利用農業協會等農業經濟中介組織,使之更有效地發揮着生產和市場之間協調與組織作用。

(3)與地方政府加強聯繫,取得地方政府支持,便於統一協調資源。地方政府作爲本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的大後盾,具有戰略優化,人才引進、市場管理、信息科技服務、風險管控等服務職能。在整個互聯網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4)品牌商標註冊及使用;互聯網的發展爲特色農業發展帶來機遇也有挑戰,在整個互聯網大背景下增強特色農業的競爭力,提高農村經濟的發展,需積極探索特色農業品牌註冊及正確使用特色農產品品牌。

(5)互聯網+農戶模式下需加大法律宣傳,提升彼此契約意識。隨着互聯網線上及線下經濟的不斷髮展,加大法制宣傳,提高農民的法律、契約意識,不僅有助於從制度上保障農民權益,還有助於當地農戶運用法律的手段調整和規範自持特色農產品生產、交易等,一方面有助於互聯網下特色農業融入國際市場、另一方面建設特色農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當然,具體農產品類別及從業實力不同,頂層設計方案會有較大區別,但上述幾點值得予以參考。

參考文獻:

[1]李國英互聯網垣背景下我國現代農業產業鏈及商業模式解構[J]農村經濟農村經濟,2015(9)

[2]陳紅川互聯網+背景下現代農業發展路徑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2015(16)

[3]劉麗偉,高中理互聯網垣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路徑研究[J]世界農業,2015(12)

關於農業經濟學論文範文二:生態農業經濟發展探討

關鍵詞:生態;農業;經濟

1生態農業的基本概念

生態農業是以可持續穩定發展爲目標模式,按照人們生活需求要求,以生態發展爲前提,實現滿足人們日常農業的生產,保證人民生活基本需求的過程。生態農業以傳統農業產業發展爲平臺,建立起具有現代科技發展體系的加工、生產、銷售管理流程,不斷完善生態農業發展建設進程,減少污染農藥的使用,選用更加具有生態農業發展建設前提的產品,完成對產品品質的有效提升。

2生態農業發展的優勢特點

隨着我國綜合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態農業經濟已經成爲我國的經濟支柱產業,我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發展過程中可能受到各種發展阻力,需要合理的規劃生態農業發展的戰略目標,根據生態農業發展可持續性,儘可能的完善生態農業發展體系內容。

2.1加強整體規劃發展

生態農業的發展需要對實際產業的各個方面進行協調,架起整個生態農業產業的長效發展,提升農業現代化發展競爭機制,儘可能的提升國家的整體競爭實力,確保生態農業的長效發展水平。

2.2多樣化的生態農業發展

建立生態化的多樣發展品質,不斷擴展我國各地區的發展條件,對比南北區域的生態發展模式,因地制宜的對實際的生態資源進行有效的開發和利用,建立符合生態效益整體平衡的標準內容,實現對生態經濟發展水平的有效統一建設。

2.3生態的高效性發展

加強生態高效性的農業發展模式,從傳統的生態環境中認識適合生態農業發展循環利用的標準,不斷改善生態環境標準內容,不斷提升生態農業的發展經濟水平。

2.4可持續性發展

生態農業需要可持續性的穩定發展,建立農產品供需規劃體系,按照實際的發展趨勢,不斷完善形成適合生態農業發展的環境進程,提升生態體系的穩定性,確保生態農業的有效可持續穩定發展。

3生態農業經濟的探索分析

3.1促進生態農業結構化的改進

逐步推進農業生態化建設發展,利用現有的生態優勢,提升農業市場發展的需求,調整農業產品發展的結構化標準。根據實際的發展競爭力水平,建立符合實際競爭格局的發展內容,加強生態農副產品的結構化管理,從各方面推行農產品的特性形式發展,保證農民的收益,提升農民的生活品質,建立符合企業綜合營銷的管理模式,解決各種物流推廣運輸流程,實現對生態農產品的快速發展。

3.2建立合理的農產品融資管理渠道

按照農產品的優勢發展趨勢,分析農業生態發展的優勢,吸引投資,提升農業生產的發展可行性。在政府部門的支持下,不斷促進生態農業的快速發展,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鼓勵農民對生態農業經濟進行合理的投資。

3.3生態旅遊與農業經濟的開發

生態農業可以創建旅遊經濟的發展,實現農業生產經營的全新管理。例如,生態農家院、生態田園景觀、生態農產品採摘等等。從另一個角度吸引遊客消費,提升農業經濟的發展途徑,確保生態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

關於農業論文 篇十

[關鍵詞]近代東北農業綜述

自古以來,東北都是農業大省,在六七千年以前就己出現原始農業;明清時期,東北農業有所發展;自清朝中期以後,隨着漢族農民的流入而急速發展起來,“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農業迅速殖民地化,1945年後,東北地區社會主義農業現代化起步和發展。爲此,學術界對東北農業十分重視,產生了相當多的論著。有鑑於此,筆者特將主要論著梳理如下,以期推動研究的深入開展。

一、研究概況

(一)受到社會各界尤其是學界的關注

大批以農業爲專門研究對象的專著、論文,就筆者目力所及,以下是比較有代表性的論著:衣保中的《中國東北農業史》[1]一書,爲目前國內最大的一部區域農業史專著,對時期殖民地農業體系進行了深入研究,該書基本勾勒出東北農業發展的總體脈絡,使讀者瞭解東北農業在作物種類、生產結構、管理模式等諸多方面之所以與內地不同的緣由,同時,作者也着意於該區域人文地理狀況對農業的影響,對我們研究東北農業史有重大參考價值。章有義的《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2],該書運用較大的篇幅,較爲全面的記載了東北農業的發展狀況,是研究東北農業必須參考的。衣保中的《東北農業近代化研究》[3]一書是我國第一部研究農業近代化問題的專注,該書揭示了東北農業近代化的發展歷程,填補農業史研究的空白,對東北近代農業進行綜合而系統的研究。劉祖蔭的《滿洲農業經濟概論》[4],孫心農等編的《東北農業概況調查》[5]一書將東北農業的實況,產量,農業經營等蒐羅一齊,並提出興農方案:合作社、農產公社等。李文治的《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6]詳細論述了清末吉林、黑龍江、奉天的開禁放墾情況。東北物資調節委員會研究組編的《東北經濟小叢書》[7],於春英、衣保中的《近代東北農業歷史的變遷》[8],郭葆琳的《東三省農林墾務調查報告》[9],黃希源主編的《中國近現代農業經濟史》[10],陳振先的《奉天全省農業調查書》[11],東省鐵路經濟調查局編的《北滿農業》[12]等等。

在論文方面,出現了一大批專門研究成果,對東北農業進行多角度的研究和分析,如:魏芙蓉、張銳的《東北農業近代化的特點》[13],衣保中、吳祖鯤的《論東北農業近代化》[14],衣保中的《論近代東北地區的大農規模經濟》[15],吳祖鯤、富萍的《東北近代農業發展的經驗與教訓》[16],謝學詩的《“九・一八”事變後的東北農業與農民》[17],徐萍的《試論民國時期東北農業資本主義的發展》(碩士論文),衣保中的《東北地區農業發展的歷史線索》[18],衣保中的《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對中國東北地區農業影響的研究》[19],郭有義的《滿洲農村現狀及其農業對策》[20],景愛的《歷史時期東北農業的分佈與變遷》[21]等都不同程度對東北近代以來的農業進行了研究,爲我們深入瞭解近代以來東北農業提供巨大幫助。

(二)涌現了許多關於東北農業資源被侵略的文章

近年來,許多關於日本、俄國侵略我國東北的文章不斷涌現,例如,李曉光的《1904~1911年日俄對我國東北農業發展的影響》[22]此文介紹了“日俄戰爭”給東北的農業發展帶來重大影響,一方面使東北的耕地面積減少,造成糧食大量出口,農業生產單一化;另一方面也促使了東北農業的商品化、機械化生產,桑潤生的《日本軍國主義對我國東北農業的掠奪》[23],李淑娟、王鶴的《日僞統治時期日本對東北棉花的統制與掠奪》[24],朱豔、李閏華的《時期日本對東北的糧食掠奪》[25],孫玉玲的《東北淪陷時期日僞的農業資源掠奪政策》[26]對日僞時期的農產品掠奪及給東北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進行了探討,單魁賢的《日僞統治對東北農業發展的影響》(碩士論文),等都對近代以來東北的農業資源被侵略做了不同程度的論述,並取得不小的突破。

(三)關於東北地區農作物的發展變遷的文章豐富

近年來,隨着對東北經濟研究的不斷深入,對於東北農業經濟特別是東北大豆經濟的研究得到了學術界的重視,大豆業是近代東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近代東北經濟發展中佔據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近代東北的經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大豆業經濟。其研究者層出不窮,文獻主要有:葉晗的《1914年至1931年東北大豆貿易研究》(碩士論文),楊光震的《清末到1931年東北大豆生產發展的基本趨勢》[27],佟靜的《近代東北大豆業概論》[28],於亞莉《論近代東北大豆貿易》(碩士論文),韓玲紅的《淺析前期(1931―1935年)的東北大豆業發展》[29]一文,對“九一八”事變前東北大豆業發展狀況、日本在東北地區對大豆產銷採取的政策及影響做了詳細介紹,較爲全面介紹了前期日本對以大豆爲主的東北農產品的掠奪。牛偉的《時期東北大豆業研究》(碩士論文),王影的《“九一八”事變前“滿鐵”在中國東北的經營及對大豆出口的控制》(碩士論文),李淑娟的《時期東北大豆經濟衰落對農民生活的影響》[30]一文深刻的揭露了時期以大豆爲主的東北經濟的衰落,乃至給農民生活帶來的深重災難。郭文韜的《略論中國栽培大豆的起源》[31],樸永蘭的《論近代東北大豆出口貿易中外來因素的作用》(碩士論文),胡雪梅的《近代中國大豆出口貿易論述》(碩士論文),張左華的《東北大豆國際貿易的衰落》[32]。

關於水田的研究主要有:金穎的《近代水稻傳入東北及其影響研究》[33],金穎的《近代東北地區水田農業發展史研究》[34],吉林省農科院主編的《東北水稻栽培》[35],於春英的《時期水稻發展研究》[36],姜豐裕的《民國時期日本對東北水田投資研究――以朝鮮移民水田開發爲中心》(博士論文),衣保中的《朝鮮移民與東北地區水田開發》[37],衣保中的《民國時期吉林省的水田開發政策》[38]等等。

關於東北地區棉花業的論著主要有:許的《時期東北棉花的統制研究》(碩士論文),董師嫡的《近代東北棉業經濟初探》(碩士論文),季道藩主編的《中國農業百科全書》[39],萬連步的《棉花》[40],胡華的《日僞在淪陷區的棉花增產與棉花統制》[41],等等。

以上論著對東北近代以來的作物研究多集中在時期,通過農作物的興衰,來揭示東北農業經濟急劇地衰退,並影射處給人民生活帶來的影響。誠然,筆者整理了僅幾種農作物的主要研究狀況,其他作物的研究也不勝枚舉。

(四)國內、國外移民都給東北的農業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一方面大量人口的入住給東北帶來壓力,另一方面也帶動了東北的發展。近年來,研究東北移民問題的文章,成爲農業研究不可缺少的資料,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例如,王衫的《二十年代移民開發東北農業略論》[42],吳希庸的《近代東北移民史略》[43],何廉的《東三省之內地移民研究》[44],讓慈的《中國移民滿洲之過去及現在》[45],範立君的《近代東北移民與中國東北社會變遷(1860~1931)》[46],陳楠的《近代東北荒地墾殖述略》(碩士學位論文),滿洲移民史研究會的《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東北的移民》[47],中央檔案館等編的《滿洲農業移民概說》[48],衣保中的《日本移民與洲國的殖民地農業》[49],劉大可的《山東移民墾殖與東北農業發展》[50],高樂才的《論近代中國東北關內移民與農業經濟的迅速發展》[51],桑潤生的《中國近代農業經濟史》[52],範立君,許鳳梅的《近代東北流民與農業開發》[53],劉信君的《民國時期吉林省的移民浪潮與農業開發》[54],於春英的《朝鮮移民與近代黑龍江地區水田開發》[55]等論著都分別對近代東北移民做了不同角度的分析,其價值巨大。移民雖然給東北地區帶來壓力,無可厚非的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東北農業的發展。

(五)同時,外國主要爲日本在侵略東北的同時,對東北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研究東北農業的文獻也不斷增多,對我們研究當時的農業情況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原始資料,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二、研究的主要思考

縱觀學術界對近代東北農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清末開禁放墾對農業帶來發展機遇,日爲侵略時期日本對東北農業資源的掠奪和建國以後農業的復興等農業經濟發展史,當然其他方面的論著也對東北農業方面做了不同程度的剖析,這些論著都較爲全面的記載了近代以來東北農業的發展狀況,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是,我們也應看到大部分論著都集中的討論幾個有代表性的問題上,筆者認爲,我們應該拓展一些新的領域以期推動研究的深入開展。

東北的農業,自清朝後期的開禁放墾政策的繁榮到“九一八”事變後期一段時間的危機,在曲折中發展,筆者認爲農業的發展貫穿在整個歷史發展進程中,農業是立國之本,農業的興衰一定程度上代表國家的興旺發達,是對歷史的反饋。筆者認爲近代以來東北農業在學術界的研究大致分三個階段:(一)清朝後期開禁放墾政策後的繁榮。(二)“九一八”事變後出現農業危機。(三)建國後農業的發展時期。以上大致分幾個方面,選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就近年來學術界對近代東北農業的研究狀況,做了較爲粗略的概述,當然,應特別指出,由於筆者自身能力有限,在對大量的論著進行取捨和分析的過程中,在文章的論述可能存在許多偏頗之處,還望各位前輩學者予以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衣保中:《中國東北農業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

[2]章有義:《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7年版。

[3]衣保中:《東北農業近代化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4]劉祖蔭:《滿洲農業經濟概論》,新京建國印書館刊印,1944年版。

[5]孫心農主編:《東北農業概況調查》,農政班印1945年版。

[6]李文治:《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第一輯,1840-1911),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1957年版。

[7]東北物資調節委員會研究組編:《東北經濟小叢書・農產(生產篇)》,東北物資調節委員會刊行,1948年版。

[8]於春英、衣保中:《近代東北農業歷史的變遷》,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9]郭葆琳:《東三省農林墾務調查報告》,東京神田印刷所出版,1915年版。

[10]黃希源主編:《中國近現代農業經濟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1]陳振先:《奉天全省農業調查書》,1910年版。

[12]東省鐵路經濟調查局編:《北滿農業》,中國印刷局,1928年版。

[13]魏芙蓉、張銳:《東北農業近代化的特點》,東北亞論壇,1998(04)。

[14]衣保中、吳祖鯤:《論東北農業近代化》,社會科學戰線,1997(01)。

[15]衣保中:《論近代東北地區的大農規模經濟》,中國農史,2006(02)。

[16]吳祖鯤、富萍:《東北近代農業發展的經驗與教訓》,長白學刊,1998(03)。

[17]謝學詩:《“九・一八”事變後的東北農業與農民》,社會科學戰線,2001(05)。

[18]衣保中:《東北地區農業發展的歷史線索》,《中國農史》,1994(01)。

[19]衣保中:《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對中國東北地區農業影響的研究》,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1)。

[20]郭有義:《滿洲農村現狀及其農業對策》,益世報,1935年7月6日。

[21]景愛:《歷史時期東北農業的分佈與變遷》,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7(02)。

[22]李曉光:《1904~1911年日俄對我國東北農業發展的影響》,安徽農業科學,2012,(03)。

[23]桑潤生:《日本軍國主義對我國東北農業的掠奪》,社會科學戰線,1987(07)。

[24]李淑娟、王鶴:《日僞統治時期日本對東北棉花的統制與掠奪》,黑龍江社會科學,2006(04)。

[25]朱豔、李閏華:《時期日本對東北的糧食掠奪》,遼寧師範大學學報,2008(03)。

[26]孫玉玲:《東北淪陷時期日僞的農業資源掠奪政策》,近現代史研究,1998(04)。

[27]楊光震:《清末到1931年東北大豆生產發展的基本趨勢》,中國農史,1982(01)。

[28]佟靜:《近代東北大豆業概論》,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93(03)。

[29]韓玲紅:《淺析前期(1931―1935年)的東北大豆業發展》,學理論,2011(28)。

[30]李淑娟:《時期東北大豆經濟衰落對農民生活的影響》,學術交流,2008(02)。

[31]郭文韜:《略論中國栽培大豆的起源》,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04(01)。

[32]張左華:《東北大豆國際貿易的衰落》,新亞細亞,第十卷第二期。

[33]金穎:《近代水稻傳入東北及其影響研究》,中國農史,2010(03)。

[34]金穎:《近代東北地區水田農業發展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

[35]吉林省農科院主編:《東北水稻栽培》,吉林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6]於春英:《時期水稻發展研究》,社會科學輯刊,2009(03)。

[37]衣保中:《朝鮮移民與東北地區水田開發》,長春出版社,2000年版。

[38]衣保中:《民國時期吉林省的水田開發政策》,古今農業,2004年(02)。

[39]季道藩主編:《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農作物卷分冊,棉花),農業出版社,1986年版。

[40]萬連步:《棉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版。

[41]胡華:《日僞在淪陷區的棉花增產與棉花統制》,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1)。

[42]王衫:《二十年代移民開發東北農業略論》,史學月刊,1999(06)。

[43]吳希庸:《近代東北移民史略》,東北集刊,1941(02)。

[44]何廉:《東三省之內地移民研究》,經濟統計季刊,1932(01)。

[45]讓慈:《中國移民滿洲之過去及現在》,湖南大學期刊,1933(08)。

[46]範立君:《近代東北移民與中國東北社會變遷(1860~1931)》,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7]滿洲移民史研究會:《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東北的移民》,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8]中央檔案館等編:《滿洲農業移民概說》,中華書局出版,1991年版。

[49]衣保中:《日本移民與洲國的殖民地農業》,東北亞論壇,1996(04)。

[50]劉大可:《山東移民墾殖與東北農業發展》,東嶽論叢,2001(04)。

[51]高樂才:《論近代中國東北關內移民與農業經濟的迅速發展》,東北師大學報,2008(05)。

[52]桑潤生:《中國近代農業經濟史》,農業出版社,1986年版。

[53]範立君、許鳳梅:《近代東北流民與農業開發》,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