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社會理論的結構》讀後感(精選多篇)

第一篇:《社會理論的結構》讀後感

《社會理論的結構》讀後感(精選多篇)

看了《社會理論的結構》這本書,我對社會學理論有了大體的瞭解,知道了社會學理論的主體內容和基本概述。同時,我也瞭解到作者寫這本書的最初目的在於通過對理論的形式化讓更多追隨科學的人、學生甚至普通人,能夠更容易地理解理論。

其中,“社會學中對科學理論的批評”這一章節中的內容,主要有三種不同看法,一種認爲任何對潛在的和本質的社會過程的研究都只是一個幻想;一種認爲不管理論家多麼努力,社會理論總會包含一些意識形態的成分,這些意識形態產生於那些提出理論或助其發展的人的自身利益;還有一種認爲理論不可避免會支持現狀,對可觀察的事物進行理論概括,並且假設這就是社會世界的運作方式,而不是去探尋其他的替代理論。因而,告訴了人們社會學創立者的樂觀,就會被關於社會學科學型的悲觀所調和。

而在“科學理論的本質”這一章節中,我們可以瞭解到自然界具有某些基本和基礎的屬性和過程,並可以用來解釋具體環境下事件的的消長。因而,我們更深層次的認識到科學理論關注的不是獨特的政體,而是作爲基本社會力量的權利特質。進一步說,理論關注的不是特定條件下人們的具體行爲和互動,而是一般意義上人類行爲的本質。同時,我們也瞭解到了理論的目標總是在關注是否能發展那些構成具體事件的潛在力量。因而,科學理論總是爲求超越具體事件和時間的侷限。理論是一般的,基本的,永恆的,普遍的。

該章節最令我印象深刻就是後面幾段。我認識到科學是發展、檢驗、拒絕、修正或保留理論的相當緩慢的過程,知道獲得較好的理論。如果沒有規範的陳述,沒有通過經驗事實的檢驗,理論就會變得自我證明和自我包容,並只會反映個人偏見、意識形態傾向或者宗教信念。

這本書讓我更深入地瞭解到何謂科學理論,對我日後的理論學習有莫大的指導和幫助作用。

第二篇: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讀後感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讀後感

很多的時候,感覺這位中國的創始人的思想是那麼的豐富,那麼的睿智,真的讓人莫名的崇拜。是他領導中國人民走向勝利,是他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潛移默化中,他的思想已被我們所接受,他的理念在延續,影響着中華兒女。就所學的知識,我談點具體的感受。課本就對毛澤東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中作了詳細闡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八十年中,中國人民爲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命運,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無數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但一次又一次地失敗了。事實表明:“中國期待着新的社會力量尋找先進理論,以開創救國救民的道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應運而生的中國共產黨和以毛澤東爲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這是中國近代社會和革命運動發展的客觀要求和歷史產物,是中國人民在實踐中經過探索和比較後所選擇的革命真理。

以毛澤東爲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對中國長期革命與建設實踐中的一系列獨創經驗作了理論概括,形成了適合中國情況的科學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要使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使馬克思主義具有中國的民族特點和民族形式,成爲指導中國人民革命和建設的理論。毛澤東思想就是這種具有中國作風、中國氣派的馬克思主義。在內容上,它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揭示中國革命的發展規律,並把中國人民在長期革命鬥爭中所積累起來的豐富經驗加以科學的總結和概括,使之上升爲理論,成爲中國化的馬(請繼續關注)克思主義。在形式上,它把馬克思主義從歐洲形式變成中國的民族形式。就是根據中國的民族特點,運用中國人民所喜聞樂見的民族形式,深入淺出地闡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闡明中國革命的理論和政策。

毛澤東思想以及實事求是、羣衆路線和獨立自主爲三個活的靈魂。

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實事求是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就是理論聯繫實際,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理論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就是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實踐觀,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

羣衆路線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路線。羣衆路線就是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這是以毛澤東爲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歷史唯物主義關於人民羣衆是歷史的創造者原理運用在黨的全部活動中,而形成黨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線,是對黨和黨領導的人民革命鬥爭歷史經驗的總結。羣衆路線是黨的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決定的,是實現黨的宗旨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體現。

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方針,是中國革命和建設所必須堅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則,是從中國實際出發,依靠中國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進行革命和建設的必然結論。正如鄧小平所說:“中國的事情要按照中國的情況來辦,要依靠中國人民自己的力量來辦。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的立足點。”

實事求是、羣衆路線、獨立自主,這三個基本方面,是貫穿於毛澤東思想各個組成部分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是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

歷史是真理的最好註解。大革命失敗後,毛澤東從中國的客觀實際出發,對當時中國革命的性質、形勢和敵我力量的對比作了科學分析,毅然拋棄了蘇聯“中心城市武裝起義”的道路,深入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探索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式革命道路,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並最終依靠這條新道路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新中國建立後,中國共產黨人面臨向社會主義過渡的艱鉅任務——社會主義改造。以毛澤東爲首的中國共產黨人找到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創造性地實現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尤其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和平贖買,用和平方式實現了馬克思、列寧提出的解決資產階級問題的偉大設想,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革命的學說,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的創舉。

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後,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又是一個全新的課題。以毛澤東爲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提出了以蘇聯爲鑑戒,走中國自己的建設道路,並對這一道路進行了初步探索。儘管這一探索經歷了嚴重曲折,但卻爲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闢和鄧小平理論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思想理論準備。

上述歷史經驗證明:“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只有正確運用於實踐並在實踐中不斷髮展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在21世紀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和發展了毛澤東建黨學說的思想,提出了“三個代表”黨的建設理論。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學地概括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根本任務,集中反映了黨的先進性和階級性特徵,是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創造性運用唯物主義觀的重大成果,是對我們黨的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是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新發展。三個代表是對於歷史規律性與必然性的把握,而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和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歸根到底是爲了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爲了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我們黨從建立開始就以中國社會的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和人民利益代表的姿態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在民主革命時期,我們黨在政治上實行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和民主集中制,在經濟上節制資本和平均地權,掌握了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三大法寶,從而成爲全民族的領導核心,掌握了革命的領導權。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們党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然而,由於我們黨在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準備不足,又缺乏經驗,使得我們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走了許多彎路,使人民的利益受到了損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黨恢復和重新確立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科學分析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和時代特點,提出並堅持了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使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歷史的經驗表明,只要我們黨堅持和把握了三個代表,我們就能在前進的道路上取得勝利。能否堅持三個代表,是關係到黨能否保持先進性和領導核心地位的問題,是關係到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的大問題。

“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們在新世紀全面推進黨的建設的宏偉綱領和不斷奪取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勝利的行動指南。

在這一個學期的學習中,我深深認識到毛澤東爲黨的創立和發展,爲中國各族人民解放事業的勝利,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和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勳,爲世界被壓迫民族的解放和人類的進步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毛澤東理論和實踐,是我們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其影響表現在現實生活中,他是改革開放的理論源泉;也表現在空間的拓延上,他是中國社會主義歷史進程的理論原點,成爲人類社會精神尋求歸宿的一座豐碑。

第三篇:《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讀後感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讀後感

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進程,也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一開始,就是一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爲指導思想的黨。然而,找到這個嶄新的思想武器,並不意味着中國的發展就能一帆風順,就能自然而然地解決中國各個時期所面臨的問題,還必須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灌輸到人民的思想中,並且與中國的實際國情相結合,從而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對於踏出這個實際的路程,中國在經歷了很多時期的階段過程中不斷的摸索,不斷的總結:

新民主主義:衆所周知,近代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東方國家,在這一段時期內,無產階級政黨是如何實現對中國革命領導的呢?近代中國,已經淪爲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社會,這是當時的基本國情。1840年鴉片戰爭前,中國是一個獨立的封建國家,隨着商品經濟的產生和發展,孕育着資本主義的萌芽。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不斷的入侵,改變中國“封閉”的狀態,使獨立的中國逐步淪爲半殖民地的國家,加速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解體,逐步的變爲半封建的中國,雖然帝國主義的入侵,在一定的程度上給中國帶來了資本主義的萌芽,但事實上講,中國仍然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家。其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和主要矛盾,決定了近代中國革命的根本任務是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主義的統治,從根本上推翻反動腐朽的政治上層建築,變革阻礙生產發展的生產關係,爲建設富強民主的國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掃除障礙,創造必要的前提!

1917年爆發的俄國十月革命,不僅促進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無產階級的覺醒,也促進了東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的覺醒,並且建立了一條從西方無產者經過俄國革命的到東方被壓迫民族的新的反對世界帝國主義的革命路線,使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從原來的屬於舊的世界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的範疇,屬於舊的世界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的一部分,轉變爲屬於心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的範疇,屬於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一部分。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近代中國革命以五四運動爲開端,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這是一場爲了挽救空前慎重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中國人民進行不屈不撓的英勇鬥爭。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是以毛澤東爲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在分析和研究中國革命歷史特點和時代特徵,在不斷總結中國革命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具有創造性的關於中國革命的理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是20世紀的偉大歷史事件,具有重大意義。

社會主義改造時期: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個過渡性的社會,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在理論上的一個貢獻就是提出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的理論,這是對新民主主義理論的發展。通過社會主義改造轉變到社會主義社會是歷史的必然。以毛澤東爲主要敵啊便的中國共產黨人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結合我過的具體實際,創造性地開闢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成功地完成了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中國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積累了豐富的歷史經驗。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標誌着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

的初步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定,是20世紀中國又一次劃時代的歷史鉅變,也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史上又一個歷史性的偉大勝利。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定,爲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制度基礎。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此階段的中國是出於摸着石頭過河的時期。由於新生的中國缺乏經驗,毛澤東對應中國的國情,認爲“因爲我們沒有經驗,在經濟建設方面,我們只能照抄蘇聯”,這種潛在的思想引發了文化大革命和大躍進,人民公社會運動。直至十三屆三中全會以後,鄧小平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理論思考,把我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了一個新的科學水平。準確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本質理論,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任務,發展是硬道理,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黨要始終代表中國現金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不斷促進先進生產力的發展,不斷完善適應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第四篇: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讀後感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讀後感

課本就對毛澤東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中作了詳細闡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八十年中,中國人民爲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命運,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無數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但一次又一次地失敗了。事實表明:“中國期待着新的社會力量尋找先進理論,以開創救國救民的道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應運而生的中國共產黨和以毛澤東爲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這是中國近代社會和革命運動發展的客觀要求和歷史產物,是中國人民在實踐中經過探索和比較後所選擇的革命真理。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要使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使馬克思主義具有中國的民族特點和民族形式,成爲指導中國人民革命和建設的理論。毛澤東思想就是這種具有中國作風、中國氣派的馬克思主義。在內容上,它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揭示中國革命的發展規律,並把中國人民在長期革命鬥爭中所積累起來的豐富經驗加以科學的總結和概括,使之上升爲理論,成爲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在形式上,它把馬克思主義從歐洲形式變成中國的民族形式。就是根據中國的民族特點,運用中國人民所喜聞樂見的民族形式,深入淺出地闡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闡明中國革命的理論和政策。

毛澤東思想以及實事求是、羣衆路線和獨立自主爲三個活的靈魂。

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實事求是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就是理論聯繫實際,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理論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就是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實踐觀,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

羣衆路線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路線。羣衆路線就是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這是以毛澤東爲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歷史唯物主義關於人民羣衆是歷史的創造者原理運用在黨的全部活動中,而形成黨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線,是對黨和黨領導的人民革命鬥爭歷史經驗的總結。羣衆路線是黨的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決定的,是實現黨的宗旨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體現。

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方針,是中國革命和建設所必須堅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則,是從中國實際出發,依靠中國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進行革命和建設的必然結論。正如鄧小平所說:“中國的事情要按照中國的情況來辦,要依靠中國人民自己的力量來辦。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的立足點。”

實事求是、羣衆路線、獨立自主,這三個基本方面,是貫穿於毛澤東思想各個組成部分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是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

歷史是真理的最好註解。大革命失敗後,毛澤東從中國的客觀實際出發,對當時中國革命的性質、形勢和敵我力量的對比作了科學分析,毅然拋棄了蘇聯“中心城市武裝起義”的道路,深入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探索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式革命道路,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並最終依靠這條新道路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新中國建立後,中國共產黨人面臨向社會主義過渡的艱鉅任務——社會主義改造。以毛澤東爲首的中國共產黨人找到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創造性地實現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尤其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和平贖買,用和平方式實現了馬克思、列寧提出的解決資產階級問題的偉大設想,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革命的學說,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的創舉。

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後,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又是一個全新的課題。以毛澤東爲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提出了以蘇聯爲鑑戒,走中國自己的建設道路,並對這一道路進行了初步探索。儘管這一探索經歷了嚴重曲折,但卻爲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闢和鄧小平理論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思想理論準備。

上述歷史經驗證明:“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只有正確運用於實踐並在實踐中不斷髮展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在21世紀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和發展了毛澤東建黨學說的思想,提出了“三個代表”黨的建設理論。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學地概括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根本任務,集中反映了黨的先進性和階級性特徵,是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創造性運用唯物主義觀的重大成果,是對我們黨的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是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新發展。三個代表是對於歷史規律性與必然性的把握,而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和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歸根到底是爲了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爲了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能否堅持三個代表,是關係到黨能否保持先進性和領導核心地位的問題,是關係到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的大問題。

“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們在新世紀全面推進黨的建設的宏偉綱領和不斷奪取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勝利的行動指南。

在這一個學期的學習中,我深深認識到毛澤東爲黨的創立和發展,爲中國各族人民解放事業的勝利,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和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勳,爲世界被壓迫民族的解放和人類的進步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毛澤東理論和實踐,是我們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其影響表現在現實生活中,他是改革開放的理論源泉;也表現在空間的拓延上,他是中國社會主義歷史進程的理論原點,成爲人類社會精神尋求歸宿的一座豐碑。

第五篇:戰役理論研討-從看比例到看結構

當我們講到軍事哲學革命時,自然要涉及到如何用新的哲學觀,來謀劃信息時代的軍隊建設,思考信息時代的戰爭指導。

系統對抗、體系對抗,平臺中心戰正在轉向網絡中心戰。這已經成爲學術界對現代戰爭的一種共識。

系統對抗,帶來了作戰思想的變化——“信息破襲戰”、“結構破壞戰”,提到了軍事學術的前沿。

其實,早在1987年,我軍在開展戰役理論研討活動中,就有人提出了“結構破壞戰”設想。設想強調以打擊敵系統節點,癱瘓敵系統,使之喪失作戰功能。可惜,我們的理論專家只提出了一個完美的概念,卻沒有追蹤世界新軍事變革的浪潮,繼續作深入研究。今天,當我們來探討體系對抗、系統對抗時,有必要重新沿着“結構破壞戰”的思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向前邁進。

以往的戰爭,作戰指導注重于軍隊數量比例的優勢。《孫子兵法》謀攻篇中講的“十則圍之”,是指以絕對優勢兵力,追求戰役、戰鬥的“全勝”;拿破崙乃至歷史上的許多軍事家,都把“集中優勢兵力”,當作克敵制勝的不二法門;我軍在革命戰爭年代,特別是解放戰爭時期,把“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作爲重要的軍事原則。這裏講的優勢兵力,都是從數量比例的角度來講的。信息化戰爭時代,思考求勝之法,不僅要看雙方的數量比例(特別是高新技術裝備的數量比例),更要看雙方軍事系統結構的可靠性、穩定性和靈活性。

所謂結構,是指一個系統內部諸要素,按照一定規則排列組合的方式。世界上有不少事物,雖然內部的要素比例相同,但因排列組合不同,質量也就根本不同。最常用的例證就是金鋼石和石墨,兩種物質雖然都是由相同的碳原子所構成,只因爲排列組合不同,結果前者硬度爲十,後者硬度爲一。可以看出,兩個事物內部既使有同樣的要素、同樣的要素比例,若排列組合各異,必會形成不同質的事物,產生不同的功能。軍隊也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英法所擁有的飛機坦克遠比德國多,但德國率先完成了軍事體制改革,實行了新的作戰編組,形成了“閃擊戰”的巨大突擊力。

看結構的方法比看比例的方法,是更高一個層次的方法。當然,看比例也很重要。通過了解系統中各要素的數量比例,就可以知道各要素在系統中的地位。反過來說,不掌握系統中各要素的數量比例,就無法對所研究系統的結構和性質進行具體描述,於是也就不便看清系統的實質。不過,數量比例還不能反映系統中各要素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辯證關係。要弄清系統中諸要素之間的辯證關係,判斷各要素的數量比例是否恰當,並使之合理化、最優化,非得從整體上對系統結構進行分析不可。

在人類認識史上,從看比例到看結構,是認識方法上的一大革命。在古代,人們對客觀事物只能作籠統描述。近代,隨着科學技術的分化,人們學會了對事物內部的要素進行具體分析。掌握對立雙方的數量比例,是研究分析對立面的重要環節之一。隨着科學技術進一步發展,人們發現客觀事物不止包含一個對立面,而是個多側面、多層次、多因素、多種關係並存的複合體,於是漸漸學會了從總體上進行結構分析的方法。

在新軍事變革中,軍隊轉型,重要的是結構重組。結構力已經成爲戰鬥力技術構成中的突出要素,看結構比看比例更重要。看比例,是從部分到整體的方法;看結構,是從整體到部分的方法。從部分到整體的方法,對於一般不太複雜的系統是適用的,我們可以循次前進,把握事物的性質。對於複雜系統,這一方法便不適用了,只有用從整體到部分的方法,即看結構的方法,才能正確地把握和處理。在古代軍隊中,甚至到機械化軍隊前期,軍事技術、裝備水平還相對簡單,軍隊的編組形式大體處於版塊化階段。軍事家只看數量比例,甚至只看對抗雙方建制單位的數量比例(如幾個師幾個團,對敵幾個師幾個團),就能下決心、作對策、預見勝負。

後工業時代,大科學、大工程、大系統的出現,催生了系統管理方法,即看結構的方法。比如宇航工程、“神六”上天,技術因素繁多、比例複雜,用看比例的方法,便會霧失樓臺,月迷津渡。只有從大系統的最佳結構出發,去安排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各種資源,才能整體協調,高屋建瓴。同樣,這時的軍隊走向系統集成與融合,武器裝備出現多樣化、複雜化。數量比例已經難以反映制勝規律,軍事家必須注重研究敵我雙方的力量結構。

從看比例着眼,遵從的是事物“由量變引起質變”的認識路線。值得注意的是,事物由量變引起質變,一般要經過兩個階段,即漸變階段和突變階段。在漸變階段中,要經過量變中的部分質變;在突變階段,有一個時限不等的“飛躍區”;突變的實現,

必須以一定量變的積累爲基礎。這樣,過程時間長,付出的代價必然高。而且,在沒有其他偶然因素介入的情況下,結果只有一個。這一認識路線表現在軍事鬥爭中,劣勢之軍要戰勝優勢之軍,需要先創造一個個局部優勢,爭取一個個戰役戰鬥的勝利,積小勝爲大勝,逐步實現戰略全局的優劣轉換,然後再實施戰略決戰,徹底打敗對方。

從看結構着眼,遵從的是“通過改變結構促使事物質變”的認識路線。循着這條認識路線前進,不需要經過漸變階段,既可直接完成事物的質變。相對於質變的結果來說,這個過程時間短、代價低。同時,又因系統的結構方式、要素的排列組合方式有多種多樣,所以可以變化出多種多樣的結果。用這一認識路線指導戰爭,不僅投入少、效益高,而且會使戰略與策略更具有靈活性和彈性。美軍從提出“五環打擊理論”,到“快速決定性作戰理論”問世,都是基於結構破壞的思想。

當然,就一般哲學原則講,在一個物質系統中,由量變引起質變,是一種縱向的發展變化;由結構改變引起質變,是一種橫向的發展變化。兩種質變方式相輔相成,不可截然分離,不可或缺。在戰爭形態轉變期,“昨日戰爭夕陽的餘暉尚存,明日戰爭朝陽的曙光已現”,我們在戰爭指導上,既需要由改變結構謀質變、求勝算,又需要由增加量變謀質變、求勝算。不過,前者的價值,愈來愈重於後者——正確的認識路線是科學思謀定策的關鍵所在。

本站範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