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鄉土中國》讀後感_關於鄉土中國讀後感作文

讀後感1.08W

《鄉土中國》讀後感_關於鄉土中國讀後感作文

一、書籍簡介

《鄉土中國》是當代社會學家費孝通創作的社會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948年。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國農村的作品。全書由14篇文章組成,涉及鄉土社會人文環境、傳統社會結構、權力分配、道德體系、法禮、血緣地緣等各方面。在《鄉土中國》中,作者用通俗、簡潔的語言對中國的基層社會的主要特徵進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現了中國基層社會的面貌。全書主要探討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別、家族、血緣和地緣等。 該書語言流暢,淺顯易懂。

《鄉土中國》是學界共認的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

二、作者簡介

費孝通(1910—2005),江蘇吳江人,社會學家。1920年進入蘇州振華女校讀書。1928年就讀於東吳大學醫學預科。1930年考入燕京大學社會學系。1933年成爲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及人類學系研究生。1936年獲公費留學資格赴英國倫敦大學政治學院學習人類學。1938年獲哲學博士(社會人類學)學位。

回國後,先後在雲南大學、清華大學任教授。1942年加入民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第三、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屆政協常務委員,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中央民族學院教授、副院長,國務院專家局副局長,第六屆政協副主席,第七、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副主席、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學會會長,國家民委顧問等。

-------------------------------------------------------------------------------------------------

三、《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前幾天,剛看完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很慶幸自己身處在這樣一個城市化急速發展的時代,至少在讀這本書時是這樣想的。正是因爲有這樣的背景,經歷,纔會更好的理解鄉下人的所謂的“土氣”,很多中國傳統的社會發展模式,以及我們“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的傳統發展理念。結合自己的經歷去讀這本書確實是能夠更好的理解,但是,仍然有許多暫時沒有明白透徹的點。

中國的社會呈現出一種差序格局,而西方社會是團體格局。其最大的差別在於,前者是以個人爲中心,以和別人的關係爲依據,發展的一層層關係格局,而後者也是一根根捆綁成束,堆放分明的柴捆,當然,不得不承認,西方社會的團體意識是要強很多。

在家庭關係的描述上,作者指出,農村家庭以“薄情”來維護家庭關係的穩定。深以爲然……父母都不擅長於表達自己的情感,多的只是外化於行動,雖然自己也不習慣儀式感很強的活動,但我又覺得這樣對情感的促進是很有幫助的。不得不承認,自己與父母之間,讀書筆記有很多問題存在,比如說,從小父母並不願意傾聽我的話語,自然而然,現在與父母的交流,不過是泛泛而談,從不提到自己的內心感受,互不理解,也不想理解。只能迴避這些問題,以維持關係的穩定,這當然也跟接受的教育,生活經歷相關。

在鄉土社會中,鄰里之間的感情是很深厚的,有句老話叫“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卻不能應用於城市公寓樓裏的居民們,他們甚至都不知道是自己的鄰居長哪樣。我們家有很多鄰居,關係都很好,好到鄰居家的小妹妹居然將我拉進他們的家族微信羣,覺得略尷尬,就默默退了羣。有時候還去他們家蹭吃,蹭喝,蹭睡,感覺就像親人一般,好不自在。

城市化的速度愈來愈快,建立好適合鄉土社會發展的制度必然不可或缺。

-------------------------------------------------------------------------------------------------

四、《鄉土中國》讀後感30篇

以下是本站爲大家整理的《鄉土中國》讀後感_關於鄉土中國讀後感作文,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篇:《鄉土中國》讀後感300字

最近讀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利用晚上入睡前的時間,本來是要養睡意,哪想這本書有癮。可能和自己農村生活經驗相關,書中描寫的人情世故就像自己小時候生活的場景,分析這背後的原因又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也處處閃耀着歷史唯物主義的光芒。費孝通先生寫這本書,是從小處開始,從生活瑣事開始,分析卻鞭辟入裏、入木三分,另人歎服。

講到鄉下人夫妻之間的相敬如賓,似乎總是隔着一層,似乎很少談笑風生、談情說愛就更是少見了,這很像很像農村夫妻之間的狀態,似乎相敬如賓、客客氣氣的,但這客氣背後確是禮法束縛而至的習慣。這隔膜,我是早就有所感悟的,但經這本書一點,就更真切了,像這種司空見慣的現象,我們早已習以爲常、見怪不怪的了,但至於爲什麼,確沒見過什麼人講出個所以然來,這本書給出了答案,對人的啓迪遠的很大。

第2篇:《鄉土中國》讀後感400字

曾看到對《鄉土中國》內容概括的一句話:“前現代中國的國情諮詢報告”,簡短又準確的提煉。《鄉土中國》中用幾個關鍵的字眼囊括了中國社會演變歷程與特徵,“土”、“愚”、“私”、“感情”、“人治”、“訟師”、“血緣”、“權利”等等概念,成爲存於人情社會中不可忽視的本源。

作品從個人、羣體與社會三個維度將鄉土中國剖開再重組,其意在探索羣體間如何實現互動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連結之所在爲何。穩定是鄉土的特徵,而打破穩定是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這穩定中蘊含着禮治秩序與差異格局,這是禮俗社會的特徵所在。以民間習俗爲基礎進行社會管理並提升爲一系列的社會制度,這是社會運作的常態;由習俗發展到禮制,而禮制的實施就成爲了禮治,這是禮治秩序的來由,在此基礎之上衍生的人與人、羣體與羣體、人與羣體乃至社會的差異格局,這個格局左右着我們的人際關係與遠近親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社會秩序正常運轉的法門之一。

作品中除卻社會運行還包含了現代中國人感情與性格溯源。國人含蓄、逆來順受、約束自己等優良又或是憋屈的性格是離不開“土”的本色與上述格局與秩序的影響,“土”帶來了“愚”的一面,而差異格局造就“私”的羣己觀念,禮治社會的“無爲”形成順其自然的性格表徵。研究用客觀、平實的文字真實再現舊鄉土社會的概貌,瞭解過後,興許可以發現現今仍舊存在的一些現象和思想突然變得有理有據呢。

第3篇:《鄉土中國》讀後感600字

初看此書,我總是想到艾青的一首詩——《我愛這土地》,詩中的一句話尤爲深刻: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我想就書中的一些句子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

書的開頭提到了一個在內蒙旅行回來的美國朋友,他說中原的一家家總是划着一小方地來種植,而沒有想到利用這片地的其他方法。似乎是這樣的,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在土地上發展起來的國家,我們的土地的依賴性已根深蒂固。“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我們腳踏實地,我們熱愛這土地,我們珍惜這份與生俱來的土氣。

當看到費老寫到自己第一次出國,他的奶媽偷偷地把一包用紅紙包裹着的竈上的泥土塞在他的箱子底下時,我想到了我的家鄉潮陽。衆所周知,潮汕地區過節拜神的活動有很多,有人說這是迷信的做法,但是在我看來,這也算是內心的一份信仰,對神明的敬重源於先人,源於環境的耳濡目染,這份敬重一代一代相傳下來,慢慢地成爲了一種傳統。這份淳樸的土氣,讓我覺得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自然、不做作。

“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爲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社會競爭沒那麼激烈的那時,人們之間要建立起信任也就沒有現在來得那麼困難。沒有相互之間的算計與心機,單純的,就是心裏油然而生的相信而已,這便是“土氣”的一種特色,實實在在的、不加修飾的、饒有魅力的。

像書中的一句話說的那樣:只有直接有賴於泥土的生活纔會象植物一般的在一個地方生下根。中國便是這樣的,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久而久之我們便有了一份“土氣”,無需覺得丟臉,這本身就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我們該慶幸,這是我們的家的標籤,是我們的根。葉落歸根而我歸往何處?我們都知道,落葉尚要歸根,人也是一樣的,倘若忘了根在哪裏,要如何回家?

第4篇:《鄉土中國》讀後感800字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於上世紀40年代創作的一本介紹中國基層——農村的一本書。距離現在已近80年,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些問題已經不復存在。但以先生獨到的見解去看當時的農村,還是頗具新鮮感的。

開篇先生首先爲大多數人認爲農村人存在的“土”和“愚”進行了反駁。“土”不應該是貶義詞,中國的基層是鄉土性的,是由於中國幾千年來都是農業大國,鄉下人離不開泥土,土地孕育了世世代代的人,是鄉下人的命根,所以沾染土氣是難免的。“愚”也是由於所處環境的不同導致。鄉下人見車慌了手腳,不知所措,成里人認爲他“愚”,城裏人對於農耕知識不懂裝懂,鄉下人也可以認爲他“愚”,文字難以傳入鄉下是環境所致,農村圈子小,是熟悉的人之間的交流。一個動作,一個神情,一句話就可以將想表達的表達的清清楚楚,文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但是城市是陌生人與陌生人組成的圈,不能用鄉土社會的習俗應付。於是,“土”成了罵人的詞彙,“鄉”也不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

先生還解釋中國社會結構是差序結構,就如一個石頭丟入水中,掀起一層層漣漪,以己爲中心,人脈由權利和財富的大小一圈圈排列出去,遠處的波紋淺,關係也薄。但漣漪的範圍大,到哪都想找點關係。所以說中國人是“私”的,缺少西方人的團結意識。先生見解獨到,比喻生動,一針見血的指出了我國社會存在了多年的問題。

書中還提到了很多當時中國鄉村存在的問題,如男女有別,長老秩序,禮治秩序等,我就不一一贅述了,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去了解,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其實書中的大多數提出的問題如今都不復存在,但書中許多描述如今又可以引出不同的感受。先生在書中提到自己出國留學時奶媽給他包了一包鄉土,水土不服時可以給飯菜裏放些。讓我想到表妹出國時帶了一盆花,我嫌麻煩,花在哪都可以買。她告訴我“重要的不是花,是這盆土,走到哪看到這一盆土,都會覺得心安。”這大概就是如今鄉土的魅力吧,鄉土還是那孕育生命的鄉土,中國不再是那個風雨飄搖的中國!

第5篇:《鄉土中國》讀後感

與預期(採風、實踐之作)有不小出入,實際體驗看更接近《中國鄉土觀察》。費孝通對基層單位的研究停留在觀測、概括現象的淺層面,故有好些根本錯誤,如認爲差序格局在個體之私,然宗族之聚合效用,明顯被無視。能自圓其說,深度不及梁漱溟。

費孝通實際上人爲製造了隔閡,把宗族宗部(B團結性社羣)中的個體(A差序社會),強行割裂出來。可能是受到美式社區的啓發,作此區隔。方法是否可取值得商榷——總感覺把有利於證明自己觀點的材料歸A,不利的放在B。邏輯上成了A與非A(非A=B),即機械辯證法:永遠正確,但永遠是正確的廢話。

《無訟》章的觀察比較深刻,王奇生《革命和反革命》與之交相應。訴訟破壞了作爲習慣法的宗族法,卻未能建立新制度,至今仍是如此。好的制度反而使壞人得利的倒灌現象,是一種反動。

第6篇:《鄉土中國》讀後感

作爲一個學者能夠這樣思考中國的問題實屬不易。

看完76千字,覺得中心就是,地理上的血緣決定了一切。就像《論美國的民主》一樣,土地的非流動性可以令社會變化緩慢緩慢又緩慢,社會繼替正常有序進行,而長老權力,社會文化的教化作用則進一步令人民只需遵守上一輩留下的就可以生存,慾望也是爲了生存。

除非有了一些橫向暴力與時勢權力顛覆整個鄉土社羣,否則現代意義上的改變難以開展,同意權力難以奪權。

而鄉民的不識字的“愚”,則如費孝通老師所說,因爲當地用不上,用了反而加重負擔。

想起《昨日之前的世界》,原始民族的處事方式就是大家協商(只爲日後還可以好好的相見),一個部落,一條村,基本上每個人都知根知底,面部就是信用卡。所以現在法治的契約觀念還是需要繼續落實。

而文中提及的法治不是法治,而是法在人的認知下進行影響,就像法官的解釋。

男女有別,是爲了更好的穩固社會秩序,只爲生育繁衍。

孔子的“仁”,沒錯,是一個成本極少的治理方法,可是,它想要治理的是,人啊。

費老在最後還談到了社會學,誠如之述,社會學確實有點地位稍低之味,但又不可不重視,提到兩個方法,社區研究,以及制度綜合。

無論如何,揭示到問題的本質纔是最佳的吧。

第7篇:《鄉土中國》讀後感

鄉土本色說的是中國人對暱圖的依賴,建立在泥土之上的生存方式,而形成的一系列心理和行爲結構,包括信用制度。

城鄉居民之間的差異與其說是勞動分工的原因,不如說是勞動分工的結果,費老從工具論和功能主義角度談及文字對於鄉下人的意義,說明文字下鄉關鍵在於文字應在鄉下人生活中發揮作用,成爲一種工具,我們常識看,推行文字下鄉是必然,爲什麼鄉下人不理解甚至不接納?其實本應換位思考,文字在鄉下人交際中不實用,這又讓我想起老年人以房養老參與意願低,我們就定下結論說他們太保守,而《聖俗邊緣》中說到西藏青年勞動力參與率低,青年紛紛入寺廟,我下意識反應說應該提高勞動力參與率,讓青年還俗從事生產活動,殊不知西藏生態環境脆弱,容不下如此大的勞動力開採,以後生活中,往小了說應該換位思考,往大了說應瞭解各方利益。

中國古代社會是“禮治社會”,禮是傳統,是在這種社會中,社會變化很小,依循傳統習慣而行便可解決問題,所以古代官員強調教化民衆,使禮俗內化爲民衆良心,而非外在權力限制。

第8篇:《鄉土中國》讀後感

終於看完了。鼎鼎大名的鄉土中國,已經知道這本書好幾年了,但已不記得最早是在哪裏知道的。

看了兩遍,本書語言極爲親切易懂,雖然是論文,但是讀起來卻絲毫不拗口,舉得例子也是生活中極爲常見之事,所以也會倍感親切。

如書名般,內容自然是從“鄉土”二字出發,圍繞着二字展開。土地養育人類,人類依賴土地。人的種種特性、文化也與土地有着密切關係。文化中自然包括語言。我們通常稱鄉下人“土氣”、“土頭土腦”,也都是源於“土地”。爲什麼會產生“土氣”這樣的詞呢?土氣,自然是不靈活,不會變通,不與時俱進。在鄉土社會,人們安土重遷,生於斯死於斯,似乎代代皆是如此,時間、空間都是凝滯的,一代又一代都在重複相同的路。這是穩定,這是保守,或許,這也是生存下去的最好方式。活下去,只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一塊土地上,耕種、收穫,繁衍生息。外界充滿冒險、不安、是非,儘可能的遠離,只需在熟悉的地方重複熟悉的事即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是指了解熟悉事物後的親密感。在讀本書時,我也會經常有這種感覺,因爲本書講的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事,只是作者從具體的生活中抽離出來一種抽象的東西,有時也很尋根溯源,討論某種現象的根本原因。

在“文字下鄉”及“再論文字下鄉”中,作者說到爲何文字下鄉難,根源何在。人的所作所爲其實都是爲了自身的需求,既然某件事做起來難,恐怕是因爲這件事的對象不需要。而又爲何不需要呢?鄉土社會是穩定的社會,是熟人社會,不同於陌生人社會的現代社會。既然是熟人,我們可以“口耳相傳”,肢體動作以及語言便可以完整的表達我們所思所想,也不存在瞭解外界的需要。文字作爲象徵符號,爲人類表達想法服務,但是卻是間接的,使原本簡單的事情又複雜化了,所以是費力不討好的,也是不需要的。但是隨着鄉土社會的瓦解,城市化的進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生活在陌生人組成的社會,這個社會瞬息萬變、日新月異。讀書識字已是人們基本生活所需,人與人交流需要文字,譬如郵件、QQ、微信,人們學習新知識、新技能也需要文字。

所以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原本認爲難的事情自然也變得簡單了,這也是因爲人們產生了需要。

第9篇:《鄉土中國》讀後感

首先我想解釋一下什麼是“忘本”。據新華字典解釋是境遇變好後忘掉自己原來的情況和所以能得到幸福的根源。

而這就有些像有的城裏人。他們忘記了自己的祖先亦是鄉下人,他們忘記了今天的幸福是占人口80%的鄉下人貢獻的結果。不但忘本就算啦,更讓人傷心地是他們卻反過來取笑我們的鄉下人“笨”,“愚蠢”。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費先生給了我們很好的解釋:鄉下人不知道汽車來了應該怎麼躲避並不是智力問題,而是知識問題,鄉下人沒見過世面纔會茫然無措而已。

相對於城裏人來說,鄉下人就要重本的多啦。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鄉下人是萬分重視土地的。他們深深的植根於土地中!到哪兒都不會忘記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們世代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幾本上不流動,村子裏幾百年來老是那幾個姓,鄉村裏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變動。就因爲這樣,鄉土社會就是一個熟人的社會,熟悉到自覺地去遵守傳統的規範,不需要法律的存在,更不需要藉助契約來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這些都是基於人與人的熟悉。但在人口流動迅速的現代社會,我們還有那種熟悉嗎?答案是沒有!但同時我們的現代社會又缺少完善的法理去規範種種的行爲,這也就導致了很多人遊走在茫然的空間裏,也就難免有很多城裏人會忘記自己的本源,因爲他們很多都面臨信仰的危機。不像鄉下人相信土地就可以,相信土地會給他們帶來好運!

第10篇:《鄉土中國》讀後感

在我理解,差序格局就是以自我爲中心向外延伸的親疏不同的關係網絡。這個格局和西方的團體格局相同的就是格局與格局之間都有交融性。在差序格局裏,社會關係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聯繫的增加,社會範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這就有些像一片雨點落在湖水裏激起的圈圈波紋一樣,波紋不斷向外推延,同時又互相交錯,構成整片湖的聯繫。而在西方社會中的團體格局裏,人與人的關係主要依靠各種形式的團體構成。所以,我們今天大學裏會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社團組織大概就是受到這一思想的影響吧。

另外,據費先生所說,在差序格局的社會裏人們總會存在着私的念頭,一個人爲了自己可以犧牲家,爲了家可以犧牲黨,爲了黨可以犧牲國,爲了國可以犧牲天下。並且除了爲了個人那一塊,我們都可以說是爲了一個“公”去犧牲其他的利益。似乎都是“大公無私”的,但實際上我們總會披着“公”的外衣去實現最終的私慾。

其實,當我在看關於這一些內容時,我總會產生一個想法:那就是西方社會似乎也存在着一種另類的差序格局,只是他們的關係網更多的是依靠朋友來推延出去的,而不像我們的親屬關係,地緣關係等。或者可以說是這種靠關係的現象並不是只存在於中國社會,只是中國社會因爲傳統的影響更爲的突出罷了。至於文中說的中國人很自私,各人自掃門前雪或者是損公利私,其實這在哪兒都有這個壞毛病,只是說西方因爲有團體的傳統要好一點,還有就是西方的社會制度更趨於完善,能更好的指導人們的行爲。

第11篇:《鄉土中國》讀後感

鄉土中國下的身份認同,鄉土中國下個體身份的認同帶有濃厚的鄉土中國的特點。土地帶來的歸屬感與安全感促使一代又一代的人在某一片土地上出生、死去,世代定居的常態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複雜且糾纏不清,個體間界限如水面波紋般模糊。

舉目皆親朋,孩童在熟人的目光下成長,價值追求也在別人的審視中實現或推翻,但鄉土中國下自我身份及意義卻並非完全需要等待他人來定義。這就是與西方罪感文化以及日本恥感文化全然不同的中國“禮”文化的產生有關——人既不是揹負着原罪無法擺脫現狀,也不是在隱私與公共狀態下性格的矛盾轉換,“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治國修身的“禮”將內與外結合,也肯定主觀能動性對價值的創造和對自我的超越。

“禮”是公共規則,遵守“禮”纔有合式、得體的行爲,才能在客觀上得到“熟人”社會的認可;但“君子”守禮,不只是在外人面前,還在自己面前,以道德的、體面的姿態獲得尊嚴;另一方面,守“禮”即守秩序,服從社會秩序所直接帶來的便是地位的提升以及社會意識形態下理想的實現。因此,在“禮治”下的鄉土社會中,身份的認同受到由內而外多方面的影響。

第12篇:《鄉土中國》讀後感

《鄉土中國》作者費孝通,此書收集的是他在20世紀40年代後期,根據其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所講“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應當時《世紀評論》之約,而寫成分期連載的14篇文章,追究中國鄉村社會的特點。此書是關於社會結構本身及性質的分析,偏於通論性質,並以此作爲一個方向來發展中國的社會學。

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關鍵詞“鄉土”了,它是整個中國社會的線索——至少在那個年代。鄉下人是中國的基層,從基層看去,社會是鄉土性的;鄉土社會的本質是產生鄉土文盲的根本原因,只有這一鄉土性質發生變化,文字才能下鄉。作者在這一部分運用的分析方法看來是較普遍的,即從現象看本質。人們所處社會環境的差異導致了社會行爲的差異,體現在我們的差序格局:中國與西方社會生活中人和人的關係是不同的,我們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而西方人則是融在集體中獨立平等的個體。還有秩序的差異,有禮治、法治、人治之分,就中國的傳統而言(可能受儒家影響)禮治較明顯,而西方則爲法治秩序;另外在政治制度、權力結構等方面要上升一個層面再論,這也是我需要更進一步學習的內容。

讀完《鄉土中國》,再看鄉村與城市、中國與西方,這兩對差異亦或矛盾似乎是理所應當的。人和人的相互關係、社會和人的特點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剪影。

作爲一本社會學入門型的書,《鄉土中國》以典例論證解說,易於讀者接受。我讀過之後的確感受頗深,相信大家讀了也會有所體會。

第13篇:《鄉土中國》讀後感

於我而言,費孝通的《鄉土中國》並不陌生——在高中歷史主觀題的題幹中,這本書的內容常常會被引用到。另外,老家在鄉下,翻閱過程中,恍惚間能從字裏行間裏看到那個蘇北小鄉村的影子。

可以說,鄉土社會是傳統社會。傳統源於經驗的累積,累積的是一套留給下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一套經歷了自然選擇、淘汰了有悖於“叢林法則”條條框框的生活方式。因此,上一代人累積起來的經驗儘可能用來做新人的生活指南,愈是前代生活中證明爲有效的,便愈值得保守。於是在一定意義上,在每個人尚未出生之前,就已經有人替他們準備好方式方法以應付人道路上有可能發生的問題。

另外,鄉土社會中的“人情味”似乎同新時代我們追求建構的法治社會的“冷血無情”相矛盾。這種矛盾讓我想到輩際間的矛盾:長輩們覺得我們怎麼可以不按照“正常”的路線走,而我們卻覺得他們都過了時,或激進一點,認爲教育好長輩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但我們得承認,無論這個時代怎樣發展,在可以預見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都不能完全擺脫鄉土社會的影響,國人都將永遠帶着鄉土性。

現在想想,若要了解人情世故,單單讀懂心理學是遠遠不夠的。歷史文化、社會結構等方方面面都應被納入考慮的範疇,從這幾個維度考量,《鄉土中國》無疑是很好的選擇。

第14篇:《鄉土中國》讀後感

很早就聽說了這本書的大名,之後有一天在圖書館看見了這本書,現在再次把它從圖書館撈出來認真拜讀一遍。爲什麼要說是拜讀呢,因爲這本書真的算得上中國社會學的開山之作了。全世界社會學的發端是十九世紀歐洲三大哲學家馬克思、馬克斯韋伯和杜爾凱姆。然而他們的社會學體系是構築在資本主義之上的,與中國的國情有很大出入。因此,能不能發展中國自己的社會學就成了一個關鍵問題。

本書的作者費孝通生於1910年,曾赴倫敦大學攻讀哲學系,回國後加入了西南聯大以知識救國的教育工作中。當時中國的社會學雜亂無章,人們大多隻對社會指指點點,想用政治把社會套死,而不注重分析中國社會的基本情況。真正能做到實地考察調研的人,大概也只有毛澤東和費孝通了,他們一個是政治家,另一個是學者。現在來說本書的內容,它本身是西南聯大人文教授費孝通授課的講稿,其中分析了很多中國農民階層的生活方式和特徵。很多狀態至今仍未改變,那就是中國的“土”長久不變、人們習以爲常的社會風氣。

中國人紮根在農村,圍繞家族這一基石,以約定俗成的道德規範相互往來。到了現代社會,城裏人看不起農村人,在我看來是有道理的,本書中也提到了農村生活雖然素樸互信,但也效率低下、標準寬鬆。當然了,城市人口也是逐漸從鄉村人口過渡來的,依然保留他們身上的一些弱點。到了這本書付梓的七十多年後,中國已經基本實現現代化,並隨着經濟和信息的全球化沾染上高速發展帶來的社會弊端。因此,在新舊結合之時,就會出現“抖音”這樣的產物,加之網絡上信息的質量地下,至今沒人能夠徹底參透。當下中國的社會學,依然難有起色,只盼望有識之士能多多學習西方理論方法,運用到中國的具體情況當中。

第15篇:《鄉土中國》讀後感

讀畢《鄉土中國》,我強烈地想要把它推薦給每一個華夏人。雖然是一本社會學著作,但是非常容易理解,絲毫沒有閱讀障礙。對於那些曾經身處鄉村的人更是如此。

在此書中,費孝通提出了禮俗社會、差序格局、禮治等一些鄉土社會的特徵,用平實的語言作了詳細的描述和解釋,並且多處拿鄉土社會和西方社會進行了對比。作爲一個地道的鄉土社會中出來的人,我本人非常認同作者的觀點。在書的開篇,費孝通就說,“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性質的”。即使在成書之後六七十年的現在,雖然其鄉土性受到很大的衝擊和瓦解,逐步發生着異變,但這句話仍舊是適用的。因爲作爲“鄉土人士”,表面的鄉土性或者土裏土氣可能是很容易去掉的,而且有些隨着社會發展也已經瓦解分化,但是還有一些鄉土性是深深地烙印在骨子裏的,左右着我們。

這樣的鄉土性曾長期是我們社會穩定的基礎,但無奈的是,隨着時代發展,到現代社會,這已經成爲了一種嚴重的阻礙。我出身農村,對於鄉土社會的特色可以說是從小耳濡目染,現在每次的回鄉與別離,都會摻雜太多的心緒。我愛那種鄉土性,感到親切,同時又痛惡這種鄉土性,成爲現代化的阻礙,一種漸顯格格不入的風景。

我覺得讀這樣一本書,至少可以更好地瞭解我們的過去是怎樣的,瞭解中國的鄉土文化,知道我們離現代還有多遠的距離。

第16篇:《鄉土中國》讀後感

這是一本深入中國農村的一本著作,這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內容只就農村而言。雖然如此,但中國尙千年來的壓迫封建思想並非短短几十年就能從我們的血液中消失的。即使在今日的城市,也依舊侑着鄉土的特性。因而從農村着手描述,更能反應出原汁原味的中國。

本書從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庭、男女侑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政治、地緣與血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需要等方面展開敘述。我們中國鄉土社會表現的熟人社會特徵,在差序格局下的親疏關係,在儒家社教的文化傳導下,活生生的向世人展示出中國社會的整茖面貌。在《鄉土中國》一書中,費老從普通鄉下人的土氣入筆,一反常人對土氣這茖詞的藐視,稱讚“土”字用的精當,因爲中國傳統社會的小農經濟依靠的正是土地。也正是因爲侑了土的滋養,才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才侑了聚村而居、與世無爭的傳統生活,才侑了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根源。這種鄉土獨侑的氣息蘊含着一股濃厚的人文氣息,也是鄉村獨侑的氣息。鄉土社會的本質不是別的,而正是這種“土氣”。此等的精闢見地,如果沒侑一種流淌在靈魂深處的傳統文化意識和鄉土中國情緒,恐怕是難抒發出來的。

《鄉土中國》所透露的正是這種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或者說是對傳統文化的社會學層面的解析。從《鄉土中國》《再論文字下鄉》,都是在談論民族歷史、文化對茖人根深蒂固的影響。差序格局更爲深遠的影響仍然是對中國人行爲方式、道德觀念的傳統導向,“公私不分”,“私人道德”盛行,在現代化的今天也不能完全理解。而這對於市場經濟的發展,現代化的轉型,無疑是起着消極的作用。

第17篇:《鄉土中國》讀後感

《鄉土中國》由費孝通根據其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的“鄉村社會學”課堂內容組織的。這本書和我們習慣的社會調查報告很不一樣,它不是對特定社會的描述,而是從特定社會中提取的一些概念。雖然這是一個概念和概述,但從他的討論中,費先生從農村生活的具體細節出發,在具體的事物中得到驗證,而不是簡單的概括。

有人說得很好,這本書雖然是社會學的入門讀物,但有深厚的理論素養作支撐;語言通俗易懂,加上當地的風土人情,沒有難以理解的理論術語,但讀過之後卻有了然於胸的豁然開朗感。恐怕很難找到像《鄉土中國》這樣詳細、深刻、通俗易懂地描寫和分析中國底層農村社會的書。《鄉土中國》一書雖然寫於幾十年前(1947年出版),但它所描述的現象至今仍在中國社會引起大家的共鳴。

費孝通在這本書中以不同的層次描述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鄉村社會,相信所有的中國人在讀完這本書後都會有一種默契,然後微笑。雖然費老一再強調,這本書只適合描寫處於社會底層的鄉村社會,但是,城市人不是由農村人發展起來的嗎?如果他們的上一代不是農民,那麼上上一代也一定與鄉村有着關係。在今天的城市生活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到隱藏在城市人身上的鄉土氣息,如“熟人社會”、“長幼有序”等等,中國仍然是一個有着濃重鄉土氣息的國家。

城市的強盛與繁榮,離不開農民的貢獻,甚至是他們的犧牲,雖然這些犧牲可能並不是自願的。在這樣一個關注“三農”問題的時代,讀《鄉村中國》這本書確實能帶給我們深刻的思考。

第18篇:《鄉土中國》讀後感

這本書最開始就寫了這樣的一句話:“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此刻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貌。”鄉土中國,並不是說中國的鄉村,也不是說中國鄉村的鄉土性。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種鄉土性是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受到得土地的影響。但隨着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發展,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到了衝擊。中國出現了很發達的城市,這些城市具有了現代社會理性、變化速率大、關聯不穩定的特點,但是仍然中國社會的文化是鄉土性的。

很早以前我就思考過,爲什麼在中國人的觀念中,逆來順受是很自然的。中國人是不太懂反抗的。當自己與別人產生並非無理的矛盾的時候,中國的平凡百姓首先想的是約束自己,以和爲貴,所謂“克己”。好比一位母親,看到自己兒子和別人兒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己兒子錯了,肯定都是劈頭蓋臉把自己兒子罵一頓。直到看到一篇文章說,正因中國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飯的,在人們對自然還一無所知的時候,只能崇拜它,順應它。天,直接關聯到人們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活過這一歲。深以爲然。而這本書給了我一個比較完整的答案。中國人的逆來順受來源於祖祖輩輩的順應。這還只是鄉土性的一部分。

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習性,很多的根據都能夠從土地裏找到。好比說中國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在鄉土社會中,人際交往是不講究效率的,講究的是感情。於是人們的談話很多都是沒有目的的,或者很久很久都無法進入正題,就連工作時也是這樣,它不會像外國人開門見山直來直往。仔細觀察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這種鄉土性隨處可見。

再想想咱們的文化,不管是追求穩定、保守、安於現狀,還是天人合一、儒道的價值體系,所有的所有都深深的烙下了土地的印記。而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着泥土的氣息,有着文化的投影。國人“內聖”人格取向,或者一向到近代中國依然是一個家族居住在一齊,四世同堂比比皆是,等等。中國人是有根的,他們的根紮在土裏。人就好比是這樹上的葉子,一代一代的調零了又新生,但是根沒有變,根還是深深的在泥土裏。

第19篇:《鄉土中國》讀後感

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一書中說: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自然就離不開土地,而農業就離不開農民本身,農民就是作爲社會的基層。而在一般情況下,農民通常都被看做是土頭土腦的鄉下人,而中國的基層就是由這部分人構成的。我國的封建社會是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爲經濟基礎的。農耕文明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這就奠定了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文化基礎。

對於城市裏的人,他們總認爲鄉下人是土頭土腦的,“鄉下人”是一種蘊含藐視的意義。但鄉下人土氣,並只是城裏人對於他們的看低。“土”字形象生動的描繪了鄉下人生活的基礎。他們的生活離不開土地,書中提到作者的老師記史祿國先生曾經告訴過他,遠在西伯利亞,中國人住下了,不管天氣如何,還是要下些種子,試試看能不能種地。也就是說,中華民族的文化和發展使和土地分不開的。這就是作者說鄉土中國的原因之一。

鄉下人通常都會被城裏人評價爲愚,但人是否是真的愚,與他們的出身於鄉下無關。就好比作爲鄉下人,他們對於農產品的生產過程可以說是相當瞭解的,而作爲城裏人,他們對於農產品是一知半解的,那麼從這方面來講,城裏人又是否是愚蠢呢。而鄉下人到城裏的時候,對於城裏的一切都感到陌生,有如紅樓夢中的劉奶奶進大觀園,被衆人觀看或嗤笑爲,那從這裏看,鄉下人又是否爲愚呢。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認爲別人愚,是因爲別人在某些方面缺少知識。

而文字是人與人之間間接接觸的工具,也就是說在鄉土社會這一熟人社會中,“文字”處於一種非必要狀態。這與文字的不完善表達作用有關。人們喜於用語言來交流和表達,而文字下鄉必定會受到一定的阻礙。文字作爲一種知識和經驗的傳播媒介,要再鄉土社會中得到廣泛使用,就必定要使文字滲透到鄉土社會中,也就是作者所說的只有中國社會的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

第20篇:《鄉土中國》讀後感

在讀《鄉土中國》的時候,有個詞在腦海中一直揮之不去,那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算是一個舶來詞,特指父母的家庭,與之相對應則是新生家庭,也就是夫妻自己組建的家庭,新生家庭並不包括夫妻雙方父母,而這則與中國傳統觀念是相悖的。

費老在《鄉土中國》的《家族》一文中指出:“在中國鄉土社會中,家並沒有嚴格的團體界限,這社羣裏的分子可以依需要,沿親屬差序向外擴大。”也就是說,中國的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的區分是模糊的,在一定程度上新生家庭仍然依附於原生家庭,無法完成與原生家庭的割裂。“我們的家既是個綿續性的事業社羣,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是縱的,不是橫的。夫婦成了配軸。”費老如是說。

不可否認,原生家庭與新生家庭融合成爲一個“大家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實現生活、養育等事務上的配合協作,加強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溝通,但也不可避免出現種種摩擦,最重要的是在原生家庭的持續影響下新生家庭無法真正實現經濟、人格、思想上的獨立。在我國曆代文學作品中,總是喜歡描繪主人公在失去雙親後馬上懂事、肩負責任的故事,但現實情況是大部分人終其一生也無法徹底“斷乳”。

“在西洋家庭團體中夫婦是主軸,夫婦共同經營生育事務,子女在這團體中是配角,他們長成了就離開這團體。”費老並沒有明確說中西兩種家庭關係何爲優劣,但可以看出他希望被固化的中國傳統家庭能夠做出些許改變。

第21篇:《鄉土中國》讀後感

大家小書,獲益匪淺。同時,這本書對我來說也難以“有感”,更多的是獲取知識,通過費孝通先生的引導進入中國社會現象的內心,找尋到一些難以理解的現象,背後是怎樣一種文化傳統。

用差序格局的概念來解釋“公”與“私”的界限問題,解決了一些曾有的困惑。度娘解釋的詞條其實並不明晰,只有讀過完整的論述才能真正瞭解它在說什麼。這種富有彈性的伸縮關係網絡,可以跟隨境況來判斷公私,奪定取捨,看來有趣,實際也是如此。費老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如果說西方是“個人主義”,文化傳統裏有平等與憲法的觀念,那麼我們則是“自我主義”,一切價值都是以“己”作爲中心的主義,想來有時對待自己與他人的雙重標準大致就是這樣的一種自我主義作祟。

與父母長輩的觀念之爭也能找到一些合理的說法。過去的家族承擔着政治、經濟、宗教等多重複雜的功能,不僅生育一則,大家族是榮辱與共興衰並在的。因此在教化之中,孝就是“無違”,在長老的經驗下循規蹈矩延綿香火。文化與政治的區別在這裏是這樣:“凡是被社會不成問題地加以接受的規範,是文化性的;當一個社會還沒有共同接受一套規範,各種意見紛呈,求取臨時解決辦法的活動是政治。文化的基礎必須是同意的,但文化對於社會的新分子是強制的,是一種教化過程。”因此在如今社會劇烈變遷的時代之中很多東西留存着,很多坍塌了,也有很多在過去與現在之間分裂地掙扎着。所以也不能太貪心,借用一句網絡流行語做個自我批評,不能一邊嚮往着西方的自由,一邊眷戀着傳統的關懷。

第22篇:《鄉土中國》讀後感

時常看到歷史的書籍裏會講到很多家族的長者坐在一齊召開長老會議,並選出德高望重的人代理村裏的事物。

在鄉村裏,無論是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等等衆多的事物都會和家族發生關聯,都會以家族爲單位進行着。如果事情小,夫妻二人就能夠解決,但若事情大了,全族的人都會幹澀進來。在家族裏,最有威望的就是族長,他代表家族的形象與利益。而當家族與家族之間發生利益關聯時就需要長老的協調,長老一般不止一個,他們總是由各個家族的長者組成。長老處理各種糾紛既不是依靠權利,也不是憑藉大家的協商同意而產生的效力。他們主要依靠仁禮道德來管教人們!他們依靠傳統的約束!因此他們總是很重視教化的實施。但這就不得不產生一個問題,傳統的東西也有過時的時候。這時就應怎樣辦呢?反對吧。長老領導下的禮制社會是不允許反對的!於是,在現實的社會中,新生的年輕人既然沒有潛質去反對傳統的東西,但他們能夠選取是用心地執行還是消極的對抗。這也就產生了書中所說的“名實的分離”。

這所有的一切是在西方社會所不能看到的。西方擁有議會的傳統,他們更多的是同意的權利,只要同意構成的機構不能滿足大多數同意者的意願,機構就有被反對推翻的可能。他們的行事原則主要依靠法律的約束,他們要求執法者依法而治。

第23篇:《鄉土中國》讀後感

在我明白,差序格局就是以自我爲中心向外延伸的親疏不一樣的關聯網絡。這個格局和西方的團體格局相同的就是格局與格局之間都有交融性。在差序格局裏,社會關聯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聯繫的增加,社會範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這就有些像一片雨點落在湖水裏激起的圈圈波紋一樣,波紋不斷向外推延,同時又互相交錯,構成整片湖的聯繫。而在西方社會中的團體格局裏,人與人的關聯主要依靠各種形式的團體構成。因此,我們這天大學裏會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社團組織大概就是受到這一思想的影響吧。

另外,據費先生所說,在差序格局的社會裏人們總會存在着私的念頭,一個人爲了自己能夠犧牲家,爲了家能夠犧牲黨,爲了黨能夠犧牲國,爲了國能夠犧牲天下。並且除了爲了個人那一塊,我們都能夠說是爲了一個“公”去犧牲其他的利益。似乎都是“大公無私”的,但實際上我們總會披着“公”的外衣去實現最終的私慾。

其實,當我在看關於這一些資料時,我總會產生一個想法:那就是西方社會似乎也存在着一種另類的差序格局,只是他們的關聯網更多的是依靠朋友來推延出去的,而不像我們的親屬關聯,地緣關聯等。或者能夠說是這種靠關聯的現象並不是只存在於中國社會,只是中國社會正因傳統的影響更爲的突出罷了。至於文中說的中國人很自私,各人自掃門前雪或者是損公利私,其實這在哪兒都有這個壞毛病,只是說西方正因有團體的傳統要好一點,還有就是西方的社會制度更趨於完善,能更好的指導人們的行爲。

第24篇:《鄉土中國》讀後感

我懷着對社會學極大的熱情讀了這本費老的《鄉土中國》,讀罷,感觸頗深。正如費老所說,這本書是一種嘗試,嘗試回答了“作爲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那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本書從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敘述,生動全面地展現了鄉土中國的面貌。每一章都有很多感觸,那裏將分開闡關於“土”的思考“我們說鄉下人土氣,雖則似乎帶着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卻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好處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正因在鄉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誠然,當今社會,城裏人習慣用土裏土氣、土頭土腦來藐視鄉下人,然而只有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土是他們的命根子,是一種高貴的象徵,一種質樸的感覺,一種返璞歸真的踏實和厚重。我們的民族與泥土是分不開的,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土在我們的文化中佔有特殊的位置,從這個好處上說,我們又何嘗不該尊重鄉土,尊重農民,尊重自己的文化呢?

關於鄉土習慣與現代社會“我們大家都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的着多說嗎?”這類話是我們構成的鄉土習慣,但他已成爲現代社會的阻礙。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個人不知道個人的底細,因此得講個明白。鄉土社會從熟悉得到信任,而現代社會口說無憑,還要籤個字,畫押,構成法律。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爲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我想這點體現得很明顯,當我們走出那片鄉土來到北京這個大城市的時候,我們會有諸多的不適應,我們會爽快的答應別人,我們不明白爲什麼說好了這樣卻沒有照辦,不明白爲什麼不怎樣熟悉還要滿臉堆笑,因而我們會受騙、會受傷、會被別人說成傻,但是,真的是傻嗎,只但是我們的鄉土習慣已經不適應這個現代社會罷了。

時刻的流逝總是在不停記錄歷史的進程,越過世紀的門檻,回首總結上個百年的中國社會學發展,總會有許多名字讓人銘刻在心。費孝通先生作爲一代學人的典範,在幾十年的學術生涯中孜孜以求,爲建立中國化的社會學傾其一生心力,可謂著作等身,學問深厚;而其代表作《鄉土中國》更是影響深遠,堪稱經典之作,至今仍嘉惠後輩學人,引領探究中國傳統社會的特質,發掘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

這纔是我讀《鄉土中國》的第一遍,我還會讀第二遍、第三遍,期望每一次都會有收穫!

第25篇:《鄉土中國》讀後感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根據他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所講“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整理的。這本書跟我們平時接觸的社會調查報告有很大的不同。它不是一個具體社會的描寫,而是從具體社會裏提煉出的一些概念。雖然說是概念,是概述,但從他的論述看,費先生卻是從具體的農村生活細節出發,是在具體事物裏覈實的,而不是簡單的泛泛而談。

有人評論的好:“這本書雖然是社會學入門級讀物,卻有着深厚的理論素養作爲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忘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後卻有萬條萬縷瞭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感。”恐怕已經很難有哪本書能夠像《鄉土中國》一樣,將中國底層的鄉土社會進行如此細緻而又深刻卻又通俗易懂的描繪與分析了。雖然此書寫於幾十年前(1947年出版),但在現在的中國社會,《鄉土中國》中所描繪的現象依然能在我們心中找到共鳴。

費孝通在這本書中對我過底層的鄉土社會進行了不同層面的描述,相信所有中國人在讀完此書之後都會有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感,而後微微一笑。費老雖然一再強調,這本書只是適用於對於底層的鄉土社會的描述,可是,城市人不都是由農村人發展過來的嗎?如果他們的上一代不是農民,那麼他們的上上一代也一定與農村與土地有過千絲萬縷的關聯,在如今的城市生活中,我們依然能看到在城市人西裝革履之下隱藏的鄉土氣息,如“熟人社會”,“長幼有序”等,中國,依然是一個有着濃重“鄉土”痕跡的中國。

城市的強大與繁榮離不開農民所爲之做出的貢獻甚至可以說是犧牲,儘管這樣的犧牲並不是處於自願。在這麼一個注重三農問題的時代,閱讀《鄉土中國》一書,的確能給我們帶來很深是思考。接下來是我對此書的一些思考與分析。

第26篇:《鄉土中國》讀後感

在衆多老師的慫恿下,懷揣着各種熟悉感細緻地讀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首先,孩提時代的鄉土印象再次浮現:五線譜般的電線杆上鳥兒嘰嘰喳喳,清澈見底的小溪流裏魚兒歡蹦亂跳,綠油油的田野上牧童的短笛在輕聲歌唱,一垛垛的稻草堆背後孩童們你藏我躲……可是,回首今朝的鄉土概貌已不同往昔,禁不住泛起內心那股暖暖的鄉土漣漪。

很是驚詫,費老在“鄉土本色”一行文中提到,他初次出國時,他的祖母偷偷地把一包用紅紙裹着的東西,塞在他的箱子底下。看到這,心裏暗暗驚喜那包用紅紙裹着的東西是什麼,並不是神祕的貴重物品,你是否也知曉了。後來,他祖母避人和他說了,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時,可以把紅紙包裹的東西煮一點湯吃,這是一包竈上的泥土。驚詫完後,也訴說一段我曾不敢啓齒但與之相似的經歷,第一次離家求學時,我母親,不算很老的農村婦女,也是把一包用紅紙包裹着的東西放在了我箱子的最深處,好奇地問:“是什麼?”母親語重心長的說:“給你保平安的,希望你出門在外一切平平安安……”一直壓在箱底,直到後來算是翻箱倒櫃找東西時,又顯眼的在我眼前晃來晃去,好奇心驅使我打開了它,一抔竈土和幾顆茶粒。

這就是暖暖的鄉土,不僅有母愛的寄託,還有那淳樸的鄉土情緣牽繫着。

我,也算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對鄉村有着一種特別的感情,很深厚、很誠摯的埋藏在心底。一踏進大學,身上那股“土裏土氣”的質樸儼然與外界格格不入,但日子久了,又生怕與鄉村有關的“味道”將隨着喧鬧的外界漸行漸遠,所以,有時就特別想回到過去看看,小時候的村莊、暑期支教的鄉村、大一學習生活的南平校區。摸摸那片烙上童年腳印的黃土地,嗅嗅那鄉土的味道,那是被自然孕育着千百年的村莊;在支教的期間,重溫童年幼稚的遊戲,陽光下童真無邪的笑臉灑滿大地,充分展現孩子快樂的本性;懷念靜謐的南平校區,修身養性,與世無爭,悠閒的學習、生活便是一種享受。一種厚重感油然而生,這不正是某年某月後所向往、所追求的嗎?

將來的某一天,找到了心靈的棲息地,能夠在自己的小天地,擁有半畝良田,披星戴月,荷鋤而歸。遠離城市的喧囂與人際的勾心鬥角,融入大自然,真真切切的享受鄉村的寧靜與安詳,做一個真正的自己。

生長在暖暖的鄉土上,生根發芽,並茁壯成長。

也許,只有靠種地謀生的人才能明白泥土的可貴,才能體會到中國社會的基層具有濃厚的鄉土性。雖然,城裏人藐視鄉下人土裏土氣,但是,在鄉下,“土”是我們的命根,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隨着季節的更替,鋤地播種,精耕細作,儘管寸草不生,仍然期盼能從土裏長出希望,收穫果實。

或許,哪裏來的最終本該回到哪裏去,一如祖祖輩輩世世代代立足於用汗水澆灌的那一片“生於斯,長於斯”的古老、沉默而蒼黃的土地,以此來報答那暖暖的鄉土養育我們世代族人的大恩大德。

第27篇:《鄉土中國》讀後感

《鄉土中國》研究的是根植於中國農村的鄉下人。中國有幾千年的農耕歷史,“鄉土中國”在某種意義上是中國傳統的符號,在這個思想激盪的時代裏,成了暢銷書。

保持者認爲:靠務農爲生的鄉下人世世代代附着在土地上,以定居爲常態,即便因爲種種原因離開土地的農民,也像“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又在新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定居下來農民附着在土地上,很少流動,鄉土社會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在缺少流動和變化的鄉土社會裏,每個人都在一個“熟悉”的環境裏生活。在相對穩定、熟悉的生活環境下,形成了許多鄉土中國的獨特現象:“規矩”即可約束行爲,法律則大可不必;“常識”即可應付變化,“規律”就可有可無了。

費孝通先生說,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很同意,因爲我們的民族確實是和泥土分不開的。在中國,從女媧用泥土造人的傳統神話故事開始,到歷代的引起社會轟動和反思的農民起義,都與泥、與土,分不開。“土”,是中國人的根,是中國人身上的烙印,是中國人骨子裏流淌着的東西。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我們小時候就能朗朗背誦的詩,其實就能說明曾經中國社會以農民爲榮,尊敬、崇拜他們。

中國人有“私”的毛病,費孝通先生從社會結構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中國人的社會結構“是好象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波紋的中心是自己,推及的遠近視財富和勢力而定。波紋的中心既不相同,推及出去的圈子也就各不相同,一切皆以跟自己的親疏遠近爲出發,因此中國人缺乏團體意識、缺乏對權力和義務的共識和遵從。在“推己及人”的波紋式社會結構中,也形成了維繫人際關係的道德要素:“親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朋友,相配的是忠信”,“在我們傳統道德系統中……很不容易找到個人對於團體的道德要素”。

鄉土中國的“家”通常是父親一系的“大家”,費孝通稱之爲“小家族”。鄉土中國的家不但承擔了生育的基本功能,而且可以承擔政治、經濟、宗教等社會功能。在我們的鄉土社會中,家裏要有家法,夫婦間要相敬如賓,妻子要三從四德。在鄉下,通常都是男的和男的在一起,女的和女的在一起,孩子們又在一起,這是性別和年齡造成的距離。中國人在感情上的矜持和保留,也是在這種社會格局中養成的。

費孝通先生認爲,鄉土中國不是一個法治社會,“但是‘無法’並不影響這社會的秩序,因爲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鄉土中國的“禮”靠社會傳統來維繫和傳承。 禮制不同於法律,亦有別於道德。在中國傳統社會裏,禮是從教化中養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是主動的,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相比之下,法律是強行限制人的行爲的,而道德是整個社會所支持、默認的。做了不道德的事,即使有些還沒有嚴重到會受法律的制裁,卻必定會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即我們俗話說的良心的譴責。

費孝通先生認爲,薄弱的基礎決定了農業社會不能建立起強大的權力帝國,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也構建不出西方式的民主社會,鄉村中國“在人民實際生活上看,是鬆弛和微弱的,是掛名的,是無爲的”。在鄉村中國,亦有一種發生在長幼之間的很強的“教化權力”,該種權力保證文化傳統的延續。

費孝通先生認爲,在鄉土社會,血緣關係決定了社會地位。在穩定的社會之中,血緣又推而廣之爲地緣。因血緣和地緣而形成了一個個關係緊密的社會羣體。在羣體內部,人們靠人情往來,這樣就限制了商業的發展。

最後,作者認爲,鄉土社會的穩定是相對的,只不過鄉土社會的變化極爲緩慢。緩慢的變化緩衝了變化可能帶來的衝突,因此鄉土中國自春秋戰國之後,少見思想激盪。緩慢的變化在名實分離的教化過程中得以實現——面對教化保持面子上的遵從,具體執行之中則遵循事實上的變化。這一過程中,恐怕也形成了國人心口不一、陽奉陰違的一些陋習。

費孝通先生已經仙逝,作爲一個既沒有鄉村生活經歷,也沒有文科教育背景的人,對大師的理論做了一些揣測,請費先生原諒這種無知無畏。

很偶然的機會,在網上看到有人對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這麼評論:“這本書雖然是社會學入門級讀物,卻有着深厚的理論素養作爲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忘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後確有萬條萬縷瞭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感。”是這段頗高的評價使我萌生了對《鄉土中國》的興趣,果然,讀畢,感觸良多。

《鄉土中國》對中國基層的鄉土社會進行了細緻而深刻的描述和分析,它包括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庭、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名師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敘述,生動地描繪出鄉土中國的基本概況。

這裏的“鄉土味”並不是都市人眼中給鄉下人冠上“沒認識多少字、聽到汽車喇叭鳴不知道往左還是往右的”的愚昧,而且經過實踐證明,鄉下人的學習能力並不比都市人差,只是對於知識和城市生活規律的需要沒有都市人強烈。我們都知道,傳統的中國社會是建立在能夠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基礎上的,傳統中國社會的封閉性和保守性制約了中國人民尤其是基層人民思維方式、思想文化的發展。再加上鄉土社會是一個社會變遷速度十分緩慢的社會,人民已經習慣了鄉土社會裏安穩的生活,以致於不能適應其他快速變遷型的社會,這個纔是“鄉土社會”之所以“鄉土”的原因。

費老認爲“如果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語言和文字都是表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但是這並不是唯一的工具,在鄉土社會裏,人們有屬於自己的語言和交流方式,有時候大可以不必使用文字,表情、動作、聲音都是人們獨特的交流方式。除非鄉土社會的本質改變,要不然,文字下鄉進程將會相當緩慢。

在社會結構上,《鄉土中國》深入淺出地把社會分爲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和中國傳統社會的“差序格局”。團體格局指的是個人間的聯繫靠着一個共同的架子,先有這個架子,而互相發生關聯;而差序格局則是一個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費老還作了一個有趣的比喻,以己爲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都在水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遠,越推越薄,而所謂倫,也就是從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發生社會關係的那一羣人裏多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當代中國社會又何嘗不是鄉土中國中的“差序格局”,在辦事的時候,人們總是先找關係。正是這種社會關係的性質導致了許多“走後門”的現象,在官場上也導致了很多的貪污腐敗的現象。這一個比喻淺顯而又深刻,在看待人的私心問題上,讓我感觸至深。

當代社會所強調的德治依舊是源於鄉土社會的“禮治秩序”,“維繫着私人的道德”需要靠個人的內在剋制來遵守,於是很多應該遵守的規則便成了“禮”,“禮是公認合適的行爲規範。”當代社會應該是一個法治社會,但是“禮治”依然存在。在農村,遇到矛盾的時候都是請一些長者或權威人士來評評理,實在調解不了才選擇訴諸於法律手段。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無訟”的社會。

在一成不變的鄉土社會裏,保守封閉的特徵形成了“無爲政治”和“長老統治”的現象。即使是在當代的民主社會,人們依舊不重視自己的權力,敷衍地對待選舉活動,對政治大事也不聞不問。只有當自身利益受到威脅時,纔會尋求政治或者法律上的庇護。在鄉土社會中,長老的生活經驗是最爲豐富,因此長老具有權威性,年輕一代對長老只可惟命是從。

雖然鄉土社會的社會變遷速度慢,但是鄉土社會畢竟不是一成不變的,當舊的社會制度不符合實際情況、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時候, “名實分離”的情況就會出現。“名”是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是不可以輕易改變的,所以人們只好依舊採用這個“名”而在實際的操作上採用自己的那一套“實”。這可能也折射出傳統中國人們保守封閉的特點。

寫到這裏,不禁感嘆費孝通先生孜孜不倦,敢於探索的精神,雖然《鄉土中國》的創造時間離現今已經65年,但是這本書裏所研究出來的理論依然是經久不衰,對於傳統中國的基層社會本質看的如此透徹。我還要把這本著作精讀幾次,加深自己對鄉土社會的理解。

第28篇:《鄉土中國》讀後感

費孝通先生說,“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從古至今,農民人口在社會總人口中比重是很高的,農民對社會的進步發展也作出了極大貢獻。作爲一名從農村走出來的學生,我感到無比驕傲。以前對自己生活的村子沒有太多感想,在讀完《鄉土中國》後再去回想,鄉土社會果然都是大同小異的。

在農村生活,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廣袤的土地養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小的時候跟隨父母到田裏去播種或者收割,印象最深的是刮開蓋好的薄膜種玉米籽,再就是在秋收時節抱麥子。在北方,割麥是農活裏最苦最累的活,農民割麥的姿勢用“面朝黃土背朝天”來形容最恰當不過,母親心疼我,沒有讓我割過麥穗,於是我開始找尋新的“營生”——挖苦菜。現在想來,土地真的好神奇,你播種它會生長,你不播種它也生長。苦菜就是那種自然生長的植物,挖它並不費事,田地裏到處可見,不一會兒就能挖一小筐,帶回家後用水淘了就能吃。“非典”那年,母親不信任小賣部的菜種,我就天天出去挖,那段時間家裏足足吃了一個月的苦菜。在鄉下,生活好像不用怎麼花錢,吃的自己都可以種,家家戶戶都有一口井,梨樹、沙棗樹什麼的也都有,柴火有葵花杆子和玉米棒棒,逢年過節的時候買些糖果、穿件新衣裳就是了。可見,土地孕育了多少生命,人們聚村而居確有一定道理。

費孝通先生分析說,中國農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說來有下列幾點:一、小農經營每家耕地的面積小,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與耕地不會距離得過遠;二、因水利灌溉的需要,他們聚在一起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三、爲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衛。四、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使人口數量在一個地方一代一代地增長,成爲相當大的村落。我生長的村子是由第二點和第三點決定的,因爲我們那裏沒有農場,也不是以姓氏命名的村落,人們聚居一起除了是種習慣外就是合作的需要,村子裏稱爲“變工”。尤其是在打麥場、絞玉米和刨籽瓜時節,由於每家的勞力有限,人們會就近叫着鄉鄰一起做工,效率也高,今天一起去張三家打麥子,後天再去李四家刨籽瓜,也就是“變工”。這裏沒有任何商業行爲,人們似乎約定俗成了某種共同遵循的規則,認爲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因爲這是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社會學裏分出兩種不同性質的社會:一種並沒有具體目的,只是因爲在一起生長而發生的社會;一種是爲了要完成一件任務而結合的社會。前者是禮俗社會,後者是法理社會。鄉村屬於前者,費孝通先生在書中說道,鄉土社會是靠親密和長期的共同生活來配合各個人的相互行爲,社會的聯繫是長成的,是熟習的,到某種程度使人感覺到是自動的。只有生於斯、死於斯的人羣裏才能培養出這種親密的羣體,其中各個人有着高度的瞭解。我無比慶幸自己的童年能在鄉村度過,和我同齡的一代都是村子裏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看着長大的,整個村子裏的人都知道我,我也認識整個村子裏的人,而父母這一輩的人基本上都是稱兄道弟,平時見面都會很親切地打招呼。鄉村裏的人都是彼此熟悉的,熟悉是長時間、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所發生的親密感覺。現代都市最缺少的也就是這種感覺,門對門的鄰居尚且不認識,更何況樓裏和小區的人,於是,在鄉土的本色裏開始產生出陌生的社會。

學者將東西方人民的性格作比較,說在西方社會爭的是權利,而在我們的社會卻是講交情。對於這個問題,也要從鄉土社會入手,它是孕育所謂現代人的搖籃,現代人最根深蒂固的共性是從鄉土裏帶來的,也是影響中國千年的儒家文化造成的。中西方的主要區別就是差序格局的不同,也即羣己、人我的界限劃法問題。西方人看重的是團體,而且公私分明,中國人則不然。就拿“家”來說,是最能伸縮自如的了。“家裏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個人,“家門”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羅任何表示親熱的人。自家人的範圍是因時因地可伸縮的,大到數不清,甚至天下可成一家。每個人都有一個關係網,好像把石頭丟在水面上發生的一圈圈波紋,裏層是和自己最親近的人,然後就是各種交情程度不同的人們了。

中國的本色是鄉土,而現在的主流是爭相到城裏立足,一些人是因爲土地的有限接納不了村裏人口的增長,另一些人則是趕時髦。鄉土社會發生了變遷,從血緣結合轉變到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改變,也是社會史上的一個大轉變。就像費孝通先生在結尾所說的,鄉土社會是靠經驗的,他們不必計劃,因爲在時間過程中,自然替他們選擇出一個足以依賴的傳統的生活方案。如此,希望土地依然是大自然哺育生命的土地,希望鄉村的生活更加美好!

第29篇:《鄉土中國》讀後感

《鄉土中國》我沒有讀之前心裏就想鄉土中國是一種以怎麼樣的形式反映出來的當時的時代背景,當我讀完了《鄉土中國》之後給我的答案是腦袋裏出現一幅畫面裏面有的父親和母親辛勤勞動的背影和我家鄉父老鄉親他們在田地裏播種辛勤勞動的畫面呈現在我的眼前,淚水悄悄的滑落下來打溼了我的衣服我開始想家人以及家鄉的人民和山山水水了。雖然農村沒有像城市那麼的繁華但有寧靜清新的空氣有樸素人民,燦爛的微笑待人友善,他們懂得珍惜生活和努力創造財富。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給我們打開了認識中國農村的一扇大門。有人也許以爲這本書寫的早了,對於現在的情況很不實用,我覺得倒不是。這本書的理論價值到現在還閃爍着光輝。至少到現在爲止我還沒有讀過哪本社會學的著作在理論和語言上勝過這本薄薄的小書。

有人認爲費孝通在這本書最主要是提出了,“禮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這兩個概念。我倒是覺得他的最大成果是把鄉土中國的根子挖出來了,指出來爲什麼我們最近百年的變遷會如此之艱難。

何爲鄉土中國?它的特性是什麼?先生在第一篇已經很好指出來了。比如他就說中國鄉下人多,“土”就是他們的特性,當然土氣不是貶義詞,靠土地謀生的鄉土社會很大程度是很穩定的,即使戰亂遷移的也不是社會的主流。他也順便比較和美國的不同,指出我們是聚村而居,並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離,結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會圈子。同時村落裏面大家都是特別熟習,就成了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在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法律其實處於次要的可有可無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大家重視是信用而不是法律。當然在我們現在這個處處都成了陌生人的社會,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話,那些禮俗也逐漸被法律所代替。

他在談論文字下鄉的問題裏面,他認爲,在鄉村社會很大程度上是不需要文字的,經驗的傳播往往是手把手的教,在一個地區住的幾百年,世世代代面臨的問題很大程度都是一樣的,解決的辦法都是一樣,不需要什麼理論,什麼創新。當然先生在這兩篇文章裏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

“差序格局”是費先生的獨創,在書中,他打了個比方,將西洋的“團體格局”和中國的“差序格局”區分開來:西洋的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裏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裏都屬於一定的捆、扎、把;而中國的社會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通過這個比喻,費先生把中國傳統社會的特點形象具體地表現出來了:

首先是執行私人道德。“私”的毛病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實在是一個較爲嚴重的弊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物上霜”就可以顯現這點。而在西洋的團體格局中,道德的觀念是建立在團體和個人的關係上的,團體是超於個人的存在。其次是判斷標準的隨機性。中國社會富於伸縮的社會圈子會隨着勢力的大小而變化,對於不同的環境和人事,自然就會有不同的對待方法,我們往往講的是攀關係,講交情。而西洋社會將的是權,社會對每個人是公道的人對人遵守的是一樣的規則,就是要互相尊重權利,而團體對個人也必須保障這些個人的權利。再次就是模糊的社會組織的界限。比如在書中提到的關於“家庭”的概念,在中國,“家庭”這詞是含糊得很,可以是自己和太太,可以是加上孩子,還可以是加上其他的伯叔侄子之類的。而在西洋社會,“家庭”就是指他以及妻子,未成年的孩子,明確得很。最後就是社會結構的層次化。中國的傳統社會向來就是階級社會,上下級關係的明確規定,使得社會層次分明,鄉土中國的社會網絡是由等級差別的。而在團體格局中,人是平等的,是被一視同仁的。

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在向工業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城市化的過程中受到了很大的衝擊。禮治秩序的全面打破,血緣和地緣的分離,劇烈的社會變遷,使得人們不再圈定在一定的範圍內,而是更加迅速地流動,這就導致了更多的鄉土本色被花花世界所淹沒。

當然,中國的本質還是鄉土的,即使她從“農業大國”到“工業大國”。中國人骨子裏的私德是不會一下子消失的,卻反而有一種加重的趨勢,社會上盛行的“各走各路”的風氣使得這個社會更加地冷漠。中國的五千年文化是孕育於農業文明中的,中國人身上的“泥土味”是不會失去它的香氣的,所以老有一些“城市人”在那裏鄙視“鄉下人”,那就有點可笑了。

以上是本人看完《鄉土中國》後的一些想法,其實看完《鄉土中國》之後有許多的感想,但又不足以成文,所以只將能成文者呈現出來了。

第30篇:《鄉土中國》讀後感

這是一整部論述性的作品,從前對於“書”的印象是裏面有許多故事,是有情節的。如今是頭一次接觸論文式的書,本就陌生說理,讀起來確實吃力。它的每句話都是要理解的,因此,只有在平心靜氣時用最冷靜的思維纔讀的進去。我個人認爲對於這樣的書只讀一遍是收穫不夠的,有讀了一遍前幾章,發現了其中的框架,也能結合整本書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句中要表達的意思,因此,對於現在初級水平的我,對於書中一切只能算作淺談。

佩服書中的說理,文字在鄉下是否有作用本就很難論說,但作者通過將城裏教授的孩子和鄉下孩子對比清晰地讓人理解:城裏人只熟悉城裏的事物,正像鄉下人只熟悉鄉間一樣,鄉下人會在城裏因爲無知受到嘲笑,城裏人同樣也會在鄉下遇到不認識的事物,雖然沒人嘲笑他們,但說彼此“愈”確實沒有根據。城裏孩子學得好成績高,但捕蚱蜢不如鄉下孩子,這都是平等的,文字在鄉下不如在城裏普及就像城裏人不懂農家知識一樣是很自然的。於是要想文字下鄉,文字在鄉下也起到了作用,就要加快轉型,充分而有力。

無論是根據書中論述,還是從實際出發,中國都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國家,一個淳樸敦厚,有着黃土一般品德的國家。中國人自身帶着幾分“土氣”,沉穩,老實,沒有心計,中國人是含蓄的,他們面對困難,首先想到的是“克己”,這種傳統在鄉土社會中繼承,傳承至今。

曾經的鄉土社會已經不復存在,正逐漸向着“浮士德式發展”。在當今中國,許多新型思想衝擊着就有的傳統,這是鄉土社會面臨的機遇,保持就有的優良傳統的同時吸收新的文化,加快轉型,這是當務之急。

按照作者對禮治的定義,中國社會仍是禮治的社會,和諧社會,一直被奉爲主流,道德與法律相協調。平常的生活中很少涉及觸犯法律的事,正是由於禮治思想的準繩約束着,法律只是現代社會的標誌,肅然也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卻不如道德觀念深入人心。作者認爲人治有時能取得不治而治的效果,這正是人治有着“懸疑叢與”“罰疑從去”的靈活功能。

總體看來,中國人是安土重遷的,是由道德維繫的,是有秩序的,中國人的觀念深入日常生活,隨處總想播種,僅用一句“我”辨別身份,諸多細節,充斥着生活。作者說這本書算不得是定稿,也並不能說是完稿,很有道理額。它記錄了一個時代的中國社會,指引着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更提醒着我們明確自己的身份像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