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畜牧業經驗介紹(精選多篇)

第一篇:畜牧業經驗介紹

畜牧業經驗介紹(精選多篇)

做大做強青貯產業

推進牧業化建設縱深發展

中共xx市委員會xx市人民政府

2014年9月13日

近年來,我們始終把做大做強青貯產業作爲實施畜牧業特別是奶牛業戰略升級工程的突破口,作爲市委、市政府的大事大項和農村重點工作突出出來,通過濃化氛圍發動、培育典型牽動、大打戰役推動、配套服務拉動、政策激勵促動

、聚集合力聯動等舉措,強有力推進畜牧業特別是奶牛業規模大擴張,質效大提高,產業大升級。2014年,全市新建青貯窖1125個,總量達到5526個,青貯飼料種植面積17.4萬畝,截止目前,已儲存青貯45萬噸,僅飼餵青貯一項,預計養奶牛戶戶均增收可達到5100元。青貯飼料的發展,有力地推進了我市畜牧業大發展,全市奶牛存欄已達12.5萬頭,肉牛、生豬、山綿羊、家禽飼養量分別達到27.6萬頭、112萬頭、61.6萬隻、1746萬隻。在發展青貯飼料產業上,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提升認識自覺貯

我們把青貯飼料作爲一大產業來對待,一大戰略來研究,實行退耕還飼、還草。對一個糧食生產大市來說,無論是幹部還是羣衆都有一個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從被動到能動的過程,在確立青貯飼料產業地位,奠定思想基礎上,我們不斷加大宣傳力度,讓效益吸引,激發廣大幹部羣衆發展青貯積極性和主動性。一是強化宣傳。過去,我們青貯飼料發展不快的主要原因,就是大多農民不瞭解青貯飼料,不懂青貯技術,認爲拿好地種青貯是沒正事,不合算,沒有認識到發展青貯飼料效益所在、潛力所在和希望所在,更沒有認識到發展青貯飼料作用和意義。隨着我市奶牛業的快速發展,廣大農戶已深刻認識到,傳統養殖放牧方式已不適應現代化牧業發展的需要,特別是我市現有草原嚴重不足,今年又對全市所有草原實行休牧禁牧,利用秸稈飼餵也只是停留在淺層次的初級標準上,廣大養殖戶也在探索新的飼養模式,我們大力發展青貯飼料產業正迎合了廣大養殖戶的心理,我們抓住這一有力契機,因勢利導,充分發揮各種宣傳輿論作用,利用廣播、電視、報刊、印發宣傳資料等有效形式大力宣傳青貯飼料產業對緩解草原壓力、保護生態環境、提高奶牛標準化飼養水平、調整種植結構以及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作用和意義,教育引導廣大養殖戶,摒棄傳統養殖方式,走種青貯,貯青貯,奶牛一年四季喂青貯的路子。二是效益吸引。我市目前奶牛羣體單產水平僅在4.3噸左右,除與品種有關之外,更重要的還是沒有飼餵青貯飼料,我們從算效益對比帳入手,組織畜牧專家、有經驗幹部、種青貯典型養殖大戶組成宣講團,深入奶牛小區、養殖大場大戶和農戶,與養牛戶算奶牛喂青貯與不喂青貯效益帳,喂青貯的奶牛每頭每年可提高產奶量1噸以上,純增效益千元以上,與種植戶算種糧與種青貯的對比帳,青貯玉米每畝可達1萬斤,畝效益400元,與種玉米相比畝純增收100元,使廣大養牛戶真正認識到,青貯就是奶量,青貯就是效益,使廣大種植戶認識到種青貯就優於種糧食,種青貯就增效。爲確保今年青貯種植豐產豐收,增產增效,在今年年初由市委、市政府主管領導牽頭,帶領相關部門一把手,深入各鄉鎮逐鄉召開青貯種植現場辦公會,根據各地實際,做到種植村屯、農戶、地塊、種子四落實,並在全市青貯玉米種植工作會議上,與各鄉鎮簽訂了責任狀。春種期間,市委、市政府抽調專人組成了專項督辦組,由畜牧局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四個專項組,深入村屯和地塊,進行巡迴技術指導和跟蹤督辦,在今年低溫春澇不利條件下,全市17.4萬畝青貯玉米獲得了大豐收。三是典型示範。爲加快發展青貯飼料,我們培育了不同層面典型,通過典型示範引導帶動羣衆。宋站鎮瑞光村家家養奶牛,普及了青貯技術,全村青貯窖130處,年貯飼料1.8萬噸,僅喂青貯飼料一項養殖戶增收120萬元。xx鎮奶牛養殖大戶範志清,奶牛存欄248頭,種植青貯飼料600畝,通過走舍飼精養之路,奶牛平均單產達到6噸以上,僅喂青貯純增收入30萬元。宋站鎮立軍青貯公司,自己種值青貯340畝,還與農戶簽訂種植青貯合同,以每斤0.04元的價格收購青貯玉米,年貯飼料800噸,出售500噸,年獲利2.4萬元。黎明鎮長富村村民王洪義,種植青貯玉米500畝,生產青貯飼料2500噸,以每噸170元的價格賣給養殖戶,純獲利潤17萬元,比種植玉米增收12萬元。在這些典型影響帶動下,養殖戶、種植戶進一步增強了發展青貯的信心和決心,從而形成了全社會種青貯、貯青貯、喂青貯的濃厚氛圍。

二、多輪驅動全面貯

種植青貯的前提是貯上貯好。我們針對近兩年大打奶牛攻堅會戰,奶牛總量劇增的實際,年初就抓青貯飼料,組織動員廣大養牛戶和社會各界力量大上青貯,現在我們抓住當前青貯的最佳時期,做到所有青貯玉米和貪青晚熟玉米應貯盡貯。一是奶牛小區必須貯。奶牛高產攻關示範園區,是推廣青貯飼料的最有效載體,年初我們就要求奶牛小區按照小區入欄奶牛頭數嚴格落實青貯面積。全市85處

奶牛小區106處青貯窖可貯青貯7400噸。二是訂單種植聯合貯。按有畜無地戶和有地無畜戶年初簽訂飼料種植訂單,組成青貯聯合體,養奶牛戶按照訂單合同收貯,全市訂單面積0.6萬畝,組成青貯聯合體118個。三是養殖大戶重點貯。我們把奶牛養殖大戶作爲重點,按照每頭牛2畝飼料地的要求,養多少種多少,養殖20頭以上的大戶,都建100噸以上青貯窖

,確保成母奶牛一年四季喂青貯。目前共有1600戶養殖大戶儲存青貯18萬噸。四是組建公司專業貯。按照市場化運營機制,通過股份合作,採取個人建,政府扶持的方式,積極鼓勵支持個人出資組建青貯公司。全市青貯公司發展5處,貯存規模可達6000噸。五是自種自管戶戶貯。要求奶牛專業村、專業屯所有的奶牛戶都必須種青貯,貯青貯,喂青貯。宣化鄉榮興村542戶,戶戶養奶牛,戶戶種青貯。六是綜合利用轉化貯。今年我市遭受了歷史罕見的嚴重春澇、階段性低溫、多雨、寡照,致使部分地塊農作物生育期拖後,玉米貪青晚熟,爲降低損失,增加農民收入,提高秸稈利用率,我們趨利避害,綜合利用,把2.2萬畝貪青晚熟玉米全部轉化爲青貯。全市從9月5日開始,已全面掀起青貯高潮,通過各種渠道和形式,平均每天可貯5萬噸,預計9月20日可全部貯完。

三、優質服務保障貯

發展青貯飼料涉及種植、青貯、飼餵等方面,投入大,技術高,管理要求嚴,如果指導不到位,服務不跟進就會影響奶牛生產發展,造成經濟損失。爲保證青貯質量,我們對青貯生產的各個環節實行全方位跟蹤服務。一是健全服務網絡。我們以市畜牧局草原管理站爲龍頭,以鄉鎮畜牧綜合服務中心爲骨幹,以奶牛科技示範園區爲基礎,以奶牛養殖大戶爲重點的四級技術指導服務網絡。在產前服務上,嚴把飼草飼料種子選用關。每年市鄉兩級都建立科技示範園區,對重點推廣應用的飼草飼料種子先在園區試驗示範,然後推廣,幾年來我們共推廣高油115、中原單32、龍福208、糧飼1號、黑飼1號、紫花苜蓿、紫粒莧等品種。在產中服務上,組織農技人員深入鄉村農戶,深入地塊面對面地全程指導青貯生產。在產後服務上,組織全市百名畜牧技術人員深入到青貯戶中,對青貯窖建設、青貯收貯工作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做到嚴格按照技術規程操作,通過給技術人員定目標、定任務、定責任、定獎罰,確保青貯窖建設和青貯收貯工作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二是增加科技含量。爲了使養牛戶都能熟練地掌握青貯技術,我們加強了技術培訓工作,採取專家授課和辦班培訓相結合,電視講座和印發資料相結合,從種植、建窖、青貯到飼餵全過程把技術傳授給養牛戶。先後舉辦培訓班43次,培訓養殖戶1.1萬人次;又在肇電視臺開闢專欄進行定期講座,購入青貯飼料技術光碟入鄉入村入戶播放講座。同時,我們還聘請專家,成立了4個巡迴授課指導組,深入到各鄉鎮、村屯和青貯現場,實行面對面講授和指導。三是政策扶持。爲擴大青貯規模,我們因地制宜,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和扶持青貯飼料生產的優惠政策。有些鄉村對種植青貯飼料農戶無償提供種子,免徵當年農業稅;對具有一定規模養奶牛大戶,鄉村無償提供青貯飼料地;對在國家項目區內修建磚窖的養牛戶,鄉鎮無償提供紅磚和水泥;對個人投資興建200噸以上大型青貯窖並貯滿貯足的農戶,經驗收合格後,由金融部門優先提供貸款。同時,牢牢把握國家扶持政策,通過向上爭取補貼資金7.8萬元,政府拿出7.8萬元,農民自籌19.2萬元,購進了五臺大型青貯機械,農民自己購進小型青貯機145臺套。這些優惠政策的實施,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幹部和農戶發展青貯的積極性,有力地促進青貯飼料產業的發展。

四、強化領導逼着貯

我們不斷加大牧業發展特別是青貯飼料產業發展中的黨員因素、幹部因素、領導因素,全面升溫加壓,通過積極有效、創造性的組織領導,實現高質效推進。一是健全領導機制。我們把發展青貯飼料產業,提升到農村工作的重要位置,進一步加大領導力度,市委書記、鄉鎮黨委書記、村支部書記主抓,市主管農業副書記、副市長、鄉鎮黨委副書記專抓,各級領導幹部都把精力用在抓奶牛特別是青貯飼料上,市裏確定兩名副處級領導按產業分工專門負責青貯飼料產業發展。二是建立責任機制。我們把發展青貯飼料產業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總體規劃之中,納入農村目標管理體系之中,納入幹部政績考覈內容之中,從市到鄉到村逐級落實工作責任,建立一級抓一級、一環扣一環的職責分明的推進機制,不僅重視目標管理,更強化過程管理,自始至終有效解決責任脫節、敷衍塞責、淺嘗輒止問題,有力地促進了各級幹部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地抓好此項工作。三是建立包扶機制。實行市直部門包扶奶牛專業村,抽調副職領導和兩名工作人員常年包扶奶牛生產,重點負責奶牛青貯飼料發展工作,每個包扶部門都要扶持種植青貯飼料200畝以上,全市83個部門共投入扶持資金567萬元,種植青貯玉米1.3萬畝,建永久性青貯窖83處,購買小型青貯揉碎機53臺。

在畜牧業發展上,我們的目標是到2014年,使80以上農戶從事牧業生產,畜禽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80以上,牧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的80以上,牧業人均收入佔農民人均純收入80以上。爲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將進一步把發展青貯作爲有效手段和重中之重,以這次會議精神爲契機,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紮實的作風,全力做大做強青貯產業,促進我市“”目標早日實現。

第二篇:畜牧業經驗介紹

近年來,我們始終把做大做強青貯產業作爲實施畜牧業特別是奶牛業戰略升級工程的突破口,作爲市委、市政府的大事大項和農村重點工作突出出來,通過濃化氛圍發動、培育典型牽動、大打戰役推動、配套服務拉動、政策激勵促動、聚集合力聯動等舉措,強有力推進畜牧業特別是奶牛業規模大擴張,質效大提高,產業大升級。2014年,全市新建青貯窖1125個,總量達到5526個,青貯飼料種植面積17.4萬畝,截止目前,已儲存青貯45萬噸,僅飼餵青貯一項,預計養奶牛戶戶均增收可達到5100元。青貯飼料的發展,有力地推進了我市畜牧業(更多精彩內容請訪問首頁)大發展,全市奶牛存欄已達12.5萬頭,肉牛、生豬、山綿羊、家禽飼養量分別達到27.6萬頭、112萬頭、61.6萬隻、1746萬隻。在發展青貯飼料產業上,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提升認識自覺貯

我們把青貯飼料作爲一大產業來對待,一大戰略來研究,實行退耕還飼、還草。對一個糧食生產大市來說,無論是幹部還是羣衆都有一個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從被動到能動的過程,在確立青貯飼料產業地位,奠定思想基礎上,我們不斷加大宣傳力度,讓效益吸引,激發廣大幹部羣衆發展青貯積極性和主動性。一是強化宣傳。過去,我們青貯飼料發展不快的主要原因原創網站,就是大多農民不瞭解青貯飼料,不懂青貯技術,認爲拿好地種青貯是沒正事,不合算,沒有認識到發展青貯飼料效益所在、潛力所在和希望所在,更沒有認識到發展青貯飼料作用和意義。隨着我市奶牛業的快速發展,廣大農戶已深刻認識到,傳統養殖放牧方式已不適應現代化牧業發展的需要,特別是我市現有草原嚴重不足原創網站,今年又對全市所有草原實行休牧禁牧,利用秸稈飼餵也只是停留在淺層次的初級標準上,廣大養殖戶也在探索新的飼養模式,我們大力發展青貯飼料產業正迎合了廣大養殖戶的心理,我們抓住這一有力契機,因勢利導,充分發揮各種宣傳輿論作用,利用廣播、電視、報刊、印發宣傳資料等有效形式大力宣傳青貯飼料產業對緩解草原壓力、保護生態環境、提高奶牛標準化飼養水平、調整種植結構以及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作用和意義,教育引導廣大養殖戶,摒棄傳統養殖方式,走種青貯,貯青貯,奶牛一年四季喂青貯的路子。二是效益吸引。我市目前奶牛羣體單產水平僅在4.3噸左右,除與品種有關之外,更重要的還是沒有飼餵青貯飼料,我們從算效益對比帳入手,組織畜牧專家、有經驗幹部、種青貯典型養殖大戶組成宣講團,深入奶牛小區、養殖大場大戶和農戶,與養牛戶算奶牛喂青貯與不喂青貯效益帳,喂青貯的奶牛每頭每年可提高產奶量1噸以上,純增效益千元以上,與種植戶算種糧與種青貯的對比帳,青貯玉米每畝可達1萬斤,畝效益400元,與種玉米相比畝純增收100元,使廣大養牛戶真正認識到,青貯就是奶量,青貯就是效益,使廣大種植戶認識到種青貯就優於種糧食,種青貯就增效。爲確保今年青貯種植豐產豐收,增產增效,在今年年初由市委、市政府主管領導牽頭,帶領相關部門一把手,深入各鄉鎮逐鄉召開青貯種植現場辦公會,根據各地實際,做到種植村屯、農戶、地塊、種子四落實,並在全市青貯玉米種植工作會議上,與各鄉鎮簽訂了責任狀。春種期間,市委、市政府抽調專人組成了專項督辦組,由畜牧局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四個專項組,深入村屯和地塊,進行巡迴技術指導和跟蹤督辦,在今年低溫春澇不利條件下,全市17.4萬畝青貯玉米獲得了大豐收。三是典型示範。爲加快發展青貯飼料,我們培育了不同層面典型,通過典型示範引導帶動羣衆。宋站鎮瑞光村家家養奶牛,普及了青貯技術,全村青貯窖130處,年貯飼料1.8萬噸,僅喂青貯飼料一項養殖戶增收120萬元。某鎮奶牛養殖大戶範志清,奶牛存欄248頭,種植青貯飼料600畝,通過走舍飼精養之路,奶牛平均單產達到6噸以上,僅喂青貯純增收入30萬元。宋站鎮立軍青貯公司,自己種值青貯340畝,還與農戶簽訂種植青貯合同,以每斤0.04元的價格收購青貯玉米,年貯飼料800噸,出售500噸,年獲利2.4萬元。黎明鎮長富村村民王洪義,種植青貯玉米500畝,生產青貯飼料2500噸,以每噸170元的價格賣給養殖戶,純獲利潤17萬元,比種植玉米增收12萬元。在這些典型影響帶動下,養殖戶、種植戶進一步增強了發展青貯的信心和決心,從而形成了全社會種青貯、貯青貯、喂青貯的濃厚氛圍。

二、多輪驅動全面貯

種植青貯的前提是貯上貯好。我們針對近兩年大打奶牛攻堅會戰,奶牛總量劇增的實際,年初就抓青貯飼料,組織動員廣大養牛戶和社會各界力量大上青貯,現在我們抓住當前青貯的最佳時期,做到所有青貯玉米和貪青晚熟玉米應貯盡貯。一是奶牛小區必須貯。奶牛高產攻關示範園區,是推廣青貯飼料的最有效載體,年初我們就要求奶牛小區按照小區入欄奶牛頭數嚴格落實青貯面積。全市85處奶牛小區106處青貯窖可貯青貯7400噸。二是訂單種植聯合貯。按有畜無地戶和有地無畜戶年初簽訂飼料種植訂單,組成青貯聯合體,養奶牛戶按照訂單合同收貯,全市訂單面積0.6萬畝,組成青貯聯合體118個。三是養殖大戶重點貯。我們把奶牛養殖大戶作爲重點,按照每頭牛2畝飼料地的要求,養多少種多少,養殖20頭以上的大戶,都建100噸以上青貯窖,確保成母奶牛一年四季喂青貯。目前共有1600戶養殖大戶儲存青貯18萬噸。四是組建公司專業貯。按照市場化運營機制,通過股份合作,採取個人建,政府扶持的方式,積極鼓勵支持個人出資組建青貯公司。全市青貯公司發展5處,貯存規模可達6000噸。五是自種自管戶戶貯。要求奶牛專業村、專業屯所有的奶牛戶都必須種青貯,貯青貯,喂青貯。宣化鄉榮興村542戶,戶戶養奶牛,戶戶種青貯。六是綜合利用轉化貯。今年我市遭受了歷史罕見的嚴重春澇、階段性低溫、多雨、寡照,致使部分地塊農作物生育期拖後,玉米貪青晚熟,爲降低損失,增加農民收入,提高秸稈利用率,我們趨利避害,綜合利用,把2.2萬畝貪青晚熟玉米全部轉化爲青貯。全市從9月5日開始,已全面掀起青貯高潮,通過各種渠道和形式,平均每天可貯5萬噸,預計9月20日可全部貯完。

三、優質服務保障貯

發展青貯飼料涉及種植、青貯、飼餵等方面,投入大,技術高,管理要求嚴,如果指導不到位,服務不跟進就會影響奶牛生產發展,造成經濟損失。爲保證青貯質量,我們對青貯生產的各個環節實行全方位跟蹤服務。一是健全服務網絡。我們以市畜牧局草原管理站爲龍頭,以鄉鎮畜牧綜合服務中心爲骨幹,以奶牛科技示範園區爲基礎,以奶牛養殖大戶爲重點的四級技術指導服務網絡。在產前服務上,嚴把飼草飼料種子選用關。每年市鄉兩級都建立科技示範園區,對重點推廣應用的飼草飼料種子先在園區試驗示範,然後推廣,幾年來我們共推廣高油115、中原單32、龍福208、糧飼1號、黑飼1號、紫花苜蓿、紫粒莧等品種。在產中服務上,組織農技人員深入鄉村農戶,深入地塊面對面地全程指導青貯生產。在產後服務上,組織全市百名畜牧技術人員深入到青貯戶中,對青貯窖建設、青貯收貯工作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做到嚴格按照技術規程操作,通過給技術人員定目標、定任務、定責任、定獎罰,確保青貯窖建設和青貯收貯工作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二是增加科技含量。爲了使養牛戶都能熟練地掌握青貯技術,我們加強了技術培訓工作,採取專家授課和辦班培訓相結合,電視講座和印發資料相結合,從種植、建窖、青貯到飼餵全過程把技術傳授給養牛戶。先後舉辦培訓班43次,培訓養殖戶1.1萬人次;又在肇電視臺開闢專欄進行定期講座,購入青貯飼料技術光碟入鄉入村入戶播放講座。同時,我們還聘請專家,成立了4個巡迴授課指導組,深入到各鄉鎮、村屯和青貯現場,實行面對面講授和指導。三是政策扶持。爲擴大青貯規模,我們因地制宜,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和扶持青貯飼料生產的優惠政策。有些鄉村對種植青貯飼料農戶無償提供種子,免徵當年農業稅;對具有一定規模養奶牛大戶,鄉村無償提供青貯飼料地;對在國家項目區內修建磚窖的養牛戶,鄉鎮無償提供紅磚和水泥;對個人投資興建200噸以上大型青貯窖並貯滿貯足的農戶,經驗收合格後,由金融部門優先提供貸款。同時,牢牢把握國家扶持政策,通過向上爭取補貼資金7.8萬元,政府拿出7.8萬元,農民自籌19.2萬元,購進了五臺大型青貯機械,農民自己購進小型青貯機145臺套。這些優惠政策的實施,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幹部和農戶發展青貯的積極性,有力地促進青貯飼料產業的發展。

四、強化領導逼着貯

我們不斷加大牧業發展特別是青貯飼料產業發展中的黨員因素、幹部因素、領導因素,全面升溫加壓,通過積極有效、創造性的組織領導,實現高質效推進。一是健全領導機制。我們把發展青貯飼料產業,提升到農村工作的重要位置,進一步加大領導力度,市委書記、鄉鎮黨委書記、村支部書記主抓,市主管農業副書記、副市長、鄉鎮黨委副書記專抓,各級領導幹部都把精力用在抓奶牛特別是青貯飼料上,市裏確定兩名副處級領導按產業分工專門負責青貯飼料產業發展。二是建立責任機制。我們把發展青貯飼料產業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總體規劃之中,納入農村目標管理體系之中,納入幹部政績考覈內容之中,從市到鄉到村逐級落實工作責任,建立一級抓一級、一環扣一環的職責分明的推進機制,不僅重視目標管理,更強化過程管理,自始至終有效解決責任脫節、敷衍塞責、淺嘗輒止問題,有力地促進了各級幹部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地抓好此項工作。三是建立包扶機制。實行市直部門包扶奶牛專業村,抽調副職領導和兩名工作人員常年包扶奶牛生產,重點負責奶牛青貯飼料發展工作,每個包扶部門都要扶持種植青貯飼料200畝以上,全市83個部門共投入扶持資金567萬元,種植青貯玉米1.3萬畝,建永久性青貯窖83處,購買小型青貯揉碎機53臺。

在畜牧業發展上,我們的目標是到2014年,使80以上農戶

從事牧業生產,畜禽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80以上,牧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的80以上,牧業人均收入佔農民人均純收入80以上。爲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將進一步把發展青貯作爲有效手段和重中之重,以這次會議精神爲契機,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紮實的作風,全力做大做強青貯產業,促進我市“”目標早日實現。

第三篇:丹麥畜牧業發展介紹

丹麥畜牧業發展介紹

丹麥是傳統的農業國家,以作物種植、家畜飼養爲主。幾百年以來,農業一直是丹麥的主要產業,雖然從事農業的人口持續的下降,農業在丹麥的社會裏仍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畜牧業在丹麥農業中占主導地位,產值約佔農業總產值的3/4。 丹麥是畜牧業強國,在世界上以其專業化、機械化、規模化和高效率著稱,特別是勞動生產率居世界前列(飼養1萬頭生豬平均僅需3個勞動力),素有“歐洲食廚”之稱。畜牧業又以養豬爲主,產值佔畜牧業的40%。因此,專業化養豬是丹麥畜牧業的重中之重。丹麥作爲世界豬肉的四大產地之一,佔有世界市場17%的份額。丹麥養豬業是世界公認的“高科技產業”,基因生物技術、電腦自動控制系統等在生豬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在豬羣疾病控制、飼養管理、遺傳育種等養殖管理技術方面世界領先。

丹麥的畜牧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

1、養豬業和豬肉生產業

丹麥號稱“豬肉王國”,專業化養豬十分發達,歷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豬肉輸出國之一。丹麥是一個僅536萬人口的國家,但豬肉產量次於中國、美國、德國、西班牙、法國、巴西等大國,位居世界第七,而出口量世界第一,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強勁的競爭力。最近幾年,丹麥一直是世界最大的豬肉出口國。1994年,丹麥的豬肉出口突破了77萬噸,一舉超過荷蘭,成爲世界豬肉出口第一大國;近幾年裏,豬肉出口維持在70萬噸以上,創匯維持在22到23億美元

的水平,繼續在歐盟和在世界上高居首位。丹麥豬肉出口的主要對象是歐盟國家,佔64%左右。1/3的豬肉出口到歐盟以外的地方。丹麥的豬肉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1.83%左右,佔世界豬肉出口總額的23%。據丹麥統計局統計,丹麥全國養豬場數量逐年減少, 2014年降爲14387個。其中,生豬出欄量超過1萬頭的農場有136個。2014年生豬存欄數爲1261萬頭;生豬屠宰量爲2014萬頭;生產豬肉183.75萬噸,其中85%供出口,出口額達288.9億丹麥克朗(約合34.81億美元),佔丹麥出口總額的7%,佔農產品出口的54%。國內市場銷售額約爲57億丹麥克朗。主要國際市場爲歐盟,佔全部出口的62.3%,其中,德國20.3%、英國19.4%、意大利8.8%、法國5.2%, 其它歐 洲 國 家 11.1%。 歐 洲 以 外 國 家 , 日 本 14.9%、 俄 羅 斯6.9%、中國及中國香港3.9%、美國3.4%。丹麥是歐盟中能夠把豬肉出口到美國、日本的少數國家之一,其成功的祕訣是在各個環節堅持極其嚴格的獸醫衛生標準。出口豬肉主要以冷凍或冷藏的分割肉爲主,火腿肉和罐頭製品出口也佔有一定的份額。爲了滿足零售市場需求,直接進入零售市場的豬肉,都是剔骨、去皮、低脂肪的分割肉,零售部門不需再加工。

2、養牛業產業

養牛業在丹麥所佔比重也相當大。丹麥的專業養牛農戶佔總數的56%,奶牛業和肉牛業分別約佔畜牧業產值的26%和18%。奶牛農場的平規模從1982年的27頭增加到1998年的55頭。由於歐盟的限產政策從80年代以來,丹麥牛的頭數從300萬頭下降到1998年的198萬頭,

其中奶牛從1982年的100萬頭減少到不足67萬頭。同期牛肉的產量有16多萬噸,牛奶產量大致爲470萬噸,人均牛奶佔有量高達890公斤。在夏季,養牛業的飼料來源主要是牧草,冬季主要用青貯飼料、塊根以及蛋白質飼料丹麥的奶製品出口值比較穩定,基本上維持在13~14億美元,其中鮮奶的出口值通常有4億美元左右。牛奶除了用於飲用外,更主要是用於製造奶酪和黃油,也都有大量的出口。

3、家禽產業

近十年來發展快的是養禽業,規模也越來越大。丹麥

每年肉雞產量約爲1億1200萬隻。其它禽類產品還包括火雞、鴨子等,但產量不大。全年禽類總產量爲17萬噸,三分之二用於出口。每年蛋產量爲8800萬枚,足以滿足國內消費。據報道,規模在1萬隻以上的蛋雞場佔總數0.8%的,爲全國提供了73%的雞蛋 4養貂產業

養貂業是丹麥的特色產業,近年來發展很快。全國約

有3000個 養 貂 農 場 , 水 貂 產 量 從 1990年223萬 只 發 展 到1997年的1200萬隻,生產貂皮1050萬張,貂皮產量佔世界的40%左右;價值11億克朗,90%供出口,但仍然供不應求。此外,丹麥出產的毛皮獸還有灰鼠和藍狐。位於首都哥本哈根的裘皮中心是世界最大的生皮拍賣交易中心,交易量佔全世界的一半以上。交易活動每年6次,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買主300多家。

丹麥是世界人均消費豬肉最多的國家之一。在丹麥人的主菜序列

中,豬肉是首選,牛肉是次選,再後是魚肉和禽肉。據官方統計,每個丹麥人每年平均消費60公斤豬肉、30公斤牛肉以及23公斤的魚肉和禽肉。

第四篇:鄉畜牧業的發展經驗材料

文章標題:鄉畜牧業的發展經驗材料

各位領導、同志們:

我發言的題目是《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加快我鄉扶貧開發步伐》。

*鄉位於*縣南部,距縣城**公里,這裏山大溝深,農業基礎脆弱,羣衆生產生活十分困難。全鄉總土地面積**平方公里,農業人口***戶***人,耕地面積****畝,人均**畝,**年農民人均純

收入***元,人均產糧**公斤。境內有天然草場**萬畝,與鄰縣的草場相連,面積可達**萬畝左右,羣衆歷來就有養畜致富的傳統習慣,發展養殖業潛力巨大。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們把發展養殖業作爲改變*面貌、幫助羣衆脫貧致富的一項主導性產業來抓,取得了明顯效果,畜牧業發展向質量提升,效益提高的方向發展。截止**年底,全鄉各類大牲畜存欄8918頭,其中牛7629頭,豬存欄3218頭,羊1810只,出欄各類商品畜4000多頭(匹、只),較上年增長31,其中牛出欄1540頭。全鄉8頭以上規模養殖戶296戶。畜牧業產值達320多萬。農民來自畜牧業的收入人均達300多元,占人均純收入的27.5。回顧我鄉畜牧業的發展過程,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初步確立科技興鄉,畜牧富民的戰略思想

我鄉地大,雨水多,水甜草豐,氣候高寒陰溼,發展養殖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但長期以來,羣衆養殖觀念陳舊,飼養技術落後,嚴重影響着畜牧業的健康、快速發展。鄉黨委、鄉政府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探索總結歷年來扶貧工作的成功經驗和教訓,確立了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整合區域資源優勢,依靠科技大力發展以養牛爲主的養殖業,確立了“種草養畜,富民富鄉”的發展戰略,明確把發展以養牛爲主的畜牧業作爲全鄉農業的主導產業。爲了增強廣大羣衆的養殖信心,我們先後多次召開座談會,邀請養殖大戶,獸醫站的技術人員,爲廣大羣衆分析養殖業形勢,採取算帳對比的方式,教育引導羣衆發展養殖業。其次採取示範帶動的方法,將鄉牧廠承包給鄉村幹部經營,經過近幾年的努力,現牛存欄200多頭,馬30多頭,年收入10多萬元,示範效益十分明顯,在他們的帶動下,全鄉養殖大戶已由2014年的192戶增加至2014年的296戶。第三,從資金、技術方面爲廣大養殖戶及時提供服務。先後爲養殖戶提供貸款60多萬元,幫助羣衆解決了發展資金。

二、依靠科技,改良品種,提高效益

實踐證明,良好的飼養方式,加之科學的管理,是快速發展養殖業,提高品質,增加效益的關鍵,因此我們下大力氣,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一是採取走出去的方式,組織全鄉養殖大戶,到我縣畜牧養殖技術較好的**養殖公司等地方參觀學習先進經驗。二是採取請進來的方式,邀請縣畜牧中心技術員爲養殖大戶傳授先進技術。三是狠抓品種改良和新技術推廣,全鄉近年來共引進秦川牛、西門塔爾、野犛牛等多個優良品種**頭。促進了當地品種改良。利用扶貧資金和整村推進項目發展暖棚養豬**戶,使暖棚養畜戶達到**戶,佔總戶數的**,累計投資50多萬元。四是注重防疫,確保畜牧業生產安全,在防疫工作中,始終保持“春防,秋補,重點防疫,全面注射,四季防疫”的原則,鄉有獸醫站,村有防疫員,形成防疫網絡,劃片包乾,責任到人,不留死角。近幾年內,全鄉沒有畜禽疫病的發生。

三、依託項目,整合資金,加快發展步伐

爲了整合區域資源突出產業優勢,首先我們在項目工作上,圍繞畜牧業儲備和爭取項目,先後爭取到,黃牛品種改良項目,暖棚養豬項目,舍飼養牛項目,整村推進暖棚養豬項目,世行基礎母牛項目,種草(紫花苜蓿)項目等多個項目,整合資金80多萬元,形成有效的資金投入,確保畜牧業迅猛發展。其次,在招商引資中,大力推介畜牧業。基本形成了公司 農戶(即農民生產、公司銷售)的良好局面,。

近年來,我們雖然在發展畜牧養殖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了長足發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許多問題,主要是養殖規模不大,羣衆觀念、經營方式落後,缺乏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化程度低。與縣委、縣政府的要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我們將在以後的工作中,進一步搶抓機遇,迎難而上,力爭使我鄉畜牧業有更快的發展。

四、畜牧業工作打算

***年是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的關鍵一年,爲了實現我鄉畜牧業的較快發展,在工作中,我們堅持夯實一個基礎,加快兩個基地建設,強化五項服務措施。

(一)夯實一個基礎即飼草生產

堅持立草爲業,牧草配套,以草促畜,大力發展草產業。充分利用我鄉**萬畝天然草場、**萬畝退耕還林面積**畝紫花苜蓿種草項目,引進阿爾岡金、苜蓿皇后等優質紫花苜蓿品種,高丹草、大力士高粱等優質牧草品種,大力推廣飼草種植,力爭推廣種植面積1.5萬畝。同時,積極爭取對境

第五篇:山東畜牧業發展經驗

山東畜牧業發展經驗來源:山東畜牧網作者:發佈日期:( 2014-09-06 ) 我要評論

一是堅持面向國內市場與開拓國際市場相結合,不斷拓展發展空間。早在80年代後期,我們就確立了立足國內發展、面向國際提升的戰略。在堅持夯實省內市場、積極開拓大中城市高端市場的同時,充分發揮開放程度高、養殖基礎好、地理區位優越的有利條件,始終把畜產品出口擺在重要位置。在建立出口基地、加強出口扶持、搞好出口應對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使畜產品出口實現了從土畜產品到禽豬兔產品的轉換、從初級冷凍產品到調理加工製品的升級、從日韓和港澳到歐盟和俄羅斯拓展,引領了全國畜產品出口的潮流,形成了以內促外、以外帶內、內外互促的良性循環。

二是堅持政府宏觀調控與發揮市場作用相結合,逐步形成發展合力。我們在堅持畜牧業發展市場化取向、調動生產經營者積極性的同時,力爭準確把握宏觀調控的重點、力度和節奏。通過放開畜禽生產經營自主權、廢除生豬統派購制度、取消對豬肉消費補貼,把畜牧業生產經營率先推向市場。而政府則把重點轉向扶持調節、執法監管、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實施的養殖補貼、豬價調控、監測預警等,更加體現了以市場爲基礎進行調控扶持的針對性,實現了二者的有機結合。

三是堅持轉變養殖方式與推進加工流通相結合,加快推進一體發展。生產發展和加工流通一起抓,推進一體化經營,是我省農業發展的成功經驗,在畜牧業上表現的尤爲突出。通過實施畜牧良種工程基本建設、農業良種工程等辦法,支持種畜禽繁育和家畜改良,推動建設了近1300多個種畜禽場、2014多個改良站點,形成了與畜牧生產相適應的供種改良能力;通過採取示範引導、財政金融支持等辦法,

引導畜禽養殖實現了從兼業專業戶到養殖場區的轉變,形成了年提供生豬4000萬頭、家禽20億隻、牛奶250萬噸的生產能力;通過引導改造升級、扶持產品開發和原料基地建設,形成了年屠宰生豬5000多萬頭、家禽25多億隻、肉牛300多萬頭,牛奶300多萬噸的規模,實現了產加銷的動態平衡。

四是堅持推動體制創新與注重科技創新相結合,努力增強產業活力。從80年代中後期諸城肉雞商品經濟大合唱起步,在全省迅速形成了畜牧產業化經營潮流,促進了畜牧業組織方式和經營機制的變革;近年來,各地大膽嘗試加工養殖相互參股、建設直屬基地、開展連鎖經營、產銷直掛,又進一步深化了畜牧產業化經營。針對形勢發展,及時把發展畜牧合作組織擺上日程,採取政策扶持、示範引導、規範服務等措施,使全省畜牧合作社迅速發展到8900多個,走在全國前列。與此同時,以“三〇”工程、重大專項等項目爲抓手,採取產學研結合方式,圍繞畜禽良種、規模養殖、疫病防控、質量安全、生態環境,開展了攻關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

五是堅持加快產業發展與實施安全保護相結合,着力實現持續發展。在促進發展的同時,把實施保護作爲現代畜牧業“另一翼”予以強化。引導發展畜禽規模養殖、推行標準化生產、推廣生態養殖模式、制定實施佈局建設規範,爲動物疫病防控奠定基礎;全省每年投入疫苗經費近4億元,對禽流感、口蹄疫等開展了強制免疫,形成了覆蓋完善的防疫網絡;全省建立153個疫病控制中心、1380個疫病化驗室,開展疫病檢測預警;各級設立158個動檢所,73處道路檢查站,全面開展了動物檢疫監督工作;實施了膠東半島無規定疫病區示範區建設,在德城區六和集團啓動了生物安全區建設試點;建立了重大動物疫病應急機制。所有這些,不僅有力保障了畜牧業健康發展,而且奠定了公共衛生安全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