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心理健康知識宣傳(精品多篇)

心理健康知識宣傳(精品多篇)

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 篇一

女性心理特徵

1、恩格斯曾把人的心理活動譽爲“地球上最美的花朵”,而女性的心理活動則是花中之冠。女性心理特徵最突出的表現是比男性富於感情。這是因爲女性的神經系統具有較大的興奮性,對任何刺激反應都比較敏感,無論是愉快的,或是厭煩的,都會通過表情和姿態表達出來,如臉紅、哭、笑、發怒、喊叫等等。

2、女性的弱點是脆弱、膽小,做事不敢冒險,好背後議論人。由於女性生理和心理特點,犯罪明顯少於男性,一般估計爲1:6。但有時婦女一旦成爲罪犯,其情節往往極爲兇惡、殘忍。

3、女性最容易接受暗示,各種形式的催眠術對她們容易成功,因此女性常被迷信活動所迷惑。女性因其母性本能,多心地善良,富於同情心、憐憫心和愛心。她們往往在慈善事業的和人道主義活動中做出卓越的貢獻。

4、愛美是婦女的天性。她們舉止文雅、嬌柔,在社交活動中最受人愛慕。她們的形象思維強於男性,適於從事音樂、戲劇、美術、舞蹈,唱歌等藝術工作。

5、女性的虛榮心和自尊心較強,不願意別人說她的短處,對傷害過自已的人往往耿耿於懷。一旦做了傷害別人的事,心中後悔,但不願意公開道歉。現代化的家庭,不少女性由從屬地位變爲主權者,丈夫對她言聽計從,往往使一些女性產生自我優越感。如果她們自不量力,對丈夫求全責備,勢必影響夫妻感情。因此,現代女性更就注意提高自已的心理素質。

現代女性面臨的壓力

女人的一生,從結婚、生子到養育,是人生中最繁忙最美好的時光,女性不僅要身體健康,更要擁有健康的心理,這樣人生纔會美麗。

1、圍城內的壓力

美滿的婚姻是女性心靈的港灣。一般來說,女性比較感性,感情也較脆弱,經營一個美滿的婚姻是她們一生的追求。但現代社會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使圍城裏有了許多不安定因素。

2、職場上的壓力

現代女性,不僅要溫柔懂生活,還要在工作中獨攬一面,職場中的許多職業女性跟男性一樣打拼天下,但女性往往要付出比男性多幾倍的努力,女性所承受的心理壓力也比男性多得多。

3、冷暴力帶來的壓力

在家庭生活中,女性更需要精神的交流,親情的撫慰。那種冷漠、形同路人的情感忽視比家庭暴力更可怕,對女性的身心健康傷害也更大,這種冷暴力帶來的壓力在許多家庭中存在。

4、自我評價的壓力

女性到了35-45歲,身體開始走下坡路,她們對自己的外貌特別不自信。一方面孩子長大了,撫育的事情輕了,內心寄託的東西少了,另一方面感到青春不再,不免傷感。爲此對外表更加註重,買高檔化妝品、服裝,以此彌補自己的不足。特別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說她年輕漂亮比什麼都高興。

女性心理壓力化解妙法

1、哭出來

醫學心理學家認爲,哭能緩解壓力。心理學家曾給一些成年人測驗血壓,然後按正常血壓和高血壓編成二組,分別詢問他們是否哭泣過,結果87%的血壓正常的人都說他們偶爾有過哭泣,而那些高血壓患者卻大多數回答說從不流淚。由此看來,讓人類情感抒發出來要比深深埋在心裏有益得多。

2、說出來

找個人傾訴,把想說的話都說出來。在傾訴過程中,傾聽者的情感支持對心理有很好的安撫作用。

3、寫下來

把事情經過、委屈和憤怒等不滿的情緒都寫下來,這樣做一方面能起到宣泄情緒情感的作用,一方面能幫助自己理清事情真相,讓自己冷靜下來,以便更好的面對現實

4、轉移注意力

先放下煩惱和問題,去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如看看書,購物,看電影,唱歌跳舞,旅遊,約上朋友喝喝茶,或者乾脆一個人穿着打扮成自己從來沒有過的樣子去咖啡廳坐坐或者走走。當人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如願以後,心情會特別好,心理學上說到人在心情愉悅時候,看事情更傾向於積極樂觀,對他人對世界更包容和親和。“問題”會變得不那麼糟糕,這樣的知覺會提高我們的自我效能感,更有力量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5、換個角度看問題

站在更高的地方看問題,問題也許沒有想象的那麼糟糕,站在更遠的地方看問題,問題是那麼渺小,或者從他人角度,從積極樂觀的角度看待問題,問題也許不是問題。在人生長河裏,很多問題都不足掛齒。

6、內觀冥想

安靜的一個人盤腿坐着冥想下,保持情緒的相對平穩,內心平靜,調節身心。

7、嘆息法

把內心鬱結的不良情緒情感,通過發出聲音呼吸的方式宣泄出來。

8、接納現實

接納現實,是平衡內心最好的方式,嫉妒,抱怨只會讓我們的生命更悲催,如果沒有更好的選擇,那就接納吧。

9、享受當下

既來之則安之,既然沒有更好的選擇,就在當下生活中努力去尋找樂趣,在工作生活中尋找樂趣,盡力把生命歷程當成享受而不是勞役。行走在人生路上不要只是盯着那個目的地,還要在行走過程中,去享受路邊的風景,去享受行走過程中閒庭閒步的愜意或者大汗淋漓的酣暢。

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 篇二

一、心理障礙

青少年心理問題中最常見也最嚴重的要數抑鬱症。因此導致的自殺等現象給家庭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傷害和損失。抑鬱症表現爲:有段時間內體驗到心情不愉快、高興不起來、煩悶;對平時感興趣的事情變得乏味,思考能力下降,腦子變遲鈍,注意力減退,學習失去了動力,人變“懶”了,甚至厭學;對成績下降變得無所謂或對什麼都無所謂,以及失眠、全身乏力,感到活着沒意義,產生輕生的念頭,應及時求教於心理醫生,以防不良後果的發生和疾病的進一步發展。

二、學習壓力造成的心理問題

對於不少青少年而言,唯一的任務就是讀書。中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常給他們帶來沉重的壓力。因學習壓力而造成的心理疾病的少年屢見不鮮,這其中不乏重點學校成績優秀的學生,他們的思想壓力常來源於他們對學習現狀的不滿,過分注重結果和不恰當的比較分析現狀,體會不到學習的興趣。考試焦慮,厭學及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記憶力等問題是青少年出現的常見問題,這些問題解決辦法是首先個人要自信,再者要有信心。下面我給同學們講一個故事:國外某著名科學家一天到一個學校去講座,學校的老師說你是大科學家,也培養了不少人,你看我們這裏的學生誰將來最有出息,大科學家就指了兩個孩子,若干年後,這兩個孩子果真在科學領域做出了貢獻,而那位老師再遇到那位科學家時,講起當年的往事,大科學家吃驚地說,我是隨便指的,真的是隨便指的心理健康知識培訓心理健康知識培訓。這說明什麼?就說明自信對一個孩子的成長多麼重要,換了你,要是個大科學家說你將來肯定有出息,你肯定一下子就感到什麼都有了希望,做什麼事情都努力了、有信心了。再講一個故事,鄭淵潔是有名的現代作家,他當兵復員回家後在一家工廠當工人,覺得自己沒什麼本事,但也想要過好日子啊,就想努力乾點什麼,想來想去,不花什麼錢,成本又比較低,於是,就開始寫作,一開始寫詩、投稿,幾乎是投一篇退一篇,寫一百篇退一百篇。就是幾乎近一年時間,突然有一篇發表了,於是就又有了信心,又投了好多也沒有發,信心慢慢又沒有了,突然,又發表了一篇,信心又來了,然後,發表得越來越多,後來他自己看了以前那些被退的詩看,發現以前的詩寫得真是很臭。但怎麼會慢慢變好呢?就是靠了信心。我覺得只要有足夠的信心,你有50分的能力也許能發揮到80分或者更多。如果沒有信心,你有100分的能力也許只能發揮20分。這就是要求同學們平時要注意自信和信心的培養。

三、不良習慣和不良嗜好給青少年帶來的心理問題

同學們雖然心身發展較快,但此時你們思想還未成熟,對社會的認識能力、判別是非能力不強,自我控制能力差,好奇心及模仿性強,使你們很容易受同伴或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易養成不良習慣和沾染不良嗜好。現在你們中的不少人迷戀電腦遊戲或上網而不能自拔,嚴重危害了你們的身心健康,部分同學因交錯友,甚至吸菸、吸毒、偷竊等事(舉吸菸的例子)這當然與我們的環境即家庭、學校的教育、社會的風氣有必然的關係。但是隻要同學們把住一點,我們思想上要奉獻、友愛、互助、進步;行動上要提高素質、服務社會,以你身邊你喜歡的、崇拜的、敬佩的人爲榜樣,去要求自己、去落實自己的行動,相信你會很成功。 五、異性交往給同學們帶來的心理問題

這主要是心理和生理需求與社會行爲規範的矛盾所致。據調查,我國青少年目前生理成熟年齡普遍比上個世紀提前4至5歲。高中生絕大部分已屬於生理成熟的人,渴望異性交往,交友越迫切。這些都是很正常的,是你們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由於處理不當,出現早戀、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腦子裏儘想此亂七八糟的事情,那麼怎麼樣就能處理好這些事呢?我講三點:

1、異性交往宜泛不宜專

-----即鼓勵多交,忌只交一個。異性同學的廣泛交往,對他們的自身的學習、思想有促進和幫助,也有利於情緒的振奮,而異性同學之間的單獨交往、言談由淺入深,由一般到特殊,再加上社會行爲規範的要求,這樣會由本來正常的同學交往發展爲“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相戀,廣泛的異性相往能避免異性們雙雙陷入早戀的識區。

2、異性交往宜短不宜長

青少年中兩個異性同學的交往不宜過長,有的同學從國中到高中一直形影不離,國中這沒有感覺,到了高中長此下去,從相聚到離不開,步入早戀,所以在異性同學的交往中注意接觸時間短些,範圍廣些,從而可經瞭解各種稟行、氣質的異性同學,這會使不同人有更多接觸機會。

3、異性交往宜疏不宜密度。

異性同學間的交往是正常現象,但一定不要一門心思地鑽在裏面,男女同學有性別之差,人的一些潛意識往往在異性單獨交往時發掘出來,過多頻繁地與異性交往會喚起人的熱情,激起人的衝動,所以男女同學的交往頻率要低一些,,這樣有利於異性之間的正常交往,有利於青少年心理、生理的健康發展。

由於中學生生理意識的覺醒,他們對異性產生好奇、關心、愛慕和願意接近的心理行爲,都屬於正常現象,我們要正確對待“友情”和“愛情”,友情姓“友”是朋友之間的友好往來,貴在一個“義”字;而愛情姓“愛”,是自覺、自願的相愛,講求心心相印心理健康知識培訓默認。我們提醒大家,當你感到對方具有強烈的吸引力產生願意和對方在一起的熱望,就應該注意及時劃清界限避免跨入早戀的誤區,避免讓心理上過早背上沉重的包袱

四、人際交往的壓力給同學們造成的心理問題

隨着年齡的增長,獨立意識的增強,青少年與社會的交往越來越廣泛,他們渴望獨立的願望日益變得強烈,社會夥伴是青少年一種精神需要,因人際關係壓力而煩惱的年輕人通常表現爲自卑、過分注意他人評價、容易受到傷害、丟面子等。一方面他們要求獨立,希望能夠擺脫依賴父母的生活,渴望超出家庭,建立夥伴關係;另一方面又缺少經驗,很難面對挫折。尤其是那些性格內向,心理承愛能力較弱,而自尊心又極強的青少年,很容易在集體中感到壓抑感和孤獨感,不能自拔。那麼我們要客觀分析自己的現狀,我們要允許自己有缺點,有失敗,有可能丟面子。完善的人不存在,不要過分苛求自己,也不要對外界寄託過多過高的希望,用正常心態增強信心培養的技巧。

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 篇三

人的一生,在不同時期,呈現有不同的矛盾,這些特殊矛盾的產生和解決,不僅推動了心理髮展,還形成了不同時期本質的心理特徵,這些不同質的心理特徵就構成了心理髮展的階段性。中國的教育和心理學工作者根據心理矛盾運動的特點,參照主導活動和學制,一般將個體出生至青年這一時期,分爲六個階段。

(一)嬰兒期(出生到1歲,又稱乳兒期)

嬰兒期是個體感知覺和動作迅速發展的階段。嬰兒出生後兩、三週內常可看到雙眼不協調地運動,約在出生一個月前後,雙眼不協調活動消失,視覺集中現象出現。在出生1個月時,出現聽覺集中;在3個半月時,能聽見聲音找聲源;在9個半月,出現眼動作的協調現象。其他,如味覺、嗅覺、皮膚覺的發展更早,一般在一個月後已逐步完成。嬰兒約在出生後3個月,出現手的不隨意性的撫摸動作;約在5個月左右,由於手的撫摸動作的反覆出現,形成了一種學會了的撫摸動作。兒童這時開始把手作爲認識事物的器官;約在半歲以後,手的動作有了進一步發展,嬰兒能使自己的拇指與其餘四指對立地抓握物體。

(二)前幼兒期(1~3歲,或稱先學前期,相當於託兒所階段)

首先是思維的發展。這時期兒童的思維和出聲言語相聯繫,思維的主要特點是直覺行動性。就是說這時兒童的思維總是離不開具體事物、行動和言語的。他們常在玩弄物體中,用出聲的言語進行思考,離開了具體事物和自己的操弄或操作活動,思維就停止。他們談不上有行動的預見性和計劃性。

其次是言語的發展。經過嬰兒期言語的一年準備,就到了這個可稱爲兒童“最初掌握言語的時期”。據研究,約在1.5歲前是兒童掌握單詞句的階段,1.5~3歲是兒童掌握多詞句時期,到3歲末已能掌握本民族的基本言語。

再次是情感、意志和自我意識的發展。這時期兒童已基本具備各種形式的情緒、情感;兒童在成人對人對事的評價和教育下,開始運用“好”、“不好”、“好人”、“壞人”等詞來評價人和事,這說明他們形成了最初步的道德認識和道德情感。這時兒童由於動作的迅速發展,他們開始有了料理自己生活(如吃飯、穿衣等)的能力,開始表現出獨立行動的願望,常要求“我自己來”,不要別人的幫助,這是意志自覺能動性的萌芽表現。

最後,自我意識也在這階段開始形成。約在生活的第一年前半年,兒童還不知道自己的存在,他吸吮自己的手像吸吮別的東西一樣,在第一年末,兒童纔開始把自己的動作和動作的對象區分開來;約在第二年,兒童開始能夠叫自己的名字,這是兒童自我意識發展的一個飛躍;約在2~3歲時,兒童纔開始掌握“我”這個代名詞,說明兒童能把自己由一個客體轉變爲主體來認識,這是自我意識形成的又一個新階段的表現。

(三)幼兒期(2~6歲,或稱學前期,相當於幼兒園階段)

幼兒期主要是思維發展的階段。幼兒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性爲主要特徵。這時兒童的思維可以逐漸擺脫對動作的依賴,而主要憑藉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象來進行。兒童這種具體形象思維常常只能揭露事物的表面特點,不能理解事物的內部關係和本質特點。皮亞傑把幼兒階段的思維稱爲“前運算階段”或“前邏輯思維階段”。他認爲這階段兒童沒有物體的守恆概念並缺乏可逆推理。例如兒童明明知道形狀大小相等的兩杯等量的水,當其中一杯倒入不同形狀的玻璃杯中,由於倒後兩杯水面的高度不一樣,就認爲這兩杯水變得不一樣多了。這現象和中國一些心理學家說的具體形象的特點相一致。但是兒童的具體形象思維,對他所熟悉的事物亦有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在幼兒末期,兒童的抽象邏輯思維已開始逐漸發展。

同時,情感、意志和自我意識也在這一階段開始發展。幼兒的情感特點仍保留有前階段的一些特徵,如易感性、不穩定、易興奮、激動。但和上階段差別較大的是幼兒的社會情感開始發展。例如,幼兒的道德感在成人對自己或別人的行爲進行評價和教育下開始形成。兒童初步知道了一些行爲規範。例如,“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不說謊話“等等。並且對違反這些行爲規範的兒童產生反感的情緒。幼兒還對未見過的事物,常會表現出好奇和好問的求知慾望。這是幼兒理智感的開始出現。他們還對顏色鮮豔的玩具和衣物表示喜愛,對音樂、詩歌等表現出愉快心情,這是美感的出現。

幼兒的各種意志品質,如堅持性和自持力,有所顯露,但由於抑制能力還很薄弱,這些意志品質還很差。幼兒的自我意識比較籠統、模糊,他們還不會觀察自己的內部世界,只能按照成人對自己的評價來”評價“自己。一般只能通過模仿成人對自己的外部行爲所說的進行“評價”。

(四)童年期(7~12歲,又稱學齡初期,相當於國小階段)

在童年期,思維開始發展。童年思維主要的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這種過渡性就是說,兒童能對具體事物的變化進行抽象推理,並揭露其本質特點。但是兒童不能脫離具體事物的感知進行判斷推理。皮亞傑稱這時期兒童的思維爲“具體運算”階段。這時兒童對原來相等量的兩杯水,不會因爲所倒的容器形狀的不同,就認爲水量會有變化(或多了或少了)。因此,皮亞傑認爲這時兒童已具有了對物體的守恆概念。這和中國一些心理學家所說的這時兒童思維特點的意思相同。他們在實驗中還發現兒童在掌握物體守恆概念時,具有憑藉感知、表象和概念進行的三級不同質的水平,以及不同年齡通過守恆實驗的人數百分數亦不相同。可見,兒童對物體守恆概念的獲得,無論在量上和質上都隨年齡增長而增長。

其次,情感、意志和自我意識開始發展。一般說來童年的情感比幼年和少年期的情感都要穩定,他們能經常處於比較平靜、持久和穩定的愉快的情緒狀態。他們的情感無論在質上和量上都較幼年期有所發展,尤其是社會情感的不斷擴大,豐富。兒童能從對具體個人的情感擴大到對整個集體的情感,他們不僅對物質生活中的事物產生情感,還會對精神生活中的事件產生情感。如由愛父母擴大到愛班級集體,由得到糖果而喜悅的情感擴大到爲集體爭光、做了好事而高興的情感。此時,兒童的意志品質亦有提高。低年級兒童都在教師和父母的督導下完成一些作業,隨着年級年齡的增長,意志的主動性、獨立性以及自持能力都比前有提高。

童年的自我意識是在教師和父母對兒童作出適當的評價中認識自己的,促使自我意識的發展,他們開始進行自我評價。自我評價的內容也由自己的外部行爲而擴大到自己的道德品質,自我評價的批判性和獨立性也逐漸增長,但這時期評價的整個水平因抽象邏輯思維尚不佔主要地位,所以還是低的。

(五)少年期(11、12歲~14、15歲,或稱學齡中期,相當於國中階段)

少年期的思維發展的一個主要特點是抽象邏輯思維漸佔主要地位,但是思維中的表象成分仍起着較大作用,這就是說少年的邏輯思維常需要感性經驗作支持,思維的形式還處於經驗的階段。

少年的自我意識和意志、情感的發展。少年主要的特點是一個半成熟、半幼稚、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盲目性錯綜複雜的矛盾時期。在這時期,少年的自我意識也有了很大的變化。首先,少年由於自己身體的迅速發育,意識到自己已經長大,產生了強烈的”成人感",出現了要求獨立、自主的意志行動的願望,特別不滿成人對他們的處處管教,常因成人對他們的干涉,而產生執拗和反感的消極情緒。其次,少年開始注意到自己內部的精神世界,漸漸產生了解自己和分析自己的心理品質的需要和興趣。再次,少年評價自己的品質有很大的片面性和不穩定性,有時只看到自己的缺點,忘掉優點,有時又只看到自己的優點,抹煞缺點。因此,有時過分誇大自己的能力,產生自負感,有時又低估自己,產生自卑感,常處於自我評價的不穩定狀態。

(六)青年時期(14、15歲~17、18歲,或稱青春期,相當於高中階段)

青年時期思維的發展。青年初期學生的思維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邏輯思維由少年期的經驗型逐步向理論型的思維過渡。他們能從一般原則出發,進行判斷、推理,作出論證;他們還能對各種經驗材料作出規律的說明。青年初期學生剛剛開始形成辯證的思維,在教學和生活實踐中,他們認識到特殊和一般,理論和實踐的對立統一關係。皮亞傑所謂的“形式運算”階段類似這時期理論型的思維形式。

青年時期自我意識的發展。青年初期由於身體發育漸趨成熟,知識經驗的不斷累積,認識水平不斷提高,接觸社會面擴大,以及面臨畢業,即將走向社會。因此,他們的內心世界比少年豐富,他們的自我意識在少年基礎上有了新的發展。青年比少年更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內心活動,並能根據社會需要來分析自己、鍛鍊自己,對政治道德品質的自我評價能力顯著提高。青年初期的學生富於理想,嚮往未來,積極上進,不甘落後,自尊心顯著發展起來。自尊心的發展是自我意識的一種肯定態度的表現。

青年進入成年期和老年期後的心理髮展,情況與上述不同。在此不做贅述。

心理健康教育宣傳資料 篇四

一、心理健康是什麼?

早在1948年WHO(世界衛生組織)就提出了“健康”的標準,不但是沒有身體疾病,還要有趨於完滿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簡單的說,心理健康的人至少應該有工作、有朋友、有現實感、有樂趣。他們對自己有適當的瞭解,能夠悅納自己,願意努力發展身心的潛能;對於自己無法補救的缺陷,也能安然接受,而不作無謂的怨尤。他們能和現實環境保持良好的接觸;對環境能作正確的、客觀的觀察;並能有效的適應環境。對於生活中出現各項問題,能以切實的方法加以處理,而不是企圖逃避。對於新時代的大學生來說,關注心理健康、積極調節心態對於我們的生活、學習以及未來的工作都非常重要。

但是,心理健康並不等於沒有煩惱,在實際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可能遭遇不如意的事情,怎樣去面對那些不如意、不順心甚至挫折、危機則尤其體現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素質,即便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也會陷入情緒低谷,也會有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的時候,有時,積極求助本身就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現,是解決問題、從經歷中獲得成長的開始。

二、什麼時候我需要心理諮詢?

如果你有很長一段時間覺得非常孤獨或者想找人說說話,抑或是覺得自己有些事情需要傾訴;如果你剛剛來到新學校,覺得學習上遇到一些困難、與同宿舍的同學相處並不愉快、或者你發現自己性格有些變化,比以前沉默寡言,甚至常常哭泣,有輟學的想法時,可以考慮心理諮詢。

如果你發現自己學習效率下降,注意力無法集中,或者對某門功課覺得特別困惑,除了可以諮詢你的輔導員、專業課老師之外,或許你還可以考慮心理諮詢;如果你在情感問題上出現困擾,心情沮喪、長時間不能擺脫,或是在你的情感路上出現分手、失戀等讓你一時間無法應對的事情時,你不妨選擇心理諮詢;如果你覺得與父母的溝通無法順利進行,常常產生衝突,甚至週末不願意回家,不想見到他們;如果你和戀人、舍友、同學、輔導員老師、導師或其他任何關係重要的人產生衝突或不愉快以至於影響了你正常的生活學習,你不妨選擇心理諮詢;

不管什麼原因,如果你覺得某些事情非常讓你困擾,一時間你又不能找到解脫的出路,或者自己被某種不良心情壓抑超過兩個星期,並且這一情況還在持續,你都可以選擇心理諮詢;在任何時候,如果你發現周圍的同學或者朋友出現以上狀況,都可以善意的向他/她介紹心理保健知識,建議他/她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況且,能夠積極求助本身就是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開始。

三、心理諮詢真的能保密嗎?

許多同學擔心自己和諮詢老師說的話會不會被別人知道。在一般情況下,心理諮詢老師會嚴格遵守保密原則,不會對任何人說起諮詢內容。唯有在兩種情況下例外:你在諮詢中表達了涉及人身傷害的想法,並且經老師評估的確有可能;因法律刑事案件,法院或公安機關提出要求時。保密原則是心理諮詢的重要準則,也是心理諮詢師的職業道德。所有的個案記錄也將嚴格保密處理。

即便是輔導員或是家長推薦你來心理諮詢中心做諮詢,除非涉及到生命安全問題,你和心理諮詢師的談話內容也絕不可以帶出諮詢室之外,這是諮詢師的基本職業倫理。但是,如果輔導員、家長或是你的同學、朋友的確能夠幫助到你,心理諮詢師會在徵得你同意的前提下,幫助你更好地挖掘身邊的資源,共同面對難關。

四、如何預約心理諮詢?

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正式成立於1993年,中心向學生提供的服務包括:個別心理諮詢、團體心理輔導、網上諮詢、心理健康月活動、講座、心理健康必修課等。你可以時常關注中心網站,瞭解相關活動,學習心理保健的知識,也可以在需要時,可以預約個別諮詢。

你還可以電話預約參加中心每學期開設的團體心理輔導小組,或是通過我們的網站留言進行網上諮詢。中心每學期針對學生常見的新生適應、自信培養、人際關係、情緒管理、家庭問題等開設團體心理輔導小組,不同的帶領老師使用沙盤、繪畫、拓展活動等不同的工作方式,不要錯過和小夥伴們一起心靈成長的機會哦!

五、關於心理測試

心理測試不同於大家平時做過的趣味測試,心理測試中選用的專業量表可以幫助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心理特點,自覺維護心理健康,開發心理潛能,提高心理素質。

測試結果中心會完全保密,不與任何考評掛鉤。這就像我們到醫院做檢查一樣,結果屬於個人私隱。所以各位同學可以放心的按照真實情況來填寫。心理健康中心會在測試全部結束之後,開放測試結果,同學可以通過自己的賬號密碼來查看測試結果。本系統還帶有心理諮詢預約服務。同學們可以在日後遇到困惑時,自行預約你喜歡的諮詢師進行交流。因此,需要各位同學記好自己的賬號以及密碼,以便在大學四年中享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提供的貼心服務。

六、我可以做點什麼主動進行心理保健?

如果說人生像一部電影,那麼大學生活無疑是這齣戲裏最精彩的一幕,它充滿了學習、成長和青春;當然它也可能隱藏着困難、起伏和挑戰。這些隱藏的荊棘有時候會很棘手,甚至影響到我們的情緒,也會讓我們變得有些不那麼堅強。“我們無法改變天氣,卻可以改變心情,無法改變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改變它的寬度”,從現在開始,主動學習一些壓力管理的知識將幫助你更好的面對大學生活,活出精彩人生。以下我們給出了幾個幫助你調節壓力的小處方,學習做自己的心理醫生吧!

目標管理處方

面臨同樣的壓力,有些人可以輕鬆自如、遊刃有餘,有些人卻疲於應付、顧接不暇,其實,這不僅是因爲人們本身的問題解決能力有高下之分,很大程度上也與人們是否懂得管理目標有關。同學們不妨學習一些目標管理的小知識,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相信一定會事半功倍。

設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很多人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卻從來沒有真正想過自己喜歡什麼。有目標比空抱怨更加能夠振奮人心。但是目標也要切實可行,比如很多剛入校的新生希望自己各方面都儘快突出,參加了太多的社團活動,盲目考證或選擇二專,反而讓自己陷入混亂之中,倒不如根據自己長期的發展規劃制定屬於自己的目標,而不是盲從於別人。

制定實現目標的計劃。從小到大我們都在做計劃,可是真正能夠實施的計劃不到十分之一。大部分計劃中途流產的原因不外乎計劃太好、難以實施。好的計劃是可以幫助你分解大目標的計劃,讓你可以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理想的計劃,而不是憑白無故給自己增加受挫感的計劃。有些剛入大學的同學容易落進“一口吃一個胖子”的陷井,給自己制定了難以完成的計劃,反而降低了對自己的評價和滿意度。建議制定計劃的時候可以把娛樂、休閒的活動也納入計劃之中,制定完了還要安靜的問自己:“我真的能完成嘛?是不是需要再修改一下?”

適時給自己一些獎勵。 當你完成自己計劃中的一小步時,非常建議你“找準機會”給自己一個獎勵,比如買一件心儀已久的首飾、吃一頓精美的晚餐、約好朋友出去看電影等等。據說,一個孩子要被父母鼓勵七千次纔會形成健康開朗的個性,讓我們也多給自己一些鼓勵,何樂而不爲?

懂得放棄目標、轉移目標。有時候放棄比選擇難得多。所謂“捨得”,不“捨棄”哪裏能“得到”?如果條件不具備,或者多方努力目標依然難以完成,不妨停下來分析一下目標是否合適。最可怕的事情是爬到牆頂上,才發現梯子搭錯了地方。

運動處方

大家都知道運動有百利無一害,但是真正能夠堅持每天運動十分鐘的人卻少之又少。雖然已經有一些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每天慢跑兩小時和抗憂鬱藥的治療效果並無顯着差異,但大多數人對於如此省錢又保健的運動卻很難“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免疫抗壓能力,平時的功課不做好怎麼能行?運動處方可以幫助你有效的緩解壓力帶來的緊張感,提高學習、工作的效率,可以說是壓力管理的必備處方。

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做自己喜歡的運動如同看自己喜歡的書,都能起到放鬆身心、愉悅心靈的效果。無論是長跑、羽毛球、高爾夫還是瑜珈、太極、爬山等等,只要你能每天堅持哪怕十分鐘,都會收到美妙回報。當然,選擇有氧運動更加“物超所值”,由於有氧運動的特點是有節奏和韻律、不是很激烈,持續時間長、充分活動大肌肉,如爬山、騎車、舞蹈、游泳等,可以溫和的放鬆身體,帶來舒緩的感覺,甚至還能擴大你的人際交往圈,在運動時結識更多的朋友呢!

和好朋友一起運動。幾個人一起堅持運動有時候會比一個人更加容易。無論是對情感豐富的女性還是注重兄弟關係的男性,和好友一起相約運動當然更加能夠緩解壓力,也許在邊運動邊聊天邊訴苦的過程裏,你會不知不覺找到走出困境的好方法。要知道,唯一不合適的運動是不運動!

飲食處方

大多數人不太會注意到飲食對我們的心理狀態會產生多麼大的影響,殊不知,我們攝入的食物將成爲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有些食物本身就能從生理上調節你的機體狀態,不妨慎重的選擇那些對你的身體有益的食物,他們同樣影響着你的身體和心理狀態。可以說,注意飲食是最容易做、也最難堅持的壓力管理處方,你不妨試試看。

心理處方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國”,人與人的心理狀態常常有着明顯的差異,這也常常決定了你會遇見什麼樣的人,過什麼樣的生活,擁有怎樣的人生。不要忘了,每個人都具有自我調節的能力,如果你能懷着一顆感恩、開放的心迎接每一天的生活,悅納自己、真誠待人,相信你一定能擁有一份輕鬆、愉悅的好心情。以下給出了一些實用又簡單的心理處方,幫助你開始學習瞭解自己的思維方式,有意識的放鬆身心,培養屬於自己的心理調節方法。

身體放鬆法 選擇一個舒服的姿勢坐着或者躺着,把眼睛閉起來,想象自己從頭到腳每一塊肌肉,每一根骨頭逐漸的放鬆下來,從頭部、眼睛、臉頰到下巴,再到脖子、胸部、腹部,整個上半身,腿部、腳都完全的放鬆下來。有時候你需要多練習幾次,直到自己的整個身體覺得自然、鬆弛。

瞭解你的非理性認知 每個人都有一些莫名其妙冒出來的自動想法,比如:“我覺得自己永遠都考不過去”、“我連這樣的問題都回答不出來,真是太笨了”等等。且慢,看看這些想法背後會不會有你的非理性的認知呢?比如,非此即彼(看到事物只有好壞、成敗兩極,如果沒有達到完滿,就是失敗);以偏蓋全(把某一消極事物看作一個永遠失敗的象徵);瞎猜測(輕率地作出有人正在消極地與你作對的結論,但又無心對它作出證明);預言家的迷誤(你寓言萬事不如意,並且相信自己的預言是一個既成事實),仔細監視你的“自動想法”,也許,你會有非常驚奇的收穫呢!

音樂調節法 音樂對我們的心情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選擇一個安靜、不受人打攪的環境,放一些輕柔、舒緩的音樂,如莫扎特的小夜曲,貝多芬的《田園》、《月光》,巴赫的詠歎調,班得瑞的自然音樂等,充分的享受音樂帶給你的放鬆、寧靜的感覺。

想哭就哭 目前已經有心理學研究表明情緒性眼淚可以有效排除體內毒素,與其讓那些毒素在體內滯留,不如大膽的在合適的場合、合適的人面前——想哭就哭!

發明你自己的心靈處方 最好的處方有時候需要你自己嘗試發現,有些人喜歡養花草、寵物緩解壓力;有些人喜歡讀書、薰香放鬆心靈;還有些人喜歡打橋牌、看韓劇,跑步,衝浪釋放情緒。從今天開始,去嘗試屬於你自己的應對壓力的方法吧!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你無法用當前的思考解決當前的問題,因爲當前的問題正是由於當前的思考所造成的(愛因斯坦語),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鑽牛角尖的時候,如果你能勇敢地在這種時候尋求幫助,無論是尋求身邊同學、輔導員、專業老師還是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你都會在過一段時間之後發現不一樣的視角,獲得心靈的成長。

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 篇五

一、什麼是心理健康

個體心理在本身及環境條件許可範圍內所能達到的最佳功能狀態,不是指絕對的十全十美狀態。心理健康是一個相對概念,正常與異常心理活動之間的差別是相對的,他們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

二、1946年,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提出心理健康的標準

1、身體、智力、情緒十分調和。

2、適應環境,人際關係中能彼此謙讓。

3、有幸福感。

4、在工作和職業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有效率的生活。

三、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標準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並對自己的能力作適當的估價。

3、生活的目標能切合實際。

4、與現實環境能保持接觸。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6、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8、適度的情緒表達及控制。

9、在不違背團體要求的情況下,能作有限度的個性發揮。

10、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前提下,能適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

四、大學生心理健康標準

1、能保持對學習較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慾望。

2、能保持正確的自我意識,接納自我。自我意識是人格的核心,指人對自己與周圍世界關係的認識和體驗。

3、能協調與控制情緒,保持良好的心境。心理健康者經常能保持愉快、自信、滿足的心情,善於從行動中尋求樂趣,對生活充滿希望,情緒穩定性好。

4、能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樂於交往。

5、能保持完整統一的人格品質。心理健康的最終目標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養健全人格。人格完整是指人格構成的氣質、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觀等各方面平衡發展。

6、能保持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包括正確認識環境及處理個人和環境的關係。

7、心理行爲符合年齡特徵。一個人的心理行爲經常嚴重地偏離自己的年齡特徵,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五、心理健康狀態的等級

從健康狀態到心理疾病狀態一般可分爲4個等級:健康狀態、不良狀態、心理障礙、心理疾病。

1、心理健康狀態

心理健康狀態與非健康狀態的區分標準一直是心理學界討論的話題,不少國內外心理學學者根據自己研究調查的結果提出了多種心理健康標準。簡捷的評價方法。即:從本人評價,他人評價和社會功能狀況三方面分析:

①本人不覺得痛苦—即在一個時間段中(如一週、一月、一季或一年)快樂的感覺大於痛苦的感覺。

②他人不感覺到異常—即心理活動與周圍環境相協調,不出現與周圍環境格格不久的現象。

③社會功能良好—即能勝任家庭和社會角色,能在一般社會環境下充分發揮自身能力利用現有條件(或創造條件)實現自我價值。

2、不良狀態

又稱第三狀態,是界於健康狀態與疾病狀態之間的狀態。是正常人羣組中常見的一種亞健康狀態,它是由於個人心理素質(如過於好勝、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工作壓力大、晉升失敗、被上司批評、婚戀挫折等)、身體不良狀況(如長時間加班勞累、身體疾病)等因素所引起。它的特點是:

①時間短暫—此狀態持續時間較短,一般在一週以內能得到緩解。

②損害輕微—此狀態對其社會功能影響比較小。處於此類狀態的人一般都能完成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只是感覺到的愉快感小於痛苦感,“很累”、“沒勁”、“不高興”、“應付”是他們常說的詞彙。

③能自已調整—此狀態者大部分通過自我調整如休息、聊天、運動、釣魚、旅遊、娛樂等放鬆方式能使自己的心理狀態得到改善。小部分人若長時間得不到緩解可能形成一種相對固定的狀態。這小部分人應該去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以儘快得到調整。

3、心理障礙

心理障礙是因爲個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狀態的某—方面(或幾方面)發展的超前、停滯、延遲、退縮或偏離。它的特點是:

①不協調性—其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與其生理年齡不相稱或反應方式與常人不同。如:成人表現出幼稚狀態(停滯、延遲、退縮);兒童出現成人行爲(不均衡的超前發展);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方式異常(偏離)等等。

②針對性—處於此類狀態的人往往對障礙對象(如敏感的事、物及環境等)有強烈的心理反應(包括思維、信維及動作行爲),而對非障礙對象可能表現很正常。

③損害較大—此狀態對其社會功能影響較大。它可能使當事人不能按常人的標準完成其某項(或某幾項)社會功。如:社交焦慮考(又名社交恐懼)不能完成社交活動,銳器恐怖者不敢使用刀、剪,性心理障礙者難以與異性正常交往。

③需求助於心理醫生—此狀態者大部分不能通過自我調整和非專業人員的幫助而解決根本問題。心理醫生的指導是必須的。

4、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由於個人及外界因素引起個體強烈的心理反應(思維、情感、動作行爲、意志)並伴有明顯的軀體不適感。是大腦功能失調的外在表現。其特點是:

①強烈的心理反應—可出現思維判斷上的失誤,思維敏捷性的下降,記憶力下降,頭腦粘滯感、空白感,強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精力、情緒低落成憂鬱,緊張焦慮,行爲失常(如重複動作,動作減少,退縮行爲等),意志減退等等。

②明顯的軀體不適感—由於中樞控制系統功能失調可引起所控制人體各個系統功能失調:如影響消化系統則可出現食慾不振、腹部脹滿、便祕或腹瀉(或便祕-腹瀉交替)等症狀;影響心血管系統則可出現心慌、胸悶、頭暈等症狀;影響到內分泌系統可出現女性月經週期改變、男性性功能障礙……等等。

③損害大—此狀態之患者不能或勉強完成其社會功能,缺乏輕鬆、愉快的體驗,痛苦感極爲強烈,“哪裏都不舒服”、“活着不如死了好”是他們真實的內心體驗。

④需心理醫生的治療—此狀態之患者一般不能通過自身調整和非心理科專業醫生的治療而康復。心理醫生對此類患者的治療一般採用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相結合的綜合治療手段。在治療早期通過情緒調節藥物快速調整情緒,中後期結合心理治療解除心理障礙並通過心理訓練達到社會功能的恢復並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宣傳資料 篇六

1、接近那一點心距,成就那一份健康。

2、陽光總在風雨後,快樂總在傾訴中。

3、心與心的交流,讓生命更加平等。

4、打開心鎖,解開心結。

5、揭開心結,爲心靈找到休憩的樂土。

6、聆聽心靈聲音,放飛快樂心情。

7、讓每個生命在心理教育中熠熠生輝。

8、愛心恆心自信心,心心相映;親情友情同事情,情情關懷。

心理健康主題教育方案 篇七

爲了在大學生中普及心理健康常識,引導師生關注心理健康,養成心理保健意識,建設和諧校園,學校決定4月-月開展心理健康主題教育,現就有關事宜安排如下:

一、心理健康宣傳輔導活動

二級學院主導本院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活動開展,由心理輔導站負責教師安排,充分調動心理髮展部成員和班級心理委員參與和組織活動的積極性,可通過開展心理健康常識講座、知識搶答、漫畫、電影展播、主題班會、板報、展板宣傳、團體心理輔導等形式,向學生宣傳“·2”的含義和由、心理健康常識、心理保健方法等;促進大學生認知和體驗心理健康對學習、生活和成長的重要意義。

月9日-21日各二級學院展出宣傳展板,月2日-28日全校展出(朝陽校區在飯廳門前,院本部在公共教學樓前),學生處組織人員對活動開展檢查評比,並對活動中表現突出,做出優異成績的二級學院和學生幹部(各二級學院推薦2-名)進行表彰獎勵。

各二級學院要充分認識本次活動的重要意義,把這項活動作爲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活動,激發學生踊躍參與,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不斷提高;活動開展中要充分利用宣傳欄、網站等宣傳陣地,挖掘活動的亮點,對活動進行及時的宣傳報道和總結,拓展活動的影響範圍。

二、輔導員和班主任培訓

1培訓主題:師生有效溝通的探索和實踐

2培訓專家:xx工業大學心理健康中心主任,張xx

培訓時間:2x16年月日全天

4培訓地點:醫訓樓第二會議室

三、校園心理情景劇展演比賽

校園心理情景劇是把學生在生活學習交往中的困惑以角色扮演,情景對話,內心獨白等方式編成小劇本進行表演,以此表現和解決心理問題,增進心理健康水平的自我體驗、自我教育活動,旨在提高大學生的自我調節和自我教育能力,充分展現大學生豐富的內心世界和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對自己及身邊的同學心理健康的關注,促進自我保健和人格完善。

校園心理情景劇是近年學校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爲深入開展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展示青春活力,演繹真情故事,傳遞心靈的力量,學校決定舉辦首屆心理情景劇展演比賽。

1參賽內容

自我成長方面:自我認識、自我探索、情緒管理、自我調適、自我發展、自我挑戰等;人際關係方面:同學關係、異性交往、朋友關係、師生關係、親子關係;學習方面:學習問題、學習方法、學習技巧、學習感受等;生活方面:消費現象、裝扮現象、休閒現象、上網現象等。

2參賽作品

以二級學院爲單位選拔、推薦1-2個優秀劇目參加學校優秀心理情景劇展演活動。

參賽要求

劇本內容健康、積極向上,反應當代大學生的生活,突出大學生的心理特點,給人以啓迪。作品應反映出主人翁心理變化的過程,內容力求新穎、有創意;參賽隊伍自備劇目所需道具、服裝及背景音樂等;每個參賽作品應控制在8-12分鐘,主要角色人數控制在8人之內;每個參賽作品需提前做好錄製音錄製工作,表演時原聲與錄製音同時出現。

4開展階段

第一階段:二級學院劇本篩選,組建演員隊伍,並進行實際演練。(4月1日-1日)

第二階段:二級學院初賽和篩選優秀參演劇目,確定演員名單,做好展演準備(4月18日-月1日)。

第三階段:二級學院推薦報送參展劇目到學生處(月16日),學校心理情景劇展演和表彰。(月24日)

獎項設置

校園心理情景劇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優秀獎名,優秀表演獎8名(個人獎)。

6評分標準

原創劇本(10分);劇本內容健康向上且特色鮮明,有一定的思想性、啓發性(0分);緊密聯繫校園生活實際,真實反映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2分);表演吐字清晰,生動活潑,幽默機智,感染力強(2x分);服裝道具齊備且富有創意(1分)。

xx職業技術學院辦公室

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 篇八

一、心理健康的定義

心理健康是指這樣一種狀態,即人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境能以社會上的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說,遇到任何障礙和因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的行爲予以克服,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衡量心理是否絕對健康是非常困難的。健康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分界線。一般判斷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項原則:其一,心理與環境的統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與客觀環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與行爲的統一性。這是指個體的心理與其行爲是一個完整、統一和協調一致的過程。其三、人格的穩定性。人格是個體在長期生活經歷過程中形成的獨特個性心理特徵的具體體現。而心理障礙是指心理疾病或輕微的心理失調。它出現在當代大學生身上大多數是因心身疲乏、緊張不安、心理矛盾衝突、遇到突如其來的問題或面臨難以協調的矛盾等出現,時間短、程度較輕微,隨情境的改變而消失或減緩;個別則時間長、程度較重,最後不得不休學甚至退學。心理障礙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表現在心理活動和行爲方面。表現在心理活動方面如感覺過敏或減退、體感異常、錯覺、幻覺、遺忘、疑病妄想、語詞新作、意識模糊、紊亂的心理特點和難以相處等等。行爲方面和焦慮、冷漠、固執、攻擊、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二、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1、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質是主體在心理方面比較穩定的內在特點,包括個人的精神面貌、氣質、性格和情緒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質形成和發展的基矗學生求知和成長,實質上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心理活動和心理髮展過程。教育提供給學生的文化知識,只有通過個體的選擇、內化,才能滲透於個體的人格特質中,使其從幼稚走向成熟。這個過程,也是個體的心理素質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質的影響。學生各種素質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質爲中介,創造意識、自主人格、競爭能力、適應能力的形成和發展要以心理素質爲先導。在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適應狀況,是抗拒誘惑、承受挫折、實現自我調節的關鍵。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強弱,主要取決於他們心理素質的高低,取決於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與否。

2、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驅動學生人格發展的基本動力

心理健康教育與受教育者的人格發展密切相關,並直接影響個體人格的發展水平。一方面,學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接受的道德規範、行爲方式、環境信息、社會期望等來逐漸完善自身的人格結構;另一方面,客觀存在的價值觀念作爲心理生活中對自身一種衡量、評價和調控,也影響着主體人格的發展,並且在一定條件下還可轉化爲人格特質,從而使人格發展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同時,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極地附屬於這種轉化,而是在轉化過程中能動地引導受教育者調整方向,使個體把握自我,對自身的行爲進行認識評價,從而達到心理優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3、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開發學生潛能的可靠途徑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開發受教育者的潛能。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潛能開發是相互促進、互爲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爲二者的協調發展創造必要條件。心理健康教育通過激發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幫助主體在更高的層次上認識自我,從而實現角色轉換,發展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最終使潛能得到充分發展。

三、關注心理健康

不久前,一名韓國留學生在美國,因爲承受不了失戀給他帶來的打擊,心理健康出現了危機,竟然在校園槍殺了31名同學,最後自殺身亡,這一事件轟動了世界。由此不難發現,不健康的心理所造成的危害有時會遠遠超過一般的安全事故。

根據中國心理學會的研究表示,我國有3000萬青少年處於心理亞健康狀態,我國每年至少有25萬人因心理問題而喪失生命,自殺成爲青少年人羣的頭號死因。專家表示,部分青少年面對挫折的承受能力較差是造成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

四、什麼是健康的心理呢?

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緒良好,個性健全,能適應環境,人際關係協調,心理行爲符合年齡特徵標準的心理狀態。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①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客觀的評價。心理健康的人,對自己的長處、短處,自己的個性特點,都有一個現實的、正確的認識,知道自己能幹什麼,適合幹什麼;對於辦不到的事,也不會苛求自己。

②有自信自立精神,有自我發展的心理動力。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明確生活目標,有自我發展的驅動力。因此,在困難和逆境面前能調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冷靜對待和處理各種複雜的問題,並不斷前進。

③ 能和他人友好相處,善於協調人際關係。心理健康的人,對人對事都能採取和睦相處、友好對待、克己讓人的態度;對人際交往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能採取友好寬容的、公平的、有理有節的方式處理,容易與他人合作和相處。

④主動適應環境,順應社會需要。心理健康的人,能夠自覺地調整個人和環境的關係,不是環境順應自己,而是使自己適應環境。在任何複雜的環境中,一方面保持自己人格、個性上的特點;另一方面,又有揚長避短、適應環境需要的應變能力,無論是在艱苦的逆境中,還是在順利環境中,都能很好地發展自己。

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 篇九

一、心理健康的含義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智能以及感情上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範圍內,將個人的心境發展成最佳的狀態。心理健康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緒良好、意志健全、行爲協調以及反映適度、人際關係協調、心理活動符合年齡特徵的心理狀態。

二、常見的心理疾病有以下幾種:

1、神經衰弱

神經衰弱是一種心因性疾病,神經系統沒有器質性病變,僅僅是功能的減低和失調。導致病因是大腦長期負擔過重、過度疲勞,或因精神受刺激,使情緒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所致。神經衰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心理疾病,它是由於長期刺激,引起大腦神經活動持續過度緊張,導致大腦興奮和抑制神經活動能力減弱的一種神經症。主要特徵是易興奮、易激動、易疲憊,並常常伴有各種軀體不適和睡眠障礙等。敏感的人和有不良性格的人,更易患此症。

大學生神經衰弱的發生率很高,主要是由於生活學習壓力過大,過分緊張,缺乏面對現實的勇氣和良好的適應能力造成的。如學習負擔過重、人際關係緊張、家庭貧困所帶來的生存壓力、戀愛出現危機、就業壓力過大等都是發病的誘因。如果使神經處於持久的緊張狀態,超過了個體所能忍受的限度,就會導致神經崩潰和失調。

2. 焦慮症

焦慮症是指持續性精神緊張或驚恐發作的狀態。它使患者常常感到惶恐不安,心煩意亂,有的產生恐懼感。它與一般的焦慮情緒不同,一般的焦慮情緒是由具體對象具體事物引起的。而焦慮症沒有引起焦慮的具體對象和理由。患者常常表現爲無明顯原因和理由的緊張和不安;經常提心吊膽又沒有具體原因;或過分關心周圍的事物,難以集中注意力,做事心煩意亂,沒有耐心。並常伴有心悸、頭昏、噁心、手腳發冷等症狀。

3.抑鬱症

抑鬱症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身心健康的常見的精神障礙疾病。它的主要症狀包括失眠、心煩、反應遲鈍、易怒、易激動、處事不冷靜、憂鬱、持久疲勞。據2004年中國健康協會調查,在北京,每1000人裏就有3個人被明確診斷爲抑鬱障礙患者。2004年9月10日“世界預防自殺日”公佈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每年至少有25萬人死於自殺。在自殺行爲者中,70%患有憂鬱症。目前抑鬱症已成爲世界第四大疾患。到2020年可能成爲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疾患。近年來,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變化的加劇、競爭的日益激烈、心理壓力的加大,抑鬱問題變得越來越普遍。

4.恐怖症

恐怖症是對某種特定情景或物體產生強烈的恐懼,明知無害,但又不能剋制的神經症。在大學生中比較常見的社交恐怖症。它是指對某一特定的社交場所和對象產生的恐懼心理。如,有的學生不敢與他人目光相對,不敢和異性說話或交往,一看到對方就臉紅心跳。有的學生在求職面試時變的特別緊張,甚至盜汗、心跳過速。有的學生不敢和陌生人見面等。恐怖症對人際交往、生活、學習和工作都會產生一定的不良的影響。

5.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明顯症狀是情緒紊亂,思維破裂,在感知、記憶、思維、情緒和人格方面都有嚴重障礙,思想和行爲失去邏輯,脫離現實,哭笑無常。患者心理活動和行爲活動高度不協調,並常出現錯覺和幻覺。如時常能聽見別人聽不見的聲音,看見別人看不見的事物等。

6.強迫症

強迫症的特點是有意識的自我強迫與有意識的自我反抗強迫同時存在,二者衝突導致了病人緊張不安、痛苦難忍的情緒狀態。患者知道強迫症狀是異常的,但無法擺脫。如屈從於強迫觀念的反覆洗手、反覆檢查、反覆詢問及奇怪計數等。

其實大多數人都曾有過某些輕微的強迫觀念,如不停地考慮即將發生事情的對策。但正常人的這種想法有其合理性,也不會對其它行爲產生明顯的干擾。患有強迫症狀的個體常有自卑、缺乏安全感、意識發展刻板、僵化、內疚傾向及容易感到威脅等性格特點。

大學生常見的心理疾病還有許多,有的會直接表現在身體疾病中,如近年來在大學生中常患有緊張性頭痛、心率不齊、神經性皮炎、十二指腸潰瘍、月經不調等。其中不少患者都和心理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