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彙報材料

(41篇)2023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總結、工作彙報、經驗材料

(41篇)2023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總結、工作彙報、經驗材料

2023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總結工作彙報、經驗材料彙編(41篇)

目 錄

一、地方黨委政府

保山市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綜述 1

定邊縣多向發力優化營商環境紀實 5

樂昌市優化營商環境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綜述 8

康縣打造“市場主體嚮往、服務對象滿意”營商環境綜述 12

乳源縣全方位突破營商環境綜述 14

東遼縣打造更優營商環境紀實 16

鶴壁市持續優化科創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綜述 18

昌吉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綜述 21

那曲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綜述 25

橋東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紀實 28

林芝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綜述 32

巴中市着力優化營商環境紀實 35

博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紀實 39

駐馬店市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綜述 42

吳忠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綜述 45

十堰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綜述 48

侯馬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綜述 51

朔城區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賦能經濟發展工作紀實 55

寶山經開區黨建引領營商環境優化紀實 58

廈門市持續優化經濟特區營商環境綜述 60

彭澤縣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紀實 62

寶山經開區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綜述 65

武都區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工作綜述 68

邵陽縣凝聚合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紀實 70

廣元市上半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綜述 72

二、政法單位

四川政法系統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綜述 74

懷化市政法系統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紀實 78

玉林市公安機關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企業發展綜述 82

隴南市公安局主動創穩護航營商環境綜述 84

準格爾旗人民法院全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紀實 86

湘潭市兩級法院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紀實 90

西安市雁塔區人民法院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紀實 93

鹽城法院能動司法服務高質量發展紀實 96

寧鄉法院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紀實 99

湘潭法院系統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發展紀實 101

行政檢察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活動綜述 103

三、其他單位

安陽市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治理營商環境綜述 108

吉林省稅務部門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紀實 111

鶴壁市稅務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綜述 114

來賓市生態環境局優化營商環境綜述 117

益陽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優化營商環境紀實 120

保山市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綜述

“保山營商環境優質高效,區位優勢明顯,生態優良,資源富集,非常願意同保山市持續深化合作、共謀發展,不斷拓展合作空間,拓寬合作領域。” 10月14日,北京能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張平與市委書記楊軍,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銳座談時,表達了京能國際始終把保山作爲戰略發展要地的真實感受。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優化營商環境重大決策部署,切實把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營主體倍增作爲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的“牛鼻子”,讓營商環境的高標準體現到助企惠企成效上、體現在主要經濟指標提升上,“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關乎營商環境”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經營主體對營商環境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一、打好政策組合拳,激活市場“一池春水”

10月17日,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全市稅務部門始終把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作爲“一把手”工程來抓,圍繞辦稅負擔更“輕”、辦稅時間更“短”、辦稅渠道更“廣”、辦稅方式更“優”全面發力,持續推進辦稅(繳費)便利化改革,減輕納稅人繳費人負擔,努力讓經營主體“生得更多”“長得更大”“死得更少”。今年1月至8月,全市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63396萬元,有效、有力提振了市場信心,激活了市場“一池春水”。此外,在便捷繳費服務方面, 實現47個稅費種“全程網上報”、256個功能事項“全程網上辦”、110項稅費業務“移動平臺辦”,網絡申報率平均達99%以上。

事實上,稅務部門僅是我市“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中明確的5 個方面、22項重點任務、54項工作目標中佔比極少的部分。今年以來,全市30 餘個部門圍繞全鏈條優化營商環境,不斷破解制約發展的難點堵點。尤其是針對少數單位對營商環境是“第一競爭力”認識不足、經營主體培育存在少小弱等困難和問題,8月10日印發了《保山市“個轉企”10條政策措施》,從全面提升准入便利度、全面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全面實施不動產登記費優惠、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全面落實就業創業補貼優惠政策、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擴大貸款貼息範圍、推動銀稅互動、切實降低轉型成本、強化部門聯動協作10個方面作出政策性安排。8月14日,又印發《保山市營商環境全面提質年行動方案》,就市場準入與退出、獲取經營場所、公共基礎設施接入、促進公平競爭、獲取金融服務、清理隱性壁壘、創新市場監管、提升便利度、增強獲得感、激發創

造力等16個方面作了安排部署,加快推進保山市場環境、創新環境、政務環境、法治環境、人文環境全面提質,全力打響“保山效率”“保山服務”“保山誠信”營商環境新品牌。

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臺和相繼落地見效,有力有效促進了經營主體倍增, 加快了“微變小、小變大、大變強”經營主體梯次培育格局的構建,全市經營主體小散弱的現狀正逐步改變。截至9月末,全市實有經營主體243025戶、同比增長19.29%,淨增24729戶、增速11.33%,完成省級下達年度目標任務28514戶的86.73%,其中企業38023戶、個體工商戶201624戶、農民專業合作社3378戶。

二、建立完善營商環境制度,推動紓困惠企政策直達基層

項目落地存在什麼困難和問題?是否需要協調自然資源和規劃、發展改革、林草、工信、生態環境等部門?市投資促進局投資服務科科長李明花介紹,全市投資促進系統爲促進在談項目早簽約、簽約項目早落地、落地項目早開工、開工項目早投產,截至8月主動走訪服務企業474家,瞄準項目用地、水、電、路等“堵點、難點、焦點”開展攻堅服務,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困難問題104件, 挖掘出新投資信息27條。

據悉,爲形成黨委、政府重視,各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的良好營商環境氛圍,今年7月24日,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出臺了《保山市領導幹部掛鉤聯繫服務民營企業工作制度》《保山市優化營商環境會議制度》《保山市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市場主體倍增工作約談制度》《保山市營商環境投訴辦理工作制度》《保山市銀企合作溝通制度》《保山市優化營商環境宣傳工作方案》6個制度。6個營商環境工作制度的建立健全,充分發揮出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營主體倍增的抓手作用,進一步構建起親清政商關係、強化了服務經營主體、加強了銀企溝通合作、暢通了投訴舉報渠道,推動了紓困惠企政策措施直達基層,惠及更多經營主體。

截至9月,全市以《保山市領導幹部掛鉤聯繫服務民營企業工作制度》爲平臺,推動了領導幹部服務企業工作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全市188名領導幹部共走訪調研商會(協會)、民營企業252次,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生產經營、產品營銷、技術改造、生產用地、復工復產、用工困難、項目申報、融資貸款、職工就醫、子女入學等方面的困難問題151件;以《保山市優化營商環境會議制度》爲平臺,召開營商環境推進會議2次、新聞發佈會2次、專題研究18次、工作調度5次、組織分析研判80餘次;以《保山市銀企合作溝通制度》爲平臺,開

展各類銀企交流對接活動30場(次),實現全市小微企業貸款餘額367.56億元, 同比增長24.28%;以《保山市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市場主體倍增工作約談制度》

《保山市營商環境投訴辦理工作制度》爲依據,實現跟蹤問效制度化,目前共發出工作提醒函11份,共受理營商環境投訴211件,已辦結銷號173件、未辦結38件,分辦率100%、銷號率82%。

三、營商環境“軟實力”,轉變成推動發展“硬動力”

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今年以來,全市通過樹牢營商環境是“第一競爭力”的鮮明導向,建立健全政企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實現了企業有訴求、政府必迴應,企業有困難、政府幫解決,讓保山成爲企業生存發展的肥沃土壤、要素集聚的強大磁場,5大環境全面提質,營商環境的“軟實力”成爲推動發展“硬動力”:

一是市場環境不斷優化。財產登記效率持續提升,企業轉移登記已壓縮至平均0.24個工作日,抵押登記已壓縮至平均0.16個工作日。金融支持企業力度持續加大,全市普惠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74.27億元,同比增長25.35%,高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12.22個百分點。納稅繳費服務水平不斷提高,一般企業留抵退稅平均辦理時限爲1.59個工作日,“不見面”辦稅繳費服務網絡申報率平均達99%以上。開辦企業註冊登記效率提高,企業註冊登記平均耗時已壓縮至0.19個工作日。

二是政務服務持續提升。優化網上大廳服務,各級政務服務中心共承接、指派政務服務事項8422項,網上可辦率100%(除涉密事項外),全程網辦率90.52%,網絡送達“零跑動”率91.52%。優化實體大廳服務,縣級以上政務服務中心實體大廳進駐政務服務事項8422項,進駐部門217個,進駐部門、進駐事項、辦事指南發佈率均達100%。服務便利度提升,全市辦理“跨省通辦”辦件14694件,“省內通辦”55100件,政務服務事項好評率99.99%,整改反饋滿意度100%。

三是法治水平不斷提高。強化知識產權全面保護,截至9月末,本地區商標申請件數爲2583件,註冊件數爲1005件,累計有效註冊量19487件,與上年末相比增長4.8%;發明專利有效量爲228件,與上年末相比增長18.75%。加強勞動者權益保護,全市調解成功率達90.33%、完成省下達指標的142.1%,仲裁結案率保持100%、完成省下達指標的111.11%。解決商業糾紛和辦理破產22390件,當場立案率95.79%,服務滿意度評價98.03%;訴前調解案件12491件,調解成功9787

件,調解結案平均辦理時間6.53天。

四是創新創業不斷增強。今年以來,共舉辦6場研發投入培訓會,培訓160 餘人(次)。目前,全市共有企業技術中心123個、市級衆創空間17個、星創天地15個。截至9月末,全市完成數字經濟投資21.8億元,同比增長640.6%,超額完成省級下達全年目標任務;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累計達到172.6億元,增長14.4%。

五是宜居環境不斷改善。宜居宜業環境進一步提升,2022年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接受義務教育比例達88.24%;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730戶,建設老年幸福食堂20個。環境質量進一步優化,今年9月末,中心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96.3%、細顆粒物(PM2.5)濃度20微克立方米,22個國控、省控地表水斷面優良水體比例95.4%,全市891個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51%。綜合立體交通更加完善,全市公路通車裏程21887.125公里,內河航道通航里程462.7公里,機場開通航線69條。

“營商環境是個系統工程,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一個地方發展的金字招牌。下一步,我市將持續貫徹落實省委政府系列政策措施、持續精準發力壯大經營主體培育整體實力、持續推動營商環境難點堵點問題取得突破、持續以經濟發展檢驗營商環境建設成效,構建‘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關乎營商環境’的良好氛圍,着力打造具有保山特色的營商環境品牌。”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定邊縣多向發力優化營商環境紀實

高質量項目是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源”。今年以來,定邊縣圍繞“三個年”活動,以黨建爲引領推動項目落地,持續推出AB崗、紅藍章、全流程代辦等一系列務實管用的優化營商環境措施,爲全縣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一、AB崗制度確保服務無空檔

走進定邊縣政務服務大廳,可以發現很多單位的工作窗口,擺放的工作牌都是AB兩個崗位。目的就是爲了確保窗口一直有工作人員在,方便羣衆辦事。

“一般是A崗上崗,如果A崗人員有事情,B崗就及時頂上去,確保窗口一直有人值守。如有外地來的辦事人員,可以提前加急辦理,確保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所有事情都辦好。”定邊縣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副主任李有宏說,實行AB崗制度能及時迴應並解決老百姓的需求。

爲優化政務服務,今年以來,定邊縣各鄉鎮部門班子成員、下屬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政務大廳窗口工作人員全面實施AB崗制度。該制度推行以來,政務服務大廳真正實現了崗位無死角、服務無空檔、工作無缺位。不僅增強了同事之間的交流合作,也培養工作人員不斷拓展業務面,成爲多個崗位的多面手,提高處理緊急事務的能力和水平,既解決了人員缺位的工作難題,又培養出“一專多能”有責任心的人才,確保不因工作人員缺位導致羣衆辦事跑“冤枉路”,切實將政務爲民做細做實。

二、紅藍章制度推動項目進度快

今年以來,爲全面加快投資項目審批進度,定邊縣印發了《關於實行政府投資項目審批紅藍章制度的通知》,爲各項目建設單位開通了“藍色”通道。

近期,定邊縣水利局在新安邊鎮有個防洪工程需要及時投入施工建設,該項目單位在承諾期內取得容缺材料後,通過藍章辦理了防洪工程初步設計,使得項目得以提前投入施工。

“這個工程前期如果不實行紅藍章制度,可能會因爲一些前置條件導致無法推進。有了紅藍章制度的保障,相當於之前的串聯審批變成了並聯審批。現在一邊辦理土地用地預審意見,一邊送到財政進行評審,大大節約了前置時間。”該防洪工程技術員王向前說。

以往涉及新增建設用地的政府投資項目,在立項前需取得資源規劃部門出具的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串聯的審批制度影響了項目整體進度。“藍章”

的作用相當於爲項目開通了並聯通道,申報單位在書面承諾限期提交容缺資料的基礎上,可容缺申請批覆所申報事項,取得的藍章批覆文件可作爲該項目在市域內其他前期手續辦理的支撐性文件。

紅藍章制度實行以來,成效顯而易見。定邊縣發展改革和科技局副局長張振興介紹,過去對於有新增建設用地的政府投資項目,在完成用地預審或規劃選址後,才能辦理意向批覆。實行紅藍章制度後,由項目單位在一定時限內簽訂書面承諾書,在完成用地預審和選址意見後,發改局於一個工作日內,轉成正式的紅章批覆文件。

三、全流程代辦制保障項目穩落地

中材葉片年產300套風電葉片製造基地建設項目是全市重點項目之一,也是企業藉助定邊產業區位優勢進行深化合作的一個落地成果。目前,該項目已經完全建成,且具備300套大型百米級風電葉片的生產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整個建設時間僅僅100天,實現了央企進駐定邊的新速度,更是定邊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個有力見證。

“這個項目在前期調研、合同談判期間,招商服務部門就給予了一些相關優惠政策;在項目建設審批過程中,成爲定邊縣第一宗交地即交證的地塊,這大大縮短了在後期辦理工程規劃以及相關施工許可的時間。”中材科技(榆林)風電葉片有限公司黨羣工作部副經理張勇瑞介紹,從洽談合作到落地,都有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提供細緻周到的服務,大大縮短了項目審批時間。目前,已經接到訂單350套,企業發展風生水起。

爲推動項目高質量落地發展,今年以來,按照市委、市政府相關政策要求, 定邊縣在項目立項、企業開辦、稅務申報等方面全面建立了代辦制。其中,招商引資項目全面實施全流程代辦制,重點項目簽約後的註冊、立項、用地、規劃、地勘、環評、獎補等全部由縣政府安排專人代辦、幫辦。

此外,該縣還持續開展縣級領導幹部包企業、包項目、解難題“雙包一解” 活動,110名包抓幹部對111個縣級重點項目進行督導代辦服務,加快項目前期手續辦理進度,目前已完成審批事項360項,辦結率75%。

四、機制助推全方位優化營商環境

機制是工作效率的催化劑。爲全方位優化營商環境,定邊縣制定完善了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評價制度、季度點評工作制度、年度考覈辦法等,通過市營商環境工作任務調度平臺,對46條“營商環境突破年”任務、16條專項治理任

務每月調度兩次,對142條“審批不見面”任務、營商環境50條措施每月調度1 次,通過一系列工作舉措,形成了問題有臺賬、事情有人管、事後有評估的工作機制。

同時,爲強化關鍵領域改革,提速項目審批工作,定邊通過持續開展“雙包一解”活動,對111個縣級重點建設項目建立603項審批事項臺賬,對市、縣重點建設項目前期審批事項實行“顆粒化”、限時辦管理,抽調8個要素保障部門工作人員集中辦公,對“市、縣審批事項臺賬”進行指導督辦。通過全面推行“聯審聯批”“容缺審批”“承諾審批”“多評合一”,促使在線平臺審覈備案事項辦結率由75.71%大幅提升至96.91%。

此外,定邊對政務大廳窗口進行了優化調整,將個體工商戶註冊、變更、註銷登記等6項審批事項審批權下放,切實解決“就近辦”問題。加強機關內部“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梳理機關內部辦事事項清單,着力解決機關內部辦事多次跑、多頭跑、週期長、環節多等突出問題。加強監管執法,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制定2023年度定邊縣“雙隨機、一公開”抽查計劃。規範重點領域監管,建立了全縣安全重點領域事前事中事後全流程監管機制,實行監管清單管理,嚴格控制監管事項數量,規範監管程序。

“今年以來,通過不斷重塑項目審批流程、規範監管行爲、提升服務水平, 以及制定出臺營商環境跟蹤督導機制,持續優化了定邊的營商環境。”定邊縣發展改革和科技局專職副書記馬宇潔說。

樂昌市優化營商環境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綜述

營商環境是一個地方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樂昌市圍繞解決企業訴求、羣衆需求,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持續推進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深入開展營商環境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全力打造讓羣衆滿意、企業家點讚的高質量營商環境。

一、打造便捷高效政務環境

優化發展環境要找準着力點,這個着力點在哪裏?就在“效率”二字上。對各級政府而言,比簡政放權更重要的,是辦事效率的提升。

推推動動、撥撥轉轉,效率何來?無動於衷甚至設置障礙,效率更無從談起。因此,樂昌市把轉變政府職能、變管理爲服務作爲打造便捷高效政務環境的治本之策。

據介紹,樂昌市實現129項、218項高頻事項“跨省通辦”“省內通辦”, 縣級1325項事項“市內通辦”。探索“掃碼亮證”“一證通辦”“無感通辦”,截至目前,該市已制電子印章651個、電子印章使用次數達70萬次、簽發工程審批領域事項電子證照500餘張。

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實行審批階段“一家牽頭、並聯審批、限時辦結”模式,推動工程建設項目竣工聯合驗收“全程網辦”。推廣電子證照運用,全面推行“事前輔導+幫辦代辦”制度,通過“幫辦代辦”“數據共享”實現企業無感審批。

改善不動產登記服務,精簡辦事流程,壓縮辦事時限,提高不動產登記辦結率,樂昌市一般登記3天辦結率99.95%、抵押登記1天辦結率100%。深入推進“不動產登記+民生服務”,積極推進企業項目“交地即發證”“交房即發證” “驗收即發證”。截至目前,“交地即發證”4宗,“交房即交證”30宗,“驗收即發證”業務4宗。推出了商品房智能審批模式,截至目前,通過線上辦理完成一手商品房“不見面審批”1600宗。在產業園設立不動產登記便民服務專窗, 今年辦理園區各類不動產登記740宗。

提升辦稅服務便利度,簡化辦稅流程,實行數字人民幣繳稅,截至6月底, 233個稅務事項實現全程網絡辦理、190個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非接觸辦稅率達97%。設立稅費爭議調解工作室——稅立芳工作室,借鑑“楓橋經驗”化解徵納矛盾。成立以來,成功解決稅費爭議事項30項,納稅人繳費人滿意率100%。充分發揮納稅服務運營中心集約運營的作用,基本實現企業辦稅可網上辦理、

個人辦稅可掌上辦稅。

深化水電氣報裝便利化,在行政服務中心、水氣營業廳等推行“一窗受理”, 實現水氣“一次辦”。針對商業用戶建立一戶一檔,實現用氣報裝“零門檻”。提升辦電效率,實行低壓居民、非居民用戶辦電環節時間分別壓縮至3個、5個工作日。實行信用辦電,通過用戶簽署承諾書代替提供物業權屬證明,進一步簡化辦電手續。

對樂昌市委決定的事、對基層請辦的事、對羣衆關注的事都努力實施“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方便企業和羣衆辦事,全面提升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

誰不作爲、慢作爲,誰就要付出代價。這就是對效率提升的最好支撐。 今年以來,在治理政務環境不優問題上,樂昌市頻出重拳,成立了思想作

風紀律整頓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聯合督察組聚焦履職盡責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對個別黨員幹部責任意識不強、履職盡責不主動、不用心,不作爲、慢作爲問題進行嚴肅問責。同時,聚焦服務意識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入開展座談走訪。聚焦紀律規矩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嚴肅查處部分幹部失職失責、不按制度規矩辦事等問題。

一次又一次重拳出擊,不僅讓工作效能得到了提升,還贏得了羣衆的喝彩和掌聲。

二、形成“窪地效應”“集聚效應”

發展環境的好壞,不僅直接影響投資者的利益,還直接影響和決定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的發展前景和發展後勁。好的環境,才能形成“窪地效應”和“集聚效應”,讓資金、項目、人才等發展要素紛至沓來,提升發展的“加速度”。

如今,樂昌市開辦企業便利度不斷提升。實行開辦企業全流程“一網通辦、一窗通取”,實行開辦企業全流程“零成本”,爲新開辦企業實現營業執照和首套印章同步免費辦理。啓用“商事登記自助服務終端”一體機,個體戶、個人獨資企業和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登記業務實現“即來即辦、即辦即批、即批即得”。

如今,樂昌市政府採購制度改革不斷提升,出臺《關於對政府採購供應商資格條件實行“承諾+信用管理”准入管理制的通知》,全面推行政府採購供應商以書面形式作出資格信用承諾,降低政府採購活動交易成本。積極推進政府採購合同融資工作,樂昌農商行推出“政採貸”+“綠色貸款”信貸產品,助力

中標企業金融信貸,上半年發放“政採貸”+“綠色貸款”525萬元。積極推進政府採購項目“異地評標”工作,4月完成首例政府採購遠程異地評標項目。

如今,樂昌市招標投標環境不斷優化。積極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啓用“粵企籤”電子印章,同時啓用招標人、行政監督部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等政府電子印章,提高企業參與招標投標的便利性。推廣以銀行保函、保險保函等非現金方式繳納投標保證金、履約保證金和工程質量保證金,節省企業交易成本。

三、讓企業感受“有溫度的執法”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

近兩年,樂昌市依託平安創建、掃黑除惡等專項行動,強化法治建設,加強監管,構建起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建設政府守法、企業懂法、共同護法的放心法治環境。

近兩年,樂昌市全面加強和創新市場監管。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合理確定、動態調整抽查比例和頻次,主動指導市場主體開展信用修復。持續推進國家“互聯網+監管”工作,全市監管事項主項數492 項、監管事項實施清單647項,實施清單完成率和完備度達100%,錄入監管行爲事項數492項,監管事項覆蓋率達94.27%。

近兩年,樂昌市全面加強勞動力市場監管。加大欠薪投訴核處力度,今年以來,辦理各類投訴舉報441件,追發勞動者工資待遇2393餘萬元。提升“互聯網+調解仲裁”和“要素式”辦案效能,在韶關率先全面實現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全流程網辦。持續開展“三送”服務,推進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工作。舉辦10期招聘會,達成就業意願1226人。

近兩年,樂昌市全面提升執行合同便利度。強化均衡結案管理,對長期未結案件實行“一案一策”,並由院庭長分級督辦,三年以上長期未結案件持續保持“零”記錄。積極推進案件繁簡分流,推動形成“訴調對接+簡案快辦+集中審判”的“加速度”辦案模式。深化執行工作機制改革,組建事務集約、速控、速執、普執、特執等五類執行團隊,實現簡案快執、繁案精執、質效提升,執行平均用時爲65.36天。

近兩年,樂昌市全力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堅決兌現政府承諾和制定的政策,爲企業提供公平、可靠、穩定的預期,做到“親”而有度、“清”而有爲。開展部門和重點崗位廉政風險防控排查,教育引導幹部增強廉政意識,

着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建立營商環境投訴舉報和問題整改督辦長效機制。近兩年,樂昌市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搭建“書記聯絡室”,開設

“市長直通車”依託12345等政務服務平臺及時收集企業訴求並由樂昌市領導督辦解決,建立“行走的辦公室”由樂昌市領導定期深入企業現場辦公爲企業解決發展上的難題,由“要我服務”向“我要服務”轉變。落實“四個一”項目幫辦服務機制,強化項目落地要素保障,實現招商引資項目從洽談到簽約、審批、建設、投產等“一條龍”高效服務。推行企業“辦事不出園”,投放增強型“粵智助”政務服務自助機。發揮首貸服務中心作用,出臺《樂昌市2023年工業經濟發展的若干惠企政策措施》,加速惠企政策資金落地兌現。

“企業參與市場競爭,需要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保駕護航。樂昌市執法部門的暖心,化成了我們的安心和放心,也進一步堅定了我們發展的信心。”企業家們感慨。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樂昌市近年來在韶關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排名中不斷爭先進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它提升了企業投資的信心,讓他們更看好樂昌的發展。”樂昌市委書記鍾曦表示,樂昌的營商環境只有升級版,沒有終結版,要真正讓營商環境成爲樂昌的金字招牌。

康縣打造“市場主體嚮往、服務對象滿意”營商環境綜述

去年以來,康縣始終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擺在突出位置,以改革創新的精神破解瓶頸制約,對標一流標準,聚焦關鍵環節,創新服務方式,優化制度機制,努力打造“市場主體嚮往、服務對象滿意”的營商環境,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三化模式”提升政務效能

水美則魚肥,土沃則稻香。康縣圍繞羣衆和市場主體最期盼、最急需的問題入手,進一步簡化辦事流程,推動各項工作提質增效。

堅持政務服務集成化,按照“應進必進”原則,將政府部門和駐康單位辦理審批事項及便民服務事項全部進駐政務服務中心,涵蓋服務事項1240項,事項進駐率達到100%。

推進事項辦理數字化,進一步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全面實行“一網通辦” 和“不見面審批”,推動各領域政務服務和公共服務應用接入“甘快辦”,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共發佈縣級政務服務事項1482 項,鄉鎮1302項,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率達到98.98%。

推進政務服務優質化,全面推行並聯辦理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等制度,以好作風保障服務質量。深化“放管服”10項便民措施和“減證便民” 行動,發佈“一件事一次辦”事項套餐35件,增強“辦事不求人”“最多跑一次”服務的便捷度和體驗感。

二、“三項服務”做好助企紓困

工作中,康縣把解決企業的痛點、難點、堵點作爲工作的出發點,全力打造又快又好、又親又清的營商環境。

着力優化金融服務,建立“政銀企”常態化對接機制,加強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實現中小微企業信用貸款“降低門檻、提高額度、簡化手續、加快放款”。

着力優化辦稅服務,依託“隴稅雷鋒”幫辦機制,推出42條便民辦稅繳費措施,全面推行稅收優惠“不來即享”,持續完善“碼上知道”“稅務一掃通”服務,減少86項涉稅業務資料。全面梳理兌現惠企政策,2022年落實“減、免、退、緩”稅款合計9085萬元。

着力做實包聯服務,嚴格落實領導幹部包聯企業、“白名單”“六必訪” 等制度,幫助企業增產、增收、增效。運用好“政銀企”常態化對接機制,幫

助民營企業解決生產、經營、流通、融資等難點痛點堵點問題。

三、“三個夯實”提升發展基礎

不斷夯實產業載體,穩步推進康略高速、天隴鐵路建設,打造內聯外通、高效暢達的交通網絡,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完善王壩工業園區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加快園區項目建設,形成“一區多園”的發展格局,爲客商投資、項目引進提供載體保障。

不斷夯實項目支撐,嚴格落實“五個一”工作機制,實行項目建設“周銜接、月調度、季分析”,2022年全縣共實施5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63個,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8.5億元,增速17.7%。全縣共編制2023年“六個清單”投資項目164個,總投資260.8億元。

不斷夯實招商引資,積極推進招商引資提效行動,開展“引大引強引頭部” 行動,截止2022年底,8次赴四川、重慶、湖南等地招商,完成招商引資簽約項目19個,簽約資金21.83億元,完成省外到位資金22.645億元,佔年任務10.5億元的215.7%;完成新增儲備項目22個,佔年任務10個的220%。

四、“三個優化”激發市場活力

全力優化審批流程,推行首席代表負責制和“一窗辦、一網辦、簡化辦、馬上辦”工作措施,推行線下窗口服務和線上無紙全程電子化登記,將涉及企業開業登記等13項納入“秒批”服務事項。通過“一證辦電”建立電力規劃、施工審批“綠色通道”,建立“一對一”掛鉤服務機制,項目竣工即實現通電通水通氣。

全力優化市場監管,實施跨部門協同監管,推動監管信息共享互認,努力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的干擾。提升12315“接訴即辦”工作效能,實現投訴舉報當日受理、7個工作日內迴應。

全力優化法治環境,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和“互聯網+監管”模式, 健全完善聯合獎懲機制,落實權責清單制度,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檢查63次,提升了行政效能,營造了良好法治營商環境。

梧高鳳至,花香蝶來。康縣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營商環境之“優”, 促經濟之“穩”、謀發展之“進”,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乳源縣全方位突破營商環境綜述

今年以來,乳源以優化營商環境作爲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抓手,注重打好營商環境組合拳,推出一系列舉措,着力解決優化營商環境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全力爲經濟發展賦能。該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推出“互聯網+政務服務” 模式,結合“企業開辦一網通”“商事主體智能審批24小時不打烊”的線上申請途徑,把“最多跑一次”變成“企業開辦零跑腿”。

一、“三個上門”打造“零距離”

該縣市場監管部門通過“上門送營業執照”“上門講解政策”“上門問需” 三個上門專項服務,辦事取證由“上門取”變成“送上門”,將坐等審批變爲主動服務,讓申請人足不出戶就可以“拿證照”“辦成事”,爲企業提供最優質、最便捷的服務,實現服務企業開辦“零成本”“零跑腿”,政企之間“零障礙”“零距離”溝通。

同時,線上平臺使用效率的提升,全面壓縮了企業開辦的時間成本,進一步推動商事主體登記改革力度,提升企業開辦服務水平。

據統計,近兩年全縣累計新設立市場主體4134戶,其中企業1240戶。今年, 企業開辦網辦率達到100%。

二、“五免服務”實現“零成本”

爲持續優化審批流程,提升服務效能,乳源市場監管局針對“韶關市商事主體智能化登記審批系統”的上線,印製了一批“營業執照智能審批”宣傳海報及宣傳單。同時,由該局牽頭,縣行政服務中心及縣稅務局聯合推出“五免服務”,全力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短、服務最優”的營商環境。

“五免服務”主要指免費幫辦代辦、免費郵寄、免費複印等基本服務以及新設立企業免費刻制四枚印章(行政章、財務章、發票章、法定代表人印章)、免費提供稅務UKey設備等惠企政策,該項舉措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的有利保障。

三、“以人爲本”做好“店小二”

針對線下服務,該局始終堅持人民至上,聚焦羣衆“急、難、愁、盼”問題,用心用情爲羣衆辦實事、辦好事,積極主動、熱情盡責、細緻周到的服務,更是獲得羣衆高度讚譽,爲推動乳源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通過宣傳各項惠企政策,告知企業行政審批事項,細化後置審批、備案手續的指引,讓企業少走彎路。

截止目前,乳源現有市場主體累計15085戶,同比增長5.03%。其中企業3292 戶,同比增長6.95%。今年以來,全縣業務辦結2049筆,平均用時不超過十分鐘。

東遼縣打造更優營商環境紀實

營商環境既是一個地方的名片,也是重要的核心競爭力。秉持這一理念, 東遼縣始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通過精準施策、優化服務,前後接續推進各項改革,進一步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開通項目建設“綠道”

在落實職能轉變的進程中,東遼縣緊緊圍繞“抓產業、抓項目、抓環境、服務民營企業”這條主線,主動對接重點項目,積極開展線上線下協同服務。

壓縮建設項目審批時效。縣政數、發改、自然資源、住建等部門成立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專班”,不斷簡化項目審批流程、全力壓縮各環節審批時限。編制了《東遼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流程圖》《東遼縣政務大廳高頻行政審批服務手冊》。目前,全縣工程建設項目平均審批時限已壓縮至1個工作日以內。

推進審批在線辦理。縣政府協調各行政審批部門,認真學習“吉林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聯合驗收環節,業務知識和操作流程,推進項目竣工驗收實現全過程在線辦理,加快審批時效、提升驗收效率,保障項目儘快完成驗收。

編制出臺《惠企手冊》。縣營商環境辦會同縣發改局、縣工信局等11家行業主管部門梳理編制了《東遼縣惠企政策手冊(2023版)》,利用權威新媒體廣泛宣傳。《手冊》彙總了11個行業系統的27個政策點,明確了各政策點的承辦解讀責任單位、科室、聯繫人和聯繫電話,企業需諮詢時第一時間與其取得聯繫,實現“一對一”解讀,爲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

二、提升政務服務效率

推行“集中辦、就近辦、網上辦”,將更多事項納入大廳綜合受理窗口辦理,全縣政務服務事項進廳率提升到95.6%,進窗率提升到75%,均超過省統一標準。

服務“跑出”加速度。全縣進廳業務實行“首席事務代表”“收件即受理” “告知承諾制”“容缺受理”制度,提高了辦事效率。協調縣直各部門,推進更多政務服務事項通過“吉事辦”網站全過程網上辦理,網辦率由年初的25%提升至57.7%。同時,推動新版全流程審批系統向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延伸,企業、羣衆在本鄉鎮綜合窗口即可辦理各類事項,政務服務便利度大幅提高。進一扇門辦多件事。協調建設銀行、吉林銀行、農村信用社、工商銀行、郵蓄銀行、

村鎮銀行6家金融機構入駐政務大廳,爲企業提供銀行開戶、融資、信貸政策方面諮詢解答、領辦代辦等便利化服務,幫助有需求的企業提供一對一指導,着力解決企業貸款難、融資難問題。

三、多方合力紓困解難

年初以來,縣委、縣政府協調各部門開展“走企連心”走訪調研助企行動, 走訪過程中,各部門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收集並解決企業在項目審批、生產運營中的各類問題,形成“政企聯動”局面,進一步拉近政企關係。行動開展以來,各部門累計走訪企業200餘戶,收集問題80餘條並協調解決,辦結率100%。

創新政企溝通方式。以企業問題爲導向,制定了“企業吹哨,部門報到” 機制,確定了各部門“接哨人”,企業有問題時第一時間與其取得聯繫,點對點解決問題。同時,不斷提升“接哨人”服務意識和擔當意識,實現隨叫隨到。截至目前,已有70餘個企業“吹哨”,市監、發改、稅務等部門及時“接哨” 報到,爲廣源實業、溪德牧業等企業解決了股權變更、產業結構目錄填報等各類問題70餘項,辦結率100%。

爲企業爭取政策資金。通過召開科技政策解讀會,幫助企業瞭解掌握和運用國家各項扶持政策。截至目前,已幫助吉林省誠鼎精密鑄造有限公司“年產3 萬噸大型精密汽車模具鑄件智能製造項目”獲得2023年省級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149.99萬元,另外,其“模具用高強韌性抗熱裂特種鑄鋼材料研發”項目,獲得吉林省科技廳75萬元項目資金支持;格致汽車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2023年省級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擬支持項目申報認定。這些扶持舉措,提振了企業的發展信心。

鶴壁市持續優化科創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綜述

近年來,市科技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關於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總體部署, 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以“搭建科技創新平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實創新創業政策、優化科技創新服務、做強數字經濟集羣”爲主要內容的“4+1” 創新體系,着力增強全市科技綜合實力,爲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8月28日,記者就此展開了採訪。

一、強化梯次培育,做強創新“主引擎”

重建重振後的省科學院首家省轄市分院落戶鶴壁,目前鶴壁分院高層次人才招聘、辦公場所改造裝修、展廳規劃設計等工作已經完成,實現實體化運行。

省科學院鶴壁分院的成立,爲我市科技創新帶來了底氣。與此同時,墨子實驗室揭牌、神農種業實驗室首家中試和成果轉化基地落地,使得更多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之花在鶴城大地不斷綻放。

2022年,我市新增省級科技創新平臺35家,相較2021年實現了翻番增長。同時,我市積極探索科技創新平臺績效評價機制,出臺了《鶴壁市科技創

新平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試行)》,促進創新平臺提質增效。

二、加速成果轉化,打造創新“豐產田”

今年7月份,第五屆傑出工程師科技創新論壇暨傑出工程師專家委員會年會在我市舉行。市科技局人才合作科負責人底飛介紹,此次活動吸引了數字經濟、電子電器、智能製造、現代化工、生物技術、新材料等領域的130餘位傑出工程師代表參加,其中包括7位院士,對接產學研項目25項,分領域精準對接,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推動科技成果加速轉化落地。目前,我市技術合同成交額連續4年實現翻番增長。今年年初以來,我市共登記技術合同120項,技術合同成交額8.19億元, 同比增長150%,爲市定年度目標的204%。

今年,鶴壁科創新城成功獲批建設河南省(鶴壁科創新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成爲全省首批建設的10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之一,這是我市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載體建設結出的碩果。

三、落實惠企政策,打通創新“中梗阻”

在強化政企對接的過程中,我市積極爭取惠企政策,真正爲企業科技發展注入活力。“爲了加快科技惠企政策落地,我市優化科技創新項目驗收、科技獎補資金撥付流程,增強企業科技創新的獲得感,讓‘真金白銀’的政策紅利

精準快速落地。”市科技局政策法規科負責人吳西利介紹。

2022年,我市財政在科技方面的投入爲7.2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例達3.56%,位居全省前列。2022年以來,全市已落實惠企政策資金近5000萬元, 實現穩步增長。

結合實際工作中企業普遍反映的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我市推出了“科創貸”“鶴創擔”“鶴科貸”“科技保”等產品,構建“投保貸”聯動、“政銀保企擔”風險共擔的科技金融“鶴壁模式”。

2022年以來,我市已發放貸款75筆,共計3.63億元,切實解決了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四、強化精準服務,培育創新“集團軍”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我市通過不斷深化創新主體培育工程,健全“微成長、小升高、高變強”創新型企業梯次培育機制,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庫”“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對入庫企業開展專項輔導,推動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

目前,我市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324家,完成省定年度目標的105%;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121家,同比增長34.4%,16家企業入選省創新龍頭企業、“瞪羚”企業,入選數量位居全省第一方陣。

我市通過全面落實各項惠企政策,今年上半年113家企業成功獲得企業研發補助,獎補金額達2811.72萬元;52家企事業單位獲得科技獎勵性後補助項目,獎補資金達1470萬元,進一步激發了企業創新發展活力。

五、做大產業集羣,下好創新“關鍵子”

數字經濟既是新領域、新賽道,又是新動能、新消費。

我市依託鶴壁科創新城規劃建設1.5平方公里鶴壁“智慧島”,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今年年初,我市“智慧島”成功入選首批河南省“智慧島”。

與此同時,爲了建設電子核心產業集羣,我市着力打造全國重要的電子電器產業基地、光通信電子產業基地、河南省重要的精密電子產業基地。鶴壁市電子核心產業(電子電器)集羣成功入選河南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

“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強大驅動力。市科技局將持續聚焦打造一流科技營商環境,強化科技創新供給,提升科技管理服務質效。同時,優化人才、金融、科技、平臺四大要素,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要素整合力,厚植創新沃土,激發內生動力,把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爲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

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郭志鵬表示。

昌吉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綜述

營商環境是經濟發展管根本、管長遠的核心競爭力。不斷躍升的數字背後, 描繪出昌吉州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企業活力不斷激發、發展潛能加快釋放的蓬勃畫卷。

今年以來,昌吉州黨委、政府突出問題導向,對標先進樣板,通“堵點”、解“難點”、消“痛點”,推動全州營商環境實現更高水平躍升,爲激發市場主體創新創業活力、助力全州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繼續保持全疆前列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以更高標準優化營商環境

8月16日,位於昌吉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的新疆笑廚食品有限公司年產20萬噸番茄項目一期生產線正式投產。一個個番茄經過清洗、篩選、破碎預熱、殺菌、熱燙打漿、加熱濃縮後,變成一桶桶番茄醬銷往各地。“從項目簽約到開工建設僅用時半個月,從一期項目打下第一根樁到第一批產品下線僅用時4個月,項目全產業鏈可帶動周邊10萬畝優質番茄種植和3萬餘戶農民增收。昌吉農高區的政務服務非常好,政府對企業關心的問題一一作出迴應。各部門提前介入,主動服務,推動項目‘拿地即開工’,跑出‘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的建設‘加速度’。”採訪中,新疆笑廚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王海燕對“昌吉速度”“昌吉溫度”“昌吉力度”大爲讚歎。

昌吉州先後出臺《昌吉州優化營商環境二十條措施》等多項政策,從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到項目建設要素保障,從落實減稅降費舉措到“一企一策”精準服務政策疊加效應持續釋放,高質量發展枝繁葉茂。

一是全鏈條優化審批。州市76個部門1630項政務服務事項實行一站式辦理, 設置建設項目、公積金、交通運管、民政、房產不動產、公安、醫保、社保、稅務等18個專區,積極融合大數據信息技術,加快政務大廳向信息化、智慧化服務轉型。今年以來,全州共計1266個項目4956個辦件通過工程建設項目系統平臺進行在線審批。

二是全過程加強服務。昌吉州成立由行政審批局等18個部門50名工作人員組成的項目建設組,爲企業提供“一站式”全鏈條服務。政務服務中心設立建設項目全程代辦專窗,通過建立行政審批首席代表負責制,對建設項目涉及的項目備案、環境影響評價、用地預審、規劃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等111個審批事項實施綜合窗口受理、後臺審批,窗口統一出件,實現州市建設項目“一

窗通辦”。目前,全州各級政務服務場所共設立“幫辦代辦”窗口654個,今年已受理各類幫辦代辦服務事項11.6萬餘件。

三是全週期提升質效。昌吉州持續靠前監督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督促解決企業發展、項目落地過程中的系列問題,以更優質的服務爲昌吉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在政務服務中心設置“企業開辦專區”,設立“辦照即營業綜合窗口”“招商引資企業開辦全程幫辦代辦窗口”,將企業登記、印章刻制、發票申領、銀行開戶等辦事流程進行集中整合,實現一站式辦理。在全疆率先推行招商引資企業免費註冊工位服務,共辦理各類經營主體登記45484件,新增市場主體13939戶。截至目前,登記各類企業30414戶、個體工商戶112533戶。

二、親清政商關係更加緊密

優化營商環境,破解企業難點是關鍵。聚焦企業需要破解的痛點、難點、堵點,昌吉州推出了一項項優化營商環境舉措爲企業“減負”——政務效能有效提升,進一步壓縮審批時限,提高審批效率,將建設項目辦理時限壓縮至30-55 個工作日,審批效率位於全疆“第一方陣”;政務服務更加便捷,匯聚各部門、各領域公共服務資源,構建統一移動服務平臺,打通跨系統信息壁壘,實現網絡互聯、用戶統一、數據共享、業務協同;

審批模式更加精準,作爲全區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改革試點,我州率先在昌吉市成立行政審批局,完成10個部門91項行政審批事項、審批職能、工作人員劃轉,打造“一支隊伍服務、一枚印章審批、一個大廳辦事、一個平臺保障”的行政審批新模式;市場秩序更加規範,實行市場監管領域相關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推動新型監管全覆蓋、常態化。

優化營商環境,激發企業活力是基礎。

一是優化服務流程。昌吉州聚焦商事登記、工程建設、公共教育、勞動就業、社會保險、醫療衛生、養老服務、社會服務、戶籍管理等重點高頻領域,構建以快捷諮詢、委託申請、跟蹤反饋、辦結送達、回訪評價爲一體的“一事一檔”幫辦代辦服務流程,統一制定幫辦代辦服務涉及的委託申請書、工作進度跟蹤臺賬、辦結單等5類表單模版,進一步明晰服務環節,規範服務程序,實現幫辦代辦全流程可溯。

二是拓寬服務路徑。昌吉州大力推行“政郵同心、便民同行”幫辦代辦服務行動,充分利用州內127處郵政網點,在免費幫辦代辦工商登記的基礎上,擴大幫辦代辦服務範圍和種類,逐步向基層延伸“幫辦代辦+郵政”服務。

三是探索服務模式。昌吉州推出高頻服務“免證辦”,完成全州31個部門141種電子證照標準化模版製作,匯聚營業執照、不動產證、老年優待證等高頻電子證照31.08萬個。

推動終端集成“自助辦”,在全州15個便民服務中心配備綜合政務自助一體機,依託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實現社保參保證明、農藥經營許可證、種畜禽經營許可證等26項高頻事項“自助辦”“視頻辦”。

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質效是核心。

聚焦爲企服務,昌吉州充分發揮10個營商環境監測站、164個營商環境監測點、92名義務監督員作用,不斷升級完善營商環境監測工作。大力打造線上“吉速辦”營商環境監測和問卷調查服務專區,健全涉企問題收集整理、分類交辦、情況反饋、跟蹤督促等規範化工作流程,2023年共收集解決企業意見建議262條。

三、“硬核”護航企業發展

10月17日,位於昌吉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新疆成飛新材料有限公司風電葉片生產基地百米級風力發電葉片生產線上,工人正加緊趕製來自疆內的訂單。

“項目投建以來,昌吉高新區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務,領導帶隊上門瞭解企業困難訴求,面對面幫企業解決現實問題,爲企業發展鼓勁加油,堅定了企業發展信心。”新疆成飛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車林說。

昌吉州實行減時間、減環節、減材料、減跑動行動,對政務服務事項實行動態清單管理,推行政務服務一次告知制度。對州直877個、縣市1210個事項, 逐項編制服務指南和工作規程,推進同一政務服務事項的受理條件、服務對象、辦理流程、申請材料、辦理時限、辦理結果等要素線上線下一致,部門事項承諾時限壓縮率爲85%,申報材料精簡率爲31%,流程環節縮減率爲30.7%,50%事項實現即來即辦。

今年以來,全州各地堅持要素跟着項目和企業走,在用電、用水、用氣、信貸等要素上下功夫,更好爲企業發展賦能增效。營商環境好了,企業發展信心更足了。全州各地還紛紛推出政企懇談會等活動,爲市場主體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就是競爭力。10月15日,在企業家昌吉行活動中,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家對昌吉州營商環境稱讚有加,認爲這裏資源稟賦獨特,區位優勢明顯,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願不斷拓展合作領域,努力實現互利

共贏,共建幸福美好新昌吉。

營商環境是發展經濟的“先手棋”,招商引資的“強磁場”,釋放活力的“穩定器”。努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昌吉州,正形成優勢疊加、動能澎湃、近悅遠來、生機無限的生動局面。

那曲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綜述

市本級已取消發佈證明材料464項,政務服務中心實現市縣鄉覆蓋率達100%,辦證時效由法律規定的45天縮短至20天,2022年全市累計退稅減稅近2.23億元

近年來,那曲市切實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爲“一把手”工程,紮實推進優化營商環境攻堅行動,圍繞企業發展全生命週期強服務,以企業視角建機制,多措並舉補短板、抓整改、促提升,積極營造公開、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厚植髮展沃土,爲那曲高質量發展注入了不竭動力。

一、力推政務服務馬上辦

今年年初,嘉黎縣行政審批和便民服務局設立了“辦不成事”問題反映窗口,由縣行政審批和便民服務局安排人員坐班,主要受理企業和羣衆在辦事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和複雜問題。小小的“辦不成事”問題反映窗口,解決的是辦事企業和羣衆的心頭大愁,進一步增強了人民羣衆辦事獲得感、幸福感。

“辦不成事”問題反映窗口的設立,是那曲市營造高效便捷政務環境諸多舉措中的一項。像這樣改進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水平、強化服務效能的事例,在那曲正如雨後春筍般涌現。

——今年的3月15日全市12345熱線正式開通運行,提供“7×24小時”全天候人工服務,截至目前,共接聽羣衆來電690件,按時辦結率爲99.35%,辦理結果回訪滿意率爲99.68%。

——建設項目並聯審批制度進一步深化,積極開闢重大項目綠色通道服務, 辦證時效由法律規定的45天縮短至20天。

——制定實施《那曲市“減證便民”專項攻堅工作實施方案》,取消了一大批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複證明、推責證明等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所需的申報材料,目前市本級已取消發佈證明材料464項。

——政務服務中心實現市縣鄉覆蓋率達100%,“一網通辦”工作取得實質性突破。

——實現102項“跨省通辦”,企業幹部職工退休、開辦服裝店等事項實現“一件事一次辦”。政務環境是營商環境之首。那曲市積極推進政務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

正以最大的誠意、最優的政策、最佳的服務,讓各類經營主體在那曲放心投資、舒心發展。

二、堅持要素跟着項目走

國網那曲供電公司多次深入扶貧安置點調研,發現多數用戶重複往返營業廳辦理業務,增加了辦電的時效,加重了用戶的負擔。爲更好的服務那曲市廣大電力用戶,減少用戶往返營業廳的次數,在國網那曲供電公司和那曲市不動產登記中心配合下,在那曲市政務大廳推出“房產+電力”聯動過戶機制,有效降低用戶往返營業廳的次數,更好地服務那曲市廣大電力用戶。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在那曲市政務大廳,國網那曲供電公司和那曲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已完成16戶“房產+電力”聯動過戶。

與此同時,圍繞企業用電需求,分類施策,推行居民和低壓小微企業辦電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三零”服務,低壓居民用戶平均接電時間控制在2天以內,低壓非居民用戶平均接電時間控制在3天以內。推行大中型企業辦電省時、省力、省錢“三省”服務,高壓用戶平均接電時間控制在30天以內,驗收合格後,立即送電。

那曲市聚焦企業生產發展所需,在切實加強基礎要件服務保障的同時,各方力量共建共治,營造了良性互動的社會環境。

一是嚴格落實減稅降費政策。2022年全市累計退稅減稅22267.62萬元,惠及各類企業5499家。

二是嚴厲整治涉企違規收費。開展多次涉企收費專項檢查,及時糾正收費項目未公示、未明碼標價、收費不規範等問題,持續規範收費行爲。

三是積極創新融資服務。強化“政銀企”對接,暢通融資信息共享渠道, 2020年以來,組織舉辦18期“政銀企”融資對接會,爲102家企業滿足融資需求,涉及資金5.57億元。

堅持要素跟着項目和企業走,在基礎保障、信貸服務等要素上下功夫,更好地實現了爲企業發展賦能增效。

三、優化環境是“一把手”工程

一組數據,透露出那曲市助企紓困的措施有力。

2022年率先出臺穩經濟措施23條,制定臨時性配套措施7條,落實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1.86億元,爲全市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房租1.67億元, 發放企業貸款22.77億元,集中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1.19億元。

那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成立了以市委書記及市長共同擔任組長的那曲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全市營商環境相

關工作,形成頂格推進的良好工作格局。

爲了做好優化營商環境這個“一把手”工程,制定並印發了《那曲市2023 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點及行動方案》《那曲市2023年招商引資重點工作方案》,通過細化目標任務、攻堅措施、時間節點,抽調專人,集中辦公,紮實有序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各項工作落實。

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要進行“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就是要拿出“真金白銀”來惠企紓困解難,就是要“真刀真槍”提出爲企服務舉措。如此,才能下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先手棋”。

在那曲,優化營商環境攻堅行動正在深入推進,與此相應的是經營主體呈現良好增勢。截至2023年5月31日,全市各類經營主體發展到40544戶,同比增長15.0%,註冊資金480.78億元,同比增長10.55%。其中,個體工商戶(34017 戶、佔比83.9%)在經營主體中佔據主要份額。

以最優政策、最好資源、最強平臺、最暖服務,全力營造宜商宜業的營商環境,那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必將譜寫出新的篇章。

橋東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紀實

一項項實打實的便民措施,背後是橋東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個個有力舉措。

今年,橋東區始終把營商環境建設作爲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推手,全力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活動,強化服務企業和項目建設的“店小二”意識,主動靠前服務,將要素配置向重點項目傾斜,創新打造“營商品牌”,許多創新方法在全市處於領先,着力構建起“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爲高質量建設張家口經濟中心城區,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橋東新場景提供堅強營商環境保障。

一、頂層設計擎畫營商環境新藍圖

戰略謀劃營商環境,頂層設計規劃藍圖。

今年以來,橋東區圍繞營商環境評價創A目標,創新工作舉措,推動資源要素有序流動,全力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聚焦企業熱點關切,多渠道收集問題線索,着力解決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促進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進入2023年,橋東區始終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領導小組。在領導小組的指導下,組建了由常務副區長任組長、區政協副主席任副組長、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人爲成員的工作專班,進一步完善了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機構。區委常委會每月研究部署全區營商環境重點工作,區政府常務會每次都要聽取2個部門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開展情況。

區委區政府專題推進,區委書記馮祥利、區長莊炳強逢會必講,並先後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部署會、營商環境指標培訓會、優化營商環境專題研討會、營商環境評價創A動員大會、優化營商環境迎檢工作會議等全區專題會議,分析問題短板,明確提升措施,提煉亮點經驗。

爲推動優化營商環境各項部署舉措落細落實,橋東區堅持在創新中探索, 在實踐中完善。紮實認真開展“一把手”走流程活動,區委書記、區長帶頭,區處級領導幹部、區直各單位和鄉鎮街道“一把手”,圍繞企業全生命週期,採取親身辦、體驗辦等方式體驗辦事流程;開展“找差距、找問題、找短板”、“大練兵、大比武、大提升”等活動,將優化營商環境列入理論中心組重點學習;邀請營商環境領域專家,從營商環境認知、營商環境評價和優化提升等方面對全區各部門進行培訓;抽調12名優秀幹部加強了區營商辦人員力量,組建

綜合協調、文字材料、問題整改、督導考覈、信息簡報5個工作組,建立日常推進、動態通報、重點破題等機制,提升綜合能力,確保全年重點任務保質保量按時完成。

與此同時,制定出臺了《橋東區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橋東區“營商環境攻堅年”活動實施方案》《橋東區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整治行動方案》等11個制度性文件,將200項任務分解到42個部門單位,建立起“1+20+N”架構

(1個總方案、20個部門子方案、N條任務分解),有效整合工作力量,建立每週調度工作機制,高效推進營商環境建設。

二、健全制度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

“我們只在教育系統進行了備案,沒有在衛健系統進行備案的經驗,對托育機構政策和備案流程的掌握不夠熟悉,真是着急啊!”回想起爲幼兒園辦理托育托幼備案的經歷,城市花園幼兒園賈園長深有感觸。

營商環境改善與否,企業感受最深。賈園長說,今年以來,橋東區的營商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5月29日,橋東區衛健局改“企業上門辦事”爲“主動上門服務”,主動到城市花園幼兒園提供“手把手”上門服務,對備案資料、電腦操作等各項環節進行統一培訓教授,對所有手續辦理進行“一次性”告知。

在爲城市花園幼兒園辦理托育托幼備案的同時,區衛健局安排局婦幼保健科、衛生監督所、疾控中心來到幼兒園,提前啓動托育機構環境檢查工作,爲轄區托育機構提供便捷服務、減少對市場主體的打擾,爲市場主體保駕護航。

“主動上門服務”是如今區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給賈園長的一個新印象。 優化營商環境,需要下大力氣、啃硬骨頭,瞄準“堵點”“痛點”。今年

上半年,橋東區緊盯營商環境優化提升指標,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對掣肘橋東區營商環境發展的重點難點指標集中攻堅,制定《關於調整橋東區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成員的通知》《橋東區優化營商環境整改提升方案》《橋東區優化營商環境考覈辦法(試行)》《橋東區優化營商環境亮點工作考覈辦法(試行)》《橋東區破壞營商環境行爲問責辦法》《橋東區優化營商環境考覈辦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提升了優化營商環境的剛性約束,確保各項工作在制度的框架下高質量運轉。

爲構建信息互通橋樑,暢通訴求反饋渠道,拓寬社會監督平臺,不斷創優營商環境,區營商辦建立營商環境“改革體驗官”制度。“改革體驗官”以公開招募的形式進入團隊,涵蓋企業家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商會協會代

表、法律工作者、第三方機構六大羣體。通過對服務窗口進行“沉浸式”體驗探訪,及時發現影響營商環境工作存在的堵點、難點、痛點,並提出意見和建議,爲政務服務管理部門改進工作提供參考。以“小切口”加速政務服務微循環,不斷提升服務企業和羣衆的獲得感。通過“改革體驗官”開展“沉浸式”“細節感拉滿”體驗活動,發現在政務服務方面存在3個問題,提出解決建議4 條,全部得到了解決。

三、服務得力爲企業當好“店小二”

進企業去!到車間去!辦實事去!當好“店小二”,優化營商環境,全區各部門紛紛行動。

今年以來,全區副科級以上幹部持續與企業結對幫扶,深入企業調研座談、宣講政策,送好政策包、服務包,作爲包保服務企業的“店小二”,最大程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爲企業提供一對一優質服務。

張家口東源熱力有限公司因受煤炭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企業發展陷入困境。橋東區稅務局網絡員通過“遠程幫辦”一鍵呼叫系統聯繫到供暖企業,確定企業符合退稅政策,即時提供了留抵退稅2997萬元協辦服務,爲採購供熱材料、升級供暖設備提供了強大的資金保障。

智慧互通科技有限公司反映申報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困難,區委組織部、區工信局主動對接,對企業在申報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逐一消化解決,提升企業申報的積極性,幫助引導企業走好“專精特新”發展之路。

不僅如此,有關部門主動創新改革,優化服務,方便企業。

橋東區出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金管理辦法(試行)》,區財政劃撥300萬專款創新設立全省首個縣區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資金池”,一旦發生企業還款困難或知識產權(商標、專利等)價值資不抵債的情況,風險補償資金立即啓動,代替企業先行還貸。

橋東區行政審批局通過在農業銀行橋東支行布放智能終端,覆蓋了市場主體開辦事項辦理、營業執照自助打印以及婚姻登記、交通出行、不動產登記等領域信息查詢打印,打通政務服務+銀行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實現利企便民。開通“雲管家”微信小程序,爲企業羣衆提供諮詢服務、線上勘驗、政策

法規查詢,真正將服務“觸角”延伸到企業羣衆“家門口”;開通“惠企通” 微信小程序,提供政策精準推、訴求在線問、服務簡易辦等一站式服務,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創新建立企業賦“碼”保護機制,解決職能部門隨

意檢查、多頭執法的問題,減輕企業負擔。

梧高鳳至,花香蝶來。橋東區將持續擦亮營商環境“金字招牌”,以營商環境之“優”,促經濟之“穩”、謀發展之“進”,爲經濟持續穩定增長、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優化營商環境、追夢高質量發展,橋東依然在路上。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林芝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綜述

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對一座城市而言,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吸引大項目、好企業落地的關鍵。

今年以來,林芝市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爲推動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把高質量發展要求落實到項目審批、企業開辦、服務羣衆的各環節、全過程,全面創優政務服務、方便企業經營,林芝市企業、羣衆的獲得感、滿意度不斷提升。

一、打好稅務“組合拳”,培育壯大市場經營主體

“今年留抵退稅政策一出,稅務局的同志就第一時間打電話通知我們,擔心我們不瞭解具體政策,又約好時間上門進行講解。”林芝市交通實業有限責任公司財務負責人張玲高興地說,“今年,公司留抵退稅稅款13.69萬元,還能享受公共交通免徵政策,大大緩解了資金壓力。”

今年以來,國家稅務總局林芝市稅務局持續深入推進“便民辦稅春風行動”, 把準納稅人繳費人急難愁盼事項,梳理當前納稅服務工作中的短板弱項,掌握納稅人繳費人對納稅服務及稅收工作的真實訴求和預期,分類指導,精準施策,納稅人滿意度和幸福感持續提升。

西藏天禾啤酒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啤酒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本土製造企業。2022年,受國內國際經濟形勢影響,該公司的生產經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瞭解到該企業情況後,林芝市稅務局及時開展“點對點”提醒和“一對一” 輔導,爲企業提供申請、覈實、審覈、到賬全流程全鏈條服務,保障退稅資金及時到企業,大大縮短了辦理時限。

爲營造更加優質的營商環境,林芝市稅務局根據納稅人成立時間、信用等級、主營業務、生產經營等,建立企業類型畫像體系,梳理企業各階段遇到的共性問題,組織“全面體檢”,讓供需匹配的“政策禮包”精準直達各類市場經營主體,增強市場經營主體的發展底氣。

二、聚焦知識產權,助力特色產業發展

“我們積極利用本地特色資源,狠抓地理標誌培育、運用促進工作,推動地理標誌產業成爲林芝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林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科的張立洋介紹,早在2020年,林芝市便設立了商標和品牌戰略實施工作領導小組,其工作重心就是培育發展地理標誌產品。“我們圈定了地理標誌運用促進項目,積極協調政策資金專項扶持,幫助獲得用標

許可的市場經營主體有效利用地理標誌,推動實現企業發展、羣衆增收。” 林芝市米林市紅太陽科技示範家庭農場(簡稱紅太陽家庭農場)便是受益

者之一。林芝靈芝成功註冊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後,紅太陽家庭農場被覈准爲用標企業。“獲得用標許可後,林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開始服務支持紅太陽家庭農場開展‘林芝靈芝’地理標誌運用促進項目。”在政府部門的幫扶下,紅太陽家庭農場立足企業收益與社會效益,確定了“家庭農場+種植基地+農戶”的藏藥材發展模式,努力解決種植戶的技術難題和銷售顧慮,米林當地靈芝種植規模由200畝擴大到600畝,年產量達到4萬斤,產值1500萬餘元, 帶動315戶農牧民年戶均增收近3萬元。

爲彌補林芝市無知識產權代理機構、知識產權服務質量不高的缺陷,林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與四川鼎宏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簽訂年度服務協議,開展知識產權人才培養服務,每年舉辦面向知識產權工作人員、創新主體知識產權負責人的專題培訓,舉辦知識產權特色專題講座;協助建立知識產權專家服務團,定期爲林芝市重點產業、中小微企業進行知識產權的確權、用權、維權輔導;協助建立維權援助工作站,提升林芝市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仲裁調解工作水平。

同時,林芝市堅持品牌保護運用,編制知識產權服務指南,建立知識產權援助工作站2個,指導做好商標、地理標誌產品註冊和認證工作,“波密辣椒”成功註冊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截至目前,林芝市有效註冊商標4500件、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25件、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10件、專利521件。

三、服務提速增效,便民利民有溫度

營商環境要突破,首先就要在政務服務的提速增效上求突破。林芝市政務服務中心始終以羣衆滿意爲第一目標,以羣衆感受爲第一感受,全面踐行“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工作理念。

翻開林芝市政務服務中心的留言本,滿滿全是好評。“心中裝着羣衆,把羣衆要辦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來辦,就一定能辦好。”林芝市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說。

針對企業因對辦理程序不瞭解、手續不全而多次往返的情況,耐心地做好解答,告知辦證所需要的材料、辦證的程序、時限以及相關依據,做到一次性告知、一次性辦結。同時,落實材料不齊“容缺受理”制度,針對企業法律關係簡單、事實清楚、無爭議的事項,在關鍵證據材料齊全,部分次要輔助性材

料暫時缺失的情況下,先予受理,缺失材料事後補齊,方便企業辦證,減少辦事人來回跑。

此外,林芝市政務服務中心還爲企業開通“綠色通道”,以企業需求爲導向,實行“預約服務”“延時服務”“一對一服務”“上門辦證服務”,限時出證,急事急辦,縮短辦證時間,對符合條件的“優先受理、優先審批、優先出證”,助力企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努力實現企業辦事“最多跑一次”。

下一步,林芝市將對標營商環境評價體系,着力打好“放管服效”改革戰、爭先創優突破戰、企業服務升級戰、品牌打造創新戰,加快創建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驗區,打造優化營商環境“升級版”,推動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再上新臺階。

巴中市着力優化營商環境紀實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

優化營商環境是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國深化體制改革的必然趨勢。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強調“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牢記叮囑、奮勇前行。一直以來,我市把努力創建“全省最優、全國一流” 營商環境作爲全市“頭號工程”,堅持開放第一引擎、創新第一動力、誠信第一底線、效率第一生命,在全國率先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率達96.6%。

今年,我市繼續堅定落實中央、省、市關於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各項決策部署,紮實開展“營商環境優化年”行動,成效顯著。在2022年度四川省營商環境評價中,我市位列全省“優秀”梯隊。

一、聚焦服務,營造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

當前,隨着國內改革進一步深化,經濟結構繼續調整,和諧健康的營商環境逐步構建,使經濟發展能夠調動自身內在動力,從而確保經濟發展的腳步更堅實、方向更明確。

優化發展環境要找準着力點。這個着力點在哪裏?就在“服務”二字上。今年年初,石先生準備在巴州區天馬山鎮投資380多萬元修建農家樂。5月

26日下午4點多,在網上申請了企業投資項目備案,僅僅過了一分鐘,便通過了申請,這讓石先生大爲讚歎。

在辦理此業務的巴州區發展和改革局行政審批股工作人員楊敏看來,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現在有了‘一網通辦’,辦理企業投資項目備案時,企業只需打開四川政務服務網,通過註冊、登錄、上傳資料,就能實現全程網上辦理,辦理結束後,可自動生成備案登記表,企業自行打印即可。”

石先生是我市縱深推進“一網通辦”、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中的衆多受益企業家之一。今年,先後印發《巴中市貫徹落實責任清單》,明確加強電子證照應用、推行“一件事一次辦”等39項改革任務,持續提升網上政務服務能力。

截至目前,全市匯聚電子證照種類175個、簽章證照18.5萬多個,配置發佈主題式“一件事一次辦”事項81項,1.9萬多個事項實現“零跑動”辦結,政務環境更加高效便捷。

在我市,服務企業的舉措不止於此。

穿好工作服、佩戴紅袖章11月13日上午,“全副武裝”的劉軍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劉軍是市政務服務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也是“巴中跑團”跑手。上午9點,劉軍準時出門,準備給一家企業送營業執照。

每天,劉軍都是在企業和政務服務中心之間來回奔波,他的日常工作就是負責跟企業打交道,幫助企業跑一些日常需要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

據瞭解,爲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我市深化“巴中跑團”無償代辦服務機制,組建企業服務專班,實行“項目管家”服務重點項目制度。今年以來,爲巨星銘創、建豐新材料等企業和重點項目開展幫辦代辦服務2300餘次。

除了靠前服務,今年我市持續深化便民服務領域突出問題系統治理,全力破除政務服務“不擔當、不作爲”、吃拿卡要、違規設置審批前置條件、工作作風不實等問題。截至目前,共清理排查政務服務領域問題67個、移送紀委監委線索2條、黨紀政務處分2人、組織處理38人、通報曝光1人。

二、立足規範,營造開放包容的市場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我國經濟發展進程中,要不斷爲民營經濟營造更好發展環境,幫助民營經濟解決發展中的困難,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變壓力爲動力,讓民營經濟創新源泉充分涌流,讓民營經濟創造活力充分迸發。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最有發言權。

“去年,工業園區沒開通公交車,導致企業臨時用工難。縣行政審批局深入調研後,及時解決了這個問題。”日前,通江祥瑞公共運輸有限公司經理蘇通介紹,根據職工上下班需要,目前園區已開通定製公交,調整了8路和9路公交車停靠站點,解決了約300人的出行問題。

一流的營商環境就是最好的“梧桐樹”、最大的“吸鐵石”,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競爭力。我市始終堅持營造更加規範透明開放包容的市場環境,不斷提升區域營商環境競爭力。

“針對企業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我市逗硬落實‘一企一策’‘企業寧靜日’制度,積極開展企業合理合法訴求問題‘動態清零’行動,堅持召開外來投資暨民營企業協調服務季度座談會,累計解決企業訴求問題637個。”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下沉打撈,讓企業訴求“浮起來”,各級部門還建規立制,讓辦理規矩“立起來”。

今年以來,我市持續推行行政處罰“首違不罰”包容審慎監管,將256項行政處罰行爲納入“首違不罰”清單。同時,加強誠信履約建設,常態化開展清

理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工作。截至目前,通過協商、法律途徑等方式,化解並償還中小企業欠款3392.45萬元,推動爭議解決金額1371.45萬元。

此外,我市今年還加大惠企紓困幫扶力度,提供企業新開辦“零成本”服務,出臺免費刻制印章、免費寄遞等政策,爲5025家新開辦企業節約費用532.65 萬元。並積極開展統籌引才,持續探索“編制吸引、政招企用”模式,推動企業引才落地率提高至67%。

據介紹,今年,先後制定印發《巴中市營商環境對標創新行動方案》《巴中市進一步推動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優化營商環境三十五條措施》《巴中市實施“營商環境優化年”工作方案》《巴中市營商環境“清障”行動方案》等系列文件,在對外開放鋪路、竭誠高效服務、市場競爭有序、政府說話算數、政商交往適度等方面持續發力,積極營造開放包容的市場環境。

三、圍繞公正,營造公平暖心的法治環境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指出,“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

爲營造公平暖心的法治環境,我市創新舉措不斷。

10月25日,市司法局巴中經開區分局深入巴中建豐新材料有限公司開展“1+2”政策明白卡宣講暨“法治體檢”專項活動,爲企業員工宣講各類政策, 爲企業健康經營發展提供法治方案。活動中,工作人員針對企業管理、勞動用工等方面涉法事項進行“法治體檢”,審查各類合同(協議)12份,提出意見建議3條。

“依託‘法治體檢’專項活動,我們深入企業開展法律服務和“法治體檢”, 爲企業疏堵點、除痛點、解難點,爲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貢獻了力量。”該分局局長任奎林告訴記者。

“法治體檢”專項活動是我市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一個縮影。

一直以來,我市始終堅守“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工作理念,全面提升司法質效,強化服務保障,護航企業發展。

一是強化法治約束。嚴格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公開徵集妨礙市場主體參與公平競爭問題線索。今年以來,全市審查涉及市場主體經濟活動政策措施131件,實地核查違反公平競爭審查標準案件3件,廢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政策措施3件,立案查處知識產權侵權案68件。

二是細化法律服務。進一步暢通訴訟服務渠道,實現訴訟服務大廳一站通

辦、在線訴訟平臺一網通辦、12368熱線一號響應,暢通企業維權綠色通道。持續推進一站式多元糾紛機制建設,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入駐調解組織23個、調解員311名,爲企業提供多途徑、高效率、低成本的糾紛解決服務。

三是深化法企聯動。開展“百名法官護航企業”專項活動,提供“點對點” “訂單式”司法服務,爲154家重點企業開展“法治體檢”,提供法律諮詢106 條,提出法律建議23條,幫助企業“治已病”“防未病”。

措施有力,成效顯著。目前,巴中已入列“中國營商環境質量十佳城市” 和“最具投資營商價值城市(區域)”,“視營商環境如生命”成爲全市上下普遍共識。如今,在巴山大地上,無論是大項目,還是小企業,都能感受到這片土地的熱情和開放,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相繼落地發展,爲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貢獻了力量。

優化營商環境一直在路上。今後,聯繫微信32311699,我市將堅定不移實施“工業興市、製造強市”戰略,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危機感,全面擦亮營商環境“金字招牌”,爲全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博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紀實

拼經濟,拼的就是營商環境,如何讓各類市場主體經營得“如魚得水”? 良好的營商環境就是基礎和保障。“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博州今年的關鍵詞,各單位各部門聚焦企業和羣衆需求,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爲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持續爲自治州發展注入新動能。

一、持續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新疆哈斯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中方代表蘇坦在籌備公司開辦事宜前,來到博州市場監管局行政審批窗口諮詢相關證照辦理程序,窗口工作人員將辦理營業執照等事項一次性告知。從諮詢到企業落戶,用時不到一個月,所需流程均辦理完畢,順利拿到營業執照。

“我們的申報材料不規範的地方,工作人員當場指導我們修改、打印,服務很貼心,不用來回奔波。”蘇坦說。

“我們精簡辦事程序,優化辦事環節,壓縮辦事時限,採取幫辦服務,就是要讓羣衆少跑腿,就能把事情順利辦成。”博州市場監管局行政審批科二級主任科員王鳳蓮說。

今年以來,博州市場監管局積極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創新推出信用承諾賦能“容缺登記”舉措,以告知承諾製爲基礎,採取投資者承諾、先辦後補、輔助材料佐證等方式,化解外資企業登記的難點、堵點,助力企業早登記、早落地、早經營。實現與人社、統計、海關、商務、外匯部門的年報事項“多報合一”,相關信息一次填報,部門之間實行共享,減少企業信息多頭報送,大幅減輕企業負擔。落實“首違不罰”、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清單;落實“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減少執法頻次,提高執法效能;對經營異常狀態的企業,支持重新取得聯繫或補報年報後及時恢復正常登記狀態,爲外資企業營造包容審慎的發展環境,推進博州外資企業高質量發展。

截至目前,全州登記註冊外資企業35家,註冊資本1.7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2.9%、6.6%。王鳳蓮說:“今後,我們將在優化流程、壓減時限、提升服務上持續發力,進行全鏈條簡化優化,實現簡單便捷、好辦易辦,不斷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全力服務外商投資企業落地博州,助力博州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持續激活人才“引擎”新動能

“之前,公司繳納失業保險費率是2%,如今費率降到0.5%,對於一家有109 人的企業而言,能節省一筆不小的開支。去年以來,企業享受了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的政策,總降費6.5萬元,緩解了企業不少壓力。”近日,新疆博海水泥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軍華說。

日前,自治區人社廳、財政廳、稅務局印發相關通知,自今年5月1日起, 將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延續實施至2024年底。博州預計再降費減負3000餘萬元,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我們將繼續統籌推進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在落實好政策的同時,將嚴厲打擊欺詐騙保等違法違規行爲,確保基金運行安全。同時,利用各類新媒體新媒介,加大政策宣傳力度,暢通申領渠道,全力助推社會保險提質增效。”州社會保險中心主任徐薇說。

創新驅動的本質是人才驅動,人才是創新創業的主體,是優化營商環境的支撐和城市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近年來,州人社侷促進人才工作創新與營商環境優化,推動形成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

留住人才的新態勢,推動各類創新要素在博州集聚。2023年第一批、第二批“天池英才”引進項目,博州共推薦53人申報,自治區初審合格21人。

“博艾豐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作爲博州農業產業化的重點龍頭企業,企業在人才招引、成果轉化等方面和州里銜接配合得非常好,也形成了一套可借鑑、可複製的經驗。”州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文江說。

博艾豐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人才技術推動中國水產育苗行業發展的理念,以環保科技服務博州水產飼料產業綠色發展,注重產學研相結合,積極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解決季節性就業崗位1500多個。此外,該公司將自主研發、成果轉化作爲企業發展的根本目標,打造了一支行業領先的技術團隊,已獲發明專利15項。

王文江說:“我們將在落實落細營商環境各項新政策的同時,融入更多、更有效、更具創新性的引才、用才和留才內容,爲攬才提供更多渠道,爲用才提供更廣空間,爲留才提供更好保障,多措並舉優化人才發展生態,激發人才發展活力,推動人才環境和營商環境同頻共振,爲助推博州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三、法治賦能增添新動力

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實踐探索中,我州進一步凸顯法治的重要作用,讓營商環境更有序、企業經營更有公平感。

近日,阿拉山口市人民法院成功調解了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案件。原告某商貿有限公司與被告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簽訂買賣合同後,在履行過程中產生了矛盾,被告不能按時交貨,無法繼續履行合同,存在長期未退貨款的行爲,雙方多次協商無果,原告爲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遂訴至人民法院。

案件受理後,爲及時化解雙方糾紛,承辦法官認真翻閱案卷,梳理案情。瞭解到被告承認未返還貨款的事實,法官秉持着調解優先的理念,積極組織雙方進行調解。最終,雙方在訴求上達成一致:被告於2023年9月30日前向原告支付貨款及其他損失6萬餘元,於2023年10月30日前向原告支付剩餘貨款10萬元。一起企業間的買賣合同糾紛案件得以圓滿調解。

今年以來,博州中級人民法院設立的涉企案件“綠色通道”,已爲企業優先立案1412件。其中,通過智慧法院App“一網通辦”訴訟服務,爲企業開展網上立案410件。該院還建立了民商事速裁團隊,對涉企案件進行繁簡分流,縮短簡單商事案件平均辦理時長,降低企業時間成本,今年截至目前訴前調解涉企矛盾糾紛530件、速裁快審涉企案件1026件。

“我們還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在線服務平臺’小程序作用,爲企業提供立案、繳費、調解、開庭、送達、保全、鑑定等服務,訴訟事務可以全流程、全天候‘掌上辦’。”州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黃歡說。

近年來,博州高度重視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研究出臺《自治州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爲各類市場主體架起一張張“防護網”。其中,博州聘請企業家代表爲執法司法義務監督員,多方聽取企業羣衆意見建議,設立政法部門主要領導常態化包聯企業機制,把企業“找上門”變爲主動“上門找”;成立博州律師行業中小微企業助企紓困律師公益服務團,排查涉企矛盾糾紛,受理訴訟,及時挽回經濟損失;優化減免涉企服務費用,減免了旅遊業、娛樂業、刻章業等企業業務系統維護、入網等費用;對羣衆反映突出的涉企案件,開展執法監督和案件評查,幫助企業“活下來”“留得住”“經營好”。

革故鼎新東風勁,策馬揚鞭再奮蹄。博州將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更實作風優化營商環境,讓青色草原成爲企業發展的“沃土”、要素聚集的“磁場”。

駐馬店市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綜述

良好的營商環境離不開法治保障。近年來,我市以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駐馬店爲抓手,圍繞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攻堅發力,深入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爲服務保障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優質高效法律服務和堅強有力法治保障。

一、堅持法治引領,制度建設取得新突破

堅持以制度完善爲核心,努力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着力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充分發揮立法引領作用,以高質量立法立好法治化營商環境之規。健全黨委領導、人大主導、

一是政府依託、各方參與的立法工作格局。結合駐馬店實際,制定出臺全省地級市中第一部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基礎性、綜合性法規《駐馬店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創設性規定市、縣區人民政府在市場主體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或公共衛生事件等突發事件造成普遍性生產經營困難時,應當及時制定扶持政策,依法採取幫扶措施,助力企業紓困解難,提升市場主體的信心和安全感。

二是全面梳理規章制度,着力完善體制機制。相繼出臺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專項行動工作方案、服務“萬人助萬企”十二項措施等,明確重點工作任務、責任單位、完成時限,制定細化落實工作臺賬,確保按時保質推動各項工作任務落實落地、見行見效,形成善作善成的高效工作閉環,以強有力的制度推動全市營商環境建設全面進入法治化軌道、法治化新階段。

三是規範重大行政決策,充分保障企業參與。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經政府常務會議或全體會議討論制度,持續完善公衆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程序制度,把合法性審查作爲重大決策必經程序,從源頭上預防損害營商環境行爲發生。在制定與市場主體生產經營活動密切相關的重大行政決策和規範性文件過程中,充分保障企業參與權。加強涉企規範性文件審查清理,切實清理歧視性和不公平市場待遇各項政策措施。

二、堅持依法有爲,行政執法取得新進展

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堅持以執法監督破壁壘、拓空間、添動力,切實讓發展活力競相迸發。

一是聚力簡政放權,激發市場活力。動態調整政務服務事項,重新對94項政務服務事項逐項進行梳理排查,爲企業和羣衆提供更加精準的辦事指引。進

一步做好政務服務監督管理工作,更好發揮政務服務監督評價作用,暢通政務服務評價和投訴渠道,預防化解窗口矛盾糾紛。2023年上半年,共辦理行政審批事項401件,按時辦結率和好評率均爲100%。

二是聚力服務升級,深入推進服務型行政執法。指導督促全市各執法部門結合實際制定輕微違法行爲不予行政處罰和一般違法行爲從輕減輕行政處罰事項清單,充分發揮引領示範和指導作用。制定駐馬店市年度法治建設考覈實施方案、駐馬店市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治審覈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關於在市場監管領域探索實施包容審慎監管有關工作的通知等,將包容審慎監管工作納入依法行政考覈重要內容,幫助市場主體糾錯減負,形成全方位的包容審慎監管工作格局。

三是聚力有效監管,提升執法監督水平。印發關於做好行政執法監督工作的通知,對18個優化營商環境重點行政執法單位進行常態化執法監督。結合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和優化營商環境相關工作,每月確定重點執法監督對象。對大氣污染防治、安全生產、交通運輸、市場監管等執法領域進行重點監督。對在執法過程中存在較大問題或問題較多的執法單位,召開行政執法監督約談會,着力督促相關執法單位找問題、補短板、強弱項,切實提升行政執法規範化水平,切實做到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3年來,累計審查各類行政執法信息1654 條,評查行政執法臺賬6612條、行政執法案卷577卷,覈查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相關舉報投訴線索1861條。

三、堅持人民立場,公正司法取得新成效

全面加強法治建設,全力優化司法環境、提升司法質效,爲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堅強司法保障。

一是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強化對市場環境的司法保護。加大對侵犯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的金融詐騙、合同詐騙、非法集資犯罪的懲治力度。市兩級法院辦理侵犯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家權益刑事案件34件,辦理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家犯罪刑事案件15件。全市檢察機關批捕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犯罪嫌疑人107人、起訴302人,批捕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嫌疑人13人、起訴58人。公安機關以“百日行動”“利劍行動”爲載體,建立重大涉企案件掛牌督辦機制,推動涉企案件依法快速辦理,全力追贓挽損,累計移送起訴金融商貿領域犯罪嫌疑人49人,抓獲在逃嫌疑人12人。

二是維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完善對市場主體的司法保護。嚴格落實“少捕

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加強對企業經營者人身權保護。公安機關累計對300 多起涉案價值100萬元以上經濟案件、侵犯知識產權類等案件提級法律審覈,有效防範逐利執法、刑事手段介入經濟糾紛、濫用強制措施等執法問題。法院系統開展掛案清理等專項活動,加強對一年以上涉企未結案件的調度和督辦,對無正當理由超一年以上未結案件實行一票否決制,取消承辦法官評選辦案標兵資格。

三是充分發揮政法機關職能作用,優化升級司法服務。法院系統全面升級12368公益熱線服務,設立營商環境服務專線,爲全市企業及羣衆提供法律諮詢、案件查詢、找法官、投訴建議、案件旁聽等優質的營商環境司法服務需求。檢察機關在12309檢察服務中心建立服務民營企業“綠色通道”。公安機關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實現54項業務一證通辦、38項業務跨省通辦,取消23項證明材料,公安政務即辦件率100%、不見面審批26項。司法行政機關在全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開設中小企業服務窗口,加快實體、熱線、網絡平臺建設,有效整合律師、公證、司法鑑定、調解、仲裁等資源,爲市場主體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務。累計提供法律諮詢1.1萬人次,開展“法律援助進企業”宣傳活動1530人次,解答企業職工法律諮詢6250人次,辦理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1213件,爲受援農民工避免或挽回經濟損失2428萬元,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吳忠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綜述

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作爲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放管服”改革一直是重塑政府和市場關係、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六穩”“六保”工作任務,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爲切入點,以推行“不來即享”服務爲突破口,聚焦“放管服”改革重點領域,持續推進關鍵性措施落實,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企業活力充分釋放,百姓獲得感不斷增強。

一、扭住重點發力,縱深推進改革

審批時限再壓縮、企業成本再節約、企業投資再省心。我市下大力氣破除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腸梗阻”,着力打造科學、便捷、高效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體系,企業實現“拿證即開工”,有效加快項目落地。

在吳忠市區天宸灣商住二期項目建設現場,建設者們緊張有序地忙碌着。項目負責人郭才華介紹:“該項目進展如此順利,離不開審批手續之‘快’,辦理施工許可證等手續只用了3天時間,大大縮減了審批時間,爲我們企業節約了不少時間和成本。”

從半個月到幾個小時,從證明到承諾,從線下到線上,從紙質版到電子版, 工程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讓企業“足不出戶”即可辦理施工許可證,真正實現“不見面、馬上辦”,成爲吳忠市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城建名片”。

“我準備開一家服裝店,第一次辦營業執照等相關證件,沒想到在同一個窗口,只交了一套申請資料,就辦好了所有業務,省心又省力。”9月5日,在市政務服務中心大廳,市民王海燕對簡單、快捷的辦理程序連連稱讚。

在市政務服務中心“紅幫辦”專區,吳忠市審批服務管理局設立了週三“紅幫辦”接待日,由局黨組班子成員帶頭示範,帶動全體黨員幹部輪流接待、處理羣衆辦事遇到的各類問題,有力提升了服務質量和效率。

吳忠市審批服務管理局副局長楊志巍說:“我們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

以精準‘放’激發活力,以到位‘管’營造公平,以用心‘服’提升效能,打造了‘易辦• 吳優’、惠企政策直通車等服務平臺,推進證照分離、一業一證、工程項目審批制度等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以人性化、貼心化的服務讓企

業、羣衆辦事更方便、更快捷。”

羣衆辦事有此便利和效率,得益於我市全力探索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政

務服務改革。近年來,我市以“跑一次”“一次不跑”爲目標,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通過窗口優化、資源整合、協同辦理,在市政務服務中心大廳設置15個無差別受理“綜合窗口”,開發建成“易辦• 吳優”政務服務平臺,先

後梳理公佈“一件事一次辦”事項202件,涉及開店、辦證、經營三大類,推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次辦好”。申請材料、辦理環節、辦理時限分別壓減了53%、43%和63%,平臺辦件能力比改革前提速1倍。

二、聚焦利企便民,拓展服務廣度

9月7日上午,在市政務服務中心二樓辦稅大廳,前來辦稅的羣衆不少,但是辦稅窗口不再如往常一般“熱鬧”,越來越多的辦稅羣衆在自助辦稅終端上就能完成業務辦理。

“現在非常方便,不用排隊,在自助辦稅終端就可以辦理。”剛剛在自助辦稅終端上完成辦稅的個體工商戶李磊說。

吳忠市銳安商貿有限公司會計朱芳有着同樣的感受。“以前,我們每次辦理涉稅業務都要準備很多材料,再到政務大廳排隊辦理,有時候要來好幾趟。現在,只要用手機登錄‘寧夏稅務’APP,幾分鐘就辦理好了,特別方便。”朱芳說。

近年來,市政務服務中心稅務窗口聚焦納稅人急難愁盼問題,持續深入優化服務,細化便民辦稅舉措,促進政策落實,通過建立與自然資源、水利、殘聯等多部門間的多元數據共享歸集機制,大力推進“非接觸式辦稅”,納稅人通過電子稅務局可以24小時在線辦理233項涉稅業務,自然人還可以通過“我的寧夏”“寧夏稅務”APP代開電子普通發票。同時,在辦稅服務廳開闢了“綠色辦稅”通道,推行“預約錯峯辦”“承諾容缺辦”“最多跑一次”等舉措,精簡辦稅資料、簡化辦稅流程,極大地提升了羣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企業和羣衆滿意不滿意,是檢驗改革成效的根本標準。

“‘跨省通辦’這個政策太好了,我不用再跑冤枉路了。”“這個政策確實好,不僅解決了我的煩心事,還能省下一筆路費。”在吳忠市公安局利通區分局戶政窗口,辦理身份證“跨省通辦”業務的羣衆紛紛爲這項便民舉措點贊。

今年4月份起,吳忠市公安局利通區分局在實施身份證異地補辦、換領的基礎上,又全面實施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跨省通辦”業務,這是我市持續深化公安政務服務改革、開展“跨省通辦”業務的其中一項。

吳忠市公安局利通區分局以人民羣衆需求爲切入點,打破地域阻隔,跨省

流轉審批手續、證明材料,取消跨省遷移戶口的紙質版遷移證和準遷證,實現羣衆辦理戶口遷移就近辦、一地辦,將惠民便民“放管服”政策溫暖到羣衆的心坎裏。

百姓的“小事”,正是民生的“大事”,也是“放管服”改革瞄準的“靶心”。

推行“一址多照”“一照多址”、集羣註冊等便利化措施,推進市場主體登記“快准入”,開辦時間壓縮至0.5個工作日;推行“互聯網+便捷退稅服務”, 通過在線辦理確認、申請和退稅,企業留抵退稅可在10個工作日內辦結,全流程電子退稅的覆蓋面已達99%;推進“不動產登記+金融服務”模式,實現不動產登記與金融信息共享,辦理時限壓縮至1個小時;持續優化企業開辦全程電子化登記服務,新設立企業網辦率達到96%;開通社保覈定、勞動合同簽訂、工傷參保等人社網報業務,提升企業申報效率;強化電子證照錄入應用,市本級63 類證照全面實現證照電子化,目前共生成電子證照23.4萬個;推行告知承諾制和容缺受理服務模式,採取告知承諾辦理事項3392項,採取容缺受理辦理事項364件;吳忠市“惠企政策直通車”公共服務平臺已正式上線,進一步暢通政策溝通渠道,方便市場主體或個人及時查詢各級各類惠企政策。

近年來,我市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爲主題,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 做好簡政放權的“減法”,優化服務的“加法”,啃政府職能轉變的“硬骨頭”,換取市場活力的“乘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厚植髮展沃土,推動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

十堰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綜述

今年1至6月,我市新簽約招商引資項目(不含框架協議)567個,同比增長28.9%;億元以上項目500個,同比增長32.6%。1至5月,十堰項目開工率排名全省第一,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幅位列全省第三一串串數字,反映了我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效。

近年來,我市全力以赴推動營商環境大躍升,積極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着力打造投資福地、興業沃土,以營商環境之“優”,謀高質量發展之“進”。

一、“小切口”推動“大變化”,釋放發展新活力

“沒想到現在辦事這麼便捷,只跑一趟就全辦好了,省時省力又省心。”近日,張灣區首批體驗水電氣聯動報裝的某工程建設項目負責人黃先生高興地說。

過去,企業開通水電氣,要在多個部門單獨申請、提交材料。今年以來, 市城管執法委以水電氣共享營業廳試點創建爲契機,全面推行水電氣聯動報裝服務。在現有營業廳基礎上,設置統一標準的水電氣聯動報裝營業廳窗口,實現“一窗受理、一廳通辦、一次辦好”的目標。

同樣,劉女士近日到鄖西縣政務服務中心辦理公司營業執照和相關許可證註銷業務時,在企業“1+N”註銷專窗工作人員幫助下,只提交一份申請材料, 就完成了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同步註銷。今年以來,鄖西縣對涉及食品經營許可證、小餐飲經營許可證、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等19個許可事項提供一站式聯辦服務,一窗受理、一窗辦結。將原來的“跑多處”變爲“跑一次”“跑一處”,簡化辦事流程,提升辦事效率。

一系列改革舉措,讓辦事羣衆真切感受到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帶來的便利。市營商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市堅持“小切口”推動“大變化”理念,聚焦市場主體難點、堵點、痛點問題,不斷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通過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使市場主體和人民羣衆辦事便利度、滿意度和獲得感持續提升。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登記各類經營主體5.6萬戶, 實有經營主體47.3萬戶,同比增長12.01%,增速位列全省第六,總量位列全省第六。

爲更好地服務市場主體,我市以市場主體需求爲導向,以控制市場主體成本爲核心,以緊盯全省標杆城市“四連冠”爲目標,按照市委“123456”總體要求,切實降低市場主體“七個成本”。

一是聚力政務服務,制度成本持續降低。全面推行惠企政策直達快享,市親清在線平臺目前接入779個單位、4000餘家企業、歸集1120項惠企政策,爲1563 家企業匹配政策超過2121條,辦理企業訴求200餘件。

二是聚力政策落實,稅費成本持續降低。落實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推廣“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模式,爲近30萬戶(次)納稅人減免稅費35.2億元。

三是聚力辦結質效,法治成本持續降低。提升涉市場主體案件辦理質效, 今年以來全市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32850件,結案27728件,結案率84.41%,同比提升11.4%。

四是聚力金融需求,融資成本持續降低。拓展融資渠道、豐富融資產品, 辦理各類融資擔保業務385筆9.14億元。

五是聚力運輸效率,物流成本持續降低。完成十堰火車站貨運站臺擴容工程,推進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應享盡享,免收通行費1861萬元。

六是聚力人才保障,用工成本持續降低。舉辦“春風行動”等各類招聘活動1122場,爲企業解決用工4萬餘人,併發放各類補貼和貸款15.9億元。

七是聚力基礎設施,用能成本持續降低。推進用水用電“轉改直”,完成1.5萬餘戶“一戶一表”改造,對中心城區供水管網分年進行管網更新,已改造

4.6公里。

三、“梧桐樹”引來“金鳳凰”,注入發展新動能

營商環境好了,企業發展信心足了,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紛紛落戶十堰。今年5月18日,總投資50億元的維生素D3類生物醫藥研發生產基地項目,在

丹江口市白果樹溝生物醫藥產業園開工。該項目由湖北共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未來將建成20多條生產線,年產2萬噸維生素D3,以及脫氫酶、5羥基色氨酸、黃體酮等。項目達產後,可實現年產值130億元,實現稅收10億元。在鄖西縣雲極新能源30GWh鋰電池智能循環產業一體化項目建設現場,一期

工程已完工,並進入調試狀態,預計11月正式投產。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後,年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150億元以上。

這些項目的落地,是我市全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的結果。今年以來,我市派出111支駐外招商專班,分區域、分產業、分項目駐點招商,圍繞全市“一主四優多支撐”產業體系編制產業招商地圖,明確產業鏈情況和重點招商企業,緊盯產業鏈關鍵環節企業和項目,提高招商工作精準度。

市委、市政府先後組織開展招商引資集中籤約、中國首屆商用車論壇等活

動,現場簽約項目102個,協議金額1283.1億元。各招商專班分別在廈門、杭州、北京等地舉辦招商推介會,推介我市產業發展環境。

爲細化項目管理,我市提出“3313”項目全生命週期管理機制,即項目從簽約到開工3個月、從開工到入統3個月、從開工到竣工1年、從竣工到進規3個月,明確項目推進時間節點,確保重點項目如期保質完工。

營商環境,“優”無止境。招商引資,久久爲功。下一步,我市將在優化營商環境上下硬功夫,補齊工作短板,提升服務效能;在招商引資上持續發力,種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爲全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侯馬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綜述

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近年來,侯馬市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爲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的重要舉措,對標一流,狠抓落實,在政務服務、政策兌現、基礎設施配套等方面精準發力,加快推進營商環境建設,充分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

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不僅讓企業和百姓有了沉甸甸的獲得感,更讓侯馬這座城市,成爲遠近聞名的投資創業熱土。

一、助企紓困,打通企業發展“中梗阻”

初秋時節,山西正大制管有限公司內,機器轟鳴,吊車繁忙,一派火熱景象。自2019年投產以來,該公司產值、產能逐年遞增,這得益於侯馬良好的營商環境。

近年來,該公司在全國率先使用首臺F300冷彎成型大方矩機組,所生產的管材產品用於國家多項重點工程,成爲侯馬市民營企業中名副其實的佼佼者,先後獲批“臨汾市企業技術中心”,入圍山西省民營企業百強榜單,榮獲“2022 年國家級綠色工廠”稱號。

“企業發展扶搖而上,離不開侯馬市委、市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的鼎力相助。”該公司辦公室主任王健說,“公司當時把項目落地侯馬,就是看中了這裏優越的營商環境和服務機制。自項目落地,當地職能部門就幫助協調項目建設過程中的一系列難題,使企業當年就實現投產運營。”

事無大小,期於利民。如何助企解困,侯馬的答案是走進企業,問難問需問策於企。近年來,侯馬市在全力打造“六最”營商環境的同時,聚焦企業面臨的發展問題、要素制約,建立長效工作機制,通過開展定期走訪、加強政策宣傳、瞭解企業訴求,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增強企業發展信心,打通堵點痛點,推動產業發展提質提效。

2022年,山西正大制管有限公司受疫情影響造成產品積壓。侯馬市工信局在入企服務中瞭解到這一情況後,聽取企業方意見,主動聯繫了相關部門加快協調,出臺了“點對點”接返工作方案,協調上游原材料企業,爲企業運輸車輛開通“安全通道”,第一時間解決了企業“斷鏈斷供”問題。

作爲一個工業城市,除了以優越的區位優勢吸引人,侯馬市更以優質的服務留住人,讓魅力侯馬成爲企業投資的“窪地”。

二、創新舉措,打造服務發展“新引擎”

探溝、標記、記錄 連日來,在侯馬市澮南工業區一號標準地塊,省文物勘測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對該地塊進行考古發掘。這是省文物局啓動的全省第一批“標準地”考古發掘工作,即在土地沒有落實項目的情況下向國家文物局申請考古發掘,並取得發掘牌照。

而此前,侯馬經濟開發區已先後向省文物局報送5批次共3580.91畝文物勘探請示,在隊伍和人力極爲緊張的情況下,組織省文物勘測中心於2021年5月13 日開始對侯馬經濟開發區標準地、道路用地等進行文物勘探,截至目前已完成勘探3145.73畝。

這是侯馬市積極落實“考古前置”工作的具體舉措。侯馬經濟開發區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局長程亮說:“長期以來,文物部門的考古勘探在土地出讓之後、相關建設項目即將動工之前,一旦發現文物就得停工勘探發掘,對企業造成損失。而侯馬文物古蹟衆多,且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居多,兼顧好文物保護工作和市場主體培育工作迫在眉睫。”

爲此,侯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保工作,堅持保護優先,建立了6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完善了基本建設用地考古前置、會商研判、並聯審批等機制,推動建設用地由“先拿地、再考古”向“先考古、後出讓”轉變,並探索形成了專人辦、前置辦、快速辦、重點辦“四辦服務”工作模式,確保了土地出讓前完成考古和相關保護工作,讓建設用地成爲真正意義上的“淨地”。

得益於“考古前置”工作,侯馬市委、市政府積極協調指導和服務侯馬經濟開發區項目建設,確保了建邦集團年產30萬噸高純生鐵+20萬噸鑄鐵型材新材料技術改造項目、廣和建材鋁模板及PC裝配式建築構件項目、平陽重工動力自主化建設項目、晉星環保廢鋼加工項目、開發區消防站等項目取得國家文物局批覆並順利開工。

企業無論大小,都期望可以輕裝前行、加速奔跑,而優化營商環境,則是達成目標的關鍵之舉。近年來,侯馬市在創優營商環境方面,堅持“敢於爭第一、勇於創唯一”的理念,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深入推進“承諾制+並聯審批”“互聯網+政務服務”“一枚印章管審批”“政府提供統一服務”等一系列改革舉措,創優營商環境“一路領跑”。

如何讓落地企業既放心又舒心?侯馬經濟開發區綜合管理部部長牛輝說: “作爲侯馬市產業集聚地,侯馬經濟開發區探索形成了‘雙協議、雙承諾、雙合同、雙監管’的‘四雙’三改集成模式,通過雙協議將全代辦服務貫穿於項

目簽約、落地、開工、投產、達效全過程,通過雙承諾、雙合同明確承諾事項和標準要求,通過雙監管確保承諾和標準得到有效落實,推動‘承諾制+標準地

+全代辦’改革集成貫通、一體推進,加快選商引資和項目落地。”

如今在侯馬,無論是大項目,還是小企業,都能感受到這片土地的熱情和開放。優越的營商環境,爲推動侯馬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帶來更大的機遇。

三、多方合力,打造高效便民“服務圈”

少跑腿、少添堵,一直是羣衆到政府部門辦事時的最大期望。走進侯馬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政務大廳,記者看到,在企業開辦窗口、稅務窗口、社保窗口前,前來辦事的羣衆絡繹不絕,窗口工作人員熱情高效地爲企業和羣衆辦理各項業務。

“最近準備開一家餐飲店,在這裏辦理營業執照特別順利,很快就辦好了。” 侯馬市民樊國偉在辦事窗口辦完業務後欣喜地說。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運用大數據區塊鏈技術實施智能化審批,讓窗口工作效率提高很多。

作爲辦事“第一線”,一直以來,侯馬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實減時限、減材料、減環節、減跑動次數,梳理事項清單、優化再造辦事流程、推動政務服務從“網上能辦”走向“網上辦好”。該局局長李建華說:“今年以來,我們進一步優化窗口服務措施,立足服務‘小窗口’,優化營商‘大環境’,以信息化賦能政務服務,打造高效便捷智慧的服務體系。實行‘雲上籤’服務創新應用,通過第三方電子簽名平臺提供遠程電子簽名和電子簽章服務,構建無紙化簽署環境,壓縮申請材料準備時間,最大化便利企業和羣衆辦事。”

好水養大魚。爲全力打造要素聚集的“磁場”、企業發展的“沃土”、投資興業的“寶地”,侯馬市對標一流,多方發力,高標準推行“承諾制+標準地

+全代辦”,高效率落實營商環境“多項套餐”,爲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侯馬市自然資源局積極在國土空間佈局、優化登記、創新政策、優化服務

等方面做好要素保障,合理佈局商業區、步行街、商品集散地等,爲小微生活服務類經營主體提供發展空間;馬市工信局強化制度保障,提供專班服務,以企業爲“單元”,逐企上門,送政策、送服務、送溫暖。同時,積極推動企業搭建高端創新平臺,培育智能製造試點示範;國家稅務總局侯馬市稅務局創新工作流程,開通服務企業綠色通道,着力打造“楓橋式”辦稅服務廳,做到“辦事不推諉、問題不出廳、服務不缺位”;侯馬市社會保險中心積極推行“互聯

網+自助服務”和延時錯時預約服務的經辦模式,着力破解企業用工成本提高的“痛點”“難點”、辦事不通不暢的“堵點”;對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申請、失業保險金申領、失業登記等10個以上高頻服務事項在規定辦理時限基礎上提速50%;一次高效便捷的流程、一次公平公正的辦事、一次優質到位的服務、一次及時有力的幫助,對市場主體來說,真切感受勝得過千言萬語。隨着一張張證照的成功辦理、一份份投資協議的簽署和一個個項目的落地建設,營商環境愈發成爲侯馬的金字招牌。

侯馬市將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未來, 這片具有無限潛力的土地還將越來越熱。

朔城區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賦能經濟發展工作紀實

“感謝政府和公安部門,及時化解了我們和村民之間的糾紛,保障了工期, 解決了實際問題”近日,經朔州市朔城區沙塄河政府、公安派出所和春花調解室的耐心調解,一起企業與村民之間因施工引發的糾紛得以圓滿化解。

朔城區政法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堅持“一盤棋”整體謀劃、“一股勁” 共同發力、“一杆子”保障到底,傾力發揮助企、護企、惠企的積極作用,實現“硬措施”“軟實力”兩手抓、雙見效,爲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和堅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一盤棋”整體謀劃完善機制助企發展

爲推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真正落地見效,朔城區政法機關放眼全局, 高站位謀劃部署,主動扛責盡責,把建強機制作爲重要抓手,通過加強機構職能建設、健全工作機制、明確職能職責,形成了強有力的機制堡壘。

朔城區委政法委牽頭抓總,及時成立了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領導小組,並專門研究制定了《朔城區政法機關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2023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明確4個重點目標,細化14項具體任務,歸口定責,明確責任單位,確定時間步驟及工作要求,進一步壓實責任,凝聚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整體合力。同時,在區委政法委員全體會議上審議通過了《朔城區政法機關從嚴糾治政法幹警損害營商環境承諾書》,並向社會公佈監督舉報電話,廣泛接受監督。

朔城區法、檢、公、司立足職能,結合實際,相繼出臺《涉企案件會商機制》《法律服務機制》《派駐工商聯檢察聯絡機制》《涉企案件快速辦理機制》等制度機制,以機制保障爲基礎,全面築牢法治化營商環境基石。

二、“一股勁”共同發力強化職能護企安商

“我們要聚焦企業和羣衆的需求,多舉措解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重點難點堵點痛點問題。”朔城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田志國指出,要堅持問題導向,前移風險隱患防線,嚴格落實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持續深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制度化、規範化、標準化建設。

今年以來,朔城區共對“中煤山西楊澗項目煤棚建設項目”“朔州高鐵站站前廣場項目擬徵收土地”等8項重大決策進行了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實現了從源頭防控風險,通過前置防線打造更優質營商環境,有效保障了各項重大決策順利落地。

“把‘打防管治’作爲保安全護穩定的重要抓手,立足全區實際,把化解涉企糾紛、打擊涉企違法犯罪、整治企業周邊治安環境等作爲工作重點,當好企業發展護航員。”據朔州市公安局朔城分局局長楊喜財介紹,今年以來,朔城區共破獲損害企業利益的各類案件13起。

朔城區依託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藉助訴調、檢調、警調、訪調一體化優勢,整合區人民調解協會、區人民法院民事速裁審判團隊以及“春花調解室”“細雨調解室”等品牌調解力量,全力解決涉企的各類矛盾糾紛,力爭涉企矛盾糾紛早發現、早介入、早調解,護航企業安心經營、穩步發展。

三、“一杆子”保障到底優化服務惠企暖心

朔城區政法系統堅持落實政法機關聯企服務制度,把入企送法活動作爲聯企助企的重要抓手,持續加強涉企惠企政策宣傳解讀,開展助企法律服務,傾聽企業意見建議,併發揮政法機關職能優勢,結合實際推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具體舉措,通過多樣化法律服務,從源頭上打通服務企業的“最後一公里”。

朔城區委政法委充分發揮區法學會法律專家組作用,組織法律專家深入轄區開展“送法入企”活動,並通過座談、問卷調查等方式瞭解企業經營中的法律需求,爲企業答疑解惑。

朔城區法院落實一次性告知制度,強力推進網上立案和辦理,實現快速送達,並完善繁簡分流工作機制,精準處置案件分類,有效節約了企業辦事的時間成本。堅持善意文明執行,靈活運用各種執行手段和方式,對於能夠“活封”的財產,儘量不進行“死封”,使查封財產能物盡其用。

朔城區檢察院通過向企業派駐檢察官擔任免費法律顧問,與企業建立經常性聯繫,及時幫助企業解決法律層面的具體困難和問題,敦促企業依法辦事、守法經營,幫助企業預防和防範各類法律風險。同時,在區工商聯設置派駐工商聯檢察聯絡室,主要負責收集覈實侵害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的線索,與工商聯合作舉辦檢察開放日活動。

朔城區司法局組織開展“普法進企業”宣傳活動、“典亮企業• 優化營商

環境”集中行動,組織公職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深入轄區企業進行“法治體檢”,通過開展企業法律風險防範、企業勞動用工專題講座等,爲企業提供形式多樣的法律服務,並通過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法律援助熱線和政務服務平臺等爲企業提供諮詢服務。

朔城區政法機關將持續提亮“法治底色”,以“近悅遠來”爲目標,大力

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迭代升級,爲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賦能增力。

寶山經開區黨建引領營商環境優化紀實

黨建“融”入一線,黨建“融”入服務,黨建“融”入業務今年年初以來, 寶山經開區堅持把黨建工作同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深度融合,推動“黨建+營商環境建設”常態化、制度化,實現黨建和營商環境建設雙促進、雙提升,有力助推企業健康發展、重點項目有序推進、招商引資提質增效。11月6日,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一、凝共識,人人都是營商環境

實施黨建基礎大提升行動,以高質量黨建賦能營商環境優化。

在寶山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李軍華看來,優化營商環境不只是公權力部門的事,而是衆人拾柴火焰高的事,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代言人。

爲此,寶山經開區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爲區黨工委會議及“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活動的重要內容,使廣大黨員幹部站在政治、全局、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優化營商環境的重大意義,牢固樹立“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人人關乎營商環境”的理念,爭做營商環境的代言人。

在聚心聚力的同時,寶山經開區不斷加強組織建設,以高質量黨建賦能營商環境優化。健全黨建工作網絡,在區黨工委領導下,成立2個黨委,優化N個黨支部設置,構建“1+2+N”黨建工作格局。

此外,督查考覈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該區實行機關黨建與業務考評聯動機制,將營商環境工作納入責任清單, 將政務服務“好差評”結果作爲督查內容,健全完善日常監督和年度考覈,爲全區抓黨建促營商環境優化增添動力。

二、解難題,爲企業平穩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黨員服務管家常態化進企業,累計解決問題1370項。

落實惠企政策、挖掘企業難題、謀劃解決路徑、主動服務化解寶山經開區堅持讓基層黨組織在優化營商環境中“唱主角”,讓廣大黨員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挑大樑”,爲營商環境優化提升注入“紅色動能”。

黨建融入一線。廣泛開展“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活動,黨員在生產經營、項目建設等一線打頭陣、當先鋒。設立黨員示範崗、黨員先鋒崗等36個, 累計參與義務巡防、防控值守等1000餘人次。

黨建融入服務。健全完善“一企一警一黨員管家”機制,以“主題黨日+” 爲載體,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黨員服務管家常態化進企業,當好服務企業

的先鋒隊、解決問題的突擊隊,爲企業提供全方面、全時段的服務,累計解決問題1370項,企業滿意率逐步攀升,創造了招商引資“美瑞特色”,項目建設“贊宇速度”,營商環境“星宇模式”,“萬人助萬企”“大樹效率”。

黨建融入業務。堅持把“黨建+”作爲黨建和業務工作融合發展的重要引擎,持續鍛造“效率寶山”“活力寶山”“智慧寶山”“平安寶山”4張特色黨建品牌。設立黨員先鋒示範崗,黨員定責踐諾,開展“攻堅克難從我做起”“黨員身邊零事故”等特色活動,全力推進總投資285億元的16個重點項目建設,點燃寶山經開區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

三、促聯動,助力營商環境同頻共振

打造“十分鐘紅色資源共享圈”,激活非公黨建工作活力。

園區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是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抓好園區非公企業黨建工作,也是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寶山經開區立足“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業務”理念,打造商圈“黨建聯盟”,構建區域化黨建新格局,助力營商環境同頻共振。

突出“兩個重點”。突出機關黨建和非公企業黨建兩個重點,實施黨建基礎大提升行動,開展“紅色車間”爭創活動,推進黨員先鋒崗、黨員先鋒班組、黨員先鋒團隊建設,實現企業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同向聚合、同向發力。

注重發展非公企業黨員。實施“雙向培養”工程,將企業骨幹培養成黨員, 將黨員培養成企業骨幹。5年來,入黨積極分子數量同比增長9倍,新發展黨員中非公企業黨員佔比達83%,黨員隊伍不斷壯大。

黨建陣地共建共享。打造“十分鐘紅色資源共享圈”,建立黨羣活動中心、非公黨建主題遊園,實現園區企業黨建陣地共建、資源共享,使基層黨組織的活動經常化、制度化,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近年來,黨建陣地共開展各項活動200餘次。

“優化營商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下一步,寶山經開區將聚焦目標任務,明確工作重點,繼續在優化營商環境上出實招、出硬招,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危機意識,急企業之所急,想企業之所想,謀企業之所謀,不斷提高爲企服務效率,破解發展瓶頸,全面提升營商環境軟實力。”寶山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紀工委書記、監察工委主任胡豔兵表示。

廈門市持續優化經濟特區營商環境綜述

2022年3月1日,《廈門經濟特區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頒佈施行,其中明確每年11月1日爲“廈門營商環境日”。今年11月1日是第二個“廈門營商環境日”, 福建省廈門市市場監管部門舉行各種宣傳活動,並進一步採取措施,讓便利、高效的服務惠及廣大經營主體。

條例實施一年多來,廈門市市場監管部門創新監管,優化服務,全面推動廈門經濟特區營商環境升級優化,助力個體工商戶、民營企業等主體高質量發展。

一、登記審批更便利

企業開辦全程網辦率達94%,居全省第一、全國前列。今年前三季度,廈門市共新設經營主體12.82萬戶,全市實有各類經營主體90.29萬戶,同比增長8.88%。

廈門市市場監管局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目前已迭代升級商事主體“一網通”平臺至5.0版本,實現企業開辦註銷一網通辦、全程網辦、雙向便利。思明區商事制度改革工作獲國務院督查激勵;廈門市“開辦企業”指標獲評全省標杆,相關做法連續3年入選全市“十佳”優化營商環境創新舉措。

今年以來,廈門持續發力,圍繞企業開辦、變更、註銷全環節,聯合稅務等10部門於9月推出23項企業全週期證照審批便利化改革舉措,更大力度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聯合財政等11部門印發《加大服務扶持力度促進個體工商戶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爲個體工商戶量身定製26條紓困解難舉措。推出融合登記註冊、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等領域、多達64類事項的11個“一件事” 主題集成服務,入選2023年福建省政務服務效能提升“雙十百千”工程典型案例。

二、監管執法更高效

開發運用63個AI智能識別模型,對違法違規行爲進行自動識別;在全省率先啓用智慧監測系統,實現對1600餘家零售藥店終端實時監管;將11.5萬家食品生產經營主體納入食品安全智慧追溯系統;全國重要產品追溯體系示範建設評估驗收名列全國第一。

近年來,廈門市市場監管局不斷創新監管理念和監管方式,將信用風險分類結果嵌入“雙隨機”系統中常態化應用,實現監管“無事不擾”“無處不在”。

今年以來,該局持續強化“信用+數字”賦能,在全省率先出臺《旅遊市場

價格行爲合規指引》《商業廣告代言活動合規指引》等重點行業領域指導性文件。深入開展進一步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專項行動。針對16個重點領域違法失信行爲,持續推進“鐵拳”行動,2023年以來共立案3356 件,罰沒款超1100萬元。開展企業信用提升行動,對3830家企業免予信用懲戒, 將4950家企業移出經營異常名錄,修復聯合懲戒信息500多條。

三、知識產權保護更有力

廈門市首批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範城市,獲批建設全國首個電子商務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入選全國第二批知識產權糾紛快速處理試點地區。經營主體創新驅動能力進一步增強,全市有效發明專利、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均比5年前翻了一番。

今年,《廈門市知識產權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修訂出臺,從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等方面進行全鏈條綜合施策,實施精準扶持。聯合市中級人民法院印發辦法,建立司法確認制度,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廈門市在全國首創跨區域知識產權行刑銜接保護平臺,形成“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的工作格局。建立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一書一庫一辦法一專欄”機制,推動權利人合法權益在海外依法得到保護。圍繞知識產權運營,累計徵集企事業單位試點實施開放許可144件,備案專利密集型產品659 件,促成高校企業達成專利開放許可合同99件。

營商環境,優無止境。廈門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目標,堅持以企業需求爲導向,強化數字賦能和法治保障,馳而不息推進改革創新,推動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再上新臺階。

彭澤縣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紀實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考察時強調,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加強營商環境建設,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這一重要論述爲我市各地持續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升級、構建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係指明瞭方向。

牢記囑託,感恩奮進。作爲長江溯流入贛第一縣,彭澤縣積極主動服務和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正努力以一流的園區基礎、一流的營商環境、一流的服務保障吸引更多企業家投資興業,爲彭澤縣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爲九江高標準建設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貢獻彭澤力量。

一、以“一流環境”造就“二期現象”

車輛穿梭、機器轟鳴、吊塔林立 初冬時節,記者在彭澤縣磯山工業園區江西貝特利新材料有限公司二期項目建設現場看到,這裏處處奔涌着建設的熱潮。

“二期項目總投資3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400餘個。目前,正在加緊施工,預計12月建成試生產。”公司二期項目經理胡飛飛說,選擇再次投資彭澤縣, 主要是因爲一期落戶時,彭澤縣提供了“保姆式”服務,還有特派員時時跟進服務,及時協調解決項目施工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像這樣一期投資嚐到“甜頭”,然後上馬二期、三期項目,或擴建新廠、或上新項目這樣的“二期現象”在彭澤縣還有很多,真正做到了從招商引資的“頭回客”變成“常駐客”。爲切實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彭澤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該縣持續擦亮“您的選擇就是彭澤”這塊金字招牌,以建設一流營商環境爲目標,爲項目建設、企業發展提供一流服務、一流環境和一切便利,吸引了大批投資者。截至目前,彭澤縣實施增資擴產的“二期、三期”項目31個,總投資超270億元,其中億元及以上項目27個,10億元以上項目6個。

彭澤縣還成立了由彭澤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的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 設立14個縣級指標長,將縣營商環境促進中心從議事協調機構升級爲專門常設機構,建立了“專班專項”調度機制。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參與調研、監督,縣紀委監委開展營商環境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

彭澤縣營商環境促進中心主任汪欣介紹說:“我們爲企業配備一對一、一對多幫扶專員,將服務落實到人,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協調、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着力破解企業發展中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

二、以營商環境提升打造“投資福地”

“在彭澤縣投資期間,無論是項目建設還是企業發展,都得到了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真正做到了‘把企業家當自家人,把企業事當自家事’。”江西心連心化學工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馮聖君深有感觸地說。

從企業的投資路徑也不難看出彭澤縣以營商環境提升打造“投資福地”的決心。江西心連心化學工業有限公司一期投入100多億元。鑑於彭澤縣良好的營商環境,又新增投資100億元,建設二期產業鏈延伸項目,目前該項目10個區域已經開工。

爲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彭澤縣先後印發《進一步優化“五個領域”營商環境整改工作方案》《營商環境優化提升重點工作安排及指標提升計劃》等文件,明確了全生命週期管理、強化要素資源保障、堅持資金跟着項目走等系列措施。持續開展的“貼心交流、暖心服務、真心惠企”走訪服務企業活動,助力企業強信心、穩預期、解難題,讓企業家安心搞經營、放手抓發展。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彭澤縣還持續圍繞“訪民情、聽民意、惠民生

——大走訪、解難題”活動,設立“您說我辦”辦公室。通過開發營商環境監督服務二維碼,建成政策“碼上看”,意見“碼上說”,難題“碼上辦”的閉環處理機制。

截至目前,共收集各類營商環境問題333個,已辦結331個,辦結率達99.4%。全縣220餘名黨員幹部“一對一”幫扶378家規上企業;鄉鎮規下企業、農民合作社、個體工商戶實現全覆蓋,切實爲企業提供“有求必應,無事不擾”幫扶服務。

三、以服務不斷提質釋放“磁場效應”

不久前,彭澤縣成功舉辦了2023江西彭澤對接長三角投資合作推介會,簽約項目12個,合同資金112.6億元;收集有投資意向的項目信息22條,推介會後有15家企業深入彭澤縣考察洽談。

這一舉措,展現了彭澤縣主動對接和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努力,也是彭澤縣以服務提質增效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表現。

面對激烈的競爭,彭澤縣瞄準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集中招商,實行組團招商模式,成立10個縣直招商組團及17個鄉(場、區)鎮招商組團,堅持帶頭招商、高層對接、高位推進,不斷提高項目對接成效。招商過程中,彭澤縣以最大的誠意、拿最優的資源、盡最大的努力,爲企業家們創造最優的環境、

提供最優的服務。

爲實現營商環境質的躍升,彭澤縣投入5000餘萬元對政務服務中心進行改擴建,全面提升硬件設施,完善服務功能,打造“一站式”“智能化”“標準化”政務服務大廳,完善“窗口+贛服通+網辦”“錯時+延時+預約”“智能辦+自助辦+上門辦”等機制,推行事項“一窗受理、集成服務”。

彭澤縣還率先成立全市首家功能齊全的普惠金融服務中心,成爲“政、銀、保、擔、企”密切聯繫的橋樑紐帶,並在簡政放權、優化服務、打造品牌、培育特色等方面持續發力。

欲致魚者先通水,欲致鳥者先樹木。打造優良的營商環境,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彭澤縣用心領會、用情感悟、用力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爲”目標要求,以一系列得力措施、一條條暖心政策,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提供優渥發展“土壤”,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彭澤新篇章。

寶山經開區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綜述

營商環境是軟實力,也是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寶山經開區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創新實施政企聯合辦公服務舉措,建立“1+3+N”服務機制,成立33個助企專班,主動服務企業和項目,着力解決企業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建立“1+3+N”服務機制,協同作戰紓難解困

化工項目土地、規劃、安評、環評、能評、建設等方面手續既紛繁複雜, 又相互關聯。寶山經開區通過打包審批統一區域評估、建立聯動會商機制、職能部門提前介入、推行“服務管家”全程代辦等方法加快手續辦理,只用了3個月就把星宇化工項目一整套前期手續辦理完畢,贏得了企業的讚許。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最有發言權。今年,寶山經開區創新建立了“1+3+N” 服務機制,“1”是指園區的每家企業,“3”是爲每家企業配備一名縣級分管幹部、一名“服務管家”、一名警務專員,“N”是指問題涉及需要配合的多個部門、人員,確保企業反映的問題落實到部門和個人。企業問題處理細化爲彙總收集、明確責任、轉辦交辦、專題協調、結果反饋、即時回訪、跟蹤督辦等7 項流程,全力爲企業排憂解難,助力企業平穩發展。

隨叫隨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主動報到。在寶山經開區,常態化送企業所需、解企業所困,打造讓企業舒心的發展環境、心貼心服務企業的景象隨處可見。今年年初以來,該區累計幫助企業解決問題50項,問題辦結率100%, 服務質效持續提升,企業滿意率穩步攀升,園區營商環境品牌進一步擦亮。

二、成立33個助企專班,高效優質服務獲稱讚

大型機械不停作業,工程車輛來回穿梭6月1日,記者在鶴壁寶山聚氨酯產業園一體化項目現場看到,27個單體建築拔地而起,一派如火如荼、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

美瑞科技(河南)有限公司在寶山經開區建設的聚氨酯產業園投資大、技術新,多項工藝技術系國內首次採用,主要產品爲河南省首次產業化應用,項目前期手續辦理流程較多且步驟相對繁雜。

“在市、區兩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原計劃至少一年才能完成的手續半年就辦好了。在做好手續辦理的同時,水、電、氣也協調好了,確保了我們如期開工建設。寶山經開區還積極兌現7500萬元的優惠政策資金,幫我們申請了10 億元的中長期貸款。”鶴壁寶山聚氨酯產業園一體化項目工程部負責人汪戰豪

對寶山經開區的營商環境十分滿意,“目前,項目土建工程已接近尾聲,年底前有望實現試生產。”

和汪戰豪有同樣感受的還有贊宇科技中原日化生態產業園的負責人。一日一督導、一日一提醒、兩日一通報、一週一調度,兩天接通用水,三天接通用電在贊宇科技中原日化生態產業園建設初期,項目服務專班人員每天在工地協調解決進地前的困難和問題。爲督促項目部臨建房搭建,專班人員連續三天在工地工作到深夜。經過不懈努力,短短9個月時間,21個單體建築主體建設完成, 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的“贊宇速度”。

寶山經開區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創新實施“政企聯合辦公”服務舉措,設立33個助企專班,縣級領導掛帥,高位推動、及時跟蹤、紮實服務,千方百計爲企業辦實事、解難題,以優質高效的服務不斷提升企業家獲得感,推動該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強化“硬實力”保障,園區品質提檔升級

鬱鬱蔥蔥的元寶山公園、鮮花盛開的贊宇公園、綠意蔥蘢的煤化大道初夏的寶山經開區,一步一景,活力迸發。

在提升“軟實力”服務的同時,寶山經開區還強化“硬實力”保障,實現營商環境新提升。該區建成污水加壓泵站、蒸汽供熱管廊、煤化大道南延、建材路等公用設施,完善基礎配套,增量配電網試點項目投用,企業成本進一步降低。高標準實施寶園路、煤化大道、石化路一標等廊道綠化提升,高標準完成市定植綠目標。完成元寶山公園一期綠化,扮靚園區顏值,園區宜業宜產指數持續提升。

爲持續做優企業服務,寶山經開區規劃了集企業孵化、安全教育、智能化園區管理等服務智能於一體的工業鄰里服務中心,建設一站式企業服務大廳。目前大廳正在進行內部基礎裝修,6月底前可投入使用。此外,做好人才培育, 加快推進河南化工技師學院在寶山設立分校,訂單式培育化工專業技術人才, 解決化工專業技術人才短缺難題。做實安全基礎,持續抓好風險隱患排查工作,對重點化工企業“把脈問診”,對招商引資、技改、研發項目進行源頭把控,消除系統風險。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以‘萬人助萬企’活動爲抓手,對標‘五位一體’ 服務機制,提升服務質效,讓寶山經開區企業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溫暖和‘雨中打傘’的貼心服務,打造措施準、效率高、服務優的發展環境,叫響寶山服

務品牌。”寶山經開區科技工信局局長鬍潮源表示。

武都區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工作綜述

一流的營商環境就是最好的“梧桐樹”、最大的“吸鐵石”,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競爭力。近年來,武都區堅持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和着力點,全力打造效率最高、服務最好、企業獲得感最強的營商環境,爲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高效能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突出“三個引領”,以思想“破冰”實現行動“突圍”

營商環境是“軟實力”,需要“硬措施”來託底。

武都區圍繞“五大活動”內容,對標查找差距不足。突出思想引領,將優化營商環境知識納入學習內容,通過多種方式,開展學習、討論和大反思行動,增強幹部機遇意識、發展意識、爭先意識。

在區屬媒體平臺開設了《優服務促營商》專欄,累計發佈稿件355篇(條)。突出作風引領,由區紀委監委牽頭,對全區優化營商環境18項指標單位整

改落實情況定期開展督導調度、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大力整治。2022 年,區紀委和作風辦累計開展監督檢查12次,督促整改問題32條,發出通報2次, 對7個單位進行了點名通報,約談相關單位負責人3人(次)。

突出制度引領,通過廣泛徵集意見建議,動態解決企業和市場主體的問題和困難。通過不同方式,面向各企業商會、服務對象徵求意見建議,共梳理4個方面10條問題,建立問題整改臺賬,逐一完成銷號整改。

二、創新機制優化服務,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

好的營商環境是生產力、競爭力、吸引力。而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的感知最敏銳、最深刻。武都區大力推進“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把1432項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全部進駐政務服務中心,2022年累計受理事項13.43萬件,辦結13.38萬件。

設立“跨省通辦”專區,通過網上受理和異地代收代辦等方式,實現136項高頻事項“跨省通辦”、不動產登記等137項事項“省內通辦”。

持續開展一把手走流程活動,進一步精簡申請材料、簡化辦理環節、壓減辦理時限、減少跑動次數,推動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標準化、規範化。

創新開展便民利企特色服務,爲辦事羣衆和企業提供11項便民服務,設立“幫辦代辦諮詢引導窗口”,日均接受幫辦代辦200餘人次。

全面加快電子證照庫建設和移動端APP應用,2022年採集電子證照52類33.55萬個、電子印章286枚。對武都政務服務網進行了升級改造,實現與省級

“甘快辦”系統的對接,移動端可辦理政務事項738個一項項務實的舉措讓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不僅溫暖、滋潤着每一位企業家的心,也給市場主體吃下了“定心丸”。

三、落實政策支持,以靠前服務滿足納稅人新期待

企業的壯大、創新創業的活躍,地方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武都區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爲驅動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先手棋”,圍繞土

地保障、財政獎補、稅收優惠、服務保障等十一個方面密集出臺政策。

去年以來,武都區稅務系統結合“便民春風行動暨我爲羣衆辦實事”實踐活動,不斷推出惠企利民、便捷高效的辦稅舉措。

爲持續提升服務質效,武都區精簡涉稅資料,取消部分涉稅證明和申報紙質資料報送,證明類資料減少90%,申報納稅資料減少50%。建立多元化辦稅新模式,涉稅事項的90%、納稅申報的99%實現網上辦理。全力打造10分鐘自助辦稅圈,提供24小時隨時領票開票服務。

落實中央和省市一攬子惠企紓困政策,爲市場主體精準落實減稅降費2.9億元。積極構建“隴稅雷鋒”全員幫辦服務機制,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實、監督有力度。

加大涉稅金融支持,深化“銀稅互動”舉措,利用“稅易貸”“小微快貸” 等信用貸款產品,解決了企業資金難題,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

優化發展環境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相信越來越好的營商環境將給武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帶來更大發展機遇。

邵陽縣凝聚合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紀實

今年以來,邵陽縣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市委關於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系列決策部署,立足該縣營商環境新變化,緊密對接發展所需,不斷提升法治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參與率、貢獻度,用法治營商“軟環境”,激活邵陽縣經濟發展“硬實力”。

一、樹牢法治思維,規範經濟發展秩序

邵陽縣委、縣政府將法治建設作爲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不斷推進,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議定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特別是縣政府常務會議確定法律顧問和縣司法局全程列席並就重大決策、重大事項、重要合同進行法治審查和法律把關。該縣組織法律顧問線上線下爲政府涉企事項提供法律服務,爲縣域經濟發展提供法治保障。清理規範性文件108件,廢止的規範性文件6件,宣佈失效規範性文件18件,不斷提升涉企政策文件的精準性、規範性、合法性,爲企業發展提供優質法治服務。

二、嚴厲打擊犯罪,提升企業滿意度

邵陽縣委、縣政府嚴格按照省委政法委關於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三項專項行動相關部署,制訂出臺《關於2023年開展“護航重點項目建設,打擊非法阻工鬧事”專項攻堅行動》等文件措施,創新“123456”工作舉措進行深入推進,即:政法系統開展“一”個專項攻堅行動,嚴厲打擊“兩”類不良行爲,承諾“三”十分鐘快速處置、堅決落實“四”個一批,建立“五”個機制,成立“六”個工作專班的工作舉措,嚴厲打擊破壞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侵害企業合法權益和涉企人身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爲。今年以來,該縣共辦理各類影響經濟發展環境案件30餘起,打擊處理違法犯罪嫌疑人19人,其中行政拘留14人、刑事拘留5人,企業的安全感和滿意度得到明顯提升。國家重點水利工程項目犬木塘水庫建設工程施工過程中,該縣共查處非法阻工鬧事違法犯罪行爲5起,特別是成功打掉了一個以胡某遠爲首的惡勢力團伙,確保了工程順利實施。4月20日, 邵陽縣居然之家馬可波羅瓷磚店老闆楊某羣與顧客(伍某明)發生糾紛,顧客家屬進店騷擾,導致無法正常經營。邵陽縣公安局治安大隊在30分鐘內快速出警處置。當日下午,邵陽縣政法委組織召開專題調度會,並多次上門進行普法和調解,成功勸說並制止了伍某明家屬進店滋擾的行爲,引導伍某明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民事糾紛,事件處置得到雙方當事人的滿意答覆。

三、健全聯動機制,護航企業健康發展

一是機制建設不斷健全。建立重點項目跟蹤保障、法治化營商環境評價機制、社會誠信監管等長效機制和部門負面清單,一方面促進政府各部門依法依規爲企業提供優質的服務和支持,推動形成爭創優質營商環境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通過設定誠信積分標準、設置誠信獎勵、失信懲戒等方式,引導企業在經營活動中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堅持誠信原則。

二是推動政法部門服務企業措施落實落地。推動“千警訪聯千企”服務擴容提質,建立“一會一警”“一企一警”聯繫制度,深入開展企業“大走訪”。專門設立紅石工業園區派出所,積極排查整治企業、重點工程周邊突出治安問題。依託“一村(社區)一輔警”,推動警力下沉就近企業,及時發現和掌握可能引發羣體性事件的工程項目建設、徵地補償、拆遷還建、環境污染、勞資糾紛等社會矛盾糾紛,定期調度排查化解涉重點項目建設各類矛盾糾紛,同時信訪部門落實問題收集、交辦、督辦、反饋工作閉環,提升企業訴求辦理質效,全力維護企業和項目建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縣人民檢察院對於公安部門利用刑事手段插手干預經濟糾紛、超越管轄規定違規立案以及以罰代刑、有案不移、有案不立、放縱犯罪等問題,開展立案專項監督。

三是積極化解矛盾糾紛。縣委、縣政府將重點項目推進作爲各級領導幹部、項目建設指揮部績效考覈的重要內容,特別是將涉企矛盾的化解作爲考覈各級幹部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依據。重點項目屬地鄉鎮和項目建設指揮部依託各級人民調解組織和縣、鄉“一站式矛盾調處中心”對全縣工程項目建設涉徵地補償、拆遷還建、環境污染、勞資糾紛等矛盾糾紛開展排查化解。今年以來,共調處各類涉企矛盾糾紛501件,成功475件,調解率100%,成功率95%,協議履行率100%。

今年以來,該縣對公安機關的2起採取了強制措施、但解除強制措施後超過一年未處理的案件進行督促整改;同時對公安機關隨意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情況開展專項監督活動。邵陽縣人民法院組建破產案件審查和審判專業團隊辦理破產案件和破產衍生訴訟案件,完成“執轉破”案件審查工作2件;邵陽縣檢察院共辦結涉企案件31件,其中涉及知識產權案件4件18人。邵陽縣司法局通過成立法律服務團等方式幫助企業解決涉法問題和糾紛,構建“親”“清”新型政企關係。今年以來共爲企業開展“法治體檢”10餘場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85 件,其中受理農民工請求支付勞動報酬案件3件,爲農民工挽回經濟損失8萬餘元。

廣元市上半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綜述

這是一份充滿能量、提振信心的“成績單”:政府效率大幅提升,位列2022 年中國地方政府效率“百高市”全國第45名、西南地區第5名,政務公開全國第 2名。城市綜合信用指數位列全省

第1位。成功創建第二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連續兩年被省政府評爲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先進集體, 獲評“2022中國投資環境質量十佳城市”。

優異“成績單”的背後,凝聚着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將打造最優營商環境作爲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提升展示廣元對外形象的重要抓手,始終聚力推進環境優勢向競爭優勢轉變。特別是今年以來,我市不斷創新、年年做加法,探索出營商環境“1+5”推進機制,爲市場主體和辦事羣衆提供優質高效的便捷服務。

一、專班護航,全生命週期推進服務

廣元大地,驕陽灼灼熱烈絢爛,跳動着高質量發展的強勁脈搏。近段時間, 位於廣元西部的三江新區石龍工業園的勞德巴赫啤酒包裝車間內,啤酒包裝機器正全速運行,現場一片繁忙。

營商環境好了,一大批好項目紛紛來廣洽談合作。投資100億元的西南煤炭調撥儲運中心等重大項目簽約落地,王老吉飲品等845個重大項目開工建設,久達鋁基新材料等75個重點項目全面完工項目跑出“簽約、落地、投產”加速度,主要源於產業和要素專班的貼心護航。

“今年我們在專班市縣一體工作格局上,持續強化建專班促服務,建立了鋁基新材料、綠色家居等17個全生命週期重點產業專班和1個要素保障專班。”廣元市重點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專班建立後,對重點產業項目實行全生命週期、全產業鏈條的推進服務,企業反映的一般問題有專人解決,重大問題有市領導牽頭研究解決,有效推進市場主體培育,擴大民間投資渠道。

全力提升服務效能,營造最優營商環境。廣元經開區被授予“中國綠色鋁都”稱號,劍閣縣入選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青川縣、劍閣縣入圍中國旅遊百強縣。

二、5大機制,高效推進營商環境建設

今年上半年,發佈惠企政策兌現事項免申即享類74項、即申即享類1382項、綜合評審類150項,建立惠企政策“資金池”9個,納入預算資金1.09億元

一項項惠企數據,折射出我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個個硬核舉措。

通過惠企政策一站式兌現,我市將惠企政策落實作爲提升企業滿意度和獲得感的管用之招,在市縣兩級政務服務中心設立惠企政策兌現專窗和惠企服務工作專區。推行營商環境“背靠背”評價,建立由以企業、辦事羣衆爲主體的評價調查樣本庫,每4個月隨機抽取300人,對縣區、服務部門、重點單位開展一次集中評價。每兩個月召開一次“廣結親(清)緣”企業家懇談會,市委書記、市長輪流傾聽企業家意見建議,瞭解大家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建成全省首家營商環境投訴舉報中心,統籌紀檢監察監督、檢察法律監督、行政執法監督、涉企政策監督的專門工作機構,負責受理、轉辦、督辦、分析市場主體涉及營商環境的各類投訴舉報。建立12345親商助企總平臺,設立涉企專用號碼和管理欄目、專用知識庫、專用工作流程和模式,讓企業享受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

三、對標先進,堅持改革創新促發展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我市對標營商環境標杆城市建設工作,組織市級部門、縣區,赴杭州、重慶、廣州等地借鑑學習,結合本地實際大膽創新舉措,爲廣元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奠定基礎。

服務項目審批方面,成立投資項目聯合審批服務中心,實行綜窗統一分派、部門及時辦理,保障工程建設項目“一窗進出、並聯審批、全程在線”落到實處。獲得信貸方面,設立全省地級市首家“首貸服務中心”,建成全省首家普惠金融服務中心,實現普惠金融“一站式”服務。包容普惠創新方面,率先在全省建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特派員制度和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獎勵制度,先後選派35名高企特派員“點對點”服務64家高新技術領域企業。市場監管方面,實施從輕處罰、減輕處罰、不予處罰(首違不罰)、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四張清單”,給予市場主體成長“容錯”“試錯”空間。

四、招投標方面,持續規範招投標市場秩序

“目前,我們主動對標營商環境先進地區,舉全市之力啓動廣元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立法工作。”市營商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我市首次將優化營商環境上升到法律制度層面,並堅持“高標準、高規格、高水平、廣元特色”原則高效推進。

四川政法系統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綜述

“我們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越來越感受到,四川有健全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及專業的政法隊伍,還有國內一流的天府中央法務區,爲我們在知識產權保護、商事糾紛解決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法治助力。”今年2月17日,全省政法系統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座談會在成都召開,成都明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說道。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良法善治是企業家信心之源。

近年來,四川政法系統堅持法治思維,以創新完善執法司法制度體系爲抓手,以提升市場主體合法權益保障能力爲核心,不斷擴展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邊界,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着力讓企業“留得住”“經營好”“能生根”。

一、聚法治之勢,一座一流法律服務高地正強勢崛起

秋風吹拂,興隆湖面泛起陣陣漣漪,湖畔,一座一流的法律服務高地正強勢崛起,描摹着城市發展新的天際線。

天府中央法務區建設堅持運用改革思維和創新辦法全力推動“政商學研企” 融合發展,構建法務業態全鏈條,爲優化營商環境注入源源不斷的法治動能。

動能從何而來?源於法務資源的高度集聚。

自2021年2月5日成立以來,天府中央法務區圍繞打造高能級法律服務集羣, 集中佈局從最高人民法院到基層法院四級審判資源,構建起“一點、六院、六庭”全層級司法審判矩陣。2022年,成都國際商事法庭、成都互聯網法庭、成都金融法庭、成都破產法庭等“六庭”共受理案件3.4萬件,審結3.2萬件,涉案標的額701.6億元,成爲法務區案件審判的中堅力量。

優質審判資源帶動着律師、公證、仲裁、司法鑑定等核心法務機構和各類泛法務資源的加速集聚。目前,天府中央法務區已吸引280餘家機構入駐運行, 綜合服務中心更囊括了檢察服務中心、公安出入境事務服務中心等30餘家政務法務窗口,進駐15家商事特邀調解組織,爲各類市場主體和人民羣衆提供高端高效服務15萬件次,代理非訴訟業務標的額近25億元。

“以科技創新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是大勢所趨,也是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時隔一年多再次來到四川,一路深切關懷、一路殷殷囑託。

如何更加精準賦能創新創造?天府中央法務區着力構建知識產權保護大格

局,推動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與公安、法院、檢察、海關、市場監管等單位建立知識產權保護大格局。同時,開展全國首批知識產權糾紛快速處理試點,實現專利申請、確權、維權各環節快速審查全覆蓋。其中,由“六庭”之一成都知識產權法庭審理的“青花椒”案,更是在全社會掀起了一場關於商標權保護的大討論,並以杜絕“碰瓷式”維權的審判結果贏得了社會公衆的廣泛點贊,該案也被寫入最高法工作報告。

改革思維和創新方法帶來的還有智慧法務建設的全面提速。

司法鑑定在線委託和進度查詢、電子委託書和鑑定意見書籤署、區塊鏈存證及覈驗、文書送達等全流程服務。過去管理人員從彙總全省鑑定機構信息到報送給司法部,需要一至兩週時間,而現在,只需幾分鐘就能從後臺精準獲取最新數據。隨着今年7月1日天府中央法務區“法律雲市”啓動試運行,法務協同“一網通辦”、法律法規“一網通覽”、誠信信息“一網通查”和司法科技“一網通用”將進一步“飛入尋常百姓家”,切實增強人民羣衆的法治獲得感。

栽好營商環境“梧桐樹”,引來築巢發展“金鳳凰”。當前,天府中央法務區已吸引泛法務機構近300家,集聚重大產業化項目128個,總投資超2600億元,涉法務機構2022年稅收同比增長45.2%,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各類市場主體的投資創業信心不斷提升。

二、行法治之力,一批護航企業發展的實踐方興未艾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今年夏天,成都市新津區安西鎮的千畝荷塘中,身着漢服、乘烏篷船打卡的遊客絡繹不絕,穿梭其中的還有一支義警隊伍,用護衛平安“藏青藍”保障當地旅遊產業“連天碧”。

近年來,全省公安機關認真落實“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要求,一方面着眼“優服務”,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地“川渝通辦”、西南五省“跨省通辦”等共計99項公安政務服務事項,讓人民羣衆獲得感成色更足; 另一方面着眼“淨環境”,全力保障鄉村振興、產業升級等重大戰略實施和川藏鐵路重大項目建設,累計偵辦涉鐵路建設領域、涉“三電”類刑事治安案件428起,立案偵辦涉企經濟犯罪案件1621起、涉案金額98.25億元,不斷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以雷霆之勢重拳打擊行業亂象,更以法治溫情護航企業健康發展。

2022年,成都高新區檢察院創新運用企業合規異地協作新模式,辦理上海Y 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張某等人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案,通過“雲聽證”

“雲會議”“雲訪談”等對涉事企業開展合規考察,並在考察期滿後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助力企業“司法康復”。如今,Y公司已經重回發展正軌,業務進一步拓展,營收同比增長20%,應納稅額同比增長4倍以上,公司面貌煥然一新。

推動電動自行車“以換代充”新業態規範、助企紓困幫助小微企業渡過經營難關、以數字檢察護航本土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省檢察系統聚焦強化各類市場主體平等保護,常態化開展涉企“掛案”清理工作,持續推進涉案企業合規改革,同時,省檢察院聯合省知識產權服務促進中心、省高院、省公安廳等共同發佈《推進四川省知識產權鑑定工作方案》,協同推動知識產權鑑定運用和技術進步,用法治手段讓市場主體更加安心、放心、舒心。

營商環境好不好,說到底要市場主體和廣大羣衆說了算。從2022年4月開始, 全省法院系統逐步鋪開雙向考評改革工作,把人民羣衆的滿意度作爲衡量司法工作得失成敗的重要標準,做實爲大局服務、爲人民司法。一方面,開展“服務經濟建設大局”專項執行行動,共執結案件20.42萬件,其中,涉金融債權執行到位162.24億元,盤活金融機構融資款項,爲市場經營發展輸入更多“血液”。另一方面,優化知識產權類型化案件快審機制,暢通“執轉破”移送審查渠道,小微企業破產案件平均審理週期壓縮至67天,用法律程序拯救危困企業,及時化解市場債務風險。

爲進一步將司法服務扎進基層“毛細血管”,全省法律隊伍積極作爲、主動出擊——省司法廳致力於爲企業和社會組織提供“全生命週期”的公共法律服務,創新制定《企業全生命週期公共法律服務清單》,爲市場主體的註冊成立、融資交易、清算註銷注入法治“動能”。同時,開展“百處幫萬企”,常態化開展民營企業“法治體檢”,幫助企業規避大量潛在風險。此外,創新“金融+公證+執行”模式,與300多家金融機構建立戰略合作,提供事前風險防範、事中協商調解、事後糾紛化解全鏈條保障,不斷將政法“服務指數”轉化爲市場主體的“發展指數”。

三、築法治之基,一場恰如其時的專項整治對“症”下藥

堅持邊學習、邊對照、邊檢視、邊整改,把問題整改貫穿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始終,讓人民羣衆切實感受到解決問題的實際成效。

今年6月,全省政法系統聚焦市場主體和人民羣衆的急難愁盼,開展服務保

障高質量發展中存在問題專項整治,切實將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大家心坎上。“多部門合力,在政策端撬動更多資源,爲市場主體提供全生命週期的法治服務。”省委政法委有關負責人說道。

作爲專項整治的重要組成部分,省委政法委聯合省政法各單位制定《全省政法系統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從5大方面提出18項務實有力舉措,涵蓋政策供給、審批服務、案件辦理各個領域,成爲政法各部門服務經濟發展大局的“主引擎”和“支撐性工程”。

除了實施精準性集成化政策供給,全省政法系統還針對涉企刑事“掛案”、超標的“查扣凍”等9類企業反映突出的案件,紮實開展涉企案件專項督辦行動, 共自查梳理涉企案件17萬餘件,對可能存在的執法司法問題及時依法依規糾錯補瑕,不斷提升涉企案件辦理質效。“目前,我們共摸排出300餘件案件,並將紮實推進問題整治和依法依規督辦,確保取得實績實效。”省委政法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爲進一步發揮典型案例在涉企司法實踐中定分止爭、樹規立範等作用,省高院、省檢察院分別編髮《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十大典型案例》《保障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典型案例》,既包含川煤集團、華榮股份破產重整案這樣的金融大案,也囊括了“青花椒”“郫縣豆瓣”等知識產權保護要案,不斷促進司法機關公正高效處理類似案件,紮實守好公平正義的“最後一公里”。

設置訴訟服務站點3502個,聯繫微信32311699,166家法院實現“24小時自助訴訟服務”;推進居民身份證補換領“全程網辦”、實現小微型非營運載客汽車註冊登記“一證通辦”;完善工業園區、自貿區等企業和農民工集中的地區公共法律服務站功能,服務530餘人次專項整治開展以來,我省政法各單位持續用力推進政法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確保改出過硬的質量、改出實在的效果、改出良好的風尚,真正讓羣衆對法治紅利可感可觸可及。

千帆一道帶風輕,奮楫逐浪天地寬。

未來,全省政法系統將保持定力、堅定信心,不息求索、不斷進階,用好多方面比較優勢和有利條件,用法治“點燃”營商環境新引擎,驅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爲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貢獻新力量!

懷化市政法系統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紀實

前不久,懷化市委政法委組織黨員幹部赴懷化國際陸港、懷仁健康產業集團、金昇陽公司開展“弘揚廉潔新風,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主題黨日活動。這是市委政法委堅持黨建引領,通過主題黨日等多種方式與重點企業建立健全常態化溝通對接機制,在助企、暖企、護企中出實招、辦實事的生動實踐。

今年來,懷化政法系統主動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聚焦重點任務,“一盤棋”整體推進,以法治力量保障企業專心創業、安心經營,成效顯著。前不久省委政法委委託第三方開展的全省企業滿意度調查評估,懷化市總體評價排名全省前列。

一、護航國際陸港建設,小切口破題創優大環境

今年7月中旬,經有關部門批准,鶴城區人民法院儛陽人民法庭正式更名爲鶴城區人民法院國際陸港區人民法庭。日前,在懷化國際陸港經開區原政務服務中心一樓大廳,懷化國際陸港區人民法庭用房正在進行改造施工,預計10月底可搬進辦公。這是該市聚焦新時代、新形勢、新任務要求,服務基層社會治理、推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又一硬核舉措。

去年下半年,懷化經開區掛牌爲懷化國際陸港經開區。爲加快懷化國際陸港經開區建設,市委政法委出臺《全市政法系統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3+1”行動實施方案》。即在省委政法委部署開展涉企執法司法提質增效、打擊治理侵害企業合法權益行爲、優化經濟領域政法服務3項子行動的基礎上,結合懷化實際創新開展保障懷化國際陸港建設子行動,以高水平法治全力護航懷化國際陸港高質量發展。

“3+1”行動實施方案出臺後,懷化市政法系統立足政法職能,精準對接國際陸港各企業需求,定向優化法治供給。公安機關推行“一重點項目一專班”機制,全市共設立園區警務室7個,園區派出所1個,配置項目警官317人,實現14個產業園區警力全覆蓋;懷化國際陸港法庭在建設中探索“專業法官+陸港陪審員+行業專家”的專業化審判模式,統籌保障國際陸港重大項目建設。

“小切口”破題,“大環境”創優。該市在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探索創新上着力用力,制定《懷化市政法系統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十五條措施》《加強法治保障服務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等政策,全市政法各單位積極響應,聯手發力,深入開展進園區、聯商會、訪企業、解難題活動,主動上門聽意見、解難題、促發展。

同心護企,法治安商。中方縣製作政法幹警聯企業“民情連心卡”,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遇到各類執法司法問題,可以直接聯繫政法幹警諮詢、解決。沅陵縣制定了《政法系統領導幹部聯繫“四上”企業工作方案》,對全縣124家規模企業結對聯繫,幫助解決重點問題24個。

二、開展專項治理,聚力攻堅戰探索新機制

“年內項目有望重新啓動建設,這不僅讓企業重振信心,也給債權人吃下定心丸。”看着4年前就爛尾的項目通過引進共益債投資人讓項目重啓,湖南壹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黃吉祥高興地說。

湖南壹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破產重整案件是懷化中院近年來審理的重大破產案件之一。該公司開發的壹線國際商業街項目涉及債權數量1000餘個,債權申報金額23.94億元。

由於債權人人數衆多,債務金額特別巨大,其中公司部分股東涉嫌刑事犯罪。同時重整涉及的項目續建、資產處置、投資者引進等,需要當地政府在資金、建設、規劃、國土、稅務、招商、社會穩定等方面給予支持。市委政法委召開“壹線國際”工作調度會10餘次,合力解決破產案件審理難題。

今年4月,該公司成功引進共益債投資人,懷化中院依法批准湖南壹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重整計劃並終止湖重整程序,“壹線國際”得以涅槃重生。

優化營商環境既是攻堅戰,更是持久戰,懷化以實際行動全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今年,懷化政法系統聚焦羣衆和企業關心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堅持以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深入開展房地產、金融借貸糾紛、物業管理、園區“殭屍企業”4大領域專項治理,爲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在4大領域專項治理中,懷化中院着力營造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率先成立9人破產審判團隊,堅持多兼併重組、少破產清算思路,深化運用破產處置府院聯動機制,針對7個重點停建房地產項目召開府院協調專題會議14次,並由院領導對10件重點破產案件定期開展專題調度,多方聯動、集中化解復工復產、人員安置、信訪維穩等方面的問題,推動出清“殭屍企業”24家,助力5家企業重整再生。

同時,該市強化以打促治。在4大領域專項治理中,共立案破壞市場秩序違法行爲98件,立案侵害企業及其從業人員人身財產權利違法行爲13件,立案侵害企業產權違法行爲212件,整治涉企案件執行不力3件。

在鞏固既有成效基礎上,該市探索基層治理長效機制,在物管領域創造出叫得響、比得贏的懷化經驗。其中有以警源、訴源、訪源“三源共治”爲統領,

探索以法院主導訴訟分流、街道社區組織實施的訴前調解機制,創新“紅色物業”“紅色自治”管理新模式。會同、漵浦等縣通過健全紅色微組織、建強紅色微陣地、規範紅色微管理、優化紅色微服務等措施,組建街道(城鎮)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五級體系、紅色微管” 的城市基層治理模式,破解了物業管理中小區無人管、住戶不服管、物業不敢管的難題。

三、優化法治供給,打好主動仗提升貢獻度

企業需求延伸到哪裏,政法服務就跟進到哪裏。

“很滿意!各部門領導當場給出明確答覆,這讓我們心裏有底了。”中方順達新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滿臉笑容。今年7月中旬,中方縣政法委書記楊春斌來到該公司現場辦公,對企業遇到的一些難題進行現場督辦。在政府支持下, 目前,企業推進項目進展順利,所有證照手續全部完成,廠區土建工程基本完成,設備進場進入安裝階段。

今年來,懷化政法系統聚焦問題精準研判,有效迴應市場主體對政法工作的關切,梳理形成了包含問題清單、整改事項、創優舉措等內容的全市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臺賬,解決了一批妨礙企業發展的痛點難點問題,着力營造企業至上、企業家C位的社會環境,全力打好優化營商環境主動仗,不斷提升服務保障企業發展的法治貢獻度。

市公安局制定出臺了《懷化市公安局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十個嚴禁”》《懷化市公安局關於市場主體首次輕微行政違法行爲免罰清單》,爲“首違不罰”提供規範指引,開展涉企“放管服”改革項目958個,落實項目警官制度918件次,入境部門爲企業員工上門辦證送證518人次,加急辦理商務出境手續3200人次。禁毒部門幫助13家企業解決16.34噸化學品回收,爲企業節約成本近百萬元。

全市法院系統吸納商會負責人、企業家擔任人民陪審員、特約監督員,增強涉企案件審判的透明性。在經濟相對活躍、糾紛多發易發的鄉鎮設立訴源治理工作站36個,協同基層調解組織實體化運行,深入推進“一鄉街一法官”、法官工作室等訴源治理品牌創建;對600餘家涉訴企業開展經濟影響評估,幫助45家企業協調債務展期,對53家企業靈活運用活封活釦、置換擔保或以租抵債, 最大限度保障市場主體正常運轉。

市檢察機關充分發揮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職能,加大相關涉案企業合規改革力度,健全治理“掛案”成效機制,排查出的涉企“掛

案”7件9人。今年截至9月初,共撤案5件7人,終止偵查1件1人,掛案清結率88%。市司法行政機關整合律師、法律服務工作者、公證、司法鑑定、仲裁等公

共法律服務資源,建立法律服務團隊,幫助企業修改合同242份,助力園區市場主體防範化解法律風險,探索建立涉國際陸港專業性調解組織,切實將涉企矛盾糾紛解決在源頭、化解在訴前。

司法“硬功夫”優化營商的“軟環境”。正如懷化市委書記許忠建所言, 要全力以赴推進招商引資“一號工程”,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強化政策支持,破解要素瓶頸,提升服務效率,持續擦亮投資懷化、辦事簡化政務環境名片,真正讓企業家入懷樂開懷。

玉林市公安機關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企業發展綜述

走訪服務企業180家(次),幫助企業排除安全隱患35處,解決企業難題16 處,設立產業園區派出所2個,下沉警力138名。這是今年以來玉林市公安機關爲全市經濟發展寫下的紮實答卷。

玉林市公安機關以打造更優營商環境爲目標,警務前移、警力下沉,全方位深入經濟發展第一線,實施一系列助企、便企、安企綜合措施,爲玉林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平安支撐。

一、警務入園深植經濟發展一線

服裝產業一直以來都是福綿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玉林(福綿)節能環保產業園目前有258家企業入駐,高峯期從業人員總數達到3萬人。該園區勞動密集型企業多、人員流動性極大、管理體系分割破碎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治安複雜區域。

玉林市向陽服裝有限公司經理李業有至今仍記得企業剛入園時的治安情況,“員工的電動車經常被偷,一個月就有一兩起,我們只有兩個保安,3500 多平方米的廠房根本看顧不過來。”

2022年5月,福綿公安分局樟木派出所在玉林(福綿)節能環保產業園設立警務站,將警務前移到園區內,與園區專職網格員、企業安保人員、消防應急人員組成聯合管控力量,同時啓用智能管控平臺,整合園區內的監控系統,以技術賦能園區警務。短短半年時間,園區警情數量下降31%,盜竊案件下降45%。

二、區域合作勁吹向海而行風帆

玉林龍潭產業園地處兩省(區)三縣(市)的交會處,毗鄰北海合浦和湛江廉江,是玉林向海而行、發展臨港產業的重要環扣。園區內新材料、有色金屬冶煉等產業聚集,是典型的重資產園區。

博白縣公安局因地制宜、“因產施策”,設立龍潭產業園派出所,與北海、湛江公安機關開展跨區域合作。“因爲隸屬於不同地市,以往要聯繫鄰近派出所的手續比較複雜。”龍潭產業園派出所所長詹偉平是園區警務工作提質增效的見證者,如今龍潭產業園派出所和相鄰的地市基層派出所建立了快速合作機制,“只要一個電話就可以確認開展聯合執法行動。”

三、警企共建厚培營商環境沃土

玉林市公安機關建立警企共建機制,實現警企有效對接,以“安全生產、企業內保、反詐宣防、羣防共治”爲重點,爲企業發展提供高效便捷服務,營

造放心、安心、舒心的營商環境。

在陸川工業園區,玉林福達國際香料物流港共有600多家商戶,人員、車輛、貨物流動性極大,管轄該園區的白馬派出所增加了巡邏次數,設立安保工作微信羣,及時掌握園區動態。園區安保部門負責人吳紅超說:“見警率不斷提高,我們的安全感也不斷增強。”

北流工業園管轄派出所建立健全部門、企業線索推送機制;玉州公安分局壓縮企業許可審批環節,推進企業開辦業務“一網通”“一窗通”;福綿公安分局先後完善身份證“全區通辦”“跨省通辦”等業務,爲園區外來從業者提供便利經濟發展到哪裏,公安工作就延伸到哪裏。玉林市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上,必將有“公安藍”保駕護航。

隴南市公安局主動創穩護航營商環境綜述

今年以來,聯繫微信32311699,我市公安局牢固樹立“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堅持以“三抓三促”“主動創穩”行動爲抓手,不斷創新工作機制,綜合運用防範、打擊、整治、管理、服務等舉措,紮實推進服務企業、護航發展各項工作,以高水平安全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高標站位,打造更優助企機制

工作中,市公安局制定了優化營商環境便民利企十二項措施等一系列專項文件,將營商環境措施落實情況納入全年公安工作績效考評。市、縣(區)兩級公安機關成立“一把手”掛帥的優化提升營商環境領導小組,建立“領導小組抓運作、聯席例會抓落實”工作機制,確保各項服務措施落地落實。

深化落實幹部包抓聯企業工作,市級公安局班子成員和中層以上領導幹部結對服務,幫助企業排憂解難。截至目前,走訪服務企業89家(次),幫助企業化解矛盾糾紛25起,收集辦理涉及企業各類問題8個。

以黨建爲引領,建立常態化警企協作工作機制,主動上門宣傳政策,爲企業提供法律諮詢服務,現場辦理公安審批服務事項,合力打造“親清”警企營商環境。

二、深化改革,打造更優政務環境

持續提升企業監管質效,積極構建事中事後監管體系,制定“雙隨機、一公開”工作計劃、抽查事項清單、跨部門聯合抽查事項清單。截至目前,辦理特種行業許可證換證220餘件,審覈發放三大員證件800餘人次。

持續落實護航警官機制,圍繞全市招商引資企業和建設項目,建立公安機關聯繫服務企業長效機制,共設立護航警官90名,實行“點對點”“一對一” 服務。

持續強化服務監督體系,建立集中受理、統一回訪、分類交辦、跟蹤督辦機制,加強羣衆滿意度測評,倒逼一線窗口提升服務質量。

持續推行便民服務舉措。大力推進出入境、小型汽車駕駛證等“全國通辦” “全國通考”全面落地。全面推行“田園警務+揹包警務”和流動車管所下鄉服務,架起警民連心橋。積極探索推行“綜合窗口”,實現警種業務“一窗通辦”。投放各類自助服務設備27臺,進一步方便羣衆辦事辦證。

三、安商便企,打造更優發展環境

深化理性執勤執法,始終將“柔性執法”貫穿於公安工作的全過程,對18

種輕微交通違法行爲的外地車輛首違免罰。推出人才落戶“綠色通道”、出入境“延伸服務”、服務事項“容缺受理”等便民措施,受到羣衆廣泛好評。

嚴打突出違法犯罪,全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隴南,爲全市加快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深入開展打擊金融領域犯罪“破案清收百日會戰”,縱深推進“隴劍”系列行動。全力消除“食藥環”風險,有效服務保障民生。

把護航全市重大項目建設作爲平安建設的重要內容,強化日常治安管理、狠抓工地智慧防控、多元化解矛盾糾紛、主動宣傳防範案件,護航項目順利實施。同時,定期開展日常治安巡邏,提高項目工地周邊的見警率和管事率,爲項目建設營造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

準格爾旗人民法院全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紀實

“我代表公司全體員工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謝!不是因爲我公司勝訴,而是在我們這家小公司與龐大的集團公司訴訟的情況下,法院主持公道,方便外省百姓,爲人民服務的精神令我們非常感動!”這是一封來自遠方的信,字裏行間飽含着對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人民法院公正司法、助企利民的讚譽之情。自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開展以來,準格爾旗法院深入踐行“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爲實現司法公正、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策馬加鞭,努力推進涉企案件辦理提質增效,一系列有溫度接地氣的舉措讓企業和羣衆切實享受到了便利、感受到了公平。

一、送法進企把脈問診助力營商深化訴源

營商環境就是軟實力、生產力,更是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2023年以來,準格爾旗法院立足審判執行工作實際,不斷調整工作思路,以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爲切入點,將訴源治理工作與鄂爾多斯市中級人民法院“三端五防線”訴源治理模式緊密結合,同全旗“企地企民攜手、共建美好生活”專項行動有效銜接,創建市域社會治理“579”法律服務“六進”模式,主動對接全旗168家重點企業,開展“點對點”精準服務,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爲服務經濟發展的契合點和落腳點,用法治思維和法治力量爲企業運營精準“把脈問診”。

9月19日,準格爾旗法院龍口人民法庭會同執行局深入北方魏家峁煤電有限責任公司,開展了“強國復興有我、我爲羣衆辦實事”普法宣傳進企活動,以“點單式”普法形式結合企業疑慮、聚焦企業需求,徵集企業意見和建議,通過“以案釋法”、法律政策解答等方式爲企業防範法律風險、依法經營提供“一對一”精準化、定製型司法服務,並建議企業增強自身保護意識和依法維權意識,提升法律風險防控能力。

“陳法官,我們的錢都已經到賬了,心裏的石頭終於放下了。”2023年7月14日,柴登法庭法官陳華收到一面來自內蒙古元瑞電建有限責任公司送來的錦旗。該公司對法庭靈活運用調解方式解決糾紛、化解矛盾,既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又免於雙方對簿公堂,以利於今後能夠繼續合作的工作方法給予極大肯定。

像這樣“俯下身子”進企業、“點對點”普法、將矛盾化解於訴前、化解於萌芽是準格爾旗法院持續推進“六進”工作走深走實,形成長效機制、達到

惠民暖企良好效果的縮影。該院緊盯企業和羣衆面臨的堵點難點,找準“小切口”,瞄準“靶向點”,打出“組合拳”,目前已舉辦民營企業家對話法官座談會105次,幫助解決涉法涉訴實際問題851個,搭建起法企良性溝通的平臺。

二、全力化解商業糾紛保障企業健康發展

2022年以來,準格爾旗法院聚焦“解決商業糾紛”,立足審判職能,努力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本文開篇概述的案例正是該項亮點工作的具體體現。該院民二庭庭長白潔接案後瞭解到,該案中,陝西某公司與內蒙古某公司因十年前簽訂的買賣合同履行及違約問題一直處於互不退讓的狀況。經過悉心調解無果後,法官對雙方合同的履行及內蒙古某公司存在違約情形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從鼓勵交易、慎用合同解除制度出發,充分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釋法析理,確定雙方之間的合同可以繼續履行,遂判決內蒙古某公司要求解除合同的主張不能成立,使該起商業糾紛案件得以合理合法解決,既依法扶助了一個面臨困境的企業,也爲雙方日後繼續合作提供了空間,同時進一步增強了司法裁判的公信力和權威性。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近年來,準格爾旗法院始終堅持全力保障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在先,2022年審結涉企案件3567件,涉案金額達30.12億元,通過司法確認、督促履行爲企業解決涉案糾紛9400餘萬元;審結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衆存款、電信網絡詐騙等涉衆型經濟犯罪案件13件38人, 追贓挽損595.5萬元;從快妥善處理金融糾紛,在全市率先探索金融案件“互聯網庭審”模式,審結金融糾紛1706件,金融案件平均審理天數同比縮短13天; 充分發揮破產審判防風險、優結構、促轉型作用,依法辦結破產案件3件,申請確認債權數額15.4億元;加強與銀行等金融機構信息共享,爲金融機構開展風險評級、防範金融風險提供重要依據;堅持高效能低成本解決商業糾紛,高站位推進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堅持系統集成、專班運作,大力推進司法確認、小額訴訟、簡易程序、普通程序獨任制審理、電子訴訟五項改革,全面激發司法效能。

此外,該院推出涉企訴訟綠色通道等13條務實舉措,解決商業糾紛時間平均縮短了19天,在2022年自治區營商環境評估中,“解決商業糾紛”指標排名全區第一。

三、率先開啓服務新模式“一件事”讓羣衆少跑腿

2023年8月,準格爾旗法院與準格爾旗不動產中心正式簽署司法拍賣不動產

“一件事”工作協議。9月25日,該院聯合準格爾旗不動產中心在現場爲家住薛家灣鎮的呂先生通過司法拍賣成功拍得一套房產,隨後,兩家單位協同聯動,通過不動產統一登記管理平臺現場完成房產過戶辦理工作,這也是鄂爾多斯市首例司法拍賣“一件事”,標誌着全市司法拍賣不動產“一件事、一次辦”服務模式就此開啓,助推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隨後,準格爾旗法院聯合不動產中心召開司法拍賣“一件事”首例經驗交流會。會上,兩家單位就司法拍賣中遇到的一些具體問題進行了深入溝通交流。雙方均表示將以司法拍賣不動產“一件事”服務聯動機制爲契機,以“切實解決執行難”工作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爲抓手,從根本上解決羣衆辦事多頭跑、來回跑的問題,切實提高爲民服務水平,共同推進聯動合作。

司法拍賣不動產“一件事”改革是準格爾旗法院踐行“讓羣衆少跑路、讓數據多跑腿”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一項重要舉措,以“平臺流轉、部門聯動”爲創新點,有效破解了司法拍賣中存在的信息不暢通、成交後過戶手續繁瑣等影響司法拍賣質效的問題。

四、聯動調解化糾紛“行內”優勢賦能服務

“內蒙古的水土好,準格爾旗的營商環境好。有政府和法院做保障,我們浙江的企業會繼續與準格爾旗的企業合作發展,實現共贏。”2023年8月,杭州某公司代理人如是說,而他這番話也的確言出有因。

原來,早在2012年6月,杭州某公司向準格爾旗某公司售出價值1.45億元的甲醇深加工項目的空分裝置設備。雙方簽訂合同後,杭州某公司如約交付貨物, 但準格爾旗某公司未及時付清1300餘萬元尾款,因而被訴至準格爾旗法院。該院綜合審判庭受理此案後,以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爲出發點,認爲案件調解成功的可能性很大,遂啓動“法院+工商聯”聯動調解化糾紛模式。8月18日,準格爾旗法院綜合審判庭庭長索雅、副庭長高曉輝會同工商聯主席王麗萍,針對該案雙方當事人爭議問題展開調解,索雅與王麗萍表示,在後疫情時代的影響下,企業想要保持健康穩定的發展態勢,就應該相互協助規避弱點,法院和工商聯也會在職能範圍內用好助企紓困政策,助力企業良性發展。最終,雙方達成和解協議,同意將1300餘萬元的欠款以分期的方式給付。綜合審判庭幹警趁熱打鐵,利用遠程互聯網開庭,對調解協議進行了司法確認,至此,這場長達11年的糾紛得以有效化解,雙方當事人滿意而歸。

好風憑藉力,優化營商乘法航。正如準格爾旗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祁

建軍向全院幹警強調的“要持續完善、用好司法惠企政策,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未來,準格爾旗法院將不斷創新司法惠民利企舉措,深化多方參與、多元治理訴源治理新格局,繼續把好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航舵,爲準格爾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湘潭市兩級法院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紀實

成立全省首個執源治理工作站、爲中聯重科挽回損失近1億元、281件重點涉企案件“一案一策”、前三季度執行到位金額50.74億元今年以來,我市兩級法院樹立“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以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爲抓手,錨定服務企業發展的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不斷提升市場主體滿意度和獲得感,爲湘潭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訪”字出擊,源頭築牢企業風險防火牆

“內容很契合企業實際,以後我們在簽訂合同時,可以更好地規避風險。” 湖南某鑄造有限公司負責人高興地說。

湘鄉法院走訪發現,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受制於資金等原因,沒有聘請專業的法務人員,忽略了公司制度設計、合同簽訂、勞動關係處理等合法性和規範性,導致在涉訴案件中常處於被動。於是,該院制定併發放《民營企業常見法律風險防範指南》,列舉了177個常見的企業法律風險點,並總結歸納了相應的防控措施,涵蓋法人治理、合同管理、融資擔保、知識產權保護、勞動用工等,增強了企業法律意識和風險防範能力。

雨湖法院選取轄區6家中小微企業,制定法官“一對一”聯點服務安排表, 同時集中走訪保險公司及銀行企業,就金融借款、保險糾紛、機動車交通事故糾紛等問題,與企業探討相關案件糾紛解決的最優途徑,並就機動車交通事故案件創新形成“訴前鑑定+質證+調解+和解”的糾紛化解流程。

湘潭中院聯合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集中走訪10多家物業服務企業,針對企業反映的訴訟成本過高、物業和業主矛盾突出等問題,總結制發了《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件裁判觀點》,對全市法院物業糾紛案件提供指導,並將大部分物業糾紛引入調解平臺,物業糾紛迅速增長的態勢得到有效控制。1至9月,全市法院物業糾紛案件同比下降30.54%。

二、“調”字爲先,奏響訴前多元解紛協奏曲

湖南某公司委託某建設公司搭建鋼結構大棚,案涉工程總價款1700多萬元。工程完工後,雙方對扣款項目、付款時間和方式及是否需要支付違約金等產生爭議。考慮兩家企業經營均面臨困難,湘潭中院法官數次前往涉案工地,針對雙方爭議點逐一釋法析理,在每個細節上儘量考慮雙方訴求。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雙方最終達成協議,最大限度降低了訴訟對企業經營造成的影響。

近年來,湘潭中院針對房地產、建設工程、金融借款、生態環境等矛盾多

發的涉企糾紛,主動與人民銀行、工商聯、貿促會、銀保監局等部門對接,暢通聯動調解渠道,助力解決企業市場準入、資金困難等難題。

前不久,湘潭中院收到一起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案,立即通過線上案件平臺,推送給湘潭市知識產權調解委員會,召集調解員到湘潭中院訴訟服務中心,與立案庭訴前調解中心的法官一起調解。經過兩個小時調解,這樁糾紛得以平息,雙方簽署協議。

湘潭中院組織全市中小企業協會入駐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完成線上對接, 實現涉企案件訴調對接,提升解紛實效。截至目前,全市法院調解平臺共進駐168家調解組織,聘請484名調解員。

全市設立159個訴源治理工作站,實現鄉鎮街道、重點行業領域全覆蓋。今年以來,法院調解平臺委派訴前調解案件7935件,其中涉企案件訴前調解爲3193 件,民商事一審收案數同比下降7.01%。

三、“活”字發力,爲企紓難解困釋放新動能

永銳與三峯兩家公司金融借款糾紛,三峯應償還永銳借款本金3490萬元及利息,三峯名下僅有的近50畝國有土地使用權及廠房均已抵押給永銳。未經永銳同意,三峯又擅自將廠房分租給了另外6家企業,兩家企業矛盾不斷升級。

接案後,湘潭中院執行局組織了十多場研討會,最終說服永銳公司同意帶租拍賣,解決了三峯欠款問題,同時保證了6家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永銳還主動拿出350萬元解決職工的工資及養老保險等問題,由此涉及的83個相關案件也一併解決。

今年來,湘潭中院出臺執行系統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十六條舉措,依法審慎採取財產性強制措施,通過運用債權轉股權、加入新保證人、置換保全標的物等“活封活釦”方式,緩解誠信被執行企業的發展壓力,儘可能維持企業的“造血”功能。對在執行中能及時主動履行或主動達成執行和解的企業,法院及時在失信系統中刪除名單,幫助企業修復信用。對符合重整條件的企業,法院積極開展預重整,採取庭外重組與庭內重整相結合的方式,推動企業重生,“滿血復活”再出發。今年以來,全市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破產案件4件,推動2家企業預重整順利轉入重整程序。

在審結涉企糾紛案件時,湘潭中院還運用“訴訟費槓桿”減免涉企訴訟費。截至9月底,全市法院涉企案件緩交訴訟費1121.57萬元。

四、“新”字爲魂,按下涉企案件辦理快進鍵

中聯重科是我國裝備製造的龍頭企業,湘潭縣法院自2019年來對涉及中聯重科總標的2.3億元的71個案件予以執行。自受理該系列執行案件以來,該院成立三個專項執行團隊,遠赴山東、江蘇、浙江等地開展“湘執利劍”涉工程機械領域專項集中執行行動,已執行到位近1億元。通過創新執行,湘潭中院在全省率先建立針對自然人民間借貸案件的風險提醒、稅款徵收的“法院+稅務”協作機制,強化自然人民間借貸稅費控管,有效防範國家稅費流失,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同時,與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完善相關信息系統對接,建立查人找物、失信懲戒、詢價納稅、協助執行等聯動機制,進一步深化了不動產司法網絡查控和轉移登記協作,全力推進不動產網絡查詢和查解封,提高了不動產查控效率。

目前,全市法院與公積金管理部門共協作9588次,其中查詢8966人次,凍結賬戶277個,強制執行77人次劃扣金額261.94萬元。

我市法院法官打開微信小程序“湘潭法院卷宗流轉”,就可以瞭解卷宗的辦理情況。湘潭法院建立涉企案件“優先立案、優先送達、優先調解、優先審理、優先執行”的綠色通道,涉企民商事案件全流程加速辦理。

此外,湘潭法院創新“一案一碼”案卷分流機制,立案、審理、執行等訴訟程序全流程監管。二維碼鏈接案卷當前持有人、持有時間等數據信息,案卷流轉實現全程留痕和監管,案卷流轉操作銜接更加緊密,涉企案件辦案效率更高,爲涉企案件辦理按下“快進鍵”。

西安市雁塔區人民法院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紀實

西安市雁塔區人民法院始終秉持“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在“立、審、執”三大環節同向發力,創新打造“共享法庭”品牌集羣,推動“無訟園區”“無訟企業”創建,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一、“綠色通道”幫助企業減少訴累

“時間緊急,我一大早就出門了,真沒想到咱們這個綠色通道效率這麼高!” 11月8日,到雁塔法院立案的劉先生說。

爲便捷中小微企業立案,雁塔法院在訴訟服務中心開通了立案“綠色通道”, 由專人指導企業立案,解答訴訟流程問題,同時簡化立案手續,提高辦理效率,及時流轉案件。自開通立案“綠色通道”以來,該院已爲上百家中小微企業辦理了立案業務,在審查、登記、受理等各個環節提速,及時爲當事人解決燃眉之急。

在立案的同時,工作人員還梳理出中小微企業經營管理有關的法律風險點, 就如何更好地防範法律風險向企業提出建議和提示。“中小微企業規模不大,抗風險能力較弱。爲助力中小微企業健康平穩發展,立案庭積極發揮法治對營商環境的引領、規範、保障作用,以法治思維、法律手段爲中小微企業紓困。”立案庭庭長賈宇潤介紹。

二、“共享法庭”高效化解金融糾紛

近日,在雁塔法院“共享法庭”雁塔區金融辦服務站內,速裁庭法官王華調解了一批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以前總覺得打官司程序繁瑣、耗時耗力,現在通過‘共享法庭’法官很高效地就解決了糾紛,節省了我們的時間成本。”原告某銀行工作人員說。

被告張某和某科技公司因欠原告某銀行款項未還而被起訴。面對雙方各執一詞的情形,在掌握案情的基礎上,王華一方面多次與被告溝通,解讀金融借款相關法律法規,引導被告積極主動還款;一方面勸導原告某銀行理解被告的困境,給予被告一定的時間籌措資金。最終,通過“訴前調解+司法確認”的方式,糾紛得以零成本快速化解。

去年4月,陝西省首個“共享法庭”雁塔區物業協會服務站在西安市雁塔區紅色物業會客廳正式揭牌啓用。今年6月30日,雁塔法院聯合雁塔區金融辦爲第五個“共享法庭”雁塔區金融辦服務站揭牌。

“金融領域矛盾糾紛往往復雜且專業。我們着力推動將金融‘共享法庭’

打造成深化訴源治理的‘前沿陣地’,實現法院、銀行、金融監管部門等機構高效聯動,簡化了金融糾紛流程、縮短了週期,有效提高了金融糾紛化解效率。” 11月10日,速裁庭庭長何燕介紹。

三、司法建議“開出良方”防範風險

“法官請放心,我們對司法建議的內容非常重視,已經制定了具體的工作舉措,一是加強銷售隊伍誠信合規及警示教育;二是強化客戶風險提示”某保險公司員工向雁塔法院西影路法庭法官介紹了公司的新舉措。

雁塔法院西影路法庭此前審理了一起老年人購買保險引發的糾紛。原告何某表示,保險銷售員小張未經其同意,利用自己的保單申請了借款,又將借款用於購買新保險。承辦法官鄭彤要求保險公司限期向法庭提供辦理保單借款的所有原始資料,保險公司稱無法提供當時的原始資料。

最終,在鄭彤主持下,雙方達成調解:將兩份保單的借款本金與保單現金價值衝抵,保險公司僅退還扣除的借款利息。

爲督促保險公司加強從業人員管理、規範銷售行爲,鄭彤依法向保險公司發出司法建議書,建議其根據中國保監會要求,強化保險銷售行爲可回溯管理規則的落實。同時,法庭還釋明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提醒公司避免此類情況再次出現。收到司法建議書後,保險公司立即制定舉措,規範展業行爲和銷售流程,有效促進了公司依法合規經營。

雁塔法院堅持將司法建議作爲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2022年以來,對審判過程中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制發司法建議94件,被建議單位涵蓋行政部門、民營企業、行業協會。雁塔法院加強跟蹤問效、精準施策,讓司法建議落地有聲、取得實效。

四、“無訟”理念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自西安市政法機關服務高質量發展“兩行動、兩措施”開展以來,雁塔法院結合“兩行動、兩措施”工作要求,圍繞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工作重點,積極推進“無訟園區”“無訟企業”創建工作,開展“三幫三送三關注”活動,即爲企業“幫解紛、幫協調、幫答疑,送服務、送法律、送建議,關注企業需求、關注企業意見、關注企業風險”。通過發放調查問卷、邀請企業代表觀摩庭審、開展法院開放日等活動,雁塔法院詳細瞭解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難點、痛點和堵點問題,爭取將可能出現的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

“近年來,雁塔法院積極踐行‘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重要理念,全力聚焦雁塔區‘優’無止境、‘營’在雁塔的營商環境品牌目標,發揮司法機關依法平等保護市場主體、完善市場信用體系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雁塔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李雲峯說。

鹽城法院能動司法服務高質量發展紀實

今年以來,鹽城法院認真貫徹落實鹽城市委政法委頒佈的打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二十條措施”,堅持能動司法、主動擔當作爲,爲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以最優服務助企發展

高起點謀劃、高標準推進、高質量落實。中院先後召開全市法院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調研座談會和全市法院機關作風建設暨優化營商環境會議,專題部署研究貫徹落實“二十條措施”。制定出臺《關於爲加快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範區提供優質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全市法院2023年度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等規範性文件,指導兩級法院持續深化高質量司法實踐,抓實公正與效率, 全力營造一流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心貼心服務。兩級法院主要領導帶頭開展“企業大走訪”活動,深入企業瞭解生產經營情況,傾聽企業所需所想所盼,收集彙總司法需求、意見建議。各法院對蒐集到的意見建議、困難問題,實行分類“建賬”、適時“督賬”、限時“銷賬”,切實高效服務企業。

近日,鹽都法院受理的一起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案件中,當事人在作業過程中被彩鋼瓦砸中受傷,勝訴後申請執行。因轄區內此類糾紛較爲常見,執行局法官對案件分析研判,梳理常見安全生產風險隱患,並走進轄區企業開展針對性安全生產主題普法宣講。

“非常實用,乾貨滿滿!我們以後也會多加註意,全面抓好安全生產。” 某企業負責人張先生說道。

實打實解憂。暢通涉企案件“綠色通道”,鹽城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均設立涉企立案窗口,在案件辦理過程中實行“快速立案、快速送達、快速調解”。依法准予困難企業緩交、減交訴訟費用,加快勝訴企業訴訟費用退費流程,判決生效後7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

二、以模式變革守護創新

爲有效化解知識產權糾紛,減輕企業訴累,中院聯合市知識產權局等單位加強部門協同配合,積極探索知識產權糾紛多元解紛“鹽城模式”,採取“人民法院推送、行政機關協同、特邀調解員接單、員額法官跟蹤指導”在線訴調對接工作模式。

“多方協同,以調解方式化解知識產權糾紛有着高效、專業、低成本的優

勢。”中院民三庭庭長劉紅介紹道。

江蘇某紙業有限公司是鹽城一家高新技術企業,36家商戶涉嫌侵犯該公司持有的某註冊商標的商標專用權,被訴至鹽城中院。因原告訴訟代理人在外地,法官、特邀調解員、市知識產權局工作人員與商戶座談協商,並以線上方式開展調解。糾紛調處過程中,法官發現這些被訴的小商戶大都屬於侵權而不自知,增強他們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尤爲重要,於是提出由侵權商家從權利人處進貨正版商品的解決新思路,獲得一致認可,最終促成原告、被告、供貨方三方達成調解協議。

“感謝法官,不僅幫我們成功化解了糾紛,還爲我們普及了相關法律知識。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生意,我今後也會多學習這方面知識,確保合法合規經營。”商戶夏先生感謝道。

截至目前,已有130起知識產權糾紛通過訴前調解方式成功化解。今年6月, 知識產權糾紛多元解紛“鹽城模式”的相關工作經驗被最高法、國家知識產權局推廣。

對標全市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藍圖,鹽城法院設立45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聯繫點,加大對新能源、大數據等領域創新技術的司法保護力度;緊密結合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充分發揮市地理標誌司法保護中心職能,助力特色農產品品牌做大做強沐浴在法治的陽光下,創新的種子正在這片沃土中生根、開花。

三、以能動執行紓困解難

3月30日上午7:00,鹽城法院“親商護企2023”涉企案件首次集中執行行動拉開帷幕。全市法院執行幹警兵分19路,對涉企案件被執行人發起執行攻勢。中院抖音號、阿里拍賣等平臺不間斷同步直播,21名代表委員、公證人員全程見證,十餘萬網友“零距離”圍觀,萬餘名網友點贊。

爲全面貫徹落實“二十條措施”,用心、用情、用力爲企業紓困解難,從今年3月份開始到年底,中院在全市法院範圍內組織開展“親商護企2023”鹽城法院涉企案件專項執行行動,通過“凌晨執行”“夜間執行”“假日執行”等形式,切實加大涉企債權案件執行力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建湖法院在執行一起案件過程中,依法拍賣了被執行人名下一處工業廠房、附屬設施以及部分機器設備,買受人系一名民營企業家。後由於原有企業內物品堆積,廠房遲遲不能交付。買受人心急如焚,建湖法院想當事人所想,急當事人所急,組織幹警對案涉廠房及時進行了強制騰空,並對廠房內的物品逐一

清點、登記、搬運,最終順利交付給買受人。

“此次騰空的廠房佔地1萬餘平方米。今年以來,建湖法院通過拍賣盤活低效廠房10萬餘平方米,成交價1.3億餘元。”建湖法院執行法官嚴楊曬出該院執行“成績單”。

“感謝法院高效快速執行,幫助我們順利入駐廠房,我們有信心把企業經營好。”買受人豎起大拇指。

今年上半年,鹽城法院共開展涉企債權專項執行行動79次,執行到位債權4 億餘元。樹牢善意文明執行理念,對98件涉企案件採取“活查封”“活凍結”措施,幫助42家企業進行信用修復,向企業出具《信用修復證明書》27份,保障企業正常生產經營。

寧鄉法院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紀實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營商環境是市場主體發展之基、活力之源。 寧鄉是全國爲數不多同時擁有兩個國家級開發區的縣級市。爲服務園區企

業高質量發展,寧鄉市人民法院設立兩個園區法庭(即金洲人民法庭、藍月穀人民法庭)。以強有力的司法支撐讓司法預期穩起來,市場主體活起來,市場環境優起來。園區企業呈現出活力迸發、生機盎然的良好景象。

一、強調解,守護小微企業生命線

“保全快,調解快,確認快,還不用繳納訴訟費,金洲法庭服務企業的做法高效又貼心!”在一起買賣合同糾紛中,金洲人民法庭靈活運用訴前保全+訴前調解的模式,7天便化解了某材料公司與某模具公司之間的貨款糾紛。

“通過調解不僅實現了原告企業正常回款計劃,同時也沒有影響被告企業的信譽與生產經營節奏,雙方都從調解中爲企業發展贏得了先機。”金洲人民法庭庭長周攀介紹,在目前的融資環境下,企業一旦被起訴,則有可能影響信貸評級,這往往將限制企業的融資貸款,給涉訴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的生存發展帶來重大影響。

爲此,在處理小微企業標的金額不大的矛盾糾紛時,園區法庭設身處地從企業的發展與需求出發,通過多元的調解方式,最大限度平衡雙方利益,促使矛盾和平解決。守護小微企業發展的生命線,讓企業切實感受到司法服務的善意。

2023年以來,園區法庭共計調處涉企糾紛230件,調撤率42.57%。

二、治未病,精準堵住發展漏洞

法治是優化營商環境的晴雨表,每一起案件都是優化營商環境的經驗交流。“在辦理涉企案件中,不能只是機械的辦案,還要有一雙善於發現問題的

眼睛,爲企業堵漏洞,護航企業穩健長遠發展。”藍月谷法庭副庭長周納說。在辦理一起合同糾紛案,周納發現原告企業的生產經營模式存在着不小的

法律風險。“原來企業是做國際貿易,交易模式爲‘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後續企業擴大經營規模,積極開拓國內市場,採取融資租賃的模式銷售產品。”周納介紹,融資租賃模式有利於減輕買方企業的資金負擔,同時實現賣方企業的順利銷售及資金回籠,是許多設備製造業的優先選擇。但在該公司與融資租賃公司簽署的合同中,將本應由融資租賃公司承擔的債務風險轉嫁到該公司自身承擔,對企業經營穩定及追償等方面均有不利影響。

爲了避免企業“踩坑”,周納精心撰寫《司法建議書》,將企業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一一釋明,幫助企業從源頭預防債務糾紛。

園區法庭積極將司法建議與審判態勢分析有機結合,針對審判工作中發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可行性法治建議,能動司法,以司法建議良方護航經濟行穩致遠。

三、優服務,努力當好“店小二”

“碰到拿捏不準的問題再也不用爲難了,在園區法官接待日,面對面與法官探討交流,就能獲得專業的指導意見。”某企業法務說。

法官接待日,變單一的企業走訪司法服務模式爲雙向互動交流,企業可通過電話預約或直接現場登記接待時間。面對面聽取企業的司法需求,收集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的難點和堵點問題,現場解答和辦理企業反饋的問題。

園區法庭延伸司法職能,前置司法服務,通過“號脈問診”,進行風險提示與預警。以多元化的方式加強同企業之間的交流溝通,把法官接待日與企業走訪相結合,帶着訴求走訪企業,提供精準有效的司法服務,推動企業合理訴求及時解決,實現司法服務企業全過程、全覆蓋,助推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使市場主體發展活力更強、動力更足。

今年以來,園區法庭走訪企業30餘次,收集涉企問題54條,推動解決54條。“園區法庭要全方位推動司法服務、司法作風、司法質效提檔升級,全鏈

條提升司法服務保障水平,不斷厚植營商環境的法治沃土,讓企業在寧鄉這方沃土上投資更放心、發展更安心、經營更舒心。”寧鄉市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唐珍枝如是說。

湘潭法院系統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發展紀實

今年以來,我市兩級法院圍繞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立足法院工作職能, 不斷創新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舉措,用心用情助力企業健康穩步發展,積極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一、延伸審判職能,爲企業提供法律“全體檢”

“現在物業企業生存也難,物業服務費收繳率不高,而業主要求高。”前不久,在湘潭中院聯合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對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的走訪中,十多家物業管理企業在參加物業糾紛聯動調處工作座談會時表示。對此,法官就物業企業提出的法律問題予以答疑釋惑。

今年以來,湘潭中院對企業實地走訪大調查,對涉困企業“主動出診”, 圍繞企業如何依法經營、規避法律風險和企業職工如何依法維權等法律知識,從專業角度爲企業提供全面“體檢”服務,從源頭上減少企業的法律風險,助力企業在法治軌道上高質量發展。

針對物業企業提出的訴訟成本過高、法院裁判尺度不一等問題,湘潭中院法官在走訪後製定《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件裁判觀點》,指導基層法院的物業糾紛案件,將絕大部分物業糾紛引入訴前調解中心,從而使物業糾紛迅速增長的態勢得到有效控制。1至9月,全市兩級法院物業糾紛案件同比下降30.54%, 越來越多的物業企業在遇到糾紛時選擇自主協商,將糾紛解決在訴前。

二、構建聯動機制,奏響優化營商環境“大合唱”

不久前,湘潭中院立案庭收到一起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案,立即通過線上案件平臺推送給湘潭市知識產權調解委員會,召集調解員到湘潭中院訴訟服務中心,與立案庭訴前調解中心的法官一起線上調解。經過兩小時電話溝通、線上調解,最後調解成功簽署協議。

針對房地產、建設工程、金融借款、生態環境等矛盾多發的涉企糾紛,湘潭中院與婦聯、工商聯、貿促會、人社局、銀保監局、市場監督管理局、中小企業協會等10餘個部門對接,組織金融消費調解委員會、知識產權調解委員會、中小企業協會等調解組織入駐人民法院調解平臺,推行“行政調解行業調解+司法確認”聯動解紛模式。

截至目前,全市兩級法院調解平臺共進駐168家調解組織,聘請484名調解員。全市設立159個訴源治理工作站,實現鄉鎮街道、重點行業領域全覆蓋。今年以來,全市兩級法院通過調解平臺訴前調解案件9877件,成功6831件,其中

涉企案件調解成功4086件,民商事一審收案數同比下降7.01%。

三、利用信息技術,跑出涉企案件“高速度”

如今,在我市任意一家法院,幹警打開微信小程序“湘潭法院卷宗流轉”, 就可以瞭解卷宗的辦理情況。

今年以來,湘潭兩級法院開發微信小程序,建立“一案一碼”案卷流轉機制,員額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通過掃卷宗封面二維碼,即可瞭解案卷當前持有人、持有時間、簽收記錄、轉出記錄等信息,案卷流轉實現全程留痕,大大助力涉企案件高效審結。

湘潭兩級法院開闢了涉企案件“綠色通道”,在涉企案件卷宗上加蓋涉企印章,對涉企案件實行優先受理、快速辦理、強化管理,助力涉企訴訟全流程提速增效。湘潭中院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高清視頻跨域接訪、指揮執行,全面推進網上立案、庭審、調解、保全等智慧法院項目建設,有效推動了信息科技與

行政檢察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活動綜述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剛發佈不久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指出,健全對各類所有制經濟平等保護的法治環境,爲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穩定的預期。

近年來,檢察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爲指引,認真履行法律監督職能, 打好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組合拳”,表達了鮮明的“檢察態度”。

在近日舉辦的第五屆民營經濟法治建設峯會上,作爲檢察機關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助推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的生動縮影,最高檢部署開展的行政檢察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活動(下稱“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活動”)入選2023民營經濟法治建設“十大護航行動”。

一、專項+治理,創新服務營商環境新模式

一直以來,全國各級檢察機關行政檢察部門以監督辦案的“硬舉措”爲企業發展提供“真關懷”,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切實把防控風險、服務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經濟發展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2020年,最高檢就曾專門對11件涉民營企業重大行政檢察監督案件進行重點掛牌督辦。2022年,最高檢部署開展“全面深化行政檢察監督依法護航民生民利”專項活動。其間,各地檢察機關聚焦依法保障民營企業及企業家合法權益,開展了各具特色的“小專項”,共辦理涉市場主體權益保護案件8100餘件, 推動破解影響法治化營商環境的諸多瓶頸問題。

今年,爲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部署,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於“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的要求,最高檢決定在全國檢察機關部署開展行政檢察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活動。僅今年上半年,已辦理涉市場主體行政檢察監督案件近1萬件。

湖南省益陽市某製衣廠車間裏,生產活動忙碌而有序。這個被當地縣政府認定爲就業扶貧車間的廠子共接納當地殘障人士、留守婦女及低保戶等近百人就業。然而,此前該廠卻因食堂未取得相關證件而面臨行政處罰,食堂停了,員工就餐問題一直解決不了,經申請行政複議、提起行政訴訟,均未解決。連續打官司也讓該廠創辦人陸女士焦頭爛額,企業運營陷入困境,員工面臨失業。

後陸女士向檢察機關申請監督。檢察機關將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與推動鄉村振興有機結合,通過舉行公開聽證,協調製衣廠與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簽訂分期繳納罰款和解協議,獲各方一致認同。

“經歷這起案件後,我們依法辦好了各類手續和證件,也意識到依法合規經營的重要性。”陸女士說,檢察機關不僅化解了爭議,還針對廠子合規經營提出可行性建議,讓自己重拾信心再次啓動生產。“我會努力經營好,繼續爲保障我們偏遠地區就業和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這是檢察機關在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活動中辦理的一起具有代表性的案件,於今年7月被列入最高檢發佈的第十三批“檢察爲民辦實事”——行政檢察與民同行系列典型案例。

“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活動是新時代行政檢察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政治上着眼、從法治上着力,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的有益探索。”最高檢第七檢察廳廳長張相軍表示,實踐中,行政檢察立足職能優勢,着力加強涉市場主體行政訴訟監督、行政違法行爲監督、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等,以更高層次訴源治理促進各類市場主體受到法律平等保護。

在最高檢指導下,各地檢察機關積極部署,圍繞“虛假登記”“惡意註銷” 等社會治理問題,通過類案檢索、構建工作銜接機制、建立監督模型等多種形式,創新護航當地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模式:上海市虹口區檢察院聚焦企業惡意註銷換殼逃避法律責任的難點問題,與區人社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會籤文件,以信息共享破解民營企業註銷領域難點堵點,構建誠實守信的市場登記管理秩序;浙江省檢察院針對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商事登記的便利性,虛假登記公司,導致“被股東”“被法人”現象頻發問題,在全省開展虛假登記數字監督專項行動,通過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753家公司撤銷登記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二、優化+服務,探索紓解經營困難新路徑

保障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不僅要讓企業“活下來”“留得住”,還要讓企業“經營得好”。對此,各地檢察機關加大對涉民營企業權益保護的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徵收等方面的行政生效裁判、調解書監督力度,重點圍繞執行標的、費用錯誤、超額凍結、處罰不當等開展行政非訴執行監督,綜合運用抗訴、再審檢察建議等監督方式,促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爲保障民營經濟健康

發展提供良好法治化營商環境。

在江西,上饒市檢察機關聚焦法院生效裁判確定行政機關負有補償責任, 但行政機關怠於履行的執行難題,通過制發檢察建議促使行政機關依法履行補償義務,幫助民營企業及時獲得執行款。

在廣西,南寧市檢察機關加大行政裁判結果案件監督力度,通過抗訴糾正行政機關“過罰不相當”的違法情形,推動行政處罰符合比例原則。

在福建,記者瞭解到一起由晉江市檢察院辦理的行政非訴執行監督案—— 某公司因環保手續不完整被責令限期改正,後重新辦好環評手續,卻因環保部門未及時向法院作結案說明,該公司被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檢察機關第一時間調查覈實並督促相關單位作出結案說明,並建議法院及時將該公司從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中移除並作結案處理。

“涉案企業超標的額查封、行政處罰過重、行政補償不到位等問題一直是民營企業的急難愁盼。在這類案件辦理中,檢察人員需要充分考慮實際情況,主動同行政機關、法院溝通協調,防止民營企業因不當強制執行措施而陷入生產經營困境。”晉江市檢察院副檢察長許新報告訴記者,該院圍繞行政處罰影響民營企業發展的重大問題開展行政非訴執行監督,共發出檢察建議75件,努力清除妨礙企業發展的不利因素,杜絕“案子辦了,企業垮了”。

此外,晉江市檢察院進一步抓細綜合服務保障措施,打造“親清護企”晉江模式:依託福建省非公企業法治教育基地,設立行政檢察專欄,以案釋法,相關工作經驗被寫入最高檢工作報告;牽頭聯合市法院等25家單位成立民營企業合規建設服務聯盟,自主研發企業法律風險自檢系統,爲企業提供行政合規體檢;開展合規問診走上門、法治講座送上門、聽取意見請上門等服務活動,着眼企業關注熱點和潛在痛點加強普法宣傳。

三、創新+監督,構建營商環境法治建設新機制

在辦理服務市場主體個案中,檢察機關針對個案暴露出的苗頭性、傾向性、普遍性問題,通過類案監督凝聚行政機關合力,共同完善市場經濟秩序的治理與維護。

例如,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建華區檢察院以該院辦理的單用途消費預付卡治理檢察監督案爲切入點,開展預付卡規範管理專項監督活動,填補監管空白,促進預付卡規範治理。

再如,在浙江省寧波市檢察院督促某市工程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履職檢

察監督案中,檢察機關在辦理某公司與李某安的糾紛案件時,發現類似糾紛並非孤案,當地建設工程施工轉包、違法分包亂象時常發生。檢察機關經進一步調查查明,在全市範圍內法院作出生效裁判的案件中,存在建設工程轉包、違法分包等違法行爲線索148件,遂逐一覈實相關事實及訴訟證據。寧波市檢察院在督促相關行政單位對違法行爲依法進行調查、處理的同時,還牽頭與當地法院等6家單位會籤《關於建立司法與行政執法銜接聯動機制協同治理建設工程施工發包承包違法行爲的意見》,從源頭預防轉包、違法分包及掛靠等違法行爲,完善建築市場信用體系,提升訴源治理效能,促進該市建築企業高質量發展。

“工程轉包、分包給無相應資質的企業或個人是違法行爲,但因具有一定的隱蔽性,行政機關在日常監管中難以及時發現。”浙江省寧波市檢察院第五檢察部檢察官汪培偉說,檢察機關以個案爲切入點,挖掘同類違法行爲,通過制發檢察建議、會籤文件等方式堵塞監管漏洞,爲行業的安全生產、健康發展提供司法保障。

從個案監督到類案監督的拓展,大數據漸漸成爲激活行政檢察服務保障市場主體的內生動力。

江蘇省崑山市檢察院在辦理一起行政非訴執行監督案件時,發現非法轉賣營業執照行政執法缺位的線索,遂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非法轉賣營業執照行爲作出處理,並完善案件線索移送機制,雙方還簽訂聯動協議,合力增強治理實效。

受該案啓發,崑山市檢察院構建非法轉賣營業執照大數據監督模型,並在蘇州全市落地應用,通過模型篩查發現180個營業執照被非法轉賣後還處於存續狀態,該院便向相關主管部門移送線索70條,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已初步吊銷20 餘家市場主體的營業執照,並通過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將市場主體吊註銷信息實時推送給銀行系統等形式,在實踐層面推動形成問題整改閉環。

在崑山市檢察院第五檢察部檢察官助理顧昀禎看來,大數據的深度應用可以透過表層,以點帶面發現隱蔽的問題,通過加強對涉企行政檢察案件數據的歸集、分析,推動行政檢察辦案模式從“個案爲主、數量驅動”向“類案爲主、數據賦能”轉變,更高質效深化營商環境法治建設。最高檢黨組強調,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具有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依靠法治提供穩定的基礎、持久的動力、公平公正的環境。

今年8月,最高檢發佈了《2023—2027年檢察改革工作規劃》,指出“健全

檢察機關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的工作機制”。

對此,張相軍表示,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縱深開展之際,行政檢察將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經濟思想,持續聚焦涉市場主體產權保護、財產徵收、市場準入、行政處罰、減稅降費等焦點問題,堅持依法懲處與平等保護相結合,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引導和促進市場主體守法合規經營,爲打造一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貢獻檢察力量。

安陽市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治理營商環境綜述

推動項目建設,提振企業信心,良好的營商環境是關鍵。

今年年初,安陽市吹響全力“拼經濟”打贏“十大攻堅戰”號角,全市上下凝聚強大合力,爭分奪秒拼起來、幹起來。市委書記袁家健反覆強調,要打響“安陽最安心”營商服務品牌。

在這場必須打贏的戰鬥中,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始終衝鋒在前,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爲政治監督的“頭號工程”,緊盯各種影響決策實施、阻礙政策落地、缺乏服務意識、破壞市場秩序等突出問題,靶向發力、綜合施策,以最硬的措施、最嚴的紀律、最高的標準,全力保駕護航,推動項目建設加速跑,讓企業安心謀發展。

一、疏通堵點、規範執法,確保惠企助企政策落實

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無事不擾、有事上門,讓惠企助企政策落實落地,是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履行監督職責的重要內容。

“這條路擱了兩年,現在終於開工了,真是幫我們解決了難題。”安陽市萬熙達房地產公司總經理朱濤感動地說。

原來,紀委監委優化營商環境監督治理留言板收到了一封訴求信,企業反映通過招拍掛獲得地塊後,周邊一直沒有一條可以通行的市政道路,嚴重阻礙企業開發項目正常進展。今年4月19日,市紀委監委有關領導帶領優化營商環境監督治理工作專班的同志對該問題進行實地督導調研,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儘快協調解決,市、縣紀委監委監督治理工作專班跟蹤督辦項目建設情況,困擾企業的難題終於得到解決。

爲破解惠企政策知曉率低這個難題,市紀委監委將市直各涉企職能部門助企惠企政策彙編成冊、統一發布,引導企業用好用足政策“紅利”;組織市工信、財政、人社、環保等涉及惠企政策的23個局委,遴選專家深入縣區宣講, 3500多家企業參加並受益。

今年5月,市城管執法中隊到一家房地產公司執法時,遞上了一份《全市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治理重點涉企行政執法不規範問題告知書》,提醒企業若遭遇不規範執法,可以立即“掃碼”向紀委反映。這一舉措讓執法人員感嘆道:“這相當於紀委就在身邊,咱的言行舉止都得嚴謹再嚴謹。”

如今,這項制度在全市涉企行政執法工作中已成爲常態。

圍繞稅費減免、財政貼息、金融扶持、穩崗穩產等助企惠企政策的貫徹落

實,市紀委監委組織7個督導組開展專項監督,對政策棚架、措施不力、責任空轉等落實不到位問題,及時進行反饋、覈實,督促各職能部門切實扛起責任。

二、明察暗訪、公開公示,助力重點項目快速推進

“政務服務事項是否全部入駐?”“窗口工作人員有沒有遲到早退、崗位空置現象?”“遇到過業務不熟、推諉扯皮的嗎?”爲監督推動全市政務服務環境持續向好,市紀委監委優化營商環境監督治理工作專班成立9個察訪組,通過實地暗訪、查閱資料、個別訪談、調查問卷等方式,下沉一線聽呼聲、問意見。全市紀檢監察機關針對政務服務中心(大廳)開展明察暗訪共156次,察訪發現問題186個。

市紀委監委認真研判,將明察暗訪中發現的問題按照涉企、紀律、服務分爲三類,分類交辦整改、統籌推動提升,共整改問題187個,印發營商環境監督治理問題交辦函97份,督促各級政務服務中心(大廳)、涉企職能部門認真整改落實。

在安陽比亞迪項目工地前,一塊巨型“全市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治理重點建設項目公示牌”格外醒目。牌子上詳細列舉了在項目建設中易發的“吃拿卡要、擅自設立審批項目、重複檢查”等諸多問題,所有企業和羣衆發現類似問題可立即“掃碼舉報”。

“這麼大的公示牌樹在這裏,對我們項目來說又多了一個定心丸。”企業負責人說。

向企業公開監督治理範圍和問題反映方式,這項舉措不僅提醒相關責任主體履職盡責,也讓企業看到了紀檢監察機關“實意護航”的良苦用心。

三、網絡監督、直面訴求,幫助解決企業實際困難

親而有度、清而有爲。今年年初以來,市紀委監委與市融媒體中心聯辦的

《營商環境看親清》節目備受關注。

安陽鈣瑞益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留言反映,該企業的鈣果項目在育苗大棚建設、育苗培育技術上遇到了困難和瓶頸,希望林業等部門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

《營商環境看親清》節目上,市林業局副局長秦玉亮當場表示,將與該企業有效對接國家林業產業有關扶持政策。節目結束後,他第一時間帶領相關負責人和林業專家,前往該企業實地跟蹤調研、解決問題,受到該企業的稱讚。

《營商環境看親清》節目採取網絡直播問政的形式,以通報典型案例、曝

光“四風”問題、解讀惠企政策、回答企業疑問、幫助解決難題爲主要內容, 邀請市政務服務與大數據管理局、市市場監管局等涉企職能部門參與,搭建起了經營主體廣泛參與的政務監督互動平臺。

節目自去年8月開播以來,近40位一把手帶隊業務骨幹參加問政,累計100 多個企業來到直播現場反映訴求。政府職能部門和經營主體就發展中遇到的難題面對面、紅紅臉、出出汗,幫助經營主體解決問題2000多個。

市紀委監委對損害營商環境腐敗和作風問題“大起底”,澄清問題線索底數。對涉企問題線索及時分辦、優先處置、掛牌督辦,通報經營主體反映強烈、對政商關係影響惡劣的重大典型問題118起,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65份,精準督促整改案件暴露出的制度建設、權力配置、監督機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促進監督、整改、治理有效貫通。

吉林省稅務部門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紀實

今年以來,省稅務局全面推進政治機關建設,創新推出“1+5+N”工作機制, 促進黨建工作與稅收業務深度融合,確保重大稅費政策落地落實。通過不斷升級完善系列納稅服務舉措,進一步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爲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一、“1+5+N”黨建引領添活力

今年以來,省稅務局將加強機關黨的政治建設作爲首要任務,積極推動稅務系統基層黨建工作不斷提升,並將今年確定爲“基層政治機關建設年”。

爲確保政治機關建設見實效,省稅務局結合實際,創新推出“1+5+N”工作機制,“1”即堅持黨建引領,“5”即“快退、狠打、嚴查、外督、長宣”五措並舉工作法,“N”即各項重大稅費政策落實工作。通過這一機制,促進黨建工作與稅收業務深度融合。此外,還配套制發了“1+5+出口退稅”“1+5+研發優惠”“1+5+土地增值稅清算”等細分領域工作指引,以更好落實各項稅收徵管改革任務,確保重大稅費政策一體化落實。

作爲貫徹落實上級部門決策部署的“最後一公里”、服務納稅人繳費人的“第一線”,各基層稅務部門以黨建品牌領航發展,亮點不斷:白山市江源區稅務局積極打造“擎旗領航稅惠江源”主題黨日品牌,攜手工商聯、農商行深入一線爲企業解決涉稅難題,助推民營經濟轉型升級,大力宣傳深化稅收徵管改革的各項舉措;遼源市東豐縣稅務局堅持以“黨旗紅”引領“稅務藍”,精心打造叫得響、有實效的“稅惠鹿鄉”品牌,並以打通納稅服務“最後一公里”爲導向,依據納稅人繳費人意見建立整改清單,及時查缺補漏,完善服務舉措。

身處稅收徵管改革一線的長白山稅務局幹部王婷表示,“1+5+N”工作機制科學調度了《關於進一步深化稅收徵管改革的意見》落實過程中的各項工作,不僅便於稅務幹部對外輔導相關稅收業務,也有助於對內監督工作開展情況。

2023年上半年,藉助“1+5+N”工作機制,我省累計落實新增減稅降費政策

70億元,累計辦理出口退稅18.27億元,同比增長47.7%;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

44.7億元。

二、落實爲基釋放紅利增動能

在四平,雙遼慶達光伏發電有限公司受益於企業所得稅減免、留抵退稅等政策,在基礎設施建設、技術研發改造和人才引進等方面得到了有力保障,企業項目穩步推進。“今年,我們將加大投入,加快建成規模更大、現代化水平

更高的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企業總經理龍越說。

在梅河口東北不夜城,風情演藝、篝火晚會、特色美食讓人目不暇接,遊客摩肩接踵,商戶們生意紅火。來自梅河口稅務部門的“梅小稅”志願團隊也異常忙碌,爲假期營業額激增的商戶們送去政策服務,幫助他們準確掌握和適用各項稅費優惠政策,爲其發展再添動力。

在琿春,稅務幹部們深入外貿中小微企業問需問難。針對中小微企業不太瞭解免徵增值稅的優惠政策及相應辦理方式的實際問題,爲120家相關企業量身定製稅務支持方案,逐一答疑解惑。“稅務幹部主動了解我們公司的生產經營情況,並輔導我們學習瞭解相關稅費優惠政策、申報注意事項和具體操作流程等,服務非常到位。”琿春市海源工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於浩洋說。

這些場景,折射出我省稅務部門聚焦重點領域、重大項目,確保稅費支持政策落地落實的生動實踐。

爲助力全省大項目建設,省稅務局清單化、臺賬化跟蹤項目建設,專班跟進增值稅留抵退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稅收優惠政策的落實情況,通過開展全過程、全鏈條政策輔導和個性化稅收服務,爲在建項目注入資金“活水”。

全省稅務系統聚焦熱點,促進消費,助力提升經濟活力,在便利新業態個體工商戶准入經營、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享受上持續發力。今年上半年,已爲小規模納稅人、個體工商戶及小微企業減免增值稅、所得稅等相關稅費45億元。

持續簡化出口退稅流程,升級電子稅務局,提高退稅服務效能,通過徵納溝通平臺等多種方式開展政策精準推送,不斷擴圍“容缺辦理”項目,提高出口退稅速度,將辦理出口退稅的平均時間壓縮至2—3個工作日內。

三、服務爲要精準施策促發展

最近,全省新設立的114個稅費自助服務驛站受到廣泛好評,580餘臺自助辦稅終端設備讓納稅人繳費人感受到了就近辦稅帶來的便捷。在白山市通江市場的24小時自助辦稅驛站,搬運工李建民開好發票後說:“隨來隨開,不到10 分鐘就辦好了,真方便!”

全省稅務部門在調查研判的基礎上,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在全省範圍內積極打造“10分鐘自助辦稅圈”,在政務中心、產業園區、銀行網點、市場商場等場所配備自助辦稅機,可供納稅人繳費人自助辦理稅費種申報、專票普票領取、完稅證明打印等業務,同時,安排駐地稅務幹部輔導納稅人繳費人進行業

務辦理。

納稅人繳費人遇到的緊急情況、特殊情況,同樣是納稅服務的“經驗交流”。不久前,四平市宏野信息技術諮詢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曉明在填寫了容缺辦

理承諾書後,順利完成了股權變更,不禁讚歎:“對待緊急情況能夠靈活處理, 業務辦理更是高效便捷,幫助我們避免了損失,爲稅務部門的服務點贊!”

爲了辦好納稅人繳費人的急事、要事、難事,我省稅務部門設置快速反應機制,在辦稅服務廳設置應急辦理窗口,針對特殊情況“一事一議”“一企一策”,確保涉稅難題得到及時妥善解決;在各級辦稅服務廳建成104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指定專人負責“辦不成事”訴求,即時反饋“不該辦”事項, 及時辦結“很難辦”“不給辦”任務清單,做到事事有迴音、件件有着落。

鶴壁市稅務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綜述

增便民之利、行惠企之策、聚發展之勢。近年來,市稅務局以打造“鶴稅優辦,非常滿意”稅收營商環境品牌爲目標,持續在便民辦稅、智慧辦稅、優質辦稅等方面提質增效、創新載體、拓展渠道,使廣大羣衆辦稅繳費、企業辦事享惠更爲省心、舒心、暖心。

一、便民春風“溫馨”需求響應更及時

“在稅務部門工作人員的輔導下,我們幾分鐘就解決了發票開具問題,順利拿到了客戶的預付款,使公司資金有效迴流。”6月5日,浚縣中聯石化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玉振將一面印有“情繫企業解其憂,依法爲民辦事快”的錦旗送至浚縣稅務局衛溪分局,對稅務部門的優質服務表示感謝。

這是我市稅務部門今年年初以來收到的第15面(封)錦旗(感謝信)。一面面錦旗、一封封感謝信,見證了我市稅務部門辦稅服務質效的持續優化升級。全市各級稅務部門以連續10年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爲主線,聚焦涉稅熱點、辦稅堵點,通過前臺服務的改進完善和後臺流程的簡併歸集,實現了辦稅繳費更快捷、需求響應更及時。

通過整合稅費申報表單,市稅務局實現10個稅種“一張表一次報”,納稅人年納稅次數由2018年的7次壓縮至1次。積極推進備案單證電子化和全流程無紙化,出口退稅平均辦理時間壓縮至0.93個工作日。邀請羣衆代表、企業代表組建稅費服務體驗師團隊,以第三方視角爲辦稅服務“把脈問診”。建立7個稅費服務調度中心,集中處理髮票票種覈定等網廳高頻業務,網上業務平均辦理時間縮短至2分鐘,實現了96%以上網廳業務的快速辦理。

二、智慧稅務“上新”辦稅繳費更智能

“以前領發票要花20分鐘時間到縣城的稅務局。現在鎮上有了稅務智能微廳,4分鐘就能走到,還有工作人員通過視頻遠程教,真方便!”6月9日,淇縣養殖戶薛青山到淇縣高村鎮稅務智能微廳辦理完業務後說。

近年來,市稅務局創新運用“互聯網+5G”思維,通過實體化稅務智能微廳、離廳辦稅網點建設和電子稅務局、掌上辦稅App智能化升級,創新推出四種遠程“問辦合一”辦稅繳費渠道。2021年3月,市稅務局在全省率先推出稅務智能微廳遠程問辦服務,在距離辦稅服務廳較遠的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淇水灣街道聆海御園社區和古城街道博文社區建設了兩個搭載“人像身份識別”“視頻語音交互”功能的問辦一體機,2022年又在淇縣高村鎮增設一間稅務智能微廳。

與此同時,於城區銀行、辦事處、工業園區等人羣密集區域,設置了16個離廳自助辦稅網點,運用5G可視化技術將電子稅務局升級爲電腦端“雲辦稅廳”, 加上手機端“鶴小淇”遠程問辦服務提供辦稅繳費指引,目前遠程智能辦稅繳費業務已經佔全市稅費業務總量的40%,實現了稅費業務就近辦、智能辦、遠程辦。

三、全程輔導“暖心”實時服務更優質

“大家好,今天由我來對物流企業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城鎮土地使用稅政策進行解讀。”6月9日,稅務幹部李佳芳在市稅務局“雲稅直播間”對全市物流企業財務人員進行了“線上講稅”輔導。

爲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提升納稅人繳費人政策掌握程度,市稅務局藉助互聯網開辦了《鶴您講稅》雲稅直播課堂,挑選精兵強將組建主播團隊,圍繞稅收新政和當前的稅費服務熱點問題,通過在線直播爲全市納稅人繳費人答疑解惑,滿足了納稅人繳費人學稅、用稅、懂稅的業務需求。該欄目自2022年4 月上線以來,截至目前已成功舉辦48期,累計4萬餘人次觀看,得到了廣大納稅人繳費人的一致好評。

在熱線服務方面,該局以統一、規範、優質、高效爲標準,將12366納稅繳費服務熱線升級爲724小時全天候人工服務,在原有電話諮詢的基礎上,拓展充實服務類型,實現熱線可視化諮詢服務,納稅人繳費人可以通過視頻與視頻接聽“坐席”面對面溝通,隨時隨地獲得直觀高效的諮詢服務,真正實現熱線諮詢“不打烊”、徵納溝通“零距離”。今年年初以來,截至目前共受理熱線電話1.55萬個,評價滿意率達99.94%。

四、稅惠紅利“添薪”政策送達更精準

“持續不斷的智能改造和技術研發是我們海昌智能領跑行業發展的關鍵所在,而良好的稅收營商環境、優質的稅務專業支持、高效的稅收優惠送達爲我們搶佔創新賽道增強了制勝信心。”在市稅務部門到企業走訪服務時,鶴壁市海昌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勇軍這樣說。

爲服務海昌智能等重點企業創新發展,市稅務局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 活動,派出185名首席稅務服務官“點對點”爲442戶企業提供對接服務,並組建由市局、縣區局、稅源分局業務骨幹組成的專業服務團隊,加快各類稅費優惠政策的審批、辦理,及時解決各類企業在政策享受、辦稅繳費等方面遇到的難點問題,確保稅務服務直達、政策紅利快享。2021年至2022年,海昌智能累

計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政策減免達2346萬元,爲企業大力開展技術研發創新、實現快速發展注入了“稅收動能”。

良好的稅收營商環境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在河南省全域營商環境評價中,鶴壁市納稅指標連續兩年保持全省優秀位次,“鶴小淇幫辦”“綜合辦稅體驗區”等多個案例被評爲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優秀案例。

“營商環境的優化沒有最高點,只有新起點。下一步,全市稅務部門將牢牢堅持以納稅人繳費人爲中心的服務理念,着力在降低辦稅成本、提升服務質效、優化發展環境上下功夫,爲擦亮鶴壁營商環境‘金字招牌’、建設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示範城市彰顯稅務之爲。”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劉曉琳表示。

來賓市生態環境局優化營商環境綜述

“非常感謝市生態環境局一直以來對企業的支持,切實減輕了我們的經濟負擔,提振了高質量發展的信心。”8月24日,市生態環境局收到來自廣西湘桂華糖製糖集團來賓紙業有限責任公司的感謝信和一面錦旗。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高競爭力。近年來,市生態環境局全力當好全市營商環境建設工程的“施工隊”、服務市場主體和企業家的“店小二”,進一步提升生態服務效能,確保服務有溫度、有底線,助力企業綠色發展。

一、實施幫扶機制,擦亮綠色發展底色

“企業目前面臨的最大困難是什麼?對相關職能部門在服務上有什麼意見和建議?”2月14日,市生態環境局到象州縣開展“送法入企”暨重點企業幫扶服務活動,通過現場指導、座談交流等方式,走企業、察企情、解企憂,協調解決企業在辦理項目環評中存在的難點,進一步加強項目落地要素保障,服務支持企業綠色健康發展。

據悉,該局堅持黨旗領航,充分利用黨建聯建、主題黨日等契機,先後組織業務科室及相關領域專家到有關園區、企業開展“送法入企”暨“幫企減污”活動。

“生態環境部門上門指導服務,幫助我們發現環保難點、堵點、痛點問題, 並且給出瞭解決問題的具體建議,真真切切做到送法入企、送服務入企,讓企業少跑腿甚至不跑腿。”來賓華錫冶煉有限公司環保部負責人韋明磊欣慰地說。

今年以來,市生態環境局已開展“送法入企”活動12次,下達幫扶指導意見書50餘份,完成30家污染源的現場幫扶工作,並向企業移交一批隱患和問題組織整改,指導企業提升環境管理水平、消除環境安全隱患,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綠色保障。

此外,該局紮實開展重點區域空氣質量改善監督幫扶,通過遠程推送任務, 開展現場排查工作,形成“發現問題—現場指出—形成清單—審覈上報—跟蹤整改”的閉環機制,逐一發現並解決我市重點企業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短板弱項和存在問題,進一步鞏固大氣污染防治成效,全力以赴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二、聚焦精準執法,助力營商環境升級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爲推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激發企業生

產活力,市生態環境局在日常執法中創新使用《環境問題幫扶指導意見書》, 明列問題及對策,讓“指導校正、服務先行”成爲環境執法的習慣性動作。

一方面,對企業環境管理工作中發現“疑難雜症”實行“聯合會診制”, 組織業務科室及相關領域專家進行現場調研,指導企業科學減污、精準治污、合法排污。

去年3月,合山鋅業科技有限公司發現大量不明物料雜亂堆存、危險廢物缺報漏報等,該局負責人帶領相關科室工作人員深入現場調研,指導企業嚴格遵守《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對危險廢物庫存要做到一門清。同時,規範設置容器、包裝物及貯存場所的識別標識,在“全國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系統”申報的危險廢物種類和數量要與實際情況保持一致,力推危險廢物環境規範化管理工作更上新臺階。

另一方面,探索精準服務,推動園區引入“環保管家”服務模式。依託“環保管家”派出生態環境專業技術人員進駐園區、企業,精準“把脈”企業存在的環保問題,並對症開出“處方”,督促企業照“方”整治,將環保問題預防在源頭,爲企業消除違法隱患,實現由“事後懲罰型”監管向“事前服務型”監管轉變。

三、強化正面引導,打出“剛柔並濟”組合拳

“嘿!未批先建要不得咧,(嘿,要不得)環評手續要先辦咧 ”近段時間,市生態環境局創編的環保普法山歌被廣泛傳唱開來。

該局創新宣傳形式,探索多元普法新視角,結合壯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在“壯族三月三”期間自編、自導、自演、自唱,並製作發佈《來賓市環保普法山歌》,以企業、羣衆、生態環境部門三方對唱山歌的形式,生動形象地宣傳了“未批先建”“逃避監管方式排放污染物”“未按規定處置固體廢物”以及“甘蔗葉焚燒”等常見違法行爲的危害性及後果。膾炙人口的旋律、質樸爽快的唱詞、通俗易懂的內容、生動有趣的形式,大大提高了生態環境法律法規傳播的熱度和廣度,助力營造“政企一家親”的良好氛圍。

除創新執法普法宣傳引導方式外,市生態環境局還實施調整正面清單、包容審慎機制,激勵企業守信,走好政商“親清路”。

推行監督執法正面清單管理模式,對清單內企業實行減少、免除現場檢查等正面激勵措施,通過污染源在線監控檢查、視頻監控檢查、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檢查、無人機巡查等方式進行非現場監管,實現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對

違法企業利劍高懸。

嚴管重罰不是唯一途徑,精準對焦、靶向發力、熱忱服務纔是“良方”。該局通過包容審慎機制,對企業輕微的違法行爲設置合理的“糾錯期”;對依法立案查處的,審慎使用查封扣押、停產限產等強制措施;對處以罰款的,依照環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和指導意見等合理壓縮自由裁量空間,降低和減輕一般或輕微環境違法行爲給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今年以來,先後對一批輕微違法行爲設置“糾錯期”,對12家企業的一般環境違法行爲予以合理降幅處罰。

益陽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優化營商環境紀實

今年以來,我市圍繞打造市場化、法治化一流營商環境,以培育培優“益事易辦”政務服務品牌爲抓手,以推進政務服務運行標準化、服務供給規範化、企業和羣衆辦事便利化和數字政府建設爲重點,深入羣衆、深入企業、深入基層,將走訪調研“準星”對準高質量發展“靶心”,進一步深化“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全面強化遠程導辦服務,爲企業、羣衆提供簡單暖心的辦事服務體驗。

一、依託數據共享提供高效服務

“我的孩子出生了,要準備哪些材料?去哪裏辦?”曾經,新晉的“奶爸奶媽”往往要茫然地面對這些問題,而現在,我市推出了新生兒出生“一件事一次辦”套餐服務,切實提升羣衆辦事體驗。

近年來,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深耕民生關鍵事,緊盯羣衆辦事的感受度,始終將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作爲“一網通辦”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持續強化與各部門的整體聯動,通過減材料、減時間、減環節、減跑動等手段,確保在業務流程上做“減法”,在便民利企上做“加法”。截至目前,我市企業“一網通辦”全程網辦率達97.8%,居全省第二。

在全面落實省300個“一件事一次辦”事項的基礎上,我市着力推進個人、企業、項目三個全生命週期“一件事一次辦”,督促指導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醫保局等市直單位創新推出“我要辦理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一件事”“醫保一件事”等25個“—件事一次辦”主題式套餐。開設不動產、財稅、“企業開辦全流程”“二手房+水電氣網聯動過戶”“水電氣網一站式報裝”等“一件事一次辦”小專窗,確保實現“一窗辦結”。

同時,該局還首創以“一(清)單、一(知識)庫、一(政務服務)網” 爲核心的遠程導辦平臺,通過音(視)頻、文字等在線交流,爲企業、羣衆提供專業化、精準化問題解答和導辦服務,實現“邊聊邊辦”,開創政務服務“不見面審批”新模式。設立“跨省通辦”窗口,對全市第一批186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提供事項申報、進度查詢、獲取結果等“跨省通辦”全程導辦服務。設立“跨省通辦”自助辦理機,實現14省76地“跨省通辦”業務“一對一”“屏對屏”自助服務。

二、聚焦辦事體驗提升服務效能

“現在辦事真的很方便,菸草證不用自己跑過來拿,免費郵寄給我們,實

實在在爲老百姓減壓減負,爲益陽的營商環境點贊!”近日,赫山區新市渡鎮新興街批發經營部的曹先生在市政務服務大廳辦理好免費郵寄後欣喜地說。

近年來,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始終堅持從羣衆辦事體驗出發,聚焦政務服務辦事流程不暢、機制不順、態度不優等問題,在走訪調研、試點探索的基礎上,全面推出統一預約服務,羣衆可結合自身實際自由選擇辦理地點和辦理時段,減少排隊等候時間,享受線下窗口更高效、更人性化的服務。同時,指導各級各部門開展“減時間、減材料、減跑動、提升全程網辦率”行動,進一步規範審批服務,優化業務流程,通過系統對接整合和數據共享,減少辦事環節、精簡申請材料、壓縮辦理時限,實現政務服務事項的辦理再提速。

該局還組織市直各相關單位重點對依申請服務領域提供證照臨期提醒,以及在企業生產領域對風險隱患提供風險預警提醒等兩類事項進行梳理,發佈《主動提醒服務實施方案》,依託市“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開發主動提醒服務功能。在省內率先將公安、市監、資源規劃等部門業務集中進駐鄉鎮(街道)政務服務大廳。在全市92個鄉鎮(街道)、1432個村(社區)成功打造了15分鐘政務服務申報圈。2022年以來,共爲羣衆就近辦理各類業務870.09萬件。

同時,採取電話、短信等方式定期對政務服務“好差評”系統中出現的“差評”和大廳投訴等情況進行抽樣回訪,對全市行政效能監管工作進行情況通報,強化監督檢查和跟蹤督辦,並將整改落實情況作爲年度績效考覈和真抓實幹督查激勵的重要依據,以此倒逼各部門不斷提升審批質效。2023年以來,全市共歸集各類政務服務辦件831.48萬件,同比增長46.72%。全市政務服務辦件法定提速率99.94%,承諾壓縮率85.03%,即辦件率87.35%;全市“好差評”總評價量805.44萬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