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彙報材料

高新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開展情況的彙報

高新區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爲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以“刀口向內”的決心着力破解體制機制不夠健全,政策制定不夠精準,行政審批不夠高效等痛點、難點,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從解決羣衆需求、服務企業發展出發,全力打造最優營商環境。按照調研內容,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高新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開展情況的彙報

一、營商環境總體推進情況

健全機制體制制定工作方案

2月28日上午,高新區召開第4次黨工委會議,專題傳達貫徹綿陽市優化營商環境大會精神。區領導在2019年全區工作會、經濟工作會、投促大會、項目推進會等重要會議中多次強調該項工作,要求高新區政務服務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與全區各部門協同工作,形成強大合力,轉發《綿陽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印發《高新區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任務清單》,明確任務分工,強化責任落實,區目督辦每個月督查推進落實情況,截止8月底,任務清單中除新建縣級政務服務實體大廳正在推進外,其餘任務均按照時間要求保質保量完成。

(二)落實文件政策,推進三大領域改革

我區爲保障建設項目順利推進,在全面落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基礎上,自加壓力,提出建設項目審批各環節的辦理時限都爲即辦件的目標,最大限度的縮短審批時限;對不動產常規業務5個工作日再次壓縮,已實現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限爲1-3個工作日,95%可達到2個工作日內辦結,註銷抵押登記實現1小時辦結,查封、解封登記實現隨到隨辦、立等可取;推行壓縮企業開辦時間,深度放寬企業住所登記,推廣全程電子化登記,推行企業簡易註銷登記,試行個體工商戶簡易註銷登記,做實企業辦照“136工程”等措施,深入放寬市場準入。2019年上半年,高新區市場主體實有登記23961戶,同比增長20.02%,2019年新登記2335戶,其中企業 880戶,個體1455戶。

(三)樹“高新服務”品牌,強化服務意識

打造“高新服務”品牌,高效推進18個省市重點項目,京東方B11項目提前點亮,創造京東方業內項目建設最快速度,設立“建設者之家”,用真心服務集中發展區建設者們。認真落實“掛圖作戰”,每個項目由一個區級責任領導、一個責任部門、一個項目專員負責,形成三位一體的工作責任體系,嚴格執行“項目專員、專項考覈、例會推進、協調會商、公示倒逼、督查通報”項目推進工作機制,紮實有效推進全區項目建設。

二、政務環境優化情況

(一)推進“最多跑一次”,提升服務效能

按時完成四川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的各階段工作。截止8月30日,我區共認領各類事項855項,網上辦件472件。《綿陽高新區“最多跑一次”“全程網辦”“馬上辦”“就近辦”政務服務事項目錄清單》(第一批)已公佈實施,第一批清理公佈的“最多跑一次”“全程網辦”“馬上辦”“就近辦”事項達112項,實現“最多跑一次”的政務服務事項佔82.3%。下一步,配合市上開展“同城通辦”“就近能辦”“異地可辦”事項清單繼續梳理細化。

(二)優化標準化建設,提升服務功能

區黨工委會已研究通過“政務服務中心”新建工作方案,新大廳有兩層共約3000平方米,將嚴格按照大廳的綜合受理區、休息等候區、諮詢服務服務檯、自助體驗區域、自助終端辦理區等區域標準化設置要求進行建設,做到高新區政務事項應駐盡駐,一樓側重個人業務、二樓精準服務企業,最終達到辦事最多跑一次的效果。區級部門政務大廳、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村(社區)便民服務室三級服務機構已建成,印發高新區《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務服務大廳建設管理提升窗口服務水平的通知》、《關於加強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建設方案》等,持續提升服務能力,辦事模式、服務事項、服務信息標準化建設有序推進並持續優化。

(三)貫徹政策制度,積極開展工作

用好用活綿陽市“民營經濟33條”等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實國家、省、市減稅降費政策。去年高新區共爲各類企業退稅2億元,在全市範圍內位居第一。高新區按市級相關部門要求認真開展工作,已成立不動產城西分中心、區投資項目審批服務專廳、企業開辦和註銷服務專廳,率先建成全市設備最齊、功能最全、面積最大的公安出入境24小時自助服務區,配齊配強窗口人員和硬件設施。目前已協調水、電、氣入駐區不動產大廳,切實落實《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服務環境規範城市供氣、供水報裝流程的通知》。

三、法治環境優化情況

(一)持續減證便民,推行“雙隨機一公開”

持續推進證明事項清理工作,已建立高新區本級證明事項目錄,實行動態調整。截至目前,我區保留的要求辦事羣衆提供的證明事項18項,通過系統數據共享的方式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取消了證明事項22項。嚴格落實“雙隨機一公開”抽查,依託四川省市場監管一體化系統建立了高新區檢查對象和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並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進行企業信息公示共享。

(二)建法律服務團,開展“法律問診”

組建了涵蓋法律服務、政策宣傳、法治宣傳、法律援助、糾紛調解、公證、鑑定多位一體的“高新區服務重大工程項目綜合法律服務團”,深入企業開展“法律問診”和爲民營企業進行了“法治體檢”,主動向企業“問診把脈”,爲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法律風險“看方抓藥”,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今年以來,爲企業及職工提供法律諮詢200餘件次,受理企業農民工援助案件19件。

四、市場環境優化情況

(一)落實減稅降費,助推經濟發展

以納稅人滿意度和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指標爲工作思路,制定高新區稅務局細化優化稅收營商環境行動實施方案,在稅務大廳設減稅降費諮詢專區,印發稅務事項一次性告知書,編撰《稅收優惠政策彙編》電子書,開展減稅降費知識競賽,量身定製個性化減稅降費方案,推行一證一手印退稅,建立減稅降費宣傳聯絡員制度、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協調共同開展政策輔導宣講,及時響應納稅人需求。2019年上半年,全區已完成退稅4857.64萬元。

(二)搭建融資平臺,緩解融資難題

爲精準對接軍民融合國家戰略,推動政務服務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工作,我區打造了全國首個財稅資綜合智能服務平臺——稅鑫融,旨在解決中小微和軍民融合企業融資難、融資慢、融資貴等問題,充分調動軍民融合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的積極性,推進“銀稅互動”不斷向縱深發展。平臺運行僅一年來,已爲400餘戶中小企業提供全鏈條綜合金融服務,累計提供貸款超過6000萬元。

(三)強化政策扶持,助力企業發展

已出臺了《綿陽高新區支持企業發展若干政策實施辦法(試行》《綿陽高新區支持電子商務產業發展暫行辦法》政策,按照“一企一策”思路,對區屬企業按照不同發展階段和不同產業類別,從載體建設、科技金融、創新創業、人才引進等多個方面進行分段精準扶持,推動企業快速上檔升級。在綿陽高新區2019年投資促進大會上,高新區爲轄區16家企業兌現2018年度科技創新產業扶持資金總資金31651.5萬元,以真金白銀切實支持科技創新、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四)打造雙創升級,提升科技轉化成效

高新區以科技資源支撐特色載體建設爲抓手,傾力打造多元、開放、融合的“雙創”升級版--“融創綿陽”示範品牌。已連續舉辦了三屆中國創新挑戰賽(綿陽)科技軍民融合專題賽,探索“產業鏈+科技衆包”的成果轉化模式,搭建起軍民融合資訊共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高新技術產品展示的“綠色通道”,促進了科技成果與現實需求的直接對接。積極撬動民間資本參與孵化載體建設,建立“創業導師+聯絡員”服務機制,爲企業提供全鏈條、零距離、高品質的“保姆式”服務,建成“衆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全鏈條孵化體系,探索出一條“持股孵化、參股經營”的新路子。及時配套出臺了《綿陽高新區“雙創”升級示範園區項目實施方案》和《綿陽高新區支持打造特色載體推動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升級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科技資源支撐型)》《綿陽高新區創業孵化載體備案管理辦法》等文件,以儘快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經濟結構的調整和新舊動能的轉換。

五、人文環境優化情況

(一)優化決策機制,建設信用體系

已印發《綿陽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議事規則》,規範區黨工委會議、管委會主任辦公會議、專題辦公會議。正抓緊制定《關於加強政務誠信建設的實施意見》和《關於加強個人誠信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

(二)積極走訪聯繫,努力破解難題

印發《綿陽高新區關於開展全區“四上”企業大走訪專項活動的通知》文件,將轄區262戶“四上”企業走訪工作分解到區領導及責任部門,制定走訪企業信息登記表,採取集中走訪和單獨走訪相結合的方式,詳細瞭解每個企業生產經營、項目投資、存在問題和意見建議情況。目前已完成全覆蓋走訪工作。

(三)落實“服務綠卡”,提供優質服務

積極落實“服務綠卡”相關工作要求,紮實推進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服務綠卡”制度,在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尋求更多支持的同時,爲持卡人及子女在就醫、就學及其他等方面提供便利。下一步,將按照工作要求嚴格落實上級制定的《綿陽市高層次人才服務管理辦法》,爲外投資者和高層次人才及其家屬、子女在落戶、就業、就醫、上學等方面提供便利,全面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六、其他工作開展情況

(一)推進政務公開,打造陽光政府

全面推行“雙公示”制度,規範編制《高新區政策彙編》、辦事指南、公開目錄及信息公開年度報告,動態調整權力清單,及時公佈“最多跑一次”清單、不合法不合理證明和手續清理結果。及時在門戶網站公示基礎設施、民生工程、項目招投標、安全驗收檢查等信息。及時公開機關單位招聘信息,定期發佈人力資源市場供求信息;推進社會保障信息公開,定期公開社保參保、城鄉低保等情況,儘可能讓更多的羣衆知曉。

(二)做好宣傳工作,強化氛圍營造

積極做好優化營商環境宣傳,在各級政務服務實體大廳、各級政府網站及其“兩微一端”等採取線上線下展示的方式,大力宣傳市委市政府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同時,邀請綿陽日報、綿陽晚報和綿陽電視臺等平面媒體和電視媒介,加強對區產業發展、項目推進、招商引資、黨的建設、社會治理等方面的好作法、新經驗和新成績進行重點宣傳,基本形成“重商、尊商、親商”濃厚的氛圍。

(三)加強隊伍建設,嚴格督查考覈

持續推進幹部隊伍建設,實行窗口工作人員輪崗制,定期外出參加業務培訓,選派業務精、能力強、素質好的骨幹充實窗口一線,切實提高窗口服務能力。認真落實《關於進一步激勵全市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爲的實施意見》(綿委辦發〔2018〕32號),不斷加強政治思想引領,全面落實《綿陽市容錯糾錯實施辦法(試行)》,激發幹部擔當精神,同時持續開展“庸懶散浮拖”專項整治行動,區目督辦會同區紀工委監工委機關通過暗訪督查、個別談話及羣衆和企業評議等多種方式對破壞全區營商環境的行爲進行長效監督。

七、存在的問題

(一)功能定位不夠明確,法律授權缺位

按照通常的管理體制,國家級高新區可以行使市級管理權限,但產業發展中重要事項審批權限一般在中央、省一級,特別是大投資項目的核準、規劃、國土、環保、安監等都需要省級以上審批,有些即使下放也要求省、市、縣三級實施,加上一些市級部門尚未樹立“市、區一體”、共同發展的理念,把園區和縣同等對待,對一些重要職權下放不到位,儘管部分市級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簡政放權的有關要求設立了分局,但從實際來看,這些分局大多數時候只是一個接件平臺和“二傳手”,很多事項還是要報市局審批,園區和企業報批報建程序繁瑣,影響了產業發展效率。

(二)園區體制機制受限,基層監管難度加大

隨着改革不斷地深入,特別是市上機改後對園區機構行政審批權限仍未正式明確,我區各部門依然存在對應市級多個部門,甚至一個工作人員對應多個部門,且園區無稅務稽查、安全檢測、食藥監管、衛生計生等專業執法機構,具有資質的監管執法人員缺失嚴重,需要報請市級相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和4行政執法,辦理環節冗長,證據保存難度大,降低了行政效率,造成基層監管面臨的局面更加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