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二年級國小生下冊語文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二年級國小生下冊語文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二年級下冊教學反思 篇一

沒有圖片,沒有書,我只好在黑板上書寫了《黃山奇石》一課。一想到這麼美的景色學生沒有辦法看到,我心中總是不能平衡。學校有這個課件,我記得還應該不錯的,可是找不到了,多媒體教室這幾天練節目也造得不成樣子,所以只能讓學生在枯燥的文字中感覺了,我想他們感覺不到什麼了。在幾個怪石的`樣子講解時,我讓學生做出動作,或讓一個學生在前面做動作,其他學生讀文,只能這樣的了。我看過的怪石其實各種名字只是神似,這一點如果不親眼看到怎麼能體會得到呢?所以我決定在過幾天找個時間讓學生欣賞一下課件來彌補一下。這件事其實應該是我準備不夠充分。如果提前打掃一下多媒體教室,找一下課件,就不會這樣被動了。我原諒自己這幾天是因爲開學和弄課的事,可是我知道如果我不能準備好課堂教學,那麼出課是爲了什麼呢?所以以後要注意。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篇二

《畫家和牧童》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課文講述的是唐代一個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畫家戴嵩畫中出現的錯誤,戴嵩虛心接受批評的事。教完本課後,我靜心反思,感覺本節課是成功與失敗並存,困惑與憂思同在。

一、教學重點突破得比較到位,難點的突破稍欠火候。

1、抓住重點詞句理解、朗讀和感悟。

本課第二課時的教學重點我把它定位在體驗畫家戴嵩的著名上。爲了引導學生直接轉入正題,在導入部分,我就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戴嵩是一個怎樣的畫家?學生輕而易舉地就說出了畫家的著名。然後,圍繞這個問題,讓學生默讀課文的前4個自然段,尋找能體現畫家著名的句子或詞語,學生很輕而易舉地就能找到答案。然後在反覆朗讀中體會畫家的著名。

2、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引領他們入情入境。

爲了更好地引領學生走進文本,入情入境,我特地創設了三個情景。一是在品味商人和教書先生對畫家的稱讚時,我創設了這樣的情景:“假如你也在圍觀的人羣中,你會怎麼誇獎畫家戴嵩呢?假如我就是畫家戴嵩,請你誇一誇我的畫,好嗎?要誇得不一樣,我很願意聽到不一樣的讚揚聲。(生誇讚,師相機點評:謝謝你的誇獎!謝謝你的鼓勵!你真會誇獎人!你說的話我愛聽!你說得我心花怒放!……)此時此刻,多數同學不僅能入情入境,而且還學會怎麼誇獎別人。二是當牧童發出“畫錯了,畫錯了”這一刺耳的聲音時,我讓學生仔細觀察在場人的表情並展開想像:那些呆住了的人會怎麼想?畫家戴嵩會怎麼想?如果老師在場會怎麼想?這時,學生想像的野馬在奔騰,不少人急於表達自己的看法,從而既較深刻地 理解了畫家的著名,也爲下文感悟畫家的優秀品質做好了準備。三是師進行情景表演,學生觀看並練習說話。當戴嵩聽了牧童的話後,他會怎麼做?我又當了一回戴嵩,表演瞭如下動作:走到桌邊,鋪開畫紙,拿起畫筆,胸有成竹地做畫,學生看後,我引導學生練習說話:只見戴嵩……一會兒……一會兒……這一情景的創設,既激發了學生的想像力,又讓學生活用了課文的語言,可謂一舉兩得。

3、在引領學生感悟人物品質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真正的戴嵩是會有什麼表現呢?請大家讀一讀餘下的內容。你從戴嵩的話中體會出了什麼?從哪些詞上體會出來的?”講課時,我光盯着“你從戴嵩說的第一句話中體會出了什麼”了,忽略了對戴嵩另一句話的重視,而戴嵩的慚愧、道謝與拱手動作的描寫也是能充分說明戴嵩虛心的重要證據。因此,學生說了半天,提不到我想要的點子上,學生雖然也能從“很願意、請、和藹”這些重點詞上體會到畫家的真誠、禮貌與虛心,但在這個地方也浪費了不少時間,因此,我總覺得這個地方處理得不很妥當。

二、細節上關注不夠,教師的過渡語方面應注意衍接和錘鍊。

1、教師的用語隨意性太強,需加以錘鍊,寧少勿爛。

2、各環節過渡語的設計應引起高度的重視。教師的`過渡語不容忽視,它不僅能將學生非常迅速地從一個情境引到另一個情境,而且,還起到轉移並專注學生注意力作用。學生能否非常投入地解決下面要解決的問題,與過渡語的恰當與否息息相關。在創設情景讓學生紛紛誇讚完戴嵩這一環節,我設計了這樣的過渡語:正當戴嵩被大家誇得心花怒放,有點欣欣然、飄飄然、暈暈乎乎、得意洋洋、忘乎所以時,一個刺耳的、與衆不同的聲音傳了過來。“畫錯了,畫錯了!”(指導學生讀出刺耳、讀出炸雷一般的感覺來)這是本節課中我設計得最爲滿意的一個過渡語。它不僅引領學生由紛紛誇讚的熱鬧局面走向那個“石破天驚”的衆人都呆住了的場面,還自然而然地指導他們對牧童的話進行了有滋有味的朗讀。而在感悟戴嵩的品質時,我的渡語如果按王燕老師所說,“聽了牧童的話,戴嵩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態度怎麼樣?”可能既節省一些時間,又使難點的突破變得簡單。

三、我的困惑與憂思

在講課的過程中,我的兩眼一直在關注着所有的學生,關注着他們的一舉一動。但我發現,課堂上,當我激情滿腔地啓發、誘導、鼓勵他們發表個人見解時,有一部分同學基本上沒有舉手的跡像,也沒有與我做眼神的交流,好像這一切都與他們無關似的,多次努力,終未成行。段老師課後提醒我,這部分同學課堂上不發言,課後也這樣嗎?哪是啊?這些小傢伙課後跟他的小夥伴們說得歡着哩!這應該還是教師的原因。怎樣才能使這些沉默者樂於張開金口呢?這是我的困惑所在!我也聆聽了老師們的意見,正在分析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

國小二年級下冊教學反思 篇三

“平均分”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一課時內容。本節教材只要是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通過實踐操作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在頭腦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首先用準備春遊食品的活動,提供素材,爲認識平均分做準備。例1用爲小朋友準備春遊食品的活動,由“應該每份同樣多”引出“平均分”,讓學生認識“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接着,通過例2、例3,讓學生經歷“平均分”的過程,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除法概念比較抽象,不易被學生所理解。除法的含義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的。爲此,教學時藉助教材設計,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實踐活動機會。“認識來源於實踐”。在生活中國小生有分物品的經歷,但缺乏平均分物的實踐經驗。教學時,由分物品的具體情境引入“平均分”之後,要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擺擺、分分、看看、圈圈等平均分物的實踐活動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學生充分經歷平均分物的過程,明確“平均分”的含義,並在頭腦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就爲認識“除法”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知識。在此基礎上,再去認識除法,就能收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節課在設計時,立足於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知識入手,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關注學生動手操作,變知識傳授爲學生動手探究思考的過程。採取讓每個學生動手“分一分”,這是一個充分感知的過程,是認知的第一手素材,必須留給學生充分時間。在集體展示時引導學生進行“分類”,以衆多學生合理分類中,提煉出“每份同樣多”——“平均分”,再讓學生聯繫生活舉例,體現知識來源生活及運用於生活,整個學習活動充滿主動探索,有利於學生知識的合理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