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養老服務報告多篇

養老服務報告多篇

【第1篇】養老服務業發展工作的自查報告

按照要求,現就我縣養老服務業發展政策落實情況彙報如下:

一、落實狀況

(一)統籌規劃發展養老服務設施情況。我縣將發展養老事業、興辦服務設施納入全縣民生工程。現已建成城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12個,牀位60張;農村幸福院18個,牀位90張。

我縣積極扶持民辦養老機構的發展,現有民辦養老機構一所,牀位72張。除此之外,我局積極引入資金,興辦老年公寓,發展民營養老事業,白鶴老年公寓建設主體工程已完工,正在進行裝飾。今年立項老年公寓及老年公寓,積極申請納入全省ppp示範項目。

(二)完善土地供應、補貼支持和稅費優惠等政策情況。我縣按照人均用地不少於0.1平方米的標準,將各類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用地納入城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用地計劃,積極規範土地使用。今年縣財政安排資金175萬元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我縣正積極探索通過補助投資、運營補助和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老楊服務機構、開展養老服務。養老機構用水、用電、用氣均按居民生活類價格執行。我縣積極參加省市組織的養老服務人才培訓,力爭建設一支高水平的養老服務隊伍。

(三)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箱結合情況。我縣現有養老機構17所,現均無條件單獨設立醫療機構,但均與醫院建立了合作關係。縣衛生局、醫院和各鄉鎮衛生院積極支持養老服務業的開展,不定期下鄉或進入養老院爲老年人開展免費檢查、宣傳老年慢性病防治,進行康復護理。老年人在衛生院和醫院就診,均享受優先服務。

(四)繁榮養老服務消費市場情況。我縣積極開展適合老年人特點的文化娛樂、體育健身、休閒旅遊、健康服務活動。劃定專門場地,支持老年人跳健康舞、打太極拳;組織老年人成立各種協會,方便集體活動;認真開展健康知識宣傳,倡導正確養生;開辦老年大學,成立各種學習班,引導老年人學習;舉辦書法和繪畫展覽,讓老人有自我實現的滿足感。

(五)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情況。我縣將發展養老服務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養老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強化工作協調,定期分析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

二、存在的問題

(一)居家養老未形成體系。居家養老需要社區、社工、志願者上門入戶提供養老服務。而我縣社區尚不具備相應的能力,也未建立社區社工組織。目前社會自發的家政服務,如:保姆、鐘點工、清潔工等,可視爲原始的養老服務,但由於沒有統一的組織和有效的管理,從業人員也未經過專業培訓,所提供的服務缺泛專業性、規範性和系統性,難以滿足居家養老的要求。

【第2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情況調查報告(1)

爲配合省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省政府關於全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情況的報告以及對該項工作的專題詢問,4月中旬,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_____同志帶領部分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省人大代表對該項工作進行了視察調查。調查組首先在南京聽取了省政府有關部門關於全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情況的介紹,然後赴_____、_____兩市,聽取了兩市和_____、_____市政府及其民政、財政、國土資源、衛生、地稅等部門的情況彙報,並在_____聽取了_____市政府及民政部門的情況彙報,與人大代表、老年人代表、城鄉社區、養老服務機構、企事業單位及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了座談交流,並實地考察了城鄉社區和養老服務機構。4月下旬,我委又結合辦理代表議案到蘇州市進行了調查,與提出議案的省人大代表及相關部門負責入座談交流,並實地瞭解了虛擬養老院建設情況。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基本情況

_____是全國最早進入老齡社會的省份之一,也是全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我省的老齡化呈現出程度高、增速快、空巢化現象嚴重、失能半失能老人比重高等特點,多樣化、多層次、全方位的養老服務變得日益迫切和需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也成爲各地人代會上的首要議案和建議。近年來,各級黨委、人大、政府高度重視、積極應對、紮實工作,我省基本形成了以居家養老爲基礎、社區服務爲依託、機構養老爲支撐、信息服務爲輔助的養老服務體系,養老服務水平和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幸福指數都有了較大提升。

(一)注重完善政策、加大投入,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環境得到持續優化。全省高度重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法規規章和政策措施,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環境得到了持續優化。一是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政策法規體系。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快我省老齡事業發展的意見》,省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快構建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省政府相關部門和地方各級政府也配套制定了一系列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政策措施。全省各級人大圍繞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認真開展視察、檢查、建議督辦和做出決議決定。省人大常委會制定了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蘇州、_____兩市分別將蘇州市養老服務促進條例、_____市養老服務機構管理條例列入本屆立法規劃。二是加大了財政資金的投入力度。全省各級堅持以公共財政爲導向,不斷加大對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投入。據統計,十一五以來,全省各級投入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的資金共計67億多元。全年省級財政安排用於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專項補助資金爲4億元。三是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各地通過學習貫徹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律法規、開展多種形式敬老活動、評選表彰先進典型等方式,加大敬老、愛老、助老宣傳教育力度,營造了尊重、關心、幫助老年人的良好氛圍。

(二)注重整合資源、構建網絡,居家養老基礎性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全省各級積極整合社會和社區各類服務資源,着力構建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居家養老的覆蓋面和受益人羣逐步擴大,居家養老的方式和模式不斷創新。各地依託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建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爲老年人提供短期託養、日間照料以及助餐、助潔、助浴、助醫、助行、助購等生活服務,同時還兼顧老年人文化娛樂、學習教育、體育健身、精神關愛、社會參與、權益維護等多種需求,在居家養老服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截止底,全省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基本實現全覆蓋,蘇州市已經率先實現了城鄉社區全覆蓋。各地還積極採取購買服務、資金補助、提供場所等措施,引導和鼓勵社會組織、家政服務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居家養老服務。同時,充分發揮老年人組織、志願者組織的作用,爲老年人提供優質的志願服務。_____從家政服務、醫療保健、文化娛樂等行業篩選確認了3000多家爲老服務定點單位爲老年人提供多樣化服務,有1400多名政府購買服務的工作人員爲困難老人提供鐘點式服務,有25萬人的志願者隊伍以各種形式活躍在爲老服務崗位上。蘇州市姑蘇區利用社區資源,扶持社會力量,創新推出虛擬養老院,對社區老年人實行信息化管理和上門服務,服務項目涉及日常生活照料、醫療保健、精神慰藉、應急救助等6大類53項。_____市山泉村結合新農村三置換試點,將每幢安置房底層朝南的房間統一設置爲老年公寓房,產權歸村集體所有,由老人子女繳納租金使用,創造了村集體供養老人的新方式。

(三)注重示範引導、政策扶持,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得到全面推進。近年來,全省各級採取公辦、社會投資興辦、合作經營等多種形式,全面加強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着力推進養老服務主體多元化。一方面,不斷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力度,加快推進公辦養老機構建設,充分發揮公辦養老機構的示範引導作用。省本級投資建設了帶有示範性的_____省老年公寓。各地也不斷推進示範性公辦養老服務機構建設,_____市及其所屬9個縣(市、區)都已建成一所公辦省級示範性養老機構。同時,各級還大力加強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農村養老服務條件,推動農村敬老院逐步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轉型。另一方面,認真落實各項扶持和優惠政策,大力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全省各級採取規費減免、牀位建設和運營補貼、購買服務、以獎代補等多種方式,積極扶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_____、_____、_____等市都建成了一批不同檔次、滿足不同老人需求的民辦養老服務機構,_____市民辦養老機構已成爲該市機構養老的主力軍,_____市社會辦養老機構的牀位數佔到全市三成以上。_____市的省人大代表鞠志慧先後投資2000多萬元,發展連鎖養老機構6家,建成了集醫療、康復、託老、護理和臨終關懷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全國愛心護理工程建設基地。

(四)注重加強培訓、規範管理,養老服務專業化信息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全省各級不斷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和網絡平臺建設,努力爲廣大老年人提供更加專業、更爲高效便捷的養老服務。在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上,各級通過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增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和課程,加強養老服務培訓基地建設,着力培養專業人才,同時加強對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業務技能和服務水平的培訓,推行從業人員職業資格認證和持證上崗制度。目前,全省設立了省級養老護理員培訓基地23個,並且實施了養老護理員免費培訓工程。_____市累計舉辦養老護理員培訓班50期,1800多名護理員取得初級及以上職業資格,持證上崗率達90%。在養老服務網絡平臺建設上,各地結合本地實際,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整合現有網絡資源,着力打造各類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加強老年人基礎信息管理、養老機構信息管理和社會養老信息服務。_____市將市區居家養老服務信息系統建設納入今年爲民辦實事項目,着力建設以12349老年服務熱線平臺爲指揮中心、鎮(街道)綜合性養老服務機構爲管理中心、社區(村居)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爲服務中心的大市區養老服務信息化、數字化系統。_____市實施了幸福一點通援老信息服務工程,老人有了急事難事,只要摁下家中的呼叫器,15分鐘內社區援助中心就會上門提供幫助,被老人們親切地稱爲電子保姆。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積累了一些寶貴的經驗,但整體上看還處於起步階段,與養老服務新的形勢任務相比,還存在着一些困難和問題。

(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存在不平衡現象。首先,不同區域之間建設發展水平不平衡。整體上看,蘇南地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水平最高,蘇中次之,蘇北相對比較薄弱,經濟發展的差距是其客觀原因。其次,城鄉之間養老服務體系發展不平衡。在居家養老服務方面,全省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基本實現全覆蓋,而農村社區(村)蘇南、蘇中、蘇北覆蓋率分別爲52.3%、46.3%和40%;在機構養老方面,投資大、規模大、條件好的公辦養老機構基本上都建在城市,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絕大多數也集中在城市,而農村敬老院大多條件簡陋、服務功能單一。再次,對不同養老模式的重視扶持程度不平衡。對機構養老特別是公辦養老機構的投入力度很大,有的公辦養老機構還存在高端化、特權化現象。但是對佔老年人口90%以上的居家養老方面的投入卻遠遠不夠,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功能未能有效發揮,無論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服務內容和質量,都處於較低水平。

(二)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發展存在諸多困難。近年來,省政府及有關部門制定出臺了一系列促進養老服務機構發展的政策措施,推進了養老服務機構的發展。但在實際執行中缺少具體的細化措施,在遇到新的問題和矛盾時也未能及時研究出臺相應對策,制約了養老服務機構特別是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的進一步發展。調查中,民辦養老服務機構普遍反映,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困難:一是用地難。當前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用地因無法律和政策上的突破,只能走市場化的途徑,通過參加招掛拍獲得土地,這對於非營利性的民辦養老服務機構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二是融資貸款和稅費減免難。民辦養老服務機構屬於非營利性機構,不具備貸款資格,難以從銀行等機構獲得資金,融資非常困難。在稅收及水電氣等方面的優惠,也很難有效落實。三是醫療准入難。許多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爲護理型或半護理型,但既不具備醫療資格,又無法與醫保有效銜接,入住老人的就醫成爲難題。四是擴大規模難。作爲福利性機構,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的運營以收支平衡爲主,而且不允許設立分支機構,影響了投資的積極性,制約了行業的發展。此外,一些設施不全、條件簡陋的小微型養老服務機構違規營運,既攪亂了養老服務市場秩序,也影響了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的健康發展。

(三)養老服務隊伍建設難度較大。養老服務需要一支龐大高效的專業化隊伍,但全省各地普遍缺乏從業人員尤其是專業人員。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養老服務從業人員普遍年齡偏大、文化偏低,專業技能不高。服務人員的年齡大多在50歲左右,有的甚至在60歲以上,本身就屬於老年人,並且文化素質普遍較低,對專業技能的學習和掌握有一定的困難,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受到很大影響。二是養老機構服務人員薪酬待遇低、勞動強度大,隊伍很不穩定。養老機構服務人員的薪酬普遍低於當地平均工資水平,蘇南發達地區月收入也只有2000多元,蘇中、蘇北更低,有的僅有幾百元。養老服務需要整天和老年人在一起,工作時間長,工作責任大,髒、累、苦,並且社會認同感較低,致使許多人流動頻繁,隊伍很不穩定。_____市每年約有20%以上的養老護理員流動或離職,養老機構缺崗率達10%以上。三是養老服務專業人才數量較少、比例較低,不能滿足需求。近年來,全省加大了對養老護理員的培訓力度,培訓了一大批初、中、高級養老護理員,但是與養老服務的需求相比,還有非常大的差距。如_____市具備中級以上資質的護理人員佔比不到5%,全市145家養老機構中,有專業社工的養老機構只有五分之一左右。

(四)養老服務整體水平仍需提高。在服務設施上,從全省整體情況來看,目前大多數的養老服務還處於全人力、純手工階段,專業化、社會化程度較低。養老服務尤其居家養老服務無論是硬件設施還是軟件設施都還比較缺乏,專業化的服務設備和手段比較少,部分農村敬老院甚至連基本生活設施配置都不齊全,給老年人生活帶來很大不便。在資源結構上,存在着護理型牀位比重較小、資源緊缺,自理型牀位比重較大、相對閒置,養醫結合的綜合性養老服務機構比較缺乏的問題。在服務質量上,一些投入比較大的示範性養老機構由於硬件設施好、專業人員多、管理水平高,服務質量和水平普遍很高。但是大多數的養老機構和居家養老服務場所受到場地、設施、人員素質、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僅能夠提供一些較低層次的基本服務,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參差不齊。在服務內容上,對老年人的生活照料護理考慮的比較多,但是對老年人的人文關懷、精神關愛還不夠,精神養老方面的服務比較少。

三、幾點建議

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不斷滿足廣大老年人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是當前乃至惠及長遠的迫切任務和民生幸福工程,對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爲此,提出如下建議意見:

(一)儘快完善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政策措施。要充分認識我省老齡化發展的嚴峻形勢,切實增強加快建設養老服務體系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儘早建立起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兩個率先新階段相協調、與人口老齡化進程相符合的養老服務體系。要根據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梳理不同羣體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制定出臺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既做好對老年人的照料護理,又注重精神關愛;既抓好兜底保障,又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政府各相關部門應當進一步加強溝通協調,站在全局高度而非部門視角,謀劃出臺配套政策並抓好貫徹落實,一方面要研究利用好既有法律政策,在現有法律框架和政策範圍內儘可能爲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創造良好條件,另一方面要研究梳理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不符合、不適應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舉措,及時調整完善,或提請修改修訂。

(二)重點推進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居家養老服務涉及90%以上的老年人口。要把這樣面廣量大的居家養老作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重點內容和關鍵環節來抓,多措並舉、綜合施策。要進一步加強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建設,積極有效整合各類資源,完善服務設施、拓展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把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建設成爲能夠滿足老年人多樣化需求的重要陣地。要積極探索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合作共建、養醫結合的新機制,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配備適合老年人需求的基本診療設備,配強醫療衛生服務人員,方便大部分老人不出社區就能夠享受到醫療康復、緊急照護等基本醫護服務。要加大力度扶持社會力量投資興辦居家養老服務機構,鼓勵動員社會組織、志願者組織積極參與居家養老服務,不斷加強居家養老服務隊伍建設,有效形成合力,推動居家養老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三)引領推動老年服務產業加快發展。一是省政府應當按照黨的十八大關於大力發展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的要求,儘快研究制定出臺加快發展老年服務產業的專門性意見,在政策、資金、人才技術和體制機制等方面做出指引性規定,吸引社會資金、動員社會力量積極投入養老服務這一朝陽產業,推動老年事業健康快速發展。二是加快發展多樣化的老年服務產業。大力發展養老護理、康復保健、社區服務、老年旅遊等產業,着力培育一批大型老年服務龍頭企業。鼓勵扶持企業開發和生產滿足老年人不同需求、門類齊全、品種多樣、經濟適用的老年產品。三是推動傳統養老服務業轉型升級。對現有社會福利機構和鄉鎮(街道)養老服務機構,要完善設施、增強功能、提高服務質量,加快發展爲護理型養老機構。要在現有養老機構轉型升級過程中,着重培育發展一批品牌化、連鎖型的養老服務機構。

(四)大力扶持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發展。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加大對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的扶持力度,在探索創新政策舉措上做文章,在推動貫徹落實上下功夫,幫助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破解發展難題,推動養老服務機構健康有序發展。積極探索民辦養老服務機構使用土地的新途徑新辦法,當前可採取議價制、雙向競價、綜合評標等多種方式合理控制地價,亦可盤活存量土地,利用閒置廠房、學校空置房等改建爲養老機構。對推動城鄉醫保進入民辦養老服務機構和申請設立護理院的,力求做到既堅持准入標準,又積極支持、加強服務與指導。要研究制定政策,逐步提高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牀位的一次性建設補貼和日常運行補貼。要依據省條例和相關政策,對民辦養老服務機構使用水、電、氣、有線電視、固定電話等按照規定減免費用。同時,加強對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的監督管理,探索建立養老服務績效評估和獎懲補貼制度,有效促進民辦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的提升。

(五)不斷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要大力培養培訓養老服務人才,提升養老服務專業化水平。繼續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按需增設相關專業課程,不斷加強養老服務職業教育,加快培養老年醫療、護理、營養、保健和心理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充分發揮各級養老服務培訓基地的主陣地作用,積極爲民辦職業培訓學校參與養老服務技能培訓創造良好條件,加強對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和專業技能培訓,全面推行持證上崗制度。探索建立引入專業社工人才機制,推動養老服務機構設置社工崗位,按照服務對象總數的一定比例配備專業社工,向社會公開招聘。逐步完善養老護理人員專項補貼機制,探索建立養老服務人員薪酬增長機制,切實提高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社會地位和工資福利待遇。積極發展養老服務志願者隊伍,搭建志願服務信息網絡平臺,探索建立志願服務時間儲蓄制度,鼓勵社會志願者參與各種爲老志願服務。

(六)切實加大對農村養老服務的扶持力度。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切實加大對農村養老服務的扶持力度,推動公共服務資源向農村養老服務傾斜,着力提升農村養老服務水平。加快推進農村敬老院轉型爲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加強服務設施建設,擴大服務範圍,拓展服務功能,在保障農村五保對象集中供養的基礎上,積極爲有需求的其他農村老年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鼓勵各級政府、農村集體、社會和個人利用集體、個人的空置房或空閒地,建立小型互助式老年集中居住生活區、小型託老所等,並且實行規範管理,確保安全運行。要加大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力度,提高農村老年人蔘保率,爲農村老年人提供有效保障。同時加快農村地區的老年人醫療、教育、文化、體育等相關服務設施建設,滿足農村老年人多樣化的服務需求。

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情況調查報告(2)

養老機構是指爲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和照料服務的機構,如老年社會福利院、養老院、老年公寓、敬老院等,主要承擔孤老優撫對象和經濟困難的孤寡、失能、高齡以及其他有機構養老需求老年人的養老服務。《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以居家養老爲基礎、社區養老爲依託、機構養老爲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省委、省政府把養老機構建設列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監測指標體系,市委、市政府也把養老機構建設作爲落實民生幸福工程、構建社會建設十大體系的重要內容統籌謀劃、重點推進。爲加快推進全市養老機構建設,全面提升養老服務水平,我們通過召開座談會、實地調查等形式對我市養老機構建設情況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調查。

一、基本情況

我市是全國進入老齡社會最早、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截止6月底,全市60週歲以上常住老年人口(預測數)192萬。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全市養老機構建設進程明顯加快,今年全市共新建改擴建各類養老機構項目45個,總投資11.5億元、總牀位數11085張。截止今年6月底,全市共有養老機構230家(公辦養老機構110家、民辦養老機構120家),牀位總數5.46萬張,位居全省第二。如東縣馬塘敬老院、港閘區陳橋敬老院等25家養老機構被評爲全國模範敬老院、省級文明敬老院,市社會福利中心等11家養老機構被評爲省示範性養老機構,啓東市榮獲全國農村五保工作先進集體,如皋市被評爲全國第三批示範養老活動單位,啓東市的農村關愛之家建設經驗被國家民政部向全國推廣,海安縣曲塘鎮敬老院榮獲全國農村五保工作先進單位。

(一)公辦養老機構加快推進,示範託底能力不斷增強。目前,全市共有公辦養老機構110家,其中城鎮社會福利中心13家,牀位數3726張;農村敬老院97家,牀位數23428張。一是城鎮社會福利中心建設進程加快。十二五以來,全市累計投入近5億元,通州區社會福利中心、港閘區市北養老服務中心、海門市養老中心、崇川區觀音山鎮社會福利中心等一批規模大、設施新、檔次高的城市社會福利中心相繼開工建設。目前,市社會福利中心(陽光老年公寓)三期工程開業運營,如東縣社會福利中心工程已竣工驗收,開發區星湖護理院主體已建成。二是農村敬老院達標改造力度加大。今市共有70家敬老院達到三有三能六達標標準,佔敬老院總數的72%。啓東市注重加強敬老院管理服務工作,制定了249項敬老院管理服務標準,通過了國家級養老服務標準化試點驗收,全省僅此一家。三是公辦護理型養老機構建設加快推進。目前已建成護理型養老機構(護理院)16家;在建護理型養老機構(護理院)14家。截止目前,全市三無、五保老人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

(二)民辦養老機構快速發展,多元服務格局初步形成。目前,全市共有民辦養老機構120家,牀位數12695張。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大。在全國率先出臺《關於銀行業扶持養老服務業發展指導意見》,省民政廳通報轉發了文件做法。截止今年11月底,全市已有12家銀行向各類養老機構發放貸款7500萬元。一是促進了閒置資源轉化利用。全市已累計發放貸款2200多萬元,支持7家小企業改建爲養老機構,盤活社會存量閒置資產超億元。二是加快了醫養融合發展。不少銀行對護理院和護理型養老機構建設投貸實行傾斜,如皋農商行對如皋博愛醫院發放貸款1000萬元,支持其推進老年護理院建設。三是推動了養老機構轉型升級。郵儲銀行啓東市支行向下崗女工盛葉紅髮放貸款15萬元,支持其在創辦愛心託老所的基礎上,又成功創辦該市首個老年關愛之家;郵儲銀行海門市支行向海門康福托老院投資人發放貸款8萬元,支持其對牀位、安全設施等進行升級改造並獲頒經營許可證。制定完成市區養老服務設施佈局規劃,對市區各類養老服務設施的近期()、遠期()建設確定空間佈局,做到四定(定點、定量、定序、定位)。各縣(市、區)也結合實際組織開展了養老服務設施佈局規劃編制工作,啓東市在全省縣級市率先出臺《社會養老設施佈局專項規劃》,爲養老機構發展預留了生存空間。積極探索公辦民營模式。在堅持原人員性質不變、老人生活質量不變、原有房屋性質不變原則的前提下,積極推進養老機構公建民營改革試點,目前如皋市社會福利中心、海門市老年活動中心、餘東鎮敬老院公建民營已取得良好成效。民辦護理院發展勢頭良好。我市長青樂齡護理院、大生護理院等民辦護理院運營情況較好,入住率均達到50%左右,入住老人95%以上爲失能、半失能老人,較大程度上解決了失能、半失能老人生活問題,減輕其家人的負擔。

(三)管理服務水平持續提升,社會認可程度不斷提高。一是加強機構監管服務。在蘇中蘇北率先出臺《南通市養老機構建設管理服務標準(試行)》,規範了公辦、民辦養老機構的內部管理,不斷提高全市公辦、民辦養老機構規範化、標準化、精細化服務水平。不定期開展養老機構安全檢查,最大限度消除安全管理隱患。對全市84家未註冊民辦養老機構進行了全面整治,共清理整改未註冊民辦養老機構35家。二是提高專業服務水平。今年以來,積極組織開展養老護理從業人員技能培訓和鑑定考覈工作,依託體臣衛校和科技人員進修學院對養老護理員進行培訓,今年 586名養老護理員接受了老年人心理、生理、護理等20項專業知識培訓,超額完成市下達的培訓任務,養老護理員持證上崗率70.04%,有效提升養老護理員專業服務水平。三是積極培育機構品牌。通過開展養老機構服務品牌創建活動,培育發展南通市養老機構的各類典型,涌現出南通市社會福利中心(陽光老年公寓)、啓東市中心敬老院、海安縣社會福利中心、常青樂齡護理院等一批在業內有較大影響、社會認可度較高的養老機構品牌。

二、存在問題

近年來養老機構建設儘管取得一些成績,但與上級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目標任務相比、與我市實際情況相比,還存在不少問題。

一是養老牀位建設任務重。從我市人口老齡化程度看,按照民政部提出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9073格局(即至,全市老年人口中,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顧,7%享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3%享受機構養老服務)和下一步9064格局(即至,全市老年人口中,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顧,6%享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4%享受機構養老服務)的要求,我市養老牀位總數還明顯不足。根據十二五目標,每千名老人擁有牀位數要達到30張,今明兩年全市需新增養老牀位約1萬張以上,任務非常艱鉅。

二是養老牀位結構不合理。公辦養老牀位佔比高、社會力量興辦的養老牀位佔比偏低,一般性養老牀位佔比高、護理型養老牀位佔比偏低。目前社會力量投資興辦的養老機構牀位數僅佔40.1%(目標爲50%),護理型養老牀位數平均佔比僅爲21.7%(目標爲30%)。

三是專業服務力量比較薄弱。現有護理員隊伍存在文化水平較低、專業技能不熟、護理水平不高、性別比例失調等問題,整體水平滯後於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另外,由於待遇和社會地位不高、工作苦髒累等因素,願意從事護理工作的人很少。我市雖然實施了護理員崗位補貼政策,但由於門檻較高,文化程度低無法通過國家職業資格考試、超過法定勞動年齡的護理員無法享受崗位補貼。一些養老機構管理服務水平較低。

四是瓶頸制約問題突出。第一,用地難。由於認識問題和其他一些客觀原因,導致養老服務用地性質及指標等瓶頸因素長期得不到突破,制約了養老服務特別是民辦養老服務的發展。第二,融資難。由於民辦養老機構的資產屬性(租賃)和單位性質(民非)等原因,市場融資難度較大。第三,達標難。由於歷史的原因,過去養老機構在土地利用、規劃許可、建設等方面存在審批手續不齊全及消防不達標等情況,不少敬老院和民辦養老機構整改換證、達到新設立養老機構的條件難度較大。

三、對策建議

今後我們將以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爲引領,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35號),按照政府主導、社會主體的指導思想,確保託底功能、立足服務本地,以滿足經濟困難的孤寡、失能、高齡老年人需求爲重點,堅持盤活存量與發展增量並重,規範管理與改革創新並舉,統籌推進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努力滿足不同層次養老服務需求,真正讓老年人老有所養、頤養天年。目標任務是:全市每千名老人擁有牀位數達到30張,社會力量投資興辦養老服務機構牀位數佔養老機構牀位總數的50%,護理型牀位佔養老機構牀位總數的30%,養老護理人員持證上崗率達到85%以上。目標任務是:養老牀位總數達到每千名老年人40張,社會力量舉辦或經營的養老機構牀位數佔比達到70%以上,護理型牀位佔養老牀位總數達到50%以上,養老護理人員崗前培訓率達到100%、持證上崗率達到90%以上。

(一)着力健全完善規劃體系,引領養老機構科學發展。一是按照定點、定量、定序、定位的四定要求,制定出臺市區養老設施佈局規劃,科學指導各類養老機構建設,加快形成覆蓋城鄉、區域均衡、層級清晰、功能完善、適度超前、全民共享的養老服務設施網絡。二是指導各縣(市)制定至的養老設施佈局規劃,重點把土地、資金等資源要素落實到規劃和具體項目上,確保規劃指標落實到位,具體項目落地生根。三是充分利用閒置學校、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城中村改造等現有資源建設養老機構,使養老機構佈局更加合理、方便入住。

(二)大力加強養老機構建設,積極發揮支撐服務作用。一是加快城市社會福利中心建設。加快推進通州區社會福利中心、海門市養老中心、港閘區市北養老服務中心建設,爭取早日建成運營,着力辦好公辦保障性養老機構,充分發揮公辦養老機構的託底作用,重點爲城鄉特困老人、低收入老人、經濟困難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無償或低收費的供養、護理服務。落實好入住養老機構的低保低收入家庭失能老人的定額補貼。二是繼續推進農村敬老院升級改造。圍繞省、市相關目標任務,安排市級福彩公益金並爭取省級資金扶持,加大農村敬老院升級改造力度,全市所有敬老院均達到三有三能六達標標準。在確保五保供養對象生活的前提下,拓展社會寄養、日託照料等多種功能,逐步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轉型。加大投入,擴大收住對象,無償或低收費收住低保低收入家庭失能半失能老人。力爭選擇1家較好的敬老院作爲試點,更新設施設備,老人房間內配備空調、電視機等電器,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地暖改造。三是加快發展民辦養老機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逐步使社會力量成爲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體。完善、落實各項民辦養老機構扶持政策,在資金、場地、人員等方面,進一步降低社會力量准入門檻,爲其舉辦養老機構提供便捷服務。將養老機構建設納入全市服務業發展規劃,鼓勵個人舉辦家庭化、小型化的養老機構,社會力量舉辦規模化、連鎖化的養老機構。同時鼓勵民間資本對企業廠房、商業設施及其他可利用的社會資源進行整合和改造,用於發展養老機構。新建的養老機構可設立單人間、雙人間、套間等不同房間,從而滿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層次的需求。公辦養老機構要充分考慮社會承受能力,合理定價;民辦養老機構要考慮可持續發展,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從而不斷提高入住率和老人滿意率。

(三)穩步推進養老機制改革,逐步實施公建民營試點。認真貫徹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35號),積極探索公辦養老機構轉制運營的具體辦法,對政府投資興辦的養老牀位逐步通過公建民營等方式管理運營。重點支持鼓勵社會力量通過合作經營、承包經營、委託管理等方式運營公有產權的養老服務設施,今後新建公辦養老機構首選公建民營方式。逐步推進改革試點。對已投入運營的公辦養老機構(福利院、敬老院)進行認真調查分析,逐步推進運營機制的改革試點,發揮市場(社會)主體作用。在認真推廣如皋、海門公建民營試點做法的基礎上,積極鼓勵各地民間資本通過公建民營、委託管理等方式運營公有產權的養老服務設施。每個縣(市)和通州區年內至少選擇1家敬老院進行公建民營試點,進一步激活機制,提高入住率。

(四)積極招引機構養老項目,努力打造養老服務園區。將招引養老服務項目納入招商引資的大盤子統籌考慮,重點招引品牌信譽好、連鎖規模大、服務能力強、市場開拓廣的護理型、醫養結合型養老服務企業和項目到本地落戶,帶動本地養老服務水平實現跨越式發展。按照集中、集聚、集約發展的要求,合理規劃佈局養老服務業集聚區和養老服務特色產業基地,培育打造一批主導產業突出、產業鏈條完整、服務功能完善的養老服務業園區。認真落實《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印發〈養老服務設施用地指導意見〉的通知》,強化各項扶持政策措施的落實,積極化解養老服務項目用地難、融資難等問題。積極推動將養老服務產業重點項目納入省現代服務業十百千行動計劃,大力支持養老服務業企業創建現代服務業創新示範企業,推進品牌及標準化建設,爭取省級現代服務業發展專項引導資金支持。

(五)大力推進醫養融合發展,加快護理型養老機構建設。一是推進醫養資源有效銜接。構建養老、醫護、康復、臨終關懷服務相互銜接模式,科學統籌規劃醫療設施和養老設施佈局,實現老年人在養老機構醫療衛生機構之間的衛生健康服務便捷對接。支持社會資本舉辦護理院、康復醫院和提供臨終關懷服務的醫療機構。鼓勵一、二級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轉型或增掛、增設護理院,政府舉辦的鄉鎮衛生院及二級以下醫院新建或擴建牀位中不少於50%的牀位爲養老護理牀位。支持有條件的養老機構設置醫療機構,100張牀位及以上的護理型養老機構應單獨設置衛生所(醫務室),條件具備的可申請設立醫院;100張牀位以下的護理型養老機構和助養型養老機構可單獨設置衛生所(醫務室),也可與周邊醫院、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合作。二是健全醫療保險機制。對於養老機構內設的醫療機構,符合城鎮職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條件的,可申請納入定點範圍。完善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制度。建立養老機構綜合責任保險和居家養老服務組織責任險。積極探索建立老年護理保險制度,研究起草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政策意見,增強老年人接受護理照料的支付能力。三是提高老年人健康服務水平。提高社區爲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服務水平,建立老年人健康檔案,開展健康教育和諮詢、慢性病管理等社區衛生服務。市區老年人每年安排一次免費健康體檢。政府爲經濟困難的失能半失能老人配備康復輔助器具。

(六)認真研究落實相關政策,努力破解發展要素瓶頸。一是研究落實相關政策。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和省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完善養老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研究、完善我市鼓勵扶持政策。同時,充分利用南通陸海統籌綜合改革試驗區的契機,加強上級政策對接,積極爭取中央和省對我市養老機構建設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推動全市機構養老健康、快速發展。二是努力破解土地瓶頸。將養老機構用地納入年度用地計劃,推廣啓東經驗,加快研究出臺廠房、學校、衛生院等用地改爲養老服務用地的具體政策措施,在土地出讓金和建設配套費徵繳等方面給予優惠。三是着力加大監管力度。認真執行新實施的《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辦法》和《養老機構管理辦法》,確保養老機構規範運營和管理。督促所有養老機構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嚴格執行安全管理規範,細化預案措施,防止發生各類安全責任事故。積極培育和發展養老服務行業協會,發揮行業自律作用。四是努力破解換證難題。對已經運營較長時間的養老機構相關手續不完備的,可明確替代辦法,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適當降低消防標準。

(七)不斷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養老專業服務水平。一是加強技能培訓。繼續加大對養老服務管理人才的職業技能培訓力度,目前全市養老機構護理人員持證上崗率達70.1%。加強繼續教育培訓力度,提高中高級以上職稱護理員的比重。二是強化內部管理。不斷強化護理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增強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意識,妥善處理護理人員之間以及護理人員與老人之間的矛盾,同時加強對老人的精神關愛,不斷豐富老人的日間生活,創造和諧養護環境。三是提高人才待遇。落實好持證護工的特殊公益性崗位補貼,降低崗位補貼門檻,適時提高崗位補貼標準,對取得中高級以上職稱和護理工齡較長的護理員加大崗位補貼力度。落實養老機構醫護人員與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同等待遇的具體措施。增加敬老院服務人員的工資待遇,確保敬老院服務人員工資不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1.5倍。四是營造社會氛圍。通過一年一度的敬老月等活動,開展優秀護理員或最美護工等評比活動,積極營造全社會關愛、尊重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良好社會氛圍。

【第3篇】關於加快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調研報告

重陽節是我國第一個法定的老年節,之所以設置這個節日是基於中國已轉入老齡化社會的現實,以及呼籲全社會關注老年人養老等問題。今年重陽節期間,我深入街辦轄區,就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進行調研,充分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形成調研報告如下:

一、街辦在居家養老方面取得的成績

自xx年以來,我街辦積極推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形成良好的發展態勢,初步呈現出以下三方面的特點:

1、轄區情況基本摸清。成立了街辦社會事務辦公室,主抓居家養老工作,同時街辦還成立了居家養老服務工作領導小組,有我任組長,分管領導任組長,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爲成員,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對轄區內老年人的家庭狀況、身體狀況、居住狀況、

2、基礎設施初步建立。去年街辦投入巨資,對破敗的車庫及附屬設施進行改造,建設了xx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面積達xxx平方米。設有男、女休息室,閱覽室,診療,娛樂室,心理諮詢室並配有教爲健全的體育健身器材,居家養老服務站集老年日託、配餐送餐、文體活動、休閒娛樂、康復保健於一體吸引老人從家中走進社區,得到區有關領導的好評,並擬申報市級居家養老示範點。

3、保障水平促步邁進。xx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因天寧路以北舊城改造而拆除,街辦不等不靠,而是想方設法在異地重建上做文章。建設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請示經區政府xxxx第xx次常務會通過,區發改委在今年重陽節前夕印發了《關於xx區幸福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立項的批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築面積爲xxxx平方米,比原地擴大6倍,現在用地已落實,相信不久的將來,這裏將是我區乃全市居家養老建設的示點。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從調研情況來看,我街辦居家養老服務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制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社會認知不到位。社會各方對加強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總體認識尚未提高到一定高度,孝老敬老的意識日漸淡化,行政推動和宣傳尚欠力度。調查發現,有些老年人對居家養老服務的概念不甚瞭解,其中有的更對社區開展的居家養老服務內容聞所未聞。老年人“花錢買服務”的生活理念不強,對政府提供的無償服務接受快,對有償、低償服務接受慢,有時還存在質疑心理。一位基層工作人員向我道出苦衷:“我們能做好無償服務,難做好有償、低償服務。”一些人對養老服務工作存在偏見,大多年紀輕和文化程度較高的人不願意從事此項工作,認爲伺候老人的工作髒,收入低,地位不高。有的人員在參加家政培訓後,寧願當孩子保姆,不願從事居家養老服務。

2、人員配備不能完全到位。xx居家養老服務中站的服務人員主要以下崗失業人員、低齡老人爲主,普遍老化,文化程度相對較低,基本沒有居家養老服務方面的專業技能,服務水平和質量打了折扣。服務人員只能應付一般的生活料理和家政服務,居家養老服務檔次不高,功能不全。居家養老服務中站存在專職管理人員少、工作任務重的窘境。

3、服務質量不能完全到位。xx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因場地、人員等因素制約,設施相對匱乏,活動開展不經常,服務內容單一,接受服務的人羣只有本社區居民,其他幾個社區缺乏服務用房,有的連居委會正常辦公用房都非常緊缺,加上今年各社區都接收了2-3名網格員,社區辦公和服務用房更顯得提襟見肘,這已經成爲社區進一步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普遍難題。一些新建小區對幼兒園、會所等均進行了配套,但老年活動場所的建設和規劃大多缺乏。有的即使預留了場地,在小區建成後便改爲他用。政府購買服務的對象僅爲“三無”、80歲以上、重點優撫人員,許多處於邊緣的老人還不能享受此項服務。

4、運作機制不到位。目前,我區設立居家養老服務站的只有我街辦一家,別的鎮街都沒有涉足,其他社會力量沒有涉及這個領域,因爲採取的不是市場化運作模式,導致資金投入主體單一、數量不足。xx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僅僅在吃、醫、娛等基本生活方面提供服務,缺乏更高層次的消費項目,老年人很難從市場上買到滿意的服務品種。同時因爲採用的不是市場化運作的模式,所以很難維持它的長久性。

三、今後努力的方向。

據有關部門統計,截止xx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49億,佔總人口的14.3%。目前我國各級養老機構的牀位僅400萬個,近2億老齡人口“搶”400萬張牀位,平均每50個老人才能“攤”到一個牀位。據調查,有90%的老年人在養老方式上首選居家養老模式。在高度發達的美國有95%的老人過着居家養老生活,英國只有佔2%的老人住在養老院裏。居家養老,逐漸替代傳統家庭養老而成爲主流養老方式。在居家養老服務事業上,政府、社會、社區、家庭均應釋放最大的誠意和人情溫暖,要讓老人們生活得更有意義、更有尊嚴。我覺到在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應該在以下六個方面予以加強。

1、強化宣傳,推進服務意識自覺化。要在擴大宣傳的廣度、增強宣傳的深度上下功夫,儘快形成“政府熱心、部門齊心、羣衆關心”的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新格局。一是完善宣傳網絡。居家養老服務的宣傳不僅僅是街辦的獨角戲,要建立健全民政、老齡委等涉老部門單位共同參與配合的宣傳體系,完善市、區、街道、社區四級宣傳網絡,做到集中宣傳和經常性宣傳相結合,切實提高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參與率,儘快形成有利於居家養老服務發展的社會環境。二是塑造先進典型。要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先進鎮街評比活動,大力宣傳各地居家養老服務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和先進經驗,在典型選取、典型塑造、典型宣傳上下功夫。每年“五一”表彰大會、各級勞模評選等要增加一批居家養老服務工作者的身影,紮實推動城鎮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深入開展。三是創新宣傳手段。我國自漢代以後就有了“舉孝廉”的做法,孝順父母的人經推薦可直接入朝爲官。現階段,要加強《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宣傳,從法律層面啓發人們增強養老、助老的自覺性。要積極引導老年人樹立新的養老消費觀念,擴大居家養老服務需求,爲發展居家養老服務市場創造條件。在五好家庭和優秀共產黨員的評比中,要把敬老養老助老列爲考覈內容,各級部門務必把好入圍關口。

2、打造隊伍,推進服務人才專業化。造就一支職業化、專業化的隊伍,是居家養老服務成敗的關鍵。一是打造專業化的居家養老護理員隊伍。這支隊伍應具備家政服務、康復服務等專業知識,能滿足老人多方面的服務需求。可以由衛校學生、社區下崗待業人員、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護工等組成,由政府爲他們提供公益性崗位,並適當給予基本養老、醫療保險等補貼。對這支隊伍要定期進行專業培訓,採取持證上崗的辦法,保證爲老服務的質量。二是打造社區專職的管理人員隊伍。通過公開招考、招聘和定向培養,吸收一批學歷較高、年輕優秀的人才充實到居家養老服務的隊伍中來。要逐步提高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工資標準,建議採用xx年我區招聘鎮敬老院院長、會計的做法,提高其待遇。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願意從事居家養老服務事業。三是打造社區志願者隊伍。對社區黨員,可將其納入黨員志願者活動,作爲社區黨員必須完成的活動內容並列入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轉正的“必修課“。對在校學生,可採取將爲居家養老服務納入學生社會實踐和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明確規定一定的時間量。對社區低齡老人,可採用“時間銀行”的辦法,進行“勞務儲蓄”,通過對社區高齡和困難老人服務以換取將來別人爲自己的服務。

3、細化政策,推進服務支撐長期化。一是保證建設用地。根據老年人口數量,在城市建設規劃中,要予以優先規劃居家養老服務設施點,預留居家養老服務設施的面積。新建小區應將居家養老服務用房統一納入社區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內容。鼓勵通過整合、置換或轉變用途等方式,將閒置的企業、學校、小旅館、小招待所等設施資源改造用於居家養老服務。二是實行收費優惠。政府主辦和特許經營的供水、供電、供氣、通信、有線(數字)電視等經營單位,對居家養老服務站一律按居民收費標準執行,電話、網絡、電視安裝實行半價優惠。公辦居家養老服務站的收費標準要按補償成本原則確定,報同級發改、財政、民政部門覈准。三是適當減免稅費。對新設立的以居家養老服務爲主要內容的社會服務結構,應參照發展現代服務業、社會福利事業、老齡事業和就業再就業等有關稅費扶持政策執行。要按規定減免徵收福利性、非營利性城鎮居家養老服務站的營業稅,符合條件的免徵企業所得稅。要通過稅收優惠,發展龍頭服務企業,促進開展連鎖經營,提高居家養老服務產業化水平。

4、加大投入,推進服務資金多元化。應以財政投入爲主,輔以社會資助和民間資本投入,加大對城鎮居家養老服務建設的資金投入和扶持力度。一是增加財力投入。各級政府要根據經濟發展和老年人口增長的實際情況,安排適當的老齡工作經費,並將其列入財政預算予以保證。要明確將財政收入增長的一定比例,用於持續加大城鎮居家養老服務設施的投入。二是推動社會共建。建議通過發展民間資本,吸引各商家加盟等辦法,鼓勵社會各類資本多形式、多渠道地參與城鎮居家養老服務,不斷滿足老人多層次的服務需求。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則,通過建立准入制度、項目管理制度,以“購買服務”、“合同外包”、“委託”等多種形式進行鼓勵和支持。加強同國內知名城鎮居家養老服務機構聯盟,投資設施、提供的獎項可以冠名,充分利用其資源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對社會組織興辦或者運營的,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或政府補貼等多種方式予以支持。三是挖掘慈善資源。積極宣傳《公益事業捐贈法》,制定具體、可操作的實施性意見,鼓勵和發動有能力的團體和個人居家養老服務進行捐資。每年都要從福利彩票公益金、體育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於發展居家養老服務。

5、整合資源,推進服務平臺一體化。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方協同”的工作思路,致力使街辦、社區單位以及個人等爲老服務資源在社區各盡其能、優勢互補、合理配置。一是優化政府敬老資源。要建立完善的街道、社區運作平臺和支持系統,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儘快整合基層民政、勞動、衛生以及教育、體育、文化等公共服務資源,對社區老人實行免費開放,最大程度地發揮現有設施的功效。二是整合社會服務資源。要完善部門結對幫扶制度,鼓勵轄區內的學校、醫院、企事業單位結對共建,提供適當的資金、場地、設施等,並定期開展法律諮詢和援助、保健知識講座、健康體檢等活動。積極挖掘社區爲老服務資源,開展項目化簽約承諾制服務,向資質高、信譽好的社會服務機構購買老人日常必需的送餐、理髮、洗浴等服務,拓寬居家養老服務的供給面。構建信息服務平臺,將簽約單位的各類服務信息在平臺上公開,架設起社區老人與服務單位的需求對接平臺,爲社區老人提供適需服務。

【第4篇】縣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調研報告

爲深入全面瞭解xx縣養老服務機構的基本情況,探索解決城鄉人口老齡化的途徑,xx縣老齡辦與有關部門聯合成立調研組,深入基層進行調研,摸底調查,重點對居家養老、住養服務機構、老年康復護理機構、家政服務機構等幾個方面進行認真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縣養老服務業機構的基本情況

xx縣轄22個鄉鎮(辦事處),截止xx年底,全縣總人口121.4070萬人,60歲以上老年人16.9530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 13.96%,老齡化形勢十分嚴峻。近年來,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意見》(魯政辦發〔xx〕25號文件)和市政府《進一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意見》(菏政發〔xx〕42號文件),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特別是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全縣各級政府採取積極措施,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多形式、多渠道投資,成立不同檔次的社會養老服務機構,大力發展農村五保供養事業。截止xx年3月底,全縣城鄉養老服務機構 29處,其中:現有住養服務機構(包括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服務中心)共20所,共有牀位2429個,全縣五保對象達5193人,鄉鎮(辦事處)敬老院集中供養對象1572人,集中供養率爲30.27%,老年公寓、老年服務中心兩處養老人員240人,平均收費標準分別爲450元/月、710元/月。全縣居家養老服務機構5處,老年康復護理服務機構4處,護理人員153人,隨着養老服務機構管理和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家庭條件好、子女務工在外的“空巢老人”需要養老服務的越來越多,我縣目前正在加大對部分鄉鎮敬老院的投入,進行改建、擴建,加大對五保對象的供養率,使老年人共享社會發展成果。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1、養老服務能力不足。全縣養老服務機構中、住養機構佔20所,但由於住養機構大都是鄉鎮(辦事處)敬老院,基本上接納的有自理能力、半自理能力的農村老人。全縣養老機構沒形成規模,養老服務機構少,入住率不高,農村敬老院的硬件設施跟不上,由於資金缺乏,從環境、牀位和設施上,與養老服務需求和精神需求有一定差距。

2、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缺乏。鄉鎮(辦事處)敬老院工作人員的配備,大多是民政助理員擔任院長,工作人員既當管理人員又當護理人員,且年齡偏大,文化素質、專業程度不高等問題,面對五保對象孤寡老人是社會弱勢羣體,管理工作難度較大,難以溝通,有一定文化知識的年青人和專業人士不願幹護理,再加上護理人員感到責任重,工作十分辛苦,收入不高,加之受傳統世俗觀念影響,很多人認爲服侍老人又髒又累,是低人一等的工作,導致護理人員不足,護理人員難招。

3、政策落實不到位,近年來,國家爲發展養老服務相繼出臺了一些優惠政策,本意是鼓勵民間資本進入老年服務業,爲政府、社會、家庭分憂,但是有關政策都屬於指導性文件,沒有具體的優惠政策措施,操作性不強,比如:我縣xx縣老年公寓是民辦機構,投入大量的資金,是屬於福利性企業,收入標準低,利潤少,再加上水、電、暖的供應,水和電的管理屬企業,這就造成老年公寓很難享受水、電等優惠政策問題,由於養老服務業機構是微利甚至無利,很多民間資本不願投入養老服務等相關產業。只能靠政府投入來解決這些問題。

4、政府投入不足。由於我縣是在經濟欠發達的情況下進入人口老齡化,民辦養老機構通過收費的方式增加收入畢竟有限,而且可能由於提高收費而提高了民辦養老服務的“門檻”,再加上農村老人收入相對較低,把一些低收入老人檔在門外。農村五保對象靠敬老院來供養,但由於鄉鎮(辦事處)資金投入受到影響,經濟水平落後,使得養老投入不足,全部供養五保老人很難達到,由於受牀位、條件的限制,很難滿足農村五保對象及以外的養老需求,無法滿足社會養老的需要,也制約了養老服務業的發展。

5、居家養老、康復護理在農村屬於空白。居家養老服務機構、老年康復護理機構由於受到人居環境區域的影響,農村相對分散,城區人口相對集中,鄉鎮(辦事處)農村居家養老、康復護理是空白地帶,城區主要是服務於有一定收入的退離休人員和有經濟來源的“空巢老人”,但面對社會老齡化的迅速發展,很難滿足社會養老需求。

6、臨終關懷服務缺乏。xx縣老年住養服務機構入住老人大部分是能夠自理或半自理的老年病人,但目前情況來看,對不能自理的老年病人,缺乏臨終關懷的服務機構,由於臨終關懷護理工作相對辛苦,往往容易引起矛盾糾紛,管理難度大,對這樣的服務機構民間資本一般不願投入。

三、發展養老服務機構的對策。

1、加大宣傳力度,針對社會上還存在着對養老服務人員的偏見,要大力開展敬老養老助老宣傳教育,把傳統孝道的精髓與時代精神相結合,賦予新的內涵,形成新型的孝文化。要廣泛培育和樹立新時代敬老先進典型,把老齡宣傳納入社會宣傳的重要內容,通過開展養老服務先進單位,先進個人評選活動,樹立爲老服務光榮的理念,提高民辦養老機構和從業人員的社會地位,發展民辦養老機構、穩定養老服務隊伍。

2、加大政府指導、支持力度、調動社會力量參與養老產業

一是要認真研究制定加快養老機構發展的宏觀規劃。把它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規劃中,優先立項,統籌安排,調配資源,整合力量,從根本上保證養老機構的快速發展。

二是在新修建住宅小區時就把老年服務配套設施建設統籌考慮,要求有一定的公共室內活動面積,通過制定規劃、合理佈局,充分利用現有閒置資源,運用市場經營機制,利用文化大院,聯合利用服務設施和服務項目,提高養老服務設施使用率和服務率,逐步形成爲老服務網絡。

三是要對養老機構建設實施多方面的政策扶持。在公益用地和建設用地中優先安排養老服務設施的建設用地,加大政府對養老機構的資金投入,提高服務質量,增加老人入住率,最大限度的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興辦養老機構,落實享受優惠政策,吸引民間資本興辦各類老年服務機構,爲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市場服務等。

3、加大護理人員的培訓力度。增加從業人員,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針對鄉鎮敬老院和養老服務業的特殊性,應該經過專業社工知識培訓的社會工作者參與,加快服務隊伍專業化建設步伐,以便更好地服務於老人,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影響和帶動整個社會福利事業的發展。

4、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養老保障制度。在目前現有養老服務機構不能滿足老年人的需求的情況下,要進一步對涉及老年人切身利益的農村養老保險、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做爲民生保障來重視,解決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所需,面對龐大的老齡隊伍,從社會各個方面來關注、重視老齡工作,加快爲老服務建設步伐,彌補養老服務機構不能滿足需要的情況,使大多數老年人享受到社會發展的成果。

【第5篇】關於老齡化社會養老服務調查報告

以上老人1.04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0.29%,佔老年人總數的1.62%;百歲老人180人。全市人均預期壽命達76.84歲。我市人口再生產從傳統型過渡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現代型,必然伴隨着人口年齡結構的老化,老齡化形勢日趨嚴峻。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對老齡工作和社會養老事業的發展十分重視,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事業的意見》、《關於對發展社會福利事業實行政策扶持的意見》等文件,推進各級老齡工作機構和老年羣團組織建設,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做好老年人優待工作,組織開展關愛老人心理健康活動,等等,不斷推進老齡事業發展,使全市老年人生活生命質量逐步提高。

一、調查研究的目的與方式

本次調查嚴格按照社區准入制要求,貫徹費隨事轉的原則,由各區按抽樣調查老年人數印發《常州市區養老服務需求調查問卷》,由社區具體組織填寫,並將收集的信息錄入網上填報系統,由社區信息平臺進行彙總分析。在整個調查過程中,社區幹部認真負責,有的利用星期天和晚上深入到老年人中間耐心調查,然後將調查問卷逐份上報,一旦發現差錯及時糾正,問卷回收率達到100%。這次調查的一個明顯特徵之處在於採用實名制填寫的形式,防止出現虛報謊報的現象,也便於以後的抽查,確保了此次調查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通過這次市區養老服務需求大調查,基本摸清了居家養老、社區就餐和日託服務等方面需求,爲我市進一步研究和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政策,加大老年設施投入和發展老年服務提供了決策依據。

二、市區老年人需求問卷調查基本情況

(一)老年人基本狀況

1.文化程度偏低

2.63%以上的老年人是“空巢”老人

3.身體狀況與生活自理狀況

4.配偶與子女情況

5.60歲前主要從事的工作

6.月經濟收入情況

收入偏低。

7.養老金來源

選擇離退休金是養老經濟主要來源的有3050人,另外子女給予、最低生活保障金等也是老年人的重要經濟來源。

(二)老年人最迫切需求情況

1.精神贍養是最需

調查發現,老年人對精神贍養的需求是最強烈的,40.44%的人現在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精神贍養。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社會養老保險面逐步擴大以及子女的經濟扶養能力日益提高,老年人物質生活質量基本有了保障。但是生活的幸福不僅是物質生活上的滿足,還包括精神上的享受。從這項調查顯示,老人們更渴望情感上的關愛,企盼心靈上的充實。

2.家政服務市場大

調查顯示,,盡在本站範文網。

【第6篇】社區養老服務開展實習報告範文

社區養老是一種新型養老形式,由於中國的家庭觀念比較重,傳統思想觀念、文化觀念對老人的生活習慣有較爲深刻的感染和影響,結構複雜,醫療水平的進步使人口壽命增加,又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大,老人人口衆多,家庭服務業不發達,社區養老成爲將來的養老主流成爲必然,社區養老的市場開拓勢在必行。但是由於目前全國還沒有一個較爲完整的可供參考的社區養老方案,因此,目前開辦這一形式的養老服務站的我們還只是在一個摸索的創業初期,路漫漫而修遠。

在實習近平20天的時間裏,本人親眼見證了聚福園的一點一滴的變化與成長。由於老年人的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較弱,知識水平、思想觀念相對比較落後,因此對社區養老服務的開展認識不清,致使我中心剛開始的工作進度就受到了阻礙,在對小區的老人進行動員初期,效果不是很理想。後來在鼓樓區民政局、街道辦事處、居委會的幫助下,通過多方努力,完善信息傳播網。通過對外娛樂的免費開放,先吸引一部分較爲開明的老人的注意,然後逐漸深入宣傳。兼以室內佈置的完善,空調、吊扇、日光燈、員工守則、條例以及各種登記表的製作完成,使工作走上正軌化。現在,我中心每天都會有老人前來娛樂,接下來是制定收費計劃以便爭取更多的老人的活動參與(很多老人不收費不願意來中心活動,覺得比較難爲情)。老人定餐也開展起來了,每天都會有老人來我中心定餐,並且人數逐次增加。員工的熱情服務的態度也得到了前來我中心參觀的老人們的好評。

在實習期間,同伴們互相幫助,相處和諧融洽,共同努力,都爲銀杏樹作了力所能及的事。吳院長不僅給大家以工作上的指導,還給予生活上的關心。院長工作很忙,每天來回奔波勞碌後,還會與大家探討問題,與大家分享她以前的工作經驗,有一次還差點出了車禍!在這裏,我們感謝吳院長,謝謝你能夠給我們提供一個這樣的學習機會和在工作上、生活上的關心。

問題:

1,和同伴做過一次關於老人主要活動場所----棋牌室娛樂調查。結果顯示,現在市場上老人娛樂收費比較亂,沒有一個統一的收費標準,而且消防衛生服務差,有的烏煙瘴氣。棋牌室僅僅只爲老人提供麻將這一項娛樂活動,這嚴重影響着生命安全及精神文化生活。因此,關於棋牌室的市場整頓迫在眉睫,有關部門應當給予及時的有效的關注。這同時也說明一個問題:目前市場上或者說老人們身邊很少有適合老人的娛樂場所。說到這裏就有人就會質疑了:認爲廣場、公園不是很適合老人活動嗎?而且確實可以看到每天有很多老人在那裏活動。但是,這樣的事一般是在好天氣的早晨或者傍晚,老人用於晨練或者散步。能夠實實在在做到老有所爲,老有所樂,老有所學這還要社區養老服務站的支持,加大社區服務力度,不僅要對老人的物質生活給予積極關注,更要積極開展適合老人的文化生活。

2,本人在實習的近20天裏,最大的感觸就是:老人活動場所太狹窄!由於建設初期,我中心資金不足,現在是租的2室2廳的房子,可供老人娛樂的場所僅僅只有一個客廳,面積大概30平米。平時老人來一桌麻將一桌棋還可以,要是來的人多了,都沒有足夠的活動空間。每天下午都可以看到這樣的一幕幕:

好幾十老人只能在室外的背陰場所娛樂,這不是這一個小區的實景,是中國社區普遍存在的問題。社區娛樂場所的建設迫在眉睫!有關政府職能部門需要積極改善老人的娛樂場所,即擴大社區服務站活動空間,以社區服務站爲背景基礎,讓社區提供軟件活動資源,政府出資進行硬件設施建設帶動養老服務的發展,既能夠充分利用社區資源,減輕政府壓力,又能夠促進社區服務的發展,更能夠滿足老人的養老需求,從而實現三贏!

養老是一件事,是一件實事,是一件大事,是一件將來的老人爲現在的老人服務的有關國計民生的事,是我們能夠終身從事的事業。通過這次實踐,我們加深了對養老行業的瞭解,認識了養老行業市場行情,體會到了養老行業的發展趨勢勢不可當,更加堅信養老事業前景大好。

【第7篇】養老服務業調查報告

尊敬的各位領導:

3.積極推進居家養老模式,進一步完善其功能。在發展社會養老模式的同時,不能忽視居家養老的作用。居家養老模式的益處主要體現在:①可以在及時爲老年人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的同時,不改變老年人的生活環境,從而照顧到了老年人“故土重遷”的習慣。②可以在排除子女後顧之憂的同時,維護老年人與其子女雙方的自尊心。③可以開闢新的就業途徑,解決社區下崗失業職工的再就業問題。④可以緩解社會養老的壓力,減輕政府的負擔。因此,居家養老服務適合中國的國情,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潛力。但仍需在管理上規範化,運行機制市場化,增強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生機與活力。

4、創新公辦養老服務機構管理體制。積極探索貨幣化養老,對全縣所有農村敬老院進行重新佈局規劃,合併一些規模較小、地處偏遠的鄉鎮敬老院,採取民辦公助的形式,以民間投資爲主體,由市、縣兩級政府補貼,在縣城和中心鎮擴建功能完善、設施齊全的高檔次政府養老機構,由政府採取全額負擔養老費的形式,優先收住城鄉鰥寡孤獨和“五保老人”,使這些養老機構真正成爲各級養老服務單位的示範。繼續由政府部門管理的農村鄉鎮敬老院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要全面建立和實行行政領導負責制、全員聘用合同制、崗位責任制、民主管理參與制以及按勞分配製度,逐步實現從單純爲城鄉鰥寡孤獨和“五保老

人”服務向爲社會公衆服務轉變,從單純供養向供養、教育、護理、康復和服務、經營一體化轉變。同時,在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前提下,採取股份制改造爲主,國有民營、託管、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對現有老年福利院、養老中心等公辦盈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加快改革、改組、改造步伐。對公益性收養任務,可以採取公開招標方式向民辦養老機構購買服務。

5、加快老年人文化娛樂、教育健身等基礎設施建設。縣財政要不斷加大老齡事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興建具有一定規模、滿足不同老年人需要的、層次不同的老年活動中心及老年學習、體育活動場所和設施。到“十二五”末,全縣50%的村和90%的社區要建立適宜老年人學習、娛樂、健身、交流等活動的老年活動場所。依託老年中介組織及市縣、鄉鎮和社區老年人活動中心,組織老年人開展經常性的老年文體、學習活動,使縣上月月有活動、鄉鎮(街道辦事處)週週有活動、社區天天有活動,進一步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6、加強教育培訓,提高養老服務人員素質。加快培養老年醫學、管理學、護理學、營養學以及心理學等方面的專業人才,提高社區和養老機構服務人員的專業素質。積極鼓勵職業教育機構設立與養老服務相關的醫學、管理學、護理學、心理學、社會學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年食品用品開發等專業,培養有知識、懂技術、會管理的養老服務專業人才。推行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標準,採取委託培養、政府資助的形式對各類社會養老服務機構的從業人員進行規範系統的職業道德教育和在崗技能培訓,實行職業資格和技術等級認證制度,持證上崗,逐步實現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職業化、專業化。大力提倡社會互助,積極發展志願者隊伍,規範志願者培訓,建立專業人員與志願者相結合的服務隊伍。

7、注重媒體宣傳,營造全社會關心老年人事業發展的輿論氛圍。報紙、廣播、電視、網站等新聞媒體要積極開辦欄目,全方位宣傳報道我縣老齡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老年人開展文體娛樂活動的情況。進一步加強《老年法》的宣傳,要突出頌揚參與、支持、贊助老年人事業的單位、個人及各類好人好事。要動員全社會積極迎接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使大家瞭解當前社會的人口結構現狀和普遍存在的4-2-1家庭模式帶來的危機。影劇院、體育場館、公園、城市交通等相關社會服務機構要儘可能爲老年人提供開放免費的優質服務。同時要倡導現代養老理念,改變傳統

養老觀念。要以“老人節”宣傳月等節慶活動爲抓手,在全社會營造尊老愛老、人人關心老年人事業的良好氛圍。

【第8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調研報告

構築文化養老的魅力社區

——崇安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調研報告

一、引言

我國已進入老年化社會,隨着老齡人口的加劇和大量“四二一”(一對小夫妻養四個老人和一個小孩)家庭模式的出現,傳統養老方式已不適應現代老年人對養老服務的需求;加之,隨着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全面推行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使退休人員由過去的“單位人”向“社會人”轉變,已是大所趨,未來城市社區將承擔着老年人管理和居家養老服務的重任。如何找到一條更加適合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新路,是擺在社區面前的現實而迫切的任務,帶着這個問題,筆者將對無錫市崇安區崇安寺社區的有關實踐探索做以總結和闡述。

二、崇安寺社區老年人口現狀

崇安寺社區現有常住居民5487人,社區老年人口有1470多人,60歲-69歲的老人有779人,70歲-79歲老人有452人,80歲-89歲老人有206人,90歲-99歲老人有32人,100歲老人1人,老人人數佔社區總人數的26.79%,空巢老人有52人,約佔老年總人口的3.54%。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條件的極大改善以及人們擇業觀念改變和人口流動等因素的影響,今後,高齡老人和空巢老人越來越多,家庭和社會的養老負擔將越來越重。

三、目前社區老年人居住、養老和居家服務情況

(一)居住方式。一是老人(或與配偶)和兒女住在一起。二是老人(或與配偶)單獨居住,兒女在同一城市。三是老人(或與配偶)單獨居住,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打工。四是老人(或與配偶)單獨居住,無子女。五是老人(或與配偶)與成年或未成年的孫子孫女住在一起。六是住在養老機構的三無老人。

(二)生活來源。老年人生活來源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退休金,養老保險金,個人賬戶積累,子女供養,政府供養,自己掙錢養活自己,在以上幾種情況中,靠子女接濟和吃養老保險金生活的老人數量最寵大。

四、目前老年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隨着老年人年齡的增加,生理機能的衰退及晚年的孤獨感已影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他們不得不依靠他人的幫助才能生活。根據調查瞭解和分析,目前老年人居家養老中存在的主要困難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生理機能的衰退影響着老年人日常生活。隨着老年人生理機能的衰退,開始出現頭腦不清晰、記憶力減退、視力模糊、聽力有障礙、手抖、腿腳不方便、咀嚼困難以及其他健康問題。這種機能衰退問題,已經深深影響到了他們的日常生活行動,且有相當比例的老人存在兩種以上的症狀,這損害了他們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將導致老年人生活質量的下降。尤其是在高齡老人中這種現象更加普遍。

(二)各種老年人日常生活輔助設備缺乏。各種老年機能問題的發生在不同程度上妨礙了老年人的活動能力,許多老年人不得不借助各種輔助設備,維持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活動。老年人羣中普遍存在對提高視力、助行類、聽力輔助、居室無障礙設施等各種輔助設備需求。在調查中瞭解,聽力有問題和行走不便的高齡老人人數是最高的,所以在居家養老服務中提供提高視力和助行類設施將成爲首要考慮的對象。但由於目前市場上有關老年人生活輔助設備相當奇缺,給老年人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三)多數老年人經濟能力有限,無法進行有償服務。在調查中瞭解,多數生活在社區的老年人都沒有固定的收入,生活來源主要靠子女接濟,而子女本身並不富裕,給老年人的生活費相當的少,只夠生存最基本的需要。所以用在健康、醫療等上的開支很少,對社區提供的有償服務根本不敢接受。

(四).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困難。在對老年人的居家養老需求調查中,就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來講,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困難是進食、燒菜做飯、打掃衛生、買菜購物、洗衣洗被、洗澡、起牀、穿衣服、上廁所、外出活動共十項內容。在十項具體日常活動內容中,燒菜做飯、打掃衛生、外出活動、買菜購物和洗衣洗被成爲主要的困難。

五、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需求

我們在調查中得知老年人在生活照料、醫療健康和精神文化服務上面的要求是最多的。在以上三項需求中醫療健康排在第一位,老人對精神文化服務的需求相對較低。

(一)老年人對社區日常照料服務需求。在調查中我們瞭解,在居家養老服務中,日常生活照料主要還是子女。但由於老年父母對子女照料的依賴在一定程度上妨礙子女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所帶來的照料成本很大。這讓子女和老人都很爲難,相反,對由社區提供的日常照料服務需求更加強烈,如果有其他合適的照料人選,情況就會得到大改善。在調查中老年人希望社區提供的日常照料服務有:小時工上門服務、社區日間照料室日託、上門做飯、日常登門巡視、代理購物、協助洗澡、修理指甲及修腳、理髮、家庭修理、修電器、送貨上門、郵寄等。

(二)老年人對健康服務的需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爲老年人就醫的首要選擇。上門服務或者居家護理是老年人接受衛生健康服務的另外一種方式。在走訪中得知絕大部分的老年人願意接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門服務或者居家護理。老年人中慢性病較爲普遍,大多數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問題。將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分爲陪同看病、家庭病牀、專業護理、找辦取藥、急救、康復、健康講座和指導等內容。在老年人報告的最主要的健康服務需求中,對健康講座和陪同看病服務的需求最高,其次爲專業健康護理和急救服務。絕大多數老年人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對社區健康服務的需求,而且超過一半的老人有多種需求。所以發展社區健康服務有廣闊的前景。

(三)老年人對精神文化的需求。精神文化服務是老年人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要求的重要內容。有超過半數的老年人存在各種內容的社區精神文化服務需求包括:文體娛樂、表演展示、繪畫、法律諮詢、心理諮詢、讀書讀報等。由此可以推斷,絕大多數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社區精神文化服務需求。

六、加強管理力度,組建爲老服務隊伍

做好居家養老服務工作,關鍵要抓好爲老服務隊伍建設。我們主要抓好三支隊伍建設。一是抓好居家養老服務管理者隊伍。二是抓好專業隊伍建設。三是抓好志願者隊伍建設。

七、今後工作打算

做好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是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整合社區資源,加強爲老服務隊伍建設,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目的。

1、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居家養老服務工作開展已快半年,老年人的服務需求意識不強,自願來社區參加活動的老年人少,要求上門服務的老年人更少。因此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對居家養老服務工作進行宣傳報道,營造社會敬老、社區助老、家庭養老的良好風氣。

2、充分整合社區資源。由於服務場地有限,轄區老年人口多,老年人的活動場所受限。我社區要充分利用轄區人力、物力、財力,整合社區資源與駐轄區單位等簽訂爲老服務協議,免費爲老年人提供服務。

3、加強爲老服務隊伍建設。加強社會化居家養老管理人員與服務人員的培養,建設專業化的工作隊伍。進一步加強與勞動保障部門協作,對現有的管理與服務人員進行有計劃的培訓。其次是大力發展志願者隊伍。努力造就一支由黨員、幹部、學生等組成的專、兼職人員和志願者相結合的居家養老服務隊伍,提高爲老服務水平。並開展“服務明星”的評選活動,激發爲老服務人員的工作熱情、增強服務意識,使居家養老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也可得到進一步提升。

4、全面開展上門服務。託老站日託、周託服務場地有限,居家養老服務活動的關鍵是做好上門服務。採取靈活的服務方式,上門服務人員要隨喊隨到。服務要能滿足老人多方面的需求,如清掃、購買、護理、康復、入浴以及精神方面的需要,如陪同遊覽、購物,陪同讀書、看報、看電視,甚至是陪同聊天

八、結語

居家養老是一項貼民心、暖人心的夕陽工程,是老齡工作的重要內容。黨的xx大報告中提出要加快推進民生爲重點的社會建設,這對居家養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站在新的起點,我們要一如既往地把居家養老爲老服務工作作爲街道的民生工作來抓,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探索創新居家養老的新模式,滿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要。

【第9篇】全市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全市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分享給大家,下面是小編爲大家蒐集整理出來的有關於全市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範文,歡迎閱讀!

爲全面瞭解我市養老服務機構發展情況,推動全市養老服務業發展,根據市政協xxx年工作要點,由王德民副主席帶隊,市政協社法委及部分政協委員參加,會同市民政局成立視察組,於20_____年10月20日23日,深入xx區、xx市、xx縣、xx旗進行視察。通過實地查看、座談討論、聽彙報等方式對 12個養老服務機構進行視察,現將視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全市現有60歲以上老年人39.5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12.4%,而且每年以近萬人的數量遞增。近年來,市委、政府高度重視養老事業發展,通過政策扶持、加大資金投入、強化服務功能等措施,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機構數量不斷增加。我市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呈現市、旗縣市區、蘇木鎮、嘎查村四級聯動,建設主體逐步多元化。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類養老機構98家,牀位7367張。其中,公辦福利機構13家、牀位1883張,民辦福利機構20家、牀位997張,農村敬老院62家、牀位4292張,光榮院3家、牀位 195張,每千名老人擁有牀位19張。現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39個,農村牧區互助幸福院17所。同時,配合內蒙古民族大學完成了市老年養護康復中心(醫養結合)選址等前期工作,計劃投資2.9億元,規劃佔地104畝,建築面積3.8萬平方米,牀位500張。

二是服務功能不斷提升。我市養老服務機構的建設和發展,充分保障了老年人的權益。公辦養老機構確保了農村五保、城鎮三無、優撫對象等人員的集中供養服務,並向社會提供價格低廉的自費寄養服務;民辦養老機構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公辦養老機構的服務壓力,爲老年人提供了多元化的社會養老服務。

三是居家養老服務取得新進展。今年以來,全市新建居家養老服務中心45家,爲廣大老年人提供活動休閒場所,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12349便民爲老服務平臺投入試運行,把老人、社區、企業有機聯繫在一起,提高了養老服務的質量和社會效益。

四是政策扶持不斷加大。2xxx年10月,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加大對養老服務機構的扶持力度。民辦新建或改擴建養老服務機構,驗收合格後按照每張牀位1000元標準給予補助;2xxx年5月自治區人民政府出臺的《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同時,《兩級意見》規定在投融資、土地供應、稅費、人才培養和就業上提供優惠政策措施。

五是資金投入持續加大。近兩年,我市共爭取自治區級資金2801萬元,市本級匹配資金1210萬元,發放牀位運營補貼121.69萬元,其中,今年就爭取中央資金1290萬元,專項用於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個人和企業興建養老服務機構熱情較高,養老事業已經成爲我市的一項新興產業。

六是加大資源整合和人才培養力度。在養老機構整合方面,整合農村散、小、差敬老院爲區域性中心敬老院,xx縣、科左後旗都整合爲3個功能完善的區域性中心敬老院。在人才培養方面,今年上半年有51人蔘加民政廳組織的養老護理員遠程培訓。

二、存在問題

近年來,我市在發展養老服務業方面採取了許多有效措施,成效很明顯。但我們也發現,我市的養老服務業發展與老年人的實際需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一)社會養老服務體系不夠完善。部分旗縣市區沒有制定養老服務業發展五年規劃,距居家爲基礎、社區爲依託、機構爲支撐的養老模式還有一定差距。

1.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尚處於起步階段。雖然我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已初具規模,但是隻作爲老年人開展文化體育活動的場地,活動內容單一,配套服務設施、服務人員、服務功能均沒有繼續跟進,無法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醫療保健、精神慰藉等養老服務內容。

2.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存在制約瓶頸。一是蘇木鎮敬老院總體規模小、設施落後,入住率不高,保障性作用未充分發揮,亟需整合成區域性中心敬老院;二是部分已投入使用的民辦養老機構未經民政部門許可,無證經營,無法取得相應的補貼;三是養老服務機構建設,除中央、自治區和市本級給予一定的資金扶助外,因旗縣市區財力所限,配套資金投入嚴重不足,致使養老機構發展速度較慢。

(二)社會養老機構的經費投入有待提高。一是公辦養老服務機構招聘的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工資,主要通過市和旗縣市區兩級下撥的服務費、補助、院內自籌等多種渠道籌集解決,尚無正常的經費保障渠道;二是旗縣市區政府是區域性中心敬老院的建設投入的主體,但因各地財力所限,部分旗縣市區對敬老院整合工作積極性不高;三是公辦養老服務機構正常運轉,需要大量的服務設施,如閱覽室、康復室、衛生室、活動室等,導致資金缺口較大。

(三)社會養老服務保障有待加強。一是管理不夠規範,全市尚有10家左右非法開辦的無證養老機構沒有清理,部分養老服務機構存在消防安全隱患;二是宣傳不夠到位,一方面對各級政府出臺的政策措施的宣傳力度不大,另一方面對養老知識的宣傳不夠深入,還存在養兒防老、養老不離家的傳統養老觀念。

(四)社會養老服務隊伍亟需提升。一是現有社會養老服務隊伍總體素質不高,全市只有51人取得養老護理員資格證書,服務人員只能對老年人進行最基本的生活照料,難以提供康復護理、醫療保健、精神慰藉等專業化的養老服務,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和專業化的服務人才嚴重不足;二是養老服務機構人難招、人難留,由於老年人護理工作髒、累,而且待遇總體偏低,致使社會養老服務機構招人難、招專業人員更難;三是我市還沒有專門提供養老服務技能培訓的機構,無法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導致社會養老服務人員的需求和供給存在結構性矛盾;四是社區低償和志願服務人員少,現有志願服務活動具有階段性、臨時性的特點,缺乏長期運行的制度保證。

三、幾點建議

(一)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市政府應將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市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爲養老服務業發展提供組織保障。加強日常督促檢查,進一步調動工作積極性。對養老服務業涉及的民政、財政、發改、城建、國土、衛生等部門要加強溝通、密切配合,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共同推進養老服務業快速發展。各級政府要加大對養老政策的宣傳力度,積極營造敬老、助老、愛老的良好氛圍。

(二)統籌規劃,合理佈局。根據我市實際,科學編制《xx市養老設施專項規劃》(2xxx--2xxx),並將其納入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從而使我市養老服務機構佈局更加科學合理。進一步優化各旗縣市區示範性老年養護康復院建設規劃,積極推進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佈局規劃,通過建設補助、牀位補貼和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社會力量利用閒置的學校、辦公樓、廠房等現有資源改擴建成養老服務機構。要堅持居家養老服務和機構養老服務同步發展,佈局結構與服務功能共同提升。

(三)分類指導,有序推進。要突出體現公辦養老機構的保障和指導示範作用,儘快推進xx市老年養護康復中心建設,確保到2xxx年投入使用,成爲自治區成立70週年的賀禮項目、民生項目。努力將全市農村敬老院整合爲區域性中心敬老院。要以村集體經濟爲依託,鼓勵興建農村牧區互助幸福院,增加養老服務項目,提升養老服務水平。要鼓勵扶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引導民辦養老服務機構規範化運行,逐步完善功能、提升品質,滿足社會不同層次養老服務需求。要加大力度推動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發展,改善服務設施,充實服務人員,加快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的建設和轉型升級。

(四)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儘早出臺《xx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建議設立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專項資金,用於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要充分發揮福利彩票公益金在發展養老服務業中的作用,保證福彩公益金50%用於發展養老事業;要將公辦養老服務機構的工作經費及其聘用工作人員的工資足額納入財政預算;要積極向上級相關部門爭取資金和項目支持;要不斷加強各項優惠政策的落實力度,兌現市本級補貼支持政策,廣泛吸收社會資本投入到養老服務行業。

(五)強化管理,提升服務。要加大對無證養老服務機構的整改力度,消除安全隱患;要以內蒙古民族大學爲依託,開展對養老機構管理和服務人員的教育培訓,逐步實行養老護理員持證上崗制度,不斷提高養老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服務水平;要加強對養老工作先進事蹟和模範人物的宣傳推廣,增強全社會對養老工作的認同。

【第10篇】咸陽市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調研報告的核心是實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觀事實。下面是本站範文網小編收集整理的咸陽市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的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咸陽市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爲深入瞭解我市養老服務業的發展現狀,探究加快發展我市養老服務業的有效途徑,市政協第三調研組對我市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老齡人口及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

(一)我市已步入老齡化社會。關於人口老齡化,國際上通行的標準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占人口總數的10%,或者65歲以上老年人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着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底,我市60歲以上老年人83.86萬,佔全市總人口的15.92%(以全市總人口526.68萬人計算),我市已步入老齡化社會。

我市人口老齡化呈現四個特點:一是人口快速老齡化。,我市60歲以上老年人69.55萬人,到了就達到83.86萬,年平均增加2.86萬人。二是老年人口高齡化。我市現80歲以上老人7.87萬人,佔老年人口總數的9.38%。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和醫療衛生保健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均壽命不斷延長,高齡老人還會逐漸增多。三是老年家庭空巢化。年輕人婚後與父母分開住,或轉移大城市,農村青壯年大量外出打工等,使得老年家庭空巢化問題突出。四是羣體結構多元化。老年人口文化層次越來越高,老年人需求越來越廣泛。

(二)我市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面對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我市積極發展養老服務業,以日間照料中心和農村互助幸福院建設爲重點,構建以居家養老爲基礎、社區養老爲依託、機構養老爲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我市現有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628個,其中城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及老年人小飯桌25個,農村互助幸福院及養老服務站603個。公辦養老機構44個(包括敬老院16個、光榮院和復退軍人休療中心9個、公辦老年公寓4個、縣級養老服務中心10個、縣級社會福利中心5個),民辦養老機構13個。養老牀位數已達到18604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牀位數達到25.9張。

1.政策扶持,促進養老機構快速發展。根據國務院出臺的《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35號)文件精神,我市在土地使用、信貸支持、補助貼息和政府採購等方面出臺系列政策,加大對民辦養老機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或設施的扶持改造。其中對民辦養老機構的運營補貼,根據養老機構的等級和供養人員的不同,給予30元-80元/人月(共九檔)的補助。

2.統籌城鄉,推動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協調發展。在城市,主要是興建老年服務中心和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老年人小飯桌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培育老年社會組織,推進日託服務、餐飲服務、文體活動服務和志願者服務、互助服務,不斷豐富養老服務內容。在農村,主要是依託敬老院和互助幸福院對農村留守老人和空巢老人進行日常生活、文體娛樂和精神慰藉的照護服務,先後投資2.8億元建設農村中心敬老院11個,區域敬老院4個,養老牀位5300張,集中供養農村五保戶1500多人。

3.多方參與,加快養老服務業建設步伐。積極採取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政府補貼等多種方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鼓勵、引導和支持社會力量興建老年公寓、養老院、愛心護理院等,促進各類爲老服務設施協調發展;遵循管辦分離原則,引入社會力量,推進公辦養老機構的社會化運作;通過購買服務、安排公益性崗位、互幫互助、有償服務等形式,爲轄區老年人提供服務;通過政府贊助經費、提供形式,鼓勵和引導家政行業、醫護機構、大專院校等專業性技術人才組織開展爲老志願者服務活動。

二、我市養老服務業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對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整個社會對老齡化面臨的嚴峻形勢尚沒有足夠的認識和重視,還沒有把發展老年服務業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有關政策落實缺乏剛性措施,有的養老優惠政策在實際工作中沒有得到真正落實。羣衆對養老服務業發展的關注度還不夠高,養老觀念有待轉變。

(二)政策落實的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國務院出臺《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明確發展養老服務業在城市規劃、土地供應、稅收優惠、融資補貼、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優惠政策。隨後,省、市也相繼出臺系列鼓勵政策,但由於這些政策涉及規劃、國土、稅務、財政、水電氣等多個部門,沒有有效的工作協調推進機制,在實際工作中,一些政策難以落實。例如,在土地供需緊張的現實情況下,給民辦養老機構用地實行劃撥或者優先供地是很難的。對一些老舊小區來講,按照人均用地不少於0.1平方米的標準建設養老服務設施也是不可能達到的。優惠政策落實不到位,相關扶持政策效果不佳,都制約着養老服務業的發展。

(三)政府財政投入有待進一步加大。目前我市各級公辦養老機構建設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資金,基本上來源於中、省項目資助資金和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市、縣財政均未列支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經費。由於上級項目資金投入較少,各級財政配套資金難以落實,致使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困難。

(四)養老服務組織和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一是服務組織數量較少。目前從事社區養老服務的組織主要以社區居委會、志願者組織和一些家政服務公司爲主,專門從事養老服務的社會組織和企業較少。二是服務能力和專業化水平低。目前爲老服務人員數量偏少,素質較低,服務方式單一,服務功能不全,作用發揮不夠等情況在養老機構普遍存在,甚至還有打罵體罰老人的現象。爲老服務專業化水平不高,大多數養老機構和社區養老服務還侷限於低層次的日常生活護理和家政服務,缺乏專業的醫療康復、精神慰藉等高層次服務。

三、促進我市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一)重視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是新時期黨中央採取的應對人口老齡化、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填補服務業發展短板、拉動消費、擴大就業等一舉多得之策。要增強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建立健全組織協調機構,把發展養老服務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通盤考慮,列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同時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尊老敬老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明確養老服務保障措施。一是完善政策措施。制定出臺我市養老服務業發展具體實施辦法,健全和完善我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領導協調機構,明確各成員單位在選點規劃、用地審批、產權登記、運營補貼獎勵、人力資源配置等方面的職責;制定出臺促進我市社區養老服務體系發展及失能、困難老人養老補貼的具體辦法,使各項扶持措施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二是建立考評機制。發揮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領導協調機構的作用,加強督促協調,確定各成員單位在推動養老服務設施改造、項目建設(用地保障、評審申報、資金配套、規劃許可、醫養結合、專業服務人員教育和培訓、職稱評定、以及融資和運營風險評估、保險)等方面的職責和責任,發揮黨委政府養老服務保底作用。

(三)完善爲老服務基礎設施。一是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列支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項目投資預算,加大財政資金在養老機構建設項目方面的投資比例;增加民辦養老機構建設項目政府補助資金,提升項目建設資助標準和運營資助標準。二是解決養老服務項目建設用地難問題。通過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開闢養老服務設施,解決老舊小區建設用地難問題。對新建社區在規劃層面,嚴格按標準要求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加快城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老年餐桌等基礎設施建設。

(四)發展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服務。按照就近方便、小型多樣的原則,建立以社會爲主體、社區爲紐帶,滿足老年人各種服務需求的居家養老服務網絡。推行居家養老服務長效化,完善支持政策,整合部門資源,強化家庭養老功能,形成多層次的居家養老服務網絡。推行居家養老服務專業化,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功能,推行助餐、助浴、助潔、助行、助醫、助急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項目化發展、集約化運作,提升專業服務水平。推行居家養老服務社會化,加強養老信息建設。利用社會義工和志願者組織,不斷拓寬新的扶老助老渠道。

(五)加強農村養老服務。一是發揮敬老院的功能,在保證農村五保對象集中供養的前提下,支持供養機構改善設施條件並向社會開放。二是加強農村互助幸福院建設。充分利用農村閒置院落、校舍等場所,通過改擴建等途徑,建設農村互助幸福院,使其成爲提供農村養老服務的陣地和平臺。建立完善失能老人養老服務和護理補貼制度,將農村失能老人長期照護服務納入到基本公共養老服務的範疇,明確政府、社會、家庭的責任。建立失能老人長期照護保險制度,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失能老人照護服務的購買力問題。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作用,建立農村老年人失能風險源頭預防與事中干預服務機制。發揮村級組織的作用,協助政府相關部門落實好現有的福利救助政策。

(六)加強爲老服務組織建設。一是鼓勵和扶持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發展。降低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的登記門檻,設立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專項補助基金,推動我市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快速健康發展。二是積極培育志願者服務隊伍。動員、組織、引導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慈善組織、在校學生和廣大市民爲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各種公益性服務,鼓勵各行業以各種形式參加爲老服務,壯大志願者爲老服務隊伍,發揮志願者爲老服務作用。政府要建立爲老志願服務的激勵機制,對錶現突出的志願者服務組織、志願者應給予表彰和獎勵。

(七)提升養老服務隊伍專業化水平。一是加強養老服務隊伍建設。鼓勵和支持職業院校設立養老服務相關專業點,系統培養爲老服務專業人才。同時聘請專家、教授現場教學或依託職業院校遠程教育等途徑,加強對養老機構工作人員和養老護理員的培訓,逐步形成結構合理、技術達標、愛崗敬業、高中初級相匹配的養老服務隊伍,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人才需求。二是提高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待遇。對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建議按公益崗位對待,享受公益崗位從業人員的待遇。三是提高養老機構爲老服務層次。加快爲老服務人才培養,提高爲老服務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素養,不斷提高爲老服務水平。民政部門要建立養老機構服務質量評估制度,定期對養老機構的人員配備、設施設備條件、管理水平、服務質量、服務對象滿意度、社會信譽等進行綜合評估,定期向社會公佈並受其監督。對一些有打罵體罰,甚至有虐待老人行爲的,加大處罰力度,觸犯法律的要移交司法機關處理,確保老人有一個安全、舒適的養老環境。

(八)創新養老服務發展模式。一是建立爲老服務信息平臺。建立爲老服務熱線、居家呼叫系統、社區服務便民網等便捷的求助和服務信息溝通渠道,便於老人進行日常諮詢和緊急求助。二是大力發展養老產業。鼓勵相關行業拓展適合老年人的文化娛樂、體育健身、休閒旅遊、健康服務、精神慰藉、法律服務和信息服務,加強殘障老人專業化服務工作。支持企業開發康復輔具、食品藥品、服裝服飾等老年產品,引導商業機構設立老年用品專區。健全市場規範和行業標準,確保養老服務和產品質量,營造安全、便利、誠信的消費環境。

【第11篇】關於老齡化社會養老服務的調查報告

人口老齡化是我國在今後長時間內要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作爲全國經濟發達地區之一的常州,早在1985年就進入老齡化城市行列,比全國提前15年,到末,全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64.28萬,佔全市總人口358.74萬的17.91%。其中8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9.89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2.76%,佔老年人總數的15.39%;90歲以上老人1.04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0.29%,佔老年人總數的1.62%;百歲老人180人。全市人均預期壽命達76.84歲。我市人口再生產從傳統型過渡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現代型,必然伴隨着人口年齡結構的老化,老齡化形勢日趨嚴峻。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對老齡工作和社會養老事業的發展十分重視,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事業的意見》、《關於對發展社會福利事業實行政策扶持的意見》等文件,推進各級老齡工作機構和老年羣團組織建設,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做好老年人優待工作,組織開展關愛老人心理健康活動,等等,不斷推進老齡事業發展,使全市老年人生活生命質量逐步提高。

一、調查研究的目的與方式

爲積極踐行和諧老齡化戰略,切實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以民爲本、爲民解困”服務理念,有效解決養老服務需求,從今年3月份起,常州市民政局和常州市老齡辦組織開展了市區養老服務需求大調查。調查採取實名填寫問卷形式,利用民政和老齡信息平臺進行彙總分析,對市區城鎮戶口按一定比例抽取了10084名老年人。在地區分佈上,武進區2300人,新北區1155人,天寧區3218人,鐘樓區2711人,慼墅堰區700人;在性別比例上,男性佔49.53%,女性佔50.47%;在年齡結構上,60-69歲的老人佔35.99%,70-79歲的佔51.74%,80歲以上的佔12.27%。從而有效地保證了調查的科學性。主要內容包括老年人就餐、日間照料服務、精神關愛等方面需求情況。整個調查經歷了準備、實施和彙總三個階段,總共歷時兩個月的時間。

本次調查嚴格按照社區准入制要求,貫徹費隨事轉的原則,由各區按抽樣調查老年人數印發《常州市區養老服務需求調查問卷》,由社區具體組織填寫,並將收集的信息錄入網上填報系統,由社區信息平臺進行彙總分析。在整個調查過程中,社區幹部認真負責,有的利用星期天和晚上深入到老年人中間耐心調查,然後將調查問卷逐份上報,一旦發現差錯及時糾正,問卷回收率達到100%。這次調查的一個明顯特徵之處在於採用實名制填寫的形式,防止出現虛報謊報的現象,也便於以後的抽查,確保了此次調查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通過這次市區養老服務需求大調查,基本摸清了居家養老、社區就餐和日託服務等方面需求,爲我市進一步研究和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政策,加大老年設施投入和發展老年服務提供了決策依據。

二、市區老年人需求問卷調查基本情況

(一)老年人基本狀況

1.文化程度偏低

在被調查的10084名老年人中,文盲、國小文化程度的分別佔總數的11.57%和31.85%,國中、中專、高中文化程度的分別佔29.64%、8.42%、9.51%,而大學專科、大學本科以上的僅佔5.86%和3.15%,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的特徵很明顯(見圖1)。

2.63%以上的老年人是“空巢”老人

從居住方式來看,在被調查的老年人中,獨居和與配偶居住的老人分別佔11.38%、52.49%,與子女同住或與孫子女同住的佔35.17%,老年人“空巢”現象日趨嚴峻。

3.身體狀況與生活自理狀況

在被調查的老年人中,身體健康或一般的分別佔32.53%、35.98%,有慢性疾病或有嚴重疾病的佔27.60%、3.89%(見圖2),說明我市老年人的身體狀況總體處於較佳狀態。生活能夠完全自理的佔調查總數的87.98%,半自理的佔10.26%,不能自理的佔1.76%,具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佔絕大多數。

4.配偶與子女情況

在被調查的老年人中,配偶健在的佔總數的74.21%,配偶不在的佔24.26%,沒有配偶的爲1.53%。再從老年人子女的數量來看,有1個、2個、3個子女的分別佔14.75%、37.50%、26.88%,居前三位,有4個和5個及以上子女的佔12.22%、7.32%,無子女的佔1.33%(見圖3)。目前,多子女老年人還佔多數,但已明顯呈現日趨減少趨勢,獨生子女老年人目前雖還居少數,但也明顯呈現日趨增多趨勢,家庭小型化趨勢不可逆轉。

5.60歲前主要從事的工作

從被調查的老年人60歲前主要從事的工作來看,21.72%是幹部、43.17%是工人、21.82%是農民、6.88%是科技人員、2.21%是自由職業者、0.90%是軍人、2.97%是無業人員,還有0.33%是其他工作(見圖4)。

【第12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需求的調查報告

居家養老服務的對象是三無老人等。本文將介紹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需求的調查報告。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需求的調查報告(1)

隨着我國老齡化情況的日趨嚴重,養老工作已經成爲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採取更好、更便捷的養老方式,是各級政府,特別是社區必須面對的課題。而開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是在目前的條件下,較符合國情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xx市xx區長慶街道新華坊社區是一個典型的老城市居住區,老年人占人口的比例,達到了20%以上,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和街道的指導下,我社區的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得到了相當程度的發展,並形成了以志願服務爲特色的醫療保健養老服務。爲了進一步追蹤瞭解近期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現狀,特別是老年居民的需求,新華坊社區開展了一次居家養老服務需求問卷調查,現將有關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查樣本分佈和調查方法

根據區民政局及街道民政科對於此次入戶調查工作的相關要求,本次問卷調查包含了新華坊多層老小區及周邊青龍苑、幸福人家、金鹿雅園、健康公寓、萬盛花苑、新華坊高層6個封閉式小區,主要以60歲及以上居民作爲調查對象。本次調查採用上門訪問、當場填報的方式,實際有效調查448位老年居民。

1、調查對象的年齡分佈集中在60-80歲

在448位老年人中,調查對象的年齡多數介於60-80歲,是未來社區居家養老的潛在需求者。具體來看,年齡在60-69歲的老年人佔41.8%,70-79歲的老年人佔33.5%, 8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相對較少,僅佔24.7%。從性別比例來看,男性被調查者所佔比重爲46.4%,女性被調查者佔53.6%,以女性老年人居多。

2、調查對象未與子女同住現象比較普遍

在448位被調查的老年人中,99.5%的老年人擁有一個及以上的子女,其中一個子女的佔34.6%,兩個及以上子女的佔64.9%,無子女的情況較少,僅爲0.5%。但是調查顯示,老年人由於多種原因未與子女同住現象比較普遍,如64.3%的調查對象表示未與子女同住,僅有35.7%的調查對象與子女同住。從調查對象的身體情況來看,健康狀況良好,68.7%的調查對象生活能夠自理,28.4%的調查對象表示生活部分可以自理,僅有2.9%的調查對象生活不能自理。

3、調查對象對社會組織提供養老服務所需費用的心理承受能力較低

調查顯示,因退休工人待遇逐年提高,調查對象月收入高於2000元的老年人比重最高,達到92.4%,低於1000元的僅佔0.7%,大部分人以退休工資或養老金作爲主要經濟來源。雖然收入水平逐年提高,但是老年人對社會組織提供養老服務所需費用的心理承受能力卻比較低,有54.7%的調查對象表示暫不需要此類服務,在剩下的對象中,有49.3%的人只願意接受每月不超過100元的費用支出。

二、社區居家養老模式偏好情況

調查顯示,在目前的各類養老模式中,大多數調查對象傾向於選擇家庭養老。除了有27.2%的調查對象表示暫時未考慮過將來養老方式,剩下的300多位調查對象當中, 48.8%的調查對象選擇與子女同住進行養老,29.7%的調查對象選擇與子女分開住自己養老,兩類家庭養老的比重合計達到78.5%,接近八成。其次,也有19.9%的調查對象選擇了機構養老。對於進行機構養老願意承擔的費用額度,調查顯示,只有12.9%的人能夠接受每月2000元以上的養老機構,大部分人都只能接受2000元以下的非私人養老機構進行養老。

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情況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是城市化發展的必然產物,深入瞭解社區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的實際需求,是我們此次調查的最終目的。

調查顯示,調查對象對於社區居家養老的預期較高,希望能夠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務項目。具體分類來看,選擇維修服務及家政服務的調查對象最多,分別達到156人次和154人次;其次是要求提供上門檢查身體、量血壓等的健康服務,有98人次;而選擇日常照料和醫療服務的也達到了70人次和58人次;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希望提供聊天、健身、娛樂等精神文化服務內容的調查對象也越來越多,共有39人次,另外還有一些調查對象希望能夠提供法律援助服務,選擇這一項的也有16人次。

四、社區目前的對策

新華坊社區在開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中,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採取了以下方法:

1、建立了爲老服務工作機制。包括定期上門走訪、建立老年人信息檔案、助老愛老等制度;

2、銀髮醫療隊志願服務。我們每月2次,爲老年人免費進行量血壓、理療、按摩等保健服務。該活動已經開展了十年,爲2萬多人次的老年人提供了服務,建立了900多人的健康檔案;

3、開展了律師進樓道活動。爲社區的老年人提供有關法律方面的服務;

4、籌建了老年食堂,解決了部分老年居民的就餐問題;

5、定期開展修理、修補等活動,方便老年居民的需要。

五、結論

綜合上述分析來看,近年來,隨着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養老問題日漸成爲中國社會的一大難題。在衆多的養老模式當中,居家養老是最爲普遍也是最爲老年人所接收的養老方式。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覆蓋面、知曉率、滿意度有待進一步加強、服務內容有待進一步完善、服務水平也有待進一步提高,需要今後結合實際情況,大力加強敬老愛老的系統教育,不斷完善服務內容、強化培育專業隊伍、提高服務質量、健全養老保障機制,形成良好的發展氛圍,將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穩步推向深入,實現居家老人經濟、安心、舒心的享受晚年生活。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需求的調查報告(2)

區作爲xx市的中心城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起步比較早,成效顯著,不僅榮獲全國唯一的居家養老示範區稱號,也獲得了第四屆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優勝獎。爲了進一步追蹤瞭解xx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發展現狀及需求情況,區社會經濟調查中心於20_____年8月開展了xx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需求問卷調查,現將有關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查樣本的分佈和調查方法

根據xx區社區總數及分佈情況,本次問卷調查共抽取了有代表性的9個社區,被抽中社區內的50歲及以上居民作爲調查對象。本次調查採用上門訪問、當場填報的方式,實際有效調查300位老年居民。

1、調查樣本均衡分佈於9個典型社區

從轄區實際情況出發,根據社區規模及老年人分佈狀況,本次問卷調查遵循科學的抽樣原則,主要選取了天一家園社區、馬園社區、新高社區、平橋社區、芝紅社區、秀水社區、徐家漕社區、汪弄社區、北郊社區等9個社區。爲了確保調查樣本具有較好的代表性,汪弄社區、天一家園社區和徐家漕社區分別調查40位老年人,其餘6個社區分別調查30位老年人。

2、調查對象的年齡分佈集中在50-70歲

在300位老年人中,調查對象的年齡多數介於50-70歲,是未來社區居家養老的潛在需求者。具體來看,年齡在50-59歲的老年人佔30.3%,60-69歲的老年人佔33.3%,70-79歲的老年人佔21.0%,8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相對較少,僅佔15.4%。從性別比例來看,男性被調查者所佔比重爲33.7%,女性被調查者佔66.3%,以女性老年人居多。

3、調查對象未與子女同住現象比較普遍

在300位被調查的老年人中,98%的老年人擁有一個及以上的子女,其中一個子女的佔42.3%,兩個及以上子女的佔55.7%,無子女的情況較少,僅爲2.0%。但是調查顯示,老年人由於多種原因未與子女同住現象比較普遍,如64.0%的調查對象表示未與子女同住,僅有36.0%的調查對象與子女同住。從調查對象的身體情況來看,健康狀況良好,82.3%的調查對象生活能夠自理,僅有2.7%的調查對象生活不能自理。

4、調查對象對養老費用的心理承受能力較高

調查顯示,城區居民收入水平較高,人均月收入高於2000元的老年人比重達到31.0%,在1000-2000元之間的比重最高,達到58.7%,低於1000元的僅佔10.3%,而且80.3%的人以退休工資或養老金作爲主要經濟來源。由於收入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對養老費用的心理承受能力也相對較高,分別有21.7%、53.0%的調查對象認爲可以接受每月2000元以上和1000-2000元的養老費用,僅有8.6%的調查對象只能承受每月不超過500元的養老費用。

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發展情況

爲了進一步掌握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發展現狀及覆蓋程度,我們特別設置了關於知曉度及滿意度的相關問題。調查顯示,xx區社區居家養老的發展潛力巨大,但知曉度和滿意度均有待進一步提高。

1、六成以上調查對象偏好於家庭養老

調查顯示,在目前的各類養老模式中,大多數調查對象傾向於選擇家庭養老。其中,46.0%的調查對象選擇由子女負責的家庭養老,18.7%的調查對象選擇社區居家養老,兩類家庭養老的比重合計達到64.7%,超過六成。其次,機構養老模式比較受歡迎,分別有13.7%和10.0%的調查對象傾向於福利院或者老年公寓。相比之下,衆多調查對象不願意選擇聘請保姆或投親靠友的養老模式,選擇這兩類模式的調查對象分別僅爲2.3%和0.7%。

2、社區居家養老模式的知曉度不高

雖然xx區社區居家養老模式較好,但這次調查顯示知曉度仍然不高,僅有半數以上的調查對象瞭解社區居家養老這一養老模式,知曉度較低。具體來看,2.7%的調查對象表示很清楚社區居家養老模式,19.0%的調查對象表示知道,28.7%的調查對象表示瞭解一點,三者合計比重達到50.4%,超過五成;仍然有49.6%的調查對象表示不瞭解社區居家養老模式。

3、享受過社區居家養老的調查對象滿意度較高

調查顯示,享受過社區居家養老的調查對象對這一養老模式比較滿意,僅有8.7%的調查對象選擇不滿意。具體分類來看,有10.9%的調查對象持很滿意的態度,31.5%的調查對象表示比較滿意,兩者合計比重達到42.4%,超過四成。但是由於多重原因的影響,仍然有48.9%享受過社區居家養老的調查對象對這一養老印象不深、滿意度不高,選擇了一般的選項。

4、社區提供的養老服務形式缺乏多樣性

調查顯示,社區提供的居家養老服務形式較爲單一,缺乏多元化、綜合性的服務。具體來看,選擇所在社區僅提供一項服務的比重爲58.4%,提供兩項服務的爲29.2%,提供三項及以上服務的僅爲11.9%。從服務形式來看,主要集中在層次較低的服務上,分別有35.8%、28.4%、28.0%、27.2%的調查對象表示社區提供了健身保健、鐘點工、休閒娛樂和日漸照料服務,僅有11.5%的調查對象認爲社區提供了知識講座服務。

5、老年活動中心成爲社區精神文化服務的主要載體

目前,社區越來越重視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精神文化生活服務成爲社區老年服務的重要內容。調查顯示,79.3%的調查對象表示所在社區以各種形式提供過這一服務。其中,61.3%的調查對象表示老年活動中心是所在社區提供精神文化生活服務的主要平臺,另外分別有27.3%、13.0%的調查對象選擇了文藝活動、興趣班、培訓班等形式。

三、居民選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意願情況

隨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區老齡化趨勢愈加明顯,這也意味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將日益增多。爲了準確瞭解實際需求,我們對300位老年人進行了社區居家養老模式的意願調查分析。

1、近四成調查對象願意選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

調查顯示,調查對象選擇社區居家養老的意願程度一般。其中,39.3%的調查對象表示十分願意選擇社區居家養老,而26.7%的調查對象不願意選擇社區居家養老。此外,34.0%的調查對象表示未考慮是否採用社區居家養老模式,主要原因是這部分調查對象的年齡普遍不高。

2、地理優勢成爲選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主要原因

調查顯示,在願意選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調查對象中,地理因素成爲影響他們選擇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老年人普遍希望生活在熟悉的環境中,分別有59.3%、44.1%的調查對象認爲選擇社區居家養老就可以不離開熟悉環境以及作爲家人照顧不到的地方的補充。另外,分別有31.4%和28.8%的調查對象認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服務多元化和費用較低是他們選擇這一養老模式的重要因素。

3、服務內容不全成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的短板

調查顯示,不願意選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的重要原因是這一模式的服務內容不全,服務水平不高,形式不夠多樣性,無法滿足不同調查對象的各類需求。在不願意選擇社區居家養老的調查對象中,選擇無法滿足需求佔83.8%,超過八成;選擇所在社區無此服務的比重佔43.8%,選擇服務質量不好的佔32.5%,選擇經濟負擔不了的佔22.5%。

四、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情況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是城市化發展的必然產物。深入瞭解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實際需求,有助於我們彌補當前發展中存在的不足,不斷提高服務水平。

1、醫療保健、家政服務成爲需求最大的項目

調查顯示,調查對象對於社區居家養老的預期較高,希望能夠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務項目。具體分類來看,選擇醫療保健及家政服務的調查對象最多,均超過了四成,分別達到52.3%和45.7%;其次是要求提供方便營養的餐飲服務,所佔比重爲31.3%。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希望提供聊天、健身、娛樂等精神文化服務內容的調查對象越來越多,所佔比重分別達到26.3%、25.3%和24.7%。

2、居家養老服務人員需要具備多面手特質

調查顯示,調查對象對於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人員的技能要求較爲苛刻。其中,分別有56.0%和47.3%的調查對象認爲服務人員應具備醫療保健指導及家政服務等各項技能。而且老年人需求已經不僅僅滿足於物質層面,有40.3%的調查對象希望服務人員具備聊天解悶、心理輔導等心理護理的技能。此外,18.7%的調查對象希望服務人員能夠幫助老年人進行日常生活理財。

3、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期待高質量的發展

調查顯示,調查對象認爲目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水平偏低,希望今後不斷完善服務內容、提高服務水平,朝着良好的方向不斷前進。具體來看,53.0%的調查對象希望社區能夠完善服務項目來滿足調查對象的各類需求;其次41.0%、38.3%的調查對象希望能夠健全服務設施、提高服務人員素質,分別從硬件、軟件兩方面對社區居家養老提出了殷切希望。此外,24.3%的調查對象認爲社區可以通過增加服務活動的頻率來提高社區居家養老的服務水平。

綜合上述分析來看,近年來xx區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發展勢頭良好,養老服務的體系不斷完善、內容不斷增多、水平不斷提高,這一模式深受老年人的歡迎。但隨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xx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覆蓋面、知曉度、滿意度有待進一步加強、服務內容有待進一步完善、服務水平也有待進一步提高,需要今後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完善服務內容、強化培育專業隊伍、提高服務質量、健全養老保障機制,形成良好的發展氛圍。

【第13篇】養老院服務質量自查報告

養老院服務質量自查報告

根據《省20××年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號文件精神,我縣開展了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現將我縣專項行動開展情況彙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按照工作部署和要求,我縣由民政、公安、消防、衛計、市場監督管理、老齡六部門聯合,制定並下發了《縣20××年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各部門抽調人員組成檢查組,出動檢查人員300人次,在6月18日至6月24日,對全縣25家養老機構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大檢查工作。按照《全國養老院服務質量大檢查指南》要求,通過全省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手機檢查app終端,對照養老機構進行逐一檢查逐項評分。

二、養老院服務質量大檢查情況

我縣現有養老機構25家,其中:公辦農村社會福利服務中心13家,民辦養老院12家,對照《全國養老院服務質量大檢查指南》,通過聯合檢查組逐一檢查的結果,需要整改的養老院4家,鼓勵進一步提升的養老院21家,合格率達到84%。主要存在問題爲個別民辦養老院房間使用面積不足;未配備有資質的消防管理人員;駝腰嶺鎮東興養老院已完成消防設施改造,待消防部門進行驗收,暫未辦理《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證》。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按照《省20××年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繼續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工作。7月份,根據養老院服務質量大檢查情況,民政、公安、消防、衛計、市場監督管理、老齡六部門,聯合制定下發《縣20××年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整治工作方案》,督促全縣各養老機構整改落實情況,組成聯合檢查組,在10月對全縣所有養老機構,開展全縣養老服務質量整治覈查工作。8月份,委託家樂家政服務培訓學校,開辦2期養老護理員培訓班,培訓養老護理員。結合農村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整合改造計劃,我縣鎮、孤山子鎮2家農村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新建項目,在下半年全面開工建設。

【第14篇】養老服務業體育服務調研報告

養老服務業體育服務調研報告

一、現狀

區現在涉及老年人體育健身方面的工作主要由我局下屬的老年體育協會負責,區13個鄉鎮、9個街道、238個行政村和77個社區於10月全部組建老年體育組織,區、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三級老體協組織網絡健全。還有區老年門球協會,其它老年人健身團體依託老年體育協會延伸有分會及各健身站(點、隊),目前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13.2萬多,經常參加活動的有7萬多人,老年體育人口達66.5%。常年開展豐富多彩的老年體育健身活動有,健身秧歌腰鼓、廣場舞、排舞、北京平四、太極拳劍扇、柔力球、健身氣功、自行車、登山、門球、棋牌等健身項目。

區老年體育協會發揮作用明顯,特別是在今年全市老年人運動會中,參加15個項目的14各比賽項目,名列前茅。先後獲得全國老體協表彰、市老體協全民健身健步走先進集體;基層老體協象鼻獲省老體協先進單位,安阜、高店被推薦爲省老體協表彰;秧歌腰鼓分會多次參加全國、全省、全市比賽獲一等獎;太極分會組隊參賽獲市一等獎;太極分會、夕陽紅自行車隊榮獲市老體協全民健身先進集體。今年老年門球隊參加在江津舉辦的全國門球俱樂部比賽中榮獲第四名的好成績。

二、當前的老年體育工作

區常年積極支持社區和各單位充分利用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和社會場所組織開展適合老年人的羣衆性文化體育活動。

一是各級重視,區財政從13年起每年撥4萬元活動經費,鄉鎮街道老體協分會每年也有5000至2萬元不等的活動經費。二是健身活動蓬勃開展,老年體育健身活動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就近、小型多樣、堅持經常和科學健身的原則,利用文化廣場、公園景區,街村院壩,開展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晨練、晚練健身活動,登山、打太極拳、跳壩壩舞、交誼舞、打羽毛球、健身球、門球等。同時,區各級老體協結合重大節慶,舉辦內容豐富、多姿多彩的文體展演活動,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豐富羣衆文化生活,促進社會和諧發揮了重要作用。三是積極開展文體骨幹培訓。每年有10餘人參加省、市舉辦的骨幹培訓班,同時堅持舉辦基層文體骨幹培訓班至少兩項次,參培人數達200人左右。基本形成了一支骨幹隊伍,有各類項目教練員200餘人,三級以上裁判員近300人。四是重視場地建設、改善健身條件。各鄉鎮、街道有室內活動場地6084平方米,平均一個鄉鎮(街道)276平方米,室外活動場地76690平方米,平均一個鄉鎮3480多平方米。區政府拔款20餘萬元,對區老年門球場進行改建,建成佔地面積1500平方米的人工草坪門球場3個,較好地改善了區門球活動的健身條件。象鼻、李莊、涼姜鄉、明威等鄉鎮街道建有文化體育廣場,每天早晚上百人在文化廣場參加健身活動。

三、不足

一是全區老年人活動經費欠缺,老體協開展活動正常運轉也要10萬元左右。二是健身設施投入不足,與全市公共體育設施和區體育場館建設匱乏有着密切關係,更無法滿足社區、農村適合老年人健身的設施和場所;三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按照老年體育六有原則,有差距。即:有組織、有場地、有經費、有骨幹、有活動、有制度。

四、打算

一是進一步拓寬資金渠道,爭取更多的老年健身項目,用於打造老年健身場所,特別要向社區、農村傾斜。二是加強老年體育項目輔導員培訓,推廣、創新、普及體育健身項目。培育更多的爲老年人服務的體育健身輔導員、骨幹、志願者。三是進一步優化老年人活動中心和室外場地建設。四是積極協調教育系統的學校,機關單位、企事業單位等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優先向老年人免費或優惠開放體育場館。五是鼓勵支持社會團體及個人興辦老年人體育健身場所,對興辦非營利性的老年人體育健身場所的,我局將積極協調相關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減免相關費用。六是按照就地就近、小型多樣、文體結合、科學健身的原則,限度地動員老年人蔘與體育健身活動,提高老年人體育健身人口比例。七是加大對涉老科學正確健身的宣傳。

五、建議

新建或已建的養老服務機構,必須建設配套的文體活動室、安裝健身器材、建設健身室外場地,並定時積極開展健身活動。

【第15篇】養老服務自查報告

養老服務自查報告

一是加強領導,確保責任落實

近年來,我鎮始終把敬老院的安全防範工作作爲重要任務來抓,認真履行職責,確保集中供養“五保”對象和散居五保老人的生命財產安全。爲開展好本次安全檢查,我鎮成立了由鎮長xx任組長,社事辦主任任副組長、社事辦全體工作人員爲組員的專項檢查領導小組,層層落實養老機構的安全防範工作責任制,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手段,確保各項防範措施落到實處,堅決杜絕責任事故發生。

二是突出重點,建立長效機制

檢查中,我們重點對養老機構的各項規章制度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xx鎮中心敬老院安全工作總體情況良好,對於各項制度的落實、責任的明確以及食品安全等日常管理工作都抓得比較緊、比較細。能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做好養老機構管理人員調配工作,確保入住老人時時有人照料,杜絕了因疏忽而導致的各類安全隱患。同時,在日常管理中,我們始終把敬老院安全管理檢查作爲一項經常性的工作抓緊抓實,敬老院每月召開一次安全工作例會,上報一次安全管理工作情況,切實把安全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在散居五保戶居住環境和周邊情況檢查時,發現部分老人安全意識淡薄,乾柴離火源很近,朱鎮長囑咐他們注意安全,將乾柴搬來遠離火源;夏天大雨季節來臨,要注意周邊環境,發現危險,及時上報村上,通知政府,千方百計保證人生安全。

三是全面排查,確保整改到位

在此次檢查過程中,我們堅持“預防爲主、防消結合”的原則,對養老機構的消防設施及人員素質進行了全面檢查和了解。檢查和整改結果:對個別老人有在室內使用電飯鍋煎藥的現象,我們耐心教育並要求他們到專門的煎藥平臺煎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在醒目位置標註消防通道,在合理位置佈置滅火器材,積極模擬引導疏散,從根本上消除火災安全事故隱患;外出敬老院散步要三五個人一起,嚴禁到河邊散步,注意人生安全;天燃氣不能私自亂動,預防中毒、燒傷、爆炸等安全事故發生。

四是加強宣傳,確保穩定有序

檢查中,我們還督促全體工作人員和老年人提高消防安全意識,增強自防、自查、自救能力。同時,對他們進行防盜、食品衛生等知識的集中宣傳,增強了他們的'安全、衛生意識。敬老院除加強“五保”對象的看護,還在關注他們的思想狀況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對情緒不穩定人員能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教育和心理輔導,解除他們的心結,確保了他們情緒穩定、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