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抓人才工作專項述職報告

抓人才工作專項述職報告

抓人才工作專項述職報告

今年以來,**區堅持人才優先發展,不斷強化人才支撐引領新舊動能轉換作用。全年共引進國內院士、海外院士3名,國家千人、萬人計劃專家3名,省級領軍人才9名,入選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和省重點區域急需緊缺人才計劃各1名,重點產業緊缺人才216名,爲全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人才支撐。重點抓了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創新引才機制。召開人才強區戰略暨科技創新大會、“雙招雙引”工作會議,將招才引智任務分解到15個鎮街、18個部門,優化整合了全區引才力量。成立“雙招雙引”指揮部,成立14個招商招才工作專班,選派42人常駐北、上、廣、深等城市專職引才,與招商引資同步推進。聘請127名重點企業負責人擔任“雙招大使”,突出以企引才、以才引才、以項目引才,匯聚了一批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領域高層次人才。

二是拓寬引才渠道。聯合北京大學舉辦“新舊動能轉換與區域經濟發展”高端人才論壇,簽約區塊鏈、癌症診療領域等高端人才項目3個。承辦核能產業助力新動能“院士濟寧行”活動,與7名“兩院”院士在清潔低碳能源領域建立合作關係。舉辦固態鋰電池新能源戰略專家行活動,引進1名院士、3名“千人計劃”專家開展產業化合作。開展“高校人才直通車”活動,赴復旦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10餘家高校,舉辦政策推介會和專場招聘會,爲企業引進大學生、研究生200餘人。

三是做強聚才平臺。打造“任創匯”創新創業聯盟,佈局“重點產業平臺+特色小鎮+孵化器”創新矩陣,首批設立12家分站,舉辦項目路演、創業培訓、銀企對接等活動7場。深化“院地合作”,先後與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10家高校院所達成合作協議,推進淮海化工研究院、煙大核能研究中心等高端人才科技項目順利落地,新增省級研發平臺2家、市級研發平臺6家。加快“人才飛地”建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成立域外孵化器和研發中心11家,實現了“項目研發在外地、產業轉化在**”的協同創新模式。

四是優化人才環境。設立5000萬人才專項資金,開闢人才創業綠色通道,提供拎包入住人才公寓,配備“跑腿辦事”服務專員,貼心服務人才創新創業。引進4名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專家,聯合美國通用、福特公司資深專家組成高端研發團隊,建設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生產基地,創造了洽談13天正式簽約、第14天公司註冊落地,30天成立產業研究院,8個月實現試生產的“**速度”。

存在的問題:

一是思想解放工作創新不夠。“人才是第一生產力”的理念沒有真正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工作上思想不夠解放,引才理念落後,目前仍然是靠“老鄉”、“熟人”、各種社會關係聯絡人才、引進人才,既不專業、又不高效。與先進地區相比,人才工作市場化滯後,很少利用人力資源公司、高端獵頭公司等專業機構引才。在當前各地“搶人大戰”的背景下,引不來、留不住的問題日益突出。

二是責任落實壓力傳導不到位。抓統籌力度不夠,督導調度鎮街、部門“雙招雙引”有“偏沉”現象,“重招商、輕招才”的現象依然存在。作爲區委書記,對人才工作直接督導調度少,對負責平臺建設的單位“一把手”壓擔子不夠,致使今年省、市級新增人才平臺的數量沒有達到年初工作目標。

三是人才結構不優層次不高。高學歷、高技能人才嚴重不足,全區規模以上企業中,專科及以下學歷佔到83%,本科學歷人才僅佔15%,研究生以上學歷的僅佔2%,高級工以上資格的高技能人才僅佔13%,發展急需的各類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需求缺口較大,影響了動能轉換、產業升級。

2020年工作打算:

一是進一步壓實人才工作責任。抓好人才集聚“一把手工程”,堅持“一把手”抓“第一資源”,加大人才工作考覈力度,落實好年度人才工作責任清單,提升招才引智在“雙招雙引”工作中的權重。

扣緊“招商鏈”、“人才鏈”、“產業鏈”,圍繞產業和項目“靶向引才”,真正做到招商招才一起抓,項目人才一起引;健全督導推進機制,實施掛圖作戰、倒排工期、定期調度,壓實鎮街、部門工作職責,確保順利完成任務目標。

二是進一步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實施“領軍人才集聚計劃”,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製造等“四新”主導產業需求,集聚一批“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專家;開展院士**行、“任才”回鄉、教授博士柔性進企業等系列活動,加強與國內知名獵頭公司合作,全年爭取引進30名以上高層次人才,落地一批含金量足、驅動力強的新項目。瞄準產業人才缺口,精準繪製“人才需求地圖”,赴知名高校開展5次招才引智活動,爲企業引進200名以上本科及研究生人才。

三是進一步增強平臺承載能力。實施研發平臺提升工程,加大對企業研發中心的支持和獎補,與浪潮集團合作建設浪潮濟寧區域雲服務中心,與網易合作建設網易聯合創新中心,與賽迪合作建設山東省運河軟件園,打造一批高端企業創新平臺。推進“任創匯”人才創新創業聯盟實體化運作,高效整合區內外各類創新資源,打造集約型、一站式人才創業創新生態圈。建設**海外“人才飛地”,與德國、韓國、日本等地海外高校、科研機構開展人才合作,以教授掛職、項目合作、科研轉化等多種方式引進人才,借力“外腦”推進新舊動能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