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如何做好風險管理精品多篇

如何做好風險管理精品多篇

風險管理的包括哪些內容 篇一

一、企業經營中的存在風險

1.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

首先是政治法律因素,涉及市場秩序、交易公平與社會誠信的法規制度基礎。如果違法與合規經營之間的空間或自由度過大,監管不力導致投機收益的產生,而合規經營又不能被及時認可,還要支付守法成本,就會導致市場規則被逐漸淡化、扭曲或踐踏。二是經濟因素、全球化因素,影響着行業競爭、交易規則等經濟行爲。三是社會大環境、文化氛圍,影響着企業參與市場交易活動的心態和行爲。企業風險管理需要有社會誠信、守法的大環境,需要得到全社會的一致認同。

2.內部環境因素的影響

企業內部環境的本質是內部成員個體與集體行動的協調關係、利益分配關係與制度安排,影響着企業的組織結構、運行機制和運作模式,是風險管理的組織基礎。由於人的知識、經驗與理性有侷限性,缺乏有效監管的。內部環境能夠產生機會主義,形成或誘發風險因素,並能夠影響風險管理的其他要素,從而影響風險管理目標的實現路徑、效率和效果[1]。推行風險管理還需要一定的基礎資源條件。包括風險分析技術、信息數據與管理信息化支撐,資金、人才等資源條件的硬基礎,還有內部環境中的公司治理結構、激勵制度設計、管理成熟度與組織文化等軟基礎。

3.利益相關者的阻力與影響

企業內外環境中的多種因素,通過利益相關者來影響管理變革的具體環境,利益相關者的思想認識、動機和意願直接影響着企業風險管理的進程和效果。在企業推行風險管理的過程中,關係最爲直接的利益相關者主要有外部監管者、推動者和評價者,內部的領導者、組織者、執行者。由於角色不同、利益關係不同,各利益相關者在風險因素髮展到風險事件、產生風險結果(損失或收益)的風險運行全過程中,可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風險後果,包括風險收益或損失的差異。這種差異就使涉及利益關係調整的管理變革面臨多種干擾。

二、企業風險管理控制

1.加強政策風險管理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國家及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會對企業的經營效益產生直接影響。比如筆者所在的企業,由於是涉及到民生的國有控股企業,企業產品的定價受到價格管理部門相關政策的限制,企業在進行相關的生產和銷售時,若一味追求企業的經濟效益而不顧及社會效益,企業甚至公衆的利益將會承受巨大的損失,因此企業不僅要適應顧客需求,還要時刻注意相應的社會責任,使兩者很好的結合,才能避免相應的風險。

2013年以來,中央提出的有關“八項規定”,限制“三公消費”政策對企業經營影響較大,因公務差旅與公務飲食消費受到限制,令企業接待的商務會議規模與數量以及高檔餐飲上座率均相應下降,這對大部分服務行業以及行業上下游產業鏈的營業收入均產生一定的衝擊。爲了應對這一政策風險,企業應根據市場新動向,提前部署營銷策略,重新定位目標市場,靈活整合產業資源,調整客源結構,設計符合新市場需求的產品組合,適時推廣促銷活動,提高市場佔有率,積極擴大企業盈利空間,將政策風險對企業經營效益的影響程度降到最低。

2.加強法律風險管理

加強對合同等法律文件的管理,切實防範法律風險,維護企業權益。企業的所有合同條款,包括銷售合同、物品採購合同、工程類合同、物業租賃合同、勞務合同等等都應充分聽取企業法律顧問的專業意見,要求在法律顧問審閱所有合同條款後,合同纔可執行。重要承諾以正式書面回覆確認,避免法律糾紛。企業與客戶或是相關部門的承諾都應以正式的書面回覆確認,以書面往來等穩妥方式保障企業權益,避免口頭承諾造成日後舉證困難的法律風險隱患,進一步規避潛在的法律糾紛[2]。

3.應對內部環境的不利影響

首先,在企業組織層面形成統一的思想認識和管理思維。企業決策者要順應風險管理的大趨勢,能夠認同並遵守市場運行規則,在合規守法、遵從商業倫理的思維框架下從事企業經營管理。要積極構建符合風險管理要求的公司治理結構和管理關係,形成自上而下統一的風險管理意識,爲風險管理提供變革的組織基礎。

其次,重視內部溝通協調,形成全員參與的一致行動。風險管理要特別關注“人”在風險管理過程中的角色和作用。變革的推動者、決策者要通過有效溝通,引導各方正確認識風險管理的過程與結果,提升各方的參與度;要用風險管控的閉環管理解決羅素悖論中“理髮師的頭髮沒人剪”問題,使各級成員都能夠真正接受並主動參與風險管理。

再次,通過風險管理與實際業務的融合,使企業管理活動與風險管理相適應。企業推行風險管理的內生動力來源於對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的促進。要細緻考慮風險管理工作與日常業務工作的融合,明確“管理風險”和“風險管理”的關係、定位與分工,通過有效的風險管理促進流程優化與管理提升。

4.建立風險預警體系

企業不僅應定期對日常經營中存在的各種風險進行排查,提前部署應對風險的措施,做到及時糾正相關業務流程,還需不斷健全有效的風險預警體系,利用信息化系統中的統計模型,運用單因素變量與多因素變量對重大的市場風險,運營風險等進行綜合的定量與定性分析,進一步從風險規避,風險降低,風險分擔,風險承受等多方位評估風險,從而更好地預測風險,制定合理的經營決策,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

風險管理心得體會 篇二

爲進一步提高全行會計管理及操作人員合規意識,建立良好的道德誠信標準,增強內部會計控制及風險防範能力,創建農業銀行良好的合規文化。農行山東泰安分行按照農總行、省行的統一部署,結合本行實際情況,從七月份至九月份,在全行範圍內開展“從我做起,合規操作”專題教育學習活動。

開展這次教育學習活動的目的,就是要幫助員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找準工作立足點,增強合規管理、合規經營意識;切實提高員工業務素質和執行制度的自覺性,增強識別風險和控制會計風險的能力,切實規範操作行爲,有效遏制違規違紀問題和案件的發生;樹立農業銀行改革發展的信心,增強維護農業銀行利益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建立良好的合規文化。

該行此次教育學習活動分爲學習自查和鞏固驗收兩個階段進行。學習自查階段的活動內容包括:一是學習相關制度。組織員工採取集中學習和自學相結合的方式,對相關文件、制度、規章進行學習,學習內容以業務操作規範爲主,做好學習記錄和筆記,學習面達到100%。每名會計業務管理和操作人員至少撰寫1篇以“從我做起,合規操作”爲主題的學習心得。 二是對照制度進行自查整改。通過組織學習,結合“內控管理規範年”和案件治理“回頭看”檢查、合規文化教育活動,深入排查會計業務風險點,查找合規操作方面存在的問題並落實整改。三是組織召開制度研討會。在八月底組織一次關於業務系統管理和會計制度方面的研討會,包括:對現行的會計業務生產系統和管理系統的內部控制進行探討和研究,提出完善系統風險控制的意見;對現行的會計業務規章制度進行認真梳理,查找分析現行制度中存在與業務發展不相適應或存在漏洞、不銜接、不一致的問題,研究解決辦法,提出完善意見。四是開展會計操作風險案例巡迴宣講工作。 抽調業務骨幹,組成宣講組,根據《中國農業銀行防範案件工作指引》中有關會計操作的風險點,以實際案例,進行風險分析和警示。鞏固驗收階段活動內容包括:一是組織集會考試。圍繞本次活動的學習內容,組織全行會計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進行集會考試。二是檢查驗收。制定詳細檢查驗收方案,組織各單位對“從我做起,合規操作”活動進行檢查驗收。三是鞏固學習成果。修訂和完善會計結算專業的相關業務操作規範,建立崗位風險點提示制度,把合規管理、合規經營、合規操作的理念深入到每一個員工。

起源 篇三

金融風險管理的產生與發展主要得益於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首先,在過去的三十多年時間內,世界經濟與金融市場的環境和規則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金融市場大幅波動的頻繁發生,催生了對金融風險管理理論和工具的需求;其次,經濟學特別是金融學理論的發展爲金融風險管理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最後,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的迅猛發展爲風險管理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與保障。

世界經濟環境主要發生了以下兩個方面的變化: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浪潮席捲全球。世界各國的經濟開放程度逐漸提高,任何國家的經濟發展、經濟政策的制定都受到外部經濟環境的制約;其次,20世紀70年代初,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宣告了世界範圍內的固定匯率制度的衰落。從此以後,公司以及個人就必須要面對諸如匯率風險等各種各樣的金融風險了。特別是在過去短短的十多年內,爆發了幾次震驚世界的大規模金融危機,如1987年美國的“黑色星期一”大股災,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等等。這些事件的發生給世界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同時也使人們意識到了金融風險管理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2O世紀7O年代以後,新古典經濟學佔據了經濟學研究的主流地位。新古典經濟學建立了一套基於信息和不確定性的經濟分析框架,從而使人們對傳統的經濟發展理論和模式進行了重新審視。同時,2O世紀6O年代以後,金融學作爲-FJ獨立學科的地位得以確立。期間產生了大量爲廣大金融學理論界和實務界廣泛接受和運用的經典金融理論和模型,比如說,20世紀60年代由被稱爲“有效資本市場之父”的尤金·法瑪提出的“有效市場假說”,威廉·夏普和約翰·林特納等人創立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斯蒂芬·羅斯的“套利定價模型”以及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模型(Black-Scholes Option Pricing Model)等。上述經濟和金融理論的確立,爲金融風險管理理論和工具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計算機硬件技術和軟件開發能力的迅猛發展,使人們有能力運用數學模型、仿真模擬等手段來解決各種金融風險管理問題,從而直接導致了2O世紀8O年代一門新興學科——“金融工程學”的產生和發展。

如何做好風險管理 篇四

1--避免風險:消極躲避風險。

比如避免火災可將房屋出售,避免航空事故可改用陸路運輸等。因爲存在以下問題,所以一般不採用。可能會帶來另外的風險。比如航空運輸改用陸路運輸,雖然避免了航空事故,但是卻面臨着陸路運輸工具事故的風險。會影響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比如爲避免生產事故而停止生產,則企業的收益目標無法實現。

2--預防風險:

採取措施消除或者減少風險發生的因素。例如爲了防止水災導致倉庫進水,採取增加防洪門、加高防洪堤等,可大大減少因水災導致的損失。

3--轉移風險

在危險發生前,通過採取出售、轉讓、保險等方法,將風險轉移出去。

4--自保風險:企業自己承擔風險。途徑有:

小額損失納入生產經營成本,損失發生時用企業的收益補償。針對發生的頻率和強度都大的風險建立意外損失基金,損失發生時用它補償。帶來的問題是擠佔了企業的資金,降低了資金使用的效率。對於較大的企業,建立專業的自保公司。

企業風險管理的舉措 篇五

(一)深化全員危機意識,統一企業風險文化

《COSO: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中強調企業風險管理是企業董事會、管理層和其他員工共同參與的一個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各個層次員工的思想、行爲等影響,所以提升全員危機意識、風險意識,努力使意識印在腦海裏,溶化在血液中,落實在行動上,將是推動企業風險管理的保障,加強企業風險文化的培育將是企業風險管理的重要一步。

風險管理對企業的意義 篇六

所有企業都是在有風險因素的環境下經營,而不是企業風險管理使企業面臨風險環境,企業風險管理是使管理者能夠在充滿風險的環境中更加有效的經營。

風險偏好指一個公司或企業在追求其目標的過程中願意接受的風險的程度,是企業的風險管理文化。必須充分考慮企業風險偏好與戰略有機結合,才能使戰略目標、戰略方案得以落實。

企業風險管理提供了確認和選擇不同的風險反應方案的嚴格標準,企業的風險反應方案包括風險規避、風險降低、風險接受和風險利用等四類,增加了企業風險反應決策速度,應對環境的變化也將得心應手;有效的風險管理可能提高確認潛在事項、評估風險和明確反應方案,最後減少經營意外的出現次數以及減少相應的成本或損失;而風險管理也不單從單一風險考慮對企業的影響,還將從企業整體考慮應對風險措施,避免由於過度重視單一風險而給企業造成的機會損失。

企業的競爭不僅侷限在資源擁有上,更多是強調資源效率,而企業總體風險的更爲明確的信息可以使企業管理者能夠更加有效的評估企業資源的分配,實現最佳組合,提高企業經營效率,降低成本,降低損耗,促使企業生產活動的順利進行,創造安全穩定的企業環境,保障企業目標的實現。

優化整合業務風險,統籌企業風險管理 篇七

爲避免業務部門過度風險管理給企業帶來機會損失的可能性,風險部門應該從企業層面上總體把握分散於企業各層次及各部門的風險暴露,以統籌考慮風險對策,防止分部門分散考慮與應對風險,如將風險割裂在市場、財務、工程、安全、質量、人力資源、審計、預算等部門,並考慮到風險事件之間的交互影響,防止兩種傾向:一是部門的風險處於風險偏好可承受能力之內,但總體效果可能超出企業的承受程度,因爲個別風險影響並不總是相加的,可能是相乘的;

二是個別部門的風險暴露超過其限度,但總體風險水平還沒有超出企業的承受範圍,因爲事件的影響有時有抵消的效果。因此,還能進一步承受風險,爭取更高回報與成長的空間。按照風險組合與整體管理的觀點需要統一考慮風險事件之間以及風險對策之間的交互影響,統籌風險管理方案。

風險管理的幾種形式 篇八

風險規避,是指事先預料風險產生的可能性程度,判斷導致其實現的條件和因素,並在實際中儘可能避免它。風險規避是風險控制的最徹底的方式,採取有效的風險規避措施可以完全消除某一特定風險,而其他風險控制手段僅在於通過減少風險概率和損失程度,來減輕風險的潛在影響。風險規避手段的實際運用要受到一定限制,因爲它往往會喪失商機,從而相應失去與該投資相關聯的潛在收益。

風險轉移,是指風險承擔主體有意識地通過若干技術和經濟手段將損失轉移給他人承擔。風險投資公司風險轉移的方式主要有3種:一是轉移引起風險或損失的。投資,比如風險投資公司已經發現所投資項目成功的可能性較小,就及時退出等。二是聯合投資,進行風險組合。爲了減低投資風險,風險投資公司聯合一些有實力的公司共同投資,形成多元化的風險投資主體,這樣既可以解決風險資本的不足,也可以分散投資風險,讓更多的人分擔風險,以減少每個投資者和經營者所承擔的風險,從而在整體上增強風險承擔能力。三是參與科技保險或項目保險,當風險來臨時,以小額的確定的成本,補償大額的不確定的損失。

損失控制。風險投資的損失控制是指在對風險投資的風險因素進行充分地辨識和分析的情況下,事前對風險進行預測和預控,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或風險發生後的損失程度。對於可控的風險因素,可以通過計劃、組織、協調等方式對其加以預防和控制,對於不可控的風險因素,可以採用風險規避、風險轉移等方式進行處理。

風險自留,是指對一些無法避免和轉移的風險採取現實的態度,在不影響投資者根本或大局利益的前提下承擔下來。風險自留實際上是一種積極的風險控制手段,它會使投資者爲承受風險損失而事先做好種種準備工作,修改自己的行爲方式,努力將風險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