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物理說課稿多篇

物理說課稿多篇

物理說課稿 篇一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要說的密度一節屬於第二部分,這一部分包括了後面所有八章的內容,它們形成了經典力學的初步知識。衆所周知,經典力學包括了質量、時間、空間三大基石。八年級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中基本具備了絕對的時間觀念和空間觀念。因而第七章第一節開始就進行絕對質量觀的教學,第三節的密度是對質量認識的進一步延伸,是對物質世界認識的進一步探索。

再從本節的編排看,課本首先從第二節的實驗入手,提出本節課要研究的問題:如何鑑別不同的物質?接着用實驗分析、歸納得出密度的概念,最後是密度知識的簡單應用。這種方法,體現了物理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的現代教學理念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等綜合素質。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單位,會進行單位間的換算。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概括能力,學習一點研究問題和定義物理量的常用方法。

3、情感目標: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發現探索問題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現,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

三、教學重點及難點

根據大綱及學生實際,密度的概念、公式、單位是本節的重點。

教學難點:由於八年級學生邏輯思維正處於發展初期,如何處理實驗中的數據進而得到密度的概念是本節的難點。

四、教學方法

本節有關密度的知識都是從實驗中分析歸納出來的,因而本節課着重採用實驗探究法。

學法:學生要想正確的從實驗中得到密度的概念,他們必須掌握數學法、分析法、比較法和歸納法

教具準備:每兩人一天平,砝碼,體積不等的兩個木塊和兩個鐵塊,爲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思維,突破教學難點,我還製作了一個課件。

五、教學過程

1、激趣引學

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的興趣,是新大綱規定的物理教學的根本目的。因此,課前我設計了一個來源於生活中的趣味實驗,如何鑑別水、煤油、酒精和醋?並讓他們總結辨認的依據,當他們意識到可以利用顏色、味道等特性鑑別物質時,根據建構主義理論,我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着手,拿出上節課測量過的體積相同但外表被我塗成了相同顏色的銅、鐵、鋁讓學生辨認,使學生直觀的認識到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質量不同,這也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這種特性就用密度表示,很自然的引出本節課的內容。

2、密度的概念

新大綱要求:實驗不僅是物理教學的手段,它還是提高學生實驗操作技能和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把教材中的演示實驗改成了每兩人一組的分組實驗。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新精神。實驗中,當學生測出了質量與體積之後,我改變了教材中直接要求學生計算m/V的編排方法,鼓勵學生自己處理實驗數據我提出了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問題:根據測出的質量和體積,仍然能得出什麼結論?面對這樣的問題,根據建構主義理論,根據認識心理學,有一部分學生可能會想到直接利用這些數據去尋求某種規律,有的甚至能得出質量與體積成正比這樣的結論,還有部分學生,他們可能想到要對這些實驗數據進行運算。當學生討論得出利用m和V可以計算它們的比值時,我用課件出示鼓勵性的評語,並播放一段音樂,以鬆緩剛纔緊張的思維。然後引導學生應用數學法分析m/V的含義,利用比較法、歸納法得出密度的概念。並告訴學生:用比值法定義物理量是國中階段的一種重要方法。

在這一過程中,我還要引導學生欣賞天平平衡時的對稱美,領會物理學方法的和諧美,感受物理概念的簡潔美。促使學生形象思維的發展,進而促進學生德育、智育的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感情,加深對物理學的熱愛。

3、密度的公式

密度的公式屬於本節的重點,它要求學生能弄清公式的來源,並能記住公式。要記住公式,除了瞭解各個字母代表的物理量,還要理解公式的物理意義,並用密度公式進行計算。在這一部分,我利用知識的遷移理論,設計了一些跳一跳能摸到的問題:

①怎樣計算單位體積某物質的質量?計算密度的公式是什麼?

②如何用字母表示這個公式?怎樣計算密度的單位?

③一木塊,體積爲 10cm3,質量爲6克,它的密度多大?若切掉它的3/4,剩下的密度多大?

④根據密度的公式,我們能說密度與質量成正比,與體積成反比嗎?

利用這些問題引導學生大膽質疑,主動探索,教師適度點撥,然後讓學生自己總結。通過這樣的辦法,加深學生對密度公式的理解、記憶和應用,培養學生規範的解題格式和嚴謹的邏輯思維。這裏通過對公式物理意義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現,形成基本的、樸素的、唯物物理學思想。在學生緊張的勞動之後,課件出示“王冠”圖,告訴學生阿基米德利用密度知識鑑別王冠的故事以培養學生熱愛科學,不怕困難,積極探索,服務人類的科學思想。

六、小結

一堂成功的物理課,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物理學知識,還要學生學到一定的物理學方法,甚至要形成一些基本的物理學思想。小結中,我準備先讓同桌的學生相互回憶本節學過的主要內容,讓這些知識同化到學生原有的知識體系中去,以形成新的知識體系。老師再從物理學方法和物理學思想兩個方面着手,總結學生在這堂課中的表現,肯定他們的成績,指明他們努力的方向。體現成功教學的激勵機制。

練習

①向自行車輪胎內打氣,輪胎內空氣的密度如何改變?

②ABC三種物質的質量M和V的關係如圖所示,誰的密度大?

板書設計

爲了簡明扼要的再現學習內容,激發學生的想象和思維,我採用圖表法板書。

物理說課稿 篇二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力的分解”是人教版物理必修Ⅰ第三章第五節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前一章“力的基礎知識”及“力的合成”之後而編排的。由於分解法是處理力的運算的手段和方法。它爲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的分解及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奠定了基礎。並且它對矢量運算普遍遵從的規律“平行四邊形定則”作了更加深入的應用。所以說本節內容顯得尤其重要。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我設計如下的三維目標。

1、知識目標:

(1)認識力的分解同樣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可以有無數組解。

(2)知道力按作用效果分解,並能根據具體情況運用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根據幾何關係求解分力。

2、過程與方法:

(1)在過程中觀察合力與分力關係,會分析物體受力及作用效果。

(2)通過具體實例,瞭解力的分解。

(3)知道某些情況下,分力可以比合力大,而且可大很多。

3、情感目標:

培養分析觀察能力,物理思維能力和科學的研究態度。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

掌握力的分解方法對學生運用牛頓第二定律,特別是爲以後學習動力學知識更爲重要。因此我確定本節的重點內容爲:力的分解方法。教學難點:

目前學生的主要困惑是:如何正確分解一個已知力?因此我把本節課的難點內容確定爲:如何根據力的作用效果確定兩個分力的方向。

二、說教法與學法

在教法上採用實驗演示、師生討論的教學方法。學法上讓學生觀察實驗、實驗探究、分組交流等,使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動手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和發現成功的喜悅。

三、說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上一節知識的學習,已掌握了合力與分力的等效替代的方法,並通過力的圖示法認識了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爲本節課的探究學習奠定基礎。

四、說教學過程

基於以上分析,爲使本堂課圍繞重點、突破難點,同時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力得到提高,我設計如下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創設情景(視頻播放)

爲什麼人從繩子的中間用力拉時能夠容易把車拉動呢?藉以引入新課。設計意圖:我從生活情景中引入新課,是爲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活躍課堂學習氛圍,同時能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二)新課教學

先複習力的合成,以便於學生學習新課。提出問題:力的分解應如何進行?

學生討論得出結論: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運算。

⑶如何確定兩個分力的方向呢?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來分解又如何呢?

這樣設計是使學生明確已知一個力,如果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可以作出無數多個分力。

如果給定兩個分力的方向,分解的答案能唯一確定嗎?

⑷探究Ⅰ(演示實驗)

觀察在斜面上的小車,其重力產生的效果。

步驟一:傾角不變情況下,在小車上一大鉤碼,待穩定後引導學生觀察。

步驟二:在小車重力不變情況下,改變傾斜角,引導學生觀察。設計意圖:用軟的薄板做斜面是使小車重力壓斜面的效果更加的明顯;用彈簧是讓學生更容易觀察小車重力產生沿着斜面向下滑的作用效果。

課堂訓練:已知一個力,根據這個力的作用效果來確定兩個分力的方向,接着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計算分力的大小。

⑸探究Ⅱ(分組實驗)

設問:如圖,大人斜向上拉車的力產生哪些效果?

[器材](每兩個學生一套)檯秤、木塊(一側面帶羊眼)、夾有滑輪的支架各一個,鉤碼細線若干。[步驟]

①把木塊放在臺秤上,如圖,在實驗記錄表中第一行記錄檯秤的讀數。

②用細繩一端與木塊上的羊眼相連,另一端與鉤碼相連,並把繩子掛在支架上的滑輪上。保持滑輪的高度不變,增加繩上的鉤碼,在表中記錄檯秤相應的讀數。

③保持鉤碼不變,改變滑輪的高度h,在表格中記錄檯秤相應的讀數。

設計意圖:通過探究實驗,讓學生親自體驗科學探究過程,並在探究的過程中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使學生明確斜向上的拉力產生兩個作用效果,一個是豎直向上拉物體的作用效果,另一個作用效果是使物體向前滑動。

課堂訓練:已知一個力,根據這個力的作用效果來確定兩個分力的方向,接着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計算分力的大小。

結論:確定兩個分力的方向後,根據幾何知識就能計算分力的大小。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利用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同時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

⑹利用力的分解知識解釋下列現象①呼應新課引入(視頻播放)

設問:爲什麼人從繩子中間拉車時更容易把車拉動呢?爲什麼將繩子逐漸拉開時,繩子會斷呢?②動畫演示。

設計意圖:創造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知識來解決生活問題,讓學生從生活走進物理,從物理走進生活。同時使用動畫演示,使課堂教學的效率大大提高。

(整個授課過程大約30分鐘)

五、小結(大約三分鐘)

物理說課稿 篇三

各位老師:

我將從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教學過程、教法與學法、板書設計這六個方面展開我今天的說課。

首先是教材分析:《自感與互感》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選修3—2第四章第六節的內容。本節作爲電磁感應的重點內容之一,是在學習了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和楞次定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電磁感應的實驗現象,它是前四節內容的延續,另外本節課中,學生將正式接觸到在實際電路中的感生電動勢和動生電動勢的分析,可以爲後面的交變電流的學習打下基礎。所以,本節具有非常重要的承上啓下的作用。本節教材還有特別多的電路分析實驗,可以培養學生重視實驗和歸納的習慣,也爲以後的電磁學的學習作了必要的準備。

第二是學生分析:對於學習了一段時間的物理的高中生而言,雖然抽象邏輯思維在個體智力發展中開始佔優勢,但在很大程度上,這時的邏輯思維還需要經驗支持,因此從小小的實驗現象引入概念,能夠更爲有效的讓學生理解和應用科學概念。同時,高中生興趣愛好日益廣泛,求知慾與好奇心強烈,對學習和科技活動有極大的興趣和愛好,所以活躍的課堂氣氛更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其真正融入到整堂課的學習互動當中。此外,學生在前幾節中已經學習了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楞次定律,感生電動勢和動生電動勢等相關知識,對自感與互感可能存在一定的瞭解,但是還缺乏嚴密的科學認識,同時不容易接受“自感”這一概念。

基於以上分析以及大綱和新課標的要求,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確定如下: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瞭解互感與自感現象;

理解互感與自感的定義;

掌握互感與自感現象產生的原因,能夠解釋互感與自感現象;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觀察,認識自感與互感現象,培養學生初步觀察的能力;

是學生進一步瞭解科學探究活動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體會物理是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學科。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領略自感互感現象的奧妙,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從生活出發,使學生認識認識自感與互感現象;

引導學生分析分析自感與互感現象的本質;

教學難點:

自感與互感現象產生的原因;

解釋生活中其他的自感與互感現象;

下面進入本次說課的重點——設計思想。

本節課強調寓教於樂,師生互動的教學特色,突出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在演示小燈泡的“閃亮”現象的同時,一起分析探究產生小燈泡閃亮現象的原因,讓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下,突破了本節知識的難點。在“閃亮”現象演示實驗中,以提問的方式進行,讓學生充分思考,學會運用物理知識解釋實際問題,使得課堂與生活緊密聯繫,真正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這一教學理念。恰到好處的課堂練習及問題討論,及時解決了學生對本節課的重難點的疑問,減輕學生負擔更培養了學生善於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課後作業幾道實驗現象分析題,摒棄題海戰術,啓發學生思維,既熟悉了所學習的物理知識,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真正實現本堂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最後,板書設計,基於知識的內在聯繫,用簡潔、清晰地展現了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有助於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理解和記憶。並與課件形成很好的互補。

物理說課稿 篇四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學生在學習第1節“透鏡”,對生活中常用的透鏡及對其成像情況獲得豐富、具體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帶着問題,用探究的方法研究本節的內容。本節的主要內容,就是讓學生通過科學探究的活動,找出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使學生在全過程中自主探究,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而激發學生探究成像規律的興趣,使學生能夠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與方法。新教材以探究凸透鏡成像情況與物距關係有關爲主線,安排了學生“提出問題、猜想、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與結論”等教學過程,讓學生經歷產生興趣、發現問題、激發矛盾、進一步解決問題的過程。很好地體現了新教材讓學生在體驗知識的形成、發展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的精神。活中的透鏡的成像原理。教材這樣處理,體現了課標“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思想。這樣加深學生對凸透鏡規律,又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生活中的透鏡的成像原理。教材這樣處理,體現了課標“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思想。

【教法分析】

本節課是國中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第一次進行全過程探究,本節課需要兩個課時,第1課時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猜想能力與設計實驗的能力,學生猜想時一般不懂怎樣去猜想,有時猜想與提出的問題毫無關聯,所以我們關鍵應該引導學生怎樣去猜想,在教學中創設合理猜想情景,並且引導學生知道猜想要有猜想的理由,不能胡亂猜想。設計實驗是探究的一個重要環節,所以我們要引導學生進行設計實驗,讓學生明白實驗研究什麼和怎樣去研究,實驗時應該觀察什麼、測量什麼、記錄什麼?第二課時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對實驗數據的分析和論證的能力方面,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表格數據進行簡單的比較,分析它們的相同點與不同點,讓學生進行簡單的因果推理,讓學生以書面或口頭表述自己的觀點,最後教師歸納總結,這樣讓學生經歷從物理現象和實驗歸納科學規律的過程,培養了學生的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養。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

知道凸透鏡成放大、縮小實像和虛的條件。

2、過程與方法

能在探究活動中,初步獲得提出問題的能力。

通過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過程,體驗科學探究的主要過程與方法。

學習從物理現象中歸納科學規律的方法。學習從物理現象中總結歸納科學規律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樂於參與觀察、實驗、製作等科學實踐。

通過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慾,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勇於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規律。

【重點難點】

重點:

①對凸透鏡成像規律的理解和認識。

②組織指導學生完成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

難點:

①指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建立起實驗與物理模型之間的必然聯繫。

②組織、指導學生完成探究凸透鏡規律的實驗。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根據上節課生活中的透鏡提出利用什麼光學元件成像和成像有什麼差異的問題,再由凸透鏡成像的差異引入新課。讓學生回憶生活中 的透鏡成像情況並回答問題,併產生凸透鏡有什麼規律的想法,從而激發探究的興趣。

二、新課導學

提出問題:

學生觀察投影儀、照相機和放大鏡的成像情景,從而提出問題。照相機、投影儀和放大鏡都有凸透鏡,但有大小、倒正和虛實的差異,通過引導學生由凸透鏡成像的差異提出凸透鏡成像的大小、倒正與物距有什麼關係。

猜想:

繼續觀察:

投影儀、照相機和放大鏡成像的同相點及不同點,引導學生針對像的大小、倒正和虛實分析並做出其與物距或者像距大小關係有關的猜想與假設,同時板書。

設計實驗:

指導學生要檢驗猜想是否正確需要實驗,提出實驗是探究物理知識最基本的一種方法。

給出器材,讓學生根據猜想設計實驗方法,並說出器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明確實驗觀察什麼、測量什麼和記錄的數據以及實驗的主要步驟及過程。

演示:根據學生的實驗方法補充說明實驗操作步驟、注意事項,如:蠟燭、凸透鏡、光屏擺放位置。根據猜想,實驗時先改變物距,由大到小進行幾次實驗。並提醒學生怎樣觀察像;怎樣記錄物距、像距;注意分工合作。

進行實驗:

學生閱讀、討論、作答,舉手發言。其他同學評估、改進實驗方法。明確實驗目的。

回顧凸透鏡焦距測量的方法,並讓兩位學生測出本節課凸透鏡的焦距。

教師巡視,對學生的探究過程進行指導,及時對學生探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並鼓勵最先完成實驗的學生填寫黑板的數據。(見附表)

分析與論證:

教師事先畫好表格,指導學生根據實驗現象及數據思考得到什麼結論,是否證實了猜想和假設,並進一步思考、歸納出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並讓學生以書面或口頭形式表達自己的觀點。

討論思考得出凸透鏡所成像的大小、倒正與物距或與物距和像距的大小關係有關,進一步綜合、分析歸納出:

當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驗像;

當f

當u

成實像時,物距變小時,像距變大,像也變大。

三、歸納小結

教師同時用flash動畫連續完整地展示凸透鏡成像規律,請學生小結本節課的收穫。從知識、方法、有什麼體會方面小結,並觀看動畫進一步理解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活動給學生一個全新的體驗,學生活動進行熱熱鬧鬧,但我們一定要注意,要達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結合凸透鏡成像規律的特點的探究,通過培養學生對實驗數據的分析和論證的能力,使學生得到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讓學生親身體驗在不斷髮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完善和昇華,深化對凸透鏡成像規律的認識,從而用實驗探究的方法來得出凸透鏡成像規律的特點,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照相機、投影儀和放大鏡的原理。

物理說課稿 篇五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冊第七章第二節“功”, 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功”這一節在力學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它的地位具有雙重性。其一,它屬於初高中知識的結合點:我們應該以國中知識爲起點,以教材內容爲線索,展開科學方法教育與思維能力培養;其二,它屬於能量和力的結合點:闡明瞭能量和力的關係,是進一步學習能量部分以及解決力學問題的理論基礎,結合本課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知識與技能:

理解功的概念,做功的要素,功的計算公式以及能夠理解正負功的意義,並要求會用兩種方法求多個力做功。

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並學會物理學常用的通過特殊性得出普遍性的研究方法,進而學會對各種問題的分析解決。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課前的活動,激發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和愛科學學科學的熱情。

二、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講授法,點撥法。通過講授法,教師可以系統地傳授知識,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閱讀法、討論法,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三、說教學過程

由於本節課教學是概念課,分析、推理成份居多,所以依據新課程的要求,在本節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電腦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學生通過自己的分析、推理,總結得出結論。這樣把學生從被動學習轉化爲主動學習,充分體現了“學生主體、教學主導”的教學模式。爲了完成教學目標,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五個環節展開。

環節1.新課引入:

由唐朝詩人李白的詩《望廬山瀑布》中瀑布下落過程中重力勢能和動能的相互轉化現象,引出功的概念,然後結合教材中的三幅圖片,請同學們思考圖片中都有什麼形式的能量發生了相互轉化,同時在能量的轉化過程中有什麼共性,歸納出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即力的作用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發生的位移,由兩個必要因素總結出做功其實就是力對物體在空間上的積累效果,使同學們更好的理解了功的概念。這樣引入功的概念,兼顧到了學科間的綜合。從教學心理角度來看,這種講法有助於消除學生因學習新課帶來的懈怠感。同時提醒學生注意幾點:談到做功要明確是什麼力做功?對什麼物體做功?在什麼過程做功?

環節2.講解功的計算公式:

通過複習國中已學過的知識基礎上提出問題,力的方向跟運動方向成某一夾角α時,做功應如何計算?這樣設問可以調動學生探索問題的積極性,完全符合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啓發學生通過分析、推理得出W=F l cosα。教材上的方法是採取力的分解。在教學中爲了活躍學生的思路,還可以介紹另一種方法,即把位移 l 分解,同樣可以得出W=F l cosα,不要小看這短短一筆,它能更好的開闊學生思路,正是體現素質教育的好素材。在公式中,F—力的大小,l—位移的大小,α—力的方向和位移方向的夾角。由於公式中都是數值的乘積,所以可以直接得出功是標量。功的單位:焦耳。公式其實也不是普遍適用的,它只適用於恆力做功,這一點教材上沒有提及,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向學生簡單介紹,針對變力做功今後要開專題講解。在討論公式時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去思考cosα可能取到的值,讓學生自己來總結力對物體做功的三種形式,作爲教師只要注意更好的點撥正負功的意義,重在讓學生理解透徹就可以了,這樣做可以大大的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也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活動的和諧統一。

環節3.多個力做功的求法

以教材例題爲例講解第一種方法,而第二種方法就讓學生自主探究,藉此機會可以讓學生自己複習一下合力的求法,然後由老師給出結論。

環節4.本章小結

最後讓學生以搶答的方式總結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記憶的深度。

環節5.習題設計和作業佈置

物理學科講究學以致用,所以針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安排一些適當難度的課上習題。然後佈置一些開放性的課後作業,讓學生課後查閱資料解釋生活周圍做功伴隨能量轉化的現象,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可以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研究式學習習慣。

四、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理清文章脈絡,突出重點難點,我的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達到提綱挈領的效果。

爲了更好的體現新課程,本節課我將學生分成兩組,在相互競爭中去完成本節課的學習,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活動的和諧統一,教法和學法的和諧統一,知識傳授和智能開發的和諧統一,德育和智育的和諧統一。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以上說課定有不當之處,懇請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物理說課稿 篇六

一、關於教材:

1、教材內容:本節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二節。

2、教材簡析:在學生初步認識透鏡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日常生活中應用到的透鏡,感知透鏡在生活中的廣泛用途,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爲課上進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鏡和學習它們的工作原理奠定良好的基礎,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科學意識。並且在製作模型照相機的過程中,安排小組合作製作,既使小組間形成適當的競爭,又可讓學生在團結協作的氛圍中感受到合作的樂趣,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3、教材所處地位和作用:

本章主要介紹透鏡的基礎知識和透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是國中物理光學知識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學生掌握光學元件應用的關鍵內容。整章內容安排非常符合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生活中的透鏡》這節安排在第二節,是在學生學習了透鏡的基礎知識及其對光的作用基礎上,進一步對透鏡成像的知識有感性的認識。這樣安排順序使學生能具體、生動地認識透鏡的成像特點及生活應用,能引起學生對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求知慾,有利於下節課開展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活動,起到了承前啓後的作用,同時也能能調動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積極性。

4、教學目標和要求:

知識與技能

(1)瞭解透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初步瞭解凸透鏡成像規律。

過程與方法

(1)經歷製作模型照相機的過程,瞭解照相機的成像原理。

(2)能簡單描述凸透鏡成實像和虛像的主要特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模擬照相機的製作和使用,獲得成功的愉悅。

(2)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慾,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3)初步建立將科學技術應用於實際的意識。

5、教學重難點:

本節的重點是:

(1)經歷製作模型照相機的過程,瞭解照相機的成像原理。

(2)瞭解凸透鏡成像的特點及應用

本節的難點是:

(1)能簡單描述凸透鏡成實像和虛像的主要特徵。

(2)瞭解凸透鏡成像的特點及應用

二、說教法和學法

本着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的原則,本節課我打算採用以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和實驗爲主的啓發式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演示法、練習法等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探索能力、以及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新課程標準》指出: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法。親身經歷以探究學習爲主的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因此,學法上採取探究法、實驗法、情景教學法、演示法、練習法,充分創造機會讓學生自主地活動和獨立地獲取知識。讓學生在與他人合作學習和探究活動中,主動提供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體驗合作學習的愉快。

三、說程序

新課程理念倡導“課堂是屬於學生的”,爲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本節課,我本着以探究學習爲載體和主線,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導入學習目標、引導學生課堂探究、難點突破、課堂小結與學習評價、教師小結等環節以達到“以活動促發展”的目標。具體操作是:

(一)、創設教學情境,導入學習目標

播放多媒體課件,觀看北京2008年第二十九屆奧運會聖火的相關圖片,瞭解聖火採集的方式。組織學生討論體育盛事採集聖火常用的方式有哪些,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師通過多媒體出示我國第七屆殘奧會用凸透鏡採集聖火的畫面,引入凸透鏡。組織學生交流有關生活、學習和生產中用到的透鏡的實例,教師評價後明確本節學習目標:學習《生活中的透鏡》。

(二)、引導學生課堂探究

學生探究一:照相機成像

1、用多媒體再現聖火採集等照片,教師啓發說明:如果沒有凸透鏡就沒有照相機,包括數碼相機和攝像機;如果沒有相機我們就無法留住這些精彩的畫面!關於照相機,你想了解什麼問題?(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積極思考並提出問題。教師及時引導,給予鼓勵。)

2、多媒體出示照相機的構造,探究:

(1)鏡頭、調焦環、光圈環、快門、閃光燈的位置及作用。

(2)照相機成像光路圖及成像特點。

3、小組活動:製作模型照相機,並根據課本內容及投影畫面以小組完成下列活動:

(1)拿起自制的照相機,對着大屏幕(教師播放畫面),拉動紙筒,改變透鏡和半透明紙的距離,把你看到的像描述一下並展示給同學們。(體會成功的愉悅,對於做不好的組教師給於指導。)

(2)競賽:以小組爲單位,請製作者展示其作品,然後評選全班最佳照相機。

(3)以小組評價這次活動,有哪些不足及優點,並提出改進意見。(鼓勵有創意的發現)

4、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照相機工作原理(強調關鍵地方的光線途徑、物距、像距和物像的大小、正倒)

5、拓展延伸

6、教師引導:通過凸透鏡,可以將很大範圍的景色縮小在一張小小的底片上,同學們想一想,通過凸透鏡可不可以把小小的底片上的景色放大成像呢?

學生探究二:投影儀成像

1、教師演示通過凸透鏡讓燈絲變大,啓發學生思考利用凸透鏡這一成像特點可以做些什麼。

2、多媒體出示投影儀構造,探究

(1)投影儀的構造有哪些?各有什麼功能?(強調平面鏡和螺紋透鏡的作用)

(2)猜一猜:將投影片“F”放在投影儀的載物臺上,顯示出的像的大小、正倒將會如何?

3、演示:(教師演示,學生認真觀察)

將投影儀上的平面鏡取下,投影片F放到載物臺上,調節鏡頭(可以讓學生操作),在天花板上得到投影片上圖案的清晰的像,觀察像的正倒、大小,比較像距物距的大小,像與物體在透鏡的同異側。再將平面鏡裝上,觀察像的位置,啓發學生分析平面鏡的作用。

4、利用多媒體演示幻燈機工作的原理(強調光路圖、物像大小,物像正倒、物距和像距等)。

5、拓展延伸

學生探究三:放大鏡

1、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把玻璃放在書上,觀察字跡的大小,然後將水滴在玻璃上,觀察字跡大小,讓學生描述看到的像的特徵,探究爲什麼水滴可以讓字跡放大。

2、學生拿起桌上的放大鏡,邊看邊討論完成下列問題:

(1)拿起桌上的放大鏡看書上的字,觀察書上的字字是否永遠呈放大正立的像?大體什麼時候纔會放大?

(2)學生描述該像的特點。

(3)要想使放大鏡所成的像更大些,該怎樣調節放大鏡的位置?

3、利用多媒體演示放大鏡成像的原理(強調光路圖、物像大小、物像正反和像的虛實)。

4、拓展延伸:

(三)、難點突破

1、多媒體顯示凸透鏡規律規律情景示意圖,引導學生總結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成像特點,組織學生探究:

(1)爲什麼同一個凸透鏡有時可以把很大範圍的景色縮小在一張小小的底片上,有時卻又可以把一張小小的膠片上的景色放大?有時通過凸透鏡成的是實像,爲什麼有時卻又成了虛像了呢?(強調凸透鏡成像光路圖及成像特點)

(2)實像和虛像區別是什麼,各有什麼特點?

根據提示以小組分析實像、虛像特徵,教師啓發學生從以下方面考慮:a、是否由實際光線匯聚而成;b、能否用光屏承接;c、能否用眼看到;d、在凸透鏡成像中,實、虛像與物在透鏡的同異側。

2、學生對凸透鏡成像特點和實像、虛像特徵進行總結,教師給予指導、評價。

(四)、課堂小結與學習評價

學生交流自己在這節課上的收穫或學習體會。

(五)、教師小結

1、評價本節課學生表現(從知識學習、動手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進行)

2、教師啓發:這節課上關於凸透鏡成像的特點有的是通過同學們自己簡單的實驗得出的,更多的則是通過多媒體演示顯示的,到底本節課所講的凸透鏡成像規律及成像特點是否成立,我們還必須進行認真的實驗(培養學生的科學實驗精神),下節課我們就來進行關於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激發學習下節的興趣)!

四、板書設計:

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像的情況應用

倒立/正立放大/縮小實像/虛像

大於2倍焦距倒立縮小實像照相機

在2倍焦距和焦距間倒立放大實像投影儀

幻燈機

小於焦距正立放大虛像放大鏡

通過這樣的板書,簡明扼要地將本節課的內容展示出來,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體系的認識,強化重點知識。

五、教學反思

我們的教學要確立以人爲本的思想,以學生爲主體,充分相信學生有巨大的潛能,不是過多地干預,過多地束縛,過多的包辦代替,充分放手,多給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放飛學生的思想,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在自行探究中獲取真知。

給學生提供了自由學習的時空。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設計去完成實驗,自主地參與教學全過程,多給學生一些思考時間,多給學生一些動手機會。實踐證明:學生對時間、空間、材料有了自由支配的權利之後,他們才能敢做、敢想、敢說,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獲得親自參與研究探索的積極情感體驗,個性和創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發展。

以上是我在設計和執教時的初衷和感受,不周之處,敬請各位老師指正!

高中物理說課稿 篇七

1、教材分析

高中物理第一章第六節“力的分解”是在前五節學習了力的初步概念,常見力和力的合成的基礎上,研究力的分解問題。它是前幾節知識內容的深化,依據可逆性原理和等效思想強化矢量運算法則,同時矢量運算始終貫穿在高中物理知識內容的全過程,具有基礎性和預備性,爲以後學習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奠定基礎。因此,本節內容具有承上啓下的作用。

矢量概念是高中物理引進的重要概念之一,是國中知識的擴展和深化。在國中物理中,學生只學習了同一直線上的力的合成,“代數和”的運算在學生頭腦中已成定勢,造成了學生的認知斷層,因此本節教學的重點是: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運算,在具體情況中運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教學難點是:力的分解中如何判斷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分力的方向。

2、教學目標

以學生的發展爲本,面向全體,全面發展,提高科學素養爲指導思想,按教學大綱要求,結合新課程標準理念,提出三維教學目標:

①知識目標:理解分力的概念及力的分解的含義,知道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理解力的分解的方法。

②能力目標:強化“等效代替”的物理思維方法,培養觀察、實驗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③德育目標:力的合成和分解符合對立統一規律,聯繫實際培養研究周圍事物的習慣。

3、教學方法

針對本節課的特點,採用實驗體驗、問題解決式教學法。其指導思想是讓“學生主體,教師主導”觀在教學中得以體現,從理論深入到實際。其操作策略是:

①問題學生提。學生通過提出問題,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有利於發展學生思維。

②認知準備。注重學生認知準備,提高課堂教學的達成度,這堂課前的認知準備分兩個層次,一是淺加工階段的認知準備,如分力、力的分解概念等;二是深加工階段的認知準備,學生提出的問題,能擊中要害,抓住關鍵。

③學生體驗、感受,形成直覺思維,能突破難點,同時留下深刻印象。

④巧用評價,激活學生內動力。採用師生情感共鳴、配合默契、體驗成功的內在激勵方式,從深層、長久、公平的角度,讓評價內化爲學生內動力。

4、學法指導

①引導學生質疑。質疑在不好理解處,質疑在不好分析處,質疑在不好掌握處。

②提供思維策略。用實際效果確定分力方向;用平行四邊形定則確定分力大小。

③教給分析方法。實際效果分析法,等效代替法。

5、教學過程

(1)課前預習,自主探索

①課前一天晚自習,引領學生學會預習,給足他們自主探索的時空,讓學生帶着一定的知識儲備走進課堂,提高合作、探索學習的有效性。

②提出問題(書面)教師彙集、列序。

(2)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這裏有一個鉤碼,可用一根細線提起,可用兩根細線提起,哪種情況細線容易被拉斷。演示用一根細線提起來,再將此細線穿過鉤碼,兩端上開,細線斷了。以此激活課堂。

(3)共識目標,質疑問難

同學們預習後提出了有價值、有水平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就能達到本節的教學目標。展示教學目標、展示經教師篩選、排序的問題,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真正做到了以學定教。

(4)循疑而進,問題解決

①什麼是分力?什麼是力的分解?屬表徵問題,學生在書上勾畫(多媒體展示)。

②爲什麼說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運算?

請學生回答:合力可等效代替兩分力,那麼兩分力就可等效代替合力?因爲分力的合力就是原來被分解的那個力(語言加工)。從而領會分力與合力的關係:等效代替不能共存。”

③什麼情況下力的分解有確定的解?

請學生畫,同桌討論,看教材上圖1—29。引導學生總結:已知兩個分力的方向或已知一個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兩種情況有確定的解。(這不是重點,欲放即收,決不越俎代皰)。

④在具體問題中怎樣進行力的分解?

通過實例分析說明:爲什麼要分解?實際效果怎樣定?分力方向如何找?分力大小如何求?

例1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受一個斜向上方的拉力F,請將F分解。

長膠板兩端擱置,中間放一木塊,用斜向上的力拖木塊。運動一段位移,請學生觀察此力的效果:長膠板彎曲程度減小,木塊水平起動(可多媒體展示)。

講清三個層面:

①沒有沿F的方向起動,說明沒有沿F方向的效果,因爲有兩個效果,所以要分解。

②膠板彎曲程度減小,即“垂直上提”和“水平起動”兩個效果確定兩個分力的方向。

③平行四邊形定則確定兩個分力的大小,然後計算求解(以上用動畫展示,絕不在數學上花功夫)。

例2物體靜止在傾角爲θ的斜面上,其重力產生的效果怎樣?

先請學生將教材放在手掌上,手掌斜向下,有何感覺?再讓學生分析、作圖、計算,教師巡視、糾編,找出做得好的通過實物展臺讓學生觀看,作出評價。最後,實驗驗證:橡皮繩一端系方木塊,另一端固定在傾斜的膠板上。

觀察重力的效果。擡高膠板,使傾斜角增大,觀察重力的兩個效果的變化情況並與求解的分力表達式對照。請思考:斜面上的情況,重力一定沿斜面分解嗎?怎樣分解?如圖2,將重力G分解爲垂直檔板的F1和垂直斜面的F2。

(5)聯繫實際,實踐探索

學生閱讀教材,第一段和最後一段(拖拉機拉耙來耙地,車輛上橋、下橋),深挖教材的編寫規律。討論:爲什麼公園滑梯傾角大而大橋要修很長的引橋來減小傾角?

(6)回顧反思,學有所得

同學們,依據上例的解題過程,請你總結力的分解的方法:

①根據實例效果確定分力的方向;

②由平行四邊形定則確定分力大小。

(7)思維策略,鞏固訓練

①如圖3支架,繩子對O點的拉力產生什麼效果。

請一名學生上講臺,手伸直拿住竹杆的一端,另一端插在腰上,在手握處掛上適當重量(50N)的水桶,請他談談感受。同桌的同學,一人手叉腰,另一人使勁壓,互相交換做,這種自我感受、合作學習,使課堂氣氛熱烈、活躍,學生印象深刻。

教師展示分解過程,講解分解方法。創設問題,不知ΔABO的角度,怎樣計算分力大小呢?造成認知衝突,提出作圖法求解,教師講解此法,使本節課有整體建構。

②同學們,一根線和兩根線懸掛同一砝碼,兩根線的張角較大時,易斷!知道爲什麼嗎?多媒體展示畫好了的幾幅力的分解力,可得出結論。

(8)總結擴展,突出重點

①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運算,同樣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

②在具體情境中用實際效果去分解力;

③分力的大小可計算、可作圖。

(9)作業佈置,開放練習

①觀察身邊的力的分解實例;

②書面作業。

6、板書設計(略)

物理說課稿 篇八

一教材分析:

(一)本節課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是人教版國中物理八年級(上)第一章第一節內容。“聲現象”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儘管國小自然課中學過,但一般印象淡薄,需要進一步對“聲音的發生和傳播”的現象進行概括得出相關結論。本節也是後面聲現象知識的鋪墊。爲了體現“物理是生活中的物理”和“物理現象就在我們身邊”的新課程理念,教材中設計了一些探究實驗。由於國中生剛開始學物理,對實驗的觀察和概括能力不強,學習本節內容對於提高學生的觀察和概括能力,以及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操都有重要的意義。

(二)本節課教學的三維目標:

依據教材和學生情況,制定教學目標具體如下:

知識目標:

1、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停止。

2、知道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3、知道聲音在固體、液體中比在空氣中傳播速度大。

能力目標:

重視實驗,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認真、細緻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及熱愛生活、

熱愛大自然的情操。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及確立依據

本節課的重點是聲音產生的原理和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對於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學生聯繫生活會有一些膚淺的認識,而對於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速度不同,學生可能就知之甚少,所以實驗探究聲音的傳播條件和不同介質中聲速不同是本節的一個關鍵。

本節課的難點是引導學生觀察、探究聲音傳播的條件以及解釋生活中的聲傳播現象。以及在教學中如何使學生掌握學習物理的方法,如何滲透物理學的研究方法,如何開發非智力因素,在啓蒙教育的八年級物理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本節課堂組織教學的過程應突出體現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最終實現本節教學的三維目標。

二教法的選擇及依據

聲音的產生和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是本節教學的兩個中心環節,我採用教師演示實驗、質疑、引導學生觀察並讓學生動手實驗等實驗探究的方法,啓發引導學生認識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氣體、固體、液體都能傳聲,而真空不能傳聲。學生分組討論,得出初步的猜想或者判斷,設立懸念、激疑,在學生中營造各持己見、百家爭鳴的討論氛圍,然後以“信息平臺”、“信息快遞”等板塊形式向學生提供相關的知識信息,再讓學生分組討論提出的問題,學生結合提供的信息進行討論交流,肯定或者否定了自己原來的想法,最後再選出代表發言在全班交流,在教師的引導下總結歸納出問題的正確答案。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於這些問題正確觀點的認識,又通過這些觀點的形成過程,鍛鍊學生的思維行爲和合作交流的科學精神。因此本節教法我設計爲實驗探究法、質疑誘導法、自學討論法相結合,組織學生獲取和掌握相關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三學法分析

指導學生從實驗現象和日常生活經驗中歸納總結物理知識。八年級學生才接觸物理,對物理實驗很感興趣,但缺乏描述和歸納總結實驗現象的能力。教師應注意培養他們這方面的能力。上課時讓學生自己描述看到的實驗現象,自己總結物理規律,在腦海中構建本節課要求掌握的知識點。

四課堂教學秩序

(—)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注意,導入新課

注意是心靈的窗口,是學生有效學習新知識前的心理準備狀態。根據本節特定內容,我選擇在播放樂曲的同時配以簡短的解說:我們生活的世界有各種各樣的聲音,聲音在我們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並提出疑問:同學們知道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嗎?你們想不想知道聲音又是如何傳播的呢?以此激發學生探求的心理,從而導入本節課內容。樂曲選擇了巴洛克風格的音樂,據說有利於大腦進入學習激發狀態。

(二)展示教學目標,提高學生學習活動效率

把教學目標展示給學生,使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對學習充滿期待。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有了努力的方向,便於提高注意力,是提高學生學習活動效率的有效手段。教學目標用語清晰明瞭,可操作性強。

(三)新課教學

本節課有三個小標題,直接指出了本節學習的三個問題,分別是:一,聲的產生;二,聲音的傳播;三,聲速。還有部分內容用黑體字標出(例如:介質),爲學生自主學習時抓住重點提供了方便。另外,必要的插圖,形象的展示了相關內容,爲學生在學習中的想象活動提供了中介,也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進行。

一,聲音的產生

(1)教師演示,學生動手實驗尋找發聲體的共同特徵

教師播放敲鼓和琴絃振動的演示課件,同時讓學生思考: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振動停止還能聽到聲嗎?通過提出的問題使學生感悟到:實驗中要用到比較的方法,比較發聲時與不發聲時物體的區別。然後讓學生動手進行橡皮筋和直尺實驗,親自探究聲音的產生原因。學生通過對實驗的觀察可以得出結論:物體振動產生聲音。同時教師以信息快遞的方式對學生得出的結論加以肯定。

二,聲音的傳播

(1)學生動手實驗感受固體可以傳聲

(2)教師講述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如:下雨天聽見打雷的聲音,在岸上聽見水下發出的聲音。從而讓學生認識到液體和氣體也能傳播聲音。

(3)真空不能傳播聲音:教師播放真空不能傳聲的課件,使學生認識到真空不能傳播聲音。教師進一步總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並以信息平臺的方式展示給學生。同時讓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解釋書上的圖片:爲什麼在月球上宇航員要靠無線電通訊,做到學以致用。

(4)讓學生閱讀教材,知道聲音以波的形式向外傳播叫聲波,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三,聲速

(1)觀看視頻《射鵰英雄傳》片段,讓學生討論並在老師的引導下得出結論:固體傳聲快

(2)閱讀書上“一些物質中的聲速”,知道聲音在15攝氏度的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米/秒,同時分析、比較聲音在固體、液體、氣體中的傳播速度。

(3)課堂小結

課堂小結時直接顯示前面所學結論,目的是促成知識的保持,並提示學生用恰當的方法,利用時空順序輔助記憶。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認知策略”,並有利於學生形成認知結構,而結構化的知識更便於記憶、檢索和提取。

(五)達標檢測

檢測題圍繞重點設計,課前印發給學生。檢測能夠促進知識遷移,設計的原因前面已經提到,不再贅述。

(六)佈置作業

作業設計體現和鞏固了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同時又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和學習興趣。

整個教學程序這樣設計,但具體的課堂還要根據當時的情景,突發事件等不斷調整。本節課的整體設計思想,不僅體現了新課程理念,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而且在教法設計上突出體現以學生爲本,依靠學生的自學、探究、討論、交流、歸納、總結等形式來獲取和掌握知識,爲學生的終身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使學生終身受益。總之要使學生在掌握知識和方法的同時,各方面有所提高,還要提高學習效率,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各種教法的作用,以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回顧總結和板書設計

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3.聲速

物理說課稿 篇九

一、教材分析

《電功率》是新版物理九年級第十八章第二節的內容,是繼電流、電阻、電壓、電能之後學生學習的又一個電學基本概念。本節內容,既是對電能知識學習的深化和具體化,又爲本章第三節實驗"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的學習作理論上的準備,而且它是生活中用電器銘牌上一個重要的指標,在生產和生活實際中也有廣泛的應用,對學生今後體驗生活意義重大。本節具有承前啓後的重要作用。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過了部分的電學知識,電流和電路,電阻及其影響因素,掌握了一些解決電學問題的基本方法(如控制變量法),具有一定了的電學基礎,學生感性思維能力較強,同時通過對前面功率的學習,也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但單本節內容學生理解起來也相對較難。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電功率定義、公式、單位,會用電功率公式P=w/t進行簡單的計算,能初步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電功率問題。

2、過程和方法:觀察體驗電能表鋁盤轉動快慢跟用電器電功率的關係,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細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使學生懂得科學就在我們身邊;關心日常生活中各種用電器功率的大小,形成節約用電的意識和習慣。

四、教學準備

電風扇(有銘牌),電吹風,學校用的電子計時器,空調機的銘牌圖片、燈泡。

五、教法分析

教學流程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合作探究,學習新知→例題講解,鞏固體驗→學生總結,體驗心得→佈置作業,鞏固提高

教法學法

教法:談話法、講解法

學法:觀察法、合作交流法

六、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本環節教學大約5分鐘)

引導學生觀察演示實驗,鼓勵學生髮現問題。

讓學生觀察演示實驗電能錶轉動的快慢情況,發現電能表上的鋁盤轉動有時急匆匆,有時慢悠悠。細心的同學可能會發現,在使用一隻普通燈泡時,鋁盤轉的慢,而使用大功率燈泡時,鋁盤轉得快!讓學生交流,提出問題,引入新課。

(設計意圖:用演示實驗引起學生的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鼓勵學生髮現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鑄就良好的開端。)

第二環節:合作探究,學習新知(本環節教學大約25分鐘)

活動一:自主討論,認識定義

1、通過看課本討論和引導學生得出電功率的定義和公式及單位進率:

板書:電功率是表示用電器消耗電能快慢的物理量。

啓發:如何來比較不同用電器做功的快慢呢?(應引導學生得出:可以讓時間相等,看消耗電能多少;或者讓其消耗電能相等,看所用時間的多少;只要說出大體意思即可,關鍵是讓學生真正理解使用控制變量法。)

得出:電功率大小等於用電器在1秒時間內所消耗的電能。(類比於功率的定義)

2、提問:如何計算電功率的大小?

學生分小組討論,歸納總結,各小組推薦同學回答,由學生導出電功率的計算公式。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歸納能力。)

活動二:解決問題。

板書: 消耗功率100W中的100就是電功率是100W,它的意義是此燈

泡在1s內消耗的電能是100J.學生回答25W的意義。

談話:正是因爲100W的燈泡比25W的燈泡在相同的時間內消耗的電能

多,所以轉化爲內能(光能)的能量也就多,這就是爲什麼100W的燈泡比25W的燈泡亮的原因。

(設計意圖:使學生感受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活動三:閱讀資料,理解概念

讓學生看書本上92頁的小資料,並觀察教師帶來的用電器上的銘牌,請

學生讀出某個用電器的功率,並回答:①各家用電器的電功率相同嗎?②誰的電功率最小?③誰的電功率最大?引導出單位 千瓦(KW)指出 1kW=103W

(設計意圖:從現象中認識意義,討論問題環環緊扣,層層深入。初學者常常會認爲電功率大的用電器消耗的電能一定多,這樣設計可讓學生在糾正錯誤中深刻理解電功率的概念。併爲下面千瓦時學習做鋪墊。)

活動四:單位比較,明確概念

<討論>:(1)功率爲1千瓦的電熱水壺,正常工作1小時,它消耗的電

能是多少?

(2)如果P用千瓦作單位,t用小時作單位,則W的單位是什麼?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推導能力,理順各單位的關係,有利於知識的掌握。並且明確所求的是W電能!)

引導得出:"千瓦時" 的來歷

活動五:自主學習,教師引導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完成P.95的電功率的測量。教師歸納總結

第三環節:典例剖析,歸納總結 (本環節教學大約7分鐘) 板書典型例題,學生分析剖析,教師分析講解並總結。

第四環節:佈置作業,鞏固提高(本環節教學大約3分鐘)

在完成第四個環節的教學後,本節課的新課教學任務基本完成。學生可以根據小習題練習檢查本節課的收穫,體驗學習的快樂。之後老師動員學生收集家裏的電冰箱、電熨斗、電視機、電風扇、微波爐、洗衣機等用電器的銘牌,瞭解它們的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STS活動),再一次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附:板書設計

電功率

1、電功率: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做電功率。

2、計算公式:P=UI P= 導出公式:P=U2/R,P=I2R.

3、功率的單位:國際制單位:瓦(W),常用的還有千瓦(KW),1KW=103W.

4、電功率表示的意義:用來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5、額定電壓與額定功率

U實

U實>U額時,P實>P額,用電器容易被大電流燒燬

U實=U額時,P實=P額,用電器發揮其額定功率

燈炮亮度由燈泡消耗的實際電功率決定,燈泡的亮度越大,消耗的功率越大。

6、電功率的測量

物理說課稿 篇十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學生在知道聲音的產生和傳播的基礎上,對聲現象進一步探索和研究的較爲重要的一節課。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樂音的三要素:音調、響度、音色;知道決定聲音的音調、響度、音色的因素是什麼?從而使學生對聲音有進一步的認識,也爲今後的聲學研究對下基礎。

教材安排本節課內容時,基本上分爲響度、音調、音色三塊分別研究與學習,通過實驗以及觀察波形,對樂音的三要素有比較直觀的感受,但也頗具特色。

(1)重視與日常生活相聯繫。教材在“探究影響聲音高低因素”時,實驗器材使用學生身邊的刻度尺,使學生真切地感到物理學就在身邊;又如利用叩診、聽漏等生活中的現象,使學生認識到物理學與我們息息相關。

(2)使學生感知現代技術手段對分析物理問題的作用。教材對不同音叉發出不同頻率的聲音以及不同樂器發出不同音色的聲音,採用示波器觀察波形的方法,有利於學生對抽象問題的認識,並能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物理的興趣。

2、教學目標

根據《物理課程標準》的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道聲音的響度跟聲源的振幅及離人耳的距離有關,知道音調跟聲源的振動頻率有關,不同的動物發出聲波和接收聲波的頻率範圍不同,瞭解樂音的三要素。

通過實驗,找出影響響度和音調的因素,通過對比,區別聲音的不同。

初步領略聲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培養學生熱愛、親近自然的情感,能注意不同場合講話時,使自己發音的響度適當。培養學生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敢於發表自己見解的意識。

3、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1)研究聲音的音調、響度和音色各與什麼因素有關;

(2)領悟科學探究的方法。

難點

用人耳感知聲音特性之間的區別;

二、學法點撥

響度、音調、音色是表示聲音特性的三要素,是我們學習的重點內容之一,三種特性的區別是學習的難點。除了從意義上區分外,還應通過實際聲音感受它們的區別,通過實驗探究它們的不同。

三、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前面第一節《我們怎樣聽見聲音》的學習,對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有了初步的瞭解,他們對生活中豐富多彩的聲現象也產生着深厚的興趣。國中生對未知世界往往產生好奇心、求知慾,這些對本節課的學習起着積極的作用,但由於本節課一是內容較多,不僅有樂音的三要素:音調、響度、音色,還有頻率、振幅等概念;二是對聲音的特性的認識上,由於學生在生活中有一些先入爲主的錯誤認識,如聲音的高低與響度的強弱往往混淆不清,對這節課的教學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注意。

四、說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我們能聽到聲音,還能區分聲音。

⑴播放一段樂曲(有各種樂器發出的聲音)

⑵在家裏聽到有人說話,馬上就能判斷出這是爸爸聲音還是媽媽的聲音……

⑶提出問題:人們是根據什麼來區分不同的聲音的呢?

(二)新課教學

1、聲音的強弱

探究響度跟哪些因素有關

提出問題:聲音的響度與什麼因素有關呢?

①演示實驗1:做課本圖2-12所示,將系在細繩上的塑料球輕觸正在發聲的音叉,觀察塑料球被彈開的幅度。使勁敲擊音叉,使音叉發出聲音的響度增大,重做上面的實驗。

②演示實驗2:用手按自己的喉部,小聲和大聲喊“啊……”,看手的感覺。

③演示實驗3:將喇叭放在離肥皂膜不同距離處,觀察肥皂膜的振動情況。

④讓學生自己根據看到的實驗現象,總結什麼是振幅,響度跟什麼因素有關。

⑤實驗結論:物體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叫做振幅。聲音的響度跟振幅和離開聲源的距離有關。

⑥引導學生閱讀課本圖2-18和圖2-19,使學生認識振幅,瞭解聲音的響度單位:分貝,瞭解各種不同物體發聲的分貝數。

2、聲音的高低

⑴教師首先請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說相同的一句話“聲音的高低”,問學生:這兩句話有什麼不同。

⑵在學生回答男同學聲音粗(低沉),女同學聲音尖細後,告訴學生什麼叫做音調(聲音的高低)。

⑶實驗探究:影響聲音高低的因素

①提出問題:什麼因素決定音調的高低?音調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是否有關?

②設計和進行實驗:如圖2-20所示,將一把學生用刻度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刻度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注意刻度尺振動的快慢。改變刻度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撥動。注意使刻度尺兩次的振動幅度大致相同。

③分析和討論:比較兩種情況下刻度尺振動的快慢和發聲的音調。

④教師講解:物體在1秒內振動的次數叫做頻率。頻率是用來表示物體振動快慢的物理量。物體振動越快,頻率越高;振動越慢,頻率越低.因此,頻率決定着聲音的音調。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頻率的單位是赫茲。

⑤實驗結論:物體振動得快,發出聲音的音調就高,振動得慢,發出聲音的音調就低。

⑷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瞭解不同人的音調和音樂中同一音符在不同基調的音調。閱讀圖2-23,瞭解各種動物發出和接收聲波的頻率範圍。

⑸提出問題:我們這裏講的音調的“高”、“低”,與我們生活中講的聲音的高、低是否一樣?讓學生思考、討論、交流。

3、聲音的品質

⑴演示:播放一段樂曲(有各種樂器發出的聲音),讓學生說出所聽到的樂器名稱,其他學生補充。

⑵演示:讓全體學生閉上眼,找幾位學生到講臺上說一句話,讓學生找說話人。

⑶提出問題:你們是根據什麼猜對的?在學生回答“各種樂器的聲音不同”“他們說話的聲音不同”後,指出不同樂器、不同的人所發出的聲音的品質是不同的。

⑷告訴學生什麼是音色。音色與哪些因素有關。(聲音的品質叫做音色,又叫音品。音色是由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以及發聲方式等因素決定的。)

⑸列舉日常生活中的有關利用音色知識的現象。如挑選西瓜、購買陶瓷製品、“聞其聲而知其人”等。

4、樂音的三要素

告訴學生什麼是樂音,什麼是噪聲。讓學生知道樂音的三個特性,也叫做樂音三要素是:響度、音調、音色。

(三)小結

在小結中我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己去複述,強化了學生所學的知識,又培養了用精煉的語言進行歸納和概括的能力。

(四)作業佈置

1、將課本本節內容再仔細閱讀一遍,如有問題記錄下來,下節課提出來討論。

2、完成課後的“自我評價與作業”,有興趣的同學可調查有關樂音三要素利用方面的內容。

總之,本節課是在培養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前提下設計的,教學中以實驗爲基礎,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以概念的認識爲主線,運用實驗、多媒體等多種手段執行任務,把傳播知識、培養興趣和能力、滲透方法等有機結合在一起。

由於本人準備不足,整個設計過程一定有許多缺點和漏洞,希望各位專家能給予批評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