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陳太丘與友期》原文及翻譯精品多篇

《陳太丘與友期》原文及翻譯精品多篇

如何寫文言文陳太丘與友期行翻譯及註釋 篇一

1、知識目標:積累重點文言詞句。

2、能力目標:學習和運用作者陳情的構思藝術以及駢散結合的語言藝術。

3、情感目標:體會作者感人至深的親情,正確評價作者的忠孝思想。

掌握重點文言實詞,弄清陳情的層次和“辭不就職”的原因是重點。對李密忠孝的理解是難點。

1、誦讀法。在誦讀中理解文意文情,熟讀成誦。

3.探究法。理清結構,把握文旨

】 2課時

蘇軾說:“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必不友。”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並論,可見李密的《陳情表》具有相當強烈的感人力量。李密的《陳情表》最終把晉武帝感動了,皇帝不但准奏,而且“賜奴婢二人,使郡縣供祖母奉膳”。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這篇千古奇文的魅力。

1、初讀:教師示範朗讀,學生邊聽邊結合課文註釋初步理解文句,並從整體上感受本文的感情基調。朗讀後讓學生自由發言,談初讀感受。(考查學情,調整教學對策)

學生讀後或聽後感略。

討論各段感情基調小結如下(確保讀出感情):

】第一段:悽苦,悲涼;

第二段:感激,懇切;

第三段:真摯,誠懇;

第四段:忠誠,懇切,期待。

2、板書強調重點讀音。(確保讀準字音)

險釁(xìn) 閔(mǐn)兇 門衰祚(zuò)薄

期(jī)功強(qiǎng)近之親 應(yìng)門

煢煢(qióng)孑(jié)立 牀蓐(rù)

猥(wěi)以微賤 隕(yǔn)首 逋(bū)慢 伏渥(wò)

劉病日篤(dǔ) 猶蒙矜(jīn)育 拔擢(zhuó)

氣息奄奄(yǎn)(yǎn) 盤桓(huán) 更(gēng)相爲命

1、要求學生對照註釋自主閱讀課文,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教師巡迴輔導並通過提問檢查落實預習情況。(要求積累的文言詞句,老師幫助學生在書中標示出來)

①實詞

險釁 隕首 東宮 伏惟 伏渥 區區

②古今異義同形詞

成立 告訴 區區 不行 沐浴 無主 上報 辛苦

③成語

煢煢孑立 形影相弔 日薄西山 氣息奄奄 人命危淺 朝不慮夕

④單音文言實詞

夙 鮮 息 吊 嬰 逮 拜 尋 除 矜 聽 聞

⑤通假字

閔——憫 蓐——褥 有(同)又

⑥重點文言虛詞

見(慈父見背) 更(更相爲命) 於(介詞,“勝過”、“比”之意)

以(介詞,“憑”)

⑦句式

判斷句

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非,副詞,否定判斷)

實爲狼狽 (動詞“爲”肯定判斷)

本圖宦達 (副詞“本”表示判斷,本來是的意思)

⑧省略句

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上官)(上官)不許。

前太守臣逵察(爲)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爲)秀才/拜臣(郎中/除臣(爲)洗馬。

具以表聞(之)/拜表以問(之)。

⑨被動句

而劉宿嬰疾病

倒裝句

州司臨門,急於星火。

⑩固定句型

既……終……,(既……又……)

有所……,(有……的人)

無以,(又寫作“亡以”,表示沒有辦法)

是以,(因此)

非獨,(不單,不僅)

2、學生分組討論概括課文的層次大意。(每組由推選出的代表陳述)

老師歸納後明確(學生參考):

第一段:自訴家境困頓多舛,祖孫更相爲命之狀;

第二段:明寫感激朝廷之情,實訴屢不奉詔苦衷;

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義,明降臣之不矜名節;

第四段;解決忠孝兩全矛盾,提出願乞終養請求。

結合誦讀課文的體會,你認爲“情”在本文中有哪幾層含意?(學生討論)

學生回答 後老師再明確:情:情況(事實);衷情(孝情、忠情);情理(忠孝之道)

1、熟讀並開始背誦課文。(爭取三天之內背誦並默寫)

2、李密“辭不就職”除了課文的理由,還有沒有其他的考慮?

上一節課,大體疏通了文意,初步瞭解了李密想要表達的情感。今天,我們將從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上再做深入探討。

1、檢查背誦。

學生準備兩分鐘。後抽查男女生各一人(含班幹部或語文課代表)。每人背誦完,學生點評。

2、師生齊讀或背誦,再次體悟。

1、李密陳什麼情?

討論後回答。(考查學生會不會藉助原文回答,對能有意識用原文回答的同學提出表揚)

老師明確:陳述祖母劉氏年老多病,無人侍奉,請求辭官終養祖母的衷情。(原文:“劉夙嬰疾病,常在牀褥“、“供養無主“,“願乞終養”)

2、李密爲什麼從“孝”的角度來說理呢?

學生討論回答後歸納明確:⑴晉武帝 “以孝治天下” ,作者利用這種心理投其所好,獲得好感。

⑵李密申明自己並非清高,僅僅是爲了盡孝和報恩,以消除晉武帝對自己的疑忌。

⑶陳述祖母的苦情,和自己忠孝難以兩全、進退兩難之情,以喚起同情。

3、晉武帝爲什麼會答應李密終養祖母的請求?

⑴爲李密的言辭和情理所動。

⑵彰顯孝治天下的恩德。

4、有論者認爲,李密反覆強調孝親,其實是爲自己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藉口。你同意這一觀點嗎,爲什麼?(開放性問題,各抒已見,自圓其說)

引導:⑴李密反覆強調孝親,決不是爲其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藉口。他是真心因終養祖母才難能應詔的。讀完全篇,我們可以清楚地體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滿了孫兒對祖母的一片真情。

②李密對蜀漢念念於懷,他曾說劉禪“可次齊桓”。更何況司馬氏是以屠殺篡奪取得天下,內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國之臣,對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顧慮,而暫存觀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這種想法,被晉武多少察覺到了,因此“州書切峻。責臣逋慢”。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聞”時,發生了更大的困難。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卻又不從大道理講起,而是委婉陳辭,動之以情,恰到好處地解決了“不從皇命”的難題。

1、語言藝術。

排比、對偶句式,駢散結合

2、構思藝術

情於理、寓理於情

陳情: 身世孤苦 祖母情深似海 供養無主 孝情

沐浴清化 過蒙拔擢 聖朝恩重如山 忠情

情理: 祖母病篤 盡孝日短 (情)

孝治天下 盡忠日長 (理)

請求: 先盡孝後盡忠

1、蒐集忠孝方面的典故。

2、忠孝真的不能兩全嗎?你是怎麼看待忠和孝的?(輔導課重點考查內容)

忠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精神道德嚴重滑坡的今天,重提忠孝,對獨生子女這些“新新人類”來說,仍有現實借鑑的意義。所以我在教案設計時,緊緊結合課文內容打親情牌,巧妙滲透親情教育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令人欣慰的是,通過反覆的朗讀體會和學習討論,喚起了學生的親情意識,許多學生通過日記和博客反思自己過去對雙親的言行,愧疚意識溢於言表,讓人倍感欣慰。這是教案體現出的人文性最爲成功的一面。

不過,畢竟是古文,古文知識積累相當重要。在教案設計時,除了朗讀背誦突出外,對古文言知識的檢查落實稍感不足,這一點,在輔導課安排的測驗中已經表現了出來。另外,古文背誦對學生來說是難點,學生都有畏難情緒。我發現解決的較好的方法是:一要逐段推進,通過默寫檢查落實;二教師示範背誦能消除學生背誦的畏難情緒三獎勵背誦也富有成效。

如何寫文言文陳太丘與友期行翻譯及註釋 篇二

【甲】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爲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爲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爲死,或以爲亡。今誠以吾衆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爲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爲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衆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嗚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乙】馬援①字文淵,扶風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諸兄奇之。後轉遊隴漢間,常謂賓客曰:“丈夫爲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初,援軍還,將至,故人多迎勞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計謀,於坐賀援。援謂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衆人邪②?昔伏波將軍路博德開置七郡③,裁封數百戶;今我微勞,猥④享大縣,功薄賞厚,何以能長久乎?先生奚用相濟⑤?”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烏桓尚擾北邊,欲自請擊之。男兒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牀上在兒女手中邪!”冀曰:“確爲烈士,當如此矣。”

(註釋)①馬援:東漢名將。②反同衆人邪:反而同衆人一樣(來吹捧我)嗎?③開置七郡:開拓疆土,增設了七郡。④猥:說話人表示謙卑的詞。⑤奚用相濟:用什麼來幫助(我)?

【小題1】解釋下列加粗的詞。(4分)

(1)今亡亦( ) (2)項燕爲楚將,有功 ( )

(3)以爲死 ( ) (4)諸兄之 ( )

【小題2】與“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項是( )(3分)a.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b.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 d.輟耕之壟上

【小題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⑴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⑵此教我先威衆耳。

⑶丈夫爲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小題4】【甲】【乙】兩段文字各側重寫了什麼?陳勝和馬援身上有什麼共同精神品質。(4分)

【小題1】(1)逃走(2)屢次(3)有的人(4)覺得……驚奇(奇怪)

【小題2】d

【小題3】(⑴扶蘇因爲多次勸戒秦始皇的原因,皇帝派他在外面帶兵。

⑵這是教我們首先威服衆人罷了。

⑶大丈夫立志,(志向受到)貧困反而更加堅持,年齡越大越有雄心壯志。

【小題4】【甲】文側重寫起義的原因和策劃的經過(1分)。【乙】文側重寫馬援將自己與路博德相比,認爲自己功勞少封賞多,反應出他的謙遜不傲(1分)。兩人都有遠大志向,都有爲國獻身的精神(2分)。(意思對即可。)

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 “亡”是古今異義字, “數”應讀shu,爲屢次,多次的意思。“或”根據語境可知是“有人,有的人”, “奇”根據語境可推知是奇怪,感到……驚奇的意思。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字詞的意思的能力。

點評:平時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識積累,一些文言詞語的常規用法是必須知道的。文下註解裏面的詞句,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於心。並在此基礎上,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另外根據語境去推斷也是一種極佳的方法。

【小題2】

試題分析:題幹中的“之”是動詞,只有d項中的“之”是動詞。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的理解能力。

點評:文言詞語,包括實詞和虛詞兩類。文言詞語的考查以實詞據多。考查的詞語,一般爲通假字、多義詞、古今異義詞、詞性活用詞等。當然仍以課文下面的註解爲主。學習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記硬背,並做到重點突破,對於易錯、易混詞要加以積累。

【小題3】

試題分析:翻譯時要注意,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落實。此句中的關鍵詞有“以”“威衆”‘ 益’等。“以”是因爲的意思,“威衆”是威服衆人的意思,‘益’是更加的意思。連綴起來,語意通順即可。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文言語句的翻譯能力。

點評: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文言語句的翻譯一般有兩種方法,直譯和意譯,會考時常採用直譯。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呈現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當然課外的文言語句翻譯時,放到語境中,根據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

【小題4】

試題分析:第一問都是對文字主要內容的概括。【甲】段文字主要寫陳勝吳廣起義的原因、謀劃、和準備。【乙】兩段文字主要寫馬援與孟冀的對話,表明自己雖已小有成就,但仍想幹一番抵禦匈奴的大事的志向。

從兩段文字可知,兩文的主人公都是有抱負的,有獻身精神的人。找到關鍵語句即可概括出來,如陳勝“等死,死國可乎”,馬援“方今匈奴、烏桓尚擾北邊,欲自請擊之。男兒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並概括的能力。

點評:我們在理解文章內容,提取文中信息時,一定注意文中的關鍵語句或語段.可以將段落大致劃分一下層次,再將各層意思連綴起來即可。主要內容概括可以看語段詳寫了什麼,將其內容加以概括即可。

尋找人物的共同點,一定要抓住關鍵語句,做到有根有據,在這個基礎上,再加以概括就可以保證準確全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