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小石潭記課文原文與翻譯【精品多篇】

小石潭記課文原文與翻譯【精品多篇】

小石潭記原文及翻譯註釋 篇一

小石潭記【原文】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爲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爲坻,爲嶼,爲堪,爲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怡然不動;傲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古,餘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日奉壹。

小石潭記【翻譯】

從小丘往西走—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就聽見水聲,好像人身上佩帶的玉佩、玉環相碰發出的聲音,我心裏感到很高興。砍伐了—些竹子開出道路,往下走看見—個小水潭,潭水特別清澈。整塊的大石形成潭底,靠近岸邊,石頭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成爲水中的高地,有的成爲小島嶼,有的成爲不平的岩石,有的成爲完整的石巖。岸上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覆蓋着,纏繞着,搖動着,連結着,參差不齊,隨風搖曳飄蕩。

石潭裏魚兒大約有一百多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麼依靠似的。陽光直照潭底,魚兒的。影子映在潭底石上,魚影呆呆地一動也不動;忽然問一些魚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跟遊客逗樂。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過去,溪流像北斗星那樣彎彎曲曲,又像長蛇在爬行,-段露出來,—段淹沒了,隱隱約約可以看得出。那石岸的形狀像狗牙似的互相交錯,沒法知道溪水的源頭。

坐在石潭邊,四周被竹子和樹木包圍着,靜悄悄地沒有人,使人感到心神淒涼,寒氣透骨,寂靜極了,幽深極了。因爲這兒環境太悽清了,不能停留得太久,就記下所見景緻離開了。

一同去遊覽的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跟我一同去的,還有姓崔的兩個青年人。—個叫恕己,—個叫奉壹。

小石潭記【賞析】

內容梳理段落層次

一 發現小石潭及介、紹小石潭的概貌。

二 介紹小石潭和潭中之魚。

三 介紹小石潭的水源和周圍環境。

四 介紹同遊小石潭的人。

這篇《小石潭記》把重筆放在對小石潭的描寫上。先從對小石潭景觀的發現寫起,引出小石潭的形態,對潭水石底面的描寫極爲出色。

這就等於告訴人爲什麼將這一水潭稱爲“小石潭”。二是寫潭水之清澄極爲出色,偏以日下水中清楚可見的魚兒或靜或動的形態烘托出來,實是妙趣橫生。三是對小溪的描寫。寫小溪的目標還在於寫潭水,這就等於叫人知道潭裏不是雨後積水,而是有來源的活水,因而愈感其清淨。四是又寫小石潭旁的淒冷環境,聊聊幾筆就給人以神傷之感。這時,作者原先聞水聲之樂和與游魚同樂的感情忽然衰落了許多,當然是他在謫居遠處的環境中難以消遣的心態,於漫遊中因悽景的啓發,而自然地泛漾了出來。這篇散文優美如詩,也像詩那樣地蘊藉着感情,誦讀時須多加體味。本文描述了小石潭幽美的景色,融情於景,含蓄地表達出作者久謫遠荒時淒涼、悲苦的心緒。

小石潭記【註釋】

(1)小丘:柳宗元《永州八記》中所寫的一個景點。西山口西北二百步有鈷:潭,潭西二十五步有這一小丘。可參閱柳宗元文《鈷:潭西小丘記》。步:計量單位。古人以左右足各向前一次爲一步,也說六尺爲一步。

(2)篁竹:竹林。

(3)鳴佩環:佩玉相碰撞而發聲。佩環:古人系在腰帶上的玉器,即佩玉。

(4)伐:砍去。取道:開出一條小路。

(5)尤:尤其,特別。清冽:清澈。冽:同“洌”,水清。

(6)金石:一整塊石頭。

(7)卷石底:水底石頭呈向上彎卷的形態。

(8)坻:水中低洲。 ⑨嶼:小島。

(9)嶼:小島。

(10)堪:不平的石坡。

(11)巖:岩石。

(12)翠:綠色。蔓:蔓生植物,其莖呈現或攀援或纏繞形態。

(13)蒙:覆蓋。絡:纏繞。搖:擺盪。綴:聯結。

(14)參差:錯落不齊。披拂:隨風飄動的樣子。

(15)可:大約。許:表示不確切的數量。

(16)空遊:在空中游蕩。依:憑藉。這句形容水的清澈透亮,魚在水中,似乎見魚不見水。

(17)下澈:直達水底。

(18)影:指魚的身影。布:散落。

(19)怡然:呆愣住的樣子。

(20)俶爾:忽然。

(21)翕忽:輕快的樣子。

(22)遊者:指遊人。

(23)鬥折:像北斗星一樣地曲折。北斗星有七顆,相互間的位置呈曲線之勢。蛇行:像蛇爬過來一樣地蜿蜒擺動。

(24)明滅:溪水一時露出石面,一時隱於石間而呈現或顯或隱的形態。

(25)犬牙差互:像犬牙般地錯落不齊。

(26)環合:環繞合抱。

(27)寂寥:寂靜。

(28)悽神:使人心神淒涼。寒骨:使人感到寒氣透骨。

(29)悄愴幽邃:如說“深深的憂愁悲傷的境界”。幽邃:深。

(30)以:因。過清:過於清冷。

(31)久居:久留。

(32)記之:將這裏的景緻記了下來。

(33)隸:跟隨。

(34)小生:如說“年輕人”。

小石潭記對照翻譯: 篇二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爲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爲坻,爲嶼,爲嵁,爲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從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樣子,隔着竹林,就能聽到水聲,好象掛在身上的玉佩、玉環相互碰撞的聲音,心裏很是高興。於是砍了竹子,開出一條小路,順勢往下走便可見一個小潭,潭水特別清澈。整個潭底是一塊石頭,靠近岸邊,石底有的部分翻卷出水面,形成坻、嶼、嵁、巖等各種不同的形狀。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蓋纏繞,搖動低垂,參差不齊,隨風飄動。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中游魚約有一百來條,都好象在空中游動,沒有什麼依靠似的。陽光直射潭底,把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動;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象在與遊人一起娛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順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樣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樣彎曲,或隱或現,都看得清楚。溪岸的形勢象犬牙般交錯參差,無法看到水的源頭。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我坐在潭邊,四周有竹子和樹林圍繞着,靜悄悄的沒有人跡,使人感到心境淒涼,寒氣徹骨,真是太寂靜幽深了。由於這地方過於冷清,不能長時間地停留,於是就把當時的情景記下來便離去了。

同遊者:吳武陵,龔古,餘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同我一起遊遠的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作爲隨從跟着我們來的,有兩個姓崔的年輕人,一個叫恕己,一個叫奉壹。

小石潭記【註釋 篇三

(1)小丘:柳宗元《永州八記》中所寫的一個景點。西山口西北二百步有鈷:潭,潭西二十五步有這一小丘。可參閱柳宗元文《鈷:潭西小丘記》。步:計量單位。古人以左右足各向前一次爲一步,也說六尺爲一步。

(2)篁竹:竹林。

(3)鳴佩環:佩玉相碰撞而發聲。佩環:古人系在腰帶上的玉器,即佩玉。

(4)伐:砍去。取道:開出一條小路。

(5)尤:尤其,特別。清冽:清澈。冽:同“洌”,水清。

(6)金石:一整塊石頭。

(7)卷石底:水底石頭呈向上彎卷的形態。

(8)坻:水中低洲。 ⑨嶼:小島。

(9)嶼:小島。

(10)堪:不平的石坡。

(11)巖:岩石。

(12)翠:綠色。蔓:蔓生植物,其莖呈現或攀援或纏繞形態。

(13)蒙:覆蓋。絡:纏繞。搖:擺盪。綴:聯結。

(14)參差:錯落不齊。披拂:隨風飄動的樣子。

(15)可:大約。許: baihuawen.c n表示不確切的數量。

(16)空遊:在空中游蕩。依:憑藉。這句形容水的清澈透亮,魚在水中,似乎見魚不見水。

(17)下澈:直達水底。

(18)影:指魚的身影。布:散落。

(19)怡然:呆愣住的樣子。

(20)俶爾:忽然。

(21)翕忽:輕快的樣子。

(22)遊者:指遊人。

(23)鬥折:像北斗星一樣地曲折。北斗星有七顆,相互間的位置呈曲線之勢。蛇行:像蛇爬過來一樣地蜿蜒擺動。

(24)明滅:溪水一時露出石面,一時隱於石間而呈現或顯或隱的形態。

(25)犬牙差互:像犬牙般地錯落不齊。

(26)環合:環繞合抱。

(27)寂寥:寂靜。

(28)悽神:使人心神淒涼。寒骨:使人感到寒氣透骨。

(29)悄愴幽邃:如說“深深的憂愁悲傷的境界”。幽邃:深。

(30)以:因。過清:過於清冷。

(31)久居:久留。

(32)記之:將這裏的景緻記了下來。

(33)隸:跟隨。

(34)小生:如說“年輕人”。

《小石潭記》譯文: 篇四

從小丘向西走一百多步,隔着竹林,可以聽到水聲,好像人身上佩帶的佩環相互碰擊發出的聲音,我心裏感到高興。砍倒竹子,開闢出一條道路(走過去),沿路走下去看見一個小潭,潭水格外清澈。潭以整塊石頭爲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形成了水中的高地、島嶼不平的岩石,等各種不同的形狀。青翠的樹木,碧綠的藤蔓,樹枝被藤蔓所纏繞,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潭中的。魚大約有幾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麼依靠也沒有。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呆呆地一動不動,忽然向遠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和遊人一起嬉戲。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一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兩岸的地勢像狗的牙齒那樣參差不齊,不能探知它的源頭。

我坐在潭邊,四面的竹林和樹木環繞着,寂靜空曠沒有旁人。使我感到心情淒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瀰漫着憂傷的氣息。因爲這裏的環境太悽清,不可以久留,於是就把當時的情景記下來便離去了。

同遊的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一個叫恕己,一個叫奉壹。

小石潭記【賞析 篇五

內容梳理段落層次

一、發現小石潭及介、紹小石潭的概貌。

二、介紹小石潭和潭中之魚。

三、介紹小石潭的水源和周圍環境。

四、介紹同遊小石潭的人。

這篇《小石潭記》把重筆放在對小石潭的描寫上。先從對小石潭景觀的發現寫起,引出小石潭的形態,對潭水石底面的描寫極爲出色。

這就等於告訴人爲什麼將這一水潭稱爲“小石潭”。二是寫潭水之清澄極爲出色,偏以日下水中清楚可見的魚兒或靜或動的形態烘托出來,實是妙趣橫生。三是對小溪的描寫。寫小溪的目標還在於寫潭水,這就等於叫人知道潭裏不是雨後積水,而是有來源的活水,因而愈感其清淨。四是又寫小石潭旁的淒冷環境,聊聊幾筆就給人以神傷之感。這時,作者原先聞水聲之樂和與游魚同樂的感情忽然衰落了許多,當然是他在謫居遠處的環境中難以消遣的心態,於漫遊中因悽景的啓發,而自然地泛漾了出來。這篇散文優美如詩,也像詩那樣地蘊藉着感情,誦讀時須多加體味。本文描述了小石潭幽美的景色,融情於景,含蓄地表達出作者久謫遠荒時淒涼、悲苦的心緒。

小石潭記全文閱讀: 篇六

出處或作者: 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爲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爲坻,爲嶼,爲嵁,爲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古,餘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