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教學研究制度(多篇)

教學研究制度(多篇)

教學研究制度 篇一

教學研究貫穿於我們日常教學的每一個細節中,只有重視教學研究,才能從本質上提升我們的理念,改善我們的教學方法,增加我們的教學成就感。因此,我們覺得,在教學研究方面,我們一定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深入到學生的認知需要中,真正瞭解學生渴望哪些方面的知識,然後再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2、在教學研究的區域內,推薦閱讀書目,教師要先行閱讀,明確師生共同學習探究的'計劃與步驟;

3、通過舉辦先行課、示範課逐步摸索授課和活動的方式方法;

4、授課過程與活動過程一定要以學生的興趣爲前提,其主體是學生,老師加以指導;

5、及時集中學生的觀點、心得體會及學生的論述性文章,整理並從中提取教學研究的精華;

6、鼓勵學生及時整理自己課堂上的發現和靈感思想,形成文字,定期彙總展示;

7、教學研究與教學同步,如在教學《唐詩宋詞》時,可以就所學詩人作品進行同步研究;

8、對於學生研究所得的成果鼓勵其向報刊雜誌投稿,培養學生的研究問題的能力。

教學研究制度 篇二

1、基本目標

深入研究多版本教材,着力解決課改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創新化學教學常規,努力建設優質課堂,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積極研究開發課程資源,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構建師生共同發展的教學評價體系,推進教育現代化進程。

深入研究課標怎樣在化學教學中完整地體現,課標中對知識的規定和對能力的規定之間的聯繫,課標中知識結構怎樣在教學進程中形成網絡,等等,都需要有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2、基本流程

劃分小組及負責章節--集體討論,得出統一觀點--教學中實施,及時反饋--總結整理

3、實施過程

(1)劃分小組,及負責章節

根據老師的教學經驗水平,將老師分爲幾個小組,每個小組由3-4名老師組成,發揮有經驗老師的帶動作用,小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實行一段時間之後重新劃分。

針對化學課本中的某一章節,老師聯繫大學聯考實際,以及考試大綱,找出各個版本教材互補的地方,對教材進行有選擇的吸收,運用。

(2)集體討論,得出統一觀點

組內集體備課的時候,小組將自己的觀點提出並講解,與組內其餘的老師進行交流,大家集體討論之後,達成統一的意見。

(3)教學中實施,及時反饋

經過大家一致的討論,按照結論,指導備課,在教學中觀察學生接收掌握的情況,課後作業做得情況。看學生掌握的是否明白清楚。關注教學質量。

(4)總結整理

關注師生互動,突出知識的形成過程,重視教學情境的創設,密切聯繫實際。

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教師目中有“人”,教學有對象意識,能因材施教;有“全人”概念,教學旨在努力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

關注教師的問題意識和反思品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持續追問“什麼內容是學生素養形成最基礎的因素”、“什麼樣的教學是最優質的。教學”、“同一教學內容的處理在衆多的選擇中是否有最佳路徑”對新課程背景下的地域教學形成基本的準備、實施、評價策略。

總之,力求高中化學優質教學,要求高中化學教學行爲能夠體現正確的學科價值取向和明確的教學目標,力求在教學上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品質,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發展。

教學研究制度 篇三

一、指導思想

“提供適合每一個學生髮展的教育”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校本教研開展的程度與水平狀況是新課程實施成敗的關鍵之一。爲此,我們在積極參加縣市各級教研活動的同時,大力提倡並積極鼓勵學科組及年級備課組,從本校師生實際出發,研究新課程實施的有效教學,積極開展校本教研,達到促進學校發展、教師專業成長和學生髮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一)、教學研究理念

教師個人、教師集體、專業研究人員是校本研究的三個核心要素,構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體關係。教師個人的自我反思、教師集體的同伴互助、專業研究人員的專業引領是開展校本研究和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三種基本力量,缺一不可。

1、學校是建立以校爲本教研製度的主體,校長是第一任責任人,校長真正成爲校本教研製度的組織者與領導者。

(1)學校真正確立“科研興校”的辦學理念,將主要精力用於教學研究和教學管理,並確保教師參加教研和培訓所必需的經費投入。

(2)學校要積極提倡“學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師即研究者”的觀念,建立相應的指導、管理小組,負責校內外人員(專業支持)的組織協調和計劃制定、過程落實、實施檢查各項工作,制訂教學研究的一年和三年規劃。

(3)學校要健全各種制度,爲校本教研的有效開展提供保障。

2、教師要增強研究意識,養成理論學習和實踐反思的習慣,不斷提高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課程開發和建設的能力。使日常教學工作和教學研究、教師專業成長融爲一體,形成在研究狀態下工作的職業生活方式。

教師要根據課程改革的目標,結合學校和個人的教育教學實際,確立研究課題:要結合日常教學活動,圍繞某一典型案例或教學細節,用新課程的理念和觀點進行剖析,使教研不再是簡單的備課,而是研究問題,這一做法應成爲教研活動的`新亮點。

教師要積極開展教學反思與行動研究。教學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它具有研究的性質,要求教師由單純的教學者成長爲研究型、專家型的教師,由殲傳道、授業、解惑”者變爲“學習型”教師。行動研究是立足於教學的研究,是教師通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所進行的研究,是“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通過教育教學,爲了教育教學”的研究。這種研究並非在教學之外另外抽出時間來研究,而是留心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並沒法解決,從問題到課題,自下而上形成課題,教師個人解決不了且短期內解決不了的,可由課題組爲龍頭,進行集體攻關,解決問題的過程即爲教學研究的過程。

二、分組形式

1、學科型教研組。

2、骨幹教師學習型小組。

3、中層幹部學習型小組。

三、教研活動任務

深入瞭解並及時解決教學中的困難和問題,,總結推廣教學經驗,探索教學規律,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專業水平和校本課程建設與管理能力。

四、教研形式

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弓!領爲主要活動形式。以新課程爲導向,靈活運用案例分析、問題解決、調查研究、實踐探索、區域交流等多種教研活動方式,努力提高教學研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倡導開放式教研活動、促進式教研活動、學科整合式教研活動、針對式教研活動等多種教研形式。

1、自我反思。

教師的自我對話,對自己行爲的思考、省視、分析。結合教師專業發展(報告冊),自定個人教研學習,專業提高學習計劃,並根據學校校本培訓計劃內容,自行學習和對自己教學行爲進行分析,提出問題,制定對策。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上1-2節研究課,每位教師聽課每學期達10節以上,教研組長聽課達15節以上,教導主任和主管教學的副校長及校長聽課達15節以上;教師寫教學行爲敘事案例每學期1篇,研究性論文1篇。

2、同伴互助。

以學科組和學習型小組爲互助載體,促進教師與同伴的對話。注重“以老帶新,以強帶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聲,在一個羣體中有不同思想,鼓勵教師大膽批評,各抒己見。以教師產生的問題爲研究內容,將問題入組,以組爲單位定計劃開展研究。每學期召開校本課堂教學研討會2-3次,以促進不斷提高。

3、專業引領

一方面提倡教師從專業的名刊和互聯網上學習和引進名家教研思想:更主要是形成我校“優勢專家羣體”,聘請溫師院馬志成教授爲校本教研顧問。同時,將市、縣級教研專家請進學校,引進他們的新的理念和教學思想,促進我校教師的專業發展。將“隨堂聽課、課後評課、評後敘課”作爲新教研常規,促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和教師的發展。

教學研究制度 篇四

一、年度教研計劃

1、年度教研計劃是本年度教學研究的指導性計劃。

2、每年年初根據年度幹訓計劃制定教研計劃。

3、教研計劃由教研室負責草擬,校委會審定。

4、教研計劃主要內容包括本年度專題設置方案、教學改革措施、教研活動安排等。

二、教學例會

1、由主管教學的副校長主持,教務處、教研室、科研科負責人蔘加。

2、原則上每個教學班次開始和結束時各召開一次。

3、主要研究貫徹校委有關教學決策的具體措施,安排有關教學活動,佈置該教學班次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管理若干事宜;小結本教學班次教學情況,檢查下一教學班次教學準備情況,協調相關部門的各項工作,保證教學秩序的正常運轉。

三、教研活動

1、教研活動由教研室和科研科負責組織實施。

2、教研活動主要包括集體備課、試講、聽課、公開教學活動、社會調查活動等。

3、集體備課以學科組爲單位,對本學科教師的備課情況進行討論,提出修改意見,對各專題的內容進行協調。集體備課在每年年初和主體班開課前舉行。

4、試講根據需要不定期舉行。新開專題,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試講,通過後方能上講臺;新調入教師,年青教師第一次上主體班,要先試講。

5、聽課採取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辦法不定期舉行。專職兼教師必須完成年度聽課任務。通過聽課促進教學水平提高,促進中青年教師成長。

6、公開教學由教研室和各學科組組織實施。原則上每個教師每年要承擔一次公開教學任務。

7、社會調查由教師與科研科一起協商定題,科研科負責審定和下達專職兼教師年度社會調查任務,採取分散和集體組織兩種形式進行。

四、教學研究制度

1、由教導處負責實施並認真組織教學研究與教改實驗。

2、教導處要有教改計劃,教研組要有教改課題,每個教師要有教改實驗項目。教改實驗要有方案、有記錄、有總結,實驗成果及時推廣。

3、教導處及時提供外地教學、教改的`信息與經驗。

4、爲了研究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每學期各學科均組織一次觀摩課、示範課、優質課和公開課。

5、各教研組至少每二週組織一次教研活動,教師必須參加,不得缺席。有事請假。

6、備課組必須在參加全組教研活動的前提下,隨時進行備課組內的教研活動,並認真寫好備課記錄。教導處對此做爲重點內容進行檢查評比。

7、學校鼓勵教師撰寫教學、教改論文。凡在校級和校級以上交流過的教學、教改論文和市級刊物以上發表的教學、教改論文均交教科室存檔並記入教師本人業務檔案。對在一定範圍內產生較大影響、對教學成績起重大促進作用的教學、教改論文,學校將給予獎勵。

教學研究制度 篇五

1、組織組內教師認真學習教育方針、政策、法規和有關對教育工作的指示,更新教學觀念,努力從應試教育模式轉向素質教育模式。

2、組織教師集體備課,貫徹執行教學計劃,學習掌握教學大綱,認真鑽研教材,制定授課計劃,進行單元教材分析,研究教材重點、難點、教學關鍵等問題。

3、組織教師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介紹教改動態和信息,不斷提高教師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每次活動確定主題和主講人。

4、根據本學科的教學實際和現有條件,進行教學研究,探索教學規律,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學習方法指導,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加強教學中德育滲透和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5、重視教師素質提高,加強對新教師的培養,協助學校邀請名師、名家來鎮講學,按規定組織教師外出進修、學習。實行新老掛鉤制度和新教師彙報課制度。

6、協助教研室建立完善的課程體系,定期組織各種形式的課外活動。

7、檢查和指導組內教師認真落實教學常規,做好備課檢查。

8、每學期教研室應制訂本學期工作計劃,期末做好總結,並按教研室有關規定及時做好記錄和資料整理,做好存檔工作。

教學研究制度 篇六

1、教學研究是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師素質的重要手段,因此各教研組必須在每週規定的教研時間開展好教研活動,每次活動時間不得少於1小時。

2、每科教研組學期初要制定具有本學科特色的、適合我校實際的`教學研究計劃和教學研究項目,並把計劃付諸實施,每期末寫出內容充實材料確鑿的工作總結

3、每位教師要認真參加教研活動,態度端正,積極發言。每位教師每年要有研究專題,每人每年總結出一篇教學論文。

4、每人在備課組內,每學期要進行研究課1-2次,有研究課題,有評議分析。

5、每個學科,每年要搞公開課1-2次,執教者教學效果記入業務檔案。

6、每學科都要在教研活動日開闢時間,根據本專業特色,有計劃地進行教學基本功訓練,使教研活動成爲教師繼續教育的陣地。

7、每學科要把培養新教師工作作爲教研活動的重要內容,有計劃、有措施、有目標地培養新教師,使他們儘快地成長。

教學研究制度 篇七

1、德育工作

1)學校德育專題工作會每學期不少於2次。

2)學校、年級班主任例會至少隔週召開一次。

3)級科會每學期至少集中召開三次。

4)班科會每學期至少集中召開一次。

5)家長會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

2、教學工作

1)學校教學碰頭會或教育教學專題研究會每月召開二次。

2)教研組至少隔週開展一次教研活動,每次活動時間不得少於1小時。

3)備課組至少隔週集體備課一次,每次活動時間不得少於1節課。

4)教師每期至少聽課10節,上公開課至少一節。

5)每位教師每年要有研究專題,每學年撰寫論文一篇。

6)學校領導深入課堂,每期聽課20節,分管教學副校長每期聽課不少於40節。

7)年級分管領導深入課堂,每期聽課不少於20節。

8)組織監控小組每期對每年級進行一次以上的教育教學調研活動。

教學研究制度 篇八

一、教研活動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教研組長組織召開、做好記錄。

二、每學期教師應參加教研活動八次。

三、學期初,教研組長根據本組學科特點、存在問題制訂相應、具體可行的活動計劃:並嚴格按期執行。

四、期末教研組長寫一份教研工作總結,組員寫學習心得。

五、教研活動具體要求:

1、每位教師須按時參加每次教研活動,組長負責通知、組織、打考勤。

2、態度認真、積極,踊躍發言、研討熱烈。

3、不斷開展對教育理論的學習與研究,遵循實踐一-認識一再實踐一再認識,探討教育教學發展規律,以更好用於實際教學中。

4、注重對本學科教學的各種資料的'收集、整理、研究,及時進行交流,以提高教學。

5、針對學科、學生特點,確立課題。

6、每學期舉行組內系列研究課,做到全員參與,集體備課,堅持聽一說一評的教研活動。

六、研究課、公開課制度

1、每學期每位教師做一節組內研究課。

2、每學年由各教研組推薦教師在全校做一節公開課。

3、每學年在全校範圍內選出3-6位教師面向家長做一節開放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