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 篇一

在教學《觀察物體》這一單元中“對稱現象”一節課時,有一個教學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讓學生剪出對稱圖形,我先拿出一個我課前剪好的對稱圖形讓學生觀察,想想老師是怎樣剪出來的。學生在美術課上學過剪紙,很快就說出要先對摺,再*摺痕處畫出要剪圖案的一半輪廓,最後沿輪廓線剪下,就剪出了對稱圖形。於是我讓大家開始動手剪,學生們有的在凝神思索剪什麼圖形,有的在認真地畫,有的在小心翼翼地剪,大家教很用心,5分鐘後,有的學生已經完成,並高高舉起了自己的傑作,我就讓他們到黑板前,把自己的作品貼在黑板上。孩子們的想象力真豐富,剪出的圖形五顏六色,各式各樣。有剛展開的兩片綠綠的幼芽,有鮮紅的愛心,有金色的太陽,挺拔的塔鬆……但也有幾外孩子,拿上來的作品是沒經對摺剪出來的,雖然剪得很用心,但左右兩邊還不太一樣,我就輕聲告訴他(她):“你剪的圖形兩邊不對稱,因爲你沒有先把紙對摺,下去再按要求剪一個好嗎?”這節課在我的精心設計和周密安排下順利地結束啦。

到了第二節課,教學到剪對稱圖形這一環節,又出現了和一班上課時一樣的情況,我想:這次何不趁機考考學生的觀察力,也好了解一下學生對對稱圖形認識的情況。於是,我就讓學生把沒有經過對摺剪出來的圖形也貼到黑板上,來個魚目混珠。沒想到學生很快就發現了哪些是不對稱的圖形,並能幫該同學找出不對稱的原因和改進方法。看來我的擔心和顧慮是多餘的。如果說第一節課只是讓學生欣賞大家精美的作品――各式各樣的對稱圖形的話,那麼這一節則讓學生通過辨別、對比對稱圖形和不對稱圖形,更加深了學生對對稱圖形的認識,教學效果更好。

通過這一細小的環節,使我深有感觸,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放手,把更多的機會和空間留給學生,相信他們會做得更好。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 篇二

上了《觀察物體》這節課以後,使我的感觸非常深刻。

一、生活中的數學會帶給學生無盡興趣

本節課我用了一句:“小朋友,你喜歡拍照嗎?”和四張以我爲不同位置拍下的照片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新課教學時,我還用了學生非常喜歡的“天線寶寶”,讓學生小組觀察,在觀察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理解“同一物體,在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形狀是不同的”,爲學生展示了一個生動活潑、具有生命力的教學情景。當學習內容從“科學世界”和概念狀態進入“生活世界”和經驗狀態,就不會能有效地實現思維內化,更爲重要的是,使學習內容迴歸生活世界,將有助於對學生情意的激發,而任何教學,只有當其植根於情意基礎時,才能產生最佳效益。

二、“預設”與生成相統一

在觀察照片時,我問到:“我的朋友是站在我的哪一邊幫我拍的?想一想,他幫我拍照片時,他是站在同一個位置的嗎?”結果有一位同學說:“拍照片的人沒動,是老師在移動”。由於我的答案是“不同位置拍下的照片是不一樣的”。所以千方百計的往老師沒動,拍照的人在轉動這方面引導。後來我才知道,我只想到了我預設的問題,在準備課件照片的時,卻忽略了選用不同的背景拍設。是我自己拍設照片時考慮不周。而我這樣的教學是一種“牽引式”的教學,猶如教師設計好一個個“圈套”,設法領着學生往裏跳,學生很少有思維火花的碰撞,缺乏積極主動的探究,答案是統一的,學習是枯燥的,課堂氣氛是沉悶的。現代課程改革所倡導的教學是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爲基礎,以合作學習爲途徑,以探索學習爲目的的教學。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作爲一種活生生的力量,帶着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靈感、興趣參與學習活動,從而使課堂教學呈現豐富性、多變性和複雜性的特點。教學的過程也成了師生互動,相長的過程。因此,教師必須根據教學中的諸多不確定因素,隨時調整組織與引導方式,使師生雙方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中共同發展,出現的教學情景就會更自然、生動。在預設的基礎上生成、開放、發展,在生成過程中提升預設層次、水平。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 篇三

在本課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了充分的張揚,創新的思維火花、熱烈的氣氛都有利於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具體體此刻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堂上努力體現“三性”

(一)主體性

張揚、培植受教育者的主體性,理應成爲現代教育追求的目標。培養、發展人的主體性,是教育改革的一個主題,也是深化當前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基於這一指導思想,本課的設計始終圍繞着“自主參與──獨立學習──深刻體驗”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增強自主意識,從而主動去獲取和領悟感性材料中的簡單數學問題。如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並配以輕柔愉悅的音樂,讓學生不由自主地進入學習活動中,繼而讓學生獨立沉浸在豐富的學習材料之中,有玩具,也有生活用品,鼓勵學生自我選擇觀察的方向,再畫一畫,畫好後又讓他們離開自我的座位,從不一樣的方向去觀察所畫的物體,最終,經過小組合作交流,互相啓迪,體會到在實際的生活中,幾乎所有的物體都是立體的,而觀察的方向不一樣,看到的形狀也就不一樣。

(二)探究性

本節課注重爲學生營造探究條件,一方面讓學生自我帶東西到課堂上來,有玩具汽車、飛機、水壺、鍾、塑料椅子、絨毛玩具等物品,再從中選取信息探究新知;另一方面我也參與到學生的探究活動之中,如應用拓展的練習“擺正方體”,看着組合圖形的三視圖把圖形擺出來,這樣的操作活動對於需要教師點撥指導的學生來說,既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又能經過他們的探索逐步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三)實踐性

數學是一種工具,一種將自然、社會運動現象法則化、簡約化的工具。數學學習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學會建立數學模型,用以解決實際問題。所以,在這節課中,很多地創設條件,讓學生把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和方法應用於生活實際之中,“學以致用”,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如上課伊始的猜冰箱,課中觀察玩具、用品,給熊貓照相等,都採用了貼近學生生活的材料,旨在聯繫生活,開闊視野,同時延伸學習,使學生能從看到的物體的某一個面,聯想到整個物體的形狀,培養其觀察立體實物的本事,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本課的所有教學環節都注重藉助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爲知識載體,意在讓學生感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生活離不開數學”。

二、需進一步探究的問題

“觀察物體”的資料主要是對簡單物體正面、側面、上頭形狀的觀察,所以本節課選擇了很多生活中的實物讓學生觀察,旨在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但同時,生活中有些柱形體的幾個面沒有明顯的區別,這些物體的觀察又如何與本課的學習目標有機結合,它們的尺度該如何把握,都是有待進一步探究的問題。

本節課課末的拓展練習中已涉及觀察三視圖後襬出組合圖形,這個要求有必須的難度,但對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卻是極其有效的。課堂上四人小組經過討論思考,都能擺出正確的結果,可見一年級學生已能基本到達此要求,那麼在今後的學習中“圖形的認識”又該如何編排?如何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呢?這也有待教師進一步思考。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 篇四

《觀察物體》,設計意圖是,這部分資料是在學生已經能觀察2~3個小正方體擺成的物體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觀察4個小正方體擺成的物體。在學習活動中,多次讓學生參與觀察活動,鼓勵學生能根據指定的視圖要求進行擺物體的活動,發揮各自的想象力,探索不一樣的拼擺方法,從而使學生的直觀思考本事和空間想象本事得到更爲充分的鍛鍊。在觀察、比較、實踐中,幫忙學生進一步積累經驗,從而深化對實物與視圖關係的認識,發展空間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施,形象直觀地對物體進行觀察,提高學習效率,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從上課的效果來看,基本到達了教學目標,就是學生在語言描述上還欠缺,學生的主動探究慾望不強,以及我的教學語言組織得不夠簡潔,嚴密。

以下是我對這節課的一些體會和思考:

一、重組教材:

教參上這節課的教學任務是例題和想想做做1—2,可是如果就這些教學資料,整節課就顯得比較單薄,沒有訓練的深度和廣度。此刻我們應當創造性的使用教材,不再是教教材,所以我增加了這節課的教學任務,教學例題和想想做做1—4,從上課的情景來看,正好是一節課教學時間,比較充實。另外對書上的題目進行了改良,例如想想做做3,書上原先是從上頭看到的是三個橫着的正方形,

我把它改成了從正面看到的是三個橫着的正方形,一字改動,提高思維的難度,調動了整個教學氣氛,原先僅有三種擺法,改了一下就有8種擺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進取性。

二、練習的層次性

爭對以上的教學資料,如何有機的結合,使之渾然一體,我在教學設計上體現了練習的層次性。首先我在進行例題教學時,讓學生在觀察三個不一樣的物體時,先讓學生擺一擺,從正面,側面,上頭進行觀察,把觀察到的形狀畫在表格裏。然後交流發現,得出不一樣形狀的物體,分別從正面、側面和上頭看,看到的形狀可能是相同的,也有可能是不一樣的。之後我安排了連線練習(想想做做2),這部分是使學生溝通視圖與物體的聯繫,然後觀察三個不一樣的物體,(想想做做1),提高了觀察的要求,要求:形狀相同的畫一個圖形,形狀不相同的畫三個圖形。立刻給出許多不一樣的物體,(想想做做4),要求找出形狀相同的面,以上練習只是根據由4個小正方體擺成不一樣的物體來觀察形狀,深化了實物與視圖關係的認識,發展了空間觀念,這部分資料教學較簡單,最終我練習了根據視圖來擺出不一樣的物體,這部分知識相對較難,這樣設計練習有坡度,體現練習的層次性,由易到難,由淺到深。

三、教學語言的描述

在教學語言的描述上,本節課我力求做到了語言規範,在學生上臺用教具擺物體時,儘量在語言描述上表達得清楚,如:三個小正方體橫着擺成一行,然後把一個小正方體擺在左邊小正方體的前面,從視平線上觀察物體的三個面……

四、學生的操作

這節課,我準確把握了教學要求,每個學生我準備了學具,切實組織好活動,使每個學生都能真正參與進來,學生經過,操作,觀察,比較,強化了視圖與實物的認識,做到不以教師的演示來替代學生的操作,不以對教材中的插圖觀察來替代對實物的觀察。

五、尊重個體差異

對於根據指定的視圖要求拼擺出相應的物體,我鼓勵學生思考不一樣的擺法,鍛鍊學生的直觀思考本事和空間想象本事,讓學生自主探索,然後小組交流,啓發想象,在交流擺法時,我肯定了不一樣學生的擺法,有的學生擺了4種,有的學生擺了6種,有的學生上臺擺出了第七種擺法,第八種擺法,我都對學生進行了表揚,但我沒有讓所有學生都能拼擺出八種不一樣形狀的物體,這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讓不一樣的學生在數學上有不一樣的發展。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 篇五

我執教的《觀察物體》一課,在“全區第八屆中國小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觀摩活動周”中獲得一等獎。研究此課的過程,也正是我逐步加深對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有效應用研究的過程。反思此課成功的原因,我想主要是充分應用信息技術的優勢,改變了傳統教學的侷限性,有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我所教學的《觀察物體》是北師大版實驗教材在四年級下冊“空間與圖形”領域設計的一個單元內容。在本課學習之前,學生通過一、二、三年級對系列內容的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觀察經驗。本課教學內容就是要求學生通過透視二維的畫面解決三維空間的問題,這是對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培養。本課教材內容都是利用照片或畫面這樣的二維平面來反映現實的三維世界,且照片(畫面)的取材對我們學生來說都較爲陌生。這就使學生難以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展開空間想象,進行合情推理;難以準確判斷出拍攝點和照片的對應關係。一般傳統教學的策略是:用一些物品,設置虛擬的現實情境,讓學生進行觀察和體驗。但模型與現實物體之間是存在一定差異的,所以必定會引起觀察的誤差。加上我們實行的大班教學制,實際也無法滿足每個人的體驗需要。

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應用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整合,進行本課教學。

一、應用網絡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生成性的學習興趣。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大家一定記得這首古詩,描寫的就是廬山在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美景。本課的教學就是從這首詩描繪的情境出發,引導學生到虛擬網上搜索、瀏覽“廬山美景”,讓學生在美景、佳名的欣賞中真實感受到,因爲我們觀察位置不同所以看到了如此不同的美景,這便自然引出了“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的研究主題。在此通過網絡這一信息技術平臺,方便快捷的將教師需要的信息、情境,直觀、形象的呈現出來,而且這樣的創設過程能讓學生主動參與,所以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需求,激發學生自主的學習熱情。

二、應用視頻突破教學重、難點,有效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傳統教學在突破教學重、難點時所採用的策略存在着耗時多,誤碼率差大的敝端。爲此教師應用了多媒體技術中的視頻錄像取代傳統的模型,讓學生進行觀察、體驗。在教學第1個例題“生日禮物”時,教師將課本上靜態的圖片換成了真實小狗的演示錄像,引導學生邊觀看,邊思考“小狗在每個位置看到的生日禮物是什麼樣的?”因爲有了動態的錄像,學生很容易就認清小狗的觀察位置與觀察對象的關係,進而展開空間想象,很快做出準確判斷。教學第2個主題“天安門廣場”時,教師用真實的校園照片取代原教材中的天安門廣場照片,這樣更好調動起學生的觀察興趣和生活經驗,進行空間想象和推理。對缺乏判斷經驗的學生,每張小圖片旁的“幫助”又以錄像方式,記錄下不同位置的拍照過程,可以讓學生真實體驗到位置變化帶來的建築物形狀變化,這就更好給學生提供了進行空間想象的直觀經驗,豐富了表象,促進了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地發展,爲學生展開合情推理提供了有力依據。在鞏固提高環節中,爲了幫助學生解決“觀察靜態圖判斷圖片拍攝前後順序”這一難題,教師特別利用我們柳州市的本地資源,增加了一組看柳江河遊覽錄像,判斷照片拍攝前後順序的題目。這正是讓一些缺乏遊覽體驗的學生,也能在有限時間裏真實感受到遊覽中所見景物的相對位置發生的連續變化情況。爲判斷連續圖片的前後順序提供了必要的直觀經驗。信息技術在這些教學重要環節中地整合運用,將觀察情境大量、真實地呈現在每個學生面前,使觀察材料更具有活動性,可視性和空間立體感,有效培養了學生空間想像力,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

三、應用網頁型設計,支持學生個別化學習需求。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是存在個體差異的,怎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統一知識內容時,都能得到有效發展呢?這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都非常關注的問題。網絡的出現,讓我們欣喜地看到,計算機可以利用自己強大的處理數據能力,快速實現內容的切換和選擇。我們把這一信息技術運用到數學教學上,不就能很好解決個別化學習的難題了嗎?在《觀察物體》這一課教學中,我就把整個教學內容放置到虛擬網上,學生運用已有網絡操作技能,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學習,也可以進行自學。在探索發現的討論部分,我利用網上留言的形式,充分讓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對觀察規律進行交流、討論。在練習應用部分,充分利用網絡強大的交互功能,將課本中單一且難度跨越大的兩道練習題,結合本校、本市環境設計成一組有三個層次的題目,讓學生自主選擇練習。在練習中,教師可以通過網頁鏈接的數據庫,及時瞭解學生答題情況,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由此可見網絡技術地應用,充分滿足了學生學習多樣化、區別化的需求,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讓教師也真正成爲了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

四、應用信息技術,有效節省了教學時間。

按計劃本段內容的教學是3個課時。而信息技術的運用,省去了課堂教學中繁鎖、耗時的組織觀察環節,將大量的觀察情境,觀察信息用計算機快速、清晰地呈現給每一位學生。讓學生能將更多的時間集中到空間想象,推理判斷中。在問題反饋時,教師着重引導學生運用數學語言表達出推理判斷依據,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真正實現了教學內 ww uawen.c n容的彈性化,學生髮展空間的擴大化。讓學生在1個課時裏就達到了原來3個課時的學習目標。

總之,信息技術在本課教學中的運用,使學生能在一個寬鬆、愉快、有趣的學習環境中學習,學習內容更加貼進生活實際,讓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索,真正地落實了新課改的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 篇六

“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是在直觀認識了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它是“空間與圖形”中新增加的一個內容。觀察物體的課,內容接近於實際生活,在瞭解學生已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自己總結、交流觀察物體的感受,並根據自己的想象利用豐富的圖形構造生活實景。這樣避免了教師一味地講解,學生一味地記憶的教學方法。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在輕鬆的學習氛圍中掌握了知識。

1 、本單元主要採取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教學。通過學生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 、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幾何知識的教學重要的是建立空間觀念。由實物抽象出實物圖形,是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的一種有效途徑。教學時先出示實物,讓學生親自走到不同的位置看一看它的形狀,感知到站在不同位置,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從面認識物體的上面、正面和側面。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物體的正面、上面和側面,並能從這三個面觀察到物體的不同的形狀,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 、通過讓學生觀察、想象,發表自己的見解,並能說出從某個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認識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是觀察物體的前提。在這一節的教學中,我以“簡單的活動,真實的感受,有效的學習”這一想法爲指導,引導學生逐步認識正方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由於學生坐在教室裏的不同位置,不能同時看到正方體的左面和右面,因此利用這一資源,巧妙設問,讓學生在觀察中產生疑惑,在疑惑中形成感受。學生學在其中,樂在其中,不僅認識了抽獎箱的正面、側面和上面,更身臨其境地體會到觀察的位置決定着觀察的結果,爲後面的學習創設了一個輕鬆愉悅的氛圍。但是因爲教具不足,不由得就浪費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