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桃花源記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2.89W

桃花源記讀後感(精品多篇)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一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這一段的意思是這樣的:“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到頭了,就出現了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裏好像隱隱約約有些光亮。漁人就下了船,從洞口進去。起初洞口很狹窄,僅能容一個人通過。他又往前走了幾十步,眼前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土地,美麗的池塘,桑樹竹子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互相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其中來往工作的人,男男女女的穿着全都跟外面的人一樣。老人和孩子,都安閒快樂。”

每當讀到這一句時,我總是愛在腦海中想象出桃花源的樣子,並想象自己身處其中,怡然自得。桃花源不正是人們心目中的一片樂土嗎?於是有了“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和“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的故事。看完之後,我忍不住想,爲什麼漁人能在無意間進入桃花源,而太守和南陽的劉子驥帶了那麼多人那麼仔細的找卻找不到呢?

會不會是因爲漁人心無雜念而其他人卻心懷不軌?太守可能這樣,但“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他也會這麼想嗎?由此我又想到了一篇叫做《xx》的故事,故事是說一位農夫一不小心把自己的鐵斧掉進了河裏,招來了赫爾墨斯,赫爾墨斯撈上了一個金斧和銀斧,農夫卻只要他的那把鐵斧,赫爾墨斯被他感動了,於是把三把斧子都送給了他。另一位農夫聽了很羨慕,卻因爲貪心變得一無所有。這不正像我們身邊的一些人嗎?貪得無厭,於是變得庸俗,小氣,被人看不起。看到成功了的人便百般嫉妒,也去效仿他們,結果和太守一樣“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出口”了。

而那些人們口中的高雅之士,有多少是真正的“高雅之士”呢?

桃花源記隨感 篇二

有一位千古文人叫做陶淵明。有一位武陵人,捕魚爲業。

有一個地方叫做桃花源,有一個心願叫做留下來。

你是否還有時間,能夠再一次不厭其煩地容我講述一遍《桃花源記》的故事?漁人來到這亦真亦假的世界,來到這如夢如幻的地方,“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食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中做,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在那裏,他過上了一種在那戰亂紛飛的境地,永遠無法奢望的夢想生活。桃花隨風凌舞,一片片的花瓣輕點舞步,沾溼了他的肩頭,也沾溼了他的心房,只可是,他卻沒有發現。

只待離開,纔開始醒悟。源中老人苦苦相勸,“不足爲外人道也”他卻始終忍不住和其他人說,人們只當他發夢。在賦稅繁多,顛沛流離的日子裏,人們早已失去了夢想,那樣完美的一個詞彙,僅有被無情的點點啄碎。

南陽的一位高尚士人也隨他苦苦找尋,最終卻抱憾而終,死前的疑問,對他們兩人而言,何其痛苦,何其悲傷?

既來之,則安之,不要再走了。與其離開後無盡的悔恨,果斷的選擇留下來,在如此純美的地方,能夠擁有一畝田地,一處宅院,捕魚爲生。

有些際遇,其實一生真的僅有一次。

桃花源記隨感 篇三

最近幾日,我們學習了《桃花源記》這篇文章,偶有所感,付與筆端,傾於紙上。

夾水兩岸,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正是此番美景,使得漁人“欲窮其林”,也讓陶淵明陶醉其中,不可自拔。步入桃源,彷彿若有光,這光照亮了路,使漁人豁然開朗,讓身處塵世的陶淵明心中有了希望。“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環境安適寧靜,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漁人目之所及,便是陶淵明心之所向。

陶淵明,那個才溢志高,偏生於末世的靖節先生,在亦仕亦耕中掙扎了十餘載,終於拋卻五斗米的束縛,躲進自己構建的“象牙塔”中,開始他“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歸隱生活。他以爲是脫俗,實則也是一種逃避。社會不會因爲他的離開而停止**,也沒有一方勢力甘心就此退出歷史舞臺,百姓也不曾過上他所期望的桃園生活。當世外世界與凡塵俗世的對比愈來愈強烈,在理想與現實間來回掙扎,卻不懂得作出行動來爭取,傷的最深的仍是濁世中的清醒者。

從時代發展的角度來講,世外桃源並不存在,因爲所有的和平都是通過鬥爭而來的。若是一味選擇逃避,就永遠無法觸及真正的美好。在虛構世界裏自我解脫,獨守一方天地,終究沒有奔赴正義來的實際,終在荒涼中落下人生的帷幕。

這個世界向來不是至純至美,“獨善其身”是一種生活態度,也要有“革弊端,濟天下”之宏願壯舉。

桃花源記隨感 篇四

東晉時期的紛爭**,水深火熱隨處可見,而《桃花源記》就在這屍橫遍野的年代披覆着傳奇的童話色彩走來。

有多少將明的晨曦沉寂泯滅與社會的黑暗,卻又幾許忽滅的燈火搖曳長明於漫漫長夜,也許他們都已尋找到夢中的“桃花源”。

那是一種希望,一種在狂沙漫卷中也不曾滅亡的信仰。是陶淵明屢遭貶謫,被迫歸隱山林的矛盾與彷徨。其中,不僅是他夢想逃脫名利網之外的淨地,他虛懷若谷卻無法大展宏圖的滿腔抱負。當歲月與挫折擊敗他的勞勞碌碌,困獸猶鬥真的變得一文不值,摩平的棱角下,他心懷蒼生,悲天憫人的慈悲便成了苦痛之中的作文風骨,他對“桃花源”又何止於心嚮往之呢,他急不可耐的妄想落英繽紛爲顛沛流離的世人開闢一條花路,駕一葉扁舟以拯吾民於水。他虔誠的祈求已逝的平靜失而復得,易子而食的流民能再過上男耕女織的生活。這也如“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那般嚮往光明。

現實中,也有太多的陰霾無法驅散,我們無法計較失去了什麼,但卻需明瞭自己是否未改初心,在夢中的道路上前進,沿着那一股清流,總不會錯失良機,去後悔命運的岔路口。人,如果有明確的追求,那麼他的一切決定又何止坦蕩,瀟灑自如!

最後,敬永不墜落的光明,永不落幕的白夜。

桃花源記隨感 篇五

讀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我在心裏嘆道:哎,世上竟有人能夠描繪出如此完美的小世界。

陶淵明生活在政治黑暗、兵禍連年的東晉末年,他看到人民生活困苦,百姓流離失所,處處一片哀慼,心中的良心促使他哀民不幸,從而對那時黑暗的現實極爲不滿。所以,在他心中,漸漸構成了一個寡國小民、民風淳樸、寧靜安樂、風景優美的小世界。

文章第一段寫了漁人遇見桃花林,描述了桃花林“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美麗景色,暗示漁人即將到往一個美麗的去處。

文章第二段寫漁人進入桃花源,看到寧靜喜樂的景象。寫老人幼童“黃髮垂髻,並怡然自樂”。男女往來種作,村內雞犬相聞,一片和樂融融之景。漁人生活在東晉末年的現實社會,亦是看到民生疾苦,自我也是窮困潦倒,如今看到眼前一片和平景象,不知心內作何感想?

第三段寫村中人與世隔絕已久,“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又寫村內人“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可見村內人的熱情好客,友善溫情。村內人若想到放漁人離開桃花源,很可能會給桃花源內的人帶來災難,可是他們只是提醒漁人說:“不足爲外人道也。”村裏人也可能和樂已久,心地純善,料不到世外人心險惡,故而縱虎歸山。

第四段寫漁人背棄諾言,“處處志之”,將自我所見桃花源說與太守聽。這真是可惡極了。可是時代如此,或有內裏詳情,漁人何辜!

結尾寫品德高尚的南陽人士劉子驥尋桃花源,“未果,尋病終”。自他以後,桃花源再無人問津了。即使是此刻,世人雖然不明白桃花源如何去,也心嚮往之。

中國此刻是個和平的國家,可是社會上仍然會發生讓人咬牙切齒的惡事,尤其此刻學校欺凌、社會欺凌事件時有耳聞,自殺者不可數之。法律也心有餘力不足,而道德又不足以約束良心已經被矇蔽的人。這種時刻,就更加嚮往民風淳樸、寧靜喜樂的桃花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