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分析與措施合輯新版多篇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分析與措施合輯新版多篇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篇一

情況分析:

閔xx是女孩,她是在各方面能力比較強,且比較文靜;彭xx是個比較活潑調皮的小男孩,今天進行玩理髮店遊戲活動,誰來當理髮師呢?小朋友的手都舉得高高的,老師選了曉曉和楓楓爲遊戲的合作者。曉曉對楓楓說:“我來當理髮師你來當我的助手,好嗎?”楓楓不語,等了一會兒,楓楓說:你當了一會兒理髮師讓我也當一會兒好嗎?曉曉也不語,等了好一會兒纔回答:也好吧!

具體措施:

當我們遊戲開始時,好多客人去理髮店理髮,曉曉說:你們要排好隊的,當曉曉拿起毛巾給客人披上毛巾時,彭丹楓拿起連噴頭放在客人頭上,曉曉給客人洗頭,楓楓給客人頭上倒上洗頭膏,曉曉給客人抓頭,洗好後丹楓馬上提給曉曉毛巾,曉曉給客人擦臉,楓楓給曉曉拿梳子,再拿吹風機、剪刀、摩絲、剃刀等理髮的'用具;這時,楓楓說:曉曉現在我來當理髮師好嗎?閔徐曉等了好長時間纔回答那好吧!他們倆交換角色,曉曉做楓楓的助手了,在活動過程中發現曉曉開口說話了,她對楓楓說:要給客人輕輕地抓,抓得重客人要痛的知道嗎?只聽到楓楓說:嗯!楓楓在理髮過程中只聽得曉曉的說話聲,教楓楓這樣理髮、那樣理髮,楓楓一聲不響聽她指揮,按曉曉的方法去給客人一步一步理髮,直到客人滿意爲止,然後又交換了角色,這次他們都是愉快地提給對方的理髮用具。在遊戲中他們不斷地配合和合作下完成理髮店的任務,倆人賺了很多錢,把錢整理的整整齊齊去銀行存錢。今天彭丹楓也學會了理髮的本領開心對老師說:顧老師我也會理髮了,真的嗎?他說:是的!等他說是的特別自信和響亮。

效果評析:

1、在本遊戲活動中可以看出曉曉已經有了一些理髮的技能,用簡單理髮造型的經驗,給客人運用,但彭丹楓沒有一點生活經驗,大多數在曉曉指揮下操作的,在此基礎上掌握和積累了一些理髮簡單生活經驗。同時,手指肌肉得到了鍛鍊和動作協調得到了發展。

2、在兩個幼兒的合作遊戲中,可見曉曉是主動一方,構思獨特,示範領導着角色過程;楓楓也很善於配合,兩個孩子協調角色遊戲的過程,很自然地形成合作關係,產生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篇二

觀察時間:

在與小沈的接觸中我還發現他的普通話語音十分不正確。有一次,他在唱歌曲:“小金魚”。“一條魚,水裏遊,都都單單在發愁”於是我走到他前面跟他說:“你唱得真好聽,如果你把都都單單唱成孤孤單單肯定還要好聽。你說說看:“孤孤單單。”並教給他發“孤”的方法,舌頭縮起來,不要碰祝讓氣從嘴裏發出來。孩子很樂意學,我讓他慢慢說。由於他一向習慣了說都都單單,所以一下子糾正有點難。小小班的孩子好模仿,因此我說一遍,他也跟着說一遍。由於我是準備着而行的所以手裏還拿着小金魚的圖片。我拿着兩條小金魚的圖片,問他:“此刻這條小金魚還孤單嗎”他說:“不孤單了”“到底孤單嗎”“不孤單。”“那我讓這條魚離開他會孤單嗎”“你有姑媽嗎”“有幾個姑媽”我變着方法試着跟他談話,其實是想讓他練習發“孤”的發音。透過反覆的練習,小沈對孤的發音有了進步,有幾遍已經能發對了。

觀察分析:

在觀察中發現小沈對g和d的發音區分的不是很好。小沈普通話不正確的原因主要是受家庭因素和他自身因素的影響。他從小是由奶奶領的,所以平時普通話說得較少,普通話的詞彙也不多,總是根據自己的想象來說。比如:有一次他吃完飯就說我要:“卡嘴巴”。這是他自己創造出來的詞。另一方面他比較害羞,說話時不敢看人家的眼睛,這樣他光靠耳朵聽而沒有看別人的嘴形發音。長此以往從而導致他發音的不正確。

措施:

1、家園共育

與家長溝通孩子的普通話發展狀況,讓家長平時也注意傾聽孩子的普通話,如有不正確的,及時給予糾正,並讓家長平時也能堅持用普通話與孩子交流。在班級網頁與家園欄裏共同宣傳有關普通話的知識。

2、給孩子帶給在羣衆面前說話的機會

觀察小沈的行爲,每次讓他到上面來唱歌或念兒歌,他都很不自在,小手要麼拉衣服,要麼撥指甲。我沒有及時的批評他而是先告訴幼兒到上面表演人先要站好,然後再表演。於是我就選取他感興趣的活動,他很喜歡唱歌,所以我就選取他很喜歡唱的歌曲讓他到上面來唱,以減少他的窘迫感。這樣多叫他,他在羣衆面前說話更加自如了。早上不肯叫老師早,我一開始先應用小紅花來刺激他,這種方法雖然不是那麼妥當,但對低幼兒童來說還是有必須效果的。當我在發小紅花時我就跟他說:“小沈,如果你叫了,那老師就把小紅花發給你,這招還蠻有用的。所以有時如果他不肯叫人我就用小紅花來刺激他,於是他就叫了。並在平時的孝敬教育時也引導孩子要主動跟別人打招呼,跟別人說話時眼睛要看着別人,這樣纔是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3、與孩子個別交談

小沈平時來園較早所以我經常利用早上的時間與孩子交談。在第二次的觀察中我就引導孩子如何來正確的發音,及時糾正孩子錯誤的發音。託班的孩子好模仿因此我利用孩子模仿的特點讓孩子學說正確的`發音,但過於反覆的練習,又會使孩子的學習顯得過於枯燥,所以我及時的應用方法,透過相關這方面的談話活動來練習幼兒的發音。比如我在讓幼兒學念“孤”時就尋找與“孤”相應的字詞來讓幼兒練習。所以我就問幼兒有沒有姑媽這事。平時還能夠利用給孩子穿脫-衣服、放學後等一些時間與孩子個別談話。傾聽孩子的發音並及時地給予糾正,讓孩子的錯誤發音糾正在萌芽狀態。

取得的成效:

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孩子的普通話發音有了明顯的進步,在羣衆面前說話更加大膽了,此刻他也能主動舉手了。早上來也能跟老師說老師早,晚上走了也能主動說老師再見,但有時還會不肯說或者只跟一個老師說,但是比以前已經有了明顯的進步。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篇三

觀察對象:小班幼兒小沈

觀察時間:

小沈平時一直由媽媽給他接送,因此每天來園較早。今天他又早早的第一個到校,媽媽一個勁地跟他說:“快叫老師早呀!”小沈沒有反應,低着頭繼續往前走。於是我蹲下身子跟他說:“小沈早上要跟老師怎麼說呀?”他還是低着頭不看老師,我跟他說:“那你就看一眼老師吧,”他還是不肯看,更不用說說老師早。他媽媽嘆口氣說:“咳,這孩子真是的就是這樣不肯叫人,總在背後說,在家裏也一樣。在活動中我們也發現他在跟小朋友一起說話時聲音很響亮,可一到集體面前說話時,他就不敢大聲說,剛開始甚至還不敢上臺。

觀察時間:

在與小沈的接觸中我還發現他的普通話語音非常不正確。有一次,他在唱歌曲:“小金魚”。“一條魚,水裏遊,都都單單在發愁……。”於是我走到他前面跟他說:“你唱得真好聽,如果你把都都單單唱成孤孤單單肯定還要好聽。你說說看:“孤孤單單。”並教給他發“孤”的方法,舌頭縮起來,不要碰祝讓氣從嘴裏發出來。孩子很樂意學,我讓他慢慢說。由於他一直習慣了說都都單單,所以一下子糾正有點難。小小班的孩子好模仿,因此我說一遍,他也跟着說一遍。由於我是準備着而行的所以手裏還拿着小金魚的圖片。我拿着兩條小金魚的圖片,問他:“現在這條小金魚還孤單嗎?”他說:“不孤單了”“到底孤單嗎?”“不孤單。”“那我讓這條魚離開他會孤單嗎?”“你有姑媽嗎?”“有幾個姑媽?”我變着方法試着跟他談話,其實是想讓他練習發“孤”的發音。通過反覆的練習,小沈對孤的發音有了進步,有幾遍已經能發對了。

觀察分析:

在觀察中發現小沈對g和d的發音區分的不是很好。小沈普通話不正確的原因主要是受家庭因素和他自身因素的影響。他從小是由奶奶領的,所以平時普通話說得較少,普通話的詞彙也不多,總是根據自己的想象來說。比如:有一次他吃完飯就說我要:“卡嘴巴”。這是他自己創造出來的詞。另一方面他比較害羞,說話時不敢看人家的眼睛,這樣他光靠耳朵聽而沒有看別人的嘴形發音。長此以往從而導致他發音的不正確。

措施:

1、家園共育

與家長溝通孩子的普通話發展情況,讓家長平時也注意傾聽孩子的普通話,如有不正確的,及時給予糾正,並讓家長平時也能堅持用普通話與孩子交流。在班級網頁與家園欄裏共同宣傳有關普通話的知識。

2、給孩子提供在集體面前說話的機會

觀察小沈的行爲,每次讓他到上面來唱歌或念兒歌,他都很不自在,小手要麼拉衣服,要麼撥指甲。我沒有及時的批評他而是先告訴幼兒到上面表演人先要站好,然後再表演。於是我就選擇他感興趣的活動,他很喜歡唱歌,所以我就選擇他很喜歡唱的歌曲讓他到上面來唱,以減少他的窘迫感。這樣多叫他,他在集體面前說話更加自如了。早上不肯叫老師早,我一開始先應用小紅花來刺激他,這種方法雖然不是那麼妥當,但對低幼兒童來說還是有一定效果的。當我在發小紅花時我就跟他說:“小沈,如果你叫了,那老師就把小紅花發給你,這招還蠻有用的。所以有時如果他不肯叫人我就用小紅花來刺激他,於是他就叫了。並在平時的孝敬教育時也引導孩子要主動跟別人打招呼,跟別人說話時眼睛要看着別人,這樣纔是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3、與孩子個別交談

小沈平時來園較早所以我經常利用早上的時間與孩子交談。在第二次的觀察中我就引導孩子如何來正確的發音,及時糾正孩子錯誤的發音。託班的孩子好模仿因此我利用孩子模仿的特點讓孩子學說正確的發音,但過於反覆的練習,又會使孩子的學習顯得過於枯燥,所以我及時的應用方法,通過相關這方面的談話活動來練習幼兒的發音。比如我在讓幼兒學念“孤”時就尋找與“孤”相應的字詞來讓幼兒練習。所以我就問幼兒有沒有姑媽這事。平時還可以利用給孩子穿脫-衣服、放學後等一些時間與孩子個別談話。傾聽孩子的發音並及時地給予糾正,讓孩子的錯誤發音糾正在萌芽狀態。

取得的成效:

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孩子的普通話發音有了明顯的進步,在集體面前說話更加大膽了,現在他也能主動舉手了。早上來也能跟老師說老師早,晚上走了也能主動說老師再見,但有時還會不肯說或者只跟一個老師說,不過比以前已經有了明顯的進步。

小班觀察記錄表 篇四

時間——3月27日午時

地點——小小三班教室

人物——陽陽、教師

事件描述:

由於陽陽仍時常管不住自我的嘴巴,接下來的日子我總是異常注意着他,生怕他再次闖禍。可是儘管我十二分的細心,不願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這天戶外活動,我帶孩子們玩拖拉玩具。陽陽玩得可開心了,一會兒拉着玩具快跑,一會兒又將玩具滾出。玩着玩着,陽陽玩具上的線繩和墨墨玩具上的線繩纏繞在了一齊,兩人各自爭搶起來。聽到爭吵聲我立刻衝了過去,可爲時已晚,墨墨的手上已出現了牙痕。

處理:

我無奈地讓阿姨帶着受傷的墨墨去塗藥膏,並很生氣地怒視着陽陽。這次發現他居然用手矇住了自我的眼睛,一副不敢見教師的樣貌。我皺起眉頭問他:“明白自我做錯了?”陽陽撅起嘴巴替自我辯解着,我努力地聽着,瞭解到他在說:“我來修玩具,他不給我。”

分析:

這次的事件讓我發現,由於陽陽說不清楚話,沒有及時地使同伴瞭解他所要表達的意思,再加上他性情急噪,從而使他失去了解釋的耐心,又犯了老毛病。陽陽看到教師後用手矇住了眼睛這一表現說明他已經明白自我咬人的行爲是不對的,自我又一次闖禍了,同時也說明在平時的相關活動中陽陽獲得了必須的感性認識。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篇五

觀察地點 小四班活動室

今天,我們吃的是麪條。XC小朋友也不着急着吃,先東張西望了一會兒,用勺子舀起一勺麪條湯,放在嘴邊吹一吹放入嘴中。他喝了無數口湯可是就是不吃麪條。我走過去,對他輕輕地說:“我們要使勁吃飯,吃的多身體好,長的高的。”聽完後,他說:“媽媽說了我好好吃飯會長很高很高的。”我說:“對!我們XC小朋友可棒了,現在都自己吃飯了!”聽完,他開始用勺子挑起一根麪條放入嘴中。這時,我拿起碗挖了一大口麪條放入他嘴中,他大口大口的吃起來,不再東張西望,一直盯着我的勺子什麼時候往他嘴裏放。餵了幾口他說:“我要自己吃。”我便表揚了他,他很高興,不一會兒一碗麪條就吃完了。拿着碗來到我面前大聲說: “老師,我都吃完了。”我表揚了他,發給他一朵小紅花,並且要求他以後爭取在家裏也這樣。他點點頭,非常高興,不時拿着小紅花給別的小朋友看,一副很自豪的表情。

行爲分析:從今天觀察的情況看來,XC小朋友在家裏長久養成了一種“飯來張口”的習慣,他並不是很挑食,只是懶得自己吃飯。他吃飯時對他人存在着依賴性,這與他長期由奶奶餵養有一定關係。但是在今天老師的餵飯過程中,他是比較有目的性的在吃飯,並且主動要求自己吃飯,這比過去有很大的進步。當老師表揚他時候,他非常高興,說明獎勵對他很有幫助,今後要多多對他進行鼓勵。

小結: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大多是自幼逐漸培養的。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是保證營養均衡,身體健康,精神愉快,身心正常發育的重要前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的飲食習慣不好的孩子,身體較弱。孩子的不良飲食習慣僅靠老師單方面的努力還是不行的,家長也要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在家庭膳食中,爲幼兒的全面營養做些努力。要教育、幫助孩子明白一個道理,從小養成良好飲食習慣,才能健康成長。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分析與措施合輯 篇六

觀察內容:

當老師宣佈區域活動開始後,小朋友們都在老師的要求下,在進區卡處排隊等候來喜歡的冰淇淋,志遠急匆匆的跑過來鑽入人羣,使勁推了推前面的高個兒幼兒想插隊,見推不動,情急之下蹲下身子,從下面鑽進去,順利的找到自己的喜歡的冰淇淋,貼在“娃娃家”櫃子上,成爲班裏第一個,衝進區域的小朋友。

進到玩具區後,他拿起玩具不停的說:“我要搭一個很長的槍。.。.。.”可是他剛拿起玩具搭了兩下,就改變了主意:“我不玩了。.。.。.”

第二次選區:建構區,在建構區他拿了兩小汽車在地墊上轉了一圈,就又打算換區,老是提醒他不要總是換區,但他置若罔聞。

第三次選區是“塗塗畫畫”,老師引導他爲上次沒有畫完的帽子塗色,他畫了幾筆就離開了。

第四次換區是娃娃家,進娃娃家後,他又跑進建構區,告訴老師:“我要開車去買菜”。在建構區他和區內的其他小朋友發生衝突,在老師的調解下,最終和解,他自言自語:“我現在要去炒一炒”。炒好後他用盤子端着一個炒好的胡蘿蔔去喂睡覺的娃娃,喂完後把盤子扔在地上。接下來他舉起娃娃家的牀頭又拍又搗,旁邊幼兒來告狀,他對老師說:“我要玩積木。”

老師引導他第五次換區到“建構區”。他把積木一塊一塊壘高,打了七八塊後,看見老師走過來,趕緊報告:“老師,我擺了一個房子。”老師問:“你擺了幾層樓?”他馬上蹲下來頭歪向地面認真的數:“一層樓,兩層樓,三層樓。.。.。.”

最後一次來到美工區。他拿起圍裙喊:“老師,我要做這個工作。”王老師幫他穿戴好後,他認真地選畫筆開始他的“大作”,連李老師中間過來替他擦鼻涕,他都沒有停下來。對塗鴉,此時他開始產生極大的興趣。

他一邊專心致志地畫,一邊自言自語,口水還在滴滴嗒嗒地向下流。橘色、紅色、藍色、綠色,只是畫單一的整線條。老師走過來和他交流:“你在畫什麼呢?”“畫美麗的天氣。”“今天是晴天還是陰天?”“晴天。”然後,他在報紙的右上角畫了一個太陽,在太陽下面又畫了幾條橫線。老師問:“下面是什麼?”“白雲。”“白雲是什麼顏色的?”“紅色的。”他換了一隻藍色畫筆邊畫邊自言自語:“我換一朵藍色的白雲。”接下來又畫了一條豎線,老師問:“這麼長是什麼呀?”他答:“就是長河。”然後又在旁邊畫了更長的一條。整個回答他沒有看老師一眼,表現出極大的專注性。

結束音樂響起,馬上放下排筆脫下圍裙拍手回座位,老師講評,要求建構區沒有收拾好的幼兒去整理積木,他也衝過去要幫助小朋友。在別人忙着收拾時,他在旁邊區域東摸西看,最後被老師帶回座位。

分析:

1、由小班年齡特點決定的。

整個遊戲,志遠先後更換了6次區域,大部分區域只呆了30秒左右,僅僅滿足於簡單的擺弄和初步膚淺的探索。這是因爲年齡小的孩子,有意注意時間比較短,活動中喜歡活動有趣的材料,會反覆的擺弄,我特別的目的性,因此遊戲的隨意性較大。如浩程在娃娃家擺弄牀頭時間增長。就是因爲他又發現了材料的可活動性,而選擇塗塗畫畫區時間短,是因爲給上次沒有塗完的帽子繼續塗色,對他缺乏新鮮感和挑戰性,所以他隨意塗一下就離開了。

2、家庭因素決定。

3、教師在區域遊戲中適時指導的重要性。

措施:

在小班區角活動中,經常會出現頻繁換區的孩子,遊戲中我們允許這樣的孩子存在,給他們遊離、選擇的時間、順應孩子的年齡特點,但不能漠視這樣的現象。更不能讓孩子長期無目的地處於遊離狀態。

1、小班區域活動中,材料是幼兒探索活動的有力支撐,教師要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爲他們提供種類少、數量多、活動有趣且形狀相似的成型玩具,提高幼兒的興趣,推動幼兒的活動,避免幼兒爲爭搶玩具而發生糾紛,滿足幼兒平行遊戲的需要。

2、教師可以角色身份加入到幼兒遊戲中,在與幼兒遊戲的過程中達到指導的目的。

3、注意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成長。

4、遊戲中教師必須尊重幼兒意願,給幼兒充分的自由,以最少的干預,最多的欣賞來支持幼兒遊戲,並通過講評幫助他們積累遊戲經驗。

5、區域中玩具的投放,要適應不同能力的幼兒,兼顧能力強與能力弱幼兒,遊戲的玩法能滿足三個層次的需求:較弱的→一般的→較強的。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篇七

觀察實錄:

午餐快結束了,大部分幼兒已經出去散步了,只見小小等三、四個小朋友仍在慢吞吞地進餐,我用眼神暗示他們稍快些。只見幾個幼兒馬上快速地嚼起飯來,只有小小一個人還慢吞吞地、不着急地、自顧自地悠閒地進餐,不時還玩弄一會兒。“小小,加油呀,你看只有你一個人了,需要我幫忙嗎?”小小看了我一眼,終於說,我吃不下了。

分析:

雨恩小朋友在班級中做任何事總是慢吞吞的,吃飯慢、穿衣慢、洗手慢。從不爭第一,有的小朋友甚至叫她小蝸牛。姥姥反映在家也這樣,似乎任何事也引不起她的激動。不過,她做事較仔細,不慌不忙,不易衝動,比較冷靜,喜歡思考,觀望。

反思和措施:

一、“積極鼓勵”策略

運用集體榮譽感去激發思遠,讓琰琰抓緊自己的動作,爲集體爭光,並長此以往地影響她,讓琰琰逐步形成新的習慣。

二、“感受代價”策略

我們與她家人交流,希望他們在家中配合使用此策略,幫助小小較快地完成一件事。“衣服穿慢了,影響去公園玩的時間”、“飯吃慢了,會錯過好看的電視”等,以此激發她儘快完成的目的。

三、“濽移默化”策略

經常玩一些“爭上游”、“爭第一”的競賽遊戲,因爲在遊戲中孩子能真正體會“準確快速”的內涵,在孩子感受獲勝後的愉悅時逐漸遠離“慢吞吞”。

其實,個性的轉變與發展要經過長時間的磨合。只要老師、家長能配合默契,能正確地看待孩子的個性,對待孩子不急躁,長時間地給予孩子良好環境的影響,孩子一定會有變化,會成長得非常好。

我們期待着琰琰的變化,相信她一定會有好轉。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篇八

觀察過程:

“請小朋友把玩具收好。”話一落音,楊雄凱就很快把自己的積木推倒在地上,還把旁邊小朋友的積木都推到,然後拼命的往筐裏扔積木一邊扔一邊緊緊地抓住筐,看見小朋友過來,楊雄凱還沒等到積木全部收好就搬着筐往一邊走,想送進櫃子。而小朋友也搬着筐,誰也不願放手。

教育措施:

1、教師要和楊雄凱多交流,告訴哪些事情是就應做的而哪些事情是不就應做的,如:收積木時就應收自己的,將積木輕輕的一塊一塊放進筐裏,不允許嘩啦啦把自己和別人的積木全推倒,而使地上到處都是積木。送玩具也是幾個小朋友輪流的,學會商量,不要每次都搶着送,而使得一個也送不成,浪費了時間。

2、推薦家長在家時多給楊雄凱做一些安靜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