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活動方案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精品多篇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精品多篇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一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主動發現常見昆蟲的外形特徵。

2、通過觀察,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3、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1、昆蟲模型

2、PPT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哭泣的蟲蟲(PPT)

師:小朋友們,今天蟲蟲王國發生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我們趕快聽一聽……(我一覺醒來,發現身上什麼也沒有了,我回不了家了。你們願意幫助我嗎?)

師:發生什麼事啦?那你們知道蟲蟲身上什麼東西沒有了呢?(引導幼兒大膽猜測)

二、觀察昆蟲,發現外形特徵

第一次觀察,瞭解簡單的形態

師:我們一起到蟲蟲王國裏去看一看,看看蟲蟲身上到底有什麼,蟲蟲都在睡覺哦,我們要輕輕的拿起來看,好嗎?

——幼兒觀察,教師重點引導幼兒觀察“你看的是什麼蟲蟲呀?它身上有什麼?”

師:小朋友,你在蟲蟲王國看到了什麼蟲蟲呀?它身上有什麼呀?(引導幼兒回答,ppt出示蜜蜂、蜻蜓、蝴蝶圖片)

師小結:我們看到的蟲蟲都是昆蟲,它們都有一對觸角、一對翅膀,還有腳。

第二次觀察,數數昆蟲的腳

師:那你們知道它們有幾隻腳嗎?我們再去蟲蟲王國數一數,要輕輕摸着蟲蟲的腳,一隻一隻的數哦?

——幼兒觀察,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正確點數昆蟲腳的方法。

師:蟲蟲有幾隻腳?(PPT出示大蟲蟲)我們一起來數一數,123456,6只腳,也可以說是3對腳。

三、蟲蟲的聚會

師總結:在大家的幫助下,蟲蟲找回了自己的一對觸角,一對翅膀,三對腳,它回到了王國,和朋友們一起唱起了歌、跳起了舞。小朋友,我們也在蟲蟲王國找一個你喜歡的朋友跳舞吧。(播放音樂)

【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來源於幼兒的日常生活,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及興趣點。以情境導入爲主線,貫穿始末,富有童趣,始終吸引着幼兒,激發着他們探索的興趣。活動中兩次觀察環節的設計,都遵循了幼兒觀察力發展的特點,鼓勵幼兒自主觀察、大膽交流。幼兒通過看一看、數一數、說一說,提升了自己{}的觀察力,同時感受到了觀察活動的樂趣。

另外,活動提問的設計環環相扣,重點在於引導和鼓勵幼兒大膽說、反覆說,以此來引導幼兒觀察後及時對科學概念進行自我構建。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二

一、活動目標

1、探索並感知沙子有粗有細,顆粒狀、鬆散、不溶於水的基本特性。

2、體驗玩沙的快樂,初步瞭解沙的用途。

3、體會集體合作遊戲的快樂。

4、體驗同伴間友好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套玩沙工具(鏟、籮筐、小桶)、攪拌棒、水、玻璃杯等物品。

2、用來自制沙球的礦泉水瓶每人一個。

三、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發現沙子有粗有細、顆粒狀、鬆散、不溶於水的基本特性。

2、活動難點:能在認知沙子特性的基礎上,瞭解沙子在生活中的作用。

3、指導要點: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各種感官,通過多次的嘗試探索活動,不僅感知了沙的特性,並且初步瞭解沙與人類的關係。

四、活動過程

1、玩沙活動。

教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玩沙。玩時,要把袖子捲起來,不要用手揉眼睛。

2、初步感知沙的主要特徵。

(1) 讓幼兒感知沙有粗有細,並結合相關的衛生教育。

幼兒分組進行篩沙遊戲,請幼兒觀察。提問:“你們篩沙時發現了什麼現象?(有些沙子漏下去,有些還留在篩子裏)留在篩子裏面的沙子和漏下去的沙子有什麼不一樣?

小結:沙子有粗有細,人們稱它們爲細沙或粗紗。小朋友玩沙時要注意不揚沙,保護自己和小朋友的眼睛,鼻子等器官。

(2) 讓幼兒感知沙是一粒一粒的。

提問:請幼兒摸一摸沙,有什麼感覺?用眼睛仔細看一看,沙是什麼樣子?

小結:沙是一粒一粒的。

(3) 讓幼兒感知沙是鬆散的。

提問:我們用沙來團“湯圓”,可以團成嗎?試一試。

提問:爲什麼橡皮泥可以團成湯圓,而沙子團不成湯圓呢?(小朋友有用橡皮泥團過“湯圓”的經驗,教師要遷引幼兒已有經驗進行對比。)

小結:沙是鬆散的。

(4) 讓幼兒感知沙是不溶於水的一種自然物。

提問:沙放進水裏會有什麼變化呢?還能看見沙子嗎?

小結:還能看見沙子,沙是不溶於水的。

3、總結沙的特性。

我們和沙子玩了遊戲,知道了沙子是一粒一粒的、鬆散的;沙有粗有細,不溶解水。

4、初步瞭解沙的用途。

提問:沙有什麼用處?

小結:沙子有很多用途,可以鋪操場供小朋友們遊戲;沙和水泥攪拌後可建高樓;小朋友們喜歡吃的栗子也是用沙子炒出來的。

5、自制樂器—沙球,進一步擴大對沙的功能認識。

請幼兒每人拿一隻空礦泉水瓶在教師指導下裝進少量的沙,搖動已裝沙的瓶子爲歌曲”大公雞”伴奏,結束活動。

五、評價要素

1、是否瞭解沙子的主要特性。

2、是否主動參與體驗玩沙的快樂,並和同伴合作玩沙、交流感受。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三

活動意圖:

設計了浮起來和沉下去這兩個人物形象。在活動中,我首先以請客開始,先讓、幼兒說一說水果的名稱,鞏固以前所學的知識,接下來我出示“↑”與“↓”的標記,講述了沉浮兩兄弟的外形特徵,讓幼兒對沉浮兄弟的特徵有一個瞭解,也是爲了給後來的分類作一個鋪墊,在這當中我也點名了挑食的壞處。接着我沒有先讓幼兒實驗,而是通過猜一猜、想一想,讓幼兒運用已有經驗進行猜想和判斷,讓他們主動建構知識經驗,在此基礎上我才讓幼兒通過玩一玩,比一比來驗證自己剛纔的猜想,從而調整自己的認識,並讓幼兒懂得了要得出結論必須以客觀事實爲依據。最後出示沉浮兄弟,讓幼兒根據沉浮兄弟的特徵送水果,也讓沉浮兄弟驗證幼兒分類的結果,在愉快的分享中結束本活動。

活動目標:

1、觀察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現象,獲得物體沉浮的經驗。

2、認識標記“↑”、“↓”,能根據沉浮標記簡單分類。

活動準備:

各類時令水果若干,“↑”與“↓”的標記各一,沉浮兄弟頭飾各一,盛水容器若干,籮筐兩隻。

活動過程:

1、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兩位小客人。老師準備了許多水果來招待這兩位小客人。你們看,都有些什麼水果。(請客)

(幼兒一一指認水果。)

2、師:“今天要來的兩位小客人非常奇怪,哥哥叫浮起來,專吃浮在水面上的水果,你們看吃多了浮在水上的水果,嘴巴都往上翹了(師出示標記‘↑’);弟弟叫沉下去,專吃沉在水底下的水果,你們看吃多了沉在水下的水果,嘴巴都往下垂了(師出示標記‘↓’)。我們可不要學他倆。”

師:“可是不行呀,如果沉浮兄弟吃錯了水果,就要拉肚子,所以我們要幫兄弟倆把水果分出來。”

3、師:“小朋友,你們想一想,這些水果放在水裏,哪些會浮起來,哪些會沉下去呢?”幼兒自由討論後回答。

4、師:“剛纔小朋友們各有各的說法,我們也不知道到底哪些水果放在水裏是沉下去的,哪些水果是浮起來的。現在就請小朋友每人拿一樣水果,放到水裏去試一試,看看你拿的水果在水裏到底是沉是浮。

幼兒實驗,並把自己的實驗結果告訴小朋友聽。師巡迴指導,幫助幼兒正確運用“沉”和“浮”來表述。

5、師:“現在誰願意把你的發現講給大家聽聽?”

幼1:“我拿的是蘋果,我發現蘋果是浮起來的。”

幼2:“我拿的是提子,我發現提子是沉下去的。”

6、鞏固沉浮兄弟的特徵,進一步認識標記“↑”、“↓”。

7、師:“小朋友你們看,沉浮兄弟來了,我們把水果送給他們吃吧。”

幼兒送水果,沉浮兄弟道謝,幫助幼兒把水果區分開來。

8、和沉浮兄弟分享水果,結束。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四

活動目標:

1、分辨裝有不同物品的瓶子發出聲音的不同。

2、感受探索發現的樂趣。

3、培養幼兒對聲音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重難點:

分辨裝有不同物品的瓶子發出的聲音

知道不同材料發出的聲音是不同的。

活動過程:

一、猜想與驗證:瓶寶寶吃了什麼。

1、出示3個分別裝有米、白芸豆、棉花的瓶子,搖晃,請幼兒比較瓶子發出的聲音的不同。逐一猜測每個瓶子內裝有什麼物品。

師:1.小朋友們,你們聽,這些瓶寶寶肚子裏有什麼?

2、出示米、白芸豆、棉花三種物品,請幼兒與發出不同聲響的瓶子進行對比。

3、打開瓶蓋,驗證幼兒的猜測。

師:現在啊,老師就要來打開瓶子,看看我們的小朋友有沒有猜對。

二、製作會唱歌的瓶寶寶

1、請幼兒自選瓶子,擰開蓋子,自選一種實物和工具喂瓶寶寶吃東西。

師:(1)小朋友們,下面,請我們的小朋友自己選一個自己喜歡的瓶子,我們來讓我們的瓶子來唱歌。

2、喂好後要擰緊蓋子。(教師檢查)

師:小朋友要把蓋子擰緊哦,老師來檢查哦。

三、遊戲“會唱歌的瓶寶寶”

播放節奏對比明顯的音樂,讓幼兒隨音樂節奏的變化,搖動瓶寶寶,爲其配樂。

師:小朋友們,讓我們來搖晃自己的瓶寶寶,讓我們的瓶寶寶一起來唱歌。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的內容非常生活化、遊戲化,很容易調動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

在活動中,以擬人手法的運用將普通的瓶子比喻成瓶寶寶,讓幼兒更願意親近這些瓶寶寶,和這些瓶寶寶做朋友。

活動中我採用了“猜一猜,聽一聽、動一動”的遊戲形式讓幼兒相互交流,分享操作結果。還有目的地引導幼兒通過“猜一猜,聽一聽、動一動”,充分調動各種感官,來比較瓶寶寶中放入米、白芸豆、棉花後發出的不同聲音,感受了瓶寶寶中放入不同的東西搖晃後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不足點:

準備的材料不夠豐富。除了米、白芸豆、棉花這三種能發出聲音的材料外,還可以多加入一些幼兒生活中經常看見的材料、區別比較明顯的材料,讓幼兒有更多的空間去進行操作、探索。

在製作會唱歌的瓶寶寶時,因爲沒有充分考慮到他們的小肌肉動作發展規律。以致於在擰蓋子時,出現了許多幼兒不會擰的現象。擰蓋子這一環節可以在活動之間讓幼兒先練一練。這樣就能減少許多時間

在幼兒探索後介紹時,教師可以進行一下簡單的版面記錄,這樣就能讓幼兒更明顯地發現了其中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