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羅生門小說作品讀後感

讀後感2.09W

羅生門小說作品讀後感

羅生門小說作品讀後感1

芥川龍之介是日本大正時期的重要作家,短篇小說巨擘,也是當時新思潮文學流派的柱石。他的短篇小說並不像我們所熟悉的衆多短篇小說那樣有個完滿的結局,而往往給讀者帶來的是出人意料的結尾。這也正是芥川龍之介之所以被稱爲日本現代文學史上的鬼才的重要因素之一。《羅生門》裏發生的故事就好像是大千世界中截取的一個小小片段,實質平常所見的事情,卻在特定的環境下放大來看竟顯得如此這般的醜惡與突兀。

主人公設定爲一個剛被主任辭退出來的家將。本是一個善良而普通的人,當他面臨衣食不足的窘境時,他心中萌生了一個的念頭“倘若不擇手段的話”。來到這羅生門時,這個念頭僅僅是一個“倘若”,事實上他是沒有這樣的勇氣與魄力的,他畢竟只是一個良民,連他自我也對自我是否真能夠“走當強盜的路”而產生了懷疑。當他來到門樓上,看到那個拔死人頭髮的老太婆的時候,他的正義感告訴他無論如何,在雨夜羅生門上拔死人頭髮已經是一種不可饒恕的罪過,於是剛纔那些“當強盜”的念頭消失了,他上前抓住那個老太婆,就像每個正義英雄在遇到邪惡反派時會做的那樣。老太婆害怕了在要給自我開脫時,她告訴了家將關於她拔頭髮是爲了做假髮,及被她拔頭髮的女人其實生前也是幹過壞事的。

作者在《羅生門》中細膩的描述了主人公內心世界的細微變化。

從性本“善”到最終的惡,過程中看到了主人公內心的複雜轉變,同時也向讀者展示了人類內心的懦弱。人們相信正義鄙視邪惡,在現實中卻不能堅持正義,並存僥倖心態爲自我的軟弱找藉口,最終屈服於邪惡且不自知。人性的醜惡在這本書裏被淋漓的刻畫,我們看到的故事如同被人一件件撕扯下了外衣一樣,狹隘、自私、卑鄙,人們不想也不敢直視的東西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羅生門小說作品讀後感2

有些小說有人讀了會收穫頗豐,不僅僅能體會作者的本意,還能夠不斷的去思考人生的真諦。還有些人讀後卻還是徘徊在小說與現實之間的雲裏霧裏,搞不清小說的主旨,但總決得作者並非凡人,小說必須有它脫俗的道理,可是卻又找不出什麼拿得出手的理由。對於這本書,我就是那些後者中的一個。

小說分爲幾個故事,每個故事相對獨立。羅生門只是其中的一個故事。(這讓我不禁會聯想到卡夫卡的小說集,可是說實話,芥川龍之介的作品可要比卡夫卡小說更容易懂得多了。如果你讀過卡夫卡的作品,我想你會懂我的!)小說裏很多故事都曾被日本拍成了電影。對於我而言,感受如下:

1、應對現實,有的時候眼前發生的事,可能會激起被強制埋藏在心底裏的邪惡。就像羅生門故事裏的那個家僕。他雖說不上善良,但也算得上規規矩矩。在那個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年代,當他看到一位老婦正在拔死屍的頭髮準備換錢時,他忽然覺得自我去做一名強盜也就不足不奇了!或許每個人的心裏都會隱約藏下一些小小的惡念,也許連自我都不明白。它就像一個被灰燼覆蓋卻沒有真正滅掉的闇火。永遠都不明白是哪陣風把它點燃,然後燃燒,燒掉自我的同時也毀掉了一些完美!我忽然覺得有思想的人類很可怕。他們會有着什麼樣的思想呢?鬼才明白!

2、懷疑論。故事是以懷疑歷史爲例。說到記載歷史的文人也好,流傳歷史的百姓也罷。他們在記錄和敘述時多多少少會省去一些真實的部分(當然這不是他們有意的),同時也會增加一些自我的觀點(確切的說應當是添油加醋),這樣最終我們看到或聽到的又有多少是真實的呢?我想這回連鬼也不明白了吧。所有的事物都有多面性,而你不能保證你看到的別人就必須會看到。這樣一來,那豈不是誰都不要相信了!忽然覺得看得見的書本也好,或是看不見的夢想也好,又或者是前人和學者總結出來的真諦和雞湯與我們現實生活都會多少有些矛盾,你覺得呢?

羅生門小說作品讀後感3

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着放肆大笑的三個人,強盜、女人和雜役。

強盜,聲名狼藉的採花大盜。他執劍任意踐踏他人,赤裸裸地要,赤裸裸的活,不戴面具,無需僞裝,因爲他本來就是強盜!最趣味的是強盜描述的“那陣涼爽的風”,涼爽的微風吹着樹葉沙沙做響,如果不是因爲那陣風的話,我是不會殺了他的。你瞧,強盜們總會給自我一個理由推卸職責,無辜的風竟然成了故意殺人的誘因。風吹動女人面紗,強盜受到誘惑色迷心竅,所以他說一切都怪那陣風。現實你我不是也常常被惱人的風撩動?不是也常常沒事兒怪着玩兒?!哇咔咔咔!可怕的是風?是風?還是風?

女人,是戴了面具的那一組,這樣看來可笑又可鄙。被強盜玷污後,受到武士斥責鄙視,而強盜制止武士並推說女人軟弱。此時的女人才像畫皮中的鬼魅瞬間變臉,她爆發出刺耳放縱的大笑,那一刻她嫵媚的臉變得猙獰,我說過,女人的力量遠非她平時表現出來的那樣,你若輕易上當,只能證明你天真可悲。她剝開美麗單純溫順軟弱的僞裝,暴露出強悍自私的本性。她譴責面前的兩個男人,軟弱。她指責武士,做爲丈夫他應拼得一死捍衛自我的尊嚴,纔有資格要求這個‘髒’了的女人自殺;而當她明白這個強盜就是大名鼎鼎的多襄丸時,她以往暗自慶幸,她對以前生活中每一天重複的無聊鬧劇感到噁心,她以爲多襄丸可能會把她從中解救出來,可惜此時她才發現,多襄丸只是徒有虛名,他只是同樣微不足道的小人。女人愛的是充滿熱情的男人,而男人僅有靠他的劍才能夠得到他的女人,她的夢想破滅了,她愛着的只是個虛擬的完美男人,而這個世界甚至不可能出現那樣的完美。想想,可笑,我們何嘗沒有各自虛擬的完美?!又何嘗不是重複着平淡的無聊。

雜役,自始至終以局外人的好奇傾聽,我想他是作者的代言,他的臺詞應當就是作者想表達的思想。他彷彿很超脫,一向是坦然的混世態度,又何嘗不是我們大多數人的代表?!雜役拆卸羅生門腐朽的木板烤火,我看到的是人類正在一塊塊焚燬祖先留下的禮貌,不止是遺蹟。雜役曾對和尚說,如果再說些無聊的空虛大道理,我寧願聽這雨聲。我想,他是在警示我以後少寫些無聊枯燥的大道理?好吧!在他身上你沒有看到自我的影兒?雜役狂笑着譴責和尚,大喊大叫是沒有用的。他是安於現狀,理解現實的。他鄙視樵夫的懦弱和自私,他安於這些同他一樣的本質。他拆了木板點燃篝火,而又在嘲笑聲中把燃燒着的火把扔到雨中,看它們一一熄滅。就是最終一隻火把熄滅之際,響起嬰兒的哭聲,顯然是承接關係,這電影拍得真精緻。他毫無憐憫之心地剝去棄嬰的衣物,並猥瑣醜陋地爲自我的行爲狡辯,他不敢正視自我的行爲,而是轉移目標,去譴責棄嬰父母的罪惡,譴責他們玩樂之後遺棄自我的孩子,併爲自我辯解說,在這世界上小人活得更好,如果人不自私的話,就沒法活下去!想想,脫離低級趣味的確是件難事,而隨波逐流彷彿更容易更簡便些呀!雜役發自內心的爆發,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自私又不誠實,愛編藉口。看着樵夫和雜役在雨

中相互糾纏指責,和尚懷抱着嬰兒的形象使我深受震憾,我們還剩下什麼?除了自私狡猾,我們只剩下一顆懺悔的心。最終雜役的狂笑和滂沱的大雨糾纏在一齊,這世界看上去,一片混沌。

劇中其它人物。

武士,之所以斃命,開始於貪圖不義之財,輕信強盜謊言,隨陌生人求取所謂寶藏,妄圖一夜暴富。無論之後他是怎樣的死因,至少這開頭,他是大錯特錯了。在妻子遭遇非禮後,他所表現的不是憤怒悲痛,又是憎惡輕蔑,這種狀態即使是在如今男人的心中也完全有可能,即使這種後果完全出於他的錯誤,他也不能再理解妻子,這是男人永不能克服的死穴。

如果還有僅存的‘乾淨’的話,那最終就剩下了,和尚。而和尚的苦惱正是,明知現實有多糟糕,卻硬是要掩耳盜鈴,寧願活在自我的世界裏,拒絕承認世界的黑暗,應對的確是件更痛苦的事,而進取的改善顯然又勢單力薄,信念在這時像風中瑟瑟的秋葉,不堪一擊。和尚和樵夫,長時間在暴雨中空洞、迷茫,苦苦思索的眼神,深深觸動我的內心,他們被現實打懵了,不明白在沒有信任的地獄般的世界裏到底還能相信誰?瞧!如果你不想讓你所處的地方成爲地獄,那就選擇相信別人吧!至少,我們還能夠做那束微弱地期望。當他們惺惺相惜,當和尚鄭重地把棄嬰交給樵夫時,他欣慰地說,我想我能夠繼續堅持對人類的信心了!那份寶貴的信任是多麼無奈,他所傳遞的絕不僅僅是一名棄嬰,而是一份沉甸甸的希冀,一顆飽滿的種子,一縷穿越烏雲的陽光,而樵夫滿足的微笑,贖罪後的簡便,也深深震憾了我,只要我們仍存有期望救贖的心,就還有期望。

羅生門小說作品讀後感4

讀此書的時候,不由得讚歎《羅生門》的表裏配《密林中》的裏表其中的契合與沿拓,從兩人的相互作用的羅生門,發展到三爲多人但自我剖析的世界——即二到三到無窮,陰暗角落至羅生門至大千世界,善惡的轉換到惡的無處不在當真是精彩之極!

遠觀芥川龍之介,不難發現他的作品一大方向已被這兩篇涵蓋!關於人生醜惡面以至於產生惡的揭露揶揄!

可是在芥川龍之介心中,他是徹底的鞭撻他筆下的惡麼?或者是通由惡的表象實際要揭露的是什麼?

記得威廉?戈爾丁的《蠅王》,書中的人物並沒有簡單地被分爲“好人”和“壞人”,雖然西蒙和傑克是善與惡的兩個極端的例子。縱然拉爾夫彬彬有禮,皮吉通達常情,兩人卻參與謀殺:儘管他們都有自我的準則,然而兩人都心甘情願地理解獵手捕來的肉食。

戈爾丁提出了人性是複雜的,既有惡的一面【鬼相】,也有善的一面【神相】,更有灰色不明辨的一面【人相】。而芥川龍之介關注的更是這片灰色的霧靄(又能夠說是虛僞面具?)!霧靄之中迷茫的是什麼?(虛僞中隱藏的是什麼?)它籠罩着怎樣的心理歷程?或者說由此凸顯出的人性又是怎樣?每個人善的底線是什麼?它由什麼控制?從何處產生?

芥川龍之介說他自我“一半相信自由意志,一半相信宿命;一半懷疑自由意志,一半懷疑宿命”。“古人將這種態度稱作中庸。我相信,如果沒有中庸之道,就沒有任何幸福”《侏儒的話》。即他用中庸之道來調和自由意志與宿命的矛盾,而一輩子也掙扎其間。

可是不容忽視的是,除了幼時受中國影響,青年受西方文化影響,他更受處於榮格“團體潛意識”的日本特有的佛道文化的潛移默化。芥川龍之介的遺書上以往有一段:“我也曾把我自我對將來的不安加以解剖,而我在‘某個傻瓜的一生’中也已大致說明過了,雖然加諸在我身上的社會性條件-可是封建時代在我身上的投影,我故意沒寫出來。至於爲何故意不寫出來,這是因爲到此刻我們每個人仍或多或少活在封建時代的陰影中,而我再在那舞臺之外加上背景、照明和登場人物等社會性條件-大多都已表此刻我的作品當中,可是,只因爲我自我也活在社會性條件中就認定自我必須瞭解社會性條件是不行的吧。”能夠說,在他的作品封建時代的影響無不滲析其間!

在別處摘抄了一段有關日本佛道文化的善惡觀,雖然其中有些極端偏見之語,但也沒有遠離中心。如下:日本佛教的教義對彼世有着自我獨到的見解。主張彼世沒有天堂與地獄的區別,在能去彼世這一點上,人是完全平等的,即使是幹過壞事的人或迷戀現世的人,遲早都能去彼世,只可是做過普事的人能夠早點回現世,幹過壞事的人要長期留在彼世。日本淨土真宗的開山祖師更是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惡人正機”說,從“無戒”的立場出發,認爲人們不應當拘泥於佛教廣泛宣傳的勸善懲惡的善惡觀。受這些宗教思想的影響,日本人構成了99.獨特的善惡區分不明的善惡觀,一種不加區別、不分善惡、包容一切的平等精神,一向深深紮根於日本人心目中,“在整個歷史進程中,日本人似乎都缺乏這種認識惡的本事,或者說在某種程度上不願意抓住這些惡的問題”。事實上,在日本人的實際生活中堂而皇之地存在一種所謂“必要惡”的理論,即善行未必都是需要的,而一些惡舉往往是不可缺少的。

當然,在芥川龍之介的作品中單純的惡沒有被讚歎或者是無情的鞭撻,而是被憐憫,憐憫之心充乎表裏!他要強調的更可能是一些變態的道德觀與人性的相互運動。

在芥川龍之介眼中,道德是披着古裝的權宜的別名,強者蹂躪她,弱者又受她撫慰,可是在他們之間的又受到她的迫害。她是成長於封建時代又受着資本主義的毒化,她恩賜時間與力氣的節儉,損害的是良心!道德並不是善與惡的規則,可是是懦夫的推諉藉口之詞!如果從這方面來看羅生門整本書便別有風致~

羅生門小說作品讀後感5

《羅生門》是芥川龍之芥創作的短篇小說,本身是一個來自佛教禪經裏面的故事,羅生門讀後感。

《羅生門》尤其精短,在他的小說中什麼也沒說,他只講了故事,他沒有任何議論和交代,故事甚至講的有些唐突,初讀《羅生門》時,不太能懂其中的深層含義。其實即使此刻,我也不確定自我理解是否正確。可是,不可否認的是,每一次讀《羅生門》都會有種莫名的壓抑和憂悶感。小說開場即描述了一個地獄一樣的場景:日落黃昏,陰霾密佈,淫雨綿綿,杳無人煙的街道,斷壁殘垣的廢墟,頭上盤旋着吞噬人肉的烏鴉,腳下重疊着無人認領的屍體…總之是滿目瘡痍。

其實無論是那個不積陰德的老婦,還是那個由樸實農民蛻變成的強盜其實都是可悲而可憐的。天災人禍,爲了生計,這是一切犯罪的藉口,也是致使人性墮落的原因。這就是說吃不起飯的時候什麼都幹得出來,這樣推理下去,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作出的任何事都是能夠原諒的。然而縱觀中國歷史,違背這種生存至上理論的不在少數。古有“廉者不受嗟來之食”“不爲五斗米折腰”“貧賤不能移”等等說法,就正好論證了這個世界上還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事——人的尊嚴。

應對複雜的社會,善與惡都不是那麼容易定義的。更何況,人心之複雜多變,善惡觀是以人對社會認識的深度和目標取向爲依據的,作爲一般人,總是選擇對自我有利的方向。

僅有在生活無憂、風氣淳樸的社會裏,人才會活得有尊嚴,有善良的願望和對罪惡的憎恨。在一個貧窮、不公正、風氣惡劣的社會裏,罪惡感會被消解,善良和正義成爲一種擺設和藉口。

當下,人們對社會公權力的濫用已經習以爲常,對官員和國企經理貪污款額的理解程度已經越來越高,對各種各樣的愚弄和欺騙已經不再憤怒,對種.種的不公平已經無話可說。罪惡感正在道德的團體淪喪下慢慢消解,並且,催生新的罪惡。

《羅生門》是一篇風格特異,技巧精湛的短篇小說,其文就如他的作者一樣,清晰而沉重地看到了問題,展現了問題,卻無計解決問題,看到那黑暗之中光明的門扉,卻只能在門外的黑暗中無力的嘆息。大概是這樣的困惑並不只是侷限在一個時代,而是人類自我的終身枷鎖。可在某一個國度,某一個時代裏,又有幾人能擔負起這種思索的重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