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認識物體》教學反思簡短 認識物體和圖形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認識物體》教學反思簡短 認識物體和圖形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認識物體和圖形》教案反思 認識物體和圖形教學反思 篇一

教學內容:p32 ~ p33認識物體。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能識別這幾種物體和圖形,初步理解相關概念的意義。

2、使學生形成一定的觀察能力和操作實踐能力。

3、使學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識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

1、對立體圖形有一定的感性認識。

2、使學生順利完成從實物圖到一般模型的抽象過程。

教學難點:區分長方體和正方體。

教學準備:

1、每小組自備形狀各異的實物、積木等。

2、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立體模型。

3、叮噹貓圖、室內圖、正方體圖。

4、叮噹貓主題歌。

教學過程:

一、導入:出示小叮噹圖,問“小朋友們看,這是誰?”“小朋友們喜歡小叮噹嗎?小叮噹有許多小寶貝,你們都認識嗎?”(教師出示幾樣物體,學生辨認)

二、操作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分一分:可是這些小寶貝太亂了,小叮噹想讓能幹的小朋友們幫幫忙,每個小組都有一籃子小寶貝,它們都混在一起了,有鐵做的、塑料做的,大的小的,花的綠的等等。和小組小朋友討論,你們認爲哪些是相同的分成一堆,看看能分成幾堆?一堆堆整理放好。

2、議一議:小組裏的小朋友說說你們是怎麼分的。

3、指名彙報討論情況:“其它組小朋友要注意聽他們是怎麼分的,待會給他們提點建議。”“你們同意他們的分發嗎?有什麼不同意見嗎?”

4、再分一次:這組小朋友把小寶貝分得很清楚,他們把形狀相同的分在了一起,分成了4堆,你們也會和這組小朋友一樣,按形狀來分嗎?現在請小朋友們再分一次,分完的小組可邀請別組小朋友參觀,介紹一下你們怎麼分的。

5、再指名幾個小組彙報。

6、出示課題:小朋友們真厲害,把原來亂七八糟的物體都分好拉。今天我們就來認識物體。教師板題:認識物體。

7、起名字:小朋友們把形狀相同的物體分成了4堆,可是他們都還沒有名字呢!小朋友們都有好聽的名字,小叮噹的小寶貝也想有個名字。誰能根據他們的形狀,給每一堆物體起個名字呢?(教師展示出平面圖,並配以名字)正方體長方體 圓柱 球 。

8、認一認:大家起的名字真好!現在請小朋友們在小腦袋裏記下這些圖形和名字。每個人選一個自己喜歡的物體拿在手上,仔細看清它們的樣子。拿了正方體的請舉起來,是長方體的請舉起來,你認爲是圓柱的舉起來,拿到球的小朋友舉高點!

9、操作感知各形狀物體的特徵:好啦!小朋友們都認識了這些物體的形狀,現在請小朋友拿出一個正方體和一個長方體,摸一摸它們的面、邊,比一比,你發現了什麼?和小組小朋友說一說(指名彙報,如果有必要可伺機讓學生區分長方體和正方體“這兩兄弟長得太像了,老師都把他們兩搞混了,哪個小朋友能幹!有什麼好辦法能認出他們呀?”教師拿出模型讓學生區分兩者)再拿出一個圓柱和球,玩一玩,摸一摸,滾一滾,和小組小朋友說說你又發現了什麼?(指名彙報)

10、教師舉物體,全班一起說是什麼這些物體是什麼形狀。(好!現在請小朋友們輕輕地把東西放回籃子裏)

11、遊戲:現在我們來做個遊戲好嗎?遊戲的名字叫“盲人摸物”,教師找個學生示範,請一個小朋友蒙上眼睛,教師拿出一個物體,學生摸摸後並說出它是什麼形狀的。(學生小組內玩這個遊戲)“小朋友們太聰明拉,一下子就猜對拉,現在我們換個玩法,這回是老師說物體形狀的名字,請你摸出一個這個形狀的物體來!”(小組內再一次玩“盲人摸物”的遊戲)

12、聯繫生活:遊戲好玩嗎?下課以後小朋友們再繼續玩好嗎?(教師出示室內圖)現在請大家看,這裏有幅圖,畫的是哪裏呀?(家裏)那有什麼東西是今天我們學過的形狀?(指名回答)那麼你們在家裏、教室、學校、大街上還看到過什麼東西是這些形狀的啊?(先指名說,再和小組小朋友說)

四、課中休息:小朋友們真能幹!幫小叮噹整理了百寶袋!小叮噹高興得唱起了《小叮噹歌》,我們一起唱好嗎?(教師放歌,學生跟着邊唱邊跳)

五、鞏固練習:

1、搭一搭:小朋友,你們當過設計師嗎?那我們現在就來噹噹小小設計師,用桌子上的物體搭一搭,擺一擺你自己喜歡的東西。

2、指名彙報:“說說你用什麼圖形擺了什麼?”

3、思考題:說說下圖由幾個正方體搭起來的?

六、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哪幾種圖形?小朋友們真能幹,認識了那麼多種圖形!回到家裏把今天學到的告訴爸爸、媽媽。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活動園地

教學目標:

通過觸摸、拼擺等生動有趣的活動,使學生加深對本單元所學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認識,初步體會圖形的特徵和相互之間的關係。同時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準備:教師和學生各準備一些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教師還要準備幾個其他形狀的實物,如棱柱形鉛筆,三棱柱積木等。

教學過程:

一、介紹“找物品”的方法

師:請同學們把課前準備好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拿出來,同桌同學互相介紹一下自己收集的實物的形狀。

同桌學生互相介紹完後,讓他們把自己的每種形狀的實物各選一個,集中起來放在一個大桌子上或地上。然後把全班同學分成4組,每組同學各管一種形狀的實物,把這些實物分一分類。管正方體的要把正方體的實物歸爲一類。分好類後,各組同學摸一摸、說一說本組那類實物的形狀,再選兩個代表在班裏說一說實物的形狀。對於非本單元所學形狀的實物,可以歸爲一類,交給教師,教師告訴學生:這些物體的形體不是我們這一單元所學的,但是它們也是一種立體圖形,以後我們在中學會學到。活動結束後,教師將分好類的物體收拾好,以便在下面的活動中使用。

教師將全班學生分成三組,分別做“摸實物”、“搭積木”、“隨意拼”三種遊戲。

二、介紹“摸實物”的方法 。

1.準備實物教師從“找物品”的活動收集起來的實物中,選一些形狀稍大的便於確定形狀的實物(包括棱柱形實物,如棱柱形鉛筆,三棱柱積木)放在地上。

2.摸實物把做“摸實物”活動的同學,分成幾個小組,以小組爲單位進行活動。教師請一小組作示範說明遊戲規則:先讓一個同學拿出一個立體圖形(如圓柱)給另外兩個同學看,看清後把這兩個同學的眼睛蒙上,然後讓他們從桌子上摸出這種圖形,其他同學進行判斷。如果摸錯了,可以讓他們繼續摸,直到摸對爲止。然後再給蒙上眼睛的同學各拿一個立體圖形,讓他們摸一摸,說出拿出的是什麼形狀的物體。這樣做兩次後,讓進行判斷的同學來出題摸實物。

三、介紹“拼積木”的方法 。

1.教師示範,用積木邊拼邊說:“我用4個大小相同的長方體可以拼一個大的正方體,還可以用2個大小相同的正方體拼一個長方體。”

2.學生拼積木,請同學們自己拼一拼,看能不能用幾個大小相同的正方體拼一個大的正方體或長方體,能不能用大小相同的長方體拼一個大的正方體或長方體?學生拼的時候,教師注意巡視。集體訂正時,從用幾個長方體拼成一個正方體或長方體,用幾個正方體拼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的拼法中各選一種展示出來,讓學生說一說拼成後的立體圖形各用了幾個什麼形狀的積木。

四、介紹“隨意拼”的方法。

1.帶着拼,教師邊拼邊說:這裏老師用一個長方體、一個正方體和兩個圓柱拼了一輛汽車,同學們,你們也能拼一輛汽車嗎?讓學生自己拼,教師巡視,如果學生拼的汽車的形狀、大小和教師拼的不一樣,只要能看出是汽車就行。

2.隨意拼,師:同學們除了拼汽車,還會拼其他東西嗎?讓學生根據個人的喜好隨意拼擺一些東西,拼擺用的實物可以是積木,也可以是其它東西,例如拼坦克,可以用長方體的飲料盒作車身,用易拉罐作車輪,用圓柱形的積木作炮筒。學生拼好後,教師選幾件有趣的東西展示給全班同學,讓拼的同學告訴大家拼的是什麼東西,各用了什麼形狀的物品。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認識常見的平面圖形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4、35頁。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直觀的認識基本的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和三角形,知道它們的名稱,並能識別。

2.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審美意識。

3.培養學生類比的思想和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初步感知體與面的關係,對平面圖形有一定的感性認識。

教學難點:找出平面圖形的共性,區分不同的形狀。

教學準備:不同形狀的物體(如牙膏盒、乒乓球、易拉罐等),每個學生準備兩張白紙。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一些立體圖形,看一看,老師拿出來的物體是什麼形狀的?教師出示:牙膏盒、魔方、易拉罐、乒乓球……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出示三棱錐,問:你認識這個圖形嗎?(這個圖形叫三棱錐,它也是立體圖形)說一說你在哪兒見過這樣的圖形?(學生自由說)教師把這些物體一字排開,讓學生從左到右和同桌互相說一說這些物體的形狀。

二、認識平面圖形。

1.讓學生拿出長方體摸一摸,問:你有什麼感覺?摸的的面是什麼形狀?師:誰來摸一摸,老師手上長方體的長方形在哪?(學生找出長方形)

2.讓學生在自己的學具(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上找圖形,並和小組裏的同學說一說。

3、指名說,教師把學生找到的圖形從立體圖形上分離出來,貼於黑板上,師:這些圖形是物體上的一個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圖形。(板書課題——認識平面圖形)

4.讓學生說說:從什麼物體上找到了什麼圖形?

5.師:你能想辦法把這些形狀畫到一張紙上嗎?請學生演示各自不同的方法,然後教師在黑板上沿長方體的一個面畫出長方形。師:你會畫嗎?請小朋友們用自己喜歡的辦法畫出並剪出長方形、正方形、圓和三角形各2個。

6.師:請根據這些圖形的形狀,把樣子很像的放在一起。讓學生給各種形狀找“家”,把相同的圖形貼在黑板指定的地方。師:說一說,你們是怎樣分的?(指名答)

7.讓學生閉上眼睛想,邊想邊在空中畫教師說的形狀。

8.教師拿出大小不同的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若干,讓學生快速辨認形狀,以搶答形式進行。

三、聯繫生活實際師:說一說,你身邊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正方形、圓或三角形的?學生自由說。

四、發展練習讓學生用長方形、正方形、圓和三角形組合畫出自己喜歡的圖形,並展示出來。

五、小結

師: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學生談收穫。

教學反思:

《認識物體和圖形》教案反思 認識物體和圖形教學反思 篇二

龍沙國小 侯敏

教學內容:人教版實驗教材數學第一冊p32第四單元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能夠辨認和區別這些圖形。

2、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直觀感受各種圖形的特徵。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學交流的能力。

4、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

教學重點:能夠正確辨認和區別各種立體圖形。

教學難點:給學生充分的動手操作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觀察意識和能力。

教學準備:生:(每個小組一份)鞋盒、牙膏盒、藥盒、磁帶盒子;易拉罐、鉛筆、茶葉罐;魔方、骰子、小立方體10個;玻璃珠、小皮球、乒乓球。

師:課件、各種形狀的實物若干、獎品、四種抽象出的圖形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出示講臺上的一些實物: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朋友,你認識它們嗎?(學生自由說各個實物名稱,師指出:它們都是同學們生活中的好朋友。

師:同學們,你們都帶來了哪些朋友啊?跟你的小夥伴們大聲介紹一下?其他小朋友仔細聽,看看你們組裏有不同的嗎?

生分組活動:說出帶來的東西的名稱

師: 大家帶的東西可真多啊!看看這些物體,你想提出什麼問題嗎?(鼓勵質疑)。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些物體 (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索

1、學具分類,初步感知

a、動手操作

師:你們看一看這麼多物品中,有沒有形狀相同的物品呢?你們能把“形狀相同的”放在一塊兒嗎?請每個小組裏的小朋友共同動手分一分。

學生分組操作,師巡視(2分鐘)

b、彙報反饋

師:哪個聰明的小朋友說說你們分了幾類?是怎麼分的?(3分鐘)

讓學生邊說邊舉起來讓大家看。

師:他們小組是這樣分的,和你們組是一樣的嗎?

c、小結概念

師:每種形狀的物體它們都有個共同的名字,你能給每類物體起個名字嗎?

指名生回答,師根據學生的回答來規範各種名稱,並板書名稱: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2、動手操作,感知特點

a、感知長方體

師:(舉起球)看看老師手裏拿的是什麼?請你也舉起一個球,互相看看拿對了嗎?

把你拿的球放回盒子裏。師帶領學生依次放回圓柱和正方體。

師:看看桌子上現在有的是什麼樣的物體?請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摸一摸你們手中的長方體,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長方體在小組裏和小朋友說一說。(2分鐘)

b、彙報反饋

師:誰能用響亮的聲音告訴大家,你現在覺得長方體是什麼樣子的?你是怎麼感覺到的?(5分鐘)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來規範語言名稱。並板書:長方體:平面

c、感知正方體、圓柱、球。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體,現在你還想認識什麼形狀的物體,就拿出來看一看、摸一摸,再向同組的小朋友說說你的感覺。

d、集體反饋各種物體的特徵

師:哪個小朋友能來說說你認識的什麼物體?有什麼感覺?

師根據學生彙報的板書出各種物體的特徵。每彙報完一種,老師請不是拿這種物體的小朋友找一個來看一看,摸一摸,驗證了他的感覺後再板書。

e、比較

師:剛纔小朋友們都發現了圓柱和球能滾,那他們滾的是不是一樣的呢?

指名生說出自己的想法,能說清楚就要鼓勵。

3、抽象思維,形成表象

師:這幾種物體,如果去掉了它們美麗的外衣,你還認識它們嗎?

課件演示:將實物抽象成幾何圖形。

師: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想一想,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都是一樣的嗎?

4、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各種物體,它們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5、聯繫實際,拓展知識

師:說一說你身邊的物體還有哪些是這些形狀的?

三、基本練習,鞏固知識

1、找朋友:小朋友們學得都很認真,現在我們來做一個找朋友的遊戲。請4名小演員分別扮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其餘學生在桌上找出各自的好朋友舉起來給大家看。(如生:我是長方體,我的朋友在哪裏?餘生響應)

2、摸一摸:請各小組將桌上的物品重新裝到盒子裏,蓋上,由一個同學報圖形名稱,另幾個同學摸,“看誰摸得準”。

3、數圖形:電腦出示畫有各種圖形的燈片,師:現在請同學們數一數,在這幅圖裏,長方體用了幾個,正方體用了幾個,圓柱和球各用了幾個,把數填在這張表裏。引導學生進行統計,說出每種圖形的名稱及其數量。

4、搭一搭:在我們的生活中這四個夥伴兒隨處可見,它們的用途可廣了,現在我們就用這些物體做積木,搭一件你們最喜歡的東西,我們比賽看哪個小組合作得最好。你們願意嗎?看看桌上的學具,可以先討論一下,你們組裏想搭什麼?然後開始動手設計吧!

5、彙報:城堡、火車、樓房、…….

四、總結

今天,我們和誰成了好朋友?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地方都可以見到它們,課後大家都留心去找一找吧!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裏了,小朋友們再見!

《認識物體》教學反思簡短 認識物體和圖形教學反思 篇三

認識物體的教學反思

《認識物體》這課是人教版第一冊中第32-33頁的內容,這節課要完成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這些幾何體名稱並能識別;培養學生初步觀察,想象和語言的表達能力;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從課堂教學實踐看,本課的總體教學效果良好,基本上達到了教學目標。具體說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感受:

一、數學生活化,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昇華。

國小數學很多都是源於生活,比如今天我們學習的認識物體,既然數學來源於生活,那麼數學也要爲實際生活服務,要讓學生學會運用數學解決生活的實際問題,

首先讓每個學生拿出自己帶來的各種物體分一分,然後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對不同的物體有了初步的認識,然後讓學生再自己摸一摸對不同的物體所具有的特徵進行總結,至此,讓學生對物體有了比較完整的認識。

學會知識後,就要把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本節課我有意的設計了一個讓學生搬水的環節,讓學生髮揮自已的智慧,把一桶水搬到講臺。隨後又提出一個疑問:如果是一個長方體的大箱子,很沉,有什麼辦法可以輕鬆移動呢?這個引申引發學生的強烈興趣,都積極地出謀獻計。這一個環節非常有趣,孩子們也馬上可以感受到我們所學的數學知識可以應用我們的生活當中,讓我們的數學知識再一次迴歸到我們的現實當中,這也是我們教材編排的最終目標。

二、整節課充分利用孩子們各種感官,有機地融入教學過程中。

體現在首先要求孩子們用眼去觀察,用手去摸,用嘴去說,以各種方式讓學生感知各物體的特徵,令整節課孩子的各種器官都發揮出各自的作用。

三、小組合作交流、分類、比較。

本節課的活動較多,以小組合作分組,更能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在整節課中我有意地採取小組討論的形式而完成預設的每個目標。並在討論的過程中,我充分指導,巡視,善於抓住孩子的年齡特徵,把一些較難的題目拋給小組的同學,進一步培養了孩子的合作意識,同時更能體現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這一新的`數學理念。

四、讓學生活動中去感知各種圖形。

教學設計上,我通過讓學生閉着眼睛摸一摸,讓學生拿乒乓球拍去運各種物體這些活動,讓學生在輕鬆的活動,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去感知,讓學生真正在活動中去獲取新知,去鞏固新知。在做中學,在玩中學,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欣賞了數學的美。

五、注重培養孩子們的想象力。

在最後環節中,讓孩子們利用已有的學具,小組合作搭出一個漂亮的圖形,這一環節也讓整節課推上了另一個高潮,學生通過動手活動,可以進一步的感知到各圖形的特點,更能活躍孩子們的想象。

當然本節課還有許多的不足之處:比如導入部分,開始設想是用物體拼組一個機器人,再讓孩子們找出與頭、身體、胳膊、腳相似的物體。這樣實物展示再共同參與活動,學生的積極性會更高,更快融入本節課的學習中來。但由於時間倉促和材料不足(固定球體的膠水)所以改變了這個設計。

另外,從網上看到的猜物體的謎語:

“圓圓鼓鼓小淘氣,滾動起來不費力。

正正方方6張臉,平平滑滑都一樣。

上上下下一樣粗,放倒一推就滾動。

長長方方一物體,平平穩穩隨處見。”

如果把猜謎語的方式用到課堂中,讓學生進行形體的鞏固,相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更高,教學效果會更好。

《認識物體》教學反思簡短 認識物體和圖形教學反思 篇四

那天,我聽了一節《認識物體》,通過評課,感覺自己成長了許多。

《認識物體》這節課是讓學生在玩中探索。學生從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接觸各種形狀的物體,因此他們對物體的認識有一定的經驗。課初讓學生介紹自己帶來的物體形狀,一方面可以瞭解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另一方面讓他們從身邊熟悉的物體中,初步感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特點,同時在介紹物體的過程中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並且學會觀察物體,認識物體的方法。

樑老師說:功夫下在課前,在課堂上寧願做一名懶老師。讓孩子多動手、多動腦,孩子能夠自己解決的不要插手。在課堂上要邊上邊思考。對我這堂課總結如下:

一、在數學語言方面說的不是很到位,在講圓柱體、球體的時候語言描述的不是很到位,圓柱是彎曲的面,上面有平平的面;而球體也是彎曲的面。在以後要多聽、多學、多思考。增加自己的數學底蘊。

二、課堂中對一些細節知識不到位,在講這四個形體特點的時候,應該讓學生多說、多摸,讓他們多體驗;在接下來的玩中也應該讓學生多說感受,讓他們在玩中體驗。這兩個環節學生說的、感受的有些少。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多改進。

因此,在以後的課堂中我會多下工夫,多動腦、多思考。多帶腦子去聽有經驗老師的課、多向老教師請教。對課堂的駕馭能力再提高一步,課堂教學水平爭取有一些新的突破,更上一層樓。