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教師讀書經驗交流(精選多篇)

第一篇:教師讀書經驗交流

教師讀書經驗交流(精選多篇)

教師讀書經驗交流

衆所周知,知識在幾十倍地爆炸。社會流行這樣一條“知識折舊率”:一年不學習,自己知道;兩年不學習,同事知道;三年不學習,學生知道。一勞永逸已經不是我們追求的精神標本,以不變應萬變已經不是我們嚮往的神話。當今知識的更新率實在是太快了。對於我們的生存和發展來說,我們最大的心病是一不小心就成了文盲。要適應這種變化,我們就得學會怎樣讀書。因此,作爲教師,我想,讀書的關鍵也許是:

第一,要通過讀書,培養自己的人文素養,提高綜合能力。人文素養是一個人能力結構中的一個“軟件”,軟件往往比硬件難搞,這是計算機領域裏的常識。可以肯定,人文素養不佳將成爲你的營養不良症。人文素養不僅會決定你的教學水平高低,還會滲透到你的人格與個性中,影響你的教育世界觀與教育方式,甚至造就你一系列的教育習慣。懂了這些,我們也許就會理解朱老師給我們列出的書目以及說明,而且我們會用行動不會讓朱老師由希望變成失望。當然這世界書籍(就算是好的吧),就是你什麼都不幹,光讀書也是讀不完的,況且我們的工作性質又決定了沒有更多的時間。所以也不一定什麼都讀,關鍵是要有悟性,這就要求我們:讀書不是追隨,而是要有自己的參與;讀書不是接受,而是要有自己的創建;讀書不是仰視,而是要有自己的發現;讀書不是揣測,而是要有自己的判斷;

讀書不是遵從,而是要有自己的批判。

不然,就會出現精神,情感,認識等方面即人文素養的僵化,退化,惰化,僞化,通化,同化??導致最後成了五腳書櫥。第二,要通過讀書,把專業知識轉化爲專業能力。讀書不是讓我們成爲書籍的倉庫,把腦袋變成了裝書的袋子,而是書要爲我所用,讓“吃下去的食物”轉化爲營養,成爲你工作中的生產力。

林肯一生博覽羣書,在當總統之前是大律師,但他和三教九流的人交流沒有絲毫障礙。他的學識,口才和他的人格一樣征服了從伐木工人到參議員等幾乎所有的人。林肯一生常做的事情就是不停地把叢書中讀來的東西講給別人聽,同時總是加上自己的看法。一個手不釋卷的人能吸引大羣的勞動者聽自己講書中的故事,這需要高超的表達能力,需要有一雙善於挑選知識的眼睛,更需要把人家的語言和思想轉化爲自己的語言和思想的能力。生下來就一貧如洗的林肯,終其一生都在面對挫敗,八次選舉八次都落敗,兩次經商失敗,但他從沒有放棄讀書。

馬克思與林肯是同時代的人,他對林肯的評價是:“??總之,他是一位達到了偉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優良品質的罕有人物。這位出類拔萃的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樣謙虛,以至只有已經成爲殉難者倒下去之後,全世界才發現他是一位英雄。”

從我國文化發展的歷史來看,我們的讀書文化是書齋文化,而外國的讀書文化是實踐文化,是指向行動的文化,完成書齋文

化向實踐文化的轉型,是21世紀中國教師的一個重要使命。要完成書齋文化向實踐文化的轉型,就要先把讀書的過程作爲備課的過程。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高萬祥可以說是愛書愛到骨頭裏。他說,書籍是學校中的學校,對一個教師而言,讀書就是最好的備課。

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就是一種真正的備課。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或四處搜尋經典教案,或完全照搬人家教法,那你就要讀書。在這裏,我又想起了商友敬說的話:“知識由兩個層次組成,浮在上面的是‘信息’,它能爲你所用,而不能沁人心扉;沉在下面的是‘文化’,它積澱而爲你的修養,思想,觀念。我們今天讀書的弊端是取其‘花’而不取其‘實’,大家都成了追逐信息的‘狂蜂浪蝶’,難以培養出有文化,有修養,有思想觀念,有獨立人格的‘讀書人’”。由此,我們必須把讀書作爲一種享受,一種執着,纔是真正的讀書人,纔是真正的備課。這樣,在你所教的那門學科領域裏,教科書裏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對你來說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你的學科知識的大海里,你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的那點基礎知識,只不過是滄海之一粟。當你讀過了羅曼?羅蘭寫的《貝多芬傳》,再教學課文《月光曲》時;讀過《走下聖壇的周恩來》,再教課文《十里長街送總理》、《一夜的工作》時,在你看來一定是小菜一碟――

輕鬆自如。

教師還要建立起自己的藏書,使之成爲自己的老師,每天去向它們請教。那麼,每過一年,你的學科知識就變得更加豐富。我想,一些經典藏書佈滿你家裏整個牆頭不說,《人民教育》、《隨筆》、《教育參考》、《中國教育報》、《讀者》、《讀書》等雜誌報刊也會成了你生活的伴侶。工作若干年以後,“教科書在你眼裏看來就淺易得像識字課本一樣了”。(《給教師的建議》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教師的每一節課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教師因讀書鑄就的備課靈魂,便成了教育的永恆愛心,理想信念,社會良知以及社會責任心。這,纔是一個“真正的教師”不可或缺的精神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