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百家講壇三字經全集【多篇】

百家講壇三字經全集【多篇】

百家講壇三字經 解讀 篇一

百家講壇三字經 解讀

《三字經》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來,家喻戶曉。

演講人:錢文忠

講師簡介: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華東師範大學東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季羨林研究所副所長。季羨林先生關門弟子,中國僅有的幾位專業研究梵文、巴利文的學者之一。1984年考入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留學德國漢堡大學印度與西藏文化學系,主修印度學,副修伊朗學、藏學。著作有:《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門立雪》,譯作《唐代密宗》、《道。學。政——論儒家知識分子》。

內容簡介:昔孟母 擇鄰處 子不學 斷機杼 竇燕山 有義方 教五子 名俱揚 養不教 父之過 教不嚴 師之惰

在這段三字經中,講述了孟母是如何教育孟子的,這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還講述了竇燕山的五個兒子爲什麼都能夠考中科舉,這就是五子登科的故事。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儒家思想十分強調父親和教師的絕對權威。但是當父親或教師有錯誤的時候,該如何對待?又該如何正確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思想觀點呢?請繼續關注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解讀三字經第二集。

全文:

《三字經》在教之道 貴以專以後,緊接着又是四句,哪四句呢?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昔孟母擇鄰處這樣六個字,以另外一個名字而聞名:孟母三遷。孟母三遷出於西漢劉向的一本書叫《列女傳》,講歷史上各種偉大的女性,而孟母這個故事也在裏面。這是什麼樣一個故事呢?孟子小時候,父親很早就去世了,家境非常貧寒,所以住在一個破房子裏頭,而這個破房子還不能在城裏頭。古代也是一樣啊,城中心的房價貴啊。住在城外,而且城外還不能在城外很好的地段,在哪裏呢?在墓地旁邊。那麼經常有人出殯,辦喪事,小孟子耳濡目染,天天生活在這樣的環境當中,他就受到了薰染。所以小孟子從小就學人家哭喪,他沒事就哭,沒事摔瓦盆,過去孝子摔瓦盆,學各種各樣的喪儀。這當然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孟母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怎麼辦呢?竭盡所能搬家,從第一個住處搬到第二個住處,第二個住處搬到哪裏呢?不巧,搬到了市集上,搬到一個商業街的附近,而隔壁恰好是個肉鋪,肉鋪當然天天要殺豬賣肉,天天要在那裏剁肉。小孟子又沒事幹,學着肉鋪天天也在那剁肉,然後討價還價,學人家這一斤肉多少錢,這是後腿,這是前腿,這倆蹄子,這個下水,就變成了一個賣肉的孟子。那麼孟母當然更着急,這當然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好的,更何況當時是看不起商人的。咬咬牙,再搬家。這對於一個生活很貧困的家庭來講,是非常艱難的事情。這一次搬到哪裏?第三個家,搬到了一所學校的附近,絃歌不絕,書聲琅琅。孟子受到了學校的薰染,就從此開始學什麼呢?學打躬作揖,因爲這是師生之間的規矩。跟着耳朵聽着在那兒背,讀書唸書,變得彬彬有禮。這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這個故事說明什麼?說明爲了孩子的成長,必須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生活環境和成長環境。

文忠寄語:爲了孩子的成長,必須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環境。

【童聲】昔孟母 擇鄰處 子不學 斷機杼

那麼接下來的故事“子不學斷機杼”是怎麼一故事呢?小孟子長大了,長大了要讀書去了,但是呢,還是個孩子嘛,童心嘛,經常翹課。孟子讀書也煩,經常逃課,不去上課。有一天啊,這小孟子又逃回來了,聽着聽着課沒勁了,逃回來了。孟母正好在織布,因爲孟母那個時候主要靠織布,靠賣布來維持生活。一看到孟子又回來了,說過孟子好多次的孟母這個時候一句話沒講,就把織布的梭子,機杼,就是織布的梭子給弄斷了,敲斷了,這當然就意味着這一匹布,馬上就要織成的一匹布全毀了,無數個夜晚的辛勞就白費了。孟子是個好孩子,他當然非常孝順自己的母親,就跪下來,就問媽媽,您爲什麼要這樣?孟母就告訴他,讀書、學習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就像我織布,我必須從一根根線開始,先一小段一小段的才能織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織成一匹了,它纔有用,纔可以做衣服,纔可以做被單,對不對?你這讀書也是這個道理,你不能專心致志持之以恆,像你這樣半途而廢,淺嘗輒止,你怎麼能夠成才呢?那孟子受到了母親的教育,從此以後,專心致志一心向學,後來成爲了一代亞聖,成爲中國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這就是三字經的孟母的故事,孟子母親的故事。

簡單嗎?不簡單,這裏邊蘊含着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我們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什麼文化?宗法文化,以父親爲主,家長是男性,爲什麼講到教育的問題,居然先把母親放在前頭呢?

解說:在中國封建社會中,父親是一家之主,婦女的地位很低,甚至大多數婦女都不識字,那麼教育孩子當然首先應該是父親的責任。但是爲什麼《三字經》在提到教育孩子的問題時,卻是先講孟母如何教子,而不是先說父親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我想這個解釋還是可以解釋的,有這麼幾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就像我以前講的,人之初性本善是孟子一系的思想,所以到舉例子的時候,總要從孟子那一系來舉,就這個亞聖是怎麼培養出來的。不巧,孟子從小父親就去世了,孟子的父親並沒有對孟子的教育,孟子的成長產生多大的影響,孟子是在他母親的教育之下開始了做學問,開始成爲亞聖的這樣的人生旅程,所以用孟母來做例子。另外一個,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在中國傳統社會當中,女性受教育的機會很少,大量的女性,甚至包括這些名門望族的豪門的女性,好多並不識字。我的老師季羨林先生,季先生的母親就是不識字的,但是當回想起自己所接受的最早的教育的時候,季先生也好,胡適也好,很多大學者也好,都首先想到自己的母親,也許自己的母親並沒有讀過書,也許自己的母親可能連字都不識,母親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母親是一個孩子最早的老師,更是一個孩子終生的導師。

文忠寄語:母親是孩子最早的老師,更是孩子終生的導師。

母親儘管在傳統社會當中沒有受過很好的教育,但是母親對孩子的道德的養成,對一些良好習慣的養成,對孩子人格的養成,母親的作用絕對是至關重要的。

解說:我們常說,母親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是終其一生的,那麼父親應該對教育孩子負什麼責任,在孩子的成長之中,父親起了一個什麼樣的作用呢?

【童聲】竇燕山 有義方 教五子 名俱揚

那麼三字經接下來的是比較冷僻的一個故事,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又是四句詩。竇燕山是五代時期的一個人,是歷史上一個真實人物。

竇燕山,原名:竇禹鈞,時代:五代後晉。籍貫:蘇州漁陽,地處燕山。

他出生於富豪之家,非常有錢,但是竇燕山人不怎麼樣,他雖然很有錢,但是他經常恃“財”傲物,這個財不是才氣的才,財富的財,還小心眼,還見難不救,反正這個人不怎麼樣,竇燕山在年輕的時候,所以就遭了報應,什麼樣一個報應呢?在中國傳統當中這是天大的報應,年到三十,膝下無子,沒兒子,這在中國是最大的報應。那麼竇燕山有一天在夢裏面夢見自己的父親,自己的父親就教育他,你現在這樣的爲人處事,這種做法行爲舉止是不對的,你應該改過,你應該樂善好施多做好事。醒過來以後,竇燕山在夢中接受了父親的教誨,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仗義疏財,修橋鋪路,濟難扶困,變成了名甲一方的一個好人,一個善人,不久以後就有了五個兒子。那麼按照傳統的說法,年過三十纔有子,在古代幾乎就是中年得子了。而竇燕山牢牢記住自己的教訓,嘔心瀝血地去教育這五個孩子。這五個孩子後來三個中了進士,兩個中了舉人,這就是五子登科這個成語的來歷。五子登科講的就是竇燕山的五個兒子中了科舉,登科了。到今天,咱們的五子登科已經變了,變成娘子、票子、車子、房子、位子。咱們今天講五子登科早就忘了這典故了,這個典故出於《三字經》,就在於此。

【童聲】竇燕山 有義方 教五子 名俱揚

《三字經》覺得僅僅講這麼五子登科的故事還不夠,那麼接下來就是非常有名的六個字:養不教父之過。這裏的養有兩層意思,生養,養育的意思。你做爸爸的,你不能光把孩子生下來,你不去教育他,你只管生養他只管養育他,但你不去教育他,那是什麼,是你父親的過錯,是你父親的罪過,養不教,父之過。從歷史上,可以找到一正一反的故事來解釋這六個字:養不教父之過。我都舉同時代的人,漢宣帝的時候漢朝,有叔侄兩個人,一個叫疏廣一個叫疏受,疏廣是叔叔疏受是侄子。這叔侄兩個人都當了比較大的官,什麼官呢?太子少傅和太子太傅,就是教育太子的這個大官,官很大。那麼他們把太子教育完成以後,叔侄兩個覺得應該告老還鄉了,回家了。皇帝當然要感謝這叔侄兩個人對太子的教育,所以就賞賜了他們一筆錢,一大筆錢。這叔侄兩個回到老家以後,按照常規應該怎麼樣?買田買地,留給子孫。你當了那麼大的官,皇帝又賞了你一大筆錢,你又告老還鄉了,你也有子有孫了,按照傳統觀念是不是應該這樣?給孩子準備好多財富,留下好多錢,留下好多動產不動產。這叔侄兩個很奇怪,怎麼奇怪呢?回去以後沒看見他們有這個動靜。只看見他們兩個人經常在村裏舉辦宴席,請誰呢?請自己的一些親友,請村裏的孤寡老人,請附近的這些沒有人去關心的比較貧苦的人來赴宴,來白吃白喝。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皇帝賞賜的錢像流水一樣在花,疏廣和疏受都有孩子,看着不敢說,但是心裏擔心,你這麼折騰的話你拿什麼留給我們呢?就託人託族裏的長老去跟這個疏廣、疏受打個招呼,說你這麼花錢孩子沒錢,孩子將來怎麼活?你這樣花錢的話,你給孩子留什麼呢?疏廣、疏受就跟長老講了這麼一段話,我們做父親的,怎麼會不愛自己的孩子,我們怎麼不知道該給孩子留點東西呢?但是我們疏家已經薄有田產,如果我的孩子勤勞一點,刻苦一點,向上的話,是不會比別人過得差的。我把那麼多錢留給他們,只能使他們變得懶惰,變得依賴,從小錦衣玉食,消磨鬥志,對他們恐怕沒有什麼好處。這個長老把疏廣、疏受的話傳給他們的子孫,他們的子孫一下子領悟到父親深意所在。現代社會當中,我們經常考慮給孩子留點什麼,孩子還很小,就琢磨着他將來要結婚,我先把房子給他買好吧。孩子剛剛進入大學,就琢磨着給他買個車吧。但是大家知不知道,在傳統中國有一句話:遺子千金不如遺子一經。留給孩子千兩黃金,我不如留給他一本經書。當然這個話你不能刻板地去理解,真留一本經書給他,他吃經書啊!不是這意思,而是留給他知識。與其留給他千兩黃金,不如留給他一種安身立命的知識,給他創造一種受教育的機會,應該培養他一種學習的渴望和對學習的依賴,而不是對財產的依賴。

文忠寄語:應該培養孩子對學習的依賴而不是對財產的依賴。

父親對於孩子的教育作用很大,和母親一樣,必須共同承擔教育孩子的職責。當然,父親的教育功能和母親的教育功能還是有所區別的。我相信父親是一個孩子成長以後終究能夠理解的榜樣。

文忠寄語:父親是孩子成長以後終究能夠理解的榜樣。

往往父子感情比較緊張,母子感情很親近。但是,往往當一個人成長起來以後他會想起自己的父親,這個時候,也許自己已經成年。

解說:父親往往就是孩子無形中的榜樣,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父親都是合格的,也不是父親所有的思想都是正確的。如果父親的觀點是錯誤的,那麼孩子應該怎麼辦呢?

反面的例子也有,也是漢宣帝時候,也有一個當朝的大官,御史大夫,這也很大了,這類似於今天的監察部長,叫什麼呢?叫陳萬年。他也愛自己的孩子,也願意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謹小慎微,溜鬚拍馬,誰都不得罪,看到皇親國戚,看到政要,竭盡討好之能。這個陳萬年做爸爸是這麼樣一個人,而他的兒子陳鹹卻是一個剛正不阿,仗義直言,執法如山的一個官員,也是一個官,當然沒他爸爸那麼大,經常得罪人,不避權貴。父親也愛兒子,陳萬年怎麼會不愛陳鹹呢?所以他也擔心,你小子這麼弄下去,將來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看你得罪那麼多人,還好我老爸在,我人緣好,我位置高,我還能罩着你,我總有走的一天吧,我走了以後你怎麼辦?你不要被人整死嗎?所以他有天晚上下定決心找他兒子談談。古人父子之間的規矩很嚴,陳萬年年紀比較大,躺在榻上,漢朝的時候我們知道,還沒有我們今天的牀,我們今天的牀是很晚纔有的,他躺着。兒子恭恭敬敬站在屏風,要隔着一個簾,父親在裏面說話,有個屏風,站在屏風後面聆聽父親的教誨。這個陳萬年就教育他,你應該像我一樣,圓滑一點,變通一點,要明哲保身。這老爺子一番好心,嘮嘮叨叨,車軲轆話,陳鹹站在那裏晚了,也累了,累了以後,撲通,頭就撞到屏風上。這把老爺子給惹火了,我好心好意那麼累,通宵教育你,你在那兒打瞌睡,爬起來舉起柺杖要去揍陳鹹。古人有規矩了,小杖受,大杖走。你這個爹要打我,你打的不重我挨幾下,你打的重我也是走的。小杖受大杖走也是儒家的規矩,我要跑的,這也是符合規矩的。儒家並沒有說父親要打兒子,兒子只能被打死,儒家沒有這個說法。小小打一下你就熬一熬,如果要狠狠地打,兒子是有權逃的。那麼陳鹹就跑,跑的時候扭頭扔下一句,說你這老爸,我爲什麼打瞌睡,你要說的話我都懂,無非是叫我像你這樣溜鬚拍馬嘛,老爺子當場厥倒。

這兩種教育方法都是父親教育兒子,這個父親也都深愛着自己的兒子,可是哪種好呢?

解說:雖說養不教父之過,但是父親到底應該教給孩子什麼,卻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正確的教育,可以讓孩子更加尊重父親,而錯誤的教育卻只會使父親失去自己的威信。那麼教育孩子的責任除了父母之外,還有誰更加重要呢?

那麼教育當然是父母的職責,但是人終究要走進社會。你要離開父親去接受更完備的教育,那麼這是誰的'責任呢?老師。所以《三字經》接下講的是教不嚴師之惰。不嚴格地進行教育是老師的過錯,惰,懶惰的惰,是一種疏忽,一種過錯的意思在這裏,並不是僅僅懶惰的意思。不是說教不嚴就是你老師偷懶,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教不嚴就是老師的過錯。

教不嚴師之惰,如果我們要從歷史上找出一個故事來說明的話,那太多了,我向我找一個最極端的,最狠的一個。怎麼狠呢?我找一個皇帝家的老師來說這個問題,行不行?朱元璋奪取了元朝的天下,登基做了皇帝。朱元璋本身沒受過什麼教育大家是知道的,那個時候他當了皇帝以後就很關心自己皇子的教育,就滿世界的找有學問的人來皇宮裏面教他的這些龍子龍孫,找到了,叫李希顏,一代名儒,教書水平很高。朱元璋請進來,李先生,教書。這個老師那是非常嚴格地來教育這些龍子龍孫,完全以一種嚴格的態度來履行自己教師的職責。嚴格到什麼地步?他揍龍子龍孫。就這些皇子啊,上課不好好聽講他也揍,戒尺啊,什麼都上,打得這個皇子嗷嗷叫,受不了,這老師太野蠻了,我是皇子你還敢揍我,老師照打。打完了以後,有一個朱元璋非常寵愛的小王子就跑到父皇那裏,說父皇,這書沒法念了,這老師把我給揍的都快揍死了。朱元璋當然就火了,你還了得你,我給你臉叫你來當我的老師,居然你自以爲,你還敢打我的孩子嗎?就準備去治這個李希顏先生的罪。這個時候馬皇后,就是朱元璋的這個原配,也沒讀過什麼書,在旁邊就勸朱元璋,說這是你不對。她就問那個孩子,老師爲什麼揍你?我不好好背書,那不你該揍嗎。就跟朱元璋講,李先生這是以聖人之道,以一種非常嚴格的態度來教育我們的孩子,也是爲了你的江山社稷考慮的,我們應該感謝李先生,怎麼還能責怪他呢?朱元璋一下子,哎,馬皇后的話有道理,不僅沒有治這個李先生的罪,反而對他尊敬,非常尊敬,尊敬有加。當李先生退休的時候,朱元璋專門賞賜了紅袍,因爲李先生的官並沒有那麼大,並不見得可以穿這樣的服飾,但是賞賜了紅袍,賞賜了大量的錢財,讓老先生告老還鄉,千恩萬謝。

解說:在封建帝王社會制度中,皇帝是最高權威,爲什麼一個教書先生竟敢責打皇子,而貴爲皇帝的朱元璋爲什麼會對一個教書先生如此禮遇?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教師的地位到底有多高呢?

在傳統的中國,老師是什麼地位?在傳統的社會當中,孩子正式入學的第一天,要向孔子的牌位敬禮,要鞠躬,要磕頭,因爲這是至聖先師,還要爲一個磕頭,就是一個牌位,上面寫着天 地 君 親師,上有天,下有地,有皇帝,有父母,有祖父母,天地君親,第五個就是師。這是老師的地位,在傳統中國文化當中,過去19以前,因爲1905年中國廢科舉,實際上,私塾門口一般都有一塊牌子,上面寫着四個字,哪四個字大家知道嗎?溺愛免送。如果你要溺愛你的孩子,拜託,你別送來,我不教了。這是中國傳統的師生關係,就是在中國傳統社會貴爲帝王,都是懂得這個道理的。清朝,皇子入學就是用這個道理。大家如果看過溥儀,宣統皇帝的回憶錄大家去看,爲什麼清朝的儲君,清朝沒有皇太子,他這個大阿哥去讀書的時候,爲什麼要請親貴陪,大家知道嗎?他就會找一些同宗的人陪,就是讓老師罵的。因爲老師必須教訓你,你不好好讀書,你小動作不斷,我要罵你。但是你將來是皇帝,不好罵,我總得指桑罵槐吧,我總得教訓你吧,我怎麼教訓你呢?就找幾個小皇子的叔伯兄弟,坐陪,但也都是親王啊,都是貝勒,貝子啊,這就指着罵,但是他不敢罵溥儀,比如罵另外一個,你看你,那麼不莊重,上課不好好聽,動手動腳,言語輕浮,你像個什麼樣子啊?!其實是溥儀在動,那個叔伯兄弟並沒有動,挺老實在聽課,但是他得捱罵。這是一套制度,諸位,這也就是說明了在中國的傳統當中,老師必須嚴格教學。

解說:教不嚴師之惰,不僅強調了老師的責任,同時也強調了老師的尊嚴,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師道尊嚴。但是這種師道尊嚴會不會使有些不合格的老師有恃無恐,誤人子弟呢?

有些老師也不那麼合格,的確是有的。魯迅先生就講過一個很好的例子,也是一個故事。說有一個老師教孩子讀《論語》,讀到一句叫都都平丈我,這個學生一下就暈了,什麼叫都都平丈我?什麼話,什麼意思?那這個老師比較蠻橫,你背就完了,我教你,你就背,你管那麼多。這個學生很小心地就問,老師,您老人家是不是有可能記錯了?老師怎麼會記錯,就是都都平丈我。是什麼呢?鬱郁乎文哉。這老師是個白字先生,水平不高,鬱郁他不知道怎麼看成都都,首都的都,乎看成了平,文看成了丈,之乎者也嗚呼哀哉的哉看成了我。所以老師就把鬱郁乎文哉一直讀成都都平丈我。那麼他也這麼教學生,都都平丈我,那麼這樣的老師那毫無疑問是不合格的。

解說:儒家文化十分強調教師的絕對權威,但是爲人師者未必都合格,那麼我們現代人應該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這些問題呢?傳統中的師生關係是不是完全過時了呢?

中國傳統的師生關係,這種師生關係它的優缺點,它的長處和短處,我們還沒有好好地反思過,長處在哪裏短處在哪裏。有些短處是很明顯的,比如體罰,這個在今天是應該要予與批判的,不能遺傳下來。現在老師絕對不能對孩子施以體罰,但是老師的嚴格教育是不是就不對了?是不是老師就可以縱容孩子了?我想時代進步了,老師應該用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把新的教學內容教給孩子,孩子還是應該以一種尊敬老師的心態,刻苦學習的心態,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從老師那裏領受知識和教育。

文忠寄語:應該以一種尊敬老師,刻苦學習的心態領受知識和教育。

這個傳統恐怕沒有過時吧!現在好多教師對孩子,他不敢嚴格要求。也許好多家長也未必理解老師,嚴格要求委屈了我孩子,我家裏就這麼一個獨苗,我就這麼一個寶寶,現在都是獨生子女,會對老師興師問罪。當然我還是要強調,傳統的教育有它的毛病,我們不能繼承,但是傳統的教育難道就一點道理都沒有了嗎?難道教不嚴師之惰不對嗎?當然老師自己也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以一種敬業的精神來履行自己的職責。那麼孩子應該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來接受教育,珍惜教育,領悟教育?這是《三字經》要接下來講的又一個重大問題,請大家聽下一講。

百家講壇解讀三字經 篇二

百家講壇解讀三字經

《三字經》一經問世,即廣爲流傳,實際上成爲全國通用的兒童教材,而在和《百家姓》、《千字文》合稱的“三百千”中,只有《三字經》被尊稱爲“經”。爲什麼這樣一本小書被歷代人們奉爲經典?錢文忠教授又會以什麼樣的方式來解讀這部傳統啓蒙經典?在看似簡單易懂的字句背後,都包含着什麼樣的深意?而對於今天的人們,《三字經》還有着什麼樣的啓發意義呢?請聽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解讀《三字經》系列第一集。

錢文忠:今天每到開學的時候,我們都會看見很多可愛的孩子揹着一個很大的書包,裏邊裝滿了各種各樣的課本,沉甸甸的一個書包。這個課本分門別類,語文、數學、外語,印刷精良,由國家教育部門統一編纂、統一發放,這是現代的孩子。那麼我們不禁要問:在傳統的中國孩子們用什麼東西來做教科書呢?用什麼樣的教科書來啓蒙呢?毫無疑問當然是有的,只不過當時沒有一種政府統一安排的教科書,啓蒙的,沒有。而到了中國宋朝以後,突然出現了一部《三字經》,來歷不明。爲什麼說它來因不明呢?我們連它的作者是誰都不怎麼知道,而這部書《三字經》,從宋朝開始一直到今天,流傳不絕。這部書有什麼特點呢?從內容到形式它都有自己的特點。從形式上看《三字經》嘛,三個字一句,三個字一句,琅琅上口,非常易於記誦,在古代是可以唱的。在中國宋朝以後流行的像這種傳統的啓蒙書裏邊,我們知道叫“三百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統稱“三百千”,這都是孩子啓蒙讀物。那這裏邊大家一聽這個排列,“三百千”馬上會有一個感覺,爲什麼這個三字稱經呢?爲什麼《百家姓》不叫《百家姓經》呢?爲什麼《千字文》不叫《千字經》呢?那就彰顯了《三字經》的重要性。在我們傳統文化當中,把一部書稱爲經,那這是至高無上的一種地位和榮譽,《三字經》就是這麼重要的一部傳統的啓蒙經典。也許大家會說,既然是給兒童看的書,那它一定很簡單了,有什麼值得講的呢?錯了,這個看法,《三字經》的確非常簡明扼要,但是也正因爲它簡明扼要,它以最簡潔明快的方式凝聚了最深厚的文化傳統,所以我們必須用心去閱讀,用心去體會,我們才能真正理解《三字經》所經傳達給我們的一種文化信息,我們才能理解《三字經》爲什麼能夠流傳到今天,我們才能理解《三字經》對於今天我們這些中國人來講,特別是今天我們這些還在學習過程當中的孩子們來講,有什麼不可替代的意義。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三字經》。

[畫外音]爲什麼一本兒童啓蒙讀物、一個兒童識字課本,被大家尊稱爲《三字經》,在看似簡單易懂的文字背後,都包含着什麼樣的深意?而錢文叫教授又會對傳統經典《三字經》做出什麼樣的解讀呢?“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錢文忠:“人之初”,人出生的時候,“性本善”,天性本就是善良的。就在這麼貌似簡單的六個字背後,就有非常豐富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它講了是一個人性論的觀點。也就是說,人性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的本性究竟是善良的還是惡的?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化傳統都繞不開人性論的問題。因爲無論如何,我們必須首先認識我們自己,認識人。在中國傳統當中,關於人性論的討論非常地豐富多彩,在先秦的時候,就儒家傳統當中就有三派說法,一派孔子的說法,我們後面還會講到儒家的創始人,孔子的說法是什麼呢?就是接着《三字經》的後六個字,“性相近,習相遠”,什麼意思呢?孔子認爲啊,人的本性差距並不太大,由於後天的薰染,環境的影響,會變得差別越來越大,本性相距並不遠,這是孔子的說法。換句話說,孔子並沒有告訴我們人性是善的還是惡的,孔子置而不論,留個懸念。荀子,也是儒家非常重要的一個思想家,荀子甚至和法家有好多關係,荀子的看法是什麼呢?“人之初,性本惡”,人的天性本來是惡的,這是荀子的看法。這個看法比較容易得到我們的理解,這不難啊,因爲我們看一個小孩子生下來,呱呱落地,他餓了他要吃奶,他會管母親很勞累嗎?他會管母親有沒有奶汁嗎?他會考慮母親是不是在生病嗎?不會的,他非要吃奶,而如果有幾個孩子的話,可能幾個孩子爭先恐後地要求吃奶。那人的本性從這個角度來看,談不上善良,對吧?那麼,“人之初,性本善”究竟是誰的思想呢?是孟子一派的思想。亞聖孟子,孟子這一派的思想家,儒家思想是認爲“人之初,性本善”的,大家不要小看關於人性善惡的這種分野,實際上中西文化就在這裏開始了不同的發展軌道,我們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說明這個問題。在西方的文化傳統當中,它認爲每個人都是有罪的,人都是有原罪,只有上帝是無罪的,那也就是說,“人之初,性本惡”,正因爲每個人都是有罪的,所以我誰都不能相信,我不能相信你,我不能把從管理上、社會管理運作上來講,我不能把所有的權力交給某幾個人,我不放心,因爲誰都是有毛病的。那麼怎麼辦呢?我把管理的權力、運作的權力予以分散,相互監督,彼此獨立,我創設出一套嚴格的制度來限制你,西方的文化傳統就這樣發展下來。而中國的文化傳統的主流就是接着《三字經》開始的六個字,也就是說接着孟子的思想走了下來,“人之初,性本善”。我們相信每個人天性是善良的,每個人都有覺悟,所謂滿街都是聖人,“人人皆可爲堯舜”,那還需要制度嗎?每個人都是自覺的嘛,每個人都知道不要橫穿馬路啊,不要在紅燈的時候橫穿馬路啊,每個人都應該知道不要隨地吐痰,每個人都應該知道不要去損害別人的利益啊,那主要應該是教育他,去引導他,去培養他,而不是用制度去規範他。所以千萬不要小看這六個字,這六個字裏邊的精義非常非常深。

[畫外音]即使在中國儒家學派的內部,對於人性是善是惡的看法也並不統一,就有性善、性惡、有善有惡三種說法,而爭論也從來沒有停止過,這充分說明了人性問題的複雜。孟子以充分的理由來證明他的性善論觀點,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四心說”,那麼錢文忠教授對於“性本善”又是怎麼看的呢?

錢文忠:孟子何以斷定“人之初,性本善”呢?孟子這麼說有什麼理由呢?作爲一個大思想家,孟子當然不會信口胡說,他認爲“人之初,性本善”,自然有他的道理。在《孟子》當中,他說人要有“四心”,“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上》)孟子就認爲人必須有這四種心。惻隱之心,一種同情心;羞惡之心,一種覺得不好意思、害羞,覺得一種很自省的一種心;辭讓之心,應該讓,彼此謙讓,彼此謙退;有是非之心。他認爲人必須有這四個心,沒有這四個心,那就稱不上是人了。這是孟子的看法,比如講“無羞惡之心,非人也”,這個我們比較好理解,人都有一種害羞之心,比如我曾經舉過一個例子,比如講我們都記得美國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影星,瑪麗蓮夢露有一張照片,這個照片傳遍了世界,她正好穿着裙子,在路上走,經過一個地下的出風口,地下的出風口突然上來一股很大的氣浪,把夢露的裙子給吹起來了,夢露一個動作是趕緊捂着這個裙角,這是什麼,羞惡之心,她覺得害羞,趕快把裙角給捂住。羞惡之心世人皆有,我們在歷史上可以舉出好多例子,來證明人性的問題很複雜。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曹操,大家都知道,曹操有四個兒子,當然歷史學家好多人認爲曹操恐怕不一定有四個兒子,但是歷來的傳統說法,都說曹操有四個兒子,曹植,才華橫溢,文采斐然,爲人忠厚,非常溫良,曹植的才華高到什麼地步呢?在曹植以後的幾百年,有一個同樣是大才子的人,謝靈運,謝靈運講如果天下的詩才,天下寫詩的才華,有一石的話,一石,這兩個字讀音都可以念,有這麼多份量的話,曹植一個人佔了八斗,這就是“才高八斗”這個成語的來歷,剩下的兩鬥是誰的呢?謝靈運也不客氣,我,一斗半,那麼還有半鬥誰的呢?全中國別的人來分。但是謝靈運那麼高傲的人,有才華的人,都心甘情願地認爲曹植一個人佔八鬥,而曹植的天性,他覺得這個名位,自己能不能接他父親曹操的班,是天定的,他不費盡心機去爭,好,曹丕,曹丕這個人跟曹植是兄弟啊,都是曹操的兒子啊,可這兩個親兄弟這個人性、本性,相差可就太遠了。曹丕也有文采,曹丕也有詩歌流傳下來,但是跟曹植比恐怕差得太遠了,他只能這一羣人去分那個半鬥,他那個兄弟一個人佔掉八斗,他只能去分那半鬥。但是他同時呢也好舞槍弄棒,曹丕啊,非常擅長劍術,在中國武術史上曹丕是有一席地位的。同時這個人佔有慾非常強,比如攻下鄴城的時候,曹軍攻下鄴城的時候,曹丕衝進去先幹什麼呢?他不是指揮將領,不是去安撫民衆,也不是先去庫房裏看看有什麼戰利品,他沒有,他先衝到袁熙的家裏去,把袁熙的太太甄氏搶過來做老婆。因爲甄氏很漂亮,他佔有慾極強,這是曹丕,至於他後來怎麼繼承了曹操的位置,大家都知道,他跟曹植不相往來,親兄弟啊。

百家講壇之三字經 篇三

百家講壇之三字經

《三字經》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來,家喻戶曉。

一本傳統的兒童識字課本,爲什麼會被大家尊稱爲《三字經》?爲什麼它一經問世就廣爲流傳?

父母都對孩子寵愛備至,但同時也希望孩子能夠出人頭地。那麼,究竟該如何教育孩子?怎樣才能讓孩子把學習變成自願自覺的呢?

《三字經》作爲傳統教育的啓蒙讀本,是如何教育孩子認識與人類生存相關的事物的?又是怎樣告訴孩子爲人處世的?

人類的基本情感有哪些呢?在《三字經》中,爲什麼要把“仁”排在最前面?

不妨,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懷着現代人的激情,讀一讀《錢文忠解讀三字經》。

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潛心三年,以其深厚的國學功底重新解讀《三字經》,融匯歷史,貫通現代 ,將積澱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用生動的語言、鮮活的事例演繹成當今社會生活道德規範的寶貴鏡鑑;並通過《三字經》,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一次認真、詳細的梳理。精彩解讀《三字經》,介紹它的文化價值,爲何要講《三字經》,以及《三字經》在當今社會的用處。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三字經》這樣一本小冊子所以能夠被歷代人們奉爲經典而不斷流傳,一定具有其獨特的思想價值和文化魅力。錢文忠先生會以什麼樣的方式來解讀這部傳統啓蒙經典呢?在看似簡單易懂的字句背後都包含着什麼樣的深意?而對於今天的人們,《三字經》還有着什麼樣的啓發意義呢?

【附錄】

1. 錢文忠解讀《三字經》都解錯了哪兒?(中華讀書報 / 楊光)

新年伊始,中央臺“百家講壇”播放《錢文忠解讀〈三字經〉》,聽過錢文忠先生精彩講述《玄奘西遊記》,這次自然不肯放過又一難得的機會。我童年上私塾讀過《三字經》,包本(所謂包本,就是從頭至尾背下來)過。今天聽錢先生說《三字經》,大家講小書,深入淺出,精義迭見,不由神往。重溫《三字經》,勾起我童年許多美好的回憶,感到格外親切,格外溫馨。錢先生講課,汩汩滔滔,如壺口飛瀑,似錢塘大潮,很有氣勢,很有魅力。書出版了,我立即購得一冊,再細細品味。這是一本好書,可惜得很,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今將我認爲一些有疑義的地方提出來,向錢先生請教。

“斷機杼”不是“把織布的梭子給弄斷了”

第二講:“接下來'子不學,斷機杼’是什麼故事呢?……有一天,小孟子聽着聽着課覺得沒勁兒,於是就逃回來了。孟母正好在織布。那個時候孟母主要靠織布、賣布來維持生活。孟母看見兒子逃學回來,一句話沒講,就把織布的梭子給弄斷了,這就意味着馬上就要織成的一匹布全毀了,無數個夜晚的辛勞就白費了。”

“斷機杼”是“把織布的梭子給弄斷了”嗎?

“機杼”,織布機上用於穿引緯線的梭子。《說文》:“杼,機之持緯者。”這種紡織工具,早在春秋時期就見於記載了:《詩·小雅·大東》:“小東大東,杼柚其空。”再如《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木蘭詩》:“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但是,《三字經》中的“斷機杼”卻不當解作“把織布的梭子給弄斷了”。這裏,“機杼”用的是借代,一種修辭手法,代指織機上的布。“斷機杼”是把織機上的布割斷了。爲什麼這樣說呢?

一、錢先生說:“'孟母三遷’出於西漢劉向的《列女傳》。”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列女傳》卷一的有關記載吧:“自孟子之少也,既學而歸。孟母方績,問曰:'學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孟母曰:'子之廢學,若吾斷斯織也。……’孟子懼,旦夕勤學不息,師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孟母以刀斷其織”,哪裏是“把織布的梭子給弄斷了”呢!

二、錢先生講:“我經常參考顧靜(金良年)先生註解的《三字經》(上海古籍版)。”那麼,我們就來看看顧靜先生的講解:“孟子長大後,進了學校學習,但他不很用心,經常偷偷溜出來玩。一次,他找藉口跑回家來,他的母親正在織布,當時,他們的家境很貧困,全靠孟母織布度日。孟母見到孟子無故從學校跑出來,非常惱火,當即就把將要織成的布匹割斷了。孟子連忙跪下,問母親爲什麼這樣做,他母親對他說:'你到學校學習,就好像我織布一樣,日積月累,才能積少成多,紡成布匹。你現在不肯專心學習,將來怎麼能成爲有用之才呢?我今天把將要織成的布匹割斷,就是要讓你看看,半途而廢的嚴重後果。’”這纔是對“斷機杼”的正解。

三、錢先生講:“把織布的梭子給弄斷了,這就意味着馬上就要織成的一匹布全毀了。”其實,梭子斷了,布不會毀的。舊時的織布機,我小時候,家中就有,趁大人不在,常偷偷登上織機模仿大人的動作投梭玩耍。梭子壞了也無妨,換隻好的就行。下面講個“投梭折齒”的典故。東晉名士謝鯤有樁風流韻事。鄰家高氏有位漂亮的女郎當窗而織,謝鯤有一次在窗口挑逗她,冷不防一隻飛梭打來,打落兩顆門牙。此事在士林傳爲笑談,說是“任達不已,幼輿折齒”。幼輿是謝鯤的字。可他毫不介意,仍悠然自得道:“折齒算什麼,又不妨礙我嘯歌。”

一個弱女子可以把梭子取下來當武器用,布哪裏會毀掉呢?“切磋琢磨”是什麼意思呢?

第三講:“古人的'切磋切磋’是什麼意思呢?切、磋、琢、磨,全部是古人玉器手工業上的用詞。這四個字,全部是動詞。採來一塊玉石,外面可能是石頭,先要把它切開,看裏面有沒有玉,有多少玉,這叫'切’。'磋’是指把玉和石頭分離開來,把石頭給磋掉,把玉給磋出來。'琢’就是把玉加以雕琢,讓它形成一個大致的器具的樣子。'磨’就是打磨,把這個玉器給磨光,最終形成一個作品,或者一個產品。所以,《詩經》裏講'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這段解讀令我糊塗。這和古人訓詁大相徑庭。

《爾雅·釋器》:“骨謂之切,象謂之磋,玉謂之琢,石謂之磨。”郭璞注:“皆治器之名也。”“切磋琢磨”是器物加工的工藝名稱。古時對骨器的用料加工稱切,對象牙的用料加工稱磋,對玉的用料加工稱琢,對石的用料加工稱磨。漢王充《論衡·量知》:“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寶器。”自古以來都是這樣用的。

《詩·衛風·淇奧》:“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漢毛亨《傳》:“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道其學而成也,聽其規諫以自修,如玉石之見琢磨也。”這裏用來比喻君子研究學問和陶冶品行的精益求精。這種以多種事物作比的明喻,後人稱之爲“博喻”。又簡化爲“切磋”,比喻互相商量、研討。

《論語·學而》:“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琢”,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子貢引用《詩經》說明學問要不斷切磋琢磨,得到孔子的讚許。不知錢先生的新解有何根據?

“轅固生”與“太子”?

第五講:“她那個時候有一個儒生叫轅固生,也是一個大儒,在教育太子。大儒教育太子當然注重給太子灌輸儒家思想,這就把老太后惹着了。……竇太后就把這個老先生趕到野豬圈裏,讓轅固生跟野豬搏鬥。把大儒逼成鬥豬士了。還好,太子一看,自己上了年紀的師傅跟野豬鬥怎麼鬥得過,趕緊扔了一把劍進去。……”

何來“太子”?所謂轅固生“在教育太子”、“太子趕緊扔了一把劍進去”云云,於史無據,純屬杜撰。

看《史記·儒林列傳》的記載:“竇太后好《老子》書,召轅固生問《老子》書。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書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無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應手而倒。太后默然,無以復罪,罷之。”

上文既捏造出一個不曾出場的“太子”,又變父爲子把“景帝”說成“太子”。這是在“戲說”歷史了。皋伯通是“富商”嗎?

第五講:“後來,他們跑到了當時還比較荒涼的吳中一帶,就借住在當地的富商皋伯通家裏。在這個家裏,梁鴻天天出去給人家種地,或者給人家舂米,乾點力氣活,孟光則在家裏紡紗織布。每天,梁鴻很勞累地回家,孟光都會給他準備好非常簡單的飯菜。他們不是很富有,但是飯菜準備整理得非常整潔、規整,按照禮儀放在一個案子上。這個案子實際是帶腳的小桌子,每次把它舉着齊眉,這是表示一種尊敬,妻子對丈夫的尊敬。……終於有一天,被富商皋伯通發現了。……”

這裏講的是“舉案齊眉”的故事。東漢隱士梁鴻字伯鸞,其妻孟光字德曜,相敬相愛。文中一再說:“富商皋伯通”,“家貧而尚節介”的梁鴻會住在“富商”家裏嗎?

看《後漢書·梁鴻傳》的記載:“遂至吳,依大家皋伯通,居廡下,爲人賃舂。每歸,妻爲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伯通察而異之,曰:'彼傭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於家。”

原文是“大家皋伯通”。那麼:“大家”能解作“富商”嗎?

看《辭海》注:“大家①舊指高門貴族;大戶人家。古樂府《孔雀東南飛》:'汝是大家子,仕宦於臺閣。’②古代宮中侍從對帝、後的稱呼。《正字通·宀部》:'家’:'北齊、唐史宮中稱太后及皇后之無太后者皆曰大家。③著名的專家。如:書法大家。王夫之《夕堂永日緒論外編》:'藝苑品題有大家之目,自論詩者推崇李杜始。’④衆人;大夥兒。杜荀鶴《重陽日有作》詩:'大家拍手高聲唱,日未沉山且莫回。’⑤(gū)即'大姑’,古代女子的尊稱。如:漢代班昭(曹世叔妻)世稱曹大家。⑥(gū)婆婆,夫之母。《太平廣記》卷一百二十二'陳義郎’:'大家見之,即不忘息(媳)婦。’”

“大家”何嘗有“富商”義?“大家皋伯通”,“大家子”、“大家風範”、“大家閨秀”之“大家”是也。錢先生何以將皋伯通的身份改變了呢?

“情同朱張”,朱暉推薦“張堪”的兒子做官嗎?

第七講:“我在下面可以給大家講一個故事,看一看古人是怎麼看重這個'信’字的。這個故事實際上是一個典故:情同朱張。這是個什麼故事呢?東漢的時候,河南南陽有兩個人,一個叫朱暉,一個叫張堪。……朱暉在家鄉是一個扶危濟困、非常有公益心的人物,南陽太守早就仰慕朱暉的爲人。那麼,在古代怎麼來褒揚?怎麼來獎勵呢?往往是一個辦法,給他兒子一個當官的機會。到了這個當口,大家知道朱暉怎麼做的嗎?朱暉就去找南陽太守說:'謝謝您的好意,但是我的兒子才具有限得很,才華、本事都不太夠,他在家裏待着還不錯,如果您要讓他當官的話,我看恐怕不合適。我向您推薦一個人,他是我的故友張堪的兒子。他學習勤奮,非常守禮儀,是個可造之才。我願意把我故友的兒子推薦給您,讓他有一個去當官爲民衆服務的機會。’後來,張堪的兒子果然沒有辜負朱暉對他的信任,非常廉潔奉公,非常勤奮踏實,爲民衆做了好多好事。這就是中國歷史上很有名的一個典故'情同朱張’的來歷。”

說實話,我對“情同朱張”的典故並不熟悉,第一次聽錢先生這樣講。我覺得新鮮有趣,就找到原文來看。《後漢書·朱暉傳》:“初,暉同縣張堪素有名稱,嘗於太學見暉,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暉臂曰:'欲以妻子託朱生。’暉以堪先達,舉手未敢對,自後不復相見。堪卒,暉聞其妻子貧困,乃自往候視,厚賑贍之。暉少子頡怪而問曰:'大人不與堪爲友,平生未曾相聞,子孫竊怪之。’暉曰:'堪嘗有知己之言,吾以信於心也。’暉又與同郡陳揖交善,揖早卒,有遺腹子友,暉常哀之。及司徒桓虞爲南陽太守,召暉子駢爲吏,暉辭駢而薦友。虞嘆息,遂召之。其義烈若此。”

原來朱暉向南陽太守推薦去做官的並不是故友張堪的兒子,而是另一位故友陳揖的遺腹子名叫友的。如果不查考原文,這樣的“硬傷”,天下之大有幾人能知道呢?錢先生之讀書,何其粗疏啊!

也說“吹牛皮”

第七講:“我只問大家一件事情,吹牛皮到底是什麼意思?大家一般認爲吹牛皮是說大話,那牛皮能吹大嗎?那麼厚一張牛皮怎麼把它吹大呢?爲什麼不吹一個更有彈性的東西呢?爲什麼非要去吹牛皮啊?實際上吹牛皮的本意不是這個,而是跟八音相關。牛皮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的,泰山不是壘的。牛皮是敲的。牛皮是鼓嘛,難道去吹鼓啊?所以,吹牛皮的意思是不搭調,就是講那事跟這個沒關係,是否誇大倒在其次。當然,我們現在都忘了,所以老說吹牛皮。”

自問:“那牛皮能吹大嗎?”自答:“牛皮不是吹的。”這種說法值得商榷。

“吹牛”現在有誇口、說大話等意思,可它最早的意思,卻與浮誇無關,指的是西北人的一種渡河工具。史學家顧頡剛先生曾在《史林雜識·吹牛·拍馬》一文中作過考證:吹牛一詞最早是西北方言,源於陝甘寧和內蒙古一帶。西北河流湍急,難以行舟,本地人遂就地取材,用若干牛皮或羊皮袋吹成氣囊,做成皮筏子,作爲渡河的工具。牛皮筏子相連,可以承載數千斤的重物過河。據說,元世祖忽必烈就曾把它用於戰爭,並獲大捷。他曾率軍到達金沙江西岸,命令將士殺死牛羊,塞其肛門,“令革囊以濟”,渡江進入麗江地區,並大敗大理守軍。現在昆明著名的大觀樓長聯中提到的“元跨革囊”,指的就是這個典故。

以上這段話摘錄自《問吧2——再問中國文化的101個趣味問題》(中華書局版)。我也是讀了這本書,才知道“吹牛皮”的來歷。

“伯牙”姓“伯”不姓“俞”

第七講:“知音的故事牽涉兩個主人公,一個叫俞伯牙,一個叫鍾子期。大家應該都知道,俞伯牙是春秋時代楚國的頂級音樂家,從小聰明,酷愛音樂,尤其彈得一手好琴。……”

伯牙與鍾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凡粗通文墨的人差不多都知道。至於“伯牙”姓“伯”不姓“俞”,知道的人就很少了。

其人名曰“伯牙”,而不是“俞伯牙”,有以下古籍爲證:

《荀子·勸學》:“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

《呂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爲世無足復爲鼓琴者。”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高注:伯,姓;牙,名,或作'雅’。鍾,氏;期,名;子,皆通稱。悉楚人也,少善聽音,故曰爲世無足爲鼓琴也。”

《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峩峩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伯牙遊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爲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淮南子·說山訓》:“伯牙鼓琴,駟馬仰秣。”

以上古籍記載都叫“伯牙”。

有人會問:說他叫“俞伯牙”也不是沒有根據的。見《警世通言》第一卷《俞伯牙摔琴謝知音》:“話說春秋戰國時,有一名公,姓俞名瑞,字伯牙,楚國郢都人氏,即今湖廣荊州府之地也。”這該當如何解釋呢?

回答:有人已經研究了這個問題。王昕《漫說“三言”“二拍”》(人民文學出版社版)中《高山流水》一篇中說:“'三言’中寫得不讓元曲筆墨的是《俞伯牙摔琴謝知音》。這個故事的來源只有《呂氏春秋》的《本味篇》裏伯牙鼓琴、鍾子期聽音,一段幾百字的文字。……'伯’是姓,'牙’是名,或者也寫作'雅’;'鍾’是姓,'期’是名。'子’是通用的敬稱。所以主人公的名字就是伯牙、鍾期,而非俞伯牙、鍾子期。”

幾部大型辭書如《辭海》、馮其庸主編《中國藝術百科辭典》、張(扌爲)之等主編《中國曆代人名大辭典》都有“伯牙”詞條,這就是結論。

趙孝爭死日,非當頑童時

第八講:“我首先給大家講一個關於兄友弟恭的故事。這個故事過去的名字叫'趙孝爭死’。這是一個很悲烈的故事,說的是一個叫趙孝的人爭着去死。這是怎麼樣一個故事呢?漢朝的時候,有一對兄弟,哥哥叫趙孝,弟弟叫趙禮。有一年,天下饑荒,社會動盪不安。有一天,兄弟兩個正在家裏玩耍,強盜破門而入,在家裏亂翻。……兄弟倆歲數都不大,一看強盜衝進來,嚇得就直往門外跑。當然,弟弟趙禮跑得比較慢,強盜一把就把他抓住了。抓住了以後就打算把他給吃了。……哥哥趙孝本來已經跑得很遠了,發現弟弟沒跟上來。回頭一看,弟弟被強盜抓了。哥哥就跑回來,跪在這些兇惡的強盜面前,哀求道:'我弟弟有病,身體瘦弱,身上也沒多少肉,而且他的肉也不好吃,你們把他放了。只要你們把我弟弟放了,我身體好,我也比較胖,你們就吃我吧。’……趙禮就在旁邊說:'是我先被你們抓住的,我如果被你們吃了,那是我命中註定。我哥哥已經跑了,他有什麼罪過,你們爲什麼要吃我哥哥呢?’……強盜被他們兄弟友愛之情所打動,就把哥倆都放了。”

這個故事很悲壯,很感人。但是誰會想到人物年齡以及主要情節都是不真實的呢?請看:

《後漢書·趙孝傳》:“趙孝字長平,沛國蘄人也。父普,王莽時爲田禾將軍,任孝爲郎。每告歸,常白衣步擔。嘗從長安還,欲止郵亭。亭長先時聞孝當過,以有長者客,掃灑待之。孝既至,不自名,長不肯內,因問曰:'聞田禾將軍子當從長安來,何時至乎?’孝曰:'尋到矣。’於是遂去。及天下亂,人相食。孝弟禮爲餓賊所得,孝聞之,即自縛詣賊,曰:'禮久餓羸瘦,不如孝肥飽。’賊大驚,並放之,謂曰:'可且歸,更持米糒來。’孝求不能得,復往報賊,願就亨。衆異之,遂不害。”

這纔是真實的歷史。而在錢先生筆下,除人物姓名之外,有哪一點是真實的。呢?

尷尬的“下雨天留客”

第八講:講有關句讀的有趣故事。有一個窮秀才到一個富有的朋友家做客。富人想趕窮秀才走,留下字條:“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古人沒有標點。富人的斷句:“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意思是就算是老天要留你,我也不留你。秀才的斷句是:“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秀才說:“我怎麼好意思走,你那麼客氣。”

上面的斷句,無論是富人的還是秀才的,都是講不通的。富人的斷句:“下雨天,留客天?”“下雨天”自然是“留客天”,爲什麼要用問號呢?秀才的斷句:“天留人不?留!”“天留人”而不是“人留人”,秀才爲什麼厚着臉皮不走呢?

問題出在哪裏呢?字條原本10個字:“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富人的斷句爲:“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秀才的斷句爲:“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錢先生卻寫作11個字,錯就錯在多出個“天”字。一字之差,扞格難通了。

坐在電視機前聽錢先生講這個“有趣的故事”,我心裏卻是“無趣”的。

孔子年齡最大的弟子是誰?年齡最小的弟子是誰?

第九講:“年齡最大的弟子子路,是孔門的大弟子,只比孔子小九歲。……年齡最小的弟子則是子張,比孔子要小四十多歲。”

此說不能成立。

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孔子家語》記載,孔子弟子中最大的秦商,最小的是公孫龍,一說是叔仲會。

秦商字子丕。《索隱》:“《家語》:'魯人,字丕慈,少孔子四歲。其父堇,與孔子父紇俱以力聞也。’”他的父親秦堇父,與孔子的父親叔梁紇都是以勇力聞名。《論語》無秦商。再說,顏回的父親顏無繇(《論語·先進》作“顏路”)比孔子小六歲,冉耕(《論論·雍也》作“伯牛”,《論語·先進》作“冉伯牛”)比孔子小七歲,他們都比子路的年齡大。

叔仲會字子期。《索隱》:“鄭玄雲晉人。《家語》'魯人,少孔子五十四歲。與孔璇年相比,二孺子俱執筆迭侍於夫子,孟武伯見而放之’是也。”叔仲會與孔璇年齡相仿,孔子將他倆當做小孩子看待。他倆在孔子身邊負責抄寫記事,輪流侍立左右。孟武伯見到孔子詢問過這兩個孩子的學習情況。《論語》無叔仲會。

公孫龍字子石。比孔子小五十三歲。此人與作“堅白之談”的公孫龍同名,但不是同一人。《索隱》、《正義》以爲同人誤。《論語》無公孫龍。

子張比孔子小四十八歲。他不是孔子年齡最小的學生。

“易之失,賊”,“賊”是“賊頭賊腦”嗎?

第十一講:先引《禮記·經解》:“詩之失,愚;書之失,誣;樂之失,奢;易之失,賊;禮之失,煩;春秋之失,亂。”對《易經》的解讀是:“'易之失,賊’。《易經》包含了豐富的哲學思想和人文知識,自然是很值得我們去研究學習。可是,有些人的路數經常會有點問題,什麼路數呢?過分地看重、機械地認識《易經》裏面神祕的算卦。所謂掐指一算如何如何,這就難免有點賊頭賊腦的。……而是講傳統中國有這麼一種思想,賊頭賊腦肯定沒有什麼用。”

“易之失,賊。”“賊”是什麼意思呢?

《說文》:“賊,敗也。”用作動詞,是殘害、傷害、敗壞的意思。如《論語·先進》:“賊夫人之子。”(害了人家的兒子)《孟子·梁惠王下》:“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特指殘害、殺害。《左傳·宣公二年》:“宣子驟諫,公患之,使鉏麑賊之。”

“易之失,賊。”“賊”是動詞,解作“害”,這句是說“《易經》的流弊在於迷信害人”。而“賊頭賊腦”是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樣子。“易之失,賊”的“賊”如何能這般解釋呢?

這是犯了望文生義的毛病。

“管叔”是周公的哥哥

第十二講:“雖然周公如此鞠躬盡瘁,盡心盡力輔佐自己的侄子成王,可是周公有兩個弟弟,一個叫管叔,一個叫蔡叔,出於嫉妒心和各種各樣的心理動機,就在外邊散佈謠言,說周公暗藏野心,覬覦王位。……”

管叔、蔡叔都是周公的弟弟嗎?

周公平定武庚及管蔡叛亂,《史記》的《周本紀》、《魯周公世家》、《管蔡世家》都有記載。至於武王的同母兄弟,見於《史記·管蔡世家》:“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長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發,次曰管叔鮮,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鐸,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處,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載。冉季載最少。同母昆弟十人,唯發、旦賢,左右輔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發爲太子。乃文王崩而發立,是爲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武王同母兄弟十人,伯邑考最長,所以加“伯”,諸中子皆言“叔”,以載最少,故言季載。文王長子伯邑考,質於商,爲紂御。紂囚文王於羑里,烹伯邑考爲羹,賜文王食。武王立,他此前已死了。

上文提到的三兄弟:

管叔:文王第三子;名鮮,武王之弟,周公之兄。封於管。

周公:文王第四子,名旦,輔助文王、武王成大業,成王初期攝政當國。

蔡叔:文王第五子,名度,武王、周公之弟。封於蔡。

“周公有兩個弟弟,一個叫管叔,一個叫蔡叔”,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

“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自《周禮》嗎?

第十二講:“隨便跟大家舉一個例子,我們平時都掛在嘴上,今天還經常可以在報紙上讀到的一句話就出自於《周禮》,就是'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周禮》的本意是什麼呢?'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本意是,禮法、禮儀不應該排斥平民,刑法並不能優待大夫。但是,我們後來理解這句話時,把它理解成爲對老百姓不用講禮法,對官員不可用刑法,把這個'下’和'上’這兩個動詞理解錯了。”

對“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這句的解釋,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但是這句話並不出自《周禮》,而出自《禮記·曲禮上》。錢先生弄錯了“平時都掛在嘴上”的這句話的出處。

“大腿上沒毛,小腿上也沒毛”,是描寫墨者的嗎?

第十五講:“在《莊子》裏面有一句描寫墨子的話,非常有趣而有名,莊子盯着墨者的腿看,看了大腿再看小腿,發現只要是墨子的門徒,大腿上沒毛,小腿上也沒毛。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他們經常卷着褲腿,要麼抗擊洪水,要麼就在從事農業,這樣的人腿上的毛自然都沒了。”

《莊子》裏有兩篇記“大腿上沒毛,小腿上也沒毛”,都不是描寫墨者的。

一篇是《在宥》:“堯、舜於是乎股無胈,脛無毛,以養天下之形。”“股無胈,脛無毛”是用來描寫堯、舜治理天下時的勞苦。

一篇是《天下》:“墨子稱道曰:'昔禹之湮洪水,決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無數。禹親自操橐耜而九雜天下之川。腓無胈,脛無毛,沐甚雨,櫛疾風,置萬國。禹大聖也,而形勞天下也如此。’使後世之墨者,多以裘褐爲衣,以跂蹻爲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爲極,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謂墨。’”“腓無胈,脛無毛”出自墨子之口,墨者也都以大禹精神作爲自己的人生目標,但它究竟是用來描寫禹治理洪水時的勞苦的。

鄧析是被誰殺死的?

第十五講:“鄧析是鄭國的大夫,這個人經常好辯明概念,常跟子產這樣非常重要的大官辯論。因爲他會詭辯,所以子產辯不過他,經常被他辯得張口結舌。於是,子產急了就把他給殺了。鄧析沒有什麼學問傳下來。”

這段話說鄧析被子產殺死,不十分可信。

鄧析之死有兩說:一說被駟歂殺死。《左傳·定公九年》:“鄭駟歂殺鄧析,而用其《竹刑》。君子謂子然於是不忠。”杜預注:“鄧析,鄭大夫,欲改鄭所鑄舊刑,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書之於竹簡,故言《竹刑》。”一說被子產殺死。《荀子·宥坐》、《呂氏春秋·離謂》、《淮南子·汜論訓》、《說苑·指武》、《列子·力命》皆言子產殺鄧析。此說人多疑之。張湛注《列子》雲:“此傳雲子產誅鄧析,《左傳》雲駟歂殺鄧析而用其《竹刑》,子產卒後二十年而鄧析死也。”鄧析與子產並不同時。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奇猷案:《左傳》定九年雲'鄭駟歂殺鄧析而用其竹刑,君子謂子然於是乎不忠’,則子然爲駟歂之字。疑此上文'子產’皆當作'子然’。”《辭海》“鄧析”條說他“爲執政者駟顓所殺”。(“駟顓”當作“駟歂”)怎麼能斷定鄧析是被子產殺害的呢?

再說,子產殺鄧析,僅僅“因爲他會詭辯,所以子產辯不過他,經常被他辯得張口結舌。於是,子產急了就把他給殺了”。看看,作爲鄭國執政的子產,不毀鄉校,作風開明,因而受到孔子稱讚,他能這樣胡亂地殺人嗎?要是這樣,子產就不是子產了。

錯認“母嚚”作“母囂”

第十九講:“他的父親叫瞽叟,就是眼睛瞎了的老人,所以舜的父親是個盲人。而舜的親生母親很早去世,這個瞽叟又娶了老婆。這個繼母,又生了兒子叫象。舜生活的環境,按照古籍的說法叫'父頑、母囂、象傲’。父親非常頑劣,脾氣不太好;繼母非常囂張,非常暴烈;異母弟弟非常悖傲,非常狂傲。”

“母囂”?不對。

請看古籍的說法。《書·堯典》:“父頑,母嚚,象傲”。《史記·五帝本紀》:“舜父瞽叟頑,母嚚,弟象傲,皆欲殺舜。”

兩書的記載都是“母嚚”。

“嚚”讀yín,愚,惡。《廣雅·釋詁》:“嚚,愚也。”《一切經音義》二二引《蒼頡》:“嚚,惡也。”“父頑,母嚚,象傲”,是說舜的父親頑固不化,繼母愚蠢蠻橫,同父異母的弟弟象也藉着父母的威勢,傲慢無禮。

“'母囂’,繼母非常囂張。”此解,字錯了,讀錯了,也講錯了。

錯讀“妺(mò)喜”作“妹(mèi)喜”

錢文忠先生在中央臺“百家講壇”上多次讀錯字音,也就是念白字。就先從誤讀“妺喜”說起吧。

今年3月28日播放第二十講:“夏桀寵愛一個妃子,名字叫妺喜。”“妺(mò)喜”卻誤讀作“妹(mèi)喜”。“妺喜”在這一講和下一講中共出現7次,統統都讀錯了。

臧克和《中古漢字流變》:“妺mò,莫葛切。妺喜,桀妻也。”妺喜,有施氏之女。夏桀攻有施氏,有施氏就把妺喜嫁給桀,爲桀所寵。見《國語·晉語一》。《楚辭·天問》作妺嬉,《呂氏春秋·慎大》作末嬉,《荀子·解蔽》、《史記·外戚世家》、《漢書·外戚傳》作末喜。“妺”只在“妺喜”中作人名用字,僅此一見,常被人們誤認作“妹”,也就不足爲怪了。

3月29日,播放第二十一講,講商紂王“活剖比干”。把“比干(gān)”誤讀作“比干(gàn)”。“比干”的“幹”不是簡化字,只讀gān。“幹”簡化作“幹”,纔讀gàn。

2月15日,播放第九講:“論語者,二十篇,羣弟子,記善言。”《論語》的“論”讀lún,一律誤讀作lùn。

2月22日,播放第十一講,講《周易》時,舉例說孔子的學生問老師:“您也相信這個占卜啊?”“佔(zhān)卜”誤讀作“佔(zhàn)卜”。“占卜”、“占卦”、“占課”、“占夢”、“占星”的“佔”都讀zhān。

2月28日,播放第十二講,講周公說服召公站在自己這一邊,平定了武庚的叛亂。“召(shào)公”誤讀作“召(zhào)公”。召,音shào,古地名。周初召公奭的封地。

走上中央臺,就要嚴格要求自己,不讀錯字。(平時上講臺也不能讀錯字)要不讀錯字,就要常翻翻字典。

從“不恥”與“不齒”說起

《錢文忠解讀〈三字經〉》一書中尚有一些錯字。先看一個最常見的例子:

第52頁:“在過去,如果老太太跟着女兒住,假如有兒子的話,這個兒子是擡不起頭的,這個兒子是不恥於人類的。”這裏該用“不齒”,而誤用“不恥”,這是一個常見的錯誤了。“不恥”與“不齒”,記住兩個要點,就可辨析清楚:一是詞義不同。“不恥”的意思是“不以……爲恥”。“恥”,意動用法。“不齒”常見的意思是“不與同列”,表示鄙視。“齒”,並列,引爲同類,爲引申義。二是感情色彩不同。“不恥下問”是不認爲向比自己學問少、地位低的人請教是羞恥的,這是褒揚。常見的詞語有“不恥相師”、“不恥最後”、“不恥祿之不夥”。“不齒於人類”是說不與人類同列,甚至說“不齒於人類的狗屎堆”,這是貶斥。

下面再略舉一些例子。第9—10頁,三次出現“人之出,性本善”,“出”系“初”之誤。第36頁,“黃香,字文”,“文”後脫“強”字。第54頁,“十一歲的小吉翂,爲了救父親,趕到京城,不顧生死,到皇宮門口擊鼓鳴冤。”吉翂,母親死時十一歲,擊鼓救父時已十五歲。見《梁書·吉翂傳》。第138頁,“腹有詩出氣自華”,“出”系“書”之誤。第149頁,周幽王,“姓姬,名宮湦”。“湦”系“涅”之誤。第179頁,“王通,寫成一部書,叫《續詩》。”《續詩》當作“《續六經》”。王通作《續詩》、《續書》、《禮論》、《樂論》、《易贊》、《元經》,合稱《續六經》。《續詩》僅是其中一種。第182頁,“《三字經》中的五子,都是先秦諸子百家中的代表人物”。“先秦”兩字應刪。五子中的揚雄是漢朝人,王通是隋朝人。第185頁,“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樂”系“說”之誤。“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記住上句用“說(悅)”,下句用“樂”,就不致錯了。

“無錯不成書。”這再一次得到證明。當然,上面有些錯誤出版社亦有責任,不能全怪錢文忠先生。

《三字經》是國學初級讀本,過去是兒童的必讀書,今天仍不失爲青少年的優秀課外讀物。這本書言簡而意豐,文約而義奧,兒童琅琅成誦,而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未必完全讀懂。時代的呼喚,青少年的需要,於是《錢文忠解讀〈三字經〉》橫空出世了。這本書在中央臺熱播,便受到普遍而熱烈的歡迎。然書中卻存在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我不自量力,爲文加以評析,管窺蠡測之見,或有偏頗不當之處。如能對廣大讀者閱讀這本書有些須幫助,對錢文忠先生修訂這本書有些須幫助,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泓水之戰”中宋國的大司馬是“公孫固”還是“子魚”?

《錢文忠解讀〈三字經〉》(下冊)第二十三講:“楚兵開始過河,宋襄公這邊在河對岸等着,宋襄公身邊有個叫公孫固的大臣就跟他說:'楚軍白日渡河,等他們渡河渡到一半的時候,……’等楚軍已經渡過來佈陣的時候,公孫固又勸宋襄公:'主公啊,他們河都渡過來了,……’”

這裏講的是春秋時宋楚之間的泓水之戰。宋襄公堅持“仁義”,不聽大臣勸諫,導致大敗。可他身邊勸諫的大臣是公孫固嗎?

《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夏宋公伐鄭。子魚曰:'所謂禍在此矣。’……楚人伐宋以救鄭。宋公將戰,大司馬固諫曰:'天之棄商久矣,君將興之,弗可赦也已。’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戰於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司馬曰:'彼衆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公曰:'不可。’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陣而後擊之。宋師敗績。……子魚曰:'君未知戰。勍敵之人,隘而不列,天讚我也。……’”杜預注:“大司馬固,莊公之孫,公孫固也。”“司馬”下注:“子魚也。”杜注“大司馬”、“司馬”分別爲公孫固、子魚。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認爲“大司馬”、“司馬”同爲公孫固一人。

鄭天挺主編《左傳選》則認爲“大司馬”、“司馬”同爲子魚一人。他在“大司馬固諫”文後注曰:“固諫,勸阻切至。”“固”不是人名。而是副詞,堅決。此注甚確。這與司馬遷的記載相同。《史記·宋微子世家》:“十三年夏,宋伐鄭。子魚曰:'禍在此矣。’秋,楚伐宋以救鄭。襄公將戰,子魚諫曰:'天之棄商久矣,不可。’冬,十一月,襄公與楚成王戰於泓。楚人未濟,目夷曰:'彼衆我寡,及其未濟擊之。’公不聽。已濟未陳,又曰:'可擊。’公曰:'待其已陳。’陳成,宋人擊之。宋人大敗,襄公傷股。……”子魚,名目夷,時任大司馬。《中國歷史大辭典》、《中國曆代人名大辭典》“子魚”詞條,都注他是“泓水之戰”中的人物。這是史學界的共識。

公孫固取子魚而代之,既不出自《左傳》(杜注二人),更不出自《史記》(無公孫固),而出自《東周列國志》第三十四回。所謂“公孫固”,所謂制一面繡着“仁義”二字的大旗,都在這部小說裏。人們要問:小說家之言,可信嗎?

向秦穆公推薦百里奚的是公子摯嗎?

第二十四講:講秦穆公羊皮換賢。公元前655年,秦穆公派公子摯到晉國代自己求婚。晉獻公把大女兒許配給秦穆公,陪嫁奴僕中有一個人叫百里奚。百里奚是一個被滅掉的國家的大夫。途中,百里奚逃跑了。公子摯也不當回事,心想一個奴隸看那麼重幹什麼?百里奚跑到楚國給人養牛,楚成王知道了又派他到很遠的南海去牧馬。後來,秦穆公派使者帶五張上等的黑羊皮到楚國把百里奚贖回來。秦穆公拜他爲相國。

“五羖大夫”的故事膾炙人口。但是,向秦穆公推薦百里奚的是公子摯嗎?

《史記·秦本紀》:“[繆公]四年,迎婦於晉,晉太子申生姊也。五年,晉獻公滅虞、虢,虜虞君與其大夫百里傒,以璧馬賂於虞故也。既虜百里傒,以爲秦繆公夫人媵於秦。百里傒亡秦走宛,楚鄙人執之。繆公聞百里傒賢,欲重贖之,恐楚人不與,乃使人謂楚曰:'吾媵臣百里傒在焉,請以五羖羊皮贖之。’楚人隨許與之。當是時,百里傒年已七十餘。繆公釋其囚,與語國事。謝曰:'臣亡國之臣,何足問?’繆公曰:'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固問,語三日,繆公大說,授之國政,號曰五羖大夫。”

《呂氏春秋·慎人》:“百里奚之未遇時也,亡虢而虜晉。飯牛於秦,傳(通“轉”)鬻以五羊之皮。公孫枝得而悅之,獻諸繆公,三日,請屬事焉。繆公曰:'買之五羊之皮而屬事焉,無乃天下笑乎?’公孫枝對曰:'信賢而任之,君之明也;請賢而下之,臣之忠也;君爲明君,臣爲忠臣。彼信賢,境內將服,敵國且畏,夫誰暇笑哉?’繆公遂用之。”

《文選·陸士衡〈演連珠〉》“禽息碎首”注引《韓詩外傳》曰:“禽息,秦人,知百里奚之賢,薦之於穆公,爲私而加刑焉。公後知百里之賢,乃召禽息謝之。禽息對曰:'臣聞忠臣進賢不私顯,烈士憂國不喪志。奚陷刑,臣之罪也。’乃對使者以首觸楹而死。以上卿之禮葬之。”

《史記》講了“五羖大夫”的傳奇故事。《呂氏春秋》說是公孫枝推薦的,《韓詩外傳》則說是禽息以死推薦的,都沒有提到公子摯。公子摯之說是沒有根據的。再者,《呂氏春秋》記百里奚飯牛而秦以五羊皮贖之,《史記·商君列傳》又載穆公舉之牛口之下,那麼,楚成王派他到南海牧馬之說,也是沒有根據的。

項羽“就在垓下拔劍自刎”嗎?

第二十六講:“公元前203年底,楚漢重新開戰,此時,劉邦兵力已十分強大,他率軍將項羽重重包圍在垓下,也就是今天安徽靈璧縣東南。……項羽一聽,四面楚歌,以爲自己的江山都被劉邦攻下了,實際上那個時候並沒有。項羽覺得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就在垓下拔劍自刎。”

這段話有兩個問題。先說第一個問題:垓下在什麼地方?這像是明知故問。人盡皆知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難道有什麼問題嗎?我經過認真研讀《史記》,有了新的看法,願藉此機會提出來,供史家研究。《史記·項羽本紀》:“韓信乃從齊往,劉賈軍從壽春並行,屠城父,至垓下。”“城父”,唐張守節的《史記正義》注:“父音甫。壽州壽春縣也。城父,亳州縣也。屠謂多刑殺也。劉賈入圍壽州,引兵過淮北,屠殺亳州,城父,而東北至垓下。”“垓下”,《正義》注:“按:垓下是高崗絕巖,今猶高三四丈,其聚邑及堤在垓之側,因取名焉。今在亳州真源縣東十里,與老君廟相接。”這兩條註解可作爲座標,確是“垓下”的地理位置。今安徽渦陽西北四十里之義門鎮,即唐之真源縣。《渦陽縣誌》:“玄帝廟在縣西北四十里義門集北,今廢。有明亳州同知李先芳撰記。李先芳《重修玄帝廟記》:據舊志,義門集即唐之真源縣,以近老子天靜宮故也。”《辭海》(1999年版)“老子”條注:“一說爲今安徽渦陽人。”具體地點即老君廟(今已重修)。我們來看,韓信、劉賈軍並行屠城父,東北至垓下。亳州東七十里即城父,城父東十里即真源(今義門),真源東十里即垓下,東與老君廟相接。與《正義》兩條註解悉相符合者,只有安徽渦陽西北。提出新說,不是我要標新立異,康代的《史記正義》註釋如此,只是未爲世人重視罷了。

第二個問題:項羽在什麼地方自刎?根據《項羽本紀》的記載,項羽於烏江自刎。烏江在今安徽和縣。說項羽“就在垓下拔劍自刎”,明顯是錯誤的。

王莽“是被漢兵殺了”嗎?

第二十七講:“以綠林軍爲主體,劉秀也在其中,乘勝攻入長安,放火燒了未央宮的大門。王莽逃到了宮裏的漸臺,所謂漸臺就是四面環水的臺,但是最後還是被漢兵殺了。”

王莽被殺,《漢書·王莽傳》記載甚詳。這裏姑舉《後漢書·天文志上》的記載來看:“是時莽遣二公之兵至昆陽,已爲光武所破。莽又拜九人爲將軍,皆以虎爲號。九虎將軍至華陰,皆爲漢將鄧曄、李鬆所破。進攻京師,倉將軍韓臣至長門。十月戊申,漢兵自宣平城門入。二月己酉,城中少年朱弟、張魚等數千人起兵攻莽,燒作室門,斧敬法闥。商人杜吳殺莽漸臺之上,校尉公賓就斬莽首。大兵蹈藉宮廷之中。”

公元23年,漢將鄧曄、李鬆率軍自宣平城門攻入長安。這個時候,城中市民朱弟、張魚兩個青年擔心衆人家室被搶,他們數千人先行組織起來,和進城的漢兵聯手攻打皇宮。他們放火燒了未央宮的便門,王莽在大火中逃到未央宮滄池中的漸臺上。商人杜吳首先上前,一刀刺死了王莽,一校尉名叫公賓就的搶上前去割下王莽的腦袋邀功請賞去了。這次漢兵攻入長安,劉秀並不在其中,殺死王莽的也不是漢兵,而是商人杜吳。

始末顛倒的“八王之亂”

第二十八講:“公元306年,傻皇帝吃餅中毒而死。各地的諸侯王爲了爭奪帝位,展開了殘酷廝殺。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亂’。”

這裏說,晉惠帝之死,引起“八王之亂”。這符合歷史事實嗎?

八王之亂,是西晉皇族爭奪政權的變亂。晉初大封同姓子弟爲王,握有軍政大權。朝小野大,爲禍亂之源。晉惠帝是個十足的白癡,皇后賈南風與輔政的外戚楊駿爭權。永平元年(291年)賈后殺駿,以汝南王亮輔政,復使楚王瑋殺亮,旋又殺瑋。元康九年(299年)賈后害死太子,羣情怨憤。永康元年(300年)趙王倫起兵殺賈后,廢惠帝自立,激起諸王反對。齊王冏起兵討倫,成都王穎、河間王顒舉兵響應。趙王倫被殺,惠帝復位,齊王冏以大司馬輔政專權。不久長沙王乂攻殺冏,河間王顒又與成都王穎攻殺乂,穎鎮鄴,專斷朝政。東海王越奉惠帝北上攻穎,敗於蕩陰,穎俘惠帝至鄴。幽州刺史王浚與幷州刺史司馬騰討穎,穎敗,挾惠帝投顒於長安,顒獨佔朝政。東海王越再起兵攻顒,克長安,顒、穎相繼被殺,迎惠帝返洛陽。光熙元年(306年),越毒死惠帝,另立懷帝,掌握大權。

“八王之亂”從永平元年(291年)至光熙元年(306年),前後十六年。錢先生卻說,公元306年,傻皇帝被毒死,爲了爭奪帝位,引起“八王之亂”。這不是始末顛倒嗎?

齊後主如此“性開放”嗎?

第二十九講:“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的《北齊》,就形象地描寫了齊後主和馮小憐的荒淫無恥:'一笑相傾國便亡,何勞荊棘始堪傷。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由此可見,齊後主寵幸馮小憐,直至不理朝政、國無政令是北齊亡國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詩中的'玉體橫陳’又是怎麼回事呢?齊後主在朝廷上跟大臣議事的時候,居然經常讓馮小憐公開坐在他的腿上,或者躺在他的懷裏,弄得大臣們滿面通紅,語無倫次。他還下令,讓馮小憐裸體躺在朝堂上,讓大臣們同來觀賞。這就是'玉體橫陳’這一成語的來源。”

今國人常談論西人的“性開放”,要是西人讀了這段文字,知道早在一千四百三十多年前的齊後主讓寵妃“裸體朝堂”,怕是會瞠乎其後的。

但這是誤讀。“玉體橫陳”是用典,找到這個典故的出處,才能真正弄懂它的意思。劉學鍇、餘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中《北齊二首》集註:“朱注:宋玉《諷賦》:'主人之女爲臣歌曰:內怵惕兮徂玉牀,橫自陳兮君之旁。’釋德洪《楞嚴合論》引司馬相如《好色賦》曰:'花容自獻,玉體橫陳。’”李商隱借用這個典故,極寫高緯寵愛馮小憐的猥褻醜惡。此爲內醜,內醜不可外揚。《詩·鄘風·牆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醜也。”中冓,宮闈,宮廷內部。而“裸體朝堂”之說太離譜了,一個頭腦正常的人能讓自己的妻子赤裸裸的讓衆人觀賞嗎?回答只能是:不可能。

朱全忠稱帝前就被喊作“陛下”了嗎?

第三十三講:“有一年的六月,天都很熱了,朱溫就帶着一羣幕僚——裏邊當然有不少讀書人,到一棵柳樹底下去乘涼。朱溫擡頭望了望柳樹,說:'這棵柳樹長得真好啊,正好用來做車轂。’什麼叫車轂?就是車輪中間圓的,當中連着車軸的東西叫車轂。”旁邊有幾個讀書人直拍皇帝的馬屁:'對對對,您說得真對,陛下,正好做車轂。’沒想到朱溫勃然變色:'你們這些書生,隨口戲弄人,什麼東西,你以爲我不懂啊,車轂要用榆木做,怎麼可以用柳木做?來人,把這幾個書生亂刀砍死。’一幕慘劇又發生了。朱溫最後是在病中,被兒子朱有貴帶人刺殺身亡的。”

這段話有自相矛盾處:說朱溫是皇帝吧,他帶着一羣幕僚,將帥手下稱“幕僚”;說朱溫不是皇帝吧,有人拍他的馬屁,稱他爲“陛下”。

還是看看史書上的記載吧。《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五·唐紀八十一·昭宣帝天祐二年(905)》:“全忠嘗與僚佐及遊客坐於大柳之下,全忠獨言曰:'此柳宜爲車轂。’衆莫應。有遊客數人起應曰:'宜爲車轂。’全忠勃然厲聲曰:'書生輩好順口玩人,皆此類也!車轂須用夾榆,柳木豈可爲之!’顧左右曰:'尚何待!’左右數十人,捽言'宜爲車轂’者悉撲殺之。”

朱溫,宋州碭山(今屬安徽)人。背黃巢歸唐,賜名全忠。天祐四年(907年)代唐稱帝,改名晃。國號樑,史稱後梁。此時朱全忠不是皇帝,怎麼能說他是“皇帝”,稱他爲“陛下”呢?他殺的也不是幕僚中的讀書人,而是同在柳樹下乘涼的遊客。朱溫只做五年皇帝,912年被兒子朱友珪帶人刺死。史載“友珪僕伕馮廷諤刺帝腹,刃出於背”,死得很慘。上文說他的兒子叫朱有貴,名字錯了。

周世宗滅佛在歷史上只是被詬病嗎?

第三十四講:“周世宗柴榮做了許多好事,人們一般都不記得,卻記得周世宗滅佛。他的滅佛被人牢記在心,進而在歷史上被詬病了整整1000年。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四次大規模的滅佛事件,歷史上稱之爲'三武一宗’,即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後周世宗柴榮。將柴榮跟'三武’並列,客觀地說有點不公。……柴榮滅佛主要是因政治和經濟方面的一種戰略的考量。他發現僧人太多,寺院佔的土地太多,而國家的土地就減少了,免稅的人口增多了,國家的兵源也少了。必須把寺院減少,讓僧人還俗,他是從政治、軍事角度去考量的。”

柴榮滅佛,歷史上是怎樣記載和評價的呢?

《資治通鑑卷二百九十二·後周紀三·世宗顯德二年(955)》:“帝以縣官久不鑄錢,而民間多銷錢爲器皿及佛像,錢益少,九月,丙寅朔,敕始立監採銅鑄錢,自非縣官法物、軍器及寺觀鐘磬鈸鐸之類聽留外,自餘民間銅器、佛像,五十日內悉令輸官,給其直;過期隱匿不輸,五斤以上其罪死,不及者論刑有差。上謂侍臣曰:'卿輩勿以毀佛爲疑。夫佛以善道化人,苟志於善,斯奉佛矣。彼銅像豈所謂佛邪!且吾聞佛在利人,雖頭目猶舍以佈施,若朕身可以濟民,亦非所惜也。’”

周世宗滅佛,乃毀佛鑄錢,和錢先生的說法不同。這樣做,正是佛法教義所提倡的;這樣做,有利於國計民生。司馬光對此極爲讚賞,給予高度評價:“臣光曰:若周世宗,可謂仁矣,不愛其身而愛民;若周世宗,可謂明矣,不以無益廢有益。”

周世宗滅佛“在歷史上被詬病了整整1000年”嗎?

“燭影斧聲”的出處

第三十五講:“宋朝有個僧人叫文瑩,他寫了一部流傳很廣的筆記叫《湘山野錄》,曾經記載了燭影斧聲的故事。筆記裏講,趙匡胤聽了一位算命人的話,覺得自己氣數已盡,沒有幾天可活了,就把自己的弟弟趙光義請進宮,安排後事。當時趙匡胤患病已久,他把宦官和宮女撤走,單獨與趙光義談論後事。喝完酒已經是深夜了,趙匡胤就拿出一把玉斧。皇帝身邊的斧子一般都是起禮儀的作用,但是也可以砍死人。趙匡胤拿玉斧就在地上砍,嘴裏說着'好做好做’,不知道什麼意思。……當夜趙光義留宿在宮中,而第二天天剛亮,就發現趙匡胤死了。那麼,趙光義就受了遺詔,在靈前繼位。”

“燭影斧聲”不出自《湘山野錄》,而出自《續湘山野錄》:“上謂生(指道士)”:'我久欲見汝決克一事,無他,我壽還得幾多在?’生曰:'但今年十月廿日夜,晴,則可延一紀,不爾,則當速措置。’上酷留之,俾泊後苑。苑吏或見宿於木末鳥巢中,止數日不見。帝切切記其語。至所期之夕,上御太清閣四望氣。是夕果晴,星斗晴燦,上心方喜。俄而陰霾四起,天氣陡變,雪雹驟降,移仗下閣。急傳宮鑰開端門,召開封王,即太宗也。延入大寢,酌酒對飲。宦官、宮妾悉屏之,但遙見燭影下,太宗時或避席,有不可勝之狀。飲訖,禁漏三鼓,殿雪已數寸,帝引柱斧戳雪,顧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帶就寢,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內,將五鼓,周廬者寂無所聞,帝已崩矣。太宗受遺詔於柩前即位。”後人因以“燭影斧聲”指帝位傳授不正常的疑案。

《湘山野錄》與《續湘山野錄》是宋釋文瑩所作記載北宋見聞雜事的一部隨筆。上文有些關鍵性的細節,如“但遙見燭影下”、“帝引柱斧戳雪”,沒有講或沒有講清楚。關係到趙匡胤生死的天氣變化一點沒講。“柱斧”誤作“玉斧”。“柱斧”不是玉斧,而是水晶制的小斧。《朱子語類》卷一二八:“祖宗時,升朝官出入有柱斧。其制是水精小斧頭子在轎前。”

岳飛冤獄何時昭雪?

第三十五講:“秦檜誣岳飛謀反,把岳飛下了獄。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也就是公元1142年1月27日,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在臨安**亭,當時岳飛還不到40歲。岳飛的兒子岳雲和部將張憲同時被害。一直到宋寧宗的時候,岳飛冤案才得以昭雪,被追諡'武穆’。”

岳飛冤案昭雪的時間,所記不實。

《宋史·岳飛傳》:“檜死,議復飛官。万俟禼謂金方願和,一旦錄故將,疑天下心,不可。及紹興末,金益猖獗,太學生程宏圖上書訟飛冤,詔飛家自便。初,檜惡嶽州同飛姓,改爲純州,至是仍舊。中丞汪澈宣撫荊、襄,故部曲合辭訟之,哭聲雷震。孝宗詔復飛官,以禮改葬,賜錢百萬,求其後悉官之,建廟於鄂,號忠烈。淳熙六年,諡武穆。嘉定四年,追封鄂王。”

直到高宗死後,孝宗爲鼓士氣,平民憤,才追復岳飛官職,將其遺骸遷葬於西湖棲霞嶺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諡武穆,寧宗嘉定四年(1211年)追封鄂王。

上文所講岳飛冤案的昭雪,全都錯了。

賀人龍是“李自成的叛將”嗎?

第三十九講:“崇禎三年,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聲勢明顯壯大後,明王朝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局面。但是,崇禎皇帝居然密令,在崇禎十五年殺了賀人龍。賀人龍不僅跟李自成是同鄉,兩人還有點親戚關係。他是李自成的叛將,對李自成的情況很瞭解,他投靠官兵,對李自成的打擊是很大的。”

賀人龍(?-1642)明陝西米脂人。初以守備隸屬延綏巡撫洪承疇,鎮壓農民軍,累遷至總兵。崇禎九年,從孫傳庭擒闖王高迎祥。十三年,從左良玉破張獻忠於瑪瑙山。初督師楊嗣昌許賀人龍進平賊將軍,既而食言。人龍大失望,遂不奉約束。崇禎怒,詔奪職,戴罪視事,不久授意督師孫傳庭以計殺之。《明史·賀人龍傳》:“賀人龍,米脂人。初以守備隸延綏巡撫洪承疇麾下。”說賀人龍“是李自成的叛將”,那是錢先生記錯了。

李自成的叛將另有其人。見《明史·高傑傳》:“高傑,米脂人。與李自成同邑,同起爲盜。崇禎七年閏八月,總督陳奇瑜遣參將賀人龍救隴州,被圍大困。自成令傑遺書約人龍反,不報。使者歸,先見傑,後見自成。比圍城兩月不拔,自成心疑傑,遣別部將往代,傑歸守營。自成妻邢氏掌軍資,每日支糧仗。傑過氏營,分合符驗。氏偉傑貌,與之通,恐自成覺,謀歸降。次年八月遂竊邢氏來歸。洪承疇以付人龍,使其遊擊孫守法挾以破賊,取立效爲信,自是傑常隸人龍麾下。”李自成的叛將正是高傑。他拐走了李自成的老婆邢氏降明。如果是說他與李自成“兩人還有點親戚關係”,這是什麼親戚關係呀!高傑南明弘光帝時封興平伯,爲江北四鎮之一,駐瓜洲,受史可法節制。此是後話。

人名之誤何其多

《錢文忠解讀〈三字經〉》(下冊)編校不精,錯字較多。

這裏只說人名錯誤。人名,特別是古代的人名,今人多不熟悉,如果寫錯了,不經過查考,很難發現。如第75-76頁,“拓跋成”凡三見,當作“拓跋澄”。見《魏書·任城王澄傳》。第78頁,“北周武帝宇文邕,……小名叫彌羅突”,“彌”系“禰”之誤。見《周書·武帝紀》:“高祖武皇帝諱邕,字禰羅突。”第85頁,“隋文帝還有一個鮮卑族的名字,叫普六茹”,“普六茹”不是名字,是姓氏。見《隋書·高祖紀》:“皇考從周太祖起義關西,賜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國、大司空、隋國公。”他應該叫普六茹堅。第90頁,“隋文帝的罪惡,也是深重的。”“隋文帝”系“隋煬帝”之誤。第103頁,“魏徵,字直成”,“直成”系“玄成”之誤。第113頁,“駙馬陳昌義”,“陳昌義”系“程昌裔”之誤。第115頁,“王獻芝”當作“王仙芝”。第117頁,“[朱溫]隨母親投到蕭縣叫劉從的地主豪強家裏”,“劉從”當作“劉崇”。見《舊五代史·梁書·太祖紀》:“昆仲三人,俱未冠而孤,母攜養寄於蕭縣人劉崇之家。”第129-130頁,“王普”凡四見,系“王樸”之誤。見《舊五代史·周書·世宗紀》。第143頁,“建康留守杜衝不戰而降”,“杜衝”系“杜充”之誤。見《宋史·杜充傳》。第172頁,“劉三武”系“劉三吾”之誤。見《明史·劉三吾傳》:“懿文太子薨,帝御東閣門,召對羣臣,慟哭。三吾進曰:'皇孫世嫡承統,禮也。’太孫之立由此。”

其他方面的錯字尚有,這裏就從略了。

這是一本主要寫給孩子們讀的書。內容兼具真實性、故事性、趣味性,孩子們才愛讀。這本書的故事性與趣味性,不用說是非常出色的。而列在第一位的真實性則相對較差,講史多有失實處,這是這本書的致命傷。我自知學力不逮,勉力爲文指出,不爲賢者諱,錢文忠先生該不會責怪吧?“玉不琢,不成器。”我們相信,這部書經多方“琢磨”後,將更加煥發光彩。

百家講壇三字經觀後感 篇四

聽爸爸說在《百家講壇》裏有很多好東西,看了之後可以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只要看懂了一點,就可以讓你受用一生,於是我便去瞧了一瞧《百家講壇》裏錢文忠講的《三字經》,剛開始聽他這這一講還有許多的趣味,還融入了一些動漫式的講談方法(很新穎)。

以前就聽老師說有《四書五經》、《增廣賢文》、《三字經》、《二十四孝》、《四庫全書》、《唐詩宋詞》、《東周列國志》、《樂府詩集》……等等,還有現代詩經之類的書。讀了都會對自己有好處,會學到很多好東西。講座雖然不長只有二。

三十分鐘,但是很明瞭,不難聽出其中的道理,也不免對我的生活加一對比。從小就聽家長說,不要與壞孩子玩、學習不好的玩,其實人交朋友首先要想,自己配交什麼樣的朋友。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只有和朋友一同進步的人,那纔是真正的好朋友。

這才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多讀書讀好書,纔是最重要的啊!

百家講壇三字經解讀:子不學,非所宜 篇五

百家講壇三字經解讀:子不學,非所宜

《三字經》列舉了大量典故、故事,闡述了豐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倡導尊敬師長,寬厚待人的,有頌揚勤勞節儉,清正廉潔白,有勸誡謹慎持身,悔過改錯的,內容非常豐富。

演講人:錢文忠

講師簡介: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華東師範大學東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季羨林研究所副所長。季羨林先生關門弟子,中國僅有的幾位專業研究梵文、巴利文的學者之一。1984年考入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留學德國漢堡大學印度與西藏文化學系,主修印度學,副修伊朗學、藏學。著作有:《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門立雪》,譯作《唐代密宗》、《道。學。政——論儒家知識分子》。

內容簡介:子不學 非所宜 幼不學 老何爲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學 不知義 爲人子 方少時 親師友習禮儀

這些傳統文化的經典,穿越了歷史的滄桑,至今仍然在教育孩子方面起到了警示的作用。那麼孩子究竟多大的時候學習的效果是最好的,孩子的教育應該從哪三個方面抓起,如何才能讓孩子把學習變成自覺自願的呢?請聽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解讀三字經系列第三集。

全文:

今天我接着爲大家講《三字經》,接着上面兩講,接下來的《三字經》是什麼呢?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爲。這字面意思是非常清楚的,就是孩子小的時候,如果不學習的話,非所宜,肯定是不合適的,是不應該的。幼不學老何爲,你年輕的時候不學習,小的時候不學習,老了還能幹什麼呢?岳飛,我們偉大的一個歷史上的一個英雄人物岳飛曾經有一首大家都知道的一首詞《滿江紅》,裏面就有“莫等閒白了少年頭”這樣的詞句。歲月蹉跎,時間一混就混過去了,一不小心,攬鏡自照,拿銅鏡一看,兩鬢華髮早生,已經開始兩鬢髮白,這個時候你後悔沒意思,來不及。

在北朝的時候,中國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學者叫顏之推,顏真卿的顏,這個人寫了一部書叫《顏氏家訓》,這書裏面講的大量的是他怎麼來教育自己的孩子,怎麼對當時的孩子的學習情況,教育情況,他做什麼樣的評論。顏之推有好幾個孩子,他非常重視孩子小時候的教育,他讓孩子很小就開始讀書。大家知道幾歲嗎?3歲。顏家的孩子3歲開始讀書,大家千萬別忘了,古人的3歲恐怕(摺合)咱們今天2歲,甚至有時候2歲都不一定到達,也就是說孩子可能路還沒走穩呢,先得開始跟着他爸爸(讀書)。孩子嘛,大家都能理解,讀書覺得累,因爲主要是背誦。就跟爸爸說,爸爸,難道我們非要讀書嗎?您看現在不有好多人也沒讀過什麼書,也是高官厚祿,錦衣玉食,我們幹什麼非要讀書呢?顏之推就教育他孩子,是的,確實有那麼一些人,靠着祖上的福廕當了大官,過上了好日子,生活也許比你們還好,但是每到緊要關頭,每到有大事的時候,這些人都是束手無策,毫無辦法,爲什麼呢?就因爲他們沒有讀書,他們沒有知識。那麼孩子聽了這個話,又去問爸爸,說爸爸,那我知道了,應該讀書,但是能不能稍微晚點讓我們讀書,等我們再長大一點我們再讀書呢?顏之推又告訴孩子,讀書應該只爭朝夕,應該趁小的時候記憶力好,趁小的時候吸收知識的條件更好的時候,抓緊讀書,儘早去接觸聖賢之書,這樣對你們將來長大以後的讀書,或者長大以後爲國家服務,都有很大的好處。那麼我們都知道,按照傳統的一個教育理論,多大歲數以前是最佳的學習年齡?13歲,13歲以前唸書效果是最好的。爲什麼呢?因爲13歲以前的記憶力最好。古人非常強調記誦的功夫,孩子還小,好多道理,深奧的道理,先別跟他說,說了以後孩子也琢磨不清楚,先讓他記住。讀書百遍,接着什麼,其義自見。你讀書百遍,把書讀得滾瓜爛熟了,自然會觸類旁通,把好多道理自個兒就悟出來了。或者隨着年齡閱歷的增長,他小時候背的東西突然會在某一個人生時刻激發他的聯想,他由此真正地領悟了精義。所以古人認爲13歲以前是學習的黃金時候,千萬不能放鬆。

解說:在現代中國社會,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所有的父母也都望子成龍,但究竟應該怎樣做纔對孩子的成長有利呢?古人教育孩子的方法,對我們現代人能不能有所啓迪呢?

我們現在父母家長都很喜歡孩子文武雙全,最近大家發現沒有,現在孩子當中,有一個名字起得非常普遍叫“贇”,上面是文武“斌”,下面是寶貝的'“貝”,這樣一個字,現在越來越多地被用來做孩子的名字。每年大家去看報紙,考進大學的學生名錄,經常會看到這個字,這個字好多人不知道怎麼念,這個字過去不怎麼用的,現在用得很多。也就是說父母首先認爲孩子都是寶貝,然後希望孩子文武雙全,這是對的。怎麼讓孩子文武雙全,怎麼讓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在將來具備爲社會服務的技能?我們還是應該回到歷史中,回到古人身上去看一看,這樣肯定是沒有壞處的。我們可以舉一個(習)武的例子。岳飛小時候,他的師傅是一個武林高手,叫周侗,名字留下來了。岳飛跟他好幾個朋友,岳飛是有師兄弟的,王貴、張顯、湯懷,這都是他的師兄弟,跟着周侗習武,都是歲數很小的時候。這幾個人剛開始差不多,岳飛和他的師兄弟基礎是差不多的,但是爲什麼後來岳飛會脫穎而出,而他另外的師兄弟相對的默默無聞?從一個故事就可以看出來:有一年的冬天,天特別冷,北方呼嘯,大雪紛飛,天寒地凍,岳飛和他的師兄弟還都是孩子,當然都貪戀熱被窩了,誰肯爬起來,爬起來不被凍死啊!都不願意早晨練武。這個時候只有岳飛把熱被窩掀起來,出去練武,在雪地裏舞劍。他的師傅周侗就看在眼裏,當時他師傅就有一段話,他認定在他的徒弟當中,岳飛將來成就最大,最有出息,這個事實當然後來就是如此。當然,岳飛後來還激勵了他的師兄弟,他這些師兄弟後來也成爲一些將軍,都帶兵打仗立有戰功,但是跟岳飛都不能比。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從小開始打下學習的基礎,形成學習的習慣是多麼的重要。

文忠寄語:從小開始打下學習的基礎,形成學習習慣非常重要。

也許好多父母會講,孩子那麼小,還是讓他玩一玩,讓他多一點童年的樂趣,這麼說對嗎?沒有什麼錯。但是這覺得不等於你就可以不抓緊孩子的學習,孔子就曾經講過,在《論語。憲問》:愛之,能勿勞乎。什麼意思啊?你愛他的話,能夠讓他不吃點苦嗎?這是孔子的話。大家想想,對我們今天的父母,或者對我們今天的孩子有沒有啓發意義呢?毫無疑問是有的。

解說:少年是一個人學習的關鍵期,這個時候打下的深厚基礎,會在孩子成年後充分地呈現出來。那麼當孩子還年幼時,父母究竟該如何教育子女呢?

接下來,《三字經》就用比喻來講子不學 非所宜 幼不學 老何爲,講這四句話,再次說明。接下來的《三字經》是哪四句呢?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字面意思很清楚,一塊玉石,如果不經過雕琢,它是成不了器的,也就是它不能成爲一件玉器,它只是一塊玉石。人不學不知義,人如果不學習的話,是不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合適的,什麼是不合適的。我在這裏依然來舉例子說明這個問題:還是舉岳飛,岳飛已經是手握重兵的大將,他這個時候就有意識地去培養他的孩子岳雲,也就有意識地去雕琢他,去琢磨他,希望能夠把岳雲培養出來,成爲一代名將。他是怎麼培養岳雲的呢?他把年僅12歲的岳雲編入軍隊,編到岳家軍裏面,而且規定岳雲:一,不許穿絲綢,雖然你是大將之子,你不許穿絲綢。第二,不得進酒肉,你不許喝酒,不許吃肉,每天跟着騎兵一起練習騎術。那麼有一天,岳雲跟着比他大好多的那些將士在練習騎術,一不小心,在過一道溝的時候,沒注意,摔下去,連人帶馬摔到溝裏。放在今天會這麼樣?放在今天肯定又跑過去了岳飛,兒子,你是不是這兒摔一個疙瘩,是不是那兒骨頭給摔壞了,要不這兒怎麼給摔青了,岳飛沒有,他巍然不動,而且不許旁邊的將領去把岳雲扶起來。他是怎麼處置的呢?喝令旁邊執行軍紀的這些軍官打岳雲軍棍。12歲的孩子,旁邊的將領當然是勸阻了,那麼小的一個孩子,他跟着騎兵來練習這些本領已經爲難他的,他不小心摔了一跤,將軍您還要打他軍棍,很多人說情,可是岳飛不爲所動,堅持用軍棍責打了岳雲。這也就是一種心態,希望孩子岳雲是一塊美玉,但是我要他成器,我就必須從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細微的部分來雕琢他,來培養他。果然岳雲後來成了一代名將。

【童聲】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學 不知義

玉不琢不成器,出於《禮記》的《學記》。《三字經》裏邊好多句子是現成的,從古代的經典當中給摘出來的。玉不琢不成器就是出於《禮記》,另外一部中國儒家非常重要的典籍。那麼我們也許會問,爲什麼用玉來做比喻呢?這裏邊有道理:中國是人類大概唯一一個有漫長悠久的玉文化的國家,過去的講究是,君子每天都要佩玉的,玉無故不得離身。爲什麼我們會形成這樣一個漫長而悠久的玉文化呢?我們中國古代有個說法,叫做“君子比德於玉”,君子拿玉,美玉來體現,來展現,或者來比喻君子所應該擁有的品德。所以古人經常用琢玉來比喻自己完善自己的修養,他使自己的修養越來越完善,就像雕琢這個玉一樣,所以《三字經》用玉不琢不成器來做比喻。另外一點我們應該知道的是,大家都知道今天我們掛在嘴邊的話:切磋,說咱倆切磋切磋,現在咱們講的切磋切磋,基本上是電視劇裏面的武打小說了,就兩個武林高手碰到一起,來,咱們切磋切磋,那接下來就應該動手了。古人不是這個意思,古人的切磋切磋什麼意思呢?切、磋、琢、磨,全部是古人玉器工業上的用詞,這四個字,全部是動詞。你採來一塊玉石,外面可能還是石頭,你先要把它切開,看裏面有沒有玉,有多少玉,這叫切。磋是指把玉的部分和石頭的部分分離開來,把石頭給磋掉,把玉給磋出來。琢就是把玉加以雕琢,讓它形成一個大致的器具的樣子。磨就是打磨,把這個玉器給磨光,最終形成一個作品或者一個產品。所以《詩經》裏面有話叫“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明白了這個道理以後,我們就可以看到,《三字經》所倡導的是一種什麼呢?倡導的是學習是一個過程,它像制玉一樣,必須經過切、磋、琢、磨這樣一個過程。

文忠寄語:學習像制玉一樣,必須經過切磋琢磨的過程。

解說:俗話說,嚴是愛寵是害,即使是美玉,也要下功夫雕琢。我們常常聽說有的孩子天資聰明,被人們譽爲神童,但是很多神童長大後,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這是爲什麼呢?

在宋朝的時候,有一個小孩叫方仲永,他出生於一個貧寒的農家,所以方仲永從小不僅是書沒有讀過,他連書都沒有看過,沒有看到過。但是這個孩子的天資實在是驚人,爲什麼呢?村莊裏畢竟還有那麼幾個非常底層的讀書人,經常在那裏詩云子曰的,在念書,方仲永打小就聽在耳朵裏。忽然到了四、五歲的時候,方仲永在家裏突然哭了,大哭,那麼父母當然就要去問他你幹嘛哭啊,你要什麼啊,你是要吃的呢,還是要喝的,他不,他要什麼?他要筆墨紙硯,就是方仲永突然要筆墨紙硯,那父親覺得很滑稽,你這孩子,家裏從來沒這東西,你要這幹嘛?趕緊就從鄰里的讀書人那裏借了一套筆墨紙硯,借回來以後就問方仲永,你知道這是什麼嗎?你打算拿它幹嘛啊?方仲永說,我要寫詩,那當時就把父親給嚇楞了,你還寫詩你。誰知道方仲永拿起筆就寫了四句詩,而且還給這個詩起了個名字很高雅。旁邊的讀書人一看,這是一首好詩啊,你四、五歲的孩子,從來不知道筆墨紙硯,從來沒有見過書本的人,居然能夠寫這麼好的一首詩。大家一致認爲,方仲永是天才。那方仲永的父親種了一輩子地,忽然有了這麼一個兒子,有神童之名,當然很自豪,也很高興。實際上有點什麼呢,有點咱們北方話講的“顯擺”,就叫兒子,來,給叔叔做一首詩,給伯伯做一首詩,方仲永都是出口成章。慢慢地方仲永的名聲傳到了縣城裏,縣城裏好多富人,好多這種鄉紳,就叫方仲永的爸爸把方仲永帶來,來作詩給他們看,都很棒。這些人也是出於好意,就開始資助方仲永的父親,你家出了一個神童,這是我們這一方鄉土的榮耀,好好培養他,將來能夠給我們這個地方爭光。誰知道方仲永的父親就認爲方仲永既然是天才,那沒什麼必要再去進行培養了,天才,所以就忙不迭地就一直帶着方仲永走街串巷,去展現自己的本領。到了十二、三歲的時候,方仲永依然還能作詩,但是這個詩和同齡人比起來已經沒什麼差距了。到了二十歲的時候,方仲永還是能夠寫詩,但是他的詩歌已經遠遠不如同齡人。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就算是天才,也需要後天的進一步培育和教育,否則天才只能被磨滅,只能被浪費。

我想這兩個故事都很好地說明了《三字經》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明白了這一點以後,《三字經》就告訴我們,你應該怎麼開始着手學習。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你應該特別注意哪些東西。

解說:古時候孩子的啓蒙教育都是從哪三個方面着手的,而這些傳統的教育內容在當今社會中,是否還有保留的必要?

《三字經》接下來講的是 爲人子 方少時 親師友習禮儀。孩子小的時候,應該特別注重三個方面,親師友,親近良師益友;習禮儀,學習應對,學習禮貌,懂規矩。《三字經》告訴我們,應該從這三個方面着手來開始一個孩子的學習。

【童聲】爲人子 方少時 親師友習禮儀

在春秋的時候,鄭國有一個樂師叫師文,他聽說魯國出了一個了不起的音樂大師叫師襄,於是師文就遠遠地跑到魯國去拜師襄爲師。誰知道這個師襄眼界很高,輕易不召弟子,一再地回絕。這師文,當然一再地堅持,希望拜他爲師,終於感動了師襄,收他爲徒。但是過去了兩三年,這師襄突然發現很怪,爲什麼很怪呢?這師文很勤奮,經常在那彈奏,在練琴,那照說這沒什麼不好,刻苦練琴。但是師襄發現,這師文從來都不彈奏成曲子的東西,就都是彈幾個樂章,彈幾個片段,從來不演奏整篇的樂曲。師襄看着這個跟自己很親近的弟子,就覺得很納悶啊,你跟我那麼親近,你學了兩三年,你居然連完整的曲子都不會彈,看樣子你是沒什麼天分啊。得了,您回去吧,就不要在這裏浪費時間了。師襄就把這個跟師文說了,師文怎麼回答?師文說,老師,我並不是不會彈完整的曲子,而是我知道,如果我一旦能夠演奏完整的曲子的話,老師您就會認爲我滿師了,您就要讓我走了,我就不會再有機會親近老師了,所以我故意不彈。師襄一聽,你這學生還有這麼回事,你彈一個來聽聽。哪知道師文馬上就演奏了一曲,非常完整,師襄終於認識到這是什麼樣一位學生。師襄破格的同意師文先慢點出師,你願意跟着我還是跟着我,師文就接着親近他的老師,接着細細地琢磨老師的技巧,師徒兩個後來成了齊名的一代音樂大師。這是一個親近老師的故事。

那麼親師友,怎麼去結交朋友?在你剛開始學習的時候,除了有良師以外,你怎麼去結交朋友?怎麼能夠找到益友?這裏面有很大的學問。我們知道古人是極其重視,極其強調朋友的重要性。儒家的學說一向認爲朋友叫什麼,什麼是朋友?朋友是建立在一種共同的理想基礎上,共同的道德追求的基礎上,共同的人格基礎上的一種友好關係。這種友好關係是超越血緣的。

文忠寄語:朋友是建立在共同理想,共同道德,共同追求基礎上的一種友好關係。

中國古代有太多太多關於交友的故事,最有名的桃園三結義,最有名。我在這裏也給大家講一個交友的故事,不像桃園三結義那麼有名,但是好多人可能也聽說過,這就是我們有一個成語的來源,就是一個典故,叫什麼?割席斷交。漢朝的時候,有一對好兄弟,兩小無猜,一起長大的:管寧,華,一個姓管,一個姓華歆。兩個人非常要好,要好到什麼地步呢?坐在一張席子上一起讀書,天天如此。古人坐在一張席子上,就等於咱們今天同坐一條板凳了。因爲古人沒有牀,也沒有今天這樣的椅子,漢朝的時候都席地而坐,非常要好的小哥們兒。有一天,兩個人都在埋頭讀書,突然聽到外面聲音很響,很熱鬧。管寧依然讀書,不受所擾,充耳不聞。而這華歆一下跳起來,跑到門外面看熱鬧。回來告訴管寧,兄弟,外面太好看了,太熱鬧了,新官來了,我們這個地方來了一個新的官,正好在遊街,你不去看看嗎?管寧撥出隨時攜帶的刀子,一下子把他們共同坐的那張席子劃開,割席,也就是說我從今不跟你坐一塊兒了,這就是在古代就是意味着斷交。管寧就跟華歆說,我們兩個不是一類人,你太好那些浮名虛節,外邊有一個新的官來,到我們這邊來就任,鼓吹熱鬧,跟咱們有什麼關係啊?咱們現在應該一心讀書,所以我看啊,咱們斷交。臨分別的時候,管寧再一次跟華歆講了這個道理,華歆也聽不進去。後來的結果華歆是被殺的,因爲他趨炎附勢。而管寧後來流落到了遼東,但是到了遼東以後,管寧就用仁義道德教化當地的百姓,得到百姓的愛戴和擁護,在歷史上留下了不俗的名聲。這就是割席斷交的故事,也就是說古人把選擇朋友看得是多麼嚴肅,看得是多麼重要。

解說:除了尊師擇友,我們的古人還非常重視禮儀,把這三項內容看成是兒童必備的啓蒙教育。而在現代社會中,我們也一樣重視禮儀,提倡講文明,懂禮貌,所以中華民族一直都有禮儀之邦的美譽。那麼這種傳承了千年之久的“禮”,它的實質究竟是什麼?

親師友,那麼還有一個習禮儀。《三字經》告訴我們,孩子從學習的一開始就應該學習禮儀。人應該怎樣來體現自己對禮儀的感悟呢?《禮記》的第一句,我們知道中國古代有部非常著名的典籍就叫《禮記》。第一句是什麼?勿不敬,儼若思。你千萬不用不敬,就你做什麼事情,見什麼人,都應該心懷敬意,應該尊重對方,應該有敬畏之心,勿不敬,不要不敬。儼如思,你要非常端正顏色,不要輕佻。像什麼樣子呢?經常像有些事情在想。所以我們古代的小孩,好多像小大人。這當然我們今天可以去討論,是不是把孩子的童趣都給消磨掉了,孩子都非常恭謹,儼若思,非常儼然,像老有事情在想,(總是)心裏有放不下的事叫勿不敬儼若思。古人也再三提出,千萬不要把禮儀庸俗化,這也是今天的我們特別要注意的一點。我們今天非常講究禮尚往來,但是是不是就掌握了中國傳統禮儀的真諦呢?未必。孔子就講過,在《論語。陽貨》篇裏面講,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孔子的話,禮啊禮啊,難道就是講的玉帛嗎?玉,古人非常珍貴的禮物,是玉幣,送人的時候要有塊玉幣,用玉作爲禮品送人。帛就是很好的絲織品,古人是作爲貴重禮物來送的。所以孔子就哀嘆,發現當時好多人,已經把禮儀給庸俗化了,把禮儀等同於禮物。孔子看不慣了,孔子就發出這樣的浩嘆,也是一種告誡。禮雲 禮雲,玉帛云乎哉。所以在現代社會,我們要講禮儀,要真正把握中國傳統禮儀的精神實質。

文忠寄語:我們講禮儀,要真正把握中國傳統禮儀的實質。

接下來《三字經》講的就是教學的內容與次第,孩子應該怎麼樣一步一步接受教育,應該按照怎樣的輕重程序來學習知識,這就是我們在下一講要講的內容。謝謝大家。

百家講壇三字經全文 篇六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三字經》這樣一本小冊子所以能夠被歷代人們奉爲經典而不斷流傳,一定具有其獨特的思想價值和文化魅力。錢文忠先生會以什麼樣的'方式來解讀這部傳統啓蒙經典呢?在看似簡單易懂的字句背後都包含着什麼樣的深意?而對於今天的人們,《三字經》還有着什麼樣的啓發意義呢?

《三字經百家講壇全集》與《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爲三大國學啓蒙讀物。《三字經》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來,家喻戶曉。其內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所謂“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基於歷史原因,《三字經》難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藝術瑕疵,但其獨特的思想價值和文化魅力仍然爲世人所公認,被歷代中國人奉爲經典並不斷流傳。

錢文忠

1966年6月6日出生於上海市,祖籍江蘇省無錫市。吳越國王錢繆之後。,受人引薦,入復旦大學歷史學系任教。現任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中國文化書院導師,華東師範大學東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電影學院客座教授,季羨林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大學《儒藏》精華編編纂委員會委員。

三字經全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爲?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爲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黃道,日所躔。曰赤道,當中權。赤道下,溫暖極。我中華,在東北。

曰江河,曰淮濟。此四瀆,水之紀。曰岱華,嵩恆衡。此五嶽,山之名。

曰士農,曰工商。此四民,國之良。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陸。有蟲魚,有鳥獸。此動物,能飛走。

稻粱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

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具。青赤黃,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識。

酸苦甘,及辛鹹,此五味,口所含。羶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聲,宜調協。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自子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倫。

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長幼序,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

此十義,人所同,當順敘,勿違背。斬齊衰,大小幼。至緦麻,五服終。

禮樂射,御書數,古六藝,今不具。唯書學,人共遵,既識字,講說文。

有古文,大小篆,隸草繼,不可亂。

若廣學,懼其繁,但略說,能知源。凡訓蒙,須講究,詳訓詁,明句讀。

爲學者,必有初,國小終,至四書。論語者,二十篇,羣弟子,記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講道德,說仁義。作中庸,子思筆,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平治。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

詩書易,禮春秋,號六經,當講究。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

有典謨,有訓誥,有誓命,書之奧。我周公,作周禮,著六官,存治體。

大小戴,注禮記,述聖言,禮樂備。曰國風,曰雅頌,號四詩,當諷詠。

詩既亡,春秋作,寓褒貶,別善惡。三傳者,有公羊,有左氏,有穀梁。

經既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

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

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

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周轍東,王綱墜,逞干戈,尚遊說。

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蠃秦氏,始兼併,傳二世,楚漢爭。

高祖興,漢業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興,爲東漢,四百年,終於獻。

魏蜀吳,爭漢鼎,號三國,迄兩晉。宋齊繼,樑陳承,爲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東西,宇文周,與高齊。迨至隋,一土宇,不再傳,失統緒。

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二十傳,三百載,樑滅之,國乃改。

樑唐晉,及漢周,稱五代,皆有由。炎宋興,受周禪。十八傳,南北混。

遼與金,皆稱帝,元滅金,絕宋世。輿圖廣,超前代,九十載,國祚廢。

太祖興,國大明,號洪武,都金陵。迨成祖,遷燕京,十六世,至崇禎。

權閹肆,寇如林,李闖出,神器焚。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由康雍,歷乾嘉。民安富,治績誇。道鹹間,變亂起。始英法,擾都鄙。

同光後,宣統弱。傳九帝,滿清歿。革命興,廢帝制。立憲法,建民國。

古今史,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史雖繁,讀有次。史記一,漢書二。

後漢三,國志四。兼證經,參通鑑。讀史者,考實錄,通古今,若親目。

口而誦,心而惟,朝於斯,夕於斯。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

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彼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

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

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

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若樑灝,八十二,對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衆稱異,爾小生,宜立志。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

彼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

彼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

彼雖幼,身已仕,爾幼學,勉而致。有爲者,亦若是。

犬守夜,雞司晨,苟不學,曷爲人?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

幼而學,壯而行,上致君,下澤民。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

人遺子,金滿籯,我教子,惟一經。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

百家講壇之三字經 篇七

百家講壇之三字經

《三字經》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來,家喻戶曉。

一本傳統的兒童識字課本,爲什麼會被大家尊稱爲《三字經》?爲什麼它一經問世就廣爲流傳?

父母都對孩子寵愛備至,但同時也希望孩子能夠出人頭地。那麼,究竟該如何教育孩子?怎樣才能讓孩子把學習變成自願自覺的呢?

《三字經》作爲傳統教育的啓蒙讀本,是如何教育孩子認識與人類生存相關的事物的?又是怎樣告訴孩子爲人處世的?

人類的基本情感有哪些呢?在《三字經》中,爲什麼要把“仁”排在最前面?

不妨,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懷着現代人的激情,讀一讀《錢文忠解讀三字經》。

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潛心三年,以其深厚的國學功底重新解讀《三字經》,融匯歷史,貫通現代 ,將積澱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用生動的語言、鮮活的事例演繹成當今社會生活道德規範的寶貴鏡鑑;並通過《三字經》,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一次認真、詳細的梳理。精彩解讀《三字經》,介紹它的文化價值,爲何要講《三字經》,以及《三字經》在當今社會的用處。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三字經》這樣一本小冊子所以能夠被歷代人們奉爲經典而不斷流傳,一定具有其獨特的思想價值和文化魅力。錢文忠先生會以什麼樣的方式來解讀這部傳統啓蒙經典呢?在看似簡單易懂的字句背後都包含着什麼樣的深意?而對於今天的人們,《三字經》還有着什麼樣的啓發意義呢?

【附錄】

1. 錢文忠解讀《三字經》都解錯了哪兒?(中華讀書報 / 楊光)

新年伊始,中央臺“百家講壇”播放《錢文忠解讀〈三字經〉》,聽過錢文忠先生精彩講述《玄奘西遊記》,這次自然不肯放過又一難得的機會。我童年上私塾讀過《三字經》,包本(所謂包本,就是從頭至尾背下來)過。今天聽錢先生說《三字經》,大家講小書,深入淺出,精義迭見,不由神往。重溫《三字經》,勾起我童年許多美好的回憶,感到格外親切,格外溫馨。錢先生講課,汩汩滔滔,如壺口飛瀑,似錢塘大潮,很有氣勢,很有魅力。書出版了,我立即購得一冊,再細細品味。這是一本好書,可惜得很,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今將我認爲一些有疑義的地方提出來,向錢先生請教。

“斷機杼”不是“把織布的梭子給弄斷了”

第二講:“接下來'子不學,斷機杼’是什麼故事呢?……有一天,小孟子聽着聽着課覺得沒勁兒,於是就逃回來了。孟母正好在織布。那個時候孟母主要靠織布、賣布來維持生活。孟母看見兒子逃學回來,一句話沒講,就把織布的梭子給弄斷了,這就意味着馬上就要織成的一匹布全毀了,無數個夜晚的辛勞就白費了。”

“斷機杼”是“把織布的梭子給弄斷了”嗎?

“機杼”,織布機上用於穿引緯線的梭子。《說文》:“杼,機之持緯者。”這種紡織工具,早在春秋時期就見於記載了:《詩·小雅·大東》:“小東大東,杼柚其空。”再如《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木蘭詩》:“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但是,《三字經》中的“斷機杼”卻不當解作“把織布的梭子給弄斷了”。這裏,“機杼”用的是借代,一種修辭手法,代指織機上的布。“斷機杼”是把織機上的布割斷了。爲什麼這樣說呢?

一、錢先生說:“'孟母三遷’出於西漢劉向的《列女傳》。”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列女傳》卷一的有關記載吧:“自孟子之少也,既學而歸。孟母方績,問曰:'學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孟母曰:'子之廢學,若吾斷斯織也。……’孟子懼,旦夕勤學不息,師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孟母以刀斷其織”,哪裏是“把織布的梭子給弄斷了”呢!

二、錢先生講:“我經常參考顧靜(金良年)先生註解的《三字經》(上海古籍版)。”那麼,我們就來看看顧靜先生的講解:“孟子長大後,進了學校學習,但他不很用心,經常偷偷溜出來玩。一次,他找藉口跑回家來,他的母親正在織布,當時,他們的家境很貧困,全靠孟母織布度日。孟母見到孟子無故從學校跑出來,非常惱火,當即就把將要織成的布匹割斷了。孟子連忙跪下,問母親爲什麼這樣做,他母親對他說:'你到學校學習,就好像我織布一樣,日積月累,才能積少成多,紡成布匹。你現在不肯專心學習,將來怎麼能成爲有用之才呢?我今天把將要織成的布匹割斷,就是要讓你看看,半途而廢的嚴重後果。’”這纔是對“斷機杼”的正解。

三、錢先生講:“把織布的梭子給弄斷了,這就意味着馬上就要織成的一匹布全毀了。”其實,梭子斷了,布不會毀的。舊時的織布機,我小時候,家中就有,趁大人不在,常偷偷登上織機模仿大人的動作投梭玩耍。梭子壞了也無妨,換隻好的就行。下面講個“投梭折齒”的典故。東晉名士謝鯤有樁風流韻事。鄰家高氏有位漂亮的女郎當窗而織,謝鯤有一次在窗口挑逗她,冷不防一隻飛梭打來,打落兩顆門牙。此事在士林傳爲笑談,說是“任達不已,幼輿折齒”。幼輿是謝鯤的字。可他毫不介意,仍悠然自得道:“折齒算什麼,又不妨礙我嘯歌。”

一個弱女子可以把梭子取下來當武器用,布哪裏會毀掉呢?“切磋琢磨”是什麼意思呢?

第三講:“古人的'切磋切磋’是什麼意思呢?切、磋、琢、磨,全部是古人玉器手工業上的用詞。這四個字,全部是動詞。採來一塊玉石,外面可能是石頭,先要把它切開,看裏面有沒有玉,有多少玉,這叫'切’。'磋’是指把玉和石頭分離開來,把石頭給磋掉,把玉給磋出來。'琢’就是把玉加以雕琢,讓它形成一個大致的器具的樣子。'磨’就是打磨,把這個玉器給磨光,最終形成一個作品,或者一個產品。所以,《詩經》裏講'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這段解讀令我糊塗。這和古人訓詁大相徑庭。

《爾雅·釋器》:“骨謂之切,象謂之磋,玉謂之琢,石謂之磨。”郭璞注:“皆治器之名也。”“切磋琢磨”是器物加工的工藝名稱。古時對骨器的用料加工稱切,對象牙的用料加工稱磋,對玉的用料加工稱琢,對石的用料加工稱磨。漢王充《論衡·量知》:“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寶器。”自古以來都是這樣用的。

《詩·衛風·淇奧》:“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漢毛亨《傳》:“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道其學而成也,聽其規諫以自修,如玉石之見琢磨也。”這裏用來比喻君子研究學問和陶冶品行的精益求精。這種以多種事物作比的明喻,後人稱之爲“博喻”。又簡化爲“切磋”,比喻互相商量、研討。

《論語·學而》:“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琢”,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子貢引用《詩經》說明學問要不斷切磋琢磨,得到孔子的讚許。不知錢先生的新解有何根據?

“轅固生”與“太子”?

第五講:“她那個時候有一個儒生叫轅固生,也是一個大儒,在教育太子。大儒教育太子當然注重給太子灌輸儒家思想,這就把老太后惹着了。……竇太后就把這個老先生趕到野豬圈裏,讓轅固生跟野豬搏鬥。把大儒逼成鬥豬士了。還好,太子一看,自己上了年紀的師傅跟野豬鬥怎麼鬥得過,趕緊扔了一把劍進去。……”

何來“太子”?所謂轅固生“在教育太子”、“太子趕緊扔了一把劍進去”云云,於史無據,純屬杜撰。

看《史記·儒林列傳》的記載:“竇太后好《老子》書,召轅固生問《老子》書。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書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無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應手而倒。太后默然,無以復罪,罷之。”

上文既捏造出一個不曾出場的“太子”,又變父爲子把“景帝”說成“太子”。這是在“戲說”歷史了。皋伯通是“富商”嗎?

第五講:“後來,他們跑到了當時還比較荒涼的吳中一帶,就借住在當地的富商皋伯通家裏。在這個家裏,梁鴻天天出去給人家種地,或者給人家舂米,乾點力氣活,孟光則在家裏紡紗織布。每天,梁鴻很勞累地回家,孟光都會給他準備好非常簡單的飯菜。他們不是很富有,但是飯菜準備整理得非常整潔、規整,按照禮儀放在一個案子上。這個案子實際是帶腳的小桌子,每次把它舉着齊眉,這是表示一種尊敬,妻子對丈夫的尊敬。……終於有一天,被富商皋伯通發現了。……”

這裏講的是“舉案齊眉”的故事。東漢隱士梁鴻字伯鸞,其妻孟光字德曜,相敬相愛。文中一再說:“富商皋伯通”,“家貧而尚節介”的梁鴻會住在“富商”家裏嗎?

看《後漢書·梁鴻傳》的記載:“遂至吳,依大家皋伯通,居廡下,爲人賃舂。每歸,妻爲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伯通察而異之,曰:'彼傭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於家。”

原文是“大家皋伯通”。那麼:“大家”能解作“富商”嗎?

看《辭海》注:“大家①舊指高門貴族;大戶人家。古樂府《孔雀東南飛》:'汝是大家子,仕宦於臺閣。’②古代宮中侍從對帝、後的稱呼。《正字通·宀部》:'家’:'北齊、唐史宮中稱太后及皇后之無太后者皆曰大家。③著名的專家。如:書法大家。王夫之《夕堂永日緒論外編》:'藝苑品題有大家之目,自論詩者推崇李杜始。’④衆人;大夥兒。杜荀鶴《重陽日有作》詩:'大家拍手高聲唱,日未沉山且莫回。’⑤(gū)即'大姑’,古代女子的尊稱。如:漢代班昭(曹世叔妻)世稱曹大家。⑥(gū)婆婆,夫之母。《太平廣記》卷一百二十二'陳義郎’:'大家見之,即不忘息(媳)婦。’”

“大家”何嘗有“富商”義?“大家皋伯通”,“大家子”、“大家風範”、“大家閨秀”之“大家”是也。錢先生何以將皋伯通的身份改變了呢?

“情同朱張”,朱暉推薦“張堪”的兒子做官嗎?

第七講:“我在下面可以給大家講一個故事,看一看古人是怎麼看重這個'信’字的。這個故事實際上是一個典故:情同朱張。這是個什麼故事呢?東漢的時候,河南南陽有兩個人,一個叫朱暉,一個叫張堪。……朱暉在家鄉是一個扶危濟困、非常有公益心的人物,南陽太守早就仰慕朱暉的爲人。那麼,在古代怎麼來褒揚?怎麼來獎勵呢?往往是一個辦法,給他兒子一個當官的機會。到了這個當口,大家知道朱暉怎麼做的嗎?朱暉就去找南陽太守說:'謝謝您的好意,但是我的兒子才具有限得很,才華、本事都不太夠,他在家裏待着還不錯,如果您要讓他當官的話,我看恐怕不合適。我向您推薦一個人,他是我的故友張堪的兒子。他學習勤奮,非常守禮儀,是個可造之才。我願意把我故友的兒子推薦給您,讓他有一個去當官爲民衆服務的機會。’後來,張堪的兒子果然沒有辜負朱暉對他的信任,非常廉潔奉公,非常勤奮踏實,爲民衆做了好多好事。這就是中國歷史上很有名的一個典故'情同朱張’的來歷。”

說實話,我對“情同朱張”的典故並不熟悉,第一次聽錢先生這樣講。我覺得新鮮有趣,就找到原文來看。《後漢書·朱暉傳》:“初,暉同縣張堪素有名稱,嘗於太學見暉,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暉臂曰:'欲以妻子託朱生。’暉以堪先達,舉手未敢對,自後不復相見。堪卒,暉聞其妻子貧困,乃自往候視,厚賑贍之。暉少子頡怪而問曰:'大人不與堪爲友,平生未曾相聞,子孫竊怪之。’暉曰:'堪嘗有知己之言,吾以信於心也。’暉又與同郡陳揖交善,揖早卒,有遺腹子友,暉常哀之。及司徒桓虞爲南陽太守,召暉子駢爲吏,暉辭駢而薦友。虞嘆息,遂召之。其義烈若此。”

原來朱暉向南陽太守推薦去做官的並不是故友張堪的兒子,而是另一位故友陳揖的遺腹子名叫友的。如果不查考原文,這樣的“硬傷”,天下之大有幾人能知道呢?錢先生之讀書,何其粗疏啊!

也說“吹牛皮”

第七講:“我只問大家一件事情,吹牛皮到底是什麼意思?大家一般認爲吹牛皮是說大話,那牛皮能吹大嗎?那麼厚一張牛皮怎麼把它吹大呢?爲什麼不吹一個更有彈性的東西呢?爲什麼非要去吹牛皮啊?實際上吹牛皮的本意不是這個,而是跟八音相關。牛皮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的,泰山不是壘的。牛皮是敲的。牛皮是鼓嘛,難道去吹鼓啊?所以,吹牛皮的意思是不搭調,就是講那事跟這個沒關係,是否誇大倒在其次。當然,我們現在都忘了,所以老說吹牛皮。”

自問:“那牛皮能吹大嗎?”自答:“牛皮不是吹的。”這種說法值得商榷。

“吹牛”現在有誇口、說大話等意思,可它最早的意思,卻與浮誇無關,指的是西北人的一種渡河工具。史學家顧頡剛先生曾在《史林雜識·吹牛·拍馬》一文中作過考證:吹牛一詞最早是西北方言,源於陝甘寧和內蒙古一帶。西北河流湍急,難以行舟,本地人遂就地取材,用若干牛皮或羊皮袋吹成氣囊,做成皮筏子,作爲渡河的工具。牛皮筏子相連,可以承載數千斤的重物過河。據說,元世祖忽必烈就曾把它用於戰爭,並獲大捷。他曾率軍到達金沙江西岸,命令將士殺死牛羊,塞其肛門,“令革囊以濟”,渡江進入麗江地區,並大敗大理守軍。現在昆明著名的大觀樓長聯中提到的“元跨革囊”,指的就是這個典故。

以上這段話摘錄自《問吧2——再問中國文化的101個趣味問題》(中華書局版)。我也是讀了這本書,才知道“吹牛皮”的來歷。

“伯牙”姓“伯”不姓“俞”

第七講:“知音的故事牽涉兩個主人公,一個叫俞伯牙,一個叫鍾子期。大家應該都知道,俞伯牙是春秋時代楚國的頂級音樂家,從小聰明,酷愛音樂,尤其彈得一手好琴。……”

伯牙與鍾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凡粗通文墨的人差不多都知道。至於“伯牙”姓“伯”不姓“俞”,知道的人就很少了。

其人名曰“伯牙”,而不是“俞伯牙”,有以下古籍爲證:

《荀子·勸學》:“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

《呂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爲世無足復爲鼓琴者。”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高注:伯,姓;牙,名,或作'雅’。鍾,氏;期,名;子,皆通稱。悉楚人也,少善聽音,故曰爲世無足爲鼓琴也。”

《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峩峩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伯牙遊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爲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淮南子·說山訓》:“伯牙鼓琴,駟馬仰秣。”

以上古籍記載都叫“伯牙”。

有人會問:說他叫“俞伯牙”也不是沒有根據的。見《警世通言》第一卷《俞伯牙摔琴謝知音》:“話說春秋戰國時,有一名公,姓俞名瑞,字伯牙,楚國郢都人氏,即今湖廣荊州府之地也。”這該當如何解釋呢?

回答:有人已經研究了這個問題。王昕《漫說“三言”“二拍”》(人民文學出版社版)中《高山流水》一篇中說:“'三言’中寫得不讓元曲筆墨的是《俞伯牙摔琴謝知音》。這個故事的來源只有《呂氏春秋》的《本味篇》裏伯牙鼓琴、鍾子期聽音,一段幾百字的文字。……'伯’是姓,'牙’是名,或者也寫作'雅’;'鍾’是姓,'期’是名。'子’是通用的敬稱。所以主人公的名字就是伯牙、鍾期,而非俞伯牙、鍾子期。”

幾部大型辭書如《辭海》、馮其庸主編《中國藝術百科辭典》、張(扌爲)之等主編《中國曆代人名大辭典》都有“伯牙”詞條,這就是結論。

趙孝爭死日,非當頑童時

第八講:“我首先給大家講一個關於兄友弟恭的故事。這個故事過去的名字叫'趙孝爭死’。這是一個很悲烈的故事,說的是一個叫趙孝的人爭着去死。這是怎麼樣一個故事呢?漢朝的時候,有一對兄弟,哥哥叫趙孝,弟弟叫趙禮。有一年,天下饑荒,社會動盪不安。有一天,兄弟兩個正在家裏玩耍,強盜破門而入,在家裏亂翻。……兄弟倆歲數都不大,一看強盜衝進來,嚇得就直往門外跑。當然,弟弟趙禮跑得比較慢,強盜一把就把他抓住了。抓住了以後就打算把他給吃了。……哥哥趙孝本來已經跑得很遠了,發現弟弟沒跟上來。回頭一看,弟弟被強盜抓了。哥哥就跑回來,跪在這些兇惡的強盜面前,哀求道:'我弟弟有病,身體瘦弱,身上也沒多少肉,而且他的肉也不好吃,你們把他放了。只要你們把我弟弟放了,我身體好,我也比較胖,你們就吃我吧。’……趙禮就在旁邊說:'是我先被你們抓住的,我如果被你們吃了,那是我命中註定。我哥哥已經跑了,他有什麼罪過,你們爲什麼要吃我哥哥呢?’……強盜被他們兄弟友愛之情所打動,就把哥倆都放了。”

這個故事很悲壯,很感人。但是誰會想到人物年齡以及主要情節都是不真實的呢?請看:

《後漢書·趙孝傳》:“趙孝字長平,沛國蘄人也。父普,王莽時爲田禾將軍,任孝爲郎。每告歸,常白衣步擔。嘗從長安還,欲止郵亭。亭長先時聞孝當過,以有長者客,掃灑待之。孝既至,不自名,長不肯內,因問曰:'聞田禾將軍子當從長安來,何時至乎?’孝曰:'尋到矣。’於是遂去。及天下亂,人相食。孝弟禮爲餓賊所得,孝聞之,即自縛詣賊,曰:'禮久餓羸瘦,不如孝肥飽。’賊大驚,並放之,謂曰:'可且歸,更持米糒來。’孝求不能得,復往報賊,願就亨。衆異之,遂不害。”

這纔是真實的歷史。而在錢先生筆下,除人物姓名之外,有哪一點是真實的。呢?

尷尬的“下雨天留客”

第八講:講有關句讀的有趣故事。有一個窮秀才到一個富有的朋友家做客。富人想趕窮秀才走,留下字條:“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古人沒有標點。富人的斷句:“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意思是就算是老天要留你,我也不留你。秀才的斷句是:“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秀才說:“我怎麼好意思走,你那麼客氣。”

上面的斷句,無論是富人的還是秀才的,都是講不通的。富人的斷句:“下雨天,留客天?”“下雨天”自然是“留客天”,爲什麼要用問號呢?秀才的斷句:“天留人不?留!”“天留人”而不是“人留人”,秀才爲什麼厚着臉皮不走呢?

問題出在哪裏呢?字條原本10個字:“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富人的斷句爲:“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秀才的斷句爲:“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錢先生卻寫作11個字,錯就錯在多出個“天”字。一字之差,扞格難通了。

坐在電視機前聽錢先生講這個“有趣的故事”,我心裏卻是“無趣”的。

孔子年齡最大的弟子是誰?年齡最小的弟子是誰?

第九講:“年齡最大的弟子子路,是孔門的大弟子,只比孔子小九歲。……年齡最小的弟子則是子張,比孔子要小四十多歲。”

此說不能成立。

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孔子家語》記載,孔子弟子中最大的秦商,最小的是公孫龍,一說是叔仲會。

秦商字子丕。《索隱》:“《家語》:'魯人,字丕慈,少孔子四歲。其父堇,與孔子父紇俱以力聞也。’”他的父親秦堇父,與孔子的父親叔梁紇都是以勇力聞名。《論語》無秦商。再說,顏回的父親顏無繇(《論語·先進》作“顏路”)比孔子小六歲,冉耕(《論論·雍也》作“伯牛”,《論語·先進》作“冉伯牛”)比孔子小七歲,他們都比子路的年齡大。

叔仲會字子期。《索隱》:“鄭玄雲晉人。《家語》'魯人,少孔子五十四歲。與孔璇年相比,二孺子俱執筆迭侍於夫子,孟武伯見而放之’是也。”叔仲會與孔璇年齡相仿,孔子將他倆當做小孩子看待。他倆在孔子身邊負責抄寫記事,輪流侍立左右。孟武伯見到孔子詢問過這兩個孩子的學習情況。《論語》無叔仲會。

公孫龍字子石。比孔子小五十三歲。此人與作“堅白之談”的公孫龍同名,但不是同一人。《索隱》、《正義》以爲同人誤。《論語》無公孫龍。

子張比孔子小四十八歲。他不是孔子年齡最小的學生。

“易之失,賊”,“賊”是“賊頭賊腦”嗎?

第十一講:先引《禮記·經解》:“詩之失,愚;書之失,誣;樂之失,奢;易之失,賊;禮之失,煩;春秋之失,亂。”對《易經》的解讀是:“'易之失,賊’。《易經》包含了豐富的哲學思想和人文知識,自然是很值得我們去研究學習。可是,有些人的路數經常會有點問題,什麼路數呢?過分地看重、機械地認識《易經》裏面神祕的算卦。所謂掐指一算如何如何,這就難免有點賊頭賊腦的。……而是講傳統中國有這麼一種思想,賊頭賊腦肯定沒有什麼用。”

“易之失,賊。”“賊”是什麼意思呢?

《說文》:“賊,敗也。”用作動詞,是殘害、傷害、敗壞的意思。如《論語·先進》:“賊夫人之子。”(害了人家的兒子)《孟子·梁惠王下》:“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特指殘害、殺害。《左傳·宣公二年》:“宣子驟諫,公患之,使鉏麑賊之。”

“易之失,賊。”“賊”是動詞,解作“害”,這句是說“《易經》的流弊在於迷信害人”。而“賊頭賊腦”是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樣子。“易之失,賊”的“賊”如何能這般解釋呢?

這是犯了望文生義的毛病。

“管叔”是周公的哥哥

第十二講:“雖然周公如此鞠躬盡瘁,盡心盡力輔佐自己的侄子成王,可是周公有兩個弟弟,一個叫管叔,一個叫蔡叔,出於嫉妒心和各種各樣的心理動機,就在外邊散佈謠言,說周公暗藏野心,覬覦王位。……”

管叔、蔡叔都是周公的弟弟嗎?

周公平定武庚及管蔡叛亂,《史記》的《周本紀》、《魯周公世家》、《管蔡世家》都有記載。至於武王的同母兄弟,見於《史記·管蔡世家》:“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長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發,次曰管叔鮮,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鐸,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處,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載。冉季載最少。同母昆弟十人,唯發、旦賢,左右輔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發爲太子。乃文王崩而發立,是爲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武王同母兄弟十人,伯邑考最長,所以加“伯”,諸中子皆言“叔”,以載最少,故言季載。文王長子伯邑考,質於商,爲紂御。紂囚文王於羑里,烹伯邑考爲羹,賜文王食。武王立,他此前已死了。

上文提到的三兄弟:

管叔:文王第三子;名鮮,武王之弟,周公之兄。封於管。

周公:文王第四子,名旦,輔助文王、武王成大業,成王初期攝政當國。

蔡叔:文王第五子,名度,武王、周公之弟。封於蔡。

“周公有兩個弟弟,一個叫管叔,一個叫蔡叔”,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

“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自《周禮》嗎?

第十二講:“隨便跟大家舉一個例子,我們平時都掛在嘴上,今天還經常可以在報紙上讀到的一句話就出自於《周禮》,就是'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周禮》的本意是什麼呢?'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本意是,禮法、禮儀不應該排斥平民,刑法並不能優待大夫。但是,我們後來理解這句話時,把它理解成爲對老百姓不用講禮法,對官員不可用刑法,把這個'下’和'上’這兩個動詞理解錯了。”

對“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這句的解釋,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但是這句話並不出自《周禮》,而出自《禮記·曲禮上》。錢先生弄錯了“平時都掛在嘴上”的這句話的出處。

“大腿上沒毛,小腿上也沒毛”,是描寫墨者的嗎?

第十五講:“在《莊子》裏面有一句描寫墨子的話,非常有趣而有名,莊子盯着墨者的腿看,看了大腿再看小腿,發現只要是墨子的門徒,大腿上沒毛,小腿上也沒毛。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他們經常卷着褲腿,要麼抗擊洪水,要麼就在從事農業,這樣的人腿上的毛自然都沒了。”

《莊子》裏有兩篇記“大腿上沒毛,小腿上也沒毛”,都不是描寫墨者的。

一篇是《在宥》:“堯、舜於是乎股無胈,脛無毛,以養天下之形。”“股無胈,脛無毛”是用來描寫堯、舜治理天下時的勞苦。

一篇是《天下》:“墨子稱道曰:'昔禹之湮洪水,決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無數。禹親自操橐耜而九雜天下之川。腓無胈,脛無毛,沐甚雨,櫛疾風,置萬國。禹大聖也,而形勞天下也如此。’使後世之墨者,多以裘褐爲衣,以跂蹻爲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爲極,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謂墨。’”“腓無胈,脛無毛”出自墨子之口,墨者也都以大禹精神作爲自己的人生目標,但它究竟是用來描寫禹治理洪水時的勞苦的。

鄧析是被誰殺死的?

第十五講:“鄧析是鄭國的大夫,這個人經常好辯明概念,常跟子產這樣非常重要的大官辯論。因爲他會詭辯,所以子產辯不過他,經常被他辯得張口結舌。於是,子產急了就把他給殺了。鄧析沒有什麼學問傳下來。”

這段話說鄧析被子產殺死,不十分可信。

鄧析之死有兩說:一說被駟歂殺死。《左傳·定公九年》:“鄭駟歂殺鄧析,而用其《竹刑》。君子謂子然於是不忠。”杜預注:“鄧析,鄭大夫,欲改鄭所鑄舊刑,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書之於竹簡,故言《竹刑》。”一說被子產殺死。《荀子·宥坐》、《呂氏春秋·離謂》、《淮南子·汜論訓》、《說苑·指武》、《列子·力命》皆言子產殺鄧析。此說人多疑之。張湛注《列子》雲:“此傳雲子產誅鄧析,《左傳》雲駟歂殺鄧析而用其《竹刑》,子產卒後二十年而鄧析死也。”鄧析與子產並不同時。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奇猷案:《左傳》定九年雲'鄭駟歂殺鄧析而用其竹刑,君子謂子然於是乎不忠’,則子然爲駟歂之字。疑此上文'子產’皆當作'子然’。”《辭海》“鄧析”條說他“爲執政者駟顓所殺”。(“駟顓”當作“駟歂”)怎麼能斷定鄧析是被子產殺害的呢?

再說,子產殺鄧析,僅僅“因爲他會詭辯,所以子產辯不過他,經常被他辯得張口結舌。於是,子產急了就把他給殺了”。看看,作爲鄭國執政的子產,不毀鄉校,作風開明,因而受到孔子稱讚,他能這樣胡亂地殺人嗎?要是這樣,子產就不是子產了。

錯認“母嚚”作“母囂”

第十九講:“他的父親叫瞽叟,就是眼睛瞎了的老人,所以舜的父親是個盲人。而舜的親生母親很早去世,這個瞽叟又娶了老婆。這個繼母,又生了兒子叫象。舜生活的環境,按照古籍的說法叫'父頑、母囂、象傲’。父親非常頑劣,脾氣不太好;繼母非常囂張,非常暴烈;異母弟弟非常悖傲,非常狂傲。”

“母囂”?不對。

請看古籍的說法。《書·堯典》:“父頑,母嚚,象傲”。《史記·五帝本紀》:“舜父瞽叟頑,母嚚,弟象傲,皆欲殺舜。”

兩書的記載都是“母嚚”。

“嚚”讀yín,愚,惡。《廣雅·釋詁》:“嚚,愚也。”《一切經音義》二二引《蒼頡》:“嚚,惡也。”“父頑,母嚚,象傲”,是說舜的父親頑固不化,繼母愚蠢蠻橫,同父異母的弟弟象也藉着父母的威勢,傲慢無禮。

“'母囂’,繼母非常囂張。”此解,字錯了,讀錯了,也講錯了。

錯讀“妺(mò)喜”作“妹(mèi)喜”

錢文忠先生在中央臺“百家講壇”上多次讀錯字音,也就是念白字。就先從誤讀“妺喜”說起吧。

今年3月28日播放第二十講:“夏桀寵愛一個妃子,名字叫妺喜。”“妺(mò)喜”卻誤讀作“妹(mèi)喜”。“妺喜”在這一講和下一講中共出現7次,統統都讀錯了。

臧克和《中古漢字流變》:“妺mò,莫葛切。妺喜,桀妻也。”妺喜,有施氏之女。夏桀攻有施氏,有施氏就把妺喜嫁給桀,爲桀所寵。見《國語·晉語一》。《楚辭·天問》作妺嬉,《呂氏春秋·慎大》作末嬉,《荀子·解蔽》、《史記·外戚世家》、《漢書·外戚傳》作末喜。“妺”只在“妺喜”中作人名用字,僅此一見,常被人們誤認作“妹”,也就不足爲怪了。

3月29日,播放第二十一講,講商紂王“活剖比干”。把“比干(gān)”誤讀作“比干(gàn)”。“比干”的“幹”不是簡化字,只讀gān。“幹”簡化作“幹”,纔讀gàn。

2月15日,播放第九講:“論語者,二十篇,羣弟子,記善言。”《論語》的“論”讀lún,一律誤讀作lùn。

2月22日,播放第十一講,講《周易》時,舉例說孔子的學生問老師:“您也相信這個占卜啊?”“佔(zhān)卜”誤讀作“佔(zhàn)卜”。“占卜”、“占卦”、“占課”、“占夢”、“占星”的“佔”都讀zhān。

2月28日,播放第十二講,講周公說服召公站在自己這一邊,平定了武庚的叛亂。“召(shào)公”誤讀作“召(zhào)公”。召,音shào,古地名。周初召公奭的封地。

走上中央臺,就要嚴格要求自己,不讀錯字。(平時上講臺也不能讀錯字)要不讀錯字,就要常翻翻字典。

從“不恥”與“不齒”說起

《錢文忠解讀〈三字經〉》一書中尚有一些錯字。先看一個最常見的例子:

第52頁:“在過去,如果老太太跟着女兒住,假如有兒子的話,這個兒子是擡不起頭的,這個兒子是不恥於人類的。”這裏該用“不齒”,而誤用“不恥”,這是一個常見的錯誤了。“不恥”與“不齒”,記住兩個要點,就可辨析清楚:一是詞義不同。“不恥”的意思是“不以……爲恥”。“恥”,意動用法。“不齒”常見的意思是“不與同列”,表示鄙視。“齒”,並列,引爲同類,爲引申義。二是感情色彩不同。“不恥下問”是不認爲向比自己學問少、地位低的人請教是羞恥的,這是褒揚。常見的詞語有“不恥相師”、“不恥最後”、“不恥祿之不夥”。“不齒於人類”是說不與人類同列,甚至說“不齒於人類的狗屎堆”,這是貶斥。

下面再略舉一些例子。第9—10頁,三次出現“人之出,性本善”,“出”系“初”之誤。第36頁,“黃香,字文”,“文”後脫“強”字。第54頁,“十一歲的小吉翂,爲了救父親,趕到京城,不顧生死,到皇宮門口擊鼓鳴冤。”吉翂,母親死時十一歲,擊鼓救父時已十五歲。見《梁書·吉翂傳》。第138頁,“腹有詩出氣自華”,“出”系“書”之誤。第149頁,周幽王,“姓姬,名宮湦”。“湦”系“涅”之誤。第179頁,“王通,寫成一部書,叫《續詩》。”《續詩》當作“《續六經》”。王通作《續詩》、《續書》、《禮論》、《樂論》、《易贊》、《元經》,合稱《續六經》。《續詩》僅是其中一種。第182頁,“《三字經》中的五子,都是先秦諸子百家中的代表人物”。“先秦”兩字應刪。五子中的揚雄是漢朝人,王通是隋朝人。第185頁,“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樂”系“說”之誤。“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記住上句用“說(悅)”,下句用“樂”,就不致錯了。

“無錯不成書。”這再一次得到證明。當然,上面有些錯誤出版社亦有責任,不能全怪錢文忠先生。

《三字經》是國學初級讀本,過去是兒童的必讀書,今天仍不失爲青少年的優秀課外讀物。這本書言簡而意豐,文約而義奧,兒童琅琅成誦,而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未必完全讀懂。時代的呼喚,青少年的需要,於是《錢文忠解讀〈三字經〉》橫空出世了。這本書在中央臺熱播,便受到普遍而熱烈的歡迎。然書中卻存在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我不自量力,爲文加以評析,管窺蠡測之見,或有偏頗不當之處。如能對廣大讀者閱讀這本書有些須幫助,對錢文忠先生修訂這本書有些須幫助,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泓水之戰”中宋國的大司馬是“公孫固”還是“子魚”?

《錢文忠解讀〈三字經〉》(下冊)第二十三講:“楚兵開始過河,宋襄公這邊在河對岸等着,宋襄公身邊有個叫公孫固的大臣就跟他說:'楚軍白日渡河,等他們渡河渡到一半的時候,……’等楚軍已經渡過來佈陣的時候,公孫固又勸宋襄公:'主公啊,他們河都渡過來了,……’”

這裏講的是春秋時宋楚之間的泓水之戰。宋襄公堅持“仁義”,不聽大臣勸諫,導致大敗。可他身邊勸諫的大臣是公孫固嗎?

《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夏宋公伐鄭。子魚曰:'所謂禍在此矣。’……楚人伐宋以救鄭。宋公將戰,大司馬固諫曰:'天之棄商久矣,君將興之,弗可赦也已。’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戰於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司馬曰:'彼衆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公曰:'不可。’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陣而後擊之。宋師敗績。……子魚曰:'君未知戰。勍敵之人,隘而不列,天讚我也。……’”杜預注:“大司馬固,莊公之孫,公孫固也。”“司馬”下注:“子魚也。”杜注“大司馬”、“司馬”分別爲公孫固、子魚。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認爲“大司馬”、“司馬”同爲公孫固一人。

鄭天挺主編《左傳選》則認爲“大司馬”、“司馬”同爲子魚一人。他在“大司馬固諫”文後注曰:“固諫,勸阻切至。”“固”不是人名。而是副詞,堅決。此注甚確。這與司馬遷的記載相同。《史記·宋微子世家》:“十三年夏,宋伐鄭。子魚曰:'禍在此矣。’秋,楚伐宋以救鄭。襄公將戰,子魚諫曰:'天之棄商久矣,不可。’冬,十一月,襄公與楚成王戰於泓。楚人未濟,目夷曰:'彼衆我寡,及其未濟擊之。’公不聽。已濟未陳,又曰:'可擊。’公曰:'待其已陳。’陳成,宋人擊之。宋人大敗,襄公傷股。……”子魚,名目夷,時任大司馬。《中國歷史大辭典》、《中國曆代人名大辭典》“子魚”詞條,都注他是“泓水之戰”中的人物。這是史學界的共識。

公孫固取子魚而代之,既不出自《左傳》(杜注二人),更不出自《史記》(無公孫固),而出自《東周列國志》第三十四回。所謂“公孫固”,所謂制一面繡着“仁義”二字的大旗,都在這部小說裏。人們要問:小說家之言,可信嗎?

向秦穆公推薦百里奚的是公子摯嗎?

第二十四講:講秦穆公羊皮換賢。公元前655年,秦穆公派公子摯到晉國代自己求婚。晉獻公把大女兒許配給秦穆公,陪嫁奴僕中有一個人叫百里奚。百里奚是一個被滅掉的國家的大夫。途中,百里奚逃跑了。公子摯也不當回事,心想一個奴隸看那麼重幹什麼?百里奚跑到楚國給人養牛,楚成王知道了又派他到很遠的南海去牧馬。後來,秦穆公派使者帶五張上等的黑羊皮到楚國把百里奚贖回來。秦穆公拜他爲相國。

“五羖大夫”的故事膾炙人口。但是,向秦穆公推薦百里奚的是公子摯嗎?

《史記·秦本紀》:“[繆公]四年,迎婦於晉,晉太子申生姊也。五年,晉獻公滅虞、虢,虜虞君與其大夫百里傒,以璧馬賂於虞故也。既虜百里傒,以爲秦繆公夫人媵於秦。百里傒亡秦走宛,楚鄙人執之。繆公聞百里傒賢,欲重贖之,恐楚人不與,乃使人謂楚曰:'吾媵臣百里傒在焉,請以五羖羊皮贖之。’楚人隨許與之。當是時,百里傒年已七十餘。繆公釋其囚,與語國事。謝曰:'臣亡國之臣,何足問?’繆公曰:'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固問,語三日,繆公大說,授之國政,號曰五羖大夫。”

《呂氏春秋·慎人》:“百里奚之未遇時也,亡虢而虜晉。飯牛於秦,傳(通“轉”)鬻以五羊之皮。公孫枝得而悅之,獻諸繆公,三日,請屬事焉。繆公曰:'買之五羊之皮而屬事焉,無乃天下笑乎?’公孫枝對曰:'信賢而任之,君之明也;請賢而下之,臣之忠也;君爲明君,臣爲忠臣。彼信賢,境內將服,敵國且畏,夫誰暇笑哉?’繆公遂用之。”

《文選·陸士衡〈演連珠〉》“禽息碎首”注引《韓詩外傳》曰:“禽息,秦人,知百里奚之賢,薦之於穆公,爲私而加刑焉。公後知百里之賢,乃召禽息謝之。禽息對曰:'臣聞忠臣進賢不私顯,烈士憂國不喪志。奚陷刑,臣之罪也。’乃對使者以首觸楹而死。以上卿之禮葬之。”

《史記》講了“五羖大夫”的傳奇故事。《呂氏春秋》說是公孫枝推薦的,《韓詩外傳》則說是禽息以死推薦的,都沒有提到公子摯。公子摯之說是沒有根據的。再者,《呂氏春秋》記百里奚飯牛而秦以五羊皮贖之,《史記·商君列傳》又載穆公舉之牛口之下,那麼,楚成王派他到南海牧馬之說,也是沒有根據的。

項羽“就在垓下拔劍自刎”嗎?

第二十六講:“公元前2底,楚漢重新開戰,此時,劉邦兵力已十分強大,他率軍將項羽重重包圍在垓下,也就是今天安徽靈璧縣東南。……項羽一聽,四面楚歌,以爲自己的江山都被劉邦攻下了,實際上那個時候並沒有。項羽覺得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就在垓下拔劍自刎。”

這段話有兩個問題。先說第一個問題:垓下在什麼地方?這像是明知故問。人盡皆知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難道有什麼問題嗎?我經過認真研讀《史記》,有了新的看法,願藉此機會提出來,供史家研究。《史記·項羽本紀》:“韓信乃從齊往,劉賈軍從壽春並行,屠城父,至垓下。”“城父”,唐張守節的《史記正義》注:“父音甫。壽州壽春縣也。城父,亳州縣也。屠謂多刑殺也。劉賈入圍壽州,引兵過淮北,屠殺亳州,城父,而東北至垓下。”“垓下”,《正義》注:“按:垓下是高崗絕巖,今猶高三四丈,其聚邑及堤在垓之側,因取名焉。今在亳州真源縣東十里,與老君廟相接。”這兩條註解可作爲座標,確是“垓下”的地理位置。今安徽渦陽西北四十里之義門鎮,即唐之真源縣。《渦陽縣誌》:“玄帝廟在縣西北四十里義門集北,今廢。有明亳州同知李先芳撰記。李先芳《重修玄帝廟記》:據舊志,義門集即唐之真源縣,以近老子天靜宮故也。”《辭海》(版)“老子”條注:“一說爲今安徽渦陽人。”具體地點即老君廟(今已重修)。我們來看,韓信、劉賈軍並行屠城父,東北至垓下。亳州東七十里即城父,城父東十里即真源(今義門),真源東十里即垓下,東與老君廟相接。與《正義》兩條註解悉相符合者,只有安徽渦陽西北。提出新說,不是我要標新立異,康代的《史記正義》註釋如此,只是未爲世人重視罷了。

第二個問題:項羽在什麼地方自刎?根據《項羽本紀》的記載,項羽於烏江自刎。烏江在今安徽和縣。說項羽“就在垓下拔劍自刎”,明顯是錯誤的。

王莽“是被漢兵殺了”嗎?

第二十七講:“以綠林軍爲主體,劉秀也在其中,乘勝攻入長安,放火燒了未央宮的大門。王莽逃到了宮裏的漸臺,所謂漸臺就是四面環水的臺,但是最後還是被漢兵殺了。”

王莽被殺,《漢書·王莽傳》記載甚詳。這裏姑舉《後漢書·天文志上》的記載來看:“是時莽遣二公之兵至昆陽,已爲光武所破。莽又拜九人爲將軍,皆以虎爲號。九虎將軍至華陰,皆爲漢將鄧曄、李鬆所破。進攻京師,倉將軍韓臣至長門。十月戊申,漢兵自宣平城門入。二月己酉,城中少年朱弟、張魚等數千人起兵攻莽,燒作室門,斧敬法闥。商人杜吳殺莽漸臺之上,校尉公賓就斬莽首。大兵蹈藉宮廷之中。”

公元23年,漢將鄧曄、李鬆率軍自宣平城門攻入長安。這個時候,城中市民朱弟、張魚兩個青年擔心衆人家室被搶,他們數千人先行組織起來,和進城的漢兵聯手攻打皇宮。他們放火燒了未央宮的便門,王莽在大火中逃到未央宮滄池中的漸臺上。商人杜吳首先上前,一刀刺死了王莽,一校尉名叫公賓就的搶上前去割下王莽的腦袋邀功請賞去了。這次漢兵攻入長安,劉秀並不在其中,殺死王莽的也不是漢兵,而是商人杜吳。

始末顛倒的“八王之亂”

第二十八講:“公元3,傻皇帝吃餅中毒而死。各地的諸侯王爲了爭奪帝位,展開了殘酷廝殺。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亂’。”

這裏說,晉惠帝之死,引起“八王之亂”。這符合歷史事實嗎?

八王之亂,是西晉皇族爭奪政權的變亂。晉初大封同姓子弟爲王,握有軍政大權。朝小野大,爲禍亂之源。晉惠帝是個十足的白癡,皇后賈南風與輔政的外戚楊駿爭權。永平元年(291年)賈后殺駿,以汝南王亮輔政,復使楚王瑋殺亮,旋又殺瑋。元康九年(2)賈后害死太子,羣情怨憤。永康元年(3)趙王倫起兵殺賈后,廢惠帝自立,激起諸王反對。齊王冏起兵討倫,成都王穎、河間王顒舉兵響應。趙王倫被殺,惠帝復位,齊王冏以大司馬輔政專權。不久長沙王乂攻殺冏,河間王顒又與成都王穎攻殺乂,穎鎮鄴,專斷朝政。東海王越奉惠帝北上攻穎,敗於蕩陰,穎俘惠帝至鄴。幽州刺史王浚與幷州刺史司馬騰討穎,穎敗,挾惠帝投顒於長安,顒獨佔朝政。東海王越再起兵攻顒,克長安,顒、穎相繼被殺,迎惠帝返洛陽。光熙元年(306年),越毒死惠帝,另立懷帝,掌握大權。

“八王之亂”從永平元年(291年)至光熙元年(306年),前後十六年。錢先生卻說,公元306年,傻皇帝被毒死,爲了爭奪帝位,引起“八王之亂”。這不是始末顛倒嗎?

齊後主如此“性開放”嗎?

第二十九講:“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的《北齊》,就形象地描寫了齊後主和馮小憐的荒淫無恥:'一笑相傾國便亡,何勞荊棘始堪傷。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由此可見,齊後主寵幸馮小憐,直至不理朝政、國無政令是北齊亡國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詩中的'玉體橫陳’又是怎麼回事呢?齊後主在朝廷上跟大臣議事的時候,居然經常讓馮小憐公開坐在他的腿上,或者躺在他的懷裏,弄得大臣們滿面通紅,語無倫次。他還下令,讓馮小憐裸體躺在朝堂上,讓大臣們同來觀賞。這就是'玉體橫陳’這一成語的來源。”

今國人常談論西人的“性開放”,要是西人讀了這段文字,知道早在一千四百三十多年前的齊後主讓寵妃“裸體朝堂”,怕是會瞠乎其後的。

但這是誤讀。“玉體橫陳”是用典,找到這個典故的出處,才能真正弄懂它的意思。劉學鍇、餘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中《北齊二首》集註:“朱注:宋玉《諷賦》:'主人之女爲臣歌曰:內怵惕兮徂玉牀,橫自陳兮君之旁。’釋德洪《楞嚴合論》引司馬相如《好色賦》曰:'花容自獻,玉體橫陳。’”李商隱借用這個典故,極寫高緯寵愛馮小憐的猥褻醜惡。此爲內醜,內醜不可外揚。《詩·鄘風·牆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醜也。”中冓,宮闈,宮廷內部。而“裸體朝堂”之說太離譜了,一個頭腦正常的人能讓自己的妻子赤裸裸的讓衆人觀賞嗎?回答只能是:不可能。

朱全忠稱帝前就被喊作“陛下”了嗎?

第三十三講:“有一年的六月,天都很熱了,朱溫就帶着一羣幕僚——裏邊當然有不少讀書人,到一棵柳樹底下去乘涼。朱溫擡頭望了望柳樹,說:'這棵柳樹長得真好啊,正好用來做車轂。’什麼叫車轂?就是車輪中間圓的,當中連着車軸的東西叫車轂。”旁邊有幾個讀書人直拍皇帝的馬屁:'對對對,您說得真對,陛下,正好做車轂。’沒想到朱溫勃然變色:'你們這些書生,隨口戲弄人,什麼東西,你以爲我不懂啊,車轂要用榆木做,怎麼可以用柳木做?來人,把這幾個書生亂刀砍死。’一幕慘劇又發生了。朱溫最後是在病中,被兒子朱有貴帶人刺殺身亡的。”

這段話有自相矛盾處:說朱溫是皇帝吧,他帶着一羣幕僚,將帥手下稱“幕僚”;說朱溫不是皇帝吧,有人拍他的馬屁,稱他爲“陛下”。

還是看看史書上的記載吧。《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五·唐紀八十一·昭宣帝天祐二年(905)》:“全忠嘗與僚佐及遊客坐於大柳之下,全忠獨言曰:'此柳宜爲車轂。’衆莫應。有遊客數人起應曰:'宜爲車轂。’全忠勃然厲聲曰:'書生輩好順口玩人,皆此類也!車轂須用夾榆,柳木豈可爲之!’顧左右曰:'尚何待!’左右數十人,捽言'宜爲車轂’者悉撲殺之。”

朱溫,宋州碭山(今屬安徽)人。背黃巢歸唐,賜名全忠。天祐四年(9)代唐稱帝,改名晃。國號樑,史稱後梁。此時朱全忠不是皇帝,怎麼能說他是“皇帝”,稱他爲“陛下”呢?他殺的也不是幕僚中的讀書人,而是同在柳樹下乘涼的遊客。朱溫只做五年皇帝,9被兒子朱友珪帶人刺死。史載“友珪僕伕馮廷諤刺帝腹,刃出於背”,死得很慘。上文說他的兒子叫朱有貴,名字錯了。

周世宗滅佛在歷史上只是被詬病嗎?

第三十四講:“周世宗柴榮做了許多好事,人們一般都不記得,卻記得周世宗滅佛。他的滅佛被人牢記在心,進而在歷史上被詬病了整整1000年。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四次大規模的滅佛事件,歷史上稱之爲'三武一宗’,即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後周世宗柴榮。將柴榮跟'三武’並列,客觀地說有點不公。……柴榮滅佛主要是因政治和經濟方面的一種戰略的考量。他發現僧人太多,寺院佔的土地太多,而國家的土地就減少了,免稅的人口增多了,國家的兵源也少了。必須把寺院減少,讓僧人還俗,他是從政治、軍事角度去考量的。”

柴榮滅佛,歷史上是怎樣記載和評價的呢?

《資治通鑑卷二百九十二·後周紀三·世宗顯德二年(955)》:“帝以縣官久不鑄錢,而民間多銷錢爲器皿及佛像,錢益少,九月,丙寅朔,敕始立監採銅鑄錢,自非縣官法物、軍器及寺觀鐘磬鈸鐸之類聽留外,自餘民間銅器、佛像,五十日內悉令輸官,給其直;過期隱匿不輸,五斤以上其罪死,不及者論刑有差。上謂侍臣曰:'卿輩勿以毀佛爲疑。夫佛以善道化人,苟志於善,斯奉佛矣。彼銅像豈所謂佛邪!且吾聞佛在利人,雖頭目猶舍以佈施,若朕身可以濟民,亦非所惜也。’”

周世宗滅佛,乃毀佛鑄錢,和錢先生的說法不同。這樣做,正是佛法教義所提倡的;這樣做,有利於國計民生。司馬光對此極爲讚賞,給予高度評價:“臣光曰:若周世宗,可謂仁矣,不愛其身而愛民;若周世宗,可謂明矣,不以無益廢有益。”

周世宗滅佛“在歷史上被詬病了整整1000年”嗎?

“燭影斧聲”的出處

第三十五講:“宋朝有個僧人叫文瑩,他寫了一部流傳很廣的筆記叫《湘山野錄》,曾經記載了燭影斧聲的故事。筆記裏講,趙匡胤聽了一位算命人的話,覺得自己氣數已盡,沒有幾天可活了,就把自己的弟弟趙光義請進宮,安排後事。當時趙匡胤患病已久,他把宦官和宮女撤走,單獨與趙光義談論後事。喝完酒已經是深夜了,趙匡胤就拿出一把玉斧。皇帝身邊的斧子一般都是起禮儀的作用,但是也可以砍死人。趙匡胤拿玉斧就在地上砍,嘴裏說着'好做好做’,不知道什麼意思。……當夜趙光義留宿在宮中,而第二天天剛亮,就發現趙匡胤死了。那麼,趙光義就受了遺詔,在靈前繼位。”

“燭影斧聲”不出自《湘山野錄》,而出自《續湘山野錄》:“上謂生(指道士)”:'我久欲見汝決克一事,無他,我壽還得幾多在?’生曰:'但今年十月廿日夜,晴,則可延一紀,不爾,則當速措置。’上酷留之,俾泊後苑。苑吏或見宿於木末鳥巢中,止數日不見。帝切切記其語。至所期之夕,上御太清閣四望氣。是夕果晴,星斗晴燦,上心方喜。俄而陰霾四起,天氣陡變,雪雹驟降,移仗下閣。急傳宮鑰開端門,召開封王,即太宗也。延入大寢,酌酒對飲。宦官、宮妾悉屏之,但遙見燭影下,太宗時或避席,有不可勝之狀。飲訖,禁漏三鼓,殿雪已數寸,帝引柱斧戳雪,顧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帶就寢,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內,將五鼓,周廬者寂無所聞,帝已崩矣。太宗受遺詔於柩前即位。”後人因以“燭影斧聲”指帝位傳授不正常的疑案。

《湘山野錄》與《續湘山野錄》是宋釋文瑩所作記載北宋見聞雜事的一部隨筆。上文有些關鍵性的細節,如“但遙見燭影下”、“帝引柱斧戳雪”,沒有講或沒有講清楚。關係到趙匡胤生死的天氣變化一點沒講。“柱斧”誤作“玉斧”。“柱斧”不是玉斧,而是水晶制的小斧。《朱子語類》卷一二八:“祖宗時,升朝官出入有柱斧。其制是水精小斧頭子在轎前。”

岳飛冤獄何時昭雪?

第三十五講:“秦檜誣岳飛謀反,把岳飛下了獄。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也就是公元1142年1月27日,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在臨安**亭,當時岳飛還不到40歲。岳飛的兒子岳雲和部將張憲同時被害。一直到宋寧宗的時候,岳飛冤案才得以昭雪,被追諡'武穆’。”

岳飛冤案昭雪的時間,所記不實。

《宋史·岳飛傳》:“檜死,議復飛官。万俟禼謂金方願和,一旦錄故將,疑天下心,不可。及紹興末,金益猖獗,太學生程宏圖上書訟飛冤,詔飛家自便。初,檜惡嶽州同飛姓,改爲純州,至是仍舊。中丞汪澈宣撫荊、襄,故部曲合辭訟之,哭聲雷震。孝宗詔復飛官,以禮改葬,賜錢百萬,求其後悉官之,建廟於鄂,號忠烈。淳熙六年,諡武穆。嘉定四年,追封鄂王。”

直到高宗死後,孝宗爲鼓士氣,平民憤,才追復岳飛官職,將其遺骸遷葬於西湖棲霞嶺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諡武穆,寧宗嘉定四年(12)追封鄂王。

上文所講岳飛冤案的昭雪,全都錯了。

賀人龍是“李自成的叛將”嗎?

第三十九講:“崇禎三年,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聲勢明顯壯大後,明王朝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局面。但是,崇禎皇帝居然密令,在崇禎十五年殺了賀人龍。賀人龍不僅跟李自成是同鄉,兩人還有點親戚關係。他是李自成的叛將,對李自成的情況很瞭解,他投靠官兵,對李自成的打擊是很大的。”

賀人龍(?-1642)明陝西米脂人。初以守備隸屬延綏巡撫洪承疇,鎮壓農民軍,累遷至總兵。崇禎九年,從孫傳庭擒闖王高迎祥。十三年,從左良玉破張獻忠於瑪瑙山。初督師楊嗣昌許賀人龍進平賊將軍,既而食言。人龍大失望,遂不奉約束。崇禎怒,詔奪職,戴罪視事,不久授意督師孫傳庭以計殺之。《明史·賀人龍傳》:“賀人龍,米脂人。初以守備隸延綏巡撫洪承疇麾下。”說賀人龍“是李自成的叛將”,那是錢先生記錯了。

李自成的叛將另有其人。見《明史·高傑傳》:“高傑,米脂人。與李自成同邑,同起爲盜。崇禎七年閏八月,總督陳奇瑜遣參將賀人龍救隴州,被圍大困。自成令傑遺書約人龍反,不報。使者歸,先見傑,後見自成。比圍城兩月不拔,自成心疑傑,遣別部將往代,傑歸守營。自成妻邢氏掌軍資,每日支糧仗。傑過氏營,分合符驗。氏偉傑貌,與之通,恐自成覺,謀歸降。次年八月遂竊邢氏來歸。洪承疇以付人龍,使其遊擊孫守法挾以破賊,取立效爲信,自是傑常隸人龍麾下。”李自成的叛將正是高傑。他拐走了李自成的老婆邢氏降明。如果是說他與李自成“兩人還有點親戚關係”,這是什麼親戚關係呀!高傑南明弘光帝時封興平伯,爲江北四鎮之一,駐瓜洲,受史可法節制。此是後話。

人名之誤何其多

《錢文忠解讀〈三字經〉》(下冊)編校不精,錯字較多。

這裏只說人名錯誤。人名,特別是古代的人名,今人多不熟悉,如果寫錯了,不經過查考,很難發現。如第75-76頁,“拓跋成”凡三見,當作“拓跋澄”。見《魏書·任城王澄傳》。第78頁,“北周武帝宇文邕,……小名叫彌羅突”,“彌”系“禰”之誤。見《周書·武帝紀》:“高祖武皇帝諱邕,字禰羅突。”第85頁,“隋文帝還有一個鮮卑族的名字,叫普六茹”,“普六茹”不是名字,是姓氏。見《隋書·高祖紀》:“皇考從周太祖起義關西,賜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國、大司空、隋國公。”他應該叫普六茹堅。第90頁,“隋文帝的罪惡,也是深重的。”“隋文帝”系“隋煬帝”之誤。第103頁,“魏徵,字直成”,“直成”系“玄成”之誤。第113頁,“駙馬陳昌義”,“陳昌義”系“程昌裔”之誤。第115頁,“王獻芝”當作“王仙芝”。第117頁,“[朱溫]隨母親投到蕭縣叫劉從的地主豪強家裏”,“劉從”當作“劉崇”。見《舊五代史·梁書·太祖紀》:“昆仲三人,俱未冠而孤,母攜養寄於蕭縣人劉崇之家。”第129-130頁,“王普”凡四見,系“王樸”之誤。見《舊五代史·周書·世宗紀》。第143頁,“建康留守杜衝不戰而降”,“杜衝”系“杜充”之誤。見《宋史·杜充傳》。第172頁,“劉三武”系“劉三吾”之誤。見《明史·劉三吾傳》:“懿文太子薨,帝御東閣門,召對羣臣,慟哭。三吾進曰:'皇孫世嫡承統,禮也。’太孫之立由此。”

其他方面的錯字尚有,這裏就從略了。

這是一本主要寫給孩子們讀的書。內容兼具真實性、故事性、趣味性,孩子們才愛讀。這本書的故事性與趣味性,不用說是非常出色的。而列在第一位的真實性則相對較差,講史多有失實處,這是這本書的致命傷。我自知學力不逮,勉力爲文指出,不爲賢者諱,錢文忠先生該不會責怪吧?“玉不琢,不成器。”我們相信,這部書經多方“琢磨”後,將更加煥發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