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幼兒良好習慣養成守則》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第一篇:《幼兒良好習慣養成守則》讀書筆記

《幼兒良好習慣養成守則》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還在學校學習的時候,我就已經意識到“良好習慣”對於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英國有句諺語:行動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良好習慣對於人一生的重大影響。但直到走上工作崗位的那一天,我才真切的體會到“良好行爲習慣”的重要性,對於幼兒園的孩子們來說,“習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將會決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進而影響一個人一生的成功。幼兒園階段要注重各種習慣的培養。但習慣的養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是一個系統工程。

在工作中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們坐在椅子上會翹起“二郎腿”,吃飯時有些孩子總是會竊竊私語,說話時總喜歡大聲嚷嚷……這些現象在老師的提醒下雖然會暫時制止,但不用過多久又會出現,“少小若無性,習慣成自然”,我很擔心他們會養成不好的習慣,但苦於找不到好的辦法。

我有幸閱讀了《幼兒良好習慣養成守則》一書,希望能在書中找到答案。

這是一本重在實際操作的圖書,上面記載了許多幼兒習慣養成的案例和老師的心得體會。從書中一些老師總結的經驗中我發現幼兒習慣的形成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內容由少到多,要求由低到高,逐步積累逐漸定型,而且幼兒在習慣形成過程中會出現反覆,他們的行爲起伏變化,表現不穩定。這提醒我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應該再耐心一點,多給孩子們機會。

書中還提到,幼兒期善於模仿,容易接受外界影響和成人教導,他們正處於由不會到會的關鍵階段。讀到這裏使我開始思考自己的行爲。

喜好模仿是幼兒的特點,成人的行爲習慣往往會成爲孩子們的榜樣。尤其對於像我這樣的幼兒園教師,在孩子們心目中是權威、偶像,平日裏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孩子們關注,在他們腦海中放大。作爲教師,我要問自己:你的行爲能不能配得上“教師”二字,你的行爲能不能成爲孩子們模仿的表率。細細想來,也許我不經意間的言行做了壞的示範:對於幼兒的不良行爲有時我會用呵斥的方式制止,聽課時我經常翹起“二郎腿”,午飯時聊天更是常有的事……可見,孩子們一些不好的習慣在我這都能找到影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憑什麼去要求孩子呢。古語有云:勿以惡小而爲之。我想用這句話來要求自己:不要以爲壞事小就去做,你做的這些“小壞事”會對孩子們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階段是一個人習慣養成教育的關鍵期,習慣不好,則終生受其害。

所以,爲了孩子們我要時刻提醒自己“勿以惡小而爲之”,每天以積極的面貌呈現在孩子面前,用習慣的力量爲他們的成長打下基礎。

第二篇:良好行爲習慣養成守則

班良好行爲習慣養成守則

一、個人衛生習慣(良好的衛生習慣是對自己的尊重。)

1.在校應穿校服,衣着整潔,不得穿奇裝異服,不得在校服上亂寫亂畫。

2.男生不得留長髮(頭簾不能遮住眉毛,兩側不能遮住耳朵),女生不得留披肩發,長髮必須紮起來。男女生同學不許燙髮、染髮,不得化妝,不得佩戴各類飾品(頭、耳、頸、手、腳)。

3.在校要穿運動鞋,不得穿拖鞋、高跟鞋(包含鬆糕鞋)。

4.注意保持個人清潔衛生,經常洗頭洗澡,講究梳理勤更衣。不留長指甲,不帶美瞳。

二、安全意識習慣(平安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1.不在上下學路上玩耍,注意交通安全。不在小攤點購物,不在馬路邊吃東西。

2.未經家長同意,不得私自外出、外宿。

3.不喝陌生人的飲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更不要與陌生人交談。

4.時刻牢記,生命第一,財產第二。

5.防火、防觸電、防溺水。

6.課間,不許再教室、走廊和樓梯追逐打鬧。

7.在與他人產生矛盾或發生衝突時,應保持理性,及時告知老師或家長,絕不以暴力解決問題。

三、文明禮儀習慣(文明的舉止是一種修養,是一種財富。)

1.不說髒話,不罵人,不打架,不賭博,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動和場所。

2.對人尊重、真誠、友善,自覺使用禮貌用語。

3.同學之間要互助友愛,理解寬容,不以大欺小,不侮辱同學,發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評。

4.預備鈴響後,坐在位置上做好課前準備,靜候老師上課。聽課時,姿勢端正,不講閒話,不隨意打斷老師授課。對老師在課堂上的提醒和批評,不得頂撞。如有意見,可下課與老師交流。下課後,等老師離開後,方可離開。

5.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愛護公物。參加集體活動時,要聽從指揮,安靜有序。

6.提倡勤儉節約。早餐應在家食用。校園內禁食口香糖等零食。每日上學應自帶飲用水,儘量少喝各類碳酸飲料。

7.注意保持環境衛生,不亂扔雜物,不隨地吐痰。

8.不得帶手機、mp3、撲克牌、三國殺等帶有娛樂功能的物品入校。

四、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的前提與保證。)

1.做好課前準備。第二日使用課本及相關學習用品,應在前一天晚上由學生自己進行準備、檢查。

2.上課專心聽講,積極思考,作好記錄,課後整理筆記。缺課期間,一定要請老師或同學把拉下的學習內容、筆記補上。

3.按時完成作業。作業字體端正,紙面清潔,格式正確。

4.考試時,答題細心、準確,書寫規範,絕不作弊。

5.遇遲到、早退、因故未到等情況,必須由家長事先請假。

第三篇:淺談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

淺談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

2014-7-18 17:51:26來源:《未來導報》

嘉峪關市第二幼兒園 宋偉威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可見0至6歲孩子的教育很重要。6歲以前,幼兒的各種行爲習慣尚未養成,所以加強幼兒的德育教育,使幼兒形成文明的行爲習慣,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我們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一環。

幼兒園和家庭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重要場所,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需要家庭與幼兒園的合力,那怎樣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讓德育教育伴隨幼兒健康成長呢?

首先,家園教育要達成統一戰線,實現家園教育的一體化。

孩子的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僅在幼兒園裏培養是遠遠不夠的。要取得對幼兒的最佳教育效果,一方面幼兒園必須利用家長會、家長學校、家幼聯繫等向家長宣傳科學的教育方法,讓家長對幼兒園的教學與遊戲的教育目的、內容及方法有所瞭解,運用多種有效手段吸引家長的關注和參與,使家長了解幼教、重視幼教、學會幼教;另一方面,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堅持不懈地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使在幼兒園形成的良好行爲習慣在家裏得以鞏固和發展,做到家園攜手,共同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

其次,培養幼兒從瞭解和關注幼兒的心靈開始。

孩子的行爲問題有很多,要分不同的年齡階段,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年齡階段來了解和關注孩子的心靈。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爲:兒童大多是以自我爲中心的,他們從自己的立場出發去考慮每一件事,只有走進幼兒的心靈世界,幫助幼兒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願望,才能更好地接納他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孩子的心靈世界永遠都是一個未知,只有用真愛打開孩子的心扉,走進孩子的世界,才能讀懂孩子。愛心、耐心和細心纔是你打開孩子心靈之門的鑰匙。

第三,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

幼兒時期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他們最不喜歡、最不易接受的方式就是“說教”。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具體形象的,也正符合幼兒的思維特點,所以它有強大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幼兒教師作爲幼兒崇拜的對象可見其言傳身教的重要性;父母亦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兒童文學作品和幼兒生活中所展現的榜樣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孩子最愛模仿。這些都會對孩子產生最直接、最具體的影響,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爲什麼呢?家庭、幼兒園和社會環境是影響幼兒成長的三大環境因素,父母、教師的良好行爲習慣將有效地影響着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的形成。

第四,持之以恆,抓住孩子的閃光點。

要堅持不懈地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爲習慣,不能想起來要求一下,想不起來又聽之任之,這需要有堅強的教育意志,立下規矩之後就應該要求孩子堅持這樣做,經過日復一日訓練才能形成好的習慣。孩子畢竟是孩子,自控能力不能像成人那樣強,我們應該結合孩子的心理特點,嚴格要求,切忌在教育孩子上情感失控;並找出一個循序漸進的方法,使孩子逐漸學會控制自己,做事有恆心,不半途而廢,這也是對幼兒意志的培養。有堅強意志力的孩子以後遇到任何困難都會勇敢而不畏縮,這將爲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奠定強有力的基石

第四篇: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

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

靈石第一幼兒園李芳芳

一切美的東西基本都是在嬌嫩的時候容易屈服,容易形成,但是到了長硬以後就很難改變,所以,抓住幼兒的關鍵時期開始培養訓練孩子良好的行爲習慣,就會有可喜的收穫,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人類的動作十分之九十習慣而這種習慣有大部分在幼年養成的,習慣養得好,終生受其害。

對於一個班級,一個幼兒來說,是否具有良好的常規,直接關係到幼兒成長和教師組織的一日活動的質量,如果沒有良好的教育,幼兒就不易形成良好的習慣,教師也會要花費精力來維持秩序而覺得勞累,從而影響教學質量,對於小班而言,建立良好習慣會顯得更爲重要,因爲幼兒從家庭步入幼兒園,由於環境變化和心理的不適應,我們要教會幼兒如何在幼兒園生活,學習午睡等,就要建立良好的常規,我認爲,在小班常規培養中,教師的管理應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亂,亂而有度,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幼兒園的各項教育目標,促進幼兒健康,快樂,和諧的發展,同時還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注意發揮幼的主動性。

下面我主要針對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的養成中

談談在實際生活中的實施。

一. 平時多留心,觀察孩子的行爲,時刻提醒幼兒糾正不良的衛生習慣。

二. 在督促檢查的過程中,注意保護幼兒的自尊心,採取提醒的語言。

三. 奇妙運用表揚和批評,使幼兒產生一種動力,我們班40名幼兒,大多數都是獨生子,由爺爺奶奶帶大獨立性很差,更別提良好習慣的培養。

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後,由於生活衛生習慣的大轉變,在家都是幾個人圍着轉,到了幼兒園是集體生活,也得自己動手吃飯,所以有些幼兒就不適應,因此抓住幼兒喜歡故事的特徵,給他們講一些有針對性的故事,並做一些簡單的提問,在歡聲笑語中孩子們把理論和實踐達成統一。

一. 午睡

幼兒從生下來就開始睡覺,但是幼兒在幼兒園午睡許多人可能會認爲鬆口氣了,他們睡他們的吧!其實不是,這裏學問很深的。

1. 提高警惕,防患於未然

孩子年齡小,發病突然,教師午睡時隨時認真的觀察幼兒午睡,關注幼兒的舉動。

例如:幼兒午睡以後蓋被子矇住頭,而且個別幼兒好動,好奇不知深淺,常常隨心所欲,無所畏懼,特別在

睡前和睡醒後耐不住安靜,在老師不注意偷偷玩玩具,要不就說話、亂動因此,教師時時刻刻不得鬆懈。

2. 及時調查,觀察。

3. 因人而異,實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榜樣示範法:根據幼兒“喜歡模仿,受表揚”的特點,用情緒感染他們,爲他們樹立榜樣。

例如:我班的部分孩子不喜歡吃海帶,面對這一問題我給他們講故事,讓他們知道海帶對人體的好處,另一方面故意聞聞說:“哇!多想啊!並做得很陶醉,很想吃的樣子,老師最愛吃海帶,不知道哪些小朋友跟老師一樣愛吃,並及時表揚,爲他們樹立榜樣。

遞增的方法:有些幼兒從不吃某種食物,因此要他一下子改過來很難,對這類幼兒採用此方法。

實物獎勵法:對於偏食、漏飯、剩飯的幼兒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我都會給予鼓勵發給孩子笑臉或者紅花,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促進幼兒改掉不良習慣。

二. 培養幼兒課堂上的良好習慣

幼兒的天性好動,更不用說坐姿如何。

1、 上課不到10分鐘,他們就坐不住了,有的把腿放在桌子上,有的趴在地下,沒有一點學習的意識。

2、 缺乏獨立解決事情的能力,在孩子心中教師的地位最高,來時就是這樣做的,可見,幼兒把教師當

做自己最直接的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產生着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時刻以身作則,爲幼兒樹立正確的榜樣,在積極的師幼互動中促進幼兒的生活習慣養成。

總之,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生活中持之以恆,實踐和強有力的措施融爲一體,只有這樣才能強化幼兒習慣的養成。

第五篇: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

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

良好的行爲習慣能使幼兒受益終身受益,促進幼兒整體素質的提高,一提到良好行爲習慣,有些老師便會將“嚴格遵守規矩或紀律”“如何能夠管理好幼兒”。於是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便成了對幼兒行爲進行控制的過程。隨着現在生活的發展,我們意識到:尊重幼兒需要,培養幼兒自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才能促進幼兒主動發展。剛來到中一班的時候看到班裏的孩子個個行爲習慣方面的表現,我有過頭痛、有過放棄、也有過努力之後的哭泣。而每當我遇到班裏孩子聽不到、聽不懂我自己生氣的想要放棄的時候,班裏的老師安慰,園裏邊的老師也給我鼓勵和肯定說“你們班的孩子進步已經很大了。比上學期好多了”“出去做操也比以前好了”“站隊也能站好了好了”聽到這些話首先我感覺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果的,而班裏的孩子們的行爲習慣也在被我慢慢地培養養成。只有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才能使我們在組織活動時效果更加的明顯。爲此:我進行了思考和實踐。一|、良好習慣的建立要由單方的教師轉變爲師幼或者幼兒。以往,我對於我們班統一的要求比較多,個體服從集體的規則也多。現在我發現由教師和幼兒共同建立規則,幼兒會積極的遵守。我班每天上完廁所都是由老師負責檢查和督促要求幼兒洗手,但有些幼兒總是會趁這教師不備便忽視這一環節的重要性,所以經常會有幼兒過來告狀說某某沒有洗手,通過觀察,我發現由個別幼兒確實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爲習慣。而且在教師提醒了之後依然跟以前一樣,沒有任何的改變,剛開始是,我讓看廁所的教師加強對幼兒的看

管,但是收到的效果不明顯,由於教師要幫個別年齡較小的幼兒整理衣物,所以還是由孩子經常不自覺。而孩子們還是會忽略洗手這個環節。例如:我班的簡志遠小朋友,我發現他每次洗手要麼就碰一下水,要麼就直接不洗手。在經過老師以及幼兒們的多次提醒之後仍然沒有形成自覺的意識。

顯然,被動的服從根本就沒有解決幼兒不洗手的問提,與幼兒進行了一次試驗,我特意把自己的手弄的髒兮兮的,然後端來了一盆乾淨的水以(版權歸本站)及洗手液,讓幼兒觀察老師洗手之後水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隨後,孩子們驚奇的發現剛纔還乾乾淨淨的水,在洗手之後就便的髒兮兮,黑乎乎。我趁機引導幼兒如果不洗手,那麼那些髒兮兮、黑乎乎的細菌進入了我們的身體之後會有什麼後果呢?爲此我還特意向簡志遠以及平時也不喜歡洗手的小朋友提問:如果沒有洗手又把髒兮兮的手放進了嘴巴里會怎麼樣呢?他們也都知道了自己以前沒洗手是多麼的不愛衛生。

經過了這次小試驗,我驚奇的發現幼兒們都會很認真洗手可見幼兒對於日常規的培養有自己的想法,有的幼兒並不瞭解常規培養的原因,也並不理解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自身的關係,同時也使我意識到對於幼兒常規培養應先從幼兒理解着手,讓有人自覺履行取代教師的硬性規定。

在和幼兒交流中發現,教師建設性的建議往往會讓幼兒有被批評的感覺,從而產生不良的情緒,而同樣的評價主體由同伴來說,幼兒確認爲有同感。這說明評價主題會影響評價效果。

二、良好的行爲習慣內容由體現主觀性轉變爲人文化

以前,我班在吃飯時總是會有小朋友邊玩邊吃,而當吃完放的小朋友去看書或者遊戲時,他們又會邊看邊吃或是忍不住的想去參與到到他們的遊戲當中,於是我通過將故事《肚子裏面的小饞蟲》讓孩子們知道邊吃飯邊玩和慢吞吞吃飯是不好的,並特意把吃飯慢的小朋友請出來,通過遊戲的形式和老師比賽,而且適當的鼓勵他們,這樣他們的進餐效果明顯的比以前好了很多。雖然還是不能吃在前幾名,但也不至於把飯吃到冰冷。

三、良好的行爲習慣的表現形式有語言指令轉化爲討論活動

在學期初,我發現班裏有許多孩子有拖着椅子走的習慣,兩個小椅子腿着地,喜歡拽着椅子背,椅子腿沿着地面發出很難聽的聲音。我們老師也總是在一旁提醒,但效果不明顯,後來,我直接把他提出來,當成一次討論活動,讓孩子來討論“說說怎樣愛護小椅子”孩子們討論的很激烈,你一言,我一語的。有的說不能使勁搖椅子,有的說不能託着椅子走等等。我根據孩子們所說的用誇張的動作表現了出來,惹得孩子們哈哈大笑,並及時提問幼兒剛纔老師這樣做對不對。還特意問那些喜歡拖椅子的幼兒,他們知道自己做錯的都能及時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四、良好行爲習慣的單純要求轉化共同合作式

在戶外體育鍛煉時學期初我班幼兒經常會出現在做操時到處亂跑、追逐到鬧的情況根據幼兒的這些現象首先我請表現好的幼兒做班級中的“正能量”起模範帶頭作用,請幼兒們向他們學習。其次,我

用“比賽式”“鼓勵式”“表揚是”等多種方法。積極地使幼兒體會到發揮自己身體裏的“正能量“得到他人的表揚和讚美。也使我班幼兒在這一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進步。也使幼兒們懂得了集體合作的樂趣,和成就感。

五、以良好的行爲習慣爲核心,構建家園共育的內容和方式。家園共育是對家園雙方的共同要求,目的是爲了更好的促進幼兒的發展。實質是習慣的養成,幼兒在養成良好行爲習慣的教育中養成的習慣將是他們終身受益。例如;當幼兒不能按時作息的現象時,我會請家長也配合在家中讓幼兒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同時讓家長反應幼兒在家出現的行爲習慣問題,教師會及時進行集體或個別教育,在家園目標一致的情況下,相互理解,更大程度的促進孩子的發展。良好的行爲習慣對孩子們成長的一生都是很有幫助的,相信以上幾點對於我以後的工作會更加的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