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管理新論——無爲管理學》讀後感(精選多篇)

讀後感1.84W

第一篇:《管理新論——無爲管理學》讀後感

《管理新論——無爲管理學》讀後感(精選多篇)

劉玉函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了大連學者羣的著作《管理新論——無爲管理學》,對現代社會管理中的“無爲管理”藝術作了詳盡的介紹和論述,該書以豐富的理論,生動詳實的案例,精闢獨到的語言,深深地吸引了讀者。尤其是無爲管理與素質教育理論結合而產生的“無爲教育藝術”,使我深受啓迪,如同爲我的教育和班級工作點亮了一盞明燈。 一.“無爲”管理理論內容

高科技時代、信息時代、改革開放的時代,使人們的社會生活觀念、生活方式發生了廣泛、深刻的變化。現代社會管理的發展趨勢是:給人以更多的尊重、更大的自主,同時要求人有更高的自覺、更嚴的自律。“無爲管理”這個概念的誕生,具有突破性的意義,它是我國古代傳統文化中“無爲思想體系與現代管理科學體系在一定歷史條件與機緣下水到渠成的融合”,是一門“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嶄新的管理學科。[1] (一).“無爲”管理的核心理論 現代管理學認爲,管理的職能就是控制。因此,現代管理學無法理解什麼是無爲,它只能主張有爲。西方學者翻譯《老子》,通常把“無爲”譯成nonaction(無所作爲)或者inactivity(不活動)。他們一直都很奇怪,無所作爲怎麼能達成管理的績效呢? 來源於中國古老文化的“無爲而治”,屬於道家主張的無爲管理,推崇“無爲而無不爲”的管理方式。老子所謂“無爲”並不是要求管理者消極觀望或無所作爲,而是應該效法道在化育萬物中的作爲:看似無爲,實質上無所不爲。這就說明管理者的管理行爲要以一種無聲無息的自然方式展開,其依據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除此之外,無爲管理最形象的概括是“治大國,若烹小鮮。”這句話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治”,指管理者要積極進行管理,而不是不管理;二是要求管理者儘量減少管理活動,就像烹飪小魚一樣,翻動多了,小魚就會爛。西漢初年道家思想經過改造應用到社會管理活動中,結果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道家的無爲管理實質上是把人的社會性減少到最低限度,通過恢復人的自然屬性的方式來達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二).“無爲”管理的哲學基礎“無爲”管理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無爲”思想與現代管理學中“主導、主體”理論的結合“無”與“有”,“主導”與“主體”各是一對對立的哲學範疇。從哲學基礎上來認識“無爲”管理藝術,首先要正確認識“無”。老子指明:“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兩者同出而異名”。“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顯然,老子闡明的“無”,不是什麼都沒有,“無”是潛在的“有”,“有”是顯現的“無”。無和有是事物兩種存在表現形式。無、有合二而一,融爲一體,相伴相隨。如,無更多的限制,則有更多的自主……同出而異名。在文學藝術作品中,有許多“無中生有”的生動寫照。如白居易詩中所寫“別有幽愁怨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魯迅詩“萬家墨面沒篙萊,敢有歌吟動地哀。心與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音樂家說,休止符比任何一個音符的含義都豐富,一首名曲要善於使用休止符。《國歌》的樂曲空半拍起,正是對“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的最有力的呼喚。有人評價王羲之的書法藝術爲“無聲而有音樂般的輕重疾徐,無色而有圖畫般的光輝燦爛”。以上所說,不僅是無中生有,甚至是無勝於有了。縱觀世上萬事萬物,可分爲兩大類:一類是看得見、摸得着的,屬於有形有象的事物:另一類是看不見、摸不着的,甚至聽不到的無形無象的事物。前者人們比較熟悉,也研究較多,而對無形無象的事物,則研究難度較大。比如,人體經絡是客觀存在,但看不見,摸不着。鍼灸專家祝總驤教授受周恩來總理委託,帶領一課題組花了二十多年時間,運用多種科技手段,才驗證了人體經絡線與古代鍼灸銅人所標畫的一致。又如,“黑暗”一詞,黑是一種可觀的顏色,而暗則是一種視覺和心理的感覺。漢語中此類結構的詞還有許多,象“光明”、“聲音”……語言現象反映的是生活現象,表明事物有可以言傳的,有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或者說,有的靠感知,有的靠感悟。思維學家專門提出“意會思維”進行研究,是很有道理的。漢語成語中“不可思議”、“妙不可言”等指出了常規思維有不能達到的境地,即微妙的境界,故老子日“常有欲以觀其徼,常無慾以觀其妙”。真正懂得了“無”、“有”之間的關係,才能明白老子所講“無爲”的含義。老子指明萬事萬物發生發展的規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常無爲而無不爲”。無爲不是不爲,也不是消極無爲。“無爲”的正意是順其自然,因勢利導,無所不爲,沒有辦不到的事情的意思。在這裏,“道”和“無”是同一個意思,是通用的。所以“無爲”即是“道爲”。道,揭示的是規律。無爲,即是按照客觀規律辦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終“無爲”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規律辦事。“順其自然”、“因勢利導”是最高的法則。“無爲”,即“無背道之行,順自然而爲”。漢字把“人”“爲”合而爲“僞”字,不正警示人們背道的人爲是虛假的嗎?只有“道”、“自然”纔是真。要去僞求真,則需“無爲”。柳宗元的名文《種樹郭橐傳》中以種樹講哲理,種樹高手“能使樹活得長,長得快,不過是按照樹生長的自然規律,充分適應它的天性而已”並不是人的能耐。這是“無爲”思想的生動說明。 二. “無爲”教育藝術的內容

深化教改、推進素質教育、增強德育的實效,應從無爲管理的思想中得到啓示,從教育哲學上找到一個新的思考角度。當前的學校和家庭教育中,相當多的空洞、枯燥的說教與青少年不斷增長的自主意識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事倍功半、勞而無功甚至事與願違的事屢見不鮮。體現無爲管理思想的“無爲”教育藝術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思路、新的方式、新的途徑和方法。 (一).“無爲”教育藝術的教育過程模式 “無爲”教育理論認爲,以教育意識爲核心,教育過程表現爲四種模式:第一種,教育者有明顯的教育意識,被教育者有明顯的被教育意識。在學校和家庭中,這種模式最普遍。有一所學校,成功地組織了“熱愛生命”的主題班會。學生到自然博物館參觀“人之由來”展覽後寫了觀後感,請家長到學校來參加班會。班會上,家長紛紛講述了十月懷胎的艱難,爲了保胎不擠公共汽車上班,堅持步行頂風冒雨;爲了保胎感冒發燒不敢多吃藥……讓學生了解了母親懷胎的生理反應。這一別開生面的班會,強烈震撼了學生的心靈,使他們懂得了孕育生命的艱難,懂得了生命不屬於自己的道理,悟到了孝敬父母、珍惜生命的道理。教師、家長、學生都明確參加班會的目的,教育意識貫穿全過程。第二種,教育者有明確的教育意識,但被教育者沒有意識到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一位父親帶3歲半的兒子去遊玩,遇到了一個土坑,兒子非要下坑裏去玩兒。當兒子玩得高興時,爸爸蹲在不遠的地方,不讓兒子看見。兒子玩夠了,要上來,開始喊爸爸。爸爸一聲不吭,裝沒聽見,兒子直呼爸爸的名字,爸爸還是不理他。於是他連哭帶罵:“壞爸爸,大壞蛋!嗚嗚……”叫喊哭罵兒句都不見爸爸露面,兒子只好自己在坑裏想辦法,終於發現了坑邊的土階梯,便手腳並用地爬上來了。當他發現爸爸就在坑邊一棵大樹下蹲着時,便驚喜地撲上去,高興地摸着小拳頭不無自豪地說:“是我自己爬上來的!沒有爸爸,我自己也能上來!” 爬坑,孩子感悟到“我行!”,收到了父親預期的效果。這不正是培養了孩子的自信和戰勝困難的意志嗎?不正是家長的“無爲”創造了孩子的“有爲”嗎?這不是比空洞的說教高超得多嗎?這是“無爲”教育藝術的典型事例。教育者用心構思,去創設一種情境,引導一種經歷,讓學生和孩子真正成爲教育的主體,在實踐進行自我教育,得到感悟,完成精神的昇華。第三種,教育者沒有教育意識,但受教育者往往在意外中受到教育。一位母親發燒躺在牀上,對女兒輕聲地說:“真想吃口西瓜”。女兒卻只是想有一堆數學題還沒做,望着陰沉沉快要下雨的天,怕耽誤時間不理茬兒。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她表姐急衝衝地闖進來:“姨,姥姥又喘起來了,臉發白,昏過去兩次了。”只見她媽媽一愣,立即翻身下牀,抄起大衣,拉起表姐就往外走,邊走邊囑咐表姐去換氧氣,竟沒理會女兒遞給她的雨傘。媽媽急匆匆地走了,女兒舉着雨傘站在雨裏,好久好久。她的心怎麼能平靜呢?媽媽重病在身,可她爲了母親卻不顧自己。她想吃一口西瓜,我卻不敢接她的話茬兒……。這位中學生在《西瓜代表我的心》的作文中寫道:“那雨夜好長好長啊!也就是自那雨夜以後,我驚異地發現我長大了,變成了懂事的大姑娘。在母親節到來的時候,我要去買一個大 西瓜給媽媽,西瓜代表着女兒一顆愛媽媽的心。”母親的身教促使孩子開悟,這是成功的無言之教一例。母親並不是有意示範,女兒也並不認爲母親的行動是用意在教育她。但母親的行動本身完成了一個教育過程,受教育者在對比中得到心靈的淨化。第四種,教育者沒有教育意識,但被教育者有明顯的受教育意識,能主動接受教育。一名中學生仰慕某語文教師已久,但未分到該老師班裏。一次該老師來班裏監考,喜出望外。因試卷印刷模糊,老師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寫了一個“鶴”字。全班同學都停止了答卷,欣賞起優美的書法。這一個字,給學生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印象,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進取精神。由於敬佩,在學校中學生模仿老師的宇,文如其師,字如其師的現象相當普遍。“一字之師”令學生終生受益,可見“無爲”教育藝術的魅力(二).“無爲”教育藝術的特徵 從對四種教育模式的簡要分析中,我們注意到教育意識在“有”“無”之間的轉換。最有教育藝術的是,作爲被教育主體的學生,在沒有意識到被教育的狀態下,不知不覺受到教育,這可謂“不教而教”。“不教而教”可稱爲教育的最高境界。以之爲主要特徵的“無爲”教育藝術,反映了一種特定的教育過程。在結晶中華民族智慧的成語中“不……而……”也反映了這種特有的事物發展規律。《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諸葛亮與周瑜在手上同時寫出“火”字,可謂“不謀而合”。諸葛亮在城樓撫琴觀景驚退司馬懿大軍,堪稱“不戰而勝”……。“不言而喻”、“不期而遇”、“不求而得”、“不翼而飛”、“不寒而慄”諸多成語概括了生活中的這一類經驗。 “無爲”教育要研究教育者的教育藝術和技巧,研究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的規律和特點,即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感悟過程及規律。所以,它具有以下特徵:1.教育意圖的隱蔽性:“把自己的教育意圖隱蔽起來,是教育藝術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這句話,集中概括了“無爲”教育的首要特徵。前文中所述一父親讓幼兒自己從坑裏爬出來的做法,具有教育意圖的隱蔽性。《北京日報》曾以《不教而教的啓示》爲題刊登了這樣一個教育故事:一個女孩初學小提琴,琴聲如同鋸木頭,父母不願聽。孩子一氣之下跑到幽靜的樹林中學練。突然,她聽到一位老年女人的讚許,老人說:“我的耳朵聾了,什麼也聽不見,只感覺你拉得不錯!”小女孩受到鼓勵,於是每天都到樹林裏爲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鼓勵說:“謝謝,拉得真不錯!”終於,家長驚異地發現了女兒優美的琴聲,忙問是什麼名師指點。這時,女孩才知道,林中的老人是著名的器樂教授,而且她的耳朵從未聾過。裝耳聾,引導孩子走向自信。她認真傾聽孩子的琴聲,對孩子不斷鼓勵,雖沒有具體施教琴藝,又沒任何說教,但卻給了孩子動力和智慧。女孩每天爲殘疾孤寂的老人拉琴,從中悟到藝術的價值和魅力,琴德、琴藝都得到昇華。這個傳奇故事蘊含着豐富的“無爲”教育的哲理。2.教育手段的間接性:傳統教育常用直接的教育手段,如:講課、報告、參觀、訪問、表揚、批評、獎勵、懲罰、談話等等。與之對比,“無爲”教育鮮明的特徵是少運用甚至不運用某些直接的具體手段,而是採用教育者的行爲,在有意或無意中去觸動受教育者的心靈,促使其覺悟。這種間接手段,有時更有力量。一位母親怕耽誤孩子的學習,風塵僕僕趕了幾十里路,把兒子落在家裏的書送到學校,然而這本書卻是孩子在家裏看的一本小說。母親的行動震撼了孩子的心,使他強烈感受到深沉的母愛。不識字的母親並沒有如常人一樣講刻苦學習的道理,卻收到了促使孩子猛醒,從此用功讀書的效果。此處無言勝有言。3.教育者身教的示範性: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的示範,崇高的師德是最具魅力的“無爲”教育。“學校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師無小節,節節皆楷模”,通俗而又深刻地闡明瞭教師示範作用的重要性。的確,教師無小節。選擇了這種職業,就應時時處處爲人師表,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影響深遠。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是教學,自然,教師的示範作用主要應該體現在教學上。教師示範,不僅要體現在學科的知識結構中,而且要體現出思維品質和哲學高度。應既是學科課,又是哲學課,既要傳播知識又要啓迪智慧。平常常說的功夫在課外就是這個道理。弦外之音最動聽,感受的是樂曲的美和心靈的美。4.受教育者親身經歷的體驗性 應該說,沒有親身的體驗,就不會有覺悟。“無爲”教育是學生作爲主體的自我教育。教育者的主導作用是讓學生在實踐中認識到“我行!” 北京有一位“十佳少年”,她從美國回來,是自己到學校辦的轉學手續,沒有父母陪同。這位國小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自然得到了提高。“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獲取知識如此,提高覺悟也必須有真切的體驗。學生必須通過行爲體驗,方能感悟人生。所以,讓學生體驗成功是培植自信心的有效途徑,這是很有道理的。體驗成功,實施“我行教育”,大大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三).“無爲”教育藝術的方法 現代教育理論要求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主導”要促進“主體”的發展,其真諦應是實現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則應開發潛在的積極因素,引導其開悟。“無爲”教育的目的,正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悟性。這一過程是因勢利導,是教育者的“無爲”,促使受教育者的有爲。 “無爲”教育藝術常用方法有如下幾種: 垂範:教育者的示範,無言的身教。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講的就是垂範的作用。青少年善於模仿,教育者的行爲成爲楷模,自然會產生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的影響。身教是“不教而教”的首要方法。身教好,教育的任務就完成了一半。學校新教學樓的垃圾道堵了,總務處在道口旁貼了個封條——“禁止傾倒”。在此後的兩個月裏,學生們掃除後都要穿過操場,將垃圾倒在老樓的垃圾道里。校長手術後上班了,他發現封條後便抄起鐵棍通垃圾道。一位看到的老師告訴他:“總務處已貼了告示”。校長說:“你家的下水道堵了,是不是也貼上封條不用了?”教師無言以對。“要把學校也當成自己的日子一樣過啊!”校長的這句話深深印在這位教師的心上。後來她也當了校長,時時處處記着要“以校爲家”。傾聽: 教育者虛心、認真聽取教育對象的傾訴,促使對方在宣泄中實現自我心理調節。當人產生心理衝突時,自然的需求就是要找人訴說。教育者要善聽,即對教育對象的任何想法(當然不一定正確)要聽得進去,表示理解,在傾聽中因勢利導,讓教育對象自己得出正確結論。心理學家認爲,認真的傾聽就完成了心理諮詢任務的一半。 記得一個當醫生的朋友曾經講過的故事:一個被診斷爲絕症的病人,常常在拿藥的時候到他那兒坐坐。醫生由於職業的習慣,常和他聊聊,或者就那麼靜靜地聽着。一次,那個病人說了很多很多他的過去、現在、幸福、心酸,他生病後的種種心境和牽掛。朋友聽了許久許久。病人說完了,如釋重負,輕鬆多了。後來,聽說那位病人去世前的情緒一直很平穩,配合治療也比過去積極多了,並且把被醫生判定爲三個月的生命延長了近一年。朋友對我說,他很欣慰那天沒有對那位病人進行長篇大論的勸慰與建議,而只是靜靜地傾聽了訴說。他頗有心得地說:“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我所起的作用,可我卻從這件事中知道了開方、看病醫治的只能是軀體,而傾聽卻能使一個人的精神得到寄託。”激勵:教育者通過語言或文字等多種手段,含蓄地、寓意深長地觸動教育對象的心靈,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開發潛能。激勵源於尊重,源於信任。出乎意料的處理,往往能促使教育對象的心靈震撼。一位國小校長對童年一次考試分數難忘的記憶:由於中途轉學,功課落下了不少。一次數學考試後髮捲子,我提心吊膽地接過來一看,非常意外,老師沒有打分,只寫了兩個字:“哎呀!”。此刻,我領會了老師的心意,老師不相信我會這樣,老師在給我機會,老師在期待着我,老師在用這樣一個善意玩笑似的方式等待着我的努力。我決心把落下的功課補上。果然,又一次考試我得了滿分。許多年過去了,我又經歷了無數次考試,見到過成百上千張試卷,但只有那份沒有分數,寫着“哎呀!”的試卷,成了我心中永遠的珍藏。體驗:通過創設情境,引導教育對象在親身經歷中實現情感體驗,獲得真切的感悟,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沒有體驗,就沒有完成教育過程。體驗成功是培植自信的有效途徑。在體驗中獲得了“我行!”自信意識的增強。爲戰勝膽怯,一位母親讓她五年級的女兒買10張《北京晚報》,再按原價賣出去。半個小時過去了,孩子張不開嘴。經過思想鬥爭,戰勝了虛榮,開始大聲吆喝,終於把報紙賣出去了。在鬧市區賣報,這是一種情境活動。孩子受到了磨鍊,體驗了成功,得到了單靠說教不可能有的思想收穫。對比:使教育對象在事件或情感對比中,找到差距,心靈受到震撼而猛醒、開悟。沒有比較就沒有認識,沒有比較就沒有教育。反差越大,給人的印象越深。在反差中,發現道德境界的高低,自然產生羞愧、自責,從而獲得認識的飛躍、精神的昇華。有這樣一個故事:古代某武士一心想成爲世上第一射手,他遍訪名師,刻苦訓練,終於達到了百發百中的境地,武士自喜。一日,在深山偶遇一高僧,高僧明其箭術,遙指空中的兩隻飛鷹,武士心領神會,一箭射落了其中的一隻,而高僧卻說:“取鷹何用弓箭,高手當‘不射而射’”。言罷,高僧擡手一指,虛點向空中的一隻飛鷹,只見那鷹好如受重創,徑直落至高僧的腳下。武士大爲震驚,嘆道:“這纔是射藝的最高境界啊!” 迂迴:對教育對象的問題,不採取就事論事的直接說教,而是通過心理暗示啓發聯想等手段,使其認識事物的規律、領悟生活的真諦。爲了前進而後退,爲了走直道而走彎道,這往往是獲得成功的策略。一位中學生是生物愛好者,蒐集了衆多的標本。他媽媽是教師。有一段時間,發現兒子做作業時情緒不高。她沒有直接詢問,而是對兒子說:“媽媽今天比較累,想去逛公園。你陪媽媽一起去好嗎?”逛公園時,面對各式各樣的植物,媽媽不斷髮問,兒子滔滔不斷地解答,顯示了豐富的知識。晚上媽媽發現,兒子做作業時情緒特別好。 空白:摒棄包辦代替,給教育對象留有創造的空間和時間,調動其主動性。爲了取得教育的實效,往往需要等待。“耐心是偉大的老師”。楊振寧在西南聯大讀研究生時,他的導師是王竹溪先生。一天,王先生要他寫一篇論文《固體中有序與無序的問題》,並要他參看一本書。楊振寧看不懂這本書,便去向王先生請教。王先生一個字也不講,卻又要他看第二本書。楊振寧第二本也看不懂,又去向王先生請教。王先生還是不講,又推薦第三本書給他看,並要求他看完第三本書後,再回過頭來看第二本和第一本,並說出對第一本書的見解。楊振寧反覆讀了第三本書後,再讀第二本和第一本,果然寫出了優秀的論文。寬容:對教育對象錯誤、過失產生的原因,給以充分的理解,使其在意想不到的寬厚態度、寬鬆環境中自省。“出奇制勝”的兵法運用在教育領域是教育方法的極致。教育者的寬容使教育對象無地自容,這是真正的教育詩篇。 一位學生的個人願望沒有得到滿足,向教師說了一痛尖酸刻薄的話。這位教師沒做任何解釋,只是給她寫了一首小詩: 土地寬容了種子,擁有了收穫大海寬容了江海,擁有了浩翰天空寬容了雲霞,擁有了神彩人生寬容了遺憾,擁有了未來學生收到後,沉思良久,突然笑了。她覺得生活真美好,自己很幼稚。三. “無爲”教育藝術的反思

在班主任的實際工作中,我深深感受到班級管理是一項艱鉅繁雜而意義重大的工作,處處充滿學問與挑戰。班主任應不斷加強自己的教育理論學習和探索,在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學習了“無爲”教育理論,結合工作中的感悟,談談自己的心得和體會。 (一).要“無爲”必先“有爲” 班主任工作是多方面的。它既要求班主任立足現實,努力搞好實際工作,又要求班主任着眼長遠,加強學習、研究與探索。要想做到管理工作的“無爲”,班主任必須先腳踏實地地對待工作,同時加強自身教育理論的學習。 班主任工作必須從小事做起,從具體的事務做起,紮紮實實搞好班級管理。深入到學生中,認真瞭解、研究學生,掌握班級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班主任既要做學生的導師,又要做學生的朋友與助手。學生情緒波動,班主任要找他談心;學生參加義務勞動,班主任要率先垂範;學生生病住院,班主任要照前料後……班主任的工作是如此具體而細微。只有具有務實精神,班主任才能在學生中樹立威信,才能具有很強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班級管理工作才能取得實效。在務實工作的同時,班級工作需要理論的指導,需要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以不斷地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自身修養與素質。加強自身理論學習的更高要求在於班主任要有開闊的眼界,長遠的眼光,廣泛關注教育發展動態,大膽創新,用自身的實踐豐富和發展教育理論,推動教育的改革與發展。“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不教而教”,首要的要求是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無爲”教育藝術對教師理論修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提出的課題意義在於倡導學習教育哲學,提高教師理論修養,促進素質教育。“無爲”教育時常表現爲無言與無形,甚至達到出神人化的境界,有人稱其爲教育的極致,實屬教育藝術的高層次表現。教育者要嘔心瀝血,從創設情境到引導經歷,從教化進入悟化,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覺中,獲得新的感覺、新的體驗,獲得精神的昇華,靈魂的淨化。這一過程呼喚着教師積極的進取,也指示着教師提高修養的方向。(二).順勢而爲 “無爲”教育的真諦應是實現學生的自我教育,引導其開悟。“無爲”教育的目的,正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悟性。這一過程是因勢利導,是教育者的“無爲”,促使受教育者的有爲。 班主任作爲班級的管理者,要充分認識並運用學生心理髮展規律、知識轉化規律等教育規律,充分考慮到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動性,在發展與調整的關係上把握好教育規律與學生自我發展的特點,服務學生髮展的需要。所以,用在班級管理上,就是“順”:順應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知識轉化規律。世間萬物都有其固有的規律性,只要你在實踐中做有心人,不斷摸索,久而久之,掌握規律,順勢而爲,熟能生巧,事情就會做得十分漂亮。在實際管理工作中,由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一些班主任採取“堵”的方式較多,如實行“全封閉管理”以避免學生受校外不良影響,制定嚴厲的懲罰措施以控制學生越軌行爲等等。採取“堵”的方式,減國小生犯各種錯誤的可能性,在一定的環境和條件下是必要的、有利的。它有助於形成良好的“小氣侯”,從而有利於學生的成長。但僅僅靠“堵”是不行的。過多地應用“堵”的方式,有兩點不利:一是容易使學生成爲工作的“對立面”,增加教育阻力;二是從長遠來看,不利於增強學生的抵抗力與社會適應能力。少數的班主任以“不出亂子”、“不出事”爲目標,採用“盯、嚇、壓、罰”等方式管理班級,表面上班級“平安無事”,實際上引發的問題卻不少。 (三).有所爲,有所不爲 “無爲”管理理論指出,管理者在“小事”上有所不爲,在“大事”上有所爲,只有在“小事”上有所不爲,然後才能在“大事”上有所作爲。班級管理工作的對象是活生生的成長髮展中的學生。實際工作中,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學生的坐立行走、穿着打扮,大到學生的思想動態、前途命運,以及班級的建設與發展。 對待管理內容,如果事必躬親,早晚跟班,無所不管,甚至充當着“管家”、“警察”或“保姆”的角色,這樣的管理方式固然有其利,但弊大於利。管得過多過死,容易造成學生依賴性強,創造性、獨立性差,缺乏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能力,也容易使班主任陷於雜務,疲憊不堪,不利其自身的完善與發展。陶行知說“教是爲了不教”。魏書生認爲“管是爲了不管”。其思想從根本上說,是要充分揮學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體作用,做到“管放結合”。具體而言,班主任要管的方面主要包括:制定班級的長期目標,把握班級工作的整體思路;培養一支強而得力的幹部隊伍,並加以指導監督;做好個別學生及全體學生的思想工作,增強班級凝聚力、向心力;協調多方面關係,形成教育合力。在具體事務上,學生能做的,班主任儘量放手讓學生自己做。把一些具體事務分派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分工授權,建立層次分明的立體型管理體系,如公物維修、書刊保管、活動組織、班幹部選換、班規制定等等。引導學生參與管理,逐步鍛鍊和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權負責,分層管理,既有利於班級的建設與發展,又有利於學生個性完善、能力的提高。 (四).君無爲而臣有爲 班主任在識賢、求賢、用賢上決策時有所爲,在人才的具體工作執行時則無所爲。此處的“賢”,指的是學生中的管理者。班主任尤其要注重培養自己駕馭人才的能力,知人善任,瞭解什麼時候什麼樣的學生是在班級管理中可以成爲助手。 班主任作爲班級的主要管理者,要想真正做到在“大事上有所爲,在小事上有所不爲”,就必須在使用班幹部上實行“君無爲而臣有爲”的管理方法。在中國古代,人們從歷代治國成效經驗中,早已認識到“君閒臣忙國必興,君忙臣閒國必衰”的道理。所以,在管理之道上,黃老學派主張“君無爲而臣有爲”。在用人上對於賢臣必須高度信任,充分放權,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充分調動與發揮班幹部和全體學生的主動精神和創造意識,而不是越俎代庖。 (五).爲於前,無爲於後 事後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對待學生容易犯的錯誤或者班級管理中的疏漏,應該以預防爲主。等到錯誤發生,造成了損失才尋求彌補,有時是亡羊補牢,爲時已晚。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應該細心留意學生的思想和言行動態,善於發現問題,及時把問題控制於萌芽狀態,並加以可行的措施解決問題,消除隱患。 (六).“管”之有爲與“放”之無爲結合 道家的管理哲學是“治大國若烹小鮮。”治國必須堅持政策的一貫性,政策多變則擾民。這就是老子說的,治理大國好比煎小魚一樣,不能常常去攪動它,而是依據客觀規律,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點、以適當的方式順其規律促使其變化而已。治大國若烹小鮮,班級管理亦然。在管理中如何做到“治大國若烹小鮮”這樣的境界呢? 其一、管得少纔是管得好 管理實際上是對人的一種管控活動。控制的最高境界是少控制、不控制。如果管理部下時“天天攪動小魚”,就不是一種好的管理方法。 其二、管得少不是不管 管理者要抓住管理的關鍵,透過複雜的表面現象,洞察問題的本質,化繁爲簡,管理簡單化。 其三:管得少又管得好 關鍵在於建章立制,將複雜問題簡單化,將簡單問題標準化、程序化。減少例外事件,從而做到“閒”而有效。以人管理,總是有漏洞可循的,因爲人都是有弱點,有感情的。動物之間哪怕是貓和老鼠相處久了也會有感情也會相安無事。而制度呢?卻能起到人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其四:把握好管得嚴與放得寬的分寸在教育過程中,班主任必須對學生嚴格管理,嚴格要求。但“嚴”不是嚴厲、嚴酷。管理過嚴,容易造成學生個性壓抑、自卑感重、自制力差、膽小怕事,甚至會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導致師生關係僵化。這既不利於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也不利於班級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因此,班主任要正確把握嚴格管理的尺度、嚴中有寬。嚴格管理班級,我認爲應從以下方面做起。一是要引導學生制定合理的規章制度,做到紀律嚴明,“以法治班”。二是要公正公平,不要感情用事。對違紀違規者,無論是幹部還是普通學生,無論是優秀生還是後進生,都要一視同仁。三是要注重“首因效應”,要認真對待、正確處理“第一次”之類的事情。四是要持之以恆,避免犯“冷熱病”,時緊時鬆。同時要狠抓養成教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嚴還必須與寬有效結合起來,靈活處理。班主任要私下做好被處罰學生的思想工作,使其正確認識錯誤,並努力改正。同時,對學生違紀處罰的方式要多樣化,要寓教育於處罰之中。魏書生同志對學生犯錯誤的處罰是:唱一支歌,做一件好事,寫一份關於錯誤的說明。他把處罰變爲生動的自我教育的做法,對我們是一個很好的啓迪。工作實踐中,嚴和寬是對立統一的。嚴不是冷麪鐵心,寬也不是遷就縱容。只有做到“嚴中有寬,寬中有愛,愛中有教”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在現代科技衝擊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的今天,作爲中國文化的一部分的教育工作藝術,要培養自己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就必須回到它原來的文化土壤中。道家無爲管理的根本在於抓住人心。無爲,不是沒有作爲,而是大有作爲。無爲,是“無背道之行,順自然而爲”,即不作違背教育目的、教育規律的事,實施因勢利導,功無不成。設想,在一種充滿智慧的文化土壤中,充分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結合自己工作的實踐,我們的班主任工作,將萌發一片欣欣向榮的春色。

第二篇:不對的最新管理學新論

不對的最新管理學新論

在管理圈裏,目前涌現出一股嶄新的潮流。這股潮流還沒有一個名稱,所以,我打算稱其爲“黑即是白”潮流,因爲它的特點是,把大家都認爲不好的東西說成是好的(或反過來)。

每個人都喜歡這股最新的潮流。它讓人耳目一新,出乎意料,解放了思路。並且它很酷。在linkedin和《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網站上,讀者們迫不及待地對這股潮流點“贊”。

僅上週一週,我就遇到了四個體現這股潮流的例子。第一個、同時也最受大家歡迎的“黑即是白”的例子是,認爲失敗不是壞事,而是好事。這個理論首次出現於幾年前,鼓吹它的人一直堅稱,犯錯非常重要,因爲可以讓人學到東西。這倒不無道理。這個理論接着說,因爲不經歷失敗很難成功,所以我們必須致力於讓自己失敗——這就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了。

《哈佛商業評論》博客上最近的一篇文章建議,因爲失敗是如此美妙的一件事情,各類組織都應定期舉行“失敗歡慶會”,讓員工戴上粉色羽毛圍巾,慶祝過去的種種失敗。這個建議不僅愚蠢、傲慢,還非常危險。誠然,對失敗的恐懼可能讓人畏手畏腳,但從我自身的經驗來看,這種恐懼也可能促人奮起。我最近在準備一個系列廣播節目,搞砸的可能性真實存在,令我十分擔心,反而讓我全神貫注。如果我這樣想:反正如果我搞砸,英國廣播公司(bbc)會爲我舉辦慶祝活動,給我戴上粉色羽毛圍巾,那麼我可能根本提不起努力的勁頭。

失敗是壞事,不值得慶祝。失敗也不應受到懲罰,除非是懶惰和馬虎引起的。如果員工因爲懶惰和馬虎導致失敗,那麼我認爲,可以用粉色羽毛圍巾做一件更有用的事情:讓這些懶惰鬼或馬虎鬼吃掉它。

由此自然引出了第二個“黑即是白”理論。這個理論宣稱,老闆的懶惰可能是件好事。理查德?科克(richard koch)在他上週出版的新書《80/20經理人》(the 80/20 manager)中就宣揚了這個理論。他在書中寫道:“懶惰的經理人能夠實現卓越的業績。只有節約精力和注意力,才能把好鋼用在刀刃上。”他接着寫道,懶惰是一種如此難得的天賦,那些不幸生而沒有這項天賦的經理人,必須努力去獲得它。

科克說,我們的工作大多是無用功,這話沒錯。但問題在於,沒有這些點滴的“無用功”,就沒有後面的“有用功”。在實際生活中,很少有懶惰的老闆,因爲懶蟲往往無法獲得晉升。我認識的爲數不多的懶蟲老闆,都是不稱職和討人嫌的,通常過不了多久就會被炒。

第三個“黑即是白”觀點,見於諮詢顧問喬丹?科恩(jordan cohen)在《哈佛商業評論》網站上發表的一篇文章。該文章鼓吹的是另一股新潮流。科恩認爲,給員工下指令(支撐組織運作的另一個重要原則)是不好的,我們不應該這樣做。接着,他先用一則有趣的軼事來“證明”這一點,然後又搬出了神經科學。他說,當人們遵循指令行事的時候,“大腦情緒反射中樞事實上會促使人的認知機能下降”。

我對非神經科學家使用神經科學爲論據始終表示懷疑,在我看來,這不過是一種虛張聲勢。他們其實只不過是在說:這裏有一個我不懂、你也不懂的理論,但我命令你接受這個理論,因爲有一位神經科學家是這樣告訴我的。

多謝了,但我還是寧願堅守我經過多年觀察得出的結論:大多數員工需要指令,不過他們確實不需要事無鉅細的指導。我還忍不住設想,假如科恩發現自己躺在醫院裏,他大腦的某個“反射中樞”正在接受手術,而醫院員工已得到指示,自己覺得怎麼合適就怎麼切開他的大腦,那麼,科恩大概不會樂意。

最後一個例子是linkedin上瘋傳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名爲:“kbs+說:留住人才的方法就是教他們自立門戶”。這篇文章講述紐約廣告代理公司kbs+如何教員工創業。猜猜怎麼着?有些員工利用這個機會真的辭職創業去了。但沒關係:kbs+堅持認爲,這是保持員工積極性的絕佳辦法。在我看來,這種留住員工的方法實在莫名其妙。讓員工的工作變得更有趣,和小小的一句“多謝”,可能是留住員工更好、也更便宜的方法。

所以,說到底,黑仍然沒有變成白。黑就是黑,白就(請幫助宣傳好範文 網:)是白,而任何在名稱中加入數學符號的企業,都在向世人發出一個明確的信號:自己早已摒棄了邏輯。

譯者/吳蔚

第三篇:似是而非的管理學新論 2

似是而非的管理學新論 2 多謝了,但我還是寧願堅守我經過多年觀察得出的結論:大多數員工需要指令,不過他們確實不需要事無鉅細的指導。我還忍不住設想,假如科恩發現自己躺在醫院裏,他大腦的某個“反射中樞”正在接受手術,而醫院員工已得到指示,自己覺得怎麼合適就怎麼切開他的大腦,那麼,科恩大概不會樂意。

最後一個例子是linkedin上瘋傳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名爲:“kbs+說:留住人才的方法就是教他們自立門戶”。這篇文章講述紐約廣告代理公司kbs+如何教員工創業。猜猜怎麼着?有些員工利用這個機會真的辭職創業去了。但沒關係:kbs+堅持認爲,這是保持員工積極性的絕佳辦法。在我看來,這種留住員工的方法實在莫名其妙。讓員工的工作變得更有趣,和小小的一句“多謝”,可能是留住員工更好、也更便宜的方法。

所以,說到底,黑仍然沒有變成白。黑就是黑,白就是白,而任何在名稱中加入數學符號的企業,都在向世人發出一個明確的信號:自己早已摒棄了邏輯。

第四篇:德育新論讀後感

《德育新論》讀後感

德育一直和美育、智育、體育並稱,並且排在第一位,可見德育的重要性。然而如今在我國“以分數看人,以成績評價學生好壞”的現象仍廣泛存在,致使在教育上過分注重對學生智育的教育,然而德育的教育卻顯得異常薄弱。

前不久我閱讀了魯潔,王逢賢教授主編的《德育新論》,很有啓發。其中魯潔教授就提到德育是最具魅力的, 因爲它面對的是人而不是物;它面對的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它面對的是人心,而不是冷冰冰的理性。德育彰顯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美麗人生的追求,世間還有什麼比這些更有魅力?這也是在告訴我們在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然而幾年前的藥家鑫案,去年的小悅悅事件無不反映出當今德育教育已刻不容緩。

目前在社會、學校德育也處於一種尷尬的境地,大量開展過於“形式化”的德育活動,如3·5學雷鋒活動,過於追求形式,起到的實質性作用卻很少。魯潔教授就提出了“生活德育論”理論,認爲生活的過程就是道德學習的過程,學校生活的德性決定了學生本身的德性,對學生品德成長來說更重要的是學校生活的質量。因而學校應該讓學生過一種有意義的生活來對學生進行德育,而不要過於追求形式。

作爲一名免費師範生的我們,也是未來的準人民教師。因而我想談談我對作爲一名老師如何加強對學生德育的看法。

首先,我認爲教師應該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和思想品德修養,使自己成爲一個德智體美得以全面發展的人。因爲教師是學生的榜樣,特別是中國小,此時的學生的思想還處於不成熟的階段,他們不能獨立地對事物的好壞進行判斷。老師的行爲對他們的影響極其大,因而教師應該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修養,做一個不僅學習上可以爲學生答疑解惑的老師,更可以在生活上成爲學生學習的榜樣。

其次,教師要以保持一顆“愛心”,以愛心看待學生,以愛心看待工作,以愛心看待生活。只有這樣,你才能感染你的學生,讓他們向你學習,將來成爲一個用愛心看待世界的人,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來對他們進行德育。

然後,教師應該平等的看待學生,不應該戴上有色眼鏡看待一些同學。目前

還有不少教師存在一差具差的觀點,認爲學生成績不好什麼都不好。這種觀點是極其錯誤的,那些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也學在音樂上富有天賦,也許還是個體育強人。我們老師首先就應該轉變這種觀念,特別是身爲班主任的教師更應該如此。應該同等的看待學生,真正做到不對任何學生存在偏見。

最後,教師應深入挖掘教材內包含的德育信息,特別是我們思想政治教育這門課。思想政治的教學承擔着學校德育的重要任務,對學生德育的培養作用巨大。在教材背後也隱含了大量德育的信息,如民族自豪感、對國家的熱愛等等,這也是我們作爲教師應該努力給學生們提供的。讓學生成爲一個社會和個的四有公民也是我們的重要使命。

“育人爲本,德育爲先”,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永恆主題,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和核心。這也就要求我們要做一個有思想的教育者,做一個與時俱進的教育者。同時爲我們的大學學習生活也提出了一些要求,現在我們應該努力做好知識的積累,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修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不久的將來做好對學生德育的培養,才能無愧於人民教師這個稱號。

第五篇:戰略管理新論

20世紀90年代以前的企業戰略管理理論,都比較偏重討論競爭和競爭優勢,而戰略聯盟的出現,則使企業戰略管理理論研究重點由競爭轉向聯合,進入90年代中期,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和經濟全球化不斷加強,顧客需求日益多樣化,創新已成爲企業戰略管理研究的重點,超越競爭也成爲企業戰略管理理論研究與發展的一個新熱點。

1 邊緣競爭戰略理論

1998年,布朗和艾森哈特在《邊緣競爭》一書中提出了邊緣競爭戰略理論。該理論基本思想是:企業應通過不斷的管理變革以構建企業的競爭優勢,並根據一系列不相關的競爭力來徹底地調整和改造企業優勢,以保持企業在無序和有序之間的微妙平衡。邊緣競爭戰略理論將戰略目標的制定與實現緊密聯繫起來,並不斷地尋找新的戰略目標以及實現戰略目標的方法。

2 戰略生態理論

1996年,美國學者穆爾在《競爭的衰亡》一書中提出了戰略生態理論。穆爾將“商業生態系統”定義爲“以組織和個人的相互作用爲基礎的經濟聯合體”。這種經濟聯合體生產出對消費者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消費者是生態系統的成員。商業生態系統不遵從傳統的行業界限,它既可以在常規的行業界限內部不斷髮展,也可以跨越常規的行業分界線。

3 整合的企業競爭分析理論

1996年著名美籍華裔學者陳明哲教授發表的《競爭者分析與企業競爭:趨向理論的整合》一文,綜合了競爭對手分析和企業間競爭這兩個核心問題、綜合了基於產業與基於資源的企業戰略理論的競爭思想、並給出了兩個綜合性指標,提出了以預測企業間進攻與反擊行動爲目的的競爭分析框架。

4 戰略轉折點理論

戰略轉折點理論的提出者是布格爾曼和葛洛夫。該理論認爲:在競爭環境的變化日益加劇的產業中,環境變化的不可預測性會使企業的戰略意圖和戰略行動之間產生不一致,這種不一致常常會引起組織中出現戰略矛盾,這種矛盾將阻礙產業或企業的轉型,是組織面臨的“戰略轉折點”(sip)的標誌。因此,企業新戰略的制定依賴於高層領導者從這種戰略矛盾中獲得有效的信息。該理論提出了以戰略矛盾、戰略轉折點、戰略認知爲基礎的分析框架,明確了高層管理者在其中的作用及適應性學習型組織在轉型式戰略變革的重要性。

5 動態能力理論

1997年,提斯、皮薩羅和肖恩在《動態能力與戰略管理》一文中提出了動態能力理論。“動態能力”是指企業整合、建立和重新配置內部和外部能力以適應迅速變化的環境的能力。其中:“動態”是指爲與環境變化相一致而更新自身能力的能力;“能力”是指企業戰略管理在爲滿足環境變化的要求而整合、重構內外組織技巧、資源與功能性能力過程中的關鍵作用。動態企業能力理論框架中包含三個關鍵性要素:過程、地位和路徑,動態能力戰略框架的構建正是基於這三個關鍵要素。

6 平衡計分卡

建立一套有效的績效評價體系是企業戰略管理得以有效執行的根本保障。20世紀90年代初,哈佛商學院的卡普蘭教授和美國復興全球公司總裁諾頓設計出了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一種基於企業戰略管理的業績評價新方法,從財務、顧客、企業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四個維度全面評價企業績效,適應了企業發展企業戰略管理的需要。平衡計分卡將業績評價與企業戰略聯繫起來,有助於管理者始終關注整個業務活動的發展過程,並確保企業的實際經營業績與公司的長期戰略保持一致。

7 競爭動力學方法

競爭動力學方法是在競爭力模式理論、企業能力理論和企業資源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對企業內、外部影響企業經營績效的主要因素進行分析,以解決在動態的競爭環境條件下企業應如何獲得超過平均水平的收益和維持競爭優勢的問題。競爭動力學方法的研究重點包括:

(1)不同條件下的競爭結果的分析和對比;

(2)影響企業競爭或對競爭進行反應的能力要素;

(3)處於競爭狀態的企業之間的競爭作用及其產生的原因和發生的可能性。

8 戰略成本管理

在成本管理中導入企業戰略管理思想,實現戰略意義上的功能擴展,便形成了戰略成本管理(scm)。美國會計學者庫伯和斯拉莫得將scm定義爲:企業運用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來同時達到降低成本和加強戰略位置之目的。獲得成本優勢、從競爭中取勝是戰略成本管理的核心理念。戰略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務是“在不同戰略選擇下如何組織成本管理”,即將成本信息貫穿於企業戰略管理過程中,通過對企業成本結構、成本行爲的全面瞭解、控制與改善,尋求持久的競爭優勢。

9 藍海戰略與紅海戰略

2014年由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的w.錢.金教授和勒妮.莫博涅教授所着的《藍海戰略》一書中首次提出了藍海戰略理論,該理論是企業戰略管理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爲全球的企業界尋求新的戰略手段提供了一種新的戰略管理範式。當今市場由兩種海洋所組成:紅色海洋和藍色海洋,簡稱紅海和藍海,紅海代表當前存在的所有產業,即已知的市場空間;藍海則代表當今還不存在的產業,即未知的市場空間。

紅海戰略以競爭爲基礎,是一種“血腥”的你死我活的戰略,屬於傳統競爭戰略理論,是零和博弈,企業和消費者的價值不但沒有提高反而降低。其特點包括:競爭於當前市場空間;擊敗競爭者;挖掘現有需求;在價值與成本之間取其一;根據差異化或低成本的戰略選擇,把企業運營整合爲一個體系。

藍海戰略以價值創新爲基礎,使得市場博弈成爲一個非零和博弈,給企業帶來了高回報的可能性。價值創新對“價值”和“創新”同等重視。藍海戰略特點包括:開啓無人競爭的市場空間;超越競爭;創造和獲取新需求;打破價值與成本之間的權衡取捨;同時追求差異化和低成本,把企業運營整合爲一個體系。

10 企業集羣戰略理論

企業集羣戰略理論從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開始逐步興起。該理論認爲:在一定地理位置上集中的、相互關聯的企業以及相關機構,可以享受集羣帶來的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的好處,同時又可以保持自身行動的敏捷性;企業集羣還可以減少交易成本,經驗、知識、技能也能夠很快地在集羣內傳播開來,從而有利於企業創新機制的培育;集羣將是未來產業組織的發展模式,企業之間的競爭將體現爲集羣之間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