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鄉土中國讀後感「感悟」

讀後感2.4W

鄉土中國讀後感「感悟」

鄉土中國讀後感【感悟】

我的畢業論文將有很大一部分是對於社會現象的描述,很有一種社會學中社會素描的感覺,所以這兩天閒着的時候就再次翻了翻費孝通的《鄉土中國》,薰陶一下。

這本書真是書如其名,寫得十分接地氣!甚至連作者自己的小情緒都刻畫的十分到位:他被疏散在鄉下的時候,同事有些孩子被送進了鄉村的學校,這些孩子各方面表現得都比鄉下的孩子好,因此老師也總誇獎這些教授的孩子們。他自己聽到這種恭維時心中感到竊喜,心想窮教授別的已經全被剝奪了,但好在他們還有別人所望塵莫及的遺傳。但是當有一天他看到小學生們捉蚱蜢的場景時,之前的驕傲又一掃而光了,因爲那些被老師誇獎的聰明孩子卻屢屢失敗,反倒是鄉下的孩子們反應靈敏,一撲一個準。

這段話他想表達的意思就是我們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中接觸到的資源是不一樣的,教授的孩子每天到處都能看到書籍,因此擁有易於識字的環境;而鄉下孩子每天都在跟泥土打交道,自然對捉蚱蜢這件事情很在行。

我讀到這裏的時候內心也是一陣竊喜的,因爲像費孝通這種名家都會存在跟人比較的心態:會爲自己被誇獎感到十足的優越感,也會爲自己某些方面不如別人而感到失落。真是個耿直男,不掩飾、不做作、坦誠。我想他那句流傳甚廣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也多多少少是基於上面的感悟吧。

鄉土中國讀後感【感悟】

讀《鄉土中國》第一句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正如費老所說,中國基層社會的確有濃濃的鄉土味。這裏的鄉土味並不是城市人眼中給鄉下人冠上沒認識多少字、聽到汽車喇叭鳴不知道往左還是往右的的愚昧,而且經過實踐證明,鄉下人的學習能力並不比城市人差,只是對於知識和城市生活規律的需要和慾望沒有都市人強烈。經過這麼多年對歷史的學習,我們都知道,傳統的中國社會是建立在能夠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基礎上的,傳統中國社會的封閉性和保守性制約了中國人民尤其是基層人民思維方式、思想文化的發展。再加上鄉土社會是一個社會變遷速度十分緩慢的社會,人民已經習慣了鄉土社會裏安穩的生活,因此不能適應其他快速變遷型的社會,這個纔是鄉土社會之所以鄉土的原因。另外,雖然鄉土社會的社會變遷速度慢,但是鄉土社會畢竟不是一成不變的,當舊的社會制度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時候, 名實分離的情況就會出現。名是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不可輕易改變,所以人們只好依舊採用這個名,而在實際的操作上採用自己的那一套實。

這一點我也深有體會,在我的家鄉,傳統結婚習俗已經不再符合現實了,所以人們其實早就開始按照自己那一套去辦事了,只不過不敢明目張膽的廢除這些傳統習俗。這其實也折射出了傳統國人們保守封閉的特點。讀着這本書,不禁一遍遍感嘆費老敢於探索的精神,雖然《鄉土中國》的創造時間離現今已經半個多世紀,但它折射出來的理論依然經久不衰。我還要把這本著作推薦給身邊的人們,讓更多的人充分理解鄉土社會的含義,大概這也就是我讀這本書的意義吧。

鄉土中國讀後感【感悟】

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是艾青的一句詩歌。我想這句話最能反映書裏的思想。費孝通先生說,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很同意,因爲我們的民族確實是和泥土分不開的。因爲依賴那片土地,在我們心中變成眷戀。我們世世代代的文化才得以傳承。

一個人,說走就走了。一戶人,說散就散了。 越來越多的人外出打工,村莊圍繞人的生老病死和婚喪嫁娶所固有的生存儀式正在被逐漸湮滅。由於外出打工,崖邊從2000年到2014年,只舉辦過五場婚禮。很多外出務工的人結婚時都在城市裏舉辦婚禮,這樣一則避免計劃生育的追究,二則避免回村辦婚禮的麻煩。婚禮不在村裏舉辦,新生兒的滿月酒自然也挪進了城市。唯有葬禮,是村莊無法捨棄的規則,每一個老人死去,都要舉行葬禮,而年輕人越來越少,葬禮儀式能否按照舊制度舉行正面臨着嚴峻的考驗。 儘管中國很早就有了先進的城市文明,也曾創造了世界頂級(四大發明)的技術,但中國的社會基礎或者說社會基層依然是鄉土的。中國絕大多數人都是農民,土地搬不動,農民依賴土地、固守土地,形成了鄉土中國,形成了農業文明。這是費孝通60多年前總結《鄉土中國》的'依據。

儘管費孝通總結的社會結構特點依然能在中國鄉土社會窺見一斑,但總體而言,在經歷了1949年的解放和社會變化,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城市化浪潮以後,中國農村社會基礎結構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由鄉土中國向城鎮中國過渡,這個過渡時期的農村問題,便是新鄉土中國問題。在千百萬個崖邊最大的憂傷和惆悵。

像書中的一句話說的那樣:只有直接有賴於泥土的生活纔會象植物一般的在一個地方生下根。中國便是這樣的,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久而久之我們便有了一份土氣,無需覺得丟臉,這本身就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我們該慶幸,這是我們的家的標籤,是我們的根。葉落歸根而我歸往何處?我們都知道,落葉尚要歸根,人也是一樣的,倘若忘了根在哪裏,要如何回家?

鄉土中國讀後感【感悟】

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打開書看到的第一句話講到了我的內心。

小生活在農村,和鄰里街坊無不相識。誰家吵個架了就會去勸,誰家農活忙不過來了也會幫忙。完了大家還會互相說一句,咱們都是自己人。就跟費孝通在書裏說的一樣,鄉土社會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我們靠親密和長期的共同生活來配合行爲的,我們和鄰里之間相互熟習,從熟悉裏得到信任,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樣,安安穩穩世代生活在一個村子裏。

我和外婆一起住,姨媽家距我們2分鐘的路程,舅舅家約10分鐘的路程,哥哥姐姐們也都相距不遠。還記得小時候放學了家裏沒人,媽媽就叫我去姨媽家蹭吃蹭喝,順便幫着帶帶我的小侄女,教着她牙牙學語。每逢過年過節家裏總來大堆親戚,媽媽總說快叫叔叔,快叫阿姨我看着一張張陌生的臉,愣愣的喊着。我們的家可以很小,小到只是爸爸媽媽和我,我們的家也可以很大,上至爺爺奶奶下至我的侄子侄女四代同堂。這種伸縮自如以我爲中心的結構或許就是在《鄉土中國》這本書裏提到的最重要的概念差序結構。以血緣爲紐帶,如同石頭投入水中的波紋,一層層波紋,一層層親疏。羣己、人我的界限就在這攀關係講交情的社會關係中模糊了。

但差序兩個字也說明了,這種家庭結構不是混亂的,而是清晰、條理有秩序的。人倫這一儒家文化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根深蒂固。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雖然中國的家庭的社會圈子可以推得很遠,但始終免不了人倫差等的次序。從古代的臣子對皇上的忠誠,到延續至今兒女對父母的盡孝,人倫始終在發揮着作用,影響着傳統道德觀念。

人治是儒家學說倡導的一種的治國理論,被中國的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爲正統思想。鄉土社會是個講傳統的社會。在這裏人治高於法治,法律是不起作用的。人治是依靠統治者的權威治理國家的一種形式。但泱泱大國,僅憑藉統治者一己之力是不能震懾四方,穩定社會的。禮在穩定社會,維護百姓生活秩序方面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鄉土中國的人治就是禮治。禮是百姓世代生活所積累下來的傳統思想、傳統習俗。由此形成一套默認的社會規範配合人們行爲以完成社會任務。禮治延續至今,仍是維持農村穩定的重要基礎。小時候經常聽媽媽講什麼事該做,什麼不該做,做錯了就會受到懲罰,於是默默在心裏記住這些,避免觸犯這些禁忌受到懲罰。鄉下里的人以老一輩人傳下來的習慣和方式去生活,服從老一輩人留下來的規範和要求。我們年輕的一代都是通過父母的教化主動地服膺於傳統的習慣。克己復禮,安穩生活。

說道鄉下的教育問題,不得不提文字下鄉這一節的內容。我很贊同費孝通的觀點說鄉下人愚,這是知識問題不是智力問題鄉下人多是文盲不認識字,因此很多城裏人罵鄉下人愚笨,愚不可及。但他們都忽視了一個問題,我們學習文字是爲了滿足使用文字的需要,但鄉土社會是一個面對面的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小小的一個村子想要找誰在村頭喊一聲即可,想要管誰家借個鍋碗瓢盆說一聲就行,即使要使用文字,需要表達的含義也不多。只有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發生阻礙,社會發展不斷變動的社會才需要文字來記錄含義,用文字交流。拋開文字的問題,現代很多人看不起農村人覺得他們迂腐,固守舊思想舊觀念,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還記得一次跟同學談起我媽媽不會使用手機,竟然被同學嘲笑。鄉土社會本身就是一個比較封閉的社會,新思想新潮流很難進入他們的生活,跟不上時代固守舊觀念是很正常的事情,僅憑這樣的原因我們就嘲笑他們未免太過刻薄。而且每個人所掌握的知識也是不同的。城裏的孩子不會捉螞蚱,不會下河捕魚我們又是否能說城裏的孩子愚笨呢?我們只是掌握的知識不同罷了。要改變鄉土社會人們的思想觀念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明白鄉土性的思想方式才能更好的推進文字下鄉,革除舊觀念,讓現代思潮進入他們的腦海。

我們家有幾畝地,家裏吃飯時就上菜地裏拔幾顆菜,拿幾個蛋,照我媽的話說:自己家種的乾淨又爲生,外面的誰知道打沒打過藥。封建社會時期中國經濟以小農經濟爲主導,封閉性,自足性是它的基本特徵。侵華戰爭後,封建社會轉向半殖民半封建社會,小農經濟開始瓦解。但頑固的小農經濟瓦解的速度慢且不徹底,仍在社會中佔據着重要地位。小農經濟是中國的根基。農民也離不開泥土。靠農業爲生的農民是粘在土地上的,土是命根子。土地是固定的不流動的,以土地爲生的人自然也就靠着這一片地一代代生活下去,很少有變態。土地對於我們來說是生活的延續,經濟的來源,去世後的歸宿。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中國人對於土的依戀深刻,不會輕易改變。

後來我們離開了老家,住到了到城市裏。但總是能時不時的想起村子裏的人聚在一起時那種溫暖的畫面。城市裏生活節奏快,路上行人低頭匆匆而過時腦海裏總是會懷念起在鄉間路上碰見不認識的阿姨時,相互打招呼的笑容。回家看到鄰居家緊閉的大門後也會懷念在鄉下住小平房放學後挨家挨戶串門的場景。甚至在超市裏買菜爲了斤兩數而斤斤計較時更會記起鄰里間將收割的蔬菜糧食互相分送的親密。村子裏的生活就是這樣,平平淡淡、日復一日,誰也沒有想要去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