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關於離騷的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目錄

關於離騷的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第一篇:關於離騷的心得體會第二篇:關於離騷的心得體會第三篇:離騷讀後感第四篇:離騷讀後感第五篇:6、離騷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關於離騷的心得體會

《離騷》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偉大詩人屈原的一首自傳體政治抒情詩。全篇圍繞着楚國的出路何在,自己的出路何在這兩個重大問題,不斷尋求着合理的答案。這首氣貫長虹的詩篇在不斷加強自我修養、執着追求崇高理想、毫不妥協進行鬥爭、熱愛和忠於自己祖國等方面表現出了一種崇高的氣勢磅礴的人格美,一種執着追求和勇敢捍衛人格尊嚴的強烈意識。他那“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憂國憂民思想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着精神成爲後世的精神楷模。屈原一生追求“美政”,卻屢遭讒言、嫉妒,面對腐朽奸黨,獨立不遷,橫向不流,百折不撓,寧死不屈,喚起了麻木靈魂的警醒與自覺,培養了人們高尚純潔的品格和愛國主義情感。儘管《離騷》晦澀難懂,佐之以《九章》、《桔頌》、《漁父》、《卜居》等篇章, 其蘊含之深義、揭示之真理,顯現出人格鍛造之重要亦能略懂。對今天的黨員領導幹部而言,當有啓發。結合自己之體會,略論一二,以策己,以示人,不當之處,待商榷。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屈原偉大的人格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後天鍛造之結果。要當好一名優秀領導幹部,鍛造完美人格實在重要。黨員領導幹部之人格,就是黨員幹部言談舉止、道德風範、爲人處世、待人接物以及知識水平等綜合素質的體現。新時期我們的黨員幹部隊伍中涌現了許許多多具有高尚人格的典範,他們的人格閃爍着奪日的光輝。他們憑着對黨和人民事業的忠誠,憑着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忠於職守、敬業奉獻、鞠躬盡瘁,用一身正氣堅守着人格乃至獻出了生命。正因爲有了他們,黨和人民的事業才得以蓬勃發展。然而現實當中,有些領導幹部拒絕理想、躲避高尚、蔑視道德,要官之時臉不紅心不跳,面對好處挖空心思以聚斂,身處官場燈紅酒綠圖享受,打着奉獻清廉的旗號幹着貪污腐化之事,是爲人之不齒。黨員領導幹部鍛造完美人格,“歲之不與”!

鍛造完美人格,當立壯志以顯豪氣。人之高低,當觀其志。志向,是對人生的奮鬥目標的抉擇。對人格而言,立志至關重要,實現志向的過程,也是展示人格魅力的過程。有智者立壯志,站在造福社會、造福人民、珍愛生命的絕對高(請勿抄襲好範文 網:)度上俯瞰人生,規劃人生;無智之人立劣志,追名逐利,光宗耀祖,出人頭地。有智者立長志,以科學理論爲指導,以堅定信念爲基礎,矢志不渝地挺進理想的彼岸,“雖九死猶未悔”。無智之人常立志,心中無數,隨欲搖擺。我們只有立志做大事,絕不可立志做大官;所以豪邁之氣不拒小民,猥瑣之氣不分官品;所以屈原彪炳千秋,所以周總理令人景仰。

鍛造完美人格,需要堅持操守以養大氣。領導幹部之德,是領導幹部人格力量的基礎。翻開案卷、生活腐化、 褻瀆黨紀、踐踏法律的缺德行爲是腐敗分子的共同特點之一。屈原尚能“瞻前而顧後兮,相觀民之計極。夫孰非義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黨員領導幹部更需篤守人倫之外,還要按照黨性標準規範自己,承擔更大的責任和義務。要守大德,以最廣大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重,做到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心甘情願當公僕。要守官德。要看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榮譽,注重自己的言行,堅持共產黨人的“爲官之道”,恪守人民公僕的“爲官之德”。要守公德,維護國家法律的尊嚴,遵守社會運轉的秩序。既不能以權謀私、貪贓枉法,也不能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要守美德,奉養父母,愛護妻子,尊敬德者,遠離惡友,淡泊明志,行爲無瑕,對社會要有一顆知恩、感恩、報恩之心,對自己要學會“知足常樂”,要有濟人之心、容人之量,立身一隅,慮及八方,此等胸懷,此等境界方顯其德高 ,顯其人偉,顯其 器大。

鍛造完美人格,要勤奮學習以增才氣。春風催物,物不得不生;秋氣逼物,物不得不熟。學習就是春風,就是秋氣,催着人上進,逼着人成熟。雖天資聰穎,不學習又有何能?雖頭腦愚鈍,學習亦能增智。優秀的領導幹部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讓知識、觀念、修養日日新、苟日新 、倘日新,與日俱增。一方面要潛心學習認識時代、適應時代、服務社會的新知識,一方面又要不斷開闊心胸,提高境界,增長見識。同時還要學以致用,善於用理論指導實踐。只有不斷地積小流以成江海,方能成就領導幹部的才氣;一個人才華橫溢,其魅力更加突出,人格也將因此增色。

鍛造完美人格,須廉潔務實以樹正氣。清正廉潔是每名黨員領導幹部必備的政治素質,是黨和人民對其最起碼的要求。有些人學識不可謂又不高,能力不能說不強,但是對手中的權力總是待價而沽,其結果面對金錢、美女腰不能挺 ,嘴不能硬,手不能長,其形象可描,其下場可料。因此,黨員領導幹部時時處處要嚴格要求自己,長存榮辱之念,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慾之害,常除非分之想,“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只有堂堂正正做人,乾乾淨淨爲官,經受住七情六慾的考驗,才能以良好的形象帶出好班子,帶出好隊伍,帶出一個風清氣正的好世界。

屈原已去,穿越千年時空,《離騷》永傳,人格永駐,精神永存。寶劍峯從磨礪出,人格須經鍛造才能完美,領導幹部須經錘鍊才能優秀,就讓我們吟誦着《離騷》,以屈原爲楷模,做一名新時期優秀的領導幹部吧。

第二篇:關於離騷的心得體會

關於離騷的心得體會

《離騷》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偉大詩人屈原的一首自傳體政治抒情詩。全篇圍繞着楚國的出路何在,自己的出路何在這兩個重大問題,不斷尋求着合理的答案。這首氣貫長虹的詩篇在不斷加強自我修養、執着追求崇高理想、毫不妥協進行鬥爭、熱愛和忠於自己祖國等方面表現出了一種崇高的氣勢磅礴的人格美,一種執着追求和勇敢捍衛人格尊嚴的強烈意識。他那“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憂國憂民思想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着精神成爲後世的精神楷模。屈原一生追求“美政”,卻屢遭讒言、嫉妒,面對腐朽奸黨,獨立不遷,橫向不流,百折不撓,寧死不屈,喚起了麻木靈魂的警醒與自覺,培養了人們高尚純潔的品格和愛國主義情感。儘管《離騷》晦澀難懂,佐之以《九章》、《桔頌》、《漁父》、《卜居》等篇章, 其蘊含之深義、揭示之真理,顯現出人格鍛造之重要亦能略懂。對今天的黨員領導幹部而言,當有啓發。結合自己之體會,略論一二,以策己,以示人,不當之處,待商榷。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屈原偉大的人格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後天鍛造之結果。要當好一名優秀領導幹部,鍛造完美人格實在重要。黨員領導幹部之人格,就是黨員幹部言談舉止、道德風範、爲人處世、待人接物以及知識水平等綜合素質的體現。新時期我們的黨員幹部隊伍中涌現了許許多多具有高尚人格的典範,他們的人格閃爍着奪日的光輝。他們憑着對黨和人民事業的忠誠,憑着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忠於職守、敬業奉獻、鞠躬盡瘁,用一身正氣堅守着人格乃至獻出了生命。正因爲有了他們,黨和人民的事業才得以蓬勃發展。然而現實當中,有些領導幹部拒絕理想、躲避高尚、蔑視道德,要官之時臉不紅心不跳,面對好處挖空心思以聚斂,身處官場燈紅酒綠圖享受,打着奉獻清廉的旗號幹着貪污腐化之事,是爲人之不齒。黨員領導幹部鍛造完美人格,“歲之不與”!

鍛造完美人格,當立壯志以顯豪氣。人之高低,當觀其志。志向,是對人生的奮鬥目標的抉擇。對人格而言,立志至關重要,實現志向的過程,也是展示人格魅力的過程。有智者立壯志,站在造福社會、造福人民、珍愛生命的絕

對高度上俯瞰人生,規劃人生;無智之人立劣志,追名逐利,光宗耀祖,出人頭地。有智者立長志,以科學理論爲指導,以堅定信念爲基礎,矢志不渝地挺進理想的彼岸,“雖九死猶未悔”。無智之人常立志,心中無數,隨欲搖擺。我們只有立志做大事,絕不可立志做大官;所以豪邁之氣不拒小民,猥瑣之氣不分官品;所以屈原彪炳千秋,所以周總理令人景仰。

鍛造完美人格,需要堅持操守以養大氣。領導幹部之德,是領導幹部人格力量的基礎。翻開案卷、生活腐化、 褻瀆黨紀、踐踏法律的缺德行爲是腐敗分子的共同特點之一。屈原尚能“瞻前而顧後兮,相觀民之計極。夫孰非義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黨員領導幹部更需篤守人倫之外,還要按照黨性標準規範自己,承擔更大的責任和義務。要守大德,以最廣大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重,做到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心甘情願當公僕。要守官德。要看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榮譽,注重自己的言行,堅持共產黨人的“爲官之道”,恪守人民公僕的“爲官之德”。要守公德,維護國家法律的尊嚴,遵守社會運轉的秩序。既不能以權謀私、貪贓枉法,也不能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要守美德,奉養父母,愛護妻子,尊敬德者,遠離惡友,淡泊明志,行爲無瑕,對社會要有一顆知恩、感恩、報恩之心,對自己要學會“知足常樂”,要有濟人之心、容人之量,立身一隅,慮及八方,此等胸懷,此等境界方顯其德高 ,顯其人偉,顯其 器大。

鍛造完美人格,要勤奮學習以增才氣。春風催物,物不得不生;秋氣逼物,物不得不熟。學習就是春風,就是秋氣,催着人上進,逼着人成熟。雖天資聰穎,不學習又有何能?雖頭腦愚鈍,學習亦能增智。優秀的領導幹部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讓知識、觀念、修養日日新、苟日新 、倘日新,與日俱增。一方面要潛心學習認識時代、適應時代、服務社會的新知識,一方面又要不斷開闊心胸,提高境界,增長見識。同時還要學以致用,善於用理論指導實踐。只有不斷地積小流以成江海,方能成就領導幹部的才氣;一個人才華橫溢,其魅力更加突出,人格也將因此增色。

鍛造完美人格,須廉潔務實以樹正氣。清正廉潔是每名黨員領導幹部必備的政治素質,是黨和人民對其最起碼的要求。有些人學識不可謂又不高,能力

不能說不強,但是對手中的權力總是待價而沽,其結果面對金錢、美女腰不能挺 ,嘴不能硬,手不能長,其形象可描,其下場可料。因此,黨員領導幹部時時處處要嚴格要求自己,長存榮辱之念,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慾之害,常除非分之想,“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只有堂堂正正做人,乾乾淨淨爲官,經受住七情六慾的考驗,才能以良好的形象帶出好班子,帶出好隊伍,帶出一個風清氣正的好世界。

屈原已去,穿越千年時空,《離騷》永傳,人格永駐,精神永存。寶劍峯從磨礪出,人格須經鍛造才能完美,領導幹部須經錘鍊才能優秀,就讓我們吟誦着《離騷》,以屈原爲楷模,做一名新時期優秀的領導幹部吧。

第三篇:離騷讀後感

《離騷》精神的研究及與後世之影響

偉大領袖毛澤東曾經說過:“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騷,即《離騷》。這是怎樣一種天人的魅力,又是何等一種輝煌的奇葩,竟能讓人推崇至斯,讓人沉吟至今。形形色色的人讀罷離騷,會在心中臨摹出光怪陸離的畫面,卻無人不撫膝喟然嘆曰:“此非天人之作哉,若夫何至感人至此耶!”失敗的作品,其失敗的原因大多雷同,而成功的作品,其成功的原因卻各有各自的故事。對於離騷,卻也適合。

自古病已入肓,國危如牆者,該如何處置乎?人們從離騷中感受到的是屈原對楚國黑暗腐朽政治的滿腔憤慨和對自己傷感飄零身世的自憐自艾。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這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情懷,不得不說是離騷的一種極好的見解。古往開來,無數仁人志士,爲國爲民,毀家紓難,在所不惜。只因爲那一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那深沉的憂患意識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幾千年來一直感動並激勵着中國知識分子爲國爲民殫精竭智。俠之大者,爲國爲名。杜甫茅廬破而思天下疾苦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何足道哉。郭靖困守襄陽城,本可蕭然而去,深藏功與名,卻選擇了與將士同身共死的慷慨決絕。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下,去留肝膽兩崑崙,用鮮血爲垂垂朽矣的大清帝國灌輸最後一縷新鮮的脈搏。他們都如屈平一樣,爲國爲民,九死未悔。貧賤現益友,危國出烈士。

自古昏君當權,佞臣當道者,該如何處置乎?屈原慷慨陳詞道:寧溘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爲此態也!太史公曰:屈原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見信而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古人云,苛政猛於虎。卻不道亂政崩如山。即便如此,屈原亦雖九死其猶未悔。雖然別人未了解兮,願繼承彭咸遺風。雖不周於今之人兮,願依彭咸之遺則。

“美政”是屈子一生的槓桿,以翹起中興楚國的重任。生命是如此的輝煌,生命是如此的精彩。但若既莫足與爲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這是一種何等超然的處世態度和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生命誠可貴,自由價更高。若爲強國固,二者皆可拋。頭可斷,血可流。即使敵人那殘忍的刺刀已經深深地戳入我的胸口,

即使我的喉嚨以呼喚不出最後一聲吶喊,即使我的肉身已成爲皚皚白骨長眠青山,甚至挫骨揚灰隨風而逝,但我的精神永不磨滅,我的靈魂將與世長存,屈子的一生正是如此。即使在一千年以後,世界早已沒有你,卻有千千萬萬個糉子包裹着我的相思,寄與着我對你的思念;卻有歲歲年年的龍舟承載着你的舊容,於病樹前頭爭渡着你的風骨。或許哪天遇見你,我也能對你說道: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暴,響噹噹一粒銅豌豆。

自古世風日濁,陰雲蔽天者,該如何處置乎?也許隨波逐流,成爲行屍走肉,就可以什麼都不用想,少了許多煩惱;或許像蒲公英一般,任風而動,看似自由,卻實則身不由己。屈子的答案卻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宋周敦頤曾說過,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此非後人對屈原的精神寫照麼?即使衆女嫉餘之蛾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 我亦寧肯暴死拋屍兮,也不肯如此歹毒。我的生涯一片無悔,我想起那天夕陽下的漁甫,和那句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的誓言,那是我逝去的汨羅。滾滾江水一東逝,默默容顏長太息。汨羅江頭的屈平,轉身回眸,留下千年遺憾;縱身一躍,洗盡萬古鉛華。只盼我這一躍,能帶走世間不幸的綰光;只盼我這一死,能喚醒沉醉千年的綠芒。

傳說你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你的真身。爲保護你聖潔的軀身,百姓們紛紛投下食物以供魚羣飽食,灌下雄黃酒以麻醉巨蟒獸。從今以往,五月初五,憑江酹酒,益復相思。

第四篇:離騷讀後感

端午節已過去好幾天了,可我一直還沉浸在屈原的楚辭中,讚歎他的文才,敬佩他的人

格。在當今社會爲正義直言那柬的人還有幾何?自古以來忠言逆耳,想在官場上青雲直上,

就得阿諛奉承唯命是從,趕上改朝換代看風使舵才能明哲保身。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爲了理想和正義而終身求索的有幾人?金錢物質美女的誘惑,使多少有志之士隨波逐流而

同流合污,不禁哀嘆當官難啊,難的是不丟人格不做糊塗官,在那爾詐我虞的官場又有多少

人不是違背了自己的誓言而苟且偷生?《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創作於楚懷王時期屈原遭

讒被疏之時,是楚辭影響最大的作品〈楚辭》的代表作家屈原、宋玉、唐勒等人都是戰國時

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2年)楚國人,他們作品的語言和內容都具有濃厚的楚地特色,

因此被稱爲《楚辭》。

關於「離騷」一詞的含義衆說紛紜,通行的說法大致有兩種:

一是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的解釋:「離騷者,猶離憂

也。」離,是遭受的意思。離騷就是遭受憂愁。

二是東漢王逸《楚辭章句?離騷經序》中的說法:「離,別也。騷,愁也。」將「離騷」解

釋爲別愁。

二說都說得通,也都點出《離騷》即詩人抒寫愁怨之作。

《離騷》在詩歌藝術表現手法上有很大開創,其中之一就是比興手法的發展。 比興手法在

《詩經》中還是單純的觸物起興,而在《離騷》中則形成了一個寄寓深遠,綿邈優美的「香

草美人」審美意象羣。

《離騷》是一篇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氣息的高度藝術性的抒情傑作,它奠定了中國詩歌史

上浪漫主義傳統的基石,被後世視爲浪漫主義的源頭。受楚地巫文化傳統的影響,屈原憑藉

其自由奔放的想象力,以其波詭雲譎、變化莫測的神來之筆,將神話傳說中的雲龍鳳鳥、神

女天帝,自然界中的香草佳木與現世人間的坎坷際遇糅合錯綜在一起,在幻想與現實的水乳

交融中,創造了一個奇偉瑰麗,迷離繽紛,高遠玄邈的藝術世界。

浪漫幻境中的求索既是屈原內心衝突、苦悶的象徵,也是他堅貞執着的頑強人格的展現。

對國家真摯深沉的愛和對自我高潔人格的堅持,使屈原始終堅守理想,生死以之,最終以死

殉志。而由其心血凝成的《離騷》,也因此塑造了一個光照千古的不朽人格,千百年來一直

影響着中華民族精神和人格的形成。

六朝時人劉勰曾有「不有屈原,豈見《離騷》」的評論,如其所言,《離騷》最震撼人心的就

是詩人屈原自我崇高人格的充分展現,這是屈原之前的詩作中所沒有的。

透過《離騷》,我們看到的是詩人披蘭佩蕙,芳潔清峻的美好形象和剛直不阿,忠貞執

着的偉大人格。面對現實的污濁險惡,屈原清醒地認識到前途的艱險和命運的多舛,但他不

願屈心抑志,寧願捍衛自己的人格尊嚴,九死而未悔。詩人將自然界和神話傳說中的花鳥草

樹隨手拈來,妙筆點染,賦予其不同凡響的象徵意義,如用佩飾蘭蕙表現自己的高潔志趣,

用香草美人象徵明君,用善鳥芳草代表賢臣,而與之對立的蕭艾惡禽則象徵讒佞小人,由此

大大增強了詩歌的藝術表現力,使全詩都充溢着精采絕豔、絢爛芬芳的審美意境,散發着迷

人的藝術魅力。

這種用「香草美人」託物寄興的象徵手法,對後世的詩歌創作可謂澤被深遠,形成了文

學史上獨特的屈騷美學意象和審美模式。

屈原一心要興國圖強,實現美政,但卻蒙冤被譖,眼看自己被楚王疏遠,排擠出政治舞

臺,滿腔的愛國抱負即將化爲泡影,心中充滿了無比的憂愁、悲苦和憤慨,「發憤以抒情」,於是便有了《離騷》這篇震古爍今的不朽詩篇。

第五篇:6、離騷

6、離騷(節選)

教學目標

1.學習掌握有關屈原和楚辭的文學知識;

2.重點理解屈原的愛國精神和人格節操;

3.學習理解本詩以比喻、象徵爲主的表現手法及所與作者理想的關係;

4.背誦全詩。

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法。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作家作品

屈原(約前339~約前278),中國戰國末期楚國人,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嫺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爲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爲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於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羣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及頃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輾轉流離於沅 、湘二水之間。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計有《離騷》、《天問》、《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 ,凡23篇。其中,《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屈原的作品是他堅持“美政”理想,與腐朽的楚國貴族

集團進行鬥爭的實錄。他的“美政”理想表現在作品中,就是“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離騷》)。與此相關,屈原的作品還深刻揭露了楚國政治的黑暗、楚國貴族集團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現了他堅持“美政”理想、堅持節操,“雖九死而猶未悔”的鬥爭精神;同時表現了他憂國憂民、愛國愛民、矢志獻身於祖國的決心。屈原的作品充滿了積極的浪漫主義精神。其主要表現是他將對理想的熱烈追求融入了藝術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屈原的作品還以一系列比興手法來表情達意。如他以鮮花、香草來比喻品行高潔的君子;以臭物、蕭艾比喻奸佞或變節的小人;以佩帶香草來象徵詩人的品德修養 。這種“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使現實中的忠奸、美醜、善惡形成鮮明對照,產生了言簡意賅、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屈原的作品形式上參差錯落、靈活多變;語言上採用了大量楚地方言,極富於鄉土氣息;其方言土語大都經過提煉,辭藻華美,傳神狀貌,極富於表現力。

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是浪漫主義詩人的傑出代表。作爲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志士,屈原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來感召和哺育着無數中華兒女,尤其是當國家民族處於危難之際,這種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顯。作爲一個偉大的詩人,屈原的出現,不僅標誌着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而且他所開創的新詩體——楚辭,突破了《詩經》的表現形式,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爲中國古代的詩歌創作開闢了一片新天地。後人也因此將《楚辭》與《詩經》並稱爲“風、騷” 。“風、騷”是中國詩歌史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優良傳統的源頭。同時,以屈原爲代表的楚辭還影響到漢賦的 1

形成。

在中國歷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熱愛的詩人。1953年,屈原還被列爲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會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紀念。

騷體詩:亦稱“楚辭體”,古代詩歌體裁之一。起於戰國時楚國,因爲這種形式的詩歌以屈原所作的《離騷》爲代表,到了南朝劉勰的《文心雕龍》與蕭統的《文選》等作品中,就用“騷’來指稱具有楚辭特點的詩歌,後人便稱之爲騷體詩。騷體詩在形式上打破了《詩經》那種以四言爲主的體制,在民歌的基礎上又繼承了散文的筆法,句式長短參差,形式比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語勢,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騷體詩的形成,是詩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對後世文學影響深遠。

二、誦讀全詩(正音);

三、釋詞句

四、討論結構

導語:本文是《離騷》的節選,而《離騷》的閱讀向來難度較大且某些語句的理解歷來有分岐,因而學習本文應結合有關資料,瞭解屈原其人、其文、其時代、其影響等,然後結合課文提示和註解熟讀課文,特別要能深入理解詩中作者的處境、心情、理想的表達和花草禽鳥的比喻、象徵含義。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深入領會屈原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節操和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愛國感情及縱橫馳騁的想象和幻想的浪漫風格。

【思路結構】

屈原《離騷》一詩博大精深,主題是表達憂國憂民的愛國熱情和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課文節選部分共13節、52句,通過比喻、象徵和比較、對照的手法及夾敘夾議的運用表現了屈原志潔行高,執着追求的精神。先從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遭遇寫起,然後再否決自己退隱獨善的閃念,表明自己決不變心的愛國熱情。結構圖:

前政治理想:哀民生、遵規矩、施美政

七政治遭遇:靈脩不察、衆女嫉餘、時俗工巧

節心志:屈心抑志、九死未悔

後退隱的閃念:回車復路、退修初服

節愛 國 決 心:好修爲常、體解未變

課堂練習:反覆誦讀。

作業:背誦本詩。

第二課時

一、問題討論

1、《離騷》一詩塑造了一個什麼樣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離騷》爲我們塑造了屈原這一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徵。“高餘冠之岌岌兮,長餘佩之陸離。”“制芰荷以爲衣兮,集芙蓉以爲裳。”很多屈原的畫像即使不寫上“屈原”二字,人們也可以一眼認出是屈原,就是因爲都依據了詩中這種具有特徵性的描寫。

其次,他具有鮮明的思想性格。

第一,他是一位進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張法治(“規矩”“繩墨”),主張舉賢授能。

第二,他主張美政,重視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艱” “怨靈脩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反對統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

第三,他追求真理,堅強不屈(“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這個形象,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兩千多年來給了無數仁人志士以品格與行爲的示範,也給了他們以力量。

2、《離騷》的語言有什麼特色?

《離騷》的語言是相當美的。

首先,大量運用了比喻象徵的手法。如以採摘香草喻加強自身修養,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潔等。但詩人的表現手段卻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爲衣兮,集芙蓉以爲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餘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來,是照應前二句的,但它又是用來形容“情”的。所以雖然沒有用“如”、“似”、“若”之類字眼,也未加說明,卻喻意自明。

其次,運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稱來象徵性地表現政治的、思想意識方面的比較抽象的概念,不僅使作品含蓄,長於韻味,而且從直覺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再次,全詩以四句爲一節,每節中又由兩個用“兮”字連接的若連若斷的上下句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韻,使全詩一直在迴環往復的旋律中進行,具有很強的節奏感。最後,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制芰荷以爲衣兮,集芙蓉以爲裳” “高餘冠之岌岌兮,長餘佩之陸離”等,將“兮”字去掉,對偶之工與唐宋律詩對仗無異。

二、語言揣摩

1. 怨靈脩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衆女嫉餘之蛾眉兮,謠諑謂以善淫。

評析:這幾句詩使抒情主人公除了作爲政治家和詩人的自我形象出現外,又常幻化爲,一個美麗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愛美的天性,喜歡用芳潔的東西修飾自己,還親手栽培了許多芬芳的草木。起初與丈夫(“靈脩”有時也可理解爲丈夫)締結了婚約,後來卻受到衆女的嫉妒和讒毀,終於被拋棄。這一條“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線和詩人的政治抒情疊合在一起,造成《離騷》全詩特有的寫實與虛擬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離惝恍的藝術效果,給全詩增添了綽約的風姿和芳菲的情韻。

運用:(翻譯)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終不能理解我的心思。那些女人也嫉妒我的嫵媚,誹謗我好放蕩淫亂。

2.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評析: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堅貞不屈。真可說是一條鐵骨錚錚的漢子。屈原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羣無恥小人對他的惡毒誣衊,一會說他穿着奇裝異服,一會又說他面容姣好,肯定是個善淫之輩。這羣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競相諂媚,把朝廷弄得烏煙瘴氣。屈原下決心絕對不和他們合流,他自比不合羣的鷙鳥,孤傲、矯健,“自前世而固然”,他不想改變,也無法改變,這就像方圓不能周,異道不相安一樣。在這裏,屈原清楚地預感到了自己的結局,但他並不後悔自己的選擇。句中“雖九死其猶未悔”和同出自於《離騷》的“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詩句是後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運用:(翻譯)只要是我心中所向往喜歡的,即使死去九次也不會後悔。

3. 民生各有所樂兮,餘獨好修以爲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

評析:這幾句詩所表現出的詩人自知之明、自謀之熟、自勉之嚴、自決之勇,令人感慨萬分。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他不僅又回到了“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堅定。通過這一段情感的抒發,詩人將構成自己心靈世界悲劇性衝突的兩個方面——理想與現實的對立、進取與退隱的對立,初步展現出來了.繼之又更加堅定地作出了選擇。

運用:(翻譯)我生各有各的喜好,我獨愛美,並且習以爲常。即使肢體分解也不會改變,難道我的心志是可以挫敗的嗎?

【名題講析】

1. 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1998年全國大學聯考試題第12題)

a.“騷體”又稱“楚辭體”,得名於屈原的《離騷》,特點之一是多用“兮”字。

b.散曲包括套曲和雜劇,是盛行於元代的一種曲子形式,體式比較自由。

c.《白洋澱紀事》是孫犁最負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創作風格的一部作品集。

d.惠特曼是美國偉大的詩人,他的詩對我國“五四”以來的新詩影響很大。

講析:本題考文學常識。關於“騷體”和“楚辭體”的知識,是本課所應掌握的,學《離騷》一課即應學到這些知識,a項是對的。該題錯項爲b項,元曲的屬種關係應是: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曲。這些知識在以後的課文中亦會學到。象這一類重要的文學知識,要注意在平常課文的學習中積累掌握。

2.“餘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被明月兮珮寶璐”(屈原《涉江》)詩中的奇服是指什麼說的?他描寫這樣的“奇服”有什麼作用?答:詩中奇服喻指作者高潔的品質和遠大的志向。作者描寫這樣的奇服主要爲刻劃人物起到了比喻、象徵和襯托的作用。

講析:本題原爲高中老教材第五冊《涉江》一課的練習題。學習了屈原的有關作品,瞭解了其慣用的比喻、象徵等騷體手法和潔白清忠的人格個性後,解答此題就比較容易了。這些知識是應在《離騷》一文的學習中積累掌握的。

作業:

1、課後練習;2、完成基訓;3、寫一篇讀後感或隨筆。端午紀遊

王安樂

閒添端午一段愁,同學與我枉渚遊。流韻有人聽漁父,遺蹤無處吊左徒。銘塗石碣冢漫漫,血染斜陽水悠悠。歸去乘舟黃昏後,萬家燈火是朗州。1981年5月29日

和安樂《端午紀遊》湯登仲

同窗三載誰堪儔?孤嶺踏青攜侶遊。坐地持盅話古今,臨江灑酒嘆春秋。揚名烈士碑歷歷,沉底黃鐘水悠悠。斜暉望盡興未盡,薄暮歸舟向朗州。1981年5月29日

閱讀了本文的人還看了以下的範文:

2014離騷教案

離騷讀後感

離騷教案

離騷教案

《離騷》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